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9644A -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9644A
CN117429644A CN202311467715.3A CN202311467715A CN117429644A CN 117429644 A CN117429644 A CN 117429644A CN 202311467715 A CN202311467715 A CN 202311467715A CN 117429644 A CN117429644 A CN 117429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ttom seat
survey
ho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77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德成
庞晓辉
焦崇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guang City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Yingli Office
Shouguang Shengcheng Jingwei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guang City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Yingli Office
Shouguang Shengcheng Jingwei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guang City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Yingli Office, Shouguang Shengcheng Jingwei Surveying And Map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guang City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Yingli Office
Priority to CN2023114677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96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9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9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64U10/14Flying platforms with four distinct rotor axes, e.g. quadcop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0/00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UAVs
    • B64U20/80Arrangement of on-board electronics, e.g. avionics systems or wiring
    • B64U20/87Mounting of imaging devices, e.g. mounting of gimb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60/00Undercarriages
    • B64U60/40Undercarriages foldable or retrac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3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imaging, photography or videography
    • B64U2101/32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imaging, photography or videography for cartography or topograph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采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包括无人机体、底部座和全站仪,所述全站仪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本发明通过使得一号折板在旋转90°后准确嵌入在三号折板中,完成精确的90°旋转调节,从而实现对全站仪从底部勘测角度调节至水平,在降下无人机体后,直接完成全站仪的角度调节,从而实现地面三脚架的安装,并进行地面地理信息的勘测,减少人工拆解调节步骤,自动调节迅速准确,同时配合控制阀的瞬时启闭,完成通入气体的泄气,从而根据实际地面勘测要求进行实际角度的便捷调节,实际地理信息勘测便捷有效,从上空勘测到地面勘测切换迅速和稳定,且实际调节精度高,范围广,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信息采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根据综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和保护的规划工作。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主要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北斗等)、遥感仪器和底部搭载的全站仪进行配合使用,并完成地理信息的勘测采集。
