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7976A - 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7976A
CN117417976A CN202311179282.1A CN202311179282A CN117417976A CN 117417976 A CN117417976 A CN 117417976A CN 202311179282 A CN202311179282 A CN 202311179282A CN 117417976 A CN117417976 A CN 117417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hypoxanthine
mof
nano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92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17976B (zh
Inventor
王凯强
李卓然
曹立民
隋建新
林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31117928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7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7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7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17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7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26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oxidoreducta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90Enzymes; Proenzymes
    • G01N2333/902Oxidoreductases (1.)
    • G01N2333/9029Oxidoreductases (1.) acting on -CH2- groups (1.17)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材料Fe7Ni3MOF;称取适量待测鱼肉,加入三氯乙酸溶液,充分搅匀粉粹后,离心取上清液调pH至中性待测;在96孔板中分别加入待测样品液和次黄嘌呤标准溶液,并向其中加入黄嘌呤氧化酶,再分别加入适量磷酸盐缓冲液、Fe7Ni3MOF溶液及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将S3中96孔板放在UV395nm下照射后,放入酶标仪中显色,将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中计算次黄嘌呤含量。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水产品次黄嘌呤比色检测过程中天然酶不稳定且成本昂贵的问题,同时引入UV与纳米材料协同催化进而简化现场检测流程,为水产品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使得水产品物流更加安全高效。

Description

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其中对于食品鲜度的检测尤为重要。在水产品运输过程中,长时间内的储存和运输过程往往会使食品发生各种化学、生物变化,从而影响其口感、风味和食用安全性,而检测鲜度变化的早期阶段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次黄嘌呤则在水产品早期检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作为水产品鲜度早期变化的代表物之一,其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生物代谢情况,含量增加与水产品的新鲜程度息息相关。通过检测食品中次黄嘌呤的含量变化,可以及早预警水产品的变质情况,指导食品的处理和处置,保障食品的安全及质量。目前,次黄嘌呤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技术(LC-MS/MS)等,这些方法在次黄嘌呤含量检测方面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灵敏度,然而,尽管现有的大型仪器次黄嘌呤检测方法表现出色,但在现场应用中仍存在诸多挑战。比色检测法作为一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主要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快速高效以及成本相对较低。通过比色检测法,可以通过观察样品在特定条件下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目标物质的存在与含量。这种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仪器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两种环境,为分析人员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但是传统的次黄嘌呤比色检测使用的天然辣根过氧化物酶极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而纳米酶是一类具有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能够在生理或极端条件下催化底物,具有类似于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在生物领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具有高度的催化效率和特异性,可以在较低的底物浓度下实现高效催化反应,还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催化活性。此外,纳米酶还可以通过调控纳米材料的性质,实现对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和速率的调控。因此,开发基于纳米酶的次黄嘌呤检测方法,能有效解决水产品次黄嘌呤比色检测过程中天然辣根过氧化物酶不稳定且成本昂贵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材料Fe7Ni3MOF;称取对苯二甲酸、六水合氯化铁和六水合硝酸镍溶于N, 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将混合物充分搅拌,将混合物转移至衬有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在120℃条件下反应20h;待其冷却至室温后,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洗涤反应物各三次,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12h,即得Fe7Ni3MOF;
