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9404A - 光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89404A CN117289404A CN202310736419.2A CN202310736419A CN117289404A CN 117289404 A CN117289404 A CN 117289404A CN 202310736419 A CN202310736419 A CN 202310736419A CN 117289404 A CN117289404 A CN 1172894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rrule
- housing
- optical connector
- sleeve
- op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 PXHVJJICTQNCM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Zircon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Zr]=O MCMNRKCIXSYSN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9 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Phosphorus Chemical compound [P] OAICVXFJPJFON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copper tin Chemical compound [Cu].[Sn]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34—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 G02B6/3835—Means for centering or aligning the light guide within the ferrule using discs, bushings or the lik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69—Mounting ferrules to connector body, i.e. plugs
- G02B6/387—Connector plugs comprising two complementary members, e.g. shells, caps, covers, locked togeth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使套管保持于光连接器来提高光纤彼此的装卸的容易性,且实现光连接器的小径化。作为光连接器的插头(2)的壳体(11)具有:阳型连接部(12),其与插口(31)的阴型连接部(42)连接;插入部(14),其使插口(31)的插芯(33)的前端侧部分插入壳体(11)内;套管收容部(15),其收容套管(7);插芯收容部(16),其收容插芯(3);套管移动限制部(18),其限制收容于套管收容部(15)内的套管(7)向前方的移动;以及锁止突起部(21),其从阳型连接部(12)的外周面突出,防止插头(2)从插口(31)脱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形成光传送路的光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将光纤以可装卸的方式彼此连接的手段,公知有光连接器。在日本特开2014-9274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作为将光纤彼此连接而形成光传送路的光连接构造,记载有将2个光连接器插头(20A、20B)经由光适配器(10)而相互连接的光连接构造。一方的光连接器插头(20A)具有安装有光纤(F1)的插芯(21a)。另一方的光连接器插头(20B)具有安装有其他光纤(F2)的其他插芯(21b)。在光适配器(10)的轴向两侧,分别设置有插座部(11A、11B),在一方的插座部(11A)连接有一方的光连接器插头(20A),在另一方的插座部(11B)连接有另一方的光连接器插头(20B)。另外,在光适配器(10)的内部设置有套管(12)。在套管(12)插入有插芯(21a)以及插芯(21b)各自的前端侧部分。通常,套管具有对2个插芯进行定位并使安装于各个插芯的2根光纤的轴位置彼此一致的功能。
另外,在日本特开2014-6311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不存在光适配器的光连接构造。该公报记载的光连接构造具备第1连接器部(2)以及第2连接器部(3)。第1连接器部(2)具有覆盖安装于第1光纤(4)的第1插芯(5)的第1壳体(7)。第2连接器部(3)具有覆盖安装于第2光纤(8)的第2插芯(9)的第2壳体(11)。另外,第2连接器部(3)具有套管罩(16)。套管罩(16)设置于第2壳体(11)内,在套管罩(16)内设置有开口套管(14),在开口套管(14)内插入有第2插芯(9)的前端侧部分。在第1光纤(4)与第2光纤(8)进行连接时,第1壳体(7)的前端侧部分被插入第2壳体(11)的前端侧部分的内部,第1插芯(5)的前端侧部分被插入开口套管(14)内。
此外,在上述2个光连接构造的说明中,圆括号内的附图标记是在各公报中使用的附图标记。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27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63111号公报
