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1656A - 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1656A
CN117431656A CN202311366918.3A CN202311366918A CN117431656A CN 117431656 A CN117431656 A CN 117431656A CN 202311366918 A CN202311366918 A CN 202311366918A CN 117431656 A CN117431656 A CN 1174316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i
hao
fiber
oyster
micro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669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传雷
姜明亮
刘殷
杨金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Bangte Ecological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Bangte Ecological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Bangte Ecological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Bangte Ecological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669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16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1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16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09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for making electroconductive or anti-static fila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01F1/103Agents inhibiting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再生贝蚝微粉末、制备活性合成纤维母粒和制备贝蚝纤维。本发明通过对贝蚝壳粗粉末采用预处理、活化、改性三重处理,并使用聚乙二醇、琥珀酸酐、椰油胺聚氧乙烯醚作为改性剂制成再生贝蚝微粉末,有效改善贝蚝壳中的有机质的空间结构,有效缓解有机质的自溶现象,增强有机质的稳定性。本发明制得的活性合成纤维母粒与本体系中的再生贝蚝微粉末表面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增强了贝蚝壳中有机质与纤维母粒的附着力,在降低有机质在本体系中损耗率的同时,还提升了贝蚝纤维的耐水洗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 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型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贝蚝壳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原料易得,其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而且含有、镁、钾、钼、磷、锰、铁、锌等微量元素和有机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将贝蚝壳制成具有抗菌、防螨等功能的贝蚝纤维,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同时变废为宝,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环保价值。
专利号“CN202010765516.0”名称为“一种蚝纤维”的专利中提到了蚝纤维的制备方法:以蚝壳作为碳酸钙的原料,利用壳聚糖构建凝胶态的柔性模板,在柔性模板的调控和导引下,合成球霰石相碳酸钙,ω-氨基链烷酸的使用有效地使球霰石相碳酸钙转化为针状的碳酸钙颗粒,再与聚酯切片混合造粒纺丝制成纤维。然而贝蚝壳中含有的有机质在纺丝过程中结构易受到破坏,导致纤维中几乎不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质,在造成生物资源极大浪费的同时,贝蚝纤维的抗菌、防螨等性能也进一步降低。为了得到多重功能的贝蚝纤维,技术人员只能加入各种整理剂,如抗菌剂、吸湿剂、防螨剂、抗静电剂等,但这并不符合现代研发理念和消费者需求。因此,如何增强贝蚝壳中有机质在纺丝过程中的稳定性成为纺织行业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将贝蚝壳进行预处理改性,增强贝蚝壳中有机物质的稳定性,且提升与合成纤维基体的附着力,解决合成纤维制备过程中贝蚝壳中有机质容易流失的问题;
2.制备得到的再生贝蚝微粉末粒径分布均匀(D90<1μm),与合成纤维基体有良好的亲和力,在不影响合成纤维自身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还赋予了合成纤维良好的抗菌防螨、耐水洗性、抗静电性,同时还提升了合成纤维的吸湿排湿效果,扩大了合成纤维的应用范围;
3.制得的活性合成纤维母粒与再生贝蚝微粉末表面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增强了贝蚝壳中有机质在纤维母粒的附着力。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按重量份计,制备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再生贝蚝微粉末5-15份、活性合成纤维母粒90-120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再生贝蚝微粉末
S11.预处理
在60-90℃下将粉碎至10μm的回收贝蚝壳粗粉末干燥10-15h后,加入6-10wt%的NaOH水溶液超声分散1.5-2.5h,紧接着在70-80℃加热搅拌6-8h,调节pH至6.5-7.5,经过洗涤、过滤、烘干后,将干燥后的贝蚝壳粗粉末置于搅拌球磨机中研磨15-20h,得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
S12.活化
将S11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在70-80℃下超声分散1-2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
S13.改性
向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改性剂,缓慢升温至45-75℃,在900-1500r/min的转速下,控制pH在7-8范围内,搅拌20-40min,然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在45-75℃的温度下保温10-15h,即得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11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的粒径分布为D90<1μm。通过严格控制回收贝蚝壳粗粉末的粒径,在保证去除贝蚝壳具有多种杂质的外部有机层的同时,完全保留了壳体最内层的有机质结构,为贝蚝纤维的多重功能提供基础。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13所述活化贝蚝微粉末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90-120:1-3;升温的速率为1-3℃/min。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13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计,为聚乙二醇10-20份、琥珀酸酐4-6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1-3份;采用改性剂有效改善了贝蚝壳中的有机质的空间结构,有效缓解有机质的自溶现象,增强有机质的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一种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乙二醇的羟值为34-42mgKOH/g,分子量为2700-3300。