现有技术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通常采用无人机搭载全站仪,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配合向下布置的全站仪勘测口,实现下方地理信息的勘测采集,并在无人机降下后配置在固定式三脚架上,且通过拆卸调整全站仪后额外布置位于地面上,以及通过增设固定在三脚架上的全站仪实现静态地面上方的地理信息采集,然而前者降落无人机后需要拆装或者重新调节搭载的全站仪的勘测方向,实际操作麻烦,使用不便,而后者则需要额外购设固定式静态全站仪进行地理信息检测,实际投入成本较高,两组勘测机器的维护保养以及携带运输均较为麻烦,应用效果不佳,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用的地理信息勘测采集时较为不便,使用效果不佳。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当采用单组无人机搭载全站仪在上空飞行勘测时,随着空中勘测完毕,当落回地面并进行装配进行地面低水平勘测时,由于空中飞行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等在空气相对运动下附着在全站仪表面,使得勘测镜头组以及全站仪表面积尘严重,需要清洁后进行后续有效的检测,然而目前采用的清洁方式,清洁范围有限,全方位清洁下需要人工辅助操作,效率低,影响连续勘测作业的工作效率,使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包括无人机体、底部座和全站仪,所述全站仪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全站仪转动套设在底部座的底部,所述底部座的内部开设有内部腔,所述转轴转动套接在底部座的侧面中,所述底部座的侧面转动套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在转轴的外端面上,所述内部腔内表面的上下面均固定连接有三号折板,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一号折板和二号折板,所述一号折板和二号折板均位于内部腔的内部且与两个三号折板交替分布,一个所述三号折板的侧面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三号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引导弧杆,所述二号折板活动套设在引导弧杆的外表面上,所述二号折板与下方的三号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内部腔的部分空腔中填充有滑油,所述底部座的两侧均转动套设有反向转动组件,两个所述反向转动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吹扫组件,所述无人机体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底部座的两侧均设有可控供气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放大推动组件,所述可控供气组件和放大推动组件的一端均与内部腔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一号折板和上方的三号折板的结构相适配,所述二号折板与下方的三号折板相适配,所述一号折板和三号折板之间的左上方空间填充滑油,两个所述三号折板均与转轴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底部座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号孔和二号孔,所述一号孔二号孔均与内部腔相连通,所述二号孔和一号孔位于三号折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二号孔中设有滑油。
优选的,所述反向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环、齿轮环、套环、固定轴和二号齿轮,所述转动环位于底部座的外侧,所述齿轮环固定套接在转动环的内表面上,所述套环固定连接在转动环的侧面上,所述套环转动套接在底部座的侧面上,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在底部座的侧面上,所述二号齿轮转动套接在固定轴的外表面上,所述二号齿轮分别与齿轮环和一号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部座的侧面开设有弧槽,所述弧槽的内表面与套环转动套接,所述底部座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体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可控供气组件包括气泵、气管和控制阀,所述气泵固定设在底部座的侧面上,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气泵固定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一号孔中,所述控制阀固定连通在气管的外侧且靠近一号孔处。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通框、固定管、支撑腿和二号弹簧,所述连通框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体的底面,所述固定管固定连通在连通框的底面,所述支撑腿活动套接在固定管的内部,所述二号弹簧的一端与支撑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的另一端穿过连通框并固定连接在连通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放大推动组件包括曲管、放大筒、活动塞、三号弹簧和活动杆,所述曲管的一端固定套接在二号孔中,所述放大筒固定连通在曲管和连通框之间,所述活动塞活动套接在放大筒的内部,所述三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塞的顶面,所述三号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放大筒内腔的顶部,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在活动塞的底面,所述活动杆的下端活动套接在曲管中,所述放大筒的底部开设有泄压小孔。
