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0807A -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0807A
CN117340807A CN202311301706.7A CN202311301706A CN117340807A CN 117340807 A CN117340807 A CN 117340807A CN 202311301706 A CN202311301706 A CN 202311301706A CN 117340807 A CN117340807 A CN 1173408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module
leveling
pressing
side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017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毅磊
郑建科
李海瑞
缪勇
王明峰
刘洋
田宝国
杜德伟
连满义
甄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0170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08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0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08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包括工装底板、四角调平找正模块、侧梁调平支撑模块、横梁支撑模块及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的四角位置;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上;横梁支撑模块设置于两个侧梁调平支撑模块之间;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分别设置于工装底板上。本发明提供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可对构架两个侧梁的端部分别进行调平和找正,侧梁调平支撑模块用于支撑于侧梁的中部下方,横梁支撑模块对横梁的中部进行承托,实现对构架进行位置调节,使其位置满足预设要求,最终使构架得到准确定位,便于保证后续的机加工精度,保证了构架的加工质量。

Description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向架定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高铁转向架构架的机加工前,需要对构架的侧梁、横梁以及制动吊座等构件进行初步定位,以保证构架的加工质量。制动座主要用于安装设备的制动单元。为了保持制动单元保持水平,要求制动吊座相同位置的悬挂点的高度应保持一致,尽量减少其安装误差以避免制动单元因重心位置偏差造成的仰头、点头或侧翻现象,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由于制动吊座的结构较为特殊,现有的工装夹具一般仅对横梁和侧梁进行固定,对整个构架的调平仅通过工人的操作经验进行调节,且对制动吊座的固定方式不精准,难以保证构架的整体机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能够对转向架构架的四角进行有效调平,并对制动吊座进行可靠夹持,保证了构架的定位精度,提高了定位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包括工装底板、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横梁支撑模块以及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的四角位置,用于调平并找正转向架的侧梁端部;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上,且分别靠近工装底板的两侧设置,用于支撑并调平侧梁;横梁支撑模块设置于两个侧梁调平支撑模块之间,用于支撑于构架的横梁的下方;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分别设置于工装底板上、且沿X向间隔布设于横梁支撑模块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梁调平支撑模块包括第一X向底板、第一Y向底板、侧梁支撑模块以及侧梁下压模块,第一X向底板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第一X向底板与工装底板之间通过第一X向推动件相连;第一Y向底板沿Y向滑动连接于第一X向底板上,第一Y向底板与第一X向底板之间通过第一Y向推动件相连;侧梁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一Y向底板上、用于承托于侧梁的下方;侧梁下压模块包括设置于第一Y向底板上的固定座以及铰接于固定座上、且能够竖向摆动以下压侧梁的下压摆臂,下压摆臂上连接有下压驱动件。
一些实施例中,下压摆臂通过第一连杆与固定座铰接,下压摆臂通过第二连杆与下压驱动件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杆相连,下压摆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围合成四连杆机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和侧梁调平支撑模块的底部分别通过平移调节模块连接于工装底板上,平移调节模块包括第二X向底板以及第二Y向底板,第二X向底板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第二X向底板与工装底板之间通过第二X向推动件相连;第二Y向底板沿Y向滑动连接于第二X向底板上,第二Y向底板与第二X向底板之间通过第二Y向推动件相连,四角调平找正模块或侧梁调平支撑模块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上。
一些实施例中,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包括侧推移块、端部顶块、顶升支撑底座以及内侧压紧模块,侧推移块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上、且位于第二Y向底板远离第二X向推动件的一侧,侧推移块用于与侧梁的内侧壁抵接以X向推动构架;端部顶块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上,用于与侧梁的端面抵接以Y向推动构架;顶升支撑底座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上、且承托于构架的底部,用于带动构架上下移动;内侧压紧模块设置于工装底板上,内侧压紧模块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抵压于侧梁顶面上的压紧臂。
