CN117473685A - 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3685A
CN117473685A CN202311800986.6A CN202311800986A CN117473685A CN 117473685 A CN117473685 A CN 117473685A CN 202311800986 A CN202311800986 A CN 202311800986A CN 117473685 A CN117473685 A CN 117473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of
slope
drainage
target
lay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009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3685B (zh
Inventor
盛双和
陈镇明
陈涛
田富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Kun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Kun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Kun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filed Critical Hefei Kuny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artnership LP
Priority to CN2023118009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36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3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3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3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36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4Pip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水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自动进行排水设施布置,提高平屋面找坡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平屋面面层模型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包括: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和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Description

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水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屋面排水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到建筑的外观美观,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寿命,一个合理的屋面面层模型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减少室内潮湿,避免霉菌滋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屋面排水设计可以分为平屋面排水设计和坡屋面排水设计,其中平屋面排水设计较为复杂,建筑设计师需根据建筑物的功能与体量,选择排水方式,并进行排水设施的手动布置,进一步根据排水设施布置情况进行找坡,以得到平屋面面层模型。
传统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在屋面形状复杂、排水条件苛刻时,排水设施的布置和找坡过程过度依赖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经验,容易导致生成的找坡不合理,排水设施布置不合理、生成的平屋面面层模型排水效果差、设计质量难以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通过自动对屋面进行排水设施布置,并进行自动找坡,提高找坡效率和坡面的准确性、合理性,保障平屋面面层模型的设计质量和排水效果。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包括: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所述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和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根据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和所述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所述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找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和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和所述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执行上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自动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判断屋面类型,针对屋面类型对屋面排水设施布置,并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主要找坡、次要找坡和补充找坡,保障所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中坡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找坡效率,提高了平屋面面层模型排水设计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坡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次要找坡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依赖设计师经验,找坡效率低、准确性低,无法保障平屋面面层模型的排水效果,导致平屋面排水设计的设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还可以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系统,如Revit系统或者其他建模系统、土建类设计系统,还可以是终端,如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以终端为执行主体为例进行说明。
终端获取目标建筑的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其中,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为构建目标建筑的平屋面面层模型所需的所有信息。
其中,建筑屋面信息可以包括屋顶结构板、女儿墙、出屋面核心筒墙体等屋面以上的墙体等屋面构件信息,屋面构件信息包括每个屋面构件的位置、大小和种类等。
其中,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可以是目标建筑的屋面下一层的外墙、外立面门窗、楼板、空调机位、管井、房间角落等建筑构件信息,建筑构件信息包括每个建筑构件的位置、大小和种类等。
本实施例对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信息,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可以是三维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终端上可以对平屋面排水设计方案的预期参数进行设置包括但不限于选择排水形式、排水设施、找坡坡度等配置参数,也可以按默认值直接执行。
其中,排水形式包括内排水和外排水;排水设施包括雨水斗、内天沟、雨水口、雨水立管等;找坡坡度为坡面与水平面的角度,平屋面的找坡坡度通常小于或等于3%。
102、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
终端可以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自动识别目标建筑对应的屋面类型,其中,屋面类型包括大屋面、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
