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5855A - 一种通风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25855A CN117225855A CN202311355888.6A CN202311355888A CN117225855A CN 117225855 A CN117225855 A CN 117225855A CN 202311355888 A CN202311355888 A CN 202311355888A CN 117225855 A CN117225855 A CN 1172258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supplementing
- cavity
- plate
- fume ho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356 contamin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1100000331 toxic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588 tox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1 toxic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2—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using chambers or hoods covering the area
- B08B15/023—Fume cabinets or cupboards, e.g. for laborato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02A50/2351—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PM], e.g. carbon smoke microparticles, smog, aerosol particles, dust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柜,包括柜体、补风系统、上补风模块,上外补风口朝向内腔顶侧的隔断通道设置,上外补风口不是从视窗外补风。本发明能够改善内腔的气流组织,防止通风柜的污染物的泄漏。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一种通风柜”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号为202210690117.1,申请日为2022年06月17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风柜。
背景技术
通风设备一般可以被描述为将一个工作空间内的废气、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等气体排除至工作空间外(通常为室外)的设备,该种设备在工业和生活中均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生产中产生有毒有害或颗粒物气体的厂房,研发机构的生物和化学实验室,烹饪时产生油烟的厨房等场合,均需要通风设备将一定工作空间内的毒害气体和颗粒物与使用人员相隔离,防止使用人员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并将有毒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排出室外。
通风柜是实验室中控制污染物的重要设备。其功能是控制柜内散发的污染物,并使其顺利排到室外,而不会通过通风柜的操作口散逸到室内,危害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但,现有的通风柜存在污染物外溢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通风柜存在污染物外溢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风柜,通过设置具有上外补风口的上补风模块,上外补风口向阻隔通道补风,清扫并稀释视窗内侧污染物,加快顶部旁通进风速度,防止污染物通过旁通外溢,消除惰性流动在视窗内侧的聚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通风柜,包括:柜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构成工作腔,所述内腔的前侧形成有向室内环境敞开的前开口;补风系统,用于向所述通风柜补风;上补风模块,设于所述内腔的顶侧,与所述补风系统连通,所述上补风模块包括上外补风口,所述上外补风口朝向内腔顶侧的隔断通道设置,所述上外补风口不是从视窗外补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外补风口的补风可以清扫并稀释视窗内侧污染物,加快顶部旁通(即隔断通道)进风速度,防止污染物通过旁通外溢,消除惰性流动在视窗内侧的聚集,提升用户使用通风柜的安全性。
此外,上外补风口向隔断通道提供的气流(风幕或风帘)不影响面风速,在防止污染物通过旁通外溢的同时,还可以使柜内散发的污染物,顺利排到室外,而不会通过通风柜的操作口散逸到室内,危害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隔断件,隔断件,设于所述前开口处,并位于所述内腔的顶侧,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所述隔断件与所述内腔的底侧间隔设置;视窗,设于所述隔断件的外侧,所述视窗能够沿所述高度方向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沿所述柜体的深度方向,所述视窗和所述隔断件间隔设置,并形成隔断通道,所述隔断通道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上外补风口朝向所述隔断通道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补风模块包括:所述上补风模块包括:上补风箱体,所述上补风箱体具有上补风风腔和与上补风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上补风风腔设有孔板,外界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上补风风腔,经所述孔板后由所述上外补风口流出所述上补风箱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补风风腔包括第一上补风风腔和第二上补风风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上补风风腔连通,所述上外补风口与所述第二上补风风腔连通;所述孔板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上补风风腔和所述第二上补风风腔之间;外界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上补风风腔,经所述导流板后进入所述第二上补风风腔,并由所述上外补风口流出所述上补风箱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弧形板、连接板和底板,所述弧形板面向所述内腔设置,所述连接板沿高度方向延伸并背向所述内腔设置,所述上外补风口设于所述底板;
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上补风风腔位于所述第一上补风风腔下方;
