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6701B -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6701B
CN117336701B CN202311632869.3A CN202311632869A CN117336701B CN 117336701 B CN117336701 B CN 117336701B CN 202311632869 A CN202311632869 A CN 202311632869A CN 117336701 B CN117336701 B CN 117336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equipment
delivered
data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28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36701A (zh
Inventor
吴贤荣
张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ght Speed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ght Speed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ght Speed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ght Speed Tim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328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6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6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6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36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67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1/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sonic, ultra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运用于数据投送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识别用户预选取的数据内容,将其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从而提高用户在智能手表上的使用体验,实现便捷的数据传输,同时通过识别通信环境,能够根据用户的动态投送需求智能地切换投送方式,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以提供更灵活、高效的通信方式,相对于常规的连接蓝牙进行数据隔空投送,隔空投送系统不受蓝牙连接范围的限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设备之间的灵活性和可达性,并且减少了蓝牙连接等繁琐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投送领域,特别涉及为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用户的终端配置有隔空投送功能时,用户可以通过其终端的隔空投送功能将其终端内的文件传输给其他用户的终端设备。隔空投送功能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终端间的蓝牙通过搜索相互配对,通过蓝牙连接建立WiFi连接,再利用WiFi连接进行文件数据传输。
目前,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是需要得到智能手表的能量支持,而智能手表通常电池容量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能耗功率下提高数据投送效率,是目前需要考虑并解决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如何在提高数据隔空投送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
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
若是,则从所述预设范围对应的虚拟地图中获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的投送方向,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依据所述偏差值从所述智能手表中生成待修正的偏差角度;
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
若完成,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根据对所述用户预采集的动态投送需求,切换所述智能手表预设的投送方式,其中,所述通信环境具体包括声波通信和光通信,所述投送方式具体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的步骤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从所述虚拟地图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待投送设备;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同意通过所述智能手表纳入所述待投送设备至预设的投送列表中;
若是,则应用所述智能手表构建与所述待投送设备的独立临时通信协议,根据所述虚拟地图限制所述独立临时通信协议的通信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的步骤前,还包括:
应用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输出所述数据内容的部分信息,接收所述待投送设备的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待投送设备是否允许接收所述数据内容;
若是,则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赋予接收所述数据内容时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具体包括接收频率和接收频道。
进一步地,所述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的步骤中,包括:
采集所述通信环境中的噪声数据;
判断所述噪声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噪音阈值;
若是,则获取所述用户的通信宽带要求,识别所述通信环境中的环境光影响,解析所述隔空投送对应的通信距离,生成所述投送方式所需的功耗。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的步骤中,包括:
解析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标识的设备类型;
判断所述设备类型是否匹配所述投送类型;
若否,则从所述可投送设备中对无法匹配的投送设备进行标记,生成无法匹配的错误内容,基于所述错误内容通过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用户提供预设的解决措施。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的步骤中,包括:
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下的指向方位;
判断所述指向方位是否超出所述偏差角度的预设偏差;
若否,则基于所述指向方位向待投送设备发出通信请求,应用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待投送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将所述待投送设备标注为接收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的步骤中,包括:
读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中独立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具体包括MAC地址、序列号和设备型号;
判断所述标识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投送对象;
若否,则从所述虚拟地图中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记为非投送设备,基于所述非投送设备识别剩余的所述可投送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
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从所述预设范围对应的虚拟地图中获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的投送方向,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依据所述偏差值从所述智能手表中生成待修正的偏差角度;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若完成,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根据对所述用户预采集的动态投送需求,切换所述智能手表预设的投送方式,其中,所述通信环境具体包括声波通信和光通信,所述投送方式具体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
进一步地,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从所述虚拟地图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待投送设备;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同意通过所述智能手表纳入所述待投送设备至预设的投送列表中;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应用所述智能手表构建与所述待投送设备的独立临时通信协议,根据所述虚拟地图限制所述独立临时通信协议的通信范围。
进一步地,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应用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输出所述数据内容的部分信息,接收所述待投送设备的反馈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待投送设备是否允许接收所述数据内容;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赋予接收所述数据内容时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具体包括接收频率和接收频道。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识别用户预选取的数据内容,将其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从而提高用户在智能手表上的使用体验,实现便捷的数据传输,同时通过识别通信环境,能够根据用户的动态投送需求智能地切换投送方式,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以提供更灵活、高效的通信方式,相对于常规的连接蓝牙进行数据隔空投送,隔空投送系统不受蓝牙连接范围的限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设备之间的灵活性和可达性,并且减少了蓝牙连接等繁琐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附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包括:
S1: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
S2: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
S3:若是,则从所述预设范围对应的虚拟地图中获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的投送方向,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依据所述偏差值从所述智能手表中生成待修正的偏差角度;
S4: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
S5:若完成,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根据对所述用户预采集的动态投送需求,切换所述智能手表预设的投送方式,其中,所述通信环境具体包括声波通信和光通信,所述投送方式具体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预先接收到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智能手表预先设定投送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而后系统判断这些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先设有的投送设备类型,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可投送设备中不存在预先设有的投送设备类型时,则系统会认为当前智能手表的可投送范围内不具备任一设备能达到投送条件,无法对可投送范围外的设备进行投送,需要用户佩戴智能手表与其他设备拉近可投送范围,或是通过应用程序告知其他设备与智能手表主动拉近可投送范围,使设备进行可投送范围后,用户即可通过智能手表执行数据隔空投送编程;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可投送设备中存在预先设有的投送设备类型时,此时系统会从智能手表的可投送范围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中获取到待投送设备的待投送方向,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先设定的数据固定投送角度,通过使用智能手表扫描该数据固定投送角度的区域,如若待投送设备处于虚拟地图数据中时,而智能手表却又无法扫描到待投送设备,即此时会自动识别出用户与数据固定投送角度的偏差值,在虚拟地图数据中呈现出目前的偏差角度,供用户调整自身身位以改变数据固定投送角度,使待投送设备与数据固定投送角度之间不存在偏差角度;而后系统判断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偏差角度并未完成校正时,则系统会在检测到用户存在校正行为后,认为是待投送设备不配合用户进行偏差角度的校正,系统会向用户发送详细的提示,说明设备未能进行自动校正,需要用户采取一些额外的步骤,提供校正内容的说明以引导用户进行手动校正,同时允许用户报告问题或提供关于设备不支持校正的反馈,并且在投送前进行设备兼容性检测,检查待投送设备是否支持偏差角度校正,如果不支持,系统可以提前向用户发出警告或建议选择其他设备;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偏差角度已完成校正时,此时系统会将用户在智能手表中预先选取好的数据内容进行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同时智能手表会识别出当前的设备通信环境,根据对用户预先采集的动态投送需求,自适应切换智能手表预先设有的投送方式,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环境类型可能更适合不同的通信方式,例如封闭空间、嘈杂环境可能更适合声波通信,而开放空间可能更适合光通信,同时智能手表还会根据通信的通信距离切换投送方式,光通信在虚拟地图数据的中距离外更为有效,而声波通信在虚拟地图数据的中距离内更为适用,并且智能手表还会评估环境中的噪声水平,声波通信对噪声的适应性较好,而光通信可能受到环境光影响,最后主要会基于用户选择的动态投送需求,一些用户可能更喜欢无声的通信方式,而另一些用户可能更愿意接受视觉上的信息,因此整个子事情切换的投送方式在不被用户确认的情况下会自适应选取,而用户也可以手动切换为其他投送方式。
三种不同的通信传输方式的各自特点和适用场景示例如下:
声波传输:
特点:使用声波进行通信,适用于声音频率的范围;
优势:适用于短距离通信,无需可见光线,穿透力较好,适用于隔墙传输;
适用场景:需要在相对近距离、无障碍物遮挡的环境中进行通信,例如室内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语音命令传输等;