优选的,所述吹扫组件包括摆动框、安装孔和风扇,所述摆动框位于底部座的外侧,所述摆动框与转动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摆动框的正面,所述风扇布置在安装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利用可控供气组件进行通气,配合一号孔将气体通入至内部腔中,并推动一号折板旋转,同时配合转轴的旋转,完成全站仪的旋转调节,且配合三号折板和一号折板形状适配的效果,使得一号折板在旋转90°后准确嵌入在三号折板中,完成精确的90°旋转调节,从而实现对全站仪从底部勘测角度调节至水平,在降下无人机体后,直接完成全站仪的角度调节,从而实现地面三脚架的安装,并进行地面地理信息的勘测,减少人工拆解调节步骤,自动调节迅速准确,同时配合控制阀的瞬时启闭,完成通入气体的泄气,从而根据实际地面勘测要求进行实际角度的便捷调节,实际地理信息勘测便捷有效,从上空勘测到地面勘测切换迅速和稳定,且实际调节精度高,范围广,使用效果好。
2、本发明通过在转轴的端面通过连接轴套设一号齿轮,并配合反向转动组件的布置,使得供气效果下实现转轴旋转并完成全站仪从下往上转动的同时,利用反向转动组件实现吹扫组件从水平向下转动,配合吹扫组件中的吹扫效果,在完成空中飞行勘测后,利用对向旋转的全站仪和吹扫组件,完成全站仪两侧面和勘测口端的吹扫清洁,大大提高了实际吹扫清洁范围,且在自动化完成范围内吹扫的同时,实现有效清洁,避免高空飞行勘测后表面附着大量灰尘和杂质而影响后续地面水平勘测,实际吹扫清洁范围广,清洁自动且时机好,在无人机体降下过程中实现清洁,并直接进行与固定式三脚架的装配,节省中间时间,综合提高全面地理信息勘测的效率。
3、本发明通过再次利用可控供气组件对内部腔内部压力空气的供给,配合无人机体下降的同时,伴随着一号折板旋转上移完成全站仪的角度调节的同时,配合一号折板的转动进一步压缩内部腔另一侧的滑油,配合滑油压力的增加使得放大推动组件中的活动杆在液压力推动下动作,从而快速压缩放大筒内部滑油,使得支撑组件中的油压同步升高,并向下实现支撑腿的下放,保证在飞行中收缩支撑腿,减少裸露面积,降低风阻,同时收缩整体上下结构长度,集中重心,从而提高无人机体的飞行稳定,同时配合同步飞行过程中同步升起收缩的支撑腿,避免全站仪向下勘测时受外侧下方的支撑腿干扰勘测范围,避免勘测画面被遮挡,进一步提高勘测质量,同时在降下无人机体时,自动同步下降支撑腿,完成着落,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部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底部座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反向转动组件和吹扫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反向转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号折板、二号折板和三号折板的分布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号折板和二号折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可控供气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支撑组件和放大推动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放大推动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无人机体;2、底部座;3、全站仪;4、转轴;5、内部腔;6、一号折板;7、二号折板;8、三号折板;9、通孔;10、引导弧杆;11、一号弹簧;12、连接轴;13、一号齿轮;14、反向转动组件;141、转动环;142、齿轮环;143、套环;144、固定轴;145、二号齿轮;15、吹扫组件;151、摆动框;152、安装孔;153、风扇;16、一号孔;17、二号孔;18、弧槽;19、可控供气组件;191、气泵;192、气管;193、控制阀;20、支撑组件;201、连通框;202、固定管;203、支撑腿;204、二号弹簧;21、放大推动组件;211、曲管;212、放大筒;213、活动塞;214、三号弹簧;215、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包括无人机体1、底部座2和全站仪3,全站仪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4,全站仪3转动套设在底部座2的底部,底部座2的内部开设有内部腔5,转轴4转动套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中,底部座2的侧面转动套接有连接轴12,连接轴12固定连接在转轴4的外端面上,内部腔5内表面的上下面均固定连接有三号折板8,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均位于内部腔5的内部且与两个三号折板8交替分布,一个三号折板8的侧面开设有通孔9,两个三号折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引导弧杆10,二号折板7活动套设在引导弧杆10的外表面上,二号折板7与下方的三号折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11,内部腔5的部分空腔中填充有滑油,底部座2的两侧均转动套设有反向转动组件14,两个反向转动组件14之间固定连接有吹扫组件15,无人机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20,底部座2的两侧均设有可控供气组件19,支撑组件20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放大推动组件21,可控供气组件19和放大推动组件21的一端均与内部腔5相连通。
