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0502A -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 Google Patents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0502A
CN117210502A CN202311178981.4A CN202311178981A CN117210502A CN 117210502 A CN117210502 A CN 117210502A CN 202311178981 A CN202311178981 A CN 202311178981A CN 117210502 A CN117210502 A CN 117210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mouth disease
protein
disease virus
recombin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789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海学
薛巧
杨帆
刘会胜
朱紫祥
马柯
刘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filed Critical Lanzhou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AS
Priority to CN2023111789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0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0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0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本发明发现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是抑制NOG1蛋白表达的关键位点,将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突变为A后,抑制NOG1蛋白的表达,促进IFN‑β蛋白的表达;其次,本发明将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突变为A后成功拯救获得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rFMDV‑VP1Q209A,与野生型FMDV相比,rFMDV‑VP1Q209A的毒价显著降低,毒力降低,且抑制NOG1蛋白表达的同时诱导IFN‑β表达的能力显著增加,可作为重组疫苗株,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 的构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背景技术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传染病。FMDV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属(aphthavirus)的成员,目前有O、A、C、SAT1、SAT2、SAT3(即南非口蹄疫病毒1、2、3型)和Asia1(亚洲1型)7个血清型。各型之间几乎没有免疫保护力,感染了一型口蹄疫的动物仍可感染另一型口蹄疫病毒而发病。
我国口蹄疫流行历史久远,当前主要流行O型和A型。其中O型流行情况复杂,危害最为严重。FMDV易变异,是其自然属性,也是造成口蹄疫长期流行并难以控制和净化的主要原因。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在我国,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防控口蹄疫,对口蹄疫易感动物接种灭活疫苗是最常用的免疫措施。所述的灭活疫苗是口蹄疫田间毒株经病毒培养系统大量扩增、灭活、乳化等工艺制成,为控制我国口蹄疫的大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灭活疫苗存在免疫持续期短,在生产制备过程中还存在因病毒灭活不彻底而散毒的风险、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现有口蹄疫流行毒株复杂、多变,传统灭活疫苗难以应对。
GTP结合蛋白4(NOG1,也称为GTPBP4、NGB或CRFG)在从酵母到人类的真核生物中都是保守的,是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家族中GTP酶的新成员。NOG1位于核中,参与60S核糖体亚基的生物发生,其功能需要GTP结合基序。NOG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也参与细胞周期、DNA错配修复系统、PKM2依赖性葡萄糖代谢和癌症。已有专利(CN112353939B)公开了:GTPBP4抑制SeV(仙台病毒)诱导的IFN-β启动子的激活,以及IFN-β及其下游基因的mRNA表达,抑制SeV诱导的IFN-β蛋白表达,靶向IRF3(干扰素反应因子3)抑制天然免疫。
本发明发现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是抑制NOG1蛋白表达的关键位点,将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突变为A后,抑制了NOG1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了IFN-β蛋白的表达,降低了抑制天然免疫的能力,制备了减毒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为口蹄疫疫苗的制备提供另一种思路,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发现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是抑制NOG1蛋白表达的关键位点,将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突变为A后,抑制了NOG1蛋白的表达;其次,本发明将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突变为A构建并成功拯救获得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rFMDV-VP1 Q209A,与野生型FMDV相比,rFMDV-VP1 Q209A的毒价显著降低,毒力降低;且抑制了NOG1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了IFN-β蛋白的表达,降低了抑制天然免疫的能力,可作为重组疫苗株。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抑制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功能制备口蹄疫重组病毒的应用,所述抑制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功能为: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7-211位氨基酸突变或缺失。
