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4750B - 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4750B
CN117264750B CN202311575564.3A CN202311575564A CN117264750B CN 117264750 B CN117264750 B CN 117264750B CN 202311575564 A CN202311575564 A CN 202311575564A CN 117264750 B CN117264750 B CN 117264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detection
reaction
separator
reac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55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64750A (zh
Inventor
李楠
周天平
王军波
陈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115755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4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4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64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4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 C12Q1/6848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for preventing contamination or increasing the specificity or sensitivity of an amplification rea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06Solid-phase reac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1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articulate form
    • G01N33/54326Magnetic part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581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with enzyme label (including co-enzymes, co-factors, enzyme inhibitors or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582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with fluorescent lab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03General methods of protein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specific proteins or families of protei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检测卡盒包括:卡盒上盖,卡盒本体,分隔层,卡盒操纵部件;卡盒本体包括:至少为两个且用于装载至少两种反应试剂的反应腔,设置于反应腔周向内侧壁的连接通道,存储反应试剂的检测腔;每个反应腔底部具有至少两个检测腔;检测腔通过连接通道和反应腔连通;卡盒上盖用于密封反应腔;分隔层分隔相邻的两种反应试剂且用于供磁珠通过;卡盒操纵部件用于操纵卡盒本体内的磁珠以使每个反应腔内的磁珠均分为至少两个磁珠堆、用于操纵磁珠在不同反应试剂之间转移。上述检测卡盒无复杂流体操纵部件,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避免了交叉污染,能够实现多样品的高通量检测,可以促进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的普及。

Description

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体外诊断领域,核酸或蛋白检测为疾病的预测、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
在临床检验科室中,检测反应所需的试剂种类繁多,步骤繁琐,需要复杂的液体操纵和检测器件相配合。借助微流控技术开发的便携式全自动分子诊断设备通常由于微流体操纵机构的复杂,在实现单份样品多指标检测过程需要复杂的控制装置操纵一张微流控芯片,更进一步地要想实现多份样品并行检测就需要堆叠流体控制单元,导致最终仪器体积庞大、成本造价高。
另外,还存在接口交叉污染的风险;样品处理流程往往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变动,成本较高,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多份样品并行检测,并简化结构,减小体积以及降低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实现多份样品并行检测,简化了检测卡盒的结构,减小了检测卡盒的体积,降低了检测卡盒的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卡盒,包括:卡盒上盖,卡盒本体,分隔层,以及卡盒操纵部件;
其中,所述卡盒本体包括:反应腔,连接通道,以及检测腔;所述反应腔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反应腔用于装载至少两种反应试剂;每个所述反应腔的底部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检测腔,所述检测腔用于存储至少一种反应试剂;所述连接通道设置于所述反应腔的周向内侧壁,每个所述检测腔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连接通道和所述反应腔连通;
所述卡盒上盖用于密封所述反应腔;
所述分隔层至少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反应腔内,所述分隔层分隔相邻的两种反应试剂;所述分隔层包括分隔件和分隔液,所述分隔件固定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分隔件和所述反应腔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分隔件和所述连接通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分隔液填充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且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的所述分隔液用于供磁珠通过;
所述卡盒操纵部件用于操纵所述卡盒本体内的磁珠以使每个所述反应腔内的所述磁珠均分为至少两个磁珠堆、以及用于操纵所述磁珠在不同反应试剂之间转移,所述磁珠堆和所述检测腔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卡盒操纵部件包括:磁铁固定杆,磁铁,以及连接板;
其中,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磁铁固定杆上,所述磁铁固定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磁铁固定杆均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同侧;每个所述连接通道均有与其对应的所述磁铁,且所述磁铁和所述磁铁固定杆一一对应;所述卡盒本体还包括操纵通道,所述操纵通道位于所述反应腔和所述检测腔的外部,所述操纵通道用于容置所述磁铁以及用于供所述磁铁往复移动;
所述卡盒操纵部件还包括操纵配合结构,所述操纵配合结构固定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磁铁固定杆的一侧,所述操纵配合结构用于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应腔之间设置有所述操纵通道,相邻两个、且连通不同所述反应腔的所述连接通道共用同一所述操纵通道和同一所述磁铁。
可选的,任意两个所述反应腔沿直线依次分布,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位于所述卡盒本体的一侧;
或者,所有的所述反应腔呈矩阵阵列分布,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位于所述卡盒本体的顶侧或底侧。
可选的,所述分隔件包括分隔板和固定于所述分隔板周向侧壁的通道配合结构;其中,所述通道配合结构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中,所述通道配合结构和所述连接通道一一对应,且所述通道配合结构和所述连接通道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二间隙;
和/或,所述连接通道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反应腔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检测腔一一对应,所述检测腔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反应腔的周向均匀分布;
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钢珠和冻干试剂,且所述钢珠和所述冻干试剂均采用石蜡包埋;
和/或,所述检测腔内用于设置石蜡分隔层,所述石蜡分隔层用于将所述检测腔分隔为第一检测子腔和第二检测子腔;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子腔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子腔的上方,所述第一检测子腔用于装载第二步核酸扩增液、以及采用石蜡包埋的冻干试剂,所述第二检测子腔用于装载第一步核酸扩增液。
可选的,一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一分隔件,至少一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二分隔件;
其中,所述分隔层为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为一个,所述第二分隔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顶部;
或者,所述分隔层至少为三个,所述第二分隔件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固定连接且沿所述卡盒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分隔件位于所有的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顶部;所有的所述第二分隔件中,位于底部的一者固定于所述反应腔的底部、位于顶部的一者和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连接。
