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0697A -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0697A
CN117430697A CN202210864493.8A CN202210864493A CN117430697A CN 117430697 A CN117430697 A CN 117430697A CN 202210864493 A CN202210864493 A CN 202210864493A CN 117430697 A CN117430697 A CN 117430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seq
variable region
chain variable
heavy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644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zhou Bio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zhou Bio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zhou Bio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zhou Bio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644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06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8737 priority patent/WO20240173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0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06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01Drug-antibody or immunoglobulin conjugates defined by the pharmacologically or therapeutically active ag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 A61K47/68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a modifying agent the modifying agent being an antibody, an immunoglobulin or a fragment thereof, e.g. an Fc-fragment
    • A61K47/6889Conjugates wherein the antibody being the modifying agent and wherein the linker, binder or spacer confers particular properties to the conjugates, e.g. peptidic enzyme-labile linkers or acid-labile linkers, providing for an acid-labile immuno conjugate wherein the drug may be released from its antibody conjugated part in an acidic, e.g. tumoural or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6Immunosuppressants, e.g. drugs for graft reje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4/70503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4/7051T-cell receptor (TcR)-CD3 compl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46Hybrid immunoglobul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9/00Hybrid peptides, i.e. peptides covalently bound to nucleic acids, or non-covalently bound protein-protein comple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multispecif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1Complete heavy chain or Fd fragment, i.e. VH + CH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15Complete light chain, i.e. VL + C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本发明的MCT1抗体及其人源化抗体具有高中和活性和高选择性,可以高效阻断MCT1的功能,并分别在肿瘤模型/自身免疫病模型中展示了良好的治疗活性。

Description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体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单羧酸转运蛋白(MCT),也称为SLC16A转运蛋白家族(SLC16A),在哺 乳动物中包含14个家族成员。其中的4个成员(MCT1-4)通过氢离子偶联方式 转运单羧酸,如丙酮酸,乳酸和酮类。MCT1(别名SLC16A1)可以双向跨细 胞膜转运单羧酸,转运方向取决于底物在细胞膜两侧的相对浓度梯度,MCT1 对于乳酸具有高亲和力,并在几乎所有细胞类型中表达。MCT1被认为是以乳 酸为代谢燃料的恶性细胞摄取乳酸的主要途径。MCT1在癌症组织中的高表达 通常与多种癌症临床预后结果不佳具有相关性,其中包括妇科、食道、胃肠道 等实体肿瘤。
肿瘤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高度依赖于有氧糖酵解而非氧化磷酸化,即便在 有充足氧气的情况下,肿瘤细胞的糖酵解速率也远远高于正常细胞(Warburg Effect);糖酵解可以为肿瘤细胞提供能量和其高度活跃合成代谢所需的营养物 质如氨基酸等。糖酵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从而导致细胞内酸化,MCT1 在肿瘤细胞的乳酸跨膜转运并维持胞内正常PH水平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系列 离体在体肿瘤模型中,阻断MCT1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诱导 肿瘤细胞死亡。
现有技术中报道了MCT1阻断剂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的新 机制,其与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Treg细胞功能有关:在肿瘤微环境中的Treg细 胞会通过MCT1主动吸收乳酸作为代谢底物,从而进一步保持免疫抑制功能并 高表达PD-1;实验表明Treg细胞中的MCT1的表达和功能对于阻断PD-1抗体治 疗功效起重要作用;MCT1小分子抑制剂能够和PD-1抗体产生协同抗肿瘤效用, 在多个小鼠肿瘤在体模型中展示疗效。
抑制MCT1介导的乳酸转运进而阻断糖酵解对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样 有效。通过MCT1小分子抑制剂阻断MCT1可以抑制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 的活性,进而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动物模型中显示治疗功效,包括胶原诱导 的关节炎、同种异体移植排斥等模型。综上所述,MCT1抑制剂可能对于肿瘤 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治疗效用。
由于MCTs在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非选择性的MCT1小分子抑制剂会带来 药物安全性隐忧。现有的几个小分子抑制剂如AZD3965和AR-C117977都同时抑 制MCT1,MCT2和一定程度的MCT3。尽管它们都在自身免疫疾病模型和肿瘤 模型中展示了疗效,但在AZD3965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发现了化合物 的非选择性导致了视网膜、心脏的毒性作用,从而限制了该化合物的进一步开 发。
相对于小分子抑制剂,中和抗体在选择性上具有巨大优势。然而,目前已 开发的MCT1抗体的性能、数量尚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高 中和活性、高选择性的新型抗MCT1抗体,以满足临床上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所述的重链可变区 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Kabat编号系统):
SEQ ID NO.1所示的HCDR1,
SEQ ID NO.2所示的HCDR2,和
SEQ ID NO.3所示的HCDR3;
SEQ ID NO.1所示的HCDR1,
SEQ ID NO.23所示的HCDR2,
SEQ ID NO.3所示的HCDR3;或者
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AbM编号系统):
SEQ ID NO.16所示的HCDR1,
SEQ ID NO.17所示的HCDR2,和
SEQ ID NO.3所示的HCDR3
SEQ ID NO.16所示的HCDR1,
SEQ ID NO.24所示的HCDR2,
SEQ ID NO.3所示的HCDR3;或者
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IMGT编号系统):
SEQ ID NO.18所示的HCDR1,
SEQ ID NO.19所示的HCDR2,
SEQ ID NO.20所示的HCDR3;
SEQ ID NO.18所示的HCDR1,
SEQ ID NO.25所示的HCDR2,
SEQ ID NO.20所示的HCDR3;
其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失、 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并能够保留MCT1结合亲和力的衍生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互补决定区:SEQ ID NO.1、SEQ IDNO.2、SEQ ID NO.3所示S15-C9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HCDR3; 或
SEQ ID NO.1、SEQ ID NO.23、SEQ ID NO.3所示S15-C9-hIgG1 PTM-1的重链 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HCDR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还包括人源的FR区或鼠源的FR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9、10、11、12所示的氨 基酸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7、9、10、11、 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至少有80%、85%、90%、91%、92%、93%、94%、95%、96%、 97%、98%或99%的序列同源性或序列相同性。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重链,所述的重链具有如本发明的 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的重链还包括重链恒定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链恒定区为人源、鼠源或兔源的。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轻链可变区,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 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Kabat编号系统或AbM编号系统):
SEQ ID NO.4所示的LCDR1,
SEQ ID NO.5所示的LCDR2,
SEQ ID NO.6所示的LCDR3,或者,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 定区CDR(根据IMGT编号系统):
SEQ ID NO.21所示的LCDR1,
序列如STS所示的LCDR2,
SEQ ID NO.22所示的LCDR3;
其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失、 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并能够保留MCT1结合亲和力的衍生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还包括人源的FR区或鼠源的FR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具有SEQ ID NO.:13、SEQ ID NO.:14、SEQ ID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8、13、14、 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至少有80%、85%、90%、91%、92%、93%、94%、95%、96%、 97%、98%或99%的序列同源性或序列相同性。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的轻链,所述的轻链具有如本发明的 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的轻链还包括轻链恒定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轻链恒定区为人源、鼠源或兔源的。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所述抗体具有:
