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3335B - 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3335B
CN117433335B CN202311771764.6A CN202311771764A CN117433335B CN 117433335 B CN117433335 B CN 117433335B CN 202311771764 A CN202311771764 A CN 202311771764A CN 117433335 B CN117433335 B CN 1174333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flow
disturbance wave
heat exchange
disturbanc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717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33335A (zh
Inventor
贾耀磊
蒋泽龙
田甲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angnan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angnan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angnan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angnan Coo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7176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3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3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33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3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3/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flows in a continuous film, or trickles freely, over the conduits
    • F28D3/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flows in a continuous film, or trickles freely, over the conduits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28F13/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28F25/02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for distributing, circulating, and accumulating liquid
    • F28F25/06Spray nozzles or spray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5/0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 F28F25/10Component parts of trickle coolers for feeding gas or vapour
    • F28F25/12Ducts; Guide vanes, e.g. for carrying currents to distinct z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包括塔体,塔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风机、扰波流空冷段、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扰波流空冷段与扰波流湿冷段之间设置有喷淋系统,以将水池中的水抽向扰波流湿冷段进行喷淋,扰波流空冷段的输出端与扰波流湿冷段的输入端相连接,塔体在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自动调节开度的百叶窗机构。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第一扰波流槽与第二扰波流槽的设置,能够增加增大冷却换热芯体组的间距,减小通风阻力,避免杂物的堆积,以便于杂物的清理,且能够增加空气和水在第一扰波流通道、第二扰波流通道或第三扰波流通道中的接触面积和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增加冷却换热芯体组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能耗问题,耗电量越来越大,耗水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各大化工产业的冷却装置耗水量巨大,不仅大量的水白白蒸发掉,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污水需要处理,增加了能耗,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企业还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和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冷却装置是通过循环水喷淋至换热组件上吸收废热,并通过大风量风机强制空气循环,利用水与空气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通过水的蒸发将热量带入空气,以降低循环水的温度,达到自身冷却的效果;而传统冷却装置中的换热组件间距小,通风阻力大,非常容易堆积杂物,且无法清理干净,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造成设备的腐蚀,冷却效果和节水效果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主要解决换热组件间距小,通风阻力大,非常容易堆积杂物,且无法清理干净,在长时间运行后,容易造成设备的腐蚀,冷却效果和节水效果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风机、扰波流空冷段、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所述扰波流空冷段与扰波流湿冷段之间设置有喷淋系统,以将水池中的水抽向扰波流湿冷段进行喷淋,所述扰波流空冷段的输出端与扰波流湿冷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塔体在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自动调节开度的百叶窗机构,使所述外界的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百叶窗机构、扰波流湿冷段和扰波流空冷段;
所述扰波流空冷段和扰波流湿冷段均包括有至少一层冷却换热组件,所述冷却换热组件包括安装于塔体内的管箱,所述管箱内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和若干组紧密堆叠的冷却换热芯体组,若干根所述换热管穿过冷却换热芯体组,所述冷却换热芯体组包括若干个互相紧密堆叠的第一扰波流翅片和/或第二扰波流翅片;