第一实施例:无人机体1起飞时,底部全站仪3勘测口竖直向下,并在空中飞行期间,向下进行土地勘测,当降落至固定三脚架附近高度时,启动可控供气组件19中的气泵191,并使得气体通过气管192输入至一号孔16中,且气体进入到内部腔5的内部,随着内部腔5中下部的三号折板8和一号折板6之间的直角空间中气体压力增加,高压气体推动一号折板6向上转动,同时带动转轴4旋转,随着转轴4旋转,同时带动底部座2中的全站仪3跟随摆动,使得全站仪3底部勘测口从底部向上旋转至水平,同时一号折板6向上嵌入位于上方的三号折板8中,且随着转轴4带动固定在端面的连接轴12旋转,使得连接轴12上的一号齿轮13旋转,从而使得啮合连接的反向转动组件14中的二号齿轮145旋转,使得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套设在固定轴144上的二号齿轮145带动外部啮合的齿轮环142旋转,从而使得齿轮环142带动转动环141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使得转动环141带动外表面连接的吹扫组件15旋转,且实际吹扫组件15从水平方向上向下旋转,同时全站仪3从下往上旋转,且在启动可控供气组件19时同步启动吹扫组件15,使得全站仪3旋转瞬间,吹扫组件15沿着全站仪3外侧吹扫清洁,且随着全站仪3向上转动,且吹扫组件15向下转动,吹扫组件15依次完成全站仪3横向侧面、底面和另一侧的侧面的吹扫,此时全站仪3勘测口完成水平调节,控制阀193关闭,完成保压维持稳定,当需要根据勘测情况调整全站仪3勘测角度时,启动控制阀193并进行瞬间启闭动作,进行内部腔5中的逐步泄气,随着泄气动作,内部腔5中的一号折板6逐渐复位,并同时带动转轴4旋转复位一定角度,使得全站仪3角度改变。
首先,通过利用可控供气组件19进行通气,配合一号孔16将气体通入至内部腔5中,并推动一号折板6旋转,同时配合转轴4的旋转,完成全站仪3的旋转调节,且配合三号折板8和一号折板6形状适配的效果,使得一号折板6在旋转90°后准确嵌入在三号折板8中,完成精确的90°旋转调节,从而实现对全站仪3从底部勘测角度调节至水平,在降下无人机体1后,直接完成全站仪3的角度调节,从而实现地面三脚架的安装,并进行地面地理信息的勘测,减少人工拆解调节步骤,自动调节迅速准确,同时配合控制阀193的瞬时启闭,完成通入气体的泄气,从而根据实际地面勘测要求进行实际角度的便捷调节,实际地理信息勘测便捷有效,从上空勘测到地面勘测切换迅速和稳定,且实际调节精度高,范围广,使用效果好。
此外,通过在转轴4的端面通过连接轴12套设一号齿轮13,并配合反向转动组件14的布置,使得供气效果下实现转轴4旋转并完成全站仪3从下往上转动的同时,利用反向转动组件14实现吹扫组件15从水平向下转动,配合吹扫组件15中的吹扫效果,在完成空中飞行勘测后,利用对向旋转的全站仪3和吹扫组件15,完成全站仪3两侧面和勘测口端的吹扫清洁,大大提高了实际吹扫清洁范围,且在自动化完成范围内吹扫的同时,实现有效清洁,避免高空飞行勘测后表面附着大量灰尘和杂质而影响后续地面水平勘测,实际吹扫清洁范围广,清洁自动且时机好,在无人机体1降下过程中实现清洁,并直接进行与固定式三脚架的装配,节省中间时间,综合提高全面地理信息勘测的效率。
第二实施例:当无人机体1降下并启动可控供气组件19时,随着压力空气推动一号折板6向上摆动时,压缩一号折板6上部空间,使得填充的滑油快速通过通孔9流通至另一侧,使得内部腔5中另一侧油压升高,从而通过二号孔17将液压力传输至放大推动组件21的内部,使得活动杆215上移,并带动活动塞213向上移动压缩放大筒212中的滑油,三号弹簧214压缩,支撑组件20中的连通框201内部油压升高,并使得支撑组件20中的支撑腿203受油压作用向下推动,使得支撑腿203底部越过底部座2的底面并移动至下方,并与着陆平台接触,完成着落。
首先,通过再次利用可控供气组件19对内部腔5内部压力空气的供给,配合无人机体1下降的同时,伴随着一号折板6旋转上移,完成全站仪3的角度调节的同时,配合一号折板6的转动进一步压缩内部腔5另一侧的滑油,配合滑油压力的增加使得放大推动组件21中的活动杆215在液压力推动下动作,从而快速压缩放大筒212内部滑油,使得支撑组件20中的油压同步升高,并向下实现支撑腿203的下放,保证在飞行中收缩支撑腿,减少裸露面积,降低风阻,同时收缩整体上下结构长度,集中重心,从而提高无人机体1的飞行稳定,同时配合同步飞行过程中同步升起收缩的支撑腿203,避免全站仪3向下勘测时受外侧下方的支撑腿干扰勘测范围,避免勘测画面被遮挡,进一步提高勘测质量,同时在降下无人机体1时自动同步向下伸出支撑腿203,下降完成着落,使用效果好。
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一号折板6和上方的三号折板8的结构相适配,二号折板7与下方的三号折板8相适配,一号折板6和三号折板8之间的左上方空间填充滑油,两个三号折板8均与转轴4的外表面滑动接触,底部座2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号孔16和二号孔17,一号孔16二号孔17均与内部腔5相连通,二号孔17和一号孔16位于三号折板8的左右两侧,二号孔17中设有滑油。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利用一号折板6和上方的三号折板8的结构相适配以及二号折板7与下方的三号折板8相适配,使得转轴4带动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向上旋转摆动时,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均能够刚好旋转90°并卡在上下两个三号折板8中,一方面实现精确限位,保证旋转极限后旋转90°,实现全站仪3从竖直向下转动至水平横向位置,此外,通过控制滑油的填充,配合通孔9的开设,使得一号折板6旋转上移过程中,挤压部分滑油,压缩实际空间,将滑油压缩至二号孔17中,提供支撑组件20的动作动力,其中引导弧杆10引导二号折板7的转动运动,配合一号弹簧11的弹性,方便自动复位。