S2.制备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S21.活性颗粒的制备
将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置于二氯甲烷中,在300-600r/min的条件下充分搅拌20-30min后,升温至50-70℃,回流搅拌24-48h,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洗涤3-4次,得到活性颗粒。
S22.造粒
将步骤S21所述的活性颗粒与纤维切片熔融共混20-60min,经过挤出、造粒,即得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21所述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5:0.2-0.6。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21所述的活性颗粒与纤维切片的质量比为8-15:100-11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21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1250目;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0-1500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纤维切片为聚酯切片、聚酰胺切片、聚丙烯切片、聚氨酯切片中的任意一种。
S3.制备贝蚝纤维
将S13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与S22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高速充分搅拌后,通过挤出造粒得到复合纤维母粒,熔融纺丝后,即得所述多功能的贝蚝纤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3所述搅拌的的温度为40-60℃,转速为1500-2500r/min。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对贝蚝壳粗粉末采用预处理、活化、改性三重处理,并使用聚乙二醇、琥珀酸酐、椰油胺聚氧乙烯醚作为改性剂制成再生贝蚝微粉末,有效改善贝蚝壳中的有机质的空间结构,有效缓解有机质的自溶现象,增强有机质的稳定性。经检验再生贝蚝微粉末中有机质含量可达3-4%。
2.本发明制得的活性合成纤维母粒与本体系中的再生贝蚝微粉末表面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力和亲和力,进一步增强了贝蚝壳中有机质与纤维母粒的附着力,通过检验纺丝过程中有机质的损耗率小于1%,贝蚝纤维中的有机质含量高达0.5%以上,在降低有机质在本体系中损耗率的同时,还提升了贝蚝纤维的耐水洗性及功能持久性。
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贝蚝纤维力学性能良好,且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贝蚝壳中的活性物质,保证了贝蚝纤维功能的多样性和持久性。根据《FZ/T 73023-2006》检测,贝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9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大于97%,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大于96%,同时水洗100次后的贝蚝纤维也符合《FZ/T 73023-2006》AAA级标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高于95%。除此之外,水洗100次的贝蚝纤维对螨虫的趋避率大于99%(按照《GB/T 24253-2009》测定);洗涤5次后静电压半衰期低至1.0s(按照《GB.T 12703.1-2008》测定),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防螨、抗静电性和耐水性。
4.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贝蚝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经检验贝蚝纤维的吸水率高达320%,滴水扩散时间低至2.5s,芯吸高度高达170.2mm,蒸发速率高达0.19g/h(按照《GB/T21655.1-2008》测定),符合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国家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再生贝蚝微粉末
S11.预处理
在75℃下将粉碎至10μm的回收贝蚝壳粗粉末干燥13h后,加入8wt%的NaOH水溶液超声分散2h,紧接着在75℃加热搅拌7h,调节pH至7,经过洗涤、过滤、烘干后,将干燥后的贝蚝壳粗粉末置于搅拌球磨机中研磨18h,得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
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的粒径分布为D90<1μm。
S12.活化
将S11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在75℃下超声分散1.5h,超声频率为150kHz,冷却至室温,得到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
S13.改性
向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改性剂,缓慢升温至60℃,在1200r/min的转速下,控制pH为7.5,搅拌30min,然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在60℃的温度下保温13h,即得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
所述活化贝蚝微粉末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10:2;升温的速率为2℃/min。
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计,为聚乙二醇15份、琥珀酸酐5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2份;采用改性剂有效改善了贝蚝壳中的有机质的空间结构,有效缓解有机质的自溶现象,增强有机质的稳定性。
所述聚乙二醇的羟值为38mgKOH/g,分子量为3000。
S2.制备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S21.活性颗粒的制备
将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置于二氯甲烷中,在450r/min的条件下充分搅拌25min后,升温至60℃,回流搅拌36h,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洗涤4次,得到活性颗粒。
所述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3:0.4。
S22.造粒