S2:称取待测水产品样品,加入三氯乙酸溶液,充分均质后,离心取上清液调至pH7.0,得到待测液进行次黄嘌呤检测;
S3:在96孔板中分别加入次黄嘌呤标准溶液和S2中待测液,并向其中加入黄嘌呤氧化酶,再分别加入适量磷酸盐缓冲液、Fe7Ni3MOF溶液及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
S4:将S3中96孔板放在UV下照射后,放入酶标仪或分光光度计中检测,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次黄嘌呤浓度为横坐标,建立次黄嘌呤标准曲线用以计算水产品中次黄嘌呤含量。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33mg对苯二甲酸、121.1mg六水合氯化铁和55.5mg六水合硝酸镍溶于20mL N, N-二甲基甲酰胺中,将该混合物室温下搅拌30分钟,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转移至容量为50mL的衬有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真空干燥箱需提前预热好,将装有混合物的高压釜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120℃下加热20h;制备完成后立即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在8000rpm条件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将棕黄色沉淀物用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各洗涤三次,真空干燥12h,即得Fe7Ni3MOF。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1中的Fe7Ni3MOF,干燥后为棕黄色粉末,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2-5g水产品样品与5-10mL 10%三氯乙酸溶液混合,将混合物置于均质机内,剧烈搅匀后取上清液,4℃离心两次,将上清液用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 7.0,得到待测液。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3中,次黄嘌呤标准液是取6.1mg次黄嘌呤溶于0.1mL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中,用1mol/L HCl中和至pH7.0,定容到5mL,即得4.5mmol/L次黄嘌呤溶液,最终将浓度稀释为0.14-0.0043mmol/L;黄嘌呤氧化酶浓度为15-20U/mL;Fe7Ni3MOF浓度为1.5-3mg/mL,MOF溶液用超声清洗机辅助溶解;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0.2mol/L,pH调为3.6-3.9;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浓度为40mmol/L,稀释液为二甲基亚砜,稀释到10mmol/L-15mmol/L。
进一步地,步骤S3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96孔板中迅速加入0.05mL配好的不同浓度次黄嘌呤标准液以及0.05mL的待测样品液,并向其中加入0.012mL浓度为20U/mL的黄嘌呤氧化酶,向混合物中加入0.05mL的磷酸盐缓冲液、0.014mL的Fe7Ni3MOF溶液和0.04m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将其充分混合均匀。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4中,UV波长为315-400nm,距离96孔板上方10-20cm处照射5-10分钟,在65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调节pH过程中需重新定容,定容体积为原来的10倍。
进一步地,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次黄嘌呤的浓度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04-0.070mmol/L,检测限低于0.00163mmol/L。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双金属协同效应制备的Fe7Ni3MOF,使最终得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较好的类过氧化物酶性能,并且产品得率高,该Fe7Ni3MOF材料可用于检测过氧化氢和次黄嘌呤,最终将其应于水产品早期新鲜度检测,因此解决了水产品次黄嘌呤比色检测过程中天然辣根过氧化物酶不稳定且成本昂贵的问题。
2、本发明检测物质为水产品腐败早期物质次黄嘌呤,相比检测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该指标能够更早的探知肉质变化程度,满足市场对于水产品新鲜度早期检测的需求。
3、本发明利用UV对Fe7Ni3MOF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时存在的协同效应,设计比色方法,简化现场检测流程,使该反应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最终可视化检测鱼体次黄嘌呤含量,为水产品现场快速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4、本发明提供的UV与Fe7Ni3MOF纳米材料协同催化的比色检测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常规药品,无需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材料成本低,易于批量制备,并且操作简单,不仅可以为市场提供便捷、准确的检测手段,也使得水产品物流更加安全高效。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UV与Fe7Ni3MOF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Fe7Ni3MOF的扫描电镜图及透射电镜图,图A对应单金属FeMOF的SEM图像,图B对应双金属Fe7Ni3MOF的SEM图像,图C对应双金属Fe7Ni3MOF的TEM图像。
