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7681A -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7681A
CN117297681A CN202311366469.2A CN202311366469A CN117297681A CN 117297681 A CN117297681 A CN 117297681A CN 202311366469 A CN202311366469 A CN 202311366469A CN 117297681 A CN117297681 A CN 1172976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inner tube
hole
outer tub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664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忠婧
何雪
曾建辉
黄晓俊
周虎
刘东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oft Endoscopy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oft Endoscopy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oft Endoscopy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oft Endoscopy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6646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76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7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76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 A61B17/02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holding wounds open; Tractor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管、内管、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内管的末端从外管的末端伸出;外管的顶端设有卡接手柄,卡接手柄上设卡接孔;内管内部设有承载部,承载部上设有第一通孔;夹持组件设置在承载部上,夹持组件包括按压件和第一弹性件,按压件上设有第二通孔,按压件的外侧设有第一按压部;紧固组件包括主体和卡接件,主体设置在夹持组件上方,主体上设有第三通孔,卡接件与卡接孔卡接;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交错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重合设置。本组织扩张系统不仅实现了对软组织切口的有效扩张,还能使内窥镜管道在内管内自如伸缩和快速夹持,对软组织切口伤害更小,拆装和清洗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医生在给脑部病变、肿瘤、出血等患者进行脑部开颅手术时,由于不同患者的脑部肿瘤、病变或出血点位置,患者手术体位,大脑皮层切口的大小等情况各异,往往需要使用内窥镜伸入颅骨内部才能准确探查病理情况,确认手术位置。当前颅脑手术的手术切口逐渐朝微创化发展,然而为了手术切口过小过影响直观、准确地观察出脑部肿瘤、病变或出血点位置和形状,因此利用软组织弹性,先使用扩张装置将微创切口适当扩开,再将内窥镜从扩张装置的内部慢慢伸入颅骨内部探查病灶部位,进行微创手术。在扩张装置伸入微创切口整个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扩张装置与颅骨周围和内部组织的接触情况,因此此时同样需要内窥镜协助。因此,扩张装置不仅要成适当扩开微创切口,还要保证内窥镜在扩张装置内部行进时的通畅性,不卡滞,又要在扩张装置伸入微创切口时能保证内窥镜牢牢固定扩张装置内部,不产生偏移或滑动,以应对颅脑内部未知是情况,避免伤害脑部及相关组织。这对扩张装置的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通过设置成内外套管的形式,并且在内管中设置特殊结构的夹持组件来实现对内窥镜的夹持或者解除夹持;通过设置紧固组件,使整个组织扩张系统更容易进行拆卸、组装和清洗。具体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包括外管、内管、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内管的末端从所述外管的末端伸出,所述内管的末端和所述外管的末端通过平滑面衔接;所述外管的顶端设有卡接手柄,所述卡接手柄上设有卡接孔;所述内管的内部设有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按压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按压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按压件的外侧设有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内管抵接;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主体和卡接件,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方,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孔卡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上下重合设置。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组织扩张系统的组装和使用方式为:
(1)将内管插入并套设在外管的内部,使内管的末端从外管的末端伸出。
(2)将夹持组件的按压件放置在内管的承载部上,第一按压部从内管的顶端侧面露出,以方便用手按压;将第一弹性件组装在按压件的外侧和内管的内壁之间。