优选地,所述抑制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功能为: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7-211位氨基酸均突变为丙氨酸A。
优选地,所述抑制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功能为: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9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
优选地,所述口蹄疫病毒为O型口蹄疫病毒。
优选地,所述口蹄疫病毒为O/BY/CHA/2010株。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P1蛋白免疫抑制功能丧失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将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7-211位氨基酸突变或缺失。
优选地,将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7-211位氨基酸均突变为丙氨酸A。
优选地,将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9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
优选地,所述亲本口蹄疫病毒为O型口蹄疫病毒株。
优选地,所述亲本口蹄疫病毒为O/BY/CHA/2010株。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在制备口蹄疫疫苗中的应用。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P1蛋白免疫抑制功能丧失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7-211位氨基酸突变或缺失。
优选地,所述方法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9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
优选地,所述亲本口蹄疫病毒为O型口蹄疫病毒。
优选地,所述亲本口蹄疫病毒为O/BY/CHA/2010株。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亲本口蹄疫病毒O/BY/CHA/2010株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利用定点突变PCR方法,将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9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构建重组质粒rFMDV-VP1Q209A;
(2)将重组质粒rFMDV-VP1 Q209A转染BHK-21细胞,病毒拯救获得口蹄疫重组病毒株。
优选地,所述重组质粒的构建中定点突变引物为:
正向引物F:attgtggcacccgcaaaagcccttttgaattttgacctgct(SEQ ID NO.1所示);
反向引物R:agcaggtcaaaattcaaaagggcttttgcgggtgccacaat(SEQ ID NO.2所示)。
优选地,所述病毒拯救具体方法为:
(1)提前16h将BHK-21细胞接种于T25培养瓶中;
(2)在干净的EP管中加入适量Trans Bufffer,将重组质粒rFMDV-VP1 Q209A加入EP管中,质粒与转染试剂的比例为1μg:2μL,轻轻吹打混匀静置10min;待BHK-21细胞生长至70%-80%,使用Polyplus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转入细胞;
(3)将细胞瓶中的原培养基弃掉,更换新的DMEM细胞培养基;
(4)将混合液加入细胞中,轻轻摇晃混匀,置于5%CO2培养箱37℃恒温培养;
(5)观察细胞状态与病变情况,待细胞出现90%左右病变时收获,若没有细胞病变,则于72h收获,将其标记为F1;
(6)F1反复冻融三次后再次接种BHK-21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并按同样的方法进行传代,直至细胞能稳定的产生细胞病变,获得重组病毒;若没有细胞病变,则按上述方法盲传5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发明首先发现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是抑制NOG1蛋白表达的关键位点,将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突变为A后,抑制NOG1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了IFN-β蛋白的表达,降低了抑制天然免疫的能力;其次,本发明将VP1蛋白的第209位氨基酸突变为A构建并成功拯救获得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rFMDV-VP1 Q209A,与野生型FMDV相比,rFMDV-VP1 Q209A的毒价显著降低,毒力降低,且抑制NOG1蛋白表达的同时诱导IFN-β表达的能力显著增加,可作为重组疫苗株,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NOG1抑制FMDV诱导的天然免疫的结果;
图2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过表达、缺失以及突变对NOG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图3重组质粒rFMDV-VP1 Q209A的构建示意图;
图4口蹄疫突变重组病毒rFMDV-VP1 Q209A的拯救结果;
图5口蹄疫突变重组病毒rFMDV-VP1 Q209A的病毒效价测定结果;
