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9985B - 电池和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和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9985B
CN117219985B CN202311468604.4A CN202311468604A CN117219985B CN 117219985 B CN117219985 B CN 117219985B CN 202311468604 A CN202311468604 A CN 202311468604A CN 117219985 B CN117219985 B CN 1172199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liquid
liquid injection
electrolyte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86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19985A (zh
Inventor
赵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enio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686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99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9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9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9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9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及其注液补液方法,电池包括壳体、顶盖组件以及裸电芯,顶盖组件设置有注液孔,电池还包括用来与注液孔连通的流道结构,流道结构包括补液管道,补液管道具有用来与裸电芯的端面接触的第一端,补液管道的第一端端面设置有用来与裸电芯的中部正对设置的补液出口。本发明针对裸电芯的中部位置最难浸润的痛点,设置定向的补液管道,直接有效的对裸电芯的中部位置进行补液,较现有技术中的补液方法,可减少电解液的加入量,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减少成本,可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电池和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及该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备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对环境友好以及无记忆效应等优势,目前已经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锂离子电池在不断充放电之后,内部的电解液会发生一定的损耗,电解液减少会带来电芯一致性问题,造成电芯循环衰减,极片浸润不良,进一步造成极片析锂,影响电池性能。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补充电解液的方式加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部分具有补液功能的电池。现有技术中补充电解液的方式是通过在电芯盖板上预留的注液孔注入电解液,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将电解液注入到电池的壳体中,不能直接将电解液靶向到电芯中缺少电解液的关键位置,因此对电池性能的改善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及该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可以将电解液导向到电芯中缺少电解液的关键位置,以有效改善电池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顶盖组件、裸电芯和位于所述顶盖组件和所述裸电芯之间的流道结构,所述顶盖组件具有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处设置有注液阀;所述流道结构包括补液管道、注液管道和封闭结构,所述补液管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补液管道的第一端和所述裸电芯的端面接触,且所述补液管道的第一端端面对应所述裸电芯的中部的位置处设置补液出口;所述注液管道具有注液进口和注液出口,所述注液管道和所述顶盖组件连接,且所述注液进口与所述注液孔连通;所述注液管道的管壁开设有补液进口;所述补液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注液管道相连,且所述补液管道的第二端和所述注液管道通过补液进口连通;
所述封闭结构具有初始状态、注液状态和补液状态,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注液出口被封闭;在注液状态时,所述注液出口被打开;在补液状态时,所述补液出口被打开,所述注液出口被封闭。
进一步地,在初始状态时,所述补液出口被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结构包括弹性件、用来封闭或打开所述注液出口的第一封堵件以及用来关闭或打开所述补液进口的第二封堵件;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封堵件固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注液管道内与顶盖组件固连,其中,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二封堵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封堵件固连;所述第二封堵件的另一端和所述注液管道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封堵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用来与所述补液进口连通的通孔;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封堵件封堵所述补液进口以使所述补液进口被封闭,且所述第一封堵件封堵所述注液出口以使所述注液出口被封闭;在注液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脱离所述注液出口以使所述注液出口被打开;在补液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封堵所述注液出口以使所述注液出口被封闭,所述注液管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补液管道连通以使所述补液出口被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补液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部和竖直部,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倾斜部;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竖直部,所述倾斜部用来引导电解液沿倾斜方向流动;所述补液管道的面积沿电解液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还包括位于所述顶盖组件和所述裸电芯之间的下塑胶,所述下塑胶和流道结构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注液进口设置在所述下塑胶。