将步骤S21所述的活性颗粒与聚酯切片熔融共混40min,经过挤出、造粒,即得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所述活性颗粒与聚酯切片的质量比为12:105。
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1250目;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000。
S3.制备贝蚝纤维
将S13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与S22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高速充分搅拌后,通过挤出造粒得到复合纤维母粒,熔融纺丝后,即得所述多功能的贝蚝纤维。
所述搅拌的的温度为50℃,转速为2000r/min。
按重量份计,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为10份,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为105份。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贝蚝纤维力学性能良好,断裂强度为3.8cN/dtex;抗菌性能优异持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53%,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7.8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6.43%,水洗100次后的贝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1%,96.5%,95.5%;水洗100次的贝蚝纤维对螨虫的趋避率为99.5%;洗涤5次后静电压半衰期低至1.2s,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防螨、抗静电性和耐水性;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经检验贝蚝纤维的吸水率为315%,滴水扩散时间为2.8s,芯吸高度为166.3mm,蒸发速率为0.187g/h,符合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国家标准;经检验,纺丝过程中有机质的损耗率为0.56%。
实施例2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再生贝蚝微粉末
S11.预处理
在60℃下将粉碎至10μm的回收贝蚝壳粗粉末干燥15h后,加入6wt%的NaOH水溶液超声分散1.5h,紧接着在70℃加热搅拌6h,调节pH至6.5,经过洗涤、过滤、烘干后,将干燥后的贝蚝壳粗粉末置于搅拌球磨机中研磨15h,得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
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的粒径分布为D90<1μm。
S12.活化
将S11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在70℃下超声分散1h后,超声频率为120kHz,冷却至室温,得到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
S13.改性
向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改性剂,缓慢升温至45℃,在900r/min的转速下,控制pH为7,搅拌20min,然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在45℃的温度下保温10h,即得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
所述活化贝蚝微粉末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90:1;升温的速率为1℃/min。
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计,为聚乙二醇10份、琥珀酸酐4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1份;采用改性剂有效改善了贝蚝壳中的有机质的空间结构,有效缓解有机质的自溶现象,增强有机质的稳定性。
所述聚乙二醇的羟值为34mgKOH/g,分子量为2700。
S2.制备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S21.活性颗粒的制备
将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置于二氯甲烷中,在300r/min的条件下充分搅拌20min后,升温至50℃,回流搅拌24h,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洗涤3次,得到活性颗粒。
所述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0.2。
S22.造粒
将步骤S21所述的活性颗粒与聚酯切片熔融共混20min,经过挤出、造粒,即得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所述活性颗粒与聚酯切片的质量比为8:100。
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1250目;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0。
S3.制备贝蚝纤维
将S13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与S22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高速充分搅拌后,通过挤出造粒得到复合纤维母粒,熔融纺丝后,即得所述多功能的贝蚝纤维。
所述搅拌的的温度为40℃,转速为1500r/min。
按重量份计,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为5份,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为90份。
采用实施例2制备的贝蚝纤维力学性能良好,断裂强度为3.37cN/dtex;抗菌性能优异持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16%,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7.2%,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6.18%,水洗100次后的贝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7.88%,96.1%,95.2%;水洗100次的贝蚝纤维对螨虫的趋避率为99.2%;洗涤5次后静电压半衰期为1.5s,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防螨、抗静电性和耐水性;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经检验贝蚝纤维的吸水率为302%,滴水扩散时间为3s,芯吸高度为161mm,蒸发速率为0.182g/h,符合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国家标准。经检验,纺丝过程中有机质的损耗率为0.83%。
实施例3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再生贝蚝微粉末
S11.预处理
在90℃下将粉碎至10μm的回收贝蚝壳粗粉末干燥10h后,加入10wt%的NaOH水溶液超声分散2.5h,紧接着在80℃加热搅拌8h,调节pH至7.5,经过洗涤、过滤、烘干后,将干燥后的贝蚝壳粗粉末置于搅拌球磨机中研磨20h,得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
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的粒径分布为D90<1μm。