一些实施例中,内侧压紧模块与顶升支撑底座相邻设置,压紧臂沿Y向延伸至侧梁的上方,内侧压紧模块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压紧臂的外伸端转动连接有与侧梁抵接配合的压紧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还包括四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四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分别一一对应位置于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的内侧,每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分别包括滑移座、安装座以及两个抱合爪,滑移座连接于工装底板上;安装座连接于滑移座的上方;两个抱合爪分别铰接于滑移座的上方,两个抱合爪能够竖向相向摆动至抱合夹紧于制动吊座的两侧。
一些实施例中,滑移座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上,安装座沿Y向连接于滑移座的上方,滑移座上设有用于带动两个抱合爪相向靠近或背向远离的驱动件,抱合爪的内壁上设有与制动吊座的周壁滚动配合的万向球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方法,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预设构架的标准中心坐标、横梁的第一标准坐标和侧梁的第二标准坐标;
S200: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对构件进行X向和Y向的水平推移、结合对构架的周向旋转驱动以实现水平找正;
S300: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的上下移动以实现构架的升降调节,使构架的实际中心坐标与标准中心坐标重合,使横梁的第一实际坐标与第一标准坐标重合,并使横梁的第二实际坐标与第二标准坐标重合;
S400:利用视觉相机对构架进行拍照,并进行构架的二次找正;
S500:二次找正结束后,拍照复检,误差满足预设区间,判定构架的定位合格,对构架的横梁以及侧梁进行压紧限位,完成构架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可对构架两个侧梁的端部分别进行调平和找正,侧梁调平支撑模块用于支撑于侧梁的中部下方,横梁支撑模块对横梁的中部进行承托,实现对构架进行位置调节,使其位置满足预设要求,最终使构架得到准确定位,便于保证后续的机加工精度,进而保证了构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的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四角调平找正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四角调平找正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图3中内侧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横梁支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侧梁调平支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图7中侧梁调平支撑模块的主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齿轮箱安装座支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制动吊座装夹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需要加工的高铁转向架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工装底板;2、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1、侧推移块;22、端部顶块;23、顶升支撑底座;24、内侧压紧模块;25、压紧臂;26、压紧座;3、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1、第一X向底板;32、第一Y向底板;311、第一X向推动件;321、第一Y向推动件;33、侧梁支撑模块;34、侧梁下压模块;341、固定座;342、下压摆臂;343、下压驱动件;344、第一连杆;345、第二连杆;346、第三连杆;4、横梁支撑模块;41、第三Y向底板;42、第三X向底板;43、横梁升降支撑座;44、第三Y向推动件;45、第三X向推动件;46、支撑部;5、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1、滑移座;52、安装座;53、抱合爪;54、驱动件;55、万向球头;6、平移调节模块;61、第二X向底板;62、第二Y向底板;63、第二X向推动件;64、第二Y向推动件;7、找正机器人;8、齿轮箱安装座支撑模块;81、顶升液压缸;82、压力传感器;83、承托盘;84、防护罩;9、构架;91、横梁;92、侧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进行说明。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包括工装底板1、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横梁支撑模块4以及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1的四角位置,用于调平并找正构架9的侧梁92端部;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分别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且分别靠近工装底板1的两侧设置,用于支撑并调平侧梁92;横梁支撑模块4设置于两个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之间,用于支撑于构架9的横梁91的下方;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分别设置于工装底板1上、且沿X向间隔布设于横梁支撑模块4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可对构架9的两个侧梁92的端部分别进行调平和找正,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用于支撑于侧梁92的中部下方,横梁支撑模块4对横梁91的中部进行承托,实现对构架9进行位置调节,使其位置满足预设要求,最终使构架9得到准确定位,便于保证后续的机加工精度,进而保证了构架9的加工质量。
