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0046A -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0046A
CN117400046A CN202311417362.6A CN202311417362A CN117400046A CN 117400046 A CN117400046 A CN 117400046A CN 202311417362 A CN202311417362 A CN 202311417362A CN 117400046 A CN117400046 A CN 1174000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in shaft
milling machine
crossbeam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173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贤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Dior Cn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ior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ior Cn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ior Cn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173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00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00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00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04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by means of grip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rocess Working Machines An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精雕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台、横梁、主轴、工作台以及底座,工作台和横梁水平固定设置于机台内部,横梁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主轴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横梁的侧壁,底座滑移连接于工作台的台面,底座的移动方向与主轴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横梁固定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机台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加工区和上下料区,主轴位于加工区内,隔板与工作台之间具有供底座穿行的间隙,机台位于上下料区相对的两个侧壁开设有供工件上下料的通孔,上下料区通过通孔与机台外部相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精雕机工作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精雕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加工都是采用普通机床动作和手工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作业,而CNC(数控机床)可以按照技术人员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对产品和零部件直接进行加工,CNC广泛应用在机械加工的各个领域。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CNC精雕机一般包括机台、横梁、主轴、底座以及控制台,横梁呈水平状态移动连接于机台,主轴沿横梁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横梁,且主轴的移动方向与横梁的移动方向相垂直,主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加工工件的刀具,主轴带动刀具进行转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底座固定设置在机台上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控制台存储有用于驱动横梁及主轴按照指定路径进行移动的程序,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作人员先将工件固定在底座上,然后通过控制台选择需要的程序驱动横梁和主轴进行移动,同时配合刀具的转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但是在加工过程中,机台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由于碎屑的长时间堆积会对精雕机的工作造成影响,并且部分碎屑体积较小,导致清理的过程复杂,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降低了精雕机的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相关的技术人员不断提出解决方案。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083697U,公开了一种精雕机,通过设置处理台、支撑板和收集盒,支撑板对工作台进行支撑,使工件能够成功的进行加工,当工件在进行加工时,产生的碎屑会沿着处理台掉落到支撑板上,随后落到收集盒中,通过收集盒对碎屑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碎屑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从而提高了精雕机的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的精雕机加工过程中,机台上还会设置用于喷切削液的喷头,喷头朝刀具的切削位置喷切削液,以对工作中的刀具和工件进行降温,对刀具和工件进行保护以提高加工品质,上述专利中通过设置处理台、支撑板和收集盒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实用性不强,且在实际的精雕机生产过程中,根据工作人员的上班时间,一般每个班次结束后都会对清洁机台作出要求,即在一个班次的精雕机结束工作后进行清理工作,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因此,对精雕机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有利于提高精雕机的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包括机台、横梁、主轴、工作台以及底座,所述工作台和横梁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台内部,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所述主轴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横梁的侧壁,所述底座滑移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所述底座的移动方向与所述主轴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横梁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台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加工区