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6566A - 钢筋捆扎机 - Google Patents

钢筋捆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6566A
CN117246566A CN202310709548.2A CN202310709548A CN117246566A CN 117246566 A CN117246566 A CN 117246566A CN 202310709548 A CN202310709548 A CN 202310709548A CN 117246566 A CN117246566 A CN 117246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layer
wire
contact member
reinforcing bar
re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095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岛英树
能登奈都美
小林宪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246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6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04G21/122Machines for joining reinforcing bars
    • E04G21/123Wire twist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02Applying and securing binding material around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e.g. using strings, wires, strips, bands or tapes
    • B65B13/025Hand-hel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10Bundling rods, sticks, or like elongate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接触构件磨损的技术。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所述钢筋捆扎机包括接触构件,在所述钢筋捆扎机使用所述钢丝捆扎所述钢筋的捆扎动作中,该接触构件与所述钢丝接触。所述接触构件包括:基材;以及表层,其覆盖所述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所述捆扎动作中与所述钢丝接触。所述表层的硬度比所述基材的硬度高。

Description

钢筋捆扎机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钢筋捆扎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钢筋捆扎机。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第1接触构件,在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的捆扎动作中,该第1接触构件与钢丝接触。此外,钢筋捆扎机包括第2接触构件和第3接触构件,在捆扎动作中该第3接触构件与第2接触构件接触并相对于第2接触构件相对地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59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若反复执行上述的钢筋捆扎机的捆扎动作,则第1接触构件有时因与钢丝接触而磨损,第2接触构件和第3接触构件有时因相互摩擦而磨损。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一种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接触构件磨损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接触构件,在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的捆扎动作中,该接触构件与钢丝接触。接触构件包括:基材;以及表层,其覆盖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捆扎动作中与钢丝接触。表层的硬度比基材的硬度高。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表层的硬度比基材的硬度高,因此与接触构件仅由基材构成的情况相比较,接触构件的表层即使与钢丝接触也不易磨损。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接触构件磨损。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第1接触构件;以及第2接触构件,其在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的捆扎动作中与第1接触构件接触,且相对于第1接触构件相对地移动。第1接触构件包括:第1基材;以及第1表层,其覆盖第1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第2接触构件包括:第2基材;以及第2表层,其覆盖第2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捆扎动作中与第1表层接触。第1表层的硬度比第1基材的硬度高。第2表层的硬度比第2基材的硬度高。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第1表层的硬度比第1基材的硬度高,第2表层的硬度比第2基材的硬度高,因此与第1接触构件仅由第1基材构成、第2接触构件仅由第2基材构成的情况相比较,第1接触构件的第1表层和第2接触构件的第2表层即使相互接触也不易磨损。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磨损的状况。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给送辊,在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时,该给送辊朝向钢筋送出钢丝。给送辊的表层的硬度为900HV以上。另外,HV表示维氏硬度。
给送辊在朝向钢筋送出钢丝时与钢丝接触。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给送辊的表层的硬度为900HV以上,因此给送辊的表层即使与钢丝接触也不易磨损。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给送辊磨损的状况。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第1给送辊,其在朝向钢筋送出钢丝时与钢丝接触,利用马达而旋转;以及第2给送辊,其在朝向钢筋送出钢丝时与钢丝接触。钢丝被夹在第1给送辊和第2给送辊之间,通过第1给送辊的旋转而被朝向钢筋送出。第1给送辊具备在朝向钢筋送出钢丝时供钢丝通过的槽。第1给送辊在槽内的硬度为1000HV以上。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第1给送辊在槽内的硬度为1000HV以上,因此第1给送辊即使在槽内与钢丝接触也不易磨损。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给送辊在槽内磨损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右前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后上方观察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的给送单元34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的引导部42附近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的上侧卷曲引导件66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的切割单元36切割钢丝W之前的切割单元36和绞合单元38的侧视图。
图8是实施例的切割单元36切割钢丝W之后的切割单元36和绞合单元38的侧视图。