(1)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和/或
(2)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
或者,所述抗体具有: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重链;和/或如本发明的第 四方面所述的轻链,其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 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并能够保留MCT1结合亲和力的 衍生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为单体、二价抗体、和/或多价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为动物源抗体、人源化抗体、嵌合抗体或嵌合抗 原受体抗体(CAR)。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选自:动物源抗体、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或 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人源化抗体的CDR区包含1、2、或3个氨基酸的变化。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动物为非人哺乳动物,较佳地为鼠、羊、兔。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为双链抗体、或单链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体是部分或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的氨基酸数量,不超过初 始氨基酸序列总氨基酸数量的40%,较佳地为20%,更佳地为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的氨基酸数量为1-7个,较 佳地为1-3个,更佳地为1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经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的至少一个氨基酸序 列为同源性为至少80%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经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衍 生序列具有抑制细胞表面MCT1或重组MCT1蛋白酶催化功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MCT1来源于哺乳动物,较佳地人、小鼠、大鼠、食蟹 猴、兔。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对MCT1(例如人MCT1)的亲和力EC50为0.05-10 nM,较佳地为0.1-6nM,更佳地为0.5-4nM;并且,对MCT2、MCT3或MCT4 (例如人MCT2、MCT3或MCT4)的亲和力EC50各自独立地>100nM,较佳地 >1000nM,更佳地>10000nM。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结合人MCT1,并且阻断或抑制所述MCT1的活性, 较佳地具有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特性:
(1)抑制人MCT1介导的乳酸运输;
(2)抑制单羧酸、丙酮酸、衍生自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支链含氧酸、 酮体、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乙酸、乳酸、细胞营养物、代谢物、离子、激素、 脂质和酮类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转运;
(3)抑制CD3/CD28刺激的T细胞的增殖;
(4)抑制活化T细胞或B细胞的增殖;
(5)抑制一种或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6)降低T效应细胞的活性和/或数量,例如CD3+、CD4+或CD8+T效应细胞;
(7)降低浆细胞(Plasma Cell)的活性和/或数量;
(7)增加调节性T(Treg)细胞,尤其是I型调节性T细胞(Type 1regulatory cellsor Tr1 or TR1)的比例或活性;
(8)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的同种异体活化。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特异性抗体,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包含 第一抗原结合区,所述第一抗原结合区包含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 和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多特异性抗体还包括靶向选自下组的靶点的第二抗原 结合区:EGFR、TGFβ、BCMA、B7H6、GUCY2C、DLL3、CD38、CD123、CD19、 CD20、CD22、B7-H3、GPC3、HER2、PMSA、CD28、4-1BB、OX40、CD40、 CD27、CD3、CTLA4、PD1、PDL1、BCMA、GLP-1、Trop2、TIGIT、LAG-3、 FGL1、TLR7、CCR8、CD47、CD39、CD73、CD147、Claudin 18.2,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多特异性抗体还包含抗体的Fc段。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原结合区为抗体或抗体片段,所述抗体片段包括: (i)Fab片段;(ii)F(ab')2片段;(iii)Fd片段;(iv)Fv片段;(v)单链Fv(scFv)分子;(vi)dAb 片段。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重组蛋白,所述的重组蛋白具有:
(i)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重链、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如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轻链、或如本 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以及
(ii)任选的提升蛋白理化性质或成药性的功能域,较佳地选自下组的多肽:抗 体多肽或抗体结构域(包含Fc多肽或其片段,例如,人IgG1、IgG2、IgG3或IgG4 Fc 区或其片段)、血清白蛋白、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血清白蛋白、单体(也称为阿德 乐汀(adnectin))、亲和体(affibody)、经设计的锚蛋白重复蛋白(DARPin)、抗运载蛋 白(anticalin)、乙二醇(PE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XTEN分子、rPEG分子, 或任意前述的片段或变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组蛋白还包括
(iii)任选的协助表达和/或纯化的标签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标签序列包括6His标签。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组蛋白(或多肽)包括融合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重组蛋白为单体、二聚体、或多聚体。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CAR构建物,所述的CAR构建物的单克隆 抗体抗原结合区域的scFv段为特异性结合于MCT1的结合区,并且所述scFv具有如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和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
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重组的免疫细胞,所述的免疫细胞表达外 源的如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的CAR构建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免疫细胞选自下组:NK细胞、T细胞。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免疫细胞来自人或非人哺乳动物(如鼠)。
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含有:
(a)抗体部分,所述抗体部分选自下组: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 区、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重链、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如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轻链、或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或其组合;和
(b)与所述抗体部分偶联的偶联部分,所述偶联部分选自下组:可检测标记物、 细胞毒性药物、细胞因子、放射性核素、酶、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如下分子式所示:
其中:
Ab是抗MCT1的抗体,
LU是接头;
D是药物;
而且下标p是选自1-10,较佳地1-8的值。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可检测标记物包括放射性核素,所述的放射性核素 包括:
(i)诊断用同位素,所述的诊断用同位素选自下组:Tc-99m、Ga-68、F-18、I-123、I-125、I-131、In-111、Ga-67、Cu-64、Zr-89、C-11、Lu-177、Re-188、或其组合; 和/或
(ii)治疗用同位素,所述的治疗用同位素选自下组:Lu-177、Y-90、Ac-225、 As-211、Bi-212、Bi-213、Cs-137、Cr-51、Co-60、Dy-165、Er-169、Fm-255、Au-198、 Ho-166、I-125、I-131、Ir-192、Fe-59、Pb-212、Mo-99、Pd-103、P-32、K-42、Re-186、 Re-188、Sm-153、Ra223、Ru-106、Na24、Sr89、Tb-149、Th-227、Xe-133 Yb-169、 Yb-177、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偶联部分(D)为细胞毒性药物,并且所述的细胞毒性 药物为:微管靶向药物和/或DNA靶向药物和/或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微管靶向药物选自下组:单甲基澳瑞他汀E(MMAE)、 单甲基澳瑞他汀F(MMAF)、美登素衍生物DM1和tubulysin。
在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活性成分的用途,所述活性成分选自下 组: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重链、如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如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轻链、如本发明 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如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如本发明的 第七方面所述的重组蛋白、如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所述的免疫细胞、如本发明的第 十方面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或其组合,所述活性成分用于(a)制备检测试剂、 检测板或试剂盒;和/或(b)制备预防和/或治疗MCT1相关疾病的药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检测试剂、检测板或试剂盒用于:
(1)检测样品中的MCT1蛋白;
(2)检测肿瘤细胞中内源性的MCT1蛋白;和/或
(3)检测表达MCT1蛋白的肿瘤细胞。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检测试剂、检测板或试剂盒用于诊断MCT1相关疾病。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MCT1高表达的肿瘤。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用于选自下组的用途:
(a)特异结合肿瘤细胞,和/或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基质细胞的MCT1;
