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8173A -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8173A
CN117338173A CN202210778089.9A CN202210778089A CN117338173A CN 117338173 A CN117338173 A CN 117338173A CN 202210778089 A CN202210778089 A CN 202210778089A CN 117338173 A CN117338173 A CN 117338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oking
cook
preset
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80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郑小虹
杨晓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780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81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8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81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烹饪方法包括在难煮粮和预定量的水被加入烹饪器具之后,控制烹饪器具加热,以对难煮粮进行预煮;将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一预煮温度,第一预煮温度85℃以上,对难煮粮进行预煮的步骤包括预煮升温阶段和预煮维温阶段,在预煮升温阶段,控制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模式加热,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为全功率的70~100%;在预煮维温阶段,控制烹饪器具以第二预设功率模式加热,并将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30~70min。根据本发明,采用高火升温,可以加快难煮粮的翻滚,使烹饪器具内不同位置的难煮粮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难煮粮的吸水效果;难煮粮高温预煮时间短,效率高,混合饭内的难煮饭软硬适中,美味。

Description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电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诸如电饭煲等电加热的烹饪器具通常具有烹饪混合饭的功能,混合饭是将米饭中加入诸如红豆、红豆、糙米等相对大米难煮的杂粮。传统的烹饪杂粮饭的方法是先将难煮杂粮低温(例如55℃以下)浸泡,然后与大米一起在常压下煮饭。然而由于难煮杂粮的吸水率相比于大米等易煮食粮较小,例如在约40℃浸泡25min的情况下,大米的吸水率可达35%,而红豆的吸水率仅可达约1%。因此,常温浸泡常压煮饭的方法太耗时长。
为了克服该缺点,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方法是,仍采用低温浸泡难煮杂粮,但不同的是大米与难煮杂粮在一定压力下煮饭,通过加压缩短混合饭的烹饪时间。
低温浸泡不仅耗时长,无法满足快节奏生活对速食的要求,还容易产生微生物污染和异味等问题,造成食材的污染和浪费;加压煮饭仅适用于压力饭煲,导致因烹饪条件受限不能广泛应用。因此,需要一种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方法,用于电加热的烹饪器具,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难煮粮和预定量的水被加入所述烹饪器具之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加热,以对所述难煮粮进行预煮;以及
将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一预煮温度,其中,所述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烹饪腔的温度或者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所述内容物包括所述难煮粮和所述水;
其中,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或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0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1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15℃,
其中,对所述难煮粮进行预煮的步骤包括预煮升温阶段和预煮维温阶段,在所述预煮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模式加热,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为全功率的70~100%;以及
在所述预煮维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二预设功率模式加热,并将所述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三预设时长,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为30~70min。
根据本方案,难煮粮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预煮处理,能够加快难煮粮的吸水速率,使难煮粮能够快速地吸水并达到期望的含水率,缩短难煮粮的预煮时间。先高温预煮难煮粮,不仅可以较大地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满足快节奏生活对速食的要求,避免了因长时间浸泡而产生微生物污染和异味等问题,而且可以适用于通常使用的普通电饭煲,应用更广泛。
在预煮升温阶段,采用高火或者说大功率加热,不仅可以快速升温,缩短预煮工序的时间,而且可以加快难煮粮的翻滚,使烹饪器具内不同位置的难煮粮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难煮粮的吸水效果。
将难煮粮维持高温预煮30~70min,不仅时间短,效率高,而且难煮粮的吸水效果好,使得最终混合饭内的难煮饭软硬适中,美味;可以满足大多数常用难煮粮的烹饪需求。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50%。
