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7056A - 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7056A
CN117377056A CN202311493092.7A CN202311493092A CN117377056A CN 117377056 A CN117377056 A CN 117377056A CN 202311493092 A CN202311493092 A CN 202311493092A CN 117377056 A CN117377056 A CN 117377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ken
nodes
command
received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9309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汉旭
宋庆
朱明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rwar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rwar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rwar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rwar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9309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70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7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7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Arrangements to increase tolerance to errors in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ti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包括:发起同步事件时,若确定未占有第一令牌,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所述申请令牌命令用于申请所述第一令牌;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所述传递令牌命令用于向当前节点发送所述第一令牌;若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若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根据所述第二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同步事件执行方法通过引入令牌机制和动态协调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物联网子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适应了物联网应用对时效性和同步性的更高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物联网子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需要加入各种各样的物联网基站,来完成数据之间的协议转换。但是完成自组网的各个物联网基站之间,仍然面临着数据同步的难题。普通的自组网算法,只能保证数据之间传输的有效性,可能无法保证时效性和同步性。对于数据同步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的场合来说,尚能接收。但是针对目前各种物联网应用,对于数据的时效性和同步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用于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包括:
发起同步事件时,若确定未占有第一令牌,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所述申请令牌命令用于申请所述第一令牌;
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所述传递令牌命令用于向当前节点发送所述第一令牌;
若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
若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根据所述第二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发起同步事件时,若确定未占有第一令牌,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所述申请令牌命令用于申请所述第一令牌;
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所述传递令牌命令用于向当前节点发送所述第一令牌;
若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
若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根据所述第二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引入令牌机制,在同步事件的执行中使用令牌进行协调。这有助于解决自组网中各个物联网基站之间的数据同步难题。
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发起同步事件时,当前节点判断是否占有第一令牌,若未占有则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这一动态申请的机制有助于在需要同步时动态获取令牌,避免了静态分配可能导致的资源浪费。
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传递令牌命令,其他节点可以向当前节点发送第一令牌,从而在保持令牌同步的同时实现数据的同步,这种机制对于时效性和同步性的要求有很好的响应。
当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时,本说明书实施例通过第二令牌的创建,保证了即使在没有第一令牌的情况下,也有机会创建第二令牌用于同步。
当第二令牌创建成功时,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根据第二令牌的信息执行同步事件,这有助于确保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是同步的,从而提高了数据同步的时效性和同步性。
总之,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同步事件执行方法通过引入令牌机制和动态协调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物联网子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问题,适应了物联网应用对时效性和同步性的更高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发起同步事件的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物联网子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需要加入各种各样的物联网基站,来完成数据和网络数据之间的协议转换;这里面涉及到Wi-Fi、LoRa、BLE、ZigBee、GPS、UWB、5G、NB-IoT、RFID等各种的无线通信技术。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按照覆盖距离又分为远场通信(百米级别)、中场通信(十米级别)和近场通信(米级)。而且不同的无线通信之间,有的频段是存在重叠的,覆盖的频率范围也从几百MHz到几GHz之间不等,所以需要配套不同的天线。为了降低这些无线通信之间的EMC干扰,也需要根据提其特性进行区分。这些最终导致,为了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基站。所以,不可能将所有的无线技术做到同一种基站上,也不可能用一个物联网基站,来完成大范围的无线信号覆盖。在各种类型的物联网基站中,单基站的无线覆盖距离是不同的,所以在各种场景下的布设密度也不同,尤其在室内因为墙壁阻碍,通信距离要远低于室外。
不管是同一类物联网基站的布设,还是不同种类的物联网基站之间互相配合,都需要布设很多个,才能协同完成一片区域内的各种无线信号的覆盖。这些物联网基站之间因为功能或者业务需求,就需要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现在比较常规的方式,是通过CS的架构,让所有的物联网基站都和服务器对接,然后通过服务器协助其交换数据。但是这样需要增加额外的数据交换服务器,设备使用方不愿意承担这块成本。另外,这种方式可靠性也比较低,一旦服务器宕机,整个物联网系统就陷入瘫痪状态。而且整个安装布设的流程复杂,后期,还需要对数据交换服务器进行额外的管理和配置。这就急需一种方便、可靠、低成本的组网方式,让多个物联网之间能够互相组网通信;
