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1615A -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1615A
CN117471615A CN202211564366.2A CN202211564366A CN117471615A CN 117471615 A CN117471615 A CN 117471615A CN 202211564366 A CN202211564366 A CN 202211564366A CN 117471615 A CN117471615 A CN 117471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rule
light
optical
optical fib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643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唯搏
张军
李秀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3/10438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402201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1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1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1Permanent connections, i.e. wherein fibres are kept aligned by mechanical means
    • G02B6/3802Assembly tools, e.g. crimping tool or pressing benc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Accessories for testing or observation of conn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identification of connection, e.g. right plug to the right socket or full engagement of the mating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插芯组件包括第一插芯、第二插芯、插芯尾柄部件及导光部件。插芯尾柄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柄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柄部件包括透光区域。导光部件穿设于插芯尾柄部件,用于将进入所述导光部件后的检测光从所述透光区域出射。用户可以通过透光区域是否透出检测光对网络端口是否闲置进行直接判定,例如,与闪有检测光的光纤连接器所连接的网络端口为非闲置端口(非空闲资源),与未闪有检测光的光纤连接器所连接的网络端口为闲置端口(空闲资源),方便了建网及网络维护。

Description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信息传播要求的提高,光纤作为高速信息载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进入5G时代,光纤线路的应用越来越广,网络端口的数量也以几何级数级快速增长,而如何对网络端口进行资源管理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方便对网络端口进行资源管理与维护的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插芯组件,应用于光纤连接器,包括:第一插芯;第二插芯;插芯尾柄部件,所述插芯尾柄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柄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柄部件包括透光区域;以及导光部件,穿设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
用户可以通过透光区域是否透出检测光对网络端口是否闲置进行直接判定,例如,与闪有检测光的光纤连接器所连接的网络端口为非闲置端口(非空闲资源),与未闪有检测光的光纤连接器所连接的网络端口为闲置端口(空闲资源)。
通过导光部件与透光区域实现资源可视化管理,方便用户建网及网络维护。由于光纤连接器与光适配器对接,则原有网络的光适配器可以保留下来,而无需进行替换,这样一来,节约了网络建设与维护的费用及时间。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件包括封装体及导光纤芯,所述封装体包覆所述导光纤芯,所述封装体穿设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内,所述导光纤芯具有发光部,所述发光部用于将进入所述导光部件的检测光出射至所述透光区域。
封装体用于保护导光纤芯。进入导光部件的检测光的大部分或全部在发光部出射,使发光部出射的检测光的亮度较大,从而提高了导光部件的导光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纤芯还包括与所述发光部连接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发光部的直径。
导光部件通过光纤拉锥处理形成发光部。光纤拉锥是指,通过将光纤高温熔融后拉细,加以局部胶水腐蚀处理,最后进行封装。发光部为导光纤芯上被处理位置。导光纤芯通光时,主干通信光通过的同时,非通信光(检测光)从发光部(被处理位置)导出。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部为弯曲结构。
导光部件经过光纤弯曲处理形成发光部。发光部为弯曲结构,检测光从发光部处出射,以起到导光效果。光纤弯曲可利用纤芯敏感性,通过将纤芯局部过度弯曲,使得被处理位置光更容易从涂层溢出,起到导光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纤芯包括第一导光纤芯段与第二导光纤芯段,所述第一导光纤芯段的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二导光纤芯段的一个端面拼接形成所述发光部。通过光纤接续的方式形成了发光部。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件上设有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光纤光栅。
导光部件经过光纤光栅处理形成发光部。发光部包括光纤光栅。光纤光栅可利用光纤折射率发生的轴向周期性变化和相位差调制出检测光通过时折射效率高的处理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芯组件还包括第一纤芯与第二纤芯,所述第一纤芯穿设于所述第一插芯及所述插芯尾柄部件,所述第二纤芯穿设于所述第二插芯及所述插芯尾柄部件;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导光部件连接,所述第二纤芯与所述导光部件连接,所述导光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第二纤芯之间,检测光经所述第一纤芯或所述第二纤芯进入所述导光部件。
第一纤芯与第二纤芯通过导光部件实现光对接。第一纤芯与第二纤芯预装在插芯组件内,以提高插芯组件与光纤连接器的组装精度,亦方便光纤连接器的现场安装,可以提高建网效率。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纤芯、所述导光部件、所述第二纤芯一体设置,或者,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第二纤芯分体设置。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芯尾柄部件包括沿所述插芯组件的轴向排列设置的第一插芯尾柄及第二插芯尾柄,所述第一插芯固定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远离所述第二插芯尾柄的一端,所述第二插芯固定于所述第二插芯尾柄远离所述第一插芯尾柄的一端。
插芯尾柄部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插芯尾柄及第二插芯尾柄,方便插芯组件的制造及组装。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插芯尾柄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插芯尾柄设有第二通道,所述透光区域设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及/或所述第二插芯尾柄上,所述导光部件收容于所述第一通道及/或所述第二通道内。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插芯尾柄远离所述第二插芯的一端固定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背离所述第一插芯的一端,所述第一插芯尾柄的外壁凸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插芯尾柄远离所述第二插芯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相接触。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芯尾柄部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及所述第二插芯尾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设置,所述导光部件穿设于所述连接件内,所述透光区域设于所述连接件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插芯组件及套设于所述插芯组件外的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上设有第一导光区域,所述第一导光区域用于将从所述插芯组件的透光区域出射的检测光导出;所述插芯组件的第一插芯位于所述壳体单元的第一端,所述插芯组件的第二插芯位于所述壳体单元的第二端。