根据本方案,采用低火或者说低功率维持烹饪温度,可以降低加热能耗,使烹饪器具的耗电量小,而且容易控温,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溢锅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蒸发损失,使蒸发损失控制在一定值以下例如50g以下,便于混煮工序水量控制更稳定,避免产生混合饭过软或过硬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预设占空比为0.7~1.0,和/或所述第二预设功率模式下的预设占空比小于0.5。
根据本方案,可以通过占空比来控制加热功率,控制加热功率的方式容易实现。
可选地,在所述难煮粮进行预煮的过程中,将所述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35~85min;
和/或在所述预煮升温阶段,将所述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5~15min。
根据本方案,难煮粮的预煮不仅时间短,效率高,而且难煮粮的吸水效果好,使得最终混合饭内的难煮饭软硬适中,美味;可以满足大多数常用难煮粮的烹饪需求。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煮温度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在所述预煮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加热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在所述预煮维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根据本方案,控制预煮维温阶段的温度,可以减小蒸发损失,使蒸发损失控制在一定值以下例如50g以下,便于混煮工序水量控制更稳定,避免产生混合饭过软或过硬的问题。
可选地,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或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0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0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烹饪腔的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1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1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15℃,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15℃。
根据本方案,在较高的预煮温度下,可以使难煮粮的吸水速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由此可以进一步缩短时间,提高效率,难煮粮的吸水效果好,使得最终混合饭内的难煮饭软硬适中,美味;可以满足大多数常用难煮粮的烹饪需求。
可选地,还包括:
在易煮粮被加入所述烹饪器具之后,将所述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二预煮温度,其中,所述内容物包括所述难煮粮、所述水和所述易煮粮,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煮温度。
根据本方案,通过控制共同预煮阶段的温度,可以使易煮粮保持较佳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状态,避免易煮粮因温度过高使其糊化。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为40~80℃,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低于所述易煮粮的糊化温度。
根据本方案,可以更好地避免易煮粮因温度过高使其糊化。
可选地,还包括混煮升温阶段,在所述混煮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加热,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为全功率的70~100%。
根据本方案,在混煮工序采用高火升温,可以加快内锅中内容物的翻滚,促进难煮粮与易煮粮混合均匀,难煮粮经进一步吸水,与易煮粮同步软化成熟,使混合饭软硬适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
煲体;
内锅,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煲体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的上方;
感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内锅内的内容物的温度、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所述烹饪腔的温度和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中的至少一者;
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内锅;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使用如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烹饪方法进行烹饪。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截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烹饪过程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图2所示的烹饪方法的温度曲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烹饪器具
11 煲体
12 盖体
13 内锅
14 加热装置
15 底部感温装置
16 蒸汽口
17 蒸汽感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应予以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非限制。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方法,该烹饪方法用于电加热的烹饪器具。
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10包括煲体11和盖体12。内锅13可以设置于煲体11内,具体地,煲体11具有圆筒形状的内锅13收纳部。内锅13可以固定设置于内锅13收纳部处,或者可以自由地放入内锅13收纳部或者从内锅13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3的清洗。当烹饪时,可以将诸如大米、小米等食材与水加入内锅13。加入至内锅13的食材和水可以称为内容物。煲体11中包括用于加热的加热装置14,以对内锅13进行加热。
