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1648A -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1648A
CN117201648A CN202210612636.6A CN202210612636A CN117201648A CN 117201648 A CN117201648 A CN 117201648A CN 202210612636 A CN202210612636 A CN 202210612636A CN 117201648 A CN117201648 A CN 117201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swing arm
block
main shaft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26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勇
唐泽成
徐正一
吴昊
夏昊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26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164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6701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9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1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16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折叠装置和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折叠组件。通过折叠组件的运动,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或者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折叠组件包括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一传动件、第二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以及止位块。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止位块的第一止位面对第一传动件的第一止位端面的止位作用、止位块的第二止位面对第二传动件的第二止位端面的止位作用,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不超过预设值,防止折叠装置出现过折现象,从而防止柔性显示屏被过度拉扯,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折叠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柔性显示屏由于其具有轻薄、不易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一般包括两个壳体及连接在两个壳体之间的折叠组件,两个壳体通过折叠组件的形变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并带动柔性显示屏折叠或展开。
目前,折叠装置在两个壳体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容易出现过折的问题,导致两个壳体间的实际夹角大于理想夹角。而柔性显示屏的设计尺寸及结构通常都是依据理想夹角设计的,如此一来,当两个壳体在展开时出现过折现象时,折叠装置会对柔性显示屏形成拉扯,严重影响到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柔性显示屏和承载柔性显示屏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折叠组件及第二壳体,折叠组件通过止位块精确控制两个传动件在打开状态下的夹角,进而控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的夹角,避免折叠装置出现过折现象,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折叠装置和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折叠组件,折叠组件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折叠组件的运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或者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
折叠组件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折叠装置、电子设备均处于打开状态,柔性显示屏可以处于展平状态,柔性显示屏能够进行全屏显示,使得电子设备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操作体验。折叠装置相对折叠时至闭合状态,折叠装置、电子设备均处于闭合状态,电子设备的平面尺寸较小,便于用户携带和收纳。
柔性显示屏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非折弯部、折弯部以及第二非折弯部,第一非折弯部固定于第一壳体,第二非折弯部固定于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的过程中,折弯部发生形变。
折叠组件包括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一传动件、第二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以及止位块,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第一传动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传动件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一传动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止位端面,第二传动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传动件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固定架,第二传动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二止位端面。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传动件的第一止位端面靠近第一止位面,第二传动件的第二止位端面靠近第二止位面。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传动件的第一止位端面抵持第一止位面,第二传动件的第二止位端面抵持第二止位面。
止位块用于对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进行限位。当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值时(也即是折叠组件相对展开到打开状态时),由于止位块对第一转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限位作用,使得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不会超过预设值。进而,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柔性显示屏的第一非折弯部与第二非折弯部之间的夹角不会超过预设值,有效防止柔性显示屏过折,增加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将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设于同一个止位块,即可实现对两个传动件的止位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折叠组件所需要的止位块的数量、减少止位块所占据折叠组件内部的空间。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轴具有主支撑面和中心面,主支撑面用于支撑折弯部,中心面垂直于主支撑面,且平行于主轴的延伸方向。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关于中心面对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关于中心面对称。当折叠装置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第一止位面抵持第一传动件的同时,第二止位面也能够同时抵持第二传动件。此时,第一传动件对止位块的作用力能够抵消一部分第二传动件对止位块的作用力,整个折叠组件的稳定性高。此外,止位块受挤压后的形变量小,止位块对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控制精度高。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止位块固定于主轴,第一止位面平行于中心面。当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对止位块仅存在垂直于中心面的作用力、第二摆臂对止位块仅存在垂直于中心面的作用力,且两者相对抵消。进而,减小止位块与主轴的连接处的受力,减小主轴的形变量,有利于保证主轴的平整度,有利于优化整机光影。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主轴包括主内轴和罩体,止位块位于主轴与罩体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主内轴、止位块及罩体。此时,止位块同时被主内轴及罩体固定,有利于减小止位块对主内轴的挤压,减小主内轴的形变量,提高主内轴的平整度。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摆臂,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摆臂,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此时,可以通过止位块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限位,控制整个折叠组件打开状态时的夹角大小,进而控制电子设备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卡位件,卡位件包括固定部、第一卡位部及第二卡位部,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分别固定于固定部的两侧,固定部固定连接主轴,第一卡位部卡接第一摆臂,用于限制第一摆臂于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第二卡位部卡接第二摆臂,用于限制第二摆臂于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止位块包括第一止位部和第二止位部,第一止位部固定于第一卡位部,第一止位面形成于第一止位部背向固定部的端面,第二止位部固定于第二卡位部,第二止位面形成于第二止位部背向固定部的端面。
此时,卡位件与主轴能够固定连接,止位块可以通过卡位件间接固定于主轴。此外,通过卡位件卡入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可以间接实现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与主轴之间的相对固定连接。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卡位件与止位块共同形成一体成型的限位连接件。此时,可以省去卡位件与止位块的组装过程,有利于简化折叠组件和电子设备的组装工艺。同时,一体成型的结构还可以增加卡位件与止位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止位面与中心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并且,折叠组件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止位块与主轴在折叠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此时,在打开状态时,通过调节调节组件与主轴在折叠组件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调节止位块与主轴在折叠组件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因此,第一止位面与第一止位端面的抵持位置发生改变、第二止位面与第二止位端面的抵持位置发生改变,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可以发生进一步的相对转动。也即是,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微调,以保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预设值、防止柔性显示屏出现过折或挤压现象。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调节组件包括限位件和弹性件,限位件包括限位端和连接端,限位件的限位端位于止位块背向主轴的一侧,限位件的连接端穿过止位块并螺纹连接主轴,弹性件抵接于止位块与主轴之间。此时,通过旋转限位件,可以调节限位端与主轴在垂直于主支撑面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伴随着弹性件的拉伸或压缩,使得止位块持续抵持限位件,进而调节止位块与主轴在垂直于主支撑面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达到调节打开状态时折叠组件相对展开的角度,以保证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为预设值。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折叠组件也可以不设有调节组件,仅通过紧固件来调节止位块在垂直于主支撑面上的活动空间的大小。在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的抵持作用下,止位块会自动远离主轴,并最终抵持紧固件。因此,可以调节止位块与主轴在垂直于主支撑面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达到调节打开状态时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的目的。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主轴设有凸块,凸块背向主支撑面设置。止位块包括主体部、第一止位部和第二止位部,第一止位部固定于主体部的一侧,第一止位面形成于第一止位部背向主体部的端面,第二止位部固定于主体部的另一侧,第二止位面形成于第二止位部背向主体部的端面。主体部设有通孔和限位槽,限位槽位于通孔靠近主轴的一侧,且连通通孔,凸块嵌入限位槽,限位件的连接端经通孔和限位槽螺纹连接凸块。此时,通过限位件可以穿过主体部的通孔,与凸块螺纹连接,以实现止位块在主轴上的定位。此外,通过凸块本身与限位槽配合,可以有助于止位块于主轴的组装时的定位,同时可以防止限位件的定位失效时止位块相对主轴移动,增加止位块的结构稳定性。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止位面与中心面之间的夹角在0°到45°的范围内。此时,第一止位面受到来自第一传动件的作用力在垂直于主支撑面的分力大于平行主支撑面上的分力,第二止位面受到来自第二传动件的作用力在垂直于主支撑面的分力大于平行主支撑面上的分力。又因为第一止位面与第二止位面、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均关于主支撑面对称,所以止位块受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作用力在平行于主支撑面上会相互抵消,仅剩垂直主支撑面方向上较小的分力。因此,通过控制第一止位面与中心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有效减小止位块所所受到的来自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合力,进而减小止位块与主轴之间固定结构所受的力,有利于增加固定结构的结构安全性,增加折叠组件的安全性。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止位面、第一止位端面可以是曲面;和/或第二止位面、第二止位端面可以是曲面。此时,可以增加打开状态时第一止位面与第一止位端面的接触面积、第二止位面与第二止位端面的接触面,有利于减小止位块的受挤压时的局部形变量,有利于控制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的精度。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摆臂,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摆臂,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此时,可以通过止位块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限位,控制整个折叠组件打开状态时的夹角大小,进而控制电子设备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卡位件,卡位件包括固定部、第一卡位部及第二卡位部,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分别固定于固定部的两侧,固定部固定连接主轴,第一卡位部卡接第一摆臂,用于限制第一摆臂于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第二卡位部卡接第二摆臂,用于限制第二摆臂于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此时,可以通过卡位件实现第一摆臂与主轴的固定连接、第二摆臂与主轴的固定连接。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固定部堆叠于止位块与主轴之间。此时,止位块和止位块可以充分利用垂直于主支撑面的厚度空间,增加主轴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折叠组件的薄型化。此外,这种堆叠的结构设计还可以使得固定件、卡位件仅通过一个固定结构固定于主轴,有效减少了固定结构的数量,有利于简化主轴的结构,降低折叠组件的生产成本。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避让空间,第一止位端面形成于第一避让空间的壁面,第一止位面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空间。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二避让空间,第二止位端面形成于第二避让空间的壁面,第二止位面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空间。此时,第一避让空间能在第一摆臂转动的过程中为第一止位面提供避让,第二避让空间能在第二摆臂转动的过程中为第二止位面提供避让。防止折叠组件相对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止位面与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发生干涉,第二止位面与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发生干涉,以确保机构运动的顺畅和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还包括第一补偿块,主轴设有第一避让孔,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补偿块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孔,第一补偿块用于辅助支撑折弯部。此时,第一避让孔能防止第一摆臂转动时与主轴发生干涉,以确保机构运动的顺畅和可靠性。并且,当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补偿块能够填补部分第一避让孔,为整个折叠组件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支撑环境。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止位块还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位于第一止位面与第二止位面之间。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补偿块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槽。当折叠组件相对折叠时,第一补偿块可以转入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可以防止第一补偿块与止位块之间发生干涉,以确保机构运动的顺畅和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阻尼组件,阻尼组件安装于主轴,阻尼组件连接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阻尼组件用于在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力。此时,用户打开电子设备时,可以感觉要明显的阻力,操作手感较佳。此外,当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电子设备也不易因外界轻微震动而闭合,有利于维持打开状态。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阻尼组件包括第一卡位块、第二卡位块以及弹性部件,第一卡位块设有多个第一凸块组,第二卡位块设有多个第二凸块组,多个第一凸块组与多个第二凸块组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均位于第一卡位块与第二卡位块之间。弹性部件位于第二卡位块背向第一卡位块的一侧,弹性部件用于产生弹性力,以使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及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均抵持第一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且第一摆臂的多个第一凸起与其中一个第一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一摆臂的多个第二凸起与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的多个第一凸起与另一个第一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的多个第二凸起与另一个第二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此时,第一凸块组中的相邻的第一凸块之间可以形成第一卡槽,第二凸块组中的相邻的第二凸块之间可以形成第二卡槽。第一摆臂的第一凸起卡入第一卡位块的其中一个第一卡槽中,第一摆臂的第二凸起卡入第二卡位块的其中一个第二卡槽中,第二摆臂的第一凸起卡入第一卡位块的另一个卡槽中,第二摆臂的第二凸起卡入第二卡位块的另一个卡槽中;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转动时,第一凸起会与第一凸块组发生相对转动,第一凸起会与第一凸块组形成新的卡接结构。在第一凸起跨过第一凸块组的第一凸块时,阻尼组件对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产生阻尼力。进一步地,通过改变凸块的结构设计,在第一凸起跨过第一凸块组的第一凸块后,阻尼组件还可以对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产生推动力。因此,用户在打开或关闭电子设备时,能够感受到明显的推动力和阻力,增加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其次,当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整个电子设备由于阻尼力的作用下,不易因外界晃动而发生折叠,有利于增加电子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为第一转动臂,第一转动臂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为第二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此时,可以通过止位块对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限位,控制整个折叠组件打开状态时的夹角大小,进而控制电子设备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折叠组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屏幕的折弯部,折叠组件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折叠组件包括主轴、第一固定架、第一传动件、第二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以及止位块。第一传动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传动件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一传动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一止位端面,第二传动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传动件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固定架,第二传动件的第一端具有第二止位端面。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传动件的第一止位端面靠近第一止位面,第二传动件的第二止位端面靠近第二止位面。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传动件的第一止位端面抵持第一止位面,第二传动件的第二止位端面抵持第二止位面。
止位块用于对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进行限位。当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值时(也即是折叠组件相对展开到打开状态时),由于止位块对第一转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限位作用,使得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不会超过预设值。此外,通过将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设于同一个止位块,即可实现对两个传动件的止位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折叠组件所需要的止位块的数量、减少止位块所占据折叠组件内部的空间。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轴具有主支撑面和中心面,主支撑面用于支撑折弯部,中心面垂直于主支撑面,且平行于主轴的延伸方向。第一止位面和第二止位面关于中心面对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关于中心面对称。当折叠装置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第一止位面抵持第一传动件的同时,第二止位面也能够同时抵持第二传动件。此时,第一传动件对止位块的作用力能够抵消一部分第二传动件对止位块的作用力,整个折叠组件的稳定性高。此外,止位块受挤压后的形变量小,止位块对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控制精度高。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止位块固定于主轴,第一止位面平行于中心面。当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对止位块仅存在垂直于中心面的作用力、第二摆臂对止位块仅存在垂直于中心面的作用力,且两者相对抵消。进而,减小止位块与主轴的连接处的受力,减小主轴的形变量,有利于保证主轴的平整度。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主轴包括主内轴和罩体,止位块位于主轴与罩体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主内轴、止位块及罩体。此时,止位块同时被主内轴及罩体固定,有利于减小止位块对主内轴的挤压,减小主内轴的形变量,提高主内轴的平整度。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摆臂,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摆臂,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此时,可以通过止位块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限位,控制整个折叠组件打开状态时的夹角大小。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卡位件,卡位件包括固定部、第一卡位部及第二卡位部,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分别固定于固定部的两侧,固定部固定连接主轴,第一卡位部卡接第一摆臂,用于限制第一摆臂于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第二卡位部卡接第二摆臂,用于限制第二摆臂于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止位块包括第一止位部和第二止位部,第一止位部固定于第一卡位部,第一止位面形成于第一止位部背向固定部的端面,第二止位部固定于第二卡位部,第二止位面形成于第二止位部背向固定部的端面。