然而,在作为将光纤以可装卸的方式彼此连接的手段而被利用的光连接器中,要求提高光纤彼此进行装卸的容易性。针对该点,在上述日本特开2014-92748号公报中记载的光连接构造成为经由光适配器(10)将2个光插头连接器(20A、20B)连接的构造,在光适配器(10)内设置有套管(12)。因此,在将光纤彼此连接时,需要将光插头连接器(20A)与光适配器(10)的插座部(11A)进行连接的工序、和将光插头连接器(20B)与光适配器(10)的插座部(11B)进行连接的工序。与此相对,在上述日本特开2014-63111号公报中记载的光连接构造成为将第1连接器部(2)与第2连接器部(3)直接连接的构造,开口套管(14)保持于第2连接器部(3)。因此,仅凭将第1连接器部(2)与第2连接器部(3)相互直接连接的工序,就完成光纤彼此的连接。这样,通过使构成光连接构造的2个光连接器中的一方保持套管,能够减少将光纤彼此连接的工时,能够提高光纤彼此进行装卸的容易性。
然而,通过使套管保持于光连接器,则产生以下的问题。例如伴随光通信设备等利用了光传送路的设备的小型化,光连接器的高密度安装的要求提高,因此要求光连接器的小径化。若使套管保持于光连接器,则光连接器的外径变大,难以使光连接器小径化。
举出1个例子,在上述日本特开2014-63111号公报所记载的第2连接器部(3)中,如该公报的图1所示那样,在第2壳体(11)内设置有保持开口套管(14)的套管罩(16)。其结果是,第2连接器部(3)的外径变大,第2连接器部(3)成为难以小径化的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例如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通过使套管保持于光连接器来提高光纤彼此的装卸的容易性,且还能够实现光连接器的小径化的光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光连接器,具备对安装于光纤缆线的插芯进行收容的筒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阳型连接部,其形成于该壳体的在轴向上位于一侧的部分,并与对象光连接器的阴型连接部连接;插芯收容部,其形成于该壳体的在轴向上位于另一侧的部分的内周侧,收容上述插芯;插入部,其形成于上述阳型连接部的在轴向上位于一侧的部分的内周侧,使对象插芯的前端侧部分插入该壳体内;套管收容部,其在上述阳型连接部的内周侧形成于上述插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对套管进行收容,上述套管通过使上述插芯的前端侧部分与上述对象插芯的前端侧部分彼此相对地分别插入而使安装有上述插芯的光纤缆线的光纤的轴位置与安装有上述对象插芯的光纤缆线的光纤的轴位置彼此一致;套管移动限制部,其形成于上述阳型连接部的在轴向上位于一侧的部分的内周侧,对收容于上述套管收容部内的上述套管向轴向上的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以及锁止突起部,其从上述阳型连接部的外周面突出,防止上述光连接器从上述对象光连接器脱落。
在上述本发明的光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套管直接嵌合在上述套管收容部内。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光连接器中,也可以为,具备将上述插芯的前端按压于上述对象插芯的前端的螺旋弹簧,上述螺旋弹簧在配置于上述插芯的在轴向上位于另一侧的部分的外周侧的状态下,与上述插芯一起被收容于上述插芯收容部内。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光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壳体具有缆线插通部,上述缆线插通部在该壳体的内周侧形成于上述插芯收容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供安装有上述插芯的光纤缆线进行插通,上述缆线插通部的直径比上述插芯的最大外径以及上述螺旋弹簧的外径小。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光连接器中,也可以为,上述壳体在其轴向上的规定的分割位置被分割为形成上述壳体的一侧部分的第1壳体形成部、和形成上述壳体的另一侧部分的第2壳体形成部,上述分割位置设定于上述壳体中的形成有上述插芯收容部的位置、或上述插芯收容部与上述缆线插通部的边界位置,在上述第1壳体形成部以及上述第2壳体形成部,设置有将上述第1壳体形成部与上述第2壳体形成部以能够相互装卸的方式进行结合的结合机构。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光连接器中,也可以为,在上述第2壳体形成部的周壁形成有狭缝,该狭缝以沿轴向贯通该周壁的方式伸长,具有比安装有上述插芯的光纤缆线的直径大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使套管保持于光连接器来提高光纤彼此的装卸的容易性,且还能够实现光连接器的小径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插头)的光连接器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从图1中的下方观察沿着图1中的切断线II-II切断的光连接器装置的剖面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与成为其对象方的对象光连接器(插口)分离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4是表示从右上前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从右上前侧观察对象光连接器的状态的外观图。