请参阅图11,在将构架9安装于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上时,采用扣设在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上方的形式,便于进行后续加工,构架9的两侧梁92平行设置、横梁91连接于两侧梁92之间、且位于侧梁92的中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1至图11,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包括第一X向底板31、第一Y向底板32、侧梁支撑模块33以及侧梁下压模块34,第一X向底板31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第一X向底板3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一X向推动件311相连;第一Y向底板32沿Y向滑动连接于第一X向底板31上,第一Y向底板32与第一X向底板31之间通过第一Y向推动件321相连;侧梁支撑模块33设置于第一Y向底板32上、用于承托于构架9的侧梁92的下方;侧梁下压模块34包括设置于第一Y向底板32上的固定座341以及铰接于固定座341上、且能够竖向摆动以下压侧梁92的下压摆臂342,下压摆臂342上连接有下压驱动件343。
本实施例中,第一X向底板31可带动上部构件进行X向滑移,第一Y向底板32带动上部构件进行Y向滑移,进而使上方的侧梁支撑模块33以及侧梁下压模块34实现水平位置调节,保证侧梁支撑模块33对侧梁92形成有效承托,同时借助铰接于固定座341上的下压摆臂342对侧梁92的顶面进行压紧,保证了侧梁92的有效限位,提高了构架9定位的尺寸精度和定位效率。
本实施例中,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设置于工装底板1沿X向设置的边缘的中部,对应位于侧梁92的中部,对应于构架9两侧的两个侧梁92,布设有两套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能够对侧梁92的中部进行可靠的支撑和压紧,保证侧梁92位置的问题,避免加工过程中侧梁92出现位置错动。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11,下压摆臂342通过第一连杆344与固定座341铰接,下压摆臂342通过第二连杆345与下压驱动件343铰接,第一连杆344和第二连杆345之间通过第三连杆346相连,下压摆臂342、第一连杆344、第二连杆345以及第三连杆346围合成四连杆机构。
本实施例中,下压摆臂342与固定座341之间铰接有第一连杆344,下压摆臂342与下压驱动件343之间铰接有第二连连杆,第一连杆344和第二连杆345之间铰接有第三连杆346,利用下压摆臂342、第一连杆344、第二连杆345和第三连杆346形成四连杆结构,保证下压摆臂342底面与侧梁92顶面的有效接触,避免下压摆臂342绕固定的铰接点摆动造成与侧梁92顶部的位置干涉。
当下压驱动件343向上移动以带动上述四连杆机构运动时,可使下压摆臂342逐渐竖向摆动至抵压于侧梁92的顶面上,保证下压摆臂342与侧梁92顶面的有效接触,便于增大接触面积。
下压驱动件343的上端具有与第二连杆345铰接的转轴,第三连杆346的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杆345的中部,另一端铰接于转轴上。第三连杆346铰接于第二连杆345的中部,可与第二连杆345形成结构避让,避免发生位置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1至图11,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和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的底部分别通过平移调节模块6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平移调节模块6包括第二X向底板61以及第二Y向底板62,第二X向底板61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第二X向底板6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二X向推动件63相连;第二Y向底板62沿Y向滑动连接于第二X向底板61上,第二Y向底板62与第二X向底板61之间通过第二Y向推动件64相连,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或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62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工装底板1的四角位置分别设置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实现构架9四角位置的调平找正,利用平移调平模块带动构架9进行X向以及Y向的位置调整以及四角高度的调节,可实现构架9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以及四角高度的调平操作。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11,第二X向推动件63沿X向连接于工装底板1的外侧,第二X向推动件63具有与第二X向底板61的底面相连以驱动第二X向底板61水平移动的第一X向驱动端;第二Y向推动件64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62的上方,第二Y向推动件64具有与第二X向底板61的侧缘相连以驱动第二Y向底板62水平移动的第二Y向驱动端。
本实施例中,以X向推动件驱动第二X向底板61水平移动为例进行说明。X向推动件沿X向固定连接在工装底板1的侧部(也就是工装底板1沿X向延伸的一侧),X向推动件能够与第二X向底板61以及第二Y向底板62形成结构避让。X向推动件具有能够驱动第二X向底板61水平移动的第一驱动端,第一驱动端上设有开口向外的U形座,第二X向底板61上设有向上延伸至U形座内的连接板,U形座和连接板通过转轴铰接,保证X向推动件对第二X向底板61的有效驱动,避免发生为了错动造成的卡死,实现构架9在X向水平位置的有效调节。
Y向推动件为液压缸等伸缩件,设置在第二Y向底板62顶部,第二驱动端也设有U形座,能够与第二X向底板61上的连接板铰接,实现对第二Y向底板62的Y向驱动,保证构架9在X、Y向的位置的准确性。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11,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包括侧推移块21、端部顶块22、顶升支撑底座23以及内侧压紧模块24,侧推移块21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62上、且位于第二Y向底板62远离第二X向推动件63的一侧,侧推移块21用于与侧梁的内侧壁抵接以X向推动构架9;端部顶块22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62上,用于与侧梁92的端面抵接以Y向推动构架9;顶升支撑底座23设置于第二Y向底板62上、且承托于构架9的底部,用于带动构架9上下移动;内侧压紧模块24设置于工装底板1上,内侧压紧模块24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抵压于侧梁92顶面上的压紧臂25。