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10可以为电饭煲、电煮锅或其他的烹饪器具10,且烹饪器具10除具有煮米饭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具有煮粥等各种功能。
盖体12具有与煲体11基本上对应的形状。盖体12可开合地设置在煲体11上,具体地,其通过枢转轴枢接至煲体11,并能够绕枢转轴所在的枢转轴线在相对于煲体11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以方便对煲体11进行盖合和打开。当盖体12盖合在煲体11上时,其覆盖在内锅13之上,和内锅13之间构成烹饪腔。盖体12上通常还具有锅口密封圈,锅口密封圈可以由例如橡胶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盖体12和内锅13之间,用于在盖体12处于盖合状态时密封烹饪腔。盖体12设置有蒸汽口16,其连通烹饪腔与外界环境,用于外排蒸汽。蒸汽口16也可以称为蒸汽通道。
烹饪器具10还可以设置有感温装置。例如可以设置用于检测内锅13内的内容物温度的感温装置,该感温装置可以设置于盖体12和/或内锅13,其检测端可以伸入至内容物内。可以设置用于检测内锅13与盖体12之间烹饪腔的温度的感温装置,该感温装置可以设置于盖体12,其检测端在内容物的上方。还可以设置用于检测内锅13的底部温度的底部感温装置15,该底部感温装置15设置于内锅13的下方。内锅13的底部温度下文也称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还可以设置用于检测蒸汽口16处的蒸汽温度的蒸汽感温装置17,该蒸汽感温装置17设置于蒸汽通道内。
烹饪器具10可以包括设置于内锅13底部的加热装置14,该加热装置14可以是发热盘。可选地,烹饪器具1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内锅13侧部的加热装置和/或设置于盖体12的加热装置14。
烹饪器具10包括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烹饪器具10,以进行烹饪。进一步说,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烹饪器具10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方法进行烹饪。控制装置与加热装置14、感温装置等装置均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加热装置14的开启、加热时长以及加热模式等,以对加热进行控制。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来自感温装置的与温度相关的信号,并根据该信号控制加热装置14以对加热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烹饪用的食材各种各样,可以将食材分为难煮粮和易煮粮。将难煮粮与易煮粮加入内锅13,进行烹饪,可以得到混合饭。难煮粮与易煮粮存在如下区别:
难煮粮是具有蜡质皮层或麸质层或糊粉层,且富含膳食纤维,例如红豆、黄豆、黑豆、鹰嘴豆、白芸豆、绿豆等豆类,高粱、小麦、大麦、燕麦、藜麦、黑麦、糙米、黑米、青稞、薏米、粟米等全谷物。难煮粮的膳食纤维含量一般在10g/100g以上。
一般来说,当诸如电饭煲等烹饪器具采用不加压煮饭工艺时,不能与大米同煮同熟的食材为难煮粮。
难煮粮在正常大气压的条件下,在30℃~40℃吸水30min的情况下,其吸水率≤15%,进一步说,难煮粮在正常大气压的条件下,在30℃~40℃时,其吸水速率≤0.5%/min。
难煮粮在正常大气压和常温的条件下,达到饱和含水量所需的时间≥1.5h。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烹饪方法。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烹饪方法包括预煮工序和在预煮工序之后的混煮工序。“预煮工序”是指对食材进行预煮,在预煮工序内,对难煮粮单独进行预煮,“混煮工序”是指难煮粮与易煮粮一起烹饪。预煮工序可以包括用于难煮粮的预煮升温阶段和预煮维温阶段等。混煮工序可以包括混煮升温阶段、混煮沸腾阶段和蒸焖阶段等。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预煮工序还可以包括用于难煮粮和易煮粮的共同预煮阶段(下文详细描述)。
具体地,一个典型地烹饪难煮粮和易煮粮的过程如下:
S1:将难煮粮和预定量的水加入烹饪器具内。
在该步骤中,难煮粮已预先清洗。可以手动清洗食材,之后手动将清洗后的食材加入烹饪器具的内锅;可替代地,借助于具有清洗和送料功能的烹饪器具自动清洗食材,之后将清洗后的食材自动加入烹饪器具的内锅;可替代地,将清洗好的食材包封后,预先置于烹饪器具的储存容器内,之后将食材从储存容器自动加入烹饪器具的内锅。
此时,烹饪器具的内容物包括难煮粮和水。并且难煮粮和水的质量比可以为1:(1.5~3.0)。当包括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难煮粮时,各个难煮粮的重量可以相等、不同、或以一定比例。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难煮粮吸水所需的水量相差不是很大,本发明可选地采用一次加水,即在预煮工序开始之前,一次性地加足水量,可以避免烹饪过程中再次加一定的水,影响混合饭的口感。当然,考虑到高温预煮会存在蒸发损失少量水,可以在加入易煮粮时补充少量水。
S2:控制烹饪器具加热,以对难煮粮进行预煮。
在该步骤中,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加热装置,从而控制烹饪器具加热。难煮粮先于易煮粮加入内锅,使得可以先对难煮粮进行预煮。为了缩短混合饭的烹饪时间,本发明采用高温预煮方式对难煮粮进行预煮处理。具体地,在难煮粮的预煮阶段,将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一预煮温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内锅内的内容物的温度,以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在该方案中,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以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在该方案中,烹饪温度为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在再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烹饪腔的温度,以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在该方案中,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在再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以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在该方案中,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