此时,卡位件与主轴能够固定连接,止位块可以通过卡位件间接固定于主轴。此外,通过卡位件卡入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可以间接实现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与主轴之间的相对固定连接。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卡位件与止位块共同形成一体成型的限位连接件。此时,可以省去卡位件与止位块的组装过程,有利于简化折叠组件和电子设备的组装工艺。同时,一体成型的结构还可以增加卡位件与止位块之间的连接强度。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止位面与中心面之间的夹角大于0°。并且,折叠组件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止位块与主轴在折叠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此时,在打开状态时,通过调节调节组件与主轴在折叠组件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调节止位块与主轴在折叠组件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因此,第一止位面与第一止位端面的抵持位置发生改变、第二止位面与第二止位端面的抵持位置发生改变,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可以发生进一步的相对转动。也即是,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微调,以保证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为预设值、防止第一摆臂、第二摆臂对主轴产生过度挤压。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调节组件包括限位件和弹性件,限位件包括限位端和连接端,限位件的限位端位于止位块背向主轴的一侧,限位件的连接端穿过止位块并螺纹连接主轴,弹性件抵接于止位块与主轴之间。此时,通过旋转限位件,可以调节限位端与主轴在垂直于主支撑面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伴随着弹性件的拉伸或压缩,使得止位块持续抵持限位件,进而调节止位块与主轴在垂直于主支撑面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达到调节打开状态时折叠组件相对展开的角度,以保证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为预设值。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折叠组件也可以不设有调节组件,仅通过紧固件来调节止位块在垂直于主支撑面上的活动空间的大小。在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的抵持作用下,止位块会自动远离主轴,并最终抵持紧固件。因此,可以调节止位块与主轴在垂直于主支撑面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达到调节打开状态时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的目的。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主轴设有凸块,凸块背向主支撑面设置。止位块包括主体部、第一止位部和第二止位部,第一止位部固定于主体部的一侧,第一止位面形成于第一止位部背向主体部的端面,第二止位部固定于主体部的另一侧,第二止位面形成于第二止位部背向主体部的端面。主体部设有通孔和限位槽,限位槽位于通孔靠近主轴的一侧,且连通通孔,凸块嵌入限位槽,限位件的连接端经通孔和限位槽螺纹连接凸块。此时,通过限位件可以穿过主体部的通孔,与凸块螺纹连接,以实现止位块在主轴上的定位。此外,通过凸块本身与限位槽配合,可以有助于止位块于主轴的组装时的定位,同时可以防止限位件的定位失效时止位块相对主轴移动,增加止位块的结构稳定性。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止位面与中心面之间的夹角在0°到45°的范围内。此时,第一止位面受到来自第一传动件的作用力在垂直于主支撑面的分力大于平行主支撑面上的分力,第二止位面受到来自第二传动件的作用力在垂直于主支撑面的分力大于平行主支撑面上的分力。又因为第一止位面与第二止位面、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均关于主支撑面对称,所以止位块受到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作用力在平行于主支撑面上会相互抵消,仅剩垂直主支撑面方向上较小的分力。因此,通过控制第一止位面与中心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有效减小止位块所所受到的来自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合力,进而减小止位块与主轴之间固定结构所受的力,有利于增加固定结构的结构安全性,增加折叠组件的安全性。
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止位面、第一止位端面可以是曲面;和/或第二止位面、第二止位端面可以是曲面。此时,可以增加打开状态时第一止位面与第一止位端面的接触面积、第二止位面与第二止位端面的接触面,有利于减小止位块的受挤压时的局部形变量,有利于控制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的精度。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为第一摆臂,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为第二摆臂,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此时,可以通过止位块对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限位,控制整个折叠组件打开状态时的夹角大小,进而控制电子设备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卡位件,卡位件包括固定部、第一卡位部及第二卡位部,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分别固定于固定部的两侧,固定部固定连接主轴,第一卡位部卡接第一摆臂,用于限制第一摆臂于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第二卡位部卡接第二摆臂,用于限制第二摆臂于主轴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此时,可以通过卡位件实现第一摆臂与主轴的固定连接、第二摆臂与主轴的固定连接。
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固定部堆叠于止位块与主轴之间。此时,止位块和止位块可以充分利用垂直于主支撑面的厚度空间,增加主轴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折叠组件的薄型化。此外,这种堆叠的结构设计还可以使得固定件、卡位件仅通过一个固定结构固定于主轴,有效减少了固定结构的数量,有利于简化主轴的结构,降低折叠组件的生产成本。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避让空间,第一止位端面形成于第一避让空间的壁面,第一止位面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空间。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二避让空间,第二止位端面形成于第二避让空间的壁面,第二止位面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空间。此时,第一避让空间能在第一摆臂转动的过程中为第一止位面提供避让,第二避让空间能在第二摆臂转动的过程中为第二止位面提供避让。防止折叠组件相对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止位面与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发生干涉,第二止位面与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发生干涉,以确保机构运动的顺畅和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还包括第一补偿块,主轴设有第一避让孔,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补偿块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孔,第一补偿块用于辅助支撑折弯部。此时,第一避让孔能防止第一摆臂转动时与主轴发生干涉,以确保机构运动的顺畅和可靠性。并且,当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补偿块能够填补部分第一避让孔,为整个折叠组件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支撑环境。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止位块还设有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位于第一止位面与第二止位面之间。折叠组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补偿块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槽。当折叠组件相对折叠时,第一补偿块可以转入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可以防止第一补偿块与止位块之间发生干涉,以确保机构运动的顺畅和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还包括阻尼组件,阻尼组件安装于主轴,阻尼组件连接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阻尼组件用于在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力。此时,用户打开电子设备时,可以感觉要明显的阻力,操作手感较佳。此外,当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电子设备也不易因外界轻微震动而闭合,有利于维持打开状态。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阻尼组件包括第一卡位块、第二卡位块以及弹性部件,第一卡位块设有多个第一凸块组,第二卡位块设有多个第二凸块组,多个第一凸块组与多个第二凸块组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和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均位于第一卡位块与第二卡位块之间。弹性部件位于第二卡位块背向第一卡位块的一侧,弹性部件用于产生弹性力,以使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及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均抵持第一卡位块和第二卡位块,且第一摆臂的多个第一凸起与其中一个第一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一摆臂的多个第二凸起与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的多个第一凸起与另一个第一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的多个第二凸起与另一个第二凸块组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此时,第一凸块组中的相邻的第一凸块之间可以形成第一卡槽,第二凸块组中的相邻的第二凸块之间可以形成第二卡槽。第一摆臂的第一凸起卡入第一卡位块的其中一个第一卡槽中,第一摆臂的第二凸起卡入第二卡位块的其中一个第二卡槽中,第二摆臂的第一凸起卡入第一卡位块的另一个卡槽中,第二摆臂的第二凸起卡入第二卡位块的另一个卡槽中;弹性部件处于压缩状态。当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相对转动时,第一凸起会与第一凸块组发生相对转动,第一凸起会与第一凸块组形成新的卡接结构。在第一凸起跨过第一凸块组的第一凸块时,阻尼组件对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产生阻尼力。进一步地,通过改变凸块的结构设计,在第一凸起跨过第一凸块组的第一凸块后,阻尼组件还可以对第一摆臂、第二摆臂产生推动力。因此,用户在打开或关闭电子设备时,能够感受到明显的推动力和阻力,增加用户的使用舒适度。其次,当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整个电子设备由于阻尼力的作用下,不易因外界晃动而发生折叠,有利于增加电子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动件为第一转动臂,第一转动臂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传动件为第二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的第二端部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此时,可以通过止位块对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的限位,控制整个折叠组件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之间的夹角大小。
在本申请中,柔性显示屏能够随折叠组件展开或折叠。当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止位块控制折叠组件中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打开时的夹角大小,达到控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大小的目的。因此,折叠装置不会产生过折现象,折叠装置对柔性显示屏不会形成过度拉扯,有利于增加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若在折叠装置的零件制备及组装过程中,因设备、工艺等原因出现少许偏差,折叠装置组装打开状态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与预设值之间存在偏差。此时,还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对打开状态时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之间的夹角进行调整,以保证打开状态时第一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的夹角为预设值,防止柔性显示屏出现过折或者挤压现象,有利于增加柔性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折叠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左右翻折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主轴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主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主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7所示主轴沿A-A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7所示主轴沿B-B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5所示底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底部连接组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
图15是图14所示控制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A是图14所示第一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7B是图17A所示第一摆臂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是图14所示第二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8B是图18A所示第二摆臂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6所示控制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5所示卡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A是图15所示控制构件沿C-C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B是图15所示控制构件沿D-D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5所示控制构件沿E-E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4A是图14所示止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4B是图24A所示止位块左右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14所示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13所示底部连接组件的部分结构与图9所示主内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7A是图26所示结构沿F-F处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7B是图27A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图28A是图27B所示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8B是图27B所示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8C是图27B所示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8D是图27B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8E是限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F是图28E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8G是图17A所示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8H是图26在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8I是图28H沿L-L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8J是图28H沿M-M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8K是图28H沿N-N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14所示第一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所示第一转动臂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1A是图14所示第一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B是图14所示第一固定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2A是图14所示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2B是图14所示第二固定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底部连接组件与主内轴安装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所示结构与底部罩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图34所示结构沿G-G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图34所示结构沿H-H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7是图5所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8是折叠组件在底部连接组件处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图38所示结构左右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0是图38沿I-I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图38沿J-J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38沿K-K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3是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以下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滑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滑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用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其中,两个部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得到一体化结构是指,在形成两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的过程中,该部件即与另一个部件连接在一起,不需要通过再次加工(如粘接、焊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方式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折叠装置和固定于折叠装置的柔性显示屏。折叠装置包括折叠组件及两个壳体,折叠组件可以展开至打开状态,也可以折叠至闭合状态,也可以处于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柔性显示屏随折叠装置展开和折叠。折叠组件可以通过止位配合结构精准控制两个壳体在打开状态下的夹角,使得两个壳体的夹角与柔性显示屏的设计尺寸相适应,从而有利于降低柔性显示屏因折叠装置的拉扯而发生损坏的风险,以提高柔性显示屏的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用户使用时的视觉体验。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可折叠的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柔性显示屏20和折叠装置10,柔性显示屏20安装于折叠装置10。柔性显示屏20用于显示图像。如图1所示,折叠装置10可以展开至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折叠装置10还可以折叠至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折叠装置10还可以展开或折叠至中间状态,中间状态可以为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任意状态。柔性显示屏20随折叠装置10运动,折叠装置10可以带动柔性显示屏20展开或折叠,以使电子设备100能够展开至打开状态,或者折叠至闭合状态。其中,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位于折叠装置10内侧。
其中,折叠装置10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及折叠组件3,折叠组件3连接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折叠组件3的运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能够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或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以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使得折叠组件3、折叠装置10、以及电子设备100均处于打开状态,柔性显示屏20跟随折叠装置10展开。示例性的,折叠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80°,柔性显示屏20处于展平状态。
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以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使得折叠组件3、折叠装置10、以及电子设备100均处于闭合状态,柔性显示屏20跟随壳体折叠。柔性显示屏20位于折叠装置10的内侧,被折叠装置10包裹。可以理解的是,壳体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
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也可以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至中间状态,使得折叠组件3、折叠装置10、以及电子设备100均处于中间状态。中间状态可以为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任意状态,并且柔性显示屏20也会随着折叠装置10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20能够随着折叠装置10展开和折叠。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处于展平状态,柔性显示屏20能够进行全屏显示,使得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操作体验。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100的平面尺寸小、便于用户携带和收纳。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折叠组件3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拼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拼接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部分或全部抵持,也可以包括第二壳体2与第二壳体2之间存在较小缝隙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拼接,能够一定程度上限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转动的角度,实现折叠装置10展开动作的止位,防止电子设备100在展开时过折,从而保证了用户使用时能够有最大的宽度尺寸,也可以降低柔性显示屏20的受力,提高柔性显示屏20和电子设备100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折叠装置1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能够完全合拢。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合拢时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部分或全部相互抵持,也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存在较小缝隙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仅在中部留有容纳柔性显示屏20的空间,边缘处不存在较大缝隙,提升壳体和电子设备100的外观体验,并且可以防止电子设备100外界的异物进入闭合状态的电子设备100,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折叠装置10处于中间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形成夹角,中间状态可以是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任意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图中未示出),多个部件收纳于两个壳体(1、2)的内部。电子设备100的多个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内部处理器、外部存储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充电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池、天线、通信模块、摄像头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接口、传感器模块以及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等。其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上文描述的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电子设备100的模组的数量、类型、位置等进行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柔性显示屏20可以集成有显示功能和触摸感测功能。柔性显示屏2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文字、图像、视频等,柔性显示屏20的触摸感测功能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动作,以实现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其中,柔性显示屏2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迷你有机发光二极管(mini 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屏,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屏,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柔性显示屏20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非折弯部201、折弯部202以及第二非折弯部203。第一非折弯部201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第二非折弯部203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2。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折叠或者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带动第一非折弯部201活动,第二壳体2带动第二非折弯部203活动,折弯部202发生形变。柔性显示屏20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非折弯部201、折弯部202、第二非折弯部203、折弯部202均位于同一平面。柔性显示屏20处于层叠状态时,第一非折弯部201与第二非折弯部203相互抵持或存在较小间隙,柔性显示屏20整体呈U形。
