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4348A - 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4348A
CN117244348A CN202311087483.9A CN202311087483A CN117244348A CN 117244348 A CN117244348 A CN 117244348A CN 202311087483 A CN202311087483 A CN 202311087483A CN 117244348 A CN117244348 A CN 117244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ilter cartridge
air inlet
gas
dehumidif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74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奇
陈显闯
李生茂
赵晶
宋文清
李艳龙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Shandong Energy Environment Co ltd
Guoneng Beidian Shengl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Shandong Energy Environment Co ltd
Guoneng Beidian Shengl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Shandong Energy Environment Co ltd, Guoneng Beidian Shengli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Shandong Energy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8748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43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4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43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2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5/00 and B01D46/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颗粒物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筒除尘器,具体涉及破碎机、筛分机等设备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湿无组织粉尘治理所需滤筒除尘器。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和除湿套筒,所述滤筒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其中,所述除湿套筒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一一对应且连通,所述进气口高于所述出气口,且所述进气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出气口的口径。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可以使高含湿含尘气体中的水分与气体进行有效分离,为后续的滤筒除尘创造了有利条件,可延长滤筒的使用寿命,减少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颗粒物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具体涉及破碎机、筛分机等设备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高含湿无组织粉尘治理所需滤筒除尘器及其除湿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在破碎机、筛分机等设备作业过程中,由于设备内部空间的正压环境,一定量的粉尘随气体从排放口被排出,造成区域环境污染,此类粉尘往往含有较高的湿度,如利用碎煤机破碎褐煤,产生的煤尘含湿量可达30%以上,对于此类高含湿粉尘的治理成为新的行业需求。对于此类尘污染属于阵发式,气量小,含尘浓度变化较大,目前多采用干式滤筒除尘器,滤筒除尘器基于褶皱式滤筒结构,显著提升单位空间的过滤面积,具有处理效率高、高度集成、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布置灵活等特点,逐渐成为此类污染治理的主流技术装备。但对于高湿含尘气体,滤筒除尘器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主要是由于湿与灰形成的泥饼堵塞过滤空隙,进而造成除尘器性能快速降低。对于高含湿含尘气体的处理,目前大多数的滤筒除尘器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优化:(1)采用PTFE超疏水滤芯;(2)对含尘气体进行升温,气化含尘气体中的液滴。但是以上方式仍存在一定弊端,当采用高性能PTFE超疏水滤芯时,高含湿气体可明显缩短滤芯使用寿命,导致滤筒除尘器一次成本及使用成本均较高;而当对含尘气体进行升温时,产生巨大能耗,同时也会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PTFE超疏水滤芯或对含尘气体进行升温等方式处理高含湿含尘会增加成本及产生安全隐患的不足,从而提出了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该滤筒除尘器包括除湿套筒和位于所述除湿套筒内部的滤筒,所述除湿套筒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由于所述进气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气口的高度,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使得高含湿含尘气体经过除湿套筒后形成螺旋向下的运动,其中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趋向除湿套筒内层壁面运动,从而使高含湿含尘气体中的水分与气体进行有效分离,为后续的滤筒除尘创造了有利条件,可延长滤筒的使用寿命,减少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滤筒除尘器,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和除湿套筒,所述滤筒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其中,所述除湿套筒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高于所述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除湿套筒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更优选地,所述扰流凸点的形状为半球形。
优选地,所述除湿套筒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更优选地,所述疏灰疏水涂层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的中心比所述出气口的中心高2-5mm。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的表面积的1.5-3倍。
优选地,所述除湿套筒的材质为橡胶或金属;更优选地,所述橡胶为导电橡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电橡胶的电阻<103Ω。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的形状各自独立的为圆形或方形。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的设置密度为5×104-8×104个/m2
优选地,所述扰流凸点的设置密度为3×103-5×103个/m2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除尘方法,该方法在上述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实施,该方法包括:将含湿含尘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输入所述除湿套筒内,并形成螺旋向下的风场进行除湿,然后通过所述出气口进入所述滤筒内进行除尘,并通过所述净气体出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含湿含尘气体的相对含湿量为40-10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滤筒除尘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除湿套筒外层设置的含尘气体进气口大于同时高于内层设置的与其相连通的含尘气体出气口,使得高含湿含尘气体经过除湿套筒后形成螺旋向下的运动,其中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趋向除湿套筒内层壁面运动,从而使高含湿含尘气体中的水分与气体进行有效分离;
(2)在优选情况下,扰流凸点的设置阻挡小液滴运动,促进了小液滴的捕集与凝并,同时除湿套筒内层具有疏水疏灰涂层,在扰流凸点及疏水疏灰涂层存在条件下,同时加之含尘气体斜向下吹动,可以使液滴快速高效与气体分离;