图6感染口蹄疫突变重组病毒rrFMDV-VP1 Q209A后NOG1及IFN-β表达结果;其中,A为NOG1表达结果,B为IFN-β表达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公司购买获得。
FLAG-VP1及其突变体质粒由兰州瑞博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构建,具体包括:VP1质粒(表达VP1蛋白全长的质粒)、VP1 1-115质粒(表达VP1蛋白第1-115位氨基酸的质粒)、VP1157-188质粒(表达VP1蛋白第157-188位氨基酸的质粒)、VP1 115-211质粒(表达VP1蛋白第115-211位氨基酸的质粒)、VP1 189-194质粒(将VP1蛋白第189-194位氨基酸均突变为丙氨酸)、VP1 195-200质粒(将VP1蛋白第195-200位氨基酸均突变为丙氨酸)、VP1201-206质粒(将VP1蛋白第201-206位氨基酸均突变为丙氨酸)、VP1 207-211质粒(将VP1蛋白第207-211位氨基酸均突变为丙氨酸)、VP1 E207A质粒(将VP1蛋白第207位谷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P1K208A质粒(将VP1蛋白第208位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P1 Q209质粒(将VP1蛋白第209位谷氨酰胺突变为丙氨酸)、VP1 T210A质粒(将VP1蛋白第210位苏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P1L211A质粒(将VP1蛋白第211位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
FMDV(O/BY/CHA/2010)均由本团队分离,并保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与新发病流行病学团队与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
实施例1NOG1抑制FMDV诱导的天然免疫
1.NC siRNA和NOG1 siRNA的设计
NC siRNA和NOG1 siRNA序列均由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并合成。具体序列如下:
NC siRNA序列:UUCUCCGAACGUGUCACGUTT(SEQ ID NO.3所示);
NOG1 siRNA序列:GUGUCGAAACCAAGAUGAA(SEQ ID NO.4所示)。
2.感染FMDV的PK-15细胞样品的制备
将6×105个PK-15细胞铺置于6孔板的单个孔内,共铺2个皿。待细胞长至70%-80%融合度的时候,利用脂质体试剂分别转染NC siRNA和NOG1 siRNA,转染36h,接种1MOI的口蹄疫病毒,接种1h后换为维持液培养。
3.细胞内IFN-β、ISG15和ISG54的mRNA水平的检测
将感染口蹄疫病毒的细胞分别在0和12h收样,并利用PBS清洗一次。RNA提取过程如下:
加入1mL Trizol试剂,剧烈吹打使细胞完全裂解5-15min,液体移至无RNA酶的1.5mL离心管;
加入250μL氯仿,剧烈震荡使液体成浅红色,4℃静置10min;
4℃,12000r/min离心15min,吸取200μL上清至新的无RNA酶的1.5mL离心管,并加入200μL的异丙醇,上下轻轻颠倒8次,-20℃静置30min,然后4℃,12000r/min离心15min;
弃去上清,加入1mL 75%乙醇,上下颠倒5次,4℃,10000r/min离心5min;
弃去上清,吸净残留液体,晾干离心管。然后加入25μL DEPC水溶解RNA;
制备好的总RNA(病毒RNA和细胞RNA),进行反转录,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FN-β、ISG15和ISG54的mRNA水平。利用的引物序列如下:
porcine IFN-β-F:GCTAACAAGTGCATCCTCCAAA(SEQ ID NO.5所示);
porcine IFN-β-R:AGCACATCATAGCTCATGGAAAGA(SEQ ID NO.6所示);
porcine ISG15-F:GATCGGTGTGCCTGCCTTC(SEQ ID NO.7所示);
porcine ISG15-R:CGTTGCTGCGACCCTTGT(SEQ ID NO.8所示):
porcine ISG54-F:CTGGCAAAGAGCCCTAAGGA(SEQ ID NO.9所示);
porcine ISG54-R:CTCAGAGGGTCAATGGAATTCC(SEQ ID NO.10所示);
porcine GAPDH-F:ACATGGCCTCCAAGGAGTAAGA(SEQ ID NO.11所示);
porcine GAPDH-R:GATCGAGTTGGGGCTGTGACT(SEQ ID NO.12所示)。
反转录体系为:5×First Buffer,4μL;0.1M dTT,2μL;10mM each dNTPs,1μL;6ntRandom Primers,1μL;oligo-dT Primers,0.5μL;M-MLV transcriptase,1μL;RRI,0.5μL;H2O,6μL;RNA,4μL;
反应程序:25℃,10min;37℃,60min;75℃,10min。
实时定量PCR反应体系为:2×SYBR Premix Ex Taq,5μL;上游引物,0.2μL;下游引物,0.2μL;H2O,4.1μL;cDNA模板,0.5μL。
反应程序:95℃,2min;95℃,10s,60℃,34s,40个循环;Melt Curve;4℃保存。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FMDV感染后,细胞内的IFN-β、ISG15和ISG54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与转染NC siRNA的细胞相比,FMDV在转染NOG1 siRNA的细胞中诱导了更高水平的IFN-β、ISG15和ISG54。表明,NOG1抑制FMDV诱导的天然免疫。
实施例2口蹄疫病毒VP1促进宿主NOG1蛋白表达的位点的筛选与鉴定
1.过表达VP1及其突变体质粒的细胞样品的制备
将6×105个PK-15细胞铺置于6孔板的单个孔内,待细胞长至70%-80%融合度的时候,利用脂质体试剂分别转染2μg的Flag-VP1及其突变体质粒,转染24h。
2.NOG1蛋白表达水平的Western blot检测
蛋白样品的制备:将转染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弃去,用PBS清洗一次细胞样品,利用细胞铲刮下细胞,移入1.5mL离心管中,2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保留细胞沉淀,即为收获的细胞样品(均在冰上操作);根据收集细胞沉淀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细胞裂解液,并快速反复吹打重悬细胞样品,冰上裂解5min,超声波瞬时破碎(冰上操作,超声2-3次);4℃,13000rpm离心10min,弃去底部沉淀,取上清于另一预冷离心管中保存;取样品蛋白上清加入5×蛋白上样缓冲液,沸水煮沸变性10min,4℃,12000rpm离心5min,取适量上清进行蛋白质电泳。