可选的,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为分体式结构;或者,任意两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为一体式结构。
基于上述提供的检测卡盒,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包括:
制备检测卡盒;
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或蛋白检测;
其中,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中,所述反应腔装载有第一反应试剂和第二反应试剂,所述检测腔装载有第三反应试剂;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二反应试剂通过所述分隔层隔离,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三反应试剂通过所述分隔层隔离;所述第一反应试剂为混有磁珠的裂解液,所述第二反应试剂为清洗液;
若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为核酸扩增液;若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蛋白检测,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为酶标一抗或荧光标记一抗溶液,所述磁珠为修饰有一抗的磁珠;
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或蛋白检测,具体包括:待所述待检样品在所述第一反应试剂中反应结束后,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操纵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内的所述磁珠均分为至少两个磁珠堆,且操纵所述磁珠堆富集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向下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磁珠沿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向下移动至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内;上下往复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磁珠在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内上下往复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反应试剂清洗所述磁珠;向下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磁珠沿所述连接通道内壁向下移至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内;待所述磁珠上的核酸被所述第三反应试剂洗脱后,向上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磁珠沿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内;加热所述检测腔以完成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内的反应;检测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内的信号值,获得检测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二反应试剂之间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之间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顶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为分体式结构;
制备检测卡盒,具体包括:向所述检测腔内加入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向所述检测腔内加入分隔液,所述分隔液覆盖且密封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放入所述第二分隔件,且将所述第二分隔件固定于所述反应腔的底部;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放入所述第一分隔件,且将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分隔件;向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分隔件的间隙中加入分隔液,所述分隔液和所述第一分隔件配合以覆盖且密封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混有磁珠的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及待检样品;在所述反应腔的顶部固定所述卡盒上盖,所述卡盒上盖密封所述反应腔。
可选的,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二反应试剂之间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之间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顶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为一体式结构且形成一体式分隔件;
制备检测卡盒,具体包括:向所述检测腔内加入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向所述检测腔内加入分隔液,所述分隔液覆盖且密封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放入所述一体式分隔件,且将所述一体式分隔件固定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沿所述一体式分隔件与所述反应腔之间的间隙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所述第二反应试剂;沿所述一体式分隔件与所述反应腔之间的间隙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所述分隔液,所述分隔液和所述一体式分隔件配合以覆盖且密封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混有磁珠的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及待检样品;在所述反应腔的顶部固定所述卡盒上盖,所述卡盒上盖密封所述反应腔。
可选的,所述第二分隔件的底部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钢珠和冻干试剂,所述钢珠和所述冻干试剂采用石蜡包埋;
在向所述反应腔内放入所述第二分隔件之前,制备检测卡盒还包括制备第二分隔件;制备第二分隔件,具体包括:通过熔化的所述石蜡将所述冻干试剂及所述钢珠包埋于所述存储腔内,待所述石蜡冷却凝固后,完成所述第二分隔件的制备;
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或蛋白检测,还包括:在加热所述检测腔之前,加热所述存储腔以熔化所述存储腔内的所述石蜡,且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存储腔内的所述钢珠撞击所述石蜡,待所述石蜡融化后所述冻干试剂被释放并溶于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中。
本申请提供的检测卡盒中,反应腔至少为两个,能够对多个样品进行检测,即能够实现多份样品并行检测,提高了样品检测通量;通过分隔件与分隔液实现单个反应腔内至少两种反应试剂的稳定分隔和存储,通过卡盒操纵部件将磁珠均匀分堆并在各种反应试剂之间移动,无需复杂的泵阀结构等微流体操纵机构,简化了检测卡盒的结构,减小了检测卡盒的体积,降低了检测卡盒的成本;也避免了交叉污染;还提高了灵活性与实用性,有利于促进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的普及;能够实现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检测、以及基于磁珠法的蛋白检测。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无复杂流体操纵部件,体积小巧,成本较低,避免了交叉污染,既能够实现单样品的核酸或蛋白提取、扩增及多指标检测,也能够实现多样品的高通量检测,可以促进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的普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检测卡盒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卡盒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卡盒本体的轴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卡盒本体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卡盒本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第一分隔件的轴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第一分隔件的另一方向轴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第二分隔件的一种结构的轴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第二分隔件的另一方向轴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第二分隔件的另一种结构的轴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卡盒操纵部件的轴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中制备检测卡盒的流程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中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的流程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检测卡盒中第二分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检测卡盒中一体式分隔件的轴测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检测卡盒中一体式分隔件的另一方向的轴测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检测卡盒中检测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卡盒上盖;101-上盖固定结构;102-上盖密封结构;200-卡盒本体;201-反应腔;202