(b)抑制肿瘤细胞,和/或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基质细胞的MCT1活性和功能;
(c)抑制或降低肿瘤细胞增殖;
(d)增加肿瘤对免疫治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组合疗法的 协同作用;
(e)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联合用药的抗肿瘤疗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MCT1相关疾病选自下组:癌症、自身免疫疾病、代谢 相关疾病、炎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癌症包括实体瘤、血液癌。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癌症为MCT1高表达的肿瘤。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MCT1高表达的肿瘤选自下组:乳腺癌、肺癌、胰腺 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癌、直肠癌、胃癌、肝癌、淋巴瘤、肾细胞癌、脑 胶质瘤、黑色素瘤、白血病、淋巴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膀胱癌、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MCT1高表达的肿瘤指肿瘤组织中MCT1转录本和/ 或蛋白的水平L1与正常组织中转录本和/或蛋白的水平L0之比,L1/L0≥2,较佳地 ≥3。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溃疡性结肠炎、I型糖尿病、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强直性脊柱炎、哮喘、动脉 粥样硬化、结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莱特尔综合 征、牛皮癣性关节病、感染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病毒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 炎、肾小球性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肺损伤、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代谢相关疾病包括:糖尿病、食源性肥胖、脂肪炎症、 痛风。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炎症包括:慢性前列腺炎、肾小球性肾炎、骨盆炎性 疾病、再灌注损伤、类肉瘤病、血管炎、间质性膀胱炎、正常补体血症性荨麻疹性 血管炎、心包炎、肌炎、痛风、TNF受体相关的周期综合征(TRAPSP)、齿龈炎、 牙周炎、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心肌炎、血管炎、胃炎、痛风、痛风性关节炎、 以及炎性皮肤病,例如牛皮癣、特应性皮炎、湿疹、红斑痤疮、荨麻疹和粉刺。
在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
(i)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选自下组: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 区、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重链、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如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轻链、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如本发明的第 六方面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的重组蛋白、如本发明的第 九方面所述的免疫细胞、如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或其组合; 以及
(ii)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还包括: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如治疗肿 瘤的药物(例如PD-1抗体、TIGIT抗体)、线粒体抑制剂和/或双胍类和/或另一种 单羧酸转运蛋白(MCT抑制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MCT抑制剂选自一种或多种抑制MCT转运蛋白(例如 MCT1、MCT2、MCT3、MCT4、MCT5、MCT6、MCT7、MCT8、MCT9或MCT10) 的抑制剂,所述抑制剂还可选地包含小分子(例如AZD3965或AR-C117977)、RNAi、 抗体、抗体片段或融合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单方药物、复方药物、或协同药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施用方式选自下组:皮下注射、皮内 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微针注射、口服、或口鼻腔喷入和雾化吸 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液态制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注射剂。
在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多核苷酸,所述的多核苷酸编码选自下 组的多肽:
(1)如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如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的重链、如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如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轻链、如本发 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或
(2)如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的 重组蛋白;
(3)如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所述的CAR构建物。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多核苷酸为DNA,线性或环状mRNA。
在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载体,所述的载体含有如本发明的第 十三方面所述的多核苷酸。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载体包括:细菌质粒、噬菌体、酵母质粒、植物细 胞病毒、哺乳动物细胞病毒如腺病毒、逆转录病毒、线性或环状mRNA,或其他载 体。
在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遗传工程化的宿主细胞,所述的宿主细 胞含有如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所述的载体或基因组中整合有如本发明的第十三 方面所述的多核苷酸。
在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体外检测(包括诊断性或非诊断性)样品 中MCT1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1)在体外,将所述样品与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接触;
(2)检测是否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其中形成复合物就表示样品中存在MCT1。
在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板,所述的检测板包括:基片(支 撑板)和测试条,所述的测试条含有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或如本发明的 第十方面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
在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试剂盒,所述试剂盒中包括:
(1)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中含有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和/或
(2)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中含有抗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的二抗;
或者,所述试剂盒含有如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所述的检测板。
在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重组多肽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适合表达的条件下,培养如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所述的宿主细胞;
(b)从培养物中分离出重组多肽,所述的重组多肽是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 的抗体、如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或如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所述 的重组蛋白。
在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MCT1相关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给需要的对象施用如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所述的抗体、如本发明的第十方面 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或表达所述抗体的CAR-T细胞、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给需要的对象施用其他药物或治疗方 法进行联合治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包括: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 肿瘤靶向药物、肿瘤化疗药物、肿瘤放射治疗。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PD-L1单抗。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 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 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MCT1 KO细胞系的鉴定。293-wt:野生型293T细胞。293-KO: MCT1敲除的293T细胞。Human IgG1 isotype:MCT1抗体的同型对照。
图2显示了S15-C9对人MCT1、人MCT2、人MCT3、人MCT4、mouse MCT1、 rat MCT1及食蟹猴(Cyno)MCT1的结合能力。其中293-wt为表达MCT1的野生 型HEK293T细胞。
图3显示了S15-C9嵌合抗体S15-C9-hIgG1及PTM突变抗体S15-C9-hIgG1 PTM-1对人MCT1的结合能力,Benchmark为同类anti-MCT1对照抗体。
图4显示了S15-C9嵌合抗体S15-C9-hIgG1及PTM突变抗体S15-C9-hIgG1 PTM-1对食蟹猴(Cyno)MCT1的结合能力,Benchmark为同类anti-MCT1对照抗 体。
图5显示了S15-C9嵌合抗体S15-C9-hIgG1及PTM突变抗体S15-C9-hIgG1 PTM-1对人MCT2、3、4的结合能力。
图6显示了MCT1敲除显著提高HEK293细胞对于3-BP细胞毒性的耐受。
图7显示了鼠源parental抗体S15-C9,人-鼠嵌合抗体S15-C9-hIgG1,和PTM 突变抗体S15-C9-PTM1及Benchmark抗体处理HEK293细胞,阻断3-BP引起的细 胞毒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通过大量筛选,从5000多个克隆孔中筛 选获得了一株具有高亲和力、高选择性的阻断型MCT1抗体,所述MCT1抗体对 不同亚型的MCT具有高选择性,其以高亲和力结合MCT1、几乎不结合其他不 同亚型的MCT(MCT2,MCT3,MCT4),EC50差异超过100倍。本发明的MCT1 抗体能够高效阻断MCT1的功能。此外,本发明的人源化抗体具有与鼠源抗体 相似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而且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 明。
单羧酸转运蛋白(MCT)
单羧酸转运蛋白(MCT),也称为SLC16A转运蛋白家族(SLC16A,solute carrierfamily 16 member),在哺乳动物中包含14个家族成员。其中的4个成员 (MCT1-4)通过氢离子偶联方式转运单羧酸,如丙酮酸,乳酸和酮类。