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向上倾斜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设有多个滤风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进风口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上外补风口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下段导流板、中段导流板和上段导流板,所述下段导流板、所述中段导流板和所述上段导流板与所述内腔的后部内衬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与排风系统连通;
所述下段导流板上设有下排风区域,所述中段导流板上设有中排风区域;
所述上段导流板包括延伸段,沿所述柜体的深度方向,所述延伸段与所述中段导流板间隔设置以形成回转通道,所述回转通道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来自所述上外补风口的补风量的至少80%从所述回转通道进入所述排风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外补风口至内腔的底侧的高度在750mm至1600mm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外补风口的风速在0.3m/s至1.5m/s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外补风口沿所述工作腔的左右宽度方向延伸。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的正视图一;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的侧视图一;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的剖视图一;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的剖视图二;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的侧视图二;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中补风模块的立体图一;
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中上补风模块的剖视图;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中上补风模块的侧视图;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中补风模块的立体图二;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中补风通道和垫高块的立体图;
图1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中补风模块的立体图三;
图1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的俯视图一;
图13是图1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中补风模块的立体图四;
图1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的俯视图二;
图16是图1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中导流板的侧视图;
图1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柜内的气流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5,本申请提供一种通风柜1,包括柜体10。柜体10具有顶部内衬板101、底部内衬板102、后部内衬板103、左内衬板105(参见图17)、右内衬板104。其中,顶部内衬板101和底部内衬板102沿通风柜1的高度方向(图1至图5中Z方向所示)相对设置,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沿通风柜1的宽度方向(图1中X方向所示)相对设置,顶部内衬板101沿通风柜1的深度方向(图2至图4中Z方向所示)位于通风柜1的后侧。上述顶部内衬板101、底部内衬板102、后部内衬板103、左内衬板105、右内衬板104围成了柜体10的内腔S,内腔S构成通风柜1的工作腔(图2、图3和图5中S所示),内腔S的前侧(沿深度方向与后部内衬板103相对的一侧)形成有向室内环境敞开的前开口1a。示例性地,前开口1a作为操作口。
示例性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柜体10的下方(即内腔S的下方)设有底柜13,该底柜13可以用于储藏实验所需的试剂及材料。图1中示出了柜体10下方设有三个底柜13,但底柜13的数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要求设置相应数量的底柜13。
当通风柜1放置于室内环境中时,使用者作业所面对的是柜体10的前开口1a,在柜体10的前开口1a处设有隔断件13和视窗14。参考图2至图5,隔断件13沿柜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参见图3和图4),位于内腔S的顶侧(顶部内衬板101下方),沿柜体10的高度方向,隔断件13与内腔S的底侧(例如是底部内衬板102)间隔设置。图5中示出,隔断件13倾斜设置。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隔断件13沿高度方向竖立设置。示例性地,隔断件13沿宽度方向与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连接。示例性地,隔断件13是隔断玻璃。
上述的视窗14设于隔断件13的外侧,视窗14能够沿柜体10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打开前开口1a,或者,视窗14能够沿柜体10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也即,视窗14能够沿柜体10的高度方向相对隔断件13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本实施例中,沿柜体10的深度方向,视窗14和隔断件13间隔设置,并形成隔断通道P1(旁通),隔断通道P1与内腔S连通。其中,隔断通道P1是沿通风柜1的宽度方向延伸(图3和图4所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3和图4,本申请的通风柜1还包括门楣板141,门楣板141位于柜体10的视窗14的外侧顶部。即,沿深度方向,视窗14位于隔断件13和门楣板141之间。
继续参考图2至图5,本申请的通风柜1还包括补风系统40和排风系统50。其中,补风系统40是用于向通风柜1的内腔S补风(例如是向各补风模块提供空气,补气气流如B所示)。排风系统50用于将经过前开口1a进入工作腔的空气(图5中Q1所示)、经过补风系统40进入工作腔和后述的隔断通道P1的空气(图5中Q2、Q3、Q4和Q5所示)从工作腔排出(排气气流如P所示)。其中,Q4来自后述的侧补风模块(例如立柱),后文会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风柜1还包括上补风模块20和下补风模块30。其中,上补风模块20设于内腔S的顶侧(例如是顶部内衬板101下方),与补风系统40连通,上补风模块20包括上内补风口21和上外补风口22,上内补风口21朝向工作腔设置,并位于后部内衬板103和隔断件13之间的空间内;上外补风口22朝向隔断通道P1设置,示例性地,上外补风口22位于隔断通道P1内。示例性地,上述的上内补风口21和上外补风口22分别沿通风柜1的宽度方向延伸。
示例性地,在宽度方向上,上内补风口21能够朝向工作腔内部斜向下方送风或者水平送风或者竖直向下送风(图5中Q2和Q6所示)。这样设置,内腔S上部形成流通导道,减少涡流,将涡流推至柜体10的背部,使其远离使用者,并加快顶部的排污效率,缩短污染物停留时间,减少污染物的高密度聚集。
