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17458A -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17458A
CN117317458A CN202311185609.6A CN202311185609A CN117317458A CN 117317458 A CN117317458 A CN 117317458A CN 202311185609 A CN202311185609 A CN 202311185609A CN 117317458 A CN117317458 A CN 117317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ort
way
valv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856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亚鹏
赵恒喜
付俊儒
李伟
徐宇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856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174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17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17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该均温系统具体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均温装置的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通过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用于传输均温媒介;传输换向装置的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第一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入均温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相连通,传输换向装置的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第二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出均温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均温装置内均温媒介的传输方向。

Description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的性能对温度比较敏感,高温会导致电池寿命衰减过快,而且电池系统温度不均会严重影响电池的一致性。因此现在行业内开发了很多热管理系统,最常用的就是水冷系统。较早的口琴管结构简单,但温度均匀性不好,为了保证温度的一致性,发展出了不同的均温装置结构,有吹胀板、蛇形管、回形管等。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均温装置由于应用领域有限,无法覆盖各种电池系统,并且,由于均温装置的均温方式单一,无法达到精准的均温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可以提高对电池的均温精准度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系统,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均温装置设有第一传输口、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通过所述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用于传输媒介,以对设于所述均温装置内的电池进行均温处理;
所述传输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相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均温装置内,与所述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的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调整装置,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用于调整所述媒介的温度;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或制冷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媒介为冷媒或热媒。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均温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均温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并将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发送至所述传输换向装置;
所述传输换向装置接收所述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并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包括:
获取温度传感装置采集的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的温差值;
若所述温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所述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将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切换为第二开合状态;
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为闭合状态;
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二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为闭合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均温系统,具体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均温装置设有第一传输口、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通过所述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用于传输媒介,以对设于所述均温装置内的电池进行均温处理;所述传输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由此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可以实现均衡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两端的电池的温度,从而改善电池温度环境不一致的问题,提高对电池的均温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中媒介传输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中媒介传输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由于相关技术中的均温装置由于应用领域有限,无法覆盖各种电池系统,并且,由于均温装置的均温方式单一,无法达到精准的均温效果,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可以实现均衡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两端的电池的温度,从而改善电池温度环境不一致的问题,提高对电池的均温精准度,具体方案请参阅下述具体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中,术语“电池模组”、“电池”、“电池元件”、“电芯”和“电池包”可以互换使用,并且可以指代各种不同的可充电电池化学及构造中的任一种,包括但不限于锂离子(例如锂离子磷酸盐、锂氧化钴、磷酸锂铁、其他氧化金属锂等)、锂离子聚合物、镍金属氢化物、镍镉、镍氢、镍锌、银锌或其他电池类型/构造。术语“电动车”在这里被用来指代也被称作EV的全电动车辆、也被称作PHEV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或者混合动力车辆(HEV),其中混合动力车辆采用其中之一为电驱动系统的多个推进源。应当理解的是,在多个附图上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相同的组件或者等同功能的组件,对于优选实施例、一般原理和本文所述特征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附图仅意对在本发明的范围进行说明而非限制并且不应当被认为是依比例绘制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可应用于采用电动机的系统,更具体地而非排他性地,可应用于使用多相电动机(例如感性电动机)的电动车辆。电动车辆使用例如电池组之类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能量源来向车辆提供电能。该能量至少部分被用来推进车辆。所存储的能量还可以被用来提供其它车辆系统所需的能量,例如车辆照明、车可分区的加热、通风和空调(HVAC)系统、辅助控制系统(例如,传感器、显示器、导航系统等)、车辆娱乐系统(例如,无线电、DVD、MP3等)等。常规电动车辆包括载客车辆和被设计为运输货物的车辆,其示例包括乘用车、卡车、电动自行车和休闲船只。电动车辆还包括专用的工作车辆和推车,其中的一些可以整合有诸如叉车、剪刀式升降机、升降和/或曲臂空中作业平台、接到清洁系统、传送带和平板搬运平台。
除此以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可应用于集装箱电池储能领域,例如液冷集装箱工商储能领域。
具体的,请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中媒介传输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中媒介传输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系统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示意图,该均温系统100具体包括均温装置200、传输换向装置300以及控制装置400;所述均温装置200设有第一传输口201、第二传输口202以及第一均温通道203,所述第一传输口201和所述第二传输口202通过所述第一均温通道203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口201和第二传输口202以及第一均温通道203用于传输媒介,以对设于所述均温装置200内的电池进行均温处理;所述传输换向装置300包括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图中未示出),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201和所述第二传输口202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201和所述第二传输口202相连通;所述控制装置400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200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其中,控制装置400可以是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它是一种用于监控、控制和保护电池的设备或系统。BMS可以根据电池的工作参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并根据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以确保电池的安全、高效运行。BMS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电池状态监测: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容量、温度等参数,实时了解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保护:通过控制电流、电压等参数,防止电池过充、过放、过流、过温等情况的发生,以保护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充放电控制:根据电池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控制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以提高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故障诊断和报警:监测电池系统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通过报警或其他方式提醒用户或系统管理员。通信与数据管理:与其他系统或设备进行通信,传输电池状态和参数数据,实现电池管理的集中控制和数据分析。