光通信传输:
特点:使用光波进行通信,通常指可见光通信或红外通信;
优势:高速传输、抗干扰性强,适用于需要大带宽和高速数据传输的场景;
适用场景:高速数据传输、需要大带宽的场合,例如在办公室、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等领域;
声光结合传输:
特点:结合声波和光通信的方式,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优势:可以在不同环境中灵活切换,综合了声波和光通信的特点;
适用场景:需要在不同环境下适应的场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动态选择声波或光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的步骤S3前,还包括:
S301:基于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从所述虚拟地图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待投送设备;
S302: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同意通过所述智能手表纳入所述待投送设备至预设的投送列表中;
S303:若是,则应用所述智能手表构建与所述待投送设备的独立临时通信协议,根据所述虚拟地图限制所述独立临时通信协议的通信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待投送设备信息从虚拟地图数据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待接收数据的可投送设备,而后系统判断用户是否同意通过智能手表将待投送设备纳入预先设好的投送列表中,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用户并未同意时,即说明用户对于某些设备或数据的投送存在担忧或不同意,由于部分用户担忧涉及到数据隐私的问题,因此系统可以提供详细的隐私设置选项,让用户能够自定义哪些设备或数据可以进行投送,同时定期在用户要求下审查投送权限,确保用户的设备列表与其实际需求和偏好保持一致,系统具备设备权限管理功能,并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控制每个设备的投送权限;例如,当系统判定到用户同意时,此时系统会应用智能手表与待投送设备构建独立临时通信协议,根据虚拟地图数据的大小限制独立临时通信协议仅用于在虚拟地图中进行通信,超出通信范围即自动断开通信连接,无法继续执行通信以及数据隔空投送。
在本实施例中,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的步骤S5前,还包括:
S501:应用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输出所述数据内容的部分信息,接收所述待投送设备的反馈信息;
S502: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待投送设备是否允许接收所述数据内容;
S503:若是,则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赋予接收所述数据内容时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具体包括接收频率和接收频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应用智能手表向待投送设备输出待投送数据内容的部分信息,接收到待投送设备反馈的可接收或拒绝接收的反馈信息,而后系统判断该反馈信息中待投送设备是否允许隔空接收这些数据内容,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待投送设备拒绝隔空接收数据内容时,则系统会要求待投送设备提供相关内容,让用户了解拒绝的原因,同时给予待投送设备选择权,允许其手动选择是否接收特定的数据内容,并且向待投送设备提供反馈渠道,让其能够反馈有关拒绝接收数据的问题,以确保数据的来源是可信的,从而缓解安全和隐私担忧;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待投送设备允许接收数据内容时,此时系统会向待投送设备赋予接收数据内容时的配置参数,允许待投送设备配置接收频率和接收频道,有助于优化频谱的使用,通过选择不同的频率和频道,避免干扰和冲突,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控制哪些数据被接收,实现更精细化的隐私管理,有助于提高设备对数据安全的信任感,并且配置参数可以用于调整待投送设备对不同数据类型或投送方式的兼容性设置,确保设备能够正确解析和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的步骤S5中,包括:
S51:采集所述通信环境中的噪声数据;
S52:判断所述噪声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噪音阈值;
S53:若是,则获取所述用户的通信宽带要求,识别所述通信环境中的环境光影响,解析所述隔空投送对应的通信距离,生成所述投送方式所需的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采集通信环境中的噪声数据,而后判断这些噪声数据是否大于预先设有的噪音阈值,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噪声数据并未大于预先设有的噪音阈值时,即说明通信环境相对较好,噪声水平较低,鉴于低噪声环境,系统可以优化传输参数以提高传输效率,例如增加数据传输速率或提高信号的灵敏度,以便更快速地完成数据传输,同时在低噪声环境下动态调整通信频率,以进一步减少可能的干扰,并确保稳定的数据传输,并且持续实时监测噪声水平,以确保在通信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作出调整;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噪声数据大于预先设有的噪音阈值时,此时系统会获取用户的通信宽带要求,根据具体的通信带宽需求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因为光通信通常具有较高的带宽,而声波通信可能适用于低带宽场景,同时识别通信环境中的环境光影响,因为光通信会受到环境光影响,并且解析数据隔空投送时的通信距离,因为光通信在较远距离内可能更为有效,而声波通信在近距离内更为适用,最后生成各个投送方式所需的功耗,基于最少的使用功耗选取对应的投送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的步骤S2中,包括:
S21:解析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标识的设备类型;
S22:判断所述设备类型是否匹配所述投送类型;
S23:若否,则从所述可投送设备中对无法匹配的投送设备进行标记,生成无法匹配的错误内容,基于所述错误内容通过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用户提供预设的解决措施。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解析可投送设备中标识的设备类型,而后判断这些设备类型是否匹配预先设有的投送类型,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设备类型能够匹配投送类型时,则系统会认为设备具备接收、处理或显示特定类型数据的能力,系统可以继续进行正常的数据隔空投送操作,将相应类型的数据传输到目标设备,同时可以自动配置数据传输参数,以适应目标设备的性能和特性,提高投送的效;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设备类型无法匹配投送类型时,此时系统会从所有可投送设备中对无法匹配的投送设备进行标记,从而生成无法匹配的错误内容,说明发生的错误类型,明确指出设备类型不匹配的原因,智能手表会将这些无法匹配的错误内容反馈给用户并向用户提供预先设有的解决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解决措施供用户进行查看的具体示例如下:
抱歉,数据投送时发生了问题;
错误类型:设备类型不匹配;
无法在对应设备上正确处理此数据类型,可能的解决措施包括:
1. 请尝试在支持该数据类型的设备上查看;
2. 下载并使用适用的应用程序,以确保您可以正常打开和处理数据;
3. 如果有其他支持的设备,请切换到该设备以查看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的步骤S4中,包括:
S41: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下的指向方位;
S42:判断所述指向方位是否超出所述偏差角度的预设偏差;
S43:若否,则基于所述指向方位向待投送设备发出通信请求,应用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待投送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将所述待投送设备标注为接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识别智能手表中数据固定投送角度下的指向方位,而后判断该指向方位是否超出偏差角度预先设有的偏差,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指向方位超出偏差角度预先设有的偏差时,则系统会认为智能手表当前的朝向与预设的投送方向存在较大偏差,系统会向用户发送清晰的提示,说明智能手表的朝向与预设方向存在较大偏差,并提醒用户采取调整手表朝向的措施,同时通过使用智能手表上的传感器来检测方向,并尝试自动调整朝向,以使其符合预设方向,并且在调整过程中提供实时反馈,以便用户能够准确地调整朝向,确保达到预设的投送角度;例如,当系统判定到指向方位未超出偏差角度预先设有的偏差时,此时系统会基于指向方位向投送设备发出通信请求,应用智能手表与待投送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在通信连接建立完毕后,即智能手表与待投送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隔空投送了,此时系统会将待投送设备标注为接收设备,同时开始执行数据隔空投送。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的步骤S1中,包括:
S11:读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中独立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具体包括MAC地址、序列号和设备型号;
S12:判断所述标识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投送对象;
S13:若否,则从所述虚拟地图中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记为非投送设备,基于所述非投送设备识别剩余的所述可投送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读取待投送设备信息中各个设备独立的标识信息,而后判断这些标识信息是否符合预先设有的投送对象,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标识信息符合投送对象时,则系统会可以继续进行正常的数据隔空投送操作,将数据传输到与标识信息匹配的目标设备,向设备提供相关信息“已识别目标设备”,在标识信息匹配的情况下促使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支持更复杂的交互或数据交换,同时在投送过程中实时监控标识信息匹配状态,以确保投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当系统判定到标识信息不符合投送对象时,此时系统会从虚拟地图中将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记为非投送设备,基于这些非投送设备识别出所有可投送设备中剩余的可投送设备,全面的设备列表涵盖了所有可投送设备,使用户不用选取即可全面地投送目标,并且可以更好地支持多个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在多个设备之间传递数据。
参考附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10,用于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
判断模块20,用于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
执行模块30,用于若是,则从所述预设范围对应的虚拟地图中获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的投送方向,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依据所述偏差值从所述智能手表中生成待修正的偏差角度;
第二判断模块40,用于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
第二执行模块50,用于若完成,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根据对所述用户预采集的动态投送需求,切换所述智能手表预设的投送方式,其中,所述通信环境具体包括声波通信和光通信,所述投送方式具体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基于预先接收到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智能手表预先设定投送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而后判断模块20判断这些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先设有的投送设备类型,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可投送设备中不存在预先设有的投送设备类型时,则系统会认为当前智能手表的可投送范围内不具备任一设备能达到投送条件,无法对可投送范围外的设备进行投送,需要用户佩戴智能手表与其他设备拉近可投送范围,或是通过应用程序告知其他设备与智能手表主动拉近可投送范围,使设备进行可投送范围后,用户即可通过智能手表执行数据隔空投送编程;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可投送设备中存在预先设有的投送设备类型时,此时执行模块30会从智能手表的可投送范围对应的虚拟地图数据中获取到待投送设备的待投送方向,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先设定的数据固定投送角度,通过使用智能手表扫描该数据固定投送角度的区域,如若待投送设备处于虚拟地图数据中时,而智能手表却又无法扫描到待投送设备,即此时会自动识别出用户与数据固定投送角度的偏差值,在虚拟地图数据中呈现出目前的偏差角度,供用户调整自身身位以改变数据固定投送角度,使待投送设备与数据固定投送角度之间不存在偏差角度;而后第二判断模块40判断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偏差角度并未完成校正时,则系统会在检测到用户存在校正行为后,认为是待投送设备不配合用户进行偏差角度的校正,系统会向用户发送详细的提示,说明设备未能进行自动校正,需要用户采取一些额外的步骤,提供校正内容的说明以引导用户进行手动校正,同时允许用户报告问题或提供关于设备不支持校正的反馈,并且在投送前进行设备兼容性检测,检查待投送设备是否支持偏差角度校正,如果不支持,系统可以提前向用户发出警告或建议选择其他设备;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偏差角度已完成校正时,此时第二执行模块50会将用户在智能手表中预先选取好的数据内容进行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同时智能手表会识别出当前的设备通信环境,根据对用户预先采集的动态投送需求,自适应切换智能手表预先设有的投送方式,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从所述虚拟地图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待投送设备;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同意通过所述智能手表纳入所述待投送设备至预设的投送列表中;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应用所述智能手表构建与所述待投送设备的独立临时通信协议,根据所述虚拟地图限制所述独立临时通信协议的通信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基于待投送设备信息从虚拟地图数据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待接收数据的可投送设备,而后系统判断用户是否同意通过智能手表将待投送设备纳入预先设好的投送列表中,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用户并未同意时,即说明用户对于某些设备或数据的投送存在担忧或不同意,由于部分用户担忧涉及到数据隐私的问题,因此系统可以提供详细的隐私设置选项,让用户能够自定义哪些设备或数据可以进行投送,同时定期在用户要求下审查投送权限,确保用户的设备列表与其实际需求和偏好保持一致,系统具备设备权限管理功能,并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控制每个设备的投送权限;例如,当系统判定到用户同意时,此时系统会应用智能手表与待投送设备构建独立临时通信协议,根据虚拟地图数据的大小限制独立临时通信协议仅用于在虚拟地图中进行通信,超出通信范围即自动断开通信连接,无法继续执行通信以及数据隔空投送。