图3为定量检测次黄嘌呤标准品检测曲线图。
图4为UV协同Fe7Ni3MOF检测水产品次黄嘌呤的结果,A、B对应大黄鱼,C、D对应对虾。
图5 A为Fe7Ni3MOF检测次黄嘌呤的紫外吸收光谱图,B为UV协同Fe7Ni3MOF催化检测次黄嘌呤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图6为基于UV的协同催化检测次黄嘌呤方法的最优条件,图A对应不同光源,图B对应不同照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材料Fe7Ni3MOF;称取对苯二甲酸、六水合氯化铁和六水合硝酸镍溶于N, 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将混合物充分搅拌,将混合物转移至衬有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在120℃条件下反应20h;待其冷却至室温后,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洗涤反应物各三次,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12 h,即得Fe7Ni3MOF;
S2:称取待测水产品样品,加入三氯乙酸溶液,充分均质后,离心取上清液调至pH7.0,得到待测液进行次黄嘌呤检测;
S3:在96孔板中分别加入次黄嘌呤标准溶液和S2中待测液,并向其中加入黄嘌呤氧化酶,再分别加入适量磷酸盐缓冲液、Fe7Ni3MOF溶液及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
S4:将S3中96孔板放在UV下照射后,放入酶标仪或分光光度计中检测,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次黄嘌呤浓度为横坐标,建立次黄嘌呤标准曲线用以计算水产品中次黄嘌呤含量。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双金属Fe7Ni3MOF的合成
该纳米酶是使用溶剂热法合成的,称取133mg对苯二甲酸、121.1mg六水合氯化铁和55.5mg六水合硝酸镍溶于20mL N, N-二甲基甲酰胺,将该混合物室温下搅拌30分钟,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转移至50mL衬有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真空干燥箱需提前预热好,将装有混合物的高压釜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120℃下加热20 h。制备完成后立即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在8000rpm条件下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将棕黄色沉淀物用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各洗涤三次,真空干燥12h,得棕黄色粉末,即为双金属Fe7Ni3MOF。
如图2所示,铁镍比例为7:3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通过观察图A即单金属FeMOF与图B即双金属Fe7Ni3MOF 的SEM图像形态,可以看到微观尺寸与形貌结构呈现差异,而图C为双金属Fe7Ni3MOF的TEM图形形态。可以看到单金属MOF呈现8面体,双金属MOF呈现18面体形态,粒径较大,具有更多的表面结合位点,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
(二)建立UV协同 Fe7Ni3MOF纳米酶检测次黄嘌呤的标准曲线
首先,配制次黄嘌呤标准液,取6.1mg次黄嘌呤溶于0.1mL浓度为1mol/L的NaOH中,用1mol/L HCl中和至pH7.0,定容到5mL,即得4.5mmol/L次黄嘌呤溶液,最终将浓度稀释为0.14-0.0043mmol/L。其次,在实验组96孔板中迅速加入0.05mL配好的不同浓度次黄嘌呤标准液和0.012mL浓度为20U/mL的黄嘌呤氧化酶,向混合物中加入0.05mL的磷酸盐缓冲液、0.014 mL的Fe7Ni3MOF溶液和0.04 m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混合均匀后,将该96孔板在25℃室温环境内置于UV395nm下照射7分钟,然后测量652nm的吸光度。从图3可以看出,随次黄嘌呤浓度的增加,吸光度值也逐渐增加,因此利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方程的拟合,建立标准曲线。以次黄嘌呤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拟合曲线为Y=0.26+6.9X,R2=0.99,使用该方法进行次黄嘌呤检测的范围为0.004-0.070mmol/L,检测限0.00163mmol/L,该方法检测限较低,符合水产品鲜度早期检测范围,且检测时间仅为7分钟。
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液需调至pH为3.6时使用。
所述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纯度为分析纯级,需使用二甲基亚砜进行配制。
(三)鱼肉预处理与次黄嘌呤检测
首先,配置10%的三氯乙酸溶液,作为肉质水解液。其次,将先前准备好的4℃下贮藏不同天数大黄鱼与对虾背部肌肉各取2g,向其中加入5mL 10%三氯乙酸,均质后取上清液,4℃离心两次取上清液,用1mol/LHCl和1mol/L NaOH调节其pH为7.0,作为待测液。最后,在96孔板中加入0.05mL的待测样品液,并向其中加入0.012mL浓度为20U/mL的黄嘌呤氧化酶,再加入0.05mL的磷酸盐缓冲液、0.014mL的Fe7Ni3MOF溶液和0.04m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将其充分混合均匀。将96孔板迅速放在UV395nm下照射7分钟后,放入酶标仪中显色,将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Y=0.26+6.9X(X为次黄嘌呤浓度,Y为吸光度)中计算次黄嘌呤含量。
