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4445B -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4445B
CN117224445B CN202311366456.5A CN202311366456A CN117224445B CN 117224445 B CN117224445 B CN 117224445B CN 202311366456 A CN202311366456 A CN 202311366456A CN 117224445 B CN117224445 B CN 1172244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oil
peony root
root bark
tree peon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664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24445A (zh
Inventor
畅通
甄文超
马宝莉
师雯
传雅萍
刘静
徐丽春
王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eup Guangzhou Bi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keup Guangzhou Bi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eup Guangzhou Bi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keup Guangzhou Bi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664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44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4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4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24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44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牡丹根皮提取物:0.1‑5份,柠檬果提取物:5‑10份,狗牙蔷薇果油:20‑40份,柠檬香茅叶油:1‑5份,苯乙醇:20‑40份,润肤油:20‑40份,丁香油:1‑5份。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的制备工艺。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的应用,将其应用于水、乳液、精华、面霜中。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香精可能存在的风险性和穿透性,同时,本发明解决了牡丹根皮提取物本身存在的气味难闻、溶解度不高、应用面窄等问题,提出了一款香水柠檬味且保留牡丹根皮提取物功效活性的开拓性植物复合精油。

Description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属于日化领域中的功能性精油领域。
背景技术
牡丹根皮提取物中的主活性成分丹皮酚,是日化品中的常用抑菌舒缓成分,属于微量高效的活性成分,但丹皮酚的气味性具有极强的驻留性和穿透性,导致日化面上加入量极低的条件下也会有难闻的气味性生成,使得需要另外加香精或者精油去抑制丹皮酚的气味性,使得产品造价和产品致痘致敏风险性增加。
有关牡丹根皮提取物相关的精油研究很多,但气味面上做不到完全掩盖,只是从功能性出发做组合物搭配应用,没有针对于人体受试使用感上的感官升级,通过对牡丹根皮提取物尾调香型的研究分析,牡丹根皮提取物中的主活性物丹皮酚结构式如图1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它属于甲氧基羟基苯基团为主结构,通过查阅相关香精基础研究资料,不难得出其具有同丁香酚、异丁香酚、乙酰丁香酚等香精结构的共性,其结构通式如图2所示:
此处的R1\R2\R3指代的是由丹皮酚中的乙酮基或者乙酮基被氧化后的乙酸基或被甲基化后的n甲基(n=1、2、3....),支链上可能存在饱和或者不饱和,不影响主要结构组织的主要气味性,由于苯乙酮结构的丹皮酚很容易在有氧环境中,氧化成苯乙酸或者不排除有苯酚气体释放而影响整体的气味性,也可以在特定环境下进行取代反应,从而使其在某个阶段稳定,通过上述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判断牡丹根皮提取物可能存在的气味差异性,以此说明上述结构通式的依据。
从而推断出,丹皮酚属于牡丹根皮提取物的主要气味来源,是一款可替代香精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的主活性成分,围绕着牡丹根皮提取物的气味性,通过复配不同调性的香气类产品,以此为开发方向,通过前、中、后调三阶段香味,调配出一款香水柠檬味道且保留牡丹根皮提取物功效活性的开拓性植物复合精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
牡丹根皮提取物:0.1-5份,柠檬果提取物:5-10份,狗牙蔷薇果油:20-40份,柠檬香茅叶油:1-5份,苯乙醇:20-40份,润肤油:20-40份,丁香油:1-5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
牡丹根皮提取物:3-5份,柠檬果提取物:6-8份,狗牙蔷薇果油:30-36份,柠檬香茅叶油:3-4份,苯乙醇:18-20份,润肤油:26-32份,丁香油:2-3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
牡丹根皮提取物:4份,柠檬果提取物:7份,狗牙蔷薇果油:30份,柠檬香茅叶油:4份,苯乙醇:20份,润肤油:32份,丁香油:3份。
进一步地,牡丹根皮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称取20g牡丹根皮将其粉碎后放置于250ml圆底烧瓶中,向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100ml水、2ml乙醇、8g氯化钠,摇匀混合后浸润1h,将浸润后的溶液水浴回流收集蒸馏液,将所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24h,析出白色针状结晶,滤取结晶并干燥、称重;