现在很多拥有自组网功能的物联网基站之间,都是通过无线信号进行组网通信的,比如利用Wi-Fi芯片的无线空口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无线芯片都有空口传输接口,如果没有单独的信道,占用用户使用的信道来进行数据传输,就会挤占用户信道资源,影响用户体验。另外,无线传输因为室内环境的原因,必然受到墙壁阻碍,进而导致增大布设密度,还容易出现信号孤岛,最终导致自组网失败或者成本上升。所以,我们可以借助有线网络的组播、广播、单播等通信技术,来协助物联网基站之间进行自组网和数据交互。有线网络本身不存在信号阻碍的问题,不管基站布设的有多远,最终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数据交互。因为目前有线网络普遍升级换代,至少支持100Mbps以上的传输速率,所以,完全满足各式物联网基站的自组网需求,也不会对用户本身的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但是完成自组网的各个物联网基站之间,仍然面临着数据同步的难题。普通的自组网算法,只能保证数据之间传输的有效性,但是未必能够保证时效性和同步性。对于数据同步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的场合来说,尚能接收。但是针对目前各种物联网应用的不断兴起,对于数据的时效性和同步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可以在完成自组网的同时,引入了令牌机制,来保证多个物联网基站之间数据的时效性和同步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以由同步事件执行系统中的当前节点执行。流程中的某些输入参数或者中间结果允许人工干预调节,以帮助提高准确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流程步骤如下:
S102,发起同步事件时,若确定未占有第一令牌,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所述申请令牌命令用于申请所述第一令牌。
本说明书实施例在物联网自组网中引入令牌机制来保证多个物联网基站之间数据的时效性和同步性。具体而言,当需要发起同步事件时,系统会执行以下步骤:
检查是否占有第一令牌:在发起同步事件之前,系统首先会检查当前节点是否已经占有了第一令牌。如果已经占有,则可以直接进行同步操作。如果未占有,就需要执行获取令牌的操作。
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当确定未占有第一令牌时,节点会向其他物联网基站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这个命令的目的是请求获取第一令牌的控制权,以便进行同步操作。
申请令牌命令的内容和格式:在申请令牌命令中,需要包含相关的信息,如请求者的身份标识、同步事件的类型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其他节点判断是否同意将第一令牌交给当前节点。
等待其他节点响应:发出申请令牌命令后,节点需要等待其他节点的响应。其他节点可以根据系统约定的规则来判断是否同意将令牌交给请求的节点。
获取第一令牌:如果其他节点同意了申请,当前节点就会获得第一令牌的控制权,然后可以执行同步事件。
这个流程确保了在发起同步事件时,系统会首先尝试获取第一令牌的控制权,以确保在自组网中的各个物联网基站之间保持数据的时效性和同步性。这种令牌机制可以有效地协调多个节点的行为,防止冲突和混乱,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性能和效率。
S104,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所述传递令牌命令用于向当前节点发送所述第一令牌。
S106,若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可以根据所述第一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
针对上述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当前节点在进行同步事件时,可以进行以下实施步骤:
判断是否接收到传递令牌命令:当节点准备进行同步事件时,可以先检查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处理未接收到传递令牌命令的情况:如果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说明当前节点可能是第一个要执行同步事件的节点。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由于没有接收到第一令牌,节点可以创建第二令牌,并开始执行同步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令牌是为了区分第一令牌,第一令牌和第二令牌皆为用于数据同步,本质没有区别。
处理接收到传递令牌命令的情况:如果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说明其他节点已经执行过同步事件,并且当前节点是下一个需要执行同步事件的节点。在这种情况下,节点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第一令牌执行相应的同步事件。
执行同步事件:如果当前节点接收到传递令牌命令,表明已经轮到该节点执行同步事件。节点可以根据所接收到的第一令牌执行同步事件,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同步性。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流程保证了在自组网中,节点能够根据令牌的传递状态来判断是否轮到自己执行同步事件。如果是第一个节点,会创建第二令牌;如果是后续节点,会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令牌执行同步事件。这样的机制有助于确保在整个物联网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同步性。
进一步的,本说明书上实施例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前,可以判断是否已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所述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用于节点收到所述第一令牌后向其他节点广播已收到所述第一令牌;若已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判断查询令牌申请链中是否包含当前节点标识,所述令牌申请链为令牌申请列表;若所述查询令牌申请链中包含所述当前节点标识,返回执行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判断是否已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以下实施步骤:
判断是否已收到第一出示令牌命令:在准备创建第二令牌之前,当前节点可以判断是否已经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的作用是,节点收到第一令牌后向其他节点广播已经收到第一令牌的信息。
处理已收到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的情况:如果节点已经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说明有其他节点已经执行过同步事件并广播了第一令牌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会执行以下子步骤:
判断查询令牌申请链中是否包含当前节点标识:查询令牌申请链可以是一个令牌申请列表,其中记录了向其他节点发起申请令牌的请求链,节点会检查查询令牌申请链中是否包含当前节点标识。
处理查询令牌申请链中包含当前节点标识的情况:如果查询令牌申请链中包含当前节点标识,说明当前节点已经在令牌申请链中表明了自己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会返回执行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即进行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流程保证了在创建第二令牌之前,当前节点首先要判断是否已经收到其他节点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以及在已收到该命令的情况下,是否在令牌申请链中表明了自己的意愿,这样的机制有助于协调节点之间的令牌传递,确保同步事件的有序执行。