SDS-PAGE凝胶电泳及其电泳图蛋白转印:SDS-PAGE凝胶及电泳缓冲液均按照分子克隆实验指南配制。每个蛋白样品上样量为40μg,同时单独选孔加入预染蛋白marker作为指示。蛋白样品在浓缩胶时,调用80V电压;待蛋白样品进入分离胶后,调取电压至120V,直至电泳结束。转印前,根据SDS-PAGE凝胶的大小剪取合适的硝酸纤维素膜(NC膜),并在转印缓冲液中浸泡10min左右,同时剪取6层滤纸浸泡在转印液中数分钟。按照“膜正胶负”顺序放置蛋白胶:负极-海绵-3层滤纸-凝胶-NC膜-3层滤纸-海绵-正极,安装好“转印夹心三明治”后,将其放置到全湿转印槽内,加入足够转印缓冲液,接通电源(恒流240mA或恒压65V转印2-3h),转印槽外部用冰袋辅助降温。待转印结束后,5%的TBST-脱脂乳封闭NC膜,室温作用2-3h,弃去封闭液,TBST(pH7.6)缓冲液漂洗3次,洗去残留脱脂乳封闭液,随后进行抗体孵育。抗体反应:加入TBST稀释一抗,4℃轻摇振荡过夜(或室温4-6h),一抗回收利用。TBST轻轻漂洗3次后,再用TBST洗2-3次,每次漂洗10min。漂洗完毕后,加入HRP标记的二抗,室温作用2h,作用完毕用TBST轻轻漂洗3次,再用TBST漂洗3次,每次10min。漂洗结束后,进行显色反应。暗室中利用ECL显色试剂盒进行显色。取试剂盒中A液与B液等量混合,然后轻轻均匀地淋湿NC膜,作用1-2min后,将作用的膜放置在X光曝光夹内,在上方放置X光胶片进行曝光。曝光完成的胶片首先放入显影液中进行显影,待所需蛋白条带显示后,用自来水轻轻漂洗胶片,然后将胶片放入定影液中进行定影2-3min。定影结束后,将胶片放入自来水漂洗、进一步晾干、待晾干后标记蛋白Marker,扫描胶片保存结果。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过表达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后显著促进了宿主NOG1的蛋白表达;相较于过表的VP1质粒(VP1),只有转染VP1 207-211质粒后显著抑制了NOG1的蛋白表达;而且相较于过表的VP1质粒(VP1),只有将VP1蛋白209位谷氨酰胺Q突变为丙氨酸A后(VP1 Q209A)显著抑制了NOG1的蛋白表达;表明,VP1的第209位氨基酸是促进NOG1蛋白表达的关键位点,将VP1蛋白209位谷氨酰胺Q突变为丙氨酸A后,降低了NOG1抑制FMDV诱导的天然免疫的能力。
实施例3FMDV VP1 Q209A重组毒株的拯救
1.FMDV VP1 Q209A重组质粒的构建
以本实验室保存的FMDV重组质粒(参考文献:Engineering Foot-and-MouthDisease Viruses with Improved Growth Properties for Vaccine Development)为模板,通过定点突变PCR,构建VP1 Q209A突变的重组质粒rFMDV-VP1 Q209A。扩增引物为:正向引物F:attgtggcacccgcaaaagcccttttgaattttgacctgct(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R:agcaggtcaaaattcaaaagggcttttgcgggtgccacaat(SEQ ID NO.2所示)。详细构建策略见图3。
2.重组病毒的拯救
(1)在干净的EP管中加入适量Trans Bufffer,将重组质粒rFMDV-VP1 Q209A加入EP管中,质粒与转染试剂的比例为1μg:2μL,轻轻吹打混匀静置10min;;
(2)提前16h将BHK-21细胞接种于T25培养瓶中,待细胞生长至70%-80%,使用Polyplus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转入细胞
(3)将细胞瓶中的原培养基弃掉,更换新的DMEM细胞培养基;
(4)将混合液加入细胞中,轻轻摇晃混匀,置于5%CO2培养箱37℃恒温培养,同时设置正常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5)观察细胞状态与病变情况,待细胞出现90%左右病变时收获,若没有细胞病变,则于72h收获,将其标记为F1;
(6)F1反复冻融三次后再次接种BHK-21细胞,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并按同样的方法进行传代,直至细胞能稳定的产生细胞病变,获得重组病毒;若没有细胞病变,则按上述方法盲传5代。
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野生型FMDV(O/BY/CHA/2010)能够引起BHK-21细胞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rFMDV-VP1 Q209A能够引起BHK-21细胞轻微的细胞病变,表明VP1 Q209A突变的重组毒株rFMDV-VP1 Q209A拯救成功。
实施例4口蹄疫病毒重组毒株rFMDV-VP1 Q209A的毒力评价
1.感染FMDV的PK-15细胞样品的制备
将6×105个PK-15细胞铺制于6孔板的单个孔内。待细胞长至100%融合度的时候,接种1MOI的野生型和重组口蹄疫病毒,接种1h后换为维持液培养,并分别在接种0、6、12h收取上清液。
2.口蹄疫病毒滴度测定
感染FMDV后收集细胞上清,通过TCID50测定,进行病毒滴度分析。病毒效价的测定:提前16h将BHK-21细胞接种96孔板。在细胞形成单层细胞后,用PBS洗3遍BHK-21细胞,接种病毒(10-1-10-10),另设两列阴性对照孔。感染孔,每孔加入100μl病毒滤液或倍比稀释病毒稀释液,37℃吸附1h,每20min轻轻摇晃一次,保证病毒吸附均匀。吸附1h后,吸去上清,用PBS轻轻洗板1次。加入病毒维持液。待48h后,每12h观察一次细胞病变情况,72h后记录病变孔数,计算TCID50,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为最终病毒滴度。
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野生型FMDV(O/BY/CHA/2010)和重组口蹄疫病毒株rFMDV-VP1 Q209A的毒价均逐渐增高。与野生型FMDV相比,rFMDV-VP1Q209A的毒价显著降低。结果表明,本申请所述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rFMDV-VP1 Q209A的毒力降低。
实施例5口蹄疫病毒重组毒株rFMDV-VP1 Q209A诱导天然免疫的能力评价
1.感染FMDV的PK-15细胞样品的制备