(3)高含湿含尘气体经除湿套筒处理后,液滴被高效捕集,为后续的滤筒除尘创造了有利条件,可延长滤筒的使用寿命,减少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滤筒除尘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除湿套筒局部俯视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除湿套筒含尘气体进气口、出气口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滤筒;2、除湿套筒;3、净气体出口;4、进气口;5、出气口;6、扰流凸点;7、疏灰疏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尘气体进气口4和与所述进气口4相连通的出气口5,且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同时将所述进气口4的高度调整到高于所述出气口5的高度,可以使进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的高含湿含尘气体形成螺旋向下的运动,其中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壁面运动,从而使气液进行分离。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滤筒除尘器,如图1所示,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滤筒1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除尘滤筒。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密布设置所述进气口4。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4的设置密度为5×104-8×104个/m2,例如为5×104个/m2、6×104个/m2、7×104个/m2或8×104个/m2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密布设置所述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一一对应,且通过通道进行连通。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形状不限,只要相互连通。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形状各自独立的为圆形或方形。在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形状各自独立的为圆形。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形状为圆形时,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半径比值为1.5-3:1,例如为1.5:1、2:1、2.5:1或3:1。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为了使含湿含尘气体中的气液快速有效的分离,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高于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2-5mm,例如为2mm、2.5mm、3mm、3.5mm、4mm、4.5mm或5mm。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为了使含湿含尘气体中的气液快速有效的分离,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1.5-3倍,例如为1.5倍、2倍、2.25倍、2.5倍或3倍。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为了加速小液滴的捕集与凝并,从而使气液高效分离,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在本文中,所述“扰流凸点”指的是除湿套筒2内层表面凸起。在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凸起。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为了更好的促进小液滴的捕集与凝并,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扰流凸点6的设置密度为3×103-5×103个/m2,例如为3×103个/m2、3.5×103个/m2、4×103个/m2、4.5×103个/m2或5×103个/m2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为了使液滴快速高效与气体分离,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例如为氟碳涂层、纳米涂层或聚四氟乙烯涂层。在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为了避免所述除湿套筒2的表面形成电荷积累,从而影响含尘气体螺旋向下的运动,进而影响含湿含尘气体中的气液分离,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橡胶或金属,具体地,当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橡胶时,上述所述进气口4和所述出气口5可通过模具设计一次成型;当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金属时,上述所述进气口4和所述出气口5可通过激光打孔技术完成。在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为导电橡胶。在进一步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橡胶的电阻<103Ω。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比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高2-5mm。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比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高2-5mm;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1.5-3倍。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比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高2-5mm;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1.5-3倍;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橡胶或金属,所述橡胶为导电橡胶,所述导电橡胶的电阻<103Ω。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比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高2-5mm;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1.5-3倍;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橡胶或金属,所述橡胶为导电橡胶,所述导电橡胶的电阻<103Ω;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形状各自独立的为圆形或方形。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八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比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高2-5mm;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1.5-3倍;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橡胶或金属,所述橡胶为导电橡胶,所述导电橡胶的电阻<103Ω;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形状各自独立的为圆形或方形;所述进气口4的设置密度为5×104-8×104个/m2
在本发明所述滤筒除尘器的第九种实施方式中,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比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高2-5mm;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1.5-3倍;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橡胶或金属,所述橡胶为导电橡胶,所述导电橡胶的电阻<103Ω;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形状各自独立的为圆形或方形;所述进气口4的设置密度为5×104-8×104个/m2;所述扰流凸点6的设置密度为3×103-5×103个/m2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除湿除尘方法,该方法在上述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实施,该方法包括:将含湿含尘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4输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并形成螺旋向下的风场进行除湿,然后通过所述出气口5进入所述滤筒1内进行除尘,并通过所述净气体出口3排出。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湿含尘气体的相对含湿量为40%-100%,例如可以为50%、60%、70%、80%、90%或100%;所述含湿含尘气体的含尘量为100-2000mg/m3
在本发明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含湿含尘气体通过所述除湿套筒2外层设置的进气口4进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并通过与所述进气口4连通的出气口5进行排出,由于所述进气口4的高度与口径均大于所述出气口5,使进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的含湿含尘气体斜向下形成螺旋运动的风场,从而使其中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除湿套筒2内层壁面运动,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设置有扰流凸点6,可以加速液滴的捕集与凝并,同时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具有疏灰疏水涂层,可以使液滴快速高效与气体进行分离,经过所述除湿套筒2进行除湿后的含尘气体进入所述滤筒1中进行除尘,并从所述净气体出口排出。