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7347A -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7347A
CN117227347A CN202311236318.5A CN202311236318A CN117227347A CN 117227347 A CN117227347 A CN 117227347A CN 202311236318 A CN202311236318 A CN 202311236318A CN 117227347 A CN117227347 A CN 117227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ermal transfer
protective film
resi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63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静
李金洞
杜小冬
邓丽霞
王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zuo Zhuoli Film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Zhuoli Film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Zhuoli Film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ozuo Zhuoli Film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363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73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7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73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转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包括涂于在带基两侧表面的背涂层和热转印层,其中热转印层依次包含离型层、耐老化层、保护层、固色层和粘结层。该产品具有高效的热传递性能和增色性,不仅可以在不影响热敏打印效果的同时,使打印好的热敏标签具有出色的耐老化性能、耐溶剂腐蚀性、抗刮擦性,而且还具有保护打印头、增强打印头使用寿命的优点。经磨损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热转印层可达到载荷200g,耐摩擦200次热敏标签不变色,具有耐无水乙醇、机油、汽油、溶剂油、环己烷等溶剂的侵蚀性,解决了现有热敏纸不耐溶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转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热敏技术的发展,热敏转印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国内外对热敏打印纸的需求日益增多。
现有技术中,热敏打印技术具有打印噪音低,打印清晰度高,打印速度快、使用便捷等优点在各行各业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者对高质量、高性能的热敏打印纸的需求,但现有的热敏纸依旧存在着打印好的标签无法长时间保存、储存过程中字迹变浅、长时间连续打印对打印头损伤大的缺点。
随即出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可以很好的解决热敏打印标签无法长时间保存的缺点。目前市场上传统热转印膜结构大多包括载体层、离型层、保护层等。例如,公开号为CN 204641121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组合热转印膜结构,该热转印膜在载体膜表面需要涂布一层含有硅离型剂的离型层,导致其工序复杂,且降低了产品良率,增加了成本。又如,公开号为CN101508222 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产品装饰的热转印膜,但是该热转印膜的缺点在于产品中无油墨印刷保护层,转印后的花纹图案在使用中易刮伤污染,图案及产品外观得不到持久保护。说明现有技术中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基于此,本发明通过对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中各功能层的组分种类及用量进行调整,以期在保证制备覆有所述热转印保护膜的热敏纸具有耐老化性能、耐溶剂腐蚀性、抗刮擦性等特性的同时,还能增强打印头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产品,该产品具有高效的热传递性能和增色性,不仅可以在不影响热敏打印效果的同时,使打印好的热敏标签具有出色的耐老化性能、耐溶剂腐蚀性、抗刮擦性,而且还具有保护打印头、增强打印头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包括涂于在带基两侧表面的背涂层和热转印层,其中热转印层依次包含离型层、耐老化层、保护层、固色层和粘结层;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在使用时,利用热转印技术与热敏纸同步打印,具体为,采用热转印方式将热转印层转印到热敏纸上,再分隔为若干热敏标签,使打印好的热敏标签的印迹表面精准的附上一层保护层,该保护层具有高效的热传导性能,同时固色层在打印过程中会发生显色反应,弥补打印过程中由于增加薄膜带来的热量损失,导致热敏纸打印过程中热量不足、印迹颜色浅的问题;同时粘结层提供足够的粘合力,使保护层牢牢的附着在热敏标签的表面,赋予热敏标签出色的耐老化性能、耐溶剂腐蚀性、抗刮擦性,使热敏标签能够长期存放;同时在打印过程中,背涂层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打印头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带基,具体例如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OPET)薄膜、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背涂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固化剂5~10%,抗静电剂3~8%,余量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水性聚氨酯树脂35~40%,基材润湿剂3~10%,余量为水性聚乙烯微粉蜡。