步骤二、向晶体中加入95%乙醇至其全部溶解,抽滤后向滤液中加入4倍量的蒸馏水,使溶液呈乳白色,静置后则有大量白色针状结晶析出,所得样品即为牡丹根皮提取物。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称取牡丹根皮、水、乙醇、氯化钠的比例为1:5:0.1:0.4。
进一步地,柠檬果提取物包括柠檬果油、柠檬叶油、柠檬籽油。
进一步地,润肤油为向日葵籽油、霍霍巴油、大豆籽油、马鲁拉油、鳄梨油中的任一种。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的制备工艺,制备过程如下:
先称量4g牡丹根皮提取物,然后加入20g苯乙醇溶剂使其溶解,然后依次加入30g狗牙蔷薇果油,7g柠檬果提取物,3g丁香油,4g柠檬香茅叶油,最后加入32g润肤油滴定至100g。经过4周避光封口,室温陈化,最终制得一款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的应用,将其应用于水、乳液、精华、面霜中。
其中:柠檬果提取物、丁香油、狗牙蔷薇果油、柠檬香茅叶油可选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或其他工艺制得。
向日葵籽油和苯乙醇均为现有的化妆品用溶剂,但是本发明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属于创新型产品,所以上述提取物不管以何种制备工艺制得,凡沿用该类组合物方向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柠檬果提取物中的主要气味性气体是柠檬烯、柠檬醛、柠檬酸等具有特征性柠檬气味的清香型植物提取物,具体到组分可以是柠檬果油、柠檬叶油、柠檬籽油等。
狗牙蔷薇果油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玫瑰型香气,用于稀释牡丹根皮提取物后调的厚重气味性,苯乙醇也是做为尾调的果香增强剂,外加它本身的增溶特性,作为溶剂用于低温分散丹皮酚且无晶体析出。
向日葵籽油作为整个精油架构中的润肤脂,也可用其他具有修护舒缓特性的植物油或天然来源的发酵油,如:霍霍巴油、大豆籽油、马鲁拉油、鳄梨油等,使用增加对皮肤的安全性或功效性的基础油类,不会影响整体精油的气味性。
丁香油其主要特征成分挑选的是水杨酸短链酯类的中调香型,可用于平衡前后整体平衡性,使得气味面上呈现整体柔和性,可用特征性气味同丁香油相似的植物精油替代,也可达到相似的柠檬香气味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其是一款利用植物主活性物之间气味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解决了传统香精可能存在的风险性和穿透性,同时,本发明解决了牡丹根皮提取物本身存在的气味难闻、溶解度不高、应用面窄等问题,提出了一款香水柠檬味且保留牡丹根皮提取物功效活性的开拓性植物复合精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丹皮酚结构式。
图2为本发明的香精结构通式。
图3为本发明产品的刺激性论证结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图。
图5为本发明产品对马拉色菌抑制效果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28天前后人体面部红区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使用28天前后面部痘痘特征计数改善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0的各组分含量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1-3和对比例1-10的实验稳定性结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实施例1按照范围值配置的香水柠檬型精油,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实验现象和气味性,可以得出:使用苯乙醇和基础润肤油溶解的牡丹根皮提取物依然具有刺鼻性和溶解不完全的问题,所以为了规范实验结论性,此处苯乙醇取定值用于确定后续组分可用于解决二者的气味性问题。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3、4,可以得出结论:一定份数的柠檬果提取物可以用于解决牡丹药香气,但其取值不在5-10g范围内时,都会有部分牡丹根皮提取物气味性析出,少量柠檬果提取物会使得气味部分被抑制,但用量过猛会产生刺鼻的酸气,前调香气过于突出。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5、6,可以得出结论:一定份数的狗牙蔷薇果油可以中和牡丹根皮提取物的药香气,降低牡丹根皮提取物带来的刺鼻性,但其取值不在20-40g范围内时,低浓度无法完全稀释牡丹根皮提取物的气味性,高浓度的狗牙蔷薇果油会导致尾调香盖住前调,使得气味性过于放大,从而产生刺激性。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7、8,可以得出结论:一定份数的柠檬香茅叶油可以用于提高香味的持久性,但其取值不在1-5g范围内时,过高浓度会使得药香气过大造成气味性外放,过低浓度会使得香气驻留时间短,从而造成持香时间短。
通过比较实施例1和对比例9、10,可以得出结论:一定份数的丁香油可以用于中调香型的调整,使其呈现出前、中、后调都有香水柠檬的分层,但其取值不在1-5g范围内时,如果量过少会使得香气没有层次感,过量又会影响前调香型,会有刺鼻性。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数据面的理化稳定性,可以得出一款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具有前、中、后调香型的香水柠檬型植物精油,可用于香精的替代。
产品应用面上,按照上述比例制得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可以受试的产品剂型,如水、乳液、精华、面霜等日化领域可用于产品香剂型。
下面从刺激性、抑菌效果和舒缓修护功效三方面来论证上述制备精油的性能。
一、产品的刺激性论证