其中,均温装置200可以是均温板,该均温板可以是冷却板,也可以是加热板,其中,冷却板是一种专门用于冷却电池的设备或部件。它通常由导热材料制成,用于在电池工作过程中吸收和分散所产生的热量,以保持电池的温度在安全范围内。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高温可能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电池冷却板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有效的热管理,防止电池过热。具体来说,电池冷却板通常与电池紧密接触,通过导热材料传导热量,并通过散热器、冷却液或风扇等方式将热量从电池中移走,以降低电池的温度。这有助于提高电池的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并确保安全性能。其加热板结构可与冷却板相同,当电池处于寒冷的冬季时,为了确保电池的正常运行,可通过该加热板对电池的环境温度进行加热。
因此,其媒介可以是冷媒或热媒,媒介可以是气态的媒介,也可是液态的媒介,优选液态的媒介,具体的,冷却板中的冷媒可以是多种物质,具体取决于应用和设计要求。例如可以采用以下冷媒:水:水是最常用的冷媒之一,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热容量,水冷却板通常通过水流或循环水系统将热量带走;冷却液:除了水,还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冷却液作为冷媒,这些冷却液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热容量,以更有效地吸收和传递热量;空气:在某些情况下,冷却板可以采用空气作为冷媒。通过利用风扇或其他风冷系统,将空气通过冷却板进行散热,以降低电池的温度;导热胶:有时候,冷却板和电池之间会使用导热胶来提高热传导性能,导热胶通常具有较高的热导率,以确保热量能够有效地从电池传递到冷却板;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应用和设计可能选择不同的冷媒,选择适合特定应用的冷媒是确保电池冷却效果良好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加热板中的加热媒介优选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200内媒介的传输方向,可以实现均衡第一传输口201和第二传输口202两端的电池的温度,从而改善电池温度环境不一致的问题,提高对电池的均温精准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换向装置300还包括第一三通阀303和第二三通阀304,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301,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302;所述第一三通阀303与所述第一传输口201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304与所述第二传输口202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303和第二三通阀304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303和第二三通阀304相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的第一端口a1用于输入媒介,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的第二端口a2与所述第一三通阀303的第二端口c2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的第三端口a3与所述第二三通阀304的第二端口d2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的第一端口b1用于输出媒介,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的第二端口b2与所述第一三通阀303的第三端口c3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的第三端口b3与所述第二三通阀304的第三端口d3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303的第一端口c1与所述第一传输口201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304的第一端口d1与所述第二传输口202相连通。
相关技术中,通过采用媒介从均温装置200的第一传输口201输入媒介,然后从另一头的第二传输口202输出媒介,该过程中,媒介可以对均温装置200中的电池进行均温处理,然而实际上,在靠近第一传输口201即媒介的入口处的温度会与靠近第二传输口202即媒介的出口处的温度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媒介对电池进行均温处理后,其自身温度会发生变化,导致对均温装置200内的不同区域的电池的均温处理效果存在差异,从而造成靠近第一传输口201即媒介的入口处的温度会与靠近第二传输口202即媒介的出口处的温度存在较大差异。
为此,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传输换向指令,将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切换为第二开合状态;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的第一端口a1和第二端口a2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a3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的第一端口b1和第三端口b3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b2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中各端口的第二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的第一端口a1和第三端口a3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a2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的第一端口b1和第二端口b2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b3为闭合状态,从而将靠近第一传输口201即媒介的入口处的温度与靠近第二传输口202即媒介的出口处的温度进行一个均衡处理,降低了两个传输口的温度差异,提高了均温精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均温系统100还包括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500;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500设于所述均温装置200内,与所述第一均温通道203相连通;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500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一三通阀303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500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二三通阀304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500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和所述第一三通阀303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500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和所述第二三通阀304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依次关闭a1、b1后,打开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500,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均温自循环,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均温装置200的两个传输口附近区域电池的温度差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100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未示出),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201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202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4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400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的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200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100还包括温度调整装置600,所述温度调整装置600用于调整所述媒介的温度;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600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一三通阀303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600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二三通阀304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600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和所述第一三通阀303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600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和所述第二三通阀304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在当依次关闭a1、b1后,打开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500,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均温自循环,如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均温装置200的两个传输口附近区域电池的温度差异,并且通过该温度调整装置600,可以提高均温自循环的时长,从而更进一步地降低均温装置200的两个传输口附近区域电池的温度差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整装置600包括加热装置,和/或制冷装置。
具体的,可根据实际运行环境选择使用加热装置,或制冷装置,例如,在夏天或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采用制冷装置,而在冬天或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采用加热装置。
为了更好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均温系统100,在均温系统100基础之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均温方法,应用于均温系统100,所述均温系统100包括均温装置200、传输换向装置300以及控制装置400,如图6所示,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均温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601、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并将传输换向指令发送至传输换向装置;