可以根据上述各个温度中的一者单独地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当然,如果需要和/或期望,也可以根据上述各个温度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共同地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
在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或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煮温度可以为85~100℃,例如为85℃、86℃、88℃、90℃、92℃、94℃、96℃、98℃、100℃等。在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煮温度可以为85~110℃,例如为85℃、88℃、92℃、96℃、100℃、102℃、105℃、108℃、110℃等。在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煮温度可以为85~115℃,例如为85℃、88℃、92℃、96℃、100℃、102℃、105℃、108℃、110℃、113℃、115℃等。
以此实施方式,难煮粮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预煮处理,能够加快难煮粮的吸水速率,提高难煮粮的吸水率,使难煮粮能够快速地吸水并达到期望的含水率,缩短难煮粮的预煮时间,而后达到期望含水率的难煮粮再与易煮粮一起烹煮。先高温预煮难煮粮,不仅可以较大地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满足快节奏生活对速食的要求,避免了因长时间浸泡而产生微生物污染和异味等问题,而且可以适用于通常使用的普通电饭煲,应用更广泛。
采用该烹饪方法,难煮粮与易煮粮可以同步熟化,均匀融合,烹煮的混合饭不仅软硬适中、美味,而且耗时较少,可以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及的各个温度均是指常压条件下的温度。换句话说,烹饪器具为普通电饭煲,烹饪时,烹饪器具例如经由蒸汽通道与外界大气连通。
可以理解,在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的方案中,当内锅内存在的水全部或大部分浸没食材时,例如在预煮阶段,检测到的内容物温度是水温;当内锅内存在的水较少时,例如在蒸焖阶段,检测到的内容物温度是食材的温度。
可选地,在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或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煮温度可以为93~100℃;在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煮温度可以为93~110℃;在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煮温度可以为93~115℃。将难煮粮的预煮温度控制在93以上,可以采用较高的温度对难煮粮进行预煮,试验表明,预煮温度越高,难煮粮的吸水速率越快,吸水率更高,这可以更佳地缩短难煮粮的预煮时间,从而进一步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
将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一预设时长,也就是说,预煮工序的时间控制在第一预设时长。第一预设时长可以为35~85min,例如为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65min、70min、75min、80min、85min等。低温浸泡难煮粮的传统方法通常需要长达2个小时以上的浸泡时间,相比于传统方法,采用高温预煮,能够大大缩短难煮粮的吸水时间,使吸水时间能够缩短至1个半小时以下。
可以理解,在同样条件下,不同难煮粮的吸水率不同,吸水率小的难煮粮所需第一预设时长大于吸水率大的难煮粮的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难煮粮的吸水率,设置对应的预煮时间。
S3:将易煮粮加入烹饪器具内。
在该步骤中,易煮粮以预先清洗,清洗方式参见步骤S1。此时,烹饪器具的内容物包括难煮粮、水和易煮粮。
易煮粮加入的预设时间可以为达到第一预设时长的时间。在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将易煮粮加入烹饪器具内。在该方案中,易煮粮可以提前低温浸泡,例如55℃以下浸泡,或者不提前低温浸泡。
可替代地,易煮粮加入的预设时间可以为达到第一预设时长之前的预设加料时段。在达到第一预设时长之前的预设加料时段内,将易煮粮加入烹饪器具内,其中易煮粮未被浸泡。在该方案中,易煮粮可以不提前低温浸泡,易煮粮在预设加料时段内吸水,吸水后的易煮粮能够更好地与达到期望含水率的难煮粮一起烹煮,使混合饭在更短的时间内煮熟并且饭更软。该方案避免了消费者的浸泡操作,有利于提升烹饪器具的自动化水平。
可选地,预设时段可以为3~8min,例如为3min、4min、5min、6min、7min、8min等。在预煮工序结束之前的3~8min内,加入易煮粮可以满足易煮粮的烹饪需求,且不影响难煮粮的烹饪,使混合饭中的难煮饭和易煮饭均软硬适中,美味。
可以理解,在同样条件下,不同易煮粮的吸水率不同,吸水率小的易煮粮所需预设时段大于吸水率大的易煮粮的预设时段。可以根据易煮粮的吸水率,设置对应的加入时间。
当将达到第一预设时长之前的预设加料时段作为易煮粮加入的预设时间时,预煮工序还可以包括用于难煮粮和易煮粮的共同预煮阶段。共同预煮阶段是从加入易煮粮时刻起到第一预设时长结束时刻。换句话说,预设加料时段对应于共同预煮阶段。并且在共同预煮阶段,难煮粮持续吸水,易煮粮快速吸水;控制方法还包括将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二预煮温度,其中第二预煮温度可以低于第一预煮温度。通过控制共同预煮阶段的温度,可以使易煮粮保持较佳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状态,避免易煮粮因温度过高使其糊化。
第二预煮温度能够低于易煮粮的糊化温度。可以理解,不同易煮粮的糊化温度不同,可以根据不同易煮粮设置不同的第二预煮温度,或者也可以第二预煮温度设置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以适应于两种以两种以上不同易煮粮的烹饪需求。第二预煮温度可以等于或低于80℃,可选地,第二预煮温度可以为40~80℃,例如为40℃、45℃、50℃、55℃、60℃、65℃、70℃、75℃、80℃等。将共同预煮阶段的温度控制在40~80℃,可以满足大多数常用易煮粮的烹饪需求,避免易煮粮糊化。
