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7853A -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7853A
CN117437853A CN202311315999.4A CN202311315999A CN117437853A CN 117437853 A CN117437853 A CN 117437853A CN 202311315999 A CN202311315999 A CN 202311315999A CN 117437853 A CN117437853 A CN 117437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late
plate body
display module
fol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59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159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78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7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78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显示层层叠设置,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层本体和第二层本体,所述第一层本体和所述第二层本体连接,且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气液相变材料;所述第一层本体和所述第二层本体均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可折叠板体,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通过所述可折叠板体连接,所述可折叠板体采用柔性热变形材料形成,且所述可折叠板体在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与温度成正比。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折叠式电子设备的普及率液越来越高。折叠式电子设备通常分为两部分,两部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对应地,电子设备的两部分中分别安装有如摄像头等功能器件,但是,受功能器件的布置方式,以及电子设备的工作产热情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电子设备的两部分之间的温差通常相对较大,这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的折叠式电子设备中不同折叠部分之间的温差相对较大,对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均会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显示层层叠设置,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层本体和第二层本体,所述第一层本体和所述第二层本体连接,且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气液相变材料;
所述第一层本体和所述第二层本体均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可折叠板体,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通过所述可折叠板体连接,所述可折叠板体采用柔性热变形材料形成,且所述可折叠板体在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与温度成正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和上述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层和与显示层层叠设置的支撑层,支撑层包括第一层本体和第二层本体,二者相互连接,且围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气液相变材料,从而使支撑层上温度较高的热量可以被气液相变材料所吸收,且气态的气液相变材料能够在支撑层中温度较低的位置放热液化,实现平均支撑层上不同位置处的温度的目的,提升显示层的显示效果和整个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当然,亦可以利用该显示模组与电子设备中的功能器件形成导热连接关系,使功能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亦可以被支撑层内的气液相变材料所转移,达到使折叠式电子设备中不同的折叠部分的温度也基本相同的目的。
同时,为了保证显示模组能够被应用至折叠式电子设备中,支撑层中的第一层本体和第二层本体均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用以连接二者的可折叠板体,可折叠板体采用柔性热变形材料形成,从而保证显示模组具备可折叠能力。同时,可折叠板体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与温度成正比,从而在显示模组受热时,可折叠板体在前述方向上的尺寸能够得以增大,以拉伸显示层,从而尽量降低显示层因被折叠而产生的折痕大小,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中支撑层处于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中可折叠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的热转移作用的工作原理;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是:
100-显示层、110-屏幕面板、120-偏光层、130-柔性玻璃、140-光学胶、150-盖膜、160-保护层、170-双面胶、
200-支撑层、201-第一层本体、202-第二层本体、203-支撑柱、204-封边连接件、210-第一板体、220-第二板体、230-可折叠板体、231-第一狭缝、232-第二狭缝、
310-毛细件、320-气液相变材料、
410-功能器件、420-框架、430-软质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如图1-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层100和支撑层200,该显示模组具备折叠能力,进而使得该显示模组可以被应用于折叠式电子设备中。
其中,显示层100为显示模组中用以提供显示作用的部分,其通常可以包括多个层结构,且显示层100中的各个层结构均为柔性结构,以保证显示层100具备被弯折以折叠的能力。详细地,显示层100可以包括屏幕面板110、偏光层120和柔性玻璃130,偏光层120层叠于屏幕面板110的上层,且柔性玻璃130通过光学胶140粘接于偏光层120背离屏幕面板110的一侧。为了提升显示层100的使用寿命,还可以通过光学胶140在柔性玻璃130的上层粘接盖膜150。
支撑层200用以为显示层100提供支撑作用,以提升柔性结构显示层100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支撑层200和显示层100层叠设置,具体地,亦可以利用粘接的方式使支撑层200贴合设置于显示层100背离其显示面的一侧表面.更具体地,可以利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基材,且在其正反两面均涂布相应的胶水形成的双面胶170为显示层100和支撑层200提供粘接作用,且为了防止双面胶170损坏屏幕面板110,显示层100还可以包括保护层160,保护层160贴设于屏幕面板110背离偏光层120的一侧,且保护层160通过双面胶170与支撑层200连接。
