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6826B -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6826B
CN117276826B CN202311468476.3A CN202311468476A CN117276826B CN 117276826 B CN117276826 B CN 117276826B CN 202311468476 A CN202311468476 A CN 202311468476A CN 117276826 B CN117276826 B CN 117276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shifter
circuit board
cavity
shifter circuit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84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76826A (zh
Inventor
孟奇
陈后生
胡素衡
陆智明
唐华
吴天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atitude Anten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Latitude Anten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Latitude Anten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Latitude Anten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684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6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6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6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76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6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8Phase-shif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01Q3/32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by mechanical means

Landscapes

  • Waveguide Switches, Polarizers, And Phase Shif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移相器包括腔体、至少一个移相子单元和传动转接件。腔体由盖板、底板和侧板围成;腔体包括至少一个腔室;底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移相子单元一一对应设于腔室中;移相子单元包括移相器电路板、介质滑块和连杆。移相器电路板定位在相应腔室中,介质滑块与移相器电路板可移动连接;连杆与介质滑块可拆卸连接;移相器电路板上的总线线缆连接端,设于移相器电路板的一端。传动转接件,设于腔体外,并通过腔室的安装槽与相应连杆可拆卸连接。由此,不仅实现了去线缆化,能够有效提高移相器的组装布置便携性、成本控制以及天线的增益,而且大幅缩短了移相器的长度,有助于节省空间,降低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天线作为关键的网络设备之一,其电性能指标和产品稳定性会直接影响用户体验。
辐射单元,移相器和馈电网络是基站天线中三大核心组件。其中,移相器用于通过改变电相位幅度,实现对天线辐射下倾角的调节,因此移相器的设计是影响基站天线户外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移相器需要通过线缆进行各部件间的电连接,线缆的大量使用,不利于降低成本、简洁布置和节省空间,并且外部线缆长度较长,会增加损耗,影响天线增益,降低信号强度。另一方面,移相器的连杆从移相器的端部伸出,并在可移动方向上连接传动部件,导致天线在长度方向上占据空间过大,加大了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相器和天线,不仅实现了去线缆化,能够有效提高移相器的组装布置便携性、成本控制以及天线的增益,而且该结构大幅缩短了移相器的长度,有助于节省空间,降低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移相器,包括:
腔体,由盖板、底板和侧板围成;所述腔体包括至少一个腔室;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腔室对应的至少一个安装槽;
至少一个移相子单元,一一对应设于所述至少一个腔室中;所述移相子单元,包括移相器电路板、至少一个介质滑块和至少一个连杆;其中,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定位在相应腔室中,所述介质滑块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可移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介质滑块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移相器电路板上的总线线缆连接端,设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传动转接件,设于所述腔体外,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腔室的安装槽与相应连杆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移相器电路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介质滑块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可移动连接,以使所述介质滑块,沿所述可移动连接对应的可移动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连杆的材料为第一介电材料;
所述连杆开设有开口朝上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沿所述可移动方向;
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包括总线区域和分支线路区域;所述移相器电路板插入所述连杆的通槽,且所述通槽的槽壁覆盖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总线区域。
进一步可选地,在所述可移动方向上,所述连杆的通槽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总线区域的长度与所述导向槽的长度之和,以使在移相过程中,所述通槽覆盖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总线区域。
可选地,所述移相子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介质滑块;所述连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用以跨接相邻两个介质滑块;
所述介质滑块的两个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可移动方向布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卡接设置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一个为导向柱,另一个为固定卡扣。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介质滑块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可移动方向位于所述介质滑块的内侧;