当用手按压第一按压部时,能够使按压件在水平方向来回运动并且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实现复位。
(3)将紧固组件的主体部分压合在夹持组件的按压件上方,紧固组件的卡接件卡入外管的卡接手柄的卡接孔中,这样紧固组件就将外管、内管、夹持组件牢牢固定拼合在一起,完成组织扩张系统的装配。
完成拼合后,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内管承载部上的第一通孔和按压件上的第二通孔上下交错设置,且第一通孔和紧固组件的主体上的第三通孔上下重合。即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共轴,但是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均与第二通孔不共轴。
(4)将内窥镜管道向下伸入并穿过第三通孔中,由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均与第二通孔不共轴,内窥镜管道被按压件阻挡而不能伸入并穿过第二通孔;
此时手术人员用手按压第一按压部使按压件运动,并使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最终共轴;用手保持按压件的该状态,内窥镜管道得以伸入并穿过第二通孔,并最终穿入第一通孔,从内管末端的出口伸出;此时第一弹性件处于弹性形变状态。
当内窥镜的镜头刚好从内管末端的出口伸出时,手术人员的手松开第一按压部,按压件受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开始复位,但是由于内窥镜管道的阻挡,不可能复位到最初始的位置,并且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内窥镜管道的外侧被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的内壁牢牢夹持;从而将内窥镜的镜头固定在预设位置。
(5)当需要对患者头部软组织切口进行扩张时,将上述组装好的组织扩张系统慢慢插入软组织切口中,在内管、外管的缓慢扩张作用下,软组织切口被慢慢撑开,直至外管的末端被全部插入软组织切口中。
在组织扩张系统慢慢插入软组织切口的过程中,内窥镜的镜头时刻观察、监视颅脑内部的情况,通过镜头传输的颅脑内部画面判断外管、内管插入的深度。
(6)当完成软组织切口扩张后,如果需要在颅脑内部继续探查,可用手再次按压第一按压部,继续抽送内窥镜管道进入颅脑内。
当进行手术时,可以按压第一按压部松开内窥镜的管道,抽出内窥镜管道后用其他手术工具进行操作。
但是,由于内管的末端出口口径一般较小,不便于手术。为了扩大手术器械操作的空间,将卡接部和卡接孔松开,将内管、按压组件、内窥镜和紧固组件全部撤出,再将内窥镜插入外管的内部并从外管末端的出口继续伸入颅脑内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慢慢撤出外管和内窥镜即可。当然,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撤走内窥镜换成伸入其他工具设备从外管末端伸入颅脑内手术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提到的连接/拼接等形式,一般可采用略微过盈配合的结构方式将两个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并且组合后只需略微施加一定外力就使两个零部件脱离,这样既能保证组装牢固,也兼顾了拆卸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外管和内管的管壁较薄,且打磨光滑处理,不会损伤患者头部软组织切口。外管和内管之间不需要紧密套设,内管可以轻松地从外管内抽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管的末端和所述外管的末端通过平滑面衔接,即内管插入外管的相对深度是固定的,不会存在内管在外管内继续向下滑动的情况。为了达到该目的,可以对外管和内管设置特定的形状进行限位。可选地,为了方便套设和固定位置,外管和内管的内腔都可以设置成顶端比末端略粗的形式,外管的略微倾斜的内壁就能对插入的内管起到一定限位作用,使内管插入到预定位置。
软组织扩张装置的内管和固定管之间无需紧密套设,压盖和内管的顶端同样不需要紧密套设;当然,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是这些零部件紧密套设。卡接件和卡接孔是用来固定压盖的。固定之后,整个软组织扩张装置就能更加牢固。
需要说明的是,卡接部与卡接孔最好设置成方便卡接和拆开的结构形式,这样更便于后续手术操作。卡接部的作用是与外管上的卡接手柄拼合在一起,并且两者再次拆开也非常方便。因此,卡接部与卡接孔卡接存在多种结构形式。最常用的是卡接部以略微过盈的结构形式卡入卡接孔中,拆开时只需要略微用力就可以将卡接部取下。
作为卡接件的一种优选结构,为了使卡接部在卡接孔内卡接更牢固,所述卡接件还包括基座、第二按压部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按压部与卡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基座和第二按压部之间,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孔卡接。卡接部伸入卡接孔的内部后,第二弹性件能够控制卡接部复位实现牢牢卡接。按压第二按压部,使卡接部脱离卡接孔,就可以将卡接部从卡接孔上脱离。
在上述优选结构的基础上更优选地,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抵板,所述卡接部、第二按压部和第二弹性件均设有2个并相对于所述抵板对称设置。用拇指和食指对向按压两个第二按压部,就能将卡接部与卡接孔松开。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孔壁设有辅助夹持件。辅助夹持件的作用是增大内窥镜的管道与第二通孔的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起到更好的夹持效果。因此,辅助夹持件可以采用能够增大摩擦力的任意材料,例如橡胶材质等。
优选地,为了方便整个组织扩张系统拆装,也为了方便在手术结束后内管的清洗,所述内管包括上下拼接的上内管和下内管。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部既可以位于上内管内,又可以设置在下内管内。当设置在下内管内时,为了方便放置夹持组件,承载部最好是设置在下内管的顶部。当设置在上内管内时,则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