当然,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二预煮温度也可以高于80℃,例如第二预煮温度可以为80~100℃。在该方案中,采用高温共煮,可以缩短整体烹饪时间,使难煮粮维持高效地吸水,然而易煮粮的外部可能有些许糊化,影响口感,但仍可满足食用。S4:控制烹饪器具加热,以对难煮粮和易煮粮进行混煮。
烹饪器具进入混煮工序。由于加入易煮粮,烹饪温度会下降,此时控制烹饪器具加热,使烹饪温度上升至水开始沸腾的温度,控制烹饪器具以水沸腾的温度维持一定的时间,然后进行蒸焖,将混合饭中的多余的水分焖干。可以理解,常压条件下,水沸腾的温度为100℃。
进一步地,对难煮粮进行预煮的步骤包括预煮升温阶段和预煮维温阶段。第一预煮温度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
控制方法还包括:
S21:在预煮升温阶段,控制烹饪器具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
在该步骤中,将烹饪器具从初始温度加热至第一预设温度。此升温过程所需时间,不仅与难煮粮的加入量和加水量有关,也与加热功率有关,难煮粮的加入量和加水量越大,升温所需时间越长,加热功率越大,升温所需时间越短。步骤S21还包括在预煮升温阶段,将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二预设时长,以及控制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模式加热。
可选地,在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或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93~100℃,例如为93℃、94℃、95℃、96℃、97℃、98℃、99℃、100℃等;在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93~110℃,例如为93℃、94℃、96℃、98℃、100℃、102℃、104℃、106℃、108℃、110℃等;在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的方案中,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93~115℃,例如为93℃、94℃、96℃、98℃、100℃、102℃、104℃、106℃、108℃、110℃、113℃、115℃等。第二预设时长可以为5~15min,例如为5min、6min、7min、8min、9min、10min、11min、12min、13min、14min、15min等。示意性地,以全功率为1300W为例,当烹饪器具以1300W加热时,在7min的第二预设时长内可达到93℃以上。
烹饪器具的加热模式通常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火加热、中火加热和低火加热。在高火加热模式下,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可以设定为全功率的70~100%;预设占空比可以为0.7~1.0,例如为0.7、0.75、0.8、0.85、0.9、0.95、1.0等。在中火加热模式下,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可以设定为全功率的50~70%;预设占空比可以为0.5~0.7,例如为0.5、0.55、0.6、0.65、0.7等。在低火加热模式下,烹饪器具的加热功率可以设定为小于全功率的50%;预设占空比可以小于0.5,例如为0.3、0.35、0.4、0.45、0.5等。其中占空比可以理解为相应的烹饪阶段中,一个加热周期内加热时间与加热周期总时间的比值。
本文中,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或者说在预煮升温阶段的平均加热功率可以为全功率的70~100%,例如为全功率的70%、75%、80%、85%、90%、95%、100%等。在预煮升温阶段,采用高火加热,不仅可以快速升温,缩短预煮工序的时间,而且可以加快难煮粮的翻滚,使内锅内不同位置的难煮粮受热均匀,有利于提高难煮粮的吸水效果。控制烹饪器具以预设占空比加热,在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或者说在预煮升温阶段,预设占空比可以为0.7~1.0。
S22:在预煮维温阶段,控制烹饪器具加热,并将烹饪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
在该步骤中,在升温后,将烹饪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使难煮粮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率均保持在平稳的水平,有利于提高难煮粮的吸水效果。步骤S22还包括在预煮维温阶段,将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三预设时长,以及控制烹饪器具以第二预设功率模式加热。
可选地,第二预设温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在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或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的方案中,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为85~100℃,例如为85℃、86℃、88℃、90℃、92℃、94℃、96℃、98℃、100℃等。在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的方案中,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为85~110℃,例如为85℃、88℃、92℃、96℃、100℃、102℃、105℃、108℃、110℃等;在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的方案中,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为85~115℃,例如为85℃、88℃、92℃、96℃、100℃、102℃、105℃、108℃、110℃、113℃、115℃等。