和上下料区,所述主轴位于所述加工区内,所述隔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具有供所述底座穿行的间隙,所述机台位于上下料区相对的两个侧壁开设有供工件上下料的通孔,所述上下料区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机台外部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台对横梁、主轴、工作台以及底座进行支撑,隔板将机台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加工区和上下料区,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底座通过隔板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移动至上下料区,工件通过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在上下料区进行上下料操作,即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可以通过通孔进入上下料区进行工件的上料操作,当工件在底座上的上料操作完成后,底座带动工件移动至加工区,主轴在加工区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当工件在加工区的加工操作完成后,底座带动加工完成的工件移动至上下料区,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先对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下料操作,再将待加工的工件再次放置在底座上进行下一次的加工操作,由于机台位于上下料区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通孔,使得可以两组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分别进行待加工工件的上料操作和加工完成工件的下料操作,底座在加工区和上下料区的移动为一个通道,工件通过两个通孔的上下料操作为另一个通道,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作人员手动上下料,且工件的上料操作和下料操作衔接紧密,从而有利于提高精雕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底座在所述加工区和所述上下料区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丝杆以及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水平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第一驱动丝杆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移动座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丝杆,所述第一移动座滑移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底座在加工区和上下料区之间移动,当需要对工件进行上料时,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驱动丝杆转动,第一驱动丝杆转动带动第一移动座在工作台的台面移动,使得第一移动座带动底座移动至上下料区,从而便于工件的上料操作,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第一驱动丝杆反向转动,第一驱动丝杆反向转动带动第一移动座在工作台的台面反向移动,使得第一移动座带动上料完成的底座移动至加工区进行加工。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移动座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轨和导向座,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所述导轨的一端位于所述加工区,所述导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上下料区,所述导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且所述导向座滑移嵌设于所述导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移动座的移动过程中,导向组件通过导向座滑移嵌设于导轨实现对第一移动座的移动进行导向,有利于提高第一移动座在加工区和上下料区移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横梁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轴竖直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丝杆以及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所述第二驱动丝杆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移动座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丝杆,所述第二移动座滑移连接于所述横梁的侧壁,所述主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驱动主轴竖直上下移动,当第一移动座需要进行移动时,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驱动丝杆转动,第二驱动丝杆转动带动第二移动座在横梁的侧壁竖直向上移动,使得第二移动座带动主轴竖直向上移动以对底座的移动进行避位,从而避免撞刀的情况发生,当需要进行加工操作时,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第二驱动丝杆反向转动,第二驱动丝杆反向转动带动第二移动座在横梁的侧壁竖直向下移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
优选的,所述主轴可拆卸连接有刀具,所述机台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刀具的刀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具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磨损,备用的刀具可以放置在刀架上,刀具放置在刀架上便于工作人员对刀具的更换操作。
优选的,所述机台设置有用于清洁所述底座的气枪,所述机台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放置气枪的插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工作人员使用气枪向底座吹气以对底座进行清理,有利于提高下一个工件放置在底座上时的稳定性,当不需要使用气枪时,气枪可以放置在插座上,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取用气枪时的便利性。