进一步的,若所述查询令牌申请链中未包含所述当前节点标识,判断是否超出第一时间阈值;若超出所述第一时间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若未超出所述第一时间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结合上述内容,可以进一步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
在查询令牌申请链中未包含当前节点标识的情况下,即当前节点还未向其他节点表明自己的令牌申请意愿。当前节点进一步判断是否超出第一时间阈值。第一时间阈值可以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节点需要决定是否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如果未超出第一时间阈值,说明还没有到规定的时间,节点会返回执行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的操作。如果超出了第一时间阈值,说明规定的时间内未进行有效申请,导致令牌申请链中没有当前节点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当前节点可以返回执行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的操作,以请求获取第一令牌的控制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设计确保了节点在查询令牌申请链中未包含当前节点标识的情况下,通过判断是否超出第一时间阈值来决定后续操作,是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还是继续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进一步的,若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判断是否超出第二时间阈值;若超出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执行所述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若未超出所述第二时间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对上述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
在处理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的情况下,即当前节点还未收到其他节点广播的已收到第一令牌的信息。如果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节点会进一步判断是否超出第二时间阈值。如果未超出第二时间阈值,说明还没有到规定的时间,节点会返回执行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的操作,即进行后续步骤。如果超出了第二时间阈值,说明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其他节点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会返回执行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的操作。如果判断超出了第二时间阈值,当前节点会执行对第二令牌的创建。这可以包括生成第二令牌的标识、初始化令牌状态等操作。此外,如果首次判断超出了第二时间阈值,还可以经过预设次数的重复判断,直到经过预设次数的判断后,当前节点执行对第二令牌的创建。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预设次数为3,后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设计确保了当前节点在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的情况下,通过判断是否超出第二时间阈值来决定后续操作,是执行对第二令牌的创建还是继续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进一步的,本说明书实施例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时,可以向其他节点发送第二出示令牌命令,所述第二出示令牌命令用于当前节点向其他节点广播第二令牌信息;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为其他节点向当前节点广播第三令牌信息;若已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根据所述第二令牌信息与所述第三令牌信息判断,判断所述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
对上述第二令牌创建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
向其他节点发送第二出示令牌命令:在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时,当前节点会可以其他节点发送第二出示令牌命令,用于广播当前节点已经创建了第二令牌的信息。
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当前节点在等待其他节点的响应时,可以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可以是其他节点向当前节点广播第三令牌信息的命令。
处理已收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的情况:如果已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说明其他节点已经接收到当前节点发送的第二令牌信息。当前节点会进一步根据第二令牌信息与第三令牌信息进行比较,以判断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
判断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在收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的情况下,当前节点会比较第二令牌信息与第三令牌信息,以确定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比较可以涉及到检查标识、状态等信息,确保第二令牌的正确性。
这样的设计确保了在节点向其他节点广播第二令牌信息后,通过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并根据比较第二令牌信息与第三令牌信息,来判断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这个机制有助于确保令牌的创建和同步是有效的。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令牌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与当前节点的编号,所述第三令牌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第三令牌的编号与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判断所述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时,可以判断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是否等于所述第三令牌的编号;若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等于所述第三令牌的编号,判断当前节点的编号是否小于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若当前节点的编号小于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返回执行所述向其他节点发送第二出示令牌命令。
对上述判断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的相关内容进行理解,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
判断第二令牌的编号是否等于第三令牌的编号:在判断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的过程中,首先比较第二令牌的编号与第三令牌的编号是否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令牌的编号可以表示令牌的有效性,为保证同步事件的有序进行,只能选择令牌编号较大的为有效令牌,由于第二令牌为新创建,所以第二令牌的编号为初始最小编号。
若第二令牌的编号等于第三令牌的编号:如果第二令牌的编号等于第三令牌的编号,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节点的编号是否小于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
需要说明的是,节点的编号大小也可以表示令牌的有效性,为了区分不同的节点,节点的编号具有唯一性,节点的编号越小,可以表明该节点的优先级越高。