应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100为两折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也即,电子设备100包括可以相对弯折两个壳体(1、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是三折或以上结构,也即,电子设备100包括可以相对弯折的三个或以上壳体,相邻两个壳体通过折叠组件3连接。当电子设备100为三折或以上结构时,电子设备100的结构可以参阅本实施例两折结构的描述进行适应性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以下对折叠组件3的实现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包括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20的支撑面11,第二壳体2包括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20的支撑面21。本申请中,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与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与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80°。示例性的,柔性显示屏20的第一非折弯部201可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例如,第一非折弯部201可以通过胶层粘接于第一壳体1的支撑面11。第二非折弯部203可以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例如,第二非折弯部203可以通过胶层粘接于第二壳体2的支撑面21。用于粘接的胶层可以是连续的整面胶层,也可以是点断式胶层,也可以是具有镂空区域的胶层,本申请实施例对胶层的具体方案不做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3所示折叠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左右翻折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3包括主轴31、多个连接组件(32、33、34)、第一支撑板35以及第二支撑板36。
示例性的,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均连接主轴31,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均能够发生运动,并且能够相对主轴31展开或者折叠。多个连接组件(32、33、34)还均连接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可参阅图4),多个连接组件(32、33、34)相对主轴31发生运动时,带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发生运动,以实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相对展开或者折叠。
其中,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均连接多个连接组件(32、33、34)。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可以随着多个连接组件(32、33、34)运动,以实现相对展开和相对折叠。结合参阅图4,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5与第二支撑板36分别位于主轴31的两侧。第一支撑板35包括面向柔性显示屏20设置的第一支撑面3511,第二支撑板36包括面向柔性显示屏20设置的第二支撑面3611。第一支撑面3511、第二支撑面3611以及主轴31协同作用,一起用于支撑打开状态时的柔性显示屏20的折弯部202,使得打开状态下的柔性显示屏20更为平整,在用户按压和触碰下,折弯部202不易凹陷。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板35背向第一支撑面3511的一侧设有多个凸起和凹槽结构,多个凸起和凹槽结构,多个凸起和凹槽结构用于配合多个连接组件(32、33、34),以实现第一支撑板35与多个连接组件(32、33、34)之间的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义靠近主轴31的两端分别成为顶部和底部。示例性的,连接组件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分别为底部连接组件32、中部连接组件33及顶部连接组件34。底部连接组件32、中部连接组件33及顶部连接组件34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间隔排列。其中,主轴31的延伸方向指的是由其底端向其顶端的方向。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协同运动,使得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或折叠过程中的运动更为平稳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组件的数量可以更少或者更多,连接组件也可以拆分或者合并。多个连接组件的结构可以相同或者存在少许差异,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后文主要以底部连接组件32为例进行主要说明,中部连接组件33和顶部连接组件34均可以参考底部连接组件32进行设计。
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10,图7是图5所示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主轴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主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所示主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所处视角相对图7所处视角左右翻转,图10所处视角相对图9所处视角左右翻转。
一些实施例中,主轴31包括主内轴311和多个罩体(312、313、314)。其中,主内轴311可以为连续的结构件,主轴31的延伸方向对应于主内轴311的延伸方向。多个罩体(312、313、314)沿主轴3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且均固定连接于主内轴311。其中,多个罩体(312、313、314)可以包括底部罩体312、中部罩体313和顶部罩体314。底部罩体312位于主内轴311的底部,且与主内轴31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底部连接组件32的收容空间;中部罩体313位于主内轴311的中部,且与主内轴31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中部连接组件33的收容空间;顶部罩体314位于主内轴311的顶部,且与主内轴311之间形成用于安装顶部连接组件34的收容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罩体(312、313、314)的数量、结构均与多个连接组件(32、33、34)对应设置。
示例性的,主内轴311背向多个罩体(312、313、314)的一侧形成主支撑面3111,主支撑面3111可以在打开状态下提供平整的支撑环境。可以理解的是,主内轴311的主支撑面3111也即是主轴31的主支撑面3111。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面3111为平面,平面状态下的主支撑面3111为柔性显示屏20的弯折部提供打开状态下的平整支撑环境。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支撑面3111也可以是曲面或者多段连接的平面,并用以支撑不同电子设备100打开状态下的柔性显示屏20的折弯部202。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其中,主轴31的主内轴311还可以设有多个第一避让孔3112、多个第二避让孔3113及多个第三避让孔3114,且均贯穿主支撑面3111。多个第一避让孔3112和多个第二避让孔3113相对设置于主内轴311的两侧,多个第三避让孔3114设于主内轴311的中部,第一避让孔3112、第二避让孔3113、第三避让孔3114均用于在折叠组件3的活动过程中为多个连接组件(32、33、34)提供避让。
示例性的,底部罩体312可以大致呈中部下凹、两侧翘起的罩体结构。底部罩体312朝向主内轴311的表面设有多个配合结构,多个配合结构用于与主内轴311配合,以形成位于底部的收容空间。多个配合结构可以包括凹槽、开孔、凸起、缺口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底部罩体312的部分凸起结构中还设有紧固孔3121,可以通过多个紧固件318穿过底部罩体312的紧固孔3121并深入主内轴311的紧固孔3121,以实现底部罩体312与主内轴311之间的固定连接关系。其中,紧固件318可以但不仅限于是螺钉、螺栓、铆钉等。
其中,中部罩体313和顶部罩体314可以参考底部罩体312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对中部罩体313和顶部罩体314进行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1,图11是图7所示主轴沿A-A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主内轴311与底部罩体312之间形成第一收容空间315,第一收容空间315的两端分别连通至主轴31两侧的空间。其中,第一收容空间315连通主内轴311的第一避让孔3112和第二避让孔3113。第一收容空间315用于安装底部连接组件32的一部分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2,图12是图7所示主轴沿B-B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主内轴311与底部罩体312之间还形成第二收容空间316。第二收容空间316包括第一弧形空间3161和第二弧形空间3162。其中,第一弧形空间3161的一端可以连接第三避让孔3114,第一弧形空间3161的另一端连通主轴31中设有第一避让孔3112的一侧的空间。第一弧形空间3161的圆心位于主内轴311背向底部罩体312的一侧。第二弧形空间3162的一端可以连接另一个第三避让孔3114,第二弧形空间3162的另一端连通主轴31中设有第二避让孔3113的一侧的空间。第二弧形空间3162的圆心位于主内轴311背向底部罩体312的一侧。第二收容空间316用于安装底部连接组件32的另一部分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13和图14,图13是图5所示底部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底部连接组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连接组件32包括第一固定架321、第一摆臂322、第一转动臂323、第二固定架324、第二摆臂325、第二转动臂326、止位块327以及调节组件328。底部连接组件32还可以包括多个转轴(350、360、370、380),多个转轴(350、360、370、380)用于插接底部连接组件32的其他部件,以实现部件之间的连接。其中,底部连接组件32可以包括控制构件,控制构件包括上述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控制构件可以为模块化结构,以便于简化折叠组件3的组装工艺。其中,调节组件328可以包括限位件3281和弹性件3282。
请一并参阅图15和图16,图15是图14所示控制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构件还包括卡位件329、阻尼组件330及同步齿轮340。阻尼组件330包括第一卡位块3301、第二卡位块3302、固定板3303、限位块3304、弹性部件3305、第一转轴3306、第二转轴3307、以及多根第三转轴3308。其中,控制构件通过第一转轴3306、第二转轴3307及多个第三转轴3308穿插其他部件,从而形成模块化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17A和图17B,图17A是图14所示第一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图17B是图17A所示第一摆臂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端部3222。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设有转轴孔3221a,转轴孔3221a贯穿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两端。
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还设有第一避让空间3221b。第一避让空间3221b位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中部。第一避让空间3221b可以连通转轴孔3221a,使得第一端部3221的中部大致呈C字形结构。第一摆臂322还包括第一止位端面3221c,第一止位端面3221c形成于第一避让空间3221b的壁面。
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还设有第一补偿块3221d。其中,第一补偿块3221d可以靠近第一避让空间3221b设置,例如第一补偿块3221d可以形成第一避让空间3221b的部分壁面。其中,第一补偿块3221d可以与第一止位端面3221c彼此间隔设置,例如,第一补偿块3221d和第一止位端面3221c可以分别形成于上述C字形结构的两端。
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还设有配合阻尼组件330的结构。例如,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凸起3221e、多个第二凸起3221f以及多个啮合齿2111g。多个第一凸起3221e和多个第二凸起3221f相背设置地位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两端,多个第一凸起3221e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起3221e环绕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转轴孔3221a设置,多个第二凸起3221f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起3221f环绕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转轴孔3221a设置。多个啮合齿2111g位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侧面,例如可以位于第二凸起3221f与第一避让空间3221b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还设有第一限位凹槽3221h,第一限位凹槽3221h与转轴孔3221a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凹槽3221h可以位于第一避让空间3221b与多个啮合齿2111g之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凹槽3221h也可以位于第一避让空间3221b与多个第一凸起3221e之间;或者其他位置。
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包括滑动块3222a,滑动块3222a可以凸设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的两端。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还可以设有通孔3222b,通孔3222b可以减轻第一摆臂322的重量,有利于实现折叠装置10的轻量化。其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还设有凸起3222c,凸起3222c位于通孔3222b的边缘并形成通孔3222b的部分壁面。
其中,第一摆臂322还包括连接于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端部3222的连接部3223。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的连接部3223可以相对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弯折,以使第一摆臂322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底部连接组件32和折叠组件3的连接需求和形状需求。
其中,第一摆臂32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可以通过金属注射工艺成型,或者其他工艺成型,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8A和图18B,图18A是图14所示第二摆臂的结构示意图,图18B是图18A所示第二摆臂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51和第二端部3252。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设有转轴孔3251a,转轴孔3251a贯穿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两端。
其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还设有第二避让空间3251b。第二避让空间3251b位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中部。第二避让空间3251b可以连通转轴孔3251a,使得第一端部3251的中部大致呈C字形。第二摆臂325还包括第二止位端面3251c,第二止位端面3251c形成于第二避让空间3251b的壁面。
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还设有第二补偿块3251d。其中,第二补偿块3251d可以靠近第二避让空间3251b设置,例如第二补偿块3251d可以形成第二避让空间3251b的部分壁面。其中,第二补偿块3251d可以与第二止位端面3251c彼此间隔设置,例如,第二补偿块3251d和第二止位端面3251c可以分别形成于上述C字形结构的两端。
其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还设有配合阻尼组件330的结构。例如,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凸起3251e、多个第二凸起3251f以及多个啮合齿3251g。多个第一凸起3251e和多个第二凸起3251f相背设置地位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两端,多个第一凸起3251e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起3251e环绕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转轴孔3251a设置,多个第二凸起3251f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起3251f环绕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转轴孔3251a设置。多个啮合齿3251g位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侧面,例如可以位于第二凸起3251f与第二避让空间3251b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还设有第二限位凹槽3251h,第二限位凹槽3251h与转轴孔3251a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凹槽3251h可以位于第二避让空间3251b与多个啮合齿3251g之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凹槽3251h也可以位于第二避让空间3251b与多个第一凸起3251e之间;或者其他位置。
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包括滑动块3252a,滑动块3252a可以凸设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的两端。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还可以设有通孔3252b,通孔3252b可以减轻第二摆臂325的重量,有利于实现折叠装置10的轻量化。其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还设有凸起3252c,凸起3252c位于通孔3252b的边缘并形成通孔3252b的部分壁面。
其中,第二摆臂325还包括连接于第一端部3251和第二端部3252的连接部3253。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的连接部3253可以相对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弯折,以使第二摆臂325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底部连接组件32和折叠组件3的连接需求和形状需求。
其中,第二摆臂325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25可以通过金属注射工艺成型,或者其他工艺成型,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9和图20,图19是图16所示控制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多个同步齿轮340彼此啮合,且各同步齿轮340均设有转轴孔3401。各同步齿轮340均包括多个啮合齿3402以及多个第三凸起3403。多个啮合齿3402可以位于同步齿轮340的一端,且环绕转轴孔3401设置,相邻两个同步齿轮340的多个啮合齿3402相互啮合。多个第三凸起3403位于同步齿轮340的另一端,多个第三凸起3403环绕转轴孔3401排布且彼此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以“同步齿轮340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示意。
示例性的,第一卡位块3301包括第一卡位板3301a、两个第一凸块组3301b以及第一托板3301c。第一卡位板3301a包括两个第一通孔3301d,两个第一通孔3301d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凸块组3301b固定于第一卡位板3301a的一侧,且两个第一凸块组3301b设置分别对应两个第一通孔3301d设置。每个第一凸块组3301b均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凸块3301f,多个第一凸块3301f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块3301f环绕对应的第一通孔3301d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一凸块3301f之间形成第一卡位槽3301e。第一托板3301c固定于第一卡位板3301a背向两个第一凸块组3301b的一侧。第一托板3301c能够增加第一卡位板3301a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卡位块330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的,第二卡位块3302包括第二卡位板3302a及多个第二凸块组3302b,多个第二凸块组3302b固定于第二卡位板3302a的同一侧表面。第二卡位板3302a包括多个第二通孔3302c,多个第二通孔3302c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通孔3302c一一对应多个第二凸块组3302b设置。其中,第二通孔3302c和第二凸块组3302b的数量可以为四个。每个第二凸块组3302b均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凸块3302e,多个第二凸块3302e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块3302e环绕对应的第二通孔3302c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凸块3302e之间形成第二卡位槽3302d。其中,第二卡位块330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示例性的,固定板3303包括多个彼此间设置的卡槽3303a,卡槽3303a于固定板3303的一侧形成开口,使得其他部件可以经开口卡入卡槽3303a。其中,固定板3303可以大致呈平板状。
示例性的,限位块3304设有多个第三通孔3304a,多个第三通孔3304a彼此间隔设置。其中,限位块3304还可以设有凸块3304b,凸块3304b凸设于限位块3304的一侧。
请再次参阅图16,示例性的,弹性部件3305包括多个弹簧3305a。其中,本实施例以弹性部件3305包括四个弹簧3305a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件3305也可以采用弹性橡胶等弹性材料,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转轴3306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3306a,限位凸缘3306a的外径大于第一转轴3306的主体部分的外径。第一转轴3306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3306b,限位卡槽3306b相对第一转轴3306的主体部分的外表面内缩,限位卡槽3306b的槽底壁的直径小于第一转轴3306的主体部分的外径。
第二转轴3307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3307a,限位凸缘3307a的外径大于第二转轴3307的主体部分的外径。第二转轴3307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3307b,限位卡槽3307b相对第二转轴3307的主体部分的外表面内缩,限位卡槽3307b的槽底壁的直径小于第二转轴3307的主体部分的外径。
第三转轴3308设有限位凸缘3308a,限位凸缘3308a靠近第三转轴3308的端部设置,限位凸缘3308a的外径大于第三转轴3308的主体部分的外径。
请参阅图21,图21是图15所示卡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位件329可以包括固定部3291、第一卡位部3292、第二卡位部3293以及第三卡位部3294。固定部3291可以设有通孔3291a。其中,固定部3291可以大致呈板状。第一卡位部3292和第二卡位部3293分别固定于固定部3291的两侧。第一卡位部3292上设有第一通孔3292a,第二卡位部3293上设有第二通孔3293a。第三卡位部3294固定于第一卡位部3292与第二卡位部3293之间,第三卡位部3294还可以固定于固定部3291,第三卡位部3294用于增加卡位件329的结构强度。第三卡位部3294上设有多个第三通孔3294a。第一卡位部3292、第三卡位部3294及第二卡位部3293的整体结构可以大体呈板状,且该整体结构相对固定部3291弯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卡位件329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的卡位件329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示例性的,卡位件329可以通过金属注射成型工艺成型,或者通过其他工艺成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位部3292、第二卡位部3293、第三卡位部3294及固定部3291也可以是单独成型后固定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卡位件329的第一卡位部3292和第二卡位部3293通过第三卡位部3294与固定部3291相互固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卡位件329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卡位部3294,第一卡位部3292和第二卡位部3293直接与固定部3291相互固定。
请再次结合参阅图15至图21,示例性的,第一卡位块3301与第二卡位块3302间隔设置,且第一卡位块3301的多个第一凸块组3301b朝向第二卡位块3302的多个第二凸块组3302b。第一摆臂322、第二摆臂325以及多个同步齿轮340均位于第一卡位块3301与第二卡位块3302之间。其中,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朝向第一卡位块3301设置、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f朝向第二卡位块3302设置,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朝向第一卡位块3301设置、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f朝向第二卡位块3302设置,多个同步齿轮340的多个第三凸起3403朝向第二卡位块3302设置。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通过多个同步齿轮340间接啮合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其中,两个同步齿轮340通过各自的啮合齿3402彼此啮合,且两个同步齿轮340分别啮合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
示例性的,卡位件329位于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且卡位件329位于第一卡位块3301与多个同步齿轮340之间。其中,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位于第一卡位块3301与卡位件329的第三卡位部3294之间。卡位件329的第一卡位部3292卡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第二卡位部3293卡接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
示例性的,固定板3303位于第二卡位块3302背向第一卡位块3301的一侧,限位块3304位于第二卡位块3302与固定板3303之间。弹性部件3305位于限位块3304与第二卡位块3302之间。
其中,第一转轴3306、第二转轴3307及两个第三转轴3308插接上述多个部件,以使控制构件形成模块化结构。具体的:
请结合参阅图19、图20以及图22A,图22A是图15所示控制构件沿C-C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一些实施例中,卡位件329的第一卡位部3292卡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第一限位凹槽3221h,以实现卡位件329与第一摆臂322之间的卡接关系。第一转轴3306插接第一卡位块3301、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卡位件329的第一卡位部3292、第二卡位块3302、其中一个弹簧3305a、限位块3304以及固定板3303。其中,第一转轴3306穿过第一卡位块3301的其中一个第一通孔3301d、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转轴孔3221a、卡位件329的第一卡位部3292的第一通孔3292a、第二卡位块3302的其中一个第二通孔3302c、其中一个弹簧3305a的内侧空间、限位块3304的其中一个第三通孔3304a以及固定板3303的其中一个卡槽3303a。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对应第一卡位块3301的其中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设置,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f对应第二卡位块3302的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设置。
其中,弹簧3305a处于压缩状态,第一转轴3306的限位凸缘3306a位于第一卡位块3301背向第二卡位块3302的一侧,且抵持第一卡位块3301,固定板3303部分卡入第一转轴3306的限位卡槽3306b,固定板3303抵持第一转轴3306的限位卡槽3306b的侧壁。其中,由于弹簧3305a的一端抵持限位块3304,限位块3304抵持固定板3303、固定板3303抵持第一转轴3306的限位卡槽3306b的侧壁,第一转轴3306的限位凸缘3306a抵持第一卡位块3301,同时,弹簧3305a的另一端抵持第二卡位块3302,使得第一卡位块3301和第二卡位块3302有一个相互靠近的趋势。此时,第一卡位块3301的其中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抵持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第二卡位块3302的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抵持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块起3221f。
一些状态中,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与第一卡位块3301的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的多个第一凸块3301f交错排布形成卡接结构,多个第一凸起3221e对应地卡入第一凸块组3301b的多个第一卡位槽3301e中;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f与第二卡位块3302的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的多个第二凸块3302e交错排布形成卡接结构,多个第二凸起3221f对应地卡入第二凸块组3302b的多个第二卡位槽3302d中。
请结合参阅图19、图20以及图22B,图22B是图15所示控制构件沿D-D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卡位件329的第二卡位部3293卡入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第二限位凹槽3251h,以实现卡位件329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卡接关系。第二转轴3307插接第一卡位块3301、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卡位件329的第二卡位部3293、第二卡位块3302、另一个弹簧3305a、限位块3304以及固定板3303。其中,第二转轴3307穿过第一卡位块3301的另一个第一通孔3301d、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转轴孔3251a、卡位件329的第二卡位部3293的第二通孔3293a、第二卡位块3302的另一个第二通孔3302c、另一个弹簧3305a的内侧空间、限位块3304的另一个第三通孔3304a以及固定板3303的另一个卡槽3303a。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对应第一卡位块3301的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设置,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f对应第二卡位块3302的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设置。
其中,弹簧3305a处于压缩状态,第二转轴3307的限位凸缘3307a位于第一卡位块3301背向第二卡位块3302的一侧,且抵持第一卡位块3301,固定板3303部分卡入第二转轴3307的限位卡槽3307b,固定板3303抵持第二转轴3307的限位卡槽3307b的侧壁。其中,由于弹簧3305a的一端抵持限位块3304、限位块3304抵持固定板3303、固定板3303抵持第二转轴3307的限位卡槽3307b的侧壁、第二转轴3307限位凸缘3307a抵持第一卡位块3301,同时,弹簧3305a的另一端抵持第二卡位块3302,使得第一卡位块3301和第二卡位块3302有一个相互靠近的趋势。此时,第一卡位块3301的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抵持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第二卡位块3302的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抵持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f。
一些状态中,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与第一卡位块3301的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的多个第一凸块3301f交错排布形成卡接结构,多个第一凸起3251e对应地卡入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的多个第一卡位槽3301e中;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f与第二卡位块3302的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的多个第二凸块3302e交错排布形成卡接结构,多个第二凸起3251f对应地卡入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的多个第二卡位槽3302d中。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3305用于产生弹性力,以使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及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均抵持第一卡位块3301和第二卡位块3301,且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与其中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f与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与另一个第一凸块组3301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f与另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位块3301的位于端部的两个第一凸块组3301b和第二卡位块3302的位于端部的第二凸块组3302b对应设置。其中,在对应设置的第一凸块组3301b和第二凸块组3302b中,第一凸块3301f的位置与第二凸块3302e的位置可以正对,第一卡位槽3301e的位置与第二卡位槽3302d的位置可以正对。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块3301f的位置与第二凸块3302e的位置也可以错开或者呈现其他位置关系,第一卡位槽3301e和第二卡位槽3302d的位置也可以错开或者呈现其他位置关系,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结合参阅图19、图20以及图23,图23是图15所示控制构件沿E-E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三转轴3308插接卡位件329、其中一个同步齿轮340、第二卡位块3302、另一个弹簧3305a、限位块3304以及固定板3303。其中,第三转轴3308依次穿过卡位件329的第三卡位部3294的第三通孔3294a、其中一个同步齿轮340的转轴孔3401、第二卡位块3302的另一个第二通孔3302c、另一个弹簧3305a的内侧空间、限位块3304的另一个第三通孔3304a以及固定板3303的另一个卡槽3303a。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位件329的第三卡位部3294还可以设有沉槽3294b,沉槽3294b连通第三卡位部3294的第三通孔3294a,且沉槽3294b的开槽口形成于第三卡位部3294的背向固定部3291的端面。其中,第三转轴3308的限位凸缘3308a可以部分或全部位于第三卡位部3294的沉槽3294b中。
其中,弹簧3305a可以处于压缩状态,第三转轴3308的限位凸缘3308a的一个侧面可以抵持第三卡位部3294的沉槽3294b的底壁设置,第三转轴3308的限位凸缘3308a的另一个侧面也可以抵持其中一个同步齿轮340。因第二卡位块3302有向第一卡位块3301靠近的趋势,第二卡位块3302的其中一个第二凸块组3302b抵持同步齿轮340的多个第三凸起3403,形成卡接结构。
示例性的,限位块3304的凸块3304b覆盖固定板3303中设有用于安装第三转轴3308的卡槽3304a,从而防止第三转轴3308的端部翘起,以增加阻尼组件330的稳定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块3304的凸块3304b也可以覆盖固定板3303中用于安装第一转轴3306和/或第二转轴3307的其他卡槽3303a,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转轴3308的数量与同步齿轮340的数量相同,且第二卡位块3302设有用于插接第三转轴3308的对应第二通孔3302c、限位块3304设有用于插接第三转轴3308的对应第三通孔3304a、固定板3303设有用于插接第三转轴3308的对应通孔3303a。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设有第三转轴3308,通过销轴或其他结构将多个同步齿轮340与卡位件329转动连接即可,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结合参阅图22A、图22B、以及图23,在弹性部件3305的弹性力的作用和各部件的结构配合作用下,整个控制构件形成相对模块化的整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能够相对转动。
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对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与对应的第一凸块组3301b之间的卡接结构,第一凸起3221e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一卡位槽3301e,跨过一个第一凸块3301f,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卡位槽3301e中,对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f与对应的第二凸块组3302b之间的卡接结构,第二凸起3221f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二卡位槽3302d,跨过一个第二凸块3302e,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二卡位槽3302d中。此过程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会推动第二卡位块3302朝靠近固定件的方向移动,同时推动第一卡位块3301朝远卡位件329的方向移动,弹性部件3305被压缩,产生一部分的阻尼力和推动力。同样的,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对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与对应的第一凸块组3301b之间的卡接结构,第一凸起3251e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一卡位槽3301e,跨过一个第一凸块3301f,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一卡位槽3301e中,对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f与对应的第二凸块组3302b之间的卡接结构,第二凸起3251f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二卡位槽3302d,跨过一个第二凸块3302e,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二卡位槽3302d中。此过程中,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会推动第二卡位块3302朝靠近卡位件329的方向移动,弹性部件3305被压缩,产生另一部分的阻尼力和推动力。
其中,由于同步齿轮340啮合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同步齿轮340发生转动,对于同步齿轮340的多个第三凸起3403与对应的第二凸块组3302b的卡接结构,同步齿轮340中的第三凸起3403会脱离其中一个第二卡位槽3302d,跨过一个第二凸块3302e,卡入相邻的另一个第二卡位槽3302d中。此过程中,同步齿轮340会推动第二卡位块3302朝向卡位件329移动,弹性部件3305压缩,产生又一部分的阻尼力和推动力。
也就是说,在第一凸起(3221e、3251e)跨过第一凸块3301f、第二凸起(3221f、3251f)跨过第二凸块3302e、第三凸起3403跨过第二凸块3302e前,该过程产生的阻尼力使得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需要被施加一定的驱动力才能发生相对转动;并且在第一凸起(3221e、3251e)跨过第一凸块3301f、第二凸起(3221f、3251f)跨过第二凸块3302e、第三凸起3403跨过第二凸块3302e后,该过程产生的推动力可以推动第一摆臂322相对第二摆臂325继续转动。
此外,由于弹性部件3305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卡位部3292中靠近第二卡位块3302的端面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限位凹槽3221h中靠近第二卡位块3302的壁面相互抵持,形成摩擦面;第二卡位部3293中靠近第二卡位块3302的端面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限位凹槽3251h中靠近第二卡位块3302的壁面相互抵持,形成摩擦面;同步齿轮340中背向第二卡位块3302的端面与第三卡位部3294中靠近第二卡位块3302的端面互相抵持,形成摩擦面。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发生相对转动时,上述摩擦面上均会形成摩擦扭矩并产生阻尼力。或者,第一卡位部3292中靠近第一卡位块3301的端面与第一摆臂的322的第一限位凹槽3221h中靠近第一卡位块3301的壁面相互抵持,形成摩擦面;第二卡位部3293中靠近第一卡位块3301的端面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限位凹槽3251h中靠近第一卡位块3301的壁面相互抵持,形成摩擦面;同步齿轮340中背向第二卡位块3302的端面与第三卡位部3294中靠近第二卡位块3302的端面互相抵持,形成摩擦面。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发生相对转动时,上述摩擦面上均会形成摩擦扭矩并产生阻尼力。也即,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发生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控制构件会形成多个摩擦面,多个摩擦面形成摩擦扭矩并产生阻尼力。
在本实施例中,在同步齿轮340的作用下,第一摆臂322的转动与第二摆臂325的转动是同步进行的,第一摆臂322转动的角度可以与第二摆臂325转动的角度相同,使得整个控制构件具有较好的同步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同步齿轮340也可以不设有第三凸起3403,仅通过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与阻尼组件330配合,来提供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的阻尼力和推动力。当然,在又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构件也可以不设有同步齿轮340。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30与摆臂之间的卡接结构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通过改变第一凸块3301f的形状,使得第一摆臂322的第一凸起3221e在跨过第一卡位块3301的第一凸块3301f时,阻尼组件330仅对第一摆臂322产生阻尼力,而不产生推动力。也即是,阻尼组件330可以仅用于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时提供阻力,本申请对阻尼组件330与摆臂之间的卡接结构不做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24A和图24B,图24A是图14所示止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4B是图24A所示止位块左右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止位块327包括主体部3271、第一止位部3272和第二止位部3273,第一止位部3272固定于主体部3271的一侧,第二止位部3273固定于主体部3271的另一侧。其中,止位块327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示例性,主体部3271可以设有通孔3271a和限位槽3271b,限位槽3271b连通通孔3271a。其中,止位块327可以通过主体部3271上的通孔3271a及限位槽3271b与其他结构进行组装、固定。
示例性的,止位块327可以包括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二止位面3273a相背设置。其中,第一止位面3272a可以形成于第一止位部3272背向主体部3271的端面,第二止位面3273a可以形成于第二止位部3273背向主体部3271的端面。
示例性的,止位块327还设有第一避让槽3272b和第二避让槽3273b。第一避让槽3272b和第二避让槽3273b均位于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二止位面3273a之间。其中,第一避让槽3272b靠近第一止位面3272a设置,第二避让槽3273b靠近第二止位面3273a设置。例如,第一避让槽3272b位于第一止位部3272与主体部3271之间,第二避让槽3273b位于主体部3271与第二止位部3273之间。
请参阅图25,图25是图14所示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28的限位件3281可以包括限位端2381a和连接端3281b,连接端3281b固定于限位端2381a的一个端面。其中,限位件328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弹性件3282可以是弹性垫片3282,弹性件3282设有通孔3282a。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282还可以是板簧或其他弹性结构件,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26、图27A以及图27B,图26是图13所示底部连接组件的部分结构与图9所示主内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7A是图26所示结构沿F-F处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7B是图27A所示结构在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控制构件安装于主内轴311背向主支撑面3111的一侧,例如可以安装于主轴31的第一收容空间315(如图11所示)。其中,止位块327可以安装于控制构件,卡位件329可以位于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止位块327还可以位于卡位件329的第三卡位部3294与第一卡位块3301之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30也可以不设有限位块3304和固定板3303。例如,弹性部件3305背向第二卡位块3302的一端可以直接抵持第一收容空间315中位于主内轴311的壁面、另一端抵持第二卡位块3302。弹性部件3305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与第二卡位块的其中一个凸块组形成卡接结构(如图22A中所示),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与第二卡位块的另一个凸块组形成卡接结构(如图22B所示),同步齿轮的多个第三凸起与第二卡位块的又一个凸块组形成卡接结构(如图23所示)。阻尼组件330依旧可以为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转动提供阻尼力和推动力。本申请实施例不对阻尼组件330的具体结构及实现方式作严格限定。
结合参阅图27A和图27B,示例性的,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堆叠在主轴31的主内轴311与止位块327之间,弹性件3282位于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与止位块327之间。其中,主内轴311上还可以设有凸块3115,凸块3115背向主支撑面3111凸起。凸块3115嵌入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的通孔3291a、弹性件3282的通孔3282a以及止位块327的主体部3271的限位槽3271b,凸块3115可以实现对止位块327和卡位件329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3115内还设有螺纹孔。示例性的,限位件3281的连接端3281b可以设有外螺纹,例如限位件3281可以是螺钉。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位于止位块327背向主内轴311的一侧,限位件3281的连接端3281b穿过止位块327的主体部3271的通孔3271a和限位槽3271b并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主内轴311。
其中,弹性件3282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3282的两个端面分别抵持止位块327的主体部3271和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在弹性件328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止位块327的主体部3271抵持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抵持主内轴311。也即是,弹性件3282的一端抵接止位块327,另一端间接抵接主轴31的主内轴311。此时,卡位件329及止位块327均固定连接主内轴311,也即固定连接于主轴31。由于卡位件329为模块化的控制构件的一部分,因此控制构件能够经卡位件329整体安装于主轴31,控制构件的第一转轴3306、第二转轴3307及多个第三转轴3308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第一摆臂322相对第一转轴3306转动时,第一摆臂322即能相对主内轴311(也即是整个主轴31)转动;第二摆臂325相对第二转轴3307转动时,第二摆臂325即能相对主内轴311(也即是整个主轴31)转动,也即,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可以经第一转轴3306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可以经第二转轴3307转动连接主轴31。此外,由于止位块327与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堆叠设置,止位块327和卡位件329可以充分利用垂直于主支撑面3111的厚度空间,以增加主轴31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整个折叠组件3的薄型化。此外,通过止位块327堆叠在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与主内轴311之间,使得止位块327和卡位件329可以仅通过同一个固定结构(例如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3281和凸块3115的螺纹连接结构)共同固定于主内轴311,有效减少了固定结构的数量,有利于简化主内轴311的结构,降低折叠组件3的生产成本。
结合参阅图22A、图22B、图26以及图27A,由于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固定于主轴31的主内轴311,卡位件329无法相对主轴31发生沿主轴31延伸方向上的移动。又因为,卡位件329的第一卡位部3292卡入第一限位凹槽3221h、卡位件329的第二卡位部3293卡入第二限位凹槽3251h,所以第一摆臂322、第二摆臂325均无法相对主轴31发生沿主轴31延伸方向上的移动。也即是,卡位件329用于限制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如图27A和图27B所示,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抵持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及第一止位部3272均部分位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空间3221b,第一摆臂322的第一补偿块3221d至少部分位于主内轴311的第一避让孔3112;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抵持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及第二止位部3273均部分位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空间3251b,第二摆臂325的第二补偿块3251d至少部分位于主内轴311的第二避让孔3113。
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摆臂322逆时针旋转、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远离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第一摆臂322的第一补偿块3221d的一端靠近止位块327并转入止位块327的第一避让槽3272b;第二摆臂325顺时针旋转、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远离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第二摆臂325中的第二补偿块3251d远离止位块327并转入止位块327的第二避让槽3273b。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转动方向均是依据图示方向进行的描述,在实际产品的使用中,两者的转动方向也可以进行互换。
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与第一止位面3272a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的最大值,第一摆臂322的第一补偿块3221d的至少部分位于止位块327的第一避让槽3272b,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部3272可以部分位于第一转轴3306与第一补偿块3221d之间;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与第二止位面3273a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的最大值,第二摆臂325的第二补偿块3251d的至少部分位于止位块327的第二避让槽3273b,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部3273可以部分位于第二转轴3307与第二补偿块3251d之间。