“MCT1”是一种质子偶联的单羧酸转运蛋白。MCT1是一种多次跨膜蛋白, 负责关键代谢物包括糖酵解产物的易化转运。它催化许多单羧酸化合物,诸如 乳酸、丙酮酸、衍生自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支链含氧酸、和酮体乙 酰乙酸、β-羟基丁酸盐、乙酸,跨质膜的快速转运。根据组织和环境,MCT1 介导乳酸和酮体的输入或输出。MCT1是称为溶质通道蛋白(SLC)的最大表面 膜蛋白家族的成员之一,其功能涉及关键细胞营养物质,代谢物,离子,激素 和脂质的跨膜转运。MCT1属于SLC16转运蛋白家族,其中5种已被证明以pH依 赖性和双向的易化方式转运单羧酸,诸如丙酮酸,乳酸和酮。MCT1也可以用 以下任何一个名称来提及:单羧酸转运蛋白1,SLC16A1,HHF7,MCT,MCT1, MCT1D,溶质载体家族16成员1。在人类中,它由SLC16A1基因编码(基因序列: NM_001166496.2,蛋白序列:NP_001159968.1)。MCT1在癌症组织中的高表达 通常与多种癌症临床预后结果不佳具有相关性,其中包括妇科、食道、胃肠道 等实体肿瘤。
“MCT2”是一种质子偶联的单羧酸转运蛋白。它催化许多单羧酸化合物, 诸如乳酸、丙酮酸、衍生自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支链含氧酸、和酮 体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乙酸,跨质膜快速转运。它还具有高亲和力丙酮 酸转运蛋白的功能。MCT2也可以用以下任何一个名称来提及:单羧酸转运蛋 白2,SLC16A7,MCT2,溶质载体家族16成员7。在人类中,它由SLC16A7基 因编码(NM_001270622.2)。
“MCT3”是一种质子偶联的单羧酸转运蛋白。它催化许多单羧酸化合物, 诸如乳酸、丙酮酸、衍生自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支链含氧酸、和酮体 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乙酸,跨质膜快速转运。它还具有高亲和力丙酮酸 转运蛋白的功能。MCT3的表达限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丛上皮,其位于基 底膜上,相对地MCT1位于顶端膜上。MCT3也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个名称来提 及:单羧酸转运蛋白3,SLC16A8,MCT3,REMP,溶质载体家族16成员8。在 人类中,它由SLC16A8基因编码(NM_001394131.1)。
“MCT4”是一种质子偶联的单羧酸转运蛋白。MCT4也可以用以下任何名 称来提及:单羧酸转运蛋白4,SLC16A3,MCT 3,MCT 4,MCT-3,MCT-4, MCT3,MCT4,溶质载体家族16成员3。在人类中,它由SLC16A3基因编码 (NM_001042422.3)。
抗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抗体”或“免疫球蛋白”是有相同结构特征的约150000道 尔顿的异四聚糖蛋白,其由两个相同的轻链(L)和两个相同的重链(H)组成。每 条轻链通过一个共价二硫键与重链相连,而不同免疫球蛋白同种型的重链间的 二硫键数目不同。每条重链和轻链也有规则间隔的链内二硫键。每条重链的一 端有可变区(VH),其后是多个恒定区。每条轻链的一端有可变区(VL),另一端 有恒定区;轻链的恒定区与重链的第一个恒定区相对,轻链的可变区与重链的 可变区相对。特殊的氨基酸残基在轻链和重链的可变区之间形成界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可变”表示抗体中可变区的某些部分在序列上有所不同, 它形成了各种特定抗体对其特定抗原的结合和特异性。然而,可变性并不均匀 地分布在整个抗体可变区中。它集中于轻链和重链可变区中称为互补决定区 (CDR)或超变区中的三个片段中。可变区中较保守的部分称为构架区(FR)。天 然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中各自包含四个FR区,它们大致上呈β-折叠构型,由形 成连接环的三个CDR相连,在某些情况下可形成部分β折叠结构。每条链中的 CDR通过FR区紧密地靠在一起并与另一链的CDR一起形成了抗体的抗原结合 部位(参见Kabat等,NIH Publ.No.91-3242,卷I,647-669页(1991))。恒定区不直接参与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但是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效应功能,例如参与抗体的 依赖于抗体的细胞毒性。
脊椎动物抗体(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可根据其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归为明 显不同的两类(称为κ和λ)中的一类。根据其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免疫球 蛋白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主要有5类免疫球蛋白:IgA、IgD、IgE、IgG和IgM, 其中一些还可进一步分成亚类(同种型),如IgG1、IgG2、IgG3、IgG4、IgA和IgA2。 对应于不同类免疫球蛋白的重链恒定区分别称为α、δ、ε、γ、和μ。不同类免 疫球蛋白的亚单位结构和三维构型是本领域人员所熟知的。
一般,抗体的抗原结合特性可由位于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3个特定的区域 来描述,称为可变区域(CDR),将该段间隔成4个框架区域(FR),4个FR的氨基 酸序列相对比较保守,不直接参与结合反应。这些CDR形成环状结构,通过其 间的FR形成的β折叠在空间结构上相互靠近,重链上的CDR和相应轻链上的 CDR构成了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可以通过比较同类型的抗体的氨基酸序列来 确定是哪些氨基酸构成了FR或CDR区域。
如本文所用,术语“框架区”(FR)指插入CDR间的氨基酸序列,即指在单一 物种中不同的免疫球蛋白间相对保守的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的那 些部分。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和重链各具有四个FR,分别称为FR1-L、FR2-L、FR3-L、FR4-L和FR1-H、FR2-H、FR3-H、FR4-H。相应地,轻链可变结构域可 因此称作(FR1-L)-(CDR1-L)-(FR2-L)-(CDR2-L)-(FR3-L)-(CDR3-L)-(FR4-L)且 重链可变结构域可因此表示为(FR1-H)-(CDR1-H)-(FR2-H)-(CDR2-H)-(FR3-H)- (CDR3-H)-(FR4-H)。优选地,本发明的FR是人抗体FR或其衍生物,所述人抗 体FR的衍生物与天然存在的人抗体FR基本相同,即序列同一性达到85%、90%、95%、96%、97%、98%或99%。
获知CDR的氨基酸序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确定框架区FR1-L、 FR2-L、FR3-L、FR4-L和/或FR1-H、FR2-H、FR3-H、FR4-H。
如本文所用,术语″人框架区″是与天然存在的人抗体的框架区基本相同的 (约85%或更多,具体地90%、95%、97%、99%或100%)框架区。
如本文所用,“HCDR1”、与“CDR-H1”可互换使用,均指重链可变区 的CDR1;“HCDR2”与“CDR-H2”可互换使用,均指重链可变区的CDR2; “HCDR3”与“CDR-H3”可互换使用,均指重链可变区的CDR3。“LCDR1” 与“CDR-L1”可互换使用,均指轻链可变区的CDR1;“LCDR2”与“CDR-L2” 可互换使用,均指轻链可变区的CDR2;“LCDR3”与“CDR-L3”可互换使用, 均指轻链可变区的CDR3。
如本文所用,“Kabat编号系统”、“IMGT编号系统”、“AbM编号系统”、 “Chothia编号系统”是指,在不同指派系统下确定互补结合决定区CDR。所述 指派系统可以使用许多本领域熟知的编号系统容易地确定给定CDR或FR的精 确氨基酸序列边界,这些方案包括:Kabat等人(1991),“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Interest,”第5版PublicHealth Service,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贝塞斯达,马里兰州(“Kabat”编号系统);Al-Lazikani等人,(1997)JMB 273,927-948(“Chothia”编号系统);Lefranc MP等人,“IMGT unique numbering forimmunoglobulin and T cell receptor variable domainsandIg superfamily V-likedomains,”Dev Comp Immunol,2003年1月;27(1):55-77(“IMGT”编号系统); 和Martin等人,“Modelingantibody hypervariable loops:acombinedalgorithm,”PNAS,1989,86(23):9268-9272(“AbM”编号系统);MacCallum 等人,J.Mol.Biol.262:732-745(1996),“Antibody-antigeninteractions:Contact analysisand binding sitetopography,”J.Mol.Biol.262,732-745”(“Contact”编号系 统)。
给定CDR或FR的边界可能取决于用于鉴定的方案而不同。例如,Kabat方 案是基于结构比对,而Chothia方案是基于结构信息。Kabat和Chothia方案的编 号都是基于最常见的抗体区域序列长度,其中通过插入字母提供插入(例如 “30a”)并且在一些抗体中出现缺失。这两种方案将某些插入和缺失(“插入缺失 (indel)”)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从而产生不同的编号。Contact方案是基于对复杂 晶体结构的分析,并且在许多方面与Chothia编号方案相似。AbM方案是介于 Kabat与Chothia定义之间的折衷,其基于Oxford Molecular的AbM抗体建模软件 所使用的方案。
因此,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当理解,给定抗体或其区域(如其可变区)的 “CDR”涵盖由任何上述方案或其他已知方案所定义的CDR。例如,在指定特定 的CDR(例如CDR3)含有给定氨基酸序列的情况下,应理解,这样的CDR还可以 具有由任何上述方案或其他已知方案所定义的相应CDR(例如CDR3)的序列。同 样,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应当理解给定抗体或其区域(如其可变区)的FR涵盖由 任何上述方案或其他已知方案所定义的FR。
本发明不仅包括完整的抗体,还包括具有免疫活性的抗体的片段或抗体与 其他序列形成的融合蛋白。因此,本发明还包括所述抗体的片段、衍生物和类 似物。
本发明中的抗体可以是全长蛋白(如IgG1,IgG2a,IgG2b或者IgG2c),也可以 是包含抗原抗体结合域或抗原结合片段的蛋白片段(例如Fab,F(ab'),sdAb,scFv 片段)。
如本文所用,抗原结合片段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i)Fab片段;(ii)F(ab')2片段;(iii)Fd片段;(iv)Fv片段;(v)单链Fv(scFv)分子;(vi)dAb片段;和(vii)由 模拟抗体高变区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最小识别单位(例如,独立的互补性决定区 (CDR)如CDR3肽)或受约束的FR3-CDR3-FR4肽。在另一优选例,本发明的抗体 或其抗原结合片段选自下组:驼源单域抗体、scFv、scFv二聚体、BsFv、dsFv、 dsFv2、dsFv-dsFv'、Fv片段、Fab、Fab'、F(ab')2、ds双功能抗体、纳米抗体、 域抗体或双价域抗体。
在本发明中,抗体包括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技术所制备的鼠的、嵌合的、 人源化的或者全人的抗体。重组抗体,例如嵌合的和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包 括人的和非人的部分,可以通过标准的DNA重组技术获得,它们都是有用的抗 体。嵌合抗体是一个分子,其中不同的部分来自不同的动物种,例如具有来自 鼠的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区,和来自人免疫球蛋白的恒定区的嵌合抗体。人源化 的抗体是指来源于非人物种的抗体分子,具有一个或多个来源于非人物种的互 补决定区(CDRs)和来源于人免疫球蛋白分子的框架区域。这些嵌合和人源化的 单克隆抗体可以采用本领域熟知的DNA重组技术制备。
在本发明中,抗体可以是单特异性、双特异性、三特异性、或者更多的多 重特异性。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抗体还包括其保守性变异体,指与本发明抗体的氨基 酸序列相比,有至多10个,较佳地至多8个,更佳地至多5个,最佳地至多3个 氨基酸被性质相似或相近的氨基酸所替换而形成多肽。这些保守性变异多肽最 好根据表A进行氨基酸替换而产生。
表A
最初的残基 代表性的取代 优选的取代
Ala(A) Val;Leu;Ile Val
Arg(R) Lys;Gln;Asn Lys
Asn(N) Gln;His;Lys;Arg Gln
Asp(D) Glu Glu
Cys(C) Ser Ser
Gln(Q) Asn Asn
Glu(E) Asp Asp
Gly(G) Pro;Ala Ala
His(H) Asn;Gln;Lys;Arg Arg
Ile(I) Leu;Val;Met;Ala;Phe Leu
Leu(L) Ile;Val;Met;Ala;Phe Ile
Lys(K) Arg;Gln;Asn Arg
Met(M) Leu;Phe;Ile Leu
Phe(F) Leu;Val;Ile;Ala;Tyr Leu
Pro(P) Ala Ala
Ser(S) Thr Thr
Thr(T) Ser Ser
Trp(W) Tyr;Phe Tyr
Tyr(Y) Trp;Phe;Thr;Ser Phe
Val(V) Ile;Leu;Met;Phe;Ala Leu
重组蛋白(融合蛋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重组蛋白,其包括抗MCT1抗体(S15-C9)的重链CDR1、 重链CDR2(HCDR2)和重链CDR3(HCDR3)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MCT1抗体 的轻链CDR1(LCDR1)、轻链CDR2(LCDR2)和轻链CDR3(LCDR3)中的一种或多 种,