进一步的,所述耐老化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环氧树脂20~30%,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10~15%,余量为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氯化聚丙烯树脂15~25%,聚酯树脂30~40%,余量为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固色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5~25%,聚乙烯醇15~25%,羟甲基纤维素10~15%,苯磺酰胺3~8%,润湿分散剂2~5%,余量为荧烷类热敏染料。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水性萜烯树脂30~35%,水性聚酯树脂30~35%,水性酚醛树脂30~35%。
进一步的,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5.5~6.6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1~0 .2μm,离型层厚度为0.2~0.4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4~0.6μm,保护层厚度为0.5~0.7μm,固色层厚度为0.6~0.8μm,粘结层厚度为0.2~0.4μm。
进一步的,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带基的一侧表面首先涂布背涂层;
(2)在步骤(1)中的带基另一侧表面涂布离型层;
(3)在步骤(2)所制备的离型层表面制备耐老化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将环氧树脂、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溶解,然后均匀的涂布在离型层上,烘干后即为耐老层;
(4)在步骤(3)所制备的耐老化层表面制备保护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溶解氯化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得到澄清的混合液,将该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耐老化层表面,烘干即为保护层;
(5)在步骤(4)所制备的保护层表面制备固色层: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和苯磺酰胺加入到纯水中溶解,加入润湿分散剂,分散均匀后加入荧烷类热敏染料,研磨,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保护层上,吹干即为固色层;
(6)在步骤(5)所制备的固色层表面制备粘结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带基一侧表面涂布背涂层:首先用丁酮稀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形成溶液,然后在溶液中加入固化剂和抗静电剂混合均匀后,均匀的涂布在带基一侧的表面,120-130℃烘干形成背涂层,备用;
(2)在步骤(1)中的带基另一侧表面涂布离型层:用纯水将水性聚氨酯树脂和基材润湿剂混合均匀后,将水性聚乙烯微粉蜡加入该混合液中,分散并进行研磨,研磨后粒径要求<1.5μm,将研磨好的混合物均匀的涂在带基不含背胶层的一侧,100-110℃烘干后即为离型层;
(3)在步骤(2)所制备的离型层表面制备耐老化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将环氧树脂、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溶解,然后均匀的涂布在离型层上,80-90℃烘干后即为耐老层;
(4)在步骤(3)所制备的耐老化层表面制备保护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溶解氯化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得到澄清的混合液,将该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耐老化层表面,80-90℃烘干即为保护层;
(5)在步骤(4)所制备的保护层表面制备固色层: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和苯磺酰胺加入到纯水中并加热至50-6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润湿分散剂,分散均匀后加入荧烷类热敏染料,研磨至粒径0.4-0.6μm,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保护层上,25-30℃吹干即为固色层;
(6)在步骤(5)所制备的固色层表面制备粘结层:将水性萜烯树脂、水性聚酯树脂和水性酚醛树脂加入到纯水中混合均匀,将该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固色层表面,25-30℃烘干后即为粘结层。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背涂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丁酮: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固化剂:抗静电剂=5:(4-5):0.3:0.2。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离型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纯水:水性聚氨酯树脂:水性聚乙烯微粉蜡:基材润湿剂=(2-3):3:4:0.5。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耐老化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丁酮:甲苯:环氧树脂: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2:4:(1-1.5):1.5:(1-1.5),具体配比为2:4:1.4:1.5:1.1,或者为2:4:1.2:1.5:1.3。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保护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丁酮:甲苯:氯化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3-4):(3-4):0.6:0.9:1.5。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固色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纯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苯磺酰胺:润湿分散剂:荧烷类热敏染料=6:0.8:0.8:0.6:0.3:0.2:(1-1.5)。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6)中,所述粘结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纯水:水性萜烯树脂:水性聚酯树脂:水性酚醛树脂=(1-2):1:1:1。
具体的,本发明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配合热敏纸使用,使用时,通过热转印的方式将热转印层转移到热敏标签表面,粘结层使其牢牢的附着在热敏标签表面,赋予热敏标签上的信息优异的耐老化性能、耐溶剂腐蚀性、抗刮擦性。