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摆臂322顺时针旋转、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靠近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第一摆臂322的第一补偿块3221d的一端远离止位块327,卡入第一避让孔3112。第二摆臂325逆时针旋转、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靠近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第二摆臂325中的第二补偿块3251d的一端远离止位块327,卡入第二避让孔311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的止位配合结构、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的止位配合结构,可以使得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阻止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继续相对转动。从而,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能达到预设的角度,避免出现过度转动的现象。并且,通过采用独立的止位块327实现对两个摆臂(322、325)的止位作用,可以避免打开状态时两个摆臂(322、325)对主轴31的罩体(312、313、314)的挤压,防止主轴31发生形变,保证了主轴31的平整度。此外,本实施例仅利用一个止位块327即可实现对两个摆臂(322、325)的止位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折叠组件3所需要的止位块327的数量、减少止位块327所占据折叠组件3内部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31还包括中心面317,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关于中心面317对称、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关于中心面317对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定义中心面317垂直主支撑面3111、且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在本申请中,通过将两个止位面(3272a、3273a)和两个摆臂(322、325)同时关于同一个面对称,使得当第一摆臂322抵持第一止位面3272a时,第二摆臂325也可以同时抵持第二止位面3273a。也即是,当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值时,第一摆臂322部分抵持第一止位面3272a同时第二摆臂325部分抵持第二止位面3273a,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同时实现对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止位作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无法继续相对主轴31发生转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值且不再增加。
为简化说明,定义主轴31具有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中,第一方向垂直于主支撑面3111,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此时,第一方向平行于主轴31的中心面317,第二方向垂直于主轴31的中心面317。因为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关于中心面317对称,第一摆臂322抵持第一止位面3272a的同时,第二摆臂325抵持第二止位面3273a。所以,第一止位面3272a受到来自第一摆臂322在第二方向上的分力,与第二止位面3273a受到来自第二摆臂325在第二方向上的分力可以相互抵消,止位块327在第二方向上实现力平衡;第一止位面3272a受到来自第一摆臂322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第二止位面3273a受到来自第二摆臂325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以及固定结构(也即是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3281)对止位块327的力形成一组平衡力,止位块327在第一方向上实现力平衡。固定结构对主内轴311仅存在沿第一方向的力,不存在第二方向上的力。因此,主轴31的稳定性高、整个底部连接组件32的稳定性高。此外,第一摆臂322、第二摆臂325对止位块327的力在第二方向上平衡,减小了止位块327受挤压后的形变量,有利于确保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打开时的夹角的精确控制。
示例性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在0°到45°的范围内。通过控制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范围,可以使得第一摆臂322对止位块327的作用力在第二方向上的分力大于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第二摆臂325对止位块327的作用力在第二方向上的分力大于在第一方向上的分力。而第一摆臂322对止位块327的作用力在第二方向上的分力与第二摆臂325对止位块327的作用力在第二方向上的分力又会相互抵消,因此有效减小止位块327受到来自摆臂(322、325)的合力大小。从而,减小止位块327与固定结构(即限位件328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固定结构与主内轴31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增加固定结构的结构安全性、增加折叠组件3的安全性。示例性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可以在5°至25°的范围内,进一步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可以在8°至15°的范围内,例如10°或12°。
示例性的,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可以均为平面,以降低止位块327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精度。此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及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也可以对应设置为平面,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加工难度较小,精度较高。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即为两平面之间的夹角。
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大于0°时,可以通过调节止位块327与主轴31在折叠组件3的厚度方向(也即是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控制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在打开状态时的夹角。具体的,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若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值,则可以通过旋转限位件3281,使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沿第一方向上靠近主轴31,止位块327在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的推动下靠近主轴31,并挤压弹性件3282,弹性件3282被进一步压缩。此时,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挤压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第一摆臂322在挤压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挤压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第二摆臂325在挤压力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可以减小到预设值。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若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值,则可以通过反向旋转限位件3281,使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沿第一方向远离主轴31、止位块327在弹性件3282的弹性力下会伴随限位端2381a远离主轴31,弹性件3282的压缩量减小。此时,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远离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产生间隙,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远离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产生间隙,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可以继续相对转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角度可以增加到预设值。
也即是,当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大于0°、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通过调节组件328调节止位块327与主轴31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以使得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与第一止位面3272a相互远离或者挤压、第一摆臂322的转角可以进一步调整,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与第二止位面3273a相互远离或者挤压、第二摆臂325的转角可以进一步调整。最终,达到调节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打开状态时的夹角的目的。
请参阅图28A,图28A是图27B所示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也可以是曲面。例如,第一止位面3272a为凸起的曲面、且第一止位面3272a背向中心面317凸起,第一止位端面3221c为凹陷的曲面、且第一止位端面3221c朝向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凹陷;第二止位面3273a为凸起的曲面、且第二止位面3273a背向中心面317凸起,第二止位端面3251c为凹陷的曲面、且第二止位端面3251c朝向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凹陷。此时,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指的是,第一止位面3272a与在第一方向上两个边缘所连成的平面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当第二止位面3273a为曲面时也可以参考第一止位面3272a,此处不做赘述。通过将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第一止位面3272a、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以及第二止位面3273a设为曲面,可以增加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与第一止位面3272a的接触面积、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与第二止位面3273a的接触面积,减小抵接处的应力集中,减小止位块327的局部形变量,有利于确保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打开时的夹角的精确控制。
请参阅图28B,图28B是图27B所示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282的位置也可以发生改变。例如,弹性件3282可以位于主轴31主内轴311的凸块3115与止位块327的限位槽3271b的底壁之间。弹性件3282处于压缩状态且抵持主轴31的凸块3115和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此时,弹性件3282仍处于压缩状态,仍可以在调节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打开时的夹角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弹性力。其中,止位块327与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之间预留有必要的间隙,且卡位件的固定部通过其他紧固件固定连接于主内轴311,该间隙用于为止位块327提供调节空间。
请参阅图28C,图28C是图27B所示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组件328也可以不设置弹性件3282,调节组件328通过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与主内轴311,共同限制止位块327于第一方向上的活动空间。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止位块327与卡位件329的固定部之间预留有必要的间隙、止位块327与主内轴311的凸块3115之间也预留有必要的间隙,且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通过其他紧固件固定连接于主内轴311。一种可能的使用情况中,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时,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持续抵持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推动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部3272沿第一方向移动,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持续抵持第二摆臂325的第一止位端部3251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推动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部3273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整个止位块327沿第一方向远离主内轴311并最终抵持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从而,止位块327不再移动,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也不再移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不再相对转动,止位块327对第一摆臂322、第二摆臂325产生止位作用。需要调节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打开状态的夹角时,也仅需要调节限位件3281与主内轴311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距离。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的,调节组件328的限位件3281也可以是其他可调节结构。
例如,调节组件328仍包括限位件3281和弹性件3282,限位件3281可以是螺母。并且,主轴31的凸块3115设有外螺纹,螺母与具有外螺纹的凸块3115螺纹连接。其中,弹性件3282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3282的弹性力使得止位块327抵持螺母,实现螺母对止位块327的限位作用。通过旋转螺母,即可调节限位件3281在第一方向上与主内轴311之间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止位块327在第一方向上与主内轴311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
再例如,调节组件328包括限位件3281,不设有弹性件3282,限位件3281可以是螺母,主轴31的凸块3115设有外螺纹,凸块3115穿过止位块327的限位槽3271b和通孔3271a并部分露出,螺母与具有外螺纹的凸块3115螺纹连接。通过螺母的可调节限位作用、第一摆臂322的推动以及第二摆臂325的推动,实现对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的调整。
请参阅图28D,图28D是图27B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连接组件32也可以不设有调节组件328,止位块327和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可以仅通过紧固件320固定于主轴31的主内轴311。示例性的,紧固件320可以是螺钉。紧固件320螺纹连接凸块3115的螺纹孔,止位块327的一端抵持紧固件320、另一端抵持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此时,止位块327与主内轴311相对固定,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仍可以对第一摆臂322产生止位作用、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仍可以对第二摆臂325产生止位作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320也可以同时连接底部罩体312,底部罩体312、止位块327、卡位件329的固定部3291及主内轴311形成锁紧状态,底部罩体312与主内轴311共同固定止位块327和卡位件329,整体结构强度高,有利于在打开状态中降低主轴31的变形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内轴311、卡位件329以及止位块327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例如,止位块327通过螺钉、螺栓或其他方式与卡位件329活动连接,卡位件329通过螺钉、螺栓或其他方式与主内轴311固定连接。通过调节止位块327与卡位块之间相对位置,来实现止位块327与主内轴31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或者,卡位件329与止位块327沿主轴31的延伸方向彼此间隔排列,止位块327活动连接于主内轴311,弹性件3282抵接与止位块327与主内轴311之间,卡位件329固定连接于主内轴311,直接调节止位块327与主内轴311之间的相对位置。此时,卡位件329与止位块327不存在堆叠位置关系,主轴31的凸块3115可以直接嵌入卡位块的限位槽3271b。本申请对主内轴311、卡位件329以及止位块327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做严格限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止位块327和卡位件329也可以共同形成一体成型的限位连接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限位连接件及其应用于底部连接组件32时的具体实施例,其余结构可参考前文实施例,后文中不做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28E和图28F,图28E是限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8F是图28E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连接件39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限位连接件390的部分结构形成止位块327,部分结构形成卡位件329。卡位件329可以包括固定部3291、第一卡位部3292及第二卡位部3293。止位块327可以包括第一止位部3272和第二止位部3273。其中,第一卡位部3292和第二卡位部3293均固定于固定部3291的两侧,第一止位部3272固定于第一卡位部3292,第二止位部3273固定于第二卡位部3293。固定部3291可以大致呈板状,固定部3291还可以设有通孔3291a,通孔3291a连通固定部3291的上下两个端面。第一卡位部3292设有第一通孔3292a,第二卡位部3293设有第二通孔3293a。第一止位部3272可以设有第一止位面3272a,第一止位面3272a形成于第一止位部3272背向固定部3291的端面。示例性的,第一止位面3272a可以被第一卡位部3292分割成两个部分止位面。第二止位面3273可以设有第二止位面3273a,第二止位面3273a形成于第二止位部3273背向固定部3291的端面。示例性的,第二止位面3273a可以被第二卡位部3293分割成两个间隔的两个部分止位面。
卡位件329还可以包括第三卡位部3294。第三卡位部3294可以位于第一卡位部3292与第二卡位部3293之间、第一止位部3272与第二止位部3273之间。示例性的,第三卡位部3294可以固定连接第一卡位部3292、第二卡位部3293、第一止位部3272、第二止位部3273及固定部3291。第三卡位部3294背向固定部3291的一侧可以设有盲孔3294a。其中,第一卡位部3292、第二卡位部3293及第三卡位部3294可以呈板状,且均相对固定部3291、第一止位部3272及第二止位部3273弯折。
示例性的,限位连接件390还可以设有第一避让槽3272b和第二避让槽3273b,第一避让槽3272b、第二避让槽3273b均位于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二止位面3273a之间。其中,第一避让槽3272b靠近第一止位面3272a设置,第二避让槽3273b靠近第二止位面3273a设置。例如,第一避让槽3272b可以被第一卡位部3292分割成两个部分空间,其中一部分空间的部分壁面形成于固定部3291,另一部分空间的部分壁面形成于第三卡位部3293;第二避让槽3273b可以被第二卡位部3293分割成两个部分空间,其中一部分空间的壁面形成于固定部3291,另一部分空间的壁面形成于第三卡位部3293。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止位部3272与第二止位部3273之间也可以设有额外的连接部,以固定连接第一止位部3272和第二止位部3273,增强限位连接件390的整体强度。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一卡位部3292的连接位置也可以发生改变,例如,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一卡位部3292的连接位置可以位于第一止位面3272a的一端。第二止位面3273a与第二卡位部3293的连接位置也可以发生改变,例如,第二止位面3273a与第二卡位部3293连接位置可以位于第二止位面3273a的一端。也即是,第一止位面3272a可以是完整连续的平面,第二止位面3273a可以是完整连续的平面。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部3272及第二止位部3273构成止位块327,本实施例的止位块327的其他方案细节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止位块327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此外,限位连接件390的固定部3291、第一卡位部3292、第二卡位部3293、第三卡位部3294构成卡位件329,本实施例的卡位件329的其他方案细节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中卡位件329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其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连接件390的止位块与卡位件也可以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结构。
请参阅图28G,图28G是图17A所示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8G中省略了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中与前述第一支撑板35配合的部分槽孔、凸起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可以包括前述实施例第一摆臂322的大部分特征,两者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以下主要说明两者的区别。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包括第一限位凹槽3221h和第一止位面3272a,第一限位凹槽3221h可以隔断第一止位端面3221c,将第一止位端面3221c分为间隔的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靠近第一摆臂322的第一凸起3221e,另一部分靠近第一摆臂322的第二凸起3221f。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限位凹槽3251h也可以隔断第二止位端面3251c,将第二止位端面3251c分为间隔的两个部分。
请一并参阅图28H、图28I及图28J。其中,图28H是图26在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8I是图28H沿L-L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8J是图28H沿M-M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好地示意结构,图28H中省略了底部罩体312。
示例性的,限位连接件390可以安装于控制构件中的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例如,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卡位部3292可以卡入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限位凹槽3221h内,第一转轴3306可以穿过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卡位部3292的第一通孔3292a以插接限位连接件390;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卡位部3293可以卡入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限位凹槽3251h内,第二转轴3307可以穿过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卡位部3293的第二通孔3293a以插接限位连接件390,第三转轴3308部分卡入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三卡位部3294的盲孔3294a以插接限位连接件390。在第一转轴3306、第二转轴3307及第三转轴3308的插接作用下,限位连接件390、第一摆臂322、第二摆臂325、同步齿轮340及阻尼组件330形成具有模块化结构的控制构件。
请一并参阅图28H和图28K,图28K是图28H沿N-N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控制构件可以安装于主内轴311与底部罩体312之间,例如可以安装于主轴31的第一收容空间315(如图11所示)。例如,控制构件可以通过紧固件319固定连接于主轴31。
主轴31的主内轴311上可以设有凸块3115,凸块3115背向主支撑面3111凸起。凸块3115嵌入限位连接件390的固定部3291的通孔3291a,凸块3115可以实现对限位连接件390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限位。紧固件319可以将底部罩体312、限位连接件390及主内轴311固定连接。例如,紧固件319可以与凸块3115螺纹连接。由于限位连接件390为模块化控制构件的一部分,因此控制构件能够经限位连接件390安装于主轴31,控制构件的第一转轴3306、第二转轴3307及多个第三转轴3308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第一摆臂322相对第一转轴3306转动时,第一摆臂322即能相对主轴31转动;第二摆臂325相对第二转轴3307转动时,第二摆臂325即能相对主轴31转动,也即,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可以经第一转轴3306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可以经第二转轴3307转动连接主轴31。
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抵持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面3272a;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抵持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面3273a。具体的,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中靠近第一摆臂322的第一凸起3221e的部分止位端面,抵持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部3272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中靠近固定部3291的部分止位面;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中靠近第一摆臂322的第二凸起3221f的部分止位端面,抵持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部3272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中靠近第三卡位部3294的部分止位面。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中靠近第二摆臂325的第一凸起3251e的部分止位端面,抵持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部3273的第二止位面3273a中靠近固定部3291的部分止位面;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中靠近第二摆臂325的第二凸起3251f的部分止位端面,抵持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部3273的第二止位面3273a中靠近第三卡位部3294的部分止位面。
后文将主要结合附图28K对第一止位面3272a中靠近固定部3291的部分止位面、第二止位面3273a中靠近固定部3291的部分止位面进行说明。第一止位面3272a中靠近第三卡位部3294的部分止位面、第二止位面3273a中靠近第三卡位部3294的部分止位面可以参考后文描述。
具体地,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抵持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面3272a,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面3272a及第一止位部3272均部分位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避让空间3221b,第一摆臂322的第一补偿块3221d至少部分位于主内轴311的第一避让孔3112;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抵持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面3273a,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面3273a及第二止位部3273均部分位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避让空间3251b,第二摆臂325的第二补偿块3251d至少部分位于主内轴311的第二避让孔3113。