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基座、框套及外壳,所述基座套设于所述插芯组件的插芯尾柄部件上,所述第一导光区域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框套固定套设于所述基座及所述插芯尾柄部件上,所述外壳固定套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基座上的第一导光区域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光区域,从所述第一导光区域出射的检测光经所述第二导光区域出射到所述外壳外。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基座及框套,所述基座套设于所述插芯组件的插芯尾柄部件上,所述第一导光区域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框套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插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框套内,所述第二插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框套的一端内。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座体及透光件,所述座体套设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上,所述座体与所述框套相固定,所述第一导光区域为镂空区域,所述透光件固定收容于所述第一导光区域中,从所述透光区域出射的检测光经所述透光件出射。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第一插芯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沿所述光纤连接器的轴向连接设置,所述框套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套筒与卡套,所述套筒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上,所述卡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及所述套筒外,所述卡套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卡接。
卡套可以为SC型适配器卡套。第一接口可对应SC型连接器接口,第二接口可对应SC型适配器接口,即光纤连接器可应用在室内场景,基座可以为室内延长基座。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连接器包括光连接器组件,所述光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插芯、第二插芯、基座及框套,所述光连接器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卡套包括主体及凸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接口部,所述接口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口,每个所述光连接器组件穿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口内。
通过一个卡套实现与一个、两个或多个光连接器组件连接,以实现至少一个光通道的光传输,有利于简化光连接器的结构。
光纤连接器可以为LC型光纤连接器。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收容于所述第三安装部内,所述框套收容于所述第三安装部内。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上并收容在所述第二安装部内;所述基座还包括防脱凸台,所述防脱凸台凸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一插芯的一端的内壁上,用于防止套筒脱离基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插芯组件,应用于光纤连接器。插芯组件包括第一插芯、第二插芯、插芯尾柄部件及导光部件。插芯尾柄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柄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芯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柄部件包括收容通道及透光区域。导光部件收容于所述收容通道内,用于将进入所述导光部件后的检测光从所述透光区域出射。
用户可以通过透光区域是否透出检测光对网络端口是否闲置进行直接判定,例如,与闪有检测光的光纤连接器所连接的网络端口为非闲置端口(非空闲资源),与未闪有检测光的光纤连接器所连接的网络端口为闲置端口(空闲资源)。
通过导光部件与透光区域实现资源可视化管理,方便用户建网及网络维护。由于光纤连接器与光适配器对接,则原有网络的光适配器可以保留下来,而无需进行替换,这样一来,节约了网络建设与维护的费用及时间。
另外,导光部件设置在光纤连接器中,未在光纤连接器中进行光纤跳线,如此,缩短了检测光的传输距离,降低了光损耗,提高了导光部件的导光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部件包括封装体及导光纤芯,所述封装体包覆所述导光纤芯,所述封装体固定收容于所述收容通道内,所述导光纤芯具有发光部,进入所述导光部件的检测光,经所述发光部出射至所述透光区域。
封装体用于保护导光纤芯。进入导光部件的检测光的大部分或全部在发光部出射,使发光部出射的检测光的亮度较大,从而提高了导光部件的导光效果。
根据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光纤芯还包括与所述发光部连接设置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发光部的直径。
导光部件通过光纤拉锥处理形成发光部。光纤拉锥是指,通过将光纤高温熔融后拉细,加以局部胶水腐蚀处理,最后进行封装。发光部为导光纤芯上被处理位置。导光纤芯通光时,主干通信光通过的同时,非通信光(检测光)从发光部(被处理位置)导出。
根据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部为弯曲结构。
导光部件经过光纤弯曲处理形成发光部。发光部为弯曲结构,检测光从发光部处出射,以起到导光效果。光纤弯曲可利用纤芯敏感性,通过将纤芯局部过度弯曲,使得被处理位置光更容易从涂层溢出,起到导光效果。
根据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部包括光纤光栅结构。
导光部件经过光纤光栅处理形成发光部。发光部包括光纤光栅。光纤光栅可利用光纤折射率发生的轴向周期性变化和相位差调制出检测光通过时折射效率高的处理效果。
根据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芯组件包括第一纤芯与第二纤芯,所述第一纤芯穿设于所述第一插芯及所述收容通道,所述第二纤芯穿设于所述第二插芯及所述收容通道;所述导光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第二纤芯之间,所述第一纤芯与所述导光部件光对接,所述第二纤芯与所述导光部件光对接,检测光经所述第一纤芯或所述第二纤芯进入所述导光部件。第一纤芯与第二纤芯通过导光部件实现光对接。第一纤芯与第二纤芯预装在插芯组件内,以提高插芯组件与光纤连接器的组装精度,亦方便光纤连接器的现场安装,可以提高建网效率。
根据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插芯尾柄部件还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插芯尾柄及第二插芯尾柄,所述第一插芯固定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远离所述第二插芯尾柄的一端,所述第二插芯固定于所述第二插芯尾柄远离所述第一插芯尾柄的一端,所述收容通道包括设置的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设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中,所述第二通道设于所述第二插芯尾柄中,所述透光区域设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及/或所述第二插芯尾柄上,所述导光部件收容于所述第一通道及/或所述第二通道内。
插芯尾柄部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插芯尾柄及第二插芯尾柄,方便插芯组件的制造及组装。
根据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插芯尾柄远离所述第二插芯的一端固定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背离所述第一插芯的一端,所述第一插芯尾柄的外壁凸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插芯尾柄远离所述第二插芯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相接触。
限位凸台用于与第二插芯尾柄相抵持,以限制第二插芯尾柄沿插芯组件的轴向运动,进而提高插芯组件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插芯组件及套设于所述插芯组件外的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上设有导光区域,所述导光区域用于将从所述插芯组件的透光区域出射的检测光导出,所述壳体单元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所述插芯组件的第一插芯位于所述第一接口,所述插芯组件的第二插芯位于所述第二接口。
由于通过光纤连接器的导光部件是否发光,即可判定出网络端口的状态,方便用户对网络端口进行资源管理与维护。
根据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单元包括基座、框套及外壳,所述导光区域包括第一导光区域与第二导光区域,所述基座套设于所述插芯组件的插芯尾柄部件上,所述第一导光区域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框套固定套设于所述基座及所述插芯尾柄部件上,所述外壳固定套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基座上的第一导光区域设有所述第二导光区域,从所述第一导光区域出射的检测光经所述第二导光区域出射到所述外壳外。