本发明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改善了热敏标签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字迹变浅消失的缺陷,使其在物流、仓储、餐饮、零售、医药、文件管理、化学标签等应用领域发挥更大的使用价值,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现有热敏标签的缺陷,所提供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粘贴于承印基体后,其牢固可靠,具有出色耐老化性能、耐溶剂腐蚀性、抗刮擦性。
2、采用摩擦力测试仪进行磨损测试,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热转印层可达到载荷200g,耐摩擦200次热敏标签不变色(现有热敏标签摩擦10次变色);
3、耐磨耗试验机测试表明,本发明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热转印层具有耐无水乙醇、机油、汽油、溶剂油、环己烷等溶剂的侵蚀性,解决了现有热敏纸不耐溶剂的问题。
4、就本发明所提供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而言,制备时,可参考现有热转印条码打印碳带技术进行制备,技术成熟度较高,制备方法简便,易于用。因而使得本发明具有较好地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意义。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不需要实验昂贵的仪器设备,易于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在介绍具体实施例前,就下述实施例中部分物料性能情况简要介绍说明如下。
带基所采用的BOPET膜,厚度为3.5±0.5μm,纵向拉伸强度不小于45MPa;BOPP膜,厚度为3.5±0.5μm,纵向拉伸强度不小于30MPa;BOPE膜,厚度为3.5±0.5μm,纵向拉伸强度不小于35MPa;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背涂层采用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与固化剂、抗静电剂混合制备而成。
水性聚氨酯树脂性能要求为:pH为7.0-8.0,最低成膜温度<30℃;
水性聚乙烯微粉蜡:球状结构,软化点:100-110℃,平均粒径≤7.5μm;
环氧树脂:环氧当量:550-650,软化点:80-85℃;
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分子量700-1000,软化点:85-120℃;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橡胶重量比为33/67,25℃时,25%甲苯溶液粘度>50000mPa*s;
氯化聚丙烯树脂:含氯量(质量分数)28-32%,20%甲苯溶液粘度800-1200mPa*s;
聚酯树脂:分子量20000-30000,玻璃化温度<25℃,软化点120℃;
丙烯酸树脂:分子量160000-200000,玻璃化温度35℃;
水性萜烯树脂:乳液粘度<200,pH值6.0-8.0;
水性聚酯树脂:乳液粘度500-1200mPa*s,pH值4.0-7.0。
其中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为液体状,水性聚氨酯树脂、水性萜烯树脂、水性聚酯树脂和水性酚醛树脂均为乳液状。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在使用时,利用热转印技术与热敏纸同步打印,具体为,采用热转印方式将热转印层转印到热敏纸上,再分隔为若干热敏标签,使打印好的热敏标签的印迹表面精准的附上一层保护层,该保护层具有出色的耐老化性能、耐溶剂腐蚀性、抗刮擦性,能够使热敏标签具备长期存放的特点;所述热转印技术与热敏纸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包括涂于在带基两侧表面的背涂层和热转印层,其中热转印层依次包含离型层、耐老化层、保护层、固色层和粘结层;
所述带基,具体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OPET)薄膜;
所述背涂层,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固化剂:抗静电剂=4.5:0.3:0.2;
所述离型层,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水性聚氨酯树脂:水性聚乙烯微粉蜡:基材润湿剂=3:4:0.5;
所述耐老化层,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环氧树脂: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1.4:1.5:1.1;
所述保护层,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氯化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2:3:5;
所述固色层,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荧烷类热敏染料: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苯磺酰胺:润湿分散剂=1.3:0.8:0.8:0.6:0.3:0.2;
所述粘结层,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水性萜烯树脂:水性聚酯树脂:水性酚醛树脂=1:1:1;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5.5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1μm,离型层厚度为0.2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4μm,保护层厚度为0.5μm,固色层厚度为0.6μm,粘结层厚度为0.2μm。
本实施例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带基一侧表面涂布背涂层:首先用丁酮稀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液形成固含量(固体与溶液的重量比)为15-20%的溶液,然后在溶液中加入固化剂和抗静电剂混合均匀后,均匀的涂布在带基一侧的表面,120-130℃烘干后,备用;所述背涂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丁酮: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液(厂家:鑫威新材,型号:550UR):固化剂(厂家:上海西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型号:交联剂XR-500):抗静电剂(广州希驿化工有限公司,型号:KD-3)=5:4.5:0.3:0.2;
