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55591A -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5591A
CN116055591A CN202111263399.9A CN202111263399A CN116055591A CN 116055591 A CN116055591 A CN 116055591A CN 202111263399 A CN202111263399 A CN 202111263399A CN 116055591 A CN116055591 A CN 116055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main
arm
folding assembly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339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勇
姜文杰
王岗超
徐正一
张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339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55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5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5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2The hinge comprising two parallel pivoting ax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电子设备为可折叠结构,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电子设备包括屏幕和壳体装置,壳体装置用于承载屏幕,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折叠组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通过折叠组件的运动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折叠组件具有主轴和位于主轴两侧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均部分搭接在主轴上且与主轴共同支撑屏幕,从而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环境,降低屏幕在用户按压下发生凹陷的风险,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折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幕技术的发展,基于柔性屏幕的可折叠电子设备越发受到消费者欢迎。通常,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置和柔性屏幕,壳体装置的折叠组件用于支撑柔性屏幕的折弯部,并且可以采用支撑板对柔性屏幕的折弯部进行支撑。然而,在用户按压柔性屏幕的折弯部时,支撑板容易因支撑强度不足而出现明显段差,导致屏幕有凹凸不平的手感,且容易产生光影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同时会增加屏幕可靠性失效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电子设备包括屏幕和承载屏幕的壳体装置,壳体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壳体、折叠组件及第二壳体,折叠组件具有主轴和位于主轴两侧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均部分搭接在主轴上且与主轴共同支撑屏幕,从而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环境,降低屏幕在用户按压下发生凹陷的风险,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装置和安装于壳体装置的屏幕。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折叠组件,折叠组件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折叠组件的运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相对展开或者相对折叠。折叠组件包括主轴、连接组件、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主轴包括主内轴,主内轴包括主板体及凸设于主板体中部的长条凸台,长条凸台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轴的延伸方向。连接组件的中部安装于主轴,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连接连接组件。
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长条凸台的两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部分搭接主板体,连接组件位于第一支撑板、长条凸台及第二支撑板的下方,第一支撑板、长条凸台及第二支撑板共同支撑部分屏幕,从而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环境,降低屏幕在用户按压下发生凹陷的风险,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长条凸台具有背向连接组件的支撑面,第一支撑板具有背向连接组件的支撑面,第二支撑板具有背向连接组件的支撑面。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长条凸台的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齐平。此时,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长条凸台的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共同支撑部分屏幕,从而为部分屏幕提供一个较为平整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长条凸台的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拼接,用于共同为屏幕的折弯部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长条凸台的支撑面与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齐平且拼接,能够为屏幕的折弯部提供完整且平整的支撑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主轴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长条凸台的宽度小于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此时,折叠组件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主内轴的整体宽度较窄的效果,以节省空间。此外,长条凸台较窄,使得主板体上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空间较大,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与主板体的搭接面积较大,使得主板体对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更为稳定、可靠。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内轴还包括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第一补强条位于长条凸台的一侧,且与长条凸台和主板体连接。第二补强条位于长条凸台的另一侧,且与长条凸台和主板体连接。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能够增加长条凸台与主板体的连接强度,使得主内轴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
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
第一摆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一摆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摆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摆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二摆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摆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
第一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且滑动连接第一摆臂。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且滑动连接第二摆臂。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避让缺口,第一避让缺口用于在折叠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避让第一摆臂。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避让缺口,第二避让缺口用于在折叠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避让第二摆臂。
主内轴还包括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分别凸设于长条凸台的两侧。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台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缺口,第二支撑台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缺口。此时,第一支撑台可以填补第一避让缺口,第二支撑台可以填补第二避让缺口,使得第一支撑板、主内轴及第二支撑板能够为屏幕的折弯部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支撑环境,减少支撑环境的破孔、或实现无破孔,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轴具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的端部均延伸至长条凸台,且与长条凸台的支撑面间隔设置。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一弧形槽,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二弧形槽。该设计使得第一弧形臂能够具有较大的弧度,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第一弧形槽的配合弧度(也即第一弧形臂伸入第一弧形槽的弧度)更大,两者的相对运动更为平稳,还能够降低第一弧形臂脱离主内轴的风险,使得两者的连接关系更为可靠。此外,该设计使得第一弧形槽无需在长条凸台上开孔,有利于折叠组件为屏幕提供无破孔或少破孔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同时,该设计使得第二弧形臂能够具有较大的弧度,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与第二弧形槽的配合弧度(也即第二弧形臂伸入第二弧形槽的弧度)更大,两者的相对运动更为平稳,还能够降低第二弧形臂脱离主内轴的风险,使得两者的连接关系更为可靠。此外,该设计使得第二弧形槽无需在长条凸台上开孔,有利于折叠组件为屏幕提供无破孔或少破孔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臂还包括连接段,第一摆臂的连接段连接第一摆臂的转动端与第一摆臂的滑动端,第一摆臂的连接段弯折形成第一凹陷空间。第二摆臂还包括连接段,第二摆臂的连接段连接第二摆臂的转动端与第二摆臂的滑动端,第二摆臂的连接段弯折形成第二凹陷空间。