-连接通道;203-卡盒密封结构;204-分隔件固定结构;205-检测腔;2051-第一检测子腔;2052-第二检测子腔;206-操纵通道;207-分隔液;208-第二反应试剂;209-第一反应试剂;210-第三反应试剂;210a-第二步核酸扩增液;210b-第一步核酸扩增液;300-第一分隔件;301-夹持结构;302-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3-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4-第一分隔板;400-第二分隔件;401-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2-支撑台;403-支撑柱;404-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5-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6-第二分隔板;407-存储腔;500-卡盒操纵部件;501-操纵配合结构;502-磁铁固定杆;503-磁铁;504-连接板;600-磁珠;700-一体式分隔件;701-夹持结构;702-通道配合结构;703-支撑柱;704-连接结构;705-第一分隔板;706-第二分隔板;800-钢珠;900-石蜡;1000-冻干试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检测卡盒和一种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如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包括:卡盒上盖100、卡盒本体200、第一分隔件300、第二分隔件400、卡盒操纵部件500。
卡盒上盖100用于密封卡盒本体200的反应腔201,将反应腔201内的反应试剂与外界隔离、防止交叉污染。为了保证卡盒上盖100和卡盒本体200的密封性能,卡盒上盖100和卡盒本体200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卡盒上盖100和卡盒本体200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卡盒上盖100设置有上盖固定结构101,该上盖固定结构101用于插入卡盒本体200的反应腔201中,且上盖固定结构101和卡盒本体200固定连接。示例性,上盖固定结构101和卡盒本体200通过插接实现固定连接,上盖固定结构101和反应腔201可以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上盖固定结构101设置有上盖密封结构102,该上盖密封结构102用于和卡盒本体200密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上盖密封结构102位于卡盒本体200的反应腔201中。
上盖密封结构102可以为卡槽、螺纹、密封件等结构,本实施例一对此不做限定。在实际情况中,卡盒上盖100和卡盒本体200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结构实现固定连接和密封连接,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卡盒上盖100可以独立于卡盒本体200,即卡盒上盖100和卡盒本体200为两个单独的部件,卡盒上盖100和卡盒本体200能够完全分离。卡盒上盖100通过连接部连接于卡盒本体200,即上盖100和卡盒本体200不分离。可以理解为,上盖100和卡盒本体200一体式连接。其中,连接部可以为铰链、纽带等,只有能够保证卡盒上盖100能够密封卡盒本体200即可。
卡盒本体200用于存储多种反应试剂。如前文所述,卡盒本体200包括反应腔201。如图4-图7所示,卡盒本体200还包括:连接通道202、卡盒密封结构203、分隔件固定结构204、检测腔205和操纵通道206。
卡盒本体200中,反应腔201用于装载至少两种反应试剂。反应腔201至少为两个,一个反应腔201可以放置一个待检测样品,这样,卡盒本体200能够对至少两个样品进行同时检测。
如图1、图4-图6、图14-图18所示,反应腔201可以沿直线分布;如图19和图20所示,反应腔201也可以呈矩阵阵列排布。当然,所有的反应腔201还能够以其他方式分布,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4-图6所示,卡盒本体200中,检测腔205位于反应腔201的底端,检测腔205和反应腔201连通,检测腔205用于装载第三反应试剂210。
卡盒本体200中,连接通道202设置在反应腔201的周向内侧壁上,连接通道202沿竖直方向贯穿反应腔201,连接通道202连通反应腔201和检测腔205。
和同一个反应腔201连通的检测腔205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以上,相应的,同一个反应腔201内的连接通道202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即和同一个反应腔201连通的连接通道202为一个或两个以上。在和同一个反应腔201连通的检测腔205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反应腔201中,任意两个检测腔205沿反应腔201的周向均匀分布。此情况下,可以选择在反应腔201中,任意两个连接通道202沿反应腔201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通道202的位置和检测腔205的位置相对,即检测腔205位于和其连通的连接通道202的正下方;连接通道202的数量和检测腔205的数量保持一致。示例性的,连接通道202和检测腔205一一对应,即连接通道202的数量和检测腔205的数量相同。
上述卡盒本体200中,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检测腔205,能够实现在每个检测腔205中检测不同的指标,即能够实现同一样品不同指标的检测,提高了检测卡盒的使用性能。
卡盒本体200中,卡盒密封结构203用于与卡盒上盖100密封连接。在卡盒上盖100设置有上盖密封结构102的情况下,卡盒密封结构203和上盖密封结构102配合以实现密封连接,从而实现对反应腔201的密封。
卡盒密封结构203的结构和上盖密封结构102的结构适配,示例性的,上盖密封结构102为外螺纹,卡盒密封结构203为内螺纹;或者,上盖密封结构102和卡盒密封结构203中一者为密封件、另一者为与密封件配合的卡槽。本实施例一对卡盒密封结构20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选择卡盒本体200通过其他方式和卡盒上盖100密封连接,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
卡盒本体200中,分隔件固定结构204设置在反应腔201的底端,分隔件固定结构204用于与第二分隔件400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分隔件固定结构204可以为凸台;如图7所示,分隔件固定结构204可以为凹槽。本实施例对分隔件固定结构20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卡盒本体200中,操纵通道206位于反应腔201的外部、也位于检测腔205的外部,且操纵通道206位于相邻的两个反应腔201之间。操纵通道206用于容置磁铁503,且操纵通道206用于供磁铁503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操纵卡盒本体200内的磁珠。
可以理解的是,操纵通道206的数目和反应腔201的数目、以及反应腔201的分布相关。以反应腔201沿直线分布为例,操纵通道206的数目小于反应腔201的数目,且反应腔201的数目与操纵通道206的数目的差值为一。反应腔201和检测腔205的分布方向、连接通道202的长度方向、操纵通道206的长度方向均相同。
上述结构中,可以选择相邻两个反应腔201中,一个反应腔201内的一个连接通道202靠近操纵通道206、和另一个反应腔201内的一个连接通道202靠近操纵通道206,操纵通道206的轴线、和靠近操纵通道206的两个连接通道202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可以理解为:相邻、且连通不同反应腔201的两个连接通道202、以及这两个连接通道202之间的操纵通道206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相邻两个、且连通不同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共用同一操纵通道206和同一磁铁503,即位于操纵通道206内的磁铁503能够同时操纵两个连接通道202内的磁珠,有效减少了磁铁503的数目,减少了零部件,简化了结构,也降低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且连通不同反应腔201的两个连接通道202共用同一操纵通道206。
为了便于操纵连接通道202内的磁珠,可以选择设置于同一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外均设有一个操纵通道206与之相邻,且沿反应腔201中心轴呈圆周等角度排布。
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选择若干连接通道202的外侧没有操纵通道206,但是具有供磁铁503移动的空间。示例性的,反应腔201沿直线分布;在反应腔201的分布方向上,位于两端的两个连接通道202的外侧没有操纵通道但是具有供磁铁503移动的空间。
卡盒本体200可以为透明材料,示例性的,卡盒本体200的材料可以为聚碳酸酯、聚丙烯、或玻璃等。这样,可以对检测腔205内的反应光学信号进行透光检测。当然,在通过其他方式检测时,也可以选择卡盒本体200为非透明材料。
第一分隔件300用于放置在反应腔201内,且用于固定在第二分隔件40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隔件300和反应腔201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分隔件300与连接通道202之间也具有间隙。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分隔件300包括:夹持结构301、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2、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以及第一分隔板304。
第一分隔件300中,夹持结构301位于第一分隔板304的顶端,夹持结构301用于被外力夹持以将第一分隔件300固定在反应腔201内。夹持结构301可以为夹持板、夹持凸起或夹持凹槽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分隔件300中,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2位于第一分隔板304的周向侧壁,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2用于放置在连接通道202中,这样,减小了第一分隔板304与连接通道202之间的间隙。上述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2的数量及排布位置与连接通道202一致,即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2和连接通道202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隔件300中除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2以外的位置与反应腔201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2和连接通道202的内壁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用于容纳分隔液207,第二间隙也用于容纳分隔液207且能够增大该第二间隙处分隔液207的毛细力,使分隔液207能够在毛细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稳定存储于第二间隙和第一间隙处,从而通过分隔液207与第一分隔件300的配合将反应腔201内相邻的两种反应试剂分隔存储。