进一步地,所述补液出口的宽度等于所述裸电芯的厚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的注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所述电池的注液阀,以使电池外部环境通过所述注液阀和流道结构的注液进口连通,此时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处于初始状态;
S2、向所述注液阀注入电解液,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自初始状态切换为注液状态,以使所述电解液依次经过注液进口、注液管道以及注液出口;
S3、注液完成后,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自注液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关闭所述注液阀。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电池的第一封堵件所受的拉紧力为F1;步骤S2中,利用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使得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自初始状态切换为注液状态,此时所述电池的第一封堵件所受的拉紧力为F2,F2>F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电池的补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1、取回需要补液的电池;
D2、打开所述电池的注液阀,以使所述注液阀和流道结构的注液进口连通,此时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处于初始状态;
D3、向所述注液阀注入电解液,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自初始状态切换为补液状态,以使所述电解液依次经过注液进口、注液管道、补液进口以及补液出口;
D4、补液完成后,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自补液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关闭所述注液阀。
进一步地,步骤D2中,所述电池的第一封堵件所受的拉紧力为F1;步骤D3中,通过连续滴灌方式向所述流道结构的注液管道注入电解液,并利用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使得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自初始状态切换为补液状态,此时所述电池的第一封堵件所受的拉紧力为F3,F1<F3<F2。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中,设置流道结构,流道结构包括补液管道和注液管道,对于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的电池进行补液时,由于补液管道的第一端和裸电芯的端面接触,且补液管道的第一端端面对应裸电芯的中部的位置处设置补液出口,因此补液时的流通路径为:注液进口-注液管道-补液进口-补液管道-补液出口,也就是说通过补液管道的补液出口能直接给裸电芯的中部进行补液,进而解决了现有电芯的极片中间最难浸润的痛点,通过补液管道直接有效的对裸电芯的中部位置进行补液,较之前补液方法,加快了补液速度,且确保对裸电芯的中部位置进行补液,通过补加电解液实现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的目的;
(2)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中,设计流道结构包括补液管道和注液管道,注液时的流通路径:注液进口-注液管道-注液出口,也就是说注液时注液管道所起的功能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电池的注液孔的作用基本相同,进而可采用现有的注液设备及注液参数(比如说电解液的注速等),不需要对现有的注液设备及注液参数重新进行设计;
(3)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中,设置封闭结构,在电池不需要注液也不需要补液时,封闭结构保持在初始状态,此时封闭结构使得电池的内部环境与电池的外部环境隔绝开来,进而在封闭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可以作为第二道密封结构,继而第二道密封结构和注液阀(第一道密封)配合保证电池的密封性能;当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电池进行注液时,使封闭结构保持在注液状态,此时注液出口被打开,电解液可以仅经注液孔和注液管道进入电池内,或者可以经注液管道和补液管道进入电池内;当需要对使用后的电池进行补液时,使封闭结构保持在补液状态,此时注液出口被关闭,补液出口被打开,电解液不能从注液管道进入电池内部,只能经补液管道进入电池内部,保证定向补液的可靠性;
(4)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中,将封闭结构设置为包括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以及弹性件,无外力作用下,弹性件使得封闭结构保持在初始状态;注液时,外力驱动封闭结构切换为注液状态,补液时,外力驱动封闭结构切换为补液状态,当注液或补液结束后,在弹性件的弹性复位力驱动下封闭结构自动回到初始状态;
(5)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中,将下塑胶和流道结构一体成型,其中,注液进口设置在下塑胶,制作方便;
(6)本发明所述的电池中,补液出口的宽度等于裸电芯的宽度,沿裸电芯的厚度方向测量的补液出口的尺寸被配置为能够使电解液均匀地落到裸电芯的各个层间隙中,补液时能够将电解液补充到裸电芯的中部位置的各个层间隙中,保证电解液补充得更加到位;
(7)本发明所述电池中,补液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部和竖直部,第二端设置在倾斜部;第一端设置在竖直部,倾斜部用来引导电解液沿倾斜方向流动,进而方便补液;补液管道的面积沿电解液流动方向逐渐增大,以便补液时电解液能够沿补液管道均匀地落到裸电芯的各个层间隙中;
(9)本发明所述的电池的注液以及补液方法,设计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设置在不同范围内,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注液时,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能使注液出口打开,而在电池使用后补液时,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能使补液进口打开,且保持注液出口处于关闭状态;其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设计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注液时使用注液设备直接喷射的方式注入电解液,而在电池使用后补液时使用连续滴灌方式注入电解液。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电池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下塑胶和流道结构的一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下塑胶连接顶盖片的剖视图(封闭结构为初始状态);