将6×105个PK-15细胞铺制于6孔板的单个孔内。待细胞长至100%融合度的时候,接种1MOI的野生型(O/BY/CHA/2010)和重组口蹄疫病毒株rFMDV-VP1 Q209A,接种1h后换为维持液培养。
2.NOG1蛋白表达水平的Western blot检测
检测方法同实施例2中2所述。
3.IFN-β蛋白含量的检测
PK-15细胞感染野生型和重组口蹄疫病毒6h后收取上清,按照猪IFN-βELISA检测试剂盒(购自索莱宝公司)操作步骤进行IFN-β含量的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将试剂盒提前平衡至室温,提前配置所需要的试剂。从已平衡至室温的密封袋中取出试验所需板条,空白孔加标准品&标本通用稀释液,其余相应孔中加标准本或不同浓度标准品(100μl/孔),用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37℃温箱孵育90分钟;提前20分钟准备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洗板5次;空白孔加生物素化抗体稀释液,其余孔加入生物素化抗体工作液(100μl/孔)。封住反应孔,37℃温箱孵育60分钟;提前20分钟准备酶结合物工作液,避光室温(22-25℃)放置;洗板5次;空白孔加酶结合物稀释液,其余孔加入酶结合物工作液(100μl/孔)。用新封板胶纸封住反应孔,37℃孵箱,避光孵育30分钟。打开酶标仪电源,预热仪器,设置好检测程序;洗板5次;加入显色底物(TMB)100μl/孔,避光37℃孵箱,避光孵育15分钟;加入反应终止液100μl/孔,混匀后即刻测量OD450值(3分钟内)。在仪器保存读数结果并打印一份纸质结果。
结果判断:每个标准品和标本的OD值应减去空白孔的OD值,以标准品浓度作横坐标,OD值作纵坐标,用软件绘制标准曲线,通过标本的OD值可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
结果如图6所示,野生型FMDV(O/BY/CHA/2010)感染引起了NOG1的增加,而重组口蹄疫病毒株rFMDV-VP1 Q209A抑制了NOG1的表达(A所示);与野生型FMDV(O/BY/CHA/2010)相比,重组口蹄疫病毒株rFMDV-VP1 Q209A诱导IFN-β表达的能力显著增加(B所示),降低了抑制天然免疫的能力。
上述结果表明,在亲本口蹄疫病毒的基础上(以O/BY/CHA/2010为例),将VP1蛋白的209位谷氨酰胺Q突变为丙氨酸A,构建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rFMDV-VP1 Q209A相较于亲本毒株的毒力显著致弱,且促进了IFN-β蛋白的表达,降低了抑制天然免疫的能力,可作为疫苗候选株,为口蹄疫疫苗的制备提供一种新思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表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其它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通过抑制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功能制备口蹄疫重组病毒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功能为: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7-211位氨基酸突变或缺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免疫抑制功能为:将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9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
3.一种VP1蛋白免疫抑制功能丧失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其特征在于,将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7-211位氨基酸突变或缺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其特征在于,将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9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口蹄疫病毒为O型口蹄疫病毒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口蹄疫病毒为O/BY/CHA/2010株。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所述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在制备口蹄疫疫苗中的应用。
8.一种VP1蛋白免疫抑制功能丧失的口蹄疫重组病毒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7-211位氨基酸突变或缺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9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亲本口蹄疫病毒O/BY/CHA/2010株的重组质粒为模板,利用定点突变PCR方法,将亲本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209位氨基酸突变为丙氨酸A,构建重组质粒rFMDV-VP1 Q209A;
(2)将重组质粒rFMDV-VP1 Q209A转染BHK-21细胞,病毒拯救获得口蹄疫重组病毒株。
CN202311178981.4A 2023-09-13 2023-09-13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Pending CN117210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8981.4A CN117210502A (zh) 2023-09-13 2023-09-13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78981.4A CN117210502A (zh) 2023-09-13 2023-09-13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0502A true CN117210502A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38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78981.4A Pending CN117210502A (zh) 2023-09-13 2023-09-13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0502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017A1 (en) * 2015-11-24 2017-06-01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Production of viruses in avian eggs