使用UV与纳米酶协同检测的方法对大黄鱼进行次黄嘌呤含量检测,结果如图4A、4B所示,在检测不同新鲜度的鱼类实际样品时,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18101-2019)《新鲜海鱼通则》,TVB-N值≤15mgN/100g的海鱼样品为优级品(一级新鲜度),TVB-N值在15mgN/100g至30mgN/100g之间的为合格品(二级新鲜度),TVB-N值>30mgN/100 g的为不合格品(变质)。将测定的次黄嘌呤值与测定的挥发性盐基氮结果进行对比,呈现相同的增长趋势,说明鱼肉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腐败。因此,根据TVB-N值得知,当次黄嘌呤含量为44.76mg/kg-86.28mg/kg时,大黄鱼为一级新鲜度,当次黄嘌呤含量为86.28 mg/kg-113.91mg/kg时,大黄鱼为二级新鲜度,当大黄鱼次黄嘌呤含量大于113.91mg/kg时鱼肉腐败。除测定次黄嘌呤含量外亦可通过结果颜色比对来判断海水鱼新鲜度。同理,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 2733-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TVB-N值<30 mgN/100g为新鲜,TVB-N值>30 mgN/100 g为变质,将次黄嘌呤值与测定的TVB-N结果进行对比,呈相同的增长趋势,说明对虾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腐败。由此推出,当检测4℃下不同储藏时间的对虾实际样品时,如图4C、4D所示,当次黄嘌呤含量小于96.96mg/kg时,对虾为新鲜,当次黄嘌呤含量大于96.96mg/kg时,对虾为腐败。
实施例2:Fe7Ni3MOF检测次黄嘌呤的原理验证及UV对于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探究
在第一组实验中,在实验组中加入0.05mL浓度为1mmol/L的次黄嘌呤标准液和0.01mL浓度为20U/mL的黄嘌呤氧化酶,37℃孵育10分钟,使之充分反应,再向其中加入0.05mL的磷酸盐缓冲液、0.014mL的Fe7Ni3MOF溶液和0.04m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60℃水浴7分钟后取出,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同时设立对照组,将上述反应过程中的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Fe7Ni3MOF及3,3’,5,5’-四甲基联苯胺分别换成与之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以排除Fe7Ni3MOF、黄嘌呤氧化酶自身存在较强的氧化性对3,3’,5,5’-四甲基联苯胺氧化的影响。
在第二组实验中,在实验组中分别加入0.08mL浓度为9.8mol/L、0.98mol/L、0.098mol/L的过氧化氢标准液和0.04mL 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0.015mLFe7Ni3MOF溶液,将过氧化氢、Fe7Ni3MOF与显色底物进行混合。将该溶液迅速置于UV395nm下光照5分钟,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同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1为0.08mL浓度为9.8mol/L过氧化氢标准液、0.04mL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0.015mL Fe7Ni3MOF溶液,黑暗条件下反应5分钟;对照组2为0.08mL超纯水、0.04mL3,3’,5,5’-四甲基联苯胺和0.015mL Fe7Ni3MOF溶液,在无过氧化氢时,UV395nm下光照5分钟,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如图5A所示,未添加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Fe7Ni3MOF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对照组几乎未在652nm处明显出峰,说明其他物质对3,3’,5,5’-四甲基联苯胺显色影响较小,而实验组添加次黄嘌呤在652nm处明显出峰,说明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过氧化氢,而Fe7Ni3MOF纳米酶溶液催化过氧化氢产生O2 -超氧阴离子,使得3,3’,5,5’-四甲基联苯胺迅速转化为氧化型3,3’,5,5’-四甲基联苯胺,从而显现蓝色。因此证明Fe7Ni3MOF可用来检测次黄嘌呤。如图5B所示,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结果可看出对照组1与实验组对比下UV对于显色的协同催化效果,即吸光度提高,反应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快检方法的建立。将对照组2与实验组对比可看出,在无过氧化氢条件下,652nm处未出峰,说明光照未对3,3’,5,5’-四甲基联苯胺有催化作用,进一步说明是因过氧化氢的存在,UV协同Fe7Ni3MOF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超氧阴离子O2 -,使得3,3’,5,5’-四甲基联苯胺显色,检测结果准确。因此证明UV对于产生超氧阴离子O2 -步骤具有明显催化效果。
实施例3:检测条件探究
为了优化UV协同催化反应的检测性能,对光源和光照时间进行了详细研究。在第一组实验中,为探究不同光源对催化过程的影响,在实验组96孔板中迅速加入0.05mL浓度为0.1mmol/L的次黄嘌呤标准液和0.012mL浓度为20U/mL黄嘌呤氧化酶,再加入0.05mL的磷酸盐缓冲液、0.014mL的Fe7Ni3MOF溶液和0.04m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混合均匀。将96孔板分别在UV395nm、UV365nm、白炽光、黑暗情况下保持6分钟,然后在652nm下进行吸光度检测。在第二组实验中,为探究不同光照时间对催化过程的影响,在实验组96孔板中迅速加入0.05mL浓度为0.1mmol/L的次黄嘌呤标准液和0.012mL浓度为20U/mL的黄嘌呤氧化酶,再加入0.05mL的磷酸盐缓冲液、0.014 mL的Fe7Ni3MOF溶液和0.04 m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混合均匀,分别用UV395nm照射0分钟、1分钟、3分钟、5分钟、7分钟、9分钟,同时以黑暗条件作为对照,然后在652nm处测定吸光度。