所述连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对应的介质滑块卡接,且与相邻的连杆抵接,以使所述总线区域被所述连杆覆盖;
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卡接设置的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中,一个为导向柱,另一个为固定卡扣。
可选地,所述介质滑块,包括第一子构件和第二子构件;所述第一子构件位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一侧,且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子构件位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另一侧,且设有相应的固定卡扣;所述第一子构件的导向柱穿过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子构件的固定卡扣卡接。
可选地,所述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将所述腔体分为至少两个腔室;所述腔体的盖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位置匹配的定位槽;
所述移相器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开口向下的至少两个插槽,所述至少两个插槽之间设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片穿过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卡接,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插槽一一插接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移相器电路板且形成焊接。
可选地,所述底板包括沿所述可移动方向布置的中间区域和端部区域;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中间区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的天线,包括:反射板、辐射振子组件和如上所述的移相器;所述移相器设于所述反射板的一侧,所述辐射振子组件设于所述反射板的另一侧;所述移相器与所述辐射振子组件电连接。
本申请的一种移相器和天线,通过在移相器腔体的底板上开设安装槽,腔体外的传动转接件通过安装槽与所有腔室内的连杆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杆在腔体内部移动,传动转接件可安装在腔体侧边。即,连杆不需要从腔体端部伸出,也不需要在腔体长度方向上布置传动转接件,从而大幅缩短了移相器的长度,有助于节省空间,降低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难度。并且,通过将移相器电路板上的总线线缆连接端,设于移相器电路板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而不需要在移相器电路板中部连接线缆,并引至端部,使得外部线缆使用量少,能够降低成本,且有利于简洁布置、节省空间,还通过缩短外部线缆长度,可减少损耗,提高天线增益,有助于保障信号强度。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移相器的爆炸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移相器电路板的区域分布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动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介质滑块的正视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介质滑块的俯视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腔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的爆炸图;
图1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天线的侧视图。
其中,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天线-1000;移相器-100;反射板-200;辐射振子组件-300;
腔体-110;盖板-111;底板-112;侧板-113;连接孔-114;腔室-115;隔板-116;定位槽-117;安装槽-118;
移相器电路板-120;总线线缆连接端-121;导向槽-122;总线区域-123;分支线路区域-124;
介质滑块-130;第一子构件-131;第二子构件-132;导向柱-133;固定卡扣-134;第一连接结构-135;第三连接结构-136;
连杆-140;通槽-141;第一连杆-142;第二连接结构-143;第二连杆-144;第四连接结构-145;凹槽结构-146;
传动转接件-150;凸起结构-151;
总线线缆-160;
连接片-170;插槽-171;连接部-17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单元或数据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单元或数据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申请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应理解为两个或以上。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
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相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相器100包括腔体110、移相器电路板120、介质滑块130、连杆140和传动转接件150。该移相器100的连杆140从移相器100的端部伸出,并在可移动方向上连接传动转接件150,导致移相器100在长度方向上占据空间过大,加大了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难度。
并且,移相器电路板120上的总线线缆连接端121,设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120的中部区域,即,需要在移相器电路板120的中部连接总线线缆160,并拉伸至端部。这会增加外部线缆使用量,不利于降低成本、简洁布置和节省空间,并且外部线缆长度较长,会增加损耗,影响天线增益,降低信号强度。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移相器,不仅实现了去线缆化,能够有效提高移相器的组装布置便携性、成本控制以及天线的增益,而且该结构大幅缩短了移相器的长度,有助于节省空间,降低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难度。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移相器的爆炸图。如图2所示,移相器100包括腔体110、至少一个移相子单元和传动转接件150。
其中,腔体110由盖板111、底板112和侧板113围成;腔体110包括至少一个腔室115;底板112上开设有与至少一个腔室115对应的至少一个安装槽118。