本实施例中,端部顶块22能够对侧梁92的外端进行限位,使侧梁92在Y向上得到限位,顶升支撑模块能够支撑于侧梁92端部的下方,能够带动侧梁92上下移动以实现上下方向上定位,保证构架9高度的精准性。
侧推移块21则能够与侧梁92的内侧壁进行限位抵接,使侧梁92在X上得到有效定位,内侧压紧件可对构架9的顶面进行压紧限位,避免加工过程中产生位置偏移,通过上述结构保证了构架9整体的定位精准性,便于对构架9的四角位置进行调平找正,提高了构架9的定位精度和定位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11,内侧压紧模块24与顶升支撑底座23相邻设置,压紧臂25沿Y向延伸至侧梁92的上方,内侧压紧模块24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压紧臂25的外伸端转动连接有与侧梁92抵接配合的压紧座26。
本实施例中,内侧压紧件的压紧臂25能够抵压于侧梁92的顶面上,通过压紧臂25的下移实现对侧梁92顶面的有效压紧,保证构架9能够稳定的限位于顶升支撑底座23的上方,保证构架9位置在高度方向上的稳定性。压紧座26能够竖向摆动以使其下底面与侧梁92顶面有效接触,进而增大抵压面积,保证压紧动作的稳定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1至图11,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还包括四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四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分别一一对应位置于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的内侧,每组滑移座51分别包括滑移座51、安装座52以及两个抱合爪53,滑移座51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安装座52连接于滑移座51的上方;两个抱合爪53分别铰接于滑移座51的上方,两个抱合爪53能够竖向相向摆动至抱合夹紧于制动吊座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由于转向架构架上还设有位于横梁91两侧的制动吊座,为了保证制动吊座定位的精准,还设置了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与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相邻设置,两个抱合爪53能够沿Y向相向移动以抱合于制动吊座的两侧,实现对制动吊座的夹紧定位,保证整个构架9各部位定位的精准。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11,滑移座51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安装座52沿Y向连接于滑移座51的上方,滑移座51上设有用于带动两个抱合爪53相向靠近或背向远离的驱动件54,抱合爪53的内壁上设有与制动吊座的周壁滚动配合的万向球头55。
本实施例中,滑移座51与工装底板1可沿X向滑动连接,使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能够方便的靠近或远离横梁91,两个抱合爪53通过驱动件54带动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动作,便于对制动吊座进行有效夹持。具体的,抱合爪53的内壁上设有万向球头55,可实现与制动吊座的滚动接触,保证对制动吊座的有效夹持。
在此基础上,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还包括两个齿轮箱安装座支撑模块8,齿轮箱安装座支撑模块8用于支撑与齿轮箱安装座的下方,可实现齿轮箱安装座的可靠承托。
具体的,齿轮箱安装座支撑模块8包括顶升液压缸81、压力传感器82以及承托盘83,顶升液压缸81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且对应位于其中两个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的内侧,顶升液压缸81具有向上的驱动端;压力传感器82设置于顶升液压缸81的驱动端;承托盘83设置于传感器的上方、且用于承托齿轮箱安装座;压力传感器82用于监测承托盘83承受的下压力参数,并输送下压力参数至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中,针对地铁转向架设置的齿轮箱安装座,工装底板1上还设有齿轮箱安装座支撑模块8,用于对齿轮箱安装座进行支撑。通过顶升液压缸81的承托盘83的起升和下落,带动齿轮箱安装座进行上下位置调节,保证其定位精度。
在此基础上,顶升液压缸81和压力传感器82的外侧还设有防护罩84,避免外部环境对内部构件造成影响,保证压力传感器82的监测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1至图11,横梁支撑模块4包括两个第三Y向底板41、两个第三Y向底板41、两个第三X向底板42以及两个横梁升降支撑座43,两个第三Y向底板41分别沿Y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第三Y向底板4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三Y向推动件44相连;两个第三X向底板42分别一一对应沿X向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三Y向底板41上、且沿Y向间隔设置,第三X向底板42与第三Y向底板41之间通过第三X向推动件45相连;两个横梁升降支撑座43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第三X向底板42上、且分别靠近第三Y向底板41的对角位置设置,横梁升降支撑座43具有能够上下移动、并承托于横梁91下方的支撑部46。
本实施例中,利用设置在工装底板1上的第一Y向底板32带动上方构件进行Y向滑移,利用第一X向底板31带动上方构件进行X向滑移,使上方的两个横梁升降支撑座43分别能够支撑于横梁91的下方两个不同位置,以适用于不同规格构架9的横梁91的支撑,提高了横梁91支撑的稳定性,保证了构架9的定位精度,上述结构调节方便,使用简单,可有效地保证构架9的定位精度。
两个横梁升降支撑座43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第一X向底板31上,定义沿X向设置、且经过工装底板1中心的直线为工装底板1的中轴线,两个横梁升降支撑座43分布于中轴线的两侧(也就是在横梁91的走向上间隔布设)。由于横梁91的中部一般设有上下贯通的孔洞,两个横梁升降支撑座43分布于孔洞的两侧(也就是在X向上间隔布设),可实现对横梁91不同点位的可靠承托,提高了支撑的可靠性。
在此基础上,工装底板1的两侧设置找正机器人7,找正机器人7利用其外伸端的视觉相机对构架9各部位进行拍照,以配合构架9进行位置找正,提高了找正效率,保证了找正精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方法,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预设构架的标准中心坐标、横梁的第一标准坐标和侧梁的第二标准坐标;