如图6A所示,黑暗情况下产生的过氧化氢也能在Fe7Ni3MOF催化下产生超氧阴离子从而使得3,3’,5,5’-四甲基联苯胺显色,但是在白炽光及紫外光照射下,催化效果更好,可以更快的产生超氧阴离子,吸光值增高。而UV395nm催化的效果稳定且优于UV365nm与白炽光。如图6B所示,在UV395nm的催化下,随着照射时间不断增加,超氧阴离子增多,吸光度不断上升,而氧化型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吸光度于7分钟左右达到峰值且较为稳定。而黑暗情况下产生的过氧化氢虽也能在Fe7Ni3MOF催化下产生超氧阴离子,但显色效果差于光照效果且9分钟仍未达到峰值。因此UV395nm光照7分钟是较为合适的条件。
实施例4:对未知水产品进行次黄嘌呤检测
将先前准备好的4℃下贮藏的大黄鱼与对虾背部肌肉样品各取2g,向其中加入5mL浓度为10%的三氯乙酸水溶液,均质、离心两次取上清液,用1mol/L HCl和1mol/L NaOH调节其pH为7.0,作为待测液。在96孔板中加入0.05mL的待测样品液,并向其中加入0.012mL浓度为20U/mL的黄嘌呤氧化酶,再加入0.05 mL的磷酸盐缓冲液、0.014mL的Fe7Ni3MOF溶液和0.04m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将其充分混合均匀。将96孔板迅速放在UV395nm下照射7分钟后,放入酶标仪中显色,将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Y=0.26+6.9X(X为次黄嘌呤浓度,Y为吸光度)中计算次黄嘌呤含量。
最终得到该大黄鱼样品次黄嘌呤含量为160.37mg/kg,大于113.91mg/kg,说明鱼肉样品腐败。该对虾样品次黄嘌呤含量为135.56mg/kg,大于96.96mg/kg,说明虾肉腐败。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利用UV协同Fe7Ni3MOF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超氧阴离子O2 -的原理,不仅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使现场快速检测更加高效,并且制备该纳米酶成本较低且稳定性优于天然辣根过氧化物酶,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首先将金属溶液六水合氯化铁和六水合硝酸镍同有机配体对苯二甲酸混合在N,N-二甲基甲酰胺的溶剂环境中,高温生成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Fe7Ni3MOF材料,并验证其检测水产品腐败早期物质次黄嘌呤的性能。然后对鱼肉进行酸溶处理,去除影响检测因素如蛋白质及脂肪后,次黄嘌呤因其水溶性质而立即溶于水中,经离心并调pH后成为检测样品溶液。最终,基于UV协同Fe7Ni3MOF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超氧阴离子O2 -的原理,将样品溶液、黄嘌呤氧化酶、Fe7Ni3MOF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室温混合后,UV395nm照射仅7分钟即可读取吸光度值,计算出次黄嘌呤含量,判断腐败程度,形成一种快速简便的现场检测方法,用于次黄嘌呤的比色检测;
从纳米酶适合用于水产品新鲜度检测的角度出发,可以调控活性的纳米酶既确保其稳定性优于天然酶,又使该检测的成本更低,利于开发更加简便快捷的试剂盒等商品,从UV协同Fe7Ni3MOF催化的角度出发,本发明首次将光学催化与Fe7Ni3MOF相结合引入比色检测中,使吸光值更快达到峰值,大大缩短反应时间,对于推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光学催化在水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纳米酶材料Fe7Ni3MOF;称取对苯二甲酸、六水合氯化铁和六水合硝酸镍溶于N, 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将混合物充分搅拌,将混合物转移至衬有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密闭后在120℃条件下反应20h;待其冷却至室温后,用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洗涤反应物各三次,收集沉淀物,真空干燥12h,即得Fe7Ni3MOF;
S2:称取待测水产品样品,加入三氯乙酸溶液,充分均质后,离心取上清液调至pH 7.0,得到待测液进行次黄嘌呤检测;
S3:在96孔板中分别加入次黄嘌呤标准溶液和S2中待测液,并向其中加入黄嘌呤氧化酶,再分别加入适量磷酸盐缓冲液、Fe7Ni3MOF溶液及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
S4:将S3中96孔板放在UV下照射后,放入酶标仪或分光光度计中检测,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次黄嘌呤浓度为横坐标,建立次黄嘌呤标准曲线用以计算水产品中次黄嘌呤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33mg对苯二甲酸、121.1mg 六水合氯化铁和55.5mg 六水合硝酸镍溶于20mL N, N-二甲基甲酰胺,将该混合物室温下搅拌30分钟,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转移至50mL衬有聚四氟乙烯的高压釜中,将装有混合物的高压釜放入真空干燥箱内,在120℃下加热20h;制备完成后立即取出,冷却至室温后,8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将棕黄色沉淀物用N, 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醇各洗涤三次,真空干燥12h,即得Fe7Ni3MO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Fe7Ni3MOF,干燥后为棕黄色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2-5g水产品样品与5-10mL 10%三氯乙酸溶液混合,将混合物置于均质机内,剧烈搅匀后取上清液,4℃离心两次,将上清液用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 7.0,得到待测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次黄嘌呤标准液是取6.1mg 次黄嘌呤溶于0.1mL浓度为1mol/L的NaOH溶液中,用1mol/L HCl中和至pH 