本申请设置了上外补风口22,在宽度方向上,上外补风口22能够向隔断通道P1送风(图5中Q5所示),也就是说,本申请的通风柜1的视窗14外侧没有设置补风结构,上外补风口22不是从视窗14外补风,而是从视窗14和隔断件13之间的隔断通道P1补风。这样设置后,上外补风口22的补风可以清扫并稀释视窗14内侧污染物,加快顶部旁通(隔断通道P1)进风速度,防止污染物通过旁通外溢,消除惰性流动在视窗14内侧的聚集,提升用户使用通风柜1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高度方向,上外补风口22至内腔S的底侧的高度在750mm至1600mm之间。上外补风口22的风速在0.3m/s至1.5m/s之间。这样设置后,上外补风口22向隔断通道P1提供的气流(风幕或风帘)不影响面风速,在防止污染物通过旁通外溢的同时,还可以使柜内散发的污染物,顺利排到室外,而不会通过通风柜1的操作口散逸到室内,危害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上述的下补风模块30设于内腔S的底侧,与补风系统40连通。示例性地,沿高度方向,下补风模块30与上述的隔断通道P1间隔设置。下补风模块30包括下补风口31,下补风口31沿宽度方向延伸,下补风口31至少是朝向工作腔设置。示例性地,下补风口31能够朝向工作腔内部斜向上方送风或者水平送风或者竖直向下送风(图5中Q3所示)。
参考图6,本申请的工作腔内的补风来源包括:上外补风口22、上内补风口21、下补风口31、前开口1a。示例性地,上内补风口21的补风量占比25%,上外补风口22的补风量占比15%,下补风口31的补风量占比50%。
由于上述的上内补风口21、上外补风口22以及下补风口31沿着工作腔的左右宽度方向延伸,因此能够均匀地送出空气,防止湍流的形成。减低操作人员吸入有害物质的风险,各补风口吹出的风形成了“空气屏障”,能够起到缓冲工作腔内和柜外环境空气的作用,有效防止溢流风险。同时,设置上述各补风口后,不但可以减少从前开口1a送入的风量,从而减少空调能耗,而且由于上内补风口21的设置能够在工作腔内建立稳定的推拉式空气流动模式,因此大大降低了工作腔内的空气溢流的风险。
下面对上补风模块20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7至图9,上补风模块20包括:上补风箱体。示例性地,参考图5,上补风箱体设于隔断件13和内腔S的顶部内衬板101之间,隔断件13支撑上补风箱体。但本申请不限于此,能够将上补风箱体安装于内腔S的顶部内衬板101,实现向工作腔和隔断通道P1送风的安装方式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例如,上补风箱体沿宽度方向与左衬板和右衬板连接。
上补风箱体具有上补风风腔(例如包括后述的第一上补风风腔S1、第二上补风风腔S2和第三上补风风腔S3)和与上补风风腔连通的上补风进风口2011,上补风风腔设有孔板(包括后述的导流板205和上补风滤风板206),外界空气由上补风进风口2011进入上补风风腔,经孔板后分别由上内补风口21和上外补风口22流出上补风箱体。即,本申请的上补风模块20是一个箱体结构,该箱体具有上补风风腔,外界空气由上补风进风口2011进入上补风风腔后,经过孔板的稳流作用,使得外界空气进上内补风口21和上外补风口22出风均匀。
本申请中,图7和图8示出上补风箱体的上补风风腔为一个,并在宽度方向延伸。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补风箱体的上补风风腔可以是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
如图7和图9所示,上述的上补风箱体和孔板(包括后述的导流板205和上补风滤风板206)分别通风柜1的宽度方向延伸。
参考图7和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补风风腔包括第一上补风风腔S1、第二上补风风腔S2和第三上补风风腔S3。即,上补风风腔包括三个风腔。其中,上补风进风口2011设于第一上补风风腔S1,并与第一上补风风腔S1连通;上内补风口21设于第二上补风风腔S2,并与第二上补风风腔S2连通;上外补风口22设于第三上补风风腔S3,并与第三上补风风腔S3连通。沿高度方向(图8中Z方向所示),第二上补风风腔S2位于第一上补风风腔S1和第三上补风风腔S3之间,第一上补风风腔S1、第二上补风风腔S2和第三上补风风腔S3连通。
孔板包括导流板205和上补风滤风板206,导流板205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一滤风孔20531,上补风滤风板206上设有沿宽度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滤风孔2061。沿高度方向,导流板205位于第一上补风风腔S1和第二上补风风腔S2之间;外界空气由上补风进风口2011进入第一上补风风腔S1,上补风滤风板206位于第二上补风风腔S2与第三上补风风腔S3之间。也就是说,导流板205和上补风滤风板206将上补风风腔分隔为第一上补风风腔S1、第二上补风风腔S2和第三上补风风腔S3。
来自补风系统40的外界空气由上补风进风口2011进入第一上补风风腔S1,沿导流板205流动并穿过导流板205上的第一滤风孔20531到达第二上补风,在第一上补风风腔S1内,风速降低,动压转化为静压,起到稳压作用。在静压作用下,风量为均匀穿过导流板205上的滤风孔,从导流板205上的滤风孔出来的风在宽度方向已达到风速均匀。
风量到达第二上补风风腔S2后,大部分风量从上内出风口排出,进入工作腔,小部分风量经过上补风滤风板206上的第二滤风孔2061到达第三上补风风腔S3。即,第二上补风风腔S2的出风量大于第三上补风风腔S3的出风量。也就是,上外出风口的风量小于上内出风口的风量。这样设置,可以不影响面风速。示例性地,可以通过上补风滤风板206上的穿孔排布的密集度来决定经过上补风滤风板206的风量。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内出风口的开孔面积是上外出风口的开孔面积的1.5倍至4倍。
到达第三上补风风腔S3的风量从上外出风口排出,进入隔断通道P1。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补风风腔不限于是三个风腔,可以更多数量的风腔,例如是四个风腔,也可以是更少数量的风腔,例如是两个。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补风风腔包括第一上补风风腔S1和第二上补风风腔S2,例如是将图8中的上补风滤风板206去除,原第二风腔和第三风腔合并为一个风腔。上内补风口21和上外补风口22均设于第二上补风风腔S2,并分别与第二上补风风腔S2连通。
从而,孔板包括导流板205,导流板205位于第一上补风风腔S1和第二上补风风腔S2之间;外界空气由上补风进风口2011进入第一上补风风腔S1,经导流板205后进入第二上补风风腔S2,并分别由上内补风口21和上外补风口22流出上补风箱体。
本申请实施例是以三个风腔为示例说明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上补风风腔S1、第二上补风风腔S2或第三上补风风腔S3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由多个子腔所形成。
继续参考图7至图9,本申请的上补风箱体包括顶板201、弧形板202、连接板204和底板203,弧形板202面向内腔S设置,连接板204沿高度方向延伸并背向内腔S设置,上内补风口21设于弧形板202,上外补风口22设于底板203;沿高度方向,上补风进风口2011设于顶板201,第二上补风风腔S2位于第一上补风风腔S1下方。
如图7和图8所示,导流板205沿宽度方向延伸至与箱体的端板208连接以与顶板201、弧形板202和连接板204围成第一上补风风腔S1,上补风滤风板206沿宽度方向延伸至与箱体的端板208连接以与导流板205、弧形板202、底板203和连接板204围成第二上补风风腔S2,上补风滤风板206沿宽度方向延伸至与箱体的端板208连接以与延伸通道207围成第三上补风风腔S3。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导流板205包括第一倾斜段2053,第一倾斜段2053向上倾斜与连接板204连接,第一倾斜段2053设有多个第一滤风孔20531。导流板205的第一滤风孔20531设于第一倾斜段2053,可以防止风对着第一滤风孔20531吹,风从第一倾斜段2053上的第一滤风孔20531板流出后,吹扫到连接板204上,起到稳流作用。