图9是实施例的绞合单元38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例的丝杠轴126和滚珠128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的接触构件150的剖视图。
图12是实施例的第1给送齿轮58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例的第1给送齿轮58的剖视图。
图14是实施例的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剖视图。
图15是实施例的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钢筋捆扎机;34、给送单元;36、切割单元;38、绞合单元;50、给送马达;58、第1给送齿轮;60、第2给送齿轮;66、上侧卷曲引导件;76、前侧引导销;94、第1切割刀;96、第2切割刀;98、第1操作杆构件;98a、第1突部;100、第2操作杆构件;100a、第2突部;110、第1切割开口;112、第2切割开口;126、丝杠轴;128、滚珠;130、套筒;132、推板;134、滚珠槽;136、轴构件;138、左侧保持构件;140、右侧保持构件;150、接触构件;152、第1接触构件;154、第2接触构件;160、170、基材;162、172、表层;L1、L2、L3、厚度;R、钢筋;W、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代表性的且是非限定性的具体例详细地进行说明。该详细的说明单纯地意图向本领域技术人员示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的例子的详细内容,并不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此外,为了提供进一步得到改善的钢筋捆扎机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以下公开的追加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与其他的特征、技术方案分开使用或者与其他的特征、技术方案一起使用。
此外,在以下的详细的说明中公开的特征、工序的组合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在实施本发明时并不是必需的,仅是为了特别说明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具体例而记载的。进而,在提供本发明的追加的且有用的实施方式时,上述和下述的代表性的具体例的各种特征及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各种各样的特征并不是必须像在此记载的具体例那样或者像列举的顺序那样进行组合。
本说明书和/或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全部特征意图与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特征的结构分开地作为对原始申请的公开及主张权利的特定事项进行的限定,而各自且相互独立地公开。进而,全部的数值范围及与组织或集团相关的记载作为对原始申请的公开及主张权利的特定事项进行的限定,是带有将上述的中间的结构公开的意图而进行的。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接触构件,在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的捆扎动作中,该接触构件与钢丝接触。接触构件包括:基材;以及表层,其覆盖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捆扎动作中与钢丝接触。表层的硬度比基材的硬度高。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表层可以由陶瓷构成。
通常的陶瓷与其他的材料相比较为高硬度。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接触构件磨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陶瓷可以含有碳化钨。
一般来讲,碳化钨与其他的材料相比较为高硬度。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接触构件磨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表层的厚度可以为10微米以上。
在表层的厚度小于10微米时,有时由于表层自钢丝受到的力而使表层破损。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由于表层自钢丝受到的力而使表层破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表层的厚度可以为200微米以下。
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表层自基材剥离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表层的硬度可以为900HV以上。
一般来讲,所使用的钢丝的直径越大,接触构件越容易磨损。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在使用粗径的钢丝时,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接触构件磨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钢筋捆扎机可以还包括:给送马达;以及给送辊,其随着给送马达的旋转而旋转,从而朝向钢筋送出钢丝。接触构件可以构成给送辊。
一般来讲,给送辊由于朝向钢筋送出钢丝,因此容易磨损。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给送辊磨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钢筋捆扎机可以还包括在捆扎动作中切割钢丝的切割刀。接触构件也可以构成切割刀。
一般来讲,由于切割刀在切割钢丝时被强有力地压靠于钢丝,因此容易磨损。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切割刀磨损的状况。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第1接触构件;以及第2接触构件,在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的捆扎动作中,该第2接触构件与第1接触构件接触,且相对于第1接触构件相对地移动。第1接触构件包括:第1基材;以及第1表层,其覆盖第1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第2接触构件包括:第2基材;以及第2表层,其覆盖第2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捆扎动作中与第1表层接触。第1表层的硬度比第1基材的硬度高。第2表层的硬度比第2基材的硬度高。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1表层和第2表层可以分别由陶瓷构成。
通常的陶瓷与其他的材料相比较为高硬度。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磨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陶瓷也可以含有碳化钨。
一般来讲,碳化钨与其他的材料相比较为高硬度。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磨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1表层的厚度和第2表层的厚度可以分别为10微米以上。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第1表层的厚度和第2表层的厚度分别小于10微米时,由于第1表层和第2表层在捆扎动作中接触,因此第1表层和第2表层有时会破损。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第1表层和第2表层破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1表层的厚度和第2表层的厚度可以分别为200微米以下。
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表层自第1基材剥离以及第2表层自第2基材剥离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1表层的硬度和第2表层的硬度可以分别为900HV以上。