CN109536461A (zh) * 2018-11-23 2019-03-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种o型口蹄疫病毒突变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44000A (zh) * 2020-07-14 2020-1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免疫抑制功能降低的口蹄疫重组病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773383A (zh) * 2020-07-03 2020-10-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种o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76314A (zh) * 2020-09-24 2020-12-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种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76313A (zh) * 2020-09-24 2020-12-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种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3939A (zh) * 2020-11-06 2021-02-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Gtpbp4蛋白作为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敲低或过表达gtpbp4细胞系的构建
WO2022027749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耐热表型稳定遗传、携带负标记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无毒株及o/a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
CN116731127A (zh) * 2023-07-24 2023-09-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非天然氨基酸定点修饰的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制备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017A1 (en) * 2015-11-24 2017-06-01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Production of viruses in avian eggs
CN109536461A (zh) * 2018-11-23 2019-03-29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种o型口蹄疫病毒突变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73383A (zh) * 2020-07-03 2020-10-16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种o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44000A (zh) * 2020-07-14 2020-1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免疫抑制功能降低的口蹄疫重组病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22027749A1 (zh) * 2020-08-05 2022-02-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哈尔滨分中心) 耐热表型稳定遗传、携带负标记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无毒株及o/a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
CN112076314A (zh) * 2020-09-24 2020-12-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种a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76313A (zh) * 2020-09-24 2020-12-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一种口蹄疫亚单位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53939A (zh) * 2020-11-06 2021-02-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Gtpbp4蛋白作为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敲低或过表达gtpbp4细胞系的构建
CN116731127A (zh) * 2023-07-24 2023-09-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非天然氨基酸定点修饰的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制备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IXUE ZHENG等: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pandemic Southeast Asia topotype strain of serotype O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isolated in China during 2010", 《VIRUS GENES 》, vol. 44, no. 1, 20 September 2011 (2011-09-20), pages 80 - 88, XP035005561, DOI: 10.1007/s11262-011-0670-0 *