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应用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输出所述数据内容的部分信息,接收所述待投送设备的反馈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待投送设备是否允许接收所述数据内容;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赋予接收所述数据内容时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具体包括接收频率和接收频道。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应用智能手表向待投送设备输出待投送数据内容的部分信息,接收到待投送设备反馈的可接收或拒绝接收的反馈信息,而后系统判断该反馈信息中待投送设备是否允许隔空接收这些数据内容,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待投送设备拒绝隔空接收数据内容时,则系统会要求待投送设备提供相关内容,让用户了解拒绝的原因,同时给予待投送设备选择权,允许其手动选择是否接收特定的数据内容,并且向待投送设备提供反馈渠道,让其能够反馈有关拒绝接收数据的问题,以确保数据的来源是可信的,从而缓解安全和隐私担忧;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待投送设备允许接收数据内容时,此时系统会向待投送设备赋予接收数据内容时的配置参数,允许待投送设备配置接收频率和接收频道,有助于优化频谱的使用,通过选择不同的频率和频道,避免干扰和冲突,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以控制哪些数据被接收,实现更精细化的隐私管理,有助于提高设备对数据安全的信任感,并且配置参数可以用于调整待投送设备对不同数据类型或投送方式的兼容性设置,确保设备能够正确解析和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执行模块还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通信环境中的噪声数据;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噪声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噪音阈值;
执行单元,用于若是,则获取所述用户的通信宽带要求,识别所述通信环境中的环境光影响,解析所述隔空投送对应的通信距离,生成所述投送方式所需的功耗。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采集通信环境中的噪声数据,而后判断这些噪声数据是否大于预先设有的噪音阈值,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噪声数据并未大于预先设有的噪音阈值时,即说明通信环境相对较好,噪声水平较低,鉴于低噪声环境,系统可以优化传输参数以提高传输效率,例如增加数据传输速率或提高信号的灵敏度,以便更快速地完成数据传输,同时在低噪声环境下动态调整通信频率,以进一步减少可能的干扰,并确保稳定的数据传输,并且持续实时监测噪声水平,以确保在通信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作出调整;例如,当系统判定到噪声数据大于预先设有的噪音阈值时,此时系统会获取用户的通信宽带要求,根据具体的通信带宽需求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因为光通信通常具有较高的带宽,而声波通信可能适用于低带宽场景,同时识别通信环境中的环境光影响,因为光通信会受到环境光影响,并且解析数据隔空投送时的通信距离,因为光通信在较远距离内可能更为有效,而声波通信在近距离内更为适用,最后生成各个投送方式所需的功耗,基于最少的使用功耗选取对应的投送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模块还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标识的设备类型;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设备类型是否匹配所述投送类型;
第二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从所述可投送设备中对无法匹配的投送设备进行标记,生成无法匹配的错误内容,基于所述错误内容通过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用户提供预设的解决措施。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解析可投送设备中标识的设备类型,而后判断这些设备类型是否匹配预先设有的投送类型,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设备类型能够匹配投送类型时,则系统会认为设备具备接收、处理或显示特定类型数据的能力,系统可以继续进行正常的数据隔空投送操作,将相应类型的数据传输到目标设备,同时可以自动配置数据传输参数,以适应目标设备的性能和特性,提高投送的效;例如,当系统判定到设备类型无法匹配投送类型时,此时系统会从所有可投送设备中对无法匹配的投送设备进行标记,从而生成无法匹配的错误内容,说明发生的错误类型,明确指出设备类型不匹配的原因,智能手表会将这些无法匹配的错误内容反馈给用户并向用户提供预先设有的解决措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判断模块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下的指向方位;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指向方位是否超出所述偏差角度的预设偏差;
第三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基于所述指向方位向待投送设备发出通信请求,应用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待投送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将所述待投送设备标注为接收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识别智能手表中数据固定投送角度下的指向方位,而后判断该指向方位是否超出偏差角度预先设有的偏差,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指向方位超出偏差角度预先设有的偏差时,则系统会认为智能手表当前的朝向与预设的投送方向存在较大偏差,系统会向用户发送清晰的提示,说明智能手表的朝向与预设方向存在较大偏差,并提醒用户采取调整手表朝向的措施,同时通过使用智能手表上的传感器来检测方向,并尝试自动调整朝向,以使其符合预设方向,并且在调整过程中提供实时反馈,以便用户能够准确地调整朝向,确保达到预设的投送角度;例如,当系统判定到指向方位未超出偏差角度预先设有的偏差时,此时系统会基于指向方位向投送设备发出通信请求,应用智能手表与待投送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在通信连接建立完毕后,即智能手表与待投送设备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隔空投送了,此时系统会将待投送设备标注为接收设备,同时开始执行数据隔空投送。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读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中独立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具体包括MAC地址、序列号和设备型号;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标识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投送对象;