根据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单元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与所述基座之间。
根据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座体及透光件,所述座体套设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上,所述座体与所述框套相固定,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与所述座体之间,所述第一导光区域为镂空区域,所述透光件固定收容于所述第一导光区域中,从所述透光区域出射的检测光经所述透光件出射。透光件在对导光部件出射的检测光进行导光的同时,能够提供给插芯部件的导光部件一定的防护。
根据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框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基座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使所述框套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根据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第一插芯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沿光纤连接器的轴向连接设置,所述框套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
框套与第一安装部卡接,以对第一插芯进行限位。
根据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套筒与卡套,所述套筒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上,所述卡套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及所述套筒外,所述卡套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卡接。
卡套可以为SC型适配器卡套。第一接口可对应SC型连接器接口,第二接口可对应SC型适配器接口,即光纤连接器可应用在室内场景,基座可以为室内延长基座。
根据第四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收容于所述第三安装部内,所述框套收容于所述第三安装部内,所述外壳与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
光纤连接器可以为一种应用于室外应用场景的室外光纤连接器,外壳的第一接口对应一种类ST型预连接接口,外壳的第二接口对应一种类ST型预连接适配器接口。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设备,包括分光器、光适配器及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分光器设有网络端口,所述光适配器安装在所述网络端口上,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光适配器对接,实现所述第一插芯与所述网络端口的光连接。
通过光纤连接器的导光部件与透光区域实现资源可视化管理,方便用户建网及网络维护。由于光纤连接器与光适配器对接,则原有网络的光适配器可以保留下来,而无需进行替换,这样一来,节约了网络建设与维护的费用及时间。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光线路终端以及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光网络设备,所述光线路终端与所述光网络设备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光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b是图2a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a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插芯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图5a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经光纤拉锥处理形成的导光部件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经光纤弯曲处理形成的导光部件的示意图;
图5c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经光纤光栅处理形成的导光部件的示意图;
图5d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经光纤接续处理形成的导光纤芯的示意图;
图6是光纤连接器的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基座的座体的局部区域与透光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a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透光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b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透光件的出光面为平面的示意图;
图8c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透光件的出光面为凹面的示意图;
图9是去除外壳后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10是光纤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2是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基座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基座的又一视角示意图;
图15是图1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接口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1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二接口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18是图17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图17所示的光纤连接器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一可能实现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通信系统1000,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 l l ine termina l,OLT)1001、光网络设备1002及光网络终端(opt ica l networktermina l,ONT)1003。本实施方式中,光网络设备1002为光配线网络(opt ica l d i stribut ion network,ODN)设备。光线路终端1001与光网络设备1002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光线路终端1001可用作其他网络与光网络终端1003之间的媒介,光线路终端1001能够将从其他网络接收的数据转发到光网络终端1003,并将从光网络终端1003接收的数据转发到其他网络。
光网络设备1002用于在光线路终端1001和光网络终端1003之间进行数据分配。光网络设备1002包括分光器101、多个光适配器102及多个光纤连接器103。分光器101能够将一路光信号分为多路。分光器101是一种无源器件,又称光分路器,用于光信号的耦合、分支和分配,常被内置在ODN网络的配套设备中。
光网络终端1003与分光器101连接,分光器101能够接收到从光网络终端1003输出的检测光。分光器101包括多个网络端口1011。每个光适配器102对应与一个网络端口1011连接。每个光纤连接器103的一端对应与一个光适配器102连接。即光适配器102连接于一个网络端口1011与一个光纤连接器103之间。光网络设备1002还可以包括光缆、耦合器、分配器等其他必要或非必要器件,在此不作赘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不限定光适配器102的数量,本申请不限定光纤连接器103的数量,例如,光适配器102的数量可以为1个,光纤连接器103的数量可以为1个。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器103为一种可应用于室内应用场景的室内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器103为一种公母端(公母头)光纤连接器,即光纤连接器103为集成公端与母端为一体的光纤连接器。
可以理解,本申请不限定光纤连接器103应用于与光适配器102的对接的场景中,其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光接续场景中,例如,光纤连接器103也可为室外光纤连接器。
请参阅图2a、图2b与图3,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光纤连接器103,包括插芯组件201及套设于插芯组件201上的壳体单元203。插芯组件201用于插接纤芯。壳体单元203用于保护插芯组件201。壳体单元203的一端与光适配器102对接,以实现插芯组件201与网络端口1011之间的光连接。
请参阅图4,插芯组件201包括第一插芯21、第二插芯23、插芯尾柄部件25、第一纤芯26、第二纤芯27及导光部件28。插芯尾柄部件25的一端与第一插芯21固定连接,插芯尾柄部件25的另一端与第二插芯23固定连接。即插芯尾柄部件25固定连接于第一插芯21与第二插芯23之间。插芯尾柄部件25包括收容通道251及透光区域252。收容通道251用于收容第一纤芯26、第二纤芯27及导光部件28。第一纤芯26穿设于第一插芯21与收容通道251内,第一纤芯26位于第一插芯21的部分用于与网络端口1011光连接,第一纤芯26远离第一插芯21的一端用于与导光部件28光对接。第二纤芯27穿设于第二插芯23与收容通道251内。第二纤芯27远离第二插芯23的一端用于与导光部件28光对接。导光部件28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通道251内,即导光部件28穿设于插芯尾柄部件25,用于将经第一纤芯26或第二纤芯27进入导光部件28的检测光从透光区域252出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插芯21在光纤连接器103的所在一端为光纤连接器103的公端,第二插芯23在光纤连接器103的所在一端为光纤连接器103的母端。