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折叠的过程中,第一摆臂322逆时针旋转、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远离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面3272a,第一摆臂322的第一补偿块3221d的一端靠近限位连接件390并转入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避让槽3272b;第二摆臂325顺时针旋转、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远离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面3273a,第二摆臂325中的第二补偿块3251d远离限位连接件390并转入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避让槽3273b。
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与第一止位面3272a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的最大值,第一摆臂322的第一补偿块3221d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避让槽3272b,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部3272可以部分位于第一转轴3306与第一补偿块3221d之间;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与第二止位面3273a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的最大值,第二摆臂325的第二补偿块3251d的至少部分位于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避让槽3273b,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部3273可以部分位于第二转轴3307与第二补偿块3251d之间。
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摆臂322顺时针旋转、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靠近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面3272a,第一摆臂322的第一补偿块3221d的一端远离限位连接件390,卡入第一避让孔3112。第二摆臂325逆时针旋转、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靠近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面3273a,第二摆臂325中的第二补偿块3251d的一端远离限位连接件390,卡入第二避让孔311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的止位配合结构、限位连接件390的第二止位面3273a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的止位配合结构,可以使得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阻止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继续相对转动。从而,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能达到预设的角度,避免出现过度转动的现象。并且,通过采用独立的限位连接件390实现对两个摆臂(322、325)的止位作用,可以避免打开状态时两个摆臂(322、325)对主轴31的罩体(312、313、314)的挤压,防止主轴31发生形变,保证了主轴31的平整度。此外,通过将罩体(312、313、314)及主内轴311均固定于限位连接件390,有利于增加主轴的结构强度,减小打开状态时整个主轴的形变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31还包括中心面317,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关于中心面317对称、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关于中心面317对称。在本申请中,通过将两个止位面(3272a、3273a)和两个摆臂(322、325)同时关于同一个面对称,使得当第一摆臂322抵持第一止位面3272a时,第二摆臂325也可以同时抵持第二止位面3273a。在本申请中,通过将两个止位面(3272a、3273a)和两个摆臂(322、325)同时关于同一个面对称,使得当折叠组件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抵持第一止位面3272a的同时、第二摆臂325也可以抵持第二止位面3273a,折叠组件的整体协调性高。
示例性的,第一止位面3272a还可以平行于中心面317,也即是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为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位面3272a、第二止位面3273a及中心面317互相平行。当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止位端面平行于中心面317且抵持第一止位面3272a,第二摆臂325的第二止位端面平行于中心面317且抵持第二止位面3273a。此时,第一止位端面3221c、第二止位端面3251c及中心面317也互相平行,也即是第一摆臂322与限位连接件390之间的接触面平行于中心面317、第二摆臂325与限位连接件390之间的接触面也平行于中心面317。因此,第一摆臂322对限位连接件390仅会产生平行于第二方向上的作用力,不会产生平行于第一方向上的作用力;第二摆臂325对限位连接件390仅会产生平行于第二方向上的作用力,不会产生平行于第一方向上的作用力。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摆臂322对对限位连接件390的作用力与第二摆臂325对限位连接件390的作用力相互抵消。而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对限位连接件390不会产生挤压。又因为紧固件319用于将限位连接件390固定于主内轴311,所以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对主内轴311不存在第一方向上的作用力。因此,通过将第一止位面3272a平行于中心面317设置,可以有效减小紧固件319与主内轴311固定连接处的受力,防止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抵持限位连接件390时,主内轴311会产生第一方向上的形变,有利于保证打开状态时主支撑面3111的平整度。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紧固件319也可以不锁紧底部罩体312,也即限位连接件390通过紧固件319固定于主内轴311。
请一并参阅图29和图30,图29是图14所示第一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0是图29所示第一转动臂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一转动臂323包括第一端部3231和第二端部3232。其中,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为弧形臂,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的中部还设有第一避让缺口3231a,第一避让缺口3231a背向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设置。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设有第一转轴孔3232a,第一转轴孔3232a位于整个第一转动臂323的背向第一端部3231的一端。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还设有第二避让缺口3232b,第二避让缺口3232b连通第一转轴孔3232a。
其中,第一转动臂323还包括连接于第一端部3231与第二端部3232之间的连接部3233。第一转动臂323的连接部3233可以相对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弯折,以使得第一转动臂323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底部连接组件32和折叠组件3的连接需求和形状需求。例如,第一转动臂323的连接部3233可以设有第二转轴孔3233a和避让孔3233b,避让孔3233b连通第二转轴孔3233a。
其中,第一转动臂32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一转动臂323可以通过金属注射成型工艺或其他工艺成型,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转动臂326包括第一端部3261和第二端部3262。其中,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为弧形臂,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的中部还设有第一避让缺口3261a,第一避让缺口3261a背向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设置。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设有第一转轴孔3262a,第一转轴孔3262a位于整个第二转动臂326的背向第一端部3261的一端。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还设有第二避让缺口3262b,第二避让缺口3262b连通第一转轴孔3262a。
其中,第二转动臂326还包括连接于第一端部3261与第二端部3262之间的连接部3263。第二转动臂326的连接部3263可以相对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弯折,以使得第二转动臂326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底部连接组件32和折叠组件3的连接需求和形状需求。例如,第二转动臂326的连接部3263可以设有第二转轴孔3263a和避让孔3263b,避让孔3263b连通第二转轴孔3263a。
其中,第二转动臂326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二转动臂326可以通过金属注射成型工艺或其他工艺成型,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第一转动臂323的形状可以与第二转动臂326的形状相同,可以采用同种物料,以节约折叠组件3的物料种类,降低折叠组件3的成本。
请参阅图31A和图31B,图31A是图14所示第一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1B是图14所示第一固定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一固定架321可以包括转轴孔3211、滑动槽3212、两个弧形槽3213及多个紧固孔3214。其中,第一固定架321可以包括相互固定的多个部分,上述孔结构或槽结构可以分别形成于不同的部分,或者复用某些部分。例如,第一固定架321包括转动连接块3215,转轴孔3211形成于转动连接块3215。
其中,滑动槽321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凹陷共同形成滑动槽3212的导向空间。其中一个弧形槽3213位于第一固定架321的底部,该弧形槽3213的一侧可以延伸至第一固定架321的底端表面。另一个弧形槽3213位于第一固定架321的顶部,该弧形槽3213的一侧可以延伸至第一固定架321的顶端表面。
请结合参阅图4、图31A以及图31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321用于固定至第一壳体1。第一固定架321还可以包括卡位块3216,卡位块3216凸出设置,用于卡入第一壳体1。卡位块3216上可以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的紧固孔3216a。
请参阅图32A和图32B,图32A是图14所示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2B是图14所示第二固定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二固定架324可以包括转轴孔3241、滑动槽3242、两个弧形槽3243及多个紧固孔3244。其中,第二固定架324可以包括相互固定的多个部分,上述孔结构或槽结构可以分别形成于不同的部分,或者复用某些部分。例如,第二固定架324还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连接块3245,转轴孔3241形成于转动连接块3245。
其中,滑动槽3242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凹陷共同形成滑动槽3242的导向空间。其中一个弧形槽3243位于第二固定架324的底部,该弧形槽3243的一侧可以延伸至第二固定架324的底端表面。另一个弧形槽3243位于第二固定架324的顶部,该弧形槽3243的一侧可以延伸至第二固定架324的顶端表面。
请结合参阅图4、图32A以及图32B,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架324用于固定至第二壳体2。第二固定架324还可以包括卡位块3246,卡位块3246凸出设置,用于卡入第二壳体2。卡位块3246上可以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的紧固孔3246a。
其中,第二固定架324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固定架321形状相同,可以采用同种物料,以节约折叠组件3的物料种类,降低折叠组件3的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33和图34,图33是底部连接组件与主内轴安装后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4是图33所示结构与底部罩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好的示意结构,图34中隐去了底部罩体312与主内轴311之间的紧固件。
示例性的,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安装于主内轴311背向主支撑面3111的一侧,例如,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可以安装于主轴31的第二收容空间316。其中,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避让缺口3231a和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避让缺口3261a相对设置,且共同用于避让主内轴311上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用于主内轴311与底部罩体312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避让缺口3231a可以防止第一转动臂323与主内轴311发生干涉,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避让缺口3261a可以防止第二转动臂326与主内轴311发生干涉。第一摆臂322和第一转动臂323还均连接第一固定架321,第二摆臂325和第二转动臂326还均连接第二固定架324。
结合参阅图35,图35是图34所示结构沿G-G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的滑动块3222a可以安装于第一固定架321的滑动槽3212,且能够于第一固定架321的滑动槽3212中滑动,以实现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与第一固定架321之间的滑动连接。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的滑动块3252a可以安装于第二固定架324的滑动槽3242,且能够于第二固定架324的滑动槽3242中滑动,以实现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与第二固定架324之间的滑动连接。
结合参阅图4和图35,在电子设备100中,第一固定架321固定于第一壳体1,第二固定架324固定于第二壳体2,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或折叠时,第一固定架321随第一壳体1运动,第二固定架324随第二壳体2运动,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相对转动。由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21,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24,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或折叠时,第一固定架321和第二固定架324带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且相对主轴31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21,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24。例如,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可以设有滑槽,第一固定架321上设有滑块,滑块安装于滑槽且能够于滑槽中滑动;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可以设有滑槽,第二固定架324上设有滑块,滑块安装于滑槽且能够于滑槽中滑动。本申请对第一摆臂322与第一固定架321的滑动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第二摆臂325与第二固定架324的滑动连接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严格限定。
结合参阅图29、图30以及图36,图36是图34所示结构沿H-H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可以安装于第二收容空间316的第一弧形空间3161,以通过虚拟轴的方式转动连接主轴31;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可以通过实体轴的方式转动连接主轴31,例如,第一固定架321的转动连接块3215可以卡入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避让缺口3232b,转轴350穿过第一固定架321的转动连接块3215上的转轴孔3211和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的第一转轴孔3232a,以实现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一固定架321的转动连接。示例性的,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可以安装于第二收容空间316的第二弧形空间3162,以通过虚拟轴的方式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可以通过实体轴的方式转动连接主轴31,例如,第二固定架324的转动连接块3245卡入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避让缺口3262b,另一转轴360穿过第二固定架324的转动连接块3245上的转轴孔3241和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的第一转轴孔3262a,以实现第二转动臂326与第二固定架324的转动连接。
即,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通过虚拟轴与主支撑板的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一固定架321通过实体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326与第二固定架324通过实体轴转动连接。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和/或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也可以通过实体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主轴31,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也可以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21;和/或,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也可以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24,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结合参阅图4和图36,在电子设备100中,第一固定架321固定于第一壳体1,第二固定架324固定于第二壳体2,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或折叠时,第一固定架321随第一壳体1运动,第二固定架324随第二壳体2运动,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相对转动。由于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21,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2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24,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或折叠时,第一固定架321和第二固定架324带动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且相对主轴31转动。
结合参阅图35和图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与主轴31转动连接、与第一固定架321滑动连接,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一转动臂323与主轴31转动连接、与第一固定架321转动连接,形成了连杆结构;第二摆臂325与主轴31转动连接、与第二固定架324滑动连接,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二转动臂326与主轴31转动连接、与第二固定架324转动连接,形成了连杆结构。折叠组件3通过连杆滑块结构和连杆结构实现折叠组件3的相对展开、相对折叠过程,其组成部分数量少,配合关系及配合位置简单,组成部件易制作和组装,有利于实现量产。并且,由于主轴31通过第一摆臂322和第一转动臂323联动第一固定架321、且通过第二摆臂325和第二转动臂326联动第二固定架324,因此折叠组件3具有较佳的机构抗拉能力和机构抗挤压能力。
结合参阅图4、图35及图36,示例性的,第一固定架321用于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第二固定架324用于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在本申请中,折叠组件3通过第一摆臂322和第一转动臂323共同控制第一固定架321和第一壳体1的运动轨迹、通过第二摆臂325和第二转动臂326共同控制第二固定架324和第二壳体2的运动轨迹,从而能够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折叠的过程中,使第一固定架321带动第一壳体1向靠近主轴31的方向移动、第二固定架324带动第二壳体2向靠近主轴31的方向移动,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的过程中,使第一固定架321带动第一壳体1向远离主轴31的方向移动、第二固定架324带动第二壳体2向远离主轴31的方向移动。也即,折叠组件3能够实现折叠装置10在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的壳体内拉运动、和折叠装置10在闭合状态向打开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的壳体外推运动。进而,使得电子设备100在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以柔性显示屏20为中心的变形运动,从而降低拉扯或挤压柔性显示屏20的风险,以保护柔性显示屏20,提高柔性显示屏20的可靠性,使得柔性显示屏20和电子设备100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时,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也会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进而,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也会相对转动至打开状态,此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抵持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部3272、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抵持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部3273。通过止位块327防止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角度超过预设值,进而防止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相对转动角度超过预设值、防止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转动角度超过预设值。故而,止位块327对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的止位,可以防止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出现过折现象,从而避免柔性显示屏20被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拉扯,以提高柔性显示屏20的可靠性,增加柔性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止位块327对第一摆臂322及第二摆臂325的止位,使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在打开状态的夹角等于预设值,预设值为180°时,折叠装置10提供为柔性显示屏20平整的支撑环境,柔性显示屏20的平面度好,以优化电子设备100的整机光影。
可以理解的是,在折叠装置10的零件制备及组装过程中,容易因设备、工艺等原因出现少许偏差,导致折叠装置10组装后的产品精度不足,例如打开状态中两个壳体(1、2)的角度超过预设值等。在本实施例中,当整个折叠装置10组装完成后,还可以在折叠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对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进行检测。若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与预设值存在偏差,可以通过调节组件328调整止位块327的位置,进而调整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之间的夹角、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之间的夹角,从而实现对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角度的调节,使得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角度能变为预设值。
此外,在第一摆臂322与第二摆臂325发生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控制构件的多个摩擦面形成摩擦扭矩并产生阻尼力,使得用户转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时,手感平稳,使用体验较好。此外,用户在打开电子设备100的过程中,若撤去外力,在阻尼力的作用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夹角可以保持不变,形成悬停状态。在前文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30设于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与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之间,第一卡位块3301、第二卡位块3302均与第一摆臂322形成卡接结构,第一卡位块3301、第二卡位块3302均与第二摆臂325形成卡接结构,以实现阻尼组件330对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阻尼作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并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架与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的滑动连接处及第二固定架与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的滑动连接处。可以理解的是,此时,第一摆臂的第一端部中的阻尼配合结构可以设于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并与其中一个阻尼组件配合、第二摆臂的第一端部中的阻尼配合结构可以设于第二摆臂的第二端部并与另一个阻尼组件配合,以此实现对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的阻尼作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阻尼配合结构根据阻尼组件的结构作适应性变化。