当所述冷却换热芯体组为第一扰波流翅片时,所述第一扰波流翅片上设置有若干跟供换热管穿过的第一套孔,所述第一扰波流翅片相邻第一套孔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扰波流槽,相邻所述第一扰波流槽之间形成第一扰波流通道;
当所述冷却换热芯体组为第二扰波流翅片,所述第二扰波流翅片上设置有若干跟供换热管穿过的第二套孔,所述第二扰波流翅片相邻第二套孔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二扰波流槽,相邻所述第二扰波流槽之间形成第二扰波流通道;
当所述冷却换热芯体组为第一扰波流翅片和第二扰波流翅片的组合时,所述第二扰波流槽与第一扰波流槽倾斜方向相反,相邻所述第一扰波流槽与第二扰波流槽之间形成第三扰波流通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扰波流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水膜孔,所述第一水膜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套孔的孔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扰波流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水膜孔,所述第二水膜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套孔的孔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扰波流翅片的上下边缘为连续波浪形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扰波流翅片的上下边缘为连续波浪形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箱对应换热管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集管箱,所述集管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形成集水槽,所述箱体对应换热管的位置设置有与集水槽相通的集管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集水槽相通的连接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系统包括若干个在同一水平面上排布的螺旋喷头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水池相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螺旋喷头相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相连接,另一端沿着喷头本体的轴向螺旋设置有喷管,使所述喷管边缘形成螺旋状的喷水口。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喷管朝向喷头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的螺旋外径逐渐减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百叶窗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扇叶,所述扇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框架上,若干个所述转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转轴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通过电机驱动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优点或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当需要对循环水进行冷却时,由于塔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风机、扰波流空冷段、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扰波流空冷段与扰波流湿冷段之间设置有喷淋系统,以将水池中的水抽向扰波流湿冷段进行喷淋,扰波流空冷段的输出端与扰波流湿冷段的输入端相连接,塔体在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自动调节开度的百叶窗机构,使外界的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百叶窗机构、扰波流湿冷段和扰波流空冷段,扰波流空冷段和扰波流湿冷段均包括有至少一层冷却换热组件,冷却换热组件包括安装于塔体内的管箱,管箱内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和若干组紧密堆叠的冷却换热芯体组,若干根换热管穿过冷却换热芯体组,冷却换热芯体组包括若干个互相紧密堆叠的第一扰波流翅片和/或第二扰波流翅片,因此,第一扰波流槽与第二扰波流槽的设置下能够增加第一扰波流翅片和第二扰波流翅片的间距,以增大冷却换热芯体组的间距,减小通风阻力,避免杂物的堆积,以便于杂物的清理,且能够增加空气和水在第一扰波流通道、第二扰波流通道或第三扰波流通道中的接触面积和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增加冷却换热芯体组的冷却效果;在扰波流空冷段和扰波流湿冷段均设置至少一层冷却换热组件的作用下,喷淋系统和扰波流湿冷段的冷却换热组件配合进行换热后,产生的水雾上升,再由扰波流空冷段的冷却换热组件对水雾进行再次利用换热后加热蒸发,从而达到降温效果,避免水雾直接排掉造成浪费,以起到节水的效果,同时空气的流动方向与喷淋系统喷出的水的方向相反,两者相互作用下能够增加第一扰波流通道、第二扰波流通道或第三扰波流通道中水和空气的湍流强度,从而使其产生涡流传导,以提高热量传导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冷却换热组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冷却换热芯体组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扰波流翅片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扰波流翅片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集管箱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螺旋喷头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百叶窗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塔体;
2、风机;
3、冷却换热组件;
31、管箱;32、换热管;33、冷却换热芯体组;331、第一扰波流翅片;3311、第一套孔;3312、第一扰波流槽;3313、第一水膜孔;332、第二扰波流翅片;3321、第二套孔;3322、第二扰波流槽;3323、第二水膜孔;34、集管箱;341、箱体;342、集水槽;343、集管孔;344、连接管;
4、喷淋系统;
41、螺旋喷头;411、喷头本体;412、喷管;42、水泵;
5、百叶窗机构;
51、框架;52、扇叶;53、转轴;54、传动杆;55、连杆;56、驱动轴;