其中,大屋面为遮盖建筑物顶部的大面积屋面,如,建筑模型中标注为机房层或屋面层,其中,在屋面包括机房或其他房间时对应的层模型为机房层,在屋面包括没有房间时对应的层模型为屋面层;小屋面为门厅、机房等局部房间的小面积屋面,其可以是位于大屋面以上的机房对应的屋面,也可以是位于大屋面以下的门厅、露台等对应的屋面,无组织排水屋面为井道顶板或混凝土雨篷;
具体的,标高为“RF”或“WD”的屋面即为大屋面,而除了大屋面以外的屋面即为小屋面,而无组织排水屋面是小屋面的特殊形式,无组织排水屋面至多有2条边界线与建筑屋面墙体的边界线重合。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目标建筑可能包括一种或多种屋面类型,即目标建筑可能仅包括大屋面、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中的一种屋面类型,也可能包括其中的两种屋面类型,还可能同时包括三种屋面类型,当目标建筑存在多种屋面类型时,每种屋面类型对应的屋面区域均需要单独执行排水设施布置和找坡,所生成的屋面面层模型是将每种屋面类型的排水布置图和坡面集合综合生成的结果,为便于理解,下方以目标建筑仅包括一种屋面类型为例进行说明。
103、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本实施例中不同屋面类型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的方式不同,其中,大屋面和小屋面下层门窗区域和下层雨棚所占区域均设置雨水口,小屋面在凌空侧或靠墙一侧也不设置雨水口,而无组织排水屋面上不设置雨水口,当屋面类型为无组织排水屋面时,将无组织排水屋面对应的屋面确定初始排水布置图执行步骤104。
本实施例中初始排水布置图包括初步生成的排水设施和对应的位置,并对必然布置区域、风险布置区域、避免布置区域进行不同填充,以便提醒用户,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对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编辑或确认,如增减、移动排水设施,在用户点击确认后,根据当前的初始排水布置图执行后续步骤。
104、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生成主要排水方向和主要分水线;根据主要排水方向、主要分水线和预设的找坡坡度生成主要坡面集合;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轮廓线识别,得到屋面轮廓线,并根据屋面轮廓线进行次要找坡,得到次要坡面集合;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雨水口进行补充找坡,得到补充坡面集合;将主要坡面集合、次要坡面集合和补充坡面集合组合为目标坡面集合。
本实施例中每种屋面类型均需要执行主要找坡、次要找坡和补充找坡,以避免在屋面形状复杂、排水条件苛刻时坡面缺漏,通过确定所有目标坡面可以适应各种屋面,提高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的鲁棒性。
本实施例中,主要找坡为平屋面整体排水组织的基础;次要找坡是为了克服由屋面形状产生无法排水的迎水面,为避免雨水淤积于该迎水面而设计的找坡;补充找坡时为了将雨水汇集、引导至雨水口而设计的找坡。
为便于区分,由主要找坡得到的坡面称为主要坡面,由次要找坡得到的坡面称为次要坡面,由补充找坡得到的坡面称为补充坡面,本实施例所得到的目标坡面集合是通过主要找坡、次要找坡和补充找坡得到的所有坡面后进行坡面筛选得到的坡面集合,目标坡面集合根据坡面来源可以分为主要坡面集合、次要坡面集合和补充坡面集合。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主要坡面、次要坡面和补充坡面是用于区分生成该坡面的方法,本实施例对主要坡面、次要坡面和补充坡面的数量不作限制,当目标建筑的屋面存在多种屋面类型,需要针对每种屋面类型执行相应的找坡方法,以得到最终的目标屋面集合。
105、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和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终端根据目标坡面集合在初始排水布置图上标注目标建筑屋面的汇水线、分水线和坡度,并当存在相交汇水线时,在汇水线的交点生成补充雨水口,以及补充雨水口对应的雨水斗和雨水立管,得到候选排水布置图;根据屋面类型和候选排水布置图确定排水配套构件,得到平屋面面层模型。
本实施例中分水线为坡面相交的锋线,汇水线为坡面相交的谷线,坡度方向即找坡方向,坡度标记位于坡面形心;排水配套构件可以是溢流口、过水洞、水簸箕等排水构件,通过设置排水配套构件可以以提升平屋面的排水效果,提升平屋面面层模型的设计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判断屋面类型,针对屋面类型对屋面排水设施布置,并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主要找坡、次要找坡和补充找坡,保障所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中坡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找坡效率,并自动生成排水配套构件,提高了平屋面排水效率,提高了平屋面面层模型排水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不同屋面类型其排水设施的确定和布置,以及坡面处理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屋面类型进行处理,其中,大屋面的平屋面面层模型最为复杂,下方以大屋面为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201、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
202、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
203、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步骤201-203可以参照步骤101-103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204、当屋面类型为大屋面时,根据屋面下层布局信息进行屋面区域划分,得到非交通核区域和交通核区域。
本实施例在屋面类型为大屋面时,需要进一步区分交通核区域和非交通核区域,交通核区域可将雨水直接排向非交通核区域,也可以单独排出。
其中,非交通核区域是指建筑模型中的户内区域划分得到的屋面区域,如住宅建筑模型中的住户单元房,或者,其他建筑模型中的室内区域,交通核区域是指户内区域以外的公共区域,如根据屋面下层布局信息中楼梯、电梯、电梯厅、管道井、前室等公共区域划分得到的屋面区域。
205、根据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分别对非交通核区域和交通核区域进行主要找坡,得到主要坡面集合。
终端根据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分别生成非交通核区域和交通核区域的主要排水方向和主要分水线,得到非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一排水方向和第一分水线,以及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二排水方向和第二分水线,第一排水方向与屋面进深方向平行,且第一排水方向指向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排水设施,第二排水方向指向非交通核区域,第一分水线与第二分水线平行;根据第一排水方向、第一分水线和预设的第一找坡坡度生成非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一主要坡面;根据第二排水方向、第二分水线和预设的第二找坡坡度生成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二主要坡面;将第一主要坡面和第二主要坡面组合为主要坡面集合。
为便于理解,参照图3,其中,分水线(Watershed Line,WL),汇水线(Catchmentline,CL),屋面轮廓线(Roofline,RL),排水方向(Drainage Direction,DD),排水方向与找坡方向相同,用于指示排水方向的箭头上标注的百分比为坡面对应的坡面坡度,主要坡面(Primary Slope,PS),次要坡面(Secondary Slope,SS),补充找坡(Supplemental Slope,SupS),阴角(internal corner,IC),雨水口或地漏(Gutter,G)。
A区为非交通核区域,B区为交通核区域,WLA为非交通核区域的第一分水线,WLA将A区分上下平分为两个主要坡面PSA1、PSA2,而WLA两侧的四个箭头即非交通核区域的第一排水方向DDA,DDA指向排水措施,排水方向与找坡方向相同,该屋面为双侧排水,WLA为PSA1、PSA2交汇而产生的交接线,WLA为PS的最高处,也为所有坡面的最高处,雨水将沿WLA分水线的垂直方向流动即DDA。交汇于汇水线CL,通过CL引流至雨水口或对应的区域,汇水线为两个坡面相交的最低处。
B区中第二分水线WLB1和WLB2紧贴女儿墙,WLB1和WLB2均与WLA平行,PSB为交通核区域的主要坡面,第二排水方向DDB指向非交通核区域A。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图3为便于展示上述线条和区域之间关系是通过平面图进行表示,本实施例所得到的坡面、初始排水布置图均为三维立体信息,所生成的平屋面面层模型为三维模型。