图8是表示对象光连接器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对象光连接器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对象光连接器的壳体的图,图10中的(A)表示从前方观察对象光连接器的壳体的状态,图10中的(B)表示从前方观察沿着图9中的切断线X-X切断的对象光连接器的壳体的剖面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2…插头(光连接器);3…插芯;7…套管;9…螺旋弹簧;11…壳体;12…阳型连接部;14…插入部;15…套管收容部;16…插芯收容部;17…缆线插通部;18…套管移动限制部;21…锁止突起部;22…壳体主体(第1壳体形成部);23…盖体(第2壳体形成部);24…阳型结合部(结合机构);25…阴型结合部(结合机构);26…卡止突起(结合机构);27…卡止孔(结合机构);28…狭缝(结合机构);29…狭缝;31…插口(对象光连接器);33…插芯(对象插芯);71、81…光纤缆线;72、82…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光连接器装置)
图1表示光连接器装置1。图2表示从图1中的下方观察沿着图1中的切断线II-II切断的光连接器装置1的剖面的状态。光连接器装置1是将光纤彼此连接而形成光传送路的装置。光连接器装置1具备插头型的光连接器2(以下将其称为“插头2”)以及插口型的光连接器31(以下将其称为“插口31”)。插头2对应于本发明的光连接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插口31对应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连接的对象方的光连接器、即对象光连接器。图1及图2表示插头2与插口31已连接的状态。
图3表示插头2与插口31分离的状态。如图1及图3所示,插头2与插口31彼此能够装卸。由此,能够容易地将光纤缆线71的光纤72与光纤缆线81的光纤82连接,另外,能够根据需要而容易地将双方分离。
(插头)
图4表示从右上前侧观察插头2的状态。图5表示插头2分解的状态。图6表示插头2的壳体11的剖面。此外,图6中的壳体11的切断位置与图2中的光连接器装置1的切断位置相同。另外,图6中的双点划线表示收容于壳体11的部件。另外,在插头2的说明中,在示出上(Ud)、下(Dd)、前(Fd)、后(Bd)、左(Ld)、右(Rd)的方向时,依照在图4~6中所描绘的箭头。
插头2具备插芯3、套管7、螺旋弹簧9和壳体11(壳体主体22以及盖体23)。
插芯3安装于光纤缆线71的前端侧部分。光纤缆线71是单芯的光纤芯线,具有光纤72、覆盖光纤72的外周侧的一次被覆73、以及覆盖一次被覆73的外周侧的二次被覆74(参照图2)。
如图5所示,插芯3具有毛细管4以及毛细管支承部5。毛细管4是对光纤72进行支承且对其进行定位的部件,例如由氧化锆等的陶瓷、玻璃或镍等形成。毛细管4形成为圆柱状,如图2所示,在其中心沿轴向贯通有小径的孔。毛细管支承部5是支承毛细管4的部件。毛细管支承部5例如由不锈钢或镍等金属形成为圆筒状。在毛细管支承部5的前端部安装有毛细管4。另外,在毛细管支承部5的前端侧部分形成有凸缘部6。即,毛细管支承部5的前端侧部分与毛细管支承部5的其他部分比较,直径变大,该直径变大的部分为凸缘部6。
光纤缆线71的前端侧部分以该前端的一次被覆73以及二次被覆74被除去的状态安装于插芯3。如图2所示,光纤缆线71的前端侧部分中的一次被覆73以及二次被覆74被除去的部分(光纤72露出的部分)配置于贯通毛细管4的孔内。另外,光纤缆线71的前端侧部分中的一次被覆73以及二次被覆74未被除去的部分配置于在毛细管支承部5的中心形成的孔内。另外,毛细管4的前端面(前侧端面)例如被镜面研磨成圆顶形状,在其中心部,光纤72的端面露出。
套管7具有通过插头2的插芯3的毛细管4的前端侧部分与插口31的插芯33的毛细管34的前端侧部分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分别被插入而使安装有插芯3的光纤缆线71的光纤72的轴位置与安装有插芯33的光纤缆线81的光纤82的轴位置彼此一致的功能。套管7例如由氧化锆等的陶瓷、或者磷青铜或镍等金属形成为圆筒状。套管7的内径以能够高精度地抑制被插入到套管7内的毛细管4、34在径向上的位置偏移的方式设定为与毛细管4、34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值。另外,套管7是所谓的开口套管,在其周壁的一部分形成有狭缝8(参照图5)。此外,作为套管7,也可以使用未形成有狭缝的套管。
插头2的壳体11是收容插芯3、套管7以及螺旋弹簧9的部件,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为筒状。如图4所示,在壳体11的前侧部分(轴向一侧部分)形成有阳型连接部12,在壳体11的后侧部分(轴向另一侧部分)形成有把持部13。阳型连接部12是在插头2与插口31进行连接时被插入插口31的壳体41的阴型连接部42内的部分,具有阳型或凸型的形状。另外,阳型连接部12形成为圆筒状。把持部13是在插头2与插口31进行连接时工作人员等通过手指进行把持的部分。把持部13形成为其横截面的外周侧的形状为四边形(例如正方形),且其横截面的内周侧的形状为圆形的筒状。
另外,如图6所示,在壳体11的内周侧,从壳体11的前端朝向后端依次形成有插入部14、套管收容部15、插芯收容部16以及缆线插通部17。插入部14、套管收容部15、插芯收容部16以及缆线插通部17分别为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并且以与壳体11的中心同轴的方式尽心配置。
插入部14是供插口31的插芯33的毛细管34的前端侧部分插入的部分。插入部14形成于壳体11的前端侧部分的内周侧,具体而言,形成于阳型连接部12的前端侧部分的内周侧。插入部14在壳体11的前端面向前方开口。插入部14的内径比毛细管34的外径大,并设定为比套管7的外径小的值。
套管收容部15是收容套管7的部分。套管收容部15从壳体11的前侧部分的内周侧,具体而言,从阳型连接部12的内周侧且是插入部14的后侧的部分形成至把持部13的前端侧部分的内周侧的部分。套管收容部1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套管7的长度以上。另外,套管收容部15的内径被设定为与套管7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值(比套管7的外径稍大的值),以使得套管7嵌合到套管收容部15内。另外,套管收容部15的内径比插入部14的内径大。
