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0465A - 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0465A
CN117210465A CN202311202583.1A CN202311202583A CN117210465A CN 117210465 A CN117210465 A CN 117210465A CN 202311202583 A CN202311202583 A CN 202311202583A CN 117210465 A CN117210465 A CN 117210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rna
histone
nano
delivery system
biomim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25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10465B (zh
Inventor
张灵敏
汤顺清
郑周逸康
张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12025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0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0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0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0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0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saRNA的正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为炎症效应细胞的生物膜包裹复合纳米颗粒的仿生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由组蛋白负载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形成。制成的仿生纳米颗粒能够继承炎症效应细胞的抗原和相关膜功能,并且可以特异性地积聚在炎症病变部位,使得仿生纳米颗粒不仅在体内拥有更长的循环时间,还具有炎症趋向性,能够在炎症环境中将核酸药物有效靶向到炎症部位,提高saRNA递送到炎症部位的效率,提高对炎症的靶向性,确保saRNA的精准递送至炎症部位。

Description

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背景技术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病因十分复杂的临床综合症,病理特征是肺组织中嗜中性粒细胞的过度积累和活化。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机械呼吸支持治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尽管治疗方法在不断更新进步,但研究证明药物治疗手段并不能十分有效降低临床上急性肺损伤的死亡率,并且当急性肺损伤疾病发展到末期阶段还有很大几率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导致更加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所以开发新型药物或新策略方案应对ALI,阻断其向更严重的疾病发展的急迫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基因治疗已经成为了治疗各种如肿瘤、炎症等疾病的新型方案策略,其主要是通过修饰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基因对目的疾病进行精准治疗,达到源头治疗、高效治疗的效果。目前基因治疗在多种的疾病治疗领域全面开花,越来越多的基因治疗药物被批准临床上应用,让人们看到其光明前景。例如核酸药物对特定基因具备高度靶向性,相较于传统药物其精准性、安全性对人体更有治疗保障。其中基因激活又称RNA激活现象(RNA activation,RNAa),通过内源性途径对基因进行调控,具体为使用外源或内源的dsRNA通过转基因、转座子或病毒感染等方法到达目的基因所在部位后,使细胞内的特异性目的基因得到激活表达的现象,saRNA与其他基于RNA的治疗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上调而不是抑制其治疗靶点的表达。小激活RNA(saRNA)为小分子双链RNA(dsRNA)之中的一种,具有以目的基因启动子为靶点的特点,并且saRNA具备基因激活功能,有着针对目的基因使其上调表达的特性。但是目前,未见有saRNA激活特定基因使促进炎症的M1巨噬细胞极化为抗炎的M2巨噬细胞,从而实现炎症部位的靶向治疗的相关报道。
此外,在基因调控治疗中,如何将核酸药物避免人体内复杂环境的影响,同时有效地递送进至靶点依旧是一个技术性的难题。因此,需要使用高效的载体递送核酸药物,使其递送效率增强、延长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其中,组蛋白是来源于生物体的内源性蛋白,是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与原核细胞中的碱性蛋白质,使用组蛋白作为递送载体具有低毒性,低免疫原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是理想的核酸药物递送载体,能将核酸药物避免人体内复杂环境的影响。然而由于纳米颗粒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复杂性,难以实现将核酸药物的高效精准递送至目标部位。采用仿生学对纳米颗粒进行改造,使其适应生物体内环境,可精准递送核酸药物。