6、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发明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发明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参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包括塔体1,塔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风机2、扰波流空冷段、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6,扰波流空冷段与扰波流湿冷段之间设置有喷淋系统4,以将水池6中的水抽向扰波流湿冷段进行喷淋,扰波流空冷段的输出端与扰波流湿冷段的输入端相连接,塔体1在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自动调节开度的百叶窗机构5,使外界的空气在风机2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百叶窗机构5、扰波流湿冷段和扰波流空冷段;其中,扰波流空冷段的输入端和扰波流湿冷段的输出端通过与外界的设备相连接,以形成冷却循环通道,并在冷却循环通道中设置循环水,使循环水经过扰波流空冷段与扰波流湿冷段后进行冷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却的作用。
喷淋系统4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控制启停,当环境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时,可启动喷淋系统4,反之,可停止喷淋系统的运行,在喷淋系统4停止运行时,扰波流湿冷段会变成扰波流空冷段,以起到节水的作用。
扰波流空冷段和扰波流湿冷段均包括有至少一层冷却换热组件3,冷却换热组件3包括安装于塔体1内的管箱31,管箱31内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32和若干组紧密堆叠的冷却换热芯体组33,若干根换热管32穿过冷却换热芯体组33,冷却换热芯体组33包括若干个互相紧密堆叠的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或第二扰波流翅片332;即,指的是冷却换热芯体组33可由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单独紧密堆叠而成,也可以由第二扰波流翅片332单独紧密堆叠而成,也可以由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第二扰波流翅片332互相堆叠而成。其中,若干根换热管32之间呈正三角形的结构进行排布,以增加空气扰动的同时能够增加空气和水的传热;换热管32可采用铝管、不锈钢管或者铜管等材质制成。
当冷却换热芯体组33为第一扰波流翅片331时,第一扰波流翅片331上设置有若干跟供换热管32穿过的第一套孔3311,第一扰波流翅片331相邻第一套孔3311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扰波流槽3312,相邻第一扰波流槽3312之间形成第一扰波流通道;其中,空气流动方向为在相邻第一扰波流翅片331之间的间隙处从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与换热管32外表面接触,带走换热管32内循环水的热量,从而实现冷却,并在相邻第一扰波流槽3312形成的第一扰波流通道中进行流动,以增加空气和喷淋水的接触面积和停留时间。
当冷却换热芯体组33为第二扰波流翅片332,第二扰波流翅片332上设置有若干跟供换热管32穿过的第二套孔3321,第二扰波流翅片332相邻第二套孔3321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二扰波流槽3322,相邻第二扰波流槽3322之间形成第二扰波流通道;其中,空气流动方向为在相邻第二扰波流翅片332之间的间隙处从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与换热管32外表面接触,带走换热管32内循环水的热量,从而实现冷却,并在相邻第二扰波流槽3322形成的第二扰波流通道中进行流动,以增加空气和喷淋水的接触面积和停留时间。
当冷却换热芯体组33为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第二扰波流翅片332的组合时,第二扰波流槽3322与第一扰波流槽3312倾斜方向相反,相邻第一扰波流槽3312与第二扰波流槽3322之间形成第三扰波流通道。其中,空气流动方向为在相邻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第二扰波流翅片332之间的间隙处从下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与换热管32外表面接触,带走换热管32内循环水的热量,从而实现冷却,并在相邻第一扰波流槽3312与第二扰波流槽3322之间形成的第三扰波流通道中进行流动,以增加空气和喷淋水的接触面积和停留时间;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第二扰波流翅片332的组合下,第一扰波流槽3312与第二扰波流槽3322能够增加冷却换热芯体组33的刚性,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第一扰波流槽3312与第二扰波流槽3322的倾斜和交叉的布置,又增加了空气在第三扰波流通道中的扰动强度,以提高换热效果。
采用上述的结构,当需要对循环水进行冷却时,由于塔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风机2、扰波流空冷段、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6,扰波流空冷段与扰波流湿冷段之间设置有喷淋系统4,以将水池6中的水抽向扰波流湿冷段进行喷淋,扰波流空冷段的输出端与扰波流湿冷段的输入端相连接,塔体1在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6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自动调节开度的百叶窗机构5,使外界的空气在风机2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百叶窗机构5、扰波流湿冷段和扰波流空冷段,扰波流空冷段和扰波流湿冷段均包括有至少一层冷却换热组件3,冷却换热组件3包括安装于塔体1内的管箱31,管箱31内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32和若干组紧密堆叠的冷却换热芯体组33,若干根换热管32穿过冷却换热芯体组33,冷却换热芯体组33包括若干个互相紧密堆叠的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或第二扰波流翅片332,因此,第一扰波流槽3312与第二扰波流槽3322的设置下能够增加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第二扰波流翅片332的间距,以增大冷却换热芯体组33的间距,减小通风阻力,避免杂物的堆积,以便于杂物的清理,且能够增加空气和水在第一扰波流通道、第二扰波流通道或第三扰波流通道中的接触面积和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增加冷却换热芯体组33的冷却效果;在扰波流空冷段和扰波流湿冷段均设置至少一层冷却换热组件3的作用下,喷淋系统4和扰波流湿冷段的冷却换热组件3配合进行换热后,产生的水雾上升,再由扰波流空冷段的冷却换热组件3对水雾进行再次利用换热后加热蒸发,从而达到降温效果,避免水雾直接排掉造成浪费,以起到节水的效果,同时空气的流动方向与喷淋系统4喷出的水的方向相反,两者相互作用下能够增加第一扰波流通道、第二扰波流通道或第三扰波流通道中水和空气的湍流强度,从而使其产生涡流传导,以提高热量传导的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第一扰波流翅片331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水膜孔3313,第一水膜孔3313的孔径小于第一套孔3311的孔径。