一般来讲,所使用的钢丝的直径越大,则对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之间作用越大的力。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在使用粗径的钢丝时,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磨损的状况。
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钢筋捆扎机可以还包括在捆扎动作中切割钢丝的切割单元。切割单元可以包括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
切割单元在切割钢丝时被强有力地压靠于钢丝,因此对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之间作用较大的力。因此,一般来讲,切割单元的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容易磨损。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接触构件和第2接触构件磨损的状况。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给送辊,在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时,该给送辊朝向钢筋送出钢丝。给送辊的表层的硬度为900HV以上。另外,HV表示维氏硬度。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钢筋捆扎机使用钢丝捆扎钢筋。钢筋捆扎机包括:第1给送辊,其在朝向钢筋送出钢丝时与钢丝接触,利用马达而旋转;以及第2给送辊,其在朝向钢筋送出钢丝时与钢丝接触。钢丝被夹在第1给送辊和第2给送辊之间,通过第1给送辊的旋转而被朝向钢筋送出。第1给送辊具备在朝向钢筋送出钢丝时供钢丝通过的槽。第1给送辊在槽内的硬度为1000HV以上。
(实施例)
如图1所示,钢筋捆扎机2使用钢丝W捆扎多个钢筋R。在钢筋捆扎机2中,与所使用的钢筋R的直径相应地使用各种各样的直径(例如直径0.5mm~2.5mm)的钢丝W。例如在捆扎直径为16mm以下(例如直径为16mm)的细径的钢筋R时使用具有1.6mm以下(例如0.8mm)的直径的钢丝W,在捆扎直径大于16mm(例如直径为25mm或32mm)的粗径的钢筋R时使用具有1.6mm以上(例如2.0mm)的直径的钢丝W。以下将绞合单元38(参照图3)的长度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钢筋捆扎机2包括主体4、卷筒支架6以及电池组B。主体4包括限定主体4的左半面的外形形状的左侧主体8、限定主体4的右半面的外形形状的右侧主体10、以及安装于右侧主体10的外侧的马达罩12。左侧主体8和右侧主体10利用多个螺钉S1固定在一起。右侧主体10和马达罩12利用多个螺钉S2固定在一起。
主体4包括主体壳体14、把手16以及电池安装部18。主体壳体14、把手16及电池安装部18一体地形成。把手16由使用者把持。在把手16的前表面上部安装有扳机20。电池组B能够相对于电池安装部18拆装。
卷筒支架6安装于主体壳体14的前侧下部。如图2所示,卷筒支架6能够收纳卷筒24。在卷筒24卷绕有钢丝W。在卷筒支架6的罩26打开的状态下,卷筒24能够相对于卷筒支架6拆装。
如图3所示,钢筋捆扎机2包括控制电路板30。控制电路板30收纳于电池安装部18。在扳机20被推入时,控制电路板30执行将钢丝W捆扎于钢筋R的捆扎动作。
钢筋捆扎机2包括给送单元34、切割单元36以及绞合单元38。给送单元34包括给送部40和引导部42。给送部40收纳于主体壳体14的前部。引导部42配置于主体壳体14的前部。切割单元36和绞合单元38收纳于主体壳体14。
如图4所示,给送部40包括给送马达50、减速部52、基体构件54、驱动齿轮56、第1给送齿轮58、第2给送齿轮60、释放杆62以及压缩弹簧64。给送马达50配置于右侧主体10(参照图1)的右侧,被马达罩12(参照图1)覆盖。利用从电池组B(参照图1)供给的电力使给送马达50进行动作。给送马达50例如是无刷马达。给送马达50被控制电路板30(参照图3)控制。减速部52将给送马达50的旋转减速而向驱动齿轮56传递。
基体构件54固定于主体壳体14(参照图1)。第1给送齿轮58的外周面与第2给送齿轮60的外周面啮合。第1给送齿轮5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基体构件54。第1给送齿轮58通过驱动齿轮56的旋转而旋转。第1给送齿轮58具有以在外周面绕旋转轴线一周的方式延伸的槽58a。第1给送齿轮58在槽58a内与钢丝W接触。第2给送齿轮6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释放杆62。第2给送齿轮60具有以在外周面绕旋转轴线一周的方式延伸的槽60a。第2给送齿轮60在槽60a内与钢丝W接触。
释放杆62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基体构件54。压缩弹簧64对释放杆62向第2给送齿轮60靠近第1给送齿轮58的方向施力。由此将第2给送齿轮60压靠于第1给送齿轮58。其结果为,将钢丝W夹持在第1给送齿轮58的槽58a和第2给送齿轮60的槽60a之间。当在将钢丝W夹持在第1给送齿轮58的槽58a和第2给送齿轮60的槽60a之间的状态下给送马达50旋转时,钢丝W移动。
如图5所示,引导部42包括上侧卷曲引导件66和下侧卷曲引导件68。上侧卷曲引导件66和下侧卷曲引导件68相对于主体壳体14的前端朝向前侧突出。
如图6所示,上侧卷曲引导件66包括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以及前侧引导销76。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固定于主体壳体14(参照图1)。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的前部的下表面70a具有相对于前后方向而言向上凸起的曲面形状。在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的前端附近形成有第1固定孔80。第1固定孔80沿厚度方向贯通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
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被夹在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的前部和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之间。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的下表面72a具有相对于前后方向而言向上凸起的曲面形状。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的下表面72a配置于比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的前部的下表面70a靠上侧的位置。在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的前端附近形成有第2固定孔82。第2固定孔82沿厚度方向贯通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第2固定孔82连接于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的下表面72a。
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配置于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的左侧。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的下表面74a具有相对于前后方向而言向上凸起的曲面形状。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的下表面74a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的前部的下表面70a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大致相同。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的右表面74b与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的左表面70b相对。在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的前端附近形成有第3固定孔84。第3固定孔84沿厚度方向贯通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