通过仿生学对细胞的特异性及专一性进行模仿,使纳米颗粒与细胞膜相结合,取两者的优点开发出仿生纳米技术。仿生纳米颗粒的特征在于其表面包被一层天然细胞膜,能够直接复制源细胞的特异功能,有效地拥有膜来源细胞的独有特性,如体内的长循环性及相关疾病靶向的功能,能弥补了递送载体的不足,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如何有效地解决组蛋白在saRNA递送中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急需开发一种saRNA的靶向递送体系,将为炎症部位的靶向治疗提供有效的手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寻找一种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能够经过仿生纳米递送系统靶向递送至炎症部位,上调CEBPA基因的表达,诱导M1巨噬细胞极化至M2巨噬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肺部炎症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所述saRNA的正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aRNA的反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所述纳米递送系统为炎症效应细胞的生物膜包裹复合纳米颗粒的仿生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由组蛋白负载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制备而成,
所述组蛋白选自H1型组蛋白、H2A型组蛋白、H2B型组蛋白、H3型组蛋白或H4型组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膜为中性粒细胞膜、M1型巨噬细胞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静脉间充质干细胞和红细胞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蛋白为H1型组蛋白,以及所述生物膜为中性粒细胞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膜和复合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1-30):1,优选为(2-10)∶1,进一步优选为(3-8):1,优选为4-6:1,更优选为4.5-5.5:1;和/或,
所述组蛋白和saRNA的质量比为(10-50):1,优选为(10-30):1,进一步优选为(15-25):1,优选为(17-23):1更优选为19-21: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300nm,和/或;
所述仿生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0~350nm;更优选为250~300nm,和/或;
所述仿生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为-2mV至-20mV,优选为-9.8mV至-11.5mV,和/或;
所述仿生纳米颗粒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0.4,优选为≤0.2,优选为0.12-0.2。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备saRNA溶液和组蛋白溶液;
(2)将步骤(1)制备的saRNA溶液和组蛋白溶液混合均匀,在室温中孵育,得到复合物纳米颗粒;
(3)制备生物膜溶液,然后加入步骤(2)制备的所述复合物纳米颗粒并混合均匀,在室温中孵育,即得仿生纳米递送系统。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aRNA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2μg/μL。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10μg/μL。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生物膜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300μg/μL,所述生物膜与所述saRNA的终浓度比为(48-52):1。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了一种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在制备治疗肺部炎症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肺部炎症包括急性肺损伤和/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本发明设计的saRNA可激活炎症细胞中的CEBPA基因的表达上调,诱导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为M2巨噬细胞,从而发挥治疗炎症的作用,本发明的saRNA对肺部炎症的基因治疗效果良好,也适用于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炎症的治疗。
本发明的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能够将saRNA靶向递送至炎症部位,使炎症部位细胞CEBPA基因的表达上调,达到治疗炎症的效果。仿生纳米递送系统中的组蛋白纳米颗粒(复合纳米颗粒)具有正电性,能够有效负载所述saRNA,所述仿生纳米递送系统采用组蛋白纳米颗粒作为所述saRNA的递送载体,具有体内长循环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特点。