上述分隔液207可以为硅油、矿物油或是石蜡等与水不互溶,且与反应试剂不反应的物质。
第一分隔件300中,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位于第一分隔板304的底端,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用于与第二分隔件400固定连接。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可以为榫槽或其他结构,本实施例一对此不做限定。
第二分隔件400用于固定在反应腔201中,具体的,第二分隔件400固定在检测腔205的顶端以及反应腔201的底端。第二分隔件400用于和第一分隔件300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分隔件400用于支撑第一分隔件300,第二分隔件400和反应腔201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分隔件400和连接通道202之间具有间隙。
如图10-图12所示,第二分隔件400包括: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支撑台402、支撑柱403、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4、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以及第二分隔板406。
第二分隔件400中,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用于第一分隔件300固定连接。在第一分隔件300设置有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的情况下,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和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固定连接。示例性的,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和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中,一者为榫槽、另一者为与榫槽配合的榫头。本实施例一对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和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在实际情况中,第二分隔件400和第一分隔件300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便于固定第一分隔件300,上述支撑台402用于支撑第一分隔件300,支撑柱403用于支撑上述支撑台40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支撑台402用于支撑第一分隔板304;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设置于支撑台402远离支撑柱403的一端。
在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为榫头、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为榫槽的情况下,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的高度小于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的深度,以保证第一分隔件300能够与支撑台402接触,即保证第一分隔件300被支撑台402支撑,提高了稳定性。
上述支撑台402的截面积大于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的截面积,可以理解为,支撑台402的外轮廓位于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的外轮廓的外围。这样,保证了支撑台402能够支撑起第一分隔件300,提高了稳定性。
对于支撑柱403和支撑台402的具体形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一对此不做限定。
第二分隔件400中,第二分隔板406和支撑柱403固定连接,第二分隔板406和支撑台402分别位于支撑柱403的两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分隔板406、支撑柱403和支撑台402依次固定连接。
第二分隔件400中,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4设置在第二分隔板406的周向侧壁上,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4用于放置在连接通道202中,这样,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4减小了第二分隔板406与连接通道202的间距,这样,能够减小检测腔205内的分隔液207与反应腔201内反应试剂的接触面积、增大分隔液207的毛细力,使得检测腔205内的分隔液207能够在毛细力及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稳定存储于检测腔205顶部,从而通过分隔液207和第二分隔件400的配合将反应腔201与检测腔205内的反应试剂分隔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4的数量及排布位置与连接通道202一致。可以理解为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4与连接通道202一一对应。在连接通道202沿反应腔20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4也沿第二分隔板406的周向均匀分布。
第二分隔件400中,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设置在第二分隔板406远离支撑柱403的一侧。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用于与卡盒本体200固定连接。在卡盒本体200设置有分隔件固定结构204的情况下,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和分隔件固定结构204固定连接。示例性的,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和分隔件固定结构204中一者设置有榫槽、另一者设置有榫头。如图11所示,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可以为榫槽;如图12所示,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可以为榫头。
本实施例一对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和分隔件固定结构204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选择第二分隔件400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卡盒本体200中。
本实施例一中,第一分隔件300和第二分隔件400均为一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反应腔201内反应试剂的种类调整第二分隔件400的数目,从而实现多种反应试剂的稳定隔离存储,可以理解为实现多层反应试剂的稳定隔离存储。若增加第二分隔件400的数目,相邻的两个第二分隔件400沿反应腔201的轴向(竖直方向)依次分布,相邻的两个第二分隔件400之间的固定可参考第一分隔件300和第二分隔件400的固定结构。
为了便于固定第二分隔件400,可以选择一个第二分隔件400的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能够和另一个第二分隔件400的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固定连接。此情况下,相邻的两个第二分隔件400中,一个第二分隔件400的支撑台402用于支撑另一个第二分隔件400。
在检测腔205至少为两个的情况下,卡盒操纵部件500用于操纵每个反应腔201的磁珠均匀分堆(用于操纵磁珠均分为至少两个磁珠堆)、以及用于操纵磁珠在不同反应试剂之间转移。可以理解的是,卡盒操纵部件500用于产生空间均匀分布的磁场,磁珠堆与检测腔205一一对应。
如图13所示,卡盒操纵部件500包括:操纵配合结构501、磁铁固定杆502、磁铁503、以及连接板504,其中,磁铁503固定在磁铁固定杆502上,磁铁固定杆502固定在连接板504上,操纵配合结构501固定于连接板504。
卡盒操纵部件500中,操纵配合结构501用于与驱动装置(图中并未显示)配合,以实现驱动装置驱动卡盒操纵部件500移动。为了便于驱动装置驱动卡盒操纵部件500移动,可以选择操纵配合结构501用于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为了便于驱动卡盒操纵部件500,磁铁固定杆502和磁铁503均位于连接板504的一侧,操纵配合结构501位于连接板504的另一侧。对于操纵配合结构501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人为驱动卡盒操纵部件500移动,并不局限于驱动装置驱动的方式。
卡盒操纵部件500中,磁铁固定杆502用于放置在靠近连接通道202的位置,从而带动磁铁503在连接通道202内移动。磁铁503用于吸附磁珠,通过磁铁503的移动实现反应腔201中的磁珠在不同的反应试剂间转移。需要说明的是,磁铁503可以为永磁体,也可以为电磁体。
每个连接通道202均具有与其对应的磁铁503,在连接通道202沿反应腔201的周向均匀分布的情况下,磁铁503也沿反应腔201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能够将反应腔201内的磁珠均匀分堆,且使每个连接通道202的内壁仅有一个堆磁珠富集。可以理解的是,在磁铁503的磁力作用下,磁珠能够沿连接通道202内壁穿过分隔液207并进入不同的反应试剂中。
如图1、图4-图6、图14-图18所示,在反应腔201沿直线分布的情况下,即在反应腔201单排排布的情况下,磁铁固定杆502也沿直线分布,位于一端的一个磁铁固定杆502位于所有反应腔201的一侧,位于另一端的一个磁铁固定杆502位于所有反应腔201的另一侧,位于中部的磁铁固定杆502用于放置在操纵通道206内且用于在操纵通道206内移动。
如图19和图20所示,在反应腔201呈矩阵阵列排布的情况下,磁铁固定杆502也呈矩阵阵列排布,所有的磁铁固定杆502中位于外围的磁铁固定杆502位于所有反应腔201的外围,所有的磁铁固定杆502中位于中部的磁铁固定杆502用于放置在操纵通道206内且用于在操纵通道206内移动。