1、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实施例1所得精油。
2、测试项目
化妆品眼刺激性测试,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
3、试验依据
上海日用化学品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SHRH 011-2018《化妆品眼刺激性测试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
4、试验材料
9日龄白莱杭鸡SPF级受精鸡胚。
5、孵化条件
孵化温度37.5℃,相对湿度60%,翻蛋频率6次/h。
6、测试样品
阴性对照:0.9%氯化钠溶液。
阳性对照:0.4%氢氧化钠溶液。
溶剂对照:水。
样品配置:选用100%实施例1透明油溶物直接受试。
7、试验方法
试验分组:每组至少6只鸡胚,每一次试验都需要设置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
CAM(鸡胚绒毛尿囊膜)制备:9日龄鸡胚进行照蛋检查。用牙科弯镊小心剥去气室蛋壳部分,在蛋壳膜表面滴几滴生理盐水使其充分润湿,倾出后,用镊子小心除去蛋壳膜,保证暴露的尿囊膜完整不受任何损伤。将受试物涂布于塑料薄膜表面,翻转薄膜,将样品面与CAM接触。作用3min后,取下薄膜,立即观察每种毒性效应变化程度,给予评分(ES)。
结果观察:
出血:血液从CAM的血管或毛细血管流出。根据无出血、轻度出血、中度出血、重度出血分别判予0、1、2、3分。
凝血:指血管内外蛋白变性,表现为血栓、管壁肿胀、血管内外的凝血点出现、血管外乳浊状浑浊等状况。根据无凝血、轻度凝血、中度凝血、重度凝血分别判予0、1、2、3分。
血管融解:指CAM膜上血管消融。根据无血管融解、轻度血管融解、中度血管融解、重度血管融解分别判予0、1、2、3分。
结果评价
终点评分 刺激性分类
ES≤12 无/轻刺激性
12<ES<16 中度刺激性
ES≥16 严重刺激性
试验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论证,通过阴性对照(0.9%氯化钠)、阳性对照(0.4%氢氧化钠),证明上述实验结果结论有效,得出实施例1原液温和无刺激性(如图3所示),不具有致敏和刺激性风险。
二、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的抑菌性能测试
参考日化产品的抑菌效果检验方法
1、菌悬液的制备
用0.9%的生理盐水将培养基上的菌落洗出,使用麦氏比浊管进行比浊,2号麦氏比浊管的浓度为6×108CFU/mL。然后用0.9%的生理盐水将菌液稀释为5×105CFU/mL~5×106CFU/mL。
2、培养基的制备
向一次性无菌平皿中倒入15-20mL的50-55℃灭菌培养基,置于水平工作台上凝固,在当天实验平板即做即用最佳。
①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蛋白胨10.0g
牛肉膏5.0g
氯化钠5.0g
琼脂15.0g
加入1000mL蒸馏水溶解,分装,在121℃压力蒸汽灭菌15min后备用。
②马拉色菌培养基
麦芽汁60.0g
牛胆汁(干燥)20.0g
吐温4010.0g
单硬脂酸甘油酯2.5g
技术琼脂5.0g
蒸馏水1000mL
加入1000mL蒸馏水溶解,分装,在121℃压力蒸汽灭菌15min后备用。
3、试验菌的接种
在培养基上滴加1mL的5×105cfu/ml~5×106cfu/ml试验菌悬液,用接种环或涂布棒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均匀涂抹3次。每涂抹1次,平板应转动60°,最后绕平板边缘涂抹一周。盖好平皿,置于室温下干燥5min。
牛津杯
用无菌镊子将已灭菌干燥(烘箱170℃2h)并且降温的牛津杯轻轻放入带菌平板表面,用镊子轻压牛津杯,使其与培养基更好的贴合,将圆形平板均匀划分为4个区,均匀的放置4只牛津杯盖好平皿,放在水平工作台上静置5min待用。用微量移液器吸取试样50uL到牛津杯中,盖好培养皿。一个平皿当中有三个牛津杯中加入50uL的同一样品溶液,剩余一个为阴性对照,加入50uL的无菌水。
金黄色葡萄球菌于37℃生化培养箱中正置培养,培养18-24h观察结果。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的直径并记录。试验重复三次。
4、评价规定
(1)抑菌作用的判断:
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为有抑菌作用。
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7mm者,判为无抑菌作用。
(2)3次重复试验均有抑菌作用结果者,判为合格。
(3)阴性对照组应无抑菌环产生,否则试验无效。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测试:
样品浓度:实施例1原液
样品受试体积:50uL
四个孔中:abc为样品组,d为阴性对照组。抑制效果图如图4所示。
马拉色菌的抑菌性能测试:
样品浓度:实施例1原液
样品受试体积:50uL
四个孔中:abc为样品组,d为阴性对照组。抑制效果图如图5所示。
实验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参考上述实验标准,可以证明按照实施例1原液50uL体积受试培养24h观察,对金黄色色葡萄球菌抑菌圈大于14㎜,可以判定实施例1原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效果。
通过图5按照实施例1原液50uL体积受试培养96h观察,对马拉色菌抑菌圈大于15mm,可以判定实施例1原液对马拉色菌有较强抑制效果。
三、产品的舒缓修复数据
所用的乳液成分表如下表所示:
乳液的工艺过程为:
1、准确称取A相,于80℃水浴加热,快速均质5min至均匀,备用;
2、准确称取B相,将B相加热溶解,将B相加入A相,均质5min后,搅拌;
3、料体温度降至60℃,加入C相,使其搅拌均匀,可轻打均质,降温,再加入D相,搅拌降温,出料。
选用上述0.5%实施例1原液的乳液配方,用于人体测试,通过人体面部使用产品前后经皮水分流失量判断人体舒缓修复功效。
检测方法:依据《Q/SXZL004-2022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方法》;
检测指标:经皮水分流失量;
测量仪器:皮肤表面水分流失测试仪Tewameter TM Hexagon(Courage&Khazaka,德国)。
测量要求:测试3次取平均值。
测量区域:面部颧骨下方。
参数解释:值越低,说明经皮水分流失越少。单位:g/m2/h。