第1固定孔80、第2固定孔82及第3固定孔84在左右方向上排成一列。前侧引导销76插入到第1固定孔80、第2固定孔82及第3固定孔84中。
如图5所示,上侧卷曲引导件66具有上侧钢丝通路86。利用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的左表面70b、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的下表面72a及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的右表面74b(参照图6)划定上侧钢丝通路86。前侧引导销76的局部配置于上侧钢丝通路86。
下侧卷曲引导件68配置于上侧卷曲引导件66的下侧。下侧卷曲引导件68在上侧开口。下侧卷曲引导件68具有下侧钢丝通路88。
当给送马达50(参照图4)向第1方向D1(参照图4)旋转时,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通过旋转而将钢丝W向上侧钢丝通路86给送。给送到上侧钢丝通路86的钢丝W与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的下表面72a接触地从后侧朝向前侧通过上侧钢丝通路86。此外,钢丝W在通过上侧钢丝通路86时也与前侧引导销76接触。由此对钢丝W赋予朝下的卷曲趋势。将通过了上侧钢丝通路86的钢丝W向下侧钢丝通路88给送。给送到下侧钢丝通路88的钢丝W在从前侧朝向后侧通过了下侧钢丝通路88之后被朝向后方上侧给送。由此将钢丝W卷绕于钢筋R的周围。当在钢丝W的顶端附近被后述的保持单元124(参照图9)把持的状态下给送马达50向与第1方向D1相反的第2方向D2(参照图4)旋转时,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通过旋转而将钢丝W朝向卷筒24(参照图3)拉回。由此,钢筋R周围的钢丝W缩径而与钢筋R接触。
如图7所示,切割单元36包括基体构件92、引导构件93、第1切割刀94、第2切割刀96、第1操作杆构件98、第2操作杆构件100、第1轴102、第2轴104、连杆构件106、扭簧108、连接销114以及固定销115。
基体构件92利用多个螺钉S3(参照图3)固定于主体壳体14(参照图3)。基体构件92的前端利用螺钉S4和销P1(参照图8)固定于下侧卷曲引导件68。
如图5所示,引导构件93在基体构件92的前端附近配置于基体构件92的左侧。基体构件92和引导构件93利用螺钉S5固定。引导构件93具有引导孔93a。引导孔93a的宽度随着从下侧朝向上侧去在逐渐变窄之后变为恒定。由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参照图4)给送来的钢丝W通过引导孔93a。
第1切割刀94、第2切割刀96及引导孔93a配置在从给送部40朝向上侧卷曲引导件66给送钢丝W的通路上。第1切割刀94固定于基体构件92的前端附近。第1切割刀94不能相对于主体壳体14(参照图3)移动。第1切割刀94具有第1切割开口110。第1切割刀94插入到第2切割刀96。第2切割刀96以能够绕第1切割刀94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第1切割刀94。第2切割刀96能够相对于主体壳体14(参照图3)旋转。第2切割刀96具有第2切割开口112。在切割单元36切割钢丝W之前,第1切割开口110与第2切割开口112连通。钢丝W在从给送部40朝向上侧卷曲引导件66给送时被引导孔93a引导,而通过第1切割开口110和第2切割开口112。当在钢丝W通过了第1切割开口110和第2切割开口112的状态下,第2切割刀96绕第1切割刀94向第3方向D3转动时,第1切割刀94和第2切割刀96与钢丝W接触而切割钢丝W。
如图7所示,第1操作杆构件98和第2操作杆构件100利用第1轴102和第2轴104固定。第1轴102和第2轴104插入到第1操作杆构件98和第2操作杆构件100。第1轴102固定于基体构件92,第1操作杆构件98和第2操作杆构件100绕第1轴102转动。第2轴104插入到第1操作杆构件98的下端和第2操作杆构件100的下端。在第1操作杆构件98和第2操作杆构件100绕第1轴102转动时,第2轴104与第1操作杆构件98和第2操作杆构件100一同移动。第1操作杆构件98具备被绞合单元38操作的第1突部98a。第2操作杆构件100具备被绞合单元38操作的第2突部100a。
连杆构件106的后端固定于第2轴104。连杆构件106能够绕第2轴104转动。连杆构件106的前端借助连接销114固定于第2切割刀96。
扭簧108安装于第1轴102。扭簧108的一端抵接于第2轴104。在基体构件92固定有固定销115,扭簧108的另一端抵接于固定销115。扭簧108对第2轴104朝向前侧施力。
如图7所示,在切割单元36切割钢丝W之前,第2轴104位于比第1轴102靠前侧的位置。在朝向前侧操作第2突部100a时,如图8所示,第2轴104朝向后侧移动,连杆构件106随着第2轴104的移动而朝向后侧移动。由此,第2切割刀96向第3方向D3(参照图7)转动而切割钢丝W。
如图9所示,绞合单元38包括绞合马达116、减速部118以及保持部120。绞合马达116和减速部118支承于主体壳体14(参照图3)。利用从电池组B(参照图3)供给的电力使绞合马达116进行动作。绞合马达116例如是无刷马达。绞合马达116被控制电路板30(参照图3)所控制。减速部118将绞合马达116的旋转减速而向保持部120传递。
保持部120包括套筒单元122和保持单元124。套筒单元122包括丝杠轴126(参照图10)、滚珠128(参照图10)、套筒130以及推板132。
图10所示的丝杠轴126随着绞合马达116(参照图9)的旋转而旋转。丝杠轴126插入到套筒130(参照图9)。在丝杠轴126的外周面形成有滚珠槽134。滚珠槽134沿前后方向呈螺旋状延伸。滚珠128以能够在滚珠槽134内移动的方式保持于滚珠槽134。在套筒130(参照图9)的内表面形成有滚珠保持孔(省略图示),滚珠12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于滚珠保持孔。
如图9所示,推板132固定于套筒130。推板132配置于套筒130的后端附近。
保持单元124从套筒130的前侧插入到套筒130。保持单元124包括轴构件136、左侧保持构件138以及右侧保持构件140。在钢筋捆扎机2处于捆扎钢筋R之前的初始状态时,在轴构件136和左侧保持构件138之间形成有左侧钢丝通路142,在轴构件136和右侧保持构件140之间形成有右侧钢丝通路144。钢丝W能够通过左侧钢丝通路142和右侧钢丝通路144。
说明切割单元36和绞合单元38的动作。在绞合马达116向第4方向D4旋转时,丝杠轴126(参照图10)旋转,滚珠128(参照图10)在滚珠槽134(参照图10)内移动。套筒130相对于丝杠轴126前进,右侧保持构件140相对于轴构件136向左侧移动。由此,右侧钢丝通路144缩窄,在钢丝W的顶端附近的第1位置将钢丝W夹持在轴构件136和右侧保持构件140之间。在卷绕于钢筋R的钢丝W缩径之后绞合马达116向第4方向D4进一步旋转时,套筒130相对于丝杠轴126进一步前进,左侧保持构件138相对于轴构件136向右侧移动。由此,左侧钢丝通路142缩窄,在比第1位置靠卷筒24(参照图3)侧的第2位置将钢丝W夹持在轴构件136和左侧保持构件138之间。如图8所示,在绞合马达116向第4方向D4进一步旋转时,套筒130相对于丝杠轴126进一步前进,推板132将第2操作杆构件100的第2突部100a朝向前侧推出。通过第2轴104朝向后侧移动,使得连杆构件106朝向后侧移动。由此,第2切割刀96向第3方向D3(参照图7)转动而切割钢丝W。绞合马达116向图9所示的第4方向D4进一步旋转,在滚珠128移动至滚珠槽134的前端时,套筒130与丝杠轴126一同旋转。由此将钢丝W绞合。在将钢丝W绞合之后绞合马达116向与第4方向D4相反的第5方向D5旋转时,套筒130相对于丝杠轴126后退,另外与丝杠轴126一同旋转。在套筒130相对于丝杠轴126后退时,推板132将第1操作杆构件98的第1突部98a朝向后侧推出。如图7所示,通过第2轴104朝向前侧移动,使得切割单元36回归到初始位置。
在图1所示的钢筋捆扎机2执行使用钢丝W捆扎钢筋R的捆扎动作时,各种各样的构件与钢丝W接触,并且在两个构件相互接触的同时一个构件相对于另一个构件相对地移动。与钢丝W接触的构件、相互接触的两个构件为高硬度,从而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与钢丝W接触的构件、相互接触的两个构件也不会磨损。
与钢丝W接触的构件例如是第1给送齿轮58(参照图4)、第2给送齿轮60(参照图4)、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参照图6)、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参照图6)、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参照图6)、前侧引导销76(参照图6)、第1切割刀94(参照图5)、第2切割刀96(参照图5)、轴构件136(参照图9)、左侧保持构件138(参照图9)以及右侧保持构件140(参照图9)。以下将上述的与钢丝W接触的构件简称为接触构件150。
