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3892A -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3892A
CN117413892A CN202311430914.7A CN202311430914A CN117413892A CN 117413892 A CN117413892 A CN 117413892A CN 202311430914 A CN202311430914 A CN 202311430914A CN 117413892 A CN117413892 A CN 117413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w
mixed
fermentation
fermented feed
rumina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309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飞
李大刚
闵力
童雄
赵开玲
黄皖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of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14309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38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3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38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1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rumin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30/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30/1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of green fodder
    • A23K30/15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of green fodder using chemicals or microorganisms for ensil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30/0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30/10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of green fodder
    • A23K30/15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of green fodder using chemicals or microorganisms for ensilaging
    • A23K30/18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servation of materials in order to produce animal feeding-stuffs of green fodder using chemicals or microorganisms for ensilaging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饲料技术领域,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通过大豆秸秆、水稻秸秆与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其中发酵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本发明发现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四种菌的混合对大豆秸秆的发酵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但上述四种菌混合用于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混合物发酵时,其协同作用更为明显,不仅实现了大豆秸秆青贮化利用的难题,同时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并有效降低瘤胃发酵中甲烷的产气量,能够为反刍动物养殖业带来甲烷减排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蛋白质含量丰富,在我国种植量与产量逐年上升。大豆收获时产生的大量秸秆,生物量高且富含有机酸、黄酮类等活性化合物,可用于饲喂动物,但由于水分含量较高而难以存贮,和其他秸秆类混合青贮后可用做牛、羊等反刍家畜的饲料。
秸秆青贮是指将新鲜青绿植物进行适当加工,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调制保存的多汁饲料,不仅能够较好地保持原料青绿多汁的特性,同时使原料变的更容易被消化,而且具有特殊酸香气味,提高了原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目前中国大豆生产处于提速阶段,大豆秸秆资源已初具规模,大豆秸秆由于水分含量过高使得其单独青贮的存贮效果不佳,大豆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D1:中国专利申请201510550454.0公开了一种以大豆秸秆为原料氨化生产反刍动物发酵饲料的方法,法以大豆秸秆为原料,经氨化发酵处理后制得秸秆氨化饲料,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不受气候和季节限制,产品可长期保存,易于推广;
上述专利其实并没有有效解决或利用大豆秸秆由于水分含量过高的问题,因为上述专利记载的方法第一步就是将大豆秸秆风干或晒干来去除大豆秸秆的水分,然后再进行氨化;并且由于加工氨化秸秆的化学化学调制剂-氨的利用率较低,仅50%左右,其余的氨在打开氨化窖池后放入空气中,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对人和动物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上述专利虽然有效提高了大豆秸秆的利用率,氨化发酵生产出饲料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适口性好,能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对于提高饲料的消化率有良好的作用,但是并没有有效利用大豆秸秆本身水分含量,而是采用风干或晒干的方法来去除大豆秸秆的水分,耗时长且资源利用率交底,还由于氨化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污染。
D2:《核农学报》在2023年记载了一篇文章《青贮玉米与大豆秸秆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青贮品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其公开了青贮玉米和豆科植物混合青贮方式利于青贮原料间养分互补,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说明针对玉米和大豆秸秆的混合青贮制备,已经成为了大豆秸秆资源利用研究开发的方向之一。
D3:中国专利201910282572.6也早于D2公开了大豆秸秆等豆科植物与玉米混合青贮的方式,该专利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南方丘陵山区的青贮饲料,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全株玉米5-15份、豆科作物秸秆1-5份和青贮添加剂0.2-0.5份,所述豆科作物秸秆包括大豆秸秆、绿豆秸秆和花生秸秆,质量比为3∶1∶2,所述青贮添加剂中所述强微99生酵剂、干酵母片、食盐、红糖和水的混合质量比为5∶8∶20∶50。
上述专利法通过多种豆科作物秸秆进行混合并加入玉米制得的青贮饲料略湿润,松软不粘手,色泽黄绿色,具有浓郁的芳香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又含多种维生素,钙铁等多种生长必须营养成分,牛羊喜食,促进家畜生长。
上述的D2和D3提供了一种新的大豆秸秆制作青贮的思路,可以采用其他秸秆与大豆秸秆来利用大豆秸秆本身高含量的水分,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还能够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存贮效果。
基于此,水稻秸秆理论上也是能够与大豆秸秆混合制作青贮饲料的优质原料,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种植面积广、种类多、产量大,具有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特性,但水稻秸秆的处置问题一直是关乎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以解决现有技术对大豆秸秆与水稻秸秆制备青贮饲料没有充分实现两种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的技术问题,通过特定的发酵菌剂配合,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出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该方法制备出的饲料能够有效降低反刍动物瘤胃发酵过程中甲烷气体的产量,对于降低养殖环节碳排放具有积极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通过大豆秸秆、水稻秸秆与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其中发酵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所述大豆秸秆、水稻秸秆的重量比为1:1.5~1.5:1。