主轴还包括主外轴,主外轴固定于主板体背向长条凸台的一侧,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主外轴部分卡入第一凹陷空间和第二凹陷空间。该设计使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与主轴的配合结构紧凑,有利于降低折叠组件的整体厚度,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的部分屏幕,折叠组件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折叠组件包括主轴、连接组件、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主轴包括主内轴,主内轴包括主板体及凸设于主板体中部的长条凸台,长条凸台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轴的延伸方向。连接组件的中部安装于主轴。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连接连接组件。
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位于长条凸台的两侧,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部分搭接主板体,连接组件位于第一支撑板、长条凸台及第二支撑板的下方,第一支撑板、长条凸台及第二支撑板用于共同支撑电子设备的部分屏幕,从而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环境,降低屏幕在用户按压下发生凹陷的风险,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长条凸台具有背向连接组件的支撑面,第一支撑板具有背向连接组件的支撑面,第二支撑板具有背向连接组件的支撑面。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长条凸台的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齐平。此时,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长条凸台的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共同支撑部分屏幕,从而为部分屏幕提供一个较为平整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长条凸台的支撑面以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拼接,用于共同为屏幕的折弯部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长条凸台的支撑面与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面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面齐平且拼接,能够为屏幕的折弯部提供完整且平整的支撑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主轴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长条凸台的宽度小于第一支撑板的宽度和第二支撑板的宽度。此时,折叠组件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主内轴的整体宽度较窄的效果,以节省空间。此外,长条凸台较窄,使得主板体上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空间较大,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与主板体的搭接面积较大,使得主板体对第一支撑板及第二支撑板的支撑更为稳定、可靠。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内轴还包括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第一补强条位于长条凸台的一侧,且与长条凸台和主板体连接。第二补强条位于长条凸台的另一侧,且与长条凸台和主板体连接。第一补强条和第二补强条能够增加长条凸台与主板体的连接强度,使得主内轴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
第一摆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一摆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摆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摆臂包括转动端和滑动端,第二摆臂的转动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摆臂的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
第一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第二连接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主轴,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且滑动连接第一摆臂。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且滑动连接第二摆臂。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避让缺口,第一避让缺口用于在折叠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避让第一摆臂。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避让缺口,第二避让缺口用于在折叠组件的运动过程中避让第二摆臂。
主内轴还包括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分别凸设于长条凸台的两侧。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台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缺口,第二支撑台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缺口。此时,第一支撑台可以填补第一避让缺口,第二支撑台可以填补第二避让缺口,使得第一支撑板、主内轴及第二支撑板能够为屏幕的折弯部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支撑环境,减少支撑环境的破孔、或实现无破孔,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轴具有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的端部均延伸至长条凸台,且与长条凸台的支撑面间隔设置。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一弧形槽,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安装于第二弧形槽。该设计使得第一弧形臂能够具有较大的弧度,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第一弧形槽的配合弧度(也即第一弧形臂伸入第一弧形槽的弧度)更大,两者的相对运动更为平稳,还能够降低第一弧形臂脱离主内轴的风险,使得两者的连接关系更为可靠。此外,该设计使得第一弧形槽无需在长条凸台上开孔,有利于折叠组件为屏幕提供无破孔或少破孔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同时,该设计使得第二弧形臂能够具有较大的弧度,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与第二弧形槽的配合弧度(也即第二弧形臂伸入第二弧形槽的弧度)更大,两者的相对运动更为平稳,还能够降低第二弧形臂脱离主内轴的风险,使得两者的连接关系更为可靠。此外,该设计使得第二弧形槽无需在长条凸台上开孔,有利于折叠组件为屏幕提供无破孔或少破孔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摆臂还包括连接段,第一摆臂的连接段连接第一摆臂的转动端与第一摆臂的滑动端,第一摆臂的连接段弯折形成第一凹陷空间。第二摆臂还包括连接段,第二摆臂的连接段连接第二摆臂的转动端与第二摆臂的滑动端,第二摆臂的连接段弯折形成第二凹陷空间。
主轴还包括主外轴,主外轴固定于主板体背向长条凸台的一侧,折叠组件处于打开状态时,主外轴部分卡入第一凹陷空间和第二凹陷空间。该设计使第一摆臂及第二摆臂与主轴的配合结构紧凑,有利于降低折叠组件的整体厚度,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装置。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上述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的第一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一壳体,折叠组件的第二固定架固定连接第二壳体,通过折叠组件的运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能够相对展开或者相对折叠。壳体装置能够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支撑环境,使其支撑的部件被按压或碰撞时发生损坏的风险较小,提高了其支撑的部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中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壳体装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主内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主内轴、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主内轴和主外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结构沿A-A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结构沿B-B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6所示连接组件的其中一组配合结构35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配合结构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第一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第二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所示第一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所示第二连接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3所示阻尼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阻尼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3所示连接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3所示第一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13所示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12所示连接组件与图9所示主轴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所示结构沿C-C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3所示结构沿D-D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6所示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6所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沿E-E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9所示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沿F-F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所示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应理解,当部件A通过部件B与部件C固定连接时,允许由于部件A、部件B及部件C本身的形变而产生的相对位置关系变化。