当然,为了保证支撑层200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支撑层200中的大部分结构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形成。例如,以该显示模组用于单次折叠式的电子设备中为例,则该显示模组可以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连接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折叠部分。在此情况下,支撑层200中与显示模组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应的部分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形成,而与折叠部分对应的部分则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形成,以保证显示模组具备折叠能力。
具体地,支撑层200包括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且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连接,且围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气液相变材料320。具体地,容纳腔为密闭腔体,且为了保证热量可以在支撑层200的绝大部分之间传递,可以使容纳腔延伸至支撑层200的边缘,更具体地来说,可以使容纳腔延伸至下文提及的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保证热量能够在二者之间实现传递。
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中的一者可以为平板状结构,另一者可以包括平板状结构和围框,围框为闭合环状结构,其在支撑层20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确定,以利用围框增大支撑层200的厚度,且为支撑层200形成容纳腔提供结构基础。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使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均包括平板状结构和围框,通过使二者的围框相互连接,亦可以保证支撑层200能够形成容纳腔。并且,在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均包括闭合环状结构的围框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各自的结构强度均相对更大,以降低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发生扭转变形的概率,达到提升支撑层200的整体抗变形的目的。
同时,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均包括第一板体210、第二板体220和可折叠板体230,其中,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即为上文中所提及的能够用以为显示层100提供较为可靠的支撑作用的硬质部分。具体地,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可以采用塑料等硬质结构形成,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导热效果,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形成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更具体地,可以采用金属铜或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以保证二者的导热性能和结构强度均相对较高,还可以提升二者的使用寿命。
同时,可折叠板体230用以为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提供连接作用,也即,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中,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均通过可折叠板体230连接。顾名思义,可折叠板体230具有可变形能力,在本申请中,其采用柔性热变形材料形成,也即,其在具备可变形能力的同时,其尺寸还与自身温度相关。详细地,如图2和图3所示,可折叠板体230在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与温度成正比,也即,可折叠板体230的温度越高,其在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折叠板体230在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所对应是可折叠板体230呈平板状结构的情况下的尺寸。如图2所示,其为可折叠板体230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状态下的结构,其在前述方向上的尺寸为X,而如图3所示,当可折叠板体230的温度上升,其在前述方向上的尺寸增大至Y。而在可折叠板体230受力发生弯折的情况下,则可折叠板体230整体上可以为弧形或近似弧形的结构。
在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显示模组工作产生热量,或者,采用上述显示模组的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功能器件410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显示模组中的可折叠板体230上时,使得可折叠板体230在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增大,从而使可折叠板体230被拉伸,进而使得显示层100中与可折叠板体230对应的部分亦能够受可折叠板体230的作用而产生被拉伸的作用效果,从而使得显示层100中被折叠的部分的折痕相对更小,提升显示层100的显示效果。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中,支撑层200的容纳腔内还填充有气液相变材料320,从而利用气液相变材料320使支撑层200上温度较高的部分的热量可以被转移至温度较低的部分处,从而使支撑层200,或者说整个显示模组上各处的温度相对均衡,一方面提升显示模组的工作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综合成本和比热容等因素考虑,气液相变材料320可以为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显示层100和与显示层100层叠设置的支撑层200,支撑层200包括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二者相互连接,且围成容纳腔,容纳腔内填充有气液相变材料320,从而使支撑层200上温度较高的热量可以被气液相变材料320所吸收,且气态的气液相变材料320能够在支撑层200中温度较低的位置放热液化,实现平均支撑层200上不同位置处的温度的目的,提升显示层100的显示效果和整个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当然,亦可以利用该显示模组与电子设备中的功能器件410形成导热连接关系,使功能器件410工作产生的热量亦可以被支撑层200内的气液相变材料320所转移,达到使折叠式电子设备中不同的折叠部分的温度也基本相同的目的。
同时,为了保证显示模组能够被应用至折叠式电子设备中,支撑层200中的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均包括第一板体210、第二板体220和用以连接二者的可折叠板体230,可折叠板体230采用柔性热变形材料形成,从而保证显示模组具备可折叠能力。同时,可折叠板体230在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与温度成正比,从而在显示模组受热时,可折叠板体230在前述方向上的尺寸能够得以增大,以拉伸显示层100,从而尽量降低显示层100因被折叠而产生的折痕大小,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限制气液相变材料320的流动路径,进而提升显示模组对热量的转移效率和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还包括毛细件310,毛细件310容纳于容纳腔。可选地,通过对容纳腔和毛细件310的尺寸进行设计,使毛细件310可以被卡持在容纳腔内,或者,还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使毛细件310被固定在容纳腔内。