所述重链HCDR1-3的序列如下:
重链可变区的CDR1(Kabat)RSWIN(SEQ ID NO.1)
重链可变区的CDR2(Kabat)RIYPGDGDINHNEKFKD(SEQ ID NO.2)
重链可变区的CDR3(Kabat)SGEGYYAAMDY(SEQ ID NO.3)
所述轻链LCDR1-3的序列如下:
轻链可变区的CDR1(Kabat或AbM)TASSSVRSNYLH(SEQ ID NO.4)
轻链可变区的CDR2(Kabat或AbM)STSNLAS(SEQ ID NO.5)
轻链可变区的CDR3(Kaba或AbM)HQYHRSPYT(SEQ ID NO.6)
或使用其他的编号系统的确定的重链CDR1-3序列如下:
重链可变区的CDR1(AbM规则)ASVFSRSWIN(SEQ ID NO.16)
重链可变区的CDR2(AbM规则)RIYPGDGDIN(SEQ ID NO.17)
重链可变区的CDR3(AbM规则)SGEGYYAAMDY(SEQ ID NO.3)或
重链可变区的CDR1(IMGT规则)ASVFSRSW(SEQ ID NO.18)
重链可变区的CDR2(IMGT规则)IYPGDGDI(SEQ ID NO.19)
重链可变区的CDR3(IMGT规则)VRSGEGYYAAMDY(SEQ ID NO.20)
或使用其他的编号系统的确定的轻链CDR1-3序列如下:
轻链可变区的CDR1(IMGT规则)SSVRSNY(SEQ ID NO.21)
轻链可变区的CDR2(IMGT规则)STS
轻链可变区的CDR3(IMGT规则)HQYHRSPYT(SEQ ID NO.22)
其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 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并能够保留MCT1结合亲和力的衍生序 列。
例如,为了避免翻译后修饰(PTM)的风险,对于重链可变区HCDR2的潜 在的PTM位点进行了点突变(DG→DA),所获得的抗体命名为S15-C9 hIgG1 PTM1,使用不同的编号系统的确定的重链HCDR2序列如下:
S15-C9-hIgG1 PTM-1的HCDR2(Kabat规则)RIYPGDADINHNEKFKD
(SEQ ID NO.23)
S15-C9-hIgG1 PTM-1的HCDR2(AbM规则)RIYPGDADIN(SEQ ID NO. 24)
S15-C9-hIgG1 PTM-1的HCDR2(IMGT规则)IYPGDADI(SEQ ID NO.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经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序 列所形成的序列优选为同源性或序列相同性为至少80%,较佳地至少85%,更 佳地至少为90%,最佳地至少95%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本发明所述的重组蛋白包括MCT1鼠源抗体的重链可变 区和/或MCT1抗体的轻链可变区,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7所 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另一优选例中,本发明所述的重组蛋白包括MCT1人源化抗体的重链可 变区和MCT1抗体的轻链可变区,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9、10、 11、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含有SEQ ID NO.:13、14或15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其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 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并能够保留MCT1结合亲和力的衍生序 列。
较佳地,所述的重组蛋白还包括抗体重链恒定区和/或抗体轻链恒定区,所 述的抗体重链恒定区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为鼠源抗体重链恒定区或人源抗体 重链恒定区,更佳地为人源抗体重链恒定区。所述的抗体轻链恒定区为本领域 常规,较佳地为鼠源轻链抗体恒定区或人源抗体轻链恒定区,更佳地为人源抗 体轻链恒定区。
所述的重组蛋白为本领域常规的蛋白质,较佳地,其为抗体全长蛋白、抗 原抗体结合域蛋白质片段、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antibodyfragment,scFv)、单域抗体(single domain antibody,sdAb)和单区抗体 (Signle-domainantibody)中的一种或多种,以及上述抗体所制得的单克隆抗体或 多克隆抗体。所述单克隆抗体可以由多种途径和技术进行研制,包括杂交瘤技 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单淋巴细胞基因克隆技术等,主流是通过杂交瘤技术从 野生型或转基因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
所述的抗体全长蛋白为本领域常规的抗体全长蛋白,其包括重链可变区、 轻链可变区、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所述的蛋白质的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 变区与人源重链恒定区和人源轻链恒定区构成全人源抗体全长蛋白。较佳地, 所述的抗体全长蛋白为IgG1、IgG2、IgG3或IgG4。
所述的单链抗体为本领域常规的单链抗体,其包括重链可变区、轻链可变 区和15~20个氨基酸的短肽。
所述的抗原抗体结合域蛋白质片段为本领域常规的抗原抗体结合域蛋白 质片段,其包括轻链可变区、轻链恒定区和重链恒定区的Fd段。较佳地,所述 的抗原抗体结合域蛋白质片段为Fab和F(ab')。
核酸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核酸(包括DNA,线性或环状mRNA),其编码上述的 抗体(例如抗MCT1的抗体)或重组蛋白或抗MCT1的抗体的重链可变区或轻链可 变区。
所述核酸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较佳地,包括以下的步骤: 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获得编码上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或者通过人工全序列合成 的方法得到编码上述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编码上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碱基序列可以适当 引入替换、缺失、改变、插入或增加来提供一个多聚核苷酸的同系物。本发明 中多聚核苷酸的同系物可以通过对编码该蛋白序列基因的一个或多个碱基在 保持抗体活性范围内进行替换、缺失或增加来制得。
载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核酸的重组表达载体。
其中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可通过本领域常规方法获得,即:将本发明所述的 核酸分子连接于各种表达载体上构建而成。所述的表达载体为本领域常规的各 种载体,只要其能够容载前述核酸分子即可。所述载体较佳地包括:各种质粒、 粘粒、噬菌体或病毒载体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重组表达载体的重组表达转化体。
其中,所述重组表达转化体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规的制备方法,较佳地 为:将上述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宿主细胞中制得。所述的宿主细胞为本领域常 规的各种宿主细胞,只要能满足使上述重组表达载体稳定地自行复制,且所携 带所述的核酸可被有效表达即可。较佳地,所述宿主细胞为E.coli TG1或E.coli BL21细胞(表达单链抗体或Fab抗体),或者HEK293或CHO细胞(表达全长IgG抗 体)。将前述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宿主细胞中,即可得本发明优选的重组表达转 化体。其中所述转化方法为本领域常规转化方法,较佳地为化学转化法,热激 法或电转法。
抗体的制备
本发明抗体或其片段的DNA分子的序列可以用常规技术,比如利用PCR扩 增或基因组文库筛选等方法获得。此外,还可将轻链和重链的编码序列融合在 一起,形成单链抗体。
一旦获得了有关的序列,就可以用重组法来大批量地获得有关序列。这通 常是将其克隆入载体,再转入细胞,然后通过常规方法从增殖后的宿主细胞中 分离得到有关序列。
此外,还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合成有关序列,尤其是片段长度较短时。 通常,通过先合成多个小片段,然后再进行连接可获得序列很长的片段。
目前,已经可以完全通过化学合成来得到编码所述的本发明的抗体(或其片 段,或其衍生物)的DNA序列。然后可将该DNA序列引入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 现有的DNA分子(或如载体)和细胞中。此外,还可通过化学合成将突变引入本 发明蛋白序列中。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的适当DNA序列以及适当启动子或者控制序列的 载体。这些载体可以用于转化适当的宿主细胞,以使其能够表达蛋白质。
宿主细胞可以是原核细胞,如细菌细胞;或是低等真核细胞,如酵母细胞; 或是高等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优选的动物细胞包括(但并不限于): CHO-S、HEK-293细胞。
通常,在适合本发明抗体表达的条件下,培养转化所得的宿主细胞。然后 用常规的免疫球蛋白纯化步骤,如蛋白A-Sepharose、羟基磷灰石层析、凝胶电 泳、透析、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分子筛层析或亲和层析等本领域技术人 员熟知的常规分离纯化手段纯化得到本发明的抗体。
所得单克隆抗体可用常规手段来鉴定。比如,单克隆抗体的结合特异性可 用免疫沉淀或体外结合试验(如放射性免疫测定(RIA)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来测定。单克隆抗体的结合亲和力例如可用Munson等,Anal. Biochem.,107:220(1980)的Scatchard分析来测定。
本发明的抗体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膜上表达、或分泌到细胞外。如果需 要,可利用其物理的、化学的和其它特性通过各种分离方法分离和纯化重组的 蛋白。这些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些方法的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 常规的复性处理、用蛋白沉淀剂处理(盐析方法)、离心、渗透破菌、超声处理、 超离心、分子筛层析(凝胶过滤)、吸附层析、离子交换层析、高效液相层析(HPLC) 和其它各种液相层析技术及这些方法的结合。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本发明抗体的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
典型地,所述抗体偶联药物包括所述抗体、以及效应分子,所述抗体与所 述效应分子偶联,并优选为化学偶联。其中,所述效应分子优选为具有治疗活 性的药物。此外,所述效应分子可以是毒蛋白、化疗药物、小分子药物或放射 性核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抗体与所述效应分子之间可以是通过偶联剂进行偶联。所述偶联剂 的例子可以是非选择性偶联剂、利用羧基的偶联剂、肽链、利用二硫键的偶联 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非选择性偶联剂是指使效应分子和抗体形成共价 键连接的化合物,如戊二醛等。所述利用羧基的偶联剂可以是顺乌头酸酐类偶 联剂(如顺乌头酸酐)、酰基腙类偶联剂(偶联位点为酰基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抗体上某些残基(如Cys或Lys等)用于与多种功能基团相连,其中包括成像 试剂(例如发色基团和荧光基团),诊断试剂(例如MRI对比剂和放射性同位素), 稳定剂(例如乙二醇聚合物)和治疗剂。抗体可以被偶联到功能剂以形成抗体-功 能剂的偶联物。功能剂(例如药物,检测试剂,稳定剂)被偶联(共价连接)至抗体 上。功能剂可以直接地、或者是通过接头间接地连接于抗体。
抗体可以偶联药物从而形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典型地,ADC包含位 于药物和抗体之间的接头。接头可以是可降解的或者是不可降解的接头。可降 解的接头典型地在细胞内环境下容易降解,例如在目标位点处接头发生降解, 从而使药物从抗体上释放出来。合适的可降解的接头包括,例如酶降解的接头, 其中包括可以被细胞内蛋白酶(例如溶酶体蛋白酶或者内体蛋白酶)降解的含有 肽基的接头,或者糖接头例如,可以被葡糖苷酸酶降解的含葡糖苷酸的接头。 肽基接头可以包括,例如二肽,例如缬氨酸-瓜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或者缬 氨酸-丙氨酸。其它合适的可降解的接头包括,例如,pH敏感接头(例如pH小于 5.5时水解的接头,例如腙接头)和在还原条件下会降解的接头(例如二硫键接头)。不可降解的接头典型地在抗体被蛋白酶水解的条件下释放药物。
连接到抗体之前,接头具有能够和某些氨基酸残基反应的活性反应基团, 连接通过活性反应基团实现。巯基特异性的活性反应基团是优选的,并包括: 例如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卤代酰胺(例如碘、溴或氯代的);卤代酯(例如碘、 溴或氯代的);卤代甲基酮(例如碘、溴或氯代),苄基卤代物(例如碘、溴或氯代 的);乙烯基砜,吡啶基二硫化物;汞衍生物例如3,6-二-(汞甲基)二氧六环,而 对离子是醋酸根、氯离子或者硝酸根;和聚亚甲基二甲基硫醚硫代磺酸盐。接 头可以包括,例如,通过硫代丁二酰亚胺连接到抗体上的马来酰亚胺。