一种常规技术中,将原有网络(即现有网络)的适配器替换成透光适配器,从透光适配器中所插入的光纤连接器的插芯位置所出射的检测光,可通过透光适配器透出。一方面,由于需将原有网络的适配器进行替换,需要将原有网络的适配器进行拆卸以及对透光适配器进行组装,这样一来,影响了工作效率,且需要较高的成本。另外,受插芯对接处的光损耗、光纤跳线传输距离、检测光功率、导光效率等影响,透光适配器的透光或导光效果不佳,在资源管理及维护时会影响用户的判断。
本申请中,可通过光网络终端1003输出检测光,检测光经分光器101进入光纤连接器103,即通过光网络终端1003向光纤连接器103可输出检测光,为方便观察,检测光可以选用人眼较为敏感的红光。可以理解,本申请对检测光的颜色不作限定。检测光也可以为不可见光,光通信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光检测装置,光检测装置用于对检测光进行检测,实现对各网络端口的自动监测。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若光网络终端1003未通电,可以通过手持式设备向光纤连接器103输出检测光。
本申请中,从光网络终端1003发射红色的检测光后,用户可以通过透光区域252是否透出检测光来直接判断网络端口1011是否闲置,例如,与闪有检测光的光纤连接器103连接的网络端口为非闲置端口(非空闲资源),与未闪有检测光的光纤连接器103连接的网络端口为闲置端口(空闲资源)。
通过导光部件28与透光区域252实现资源可视化管理,方便用户建网及网络维护。由于光纤连接器103与光适配器102对接,则原有网络的光适配器102可以保留下来,而无需进行替换,这样一来,节约了网络建设与维护的费用及时间。
另外,导光部件28设置在光纤连接器103中,无需在光纤连接器103中进行光纤跳线,如此,缩短了检测光的传输距离,降低了光损耗,提高了光纤连接器103的导光效果。
插芯尾柄部件25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插芯尾柄254及第二插芯尾柄256。第一插芯21固定于第一插芯尾柄254远离第二插芯尾柄256的一端,第二插芯23固定于第二插芯尾柄256远离第一插芯尾柄254的一端。收容通道251包括连通设置的第一通道2512及第二通道2514。第一通道2512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中,第二通道2514设于第二插芯尾柄256中。透光区域252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上,导光部件28收容于第一通道2512内。插芯尾柄部件25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插芯尾柄254及第二插芯尾柄256,方便插芯组件201的制造及组装。第一插芯尾柄254与第二插芯尾柄256可以通过卡接、胶粘、过盈配合等方式连接设置。
第一纤芯26与第二纤芯27均为光纤去除包层后的芯层结构。第一纤芯26穿设在第一通道2512内,第二纤芯27穿设在第二通道2514内。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纤芯26预装在第一插芯21与第一插芯尾柄254的第一通道2512内,第二纤芯27预装在第二插芯23与第二插芯尾柄256的第二通道2514内,以提高插芯组件201与光纤连接器103的组装精度,亦方便光纤连接器103的现场安装。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纤芯26与第二纤芯27可以为同根光纤纤芯上的不同部位,即第一纤芯26与第二纤芯27一体设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纤芯26、第二纤芯27还可以分体设置,换而言之,第一纤芯26与第二纤芯27为两个独立的光纤纤芯。
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光部件28也可以位于第二通道2514内,或者,导光部件28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通道2512及导光部件28的一部分位于第二通道2514内。透光区域252可以设置在第一插芯尾柄254及/或第二插芯尾柄256上,本申请对透光区域252的位置不作限定,从导光部件28出射的检测光能够从透光区域252出射即可。
第一插芯尾柄254上的透光区域252可以为镂空区域,例如,透光区域252可以为导光槽,以将检测光导出。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插芯尾柄254在透光区域252的部分的材质可以由透光材质制成。透光区域252能够透光即可。第一插芯21与第一插芯尾柄254的成型通过塑胶二次注塑或金属压接完成。可以理解,本申请对第一插芯21与第一插芯尾柄254的成型不作限定,第一插芯21与第一插芯尾柄254能够相固定即可。
第一插芯尾柄254的外壁上设有抵持凸台2542与限位凸台2544。抵持凸台2542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靠近第一插芯21一端的外壁上,用于与弹性件40相抵持。限位凸台2544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靠近第二插芯23一端的外壁上,用于与第二插芯尾柄256相抵持,以限制第二插芯尾柄256沿插芯组件201的轴向运动,从而提高插芯组件201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第二插芯23与第二插芯尾柄256的成型可通过塑胶二次注塑或金属压接完成。可以理解,本申请对第二插芯23与第二插芯尾柄256的成型工艺不作限定,第二插芯23与第二插芯尾柄256能够相固定即可。第二插芯尾柄256固定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上并与限位凸台2544相抵持。第二插芯尾柄256通过点胶或过盈配合的铆压方式封装到第一插芯尾柄254远离第一插芯21的一端。可以理解,本申请对第一插芯尾柄254与第二插芯尾柄256之间的固定方式不作限定,第一插芯尾柄254与第二插芯尾柄256相固定即可。
可以理解,导光部件28可以收容在第一通道2512及/或第二通道2514内。
可以理解,第一插芯尾柄254、第二插芯尾柄256可以一体成型。
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纤芯26、第二纤芯27可以省略,光能够从第一插芯21或第二插芯23进入导光部件28即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光部件28可通过点胶封装到收容通道251内。导光部件28包括封装体282及导光纤芯284。封装体282包覆导光纤芯284。封装体282固定收容于第一通道2512内。封装体282用于保护导光纤芯284。导光纤芯284具有发光部2842,用于将进入导光部件28的检测光出射至透光区域252。本实施方式中,导光部件28可经过光纤拉锥、光纤弯曲及光纤接续等工艺处理,使得检测光的大部分或全部集中在发光部2842出射,使发光部2842出射的检测光的亮度较大,从而提高导光效果。可以理解,导光部件28的发光部2842可以使检测光从透光区域252出射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a所示,导光部件28经过光纤拉锥处理形成发光部2842。导光纤芯284还包括与发光部2842连接设置的连接部2844,连接部2844的直径大于发光部2842的直径。光纤拉锥是指,通过将光纤高温熔融后拉细,加以局部胶水腐蚀处理,最后进行封装。发光部2842为导光纤芯284上被处理位置。导光纤芯284通光时,主干通信光通过的同时,非通信光(检测光)从发光部2842(被处理位置)导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2844的直径可以小于发光部2842的直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b所示,导光部件28经过光纤弯曲处理形成发光部2842。发光部2842为弯曲结构,检测光从发光部2842处出射,以起到导光效果。光纤弯曲可利用光纤敏感性,通过将光纤局部过度弯曲,使得被处理位置光更容易从涂层溢出,起到导光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5c,导光部件28可以省略封装体,导光部件28经过光纤光栅处理形成发光部2842。发光部2842包括光纤光栅。光纤光栅可利用光纤折射率发生的轴向周期性变化和相位差调制出检测光通过时折射效率高的处理效果。
在光纤拉锥、光纤弯曲、光纤光栅场景中,导光纤芯284、第一纤芯26、第二纤芯27可以一体设置,即导光纤芯284、第一纤芯26、第二纤芯27可以为同根光纤的不同部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光纤芯284、第一纤芯26、第二纤芯27也可以分体设置,导光纤芯284与第一纤芯26的一端光对接,导光纤芯284与第二纤芯27的一端光对接,实现光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5d,导光纤芯284包括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与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与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均被封装体282封装。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的一端与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的一端光对接以形成发光部2842。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与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通过光纤接续的方式形成发光部2842。第一导光纤芯2846远离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的一端与第一纤芯26连接,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远离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的一端与第二纤芯27连接,换而言之,导光部件28经过光纤接续形成。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可以与第一纤芯26分体设置,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远离第二导光纤芯2848的一端与第一纤芯26光对接,以实现光传输。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可以与第二纤芯27分体设置,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远离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的一端与第二纤芯27光对接,以实现光传输。