插芯收容部16是收容插芯3以及螺旋弹簧9的部分。插芯收容部16形成于壳体11的后侧部分的内周侧,具体而言,形成于把持部13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以及后部的内周侧。插芯收容部16的内径以能够在其内部收容插芯3以及螺旋弹簧9的方式被设定为比插芯3的最大径具体而言比凸缘部6的外径大、且比螺旋弹簧9的外径大的值。另外,插芯收容部16的内径比套管收容部15的内径大。
缆线插通部17是供安装于插芯3的光纤缆线71插通的部分。缆线插通部17形成于壳体11的后端部的内周侧,具体而言,形成于把持部13的后端部的内周侧、且是插芯收容部16的后侧。缆线插通部17在壳体11的后端面向后方开口。缆线插通部17的内径(直径)被设定为比光纤缆线71的直径大且比插芯3的最大外径(凸缘部6的外径)以及螺旋弹簧9的外径小的值。另外,缆线插通部17的内径比插芯收容部16的内径小。
另外,在壳体11的前端侧部分的内周侧,具体而言,在阳型连接部12的前端侧部分的内周侧,形成有对收容在套管收容部15内的套管7向前方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套管移动限制部18。套管移动限制部18在壳体11中配置于套管收容部15的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入部14与套管收容部15的边界部分形成的台阶部成为套管移动限制部18。通过套管7的前端与套管移动限制部18抵接,能够防止套管7从套管收容部15内向前方脱出。
另外,在插芯收容部16的前端侧形成有对在插芯收容部16内收容的插芯3向前方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插芯移动限制部19。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套管收容部15与插芯收容部16之间,直径朝前逐渐缩小,该直径逐渐缩小的部分成为插芯移动限制部19。通过插芯3的凸缘部6的前部与插芯移动限制部19抵接,对收容在插芯收容部16内的插芯3向前方的移动进行限制。
另外,在插芯收容部16的后端侧,形成有供在插芯收容部16内收容的螺旋弹簧9的后端部接触的弹簧接触面2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芯收容部16与缆线插通部17的边界部分形成的台阶部的前表面成为弹簧接触面20。
另外,在阳型连接部12的前后方向大致中间部的外周面设置有2个锁止突起部21。这些锁止突起部21和形成于插口31的壳体41的锁止孔50一起形成防止与插口31连接的插头2从插口31脱落的卡口式的锁止机构。各锁止突起部21从阳型连接部12的外周面向径向突出。另外,这些锁止突起部21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同,这些锁止突起部21在周向上的位置相差180度。
另外,如图5所示,壳体11能够在其前后方向上的规定的分割位置处分割为形成壳体11的前部的壳体主体22和形成壳体11的后部的盖体23。如图6所示,壳体11通过在壳体主体22的后部结合盖体23而形成。将壳体11分割为壳体主体22和盖体23的分割位置设定于壳体11中的形成有插芯收容部16的位置。其结果是,如图6所示,在壳体主体22形成有阳型连接部12、把持部13的前部、插入部14、套管收容部15、插芯收容部16的前部、套管移动限制部18、插芯移动限制部19以及2个锁止突起部21,在盖体23形成有把持部13的后部、插芯收容部16的后部、缆线插通部17以及弹簧接触面20。此外,壳体主体22是“第1壳体形成部”的具体例,盖体23是“第2壳体形成部”的具体例。
另外,如图6所示,在盖体23的前端侧部分形成有阳型结合部24。另外,在壳体主体22的后端侧部分的内周侧形成有供盖体23的阳型结合部24插入的阴型结合部25。阴型结合部25在壳体主体22的后端面向后方开口。如图5所示,盖体23的阳型结合部24的横截面的外周侧的形状为四边形(例如正方形)。壳体主体22的阴型结合部25的横截面的形状也为四边形,与盖体23的阳型结合部24的横截面的外周侧的形状一致。另外,在盖体23的阳型结合部24的上表面设置有从该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2个卡止突起26,在阳型结合部24的下表面设置有从该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2个卡止突起26。另外,在壳体主体22的后端侧部分的上侧的周壁,形成有供在阳型结合部24的上表面设置的2个卡止突起26分别进入的2个卡止孔27,在壳体主体22的后端侧部分的下侧的周壁,形成有供在阳型结合部24的下表面设置的2个卡止突起26分别进入的2个卡止孔27。壳体主体22与盖体23通过阳型结合部24被插入阴型结合部25内,并且各卡止突起26进入对应的卡止孔27内进行卡止而以能够进行装卸的方式被结合。另外,通过壳体主体22与盖体23结合,在壳体主体22形成的插芯收容部16的前部与在盖体23形成的插芯收容部16的后部结合。由此,收容插芯3以及螺旋弹簧9的1个空间形成于壳体11内。
另外,如图5所示,在壳体主体22的后侧部分的右侧的周壁形成有狭缝28。狭缝28具有能够对阴型结合部25的开口部进行扩径的功能。在盖体23的阳型结合部24被压入壳体主体22的阴型结合部25时,壳体主体22的后端侧部分的上侧及下侧的周壁被卡止突起26分别向上方及下方按压,从而狭缝28打开,壳体主体22的后端侧部分弹性变形,从而阴型结合部25的开口部在上下方向上扩张。由此,各卡止突起26能够进入卡止孔27内。此外,阳型结合部24、阴型结合部25、卡止突起26、卡止孔27以及狭缝28是“结合机构”的具体例。