在所有的反应腔201单排排布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卡盒操纵部件500位于卡盒本体200的一侧,这样,卡盒操纵部件500可以在卡盒本体200的一侧对磁珠进行操纵。
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卡盒本体200的宽度方向上,卡盒操纵部件500位于卡盒本体200的一侧。其中,卡盒本体200的宽度方向垂直于卡盒本体200的长度方向、也垂直于卡盒本体200的高度方向。任意两个反应腔201的分布方向即为卡盒本体200的长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卡盒本体200的长度方向即为竖直方向。在卡盒本体200的宽度方向上,操纵通道206的一侧具有供磁铁503进出的开口,以保证卡盒操纵部件500能够在卡盒本体200的一侧进行操纵。
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在卡盒本体200的高度方向上,卡盒操纵部件500位于卡盒本体200的顶侧。此情况下,磁铁固定杆502的长度大于卡盒本体200的高度,以确保卡盒操纵部件500能够操纵磁珠进入卡盒本体200底部的检测腔205内。当然,也可以选择在卡盒本体200的高度方向上,卡盒操纵部件500位于卡盒本体200的底侧。
在反应腔201沿直线分布的情况下,如图1和图14所示,连通同一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为两个。如图12所示,连通同一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为四个;如图13所示,连通同一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为六个;如图14所示,连通同一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为八个。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腔205和连接通道202一一对应。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选择连通同一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的数目为其他,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1、图14-图17所示,可以选择在卡盒本体200长度方向上相邻、且连通不同反应腔201的两个连接通道202共用同一操纵通道206、且共用同一磁铁503。这样,减少了磁铁503的数量,简化了卡盒操纵部件500的结构,降低了卡盒操纵部件500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检测卡盒的成本。
如图18所示,可以选择在卡盒本体200长度方向上相邻、且连通不同反应腔201的两个连接通道202不共用同一操纵通道206、也不共用同一磁铁503。此情况下,磁铁503和连接通道202一一对应,磁铁固定杆502和连接通道202一一对应;还可以选择操纵通道206和连接通道202一一对应、或者操纵通道206的数量小于连接通道202的数量。
在所有的反应腔201呈矩阵阵列排布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卡盒操纵部件500位于卡盒本体200的顶侧或底侧,这样,卡盒操纵部件500可以在卡盒本体200的顶侧或底侧对磁珠进行操纵。此情况下,磁铁固定杆502的长度大于卡盒本体200的高度,以确保卡盒操纵部件500能够操纵磁珠进入卡盒本体200底部的检测腔205内。
如图19和图20所示,反应腔201呈矩阵阵列排布,卡盒操纵部件500位于卡盒本体200的顶侧,检测腔205和连接通道202一一对应。图19中,连通于同一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为两个;图20中,连通于同一反应腔201的连接通道202为四个。连通不同反应腔201且相邻的两个连接通道202共用同一操纵通道206、且共用同一磁铁503。这样,减少了磁铁503的数量,简化了卡盒操纵部件500的结构,降低了卡盒操纵部件500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检测卡盒的成本。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中,反应腔201至少为两个,能够对多个样品进行检测,即能够实现多份样品并行检测,提高了样品检测通量;通过分隔件(第一分隔件300和第二分隔件400)与分隔液207实现单个反应腔201内至少两种反应试剂的稳定分隔和存储,通过卡盒操纵部件500将磁珠均匀分堆并在各种反应试剂之间移动,无需复杂的泵阀结构等微流体操纵机构,简化了检测卡盒的结构,减小了检测卡盒的体积,降低了检测卡盒的成本;也避免了交叉污染。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能够根据检测需要存储所需的反应试剂以及对所需的样品进行检测,提高了灵活性与实用性,有利于促进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的普及;卡盒操纵部件500将磁珠均匀分堆并在各种反应试剂之间移动,能够实现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检测、以及基于磁珠法的蛋白检测;通过设置至少两个反应腔201以及至少两个检测腔205,卡盒操纵部件500操纵所有反应腔201内的磁珠,能够实现至少两份样品的并行多指标检测。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无复杂流体操纵部件,体积小巧,避免了交叉污染,既能够实现单样品的核酸或蛋白提取、扩增及多指标检测,也能够实现多样品的高通量检测,可以促进便携式体外诊断技术的普及。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为核酸检测方法,该核酸检测方法为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检测方法。其中,第一反应试剂209为裂解液,裂解液包括磁珠;第二反应试剂208为清洗液;第三反应试剂210为检测液,该检测液为核酸扩增液。
本实施例一中,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检测卡盒;
S2)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
如图21所示,上述S1)中制备检测卡盒,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向检测腔205内加入第三反应试剂210;
S12)向检测腔205内加入分隔液207,该分隔液207覆盖且密封第三反应试剂210;
S13)向反应腔201内加入第二分隔件400,且将第二分隔件400固定于反应腔201的底部;
S14)向反应腔201内加入第二反应试剂208;
S15)向反应腔201内放入第一分隔件300,且将第一分隔件300固定于第二分隔件400;
S16)向反应腔201与第一分隔件300的间隙中加入分隔液207,该分隔液207和第一分隔件300配合以覆盖且密封第二反应试剂208;
S17)向反应腔201内加入混合有磁珠的第一反应试剂209及待检样品;
S18)在反应腔201的顶部固定卡盒上盖100,该卡盒上盖100密封反应腔201。
上述S11)、S12)、S13)、S14)、S15)、S16)、S17)、S18)完成了检测卡盒的制备。制备好的检测卡盒中,每个卡盒本体200内,从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反应试剂209、分隔液207、第二反应试剂208、分隔液207、第三反应试剂210。
上述S11)中,在连通于同一反应腔201的不同检测腔205内加入检测不同指标的第三反应试剂210。上述S13)中,在第二分隔件400设置有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反应腔201内设置有分隔件固定结构204的情况下,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与分隔件固定结构204固定连接。上述S14)中,在第二分隔件400设置有支撑台402的情况下,向反应腔201内加入第二反应试剂208直至第二反应试剂208与支撑台402的上表面齐平。上述S15)中,在第二分隔件400设置有支撑台402的情况下,将第一分隔件300固定于支撑台402。具体地,第一分隔件300的第一分隔件连接结构303和支撑台402上的第二分隔件固定结构401固定连接。上述S17)中,向每个反应腔201内加入不同的待检样品。上述S18)中,在卡盒上盖100设置有上盖固定结构101、反应腔201内设置有卡盒密封结构203的情况下,上盖固定结构101与卡盒密封结构203密封连接。
如图22所示,上述S2)中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反应腔201内的待检样品在第一反应试剂209中充分裂解并释放核酸,释放出的核酸与磁珠600充分结合,移动卡盒操纵部件500(图中并未显示)以使磁铁503沿操纵通道206移动,第一反应试剂209内的磁珠600在磁力作用下均分为至少两个磁珠堆,且磁珠堆富集于连接通道202内壁;
S22)移动卡盒操纵部件500以使磁铁503向下移动,使得磁珠600沿连接通道202内壁向下移动至第二反应试剂208内;
S23)移动卡盒操纵部件500以使磁铁503上下往复移动,使得磁珠600在第二反应试剂208内上下往复移动,实现第二反应试剂208充分清洗磁珠600;
S24)移动卡盒操纵部件500以使磁铁503向下移动,使得磁珠600沿连接通道202内壁向下移至第三反应试剂210内;
S25)第三反应试剂210洗脱磁珠600上吸附的核酸,移动卡盒操纵部件500以使磁铁503向上移动,使得磁珠600沿连接通道202内壁向上移动至第二反应试剂208内;开启卡盒本体200外部的加热模块(图中并未显示),以控制检测腔205内的温度,实现第三反应试剂210内的核酸扩增;卡盒本体200外部的光学检测模块(图中并未显示)实时扫描检测第三反应试剂210内的信号值,获得检测结果。
上述S21)、S22)、S23)、S24)、S25)完成了全集成多样品核酸检测。
上述S21)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图中并未显示)驱动卡盒操纵部件500移动。上述S21)中,磁铁503与连接通道202为一一对应,使每个连接通道202内壁均有且仅有一份磁珠堆富集。可以理解的是,磁珠堆包括至少一个磁珠600。上述S22)和S24)中,磁珠600通过分隔液207进入下一层反应试剂。上述S25)中,可采用变温PCR扩增(聚合酶链式扩增),也可采用恒温扩增,如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RPA(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CA(滚环扩增)等。上述S25)中,还可以采用除光学检测模块以外的其他检测模块检测第三反应试剂210内的信号值,获取检测结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检测卡盒和一种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检测卡盒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检测卡盒存在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二分隔件400的结构不同。
如图23所示,第二分隔件400底部设置有存储腔407,存储腔407用于存储采用石蜡900包埋的钢珠800和冻干试剂1000。可以理解的是,钢珠800和冻干试剂1000均采用石蜡900包埋。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分隔件400包括第二分隔板406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存储腔407设置于第二分隔板406。