优选的,所述机台位于所述加工区的一侧壁可启闭设置有第一观察门,所述第一观察门设置有第一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工区进行加工工件的操作时,第一观察门关闭,以防止切削液从机台中溅出,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观察窗观察工件的加工状况,工作人员打开第一观察门以便于进行更换刀具以及使用气枪清理底座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机台位于所述上下料区的一侧壁可启闭设置有第二观察门,所述第二观察门设置有第二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第二观察窗可以观察上下料区的工件上下料情况,当发生意外情况时,工作人员打开第二观察门以便于进行检修操作。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两个板面均设置有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移动座移动时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主轴和所述底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主轴和所述底座同步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轴和底座设置两组,且两组主轴和底座同步工作,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隔板,隔板将机台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加工区和上下料区,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底座通过隔板与工作台之间的间隙移动至上下料区,工件通过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在上下料区进行上下料操作,即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可以通过通孔进入上下料区进行工件的上料操作,当工件在底座上的上料操作完成后,底座带动工件移动至加工区,主轴在加工区对工件进行加工操作,当工件在加工区的加工操作完成后,底座带动加工完成的工件移动至上下料区,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先对加工完成的工件进行下料操作,再将待加工的工件再次放置在底座上进行下一次的加工操作,由于机台位于上下料区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通孔,使得可以两组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分别进行待加工工件的上料操作和加工完成工件的下料操作,底座在加工区和上下料区的移动为一个通道,工件通过两个通孔的上下料操作为另一个通道,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作人员手动上下料,且工件的上料操作和下料操作衔接紧密,从而有利于提高精雕机的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可以驱动底座在加工区和上下料区之间进行移动,以将工件的上下料操作和加工操作分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使得工件的上下料操作与加工操作互不干扰。
3.通过在隔板的两个板面设置缓冲层,缓冲层对底座和隔板进行保护,有利于提高底座在加工区和上下料区之间移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双通道精雕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双通道精雕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双通道精雕机的侧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隔板的截面简图。
图5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双通道精雕机的背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台;2、横梁;3、主轴;4、工作台;5、底座;6、隔板;7、加工区;8、上下料区;9、通孔;10、第一驱动组件;101、第一驱动电机;102、第一驱动丝杆;103、第一移动座;11、导向组件;111、导轨;112、导向座;12、第二驱动组件;121、第二驱动电机;122、第二驱动丝杆;123、第二移动座;13、刀具;14、刀架;15、插座;16、第一观察门;17、第一观察窗;18、第二观察门;19、第二观察窗;20、缓冲层;21、电柜;22、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参照图1和图2,包括机台1、横梁2、主轴3、工作台4以及底座5,机台1呈中空设置,工件在机台1中空的内部进行加工操作。工作台4和横梁2水平固定设置于机台1内部,且横梁2位于工作台4的上方,主轴3沿横梁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横梁2的侧壁,主轴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有刀具13,主轴3带动刀具13转动以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操作,底座5用于放置固定工件,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是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工件的,即底座5开设吸附孔,吸附孔与吸真空系统相连通,当工件放置在底座5上时,工作人员打开吸真空系统,使得吸附孔形成负压以将工件吸附固定在底座5上,此为精雕机中固定工件的常规方式,在此不做赘述。同时,底座5滑移连接于工作台4的台面,且底座5的移动方向与主轴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需要说明的是,机台1外侧壁设置有控制面板22,控制面板22存储有多种用于驱动主轴3在横梁2上移动、驱动底座5在工作台4上移动以及驱动主轴3转动的控制程序,在对一种工件进行加工前,工作人员先在控制面板22中编入对应的控制程序,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工作人员只需选择对应的控制程序即可控制主轴3、底座5按照设定的路径进行移动以及主轴3带动刀具13转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
随着自动化工厂的推行,在CNC精雕机的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引入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对工件进行辅助上下料,即将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设置在机台1的一侧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底座5上完成上料操作以及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底座5上取出完成下料操作。随着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的引入,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在工件进行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停留在机台1附近,从而无法很好得观测到工件的加工情况,当出现异常状况时无法及时处理,且处理异常时操作繁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2和图3,横梁2位于工作台4上方的中间位置,横梁2竖直固定设置有一块隔板6,隔板6将机台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加工区7和上下料区8,隔板6与工作台4之间具有供底座5穿行的间隙,主轴3位于加工区7内,即底座5在工作台4的台面进行移动时,底座5可以移动到上下料区8通过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进行工件的上下料操作以及移动到加工区7通过主轴3带动刀具13转动进行工件的加工操作。同时,机台1位于上下料区8相对的两个侧壁开设有供工件上下料的通孔9,上下料区8通过通孔9与机台1外部相连通。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设置在机台1靠近于上下料区8的位置通过通孔9进行工件的上下料操作,而工作人员可以在机台1靠近于加工区7的一侧进行观测工作。隔板6与工作台4台面的间隙形成供底座5穿行的通道,通孔9形成供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进出于机台1的通道,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的自动化操作与工作人员的人工操作互不干涉,两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2和图4,隔板6的两个板面均设置有缓冲层20,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20可以选用为生产车间常见的片状泡棉,片状泡棉粘接在隔板6的两个板面,以提高底座5在工作台4上移动时的安全性。