S200: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对构件进行X向和Y向的水平推移、结合对构架的周向旋转驱动以实现水平找正;
S300: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的上下移动以实现构架的升降调节,使构架的实际中心坐标与标准中心坐标重合,使横梁的第一实际坐标与第一标准坐标重合,并使横梁的第二实际坐标与第二标准坐标重合;
S400:利用视觉相机对构架进行拍照,并进行构架的二次找正;
S500:二次找正结束后,拍照复检,误差满足预设区间,判定构架的定位合格,对构架的横梁以及侧梁进行压紧限位,完成构架定位。
安装过程:
构架9在安装至工装底板1上时,预先设定构架9的标准中心坐标以及横梁91的第一标准坐标和侧梁92的第二标准坐标,使构件9的整体位置得到有效限定。以侧梁92为例,其第一标准坐标可以选择纵梁92特定的侧缘或端部为基准,进行X、Y、Z三个方向的位置标定,保证纵梁92预设标准位置的精准。
构架9安装后,需要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对其位置进行水平找正和升降调节,以使构架9初步到达预设位置。该过程中,利用第二X向底板61和第二Y向底板62的水平移动对构架9进行X以及Y向的位置调整,通过端部顶块22以及侧推移块21对侧梁92的端部进行推动使构架9绕其中心进行角度旋转,实现角度的调节。
之后,利用顶升支撑底座23的升降带动构架9上下移动至目标高度,使构架9的零点与预设零点重合,完成调平以及定位。一次找正结束后,利用视觉相机进行拍照进行二次找正,二次找正结束后,拍照复检,保证误差小于0.2mm,判定定位合格。最终,对横梁91、侧梁92的中部以及端部分别压紧限位,完成构架9的精准定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底板(1)、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横梁支撑模块(4)以及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四组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分别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的四角位置,用于调平并找正转向架的侧梁(92)端部;两组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分别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且分别靠近所述工装底板(1)的两侧设置,用于支撑并调平所述侧梁(92);横梁支撑模块(4)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之间,用于支撑于构架(9)的横梁(91)的下方;两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分别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且沿X向间隔布设于所述横梁支撑模块(4)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包括第一X向底板(31)、第一Y向底板(32)、侧梁支撑模块(33)以及侧梁下压模块(34),第一X向底板(31)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一X向推动件(311)相连;第一Y向底板(32)沿Y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上,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与所述第一X向底板(31)之间通过第一Y向推动件(321)相连;侧梁支撑模块(33)设置于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上、用于承托于所述侧梁(92)的下方;侧梁下压模块(34)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Y向底板(32)上的固定座(341)以及铰接于所述固定座(341)上、且能够竖向摆动以下压所述侧梁(92)的下压摆臂(342),所述下压摆臂(342)上连接有下压驱动件(54)(34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摆臂(342)通过第一连杆(344)与所述固定座(341)铰接,所述下压摆臂(342)通过第二连杆(345)与所述下压驱动件(54)(343)铰接,所述第一连杆(344)和所述第二连杆(345)之间通过第三连杆(346)相连,所述下压摆臂(342)、所述第一连杆(344)、所述第二连杆(345)以及所述第三连杆(346)围合成四连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和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的底部分别通过平移调节模块(6)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平移调节模块(6)包括第二X向底板(61)以及第二Y向底板(62),第二X向底板(61)沿X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与工装底板(1)之间通过第二X向推动件(63)相连;第二Y向底板(62)沿Y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上,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之间通过第二Y向推动件(64)相连,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或所述侧梁调平支撑模块(3)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X向推动件(63)沿X向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的外侧,所述第二X向推动件(63)具有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的底面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X向底板(61)水平移动的第一X向驱动端;