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反向转动组件14包括转动环141、齿轮环142、套环143、固定轴144和二号齿轮145,转动环141位于底部座2的外侧,齿轮环142固定套接在转动环141的内表面上,套环143固定连接在转动环141的侧面上,套环143转动套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上,固定轴144固定连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上,二号齿轮145转动套接在固定轴144的外表面上,二号齿轮145分别与齿轮环142和一号齿轮13啮合连接,底部座2的侧面开设有弧槽18,弧槽18的内表面与套环143转动套接,底部座2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体1的底面。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反向转动组件14的动作,使得全站仪3和吹扫组件15保持对向旋转运动,配合位置错开的动作,实现全站仪3外表面和勘测端口的全面吹扫,提高吹扫清洁范围,二号齿轮145在一号齿轮13和齿轮环142之间,弧槽18与套环143转动套接,维持反向转动组件14的转动稳定,配合两侧对称分布的效果,实现稳定的转动。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9所示,可控供气组件19包括气泵191、气管192和控制阀193,气泵191固定设在底部座2的侧面上,气管192的一端与气泵191固定连通,气管192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一号孔16中,控制阀193固定连通在气管192的外侧且靠近一号孔16处。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利用可控供气组件19实现压力空气的给入,提供转动动力,且控制阀193在转动后关闭,实现稳压下的调节后稳定,并利用间歇启闭少量泄气,在逐渐复位过程中实现不同角度的调节。
如图1、图2、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支撑组件20包括连通框201、固定管202、支撑腿203和二号弹簧204,连通框201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体1的底面,固定管202固定连通在连通框201的底面,支撑腿203活动套接在固定管202的内部,二号弹簧204的一端与支撑腿203的顶面固定连接,二号弹簧204的另一端穿过连通框201并固定连接在连通框201的内部,放大推动组件21包括曲管211、放大筒212、活动塞213、三号弹簧214和活动杆215,曲管211的一端固定套接在二号孔17中,放大筒212固定连通在曲管211和连通框201之间,活动塞213活动套接在放大筒212的内部,三号弹簧2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塞213的顶面,三号弹簧21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放大筒212内腔的顶部,活动杆215固定连接在活动塞213的底面,活动杆215的下端活动套接在曲管211中,放大筒212的底部开设有泄压小孔。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利用支撑组件20的伸缩动作,在飞行状态下集中重心降低风阻,且减小影响勘测画面,同时在降下时使得支撑腿203自动同步动作,完成稳定着落支撑,放大推动组件21配合二号孔17的连通,引导油压的传输,实现小体积下油压的压缩,利用流道直径变化,控制位移距离,充分控制支撑组件20的伸缩距离控制,二号弹簧204和三号弹簧214均具有连接和弹性复位的作用,放大筒212底部的泄压小孔维持移动下的空气压力平衡。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吹扫组件15包括摆动框151、安装孔152和风扇153,摆动框151位于底部座2的外侧,摆动框151与转动环141固定连接,安装孔152开设在摆动框151的正面,风扇153布置在安装孔152中。
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吹扫组件15配合与全站仪3的对向运动,完成全面吹扫清洁。
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无人机体1起飞时,底部全站仪3勘测口竖直向下,并在空中飞行期间,向下进行土地勘测,当降落至固定三脚架附近高度时,启动可控供气组件19中的气泵191,并使得气体通过气管192输入至一号孔16中,且气体进入到内部腔5的内部,随着内部腔5中下部的三号折板8和一号折板6之间的直角空间中气体压力增加,高压气体推动一号折板6向上转动,同时带动转轴4旋转,随着转轴4旋转,同时带动底部座2中的全站仪3跟随摆动,使得全站仪3底部勘测口从底部向上旋转至水平,同时一号折板6向上嵌入位于上方的三号折板8中,且随着转轴4带动固定在端面的连接轴12旋转,使得连接轴12上的一号齿轮13旋转,从而使得啮合连接的反向转动组件14中的二号齿轮145旋转,使得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套设在固定轴144上的二号齿轮145带动外部啮合的齿轮环142旋转,从而使得齿轮环142带动转动环141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使得转动环141带动外表面连接的吹扫组件15旋转,且实际吹扫组件15从水平方向向下旋转,同时全站仪3从下往上旋转,且在启动可控供气组件19时同步启动吹扫组件15,使得全站仪3旋转瞬间,吹扫组件15