参照图2和图3,工作台4设置有用于驱动底座5在加工区7和上下料区8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0,参照图5,第一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1、第一驱动丝杆102以及第一移动座103,第一驱动电机101水平固定连接于工作台4,且第一驱动电机101位于加工区7内,第一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垂直于横梁2,第一驱动丝杆102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且第一驱动丝杆102与第一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连接的一端位于加工区7内,第一驱动丝杆102的另一端位于上下料区8内,第一移动座103螺纹套设于第一驱动丝杆102,且第一移动座103滑移连接于工作台4的台面,底座5水平固定连接于第一移动座103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101选用为输出轴可正反转的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输出轴的正反转,可以通过第一移动座103带动底座5在加工区7和上下料区8进行往复移动。
参照图5,工作台4还设置有用于对第一移动座103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11,具体的,导向组件11包括导轨111和导向座112,导轨111和导向座112设置有两组,两组导轨111和导向座112位于第一驱动丝杆102的两侧呈对称设置,在每组导轨111和导向座112中,导轨111水平固定连接于工作台4,导轨111平行于第一驱动丝杆102,导轨111的一端位于加工区7,导轨111的另一端位于上下料区8,导向座112固定连接于底座5的下表面,且导向座112的下端滑移嵌设于导轨111。当第一移动座103在工作台4的台面移动时,两组导轨111和导向座112对第一移动座103的移动进行导向,以提高底座5移动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横梁2设置有用于驱动主轴3竖直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12,参照图6,第二驱动组件1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21、第二驱动丝杆122以及第二移动座123,第二驱动电机121竖直固定连接于横梁2位于加工区7的侧壁,第二驱动电机121的输出轴呈竖直向下设置,第二驱动丝杆122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121的输出轴,第二移动座123螺纹套设于第二驱动丝杆122,且第二移动座123竖直滑移连接于横梁2位于加工区7的侧壁,主轴3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座123上,第二驱动电机121以及第二驱动丝杆122带动第二移动座123的竖直上下移动以带动主轴3竖直上下移动,当工件进行上下料操作时,主轴3带动刀具13竖直向上移动以对底座5带动工件移动至加工区7进行避位,当工件进行加工操作时,主轴3带动刀具13竖直向下移动,使得转动的刀具13接触工件以进行工件的加工操作。
回看图1,机台1位于加工区7的一侧壁可启闭设置有第一观察门16,第一观察门16设置有第一观察窗17,当加工区7进行工件的加工操作时,工作人员关闭第一观察门16,以防止加工区7内由于喷切削液而使切削液溅出机台1外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观察窗17观测工件的加工情况。参照图7,机台1位于上下料区8与第一观察门16相对的侧壁可启闭设置有第二观察门18,第二观察门18设置有第二观察窗19,工作人员通过第二观察窗19可以观察上下料区8的工件上下料情况,当上下料操作发生异常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第二观察门18进行检修操作,方便快捷。
参照图1和图2,在机台1中主轴3和底座5设置有两组,两组主轴3和底座5同步工作,实现双工位加工,以提高精雕机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机台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放置刀具13的刀架14,刀架14设置于第一观察门16的一侧,刀具13长时间加工工件后会发生磨损,备用的刀具13放置在刀架14上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刀具13进行更换操作。
参照图1和图2,精雕机一般还会配置用于清洁机台1内部底座5的气枪,当一个工件加工完成后,气枪将底座5上的切削液和碎屑吹走,以提高下一个工件固定在底座5上的稳定性,但是现有的精雕机并没有用于专门放置气枪的位置,工作人员一般是将气枪随意挂靠在机台1上,而气枪挂靠在机台1上对工作人员的操作不便。在本实施例中,机台1的外侧壁固定设置有用于专门放置气枪的插座15,插座15位于第一观察门16相对于刀架14的另一侧,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气枪的取放操作。
参照图1和图2,双通道精雕机还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柜21,为了减少双通道精雕机的占地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电柜21设置于机台1加工区7的正上方,且在减少精雕机占地面积的同时,电柜21不会对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的运行造成阻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通道精雕机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工件进行加工时,第一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驱动丝杆102转动,第一驱动丝杆102转动以带动第一移动座103和底座5穿过隔板6和工作台4之间的间隙移动至上下料区8,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通过通孔9进出于上下料区8以将待加工工件放置在底座5上进行定位固定,当待加工工件在底座5上固定后,第一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第一驱动丝杆102反向转动,第一驱动丝杆102反向转动以带动底座5反向穿过隔板6和工作台4之间的间隙移动至加工区7,工件转移到加工区7进行工件的加工操作,当工件加工操作完成后,底座5带动工件再次移动到上下料区8进行换料,底座5在加工区7和上下料区8的移动为一个通道,工件通过两个通孔9的上下料操作为另一个通道,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作人员手动上下料,且工件的上料操作和下料操作衔接紧密,从而有利于提高精雕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横梁(2)、主轴(3)、工作台(4)以及底座(5),所述工作台(4)和横梁(2)水平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台(1)内部,所述横梁(2)位于所述工作台(4)上方,所述主轴(3)沿所述横梁(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所述横梁(2)的侧壁,所述底座(5)滑移连接于所述工作台(4)的台面,所述底座(5)的移动方向与所述主轴(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横梁(2)固定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所述机台(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