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滤筒除尘器,如图1所示,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一一对应且连通,在1m2的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上设置有5×104个所述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高于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2.5mm,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为圆形,且所述进气口4的半径为3mm,所述出气口的半径为2mm,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2.25倍,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电阻为800Ω的导电橡胶,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形状为半球形的扰流凸点6,在1m2的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上设置有3×103个所述扰流凸点6,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具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将相对含湿量为80%,含尘量为200mg/m3的含湿含尘气体通过所述除湿套筒2外层设置的进气口4进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并通过与所述进气口4连通的出气口5进行排出,由于所述进气口4的高度与口径均大于所述出气口5,使进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的含湿含尘气体斜向下形成螺旋运动的风场,从而使其中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除湿套筒2内层壁面运动,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设置有扰流凸点6,可以加速液滴的捕集与凝并,同时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具有疏灰疏水涂层,可以使液滴快速高效与气体进行分离,经过所述除湿套筒2进行除湿后的含尘气体进入所述滤筒1中进行除尘,并从所述净气体出口3排出,经检测,从所述净气体出口3排出的气体的含湿量为40%,含尘量为4mg/m3,经计算,除湿率为50%,除尘率为98%。
实施例2
一种滤筒除尘器,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一一对应且连通,在1m2的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上设置有6×104个所述进气口4,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高于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5mm,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为圆形,且所述进气口4的半径为3.5mm,所述出气口的半径为2.0mm,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3倍,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电阻为500Ω的导电橡胶,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形状为半球形的扰流凸点6,在1m2的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上设置有3.5×103个所述扰流凸点6,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具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将含湿量为90%,含尘量为100mg/m3的含湿含尘气体通过所述除湿套筒2外层设置的进气口4进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并通过与所述进气口4连通的出气口5进行排出,由于所述进气口4的高度与口径均大于所述出气口5,使进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的含湿含尘气体斜向下形成螺旋运动的风场,从而使其中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趋向除湿套筒2内层壁面运动,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设置有扰流凸点6,可以加速液滴的捕集与凝并,同时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具有疏灰疏水涂层,可以使液滴快速高效与气体进行分离,经过所述除湿套筒2进行除湿后的含尘气体进入所述滤筒1中进行除尘,并从所述净气体出口3排出,经检测,从所述净气体出口3排出的气体的含湿量为50%,含尘量为1mg/m3,经计算,除湿率为44.4%,除尘率为99%。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实施,所不同的是,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与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经检测,从所述净气体出口3排出的气体的含湿量为65%,含尘量为15mg/m3,经计算,除湿率为18.75%,除尘率为92.5%。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实施,所不同的是,所述进气口4的半径为3mm,所述出气口的半径为3mm,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与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相同。经检测,从所述净气体出口3排出的气体的含湿量为70%,含尘量为5mg/m3,经计算,除湿率为22.22%,除尘率为95%。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该滤筒除尘器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滤筒(1)和除湿套筒(2),所述滤筒(1)的上方设置有净气体出口(3),其中,所述除湿套筒(2)的外层和内层分别设置含湿含尘气体的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之间形成一个沿着所述出气口(5)方向逐渐缩小的通道,且所述进气口(4)高于所述出气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还设置有扰流凸点(6);
优选地,所述扰流凸点(6)的形状为半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套筒(2)的内层为疏灰疏水涂层(7);
优选地,所述疏灰疏水涂层(7)为聚四氟乙烯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的中心比所述出气口(5)的中心高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的表面积是所述出气口(5)的表面积的1.5-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套筒(2)的材质为橡胶或金属;
优选地,所述橡胶为导电橡胶;
优选地,所述导电橡胶的电阻<103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出气口(5)的形状各自独立的为圆形或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的设置密度为5×104-8×104个/m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筒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凸点(6)的设置密度为3×103-5×103个/m2
10.一种除湿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滤筒除尘器中实施,该方法包括:将含湿含尘气体通过所述进气口(4)输入所述除湿套筒(2)内,并形成螺旋向下的风场进行除湿,然后通过所述出气口(5)进入所述滤筒(1)内进行除尘,并通过所述净气体出口(3)排出;
优选地,所述含湿含尘气体的相对含湿量为40-100%。
CN202311087483.9A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 Pending CN1172443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7483.9A CN117244348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7483.9A CN117244348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4348A true CN117244348A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30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7483.9A Pending CN117244348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43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02C (zh) 高效组合型旋风袋式过滤器
US6270544B1 (en) Cyclone separator having a tubular member with slit-like openings surrounding a central outlet pipe
US8142730B2 (en) Two-stage granular moving-bed apparatus
CN107198907A (zh) 多管旋流耦合除尘除雾设备
CN104226055A (zh) 新型湿法干燥塔除尘器
CN103736604A (zh) 一种旋风湿式静电除尘器
CN204469891U (zh) 旋风式静电除尘空气净化器
KR101129782B1 (ko) 집진장치
KR100312018B1 (ko) 공기에 포함된 분진제거용 이중 원심분리기
CN117244348A (zh) 一种滤筒除尘器及除湿除尘方法
KR100980341B1 (ko) 전기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기
CN206853299U (zh) 多管旋流耦合除尘除雾设备
CN211367381U (zh) 一种圆盘干燥机
CN2936406Y (zh) 气液连锁分离式除雾设备
CN117414662A (zh) 一种除湿除尘装置及除湿除尘方法
KR100629438B1 (ko) 골재 제조용 집진장치
CN203235383U (zh) 一种集重力、旋风收尘于一体的卧式电收尘器
CA1137427A (en) Wet-wall electroinertial air cleaner
CN107126801A (zh) 一种超重力场组合电场的烟气净化装置
RU15986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ой очистки газовых сред
KR200432138Y1 (ko) 집진장치
CN216125396U (zh) 湿式除尘净化设备
CN114425208B (zh) 积垢盘和含尘气体净化装置
JPS6341073Y2 (zh)
KR101525033B1 (ko) 원심분리형 축류식 집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