第二扰波流翅片332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水膜孔3323,第二水膜孔3323的孔径小于第二套孔3321的孔径。在实际运用中,当喷淋系统4向扰波流湿冷段的冷却换热组件3进行喷淋后,水流经第一水膜孔3313和第二水膜孔3323时,能够产生水膜,并通过空气的流动下,以增加水的蒸发,从而能够提高降温的效果;并在喷淋系统4喷淋时产生的水雾上浮后,通过扰波流空冷段的冷却换热组件3的第一水膜孔3313和第二水膜孔3323的设置下,能够使水雾附着于扰波流空冷段的第一水膜孔3313和第二水膜孔3323而形成水膜并蒸发,以提高对水雾的利用率,从而起到节水的作用,对于环境起到消白的效果,以起到环保的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5。第一扰波流翅片331的上下边缘为连续波浪形结构。第二扰波流翅片332的上下边缘为连续波浪形结构。在实际运用中,将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第二扰波流翅片332的上下边缘设置成波浪形结构下,能够使得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第二扰波流翅片332在堆叠过程中,增加第一扰波流翅片331和第二扰波流翅片332之间的间隔距离,传统翅片的间距仅能够达到2-3mm,与传统翅片相比,堆叠距离能够达到10mm,从而能够减小通风阻力,避免杂物的堆积,以防止发生杂物堆积造成腐蚀的情况。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6。管箱31对应换热管3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集管箱34,集管箱34包括箱体341,箱体341内形成集水槽342,箱体341对应换热管32的位置设置有与集水槽342相通的集管孔343,箱体341上设置有与集水槽342相通的连接管344。在实际运用中,集管箱34能够将所有换热管32的端部集中连接,以便于循环水通过集水槽342后,再从连接管344统一排至设备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7。喷淋系统4包括若干个在同一水平面上排布的螺旋喷头41和水泵42,水泵42的输入端与水池6相连接,水泵42的输出端与螺旋喷头41相连接。在实际运用中,水泵42能够将水池6中的水抽至螺旋喷头41后喷向扰波流湿冷段的冷却换热组件3中,在落回水池6中形成循环。
螺旋喷头41包括喷头本体411,喷头本体411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42相连接,另一端沿着喷头本体411的轴向螺旋设置有喷管412,使喷管412边缘形成螺旋状的喷水口413。
喷管412朝向喷头本体411的一端向另一端的螺旋外径逐渐减小。在实际运用中,喷管412的螺旋设置下,可使喷出的水在较小的压力作用下通过与连续变小的螺旋面相切和碰撞后,变成微小的水珠喷出而形成雾状,且在喷管412的螺旋结构,能够降低对水的阻力,以达到较好的雾化效果,减少能源消耗。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8。百叶窗机构5包括框架51,框架5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扇叶52,扇叶5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53,转轴53转动连接于框架51上,若干个转轴53通过连杆55连接,连杆55与转轴53之间通过传动杆54连接,框架51上设置有驱动轴56,驱动轴56与转轴53传动连接,驱动轴56通过电机驱动旋转。其中,百叶窗机构5可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调节扇叶52的打开角度,当环境温度高于预设的温度时,可增加扇叶52打开的角度,以提高增加百叶窗机构5的通风空间,以增加通风量,反之,可减小扇叶52打开的角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风机、扰波流空冷段、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所述扰波流空冷段与扰波流湿冷段之间设置有喷淋系统,以将水池中的水抽向扰波流湿冷段进行喷淋,所述扰波流空冷段的输出端与扰波流湿冷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塔体在扰波流湿冷段和水池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可自动调节开度的百叶窗机构,使外界的空气在风机的驱动下,依次经过百叶窗机构、扰波流湿冷段和扰波流空冷段;
所述扰波流空冷段和扰波流湿冷段均包括有至少一层冷却换热组件,所述冷却换热组件包括安装于塔体内的管箱,所述管箱内设置有若干根换热管和若干组紧密堆叠的冷却换热芯体组,若干根所述换热管穿过冷却换热芯体组,所述冷却换热芯体组包括若干个互相紧密堆叠的第一扰波流翅片和/或第二扰波流翅片;
当所述冷却换热芯体组为第一扰波流翅片时,所述第一扰波流翅片上设置有若干跟供换热管穿过的第一套孔,所述第一扰波流翅片相邻第一套孔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一扰波流槽,相邻所述第一扰波流槽之间形成第一扰波流通道;
当所述冷却换热芯体组为第二扰波流翅片,所述第二扰波流翅片上设置有若干跟供换热管穿过的第二套孔,所述第二扰波流翅片相邻第二套孔之间设置有倾斜的第二扰波流槽,相邻所述第二扰波流槽之间形成第二扰波流通道;
当所述冷却换热芯体组为第一扰波流翅片和第二扰波流翅片的组合时,所述第二扰波流槽与第一扰波流槽倾斜方向相反,相邻所述第一扰波流槽与第二扰波流槽之间形成第三扰波流通道;
所述第一扰波流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一水膜孔,所述第一水膜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套孔的孔径;
所述第二扰波流翅片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的第二水膜孔,所述第二水膜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套孔的孔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扰波流翅片的上下边缘为连续波浪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波流翅片的上下边缘为连续波浪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对应换热管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集管箱,所述集管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形成集水槽,所述箱体对应换热管的位置设置有与集水槽相通的集管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与集水槽相通的连接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统包括若干个在同一水平面上排布的螺旋喷头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水池相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螺旋喷头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喷头包括喷头本体,所述喷头本体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水泵相连接,另一端沿着喷头本体的轴向螺旋设置有喷管,使所述喷管边缘形成螺旋状的喷水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朝向喷头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的螺旋外径逐渐减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扇叶,所述扇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框架上,若干个所述转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转轴之间通过传动杆连接,所述框架上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通过电机驱动旋转。