另外,在盖体23的上侧的周壁的左右方向中间部形成有狭缝29。狭缝29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该周壁而伸长,具有比光纤缆线71的直径大的宽度。
如图2所示,套管7被直接嵌合并保持于插头2的壳体11的套管收容部15内。收容于套管收容部15内的套管7向前方的移动通过套管移动限制部18来限制。另外,当套管7在套管收容部15内向后方移动时,套管7的后端与收容于插芯收容部16的插芯3的毛细管支承部5的前端部抵接。即,收容于套管收容部15内的套管7向后方的移动通过毛细管支承部5来限制。另外,插芯3在毛细管4的前端侧部分被插入到套管7内的状态下收容于插头2的壳体11的插芯收容部16内。另外,螺旋弹簧9在配置于插头2的插芯3的毛细管支承部5中的比凸缘部6靠后侧的部分的外周侧的状态下,收容于插芯收容部16内。在盖体23已与壳体主体22结合的状态下,套管7、插芯3以及螺旋弹簧9保持于壳体11内,不会向壳体11外脱出。另外,在插头2的壳体11的插芯收容部16内,螺旋弹簧9的前端部与插芯3的毛细管支承部5的凸缘部6的后表面6A对置,螺旋弹簧9的后端部与弹簧接触面20对置。
插头2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组装。首先,使光纤缆线71通过螺旋弹簧9。接下来,将插芯3安装于光纤缆线71的前端侧部分。接下来,在壳体11被分割为壳体主体22和盖体23的状态下,将套管7从壳体主体22的后方插入壳体主体22内,并插入套管收容部15内。接下来,将安装于光纤缆线71的插芯3从壳体主体22的后方插入壳体主体22内,并将插芯3的毛细管4的前端侧部分插入套管7内。接下来,将螺旋弹簧9从壳体主体22的后方插入壳体主体22内,并配置于插芯3的毛细管支承部5的后侧部分的外周侧。接下来,一边使光纤缆线71通过盖体23的狭缝29而进入盖体23内,一边将盖体23的阳型结合部24推入(压入)壳体主体22的阴型结合部25内,从而使壳体主体22与盖体23结合。
(插口)
图7表示从右上前侧观察插口31的状态。图8表示插口31分解的状态。图9表示插口31的壳体41的剖面。图9中的壳体41的切断位置与图2中的光连接器装置1的切断位置相同。另外,图9中的双点划线表示收容于壳体41的部件。图10中的(A)表示从前方观察壳体41的状态,图10中的(B)表示从前方(图9中的左方)观察沿着图9中的切断线X-X切断的壳体41的剖面的状态。另外,在插口31的说明中,在示出上(Ud)、下(Dd)、前(Fd)、后(Bd)、左(Ld)、右(Rd)的方向时,依照在图7~图10中所描绘的箭头。
插口31具备插芯33以及壳体41。插芯33安装于光纤缆线81的前端侧部分。光纤缆线81与上述光纤缆线71相同,是单芯的光纤芯线,具有光纤82、一次被覆83以及二次被覆84(参照图2)。另外,插芯33与插头2的插芯3相同,具有毛细管34以及毛细管支承部35,在毛细管支承部35的前端侧部分形成有凸缘部36。另外,光纤缆线81向插芯33的安装方法与插头2中的光纤缆线71向插芯3的安装方法相同。另外,插芯33的毛细管34的前端面(前侧端面)例如被镜面研磨成圆顶形状,在其中心部,光纤82的端面露出。此外,插芯33是“对象插芯”的具体例。
插口31的壳体41是收容插芯33的部件,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为筒状。如图7所示,在壳体41的前侧部分的内周侧形成有阴型连接部42。阴型连接部42是在插头2与插口31进行连接时供插头2的阳型连接部12插入的部分。阴型连接部42是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孔,在壳体41的前端面向前方开口。另外,阴型连接部42的内径被设定为与阳型连接部12的外径大致相等的值(比阳型连接部12的外径稍大的值),以使阳型连接部12嵌合到阴型连接部42内。
另外,在壳体41的后侧部分形成有把持部43。把持部43是在插头2与插口31进行连接时工作人员等通过手指进行把持的部分。相对于壳体41中的比把持部43靠前侧部分的横截面的外周侧的形状为圆形,把持部43的横截面的外周侧的形状为四边形(例如正方形)。
另外,如图9所示,在壳体41的内周侧、且是阴型连接部42的后侧,形成有插芯收容部46。插芯收容部46是收容插芯33的部分。插芯收容部46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另外,插芯收容部46的后侧部分的内径比插芯收容部46的前侧部分的内径小,在插芯收容部46的前侧部分与后侧部分之间形成有台阶部47。插芯收容部46的前侧部分的内径被设定为比凸缘部36的外径大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插芯收容部46的前侧部分的内径与阴型连接部42的内径相等。另外,插芯收容部46的后侧部分的内径被设定为比凸缘部36的外径小且比毛细管支承部35中的比凸缘部36靠后侧部分的外径大的值。
另外,在壳体41的内周侧、且是插芯收容部46的后侧,形成有缆线插通部48。缆线插通部48是供安装于插芯33的光纤缆线81插通的部分。缆线插通部48在壳体41的后端面向后方开口。另外,缆线插通部48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缆线插通部48的内径与插芯收容部46的后侧部分的内径相等。
另外,如图7所示,在壳体41的周壁中的右上侧的角部形成有狭缝49。狭缝49在前后方向上贯通该周壁而伸长,具有比光纤缆线81的直径大的宽度。
另外,在壳体41的前侧部分、且是与阴型连接部42对应的部分的周壁,形成有2个锁止孔50。这些锁止孔50与形成于插头2的壳体11的锁止突起部21一起形成防止与插口31连接的插头2从插口31脱落的卡口式的锁止机构。另外,这些锁止孔50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相同,这些锁止孔50在周向上的位置如图10中的(B)所示那样相差180度。另外,各锁止孔50沿径向贯通壳体41的周壁,并且沿周向伸长。另外,各锁止孔50的宽度(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定为锁止突起部21能够进入锁止孔50内且在锁止孔50内顺利地移动的宽度。