更优选地,为了使下内管和上内管拼接更牢固,所述下内管和上内管通过台阶拼接。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防止下内管和上内管圆周向相对转动,所述下内管的顶端设有凸起件或凹槽,所述上内管的底端设有凹槽或凸起件,所述凹槽和凸起件的形状匹配,起到限制周向转动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末端的端面为倾斜面,目的是在撤走内管后可以增大手术操作的面积和空间,使器械更加方便操作。
优选地,为了让外管和内管的末端伸入过程更平顺,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所述外管的末端的管壁为朝向轴心的倾斜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顶端为倾斜面。这样设计可以在不挤压第一按压部的情况下,更方便地引导内窥镜管道快速插入第二通孔中。
需要说明的是,患者头部内部造成颅内压升高的一般为液态的脑脊液或血块。组织扩张系统在伸入患者头部后,患者出现颅内压过高时,脑脊液等液体原本就可以沿着组织扩张系统的多处内部缝隙和通道(例如外管和内管之间,固定管和中心管之间),向装置顶端溢出,起到缓解患者颅内压过高的效果。因此,本装置原则上并不需要设置任何专门的排气孔或者泄压通道。
但为了使排气泄压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承载部上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三排气孔。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三排气孔以及内管内部的其他空隙通道组成颅内泄压通道。因此,如果存在颅内压过高的情况,脑脊液等液体可以沿着颅内泄压通道溢出,减少因软组织扩张装置伸入头部造成颅内压增高,快速缓解患者颅内压过高问题。
优选地,为了更准确地保证内管插入到外管内的深度位置,所述内管的上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外管的顶端抵接。
优选地,所述按压件的侧面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按压部同侧设置或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卡接手柄上设有防滑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管壁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刻度,用来判断外管伸入患者头部软组织切口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内管的顶端设有限位槽/限位件,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限位件/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和限位件相互匹配。限位槽和限位件的作用也是为了将内管和紧固组件拼合在一起,防止内管产生圆周向的转动。
可选地,所述内管和外管为透明材质的结构,方便观察内管和外管的内部情况。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功能和目的是使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移动复位。因此,只要能满足上述功能的结构,都属于本发明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范畴,例如弹簧或弹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组织扩张系统,既可以是能清洗后重复利用的,也可以是一次性的。需要重复利用时,将各零部件拆下来清洗后即可重新装配使用。出于安全和防污染考虑,当仅仅作为一次性使用时,在初次装配时,可以在内管与夹持组件的接缝处涂胶,还可以在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的接缝处涂胶,装配之后内管与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就无法再拆开。
对于由下内管和上内管拼接的内管,还可以在下内管和上内管的接缝部位涂胶拼合。
对于内管的顶端设有限位槽,紧固组件的主体的底端设有的限位件时,也可以在限位槽和限位件的接触部位涂胶,将内管和紧固组件拼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针对微创软组织切口,通过设置特殊结构的外管、内管、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不仅实现了对软组织切口的有效扩张,还能使内窥镜管道在内管内行动伸缩自如和快速夹持,能更准确调控内窥镜在颅内的运动;对患者头部切口的伤害更小;整个组织扩张系统拆装和清洗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组织扩张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组织扩张系统中插入内窥镜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接部的第一种优选结构的右视内部结构图;
图4为卡接部的第二种优选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持组件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内管的第一种优选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内管的第二种优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外管的优选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内管的第三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组织扩张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按压件的优选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按