通过在导光部件28进行局部处理后形成发光部2842,来自光网络终端1003的检测光可在发光部2842导出,即利用光纤的自身特性来提供更强更好的发光效果,来获取网络端口的状态。由于将光纤连接器103与导光部件28集成于一体,减少了光网络设备1002及光通信系统1000的器件数量,提高光网络设备1002及光通信系统1000的维护效率。
可以理解,本申请对导光部件28的制造工艺不作限定,本申请对导光部件28设于收容通道251内的工艺不作限定,导光部件28能够将检测光导出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2b与图3,壳体单元203包括基座30、弹性件40、框套50、套筒60、卡套70及外壳80。基座30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与第二插芯尾柄256上,用于使弹性件40与插芯组件201保持连接。弹性件40弹性抵持于插芯组件201的第一插芯尾柄254与基座30之间,用于在插芯组件201与光适配器102进行光对接时提供预紧力,以提高光纤连接器103光对接的精度及稳定性。框套50套设于插芯组件201及基座30外,框套50与基座30相固定,以将基座30固定在插芯组件201上。套筒60套设于第二插芯23上,用于保护第二插芯23。卡套70套设于套筒60外并与基座30固定在一起。卡套70用于与其他的光连接装置卡接。外壳80固定套设在基座30、框套50与卡套70,用于与光适配器102及/或其他的光连接装置对接。
请结合参阅图2b、图3与图6,基座30包括座体32与设于座体32上的透光件34,透光件34用于透过透光区域252出射的检测光。座体32包括沿光纤连接器103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安装部320与第二安装部321。第一安装部320大致呈圆柱状,用于与第一插芯尾柄254连接。可以理解,本申请对第一安装部320的形状不作限定。第一安装部320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上,第一插芯21露出第一安装部320远离第二插芯23的一端。第一安装部320的内壁上形成有抵持结构3201(如图3所示),用于与弹性件40相抵持。弹性件40至少部分收容在第一安装部320内,弹性件40弹性抵持于抵持凸台2542与抵持结构3201之间。
第二安装部321大致呈长方体状,用于与第一插芯尾柄254及第二插芯尾柄256连接。可以理解,本申请对第二安装部321的形状不作限定。第二安装部321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与第二插芯尾柄256上。第二插芯23露出第二安装部321远离第一插芯21的一端。第二安装部321上设有第一导光区域322,用于收容透光件34,以导出从导光部件28出射的检测光。
请参阅图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光区域322为台阶孔,第一导光区域322包括第一导光段3222与第二导光段3224,第一导光段3222的孔径小于第二导光段3224的孔径从而形成台阶面3226,第一导光段3222设于第一导光区域322靠近插芯尾柄部件25的一侧。第一导光区域322的台阶面3226可以对透光件34的位置进行定位,以方便透光件34组装在基座30上。第一导光区域322的轮廓面可以为腰形、圆形、方形、星形等等,本申请对第一导光区域322的轮廓形状不作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7与图8a,透光件34包括固定连接设置的第一透光部342与第二透光部344。第一透光部342收容在第一导光段3222内,第二透光部344收容在第二导光段3224内。第二透光部344与台阶面3226相接触。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台阶面3226可通过过盈配合或点胶方式安装透光件34,以提升导光部件28的防护。透光件34的轮廓面可以为腰形、圆形、方形、星形等等,本申请对透光件34的轮廓形状不作限定。
第一透光部342背离第二透光部344的一侧包括入光面346,第二透光部344背离第一透光部342的一侧包括出光面348。入光面346大致呈平面设置。出光面348为朝向背离入光面346方向凸设的凸面,以能够聚光,从而增加光纤连接器103的检测光的出光效果。检测光从入光面346入射,再从出光面348出射。透光件34在导光的同时能够对导光部件28进行保护,并能够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插芯组件201。可以理解,本申请对入光面346的形状及出光面348的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出光面348可以为平面(如图8b所示),或者,出光面348可以为向入光面346凹陷的凹面(如图8c所示)等。
可以理解,第一导光区域322可以不为台阶孔,第一导光区域322能够安装透光件34即可。
可以理解,透光件34可以省略,基座30在第一导光区域322的材质为透光材质。
请结合图2b、图3、图9,框套50套设在基座30外,框套50的轴向长度小于基座30的轴向长度。第一插芯21远离第二插芯23的一端露出框套50。第二安装部321露出框套50。框套50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结构52(如图3所示),限位结构52与第一插芯尾柄254远离第二插芯尾柄256的一端相抵持。座体32还包括在第一安装部320靠近第一插芯21一端的外壁所设的第一卡持部326(如图3与图9所示),框套5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持部54(如图3与图9所示)。第一卡持部326与第二卡持部54卡持连接,使得框套50与基座30固定在一起,以对第一插芯21进行限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持部326为凸设于座体32外壁上的凸台,第二卡持部54为凹设于框套50的内壁上的凹槽(例如通槽),凸台卡设于凹槽内。
可以理解,第一卡持部326可以为凹设于基座30外壁上的凹槽,第二卡持部54为凸设于框套50的内壁上的凸台。
可以理解,本申请不限定框套50与基座30之间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连接,框套50与基座30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框套50与基座30还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筒60为陶瓷套筒。套筒60套设于第二插芯23外,套筒60与第二插芯尾柄256间隔设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卡套70为SC(standard connector)型适配器卡套。卡套70包括主体72及凸设于主体72的外壁上的弹性臂74。主体72套设于第二插芯23与套筒60外。弹性臂74用于夹持光连接装置,以提高光连接装置与第二插芯23对接时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32还包括设于第二安装部321上的第三卡持部328(如图3所示),第三卡持部328设于座体32的外壁上,卡套70还包括设于主体72外壁上的第四卡持部75,第三卡持部328与第四卡持部75卡持连接,使得卡套70与基座30固定在一起。第三卡持部328为凹设于基座30内壁上的凹槽,第四卡持部75为凸设于主体72外壁上的凸台。
可以理解,第三卡持部328可以为凸设于座体32内壁上的凸台,第四卡持部75可以为凹设于主体72的外壁上的凹槽,凸台卡设于凹槽内。
可以理解,本申请不限定卡套70与基座30之间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连接,卡套70与基座30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卡套70与基座30还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
插芯组件201、基座30、弹性件40、框套50、套筒60及卡套70均收容在外壳80内。请结合参阅图2b、图3及图10,外壳8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接口82与第二接口8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82为公端接口,第一插芯21为公端插芯,第一插芯尾柄254为公端插芯尾柄,第二接口84为母端接口,第二插芯23为母端插芯,第二插芯尾柄256为母端插芯尾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82对应为SC型连接器接口,第二接口84对应为SC型适配器接口。
第一接口82与光适配器102插接于一起时,第一插芯21与网络端口1011实现光连接。第二接口84可以与光连接装置插接于一起。
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本申请不限定第一接口82的接口类型,本申请不限定第二接口84的接口类型,本申请不限定第一接口82为公端接口,本申请不限定第二接口84的接口为母端接口,第一接口82可以与网络端口1011或其他光连接装置进行对接即可。
外壳80上还设有第二导光区域86,第二导光区域86用于透过自透光件34出射的检测光,以将检测光输出至外壳80外。第二导光区域86可以为镂空区域。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80在第二导光区域86的材质也可以为透光材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框套50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限制部56,外壳80的第一接口82的内壁上设有第二限制部88,第二限制部88与第一限制部56卡接,以将外壳80固定于框套50上。第一限制部56大致为凸设于框套50外壁上的凸台结构,第二限制部88大致为凹设于外壳80的内壁上的凹槽结构。在组装时,外壳80套设在框套50外,第一接口82的第二限制部88与框套50的第二限制部88形成卡接限位。可以理解,本申请对第一限制部56与第二限制部88的结构不作限定,例如,第一限制部56也可以为凹设于框套50外壁上的凹槽结构,第二限制部88可以为凸设于外壳80内壁上的凸台结构。