进一步地,本发明选择了H1型组蛋白,以合适的量,选择生物膜中的中性粒细胞膜两者进行制备适合递送该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使得仿生纳米颗粒不仅在体内拥有更长的循环时间,还具有炎症趋向性,能够在炎症环境中将saRNA有效靶向到炎症部位,提高saRNA递送到炎症部位的效率,提高对炎症的靶向性,确保saRNA的精准递送至炎症部位,同时减少因靶向性不强而导致的saRNA对正常组织毒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不同组蛋白结合saRNA的筛选分析图;图1的A为不同组蛋白的琼脂糖凝胶负载率分析图,图1的B为不同组蛋白结合saRNA的粒径分析的折线图,图1的C为不同组蛋白结合saRNA的电势分析的折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纳米颗粒及仿生纳米颗粒的鉴定图;图2的A为Histone/saRNA比例相关的纳米颗粒HR的粒径和PDI变化图;图2的B为NM/HR的比例影响的粒径和PDI变化图;图2的C为HR、NHR纳米颗粒的电势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纳米颗粒及仿生纳米颗粒鉴定分析图;图3的A1为纳米颗粒HR的透射电镜图,图3的A2为纳米颗粒HR的粒径、PDI分析图;
图3的B1为仿生纳米颗粒NHR的透射电镜图,图3的B2为仿生纳米颗粒NHR的粒径、PDI分析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NHR材料和中性粒细胞膜的SDS-PAGE凝胶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仿生纳米颗粒在体外细胞转染效果图;其中,图5的A为NHR仿生纳米颗粒转染巨噬细胞后Western Blot分析蛋白iNOS、Arg-1和CEBPA的mRNA表达图;图5的B为NHR仿生纳米颗粒转染巨噬细胞后RT-qPCR分析蛋白iNOS、Arg-1和CEBPA的变化图,其中Tubulin为内参蛋白。
图6为不同的saRNA在体外细胞转染效果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核酸药物体内生物分布图;图7的A为小动物活体成像图;图6的B为小动物主要器官的活体成像图;图7的C为图B中不同器官中实验样品的荧光定量分析图;图7的D为小鼠肺部器官在不同血液循环时间下实验样品的荧光定量分析图;图7的E为不同实验样品的体内的长循环的存留变化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治疗后肺组织炎症治疗效果表征图;图8的A为治疗后小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1β、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图;
图8的B为治疗后小鼠肺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1β、IL-10和TGF-β的含量图;图8的C为小鼠肺组织免疫荧光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在H1型组蛋白、H2A型组蛋白、H2B型组蛋白、H3型组蛋白和H4型组蛋白这五种组蛋白进行筛选,寻找与saRNA结合适合的材料。用五种组蛋白分别与saRNA进行制备结合,带有正电荷的组蛋白与saRNA能够因为正负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复合物纳米颗粒,再进行相关纳米颗粒的表征的实验。表征的实验包括:琼脂糖凝胶的包封率实验、HR纳米复合材料的粒径大小、电势以及分散系数(PDI)的测量。
其中,所述saRNA的序列为,
正义链:5’-CACACACGUGGUCCGUGGU
-3’(SEQ ID NO.1);
反义链:5’-ACCACGGACCACGUGUGUG-3’(SEQ ID NO.2)。
此外,每条链的3’修饰有两个常规的TT悬挂碱基。
实验方法:分别制备5μg/μL的五种组蛋白(Histone)的水溶液和1μg/μL的saRNA无核酶水溶液,每种组蛋白分别按照质量比例(w/w)Histone:saRNA为1:1、10:1、20:1,将核酸溶液加入组蛋白溶液中,充分吹打混匀,立刻进行涡旋30s混匀,使核酸与组蛋白充分混合均匀,在室温下孵育10min,制得HR纳米颗粒。
将五种组蛋白的HR纳米颗粒上样至琼脂糖凝胶中进行包封率实验,检测saRNA在五种组蛋白中的负载率。并对五种组蛋白的HR纳米颗粒使用马尔文粒径仪测定各组纳米粒的粒径和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
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A可看出,经过琼脂糖凝胶中五种组蛋白不同浓度下与saRNA结合后的负载率的分析,在Histone:saRNA为(1-20):1的区间内,组蛋白的比例与saRNA的负载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H1组蛋白在10:1时即可达到91.85%的负载率,H2A、H2B、H3、H4在10:1时的负载率均不大于32%。由此可见,本发明选择的H1型组蛋白,在制备所述saRNA的复合物纳米颗粒相较于其他四种组蛋白的结合能力更好。
参照图1-B,C,在saRNA与五种组蛋白的粒径、Zeta电势图可以看出,合适比例的saRNA与H1型组蛋白结合的纳米颗粒,均比其他实验组展现更小的粒径与最小的正Zeta电势。而且,在后续仿生纳米颗粒的制备中,综合粒径、电位和分散系数各个参数的综合评估下,H1型组蛋白与选择生物膜中的中性粒细胞膜组合在一起比其他类型的组蛋白更具有优势。具体数据省略。
实施例2
纳米颗粒及仿生纳米颗粒的制备及鉴定
1、纳米颗粒(HR)的粒径、PDI及电势
分别制备5μg/μL的Histone(H1组蛋白)的水溶液和1μg/μL的saRNA无核酶水溶液,分别按照比例Histone:saRNA为10:1、20:1、30:1、40:1、50:1,将核酸溶液加入组蛋白溶液中,充分吹打混匀,立刻进行涡旋震荡,使核酸与组蛋白充分混合均匀制得HR纳米颗粒。采用马尔为粒径仪测定粒径、PDI及电势。