相互接触的两个构件例如是第1给送齿轮58(参照图4)和第2给送齿轮60(图4)、第1切割刀94(参照图5)和第2切割刀96(参照图5)、第1操作杆构件98(参照图7)和第1轴102(参照图7)、第2操作杆构件100(参照图7)和第1轴102(参照图7)、第2轴104(参照图7)和连杆构件106(参照图7)、连杆构件106(参照图7)和连接销114(参照图7)、连接销114(参照图7)和第2切割刀96(参照图7)、第1突部98a(参照图7)和推板132(参照图7)、第2突部100a(参照图7)和推板132(参照图7)、滚珠128(参照图10)和滚珠槽134(参照图10)。特别是在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的对、第1切割刀94和第2切割刀96的对、第1操作杆构件98和第1轴102的对、第2操作杆构件100和第1轴102的对、第2突部100a和推板132的对、滚珠128和滚珠槽134的对中,对两个构件的接触部位作用比较大的力。以下将相互接触的两个构件简称为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
如图11所示,接触构件150包括基材160和表层162。另外,在图11中,为了易于理解基材160和表层162的构造,而夸张地图示了基材160和表层162。基材160既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也可以由陶瓷构成,还可以由树脂材料构成。基材160既可以是由锭钢制成的钢基材,也可以是通过精密铸造而制造的钢基材,还可以是通过粉末冶金而制造的钢基材。由锭钢制成的钢基材例如可以是合金工具钢(SKS、SKD、SKT、SKH)、高速度工具钢(SKH)、铬钢(SCR)、铬钼钢钢材(SCM)、镍铬钢(SNC)、镍铬钼钢钢材(SNC)。通过精密铸造而制造的钢基材例如可以利用脱蜡法来制造。通过粉末冶金而制造的钢基材例如可以使用高速度工具钢(高速钢)的粉末(粉末高速钢)作为原料并利用MIM来制造。此外,通过粉末冶金而制造的钢基材也可以是高速度工具钢(SKH)、合金工具钢(SKD)。基材160的硬度为例如400HV以上、例如500HV以上、例如600HV以上、例如700HV以上、例如800HV以上。另外,HV表示维氏硬度。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基材160破损的状况。此外,基材160的硬度为例如1000HV以下、例如900HV以下、例如800HV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基材160难以制造(加工)的状况。
表层162构成接触构件150的外表面的至少局部,例如接触构件150的全部外表面。表层162覆盖基材160的表面的至少局部,例如基材160的整个表面。在表层162仅覆盖基材160的表面的局部的情况下,表层162配置于在捆扎动作中与钢丝W接触的区域。与钢丝W接触的区域例如在第1给送齿轮58中是槽58a,在第2给送齿轮60中是槽60a,在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中是第1上侧卷曲引导件70的左表面70b,在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中是第2上侧卷曲引导件72的下表面72a,在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中是第3上侧卷曲引导件74的右表面74b,在前侧引导销76中是前侧引导销76的侧面,在第1切割刀94中是第1切割开口110,在第2切割刀96中是第2切割开口112,在轴构件136中是轴构件136的侧面,在左侧保持构件138中是夹持钢丝W的前侧部分,在右侧保持构件140中是夹持钢丝W的前侧部分。
作为一例,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第1给送齿轮58的表层162。在第1给送齿轮58中,表层162形成于具有字母V形状的槽58a。即,利用高硬度的材料将槽58a增厚。在第1给送齿轮58中,在除槽58a以外的部位例如除了槽58a以外的外周面、侧面未形成表层162,基材160暴露。在第1给送齿轮58中,表层162仅形成于与钢丝W接触的部位,能有效地进行高成本的增厚处理(表层162的形成)。
图11所示的表层162由高硬度的材料构成。表层162既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也可以由陶瓷构成。从高硬度、低热膨胀性、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表层162优选由陶瓷构成。表层162由超硬合金例如将碳化钨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构成,所述材料可微量地含有除碳化钨以外的材料。所述材料中的碳化钨的重量含有率为例如80%以上、例如90%以上、例如95%以上、例如96%以上、例如97%以上、例如98%以上、例如99%以上、例如100%。表层162例如由高速钢、粉末高速钢构成。
表层162的硬度比基材160的硬度高。表层162的硬度为例如800HV以上、例如900HV以上、例如1000HV以上、例如1100HV以上、例如1200HV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表层162磨损的状况。在使用直径为1.6mm以上的粗径的钢丝W的情况下,表层162的硬度优选为900HV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在使用直径为1.6mm以上的粗径的钢丝W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表层162磨损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抑制表层162的磨损,表层162的硬度更优选为1000HV以上。
表层162的厚度L1为例如10微米以上、例如15微米以上、例如20微米以上、例如30微米以上、例如50微米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表层162磨损的状况。在使用直径为1.6mm以上的粗径的钢丝W的情况下,表层162的厚度L1优选为30微米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在使用直径为1.6mm以上的粗径的钢丝W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表层162磨损的状况。进而,表层162的厚度L1更优选为50微米以上。
表层162的厚度L1为例如400微米以下、例如300微米以下、例如200微米以下、例如100微米以下、例如80微米以下、例如60微米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表层162自基材160剥离的状况。在使用直径为1.6mm以上的粗径的钢丝W的情况下,表层162的厚度L1优选为200微米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在使用直径为1.6mm以上的粗径的钢丝W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随着反复执行捆扎动作而使表层162自基材160剥离的状况。而且,为了进一步抑制基材160与表层162的剥离,表层162的厚度L1更优选为100微米以下。
表层162例如通过喷镀而形成在基材160的表面上。具体而言,将成为表层162的原料的包覆材料(例如粉末状的包覆材料)加热,朝向基材160的表面吹送熔融的包覆材料。当熔融的包覆材料在基材160的表面上凝固时,在基材160的表面上形成表层162。由此成为基材160增厚的状态。在基材160由金属材料、陶瓷构成的情况下,即使向基材160的表面吹送熔融的包覆材料,也能够抑制基材160的表面熔融的状况。此外,在预先对基材160的表面进行粗糙化的情况下,通过熔融的包覆材料进入到基材160的表面上的凹部,从而能够进一步抑制表层162自基材160剥离的状况。
在基材160的表面上形成表层162的方法也可以是除喷镀以外的各种方法,例如也可以是激光熔覆、PTA。在激光熔覆和PTA中,在朝向基材160的表面吹送成为表层162的原料的包覆材料(例如包覆材料的原材料)的同时,通过加热而使包覆材料和基材160的表面熔融。当包覆材料和基材160的表面凝固时,在基材160的表面上形成表层162。由此成为基材160增厚的状态。
如图14所示,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分别包括基材170和表层172。基材170的材质和硬度的特征与基材160的材质和硬度的特征相同。