沿着全站仪3外侧吹扫清洁,且随着全站仪3向上转动,且吹扫组件15向下转动,吹扫组件15依次完成全站仪3横向侧面、底面和另一侧的侧面的吹扫,此时全站仪3勘测口完成水平调节,控制阀193关闭,完成保压维持稳定,当需要根据勘测情况调整全站仪3勘测角度时,启动控制阀193并进行瞬间启闭动作,进行内部腔5中的逐步泄气,随着泄气动作,内部腔5中的一号折板6逐渐复位,并同时带动转轴4旋转复位一定角度,使得全站仪3角度改变;当无人机体1降下并启动可控供气组件19时,随着压力空气推动一号折板6向上摆动时,压缩一号折板6上部空间,使得填充的滑油快速通过通孔9流通至另一侧,使得内部腔5中另一侧油压升高,从而通过二号孔17将液压力传输至放大推动组件21的内部,使得活动杆215上移,并带动活动塞213向上移动压缩放大筒212中的滑油,三号弹簧214压缩,支撑组件20中的连通框201内部油压升高,并使得支撑组件20中的支撑腿203受油压作用向下推动,使得支撑腿203底部越过底部座2的底面并移动至下方,并与着陆平台接触,完成着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包括无人机体(1)、底部座(2)和全站仪(3),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站仪(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全站仪(3)转动套设在底部座(2)的底部,所述底部座(2)的内部开设有内部腔(5),所述转轴(4)转动套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中,所述底部座(2)的侧面转动套接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固定连接在转轴(4)的外端面上,所述内部腔(5)内表面的上下面均固定连接有三号折板(8),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所述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均位于内部腔(5)的内部且与两个三号折板(8)交替分布,一个所述三号折板(8)的侧面开设有通孔(9),两个所述三号折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引导弧杆(10),所述二号折板(7)活动套设在引导弧杆(10)的外表面上,所述二号折板(7)与下方的三号折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11),所述内部腔(5)的部分空腔中填充有滑油,所述底部座(2)的两侧均转动套设有反向转动组件(14),两个所述反向转动组件(14)之间固定连接有吹扫组件(15),所述无人机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20),所述底部座(2)的两侧均设有可控供气组件(19),所述支撑组件(20)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放大推动组件(21),所述可控供气组件(19)和放大推动组件(21)的一端均与内部腔(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折板(6)和上方的三号折板(8)的结构相适配,所述二号折板(7)与下方的三号折板(8)相适配,所述一号折板(6)和三号折板(8)之间的左上方空间填充滑油,两个所述三号折板(8)均与转轴(4)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座(2)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号孔(16)和二号孔(17),所述一号孔(16)二号孔(17)均与内部腔(5)相连通,所述二号孔(17)和一号孔(16)位于三号折板(8)的左右两侧,所述二号孔(17)中设有滑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转动组件(14)包括转动环(141)、齿轮环(142)、套环(143)、固定轴(144)和二号齿轮(145),所述转动环(141)位于底部座(2)的外侧,所述齿轮环(142)固定套接在转动环(141)的内表面上,所述套环(143)固定连接在转动环(141)的侧面上,所述套环(143)转动套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上,所述固定轴(144)固定连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上,所述二号齿轮(145)转动套接在固定轴(144)的外表面上,所述二号齿轮(145)分别与齿轮环(142)和一号齿轮(13)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座(2)的侧面开设有弧槽(18),所述弧槽(18)的内表面与套环(143)转动套接,所述底部座(2)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体(1)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供气组件(19)包括气泵(191)、气管(192)和控制阀(193),所述气泵(191)固定设在底部座(2)的侧面上,所述气管(192)的一端与气泵(191)固定连通,所述气管(192)的另一端固定套接在一号孔(16)中,所述控制阀(193)固定连通在气管(192)的外侧且靠近一号孔(16)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包括连通框(201)、固定管(202)、支撑腿(203)和二号弹簧(204),所述连通框(201)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体(1)的底面,所述固定管(202)固定连通在连通框(201)的底面,所述支撑腿(203)活动套接在固定管(202)的内部,所述二号弹簧(204)的一端与支撑腿(203)