参照图2-A,C,H1组蛋白与saRNA的比例为20μg:1μg时通过正负电荷相互作用形成的纳米颗粒相对均匀,其纳米颗粒大小为201±1.8nm,PDI为0.201,Zeta电势为23.0mV。
2、仿生纳米颗粒(NHR)的粒径、PDI及电势
通过反复冻融法提取的中性粒细胞膜,将中性粒细胞膜用细胞破碎仪超声处理1min,40w,冰上,1s on,1s off进行处理,中性粒细胞膜加入ddH2O中混匀得到50μg/μL细胞膜溶液,将上述Histone:saRNA为20:1制备到的HR纳米颗粒转移到细胞膜溶液中,与中性粒细胞进行制备,NM/HR质量比例(w/w)分别为1、2、5、10、20、30,涡旋30s混匀,在室温下孵育10min,使中性粒细胞膜与纳米载体通过体外自组装方式形成NHR纳米颗粒。采用马尔为粒径仪测定粒径、PDI(Polymer dispersity index,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及电势。
参照图2-B,C,NHR纳米颗粒中NM/HR的质量比例为5时,粒径、电位和分散系数等参数最优,其尺寸为266±3.3nm,PDI为0.231,Zeta电位为-11.2mV。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鉴定纳米颗粒HR及仿生纳米颗粒NHR的电镜及中性粒细胞膜包裹:
1、透射电镜表征
分别将10μL的实施例2中制得的HR及NHR纳米颗粒样品滴加至电镜铜网,静置10min后,使用吸水纸沿铜网边缘吸除多余液体,将铜网置于室温过夜晾干。按照透射电镜操作规程拍摄各组样品的电镜照片,以获知各样品纳米粒形态特征及粒径大小。
参照图3,发现未包膜前HR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196±2.8nm、PDI为0.206,其的Zeta电位值为23.4mV(图3-A),而用细胞膜包裹后的NHR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76±6.3nm,PDI为0.156,Zeta电位值为-9.8mV(图3-B),在电镜图片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中性粒细胞膜可均匀地包裹HR纳米颗粒外围;同时NHR纳米颗粒在表面可以明显看到有黑圈,那是中性粒细胞膜包裹HR纳米颗粒黏附在细胞膜上形成的。根据制备的纳米材料的粒径和电位显示,表明成功地将中性粒细胞膜包裹了HR纳米颗粒。
2、SDS-PAGE凝胶表征
将获得的NHR纳米复合颗粒离心,取下面沉淀的颗粒(NHR),将其与处理过的中性粒细胞膜蛋白(Neutrophils)以膜蛋白为20μg的质量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上样,电泳完毕后用考马斯亮蓝快速染色进行染色处理,洗脱后即可观察到样品具体条带。
从图4的凝胶图实验结果显示可知,NHR纳米颗粒的条带与中性粒细胞的条带大部分保持一致,证实了NHR纳米颗粒保留了中性粒细胞膜中的大部分蛋白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用于分析仿生纳米颗粒在体外细胞转染效果本实施例使用PBS对照组、saRNA组、NHR-NC组(NHR阴性组,组成为Histone,中性粒细胞膜,以及saRNA-NC)、HR组(组蛋白/saRNA)、Lipo/saRNA组(组成为转染试剂Lipo3000,saRNA)、NHR组(以上所有实验组saRNA,saRNA-NC均为2μg)的样品转染M1型巨噬细胞,48h后,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转染后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如图5所示。M1巨噬细胞经不同样品处理:PBS,CEBPA-saRNA,HR,NHR,NHR-NC和Lipo3000/CEBPA-saRNA转染48小时(CEBPA-saRNA,2μg)。
实时定量PCR(RT-PCR)用于评估NHR治疗后炎症因子(Arg-1,iNOS和CEBPA)的mRNA水平。采用Trizol试剂提取总RNA,经SYBR Green转录酶试剂盒合成cDNA。使用SYBR GreenER定量PCR超级混合通用试剂盒进行定量RT-PCR。GAPDH作为参考基因,ΔCt方法定量相对CEBPA基因表达。
蛋白质印迹分析转染后的Arg-1、iNOS和CEBPA水平。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分离蛋白质,然后将蛋白质转移到PVDF膜中,并在室温下用5%脱脂牛奶封闭1小时。将膜与一抗(Arg-1,iNOS和CEBPA)孵育过夜,山羊抗兔二抗孵育1小时。通过ECL检测试剂曝光膜,并使用Amersham Imager 600系统成像。
参照图5-B,在Western Blot实验中分析saRNA的转染效率,发现Lipo3000/saRNA、HR、NHR实验组的样品都能成功将saRNA递送入细胞体内并表达,且有明显的转染效果。Tubulin(微管蛋白)作为内参蛋白,M1型巨噬细胞的标志蛋白iNOS有减少,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蛋白Arg-1与目的蛋白CEBPA均得到增加。
参照图5-A,实时荧光PCR实验中,使用HNR仿生纳米颗粒转染后M1型巨噬细胞的标志蛋白iNOS的mRNA有明显减少,M2型巨噬细胞的标志蛋白Arg-1和蛋白CEBPA的mRNA有明显上调。上述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与实时荧光PCR结果的表达一致,说明saRNA药物发挥了作用,让CEBPA基因得到激活上调,进而使M1型巨噬细胞进一步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
我们设计了多个saRNA序列,经过初筛,选取了6个saRNA序列(S1-S6),其构成如下:
按照实施例2中所述仿生纳米颗粒(NHR)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使用PBS对照组、saRNA-NC组、S1~S6(以上所有实验组saRNA均为2μg,分别制备得到相应的NHR颗粒,然后转染M1型巨噬细胞,48h后,采用RT-qPCR分析转染后的CEBPA表达水平,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saRNA-6序列(即本发明所述的saRNA)效果最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用于分析仿生纳米颗粒在体内动物靶向效果