可以理解,本申请对壳体单元203的结构不作限定,壳体单元203套设于插芯组件201上,壳体单元203设有导光区域,导光区域用于将从插芯组件的透光区域252出射的检测光导出。壳体单元203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接口82与第二接口84,插芯组件201的第一插芯21位于第一接口82,插芯组件201的第二插芯23位于第二接口84。
请参阅图11,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103b,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03b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光纤连接器103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至少在于,基座30的结构、基座30与框套50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请结合参阅图12与图13,基座30的座体32包括第一安装部320、第二安装部321及第三安装部323。第一安装部320与第二安装部321沿光纤连接器103b的轴向连接设置。第一导光区域322设于第二安装部321上。第三安装部323与第一安装部320固定连接。外壳80与第三安装部323连接。第一安装部320收容于第三安装部323内,框套50收容于第三安装部323内并与座体32连接。
座体32还包括在第一安装部320靠近第一插芯21一端的外壁所设的第一卡持部326,框套5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持部54。第一卡持部326与第二卡持部54卡持连接,使得框套50与基座30固定在一起,以对第一插芯21进行限位。弹性件40弹性抵持于第一卡持部326与第一插芯尾柄254的外壁之间。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持部326为凸设于座体32外壁上的凸台,第二卡持部54为凹设于框套50的内壁上的凹槽(例如通槽),凸台卡设于凹槽内。
套筒60收容于第二安装部321内。座体32还包括在第二安装部321远离第一插芯21的一端内壁凸设的防脱凸台3213(如图11与图14所示),用于防止套筒60脱离座体32。
可以理解,第一卡持部326可以为凹设于基座30外壁上的凹槽,第二卡持部54为凸设于框套50的内壁上的凸台。
本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器103b可以为一种可应用于室外应用场景的室外光纤连接器,外壳80的第一接口82对应一种类ST型预连接接口(如图15所示),外壳80的第二接口84对应一种类ST型预连接适配器接口(如图16所示)。外壳80从后端套入基座30完成安装,与现有技术方案保持一致。
综上,与可导光的基座30配合的公母头光纤连接器的接口结构可以为室内或室外预连接方式。
请参阅图17、图18及图19,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103d,包括插芯组件及套设于插芯组件上的壳体单元。本实施方式中,光纤连接器103d为LC(lucentconnector)型光连接器。
插芯组件包括第一插芯21、第二插芯23、插芯尾柄部件25及导光部件28。插芯尾柄部件25上设有透光区域252。插芯尾柄部件25的一端与第一插芯21固定连接,插芯尾柄部件25的另一端与第二插芯23固定连接。即插芯尾柄部件25固定连接于第一插芯21与第二插芯23之间。插芯尾柄部件25上设有透光区域252。导光部件28收容于插芯尾柄部件25内,并部分穿设于第一插芯21、第二插芯23,以将检测光从透光区域252出射。
插芯尾柄部件25包括第一插芯尾柄254、第二插芯尾柄256及连接件258,第一插芯尾柄254、第二插芯尾柄256沿光纤连接器103c的轴向设置。第一插芯21固定于第一插芯尾柄254远离第二插芯尾柄256的一端,第二插芯23固定于第二插芯尾柄256远离第一插芯尾柄254的一端。连接件258与第二插芯尾柄256连接在一起。透光区域252设于连接件258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58固定穿设于第二插芯尾柄256内,用于收容导光部件28。
导光部件28包括封装体282及导光纤芯284。封装体282收容于连接件258内,封装体282包覆部分导光纤芯284。封装体282用于保护导光纤芯284。导光纤芯284的具体结构及制成方式可以参考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在此不作赘述。导光纤芯284穿设于第一插芯21、连接件258及第二插芯23。由于导光部件28收容在连接件258内,连接件258能够保护导光部件28,以减小导光部件28在组装、拆卸、运输等过程中收到损伤。组装时,可先将导光部件28与连接件258组装在一起,再将导光部件28的导光纤芯284穿设于第二插芯尾柄256,后将连接件258组装在第二插芯尾柄256上,这样一来,方便了光纤连接器103d的组装。由于位于第一插芯21、连接件258及第二插芯23内的光纤位于同根光纤上,有利于简化插芯组件201的组装步骤,并有利于减少光的损耗。
壳体单元包括基座30、弹性件40、框套50、套筒60及卡套70。基座30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第二插芯尾柄256及连接件258上,用于使弹性件40与插芯组件201保持连接。弹性件40弹性抵持于第一插芯尾柄254与连接件258之间,用于在插芯组件201与光适配器进行光对接时提供预紧力,以提高光纤连接器103c光对接的精度及稳定性。框套50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与第一插芯21上,框套50与基座30相连接,以将基座30固定在插芯组件201上。套筒60套设于第二插芯23上,用于保护第二插芯23。
本实施方式中,基座30为LC后壳体。基座30包括座体32与设于座体32上的透光件34,透光件34用于透过透光区域252出射的检测光。座体32包括沿光纤连接器103c的轴向设置的第一安装部320与第二安装部321。第一安装部320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及连接件258上,第一插芯尾柄254部分露出第一安装部320的远离第二插芯23的一端。
第二安装部321套设于连接件258与第二插芯尾柄256上。第二安装部321上设有第一导光区域322,用于收容透光件34,以导出从导光部件28出射的检测光。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光区域322为通孔。透光件34收容于第一导光区域322内。
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透光件34可以省略,第一导光区域322透光区域。可以理解,基座30可以为透明件。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插芯尾柄254的外壁上凸设有限位凸台2544,弹性件40抵持于限位凸台2544与连接件258之间。
框套50为LC前壳体,框套50套设在第一插芯21与第一插芯尾柄254外,框套50与第一安装部320连接在一起。框套50设有第一接口8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插芯21远离第二插芯23的一端露出框套50。框套50的内壁上设有限位结构52(如图18所示),限位结构52与第一插芯尾柄254远离第二插芯尾柄256的一端相抵持。座体32还包括在第一安装部320靠近第一插芯21一端的外壁所设的第一卡持部326(如图18所示),框套5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卡持部54(如图18所示)。第一卡持部326与第二卡持部54卡持连接,使得框套50与基座30固定在一起,以对第一插芯21进行限位。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持部326为凸设于座体32外壁上的凸台,第二卡持部54为凹设于框套50的内壁上的凹槽(例如通槽),凸台卡设于凹槽内。
可以理解,第一卡持部326可以为凹设于基座30外壁上的凹槽,第二卡持部54为凸设于框套50的内壁上的凸台。
可以理解,本申请不限定框套50与基座30之间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连接,框套50与基座30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框套50与基座30还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筒60为陶瓷套筒。套筒60套设于第二插芯23外,套筒60与第二插芯尾柄256间隔设置。
卡套70套设于第二插芯23上并与基座30相连接在一起。卡套70用于与其他的光连接装置卡接。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卡套70为LC型适配器卡套。卡套70包括主体72及凸设于主体72的外壁上的接口部76。主体72套设于第二插芯23与套筒60外。接口部76设有第二接口84,用于与光连接装置对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32还包括设于第二安装部321上的第三卡持部328(如图18所示),第三卡持部328设于座体32的外壁上,卡套70还包括设于主体72外壁上的第四卡持部75,第三卡持部328与第四卡持部75卡持连接,使得卡套70与基座30固定在一起。第三卡持部328为凹设于基座30内壁上的凹槽,第四卡持部75为凸设于主体72露出接口部76一端的凸台。
可以理解,第三卡持部328可以为凸设于座体32内壁上的凸台,第四卡持部75可以为凹设于主体72的外壁上的凹槽,凸台卡设于凹槽内。
可以理解,本申请不限定卡套70与基座30之间通过卡接方式进行连接,卡套70与基座30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卡套70与基座30还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82为公端接口,第一插芯21为公端插芯,第一插芯尾柄254为公端插芯尾柄,第二接口84为母端接口,第二插芯23为母端插芯,第二插芯尾柄256为母端插芯尾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82对应为LC型连接器接口,第二接口84对应为LC型适配器接口。
第一接口82与光适配器102插接于一起时,第一插芯21与网络端口1011实现光连接。第二接口84可以与光连接装置插接于一起。