至少一个移相子单元,一一对应地设于至少一个腔室115中,即每一个腔室115中设有一个移相子单元。每一个移相子单元,包括移相器电路板120、至少一个介质滑块130和至少一个连杆140。其中,移相器电路板120定位在相应腔室115中,介质滑块130与移相器电路板120可移动连接;连杆140与介质滑块130可拆卸连接。并且,如图3所示,移相器电路板120上的总线线缆连接端121,设于移相器电路板120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传动转接件150,设于腔体110外,并通过腔体110中腔室115的安装槽118与相应连杆140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移相子单元装配于相应的腔室115内,其包括移相器电路板120、至少一个介质滑块130和至少一个连杆140。并且介质滑块130在连杆140的带动下,相对于移相器电路板120沿预设方向移动,以实现相位调节,最终实现天线下倾角的调节。介质滑块130移动能够实现相位调节的机理在于:移相器电路板120上设有用于信号传输的信号线,介质滑块130覆盖部分信号线。当介质滑块130相对移相器电路板120移动时,信号在信号线上的传播速度将发生改变,从而改变信号的相位。
在具体示例中,移相器100的整体结构呈长条状。以介质滑块130与移相器电路板120之间的可移动连接对应的方向,作为可移动方向,该可移动方向沿移相器100的长度方向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移相器,一方面,通过在腔体110的底板112上开设安装槽118,腔体110外的传动转接件150通过安装槽118与所有腔室115内的连杆140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杆140在腔体110内部移动,传动转接件150安装在腔体110侧边。即,连杆140不需要从腔体110端部伸出,也不需要在腔体110长度方向上布置传动转接件150,从而大幅缩短了移相器100的长度,有助于节省空间,降低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将移相器电路板120上的总线线缆连接端121,设于移相器电路板120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而不需要在移相器电路板120中部连接线缆,并引至端部,使得外部线缆使用量少,能够降低成本,且有利于简洁布置、节省空间,还通过缩短外部线缆长度,可减少损耗,提高天线增益,有助于保障信号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移相子单元中介质滑块130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具体示例中,当介质滑块130的个数是一个时,该介质滑块130可以通过一个连杆140与传动转接件150可拆卸连接;当介质滑块130的个数是多个时,多个介质滑块130可以通过多个连杆140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并通过其中的一个连杆140与传动转接件150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移相器电路板120包括可以是PCB板,也可以是采用铝镀锡或者铜设计的板状件。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可移动连接,可以通过在移相器电路板120上设置导向结构实现,也可以通过在介质滑块130上设置导向结构实现,且该导向结构可以是导向槽122,也可以是导向柱133,还可以是其他导向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此外,连杆140与介质滑块1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及传动转接件150与相应连杆14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也可以是其他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在具体示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传动转接件150上可以设有凸起结构151,连杆上可以设有与凸起结构151匹配的凹槽结构146。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相器电路板120上开设有导向槽122,介质滑块130通过导向槽122与移相器电路板120可移动连接,以使介质滑块130沿可移动连接对应的可移动方向运动。
可选地,如图1、图6和图7所示,介质滑块130,包括第一子构件131和第二子构件132;第一子构件131位于移相器电路板120的一侧,且设有导向柱133;第二子构件132位于移相器电路板120的另一侧,且设有相应的固定卡扣134;第一子构件131的导向柱133穿过移相器电路板120的导向槽122与第二子构件132的固定卡扣134卡接。由此,使得介质滑块130与移相器电路板120之间的可移动连接稳定可靠,且便于安装、拆卸。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图8和图9所示,连杆140的材料为第一介电材料。具体地,该第一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处于预设范围。比如,第一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大于介电常数预设值。或,第一介电材料的介质损耗参数、耐电强度参数和温度稳定性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和介电常数,处于对应的预设范围。在具体示例中,连杆140和介质滑块130可以采用同种介质材料。连杆140开设有开口朝上的通槽141,通槽141的延伸方向沿可移动方向。移相器电路板120,包括总线区域123和分支线路区域124;移相器电路板120插入连杆140的通槽141,且通槽141的槽壁覆盖移相器电路板120的总线区域123。由此,使得在总线线缆连接端121连接在移相器电路板120端部的情况下,介质滑块130和连杆140的移动不会影响总线的相位幅度。
进一步可选地,在可移动方向上,连杆140的通槽141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总线区域123的长度与导向槽122的长度之和,以确保在移相过程中,移相器电路板120的总线区域123能够始终被连杆140的通槽141覆盖。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图6和图8所示,移相子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介质滑块130;连杆14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142,第一连杆142用以跨接相邻两个介质滑块130。
具体地,介质滑块130的两个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沿可移动方向布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35。即,介质滑块130的一个外表面沿可移动方向布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35,或,介质滑块130的两个外表面均沿可移动方向布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35。第一连杆142,包括与第一连接结构135卡接设置的第二连接结构143。第一连接结构135和第二连接结构143中,一个为导向柱133,另一个为固定卡扣134。
可选地,如图1、图6和图9所示,介质滑块130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连接结构136。第三连接结构136,相对于第一连接结构135沿可移动方向位于介质滑块130的内侧。连杆14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杆144;第二连杆144与对应的介质滑块130卡接。并且,第二连杆144与相邻的连杆140抵接,以使总线区域123被连杆140覆盖。