图4为本发明公开的下塑胶连接顶盖片的剖视图(封闭结构为注液状态);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下塑胶连接顶盖片的剖视图(封闭结构为补液状态)。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1、顶盖组件;11、顶盖片;111、注液孔;
2、裸电芯;
31、补液管道;311、补液出口;312、倾斜部;313、竖直部;32、注液管道;321、注液进口;322、注液出口;323、补液进口;33、封闭结构;331、第一封堵件;332、第二封堵件;333、弹性件;334、通孔;
4、下塑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前首先对单体电池进行如下说明:现有的单体电池一般包括电池外壳、裸电芯以及电解液,电池外壳一般包括壳体和顶盖片,壳体具有一敞开口,顶盖片封闭电池壳体的敞开口,在顶盖片上一般安装有极柱,且顶盖片上设置有向电池壳体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裸电芯设于电池外壳内,下塑胶设于顶盖片与裸电芯之间;裸电芯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制成,隔膜设置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避免接触短路。裸电芯具有由极片表面形成的平直大表面。电池外壳敞开口朝上时,此时平直大表面朝向侧方,上下方向为电池的高度方向,与平直大表面垂直的第一水平方向为电池的厚度方向,与平直大表面平行的第二水平方向为电池的长度方向。本发明的主要设计要点在于电池,对于电池的其他结构,例如电池的电连接部分、机械结构部分就不再一一赘述。
锂离子电池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在顶盖片的非中部位置上预留的注液孔,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壳体的内部,电解液的主要作用是传输锂离子。在锂离子电池工作的过程中,由于不断进行着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液会不断消耗,这是导致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拆解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电池发现,裸电芯的中部位置最容易出现电解液缺少,导致电芯极片析锂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顶盖组件1和裸电芯2,顶盖组件1包括顶盖片11,顶盖片11设置有注液孔111,注液孔111处设置有注液阀(图中未示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注液阀的阀座可以直接密封注液孔111,也可以是注液阀的阀座盖设在注液孔111上;另外,注液阀可开关,也就是说,注液阀处于打开状态时,连接电池的内部环境和电池的外部环境,注液阀处于关闭状态时,隔绝电池的内部环境和电池的外部环境。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计注液阀使得能够给电池补液,但是由于现有的注液孔不正对裸电芯的中部设置,因此,在打开注液阀进行补液时,电解液不能直接补液至裸电芯的中部位置,进而也就是不能确保裸电芯的中间位置能够补液成功。
基于上述发现,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池,还包括位于顶盖片11和裸电芯2之间的流道结构,流道结构用来与注液孔111连通;流道结构包括补液管道31,上述补液管道31具有用来与裸电芯2的端面接触的第一端,上述补液管道31的第一端端面设置有用来与上述裸电芯2的中部正对设置的补液出口311。
本实施例针对裸电芯中部位置最难浸润电解液的痛点,设置能定向补液的补液管道,直接有效的对裸电芯的中部位置进行补液,较常规补液方法,加快了补液速度,也确保了裸电芯的中部位置补液成功,进而通过补加电解液实现提高电芯的循环性能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上述流道结构还包括注液管道32,上述注液管道32具有用来与上述注液孔111连通的注液进口321和用来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注液出口322,上述注液管道32的管壁上开设有补液进口323,上述补液管道31具有第二端,补液管道31的第二端和注液管道32相连,且上述补液管道31和上述注液管道32通过上述补液进口323连通。
本实施例中,上述注液管道的轴向与上述顶盖片垂直,即上述注液管道与上述注液孔同轴设置。设计流道结构包括补液管道和注液管道,注液时的流通路径:注液进口-注液管道-注液出口,也就是说注液时注液管道所起的功能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电池的注液孔的作用基本相同,进而可采用现有的注液设备及注液参数(比如说电解液的注速等),不需要对现有的注液设备及注液参数重新进行设计;而在补液时的流通路径为:注液进口-注液管道-补液进口-补液管道-补液出口,也就是说,电解液能够通过补液管道和注液管道直达到裸电芯的中部位置,且由于补液管道31的第一端和裸电芯2的端面接触,且补液管道31的第一端端面对应裸电芯2的中部的位置处设置补液出口311,因此,在电解液进入到补液管道31内后,电解液不会自补液管道31的第一端端面和裸电芯2的端面之间渗出,进而确保注入补液管道31内的电解液被吸收至裸电芯2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上述电池还包括封闭结构33;上述封闭结构33具有初始状态、注液状态和补液状态,在初始状态时,上述注液出口322和上述补液出口311均被封闭;在注液状态时,上述注液出口322被打开;在补液状态时,上述注液出口322被封闭,上述补液出口311被打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注液状态时,补液出口311可以被打开也可以被关闭。
本实施例中,封闭结构至少可以对注液出口进行封闭,由于设置了封闭结构,在电池不需要注液也不需要补液时,使封闭结构保持在初始状态,此时封闭结构使得电池的内部环境与电池的外部环境隔绝开来,进而在封闭结构处于初始状态时可以作为第二道密封结构,继而第二道密封结构和注液阀(第一道密封)配合保证电池的密封性能;当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电池进行注液时,使封闭结构保持在注液状态,此时注液出口被打开,电解液可以仅经注液孔和注液管道进入电池内部,或者可以经注液管道和补液管道进入电池内部;当需要对使用后的电池进行补液时,使封闭结构保持在补液状态,此时注液出口被关闭,补液出口被打开,电解液不能从注液管道进入电池内部,只能经补液管道进入电池内部,保证定向补液的可靠性。由上分析可知,封闭结构的设置兼顾密封、注液和补液的各项需求。