(2)在步骤(1)中的带基另一侧表面首先涂布离型层:用纯水将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和基材润湿剂混合均匀后,将水性聚乙烯微粉蜡加入该混合液中,分散并进行研磨,研磨后粒径要求<1.5μm,将研磨好的混合物均匀的涂在带基不含背胶层的一侧,100-110℃烘干后即为离型层;所述离型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纯水: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厂家:欧宝迪树脂(深圳)有限公司,型号:U8001):水性聚乙烯微粉蜡(厂家: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型号:PEW-0511):基材润湿剂(厂家:比克化学,型号:DISPERBYK-2010)=2.5:3:4:0.5;
(3)在步骤(2)所制备的离型层表面制备耐老化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将环氧树脂、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溶解,然后均匀的涂布在离型层上,80-90℃烘干后即为耐老层;所述耐老化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丁酮:甲苯:环氧树脂(厂家:天太高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型号:TT708):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厂家:禾宝塑化,型号:酚醛树脂2402):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厂家:美国科腾KRATON,型号:G1651)=2:4:1.4:1.5:1.1;
(4)在步骤(3)所制备的耐老化层表面制备保护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溶解氯化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得到澄清的混合液,将该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耐老化层表面,80-90℃烘干即为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丁酮:甲苯:氯化聚丙烯树脂(厂家:深圳吉田化工,型号:氯化聚丙烯E0101-X):聚酯树脂(厂家:苏州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型号:HT1150):丙烯酸树脂(厂家:上海博立尔化工,型号:BM218)=3.5:3.5:0.6:0.9:1.5;
(5)在步骤(4)所制备的保护层表面制备固色层: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和苯磺酰胺加入到纯水中并加热至50-6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润湿分散剂,分散均匀后加入荧烷类热敏染料,研磨至粒径0.4-0.6μm,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保护层上,30℃吹干即为固色层;所述固色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纯水: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厂家:浙江圣效化学品有限公司):聚乙烯醇(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型号:BP-24):羟甲基纤维素(厂家:河北新丰化工有限公司):苯磺酰胺(厂家:广东方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N-丁基苯磺酰胺):润湿分散剂(厂家:比克化学,型号:BYKJET-9177):荧烷类热敏染料(厂家:湖北玖丰隆化工有限公司,具体成分:3-N-异戊基-N-乙氨基-6-甲基-7-苯氨基荧烷)=6:0.8:0.8:0.6:0.3:0.2:1.3;
(6)在步骤(5)所制备的固色层表面制备粘结层:将水性萜烯树脂乳液、水性聚酯树脂乳液和水性酚醛树脂乳液加入到纯水中混合均匀,将该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固色层表面,30℃烘干后即为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中,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纯水:水性萜烯树脂乳液(厂家:上海水兴实业有限公司,型号:TAMANOL E-100):水性聚酯树脂乳液(厂家:上海灿森化工有限公司,型号:CS-2189W):水性酚醛树脂乳液(厂家:上海兴谙实业有限公司,型号:M512)=4:2:2:2。
实施例2
实施例2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带基,具体为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5.7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1μm,离型层厚度为0.2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4μm,保护层厚度为0.5μm,固色层厚度为0.8μm,粘结层厚度为0.2μm。
实施例2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实施例3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5.9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1μm,离型层厚度为0.2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4μm,保护层厚度为0.5μm,固色层厚度为0.8μm,粘结层厚度为0.4μm。
实施例3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实施例4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6.6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2μm,离型层厚度为0.4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6μm,保护层厚度为0.7μm,固色层厚度为0.8μm,粘结层厚度为0.4μm。
实施例4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实施例5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带基,具体例如为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薄膜;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6.6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2μm,离型层厚度为0.4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6μm,保护层厚度为0.7μm,固色层厚度为0.8μm,粘结层厚度为0.4μm。