为了使气液相变材料320能够转移热量,毛细件310设有多个毛细通道,毛细通道用以转移气液相变材料320。详细地说,各毛细通道的相背两端均与容纳腔连通,也即,毛细通道延伸至毛细件310的相背两端,从而使气液相变材料320能够经各毛细通道在毛细件310的相背两侧被转移。相应地,为了控制热量的转移位置,可以使各毛细通道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板体210处,且使各毛细通道的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二板体220处,也即,利用气液相变材料320使支撑层200中位于可折叠板体230的相背两侧的热量具备交换的能力。
基于此,可以使采用上述显示模组的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功能器件410与第一板体210形成导热连接的关系,以使功能器件410的热量能够传导至第一板体210,且热量经第一板体210可以作用至容纳腔内的气液相变材料320上,从而使气液相变材料320汽化,且沿毛细通道流动至容纳腔中第二板体220所在的一侧,由于第二板体220处的温度相对较低,使得气液相变材料320能够液化放热,且将热量传导至第二板体220,而液化后的气液相变材料320可以经其他毛细通道重新流动至容纳腔中第一板体210所在的一侧。此时,若第一板体210处的温度仍相对较高,则气液相变材料320可以继续吸热被汽化,以循环上述过程,从而将第一板体210处的热量转移至第二板体220处,使整个显示模组中各处的温度均基本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显示模组中的可折叠板体230仍具备可折叠能力,毛细件310中,至少毛细件310位于可折叠板体230所在处的部分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以防止毛细件310妨碍可折叠板体230的折叠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了降低毛细件310的加工难度,可以使整个毛细件310均采用柔性材料形成。当然,为了保证气液相变材料320仅能够自毛细管道中流动以转移,可以使容纳腔被毛细结构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位于第一板体210所在处,且该部分与毛细件310上的各毛细通道的一端连通,另一部分位于第二板体220所在处,且该部分与毛细件310上的各毛细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从而保证气液相变材料320仅能够自毛细通道在容纳腔内流动。
如上所述,可折叠板体230在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与温度成正比,可选地,柔性热变形材料为各向异性材料,以使可折叠板体230在受热时的变形方向为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连接方向,而在可折叠板体230的其他方向上,则可折叠板体230的尺寸不变或基本不变。当然,还可以通过控制可折叠板体230的结构等方式,使可折叠板体230在除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的连接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的变形系数远小于可折叠板体230在前述连接方向上的变形系数。
为了提升可折叠板体230的变形能力,进一步地,可折叠板体230设有多个镂空狭缝,多个镂空狭缝沿上述连接方向间隔分布,且各镂空狭缝均沿显示模组的折叠轴线所在的方向延伸,以在多个镂空狭缝的作用下,使可折叠板体230能够被多个镂空狭缝分隔为多个部分,当然,前述多个部分之间仍有相互连接的位置,从而保证可折叠板体230仍为一个整体,各镂空狭缝均可以提升其相背两侧的部分之间的变形或位移能力,从而使可折叠板体230的整体变形能力相对更强。
如上所述,多个镂空狭缝并不会导致可折叠板体230被分为多个相互独立的部分,为此,在显示模组的折叠轴线所在的方向,可以使任一镂空狭缝的相背两端均位于可折叠板体230中对应的两侧侧边之内,也即,任一镂空狭缝均被封闭于可折叠板体230中。当然,为了保证可折叠板体230中朝向显示层100的一侧和背离显示层100的一侧均具备相同的变形能力,各镂空狭缝均沿可折叠板体230的厚度方向贯穿可折叠板体230设置。具体地,各镂空狭缝在连接方向上的尺寸等参数,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确定,此处不作限定。
为了进一步提升可折叠板体230的整体变形能力,可选地,如图4所示,多个镂空狭缝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狭缝231和至少一个第二狭缝232,其中,在可折叠板体230的折叠轴线所在的方向上,各第一狭缝231的相背两端均位于可折叠板体230的相背两侧之间,也即,第一狭缝231被封闭在可折叠板体230中,而对于第二狭缝232而言,在可折叠板体230的折叠轴线所在的方向上,第二狭缝232的一端连通于可折叠板体230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侧边,也即,第二狭缝232的一端被封闭于可折叠板体230之内,而第二狭缝232的另一端则与可折叠板体230之外连通,从而使可折叠板体230中位于第二狭缝232相背两侧的部分的一端呈开放式结构,这可以进一步提升可折叠板体230的整体变形能力。
为了使可折叠板体230上各处的可变形能力均相对较强,沿折叠轴线所在的方向,可以使两个第二狭缝232对称设置,且使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狭缝232之间相互间隔,保证可折叠板体230仍为一整体。在此情况下,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狭缝232中的一者连通于可折叠板体230的一侧侧边,另一者连通于可折叠板体230的另一侧侧边,从而使可折叠板体230在两个第二狭缝232处的变形能力更好,且变形情况更为规则。为了进一步提升可折叠板体230的整体变形效果,在连接方向上,可以使任一第一狭缝231的相背两侧均设有上述相互对称的两个第二狭缝232,或者说,使第一狭缝231和第二狭缝232沿连接方向交替设置。
更具体地,各第一狭缝231和各第二狭缝232在连接方向上的间距,以及在折叠轴线所在的方向上对称设计的两个第二狭缝232之间的间距等参数,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此处不作限定。
如上所述,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中,二者各自的第一板体210均通过可折叠板体230与对应的第二板体220连接,可选地,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均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与可折叠板体230连接,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与可折叠板体23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和热传导效率,可选地,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各自的一侧侧边均采用纳米压印技术与可折叠板体230的相背两侧侧边分别连接。具体地,在基于力学性能等参数完成对可折叠板体230的设计和加工之后,可以分别对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各自用以与可折叠板体230连接的一侧侧边进行纳米化处理,以使成型后的可折叠板体230能够通过纳米压印技术可靠地连接于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之间。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热量在第一板体210、可折叠板体230和第二板体220之间的传导效率也相对较高,进而使得热量还可以通过此途径实现在显示模组中不同的部分之间传导的目的,缓解气液相变材料320的热量转移压力,进一步提升显示模组上各处的温度的均匀性。