具体地,封闭结构33包括弹性件333、用来封闭或打开注液出口322的第一封堵件331以及用来关闭或打开补液进口323的第二封堵件332;弹性件333的一端与第一封堵件331固连,弹性件333的另一端伸入注液管道32内与顶盖组件1固连,其中,弹性件333处于拉伸状态;第二封堵件332的一端和第一封堵件331固连;第二封堵件332的另一端和注液管道32滑动配合,且第二封堵件33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来与补液进口323连通的通孔334;
其中,在初始状态时,第二封堵件332封堵补液进口323以使补液进口323被封闭,且第一封堵件331封堵注液出口322以使注液出口322被封闭;在注液状态时,第一封堵件331脱离注液出口322以使注液出口322被打开;在补液状态时,第一封堵件331封堵注液出口322以使注液出口322被封闭,注液管道32通过通孔334与补液管道31连通以使补液出口311被打开。
上述封闭结构设置为包括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以及弹性件,无外力作用下,弹性件使得封闭结构保持在初始状态;注液时,外力驱动封闭结构切换为注液状态,补液时,外力驱动封闭结构切换为补液状态,当注液或补液结束后,在弹性件的弹性复位力驱动下封闭结构自动回到初始状态。
本实施例中,上述电池还包括设于顶盖组件1和裸电芯2之间的下塑胶4,上述流道结构和上述下塑胶4一体成型,其中,注液进口321设置在下塑胶4。
该实施例中,流道结构与下塑胶为一体结构,制作方便。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补液出口311的宽度等于裸电芯2的厚度。
该实施例中,沿上述裸电芯的厚度方向测量的上述补液出口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或略小于裸电芯的厚度,只要能够使电解液均匀的落到上述裸电芯2的各个层间隙中即可。如此以来,补液时能够将电解液补充到裸电芯的中部位置的各个层间隙中,保证电解液补充的更加到位。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补液管道31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部312和竖直部313,第二端设置在倾斜部312;第一端设置在竖直部313,倾斜部312用来引导电解液沿倾斜方向流动;补液管道31的面积沿电解液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该实施例中,补液时,由于补液管道31的倾斜部是倾斜设置的,因此在电解液通过补液进口323进入到倾斜部后会沿着倾斜方向流入竖直部,补液顺畅;而设计补液管道31的面积沿电解液流动方向逐渐增大,可以确保电解液能够均匀地落到裸电芯的各个层间隙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电池壳体的腔底设置有防爆阀,防止补液管道与防爆阀进行干涉。
下面介绍采用本实施例中电池的注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电池的注液阀,以使电池外部环境通过所述注液阀和流道结构的注液进口321连通,此时电池的封闭结构33处于初始状态;
S2、向注液阀注入电解液,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注液状态,以使电解液依次经过注液进口321、注液管道32以及注液出口322;
S3、注液完成后,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注液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关闭所述注液阀。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封闭结构设置为包括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以及弹性件,步骤S1中,电池的第一封堵件331所受的拉紧力为F1;步骤S2中,利用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使得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注液状态,此时电池的第一封堵件331所受的拉紧力为F2,F2>F1。
下面介绍采用本实施例中电池的补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1、取回需要补液的电池;
D2、打开所述电池的注液阀,以使注液阀和流道结构的注液进口321连通,此时电池的封闭结构33处于初始状态;
D3、向注液阀注入电解液,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补液状态,以使电解液依次经过注液进口321、注液管道32、补液进口323以及补液出口311;
D4、补液完成后,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补液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关闭注液阀。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实施方式,封闭结构设置为包括第一封堵件、第二封堵件以及弹性件,步骤D2中,电池的第一封堵件331所受的拉紧力为F1;步骤D3中,通过连续滴灌方式向流道结构的注液管道32注入电解液,并利用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使得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补液状态,此时电池的第一封堵件331所受的拉紧力为F3,F1<F3<F2。
上述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注液方法和电池使用过程中的补液方法,设计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设置在不同范围内,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注液时,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能使注液出口打开,而在电池使用后补液时,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能使补液进口323打开,且保持注液出口处于关闭状态;其中,为了更好地控制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设计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注液时使用注液设备直接喷射的方式注入电解液,而在电池使用后补液时使用连续滴灌方式注入电解液。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池生产过程中注液时,电解液加入量较大,因此注液时,控制注液设备的喷嘴插入注液阀,之后设置参数使得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能使第一封堵件自注液出口脱离。
另外,由于电池使用过程中补液时,电解液加入量较少,且要求控制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能使第一封堵件依然封堵注液出口,且使第二封堵件的通孔334连通注液管道32和补液管道31,因此采用连续滴灌方式注入,即是使用针管吸取电解液后逐滴注入,不仅方便电解液的注入,而且利用针管上的刻度线来少量多次进行补液,进而能够避免第一封堵件脱离注液出口。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电池,包括壳体、顶盖组件(1)和裸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顶盖组件(1)和所述裸电芯(2)之间的流道结构,所述顶盖组件(1)具有注液孔(111),所述注液孔(111)处设置有注液阀;