压件和第一弹性件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内管、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的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组织扩张系统的的最优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内管;3、卡接手柄;4、卡接孔;5、承载部;6、第一通孔;7、按压件;8、第一弹性件;9、第二通孔;10、第一按压部;11、主体;12、第三通孔;13、卡接部;14、基座;15、第二按压部;16、第二弹性件;17、抵板;18、辅助夹持件;19、下内管;20、上内管;21、台阶;22、凹槽;23、凸起件;24、第一排气孔;25、第二排气孔;26、第三排气孔;27、限位凸台;28、放置槽;29、刻度;30、限位槽;31、限位件;32、防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包括外管1、内管2、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所述内管2套设在所述外管1的内部,所述内管2的末端从所述外管1的末端伸出,所述内管2的末端和所述外管1的末端通过平滑面衔接;所述外管1的顶端设有卡接手柄3,所述卡接手柄3上设有卡接孔4;所述内管2的内部设有承载部5,所述承载部5上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5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按压件7和第一弹性件8(弹簧),所述按压件7上设有第二通孔9,所述按压件7的外侧设有第一按压部10,所述第一弹性件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件7和所述内管2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件8与所述第一按压部10相对设置;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主体11和卡接件,所述主体11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方,所述主体11上设有第三通孔12,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部13,所述卡接部13与所述卡接孔4卡接;所述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9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通孔6和第三通孔12上下重合设置。
上述组织扩张系统的组装方式为:
(1)将内管插入并套设在外管的内部,使内管的末端从外管的末端伸出。
(2)将夹持组件的按压件放在内管的承载部上,第一按压部从内管的顶端侧面露出,将第一弹性件(弹簧)组装在按压件的外侧和内管的内壁之间。
(3)将紧固组件的主体部分压在按压件上方,卡接件的卡接部卡入卡接孔中,这样紧固组件就将外管、内管、夹持组件牢牢固定拼合在一起,最终装配好的组织扩张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在使用组织扩张系统时,将内窥镜管道先向下插入第三通孔中;在初始状态下,由于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均不共轴,内窥镜管道无法顺利伸入并穿过第二通孔。随后,手术人员按压第一按压部使按压件运动,第一弹性件被压缩,使得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最终逐渐共轴;保持按压件的该状态,同时内窥镜管道伸入并穿过第二通孔,并最终从下方的第一通孔穿出。最终状态如图2所示。
当内窥镜的镜头刚好从内管末端的出口伸出时,松开第一按压部,按压件受到第一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复位,但由于内窥镜管道阻挡,不能复位到最初始的位置,从而对内窥镜管道进行夹持,使内窥镜的镜头被固定在预设位置。
当需要对软组织切口进行扩张时,将按照上述方式组装设置好的组织扩张系统和内窥镜慢慢插入软组织切口中,在内管、外管的缓慢引导和扩张作用下,软组织切口被慢慢撑开,直至外管的末端被全部插入软组织切口中。在此过程中,内窥镜时刻观察颅脑内部情况,以便随时调整外管、内管插入颅脑内部的深度。
调整好外管、内管插入深度后,就可以按栋第一按压部使内窥镜进一步在颅脑内行进直至观察到病变部位情况。如果需要直接手术,除了可以直接利用内管的出口进行操作以外,还可以松开卡接部,先将内管、按压组件、内窥镜和紧固组件全部撤出只保留外管,再将内窥镜活着其他手术器械重新插入外管,从外管末端的出口进入颅脑内手术。手术结束后慢慢撤出外管和内窥镜即可。
可选地,外管和内管一般可选用塑料材质,管壁较薄,且打磨光滑处理,不会损伤患者头部软组织切口。外管和内管之间不需要紧密套设,内管可以轻松地从外管内抽出。
可选地,卡接部与卡接孔最好设置成方便卡接和拆开的结构形式,这样更便于后续手术操作。卡接部的作用是与外管上的卡接手柄拼合在一起,并且两者再次拆开也非常方便。因此,卡接部与卡接孔卡接存在多种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最常用的是卡接部以略微过盈的结构形式卡入卡接孔中,拆开时只需要略微用力就可以将卡接部取下。
如图1、2所示,为了方便套设和固定位置,外管和内管的内腔都可以设置成顶端比末端略粗的形式,外管的略微倾斜的内壁就能对插入的内管起到一定限位作用,使内管插入到预定位置。
可选地,内管和外管还可以选择透明材质,方便观察内部情况。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是分别促使第一按压部和第二按压部移动复位。因此,只要能满足上述功能的结构,都属于本发明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范畴,例如弹簧或弹片等。为了便于表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统一将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画成弹簧结构。
如图3所示的右视内部结构图,为了使卡接部在卡接孔内卡接更牢固,也为了使卡接部更容易从卡接孔内脱离,作为卡接件的其中一种结构,所述卡接件还包括基座14、第二按压部15和第二弹性件16(弹簧),所述第二按压部15与所述卡接部13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6位于所述基座14和第二按压部15之间,所述卡接部13与所述卡接孔4卡接。