S12.活化
将S11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在80℃下超声分散2h后,超声频率为100kHz,冷却至室温,得到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
S13.改性
向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改性剂,缓慢升温至75℃,在1500r/min的转速下,控制pH为8,搅拌40min,然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在75℃的温度下保温15h,即得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
所述活化贝蚝微粉末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20:3;升温的速率为3℃/min。
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计,为聚乙二醇20份、琥珀酸酐6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3份;采用改性剂有效改善了贝蚝壳中的有机质的空间结构,有效缓解有机质的自溶现象,增强有机质的稳定性。
所述聚乙二醇的羟值为42mgKOH/g,分子量为3300。
S2.制备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S21.活性颗粒的制备
将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置于二氯甲烷中,在600r/min的条件下充分搅拌30min后,升温至70℃,回流搅拌48h,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洗涤4次,得到活性颗粒。
所述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5:0.6。
S22.造粒
将步骤S21所述的活性颗粒与聚酯切片熔融共混60min,经过挤出、造粒,即得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所述活性颗粒与聚酯切片的质量比为15:110。
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1250目;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5000。
S3.制备贝蚝纤维
将S13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与S22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高速充分搅拌后,通过挤出造粒得到复合纤维母粒,熔融纺丝后,即得所述多功能的贝蚝纤维。
所述搅拌的的温度为60℃,转速为2500r/min。
按重量份计,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为15份,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为120份。
采用实施例3制备的贝蚝纤维力学性能良好,断裂强度为3.62cN/dtex;抗菌性能优异持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7%,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15%,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6.9%,水洗100次后的贝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8.55%,97.23%,95.8%;水洗100次的贝蚝纤维对螨虫的趋避率为99.6%;洗涤5次后静电压半衰期低至1.0s,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菌、防螨、抗静电性和耐水性;具有良好的吸湿速干性能,经检验贝蚝纤维的吸水率为320%,滴水扩散时间为2.5s,芯吸高度为170.2mm,蒸发速率为0.19g/h,符合吸湿速干纺织品的国家标准。经检验,纺丝过程中有机质的损耗率为0.71%。
对比例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1,去掉改性步骤,直接采用活化贝蚝微粉末与活性合成纤维母粒来制备贝蚝纤维,其余均与实施例1一致,作为对比例1。对比例1纺丝过程中有机质的损耗率为36%,有机质大量流失;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2cN/dtex,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2.3%,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1.84%,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0.62%,水洗100次后的贝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0.4%,78.75%,77.68%;水洗100次的贝蚝纤维对螨虫的趋避率为82%;洗涤5次后静电压半衰期为10.8s,说明改性后得到的再生贝蚝微粉末中的有机质的稳定性更强,与合成纤维基体的亲和力与附着力也更强,耐水洗性和力学性能更好,从而功能性更加持久。
对比例2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1,去掉制备活性合成纤维母粒步骤,直接采用再生贝蚝微粉末与聚酯切片来制备贝蚝纤维,其余均与实施例1一致,作为对比例2,对比例2纺丝过程中有机质的损耗率为12%;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73cN/dtex,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46%,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7.9%,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6.35%,水洗100次后的贝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2.17%,91.89%,91.28%;水洗100次的贝蚝纤维对螨虫的趋避率为93.1%;洗涤5次后静电压半衰期为5.2s,说明活性合成纤维母粒与本体系中的再生贝蚝微粉末表面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力与亲和力,避免再生贝蚝微粉末对合成纤维的力学性能造成影响,进一步增强了贝蚝壳中有机质与纤维母粒的附着力,从而减少了有机质的损耗,提高了纤维的耐水洗性,功能性更加持久。
除非特殊说明,本发明所述比例,均为质量比例,所述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原料均为市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贝蚝纤维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再生贝蚝微粉末5-15份、活性合成纤维母粒90-120份。
2.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再生贝蚝微粉末、制备活性合成纤维母粒和制备贝蚝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再生贝蚝微粉末保护预处理、活化和改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在60-90℃下将粉碎至10μm的回收贝蚝壳粗粉末干燥10-15h后,加入6-10wt%的NaOH水溶液超声分散1.5-2.5h,紧接着在70-80℃加热搅拌6-8h,调节pH至6.5-7.5,经过洗涤、过滤、烘干后,将干燥后的贝蚝壳粗粉末置于搅拌球磨机中研磨15-20h,得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