实验样品分为生理盐水(Saline)组、saRNA组、HR组、NHR组,且样品采用Cy5荧光标记的saRNA,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来检测样品在小鼠体内具体分布。
参照图7的A,荧光图像分析结果表明了在炎症小鼠中NHR纳米颗粒向肺中聚集,并且荧光染料Cy5-saRNA的荧光在观察期内大部分一直存在于肺部,这样也证明了saRNA药物向炎症部位的特异性递送。
参照图7的B,荧光图中显示没有中性粒细胞膜包裹的纳米颗粒主要聚集部位在肝脏。将小鼠处死之后,提取主要器官:肺(Lungs)、肝(Liver)、心(Heart)、肾(Kidney)、脾(Spleen)进行成像,荧光图像证实仿生纳米颗粒主要在肺中聚集,而且没有包裹中性粒细胞膜的纳米颗粒在肝脏和脾脏中积累。
同时参照图7的,将上述B图中各器官24h后的荧光强度利用Living Image软件处理得到定量荧光数据,表明包裹中性粒细胞膜的NHR纳米颗粒在肺部的荧光数值最高。参照图7的,通过对小鼠中的肺部器官的定量荧光数据发现,包裹中性粒细胞膜的NHR纳米颗粒是没有包裹细胞膜的纳米颗粒的两倍多,荧光信号在12h后开始下降。这也证明了具有中性粒细胞膜伪装包裹的纳米颗粒在体内具有炎性趋向性。
参照图7的E,通过体内的长循环实验的结果数据表明,单纯的Cy5-saRNA在血液中经过24h的循环后含量不到10%,几乎被完全代谢掉,相比之下,包裹中性粒细胞膜的NHR纳米颗粒在血液中的循环在48h时仍有35%以上的存留量;同时相比较没有中性粒细胞膜包裹的HR纳米颗粒也有明显的提升,让纳米颗粒在血液中得到更长时间的循环。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用于测定仿生纳米颗粒在体内动物炎症治疗效果
在小鼠体内通过纳米颗粒治疗后评估肺组织中基因表达情况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1、QPCR和ELISA检测
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LPS)、saRNA组、NHR-NC组、HR组和NHR组的实验样品对小鼠治疗,各实验组给药量均为20μg/只,分别采用QPCR和ELISA检测分析肺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和IL-6,以及抗炎因子IL-10和TGF-β的表达水平。
参照图8的A,QPCR分析结果表明NHR治疗后小鼠肺组织中炎性因子如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有着明显下调,抗炎因子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有着显著上调。
参照图8的B,ELISA检测的结果表明,NHR治疗后IL-1β和IL-6的含量下降,抗炎因子IL-10和TGF-β的含量增加。证实了NHR对于炎性因子的有效抑制以及抗炎因子的促进作用。
以上结果显示,包载着所述saRNA的NHR纳米颗粒相比于其他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有着更高的炎症治疗效果,并且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相较于其他治疗组有所下降,更有效的抑制急性肺损伤炎症的发生。
2、免疫荧光法检测
分别设置生理盐水(Saline)组、LPS组、saRNA组、NHR-NC组、HR组和NHR组的实验样品对小鼠治疗,各实验组给药量均为20μg/只,取小鼠的肺组织制成免疫荧光切片,采用DAPI作为荧光染料进行细胞染色,共聚焦荧光观察其肺中白细胞(如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并分析白细胞中iNOS蛋白(M1型巨噬细胞的生物标志物)、Arg-1蛋白(M2型巨噬细胞的生物标志物)的分布情况。
参照图8的C,图中共聚焦荧光分析表明,与HR组相比,NHR治疗组的iNOS阳性细胞明显减少,Arg-1阳性细胞明显增加;说明NHR纳米颗粒治疗后,使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
综上所述,通过免疫荧光和切片染色证明了NHR仿生纳米颗粒在治疗肺炎相关病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其特征在于,所述saRNA的正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saRNA的反义链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一种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递送系统为炎症效应细胞的生物膜包裹复合纳米颗粒的仿生纳米颗粒,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由组蛋白和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制备而成,
所述组蛋白选自H1型组蛋白、H2A型组蛋白、H2B型组蛋白、H3型组蛋白或H4型组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所述组蛋白选自H1型组蛋白,所述组蛋白与saRNA的用量为(10-50):1质量比,优选为(10-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如权利要求1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为中性粒细胞膜、M1型巨噬细胞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静脉间充质干细胞和红细胞膜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和/或,所述组蛋白为H1型组蛋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和复合纳米颗粒的用量为(1-30):1质量比,优选为(2-10):1,进一步优选为(3-8):1,更优选为4.5-5.5:1;和/或,