药物可以是任何细胞毒性,抑制细胞生长或者免疫抑制的药物。在实施方 式中,接头连接抗体和药物,而药物具有可以和接头成键的功能性基团。例如, 药物可以具有可以和连接物成键的氨基,羧基,巯基,羟基,或者酮基。在药 物直接连接到接头的情况下,药物在连接到抗体之前,具有反应的活性基团。
有用的药物类别包括,例如,抗微管蛋白药物、DNA小沟结合试剂、DNA 复制抑制剂、烷化试剂、抗生素、叶酸拮抗物、抗代谢药物、化疗增敏剂、拓 扑异构酶抑制剂、长春花生物碱等。特别有用的细胞毒性药物类的例子包括, 例如,DNA小沟结合试剂、DNA烷基化试剂、和微管蛋白抑制剂、典型的细胞 毒性药物包括、例如奥瑞他汀(auristatins)、喜树碱(camptothecins)、多卡霉素/ 倍癌霉素(duocarmycins)、依托泊甙(etoposides)、美登木素(maytansines)和美登 素类化合物(maytansinoids)(例如DM1和DM4)、紫杉烷(taxanes)、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或者含有苯二氮卓的药物(benzodiazepinecontaining drugs)(例 如吡咯并[1,4]苯二氮卓类(PBDs),吲哚啉苯并二氮卓类(indolinobenzodiazepines) 和噁唑烷并苯并二氮卓类(oxazolidinobenzodiazepines))和长春花生物碱(vinca alkaloids)。
在本发明中,药物-接头可以用于在一个简单步骤中形成ADC。在其它实 施方式中,双功能连接物化合物可以用于在两步或多步方法中形成ADC。例如, 半胱氨酸残基在第一步骤中与接头的反应活性部分反应,并且在随后的步骤中, 接头上的功能性基团与药物反应,从而形成ADC。
通常,选择接头上功能性基团,以利于特异性地与药物部分上的合适的反 应活性基团进行反应。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基于叠氮化合物的部分可以用于 特异性地与药物部分上的反应性炔基基团反应。药物通过叠氮和炔基之间的 1,3-偶极环加成,从而共价结合于接头。其它的有用的功能性基团包括,例如 酮类和醛类(适合与酰肼类和烷氧基胺反应),膦(适合与叠氮反应);异氰酸酯和 异硫氰酸酯(适合与胺类和醇类反应);和活化的酯类,例如N-羟基琥珀酰亚胺 酯(适合与胺类和醇类反应)。这些和其它的连接策略,例如在《生物偶联技术》, 第二版(Elsevier)中所描述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 够理解,对于药物部分和接头的选择性反应,当选择了一个互补对的反应活性功能基团时,该互补对的每一个成员既可以用于接头,也可以用于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ADC的方法,可进一步地包括:将抗体与药物-接头 化合物,在足以形成抗体偶联物(ADC)的条件下进行结合。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方法包括:在足以形成抗体-接头偶联物的条件 下,将抗体与双功能接头化合物进行结合。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方法还 进一步地包括:在足以将药物部分通过接头共价连接到抗体的条件下,将抗体 接头偶联物与药物部分进行结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如下分子式所示:
其中:
Ab是抗体,
LU是接头;
D是药物;
而且下标p是选自1到8的值。
检测用途和试剂盒
本发明的抗体或其ADC可用于检测应用,例如用于检测样本,从而提供诊 断信息。
本发明中,所采用的样本(样品)包括细胞、组织样本和活检标本。本发明 使用的术语“活检”应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所有种类的活检。因此本发明 中使用的活检可以包括例如肿瘤的切除样本、通过内窥镜方法或器官的穿刺或 针刺活检制备的组织样本。
本发明中使用的样本包括固定的或保存的细胞或组织样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指含有本发明的抗体(或其片段)的试剂盒,在本发明 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试剂盒还包括容器、使用说明书、缓冲剂等。在优选 例中,本发明的抗体可以固定于检测板。
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在优选例中,所述的组合物是药物组合物,它 含有上述的抗体或其活性片段或其融合蛋白或其ADC或相应的免疫细胞,以及药 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通常,可将这些物质配制于无毒的、惰性的和药学上可接受的 水性载体介质中,其中pH通常约为5-8,较佳地pH约为6-8,尽管pH值可随被配制 物质的性质以及待治疗的病症而有所变化。
配制好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途径进行给药,其中包括(但并不限于):瘤内、腹膜内、静脉内、或局部给药。典型地,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给药途径 较佳地为注射给药或口服给药。所述注射给药较佳地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 腔注射、皮内注射或皮下注射等途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剂型, 较佳地为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形式,可以为水溶液、非水溶液或混悬液,更佳地 为片剂、胶囊、颗粒剂、注射剂或输注剂等。
本发明所述抗体也可以是由核苷酸序列在细胞内表达用于的细胞治疗,比如, 所述抗体用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用于预防和/或治疗与MCT1表达或功能异常相关 的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直接用于结合MCT1蛋白分子,因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 肿瘤等疾病。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安全有效量(如0.001-99wt%,较佳地0.01-90wt%,更佳地0.1-80wt%)的本发明上述的单克隆抗体(或其偶联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或赋形剂。这类载体包括(但并不限于):盐水、缓冲液、葡萄糖、水、甘油、乙醇、 及其组合。药物制剂应与给药方式相匹配。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被制成针剂形 式,例如用生理盐水或含有葡萄糖和其他辅剂的水溶液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制备。药 物组合物如针剂、溶液宜在无菌条件下制造。活性成分的给药量是治疗有效量,例 如每天约1微克/千克体重-约5毫克/千克体重。此外,本发明的多肽还可与其他治疗 剂一起使用。
本发明中,较佳地,本发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还包括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 所述的药用载体为本领域常规药用载体,所述的药用载体可以为任意合适的生理学 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所述的药物辅料为本领域常规的药物辅料,较佳的包 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填充剂或稀释剂等。更佳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 0.01~99.99%的上述蛋白质和0.01~99.99%的药用载体,所述百分比为占所述药物 组合物的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中,较佳地,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施用量为有效量,所述有效量为能 够缓解或延迟疾病、退化性或损伤性病症进展的量。所述有效量可以以个体基础来 测定,并将部分基于待治疗症状和所寻求结果的考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使 用个体基础等上述因素和使用不超过常规的实验来确定有效量。
使用药物组合物时,是将安全有效量的免疫偶联物施用于哺乳动物,其中该 安全有效量通常至少约10微克/千克体重,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超过约50毫克/千 克体重,较佳地该剂量是约10微克/千克体重-约20毫克/千克体重。当然,具体剂量 还应考虑给药途径、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
本发明提供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与MCT1表达或功能异常相 关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较佳地,所述与MCT1表达或功能异常相关的疾病为肿 瘤/癌症。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还包括: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例如,所 述生物活性物质选自免疫抑制药物、化疗剂、双胍类药物或小分子MCT1抑制剂。 例如,二甲双胍或另一种抗糖尿病药,或抗炎药,或所述其他治疗剂是线粒体抑制 剂和/或双胍类药物,或所述其他治疗剂选自二甲双胍(Metformin)、苯乙双胍 (Phenformin)、阿来西定(Alexidine)、二双胍(Bisbiguanide)、Buformim、氯己定 (Chlorohexidine)、氯丙胍(Chlorproguanil)、苯基双胍(Phenylbiguanide)、聚氨基丙 基双胍(Polyaminopropylbiguanide)、聚己缩胍(Polyhexanide)、吗啉胍(Moroxydine)、 格列吡嗪(Glipizide)、格列本脲(Glyburide)、瑞格列奈(Repaglinide)、沙格列汀 (Saxagliptin)、西格列汀(Sitagliptin)、PyrvinumPamoate、氯胍(Proguanil)、多西环素 (Doxycycline)、阿托伐醌(Atovaquone)、卡格列净(Canagliflozin)、格列酮类 (Glitazones)(例如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替加环素(Tigecycline)、Thiazolides(例如,硝唑尼特(Nitazoxanide))、 水杨酰苯胺类(Salicylanilides)(如氯生太尔(Closantel)、氯羟柳胺(Oxyclozanide)、氯 硝柳胺(Niclosamide))、派克昔林(Perhexiline)、普萘洛尔(Propronolol)、非诺贝特(Fenofibrate)、咪康唑(Miconazole)、奈法唑酮(Nefazodone)、喷他脒(Pentamidine)、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间位碘代苄胍(Metaiodobenzylguanidine)、氯尼达明(Lonidamine)、α-生育酚琥珀酸酯(维生素E的主要形式)、碳酸酐酶(Carbonicanhydrase)、ME344(MEI Pharma)、HIF1a抑制剂(例如,白杨素(Chrysin)、Chetomin、 二甲双酚A(Dimethy-bisphenol A)、BAY84-2243)、SR13800、二甲基草酰甘氨酸(Dimethyloxaloylglycine,DMOG)、羰基氰化物对三氟甲氧基苯腙(FCCP)、羰基氰化 物间氯苯腙(CCCP)、抗霉素A(Antimycin A)、寡霉素(Oligomycin)、沙利霉素 (Salinomycin)、二硝基苯酚(Dinitrophenol)、鱼藤酮(Rotenone)、苯乙双胍(Phenformin)、 Tyrphostin9、Atpenin A5、小檗碱(Berberine)、叠氮化物(Azide)、氰化物(Cyanide)、 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pyrvinium、卡格列净(Canagliflozin)、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和厚朴酚(Honokiol)、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咖啡酸苯基酯(Caffeic acid phenyl ester)、Perhenazine、Triflouroperazine、丙酮醛(Methylglyoxal)、以及包含任意前述的组合。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1)本发明的MCT1抗体具有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对于表达MCT1的 细胞具有很高的亲和力(FACS测定EC50可高达约2nM);对不同亚型的MCT (MCT2,MCT3,MCT4)具有高选择性(几乎不结合MCT2、MCT3和MCT4, 与结合MCT1的EC50差异超过100倍)。
(2)本发明的MCT1抗体为阻断型抗体,并且能高效抑制MCT1的通道功 能(3-BP实验Bmax>95%,IC50大约20nM),并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Raji cell 增殖实验Bmax>95%)。
(3)本发明的人源化MCT1抗体具有与鼠源抗体相似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 而且具有更低的免疫原性;人源化抗体不仅在多个肿瘤/自身免疫疾病模型中有 显著的治疗效用,而且还适用于其他与MCT1高表达/高活性有关的疾病,如代 谢类疾病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陈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 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详细条件的实验方 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 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实施例1用于筛选的工具细胞系的构建