在第二分隔件400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分隔件400底部设置有存储腔407,存储腔407用于存储采用石蜡900包埋的钢珠800和冻干试剂1000。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选择第一分隔件300设置有存储腔407,存储腔407用于存储采用石蜡900包埋的钢珠800和冻干试剂1000。
本实施例二中检测卡盒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为核酸检测方法。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中,检测卡盒包括一个第一分隔件300和一个第二分隔件400。
该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检测卡盒;
S2)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
本实施例二中,制备检测卡盒的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制备检测卡盒的步骤存在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二中制备检测卡盒还包括制备第二分隔件400。
制备第二分隔件400具体包括:通过熔化的石蜡900将冻干试剂1000及钢珠800包埋于第二分隔件400的存储腔407内,待石蜡900冷却凝固后,完成第二分隔件400的制备。可以理解的是,制备第二分隔件400这一步骤在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制备检测卡盒中的S13)之前。
本实施例二中,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的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制备检测卡盒的步骤存在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二中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还包括S24')。
上述S24')具体包括:开启卡盒本体200外部的加热模块(图中并未显示),加热模块加热存储腔407以熔化存储腔407内的石蜡900,且移动卡盒操纵部件500以使磁铁503沿操纵通道206上下移动,带动存储腔407内的钢珠800撞击石蜡900。
可以理解的是,钢珠800撞击石蜡900可以加速石蜡900的融化,石蜡900完全融化后冻干试剂1000被释放并溶于第三反应试剂210。在实施例一的S25)中加热检测腔205之前进行上述S24')。本实施例二中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的其他步骤,可参考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检测卡盒和一种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本实施例三提供的检测卡盒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分隔件400和第一分隔件300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24和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三中,第一分隔件300与第二分隔件40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第一分隔件300与第二分隔件400合并为一体式分隔件700,该一体式分隔件700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一体式分隔件700包括:夹持结构701、通道配合结构702、支撑柱703、连接结构704、第一分隔板705和第二分隔板706,其中,支撑柱703固定连接第一分隔板705和第二分隔板70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隔板705和第二分隔板706分别位于支撑柱703的两端,夹持结构701设置于第一分隔板705远离支撑柱703的一侧,通道配合结构702设置于第一分隔板705的周向侧壁以及第二分隔板706的周向侧壁,连接结构704设置于第二分隔板706远离支撑柱703的一侧。
上述夹持结构701即为实施例一所提及的夹持结构301,第一分隔板705上的通道配合结构702即为实施例一所提及的第一通道配合结构302,第二分隔板706上的通道配合结构702即为实施例一所提及的第二通道配合结构404,连接结构704即为实施例一所提及的第二分隔件连接结构405。
本实施例三中检测卡盒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三提供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为核酸检测方法。该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检测卡盒;
S2)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
本实施例三中制备检测卡盒的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制备检测卡盒中图21(1)所示的步骤S11)、图21(2)所示的步骤S12)、图21(7)所示的步骤S17)、图21(8)所示的步骤S18)相同。本实施例三中制备检测卡盒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三中制备检测卡盒还包括以下步骤:
S13')向反应腔201内放入一体式分隔件700,且将一体式分隔件700固定在反应腔201的底部;
S14')沿一体式分隔件700与反应腔201之间的间隙向反应腔201内加入第二反应试剂208,直至一体式分隔件700中第一分隔板705的下表面齐平;
S15')沿一体式分隔件700与反应腔201之间的间隙向反应腔201内加入分隔液207,该分隔液207和第一分隔板705配合以覆盖且密封第二反应试剂208。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三中的S13')、S14')和S15')代替了实施例一中的S13)、S14)、S15)和S16)。上述S13')中,在一体式分隔件700设置有连接结构704、反应腔201底部设置有分隔件固定结构204的情况下,连接结构704与分隔件固定结构204固定连接。
本实施三中,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的具体步骤,可参考实施例一,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实施例二提供的检测卡盒以及实施例三提供的检测卡盒,本实施例四还提供了一种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该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为蛋白检测方法,该蛋白检测方法为基于磁珠法的多样品蛋白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四中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具体为: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检测卡盒进行蛋白检测、采用实施例二提供的检测卡盒进行蛋白检测、或者采用实施例三提供的检测卡盒进行蛋白检测。
本实施例四中,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制备检测卡盒;
S02)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蛋白检测。
上述S01)与上述S1)存在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第三反应试剂210为酶标一抗或荧光标记一抗溶液,磁珠600应为修饰有一抗的磁珠。
上述S01)中的具体步骤,可参考上述S1),此处不再赘述。上述S02)和上述S2)的步骤相同,可参考上述S2),此处不再赘述。上述S01)和上述S02)即可完成全集成多样品蛋白检测。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检测卡盒和一种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本实施例五提供的检测卡盒与前面三个实施例(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所提供的检测卡盒的区别主要在于:检测腔205不同。
如图26所示,检测腔205内设置有采用石蜡900包埋的冻干试剂1000。
上述检测腔205还可以进行至少两步的核酸扩增反应检测。具体地,检测腔205内用于设置石蜡900,该石蜡900(可以称为石蜡分隔层)用于将检测腔205分隔为第一检测子腔2051和第二检测子腔2052;其中,第二检测子腔2052位于第一检测子腔2051的上方。此情况下,第一检测子腔2051内设置有采用石蜡900包埋的冻干试剂1000。当然,可以选择第二检测子腔2052内设置有采用石蜡900包埋的冻干试剂1000、或者第一检测子腔2051和第二检测子腔2052内均设置有石蜡900包埋的冻干试剂1000。
本实施例五中检测卡盒的其他结构,可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五提供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为核酸检测方法。该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检测卡盒;
S2)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
本实施例五中制备检测卡盒的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制备检测卡盒的步骤存在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五中制备检测卡盒还包括制备检测腔205。可以理解的是,该检测腔205用于实现多步核酸扩增反应。
具体地,本实施例五中制备检测卡盒的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所提供的制备检测卡盒的步骤存在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S11)不同、以及S12)不同。
本实施例五中,制备检测腔20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采用熔化的石蜡900将冻干试剂1000包埋于检测腔205底部,即第一检测子腔2051;待石蜡900冷却凝固后,向检测腔205(第一检测子腔2051)内加入第二步核酸扩增液210a;然后加入熔化的石蜡900,待石蜡900冷却凝固后形成分隔层;向检测腔205(即第二检测子腔2052)内加入第一步核酸扩增液210b;
S12')向检测腔205内加入分隔液207,该分隔液207覆盖且密封第一步核酸扩增液210b,即分隔液207密封检测腔205。