第四执行单元,用于若否,则从所述虚拟地图中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记为非投送设备,基于所述非投送设备识别剩余的所述可投送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通过读取待投送设备信息中各个设备独立的标识信息,而后判断这些标识信息是否符合预先设有的投送对象,以执行对应的步骤;例如,当系统判定到标识信息符合投送对象时,则系统会可以继续进行正常的数据隔空投送操作,将数据传输到与标识信息匹配的目标设备,向设备提供相关信息“已识别目标设备”,在标识信息匹配的情况下促使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支持更复杂的交互或数据交换,同时在投送过程中实时监控标识信息匹配状态,以确保投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当系统判定到标识信息不符合投送对象时,此时系统会从虚拟地图中将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记为非投送设备,基于这些非投送设备识别出所有可投送设备中剩余的可投送设备,全面的设备列表涵盖了所有可投送设备,使用户不用选取即可全面地投送目标,并且可以更好地支持多个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在多个设备之间传递数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
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
若是,则从所述预设范围对应的虚拟地图中获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的投送方向,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依据所述偏差值从所述智能手表中生成待修正的偏差角度;
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
若完成,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根据对所述用户预采集的动态投送需求,切换所述智能手表预设的投送方式,其中,所述通信环境具体包括声波通信和光通信,所述投送方式具体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的步骤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从所述虚拟地图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待投送设备;
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同意通过所述智能手表纳入所述待投送设备至预设的投送列表中;
若是,则应用所述智能手表构建与所述待投送设备的独立临时通信协议,根据所述虚拟地图限制所述独立临时通信协议的通信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的步骤前,还包括:
应用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输出所述数据内容的部分信息,接收所述待投送设备的反馈信息;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待投送设备是否允许接收所述数据内容;
若是,则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赋予接收所述数据内容时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具体包括接收频率和接收频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的步骤中,包括:
采集所述通信环境中的噪声数据;
判断所述噪声数据是否大于预设的噪音阈值;
若是,则获取所述用户的通信宽带要求,识别所述通信环境中的环境光影响,解析所述隔空投送对应的通信距离,生成所述投送方式所需的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的步骤中,包括:
解析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标识的设备类型;
判断所述设备类型是否匹配所述投送类型;
若否,则从所述可投送设备中对无法匹配的投送设备进行标记,生成无法匹配的错误内容,基于所述错误内容通过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用户提供预设的解决措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的步骤中,包括:
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下的指向方位;
判断所述指向方位是否超出所述偏差角度的预设偏差;
若否,则基于所述指向方位向待投送设备发出通信请求,应用所述智能手表与所述待投送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将所述待投送设备标注为接收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的步骤中,包括:
读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中独立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标识信息具体包括MAC地址、序列号和设备型号;
判断所述标识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投送对象;
若否,则从所述虚拟地图中将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标记为非投送设备,基于所述非投送设备识别剩余的所述可投送设备。
8.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预接收的待投送设备信息,获取预设范围内的可投送设备;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可投送设备中是否存在预设的投送类型;
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从所述预设范围对应的虚拟地图中获取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的投送方向,根据用户对智能手表预设的固定投送角度,识别所述固定投送角度与所述投送方向的偏差值,依据所述偏差值从所述智能手表中生成待修正的偏差角度;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偏差角度是否已完成校正;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若完成,则将所述用户在所述智能手表中预选取的数据内容隔空投送至接收设备中,同时在进行隔空投送时识别通信环境,根据对所述用户预采集的动态投送需求,切换所述智能手表预设的投送方式,其中,所述通信环境具体包括声波通信和光通信,所述投送方式具体包括声波传输、光通信传输和声光结合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待投送设备信息从所述虚拟地图中筛选出至少一个待投送设备;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是否同意通过所述智能手表纳入所述待投送设备至预设的投送列表中;
第三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应用所述智能手表构建与所述待投送设备的独立临时通信协议,根据所述虚拟地图限制所述独立临时通信协议的通信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应用所述智能手表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输出所述数据内容的部分信息,接收所述待投送设备的反馈信息;
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待投送设备是否允许接收所述数据内容;
第四执行模块,用于若是,则向所述待投送设备赋予接收所述数据内容时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具体包括接收频率和接收频道。