在HEK-293T细胞基础上,构建用于筛选的工具细胞。野生型HEK-293T细 胞主要表达MCT1,而MCT2,MCT3,MCT4的表达很低或不表达。
首先,通过基因打靶方法构建MCT1敲除细胞系(293-KO,即MCT1 KO细 胞),并利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证明所获细胞系中MCT1被完全敲除(结 果如图1所示)。
在所述MCT1 KO细胞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多种工具细胞系:先构建Human MCT2(NM_001270622.2)、Human MCT3(NM_001394131.1)、Human MCT4(NM_001042422.3)、mouse MCT1(NM_009196.4)、rat MCT1(NM_012716.2) 及食蟹猴(Cyno)MCT1(NM_001257704.1)的慢病毒,并分别转染293-KO细胞, 获得表达Human MCT2、Human MCT3、Human MCT4、mouse MCT1、rat MCT1 及Cyno MCT1,且不表达人MCT1的细胞系。
实施例2靶向人MCT1(hMCT1)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和制备
步骤一,动物免疫
首先利用含有hMCT1(NM_001166496.2)表达元件的慢病毒转染CHO细胞 系,经过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高表达hMCT1的CHO-hMCT1细胞系,免疫 BALB/c和C57BL/6小鼠(各5只小鼠),用量为1×107细胞数/只,以制备免疫 脾细胞;经过多次免疫后取血清中抗体滴度最高的两只小鼠进行进一步的杂交 瘤制备。
步骤二,杂交瘤细胞的制备与抗体上清筛选
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第4天,取小鼠脾脏并分离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电 融合,用含HAT的完全培养基重悬后接种至96孔板中培养,共获得56块96孔板。
通过高通量流式进行阳性孔筛选,选择对于MCT1高表达细胞特异性结合 并且不结合MCT1 KO细胞的阳性孔,从中选取高结合力的孔共48个做亚克隆; 通过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培养,取其中存在克隆的孔的上清利用高通量流式 细胞术进行进一步确认,共获得有结合活性的克隆孔210个,将这些孔进一步 扩大培养至24孔,利用分别过表达hMCT2/3/4亚型的细胞进行负筛选,排除结 合其他亚型MCT的克隆,选出只结合hMCT1的单克隆(共4个)进一步扩大化 培养。
我们发现,只有极少数克隆才具有亚型选择性。扩增后进一步确认,经过 三步筛选(hMCT1细胞,MCT1 KO细胞,hMCT2/3/4亚型的细胞)后,对确认 只结合hMCT1,不结合hMCT2/3/4的克隆进行扩大和建库。流式筛选具体步骤 如下:
将2×104 293T细胞铺于U底96孔板,离心后去上清,加入50ul杂交瘤细胞培 养基,室温孵育1小时,然后离心去除上清,每孔加入含2%FBS的PBS溶液100ul, 混匀后离心去上清,然后加入50ul Alexa Fluor-647标记的Anti-mouse二抗,室温 孵育1小时,孵育完成后利用高通量流式筛选阳性杂交瘤。
负向筛选时采用细胞为分别表达人hMCT2,hMCT3,hMCT4的细胞,其 他操作与上述相同,筛选对hMCT2/3/4没有结合能力的杂交瘤。
实施例3:本发明抗体与人hMCT1/2/3/4的结合能力检测
将经过三轮筛选所获的优选单克隆进一步扩大培养,并纯化小鼠单克隆抗 体,命名为S15-C9。利用流式细胞术评价S15-C9对人MCT1(野生型HEK293T)、 人MCT2、人MCT3、人MCT4、mouse MCT1、rat MCT1及食蟹猴MCT1的结合 能力,方法如下:
将2×104细胞铺于U底96孔板,离心后去上清,按照如下抗体浓度加入50ul 抗体溶液孵育,室温孵育1小时,然后离心去除上清,每孔加入含2%FBS的PBS 溶液100ul,混匀后离心去上清,然后加入50ul Alexa Fluor-647标记的Anti-mouse 二抗,室温孵育1小时,孵育完成后利用高通量流式进行鉴定。
抗体孵育浓度:0ng/ml、1.524158ng/ml、4.572474ng/ml、13.71742ng/ml、41.15226ng/ml、123.4568ng/ml、370.3704ng/ml、1111.111ng/ml、3333.333ng/ml、10000ng/ml。
如图2所示,筛选获得的阳性单抗S15-C9可以特异性的结合人MCT1,不结 合人MCT2,人MCT3,或人MCT4。同时,S15-C9可以结合食蟹猴MCT1,弱 结合rat MCT,但不结合mouse MCT1。S15-C9对人MCT1、人MCT2、人MCT3、 人MCT4、mouse MCT1、rat MCT1及食蟹猴MCT1的结合活性如表1所示。
表1S15-C9对人MCT1(wt)、人MCT2、人MCT3、人MCT4、mouse MCT1、 rat MCT1及食蟹猴MCT1的结合活性
由于S15-C9表现出非常高的特异性、非常高的亲和力并能够对MCT1的活 性有显著抑制作用(3-BP细胞毒性实验),故被选定用于测序以及后续研究。
实施例4人-鼠嵌合抗体的制备
在已获得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鼠源单抗S15-C9的基础上,构建人-鼠嵌合 抗体。对S15-C9克隆进行基因测序,通过Kabat数据库分析,确定S15-C9的重链 可变区、轻链可变区的CDR氨基酸序列如下所示:
重链可变区的CDR1(Kabat规则)RSWIN(SEQ ID NO.1)
重链可变区的CDR2(Kabat规则)RIYPGDGDINHNEKFKD(SEQ ID NO. 2)
重链可变区的CDR3(Kabat规则)SGEGYYAAMDY(SEQ ID NO.3) 轻链可变区的CDR1(Kabat规则)TASSSVRSNYLH(SEQ ID NO.4) 轻链可变区的CDR2(Kabat规则)STSNLAS(SEQID NO.5)
轻链可变区的CDR3(Kabat规则)HQYHRSPYT(SEQ ID NO.6)
VH氨基酸序列
QVQLQQSGPELVKSGASVKISCKTSASVFSRSWINWVKQRPGQGLEWIGRIYPGDGDINHNEKFKDKATLTADKSSSTAYMKLTSLTSVDSAVYFCVRSGEGYYAAMDYWGQGTSVTVSS(SEQ ID NO.7)
VL氨基酸序列
QIVLTQSPAIMSASLGERVTMTCTASSSVRSNYLHWYQQKPGSSPKLWISSTSNLASGVPARFSGSGSGTSYSLTISSMEAEDAATYYCHQYHRSPYTFGGGTKLEI K(SEQ ID NO.8)
根据其他规则确定的S15-C9的CDR序列如下:
重链可变区的CDR1(AbM规则)ASVFSRSWIN(SEQ ID NO.16)
重链可变区的CDR2(AbM规则)RIYPGDGDIN(SEQ ID NO.17)
重链可变区的CDR3(AbM规则)SGEGYYAAMDY(SEQ ID NO.3)
重链可变区的CDR1(IMGT规则)ASVFSRSW(SEQ ID NO.18)
重链可变区的CDR2(IMGT规则)IYPGDGDI(SEQ ID NO.19)
重链可变区的CDR3(IMGT规则)VRSGEGYYAAMDY(SEQ ID NO.20)
轻链可变区的CDR1(AbM规则)TASSSVRSNYLH(SEQ ID NO.4)
轻链可变区的CDR2(AbM规则)STSNLAS(SEQ ID NO.5)
轻链可变区的CDR3(AbM规则)HQYHRSPYT(SEQ ID NO.6)
轻链可变区的CDR1(IMGT规则)SSVRSNY(SEQ ID NO.21)
轻链可变区的CDR2(IMGT规则)STS
轻链可变区的CDR3(IMGT规则)HQYHRSPYT(SEQ ID NO.22)
通过设计引物将上述所获得抗体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序列分别克隆入含 有人IgG1重链恒定区和Kappa链恒定区的载体,经鉴定无误后,利用转染技术 和哺乳动物表达细胞(CHO-S或HEK-293细胞)将构建的嵌合型抗体表达,纯 化,所获得的人-鼠嵌合型抗体,命名为S15-C9 hIgG1。为了避免PTM的风险, 对于重链可变区的潜在的PTM位点进行了点突变(DG→DA),所获得的抗体 命名为S15-C9 hIgG1 PTM1(S15-C9 hIgG1 PTM1的重链CDR2(Kabat规则): RIYPGDADINHNEKFKD,SEQ ID NO.23)。
如图3和图4所示,S15-C9嵌合抗体S15-C9-hIgG1及PTM突变抗体 S15-C9-hIgG1PTM-1可以结合人MCT1和食蟹猴MCT1,发明人表达了现有技术 (WO 2019/136300)的代表性人源化抗体序列作为阳性对照(Benchmark), 结合活性如表2所示。S15-C9-IgG1对人MCT1的亲和活性相较于Benchmark高 3-4倍。
如图5所示,S15-C9嵌合抗体S15-C9-hIgG1及PTM突变抗体S15-C9-hIgG1 PTM-1对人MCT2,人MCT3,或人MCT4都不结合。各抗体对人MCT2、3、4 的结合能力计算公式为:MFI(hMCT2/3/4)/MFI(hMCT1)*100%。
表2 S15-C9嵌合抗体S15-C9-hIgG1及PTM突变抗体S15-C9-hIgG1 PTM-1 以及Benchmark抗体对人MCT1与猴MCT1结合的半数有效浓度。
实施例5:本发明抗体抑制MCT1活性从而阻断3-溴丙酮酸 (3-Bromopyruvate,3-BP)的细胞毒性
3-BP是一种强烷化剂,主要通过MCT1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毒性。前期实 验也显示,MCT1基因敲除显著提高了293T细胞对于3-BP引起的细胞毒性的耐 受性,相较于wildtype细胞提高了近100倍,从而进一步证实了MCT1在介导3-BP 进入细胞引发细胞死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图6)。
根据该实验,选择了85uM作为3-BP的工作浓度。本实验以MCT1的特异 性小分子抑制剂AZD3965(Selleck)为阳性对照,发现AZD3965在100nM就可 以几乎完全阻断3-BP的细胞毒性。
HEK293T细胞以2.5x104/孔接种到96孔板,培养过夜。将抗体溶液倍比(1: 2)稀释然后加入细胞培养板中,最终工作浓度为50,25,12.5,6.25,3.13, 1.56,0.78,0.39ug/ml。孵育3小时后,加入3-BP(工作浓度为85uM)。37 度培养箱中培养6小时,将细胞取出,使用Promega公司的CellTiter-Glo检测液 (35ul/well),在Cytation3(Biotek)读取Luminescence。检测每个孔的细胞 活力(Cell viability)。
孔细胞活力%=(孔读数-PBS孔读数)/(阳性对照孔读数-PBS孔读数)*100%
如图7所示,鼠源parental抗体S15-C9,人-鼠嵌合抗体S15-C9-hIgG1,和PTM 突变抗体S15-C9-PTM1都可以抑制MCT1活性,从而阻断3-BP引起的细胞毒性。 而Human IgG1同型对照(Isotype)没有作用。
表3为S15-C9及其嵌合抗体S15-C9-hIgG1及PTM突变抗体S15-C9-hIgG1 PTM-1阻断3-BP引起细胞毒性半数有效浓度IC50。S15-C9及其嵌合抗体 S15-C9-hIgG1在3-BP实验中IC50相较于Benchmark低2-3倍。
表3
S15-C9 S15-C9-hIgG1 S15-C9-hIgG1-PTM-1 Benchmark
IC50(ug/ml) 2.62 2.65 2.74 6.96
实施例6 S15-C9的人源化及活性测定
参照S15-C9的抗体重链可变区序列(SEQ ID NO:7)和轻链可变区序列(SEQ IDNO:8),在Germline数据库中选取与其非CDR区匹配最好的人源化模板。然 后将鼠源抗体S15-C9的CDR区移植到所选择的人源化模板上,替换人源模板的 CDR区,再与lgG1恒定区重组,同时以鼠源抗体的三维结构为基础,对包埋 残基、与CDR区有直接相互作用的残基,以及对VL和VH的构象有重要影响 的残基进行回复突变,得到4个人源化重链的可变区(SEQID NO:9,SEQ ID NO: 10,SEQ ID NO:11,SEQ ID NO:12)及3个人源化轻链的可变区(SEQID NO:13, SEQ ID NO:14,SEQ ID NO:15)。
表4
基于所述改造的VH和VL,分别组合表达这些人源化的重链及轻链,最终 共得到的12个人源化抗体,即S15-C9-H1至S15-C9-H12。各抗体相应的重链和 轻链组合如下表所示:
表5
序列编号 VL1 VL2 VL3
VH1 S15-C9-H1 S15-C9-H2 S15-C9-H3
VH2 S15-C9-H4 S15-C9-H5 S15-C9-H6
VH3 S15-C9-H7 S15-C9-H8 S15-C9-H9
VH4 S15-C9-H10 S15-C9-H11 S15-C9-H12
首先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这12个人源化抗体对表达人MCT1的HEK293的 亲和活性(实验方法参照实施例3),结果如表6所示。
表6人源化抗体对对表达人MCT1的HEK293的结合亲和力
/>
发明人还测定了12个人源化抗体在3-BP细胞毒性实验中的活性,实验方法 参照实施例5。
实验结果如表7所示,各人源化抗体几乎都可有效阻断3-BP引起的细胞毒 性,并呈浓度依赖性。
表7人源化抗体阻断3-BP引起的细胞毒性
/>
还测定12个人源化抗体在对人Raji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方法参照实 施例7。实验结果表明,所有人源化抗体均表现出显著抑制Raji细胞增殖。
实施例7 MCT1抗体抑制人Raji细胞增殖
取对数生长期Raji细胞,用1640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以1*104细胞/孔接 种到96孔板中,培养过夜。将抗体溶液倍比(1:3)稀释然后加入细胞培养板 中,最终工作浓度为450、150、50、16.67、5.56、1.85、0.62、0.21、0.07ug/mL 共九个浓度,human IgG1作为阴性对照。继续培养72小时后加入XTT测定细胞 活力,酶标仪读数(OD450),测定抑制百分率(%)
抑制百分率(%)=100-(OD抗体处理孔-ODblank孔)/(ODPBS对照孔-ODblank孔)*100%
鼠源parental抗体S15-C9,人-鼠嵌合抗体S15-C9-hIgG1,和PTM突变抗体 S15-C9-PTM1都可以抑制Raji细胞增殖,而Human IgG1同型对照没有作用。