请一并参阅图37、图38以及图39,图37是图5所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8是折叠组件在底部连接组件处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9是图38所示结构左右翻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如图37所示,第一支撑板35可以包括第一板体351,第一支撑板35的第一支撑面3511形成于第一板体351的一侧板面,第一板体351的另一侧板面形成第一固定面3512。第一支撑板35还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第一转动块352,第一转动块352设于第一固定面3512。第一支撑板35还可以包括第一导向块353,第一导向块353设于第一固定面3512,第一导向块353上设有导向孔35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5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撑块354,第一支撑块354设于第一固定面3512。第一支撑块354上设有弧形的支撑面3541,第一支撑块354的支撑面3541背向第一固定面3512设置,支撑面3541可以为凹陷的曲面。
第二支撑板36可以包括第二板体361,第二支撑板36的第二支撑面3611形成于第二板体361的一侧板面,第二板体361的另一侧板面形成第二固定面3612,第二支撑板36还可以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第二转动块362,第二转动块362设于第二固定面3612。第二支撑板36还可以包括第二导向块363,第二导向块363设于第二固定面3612,第二导向块363上设有导向孔孔363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36还可以包括第二支撑块364,第二支撑块364设于第二固定面3612。第二支撑块364上设有弧形的支撑面3641,第二支撑块364的支撑面3641背向第二固定面3612设置,支撑面可以为凹陷的曲面3641。
示例性的,结合参阅图13、图37以及图38,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连接底部连接组件32。其中,第一支撑板35的第一固定面3512面向底部连接组件32,第一支撑板35可以通过固定于其第一固定面3512的多个结构,连接第一固定架321和第一转动臂323。第二支撑板36的第二固定面3612面向底部连接组件32,第二支撑板36可以通过固定于其第二固定面3612的多个结构,连接第二固定架324和第二转动臂326。
结合参阅图4和图39,示例性的,当折叠组件3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分别位于主轴31的两侧。第一支撑板35的第一支撑面3511、主轴31的主支撑面3111及第二支撑板36的第二支撑面3611朝向一致,这三者可以相互平行,例如可以齐平设置,以为柔性显示屏20的折弯部202提供更平整的支撑环境。
其中,当折叠组件3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的第一补偿块3221d、卡位件329的第一卡位部3292部分位于主内轴311的第一避让孔3112;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的第二补偿块3251d、卡位件329的第二卡位部3293部分位于主内轴311的第二避让孔3113;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的端部部分位于第三避让孔3114。由于第一补偿块3221d、第一卡位部3292、第一转动臂323、第二补偿块3251d、第二卡位部3293以及第二转动臂326对主内轴311中的避让孔的填充作用,以及电子设备100中第一支撑板35、第二支撑板36以及主内轴311对应柔性显示屏20的折弯部202设置,使得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的折弯部202处不易产生明显的凹陷。其中,当折叠组件3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补偿块3221d的一个端面、第一卡位部3292的一个端面、第二补偿块3251d的一个端面、第二卡位部3293的一个端面、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的末端端面、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的末端端面以及主内轴311的主支撑面3111共同拼接,形成了一个较为规整的平面支撑结构。因此,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整个柔性显示屏20的折弯部202的平整度高,用户观看体验好。
结合参阅图36和图40,图40是图38沿I-I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板35与第一转动臂323滑动连接。例如,第一支撑板35的第一导向块353安装于第一转动臂323的连接部3233的避让孔3233b,转轴370穿过第一转动臂323的连接部3233的第二转轴孔3233a和第一支撑板35的第一导向块353的导向孔3531,以实现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一支撑板35之间的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6的第二导向块363安装于第二转动臂326的连接部3263的避让孔3263b,另一转轴380穿过第二转动臂326的连接部3263的第二转轴孔3263a和第二支撑板36的第二导向块363的导向孔3631,以实现第二转动臂326与第二支撑板36之间的滑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滑块与滑轨的配合结构或其他配合结构来实现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一支撑板35之间的滑动连接、第二转动臂326与第二支撑板36之间的滑动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请参阅图41,图41是图38沿J-J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板35与第一固定架321转动连接,例如,第一支撑板35的第一转动块352安装于第一固定架321的弧形槽3213,以实现第一支撑板35与第一固定架321的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6与第二固定架324转动连接,例如,第二支撑板36的第二转动块362安装于第二固定架324弧形槽3243,以实现第二支撑板36与第二固定架324的转动连接。即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分别通过虚拟轴与第一固定架321和第二固定架324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也可以通过实体轴与第一固定架321和/第二固定架324之间转动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块352与弧形槽3213的配合结构的组数为两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块352与弧形槽3213的配合结构也可以是一组或多组;第二转动块362与弧形槽3243的配合结构的组数为两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块362与弧形槽3243的配合结构也可以是一组或多组。结合参阅图4、图40以及图4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支撑板35与第一固定架321之间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35与第一转动臂323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6与第二固定架324之间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6与第二转动臂326滑动连接,在折叠装置10相对折叠或展开的过程中,也即第一壳体1相对第二壳体2折叠或展开时,第一固定架321与第二固定架324相对转动,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相对转动,第一固定架321和第一转动臂323共同带动第一支撑板35转动,第二固定架324和第二转动臂326共同带动第二支撑板36转动,因此第一支撑板35与第二支撑板36相对转动,以更好地满足对柔性显示屏20的支撑和保护,柔性显示屏20的折弯部202在第一支撑板35与第二支撑板36的作用下相对折叠或展开。
结合参阅图42,图42是图38沿K-K截面剖开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折叠组件3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5的第一支撑块354卡入第一摆臂的第二端部3222的通孔3222b第一支撑板35的第一支撑块354抵持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的凸起3222c,第二支撑板36的第二支撑块364卡入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的通孔3252b,第二支撑板36的第二支撑块364抵持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的凸起3252c。其中,第一摆臂322的凸起3222c可以抵持第一支撑块354的弧形的支撑面3541,第二摆臂325的凸块3252c可以抵持第二支撑块364的弧形的支撑面3641。此时,第一摆臂322能够支撑第一支撑板35,第二摆臂325能够支撑第二支撑板36,使得第一支撑板35和第二支撑板36形成的支撑环境更为可靠,有利于增加柔性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5、第二支撑板36与底部连接组件32之间的连接处的位置也可以发生变化。例如,第一支撑板35可以与第一摆臂322滑动连接而不与第一转动臂323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板35与第一固定架321之间转动连接处的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一固定架321的中部,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22作为第一传动件,第二摆臂325作为第二传动件,止位块327通过对第一摆臂322和第二摆臂325的止位,实现对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的止位。对应的,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具有用于配合实现止位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上具有用于配合实现止位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止位块327也可以通过对底部连接组件32的其他传动件进行止位,从而实现对第一壳体1及第二壳体2的止位。例如,止位块327可以对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进行止位,第一传动件可以为第一转动臂323,第二传动件可以为第二转动臂326,以下进行举例说明。
请参阅图43,图43是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电子设备100包括前文实施例电子设备100的大部分技术特征,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的结构有少许变化,止位块327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主轴31的结构做适应性变化,止位块327对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进行限位,本实施例电子设备100的其他设计可以参考前文实施例,后文中不再赘述。具体的:
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3可以包括主轴31、第一转动臂323、第二转动臂326及止位块327。其中,主轴31可以包括主内轴311,主内轴311可以包括主支撑面3111,主支撑面3111用于支撑前述的柔性显示屏20的折弯部202(如图4所示)。主轴31的主内轴311上还可以设有凸块3115,凸块3115背向主支撑面3111凸起。
第一转动臂323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31,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端部3231具有第一止位端面3231c。第二转动臂326可以包括第一端部3261,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一端部3261具有第二止位端面3261c。
止位块327可以包括主体部3271、第一止位部3272和第二止位部3273,第一止位部3272固定于主体部3271的一侧,第二止位部3273固定于主体部3271的另一侧。主体部3271可以设有通孔3271a和限位槽3271b,限位槽3271b连通通孔3271a。止位块327还可以包括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二止位面3273a相背设置。其中,第一止位面3272a可以形成于第一止位部3272背向主体部3271的端面,第二止位面3273a可以形成于第二止位部3273背向主体部3271的端面。
示例性的,折叠组件3还可以包括调节组件328,调节组件328用于调节止位块327与主轴31的主内轴311在折叠组件3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其中,调节组件328可以包括限位件3281和弹性件3282。限位件3281包可以括限位端2381a和连接段。弹性件3282可以是弹性垫片,弹性件3282可以设有通孔3282a。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安装于主轴31的两侧,止位块327固定于主轴31。例如,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安装于主轴31的主内轴311的凸块3115的两侧。弹性件3282位于凸块3115与止位块327之间,凸块3115嵌入弹性件3282的通孔3282a以及止位块327的限位槽3271b,以实现对止位块327在主轴31延伸方向上的限位。凸块3115可以设有螺纹孔。限位件3281的连接端3281b可以设有外螺纹,例如限位件3281可以是螺钉。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位于止位块327背向主内轴311的一侧,限位件3281的连接端3281b穿过止位块327的通孔3271a和限位槽3271b并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主内轴311。弹性件3282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3282的两个端面分别抵持止位块327和主内轴311的凸块3115。进而,实现止位块327与主轴31之间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相对展开时,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止位端面3231c朝向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转动,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止位端面3261c朝向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转动。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止位端面3231c部分抵持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第二止位端面3261c部分抵持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以使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能保证为预设值,防止出现过度转动的现象。进而保证整个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为预设值,防止整个柔性显示屏20出现过折现象,增加柔性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的对称结构还使得仅利用一个止位块327即可实现对两个转动臂(323、326)的止位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折叠组件3所需要的止位块327的数量、减少止位块327所占据折叠组件3内部的空间。此外,本实施例仅利用一个止位块327即可实现对两个转动臂(323、326)的止位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折叠组件3所需要的止位块327的数量、减少止位块327所占据折叠组件3内部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轴31还包括中心面317,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关于中心面317对称、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关于中心面317对称。通过将两个止位面(3272a、3273a)和两个转动臂(323、326)同时关于同一个面对称,使得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转动臂323和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达到预设值时,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抵持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止位端面3231c,同时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抵持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止位端面3261c。因此,整个主轴31的稳定性高、整个底部连接组件32的稳定性高。并且,止位块327受挤压后的变形量小,有利于确保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相对打开时的夹角的精确控制。
示例性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在0°到45°的范围内。通过控制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范围,可以有效减小止位块327受到来自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的合力大小,减小止位块327与止位块327、主轴31之间的固定结构(即限位件3281)相互作用力、减小固定结构与主轴3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增加固定结构的结构安全性、增加折叠组件3的安全性。
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止位面3272a与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α大于0°时,可以通过调节止位块327与主轴31在折叠组件3的厚度方向的相对位置,控制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在打开状态时的夹角。具体的,若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超过预设值,即打开状态时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角度过大,则可以通过旋转限位件3281,使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靠近主轴31、进而止位块327在限位端2381a的挤压下会挤压弹性件3282、弹性件3282被压缩、止位块327伴随限位端2381a靠近主轴31。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挤压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止位端面3231c,第一转动臂323在挤压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挤压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止位端面3261c,第二转动臂326在挤压力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可以减小到预设值。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因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过大而导致的柔性显示屏20过折现象,增加柔性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若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值,即打开状态时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过小,则可以通过反向旋转限位件3281,使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远离主轴31、进而止位块327在弹性件3282的弹性力下会伴随限位端2381a远离主轴31。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远离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止位端面3231c,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一止位端面3231c产生间隙,第一转动臂323继续顺时针转动;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远离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止位端面3261c,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与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止位端面3261c产生间隙,第二转动臂326继续逆时针转动,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可以增加到预设值。通过增加止位块327与第一转动臂323在折叠装置10厚度方向的相对距离,有效防止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过小而导致的柔性显示屏20的挤压现象,增加柔性显示屏20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组件328也可以不设置弹性件3282,调节组件328通过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2381a与主内轴311共同限定止位块327于折叠组件3厚度方向上的活动空间。此时,依旧可以通过调节限位件3281与主轴31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调整止位块327与主轴3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打开状态时,第一转动臂323与第二转动臂326之间的夹角。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3也可以不设有调节组件328,止位块327与主内轴311仅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此时,止位块327与主内轴311相对固定,止位块327的第一止位面3272a仍可以对第一转动臂323产生止位作用、止位块327的第二止位面3273a仍可以对第二转动臂326产生止位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前文实施例均以电子设备1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当电子设备100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可折叠的电子产品。折叠装置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是120°、150°或其他角度。也即是,通过止位块327的止位作用,使得当第一传动件的第一止位端面(3221c、3231c)抵持第一止位面3272a、第二传动件的第二止位端面(3251c、3261c)抵持第二止位面3273a时,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或其他角度,以防止柔性显示屏20出现过折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调节组件328来调整第一止位面3272a与第一止位端面(3221c、3231c)的相对位置、第二止位面3273a与第二止位端面(3251c、3261c)的相对位置,以此消除零件精度、零件组装误差。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7)

1.一种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装置(10)和柔性显示屏(20);
所述折叠装置(10)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及折叠组件(3),所述折叠组件(3)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通过所述折叠组件(3)的运动,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能够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或者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
所述柔性显示屏(20)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非折弯部(201)、折弯部(202)以及第二非折弯部(203),所述第一非折弯部(201)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非折弯部(203)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2),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的过程中,所述折弯部(202)发生形变;
所述折叠组件(3)包括主轴(31)、第一固定架(321)、第一传动件(322、323)、第二固定架(324)、第二传动件(325、326)以及止位块(327);
所述第一固定架(3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所述第二固定架(3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
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的第一端部(3221、323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第一传动件(322、323)的第二端部(3222、3232)连接第一固定架(321),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的第一端部(3221、3231)具有第一止位端面(3221c、3231c);
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的第一端部(3251、326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第二传动件(325、326)的第二端部(3252、3262)连接第二固定架(324),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的第一端部(3251、3261)具有第二止位端面(3251c、3261c);
所述止位块(327)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所述止位块(327)安装于所述主轴(31)内;
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相对展开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止位端面(3221c、3231c)靠近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所述第二止位端面(3251c、3261c)靠近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
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止位端面(3221c、3231c)抵持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所述第二止位端面(3251c、3261c)抵持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具有主支撑面(3111)和中心面(317),所述主支撑面(3111)用于支撑所述折弯部(202),所述中心面(317)垂直于所述主支撑面(3111),且平行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
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和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关于所述中心面(317)对称,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关于所述中心面(317)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块(327)固定于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平行于所述中心面(3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包括主内轴(311)和罩体(312、313、314),所述止位块(327)位于所述主内轴(311)与所述罩体(312、313、314)之间,通过紧固件(319)锁紧所述主内轴(311)、所述止位块(327)及所述罩体(312、313、314)。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为第一摆臂(322),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21),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为第二摆臂(325),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还包括卡位件(329),所述卡位件(329)包括固定部(3291)、第一卡位部(3292)及第二卡位部(3293),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和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3291)的两侧,所述固定部(3291)固定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卡接所述第一摆臂(322),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摆臂(322)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卡接所述第二摆臂(325),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摆臂(325)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止位块(327)包括第一止位部(3272)和第二止位部(3273),所述第一止位部(3272)固定于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形成于所述第一止位部(3272)背向所述固定部(3291)的端面,所述第二止位部(3273)固定于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形成于所述第二止位部(3273)背向所述固定部(3291)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329)与所述止位块(327)共同形成一体成型的限位连接件(39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与所述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大于0°;