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本申请不限定第一接口82的接口类型,本申请不限定第二接口84的接口类型,本申请不限定第一接口82为公端接口,本申请不限定第二接口84的接口为母端接口,第一接口82可以与网络端口或其他光连接装置进行对接即可。
本本申请实施例为可视化公母头连接器LC/双LC型应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插芯21与第一插芯尾柄254可通过金属铆压或塑胶注塑连接,第一插芯尾柄254的尾部设有弹性件40,连接件258用于对弹性件40限位。连接件258可以与第二插芯尾柄256为分体式或一体式。第二插芯尾柄256与第二插芯23可通过金属铆压或塑胶注塑连接。框套50从第一插芯21所在一端(前端)套入上述组件与基座30完成卡接。此卡接通过框套50上的卡槽与基座30上的凸台完成。卡套70通过凸台与基座30上的卡槽完成卡接。基座30的导光区区域位置与导光部件28的发光位置相对应。同样地,上述实施例可应用为双LC型可视化公母头。
如图20所示,插芯组件、基座30、弹性件40、框套50、套筒60组成一个光连接器组件300,将光连接器组件300的套筒60插接于主体72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1所示,光纤连接器中的光连接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卡套70的主体72的数量为两个,接口部76包括两个第二接口84,每个主体72对应穿设于一个第二接口84。每个连接器主体的套筒60对应穿设于一个主体72内,每个第二接口84可以与一个光连接装置插接于一起,以通过一个卡套70实现两个光通道进行光传输,有利于简化光纤连接器103d的结构。可以理解,光连接器组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卡套70的主体72的数量可以多个,卡套70的第二接口84的数量可以多个,以实现多个光通道进行光传输。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三实施方式可相互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本申请中使用的诸如“包括”以及“可以包括”之类的表述表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构成要素的存在性,并且并不限制一个或多个附加功能、操作和构成要素。在本申请中,诸如“包括”及/或“具有”之类的术语可解释为表示特定特性、数目、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但是不可解释为将一个或多个其它特性、数目、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性或添加可能性排除在外。
此外,在本申请中,表述“及/或”包括关联列出的词语中的任意和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和/或B”可以包括A,可以包括B,或者可以包括A和B这二者。
在本申请中,包含诸如“第一”和“第二”等的序数在内的表述可以修饰各要素。然而,这种要素不被上述表述限制。例如,上述表述并不限制要素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上述表述仅用于将一个要素与其它要素进行区分。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指示不同的用户设备,尽管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都是用户设备。类似地,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要素可以被称为第二要素,类似地,第二要素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要素。
当部件被称作“连接”或“接入”其他部件时,应当理解的是:该部件不仅直接连接到或接入到其他部件,而且在该部件和其它部件之间还可以存在另一部件。另一方面,当部件被称作“直接连接”或“直接接入”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应该理解它们之间不存在部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插芯组件(201),应用于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插芯(21);
第二插芯(23);
插芯尾柄部件(25),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插芯(21)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芯(23)固定连接,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包括透光区域(252);以及
导光部件(28),穿设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28)包括封装体(282)及导光纤芯(284),所述封装体(282)包覆所述导光纤芯(284),所述封装体(282)穿设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内,所述导光纤芯(284)具有发光部(2842),所述发光部(2842)用于将进入所述导光部件(28)的光出射至所述透光区域(2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纤芯(284)还包括与所述发光部(2842)连接设置的连接部(2844),所述连接部(2844)的直径大于或小于所述发光部(2842)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2842)为弯曲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纤芯(284)包括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与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所述第一导光纤芯段(2846)的一个端面与所述第二导光纤芯段(2848)的一个端面光对接以形成所述发光部(28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件(28)上设有发光部(2842),所述发光部(2842)包括光纤光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组件(201)还包括第一纤芯(26)与第二纤芯(27),所述第一纤芯(26)穿设于所述第一插芯(21)及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所述第二纤芯(27)穿设于所述第二插芯(23)及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
所述第一纤芯(26)与所述导光部件(28)连接,所述第二纤芯(27)与所述导光部件(28)连接,所述导光部件(28)位于所述第一纤芯(26)与所述第二纤芯(2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纤芯(26)、所述导光部件(28)、所述第二纤芯(27)一体设置,
或者,所述第一纤芯(26)与所述第二纤芯(27)分体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包括沿所述插芯组件(201)的轴向排列设置的第一插芯尾柄(254)及第二插芯尾柄(256),所述第一插芯(21)固定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254)远离所述第二插芯尾柄(256)的一端,所述第二插芯(23)固定于所述第二插芯尾柄(256)远离所述第一插芯尾柄(254)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254)设有第一通道(2512),所述第二插芯尾柄(256)设有第二通道(2514),所述透光区域(252)设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254)及/或所述第二插芯尾柄(256)上,所述导光部件(28)收容于所述第一通道(2512)及/或所述第二通道(2514)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芯尾柄(256)远离所述第二插芯(23)的一端固定套设于第一插芯尾柄(254)背离所述第一插芯(21)的一端,所述第一插芯尾柄(254)的外壁凸设有限位凸台(2544),所述第二插芯尾柄(256)远离所述第二插芯(23)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2544)相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还包括连接件(258),所述连接件(258)与所述第一插芯尾柄(254)及所述第二插芯尾柄(256)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设置,所述导光部件(28)穿设于所述连接件(258)内,所述透光区域(252)设于所述连接件(258)上。
13.一种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插芯组件(201)及套设于所述插芯组件(201)外的壳体单元(203),所述壳体单元(203)上设有第一导光区域(322),所述第一导光区域(322)用于将从所述插芯组件(201)的透光区域(252)出射的光导出;