所述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的粒径分布为D90<1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将预处理贝蚝微粉末置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水溶液中,在70-80℃下超声分散1-2h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向活化贝蚝微粉末的乙醇水溶液中加入改性剂,缓慢升温至45-75℃,在900-1500r/min的转速下,控制pH在7-8范围内,搅拌20-40min,然后过滤、洗涤,将滤渣在45-75℃的温度下保温10-15h,即得所述再生贝蚝微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贝蚝微粉末和改性剂的质量比为90-120:1-3;所述升温的速率为1-3℃/min;
所述改性剂,按重量份计,为聚乙二醇10-20份、琥珀酸酐4-6份、椰油胺聚氧乙烯醚1-3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活性合成纤维母粒包括活性颗粒的制备和造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颗粒的制备,将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置于二氯甲烷中,在300-600r/min的条件下充分搅拌20-30min后,升温至50-70℃,回流搅拌24-48h,冷却至室温,用石油醚洗涤3-4次,得到活性颗粒;
所述滑石粉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5:0.2-0.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将活性颗粒与纤维切片熔融共混20-60min,经过挤出、造粒,即得所述活性合成纤维母粒;
所述活性颗粒与纤维切片的质量比为8-15:100-110。
CN202311366918.3A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4316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6918.3A CN117431656A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6918.3A CN117431656A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1656A true CN117431656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4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66918.3A Pending CN117431656A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16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3374A (zh) * 2024-02-01 2024-03-12 爱可比(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超细天然蚝壳粉浆、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3374A (zh) * 2024-02-01 2024-03-12 爱可比(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超细天然蚝壳粉浆、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683374B (zh) * 2024-02-01 2024-05-03 爱可比(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超细天然蚝壳粉浆、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1316B (zh) 一种贝壳粉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431656A (zh) 一种具有抗菌防螨、可水洗、吸湿排湿、抗静电多功能的贝蚝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3141B (zh) 全消光抗菌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41726B (zh) 红薯渣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090197994A1 (en) Algae fiber-reinforced bicomposit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KR101965990B1 (ko) 복합 폴리에스테르 재료, 복합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용도
CN105968852A (zh) 防紫外辐射的木质素基氧化锌复合颗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21162A (zh) 全生物降解竹纤维高填充聚乳酸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4762695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聚酯/再生聚酯皮芯型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Recycling of bast textile wastes into high value-added products: a review
CN103540068A (zh) 一种pva基复合包装材料的生产工艺
CN113005555A (zh) 一种石墨烯发光锦纶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7128A (zh) 一种负离子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70336A (zh) 一种使用再生环保咖啡碳粉的化学纤维和母粒的制备方法
CN111925631B (zh) 一种纳米纤维素纤丝/pbat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086390A (zh) 环氧大豆油改性胶原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94287A (zh) 一种含椰壳粉的改性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29124B (zh) 一种微/纳米纤维素纤丝/聚乙醇酸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062006B (zh) 一种环保型复合纺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64127B (zh) 一种金属离子增强的改性热塑性淀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32086A (zh) 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3304850A (zh) 可降解淀粉基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5678A (zh) 一种抗菌抗病毒功能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43102A (zh) 一种竹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138022A (ja) 熱可塑性複合材料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