如上所述,支撑层200中的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均可以包括围框,且围框为闭合环状结构,从而使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的抗扭转能力均相对较强。在形成支撑层200的过程中,可以使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采用粘接等方式相互连接,且使二者围成容纳腔。在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均采用金属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二者还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关系。具体地,在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成型之后,可以在第一层本体201的边缘点涂焊料,且使第二层本体202扣合在第一层本体201上,通过锁夹等工具,可以使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形成预组装状态,之后,通过封边焊接的方式,可以使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被焊料所连接,以在固定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的同时,使二者的边缘形成密封连接关系,其中,焊料经焊接工艺后形成封边连接件204。
如上,支撑层200中的密封腔内还填充有气液相变材料320,为此,在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相互连接之前,可以在第一层本体201上采用冲压等方式形成开口,且在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完成封边焊接工艺之后,利用伸入开口的管路可以向容纳腔内注入气液相变材料320,之后,为了降低气液相变材料320的汽化难度,可以采用多次除气的方式,使容纳腔内形成真空或近似真空的环境,且通过切除上述管路中位于开口之外的部分,且使该部分被封堵,使容纳腔形成为密闭空间。当然,在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毛细件310的情况下,亦可以在第一层本体201和第二层本体202连接之前,预先将毛细件310安装至第一层本体201或第二层本体202中,且使毛细件310的位置被固定。
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个支撑层200的结构稳定性,可选地,第一层本体201朝向第二层本体202的一侧可以设有多个沿厚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柱203,更具体地,至少在第一层本体201中的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朝向第二层本体202的一侧设置支撑柱203,以在支撑柱203的作用下,进一步防止支撑层200中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产生扭转变形,提升第一板体210和第二板体220所在区域的结构强度,而对于第一层本体201中可折叠板体230所在的部分,则可以根据变形能力和结构强度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支撑柱203。
其中,各支撑柱203在前述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根据容纳腔和毛细件310的对应尺寸等参数确定,此处不作限定。另外,支撑柱20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或矩形,且支撑柱203在垂直于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定。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显示模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安装于壳体上。为保证电子设备具备折叠能力,壳体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通过铰链机构连接。当然,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如电池和摄像模组等其他功能器件410,考虑文本简洁,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如上所述,显示模组与壳体连接,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围成安装腔,安装腔用以安装功能器件410,电池、电路板和处理器芯片等功能器件410均可以安装至安装腔内,而对于摄像模组而言,其一部分可以安装于安装腔内,且摄像模组的透镜可以嵌设于壳体上,从而保证摄像模组能够正常提供拍摄能力。
基于上述情况,可以使功能器件4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腔内,且由于功能器件410工作通常会产生热量,进而,为了提升功能器件410的散热效率,进而使功能器件410的工作性能相对较高,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可以使功能器件410与显示模组中的支撑层200中的第一板体210导热连接,从而使功能器件410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显示模组上,且在显示模组自身的热转移能力下,使功能器件410工作产生的热量能够转移至电子设备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提升电子设备的温度均匀性,且可以提升电子设备中各器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电子设备中通常设有用以为器件提供安装作用的框架420,且框架420的至少一部分通常夹设在显示模组和壳体之间,基于此,可以使功能器件410通过框架420与显示模组形成导热连接关系,且通过使框架420采用金属等导热性能相对较好的材料形成,保证功能器件410与显示模组之间的热传递效率相对较高。其中,功能器件410具体可以为摄像模组或处理器芯片等器件。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框架420设有避让孔,且第一板体210,即显示模组位于框架420的一侧,功能器件41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框架420的另一侧,且为了进一步提升热传递效率,可以使电子设备还包括软质导热层430,软质导热层430具体可以为硅脂等,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软质导热层430可以为导热凝胶,以使软质导热层430在提供导热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使功能器件410与显示模组形成一定的粘接固定作用。在此情况下,可以使功能器件410和软质导热层430均朝向避让孔设计,且使功能器件410贴合设置于软质导热层430的一侧表面,使第一板体210贴合设置于软知道奥热层背离功能器件410的一侧表面,一方面减少显示模组和功能器件410之间所夹设的器件的数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显示模组和功能器件410之间各夹层可能渗入的空气妨碍热传递过程的高效进行,实现提升热量在功能器件410和显示模组之间传递效率的目的,还可以简化电子设备的组装流程,提升加工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层和支撑层,所述支撑层和所述显示层层叠设置,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层本体和第二层本体,所述第一层本体和所述第二层本体连接,且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气液相变材料;