如图4所示,在图3的卡接件结构的基础上,为了更方便手术人员手部用力和单手操作,所述基座14的中部设有抵板17,所述卡接部13、第二按压部15和第二弹性件16均设有2个并相对于所述抵板17对称设置。用拇指和食指对向按压两个第二按压部,就能将卡接部与卡接孔松开。
如图5所示,由于对内窥镜管道的夹持是通过第二通孔的内孔壁的摩擦力实现的,因此为了增大这种摩擦力,所述第二通孔9的内孔壁设有辅助夹持件18。辅助夹持件可以采用能够增大摩擦力的任意材料,例如橡胶材质等。
如图6所示,所述内管2包括由下至上拼接的下内管19和上内管20。将内管设置成上内管和下内管,也为了术后方便拆装内管,进行有效清洗,
可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下内管19和上内管20通过台阶21拼接。
如图7所示,为了防止下内管和上内管圆周向相对转动,所述下内管19的顶端设有凹槽22,所述上内管20的底端设有凸起件23,所述凹槽22和凸起件23的形状匹配。为了更准确地保证内管插入到外管内的深度位置,所述内管2的上部设有限位凸台27,所述限位凸台27与所述外管1的顶端抵接。
如图8所示,所述外管1的末端的端面为倾斜面,这样在撤走内管后可以增大手术操作的面积和空间,使器械更加方便操作。
如图8所示,所述外管1的管壁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刻度29,帮助手术人员确认外管插入软组织切口内部的深度。
需要说明的是,患者头部内部造成颅内压升高的一般为液态的脑脊液或血块。组织扩张系统在伸入患者头部后,患者出现颅内压过高时,脑脊液等液体原本就可以沿着组织扩张系统的多处内部缝隙和通道(例如外管和内管之间,固定管和中心管之间),向装置顶端溢出,起到缓解患者颅内压过高的效果。因此,本装置原则上并不需要设置任何专门的排气孔或者泄压通道。
但是,为了使排气泄压效果更好,如图7、9所示,所述内管2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气孔24,如图10、13所示,所述承载部5上设有第二排气孔25,如图10、13所示,所述主体11上设有第三排气孔26。这些第一排气孔、第二排气孔、第三排气孔以及内管内部的其他空隙通道组成颅内泄压通道,泄压效果相对更好。
如图11所示,为了按压件的安装更稳固,使所述按压件7的侧面设有放置槽28,所述第一弹性件8设置在所述放置槽28内。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弹性件8与所述第一按压部10同侧设置,同样可以实现第一按压部的基本功能;此时,当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共轴时,第一弹性件(弹簧)同样处于被压缩状态。
如图13所示,所述内管2的顶端设有限位槽30,所述主体11的底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30匹配的限位件31,防止内管相对于紧固组件产生圆周向的转动。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卡接手柄3上设有防滑结构32。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9的孔壁顶端为倾斜面,能方便内窥镜管道快速插入第二通孔中。
可选地,所述外管1的末端的管壁为朝向轴心的倾斜面,能够减少在外管和内管伸入软组织切口过程中对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组织扩张系统,既可以是能清洗后重复利用的,也可以是一次性的。需要重复利用时,将各零部件拆下来清洗后即可重新装配使用。出于安全和防污染考虑,当仅仅作为一次性使用时,在初次装配时,可以在内管与夹持组件的接缝处涂胶,还可以在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的接缝处涂胶,装配之后内管与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就无法再拆开。
如图14所示,将上述所有具体实施方式的优选结构进行组合,得到本发明的组织扩张系统的最优结构。该结构便于组装和拆卸,对内窥管夹持更方便,夹持更稳固。
需要补充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由下内管和上内管拼接的内管,为了拼合更紧密,还可以在下内管和上内管的接缝部位涂胶拼合。
还需要补充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对于内管的顶端设有限位槽,紧固组件的主体的底端设有的限位件时,也可以在限位槽和限位件的接触部位涂胶,将内管和紧固组件拼接在一起。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和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改型和改变,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内管、夹持组件和紧固组件,所述内管套设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内管的末端从所述外管的末端伸出,所述内管的末端和所述外管的末端通过平滑面衔接;所述外管的顶端设有卡接手柄,所述卡接手柄上设有卡接孔;所述内管的内部设有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按压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按压件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按压件的外侧设有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按压件和所述内管抵接;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主体和卡接件,所述主体设置在所述夹持组件上方,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孔卡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上下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还包括基座、第二按压部