所述插芯组件(201)的第一插芯(21)位于所述壳体单元(203)的第一端,所述插芯组件(201)的第二插芯(23)位于所述壳体单元(203)的第二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203)包括基座(30)、框套(50)及外壳(80),所述基座(30)套设于所述插芯组件(201)的插芯尾柄部件(25)上,所述第一导光区域(322)设于所述基座(30)上,所述框套(50)固定套设于所述基座(30)及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上,所述外壳(80)固定套设于所述基座(30)上,所述外壳(80)对应所述基座(30)上的第一导光区域(322)的位置设有第二导光区域(86),从所述第一导光区域(322)出射的光经所述第二导光区域(86)出射到所述外壳(80)外。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203)包括基座(30)及框套(50),所述基座(30)套设于所述插芯组件(201)上,所述第一导光区域(322)设于所述基座(30)上,所述框套(50)的一端与所述基座(30)连接,所述第一插芯(21)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框套(50)内,所述第二插芯(23)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基座(30)远离所述框套(50)的一端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包括座体(32)及透光件(34),所述座体(32)套设于所述插芯尾柄部件(25)上,所述座体(32)与所述框套(50)相固定,所述第一导光区域(322)为镂空区域,所述透光件(34)固定收容于所述第一导光区域(322)中,从所述透光区域(252)出射的光经所述透光件(34)出射。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包括第一安装部(320)与第二安装部(321),所述第一安装部(320)设于所述基座(30)靠近所述第一插芯(21)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部(32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321)沿所述光纤连接器(103)的轴向连接设置,所述框套(50)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20)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103)还包括套筒(60)与卡套(70),所述套筒(60)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23)上,所述卡套(70)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23)及所述套筒(60)外,所述卡套(70)与所述第二安装部(321)卡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70)包括主体(72)及凸设于所述主体(72)上的接口部(76),所述接口部(76)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接口(84),所述主体(7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每个所述主体(72)穿设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接口(84)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还包括第三安装部(323),所述第三安装部(323)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320)收容于所述第三安装部(323)内,所述框套(50)收容于所述第三安装部(323)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103)还包括套筒(60),所述套筒(60)套设在所述第二插芯(23)上并收容在所述第二安装部(321)内;所述基座(30)还包括防脱凸台(3213),所述防脱凸台(3213)凸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321)远离所述第一插芯(21)的一端的内壁上。
22.一种光网络设备(1002),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光器(101)、光适配器(102)及根据权利要求13-21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连接器(103),所述分光器(101)设有网络端口(1011),所述光适配器(102)安装在所述网络端口(1011)上,所述光纤连接器(103)的一端与所述光适配器(102)对接,实现所述光纤连接器与所述网络端口(1011)的光连接。
23.一种光通信系统(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线路终端(1001)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网络设备(1002),所述光线路终端(1001)与所述光网络设备(1002)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CN202211564366.2A 2022-07-28 2022-12-07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7471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3/104387 WO2024022018A1 (zh) 2022-07-28 2023-06-30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99723 2022-07-28
CN202210899972 2022-07-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1615A true CN117471615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36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64366.2A Pending CN117471615A (zh) 2022-07-28 2022-12-07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1615A (zh)
WO (1) WO202402201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63326B2 (ja) * 2007-12-14 2012-10-31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ト・ケーブル・システムズ 通信光検知器
JP4967144B2 (ja) * 2008-01-28 2012-07-04 住電オプコム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
JP5118662B2 (ja) * 2009-03-27 2013-01-1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光接続器
JP6070241B2 (ja) * 2012-03-28 2017-02-0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通信光検知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2022547242A (ja) * 2020-08-05 2022-11-11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コネクタ
CN114690331A (zh) * 2022-03-08 2022-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适配器、光分配装置和光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2018A1 (zh) 202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4464B1 (en) Fiber optic connectors and transceiver test devices
US6491443B1 (en) Sleeve for optical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EP0928978B1 (en) Connector for plastic optical fiber
AU685710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plug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7104702B2 (en) Field installabl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20110229085A1 (en) Simplex connectors for multicore optical fiber cables
EP1887395B1 (en) Optical connector
US20050213892A1 (en) Field installabl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8596883B2 (en) Optical connector plug
WO2000031575A1 (en) Fiber optic adapter, including hybrid connector system
US7334944B1 (en) Optical connector
WO2000075701A3 (en) Fiber optic light mixer
US9897770B2 (en) Fibre stub device and method using butt coupling for receptacled photonic devices
CN112444925B (zh) 光连接器
US7031576B2 (en) Connectorized silicon bench for passively aligning optical fibers
US10025038B2 (en) Optical adaptor for mounting to a receptacle to optically couple connectorized optical cables
CN117471615A (zh) 插芯组件、光纤连接器、光网络设备及光通信系统
JP2000035526A (ja) 光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の接続方法
KR100870637B1 (ko) 현장 조립용 광섬유 일체형 광어댑터
JP2596919B2 (ja) 多心光アダプタ
JP4248063B2 (ja) 多心光コネクタ
JP2004138966A (ja) 一芯双方向光送受信コネクタ
JP2001013361A (ja) 光モジュール
JP2000329972A (ja) 発光・受光装置、及び、一芯式光ファイバ双方向通信システム
JP2000075172A (ja) 光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