加工区(7)和上下料区(8),所述主轴(3)位于所述加工区(7)内,所述隔板(6)与所述工作台(4)之间具有供所述底座(5)穿行的间隙,所述机台(1)位于上下料区(8)相对的两个侧壁开设有供工件上下料的通孔(9),所述上下料区(8)通过所述通孔(9)与所述机台(1)外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底座(5)在所述加工区(7)和所述上下料区(8)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0),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1)、第一驱动丝杆(102)以及第一移动座(10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1)水平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4),所述第一驱动丝杆(102)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移动座(103)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丝杆(102),所述第一移动座(103)滑移连接于所述工作台(4)的台面,所述底座(5)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座(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4)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移动座(103)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11),所述导向组件(11)包括导轨(111)和导向座(112),所述导轨(111)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4),所述导轨(111)的一端位于所述加工区(7),所述导轨(11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上下料区(8),所述导向座(112)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5),且所述导向座(112)滑移嵌设于所述导轨(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主轴(3)竖直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1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1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21)、第二驱动丝杆(122)以及第二移动座(12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1)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2),所述第二驱动丝杆(122)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21)的输出轴,所述第二移动座(123)螺纹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丝杆(122),所述第二移动座(123)滑移连接于所述横梁(2)的侧壁,所述主轴(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座(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可拆卸连接有刀具(13),所述机台(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刀具(13)的刀架(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设置有用于清洁所述底座(5)的气枪,所述机台(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放置气枪的插座(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位于所述加工区(7)的一侧壁可启闭设置有第一观察门(16),所述第一观察门(16)设置有第一观察窗(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位于所述上下料区(8)的一侧壁可启闭设置有第二观察门(18),所述第二观察门(18)设置有第二观察窗(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的两个板面均设置有缓冲层(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通道精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和所述底座(5)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主轴(3)和所述底座(5)同步工作。
CN202311417362.6A 2023-10-28 2023-10-28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Pending CN1174000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7362.6A CN117400046A (zh) 2023-10-28 2023-10-28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7362.6A CN117400046A (zh) 2023-10-28 2023-10-28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0046A true CN117400046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8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17362.6A Pending CN117400046A (zh) 2023-10-28 2023-10-28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004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26884B2 (ja) 自動工具交換装置を有する工作機械
EP2213411A1 (en) Automatic cleaning device for machine tool
CN207326449U (zh) 一种双五轴联动并行机床
KR20120132402A (ko) 수직의 공구 스핀들을 갖는 자동 적재 공작 기계
JP2012111030A (ja) 工作機械および積み込みおよび積み下ろし方法
CN102825962B (zh) 一种立式数控雕刻机
CN109570314B (zh) 一种尾部上料式旋压机
CN113927756A (zh) 一种双通道双刀库数控机床
JP6209568B2 (ja) 工作機械
CN204954369U (zh) 一种瓦盖自动生产线
CN207387238U (zh) 便于大料切割的数控机床
CN111976028A (zh) 多刀同步取换装置、刀库装置及多主轴加工机床
CN212794073U (zh) 一种便于固定工件的数控机床
CN117400046A (zh) 一种双通道精雕机
CN217020784U (zh) 一种自动化木材加工机
CN215659167U (zh) 一种高刚性快换刀具装置
CN202507060U (zh) 自动铣钻数控机床
CN202087966U (zh) 四轴四联动倒置式车铣复合加工装置
CN213563632U (zh) 直线式多刀同步取换装置、刀库装置及多主轴加工机床
CN208825758U (zh) 一种立式数控齿轮倒棱机
CN208895564U (zh) 一种喷头数控加工机床
CN209441089U (zh) 一种3d玻璃精雕设备
CN220612320U (zh) 双主轴全自动数控车床
CN109240218A (zh) 一种喷头数控加工机床的控制电路
CN210255059U (zh) 全自动的扇形喷嘴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