优选的,上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还包括玉米粉,所述玉米粉与大豆秸秆、水稻秸秆、发酵菌剂同步混合均匀后进行发酵。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与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打包并挤出空气;
步骤4:在常温下发酵至少7天得到所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还加入有玉米粉进行混合,所述玉米粉的添加量为秸秆碎料重量的0.005-0.006。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的重量比为1:1、2:3或3:2。
优选的,所述发酵菌剂的制备步骤为:将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混合后得到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40℃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40℃温水的质量比为1:20;其中混合菌粉与秸秆碎料的重量比为1:50000。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菌粉中,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的浓度分别为4x109CFU/g、4x109CFU/g、1x109CFU/g和1x109CFU/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0-7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发酵时间为60天。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优势:
(1)本发明发现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四种菌的混合对大豆秸秆的发酵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但上述四种菌混合用于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混合物发酵时,其协同作用更为明显,不仅实现了大豆秸秆青贮化利用的难题,同时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并有效降低瘤胃中发酵甲烷的产气量,能够为反刍动物养殖业带来甲烷减排的效果。
(2)本发明发现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的比例对发酵饲料的营养价值会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本发明通过特定比例的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混合,可以能够充分将大豆秸秆与水稻秸秆的优劣势进行互补,充分利用两种秸秆资源制备出高营养价值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3)本发明通过在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中加入玉米粉能够进一步地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4)本发明通过特定浓度的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四种菌的复配,能够最大化降低瘤胃中发酵甲烷的产气量,最大化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均采用新鲜收割的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如无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的份均为重量份、%均为重量百分数。
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植物乳杆菌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买得到,产品信息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编号:CICC 21804);戊糖片球菌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买得到,产品信息为(Pediococcus pentosaceus;菌株编号:CICC 22229);枯草芽孢杆菌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买得到,产品信息为(Bacillus subtilis;菌株编号:CICC 10089);短乳杆菌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买得到,产品信息为(Lactobacillus brevis;菌株编号:CICC 20014);布氏迟缓乳杆菌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买得到,产品信息为(Lentilactobacillusbuchner;菌株编号:CICC 20293);嗜酸乳杆菌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购买得到,产品信息为(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菌株编号:CICC 607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通过其他市售产品实现,而不仅仅限于上述厂家提供的菌种。
实施例1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2.5份大豆秸秆和2.5份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4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x109CFU/g的短乳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实施例2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3份大豆秸秆和2份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4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x109CFU/g的短乳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实施例3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2份大豆秸秆和3份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4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x109CFU/g的短乳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对比例1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5份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4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x109CFU/g的短乳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对比例2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5份大豆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4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x109CFU/g的短乳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对比例3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2.5份大豆秸秆和2.5份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5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对比例4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2.5份大豆秸秆和2.5份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4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x109CFU/g的布氏迟缓乳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对比例5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2.5份大豆秸秆和2.5份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4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和1x109CFU/g的嗜酸乳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对比例6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5份大豆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5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对比例7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采用如下步骤制得:
步骤1:将5份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浓度为5x109CFU/g的植物乳杆菌、4x109CFU/g的戊糖片球菌、1x109CFU/g的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后得到0.0001份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温水的质量比为1:20;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0.025份玉米粉和步骤2得到的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5%;
步骤4: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块打包机挤压出空气后打包扎袋;
步骤5:发酵60天得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效果测试
1.营养成分测试
营养成分检测方法:
干物质:GB/T 6435-2006饲料中水分和其他会发现物质含量的测定
粗蛋白:GB/T 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中性洗涤纤维:GB/T 20806-2006饲料总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
酸性洗涤纤维:NY/T 1459-2007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蒽酮比色法
1.1原料营养成分测试:将大豆秸秆与水稻秸秆分别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大豆秸秆与水稻秸秆的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1.2不同比例的秸秆混合发酵营养成分测试: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在60天发酵过程中,分别在发酵第7天、第14天、第60天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的饲料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根据表2结果可知:实施例1尽管由于原料因素,粗蛋白方面低于对比例2,但实施例1在发酵60d后,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两种作物秸秆1:1混合加以4种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短乳杆菌)的复配添加,其营养价值的提升优于单种原料青贮;实施例2在发酵60d后的营养价值相比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其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按照3:2的混合加以4种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短乳杆菌)的复配添加,其营养价值的提升优于单种原料青贮;但实施例2检测到的营养成分与实施例1相差无几,说明其提升效果没有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按照1:1混合的技术方案提升明显,基于大豆秸秆的总体营养成分较高,理论上实施例2的营养价值应明显优于实施例1的,证明在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按照1:1混合的基础下,4种菌的复配添加会发挥出更大的发酵功效,显著提升两种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而实施例3在发酵60d后则由于原料的配比关系导致其干物质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在4种菌的复配添加下,其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在4种菌的复配添加下,两种作物秸秆混合后的营养成分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1.3不同发酵菌剂对青贮营养成分影响测试:将对比例3-8得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进行营养成分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对比例3-7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营养成分检测结果
根据表2和表3的结果对比可知:
通过比较对比例1、2与对比例6、7可知,在缺少短乳杆菌时,对单独发酵的大豆秸秆、单独发酵的水稻秸秆发酵品质无较大影响;甚至具体对比对比例1和对比例7的营养成分可知,短乳杆菌的添加还会略微降低水稻秸秆的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但通过实施例1的结果可知,在大豆秸秆与水稻秸秆混合的情况下,短乳杆菌与其他三种菌的混合还会显著提升混合秸秆的营养价值,说明本发明采用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的复配在大豆秸秆与水稻秸秆混合的情况下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有效提升混合秸秆的营养价值。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3,结果表明缺少乳杆菌时,大豆秸秆与水稻秸秆混合发酵(1:1比例)品质明显劣于含短乳杆菌的四种菌剂组合;且根据对比例3和对比例6、对比例7的结果对比可知,采用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菌的复配混合,单独发酵的大豆秸秆、单独发酵的水稻秸秆或两种作物秸秆混合的发酵品质均没有太大的差异,其营养价值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通过对比例4、对比例5和实施例1比较,大豆秸秆与毛豆秸秆混合发酵(1:1比例)时,菌剂中含短乳杆菌效果优于同类型菌布氏杆菌或嗜酸乳杆菌,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的复配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显著提升混合秸秆的发酵品质。
2.青贮品质测试
检测方法:
乳酸、乙酸、丙酸、丁酸、氨态氮:DB15/T 1458-2018青贮饲料pH值、有机酸、氨态氮测定方法
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7得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进行青贮品质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1-4和对比例1-8得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青贮品质检测结果
根据表4结果可知:
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1、对比例2,结果表明实施例1乳酸含量优于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1中检测到劣质物质丙酸,实施例1的氨态氮含量低于对比例2说明营养损失较低;总体表明青贮发酵品质评定指标混合大豆秸秆和稻草秸秆(1:1)的青贮品质高于单独大豆秸秆发酵或单独稻草秸秆发酵。
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3-5的对比可知,在大豆秸秆和稻草秸秆按照1:1混合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的复配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乳酸和乙酸含量的情况下能够氨态氮含量从而降低营养损失,减少显著提升青贮品质。
根据对比例3和对比例4、对比例5的结果对比可知,采用布氏杆菌或嗜酸乳杆菌替代短乳杆菌来做四种菌的复配相比于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三种菌的复配混合,其乳酸含量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虽然乙酸含量明显提升了,但氨态氮含量依旧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证明营养价值的损失情况依旧没有得到缓解,说明采用布氏杆菌或嗜酸乳杆菌替代短乳杆菌来做四种菌的复配并不能有效提升青贮品质。
对比例1、对比例2和对比例6、对比例7比较,结果显示发酵品质接近,表明只有两种原料混合发酵、含短乳杆菌4种菌剂组合,才可获得较优发酵品质。
3.体外瘤胃产气指标测定
测试方法:
(1)瘤胃液的采集:选取荷斯坦奶牛若干头作为瘤胃液来源,与晨饲前2h进行瘤胃液的采集,采集出的瘤胃液通过四层无菌纱布过滤,保温瓶密封保存,带回实验室备用。
(2)产气集气方法:参照Menke等(1979)方法配制人工唾液,进行体外发酵。准确称取0.5g发酵底物于150ml密封性良好的透明玻璃发酵瓶底部。按照瘤胃液20ml+人工唾液40ml混合后分装至各发酵瓶,并持续向瓶中充入CO2气体2-3min,将发酵瓶完全密封,放入39℃恒35℃温水浴摇床中进行体外发酵,记录48h产气量,并用铝箔集气袋子收集气体。
人工唾液配方:
NaHCO3 8.75g
NH4HCO3 1.00g
NH2HPO4 1.43g
KH2PO4 1.55g
MgSO4*7H2O 0.15g
Na2S 0.52g
CaCl*2H2O 0.017g
MnCl2*4H2O 0.015g
CoCl*6H2O 0.002g
FeCl3*6H2O 0.012g
刃天青 1.25ml
(3)集气结束后将发酵瓶置于冰水中终止发酵,收集发酵瓶中的残渣,测量pH值后,装入孔径为200目的尼龙袋中并用蒸馏水冲洗至澄清,65℃烘干至恒重,根据发酵前后干物质质量的变化,计算干物质降解率。
(4)甲烷产气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仪(SP-2060T)方法测定气体中甲烷和CO2含量。测定条件为:
色谱柱:5A不锈钢柱(Φ3mm x 3m,担体60-80目Chromosorb);