优选地,在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或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的方案中,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为93~100℃;在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的方案中,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为93~110℃;在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的方案中,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为93~115℃。由此,在较高的预煮温度下,可以使难煮粮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率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温度为93℃,难煮粮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率均较高,水的蒸发损失较小;第二预设温度为100℃,难煮粮的吸水速率和吸水率均更高,能更好地缩短难煮粮的预煮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将烹饪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的方式可以包括设定第二预设温度的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控制烹饪温度在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之间。具体地,当烹饪温度高于上限阈值时,控制烹饪器具停止加热或减小加热功率,使烹饪温度降低至上限阈值以下,当烹饪温度低于下限阈值时,控制烹饪器具加热或增大加热功率,使烹饪温度上升至下限阈值以上,由此可以使烹饪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以第二预设温度为100℃为例,上限阈值为100℃,下限阈值例如可以设定为99℃。
第三预设时长可以为30~70min,例如为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60min、65min、70min。优选地,第三预设时长可以为45~55min。难煮粮的吸水过程主要是在预煮维温阶段进行,将难煮粮维持高温预煮30~70min,不仅时间短,效率高,而且难煮粮的吸水效果好,使得最终混合饭内的难煮饭软硬适中,美味;可以满足大多数常用难煮粮的烹饪需求。
第二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当第二预设温度至少为100℃或100℃以上时,第二预设功率模式下或者说在预煮维温阶段的平均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50%。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二预设温度至少为100℃对应于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或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第二预设温度至少为100℃以上对应于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或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在预煮维温阶段,采用低火维持烹饪温度,可以降低加热能耗,使烹饪器具的耗电量小,而且容易控温,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溢锅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蒸发损失,使蒸发损失控制在一定值以下例如50g以下,便于混煮工序水量控制更稳定,避免产生混合饭过软或过硬的问题。第二预设功率模式下或者说在预煮维温阶段的设占空比小于0.5。
当第二预设温度设定为100℃或100℃以上时,最好采用低火维持烹饪温度,以便有效缩短预煮时间的同时控制烹饪器具不溢锅。当第二预设温度设定为低于100℃时,既可以采用低火维持烹饪温度,也可以采用高火和/或中火维持烹饪温度,当然从用电成本和蒸发损失方面考虑,优先选用低火。
控制方法还包括:
S41:在混煮升温阶段,控制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模式加热至水沸腾的温度。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为全功率的70~100%。在混煮工序采用高火升温,可以加快内锅中内容物的翻滚,促进难煮粮与易煮粮混合均匀,难煮粮经进一步吸水,与易煮粮同步软化成熟,使混合饭软硬适中。
控制方法还包括:
S5:检测内容物的温度、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烹饪腔的温度和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中的一者,根据检测到的内容物的温度、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烹饪腔的温度和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中的所述一者,控制烹饪器具的加热。
可以设置用于检测内锅内的内容物温度的感温装置,该感温装置可以设置于盖体和/或内锅,其检测端可以伸入至内容物内。通过直接检测内容物的温度,可以更精确的控制难煮粮和易煮粮的烹饪过程,尤其是更精确地控制难煮粮的吸水,确保吸水速率更快,吸水率更高,吸水效果更好。
可替代地,可以设置用于检测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的感温装置,该感温装置可以设置于蒸汽口处。由此,可以适用于设置有用于检测蒸汽温度的感温装置的烹饪器具,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适用性更高,应用更广泛。
可替代地,可以设置用于检测内锅与盖体之间烹饪腔的温度的感温装置,该感温装置可以设置于盖体,其检测端在内容物的上方。由此,可以适用于设置有用于检测烹饪腔温度的感温装置的烹饪器具,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适用性更高,应用更广泛。
可替代地,可以设置用于检测内锅与盖体之间烹饪腔的温度的感温装置,该感温装置可以设置于内锅的底部。由此,可以适用于设置有能够对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控温的烹饪器具。
控制方法还包括:
S6:烹饪器具根据难煮粮的预煮时间,发出加料信息提示,并根据加料信息提示添加易煮粮。加料信息提示可以包括对预煮工序的第一预设时长的倒计时间显示或语音、到达加料时间之前开始加料的文字显示、语音或提示音等任何合适的提示。
上述预煮工序的预煮升温阶段和预煮维温阶段,以及混煮工序的混煮升温阶段、混煮沸腾阶段和蒸焖阶段中的每一个烹饪阶段中,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时段内,在不同时段内,烹饪器具的平均加热功率可以相同或不同。更具体地,在不同时间段内,预设占空比可以相同或不同。以预煮维温阶段为例,预煮维温阶段包括按照时间顺序的第一维温时段、第二维温时段和第三维温时段。第一维温时段、第二维温时段和第三维温时段三者内的平均加热功率依次减小,三者内的预设占空比依次减小。
实施例1
烹饪器具选用普通电饭煲,食材选用大米和红豆。食材的质量比为1:1。并且示例性地以检测内容物的温度作为控温条件。烹饪过程如下:
将预定量的红豆和水加入内锅,启动电饭煲,电饭煲先进入预煮工序,设定第一预设时长为35~85min。
预煮升温阶段:控制电饭煲高火加热,其中占空比设定为50s/52s=0.96。控制水温快速上升至80~100℃。