另外,如图10中的(A)所示,在壳体41的前侧部分、且是与阴型连接部42对应的部分的内周面,形成有2个插入槽51。这些插入槽51在插头2与插口31进行连接时,作为将插头2的锁止突起部21向插口31的锁止孔50引导的通路而发挥功能。各插入槽51在壳体41的内周面开口,各插入槽51的前端在壳体41的前端面开口。另外,2个插入槽51以与2个锁止孔50分别对应的方式,在壳体41的内周面隔开180度的间隔配置,一方的插入槽51的后端与一方的锁止孔50的周向一端侧部分连通,另一方的插入槽51的后端与另一方的锁止孔50的周向一端侧部分连通。锁止突起部21在插入槽51内通过而进入锁止孔50内。
另外,如图1所示,在各锁止孔50的周向另一端侧部分的前侧的内表面,形成有从该内表面向后方突出的限位部52。限位部52具有在插头2与插口31进行连接时对进入到锁止孔50内的锁止突起部21进行卡止的功能。
插口31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组装。首先,在光纤缆线81的前端侧部分安装插芯33。接下来,一边使该光纤缆线81通过狭缝49而进入壳体41内,一边将安装于该光纤缆线81的插芯33从壳体41的前方插入壳体41内。
(插头与插口的连接)
在连接插头2与插口31时,工作人员用双手分别把持插头2的壳体11的把持部13与插口31的壳体41的把持部43,如图3所示,一边使各锁止突起部21与各插入槽51的位置对准,一边使插头2与插口31相对,将插头2的阳型连接部12插入插口31的阴型连接部42内。由此,各锁止突起部21进入各插入槽51内,插口31的插芯33的毛细管34的前端侧部分进入插头2的插入部14。并且,进入到插入部14的毛细管34的前端侧部分从收容于套管收容部15内的套管7的一端侧进入套管7内。然后,该毛细管34的前端与从套管7的另一端侧已经插入到套管7内的插头2的插芯3的毛细管4的前端抵接。
接着,若工作人员将插头2的阳型连接部12向插口31的阴型连接部42内压入,则插口31的插芯33的毛细管支承部35的凸缘部36的后表面36A与插口31的壳体41的台阶部47的前表面47A抵接。另外,插头2的插芯3的毛细管4被插口31的插芯33的毛细管34按压,插头2的插芯3在插头2的插芯收容部16内后退。通过插头2的插芯3后退,收容于插头2的插芯收容部16内的螺旋弹簧9的前端部与插芯3的毛细管支承部5的凸缘部6的后表面6A接触,且螺旋弹簧9的后端部与插头2的壳体11的弹簧接触面20接触。并且,螺旋弹簧9被后退的插芯3的毛细管支承部5的凸缘部6的后表面6A按压而收缩。通过已收缩的螺旋弹簧9的弹簧力,在插头2的插芯3的毛细管4的前端面露出的光纤72的端面、与在插口31的插芯33的毛细管34的前端面露出的光纤82的端面相互接触,从而相互按抵,相互紧贴。其结果是,在光纤72与光纤82之间形成物理接触。
另外,通过工作人员将插头2的阳型连接部12向插口31的阴型连接部42内压入,各锁止突起部21在插入槽51内朝向插口31的后端侧移动,从而进入锁止孔50内。然后,在螺旋弹簧9的收缩量成为最大之前,各锁止突起部21与锁止孔50的周向一端侧部分的后侧的内表面接触。在各锁止突起部21与锁止孔50的周向一端侧部分的后侧的内表面接触时,工作人员使插头2相对于插口31向图3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大约60度。由此,各锁止突起部21在锁止孔50内从锁止孔50的周向一端侧部分朝向周向另一端侧部分沿箭头A方向移动,并移动至越过限位部52的位置为止。此时,由于通过螺旋弹簧9使插头2沿在前后方向上从插口31离开的方向被按压,所以越过限位部52的各锁止突起部21在锁止孔50内向插口31的前端侧移动,与限位部52卡止。由此,防止插头2与插口31脱落,使得它们被固定。另外,在该状态下,螺旋弹簧9的收缩状态被维持,其结果是,通过螺旋弹簧9的弹簧力保持为光纤72与光纤82的物理接触。
另外,工作人员通过使插头2相对于插口31向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大约60度,能够解除限位部52对各锁止突起部21的卡止。工作人员能够这样解除限位部52对各锁止突起部21的卡止,从而将插头2从插口31拔出,使插头2与插口31分离,由此能够解除光纤72与光纤82的连接。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头2的壳体11中,在阳型连接部12的内周侧形成有套管收容部15以及套管移动限制部18,套管7保持于阳型连接部12的内部。阳型连接部12兼具通过被插入阴型连接部42内而将插头2与插口31连接的功能、和将套管7保持于插头2的功能。由于能够使阳型连接部12保持套管7,所以无需另外设置用于使套管7保持于插头2的部件。如上所述,在日本特开2014-63111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第2连接器部除壳体之外,还具有套管罩作为保持开口套管的部件,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头2中,无需套管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头2,由于不存在如套管罩那样的用于使套管7保持于插头2的额外部件,所以能够缩小插头2的外径。并且,由于能够缩小插头2的外径,所以也能够使插口31的外径缩小,如图2所示,能够在整体上缩小光连接器装置1的外径。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套管7保持于插头2的阳型连接部12,所以在将2根光纤72、82相互连接时,只要将插头2与插口31直接相互连接即可。即,在日本特开2014-92748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连接构造中,在将2根光纤彼此连接时,需要将一方的光插头连接器与光适配器连接的工序、和将另一方的光插头连接器与光适配器连接的工序,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插头2与插口31直接相互连接这样的1个工序(1个动作)来完成2根光纤彼此的连接。