所述第一层本体和所述第二层本体均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可折叠板体,各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通过所述可折叠板体连接,所述可折叠板体采用柔性热变形材料形成,且所述可折叠板体在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连接方向上的尺寸与温度成正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毛细件,所述毛细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毛细件设有多个毛细通道,所述毛细通道用以转移所述气液相变材料,各所述毛细通道的相背两端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各所述毛细通道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板体处,各所述毛细通道的另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二板体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板体设有多个镂空狭缝,各所述镂空狭缝均沿所述可折叠板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可折叠板体设置,多个所述镂空狭缝沿所述连接方向间隔分布,且各所述镂空狭缝均沿所述显示模组的折叠轴线所在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镂空狭缝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狭缝和至少一个第二狭缝,在所述折叠轴线所在的方向上,各所述第一狭缝的相背两端均位于所述可折叠板体的相对两侧之间,且各所述第二狭缝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可折叠板体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侧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均采用金属材料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各自的一侧侧边均采用纳米压印技术与所述可折叠板体的相背两侧侧边分别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层本体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所述可折叠板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柱。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功能器件,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壳体连接,且二者围成安装腔,所述功能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功能器件与所述支撑层中的第一板体导热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框架和软质导热层,所述框架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框架的一侧,所述功能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框架的另一侧,且所述功能器件和所述软质导热层均朝向所述避让孔设置,所述功能器件贴合设置于所述软质导热层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板体贴合设置于所述软质导热层背离所述功能器件的一侧表面。
CN202311315999.4A 2023-10-11 2023-10-11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4378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5999.4A CN117437853A (zh) 2023-10-11 2023-10-11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5999.4A CN117437853A (zh) 2023-10-11 2023-10-11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7853A true CN117437853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57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5999.4A Pending CN117437853A (zh) 2023-10-11 2023-10-11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78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8550B (zh) 均热板和折叠终端
WO2021082414A1 (zh) 一种均温部件及电子设备
JP4929400B2 (ja) 自由空間光学素子を有する電子システム
KR20210058909A (ko) 티타늄 열적 모듈
WO2020248744A1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WO2021018004A1 (zh) 一种导热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218481A (zh) 散热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具有散热板的电子装置
CN210247355U (zh) 折叠式终端设备
CN110060966B (zh) 光模块
CN212164015U (zh) 移动终端、中框组件及散热组件
EP3518072B1 (en) Heat transferring module
CN113039875B (zh) 热管、散热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7437853A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0130059U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418162A1 (en) Compliant thermal manage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fabrication thereof
CN114466557B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电子设备以及电子设备的壳体制造方法
WO2021190552A1 (zh) 移动终端及中框组件
US10480833B2 (en) Heat-transferring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316376B (zh) 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923958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291918B (zh) 电路板装置及电子设备
JP3153018U (ja) 通信装置筐体の放熱装置
WO2019056506A1 (zh) 由冲压工艺形成的薄型均热板
US10881028B1 (en) Efficient heat removal from electronic modules
JPH10145064A (ja) 高放熱性伝熱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