表层172构成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各自的外表面的至少局部,例如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各自的外表面的全部。表层172覆盖基材170的表面的至少局部例如基材170的整个表面。在表层172仅覆盖基材170的表面的至少局部的情况下,表层172配置于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相互接触的区域(第1接触构件152或第2接触构件154上的区域)。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相互接触的区域例如在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的对中是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相互啮合的第1给送齿轮58的外周面和第2给送齿轮60的外周面,在第1切割刀94和第2切割刀96的对中是第1切割刀94的外周面和第2切割刀96的内周面,在第1操作杆构件98和第1轴102的对中是第1操作杆构件98的内周面和第1轴102的外周面,在第2操作杆构件100和第1轴102的对中是第2操作杆构件100的内周面和第1轴102的外周面,在第2轴104和连杆构件106的对中是第2轴104的外周面和连杆构件106的内周面,在连杆构件106和连接销114的对中是连杆构件106的内周面和连接销114的外周面,在连接销114和第2切割刀96的对中是连接销114的外周面和第2切割刀96的内周面,在第1突部98a和推板132的对中是第1突部98a的表面和推板132的后表面,在第2突部100a和推板132的对中是第2突部100a的表面和推板132的前表面,在滚珠128和滚珠槽134的对中是滚珠128的表面和滚珠槽134的表面。
表层172的材质的特征与表层162的材质的特征相同。表层172的硬度比基材170的硬度高。表层172的硬度为例如800HV以上、例如900HV以上、例如1000HV以上、例如1100HV以上、例如1200HV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相对于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向第6方向D6移动,也能够抑制各个表层172磨损的状况。在对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各自的表层172作用比较大的力的结构的情况下,表层172的硬度优选为900HV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在对表层172作用比较大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表层172磨损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抑制表层172的磨损,表层172的硬度更优选为1000HV以上。
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的厚度L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的厚度L3既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表层172的厚度L2、L3为例如10微米以上、例如15微米以上、例如20微米以上、例如30微米以上、例如50微米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表层172磨损的状况。在对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各自的表层172作用比较大的力的结构的情况下,表层172的厚度L2、L3优选为30微米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在对表层172作用比较大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表层172磨损的状况。进而,表层172的厚度L2、L3更优选为50微米以上。
表层172的厚度L2、L3为例如400微米以下、例如300微米以下、例如200微米以下、例如100微米以下、例如80微米以下、例如60微米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能够抑制表层172自基材170剥离的状况。在对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各自的表层172作用比较大的力的结构的情况下,表层172的厚度L2、L3优选为200微米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在对表层172作用比较大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表层172自基材170剥离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抑制基材170与表层172的剥离,表层172的厚度L2、L3更优选为100微米以下。
表层172例如通过喷镀而形成在基材170的表面上。此外,在基材170的表面上形成表层172的方法也可以是除喷镀以外的各种方法,例如也可以是激光熔覆、PTA。
在变形例中,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分别由一种材料构成。在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中分别为,基材和表层是相同的材质(相同的材料)。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由高硬度的材料构成。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既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也可以由陶瓷构成。从高硬度、低热膨胀性、耐磨损性的观点出发,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优选由陶瓷构成。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由超硬合金例如将碳化钨作为主要成分的材料构成,所述材料可微量地包含除碳化钨以外的材料。所述材料中的碳化钨的重量含有率为例如80%以上、例如90%以上、例如95%以上、例如96%以上、例如97%以上、例如98%以上、例如99%以上、例如100%。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例如由高速钢、粉末高速钢构成。
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的硬度(例如表层的硬度)为例如800HV以上、例如900HV以上、例如1000HV以上、例如1100HV以上、例如1200HV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磨损的状况。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的硬度(例如表层的硬度)优选为900HV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结构,从而即使在使用直径为1.6mm以上的粗径的钢丝W的情况、对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作用比较大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磨损的状况。而且,为了进一步抑制磨损,接触构件150、第1接触构件152及第2接触构件154的硬度(例如表层的硬度)更优选为1000HV以上。
作为一例,参照图15说明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可以使用一种材料例如粉末高速钢来制造。即,第1给送齿轮58(第2给送齿轮60)的基材和表层是相同的材质(相同的材料)。在该情况下,第1给送齿轮58(第2给送齿轮60)的表层的硬度例如槽58a(槽60a)处的硬度优选为1000HV以上。由此能够抑制第1给送齿轮58(第2给送齿轮60)磨损的状况。为了进一步抑制磨损,第1给送齿轮58(第2给送齿轮60)的表层的硬度例如槽58a(槽60a)处的硬度优选为1100HV以上,更优选为1200HV以上。
(效果)