本实施例中,交通核区域和非交通核区域下层结构不同,区域划分后通过对每个区域进行找坡,交通核区域的主要排水方向通常指向非交通核区域的,即第二排水方向指向非交通核区域,如交通核区域的顶盖可排向非交通核区域如图3中DDB所示。
进一步的,若交通核区域为连廊,则需要以连廊的中线为分水线,向两侧排水,如图3中WLB3,针对交通核区域和非交通核区域分别进行排水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平屋面排水效果,降低屋面找坡层构造成本,提升设计质量。
本实施例中,排水方向是指屋面上水的流向,上述主要排水方向、第一排水方向、第二排水方向仅用于区分该排水方向对应坡面的来源,主要排水方向用于指示主要坡面的排水方向,第一排水方向用于指示非交通核区域的主要坡面的排水方向,第二排水方向用于指示交通核区域的主要坡面的排水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排水方向通常与找坡方向相同,指向排水设施或者特定区域,如上方的第二排水方向指向非交通核区域,排水方向是在设计图中通常用单箭头进行标识,其箭头指向坡面的谷线,每个坡面对应一个排水方向。
而分水线是指坡面的峰线,上述主要分水线、第一分水线和第二分水线仅用于区分该分水线对应坡面的来源,其中,主要分水线用于指示主要坡面的峰线,第一分水线用于指示非交通核区域的主要坡面的峰线,第二分水线用于指示交通核区域的主要坡面的峰线,本实施例对分水线的数量不作限制。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主要坡面和第二主要坡面仅用于区分坡面所在区域为非交通核区域或交通核区域,并不是对坡面数量的限制,根据目标建筑屋面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多个主要坡面,对于大屋面,多个主要坡面包括来自非交通核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主要坡面,以及来自交通核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主要坡面。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其主要坡面不区分来源,即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无需进行区域划分,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主要找坡、次要找坡和补充找坡的方法可以参照大屋面执行,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根据不同的排水形式如单侧排水、双侧排水,也可能存在一个、两个或多个主要坡面。
206、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轮廓线识别,得到屋面轮廓线,并根据屋面轮廓线进行次要找坡,得到次要坡面集合。
终端根据屋面轮廓线判断是否存在目标角点;若存在,则将每个目标角点所在位置确定为原点,根据屋面的进深方向和开间方向构建直角坐标系;根据垂直于主排水方向的坐标轴、屋面轮廓线和预设的第三找坡坡度生成目标次要坡面;遍历屋面的目标角点,得到次要坡面集合。
本实施例中,屋面轮廓线包括屋面的外轮廓线,屋面轮廓线还可以包括由屋面障碍物形成的内轮廓线,其中,内轮廓线根据目标建筑的屋面情况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可以理解的是,当每个屋面障碍物内轮廓线组成的面积小于阈值时,由于该屋面障碍物的迎水面较小,对排水效果的影响不大,可以不对该屋面障碍物进行次要找坡。
上述目标角点是通过屋面阴角和/或屋面障碍物确定,其中,屋面阴角是指外轮廓线内凹形成,屋面阴角所在位置即为屋面外轮廓线生成的目标角点;而屋面障碍物是指管井、机房等,根据主要排水方向可以确定屋面障碍物的迎水面,其迎水面与主要分水线平行,将屋面障碍物的迎水面上的角点确定为目标角点,通过对每个目标角点进行次要找坡,可以解决由于屋面形状产生无法排水的迎水面的排水问题,目标角点次要找坡生成的次要坡面,其对应的第三排水方向通常垂直主排水方向,次要坡面与主要坡面的交线即为两个坡面的汇水线,该汇水线可以将雨水引流至排水设施。
可选的,根据屋面轮廓线判断是否存在目标角点包括:若屋面轮廓线包括外轮廓线,则通过几何分析对外轮廓线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屋面阴角,若存在,将屋面阴角确定为第一候选角点;若屋面轮廓线包括内轮廓线,则根据主要排水方向判断每个屋面障碍物是否存在迎水面,若存在,则将迎水面上的角点确定为第二候选角点;将第一候选角点和第二候选角点组合为目标角点,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角点、第一候选角点、第二候选角点的数量根据目标建筑的具体屋面情况确认,本实施例对其数量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垂直于主排水方向的坐标轴、预设的第三找坡坡度生成目标次要坡面,包括:确定与主排水方向垂直的坐标轴,得到第一目标轴;根据第一目标轴生成候选水平面,并以目标轴为旋转轴,基于预设的第三找坡坡度将候选水平面进行旋转,得到第一目标平面和第二目标平面;根据屋面轮廓线、第一目标平面、第二目标平面和主要坡面生成第一目标平面对应的第一坡面,以及第二目标平面对应的第二坡面;计算第一坡面的最小包围盒的第一长边长度和第二坡面最小包围盒的第二长边长度的差值绝对值,若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目标阈值时,删除长边长度大的坡面,将剩余坡面确定为候选次要坡面;将投影面积大于预设的坡面投影面积阈值的候选次要坡面确定为目标次要坡面。
上述最小包围盒是指将第一坡面或第二坡面包围起来的最小立方体,也可以将坡面投影至水平面,直接比较坡面的长边,通常为横向长边,上述比较是为了保障确定的体积较小的候选次要坡面,将坡面投影至水平面可以直观比较坡面面积,将较小的次要找坡确定为候选次要坡面可以保障次要找坡的合理性,例如,ICA1对应的另一个目标平面与屋面轮廓线或者其他坡面相交的范围过大,所确定的次要坡面过大,则删去该次要坡面。
在确定候选次要坡面之后还需判断是否需要保留,例如图3中,该屋面障碍物为管井,其根据主排水方向DDA确定的迎水面具有两个目标角点ICA2和ICA3,而ICA2和ICA3分别对应的四个目标平面,筛选后可以得到两个候选次要坡,ICA2和ICA3分别所对应的候选次要坡均过小,即投影面积小于预设的坡面投影面积阈值,该处对排水效果的影响不大,可以不保留ICA2和ICA3的候选次要坡面;若候选次要坡面大于坡面面积阈值,则将该候选次要坡面确定为目标次要坡面,如图3中屋面阴角ICA1最后确定的目标次要坡面为SSA1,通过坡面大小判断候选次要坡面是否保留,以保障次要坡面集合的合理性,避免设置过多的坡面导致构造成本增加,也避免必要的坡面被删除或疏漏,导致排水效果差。
为便于理解,针对构建坐标系确定目标平面提供一个示例,请参照图4,其中,S为目标平面,汇水线CL,图4的原点为目标角点,可以是屋面阴角或障碍物的迎水面上的角点,还可以是补充找坡中雨水口的中心点,主要坡面PS的排水方向为DD_PS,根据屋面的进深方向和开间方向构建直角坐标系X-Y所在平面为水平面,Y轴与DD_PS平行,即,X轴垂直于DD_PS,生成一个候选水平面,X轴在候选水平面中,以Y轴为旋转轴,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第三找坡坡度α,可以得到第一目标平面S1和第二目标平面S2,α为S1和S2与水平面的角度。
而第一目标平面S1和第二目标平面S2会与屋面轮廓线RL或者其他坡面相交,且第一目标平面、第二目标平面还会主要坡面相交,通过上述交线即可确定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将目标平面与主要坡面的交线确定为汇水线CL,如,图3中CL1为次要坡面SSA1与主要坡面PSA1的交线,CL1为两个坡面相交的最低处,CL2为次要坡面SSA2与主要坡面PSA1的汇水线。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次要找坡的方法可以适用于交通核区域、非交通核区域、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根据目标建筑不同的屋面情况,次要找坡得到的次要坡面也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对次要坡面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次要坡面也可能不存在,即次要坡面集合为空集,如目标建筑的屋面情况比较简单不存在排水困难的迎水面,或者通过生成的候选次要坡面均未保留。
206、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雨水口进行补充找坡,得到补充坡面集合;
当初始排水布置图中包括内天沟时,判断主要分水线与任意一条内天沟是否相交,若是,则将交线确定为该内天沟的第一分水线;判断每条内天沟中是否包括多个雨水口,若是,则将任意两个雨水口之间的中线确定为第二分水线,中线到对应两个雨水口中任意一个雨水口的距离相同;根据每条内天沟的雨水口、对应的第一分水线和/或第二分水线生成每条内天沟的候选补充坡面,得到候选补充坡面集合;根据预设的坡面面积阈值对候选补充坡面集合进行过滤,得到补充坡面集合。
本实施例中内天沟的第一分水线、第二分水线均位于该内天沟的内部,以第一分水线、第二分水线为高点,以雨水口为低点,可以构建内天沟内部的补充找坡,保障内天沟内部排水的通畅性。
可以理解的是,每条内天沟可能同时存在第一分水线、第二分水线,每条内天沟也可能只存在第一分水线,如该条内天沟仅包括两个雨水口,且第一分水线的位置处于两个雨水口的中线;