上述底板203向下还凸设有延伸通道207,延伸通道207的内腔S形成第三上补风风腔S3,第三上补风风腔S3与第二上补风风腔S2连通,延伸通道207的端部设有上外出风口。示例性地,延伸通道207位于上述的隔断通道P1内,可以充分清扫并稀释视窗14内侧污染物,加快顶部旁通进风速度,防止污染物通过旁通外溢,消除惰性流动在视窗14内侧的聚集,并且还使得通风柜1的结构紧凑。
示例性地,沿高度方向,第一倾斜段2053与上补风进风口2011错开设置,第一倾斜段2053与上外补风口22相对设置。即,上补风进风口2011不是正对着第一倾斜段2053设置,可以防止风直吹第一倾斜段2053上的第一滤风孔20531,使得出风均匀。同时,沿高度方向,第一倾斜段2053的多个第一滤风孔20531、上补风滤风板206以及上外出风口一一对应。在静压作用下,从上补风滤风板206上的第二滤风孔2061出来的风在宽度方向已达到风速均匀,继而由上外出风口吹向隔断通道P1的风速均匀,不影响面风速。还可以起到调节上外出风口的出风量的作用。
示例性地,上补风进风口2011设于顶板201靠近内腔S的一端。例如,图8中示出,上补风进风口2011设于上补风箱体的左侧,第一倾斜段2053设于上补风箱体的右侧。这样设置后,外界空气从上补风进风口2011进入第一上补风风腔S1后,会沿着深度方向流动,并流向第一倾斜段2053上的第一滤风孔20531,使得外界空气在第一上补风风腔S1内的流动距离延长了,这利于第一滤风孔20531的出风均匀。
示例性地,导流板205还包括直段2052,直段2052与第一倾斜段2053未与连接板204连接的一端连接,直段2052和第一倾斜段2053呈钝角(图8中α的补角)设置。示例性地,导流板205的直段2052平行于顶板201。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直段2052的延长线和第一倾斜段2053的延长线的夹角是α,20°≤α≤80°。在此参数范围内,可以使得第一滤风孔20531的出风均匀。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8,直段2052的延长线和第一倾斜段2053的延长线的交点(图8中O所示)到连接板204的距离是W,30mm≤W≤150mm。这样设置,也可以使得第一滤风孔20531的出风均匀。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流板205还包括第二倾斜段2051,第二倾斜段2051向上倾斜与弧形板202连接,直段20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倾斜段2053和第二倾斜段2051连接。示例性地,沿高度方向,上补风进风口2011位于第二倾斜段2051上方。这样设置后,外界空气从上补风进风口2011进入第一上补风风腔S1,会沿着第二倾斜段2051的斜面下来,减小阻力损失,利于风向第一倾斜段2053流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补风滤风板206一端与连接板204连接,另一端与底板203连接。上补风滤风板206搭接于底板203,并垂直于连接板204,延伸通道207由上补风滤风板206和连接板204分别与上补风滤风板206的连接处向下延伸,且延伸通道207的一侧壁(图8中所示的延伸通道207的右侧壁)与连接板204处于同一平面。图8中示出,延伸通道207的左侧壁与底板203连接,并向下延伸。示例性地,延伸通道207呈倒梯形状。方便将延伸通道207伸入隔断通道P1内。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上补风箱体的结构不限于是图8所示的结构,具有上补风进风口2011、上补风风腔、上外补风口22和上内补风口21的结构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参考图7和图9,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补风进风口2011为狭长槽,上补风进风口2011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图9中示出了两个上补风进风口201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补风进风口2011的数量可以是更多个,能够实现向上补风风腔提供外界空气的即可。
参考图2至图6以及图9,本申请的补风系统40包括设于柜体10的顶部的补风通道41,补风通道41的顶部设有补风进风口411,补风通道41的底部设有补风出风口412(参见图10),内腔S的顶部内衬板101设有第一过风通道1012,顶部内衬板101位于补风通道41和上补风箱体之间,补风出风口412、第一过风通道1012和上补风进风口2011连通。也就是说,补风从补风进风口411进入补风通道41,流经补风通道41底部的补风出风口412、顶部内衬板101上的第一过风通道1012、上补风进风口2011,进入上补风模块20的上补风风腔。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和图9,通风柜1还包括垫高块1011,沿高度方向,垫高块1011位于补风通道41和顶部内衬板101之间,补风通道41与顶部内衬板101间隔设置,并形成过线通道(供线缆穿过);垫高块1011设有第二过风通道10111,补风出风口、第一过风通道1012、第二过风通道10111和上补风进风口2011连通。补风从补风通道41底部的补风出风口412,通过垫高块1011,顶部内衬板101,进入上补风模块20。上述垫高块1011上面或下面与补风通道41及顶部内衬板101接触,贴合面贴密封泡棉。
由于设置了垫高块1011,补风通道41不会与顶部内衬板101大面积接触,不会压着通风柜1使用到的线缆,方便维护设备时更改相应的线缆。
参考图9和图10,上述的补风出风口412、第一过风通道1012、第二过风通道10111、上补风进风口2011分别为狭长槽,补风出风口412、第一过风通道1012、第二过风通道10111和上补风进风口2011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并一一对应。图9和图10示出,补风出风口412、第一过风通道1012、第二过风通道10111和上补风进风口2011分别是两个,在高度方向,每个补风出风口412、第一过风通道1012、第二过风通道10111和上补风进风口2011一一对应,相当形成了两个独立的补风路径,相互不会干涉。
参考图2至图6、图9,本申请的补风系统40还包括进风通道42,与补风通道41连通,进风通道42沿高度方向延伸,位于柜体10的后侧,沿柜体10的深度方向,工作腔位于进风通道42和下补风口31之间;调整通道43,沿柜体10的深度方向延伸,沿深度方向,调整通道43具有入口和出口,调整通道43的入口与进风通道42的出口连通;上补风模块20包括出风通道,出风通道上设有下补风口31,出风通道的入口与调整通道43的出口连接。
示例性地,由进风通道42下来的外界空气进入调整通道43,相当于是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外界空气经过调整通道43内的孔板后,减少了射流对流场不均的影响,并将部分动压转化为静压,降低外界空气的速度,最终出风口的出风风速均匀,从而可由下补风口31向通风柜1的工作腔均匀送风,起到稳压降噪的作用。
示例性地,进风通道42包括沿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进风通道42和第二进风通道42,所述两个进风通道42分别沿高度延伸。
示例性地,补风通道41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部分412、第二部分413及第三部分414,第一部分412与其中一个进风通道42连通,补风进风口411设于第二部分413,第三部分414与另外一个进风通道42连通。示例性地,补风通道41的第一部分412和第三部分414分别沿深度方向延伸,延伸通道207的第二部分412沿宽度方向延伸。
在流体力学中:流体都具有“粘性”的特性,流体在管道流动过程中,管道中间流速最快,管道内壁处流速最慢。原因是:流体与管壁存在互相的摩擦,称为粘性力,粘性力阻碍流动。
在通柜左右内侧壁(即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为流速最慢的位置,捕捉能力最弱。往往是污染物逃逸的位置。