7.0,定容到5mL,即得4.5mmol/L的次黄嘌呤溶液,最终将次黄嘌呤浓度稀释为0.14-0.0043mmol/L;黄嘌呤氧化酶浓度为15-20U/mL;Fe7Ni3MOF浓度为1.5-3mg/mL,Fe7Ni3MOF溶液用超声清洗机辅助溶解;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0.2mol/L,pH调为3.6-3.9;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浓度为40mmol/L,稀释液为二甲基亚砜,稀释到10mmol/L-15mmol/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96孔板中迅速加入0.05mL配好的不同浓度次黄嘌呤标准液以及0.05mL的待测样品液,并向其中加入0.012mL浓度为20U/mL的黄嘌呤氧化酶,向混合物中加入0.05mL的磷酸盐缓冲液、0.014mL的Fe7Ni3MOF溶液和0.04mL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溶液,将其充分混合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UV波长为315-400nm,距离96孔板上方10-20cm处照射5-10分钟,在652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在调节pH过程中需重新定容,定容体积为原来的10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次黄嘌呤的浓度为横坐标,建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04-0.070mmol/L,检测限低于0.00163mmol/L。
CN202311179282.1A 2023-09-13 2023-09-13 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Active CN117417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9282.1A CN117417976B (zh) 2023-09-13 2023-09-13 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9282.1A CN117417976B (zh) 2023-09-13 2023-09-13 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7976A true CN117417976A (zh) 2024-01-19
CN117417976B CN117417976B (zh) 2024-05-24

Family

ID=89523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9282.1A Active CN117417976B (zh) 2023-09-13 2023-09-13 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797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508A (zh) * 2017-01-06 2017-06-16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检测鱼中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
CN114113506A (zh) * 2021-12-20 2022-03-0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定量检测次黄嘌呤判别肉类新鲜度的方法
CN115372297A (zh) * 2022-07-26 2022-11-2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水产品鲜度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15920965A (zh) * 2022-10-14 2023-04-07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金复合双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的方法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
CN116003818A (zh) * 2023-01-05 2023-04-25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制备功能化多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的方法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5508A (zh) * 2017-01-06 2017-06-16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检测鱼中次黄嘌呤含量的方法
CN114113506A (zh) * 2021-12-20 2022-03-01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通过定量检测次黄嘌呤判别肉类新鲜度的方法
CN115372297A (zh) * 2022-07-26 2022-11-22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水产品鲜度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CN115920965A (zh) * 2022-10-14 2023-04-07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制备纳米金复合双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的方法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
CN116003818A (zh) * 2023-01-05 2023-04-25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制备功能化多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的方法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E HU等: ""Fe-Ni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prominent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for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Sn2+ ions"",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no. 19, 31 December 2020 (2020-12-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7976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lsharabasy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sign and sensing applications of hemin/coordination polymer‐based nanocomposites