所述第二Y向推动件(64)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的上方,所述第二Y向推动件(64)具有与所述第二X向底板(61)的侧缘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Y向底板(62)水平移动的第二Y向驱动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包括侧推移块(21)、端部顶块(22)、顶升支撑底座(23)以及内侧压紧模块(24),侧推移块(21)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上、且位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远离所述第二X向推动件(63)的一侧,所述侧推移块(21)用于与所述侧梁(92)的内侧壁抵接以X向推动所述构架(9);端部顶块(22)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上,用于与所述侧梁(92)的端面抵接以Y向推动所述构架(9);顶升支撑底座(23)设置于所述第二Y向底板(62)上、且承托于构架(9)的底部,用于带动构架(9)上下移动;内侧压紧模块(24)设置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内侧压紧模块(24)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用于抵压于所述侧梁(92)顶面上的压紧臂(2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压紧模块(24)与所述顶升支撑底座(23)相邻设置,所述压紧臂(25)沿Y向延伸至所述侧梁(92)的上方,所述内侧压紧模块(24)沿X向滑动连接于工装底板(1)上,所述压紧臂(25)的外伸端转动连接有与侧梁(92)抵接配合的压紧座(26)。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还包括四组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四组所述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分别一一对应位置于四组所述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的内侧,每组所述制动吊座装夹模块(5)分别包括滑移座(51)、安装座(52)以及两个抱合爪(53),滑移座(51)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安装座(52)连接于所述滑移座(51)的上方;两个抱合爪(53)分别铰接于所述滑移座(51)的上方,两个抱合爪(53)能够竖向相向摆动至抱合夹紧于制动吊座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座(51)沿X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装底板(1)上,所述安装座(52)沿Y向连接于所述滑移座(51)的上方、且所述滑移座(51)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座(52)相连的驱动件(54),所述抱合爪(53)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制动吊座的周壁滚动配合的万向球头(55)。
10.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转向架构架(9)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预设构架(9)的标准中心坐标、横梁(91)的第一标准坐标和侧梁(92)的第二标准坐标;
S200: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对构件进行X向和Y向的水平推移、结合对构架(9)的周向旋转驱动以实现水平找正;
S300:利用四角调平找正模块(2)的上下移动以实现构架(9)的升降调节,使构架(9)的实际中心坐标与所述标准中心坐标重合,使横梁(91)的第一实际坐标与所述第一标准坐标重合,并使横梁(91)的第二实际坐标与所述第二标准坐标重合;
S400:利用视觉相机对构架(9)进行拍照,并进行构架(9)的二次找正;
S500:二次找正结束后,拍照复检,误差满足预设区间,判定构架(9)的定位合格,对构架(9)的横梁(91)以及侧梁(92)进行压紧限位,完成构架(9)定位。
CN202311301706.7A 2023-10-09 2023-10-09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Pending CN1173408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1706.7A CN117340807A (zh) 2023-10-09 2023-10-09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01706.7A CN117340807A (zh) 2023-10-09 2023-10-09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0807A true CN117340807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6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01706.7A Pending CN117340807A (zh) 2023-10-09 2023-10-09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080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2525B (zh) 一种取料装置及工件搬运机构
CN106141432B (zh) 一种电池高精度焊接加工设备
CN111846028A (zh) 汽车挡风玻璃柔性装配系统及方法
CN113921437A (zh) 一种晶圆预对准装置和预对准方法
CN110562715A (zh) 一种轨道板自动翻转设备
CN115301765A (zh) 构件平直度矫正设备
CN206216121U (zh) 一种电池高精度焊接加工设备
CN114919998B (zh) 集成设备上料装备及上料方法
CN111300263A (zh) 一种抛光机上下料装置及抛光盘定位方法
CN117340807A (zh) 高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CN111458810B (zh) Coc封装的光纤夹持与耦合定位装置
CN115091083A (zh) 一种多车型车门对中装置
CN117464590A (zh) 地铁转向架构架定位设备及定位方法
CN212192676U (zh) 一种抛光机上下料装置
CN114193052A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生产线
CN113146091A (zh) 一种片式散热器加强筋自动化焊接装置及工艺方法
CN220945019U (zh) 转向架构架四角调平找正装置
CN111640821A (zh) 电池片纠偏设备及方法
CN217647775U (zh) 一种多车型车门对中装置
CN220922302U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移动调节装置
CN214613366U (zh) 一种钢轨胶接自动对轨装置
CN218443741U (zh) 货车零件检测装置
CN212233008U (zh) 加工装置及点卤设备
CN217513442U (zh) 一种x向、y向、z向夹紧系统
CN114939752B (zh) 一种用于腹板拼焊生产的焊接加工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