为此,参考图6和图11,本申请的通风柜1还包括:侧补风模块,包括面向内腔S的后侧设置的侧出风口,侧补风模块与补风系统40连通。侧补风模块向面向内腔S的后侧(例如后述的导流板205)吹风,加快流动,即加快内壁面流速,消除惰流或回流,增强内壁污染物捕捉能力。从而,本申请在内壁处增加主动送风结构,减少污染物泄漏的风险。
也就说,参考图5和图6,本申请的工作腔内的补风来源包括:上外补风口22(Q2)、上内补风口21(Q2)、下补风口31(Q3)、前开口1a(Q1)和侧出风口(Q4)。
示例性地,下补风模块30和/或上补风模块20与侧补风模块连通,以向侧补风模块的风腔提供补风气流。即,通过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下补风模块30向侧补风模块的风腔提供补风气流,或者,通过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补风模块20向侧补风模块的风腔提供补风气流,或者同时通过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下补风模块30和上补风模块20向侧补风模块的风腔提供补风气流。
下面详细介绍侧补风模块的具体结构。
参考图1、图6和图17,本申请实施例的通风柜1还包括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沿通风柜1的宽度方向,下补风模块30位于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之间。沿深度方向,左立柱11位于左内衬板105前侧,右立柱12位于右内衬板104前侧。也即,左内衬板105安装于左立柱11面向内腔S后侧的一侧,右内衬板104安装于右立柱12面向内腔S后侧的一侧。
参考图11至图13,右立柱12包括右立柱第一进风口1211和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右立柱补风风腔,右立柱12面向内腔S的部分设有右立柱出风口,右立柱补风风腔通过右立柱出风口与补风系统40连通,右立柱出风口与右立柱补风风腔连通。
上述的侧补风模块包括左立柱补风风腔、左立柱出风口、左立柱第一进风口。
示例性地,左立柱11的结构和右立柱12的结构相同。左立柱11面向内腔S的部分设有左立柱出风口,左立柱补风风腔通过左立柱出风口与补风系统40连通,左立柱出风口与左立柱补风风腔连通。
上述的侧补风模块包括右立柱补风风腔、右立柱出风口、右立柱第一进风口1211。
即,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分别形成了侧补风模块。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是通过左立柱11形成侧补风模块,或者通右立柱12分别形成侧补风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以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同时形成侧补风模块为示例说明。
参考图13,右立柱12还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右立柱侧补风滤风板1224,右立柱侧补风滤风板1224将右立柱补风风腔分隔成右立柱前补风风腔122和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右立柱出风口与右立柱前补风风腔122连通,右立柱第一进风口1211与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连通。
相应地,左立柱11还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左立柱侧补风滤风板,左立柱侧补风滤风板将左立柱补风风腔分隔成左立柱前补风风腔和左立柱后补风风腔,左立柱出风口与左立柱前补风风腔连通,左立柱第一进风口与左立柱后补风风腔连通。
如图11和图13所示,沿宽度方向,下补风模块30的两侧设有左下补风出风口和右下补风出风口301;左立柱第一进风口设于左立柱11面向下补风模块30的一侧,左下补风出风口与左立柱第一进风口连通;右立柱第一进风口1211设于右立柱12面向下补风模块30的一侧,右下补风出风口301与右立柱第一进风口1211连通。即,通过下补风模块30向左立柱后补风风腔和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提供补气气流。
由于下补风模块30是从通风柜1的后侧补风,下补风模块30可以将来自补风系统40的一部风风量提供给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形成侧补风,不需要额外设置其它的补风系统40,节约了零部件,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现有的补风系统40进行侧补风。
并且,图11示出,补风通道41通过补风进风口411将外界空气提供给调整通道43的调整风腔431,调整风腔431向下补风模块30提供的风是均匀的,从而,由下补风模块30向左立柱后补风风腔和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提供的补气气流也是均匀的,继而左立柱出风口和右立柱出风口的出风也均匀。加快内壁面流速,消除惰流或回流,增强内壁污染物捕捉能力。从而,将下补风模块30与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形成的侧补风模块向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继续参考图13,右立柱12包括沿宽度方向(图13中X方向所示)间隔设置的第一臂1221、第二臂1222和第三臂1223,右立柱12的第一臂1221和第二臂1222夹持右立柱出风孔板1225,右立柱出风孔板1225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右立柱出风口,右立柱12的第一臂1221、第二臂1222、右立柱出风孔板1225以及右立柱侧补风滤风板1224围成右立柱前补风风腔122;右立柱12的第二臂1222和第三臂1223夹持左内衬板105。
左立柱11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第三臂,左立柱11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夹持左立柱出风孔板,左立柱出风孔板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左立柱出风口,左立柱11的第一臂、第二臂、左立柱出风孔板以及左立柱侧补风滤风板围成左立柱前补风风腔;左立柱11的第二臂和第三臂夹持左内衬板105。
这样设置,使得通风柜1的结构紧凑,在使用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夹持下补风模块30、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的同时,还形成左立柱前补风风腔、右立柱前补风风腔122,实现沿着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向内补风。
风从右下补风出风口301进入右立柱第一进风口1211后,到达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在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内,风速降低,动压转化为静压,起到稳压作用。在静压作用下,风量为均匀穿过右立柱侧补风滤风板1224,从右立柱侧补风滤风板1224出来的风在宽度方向已达到风速均匀。从右立柱侧补风滤风板1224进入右立柱前补风风腔122,再从右立柱出风孔板1225排出。右立柱出风孔板1225起防止异物进入风腔,并进一步匀流的作用。从右立柱出风孔板1225排出的风量,起到加快内壁面流速,消除惰流或回流的作用。