所述流道结构包括补液管道(31)、注液管道(32)和封闭结构(33),所述补液管道(3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补液管道(31)的第一端和所述裸电芯(2)的端面接触,且所述补液管道(31)的第一端端面对应所述裸电芯(2)的中部的位置处设置补液出口(311);
所述注液管道(32)具有注液进口(321)和注液出口(322),所述注液管道(32)和所述顶盖组件(1)连接,且所述注液进口(321)与所述注液孔(111)连通;所述注液管道(32)的管壁开设有补液进口(323);所述补液管道(31)的第二端和所述注液管道(32)相连,且所述补液管道(31)的第二端和所述注液管道(32)通过补液进口(323)连通;
所述封闭结构(33)具有初始状态、注液状态和补液状态,在初始状态时,所述注液出口(322)被封闭,所述补液出口(311)被封闭;在注液状态时,所述注液出口(322)被打开;在补液状态时,所述补液出口(311)被打开,所述注液出口(322)被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结构(33)包括弹性件(333)、用来封闭或打开所述注液出口(322)的第一封堵件(331)以及用来关闭或打开所述补液进口(323)的第二封堵件(332);
所述弹性件(33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封堵件(331)固连,所述弹性件(333)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注液管道(32)内与顶盖组件(1)固连,其中,所述弹性件(333)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二封堵件(332)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封堵件(331)固连;所述第二封堵件(332)的另一端和所述注液管道(32)滑动配合,且所述第二封堵件(33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来与所述补液进口(323)连通的通孔(334);
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封堵件(332)封堵所述补液进口(323)以使所述补液进口(323)被封闭,且所述第一封堵件(331)封堵所述注液出口(322)以使所述注液出口(322)被封闭;
在注液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331)脱离所述注液出口(322)以使所述注液出口(322)被打开;
在补液状态时,所述第一封堵件(331)封堵所述注液出口(322)以使所述注液出口(322)被封闭,所述注液管道(32)通过所述通孔(334)与所述补液管道(31)连通以使所述补液出口(311)被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管道(31)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部(312)和竖直部(313),所述第二端设置在所述倾斜部(312);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竖直部(313),所述倾斜部(312)用来引导电解液沿倾斜方向流动;所述补液管道(31)的面积沿电解液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位于所述顶盖组件(1)和所述裸电芯(2)之间的下塑胶(4),所述下塑胶(4)和流道结构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注液进口(321)设置在所述下塑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出口(311)的宽度等于所述裸电芯(2)的厚度。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电池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所述电池的注液阀,以使电池外部环境通过所述注液阀和流道结构的注液进口(321)连通,此时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处于初始状态;
S2、向所述注液阀注入电解液,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注液状态,以使所述电解液依次经过注液进口(321)、注液管道(32)以及注液出口(322);
S3、注液完成后,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注液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关闭所述注液阀。
7.一种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电池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打开所述电池的注液阀,以使电池外部环境通过所述注液阀和流道结构的注液进口(321)连通,此时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处于初始状态,所述电池的第一封堵件(331)所受的拉紧力为F1;
S2,向所述注液阀注入电解液,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注液状态,以使所述电解液依次经过注液进口(321)、注液管道(32)以及注液出口(322),利用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使得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注液状态,所述电池的第一封堵件(331)所受的拉紧力为F2,F2>F1;
S3、注液完成后,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注液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关闭所述注液阀。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电池的补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D1、取回需要补液的电池;
D2、打开所述电池的注液阀,以使所述注液阀和流道结构的注液进口(321)连通,此时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处于初始状态;
D3、向所述注液阀注入电解液,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补液状态,以使所述电解液依次经过注液进口(321)、注液管道(32)、补液进口(323)以及补液出口(311);
D4、补液完成后,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补液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关闭所述注液阀。
9.一种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电池的补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D1、取回需要补液的电池;
D2、打开所述电池的注液阀,以使所述注液阀和流道结构的注液进口(321)连通,此时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处于初始状态,所述电池的第一封堵件(331)所受的拉紧力为F1;