上述S11')和上述S12')完成了检测腔205的制备。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11')代替了前文的S11),上述S12')代替了前文的S12)。前文所提及的第三反应试剂210包括第一步核酸扩增液210b和第二步核酸扩增液210a。上述冻干试剂1000可以为CRISPR(Clustered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冻干试剂或其他类型的冻干试剂,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五中制备检测卡盒的方法的其他步骤,可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本文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五中,上述S2)中,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的具体步骤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存在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S24)和S25)。
本实施例五中,S24)具体包括:移动卡盒操纵部件500以使磁铁503向下移动,使得磁珠600沿连接通道202内壁向下移至第一步核酸扩增液210b。
本实施例五中,S25)具体包括:
使加热模块(图中并未显示)加热第二检测子腔2052,以加热第一步核酸扩增液210b,进行第一步核酸扩增反应;
待第一步核酸扩增反应完成后,使加热模块加热熔化作为分隔层的石蜡900,移动卡盒操纵部件500(图中并未显示)以使磁铁503向下移动至第二步核酸扩增液210a,以使第一步扩增后的核酸进入第二步核酸扩增液210a中;
使加热模块加热第一检测子腔2051,以加热第二步核酸扩增液210a,进行第二步核酸扩增反应;待第二步核酸扩增反应完成后,使加热模块加热熔化第一检测子腔2051内的石蜡900并释放冻干试剂1000,加热模块控制检测腔205内的温度使其达到第三步核酸检测所需的温度,并且驱动光学检测模块扫描检测腔205内的信号值,获取反应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步核酸扩增液210a洗脱磁珠600上吸附的核酸。
本实施例五中,采用制备好的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的其他步骤可参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五中,上述核酸检测方法能够完成核酸多步扩增及CRISPR检测。
通过上述五个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了检测卡盒能够实现基于磁珠法的核酸检测、以及基于磁珠法的蛋白检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盒上盖,卡盒本体,分隔层,以及卡盒操纵部件;
其中,所述卡盒本体包括:反应腔,连接通道,以及检测腔;所述反应腔至少为两个,每个所述反应腔用于装载至少两种反应试剂;每个所述反应腔的底部具有至少两个所述检测腔,所述检测腔用于存储至少一种反应试剂;所述连接通道设置于所述反应腔的周向内侧壁,每个所述检测腔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连接通道和所述反应腔连通;
所述卡盒上盖用于密封所述反应腔;
所述分隔层至少为两个且位于所述反应腔内,所述分隔层分隔相邻的两种反应试剂;所述分隔层包括分隔件和分隔液,所述分隔件固定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分隔件和所述反应腔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且所述分隔件和所述连接通道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分隔液填充在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中,且位于所述第二间隙内的所述分隔液用于供磁珠通过;
所述卡盒操纵部件用于操纵所述卡盒本体内的磁珠以使每个所述反应腔内的所述磁珠均分为至少两个磁珠堆、以及用于操纵所述磁珠在不同反应试剂之间转移,所述磁珠堆和所述检测腔一一对应;
所述卡盒操纵部件包括:磁铁固定杆,磁铁,以及连接板;
所述磁铁固定在所述磁铁固定杆上,所述磁铁固定杆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磁铁固定杆均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同侧;每个所述连接通道均有与其对应的所述磁铁,且所述磁铁和所述磁铁固定杆一一对应;所述卡盒本体还包括操纵通道,所述操纵通道位于所述反应腔和所述检测腔的外部,所述操纵通道用于容置所述磁铁以及用于供所述磁铁往复移动;
所述卡盒操纵部件还包括操纵配合结构,所述操纵配合结构固定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磁铁固定杆的一侧,所述操纵配合结构用于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应腔之间设置有所述操纵通道,相邻两个、且连通不同所述反应腔的所述连接通道共用同一所述操纵通道和同一所述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所述反应腔沿直线依次分布,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位于所述卡盒本体的一侧;
或者,所有的所述反应腔呈矩阵阵列分布,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位于所述卡盒本体的顶侧或底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件包括分隔板和固定于所述分隔板周向侧壁的通道配合结构;其中,所述通道配合结构用于设置在所述连接通道中,所述通道配合结构和所述连接通道一一对应,且所述通道配合结构和所述连接通道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第二间隙;
和/或,所述连接通道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反应腔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检测腔一一对应,所述检测腔至少为两个且沿所述反应腔的周向均匀分布;
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钢珠和冻干试剂,且所述钢珠和所述冻干试剂均采用石蜡包埋;
和/或,所述检测腔内用于设置石蜡分隔层,所述石蜡分隔层用于将所述检测腔分隔为第一检测子腔和第二检测子腔;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子腔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子腔的上方,所述第一检测子腔用于装载第二步核酸扩增液、以及采用石蜡包埋的冻干试剂,所述第二检测子腔用于装载第一步核酸扩增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一分隔件,至少一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二分隔件;
其中,所述分隔层为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为一个,所述第二分隔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顶部;
或者,所述分隔层至少为三个,所述第二分隔件至少为两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分隔件固定连接且沿所述卡盒本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分隔件位于所有的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顶部;所有的所述第二分隔件中,位于底部的一者固定于所述反应腔的底部、位于顶部的一者和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卡盒,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为分体式结构;或者,任意两个所述分隔层的所述分隔件为一体式结构。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检测卡盒;
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或蛋白检测;
其中,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中,所述反应腔装载有第一反应试剂和第二反应试剂,所述检测腔装载有第三反应试剂;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二反应试剂通过所述分隔层隔离,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三反应试剂通过所述分隔层隔离;所述第一反应试剂为混有磁珠的裂解液,所述第二反应试剂为清洗液;
若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为核酸扩增液;若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蛋白检测,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为酶标一抗或荧光标记一抗溶液,所述磁珠为修饰有一抗的磁珠;
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或蛋白检测,具体包括:待待检样品在所述第一反应试剂中反应结束后,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操纵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内的所述磁珠均分为至少两个磁珠堆,且操纵所述磁珠堆富集于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向下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磁珠沿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向下移动至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内;上下往复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磁珠在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内上下往复移动,使得所述第二反应试剂清洗所述磁珠;向下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磁珠沿所述连接通道内壁向下移至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内;待所述磁珠上的核酸被所述第三反应试剂洗脱后,向上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磁珠沿所述连接通道的内壁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内;加热所述检测腔以完成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内的反应;检测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内的信号值,获得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二反应试剂之间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之间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顶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为分体式结构;