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将套管7保持于插头2来提高光纤彼此进行装卸的容易性,并且还能够实现插头2以及插口31的小径化,进而能够实现光连接器装置1整体的小径化。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头2中,在阳型连接部12的外周面设置有锁止突起部21。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头2中,将套管7保持于插头2的构造、和防止插头2与插口31脱落的构造与阳型连接部12形成为一体。由此,能够实现插头2的进一步的小径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头2中,在套管收容部15内直接嵌合套管7。在套管7的外周面与套管收容部15的内周面之间未夹设其他部件,另外,在套管7的外周面与套管收容部15的内周面之间没有大的缝隙。由此,能够缩小套管收容部15的内径,因此能够缩小阳型连接部12的外径,因此能够缩小插头2的外径。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头2中,在插芯收容部16内,与插芯3一起收容有螺旋弹簧9。另外,在插头2的壳体11,形成有供安装有插芯3的光纤缆线71插通的缆线插通部17,缆线插通部17的内径比插芯3的最大外径以及螺旋弹簧的外径小。通过该结构,在插头2的壳体11内,保持有在2根光纤间形成物理接触而所需的部件即套管7、插芯3以及螺旋弹簧9,只要不使壳体主体22与盖体23分离,这些部件不会脱出到壳体11外。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在2根光纤间形成物理接触而所需的部件的大部分集中在插头2而一体化。因此,能够提高光纤彼此进行装卸的容易性,另外,能够使插头2的操作及保管等容易化。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插头2中,壳体11能够分割为壳体主体22和盖体23,其分割位置设定于壳体11中的形成有插芯收容部16的位置。并且,在壳体主体22以及盖体23,作为将壳体主体22与盖体23结合为能够相互装卸的结合机构,设置有阳型结合部24、阴型结合部25、卡止突起26、卡止孔27以及狭缝28。由于壳体11能够分割为壳体主体22和盖体23,所以在组装插头2时,能够容易地将套管7、插芯3以及螺旋弹簧9装入壳体11内,另外,在分解插头2时,能够容易地将套管7、插芯3、螺旋弹簧9从壳体11内取下。这样,通过能够将壳体11分割为壳体主体22和盖体23,能够使插头2的组装或分解容易化。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容易进行插头2的维护或光纤72的更换等。
另外,在盖体23的周壁的一部分形成有狭缝29,工作人员能够经由狭缝29容易地将光纤缆线71放入盖体23内。由此,能够提高插头2的组装及分解的作业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套管移动限制部18由在插入部14与套管收容部15的边界部分形成的台阶部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插入部和套管收容部为相同直径,或使插入部为套管收容部15的前侧的口(插入口),将套管移动限制部18由从插入部与套管收容部的边界部分的内周面或插入口朝内突出的突起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把持部13的横截面的外周侧的形状为四边形,但也可以使其为圆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壳体主体22与盖体23的分割位置设定于插芯收容部16的前后方向大致中间部的位置,但也可以将分割位置设定于插芯收容部16与缆线插通部17的边界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防止插头2与插口31脱落的锁止机构,设置有卡口式的锁止机构,但也可以使该锁止机构为锁定式或推拉式的锁止机构。
另外,本发明能够在不违反能够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整体中读取的发明的主旨或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另外,伴随这种变更的光连接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中。
Claims (6)
1.一种光连接器,具备对安装于光纤缆线的插芯进行收容的筒状的壳体,
所述光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
阳型连接部,其形成于该壳体的在轴向上位于一侧的部分,并与对象光连接器的阴型连接部连接;
插芯收容部,其形成于该壳体的在轴向上位于另一侧的部分的内周侧,收容所述插芯;
插入部,其形成于所述阳型连接部的在轴向上位于一侧的部分的内周侧,使对象插芯的前端侧部分插入该壳体内;
套管收容部,其在所述阳型连接部的内周侧形成于所述插入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对套管进行收容,所述套管通过使所述插芯的前端侧部分与所述对象插芯的前端侧部分彼此相对地分别插入而使安装有所述插芯的光纤缆线的光纤的轴位置与安装有所述对象插芯的光纤缆线的光纤的轴位置彼此一致;
套管移动限制部,其形成于所述阳型连接部的在轴向上位于一侧的部分的内周侧,对收容于所述套管收容部内的所述套管向轴向上的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以及
锁止突起部,其从所述阳型连接部的外周面突出,防止所述光连接器从所述对象光连接器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管直接嵌合在所述套管收容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所述插芯的前端按压于所述对象插芯的前端的螺旋弹簧,