实施例5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实施例6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带基,具体例如为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6.6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2μm,离型层厚度为0.4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6μm,保护层厚度为0.7μm,固色层厚度为0.8μm,粘结层厚度为0.4μm。
实施例6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实施例7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耐老化层,以质量比计,各组分为,环氧树脂: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1.2:1.5:1.3;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6.6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2μm,离型层厚度为0.4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6μm,保护层厚度为0.7μm,固色层厚度为0.8μm,粘结层厚度为0.4μm。
实施例7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实施例8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6.6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2μm,离型层厚度为0.4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6μm,保护层厚度为0.7μm,固色层厚度为0.8μm,粘结层厚度为0.4μm。
实施例8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8制备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进行性能测试:
1、采用常规耐磨耗实验仪进行磨损测试,具体为,将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附着到热敏标签表面,检测方法:使用摩擦力测试仪球型磨头进行耐磨测试,载荷200g,记录热敏纸摩擦印记变黑时的摩擦次;结果显示摩擦次数可达250次;相比之下,未附着保护膜的热敏纸摩擦50次,摩擦轨迹变黑。
2、使用耐磨耗试验机进行耐溶剂测试,具体为,将保护膜的热转印层转印到表面无覆膜热敏纸表面,载荷500g,分别使用无水乙醇、机油、环己酮、汽油、溶剂油、环己烷浸湿的摩擦布进行摩擦测试,摩擦至热敏纸浸湿,记录摩擦次数;结果显示摩擦次数均可达到40次;相比之下,未附着保护膜的热敏标签在进行环己酮、汽油、环己烷摩擦测试时,标签被测试试剂浸湿后,印记变黑。
3、采用3M胶带剥离试验仪测试,具体为,将 宽 度 为 19mm , 粘 合 力 为2.91N/19mm~3.33N/19mm,基材为 PE、胶黏剂为合成丙烯酸胶,溶剂为芳香类胶带,用负荷20N±0.5N,宽度为 45mm 的橡胶金属滚轮压辊,往返滚压三次粘贴在平板试样的烫印面上,放置5min ~ 10min , 以 0.6m/s ~1.0m/s 的速度揭开胶带;结果显示印迹无脱落翘边现象。
4、采用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箱测试,具体为,人工加速老化,黑板温度为 50±3℃,不喷水,相对湿度 65%±5%,试样品正面收到波长为 290~800nm光 线 的 辐 射 , 辐 射强 度 为550W/m2±50W/m2,试验时间为1200h;试验结果显示,印迹无明显的褪色、变色、皱纹、起泡、开裂、起层或卷边的痕迹;相比之下,普通热敏标签在经过人工加速老化实验后,印迹出现褪色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涂于在带基两侧表面的背涂层和热转印层,其中热转印层依次包含离型层、耐老化层、保护层、固色层和粘结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涂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固化剂5~10%,抗静电剂3~8%,余量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水性聚氨酯树脂35~40%,基材润湿剂3~10%,余量为水性聚乙烯微粉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老化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环氧树脂20~30%,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10~15%,余量为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氯化聚丙烯树脂15~25%,聚酯树脂30~40%,余量为丙烯酸树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色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5~25%,聚乙烯醇15~25%,羟甲基纤维素10~15%,苯磺酰胺3~8%,润湿分散剂2~5%,余量为荧烷类热敏染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以质量百分比计,各组分为,水性萜烯树脂30~35%,水性聚酯树脂30~35%,水性酚醛树脂30~3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总厚度为5.5~6.6μm,其中带基厚度为3.5μm,背涂层厚度为0 .1~0 .2μm,离型层厚度为0.2~0.4μm,耐老化层厚度为0.4~0.6μm,保护层厚度为0.5~0.7μm,固色层厚度为0.6~0.8μm,粘结层厚度为0.2~0.4μm。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带基的一侧表面涂布背涂层;
(2)在步骤(1)中的带基另一侧表面涂布离型层;
(3)在步骤(2)所制备的离型层表面制备耐老化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将环氧树脂、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溶解,然后均匀的涂布在离型层上,烘干后即为耐老层;
(4)在步骤(3)所制备的耐老化层表面制备保护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溶解氯化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得到澄清的混合液,将该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耐老化层表面,烘干即为保护层;