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使用钢丝W捆扎钢筋R。钢筋捆扎机2包括接触构件150,在钢筋捆扎机2使用钢丝W捆扎钢筋R的捆扎动作中,该接触构件150与钢丝W接触。接触构件150包括基材160和表层162,该表层162覆盖基材160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捆扎动作中与钢丝W接触。表层162的硬度比基材160的硬度高。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表层162的硬度比基材160的硬度高,因此与接触构件150仅由基材160构成的情况相比较,接触构件150的表层162即使与钢丝W接触也不易磨损。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接触构件150磨损的状况。
此外,表层162由陶瓷构成。
通常的陶瓷与其他的材料相比较为高硬度。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接触构件150磨损的状况。
此外,陶瓷含有碳化钨。
一般来讲,碳化钨与其他的材料相比较为高硬度。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接触构件150磨损的状况。
此外,表层162的厚度L1为10微米以上。
在表层162的厚度L1小于10微米时,有时由于表层162自钢丝W受到的力而使表层162破损。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由于表层162自钢丝W受到的力而使表层162破损的状况。
此外,表层162的厚度L1为200微米以下。
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表层162自基材160剥离的状况。
此外,表层162的硬度为900HV以上。
一般来讲,所使用的钢丝W的直径越大,接触构件150越容易磨损。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在使用粗径的钢丝W时,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接触构件150磨损的状况。
此外,钢筋捆扎机2还包括给送马达50和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给送辊的一例),该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随着给送马达50的旋转而旋转,从而朝向钢筋R送出钢丝W。接触构件150构成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
一般来讲,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由于朝向钢筋R送出钢丝W,因此容易磨损。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磨损的状况。
此外,钢筋捆扎机2还包括在捆扎动作中切割钢丝W的第1切割刀94或第2切割刀96(切割刀的一例)。接触构件150构成第1切割刀94或第2切割刀96。
一般来讲,第1切割刀94和第2切割刀96在切割钢丝W时被强有力地压靠于钢丝W,因此容易磨损。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切割刀94或第2切割刀96磨损的状况。
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使用钢丝W捆扎钢筋R。钢筋捆扎机2包括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在钢筋捆扎机2使用钢丝W捆扎钢筋R的捆扎动作中,该第2接触构件154与第1接触构件152接触,相对于第1接触构件152相对地移动。第1接触构件152包括基材170(第1基材的一例)和覆盖基材170的表面的至少局部的表层172(第1表层的一例)。第2接触构件154包括基材170(第2基材的一例)和表层172(第2表层的一例),该表层172覆盖基材170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捆扎动作中与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接触。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的硬度比第1接触构件152的基材170的硬度高。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的硬度比第2接触构件154的基材170的硬度高。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的硬度比第1接触构件152的基材170的硬度高,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的硬度比第2接触构件154的基材170的硬度高,因此与第1接触构件152仅由基材170构成、第2接触构件154仅由基材170构成的情况相比较,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即使相互接触也不易磨损。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磨损的状况。
此外,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分别由陶瓷构成。
通常的陶瓷与其他的材料相比较为高硬度。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磨损的状况。
此外,陶瓷含有碳化钨。
一般来讲,碳化钨与其他的材料相比较为高硬度。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磨损的状况。
此外,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的厚度L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的厚度L3分别为10微米以上。
根据上述的结构,在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的厚度L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的厚度L3分别小于10微米时,由于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在捆扎动作中接触,因此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有时会破损。根据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破损的状况。
此外,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的厚度L2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的厚度L3分别为200微米以下。
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自第1接触构件152的基材170剥离以及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自第2接触构件154的基材170剥离的状况。
此外,第1接触构件152的表层172的硬度和第2接触构件154的表层172的硬度分别为900HV以上。
一般来讲,所使用的钢丝W的直径越大,则对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之间作用越大的力。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在使用粗径的钢丝W时,也能够进一步抑制第1接触构件152和第2接触构件154磨损的状况。
此外,钢筋捆扎机2还包括在捆扎动作中切割钢丝W的切割单元36。切割单元36包括第1切割刀94(第1接触构件的一例)和第2切割刀96(第2接触构件的一例)。
切割单元36在切割钢丝W时被强有力地压靠于钢丝W,因此对第1切割刀94和第2切割刀96之间作用较大的力。因此,一般来讲,切割单元36的第1切割刀94和第2切割刀96容易磨损。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切割刀94和第2切割刀96磨损的状况。
本实施例的钢筋捆扎机2使用钢丝W捆扎钢筋R。钢筋捆扎机2包括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给送辊的一例),在钢筋捆扎机2使用钢丝W捆扎钢筋R时,该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朝向钢筋R送出钢丝W。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的表层162的硬度为900HV以上。