所述组蛋白和saRNA的用量为为(15-25):1,更优选为19-21:1。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300nm,和/或;
所述仿生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50~350nm;和/或;
所述仿生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为-2mV至-20mV,优选为-9.8mV至-11.2mV,和/或;
所述仿生纳米颗粒的聚合物分散性指数≤0.4,优选为≤0.2。
7.一种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制备saRNA溶液和组蛋白溶液;
(2)将步骤(1)制备的saRNA溶液和组蛋白溶液混合均匀,在室温中孵育,得到复合物纳米颗粒;
(3)制备生物膜溶液,然后加入步骤(2)制备的所述复合物纳米颗粒并混合均匀,在室温中孵育,即得仿生纳米递送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膜和复合纳米颗粒的用量为(1-30):1质量比,优选为(2-10):1,进一步优选为(3-8):1,更优选为4.5-5.5:1;和/或,
所述组蛋白和saRNA的用量为(10-50):1质量比,优选为(10-30):1,进一步优选为(15-25):1,更优选为19-21:1。
9.一种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靶向递送saRNA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在制备治疗肺部炎症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肺部炎症包括急性肺损伤和/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N202311202583.1A 2023-09-18 2023-09-18 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Active CN117210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2583.1A CN117210465B (zh) 2023-09-18 2023-09-18 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2583.1A CN117210465B (zh) 2023-09-18 2023-09-18 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0465A true CN117210465A (zh) 2023-12-12
CN117210465B CN117210465B (zh) 2024-02-13

Family

ID=89034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2583.1A Active CN117210465B (zh) 2023-09-18 2023-09-18 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046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7053A1 (en) * 2015-03-31 2018-03-29 City Of Hope Anti-cancer rna aptamers
CN111511902A (zh) * 2017-12-28 2020-08-07 J·大卫格莱斯顿研究所-根据J·大卫格莱斯顿遗嘱的遗嘱信托 通过crispr激活生成诱导性多能细胞
CA3148827A1 (en) * 2019-07-26 2021-02-04 Mina Therapeutics Limite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c/ebp alpha sarna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7053A1 (en) * 2015-03-31 2018-03-29 City Of Hope Anti-cancer rna aptamers
CN111511902A (zh) * 2017-12-28 2020-08-07 J·大卫格莱斯顿研究所-根据J·大卫格莱斯顿遗嘱的遗嘱信托 通过crispr激活生成诱导性多能细胞
CA3148827A1 (en) * 2019-07-26 2021-02-04 Mina Therapeutics Limite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ing c/ebp alpha sarna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严静;黄益玲;黄利鸣;: "小激活RNA上调抑癌基因p21表达及其应用前景", 生命科学, no. 06, pages 56 - 6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0465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va et al. Enrich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siRNA are effective in lowering Huntington's disease gene expression following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Roy et al. LNA aptamer based multi-modal, Fe3O4-saturated lactoferrin (Fe3O4-bLf) nanocarriers for triple positive (EpCAM, CD133, CD44) colon tumor targeting and NIR, MRI and CT imaging