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按压部与所述卡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基座和第二按压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抵板,所述卡接部、第二按压部和第二弹性件均设有2个并相对于所述抵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孔壁设有辅助夹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上下拼接的上内管和下内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管和上内管通过台阶拼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管的顶端设有凸起件或凹槽,所述上内管的底端设有凹槽或凸起件,所述凹槽和凸起件的形状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末端的端面为倾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末端的管壁为朝向轴心的倾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顶端为倾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承载部上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三排气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上部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外管的顶端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的侧面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按压部同侧设置或相对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手柄上设有防滑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管壁外侧沿竖直方向设有刻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顶端设有限位槽/限位件,所述主体的底端设有限位件/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和限位件相互匹配。
CN202311366469.2A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Pending CN1172976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6469.2A CN117297681A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6469.2A CN117297681A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7681A true CN117297681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97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66469.2A Pending CN117297681A (zh) 2023-10-20 2023-10-20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768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4190B2 (en) Medical systems,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386970B2 (en) Medical instrument with shaft rotatable relative to handle
JP6203926B2 (ja) 縫合糸をガイド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20277541A1 (en) Two-piece cannula, a kit comprising a two-piece cannula and an inserter
KR20160097395A (ko) 골 나사 및 자가보유 드라이버
JP2007111541A (ja) 内視鏡装置と内視鏡用接続装置
WO2016103366A1 (ja) 切開用手術器械
JP6913243B2 (ja) 先端カバー装置、及び、内視鏡
JP3743512B2 (ja) 手術用外套管
CN117297681A (zh) 一种用于颅脑手术的组织扩张系统
KR101817007B1 (ko) 내시경 단부에 삽입 설치되고 탈부착 가능한 수술도구
US11490921B2 (en) Clamp for attaching or detaching medical saver
CN117122356B (zh) 一种软组织扩张装置
CN212729923U (zh) 一种穿刺手术机器人穿刺针支架装置
US20190374249A1 (en) Alignment assistors for trocar cannulas
CN107440796B (zh) 一种与神经导航适配的内镜鞘管
CN217853105U (zh) 牵开装置以及医疗设备
JP6013664B1 (ja) 補助具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CN220124733U (zh) 一次性使用组织牵开扩张导管
KR102365883B1 (ko) 척추내시경 수술용 보형물 삽입 가이드 장치
CN211796738U (zh) 一种自带可伸缩型神经剥离子的显微吸引器
JP2001170065A (ja) 骨手術用腔確保装置
JPH08168492A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2006068550A (ja) 内視鏡装置と内視鏡用接続装置
CN116919312A (zh) 内窥镜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