具体地,第二连杆144,包括与第三连接结构136卡接设置的第四连接结构145。第三连接结构136和第四连接结构145中,一个为导向柱133,另一个为固定卡扣134,以形成可靠、操作便捷的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腔体110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116,至少一个隔板116将腔体110分为至少两个腔室115。在具体示例中,腔体110可以采用双腔室结构,即采用一个隔板116将腔体110分为两个腔室115。腔体110的盖板111开设有连接孔114;隔板116开设有与连接孔114位置匹配的定位槽117。
并且,移相器100还包括连接片170。连接片170包括开口向下的至少两个插槽171,相邻插槽171之间设有连接部172。连接片170穿过连接孔114,通过定位槽117与对应的隔板116卡接,并通过插槽171一一对应插接腔室115中的移相器电路板120,且与移相器电路板120形成焊接。
相比独立于移相器100的连接片170,该结构与移相器100焊接为一体,便于天线组装,且焊接可靠性佳。此外,通过连接片170与隔板116上的定位槽117卡接,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片170的稳固性,还有助于避免焊接失效导致的移相器电路板120受损。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底板112包括沿可移动方向布置的中间区域和端部区域,安装槽118位于中间区域,便于布置传动转接件150,从而有利于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可节省空间。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移相器,通过在腔体的底板上开设安装槽,腔体外的传动转接件通过安装槽与所有腔室内的连杆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杆在腔体内部移动,传动转接件可安装在腔体侧边。即,连杆不需要从腔体端部伸出,也不需要在腔体长度方向上布置传动转接件,从而大幅缩短了移相器的长度,有助于节省空间,降低基站天线的整体布局难度。并且,通过将移相器电路板上的总线线缆连接端,设于移相器电路板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而不需要在移相器电路板中部连接线缆,并引至端部,使得外部线缆使用量少,能够降低成本,且有利于简洁布置、节省空间,还通过缩短外部线缆长度,可减少损耗,提高天线增益,有助于保障信号强度。
如图13-图15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天线1000,该天线10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移相器100、反射板200和辐射振子组件300。移相器100设于反射板200的一侧,辐射振子组件300设于反射板200的另一侧;移相器100与辐射振子组件300通过连接件170电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腔体,由盖板、底板和侧板围成;所述腔体包括至少一个腔室;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腔室对应的至少一个安装槽;
至少一个移相子单元,一一对应设于所述至少一个腔室中;所述移相子单元,包括移相器电路板、至少一个介质滑块和至少一个连杆;其中,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定位在相应腔室中,所述介质滑块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可移动连接;所述介质滑块和所述移相器电路板中,一者设有导向结构,可相对于另一者沿所述可移动连接对应的可移动方向运动;所述连杆与所述介质滑块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移相器电路板上的总线线缆连接端,设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传动转接件,设于所述腔体外,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腔室的安装槽与相应连杆可拆卸连接;
且,所述底板包括沿所述可移动方向布置的中间区域和端部区域;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中间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介质滑块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可移动连接,以使所述介质滑块沿所述可移动连接对应的可移动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材料为第一介电材料;
所述连杆开设有开口朝上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沿所述可移动方向;
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包括总线区域和分支线路区域;所述移相器电路板插入所述连杆的通槽,且所述通槽的槽壁覆盖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总线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移动方向上,所述连杆的通槽的总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总线区域的长度与所述导向槽的长度之和,以使在移相过程中,所述通槽覆盖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总线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子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介质滑块;
所述连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用以跨接相邻两个介质滑块;
所述介质滑块的两个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可移动方向布设有两个第一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连杆,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卡接设置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一个为导向柱,另一个为固定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滑块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可移动方向位于所述介质滑块的内侧;
所述连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对应的介质滑块卡接,且与相邻的连杆抵接,以使所述总线区域被所述连杆覆盖;
所述第二连杆,包括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卡接设置的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和所述第四连接结构中,一个为导向柱,另一个为固定卡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滑块,包括第一子构件和第二子构件;
所述第一子构件位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一侧,且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二子构件位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另一侧,且设有相应的固定卡扣;