本发明的抗体序列的对应不同的编号系统如下表所示:
表8.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 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 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Kabat编号系统):
SEQ ID NO.1所示的HCDR1,
SEQ ID NO.2所示的HCDR2,和
SEQ ID NO.3所示的HCDR3;
SEQ ID NO.1所示的HCDR1,
SEQ ID NO.23所示的HCDR2,
SEQ ID NO.3所示的HCDR3;或者
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AbM编号系统):
SEQ ID NO.16所示的HCDR1,
SEQ ID NO.17所示的HCDR2,和
SEQ ID NO.3所示的HCDR3
SEQ ID NO.16所示的HCDR1,
SEQ ID NO.24所示的HCDR2,
SEQ ID NO.3所示的HCDR3;或者
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IMGT编号系统):
SEQ ID NO.18所示的HCDR1,
SEQ ID NO.19所示的HCDR2,
SEQ ID NO.20所示的HCDR3;
SEQ ID NO.18所示的HCDR1,
SEQ ID NO.25所示的HCDR2,
SEQ ID NO.20所示的HCDR3;
其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并能够保留MCT1结合亲和力的衍生序列。
2.一种抗体的重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链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链可变区。
3.一种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Kabat编号系统或AbM编号系统):
SEQ ID NO.4所示的LCDR1,
SEQ ID NO.5所示的LCDR2,
SEQ ID NO.6所示的LCDR3,或者,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包括以下三个互补决定区CDR(根据IMGT编号系统):
SEQ ID NO.21所示的LCDR1,
序列如STS所示的LCDR2,
SEQ ID NO.22所示的LCDR3;
其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并能够保留MCT1结合亲和力的衍生序列。
4.一种抗体的轻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链具有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
5.一种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体具有:
(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和/或
(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
或者,所述抗体具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链;和/或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链,其中,上述氨基酸序列中任意一种氨基酸序列还包括任选地经过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至少一个氨基酸的,并能够保留MCT1结合亲和力的衍生序列。
6.一种多特异性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特异性抗体包含第一抗原结合区,所述第一抗原结合区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和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其中,所述多特异性抗体还包括靶向选自下组的靶点的第二抗原结合区:EGFR、TGFβ、BCMA、B7H6、GUCY2C、DLL3、CD38、CD123、CD19、CD20、CD22、B7-H3、GPC3、HER2、PMSA、CD28、4-1BB、OX40、CD40、CD27、CD3、CTLA4、PD1、PDL1、BCMA、GLP-1、Trop2、TIGIT、LAG-3、FGL1、TLR7、CCR8、CD47、CD39、CD73、CD147、Claudin 18.2,或其组合。
7.一种重组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组蛋白具有:
(i)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链、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链、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体;以及
(ii)任选的提升蛋白理化性质或成药性的功能域,较佳地选自下组的多肽:抗体多肽或抗体结构域(包含Fc多肽或其片段,例如,人IgG1、IgG2、IgG3或IgG4 Fc区或其片段)、血清白蛋白、人或其他灵长类动物血清白蛋白、单体(也称为阿德乐汀(adnectin))、亲和体(affibody)、经设计的锚蛋白重复蛋白(DARPin)、抗运载蛋白(anticalin)、乙二醇(PEG)、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XTEN分子、rPEG分子,或任意前述的片段或变体。
8.一种CAR构建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R构建物的单克隆抗体抗原结合区域的scFv段为特异性结合于MCT1的结合区,并且所述scFv具有如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和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
9.一种重组的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细胞表达外源的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CAR构建物。
10.一种抗体药物偶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含有:
(a)抗体部分,所述抗体部分选自下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链可变区、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链、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链可变区、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链、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体、或其组合;和
(b)与所述抗体部分偶联的偶联部分,所述偶联部分选自下组:可检测标记物、细胞毒性药物、细胞因子、放射性核素、酶、或其组合。
CN202210864493.8A 2022-07-21 2022-07-21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Pending CN1174306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4493.8A CN117430697A (zh) 2022-07-21 2022-07-21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PCT/CN2023/108737 WO2024017383A1 (zh) 2022-07-21 2023-07-21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64493.8A CN117430697A (zh) 2022-07-21 2022-07-21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0697A true CN117430697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52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64493.8A Pending CN117430697A (zh) 2022-07-21 2022-07-21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0697A (zh)
WO (1) WO202401738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2259A (zh) * 2011-06-24 2014-04-16 森彻斯有限公司 细胞外靶向药物缀合物
EP3000479A1 (en) * 2014-09-23 2016-03-30 Klinikum rechts der Isar der Technischen Universität München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IMiDs and composition or combination for use in treating IMiD sensitive diseases
GB201418626D0 (en) * 2014-10-20 2014-12-03 Univ London Queen Mary Method
MX2020007033A (es) * 2018-01-05 2021-02-26 Immunext Inc Anticuerpos anti-mct1 y usos de estos.
KR102377008B1 (ko) * 2019-07-01 2022-03-21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Mct 발현 또는 활성 억제제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혈관신생 관련 안과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약학적 조성물
US20210373022A1 (en) * 2020-06-01 2021-12-02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ethods and kits for detecting exosomal protein
CN111707825A (zh) * 2020-07-29 2020-09-25 四川携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mct1和mct4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7383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21907A1 (en) Antibodies specific to trophoblast antigen 2 (trop2)
WO2019024911A1 (zh) B7h3抗体-药物偶联物及其医药用途
WO2022095926A1 (zh) 靶向于白介素36r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20017629A1 (en) Ox40 antibody,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use thereof
CN111253488A (zh) Cd47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20041748A1 (en) Antibodies specific to muc18
CA3105415A1 (en) Antibodies specific to folate receptor alpha
WO2022179039A1 (zh) 抗人cd73抗体及其应用
US20220041749A1 (en) Antibodies specific to muc18
CN113045659B (zh) 抗cd73人源化抗体
JP7119104B2 (ja) 抗trailr2抗体-毒素-複合体およびその抗腫瘍治療における薬物用途
AU2014342610A1 (en) Anti-EFNA4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WO2022179466A1 (zh) 抗Siglec15抗体及其用途
CN113461821B (zh) 抗cd3人源化抗体
US20230203153A1 (en) Antibodies specific to abcb5 and uses thereof
CN117500832A (zh) 抗her3抗体、含有该抗体的抗体药物缀合物及其用途
WO2024017383A1 (zh) 抗mct1抗体及其用途
CN110152014B (zh) 抗trailr2抗体-毒素-偶联物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药物用途
CN110141666B (zh) 抗trailr2抗体-毒素-偶联物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药物用途
CN117430708B (zh) 一种抗Claudin18.2抗体
CN113307871B (zh) 新型抗cd19抗体和cd19-car-t细胞的制备及其应用
WO2023143535A1 (zh) 一种靶向il-18bp的抗体及其应用
WO2023109962A1 (zh) 结合人cd73的抗体、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KR20170076332A (ko) 항 Ang2 항체를 포함하는 면역강화제
CN115594762A (zh) 一种铁蛋白重链抗体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