602、传输换向装置接收传输换向指令,并基于传输换向指令控制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均温系统100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400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包括:获取温度传感装置采集的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201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202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计算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的温差值;若所述温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400生成传输换向指令。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换向装置300还包括第一三通阀303和第二三通阀304,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301,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302;所述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包括: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将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切换为第二开合状态;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的第一端口a1和第二端口a2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a3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的第一端口b1和第三端口b3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b2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中各端口的第二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301的第一端口a1和第三端口a3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a2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302的第一端口b1和第二端口b2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b3为闭合状态。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温装置、传输换向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均温装置设有第一传输口、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通过所述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以及第一均温通道用于传输媒介,以对设于所述均温装置内的电池进行均温处理;
所述传输换向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第二传输换向部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三个端口,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的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其另外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口和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入媒介,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用于输出媒介,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传输口相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传输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均温装置内,与所述第一均温通道相连通;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内循环动力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分别用于采集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数据与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的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调整装置,所述温度调整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温度调整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装置发送的温度调整指令,并根据所述温度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媒介的温度;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之间;或,
所述温度调整装置设于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或制冷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介为冷媒或热媒。
9.一种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均温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并将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发送至所述传输换向装置;
所述传输换向装置接收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并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以转换所述均温装置内媒介的传输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包括:
获取温度传感装置采集的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一温度数据和采集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口预设范围内电池的第二温度数据;
计算所述第一温度数据和所述第二温度数据的温差值;
若所述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阈值,则所述控制装置生成传输换向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均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换向装置还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一三通换向阀,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包括第二三通换向阀;
所述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控制所述第一传输换向部件和所述第二传输换向部件中各端口的开合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传输换向指令,将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切换为第二开合状态;
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一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为闭合状态;
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和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中各端口的第二开合状态分别为:所述第一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二端口为闭合状态,所述第二三通换向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为打开状态,第三端口为闭合状态。
CN202311185609.6A 2023-09-12 2023-09-12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Pending CN1173174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5609.6A CN117317458A (zh) 2023-09-12 2023-09-12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5609.6A CN117317458A (zh) 2023-09-12 2023-09-12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17458A true CN117317458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8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85609.6A Pending CN117317458A (zh) 2023-09-12 2023-09-12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174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0044B2 (en) Electric vehicle cooling system
US8395358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heat in an electric battery
US20230256866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vehicles with an electric powertrain
KR101596107B1 (ko) 배터리 온도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JP4707346B2 (ja) 車両用の電源装置
US8338012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heat in an electric battery
EP2765644B1 (en) Battery system with selective thermal management
JP7349628B2 (ja) 電池システム
US9751427B2 (en) Vehicle traction battery thermal conditioning
CN104640736B (zh) 电动车辆
US20200295418A1 (en)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 Cool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 System Cooling Method Using Same
US20190221899A1 (en) Predictive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WO2004095621A1 (ja) 電池収納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源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電動車両
CN110676537B (zh) 一种低能耗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动力电池加热方法
US2014017470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rmal storage in a vehicle
JP2008041376A (ja) 車両用組電池の暖冷機システム
CN113246800A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3246801B (zh) 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4506248A (zh) 牵引电池热管理
GB2509308A (en) Heat transfer arrangement for heating battery
CN114448049A (zh) 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储能充电系统
US996046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omogenizing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bodies which have fluidic temperature control
CN113193260A (zh) 车辆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7317458A (zh) 均温系统及均温方法
JP2010205591A (ja) 車載用バッテリの加温装置及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