JIANGLING PENG等: "Advances in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Proteins Regulating Host Innate Immunity", 《FRONT MICROBIOL》, vol. 11, 9 October 2020 (2020-10-09), pages 1 - 9 *
ZHANG KE-SHAN等: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抑制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功能及机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vol. 43, no. 3, 31 March 2021 (2021-03-31), pages 1 *
杨金平等: "免疫压力下口蹄疫病毒的抗原变异",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vol. 29, no. 4, 31 August 2021 (2021-08-31), pages 44 - 5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ark et al. Cloning and further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ORF3 gene of wild-and attenuated-type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es
Kingsley et al. Detection of both hepatitis A virus and Norwalk-like virus in imported clams associated with food-borne illness
RU2723353C1 (ru) Терм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ые аттенуированные штаммы вируса ящура (fmdv), способ их конструирования и применение
WO2021051906A1 (zh) 一种针对ii类vii型流行ndv株dhn3的感染性重组克隆方法
CN107164409B (zh) 犬瘟热病毒敏感细胞系slam-mdck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2353939B (zh) Gtpbp4蛋白作为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敲低或过表达gtpbp4细胞系的构建
Kumar et al. Evaluation of surface glycoproteins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as immunogens and reagents for 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infections in pigs: A 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approach
CN111744000B (zh) 免疫抑制功能降低的口蹄疫重组病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817753B (zh) 表达SARS-CoV-2纤突蛋白或其变异体SΔ21的假型化VSV病毒构建和应用
CN107298700B (zh) 人工改造的PCV2 Rep蛋白、重组PCV2病毒及其应用
CN101560520A (zh) 乙脑/登革嵌合病毒及其应用
CN108315306B (zh) 一株高繁殖能力猪瘟病毒及其构建方法
WO2021051907A1 (zh) 一种全基因组表达载体pBR322-DHN3的制备方法
CN109633173B (zh) 一种用于检测ibdv抗体的免疫磁珠间接elisa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7210502A (zh) 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NL2031088B1 (en) Locked Nucleic Acid-modified One-step Nested PCR Primers Set and Kit for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KR100773141B1 (ko) 돼지 유행성 설사 바이러스 orf3 폴리펩티드 변이체,그를 코딩하는 핵산, orf3 변이체 및 변이 유전자를이용하여 야생형과 약독화형 pedv를 구별하는 방법 및야생형과 약독화형 pedv를 구별하기 위한 키트
CN110041409B (zh) 一种突变型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及应用
CN101475942B (zh) 一种b19病毒vp1独特区基因
CN104531903A (zh) 一种快速检测水貂阿留申病病毒的双重pcr方法
CN110904056B (zh) 一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rH120-YZS1Δ5a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Siafakas et al. Isolation of polioviruses and other enteroviruses in south Greece between 1994 and 1998
CN117210501B (zh) 口蹄疫病毒2b蛋白免疫抑制位点突变的重组口蹄疫病毒株的构建
AU2020103866A4 (en) Ki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virus titers in grass carp reovirus genotype ii vaccine
CN106834282A (zh) 一种分段扩增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全基因组的引物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