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204)的另一端穿过连通框(201)并固定连接在连通框(201)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推动组件(21)包括曲管(211)、放大筒(212)、活动塞(213)、三号弹簧(214)和活动杆(215),所述曲管(211)的一端固定套接在二号孔(17)中,所述放大筒(212)固定连通在曲管(211)和连通框(201)之间,所述活动塞(213)活动套接在放大筒(212)的内部,所述三号弹簧(2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活动塞(213)的顶面,所述三号弹簧(21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放大筒(212)内腔的顶部,所述活动杆(215)固定连接在活动塞(213)的底面,所述活动杆(215)的下端活动套接在曲管(211)中,所述放大筒(212)的底部开设有泄压小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组件(15)包括摆动框(151)、安装孔(152)和风扇(153),所述摆动框(151)位于底部座(2)的外侧,所述摆动框(151)与转动环(14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152)开设在摆动框(151)的正面,所述风扇(153)布置在安装孔(152)中。
CN202311467715.3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Pending CN1174296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7715.3A CN117429644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7715.3A CN117429644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9644A true CN117429644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54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7715.3A Pending CN117429644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96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3825A (zh) * 2024-02-29 2024-04-02 潍坊天盛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多地形测绘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03825A (zh) * 2024-02-29 2024-04-02 潍坊天盛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多地形测绘装置
CN117803825B (zh) * 2024-02-29 2024-04-30 潍坊天盛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多地形测绘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29644A (zh) 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CN110015414A (zh) 一种无人机多角度倾斜摄影设备
CN112983268B (zh) 一种应用于建设工程质量的破土器
CN210831105U (zh) 一种用于铁皮石斛溯源系统的摄像监控装置
CN115067029A (zh) 一种可变间距调节的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播种机
CN114524088A (zh) 一种多功能倾斜摄影测绘地理信息用无人机
CN220315329U (zh) 一种测绘无人机
CN108012809B (zh) 一种园林用草坪洒水装置
CN109005911A (zh) 一种便携式高空串果高适应性采摘装置
CN220190804U (zh) 一种便携防倾倒的太阳能板清洁装置
CN111869641A (zh) 一种农用撒药设备
CN215764213U (zh) 一种城市规划用图像采集架
CN213236830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gps接收器支撑架
CN109592613A (zh)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工作篮调平装置
CN213333359U (zh) 一种地理测绘用仪器升降装置
CN213397082U (zh) 一种勘察测绘用定点装置
CN114868628A (zh) 一种园林规划用智能灌溉装置
CN112999800A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除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8189788U (zh) 可调式室外天线中的调角模块
CN217978069U (zh) 一种三维地形测绘装置
CN112490668A (zh) 一种避免高空调节天线角度费时费力的支架调节装置
CN214852610U (zh) 一种园林种植平地辅助装置
CN210221085U (zh) 一种用于测绘的便于调节的rtk接收机
CN214369060U (zh) 一种新型精密角度测量的调节装置
CN220817104U (zh) 一种国土地形规划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