同样,风从左下补风出风口进入左立柱第一进风口后,到达左立柱后补风风腔。在左立柱后补风风腔内,风速降低,动压转化为静压,起到稳压作用。在静压作用下,风量为均匀穿过左立柱侧补风滤风板,从左立柱侧补风滤风板出来的风在宽度方向已达到风速均匀。从左立柱侧补风滤风板进入左立柱前补风风腔,再从左立柱出风孔板排出。左立柱出风孔板起防止异物进入风腔,并进一步匀流的作用。从左立柱出风孔板排出的风量,起到加快内壁面流速,消除惰流或回流的作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左立柱前补风风腔的体积小于左立柱后补风风腔的体积,右立柱前补风风腔122的体积小于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的体积。示例性地,左立柱后补风风腔的体积是左立柱前补风风腔的体积的1-8倍;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的体积是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的体积的1-8倍。这样设置后,能够起到稳流作用,使得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的出风均匀。
图11和图13示出的是通过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下补风模块30向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的的风腔提供补风气流。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4至图16,通过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补风模块20向侧补风模块的风腔提供补风气流。左立柱11还包括左立柱第二进风口,左立柱第二进风口位于左立柱第一进风口上方。右立柱12还包括右立柱第二进风口1212,右立柱第二进风口1212位于右立柱第一进风口1211上方。
参考图14,沿宽度方向,上补风模块20的两侧设有左上补风出风口2012和右上补风出风口;左立柱第二进风口设于左立柱11面向上补风模块20的一侧,左上补风出风口2012与左立柱第二进风口连通;右立柱第二进风口1212设于右立柱12面向上补风模块20的一侧,右上补风出风口与右立柱第二进风口1212连通。即,通过上补风模块20向左立柱后补风风腔和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提供补气气流。
由于上补风模块20是补风通道41补风,上补风模块20可以将来自补风通道41的一部风风量提供给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形成侧补风,不需要额外设置其它的补风系统40,节约了零部件,结构紧凑,充分利用现有的补风系统40进行侧补风。
并且,图8示出,补风通道41通过补风进风口411将外界空气提供给上补风模块20,提供的风是均匀的,从而,由上补风模块20向左立柱后补风风腔和右立柱后补风风腔121提供的补气气流也是均匀的,继而左立柱出风口和右立柱出风口的出风也均匀。加快内壁面流速,消除惰流或回流,增强内壁污染物捕捉能力。从而,将上补风模块20与左立柱11和右立柱12形成的侧补风模块向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至图5以及图17,本申请的通风柜1还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下段导流板52、中段导流板53和上段导流板54,下段导流板52、中段导流板53和上段导流板54与内腔S的后部内衬板103间隔设置,以形成排风通道P2,排风通道P2与排风系统50的排风口51连通。图2和图3示出,排风通道P2整体在高度方向延伸。
下段导流板52和中段导流板53设有多个贯穿孔。
示例性地,下段导流板52的面板上大部分区域设有多个下段贯穿孔521,该多个下段贯穿孔521在下段导流板52的左右宽度方向上分布,可以将较重的污染物排出通风柜1。示例性地,沿高度方向,台面上部500mm以内,是污染物发生源的主要位置,下段导流板52增加长槽特征(下段贯穿孔521),加大槽的风速,加快污染物排走。
中段导流板53的面板中部靠下部区域设有多个中段贯穿孔531,该多个中段贯穿孔531在中段导流板53的左右宽度方向上分布,可以将中部区域的污染物排出通风柜1。沿宽度方向,中间位置是污染发生源的主要位置,中段导流板53开槽(中段贯穿孔531)增加风速,加速排放。边缘角落位置,减少排风量,没有开孔。
示例性,上段导流板54上没有设置贯穿孔。
采用上述结构,能减少平均面风速,从而降低整体的排风量需求。并且,有利于将工作腔内的气体导向上述排气区域而避免空气涡流的产生,并且,由于导流板205上的贯穿孔在导流板205的整个左右宽度方向上分布,因此有助于提供整个工作腔的宽面基本一致的连续排风。
参考图2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段导流板54包括延伸段542,延伸段542位于后部内衬板103和中段导流板53之间,沿通风柜1的深度方向,延伸段542的投影和中段导流板53的投影重叠;沿深度方向,延伸段542与中段导流板53间隔设置以形成回转通道P3,回转通道P3沿高度方向延伸,并与排风通道P2连通。
导流板205的传统设计,通常是将上段导流板54和中段导流板53在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形成排风间隙,或者直接固定连接不形成排风间隙。而工作腔内的气流上升,从而在内侧上部形成大的涡流。
参考图5和图18,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段导流板54与中段导流板53之间狭长通道(回转通道P3)的设计,使用上升的气流被反向(向下运动)抽取后,再排出。而非传统的设计,使得气流上升,从而形成大的涡流。也就是说,上升的气流进入狭长通道(回转通道P3),图5中H示出气流进入回转通道P3的方向;气流进入狭长通道后先向下流动,进入排风通道P2,然后再上升进入上段导流板54和后部内衬板103之间的通道,再经排风通道P2的排风口51排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沿高度方向,回转通道P3的深度是20mm至1m。可以改善内腔S气流组织,使气流组织形成稳定的层流流体形态,从而使污染物能被快速排走。
本申请对回转通道P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能够形成使用上升的气流被反向(向下运动)抽取的通道的结构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延伸段542与高度方向的竖直线的夹角在-20°至20°,中段导流板53与高度方向的竖直线的夹角在-20°至20°。即,延伸段542向左倾斜20°或向右倾斜20°的范围都是延伸段542的设置位置,中段导流板53向左倾斜20°或向右倾斜20°的范围都是中段导流板53的设置位置。
图5示出延伸段542和中段导流板53平行设置。此时,延伸段542与高度方向的竖直线的夹角是0°,中段导流板53与高度方向的竖直线的夹角是0°。
示例性地,回转通道P3的宽度在10mm至80mm。这样设置,可以改善内腔S气流组织,使气流组织形成稳定的层流流体形态,从而使污染物能被快速排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4和图5,沿高度方向,后部内衬板103间隔设有第一连接件15、第二连接件16、第三连接件17。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15、第二连接件16、第三连接件17分别沿深度方向延伸。
沿高度方向,下段导流板52竖立设置,下段导流板5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5连接,并与内腔S的底侧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排风通道P2连通的第一排风间隙,下段导流板5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6连接;沿高度方向,中段导流板53竖立设置,中段导流板5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6连接,并与下段导流板52之间形成与排风通道P2连通的第二排风间隙,下段导流板5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17连接;沿高度方向,上段导流板54还包括倾斜段541,延伸段54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件17连接,延伸段542的另一端与倾斜段541的一端连接,倾斜段541的另一端朝向内腔S的前侧倾斜并与内腔S的顶部内衬板101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倾斜段541的另一端与内腔S的顶部内衬板101形成与排风通道P2连通的第三排风间隙。顶部的气流可以从此间隙排出,图5和图18中Q6示出进入此间隙的气流。