所述折叠组件(3)还包括调节组件(328),所述调节组件(328)用于调节所述止位块(327)与所述主轴(31)在所述折叠组件(3)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28)包括限位件(3281)和弹性件(3282),所述限位件(3281)包括限位端(3281a)和连接端(3281b),所述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3281a)位于所述止位块(327)背向所述主轴(31)的一侧,所述限位件(3281)的连接端(3281b)穿过所述止位块(327)并螺纹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弹性件(3282)抵接于所述止位块(327)与所述主轴(3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设有凸块(3115),所述凸块(3115)背向所述主支撑面(3111)设置;
所述止位块(327)包括主体部(3271)、第一止位部(3272)和第二止位部(3273),所述第一止位部(3272)固定于所述主体部(3271)的一侧,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形成于所述第一止位部(3272)背向所述主体部(3271)的端面,所述第二止位部(3273)固定于所述主体部(327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形成于所述第二止位部(3273)背向所述主体部(3271)的端面;
所述主体部(3271)设有通孔(3271a)和限位槽(3271b),所述限位槽(3271b)位于所述通孔(3271a)靠近所述主轴(31)的一侧,且连通所述通孔(3271a),所述凸块(3115)嵌入所述限位槽(3271b),所述限位件(3281)的连接端(3281b)经所述通孔(3271a)和所述限位槽(3271b)螺纹连接所述凸块(3115)。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与所述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在0°到45°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为第一摆臂(322),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21),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为第二摆臂(325),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2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还包括卡位件(329),所述卡位件(329)包括固定部(3291)、第一卡位部(3292)及第二卡位部(3293),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和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3291)的两侧,所述固定部(3291)固定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卡接所述第一摆臂(322),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摆臂(322)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卡接所述第二摆臂(325),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摆臂(325)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固定部(3291)堆叠于所述止位块(327)与所述主轴(31)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6、7、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设有第一避让空间(3221b),所述第一止位端面(3221c)形成于所述第一避让空间(3221b)的壁面,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空间(3221b);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设有第二避让空间(3251b),所述第二止位端面(3251c)形成于所述第二避让空间(3251b)的壁面,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空间(3251b)。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还包括第一补偿块(3221d),所述主轴(31)设有第一避让孔(3112),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补偿块(3221d)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3112),所述第一补偿块(3221d)用于辅助支撑所述折弯部(20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块(327)还设有第一避让槽(3272b),所述第一避让槽(3272b)位于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与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之间;
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补偿块(3221d)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槽(3272b)。
17.根据权利要求6、7、1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还包括阻尼组件(330),所述阻尼组件(330)安装于所述主轴(31),所述阻尼组件(330)连接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所述阻尼组件(330)用于在所述第一摆臂(322)与所述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330)包括第一卡位块(3301)、第二卡位块(3302)以及弹性部件(3304),
所述第一卡位块(3301)设有多个第一凸块组(3301b),所述第二卡位块(3302)设有多个第二凸块组(3302b),多个所述第一凸块组(3301b)与多个所述第二凸块组(3302b)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和多个第二凸起(3221f),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和多个第二凸起(3251f);
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均位于所述第一卡位块(3301)与所述第二卡位块(3302)之间;
所述弹性部件(3304)位于所述第二卡位块(3302)背向所述第一卡位块(3301)的一侧,所述弹性部件(3304)用于产生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及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均抵持所述第一卡位块(3301)和所述第二卡位块(3302),且所述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块组(3301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f)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凸块组(3302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凸块组(3301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f)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凸块组(3302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4、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为第一转动臂(323),所述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21),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为第二转动臂(326),所述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24)。
20.一种折叠组件(3),应用于电子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100)的屏幕的折弯部(202),所述折叠组件(3)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所述折叠组件(3)包括主轴(31)、第一固定架(321)、第一传动件(322、323)、第二固定架(324)、第二传动件(325、326)以及止位块(327);
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的第一端部(3221、323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第一传动件(322、323)的第二端部(3222、3232)连接第一固定架(321),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的第一端部(3221、3231)具有第一止位端面(3221c、3231c);
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的第一端部(3251、326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第二传动件(325、326)的第二端部(3252、3262)连接第二固定架(324),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的第一端部(3251、3261)具有第二止位端面(3251c、3261c);
所述止位块(327)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止位面(3272a)和第二止位面(3273a),所述止位块(327)固定连接所述主轴(31);
所述折叠组件(3)从闭合状态变为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止位端面(3221c、3231c)靠近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所述第二止位端面(3251c、3261c)靠近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
所述折叠组件(3)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止位端面(3221c、3231c)抵持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所述第二止位端面(3251c、3261c)抵持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具有主支撑面(3111)和中心面(317),所述主支撑面(3111)用于支撑所述折弯部(202),所述中心面(317)垂直于所述主支撑面(3111),且平行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
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和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关于所述中心面(317)对称,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和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关于所述中心面(317)对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止位块(327)固定于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平行于所述中心面(317)。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包括主内轴(311)和罩体(312、313、314),所述止位块(327)位于所述主内轴(311)与所述罩体(312、313、314)之间,通过紧固件(319)锁紧所述主内轴(311)、所述止位块(327)及所述罩体(312、313、314)。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为第一摆臂(322),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二端部(32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21),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为第二摆臂(325),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24)。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还包括卡位件(329),所述卡位件(329)包括固定部(3291)、第一卡位部(3292)及第二卡位部(3293),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和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3291)的两侧,所述固定部(3291)固定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卡接所述第一摆臂(322),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摆臂(322)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卡接所述第二摆臂(325),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摆臂(325)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止位块(327)包括第一止位部(3272)和第二止位部(3273),所述第一止位部(3272)固定于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形成于所述第一止位部(3272)背向所述固定部(3291)的端面,所述第二止位部(3273)固定于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形成于所述第二止位部(3273)背向所述固定部(3291)的端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329)与所述止位块(327)共同形成一体成型的限位连接件(390)。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与所述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大于0°;所述折叠组件(3)还包括调节组件(328),所述调节组件(328)用于调节所述止位块(327)与所述主轴(31)在所述折叠组件(3)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28)还包括限位件(3281)和弹性件(3282),所述限位件(3281)包括限位端(3281a)和连接端(3281b),所述限位件(3281)的限位端(3281a)位于所述止位块(327)背向所述主轴(31)的一侧,所述限位件(3281)的连接端(3281b)穿过所述止位块(327)并螺纹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弹性件(3282)抵接于所述止位块(327)与所述主轴(31)之间,所述限位件(3281)和所述弹性件(3282)共同用于调节所述止位块(327)与所述主轴(31)在所述折叠组件(3)的厚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设有凸块(3115),所述凸块(3115)背向所述主支撑面(3111)设置;
所述止位块(327)包括主体部(3271)、第一止位部(3272)和第二止位部(3273),所述第一止位部(3272)固定于所述主体部(3271)的一侧,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形成于所述第一止位部(3272)背向所述主体部(3271)的端面,所述第二止位部(3273)固定于所述主体部(327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形成于所述第二止位部(3273)背向所述主体部(3271)的端面;
所述主体部(3271)设有通孔(3271a)和限位槽(3271b),所述限位槽(3271b)位于所述通孔(3271a)靠近所述主轴(31)的一侧,且连通所述通孔(3271a),所述凸块(3115)嵌入所述限位槽(3271b),所述限位件(3281)的连接端(3281b)经所述通孔(3271a)和所述限位槽(3271b)螺纹连接所述凸块(3115)。
30.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与所述中心面(317)之间的夹角在0°到45°的范围内。
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为第一摆臂(322),所述第一摆臂(322)第二端部(322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21),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为第二摆臂(325),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二端部(325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24)。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还包括卡位件(329),所述卡位件(329)包括固定部(3291)、第一卡位部(3292)及第二卡位部(3293),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和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部(3291)的两侧,所述固定部(3291)固定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卡位部(3292)卡接所述第一摆臂(322),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摆臂(322)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所述第二卡位部(3293)卡接所述第二摆臂(325),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摆臂(325)于所述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固定部(3291)堆叠于所述止位块(327)与所述主轴(31)之间。
33.根据权利要求25、26、31、32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设有第一避让空间(3221b),所述第一止位端面(3221c)形成于所述第一避让空间(3221b)的壁面,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空间(3221b);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设有第二避让空间(3251b),所述第二止位端面(3251c)形成于所述第二避让空间(3251b)的壁面,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空间(3251b)。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3231)还包括第一补偿块(3221d),所述主轴(31)设有第一避让孔(3112),所述折叠组件(3)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补偿块(3221d)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3112),所述第一补偿块(3221d)用于辅助支撑所述折弯部(202);
所述止位块(327)还设有第一避让槽(3272b),所述第一避让槽(3272b)位于所述第一止位面(3272a)与所述第二止位面(3273a)之间;所述折叠组件(3)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补偿块(3221d)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槽(3272b)。
35.根据权利要求25、26、31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3)还包括阻尼组件(330),所述阻尼组件(330)安装于所述主轴(31),所述阻尼组件(330)连接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所述阻尼组件(330)用于在所述第一摆臂(322)与所述第二摆臂(325)相对转动的过程中提供阻力。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330)包括第一卡位块(3301)、第二卡位块(3302)以及弹性部件(3304),
所述第一卡位块(3301)设有多个第一凸块组(3301b),所述第二卡位块(3302)设有多个第二凸块组(3302b),多个所述第一凸块组(3301b)与多个所述第二凸块组(3302b)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和多个第二凸起(3221f),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包括相背设置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和多个第二凸起(3251f);
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和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均位于所述第一卡位块(3301)与所述第二卡位块(3302)之间;
所述弹性部件(3304)位于所述第二卡位块(3302)背向所述第一卡位块(3301)的一侧,所述弹性部件(3304)用于产生弹性力,以使所述第一摆臂(322)的第一端部(3221)及所述第二摆臂(325)的第一端部(3251)均抵持所述第一卡位块(3301)和所述第二卡位块(3302),且所述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一凸起(3221e)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块组(3301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一摆臂(322)的多个第二凸起(3221f)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凸块组(3302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一凸起(3251e)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凸块组(3301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所述第二摆臂(325)的多个第二凸起(3251f)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凸块组(3302b)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3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322、323)为第一转动臂(323),所述第一转动臂(323)的第二端部(32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21),所述第二传动件(325、326)为第二转动臂(326),所述第二转动臂(326)的第二端部(326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24)。
CN202210612636.6A 2022-05-31 2022-05-31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2016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636.6A CN117201648A (zh) 2022-05-31 2022-05-31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PCT/CN2023/096701 WO2023231938A1 (zh) 2022-05-31 2023-05-27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2636.6A CN117201648A (zh) 2022-05-31 2022-05-31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1648A true CN117201648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3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2636.6A Pending CN117201648A (zh) 2022-05-31 2022-05-31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1648A (zh)
WO (1) WO202323193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2456B (zh) * 2020-04-15 2022-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15860A (zh) * 2021-06-11 2021-08-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5996257A (zh) * 2021-10-19 2023-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938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06963B (zh)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EP4063674B1 (en) Rotary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337321B2 (en) Foldable terminal
CN115314576B (zh) 壳体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99138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7718537U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18888549U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760886U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038328A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柔性显示装置
CN219372800U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7201648A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6055591A (zh)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CN216241794U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7527940A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7678215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7948337A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250299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20980100U (zh) 转轴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US20240219978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044887B (zh) 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
EP4390158A1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540834A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7145856A (zh)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