预煮维温阶段:当水温达到93~100℃后,将水温维持在80~100℃。随着皂苷和淀粉析出至水中,容易产生气泡和导致溢锅,火力须持续减弱,确保不溢锅。程序设置如下:对于全功率为1300w的电饭煲,按照时间顺序,占空比先设定为2s/12s=0.17并维持7min;占空比而后设定为1s/12s=0.08并维持21min,占空比最后设定为1s/51s=0.02并维持13min。
共同预煮阶段:在达到第一预设时长之前的3~8min内,将预定量的大米加入内锅,并且将水温控制在40~80℃。难煮粮持续吸水,易煮粮快速吸水。由于加入大米使水温下降,此时可以持续低火加热或不加热,使难煮粮和易煮粮一起预煮3~8min。经过预煮工序,红豆的含水率可以达到70%以上,大米的含水率可以达到35%以上。
接着电饭煲进入混煮工序。
升温阶段:控制电饭煲高火加热,其中占空比设定为50s/52s=0.96。控制水温快速上升至100℃。
沸腾阶段:采用一定火力将水温维持在100℃,同时确保不溢锅、底部不干烧。程序设置如下:对于全功率为1300w的电饭煲,按照时间顺序,占空比先设定为3s/13s=0.23并维持17min,占空比而后设定为9s/19s=0.47并维持6min。
蒸焖阶段:当内锅的底部温度超过110~115℃时,停止加热,进入焖饭阶段。
实施例2
烹饪器具选用普通电饭煲,食材选用大米和黑豆。食材的质量比为1:1。烹饪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经过预煮工序,黑豆的含水率可以达到85%以上,大米的含水率可以达到35%以上。
针对不同温度和火力,分别进行多组试验。预煮工序的具体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参见下面表1。
表1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预煮升温阶段采用高火加热,且水温越高,红豆、黑豆的含水率越高。水温加热至93~100℃时,混合饭中的红豆和黑豆均能够软硬适中;然而水温加热至80~90℃时,混合饭中的红豆的软硬适中,黑豆略硬或偏硬。
预煮维温阶段维持水温越高,红豆、黑豆的含水率越高。采用高火和中火加热并将水温维持在100℃时,蒸发损失较大并且存在溢锅现象。采用低火加热并将水温维持在100℃以及不考虑火力大小将水温维持在85~95℃时,蒸发损失较小且不存在溢锅现象。并且预煮升温阶段高火加热,且水温加热至93~100℃,以及低火加热并将水温维持在100℃以及不考虑火力大小将水温维持在85~95℃时,红豆、黑豆的含水率较高,混合饭中的红豆和黑豆均能够软硬适中。
由此,预煮升温阶段的烹饪条件为高火加热,且水温加热至93~100℃;预煮维温阶段的烹饪条件为低火加热,且水温维持在85~100℃。
针对不同难煮粮、难煮粮与大米的质量比以及加水量,分别进行多组试验。预煮工序的具体试验数据和试验结果参见下面表2。
表2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当维温阶段的预煮温度为93~100℃,预煮时间30~50min时,红豆、黑豆、藜麦、糙米和黑米在不同质量、与大米的质量比相同,不同液料比的情况下,均能够实现软硬适中,且混合饭的整体均匀性好。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顺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合并或删减。上述的所有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流程仅是示例。除非发生不利的效果,否则可以按与上述流程的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各种处理操作。上述流程的步骤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加、合并或删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方法,用于电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难煮粮和预定量的水被加入所述烹饪器具之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加热,以对所述难煮粮进行预煮;以及
将所述烹饪器具的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一预煮温度,其中,所述烹饪温度为内容物的温度、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烹饪腔的温度或者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所述内容物包括所述难煮粮和所述水;
其中,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或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0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烹饪腔的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10℃;当所述烹饪温度为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时,所述第一预煮温度为85~115℃,
其中,对所述难煮粮进行预煮的步骤包括预煮升温阶段和预煮维温阶段,在所述预煮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模式加热,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为全功率的70~100%;以及
在所述预煮维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二预设功率模式加热,并将所述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三预设时长,所述第三预设时长为30~70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小于全功率的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预设占空比为0.7~1.0,和/或所述第二预设功率模式下的预设占空比小于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难煮粮进行预煮的过程中,将所述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一预设时长,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35~85min;