继续参考图17,上述的下段导流板52上设有下排风区域,下排风区域包括多个下段贯穿孔521;中段导流板53上设有中排风区域,中排风区域包括多个中段贯穿孔531。
导致通风柜1的泄漏的主要原因是通风柜1内外没有形成良好的气流组织。
为此,参考图18,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通风柜1的工作腔内沿高度方向由下往上分为三个气流组织区域:A、B、C。其中,图18中虚线M-M下方形成气流组织区域A,虚线M-M和虚线L-L之间形成气流组织区域B;图18中虚线L-L上方形成气流组织区域C。
在气流组织区域A:来自下补风模块30的补风量的至少80%从下排风区域和下段导流板52与内腔S的底侧之间的第一排风间隙进入排风通道P2。
在气流组织区域B:来自前开口1a处的室外补风量的至少80%从中排风区域和中段导流板53与下段导流板52之间的第二排风间隙进入排风通道P2。
在气流组织区域C:来自上补风模块20的补风量的至少80%从回转通道P3进入排风通道P2。
相当于,下补风模块30的补风口主要与下段导流板52上的下排风区域相对应,补风模块的补风口补风量主要进入下段导流板52的下排风区域。前开口1a主要与中段导流板53上的中排风区域相对应,前开口1a的补风量主要进入中段导流板53的中排风区域。上补风模块20主要与回转通道P3相对应,上补风模块20的补风量主要进入回转通道P3。
这样设置后:1)补风减少从视窗开口(前开口)抽取的风量,达到节能的目的;2)各个补风口的排布,防止污染物从视窗开口溢出,通风柜1的上侧、下侧全都有补风口,防止污物从通风柜逃逸;3)针对多个补风口与视窗开口,使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导流板结构,保证每个补风口对应到导流板上的抽风开口;4)最终保证气流组织的稳定,达到层流状态,无湍流,紊流,从而使污染物能被快速排走。
可以通过调整高度方面各导流板的排风比例,以及回转通道P3的宽度、深度,并可以通过CFD的模拟,达到上述的气流组织,从而改善内腔S气流组织,使气流组织形成稳定的层流流体形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来自上内补风口21的补风量的至少90%从回转通道P3和倾斜段541的另一端与内腔S的顶部内衬板101之间的第三排风间隙进入排风通道P2;来自上外补风口22的补风量的至少80%从回转通道P3进入排风通道P2,其余从中排风区域进入排风通道P2。这样设置,进一步改善了内腔S的气流组织,防止通风柜1的污染物的泄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继续参考图17,下段导流板52的另一端的两侧边522与内腔S的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之间具有下排风口55,中段导流板53的一端的两侧边532与内腔S的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之间具有中排风口56;沿通风柜1的深度方向,下排风口55的投影和中排风口56的投影沿下段导流板52和中段导流板53的临接线(图17中虚线L所示)对称。
示例性地,沿通风柜1的宽度方向,下段导流板52的另一端的两侧边522与内腔S的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之间分别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由下往上逐渐变大,即下排风口55形状是由下往上逐渐变大。沿通风柜1的宽度方向,中段导流板53的一端的两侧边532与内腔S的左内衬板105和右内衬板104之间分别具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由下往上逐渐变小,即中排风口56形状是由下往上逐渐变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来自侧补风模块的补风量的至少70%从下段导流板52和中段导流板53与内腔S的左衬板、右衬板之间的排风间隙进入排风通道P2,其余从下排风口55和中排风口56进入排风通道P2。
这样设置后:1)补风减少从视窗开口(前开口)抽取的风量,达到节能的目的;2)各个补风口的排布,防止污染物从视窗开口溢出,通风柜1的上侧、下侧、左右两侧全都有补风口,全方面防止污物出来;3)针对多个补风口与视窗开口,使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导流板结构,保证每个补风口对应到导流板上的抽风开口;4)最终保证气流组织的稳定,达到层流状态,无湍流,紊流,从而使污染物能被快速排走。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通风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构成工作腔,所述内腔的前侧形成有向室内环境敞开的前开口;
补风系统,用于向所述通风柜补风;
上补风模块,设于所述内腔的顶侧,与所述补风系统连通,所述上补风模块包括上外补风口,所述上外补风口朝向内腔顶侧的隔断通道设置,所述上外补风口不是从视窗外补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断件,设于所述前开口处,并位于所述内腔的顶侧,沿所述柜体的高度方向,所述隔断件与所述内腔的底侧间隔设置;视窗,设于所述隔断件的外侧,所述视窗能够沿所述高度方向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沿所述柜体的深度方向,所述视窗和所述隔断件间隔设置,并形成隔断通道,所述隔断通道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上外补风口朝向所述隔断通道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补风模块包括:上补风箱体,所述上补风箱体具有上补风风腔和与上补风风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上补风风腔设有孔板,外界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上补风风腔,经所述孔板后由所述上外补风口流出所述上补风箱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补风风腔包括第一上补风风腔和第二上补风风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上补风风腔连通,所述上外补风口与所述第二上补风风腔连通;所述孔板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第一上补风风腔和所述第二上补风风腔之间;外界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上补风风腔,经所述导流板后进入所述第二上补风风腔,并由所述上外补风口流出所述上补风箱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弧形板、连接板和底板,所述弧形板面向所述内腔设置,所述连接板沿高度方向延伸并背向所述内腔设置,所述上外补风口设于所述底板;
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上补风风腔位于所述第一上补风风腔下方;
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向上倾斜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倾斜段设有多个滤风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进风口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上外补风口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下段导流板、中段导流板和上段导流板,所述下段导流板、所述中段导流板和所述上段导流板与所述内腔的后部内衬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与排风系统连通;