若当前节点的编号小于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如果当前节点的编号小于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说明当前节点的编号较小,第二令牌创建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会返回执行向其他节点发送第二出示令牌命令的操作,以广播第二令牌的信息。
这样的设计确保了在判断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时,可以比较令牌的编号与节点的编号,以确定新创建的第二令牌是否有效。这个机制有助于协调节点之间的行为,确保令牌同步的正确性。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判断是否超出第三时间阈值;若超出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增加预设值,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若未超出第三时间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
结合上述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的相关内容,给出具体的实施步骤:
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在处理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的情况下,即当前节点还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广播的第三令牌信息。
处理未收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的情况:如果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可以说明其他节点当前未持有令牌,并进一步判断是否超出第三时间阈值。
判断是否超出第三时间阈值:如果超出第三时间阈值,说明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其他节点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会执行增加第二令牌编号的预设值的操作,并表示第二令牌创建成功。如果未超出第三时间阈值,说明规定时间内可能还有机会接收到其他节点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在这种情况下,节点会返回执行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的操作,即进行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设计确保了在规定时间内等待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如果超出了规定的时间,节点会执行对第二令牌编号的增加操作,表示第二令牌创建成功。这个机制有助于确保在令牌同步过程中,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状况和响应时间,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等待其他节点的令牌广播。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不等于所述第三令牌的编号,或者若当前节点的编号大于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在预设时间后,向其他节点重新发出申请令牌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处理第二令牌编号不等于第三令牌编号,或者当前节点的编号大于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的情况下,即说明当前节点没有成功获取令牌。在这种情况下,当前节点可以等待一个预设的时间,以便在这段时间后重新发出申请令牌命令。在等待预设时间后,当前节点可以执行向其他节点重新发出申请令牌命令的操作,以再次请求获取令牌的控制权。
这样的设计确保了在判断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时,如果第二令牌的编号不等于第三令牌的编号,或者当前节点的编号大于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会等待一段时间后重新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以尝试获取令牌的控制权。这个机制有助于应对在令牌同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竞争和冲突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与第三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第一时间阈值可以为10000ms,第二时间阈值可以为500ms,第三时间阈值可以为2500ms。
S108,若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根据所述第二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如果确定第二令牌创建成功,当前节点可以根据第二令牌所携带的信息执行同步事件。同步事件的具体操作会根据应用场景而定,可能涉及到数据传输、状态更新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设计确保了在第二令牌创建成功的情况下,当前节点可以根据第二令牌执行同步事件,以确保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或状态是同步的。这个机制有助于保障在物联网中的协同工作和数据一致性。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参见图2示出的发起同步事件的流程图。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令牌具有下述特征:
1)令牌编号范围为0–9999,新创建编号为0,传递编号大于0;
2)传递的令牌编号每次自增1,超出最大值后变2,重新循环;
3)令牌抢占的目的主要是协调多个设备的同步运行;
4)所有同步事件均由主动发起的节点执行逻辑处理;
5)所有执行同步事件的节点,必须先抢占到令牌才有执行权;
6)所谓同步事件,就是必须多个设备协调运行的一套时序统一的逻辑事件,类似“总-分”拓扑结构中的总;
7)令牌创建或者令牌占有者正常运行时,如果收到“出示令牌”命令,就会出现令牌仲裁的情况;
8)令牌仲裁判定原则:
(1).只有一个非0编号时,以非0编号的令牌为准;
(2).若有多个非0编号时,以编号最新的令牌为准;
(3).如果令牌编号相同时,以设备ID最小的令牌为准;
9)令牌生长时间说明:
(1).令牌占有者以1秒的心跳维护该时间,每秒自动加1;
(2).用于填写数据模块的ID,每取用一次自动加1;
(3).在“传递令牌”时需要携带令牌生长时间,并自动加1;
(4).其本质是用于为所有组员,提供统一的与实时时间无关的计时功能;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发起同步事件流程:
步骤1:物联网基站发起同步事件;(开始)
步骤2:如果物联网基站没有占有令牌,则开始申请令牌;如果物联网基站占有令牌,则直接跳转到步骤6,执行同步事件;
步骤3:如果申请令牌成功,则跳转到步骤6,执行同步事件;如果申请令牌失败,则自己创建令牌;
步骤4:物联网基站自己创建令牌;创建令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令牌仲裁;
步骤5:如果创建令牌成功,则跳转到步骤6,执行同步事件;如果创建令牌失败,则跳转到步骤2,重新申请令牌;
步骤6:执行同步事件;(结束)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发起同步事件时,若确定未占有第一令牌,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所述申请令牌命令用于申请所述第一令牌;
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所述传递令牌命令用于向当前节点发送所述第一令牌;
若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
若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根据所述第二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起同步事件时,若确定未占有第一令牌,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所述申请令牌命令用于申请所述第一令牌;
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所述传递令牌命令用于向当前节点发送所述第一令牌;