CN108226074B (zh) 基于比色荧光双通道的纳米模拟酶及其在分析检测中应用
Amjadi et al. An enzyme-free fluorescent probe based on carbon dots–MnO2 nanosheets for determination of uric acid
CN114113506B (zh) 一种通过定量检测次黄嘌呤判别肉类新鲜度的方法
Ali et al. One pot fabrication of fluorescein functionalized manganese dioxide for fluorescence “Turn OFF–ON” sensing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water and cosmetic samples
CN110618272A (zh) 一种汞离子荧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ang et al. Dual enzym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sensor based on in situ synthesis of ZIF-67@ AgNPs for the detection of IMP in fresh meat
CN117417976B (zh) 基于uv与纳米酶协同快速检测水产品早期新鲜度的方法
Qian et al. Colorimetric glucose sensing with multiple-color changes by using a MnO 2 NSs–TMB nanosystem
Wang et al. Colorimetric detection of hypoxanthine in aquatic products based on the enzyme mimic of cobalt-doped carbon nitride
Xu et al. UiO-66-NH2: An easily attainable and label-free turn-on probe for facile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Han et al. A facile, low-cost bimetallic iron–nickel MOF nanozyme-propelled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sensor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uric acid detection and its smartphone application
CN112557383B (zh) 一种基于MnO2复合酶模拟物的铜离子比色检测方法
He et al. An ultrasensitive colorimetric and fluorescence dual-readout assay for glutathione with a carbon dot–MnO 2 nanosheet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ner filter effect
CN109975287A (zh) 一种用Au@NH2-MIL-125作为纳米酶催化剂检测双氧水和半胱氨酸的方法
Zhang et al. Flow injection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human serum samples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to optimize synthesized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carbon dots
Liu et al. A light-operated dual-mode method for neuroblastoma diagnosis based on a Tb-MOF: from biometabolite detection to logic devices
CN116735580B (zh) 基于双模态单原子纳米酶的肉品新鲜度检测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haichi et al. Determination of glucose and cholesterol using a novel optimized luminol-CuO nanoparticles-H 2 O 2 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by box–behnken design
CN116003818B (zh) 一种制备功能化多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的方法及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应用
CN110057805B (zh) 一种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水产品新鲜度的方法
CN115754278A (zh) 一种基于纳米酶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Li et al. Bimetallic Fe/Ni metal organic framework-based hypoxanthine biosensor for early monitoring of freshness changes of aquatic products
CN114887644A (zh) 氮掺杂的碳化铁/碳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287055B (zh) 具有高选择性快速检测锌离子的试剂及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