CN202311632869.3A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3367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2869.3A CN117336701B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2869.3A CN117336701B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6701A CN117336701A (zh) 2024-01-02
CN117336701B true CN117336701B (zh) 2024-01-30

Family

ID=8928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2869.3A Active CN117336701B (zh) 2023-12-01 2023-12-01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670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7473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2911503A (zh) * 2021-01-20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CN112953634A (zh) * 2021-01-29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见光通信传输的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1119A (zh) * 2020-10-27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互动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137712A (zh) * 2023-04-14 2023-05-19 广州市赛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8g通信的etc设备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9522B2 (en) * 2017-06-12 2019-09-17 Lenovo (Singapore) Ptd.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data across devices and mediating data shar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7473A (zh) * 2019-07-30 2019-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与电子设备
CN114501119A (zh) * 2020-10-27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互动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911503A (zh) * 2021-01-20 2021-06-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数据传输装置
CN112953634A (zh) * 2021-01-29 2021-06-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见光通信传输的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37712A (zh) * 2023-04-14 2023-05-19 广州市赛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8g通信的etc设备信号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舰载机辅助数据的通信;侯小鹏;谭显春;;中国舰船研究(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6701A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9617B2 (en) Mobi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8126175B2 (en) Hearing aid device
US2007001020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06109094A (ja) 遠隔制御装置、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遠隔制御方法
CN112020048A (zh) 蓝牙设备的配对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97358A (zh) 蓝牙遥控器与被控设备配对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838275B (zh) 蓝牙批量配对方法、显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87744B (zh) 一种识别二维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55687A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84345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witch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03007247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video ima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7336701B (zh) 一种智能设备进行数据隔空投送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0099434B (zh) 一种功率调整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70055A (zh) 发射功率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683358A (zh) 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和无线耳机
US20190166558A1 (en) Portable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CN113132191A (zh) 智能设备的语音控制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JP4718748B2 (ja) 通信制御方法、サーバ通信装置、クライアント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439416B2 (en) Method for outputting charging current according to displayed media and power amplifier
CN112261712B (zh) 功率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4200817A (zh) 语音控制方法和系统
KR100620229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 파일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 이동 통신단말기
JPH0951285A (ja) コードレス通信装置及びコードレスシステム
CN112216279A (zh) 语音传输方法、智能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141543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modem st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