所述第一子构件的导向柱穿过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的导向槽,与所述第二子构件的固定卡扣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将所述腔体分为至少两个腔室;所述腔体的盖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位置匹配的定位槽;
所述移相器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开口向下的至少两个插槽,所述至少两个插槽之间设有连接部;
所述连接片穿过所述连接孔,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至少一个隔板卡接,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插槽一一插接所述至少两个腔室中的移相器电路板且形成焊接。
9.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板、辐射振子组件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相器;所述移相器设于所述反射板的一侧,所述辐射振子组件设于所述反射板的另一侧;所述移相器与所述辐射振子组件电连接。
CN202311468476.3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Active CN117276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8476.3A CN117276826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8476.3A CN117276826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6826A CN117276826A (zh) 2023-12-22
CN117276826B true CN117276826B (zh) 2024-06-14

Family

ID=89204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8476.3A Active CN117276826B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7682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707A (zh) * 2020-08-12 2020-10-2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拉杆连接机构、移相器和天线
CN219144498U (zh) * 2022-12-18 2023-06-06 苏州纬度天线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上所使用的移相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1312B (zh) * 2008-02-29 2013-05-22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移相系统
KR20090010877U (ko) * 2008-04-22 2009-10-27 (주)하이텍파츠 인장 스프링을 구비한 슬라이더 링크 조립체
US20170005388A1 (en) * 2015-07-01 2017-01-05 Wha Yu Industrial Co., Ltd. Phase shifter
CN108879035B (zh) * 2018-06-28 2021-11-23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介质滑动式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US11502407B2 (en) * 2018-07-12 2022-11-15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emote electronic tilt base station antennas having adjustable ret linkages
CN210200921U (zh) * 2019-08-06 2020-03-2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移相器和天线
CN112787053A (zh) * 2021-01-12 2021-05-11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相器及天线
CN112803157A (zh) * 2021-01-26 2021-05-14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基站天线
CN112864550A (zh) * 2021-02-05 2021-05-28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站天线及其移相器
WO2023146720A1 (en) * 2022-01-27 2023-08-0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Base station antenna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34707A (zh) * 2020-08-12 2020-10-27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拉杆连接机构、移相器和天线
CN219144498U (zh) * 2022-12-18 2023-06-06 苏州纬度天线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上所使用的移相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6826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7630B (zh) 介质移相器
CN111585024B (zh) 介质移相器及5g基站天线
CN113410593B (zh) 功分网络、移相装置与天线
KR102561222B1 (ko) 위상변환장치
CN111817008B (zh) 一种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US7156690B2 (en) Extruded connector without channel insulating layer
CN104681896A (zh) 一种多路一体化介质移相器
KR20190140856A (ko) 캐비티 필터 및 이에 포함되는 커넥팅 구조체
CN117276826B (zh) 一种移相器和天线
JP7249363B2 (ja) キャビティフィルタ
CN112803157A (zh) 一种一体化基站天线
CN113410594B (zh) 介质移相器与天线
CN111883883A (zh) Pcb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JP7245852B2 (ja) キャビティフィルタおよびこれに含まれるコネクティング構造体
CN219144498U (zh) 一种天线上所使用的移相器
CN111564681A (zh) 移相器和天线
CN113889720B (zh) 移相装置、天线及基站
CN212366215U (zh) 移相组件与天线装置
CN210957016U (zh) 天线及移相馈电装置
CN110767961B (zh) 一种多路信号转接器
CN112216987B (zh) 基站天线及其移相器
CN220086391U (zh) 一种双腔移相馈电装置及移相器
CN111668578A (zh) 一种介质移相器及基站天线
CN215645012U (zh) 一种移相器及天线
CN214672959U (zh) 一种一体化基站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