D3、向所述注液阀注入电解液,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补液状态,以使所述电解液依次经过注液进口(321)、注液管道(32)、补液进口(323)以及补液出口(311),通过连续滴灌方式向所述流道结构的注液管道(32)注入电解液,并利用注入电解液所产生的注液压力使得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初始状态切换为补液状态,此时所述电池的第一封堵件(331)所受的拉紧力为F3,F1<F3<F2;
D4、补液完成后,所述电池的封闭结构(33)自补液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且关闭所述注液阀。
CN202311468604.4A 2023-11-07 2023-11-07 电池和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Active CN1172199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8604.4A CN117219985B (zh) 2023-11-07 2023-11-07 电池和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8604.4A CN117219985B (zh) 2023-11-07 2023-11-07 电池和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9985A CN117219985A (zh) 2023-12-12
CN117219985B true CN117219985B (zh) 2024-03-15

Family

ID=89049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8604.4A Active CN117219985B (zh) 2023-11-07 2023-11-07 电池和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998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3935Y (zh) * 2005-05-09 2006-07-05 刘学兵 铅酸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
CN209993625U (zh) * 2019-06-21 2020-01-24 惠州市亿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
CN213936475U (zh) * 2020-11-20 2021-08-10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CN115020939A (zh) * 2022-06-29 2022-09-06 江苏思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
WO2023045401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孔密封装置、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3935Y (zh) * 2005-05-09 2006-07-05 刘学兵 铅酸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
CN209993625U (zh) * 2019-06-21 2020-01-24 惠州市亿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
CN213936475U (zh) * 2020-11-20 2021-08-10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WO2023045401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孔密封装置、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115020939A (zh) * 2022-06-29 2022-09-06 江苏思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9985A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77564A1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WO2021098739A1 (zh) 一种电池、电池模组、电池包和电动车
CN103227340A (zh) 二次电池
CN112234326B (zh)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KR20070104943A (ko) 연료 전지의 액체 주입 장치, 연료 전지와 연료 카트리지
KR101508400B1 (ko) 전해액 충전용 이차전지
JP2023502461A (ja) 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電池パック及び自動車
CN117219985B (zh) 电池和电池的注液补液方法
JP2001273884A (ja) 密閉形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9993625U (zh) 一种锂电池
KR20170096852A (ko) 이차전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KR20070067779A (ko) 리튬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50051467A (ko) 자가 밀봉성의 밀봉부재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06602134A (zh) 高电解液量的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94641B (zh) 电化学电池系统的可浸入气态氧化剂阴极
CN101253646A (zh) 燃料电池
CN216818576U (zh)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09389139U (zh) 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一体化端框板
CN208368660U (zh) 一种高效注液的电池
CN102306741B (zh) 一种电池电解液的注入方法
CN214043803U (zh) 电池的盖板组件及电池
CN221407586U (zh) 电池电解液注液装置
CN210897358U (zh) 电池盖板、电池以及电器设备
CN220984666U (zh) 一种新型液态电池壳体
CN220585469U (zh) 一种自动补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engli New Energy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68, Xin'anjiang Road,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Zenergy Battery Technologie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