该条内天沟还可能仅存在第二分水线,即该内天沟不与主要分水线相交,第二分水线可能包括一条、两条或多条,具体的根据每条内天沟中雨水口的数量确定。
具体的,若存在一条内天沟中仅存在一个雨水口,则以该条内天沟中远离雨水口的女儿墙所在位置设置第二分水线;若存在一条内天沟中仅存在两个雨水口,则可以在两个雨水口的中间分界线位置设置一条第二分水线,若存在一条内天沟存在三个雨水口,则在任意两个雨水口的中线位置设置第二分水线,即两条第二分水线。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雨水口进行补充找坡,得到补充坡面集合,还包括:当初始排水布置图中包括雨水斗,且连接雨水斗的雨水口不处于阴角所在位置时,将雨水口确定为目标雨水口,并将目标雨水口所在位置确定为原点,根据屋面的进深方向和开间方向构建直角坐标系;根据垂直于主排水方向的坐标轴、屋面轮廓线和预设的第四找坡坡度生成目标补充坡面;遍历初始排水布置图的目标雨水口,得到补充坡面集合,如图3中的SupSA1、SupSA2、SupSA3、SupSA4,而补充坡面与其他坡面的交线即为汇水线,两个补充坡面的汇水线交点为雨水口或地漏,如CL3为补充坡面SupSA3与主要坡面PSA2的汇水线,CL4为补充坡面SupSA4与主要坡面PSA2的汇水线,而CL3与CL4的交点为雨水口GA3
可以理解的是,若该雨水口处于阴角所在位置,上方已经根据阴角进行了次要找坡,因此,该位置的坡面已经生成,无需进行补充找坡,如SupSA1,其虽然是该处阴角进行次要找坡得到坡面,但是补充坡面的优先级高于次要坡面,该阴角还包括雨水口GA1,因此,该处坡面优先命名为补充坡面。
本实施例中针对雨水斗进行的补充找坡方法可以参照步骤205中次要找坡的方法执行,即将目标雨水口作为目标角点进行找坡,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保障补充坡面集合的合理性,避免设置过多的坡面导致构造成本增加,也避免必要的坡面被删除或疏漏,导致排水效果差,进一步的保障了内天沟内部排水的通畅性。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通过步骤205得到雨水口处对应的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后,为便于区分,将雨水口补充找坡得到的坡面称为第三坡面和第四坡面,在获得第三坡面和第四坡面以确定候选补充坡面的过程中,即计算第三坡面的最小包围盒的第三长边长度和第四坡面最小包围盒的第三四边长度的差值绝对值,若差值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目标阈值时,第三坡面和第四坡面均确定为候选补充坡面,将投影面积大于预设的坡面投影面积阈值的候选补充坡面确定为目标补充坡面,此时,通过一个雨水口确定的目标补充坡面可能存在两个,如图3的SupSA3、SupSA4
207、将主要坡面集合、次要坡面集合和补充坡面集合进行坡面合并,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目标建筑屋面的所有主要坡面、次要坡面和补充坡面,可以进一步将符合条件的次要坡面和补充坡面进行坡面合并,以减少坡面数量,简化平屋面面层模型中的坡面组成。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主要坡面集合、次要坡面集合和补充坡面集合将每个主要坡面中的次要坡面和补充坡面标记为候选坡面,得到多个候选坡面;将每个主要坡面中小于预设坡面距离阈值的候选坡面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坡面组合,每个坡面组合中包括两个找坡方向相反的候选坡面,且两个候选坡面的原点不同;根据每个坡面组合中候选坡面的种类进行坡面延伸,得到候选合并范围,若候选合并范围内仅包括次要找坡,则删除候选合并范围内的次要找坡,将候选合并范围确定为合并坡面;遍历多个候选坡面,并将主要坡面集合、剩余的次要坡面集合、剩余的补充坡面集合和合并坡面组合为目标坡面集合。
本实施例中,坡面距离阈值是设定的坡面距离的最大值,其可以根据实行情况进行设置,例如设置坡面距离阈值为屋面进深的两倍,坡面距离阈值也可以是其他数值,坡面距离阈值是为了限制对坡面组合中的两个候选坡面的坡面距离进行限制,坡面距离是指两个坡面形心的距离,对于坡面距离大于坡面距离阈值的两个候选坡面,无需进行坡面合并判断,通过设置合理的坡面距离阈值可以筛选掉一些明显距离过远、无法合并的坡面,以减少坡面合并所需的计算资源。
本实施例中候选坡面可能是次要坡面也可能是补充坡面,即一个坡面组合存在三种组成形式,每种组成形式的坡面组合中所包括的候选坡面的种类不同:一个坡面组合可能包括一个次要坡面和补充坡面,一个坡面组合也可能包括两个次要坡面组成的,一个坡面组合还可能包括两个补充坡面组成的。
上述一个坡面组合中两个候选坡面的原点不同可以理解为指一个坡面组合中的两个候选坡面不相邻,如一个坡面组合为两个次要找坡组成,则这两个次要找的原点不同,即分为同一组的两个次要找坡不为同一个原点确定的第一目标平面和第二目标平面。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将候选坡面进行坡面延伸后,并不改变延伸后坡面的坡面坡度;候选合并范围用于判断每个坡面组合是否需要进行坡面合并,而候选合并范围可以是由一个坡面组合中两个候选坡面均延伸后,两个延伸坡面相交的范围,如两个次要坡面的延伸坡面相交范围,候选合并范围也可以是由一个坡面组合中补充坡面延伸后,延伸坡面与屋面轮廓线相交的范围。
若候选合并范围中仅包括其他次要坡面,则可以删除候选合并范围内的所有次要找坡,以候选合并范围确定为合并坡面进行引流,若候选合并范围中包括其他补充坡面,则不对该坡面组合进行坡面合并,保留该坡面组合中的两个候选坡面,可以理解的,此处其他次要坡面和其他补充坡面是指候选合并范围中除了该坡面组合之外的坡面,本实施例中补充坡面的优先级大于次要坡面的优先级,如图3中,ICA1的阴角生成的次要坡面被地漏GA2所生成的补充找坡SupSA2合并。
208、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和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步骤208可以参照步骤105执行,此处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是以大屋面为例对找坡方法进行说明,并不是对找坡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而本实施例的找坡方法进行适应性修改,同样适用于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
可以理解的是,若目标建筑的屋面情况复杂,存在大屋面、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中的两种或多种,可以选择每个屋面类型对应的屋面范围,针对每个屋面范围执行上述步骤,以获得目标建筑完整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判断屋面类型,针对屋面类型对屋面排水设施布置,并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主要找坡、次要找坡和补充找坡,并对找坡结果进行坡面合并,避免设置过多的坡面导致构造成本增加,也避免必要的坡面被删除或疏漏,导致排水效果差,保障所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中坡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找坡效率,并自动生成排水配套构件,提高了平屋面排水效率,提高了平屋面面层模型排水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在目标建筑同时包括大屋面和小屋面两种屋面类型时,根据每种屋面类型的相对区域,排水设施的布置和排水配套构件的需进一步进行调整。进一步的,现有对平屋面面层模型的评价依赖给排水设计师进行复核,而在给排水设计师经验不足时,无法对复杂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的合理、全面的评价,在建筑设计师和给排水设计师之间反复执行提资、复核、修改导致了设计效率低下,无法对平屋面面层模型的设计质量进行有效把控,针对上述问题,参阅图5,提供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501、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
502、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
步骤501-502可以参照步骤101-102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503、若目标建筑屋面的屋面类型包括大屋面和小屋面,且小屋面对应的屋面区域在大屋面的屋面区域范围内,则将预设的第一位置约束条件确定为目标位置约束条件,否则,将预设的第二位置约束条件确定为目标位置约束条件。
若目标建筑屋面的屋面类型包括大屋面和小屋面,且小屋面对应的屋面区域在大屋面的屋面区域范围内,即小屋面对应的屋面区域位于大屋面的屋面区域的上方,如大屋面上设置有机房或楼梯间时,小屋面对应的屋面区域在大屋面的屋面区域范围内。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若目标建筑仅包括大屋面、小屋面和无组织排水屋面中的一种屋面类型,或者目标建筑包括两种屋面类型、三种屋面类型,但对于小屋面对应的屋面区域不在大屋面的屋面区域范围内,如小屋面为位于大屋面以下的露台,此时可以将预设的第二位置约束条件确定为目标位置约束条件。