所述下段导流板上设有下排风区域,所述中段导流板上设有中排风区域;
所述上段导流板包括延伸段,沿所述柜体的深度方向,所述延伸段与所述中段导流板间隔设置以形成回转通道,所述回转通道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来自所述上外补风口的补风量的至少80%从所述回转通道进入所述排风通道。
9.如权利要求1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补风口至内腔的底侧的高度在750mm至1600mm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补风口的风速在0.3m/s至1.5m/s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至6、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补风口沿所述工作腔的左右宽度方向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355888.6A CN117225855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通风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90117.1A CN115007590B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通风柜 |
CN202311355888.6A CN117225855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通风柜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90117.1A Division CN115007590B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通风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25855A true CN117225855A (zh) | 2023-12-15 |
Family
ID=830758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355888.6A Pending CN117225855A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通风柜 |
CN202210690117.1A Active CN115007590B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通风柜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90117.1A Active CN115007590B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通风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7225855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89384B (zh) * | 2023-02-20 | 2023-09-29 |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通风柜、通风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118495A1 (de) * | 1991-06-05 | 1992-12-10 | Waldner Laboreinrichtungen | Abzug |
DE102012105132A1 (de) * | 2012-06-13 | 2013-12-19 | Waldner Laboreinrichtungen Gmbh & Co. Kg | Abzug für hohe thermische Lasten |
CN106140769B (zh) * | 2015-04-10 | 2021-05-18 |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通风柜 |
CN107202415B (zh) * | 2016-03-17 | 2019-07-19 |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稳流结构及应用该稳流结构的通风设备 |
CN107497815B (zh) * | 2017-10-11 | 2020-08-07 | 倚世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通风柜 |
CN111185455A (zh) * | 2020-01-14 | 2020-05-22 | 江苏科仕达实验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型补风通风柜 |
-
2022
- 2022-06-17 CN CN202311355888.6A patent/CN11722585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6-17 CN CN202210690117.1A patent/CN11500759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07590A (zh) | 2022-09-06 |
CN115007590B (zh) | 2023-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40769B (zh) | 通风柜 | |
WO2017156802A1 (zh) | 一种稳流结构及应用该稳流结构的通风设备 | |
CN217941291U (zh) | 一种上补风模块和通风柜 | |
US6461233B1 (en) | Low air volume laboratory fume hood | |
WO2016161834A1 (zh) | 通风柜 | |
KR920000021B1 (ko) | 청정작업대 | |
CN115007590B (zh) | 一种通风柜 | |
CN115318786B (zh) | 一种通风柜 | |
CN217726587U (zh) | 一种侧补风组件和通风柜 | |
CN217726586U (zh) | 一种导流结构和通风柜 | |
CN217857912U (zh) | 一种通风柜 | |
CN212733493U (zh) | 一种补风型通风柜 | |
US20030027512A1 (en) | Fume hood with air chamber | |
CN101274327A (zh) | 通风橱和通风橱的操作方法 | |
KR20200068438A (ko) | 실내 하류공기를 배기하는 창문형 열교환 공기정화 시스템 | |
CN115889384B (zh) | 一种通风柜、通风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217857913U (zh) | 一种上补风模块和通风柜 | |
CN215980114U (zh) | 一种多风路送风结构及其生物安全柜 | |
CN218133943U (zh) | 一种隔断件补风模块和通风柜 | |
CN213134413U (zh) | 一种具有补风功能的通风柜 | |
CN112827992A (zh) | 侧过风式通风柜 | |
CN219766329U (zh) | 一种排风柜 | |
CN219648342U (zh) | 一种排风柜 | |
CN113819091B (zh) | 一种多风路送风结构及其生物安全柜 | |
CN219817423U (zh) | 一种通风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