和/或在所述预煮升温阶段,将所述难煮粮的预煮时间控制在第二预设时长,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5~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煮温度包括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在所述预煮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加热至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在所述预煮维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温度维持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内容物的温度或所述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0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00℃;
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烹饪腔的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1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10℃;
当所述烹饪温度为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时,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3~115℃,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85~11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易煮粮被加入所述烹饪器具之后,将所述烹饪温度控制在第二预煮温度,其中,所述内容物包括所述难煮粮、所述水和所述易煮粮,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低于所述第一预煮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为40~80℃,并且/或者所述第二预煮温度低于所述易煮粮的糊化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煮升温阶段,在所述混煮升温阶段,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第一预设功率加热,所述第一预设功率模式下的平均加热功率为全功率的70~100%。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
内锅,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煲体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于所述煲体的上方;
感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内锅内的内容物的温度、蒸汽口处的蒸汽温度、所述烹饪腔的温度和所述烹饪器具的底部温度中的至少一者;
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内锅;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使用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方法进行烹饪。
CN202210778089.9A 2022-06-28 2022-06-28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Pending CN1173381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089.9A CN117338173A (zh) 2022-06-28 2022-06-28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089.9A CN117338173A (zh) 2022-06-28 2022-06-28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8173A true CN117338173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8089.9A Pending CN117338173A (zh) 2022-06-28 2022-06-28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81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9963B (zh) Cooking appliances
US20200281237A1 (en) Cooking applian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6136939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1317635A (zh) 自动收汁和炒菜的烹饪方法及装置
CN109171486A (zh) 蒸汽烤箱的控制方法及蒸汽烤箱
CN112545296B (zh) 烹饪方法、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567313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煮饭控制方法及烹饪器具
CN117338173A (zh)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7338152A (zh)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17338174A (zh) 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9864562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93312A (zh) 蒸烤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04752U (zh) 一种适合糖尿病和消化功能差的人群的多功能自动电饭锅
JP2019181051A (ja) 炊飯器
CN105559515A (zh) 智能型电饭锅
CN115191822A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的米饭烹饪控制方法
JP2008000393A (ja) 炊飯器
JP2006314356A (ja) 蒸し調理機能付き炊飯器
CN103536194B (zh) 电压力锅的控制方法和电压力锅
KR101086286B1 (ko) 다기능 전기압력보온밥솥
WO2008072572A1 (ja) 自動炊飯モードつき電子レンジ
KR102433974B1 (ko) 전기 밥솥의 취사방법
KR0152806B1 (ko) 전기밥솥의 취반상태 제어방법
JP6751978B1 (ja) 炊飯器
CN109463983A (zh) 一种用于方便控制水量的煮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