(5)在步骤(4)所制备的保护层表面制备固色层: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和苯磺酰胺加入到纯水中溶解,加入润湿分散剂,分散均匀后加入荧烷类热敏染料,研磨,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保护层上,吹干即为固色层;
(6)在步骤(5)所制备的固色层表面制备粘结层。
10.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带基的一侧表面涂布背涂层:首先用丁酮稀释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形成溶液,然后在溶液中加入固化剂和抗静电剂混合均匀后,均匀的涂布在带基一侧的表面,120-130℃烘干形成背涂层,备用;
(2)在步骤(1)中的带基另一侧表面涂布离型层:用纯水将水性聚氨酯树脂和基材润湿剂混合均匀后,将水性聚乙烯微粉蜡加入该混合液中,分散并进行研磨,研磨后粒径要求<1.5μm,将研磨好的混合物均匀的涂在带基不含背胶层的一侧,100-110℃烘干后即为离型层;
(3)在步骤(2)所制备的离型层表面制备耐老化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将环氧树脂、改性叔丁基酚醛树脂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溶解,然后均匀的涂布在离型层上,80-90℃烘干后即为耐老层;
(4)在步骤(3)所制备的耐老化层表面制备保护层:用丁酮甲苯混合溶剂溶解氯化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得到澄清的混合液,将该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耐老化层表面,80-90℃烘干即为保护层;
(5)在步骤(4)所制备的保护层表面制备固色层: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聚乙烯醇、羟甲基纤维素和苯磺酰胺加入到纯水中并加热至50-60℃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润湿分散剂,分散均匀后加入荧烷类热敏染料,研磨至粒径0.4-0.6μm,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保护层上,25-30℃吹干即为固色层;
(6)在步骤(5)所制备的固色层表面制备粘结层:将水性萜烯树脂、水性聚酯树脂和水性酚醛树脂加入到纯水中混合均匀,将该混合液均匀的涂布在固色层表面,25-30℃烘干后即为粘结层。
CN202311236318.5A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72273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6318.5A CN117227347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36318.5A CN117227347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7347A true CN117227347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96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6318.5A Pending CN117227347A (zh) 2023-09-25 2023-09-25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73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85654C (en) Thin film adhesive labe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CN112976840B (zh) 一种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2064B (zh) 一种可快速打印的热转印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61223B (zh) 一种耐溶剂和耐磨标签打印的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306903A1 (en) Thin film adhesive labe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EP3463923A1 (en) Solvent resistant glossy printable substrates and their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CN113178128A (zh) 一种用于热转印的耐高温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28355B (zh) 一种适用于多类型基材的树脂色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77540B (zh) 一种转印印迹超耐高温的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5358A (zh) 一种覆膜热敏纸及其加工工艺
CN117227347A (zh) 一种热敏用热转印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4415B (zh) 一种热升华打印不干胶标签
CN105172409A (zh) 一种复合热转印色带的制备方法
CN114312061B (zh) 一种耐磨适用多基材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4677B (zh) 一种热敏记录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2852247B (zh) 一种强耐受性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124883B (zh) 一种含uv材料的高耐性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61220B (zh) 一种用于多类型基材的热转印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3950B (zh) 一种结构色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60789A (zh) 一种软标打印用黑色树脂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5786A (zh) 一种适用于热升华软标印刷的高浓度和高均匀性的铜版纸涂层
JP3589326B2 (ja) 印字印刷兼用ポリスチレンフィルムおよび該フィルムを表面基材とする粘着フィルム
CN116852883A (zh) 一种热升华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10132A (zh) 一种能转印高解析度图案且耐摩擦的热转印片及制备方法
JP2015006780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