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约束条件用于指示第一避免布置区域,而第二位置约束条件包括第二避免布置区域,其中,第一避免布置区域包括凌空区域、下层门窗区域、下层雨篷所占区域;第二避免布置区域包括:同一楼层的靠墙区域(即该露台的墙脚)、下层门窗区域、下层雨篷所占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位置约束条件和第二位置约束条件为约束后续雨水口等排水设施布置位置的预设条件,该约束条件用于指示排水设施布置的避免布置区域,用于区分小屋面与大屋面相对位置的两种情况,在小屋面区域在大屋面区域范围内时,应避免凌空区域设置雨水口,凌空区域是指大屋面外轮廓线与小屋面外轮廓线重叠的外墙区域,在小屋面区域不在大屋面区域范围内时,应避免在小屋面同一楼层的靠墙区域设置雨水口,而其他避免布置区域为每种屋面类型通用的约束位置。
504、根据建筑屋面信息、屋面下层布局信息、预设的排水设施和目标位置约束条件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当目标建筑的屋面类型包括大屋面或小屋面时,解析建筑屋面信息,得到屋面面积、屋面进深;根据屋面面积和当地最大降雨量计算屋面所需的雨水口数量;根据预设的排水方式确定排水设施的布置方式,并根据目标位置约束条件、预设的允许布置区域的位置优先级、雨水口数量确定每个雨水口的布置位置,得到初始排水布置图。
具体的,根据预设的排水方式确定排水设施的布置方式包括:若采用雨水斗进行排水,则根据屋面进深确定雨水斗的布置方式;若采用内天沟进行排水,则根据屋面进深确定内天沟的布置方式。
上述雨水斗的布置方式为单侧布置或双侧布置,其中,单侧布置是指在屋面的一侧安装雨水斗,将雨水引导至该侧通过雨水斗进行排水,适用于屋面进深较小的情况,确保雨水能有效地流向一侧排出;双侧布置指在屋面的两侧分别安装雨水斗,将雨水引导至两侧的雨水斗进行排水,适用于屋面进深较大的情况,保证两侧均能快速排水。
上述内天沟的布置方式为单侧布置、环绕布置或偏心布置中的一种,其中,单侧布置是指将内天沟布置在屋面的一侧,适用于屋面进深较小的情况;环绕布置将内天沟沿着建筑物的边缘周围布置,适用于屋面进深较大的情况;偏心布置将内天沟布置在屋面的特定位置,以便针对特定的排水需求或特定区域的雨水集中进行排水,适用于屋面进深较大且具有不规则形状的情况,例如对于点式塔楼的屋面其形状近于方形,若采取单侧布置或环绕布置,则会因进深过大,导致屋面面层过厚,进而导致女儿墙加高、材料成本上涨等问题,可以采用偏心布置。
本实施例中根据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建筑屋面信息通过排水设施的隐蔽程度、排水设施分布的均匀程度确定位置优先级,其中,位置优先级包括必然位置区域、可选位置区域、风险位置区域,例如,将屋面下层布局信息中封闭空调机位所在位置确定为必然位置,封闭空调机位可以完全隐蔽雨水口连接的雨水立管;而凹口、阴角和端头所在位置确定为可选位置,凹口和阴角可以部分隐蔽排水管道,其中,阴角位置>端头位置>其他必要位置;将面积过小的空调机位确定为风险位置,其空间不足以放下雨水立管,但后续可以对该位置的空调机位的面积进行调整以使其满足雨水立管空间需求。
505、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步骤505可以参照步骤104执行,此处不再赘述。
506、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和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终端根据目标坡面集合在初始排水布置图上标注目标建筑屋面的汇水线,遍历全部汇水线间的交点,将补充雨水口和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雨水口组合得到目标建筑的雨水口集合,并根据目标建筑对应的屋面类型和建筑屋面信息生成排水配套构件,得到平屋面面层模型,其中,排水配套构件可以是溢流口、过水洞、水簸箕等排水构件,以提升平屋面的排水效果。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将补充雨水口和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雨水口组合得到目标建筑的雨水口集合之后,还包括:根据当地最大降雨量计算建筑屋面的雨水流量,并在建筑屋面建立点阵,通过每个坡面的排水方向、汇水线,将点阵中的各个点归属到雨水口集合中的各个雨水口,根据各个雨水口连接的雨水立管可以确定每根雨水立管对应的汇水面积;根据每根雨水立管对应的汇水面积和建筑屋面的雨水流量确定每根雨水立管的雨水流量;根据每根雨水立管的雨水流量和预设的最大泄流量表确定雨水立管直径,并将符合直径的雨水立管符号保存至候选排水布置图。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目标建筑对应的屋面类型和建筑屋面信息生成排水配套构件,得到平屋面面层模型,包括:
当屋面类型为无组织排水屋面时,根据候选排水布置图生成无组织排水屋面对应的平屋面面层模型;
当屋面类型为大屋面或小屋面时,判断汇水线和内天沟是否与屋面障碍物相交,若是,则在交点处设置过水洞,使雨水从洞内通过;根据屋面类型和下层布局信息设置溢流口,得到目标排水布置图;根据目标排水布置图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当目标建筑屋面的屋面类型包括大屋面和小屋面,且小屋面对应的屋面区域在大屋面的屋面区域范围内时,则判断每个屋面类型是否与屋面障碍物相交,若是,则在交点处设置过水洞,并屋面类型和下层布局信息设置溢流口,并在小屋面对应的雨水立管底部设置水簸箕,得到目标排水布置图,根据目标排水布置图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本实施例中目标排水布置图包括了通过上方生成的目标坡面、排水设施和补充雨水口以及排水配套构件,通过将目标排水布置图转化三维模型,得到平屋面面层模型,并在模型的文字参数中,写入构造做法便于后续进行排水施工和其他操作。
可选的,当屋面类型为大屋面,则在非交通核区域的每个主要坡面设置两个溢流口,并在交通核区域的每个主要坡面设置一个溢流口;当屋面类型为小屋面,则设置在雨水口附近设置一个溢流口,且该溢流口应避开下层门窗和雨篷所在位置。
507、对平屋面面层模型进行评价,得到目标评分。
为保证设计合理性,终端可以对平屋面面层模型进行多维度评价,根据每个维度评分生成目标评分,其中每个维度的评分可以根据经验至“低限值”。高于低限值即合理,小于低限值则该项0分,为评价设计全局性,即使单独一个维度评分可以按设计经验设置“标高值”,达到标杆值该项100分,超过标杆值该项仍为100分,每个维度评分的分数区间在低限值和标杆值之间线性分布。
可选的,判断平屋面面层模型中的每个雨水口是否处于局部最低点,得到第一维度评分;通过屋面径流分析对平屋面面层模型的排水通畅程度进行第二维度评分;对平屋面面层模型中雨水口的数量、布局均匀度和布置位置进行评价,得到第三维度评分;对平屋面面层模型的坡面荷载与屋面面层成本进行评价,得到第四维度评分;根据第一维度评分、第二维度评分、第三维度评分和第四维度评分输出平屋面面层模型的评分结果,并标注平屋面面层模型的待改进区域。本实施例可以对平屋面设计方案进行评分,并标注待修改区域,降低了后续工程师进行设计方案复核及修改的工作量,提高了设计效率。
具体的,以雨水口中心为圆点作圆,检查圆内的平屋面面层模型,根据该圆内的坡度变化情况判断该雨水口是否为最低点,而该圆的半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第一维度评分为针对平屋面面层模型上所有雨水口局部最低检查的结果,可以将通过局部最低检查的雨水口数量与平屋面面层模型的雨水口总数之间的比值得到,或者,进一步根据每个雨水口的重要程度设置对应的权重,得到权重加和结果,例如,设置主汇水线对应的雨水口的权重高于补充雨水口的权重,通过对每个雨水口设置对应的权重,可以更有效评估平屋面面层模型的排水效果,提高第一维度评分的合理性。
可选的,通过屋面径流分析对平屋面面层模型的排水通畅程度进行第二维度评分,包括:在建筑屋面建立点阵,并将点阵中的每个点为起点,沿找坡方向生成射线;当射线与任意一根汇水线或屋面轮廓线相交时,将与起点距离最近的交点确定为终点,并将起点与终点之间的线段确定为候选线段,得到多根候选线段;若任意一根候选线段的终点为与屋面轮廓线交点,则将终点标记为阻塞点,将候选线段确定为阻塞线段;根据候选线段的数量、长度和阻塞线段在候选线段中的占比生成第二维度评分。可以进一步标注阻塞点对应的堵塞区域以便于用户进一步进行处理,第二维度评分可以合理评价排水通畅程度。
本实施例中,对平屋面面层模型中雨水口的数量应尽量少,并结合雨水口的低限值和标杆值进行评价;而雨水口布局均匀度可以计算雨水口之间的间距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评价;雨水口的布置位置应尽量隐蔽,其中,处于必然位置的雨水口分数最高,处于避免位置的分数最低,通过平屋面面层模型中全部雨水口中处于必然位置、可选位置、风险位置、避免位置中的比例进行评价,综合对雨水口布置合理性进行评分,得到第三维度评分。
本实施例中屋面面层厚度应尽量小,屋面面层厚度可以通过获取屋面投影净面积和屋面面层的层体积进行计算,得到屋面面层的平均厚度,结合平均厚度的低限值和平均厚度的标杆值,对坡面荷载与成本合理性进行评价,得到第四维度评分。