若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
若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根据所述第二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根据所述第一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是否已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所述第一出示令牌命令用于节点收到所述第一令牌后向其他节点广播已收到所述第一令牌;
若已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判断查询令牌申请链中是否包含当前节点标识,所述令牌申请链为令牌申请列表;
若所述查询令牌申请链中包含所述当前节点标识,返回执行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查询令牌申请链中未包含所述当前节点标识,判断是否超出第一时间阈值;
若超出所述第一时间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
若未超出所述第一时间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一出示令牌命令,判断是否超出第二时间阈值;
若超出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执行所述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
若未超出所述第二时间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包括:
向其他节点发送第二出示令牌命令,所述第二出示令牌命令用于当前节点向其他节点广播第二令牌信息;
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为其他节点向当前节点广播第三令牌信息;
若已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根据所述第二令牌信息与所述第三令牌信息判断,判断所述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令牌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与当前节点的编号,所述第三令牌信息包括所述第三令牌的编号与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
所述判断所述第二令牌是否创建成功,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是否等于所述第三令牌的编号;
若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等于所述第三令牌的编号,判断当前节点的编号是否小于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
若当前节点的编号小于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返回执行所述向其他节点发送第二出示令牌命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判断是否超出第三时间阈值;
若超出第三时间阈值,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增加预设值,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
若未超出第三时间阈值,返回执行所述判断是否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第三出示令牌命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令牌的编号不等于所述第三令牌的编号,或者若当前节点的编号大于所述第三出示令牌命令发送节点的编号,在预设时间后,向其他节点重新发出申请令牌命令。
10.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发起同步事件时,若确定未占有第一令牌,向其他节点发出申请令牌命令,所述申请令牌命令用于申请所述第一令牌;
判断是否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传递令牌命令,所述传递令牌命令用于向当前节点发送所述第一令牌;
若未接收到其他节点发送的所述传递令牌命令,对第二令牌进行创建;
若所述第二令牌创建成功,根据所述第二令牌执行所述同步事件。
CN202311493092.7A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Pending CN117377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3092.7A CN117377056A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93092.7A CN117377056A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7056A true CN117377056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389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93092.7A Pending CN117377056A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705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6612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09842946A (zh) 抢占资源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
CN108617005A (zh) 一种低功耗远距离组网方法
CN113411868B (zh) 一种对讲机组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33758B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
US88556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devices
US202302085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multiple access point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954165A (zh) 无线同步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7377056A (zh) 一种同步事件的执行方法及设备
US11581998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transmission structure
KR100424753B1 (ko) 통신 단말 수용 장치, 기지국 장치 및 통신 단말 수용 방법
CN111935728B (zh) 一种握手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1935725B (zh) 通信时序规划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JPWO2008038347A1 (ja) 通信システム、端末、通信方法、及び通信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2866963B (zh) 一种集中器和节点的使用方法和装置
CN111918381B (zh) 一种无线同步调制方法和装置
CN113163505B (zh) 一种自组网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
CN113543082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以及介质
CN11083107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5834284A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46369A (zh) 设备自动添加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684940A (zh) 一种bi值下发、接入请求发送方法、基站及装置
CN114828218A (zh) 参考信号传输时机有效性的确定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6406005A (zh) 一种无线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786277A (zh) 一种节点入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