CN202311771764.6A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Active CN117433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1764.6A CN117433335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71764.6A CN117433335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335A CN117433335A (zh) 2024-01-23
CN117433335B true CN117433335B (zh) 2024-03-05

Family

ID=8954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71764.6A Active CN117433335B (zh) 2023-12-21 2023-12-21 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333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9497A (ja) * 1988-02-29 1989-09-01 Hitachi Ltd 傾斜波形フイン付き熱交換器
JPH06249591A (ja) * 1993-02-26 1994-09-06 Hitachi Ltd 蒸発器
JPH0886581A (ja) * 1994-09-16 1996-04-02 Hitachi Ltd クロスフィンチューブ形熱交換器
JP2013087978A (ja) * 2011-10-14 2013-05-13 Panasonic Corp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JP2014020580A (ja) * 2012-07-12 2014-02-03 Panasonic Corp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CN105066734A (zh) * 2015-07-16 2015-11-18 东华大学 一种复合式冷却塔
CN105403068A (zh) * 2015-11-20 2016-03-16 华北电力大学 采用自然通风及复合运行模式的干湿联合冷却塔及其应用
CN111023865A (zh) * 2019-12-25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波纹翅片、波纹翅片管结构、换热装置和空调器外机
CN113720191A (zh) * 2021-09-29 2021-11-30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翅片和换热装置
CN219985080U (zh) * 2023-06-06 2023-11-10 郑州荥锦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螺旋喷头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19497A (ja) * 1988-02-29 1989-09-01 Hitachi Ltd 傾斜波形フイン付き熱交換器
JPH06249591A (ja) * 1993-02-26 1994-09-06 Hitachi Ltd 蒸発器
JPH0886581A (ja) * 1994-09-16 1996-04-02 Hitachi Ltd クロスフィンチューブ形熱交換器
JP2013087978A (ja) * 2011-10-14 2013-05-13 Panasonic Corp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JP2014020580A (ja) * 2012-07-12 2014-02-03 Panasonic Corp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CN105066734A (zh) * 2015-07-16 2015-11-18 东华大学 一种复合式冷却塔
CN105403068A (zh) * 2015-11-20 2016-03-16 华北电力大学 采用自然通风及复合运行模式的干湿联合冷却塔及其应用
CN111023865A (zh) * 2019-12-25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波纹翅片、波纹翅片管结构、换热装置和空调器外机
CN113720191A (zh) * 2021-09-29 2021-11-30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翅片和换热装置
CN219985080U (zh) * 2023-06-06 2023-11-10 郑州荥锦绿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文丘里螺旋喷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3335A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7758A (zh) 工业热流体的冷却装置与方法
CN103925750A (zh) 一种新型蒸发式冷凝器
CN117433335B (zh) 一种扰波流冷却换热设备
CN110044190A (zh) 一种干湿一体管束的闭式换热设备
CN204313666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100427870C (zh) 多相流非饱和管内蒸发直接冷却装置
CN112964119B (zh) 一种无填料型冷却塔用多级循环射流喷雾装置
CN209820195U (zh) 一种蒸发冷却换热器
CN111750696B (zh) 一种深度冷却换热设备
CN108562183B (zh) 一种主动循环式化工换热器
CN111380375B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209431910U (zh) 一种高效冷却塔
CN111397399A (zh) 复合换热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37272U (zh) 斜置波纹管蒸发空冷器
CN207214847U (zh) 一种节水消雾环保型冷却塔
CN217236169U (zh) 一种高效的水雾式空冷器
CN212390867U (zh) 一种节水型横流冷却塔
CN212058398U (zh) 复合换热装置
CN220931788U (zh) 一种新风系统冷却塔结构
CN219347510U (zh) 垃圾焚烧发电厂循环水冷却设备
CN214949484U (zh) 一种节能空调高效冷却机组
CN215766602U (zh) 一种节能式冷却塔
CN220454339U (zh) 一种节水消雾型闭式冷却塔
CN216694544U (zh) 一种用于干湿联合闭式冷却塔的换热管的辅助装置
CN217098548U (zh) 双拉薄膜设备流延段激冷辊的高效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