本实施例通过雨水口局部最低维度、排水通畅性维度、雨水口布置合理性维度以及坡面荷载与成本合理性评分维度对平屋面面层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相较于通过三维的流域分析生成评价结果,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二维图面的方法进行判断,前置条件少,自动化程度高,可以提高评价的计算速度,以及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本实施例根据目标建筑所对应的屋面类型进行排水设施布置,实现了不同屋面类型下雨水口的精度定位,并实现了排水配套设施的自动生成,提高了复杂屋面的排水配套设施的选型和定位效率,保障了平屋面面层模型排水效果,并对平屋面面层模型进行多维度评价,进一步保障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
解析模块602,用于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
第一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找坡模块604,用于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第二生成模块605,用于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和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判断屋面类型,针对屋面类型对屋面排水设施布置,并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主要找坡、次要找坡和补充找坡,保障所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中坡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找坡效率,并自动生成排水配套构件,提高了平屋面排水效率,提高了平屋面面层模型排水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
解析模块602,用于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
第一生成模块603,用于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找坡模块604,用于根据屋面类型、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第二生成模块605,用于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和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可选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还包括:评价模块606,用于对平屋面面层模型进行评价,得到目标评分。
可选的,找坡模块604包括:
划分单元6041,用于当屋面类型为大屋面时,根据屋面下层布局信息进行屋面区域划分,得到非交通核区域和交通核区域;主要找坡单元6042,用于根据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分别对非交通核区域和交通核区域进行主要找坡,得到主要坡面集合;次要找坡单元6043,用于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轮廓线识别,得到屋面轮廓线,并根据屋面轮廓线进行次要找坡,得到次要坡面集合;补充找坡单元6044,用于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雨水口进行补充找坡,得到补充坡面集合;坡面合并单元6045,用于将主要坡面集合、次要坡面集合和补充坡面集合进行坡面合并,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可选的,主要找坡单元6042,具体用于根据建筑屋面信息和初始排水布置图分别生成非交通核区域和交通核区域的主要排水方向和主要分水线,得到非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一排水方向和第一分水线,以及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二排水方向和第二分水线,第一排水方向与屋面进深方向平行,且第一排水方向指向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排水设施,第二排水方向指向非交通核区域,第一分水线与第二分水线平行;根据第一排水方向、第一分水线和预设的第一找坡坡度生成非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一主要坡面;根据第二排水方向、第二分水线和预设的第二找坡坡度生成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二主要坡面;将第一主要坡面和第二主要坡面组合为主要坡面集合。
可选的,次要找坡单元6043,具体用于:根据屋面轮廓线判断是否存在目标角点;若存在,则将每个目标角点所在位置确定为原点,根据屋面的进深方向和开间方向构建直角坐标系;根据垂直于主排水方向的坐标轴、屋面轮廓线和预设的第三找坡坡度生成目标次要坡面;遍历屋面的目标角点,得到次要坡面集合。
可选的,补充找坡单元6044具体用于:当初始排水布置图中包括内天沟时,判断主要分水线与内天沟是否相交,若是,则将交线确定为内天沟的第一分水线;判断每条内天沟中是否包括多个雨水口,若是,则将任意两个雨水口之间的中线确定为第二分水线,中线到两个雨水口的距离相等;根据每条内天沟的雨水口、对应的第一分水线和/或第二分水线生成每条内天沟的候选补充坡面,得到候选补充坡面集合;根据预设的坡面面积阈值对候选补充坡面集合进行过滤,得到补充坡面集合。
可选的,坡面合并单元6045,具体用于:基于主要坡面集合、次要坡面集合和补充坡面集合将每个主要坡面中的次要坡面和补充坡面标记为候选坡面,得到多个候选坡面;将每个主要坡面中小于预设坡面距离阈值的候选坡面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坡面组合,每个坡面组合中包括两个找坡方向相反的候选坡面,且两个候选坡面的原点不同;根据每个坡面组合中候选坡面的种类进行坡面延伸,得到候选合并范围,若候选合并范围内仅包括次要找坡,则删除候选合并范围内的次要找坡,将候选合并范围确定为合并坡面;遍历多个候选坡面,并将主要坡面集合、剩余的次要坡面集合、剩余的补充坡面集合和合并坡面组合为目标坡面集合。
可选的,第一生成模块603具体用于:若目标建筑屋面的屋面类型包括大屋面和小屋面,且小屋面对应的屋面区域在大屋面的屋面区域范围内,则将预设的第一位置约束条件确定为目标位置约束条件,否则,将预设的第二位置约束条件确定为目标位置约束条件;根据建筑屋面信息、屋面下层布局信息、预设的排水设施和目标位置约束条件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根据建筑屋面信息进行判断屋面类型,针对屋面类型对屋面排水设施布置,并根据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主要找坡、次要找坡和补充找坡,并对找坡结果进行坡面合并,避免设置过多的坡面导致构造成本增加,也避免必要的坡面被删除或疏漏,导致排水效果差,保障所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中坡面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找坡效率,并自动生成排水配套构件,提高了平屋面排水效率,提高了平屋面面层模型排水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
上面图6和图7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8所示,该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包括处理器800和存储器801,该存储器801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800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800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
进一步地,图8所示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还包括总线802和通信接口803,处理器800、通信接口803和存储器801通过总线802连接。
其中,存储器80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8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总线80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80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01,处理器800读取存储器8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
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
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所述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和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根据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和所述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和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包括:
当所述屋面类型为大屋面时,根据屋面下层布局信息进行屋面区域划分,得到非交通核区域和交通核区域;
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和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分别对所述非交通核区域和所述交通核区域进行主要找坡,得到主要坡面集合;
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轮廓线识别,得到屋面轮廓线,并根据所述屋面轮廓线进行次要找坡,得到次要坡面集合;
根据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雨水口进行补充找坡,得到补充坡面集合;
将所述主要坡面集合、所述次要坡面集合和所述补充坡面集合进行坡面合并,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和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分别对所述非交通核区域和所述交通核区域进行主要找坡,得到主要坡面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和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分别生成所述非交通核区域和所述交通核区域的主要排水方向和主要分水线,得到所述非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一排水方向和第一分水线,以及所述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二排水方向和第二分水线,所述第一排水方向与屋面进深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排水方向指向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排水设施,所述第二排水方向指向所述非交通核区域,所述第一分水线与所述第二分水线平行;
根据所述第一排水方向、所述第一分水线和预设的第一找坡坡度生成所述非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一主要坡面;
根据所述第二排水方向、所述第二分水线和预设的第二找坡坡度生成所述交通核区域对应的第二主要坡面;
将所述第一主要坡面和所述第二主要坡面组合为主要坡面集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屋面轮廓线进行次要找坡,得到次要坡面集合,包括:
根据所述屋面轮廓线判断是否存在目标角点;
若存在,则将每个目标角点所在位置确定为原点,根据屋面的进深方向和开间方向构建直角坐标系;
根据垂直于主排水方向的坐标轴、所述屋面轮廓线和预设的第三找坡坡度生成目标次要坡面;
遍历屋面的目标角点,得到次要坡面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中的雨水口进行补充找坡,得到补充坡面集合,包括:
当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中包括内天沟时,判断主要分水线与任意一条内天沟是否相交,若是,则将交线确定为所述内天沟的第一分水线;
判断每条内天沟中是否包括多个雨水口,若是,则将任意两个雨水口之间的中线确定为第二分水线,所述中线到所述两个雨水口的距离相等;
根据每条内天沟的雨水口、对应的第一分水线和/或所述第二分水线生成每条内天沟的候选补充坡面,得到候选补充坡面集合;
根据预设的坡面面积阈值对候选补充坡面集合进行过滤,得到补充坡面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主要坡面集合、所述次要坡面集合和所述补充坡面集合进行坡面合并,得到目标坡面集合,包括:
基于主要坡面集合、所述次要坡面集合和所述补充坡面集合将每个主要坡面中的次要坡面和补充坡面标记为候选坡面,得到多个候选坡面;
将每个主要坡面中小于预设坡面距离阈值的候选坡面进行分组,得到至少一个坡面组合,每个坡面组合中包括两个找坡方向相反的候选坡面,且两个候选坡面的原点不同;
根据每个坡面组合中候选坡面的种类进行坡面延伸,得到候选合并范围,若所述候选合并范围内仅包括次要找坡,则删除所述候选合并范围内的次要找坡,将所述候选合并范围确定为合并坡面;
遍历多个候选坡面,并将所述主要坡面集合、剩余的次要坡面集合、剩余的所述补充坡面集合和所述合并坡面组合为目标坡面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所述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包括:
若目标建筑屋面的屋面类型包括大屋面和小屋面,且所述小屋面对应的屋面区域在所述大屋面的屋面区域范围内,则将预设的第一位置约束条件确定为目标位置约束条件,否则,将预设的第二位置约束条件确定为目标位置约束条件;
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所述屋面下层布局信息、预设的排水设施和所述目标位置约束条件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和所述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之后,还包括:
对平屋面面层模型进行评价,得到目标评分。
9.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屋面信息和屋面下层布局信息;
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建筑屋面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屋面类型;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所述屋面下层布局信息和预设的排水设施生成初始排水布置图;
找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屋面类型、所述建筑屋面信息和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进行找坡,得到目标坡面集合;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排水布置图和所述目标坡面集合生成平屋面面层模型。
10.一种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在被读取并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
CN202311800986.6A 2023-12-26 2023-12-26 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4736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00986.6A CN117473685B (zh) 2023-12-26 2023-12-26 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00986.6A CN117473685B (zh) 2023-12-26 2023-12-26 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3685A true CN117473685A (zh) 2024-01-30
CN117473685B CN117473685B (zh) 2024-03-22

Family

ID=89636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00986.6A Active CN117473685B (zh) 2023-12-26 2023-12-26 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368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9905A (zh) * 2019-09-25 2020-03-13 巨匠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虚拟建造屋面深化施工方法
CN112560133A (zh) * 2019-09-06 2021-03-26 久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复杂屋面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53652A (zh) * 2021-07-28 2021-10-26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布局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WO2022041677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海南红杉科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平屋面排水的方法
CN115146359A (zh) * 2022-07-15 2022-10-04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风雨耦合作用的大跨屋面排水性能计算方法