Tbx-01不锈钢柱(Φ3mm x 1m,担体60-80目Chromosorb)
柱温:100℃;
检测器:TCD检测器
检测器温度:100℃;
流量:30mL/min;
进样量:1mL;
载气:高纯氩气(含量≧99.999%);
气压:0.5MPa。
甲烷总产气量=48h总产气量×甲烷百分含量
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8得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进行体外瘤胃产气测试检测出发酵第60天的体外瘤胃产气情况,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1-3和对比例1-8发酵第60天体外瘤胃产气测定结果
根据表5结果可知:实施例1-3在模拟牛体外瘤胃发酵产气试验中,甲烷的总排放量均优于其他对比例;说明本发明采用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混合并配合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的复配发酵,可以显著降低动物瘤胃中发酵甲烷的产气量,提升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效果;而在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按照1:1的比例混合的情况下,其甲烷的产气量能够进一步得到抑制,能够最大化反刍动物甲烷减排效果。
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选择的实施方式。所附的权利要求不应受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包括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为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9)

1.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大豆秸秆、水稻秸秆、碳源与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后发酵得到,其中发酵菌剂包括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所述大豆秸秆、水稻秸秆的重量比为1:1.5~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包括玉米粉、蔗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切碎得到秸秆碎料;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秸秆碎料与发酵菌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打包并挤出空气;
步骤4:在常温下发酵至少7天得到所述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还加入有玉米粉或蔗糖进行混合,所述玉米粉或蔗糖的添加量为秸秆碎料重量的0.005-0.00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大豆秸秆和水稻秸秆的重量比为1:1、2:3或3: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的制备步骤为:将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混合后得到混合菌粉,将混合菌粉倒入35-40℃温水中混匀并活化1h得到混合活化菌液,将混合活化菌液倒入20倍混合活化菌液质量的水中进行稀释得到发酵菌剂;其中混合菌粉与35-40℃温水的质量比为1:20;其中混合菌粉与秸秆碎料的重量比为1:500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粉中,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乳杆菌的浓度分别为4x109 CFU/g、4x109CFU/g、1x109 CFU/g和1x109 CFU/g。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的水分含量为60-7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发酵时间为7-60天。
CN202311430914.7A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4138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0914.7A CN117413892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30914.7A CN117413892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3892A true CN117413892A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32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30914.7A Pending CN117413892A (zh) 2023-10-31 2023-10-31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389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7506A (zh) 杏鲍菇菌糠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与应用
Zhao et al. Evaluation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TD1 and waste molasses as fermentation modifier to increase silage quality and reduce rumin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rice straw
CN109601743A (zh) 一种利用饲料桑制备生产优质猪肉饲料的方法
CN112006157A (zh) 一种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的加工方法
CN113273645B (zh) 一种饲料桑类青绿饲料的青贮方法
US20040142069A1 (en) Silage additive and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silage using it
CN115812844B (zh) 一种基于全麦糟的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2739B (zh) 一株用于高水分燕麦青贮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7912604A (zh) 一种青贮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543335A (zh) 一种含杏鲍菇废弃菌糠成分的育肥肉驴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de Jesus et al. Effects of microbial inoculant and fibrolytic enzymes on fermentation quality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BRS capiaçu grass silage
CN113142392A (zh) 一种改善全株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品质的方法
Wilk et al. In vitro rumen methanogenesis and fermentation profile of sorghum whole crop cereal and bagasse ensilaged with inoculum Lactobacillus buchneri
CN102813055A (zh) 一种em生态菌发酵秸秆高蛋白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0548A (zh) 一种青贮菠萝渣组合饲料及其研究方法
CN106615659A (zh) 一种青贮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8392A (zh) 一种青贮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15211498B (zh) 一种降低再生糯高粱青贮饲料氢氰酸含量的方法
CN115462447A (zh) 一种制备高粱秸秆全株玉米混贮饲草的方法
CN117413892A (zh) 一种反刍动物用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Gunu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dditives on the qualities, in vitro degradation, and rumen fermentation profile of indigo waste silage.
KR20120133708A (ko) 미생물 폐배양액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조사료원 발효용 조성물
CN112998139A (zh) 花生秧青贮添加剂及青贮方法
Riani et al. The Effect of Addition of Onggok as a Mixed Material in the Making of Complete Feed Silage on the Digestibility of BK, BO and NH3 production In-Vitro
CN113995052B (zh) 象草甘蔗尾叶青贮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