所述螺旋弹簧在配置于所述插芯的在轴向上位于另一侧的部分的外周侧的状态下,与所述插芯一起被收容于所述插芯收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缆线插通部,所述缆线插通部在该壳体的内周侧形成于所述插芯收容部的轴向上的另一侧,供安装有所述插芯的光纤缆线进行插通,
所述缆线插通部的直径比所述插芯的最大外径以及所述螺旋弹簧的外径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其轴向上的规定的分割位置被分割为形成所述壳体的一侧部分的第1壳体形成部、和形成所述壳体的另一侧部分的第2壳体形成部,
所述分割位置设定于所述壳体中的形成有所述插芯收容部的位置、或所述插芯收容部与所述缆线插通部的边界位置,
在所述第1壳体形成部以及所述第2壳体形成部,设置有将所述第1壳体形成部与所述第2壳体形成部以能够相互装卸的方式进行结合的结合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壳体形成部的周壁形成有狭缝,该狭缝以沿轴向贯通该周壁的方式伸长,具有比安装有所述插芯的光纤缆线的直径大的宽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2-101978 | 2022-06-24 | ||
JP2022101978A JP2024002650A (ja) | 2022-06-24 | 2022-06-24 | 光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89404A true CN117289404A (zh) | 2023-12-26 |
Family
ID=89239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36419.2A Pending CN117289404A (zh) | 2022-06-24 | 2023-06-20 | 光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24002650A (zh) |
CN (1) | CN117289404A (zh) |
-
2022
- 2022-06-24 JP JP2022101978A patent/JP2024002650A/ja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6-20 CN CN202310736419.2A patent/CN11728940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4002650A (ja) | 2024-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651056B2 (ja) | アダプタ装置 | |
US7234877B2 (en) | Fiber optic industrial connector | |
EP2417485B1 (en) | Fiber optic connector | |
US9400357B2 (en) | Optical connector | |
JP4800136B2 (ja) | 光レセプタクルハウジング、光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及び光機器 | |
JP4833802B2 (ja) | 光コネクタ連結構造体 | |
EP0784218A1 (en) |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plug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
JP2005114860A (ja) | 光コネクタ用フェルール及び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 |
JP3361785B2 (ja) | 光コネクタ組立体 | |
CN107272119B (zh) | 光连接器及光纤光缆连接方法 | |
JP2008299348A (ja) | 光コネクタアダプタ及び光コネクタ | |
CN111433647B (zh) | 光连接器 | |
JP2019158957A (ja) | Lc型簡易コネクタプラグ及びそのプラグを使用した光コネクタ装置 | |
JP2008191318A (ja) | 光コネクタ | |
JP5697047B2 (ja) | 光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構造 | |
JP2003014983A (ja) | 光コネクタプラグ | |
CN117289404A (zh) | 光连接器 | |
US9417400B2 (en) | Short optical connector for cables containing a bend insensitive fiber | |
JP2011203682A (ja) | 光コネクタ | |
CN110235037B (zh) | 光连接器 | |
US7416348B2 (en) | Optical connector excellent in assemblability and dimensional accuracy | |
CN112305684A (zh) | 光连接器、用于光纤的末端部结构 | |
JP5705790B2 (ja) | 光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構造 | |
WO2014119585A1 (ja) |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 |
JP2010048925A (ja) | 光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