CN115270241A (zh) * 2022-07-07 2022-11-01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多斗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5455521A (zh) * 2022-07-20 2022-12-09 合肥坤颐建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给排水机房系统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1368A (zh) * 2023-04-28 2023-08-15 精工绿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运动场地的结构找坡架空透水屋面及施工方法
CN116876759A (zh) * 2023-07-20 2023-10-13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三次排水的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0133A (zh) * 2019-09-06 2021-03-26 久瓴(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复杂屋面的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79905A (zh) * 2019-09-25 2020-03-13 巨匠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虚拟建造屋面深化施工方法
WO2022041677A1 (zh) * 2020-08-27 2022-03-03 海南红杉科创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平屋面排水的方法
CN113553652A (zh) * 2021-07-28 2021-10-26 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建筑布局生成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270241A (zh) * 2022-07-07 2022-11-01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多斗虹吸式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5146359A (zh) * 2022-07-15 2022-10-04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风雨耦合作用的大跨屋面排水性能计算方法
CN115455521A (zh) * 2022-07-20 2022-12-09 合肥坤颐建筑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给排水机房系统图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1368A (zh) * 2023-04-28 2023-08-15 精工绿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运动场地的结构找坡架空透水屋面及施工方法
CN116876759A (zh) * 2023-07-20 2023-10-13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三次排水的屋面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珊;: "浅析不同模型屋顶设计对房屋建筑影响", 品牌(理论月刊), no. 1, 23 September 2011 (2011-09-23), pages 156 *
杨红宾;杨现立;: "平屋面的排水与找坡探讨", 福建建材, no. 03, 15 June 2007 (2007-06-15), pages 16 - 19 *
杨红宾等: "平屋面的排水与找坡探讨", 《福建建材》, no. 03, 15 June 2007 (2007-06-15), pages 16 - 19 *
王敏: "YJ中学综合楼项目屋面防水及排水设计探析", 《工程技术研究》, vol. 7, no. 12, 25 June 2022 (2022-06-25), pages 188 - 190 *
郑华海: "任意多边形坡屋面屋脊线生成方法",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vol. 11, no. 06, 15 December 2019 (2019-12-15), pages 122 - 128 *
郑明悟等: "首钢京唐热轧带钢主厂房屋面雨排水建筑设计探讨", 《PROCEEDINGS OF 2023 SEMINAR 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13 May 2023 (2023-05-13), pages 249 - 2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3685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8380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of analysis
JP6084780B2 (ja) 自動cad設計システム、自動cad設計方法および自動cad設計プログラム
WO2014144730A1 (en)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designing buildings
De Luca et al. A novel solar envelope method based on solar ordinances for urban planning
US20070174027A1 (en) Synchronized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CAD models
KR101504013B1 (ko) 파라메트릭 툴을 이용한 주동배치 방법
CN113962000B (zh) 一种cad图纸中感烟探测器动态排布的方法
Magrini et al. Noise reduction intervention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as a form of control of indoor noise levels
Ricci et al. Impact of surrounding environments and vegetation on wind comfort assessment of a new tower with vertical green park
CN117473685B (zh) 平屋面面层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Broström et al. For the categoris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to determine energy saving
CN113127960A (zh) 一种房间地砖连续直铺方案的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Allende et al. The life cycle embodied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an Australian housing development: Comparing 1997 and 2019 hybrid life cycle inventory data
CN115455357A (zh) 建筑面积统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alsh et al. State of practice of residential floor slab flatness
CN111310263B (zh) 装修可视面选择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JP3716122B2 (ja) 建築計画用定規および建築物の計画方法
WO2013181981A1 (zh) 考虑周围物体时计算建构筑物雷击次数截收面积的方法
CN117473633B (zh) 轴网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3716120B2 (ja) 建築計画用定規および建築物の計画方法
Smutný Building renovations in BIM systems
CN109281357B (zh) 一种淋浴房挡水边隐藏式流水孔施工方法
JP3716121B2 (ja) 建築計画用定規および建築物の計画方法
Yang et al. Morpho-based study on urban street spatial configuration: The case of Nanjing city, China
CN117633954A (zh) 一种基于bim的加筋土边坡设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