Liao et al. Intranasal delivery of lincRNA-Cox2 siRNA load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ecreas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microglial proliferation in mice
CN113197880B (zh) 一种巨噬细胞外泌体膜包被仿生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48007A (zh) 阳离子脂质体、基于其的核酸类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JP7401498B2 (ja) 低分子rna、並びに線維増殖性疾患及び/又は症候群の予防及び/又は治療におけるその応用
Mi et al. Postsurgical wound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with a pryoptosis-inducing, photopolymerizable hydrogel
Jia et al. Effective gene delivery of sh BMP-9 using polyethyleneimine-based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in an animal model of insulin resistance
CN113041232A (zh) 靶向肠道爆破的口服结肠靶向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Huang et al. An mTOR siRNA‐Loaded Spermidine/DNA Tetrahedron Nanoplatform with a Synergistic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n Acute Lung Injury
AU2022201755A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or treating liver cancer
CN117210465B (zh) 能够激活CEBPA基因的saRNA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CN112773887B (zh) 一种用于结肠黏膜修复的温敏凝胶
Wakade et al. Design of targeted delivery of DNA microplexes on insulin receptors for alveolar cancer
CN113975405B (zh) 一种靶向trpv1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Xiang et al. Ultrasound-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 delivery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cDNA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short hairpin RNA enhances tendon regeneration and inhibits scar formation in vivo
JP2012502007A (ja) 強皮症の治療
KR102270700B1 (ko) 폐 섬유증의 예방 또는 치료를 위한 올리고뉴클레오티드 중합체와 생체 적합성 양이온성 펩타이드로 이루어지는 폐 특이적 약물 전달체 및 이의 이용
KR101479549B1 (ko) 덱사메타손 접합 폴리에틸렌이민/mif 발현 억제 핵산 복합체를 포함하는 염증성 호흡기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EP3395829A1 (en) Gelatin partic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elatin particle, cell including gelatin p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ell including gelatin particle
Liu et 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CircPTPN4 expression in carboxylat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renal fibrosis
Chen et al.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berberine-oleanolic acid delivery collagen I scaffold
CN117025592B (zh) 一种靶向jfk的小干扰rna及其用途
CN113546046B (zh) 一种乳铁蛋白修饰的广藿香醇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4049682A1 (en) A self-therapeutic nanoparticle for enhanced topical delivery to skin keratinocytes and treating skin inflam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