结果判定:产品使用后,受试区域经皮水分流失量TEWL值显著性低于使用前,表示该受试样品具有改善经皮水分流失量的效果。
检测环境:测试环境为温度20℃~22℃,湿度40%~60%,并且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统计方法:应用SPSS分析软件,比较涂抹区测量值与基础值,采用Shapiro-WilkTest进行数据改善值正态分布的显著性检验,P>0.05,则呈正态分布,进行配对t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α取0.05;若P<0.05,则呈非正态分布,进行秩和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α取0.05。
变化量=数据Tn-起始值T0
变化率%=(数据Tn-起始值T0)/T0×100
检测结果
样本完成情况:计划入组人数28人,实际入组人数28人,完成测试人数28人,统计分析数28人。
产品使用及耐受性反馈情况:测试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经皮水分流失量使用前后变化率如下表所示:
经皮水分流失量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使用产品14天后,受试者面部经皮水分流失量显著性降低15.87%(P<0.001),使用产品28天后,受试者面部经皮水分流失量显著性降低21.09%(P<0.001)。使用28天前后人体面部红区对比图如图6所示,使用28天前后面部痘痘特征计数改善对比图如图7所示。由此可以说明,连续使用测试产品28天,可以显著性降低经皮水分流失量,产品具有增强皮肤屏障、舒缓修护的效果。
通过上述实验论证,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是一款解决了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难闻气味性和穿透性的创新性精油,且赋予了产品可用于香精替代的可能性,同时保留了牡丹根皮提取物本来的抑菌、祛痘、舒缓功效性,赋予了产品的温和无刺激性。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
牡丹根皮提取物:0.1-5份,柠檬果提取物:5-10份,狗牙蔷薇果油:20-40份,柠檬香茅叶油:1-5份,苯乙醇:10-30份,润肤油:20-40份,丁香油:1-5份;
其中,牡丹根皮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称取一定量的牡丹根皮,将其粉碎后放置于圆底烧瓶中,按比例向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水、乙醇、氯化钠,牡丹根皮、水、乙醇、氯化钠的比例为1:5:0.1:0.4,摇匀混合后浸润1h,将浸润后的溶液通过水浴回流收集蒸馏液,将所得到的油水混合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静置24h后,析出白色针状结晶,滤取结晶并干燥、称重;
步骤二、向晶体中加入95%乙醇至其全部溶解,抽滤后向滤液中加入4倍量的蒸馏水,使溶液呈乳白色,静置后则有大量白色针状结晶析出,所得样品即为牡丹根皮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
牡丹根皮提取物:3-5份,柠檬果提取物:6-8份,狗牙蔷薇果油:30-36份,柠檬香茅叶油:3-4份,苯乙醇:18-20份,润肤油:26-32份,丁香油: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各原料:
牡丹根皮提取物:4份,柠檬果提取物:7份,狗牙蔷薇果油:30份,柠檬香茅叶油:4份,苯乙醇:20份,润肤油:32份,丁香油: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果提取物包括柠檬果油、柠檬叶油和柠檬籽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润肤油为向日葵籽油、霍霍巴油、大豆籽油、马鲁拉油、鳄梨油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如下:
按照上述质量份依次称取各原料,首先向牡丹根皮提取物中加入苯乙醇溶剂使其溶解,然后依次加入狗牙蔷薇果油、柠檬果提取物、丁香油、柠檬香茅叶油,最后加入润肤油滴定至100g,经过4周避光封口,室温陈化,最终制得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应用于水、乳液、精华、面霜中。
CN202311366456.5A 2023-10-20 2023-10-20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Active CN1172244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6456.5A CN117224445B (zh) 2023-10-20 2023-10-20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6456.5A CN117224445B (zh) 2023-10-20 2023-10-20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4445A CN117224445A (zh) 2023-12-15
CN117224445B true CN117224445B (zh) 2024-03-29

Family

ID=89096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66456.5A Active CN117224445B (zh) 2023-10-20 2023-10-20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444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9176A (zh) * 2018-01-04 2018-04-20 湖北瑞晟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亮肤夜用精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12980583A (zh) * 2021-01-29 2021-06-18 五邑大学 一种香水柠檬果精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252500A (zh) * 2022-08-25 2022-11-01 山东贝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牡丹提取物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059144A (zh) * 2022-12-30 2023-05-05 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含牡丹根液的去屑止痒洗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69884A (zh) * 2023-07-18 2023-10-13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含柠檬果皮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9176A (zh) * 2018-01-04 2018-04-20 湖北瑞晟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亮肤夜用精油及其制备工艺
CN112980583A (zh) * 2021-01-29 2021-06-18 五邑大学 一种香水柠檬果精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252500A (zh) * 2022-08-25 2022-11-01 山东贝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牡丹提取物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6059144A (zh) * 2022-12-30 2023-05-05 菏泽牡丹产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含牡丹根液的去屑止痒洗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69884A (zh) * 2023-07-18 2023-10-13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含柠檬果皮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4445A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60553B1 (de) Präparat zur Behandlung von Wunden der Hautoberfläch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Präparats
WO2012057486A2 (ko) 화장용 바이오셀룰로오스 마스크팩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616320B (zh) 一种护手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9131A (zh) 一种适用于压力肌肤的抗皱修复组合物及其精华乳产品
CN111264567A (zh) 一种杀菌消毒液、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7224445B (zh) 含牡丹根皮提取物的香水柠檬型精油及制备工艺与应用
CN111904909B (zh) 一种含有玫瑰发酵液的去屑头皮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0255B (zh) 一种低刺激抑菌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Samal et al. Wound healing activity of topical formulation of Lantana camara Linn flower water distillate in Wistar rats
CN112972282A (zh) 天然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48553A (zh) 一种天然防腐剂及其应用
CN105126149B (zh) 一种医用复合壳聚糖敷贴
CN113244140A (zh) 一种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制备方法
CN112870114A (zh) 一种天然保湿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37937A (zh) 一种具有延缓皮肤衰老功能的活性组合物及其应用
Wolf CITRUS CANKER¹
CN111437292A (zh) 僵蚕水提物及其应用
CN113208987A (zh) 抗衰修复的大米灵芝菌复合发酵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39046A (zh) 一种有抑菌功能的植物除臭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4175A (zh) 一种免洗抗菌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Sartika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hand sanitizer gel from hibiscus leaves and lime peel waste as an antimicrobial preparation
CN114886794B (zh) 一种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Wir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est of hand sanitizer gel ethanol extract Ficus lyrata Warb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
CN115737494B (zh) 一种抗氧化保湿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0975B (zh) 一种具有强化屏障、抗敏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