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在朝向钢筋R送出钢丝W时与钢丝W接触。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的表层162的硬度为900HV以上,因此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的表层162即使与钢丝W接触也不易磨损。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给送齿轮58或第2给送齿轮60磨损的状况。
本说明书的钢筋捆扎机2使用钢丝W捆扎钢筋R。钢筋捆扎机2包括:第1给送齿轮58(第1给送辊的一例),其在朝向钢筋R送出钢丝W时与钢丝W接触,利用给送马达50(马达的一例)而旋转;以及第2给送齿轮60(第2给送辊的一例),其在朝向钢筋R送出钢丝W时与钢丝W接触。钢丝W被夹在第1给送齿轮58和第2给送齿轮60之间,通过第1给送齿轮58的旋转而被朝向钢筋R送出。第1给送齿轮58具备在朝向钢筋R送出钢丝W时供钢丝W通过的槽58a。第1给送齿轮58在槽58a内的硬度为1000HV以上。
根据上述的结构,由于第1给送齿轮58在槽58a内的硬度为1000HV以上,因此第1给送齿轮58即使在槽58a内与钢丝W接触也不易磨损。即使反复执行捆扎动作,也能够抑制第1给送齿轮58在槽58a内磨损的状况。

Claims (17)

1.一种钢筋捆扎机,其使用钢丝捆扎钢筋,其中,
该钢筋捆扎机包括接触构件,在所述钢筋捆扎机使用所述钢丝捆扎所述钢筋的捆扎动作中,该接触构件与所述钢丝接触,
所述接触构件包括:
基材;以及
表层,其覆盖所述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所述捆扎动作中与所述钢丝接触,
所述表层的硬度比所述基材的硬度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表层由陶瓷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陶瓷含有碳化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表层的厚度为10微米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表层的所述厚度为200微米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表层的所述硬度为900HV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该钢筋捆扎机还包括:
给送马达;以及
给送辊,其随着所述给送马达的旋转而旋转,从而朝向所述钢筋送出所述钢丝,
所述接触构件构成所述给送辊。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该钢筋捆扎机还包括在所述捆扎动作中切割所述钢丝的切割刀,
所述接触构件构成所述切割刀。
9.一种钢筋捆扎机,其使用钢丝捆扎钢筋,其中,
该钢筋捆扎机包括:
第1接触构件;以及
第2接触构件,在所述钢筋捆扎机使用所述钢丝捆扎所述钢筋的捆扎动作中,该第2接触构件与所述第1接触构件接触,且相对于所述第1接触构件相对地移动,
所述第1接触构件包括:
第1基材;以及
第1表层,其覆盖所述第1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
所述第2接触构件包括:
第2基材;以及
第2表层,其覆盖所述第2基材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在所述捆扎动作中与所述第1表层接触,
所述第1表层的硬度比所述第1基材的硬度高,
所述第2表层的硬度比所述第2基材的硬度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第1表层和所述第2表层分别由陶瓷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陶瓷含有碳化钨。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第1表层的厚度和所述第2表层的厚度分别为10微米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第1表层的所述厚度和所述第2表层的所述厚度分别为200微米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所述第1表层的所述硬度和所述第2表层的所述硬度分别为900HV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筋捆扎机,其中,
该钢筋捆扎机还包括在所述捆扎动作中切割所述钢丝的切割单元,
所述切割单元包括所述第1接触构件和所述第2接触构件。
16.一种钢筋捆扎机,其使用钢丝捆扎钢筋,其中,
该钢筋捆扎机包括给送辊,在所述钢筋捆扎机使用所述钢丝捆扎所述钢筋时,该给送辊朝向所述钢筋送出所述钢丝,
所述给送辊的表层的硬度为900HV以上。
17.一种钢筋捆扎机,其使用钢丝捆扎钢筋,其中,
该钢筋捆扎机包括:
第1给送辊,其在朝向所述钢筋送出所述钢丝时与所述钢丝接触,利用马达而旋转;以及
第2给送辊,其在朝向所述钢筋送出所述钢丝时与所述钢丝接触,
所述钢丝被夹在所述第1给送辊和所述第2给送辊之间,通过所述第1给送辊的旋转而被朝向所述钢筋送出,
所述第1给送辊具备在朝向所述钢筋送出所述钢丝时供所述钢丝通过的槽,
所述第1给送辊在所述槽内的硬度为1000HV以上。
CN202310709548.2A 2022-06-17 2023-06-15 钢筋捆扎机 Pending CN1172465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98161A JP2023184171A (ja) 2022-06-17 2022-06-17 鉄筋結束機
JP2022-098161 2022-06-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6566A true CN117246566A (zh) 2023-12-19

Family

ID=8907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09548.2A Pending CN117246566A (zh) 2022-06-17 2023-06-15 钢筋捆扎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6558A1 (zh)
JP (1) JP2023184171A (zh)
CN (1) CN117246566A (zh)
DE (1) DE1020231155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40025584A1 (en) * 2022-07-21 2024-01-25 Abb Schweiz Ag Drive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06558A1 (en) 2023-12-21
JP2023184171A (ja) 2023-12-28
DE102023115524A1 (de) 2023-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46566A (zh) 钢筋捆扎机
JP5126101B2 (ja) 鉄筋結束機
US20160031576A1 (en) Reinforcing bar binding machine
KR20120027238A (ko) 면도기 카트리지와 그 카트리지를 구비한 기계식 면도기
US20230039457A1 (en) Binding machine
JP4729817B2 (ja) 鉄筋結束機
WO2018235390A1 (ja) 鉄筋結束機用ワイヤリールおよび鉄筋結束機用ワイヤリールの製造方法
EP0813935B1 (en) Paper cutting device
US11787582B2 (en) Binding machine
JP4014024B2 (ja) 魚釣用リール
JP2010052111A (ja) ワイヤカッター
US20040144068A1 (en) Binding machines
JP7302302B2 (ja) 結束機
CN117246567A (zh) 钢筋捆扎机
JP2023152250A (ja) 鉄筋結束機
CN111688970B (zh) 捆扎机
AU2023254948A1 (en) Binding machine
AU2023254949A1 (en) Binding machine
JP2023061809A (ja) 結束機
AU2023201293A1 (en) Binding machine
JP2023075730A (ja) 鉄筋結束機およびリール
JP2005045946A (ja) 巻線機のワイヤグリッパー
JP2004276033A (ja) プレス金型用パン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330261A (ja) ワイヤ式インパクトドツトヘツド用プリントワイヤ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