制备检测卡盒,具体包括:向所述检测腔内加入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向所述检测腔内加入分隔液,所述分隔液覆盖且密封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放入所述第二分隔件,且将所述第二分隔件固定于所述反应腔的底部;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放入所述第一分隔件,且将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分隔件;向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分隔件的间隙中加入分隔液,所述分隔液和所述第一分隔件配合以覆盖且密封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混有磁珠的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及待检样品;在所述反应腔的顶部固定所述卡盒上盖,所述卡盒上盖密封所述反应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二反应试剂之间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一分隔件,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和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之间的所述分隔件为第二分隔件,所述第二分隔件用于固定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分隔件的顶部,所述第一分隔件和所述第二分隔件为一体式结构且形成一体式分隔件;
制备检测卡盒,具体包括:向所述检测腔内加入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向所述检测腔内加入分隔液,所述分隔液覆盖且密封所述第三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放入所述一体式分隔件,且将所述一体式分隔件固定在所述反应腔的底部;沿所述一体式分隔件与所述反应腔之间的间隙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所述第二反应试剂;沿所述一体式分隔件与所述反应腔之间的间隙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所述分隔液,所述分隔液和所述一体式分隔件配合以覆盖且密封所述第二反应试剂;向所述反应腔内加入混有磁珠的所述第一反应试剂及待检样品;在所述反应腔的顶部固定所述卡盒上盖,所述卡盒上盖密封所述反应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检测卡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分隔件的底部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钢珠和冻干试剂,所述钢珠和所述冻干试剂采用石蜡包埋;
在向所述反应腔内放入所述第二分隔件之前,制备检测卡盒还包括制备第二分隔件;制备第二分隔件,具体包括:通过熔化的所述石蜡将所述冻干试剂及所述钢珠包埋于所述存储腔内,待所述石蜡冷却凝固后,完成所述第二分隔件的制备;
采用制备好的所述检测卡盒进行核酸检测或蛋白检测,还包括:在加热所述检测腔之前,加热所述存储腔以熔化所述存储腔内的所述石蜡,且移动所述卡盒操纵部件以使所述存储腔内的所述钢珠撞击所述石蜡,待所述石蜡融化后所述冻干试剂被释放并溶于所述第三反应试剂中。
CN202311575564.3A 2023-11-23 2023-11-23 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7264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5564.3A CN117264750B (zh) 2023-11-23 2023-11-23 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5564.3A CN117264750B (zh) 2023-11-23 2023-11-23 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4750A CN117264750A (zh) 2023-12-22
CN117264750B true CN117264750B (zh) 2024-01-30

Family

ID=89204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5564.3A Active CN117264750B (zh) 2023-11-23 2023-11-23 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475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94322A1 (ja) * 2011-12-22 2013-06-27 株式会社 島津製作所 対象成分を操作するためのチップ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方法
CN112226350A (zh) * 2020-10-28 2021-01-15 北京贝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核提扩增一体化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3234591A (zh) * 2021-05-28 2021-08-10 宁波康程德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核酸快提试管、快提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4555828A (zh) * 2019-08-15 2022-05-27 达丽斯生物医学公司 诊断系统
CN116103116A (zh) * 2022-07-15 2023-05-12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酸分析卡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94322A1 (ja) * 2011-12-22 2013-06-27 株式会社 島津製作所 対象成分を操作するためのチップデバイ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方法
CN114555828A (zh) * 2019-08-15 2022-05-27 达丽斯生物医学公司 诊断系统
CN112226350A (zh) * 2020-10-28 2021-01-15 北京贝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核提扩增一体化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3234591A (zh) * 2021-05-28 2021-08-10 宁波康程德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核酸快提试管、快提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6103116A (zh) * 2022-07-15 2023-05-12 上海前瞻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核酸分析卡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4750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2757B2 (en) Microfluidic cartridge for processing and detecting nucleic acids
US11813609B2 (en) Microfluidic cartridge for molecular diagnosis
EP3812470B1 (en) Nucleic acid integrated detection method and detection reagent tube
US690875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kit for isolation nucleic acids or biological materials
CA2686597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extraction of nucleic acids
Du et al. SlipChip
US10589276B2 (en) Multi-functional microfluidics device for biological sample screening
KR20010093850A (ko) 핵산 증폭 반응을 수행하기 위한 1회용 시험 장치
CN113186080B (zh) 一种多头一体化核酸提取试管及方法
CN105733935A (zh) 一种核酸或蛋白制备及检测试剂卡盒
CN117264750B (zh) 检测卡盒及其使用方法
WO2017041023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esofluidic and/or microfluidic processes
US20200190506A1 (en) Device with controlled fluid dynamics, for isolation of an analyte from a sample
WO2023124229A1 (en) Molecular detecting device, nucleic acid detecting chip, method of processing and detecting molecular
WO2000025924A1 (en) Automated sample processor
KR102396874B1 (ko) 복수 개의 독립된 챔버가 구비되는 멀티 파이펫
CN117264749B (zh) 多指标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EP2042237A1 (en) Reactor system including reaction chambers and method for filling and emptying the reaction chambers
CN117282482B (zh) 试管的制备方法和试管的使用方法
CN217077624U (zh) 反应试剂盒和基因检测装置
KR20230107444A (ko) 체외진단용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체외진단 측정장치
CN115678737A (zh) 一种模块化抽提系统、组件、核酸提取仪及方法
CN113583803A (zh) 应用于分子诊断的核酸提取与扩增poct耗材及方法
JP2003531358A (ja) 小体積のサンプルおよび/または反応混合物を取り扱う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