“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滑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滑动。其中,两个部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一体化结构是指,在形成两个部件中的其中一个部件的过程中,该部件即与另一个部件连接在一起,不需要通过再次加工(如粘接、焊接、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方式将两个部件连接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上”、“下”、“侧”、“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术语“多个”是指至少两个。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术语“第一”、“第二”等用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为可折叠的结构,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电子设备包括屏幕和壳体装置,壳体装置用于承载屏幕。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折叠组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通过折叠组件的运动,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或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屏幕随壳体装置展开或折叠。电子设备可以为屏幕内折式设备。
折叠组件具有主轴和位于主轴两侧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均部分搭接在主轴上且与主轴共同支撑屏幕,从而提供可靠、稳定的支撑环境,降低屏幕在用户按压下发生凹陷的风险,提高屏幕的可靠性。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可折叠的电子产品。本申请实施例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200处于中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200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为可折叠的设备,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示例性的,电子设备200包括壳体装置1和屏幕2,屏幕2安装于壳体装置1。如图1所示,壳体装置1可以展开至打开状态;如图3所示,壳体装置1还可以折叠至闭合状态;如图2所示,壳体装置1还可以展开或折叠至中间状态,中间状态可以为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的任意状态。屏幕2为可弯折结构,屏幕2随壳体装置1运动,壳体装置1可以带动屏幕2展开或折叠,以使电子设备200能够展开或折叠至打开状态、闭合状态或中间状态。其中,电子设备200处于闭合状态时,屏幕2位于壳体装置1内侧,电子设备200为屏幕内折式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屏幕2展平,屏幕2能够进行全屏显示,使得电子设备200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以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和操作体验。当电子设备200处于闭合状态时,电子设备200的平面尺寸较小,便于用户携带和收纳。
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多个部件(图中未示出),多个部件可以安装于壳体装置1内部。多个部件例如可以包括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充电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池、天线、通信模块、摄像头、音频模块、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接口、传感器模块、按键、马达、指示器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等。其中,电子设备200可以具有比上文描述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手持电子设备200时,电子设备200的听筒模组所在位置可以定义为电子设备200的顶边,电子设备200的麦克风模组所在位置可以定义为电子设备200的底边,电子设备200的被用户的左右手握持的两侧可以定义为电子设备200的左右两边。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能够实现左右对折。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能够实现顶底对折。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图4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200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壳体装置1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装置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3及折叠组件12。其中,折叠组件12可以连接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之间。折叠组件12可以发生运动,以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能够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或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还能够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至中间状态。应理解,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屏幕2、壳体装置1及壳体装置1的各部件对应地处于打开状态;电子设备200处于闭合状态时,屏幕2、壳体装置1及壳体装置1的各部件对应地处于闭合状态;电子设备200处于中间状态时,屏幕2、壳体装置1及壳体装置1的各部件对应地处于中间状态。
其中,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之间的夹角可以大致呈180°,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展平,屏幕2呈现展平形态,此时第一壳体11可以与第二壳体13拼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拼接包括了两者相互抵持的情况,也可以包括两者之间有小缝隙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的拼接,能够实现对壳体装置1展开动作的止位,以防止壳体装置1在展开时过折,从而降低屏幕2的受力,提高屏幕2和电子设备200的可靠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之间的角度也可以相对180°存在少许偏差,例如165°、177°或者185°等,这种情况也认为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展平。其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的夹角,定义为第一壳体11的上侧与第二壳体13的上侧之间的夹角。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200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之间的夹角可以大致呈0°,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折叠至合拢状态,屏幕2呈现折叠形态。示例性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呈合拢状态时,两者可以相互接触,以实现定位。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呈合拢状态时,两者也可以相互靠近,且两者之间存在微小缝隙,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存在微小缝隙时,电子设备200外部的一些异物(例如钉子、曲别针、玻璃渣等)也不会通过该缝隙进入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之间,以避免异物损伤屏幕2,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200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为壳体件,用于安装和固定电子设备200的其他部件,具有多样化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只简要地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的部分结构做示例性说明,附图中也进行简化示意,本申请实施例不对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具体结构作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4,屏幕2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非折弯部21、折弯部22以及第二非折弯部23。第一非折弯部21连接第一壳体11,第二非折弯部23连接第二壳体13,折弯部22对应折叠组件12设置,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的过程中,折弯部22发生形变。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的过程中,第一壳体11带动第一非折弯部21活动,第二壳体13带动第二非折弯部23活动,第一非折弯部21与第二非折弯部23相对折叠或展开。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壳体11包括用于承载屏幕2的支撑面111,第二壳体13包括用于承载屏幕2的支撑面131。示例性的,屏幕2的第一非折弯部21可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1的支撑面111。例如,第一非折弯部21可以通过胶层粘接于第一壳体11的支撑面111。第二非折弯部23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3的支撑面131。例如,第二非折弯部23可以通过胶层粘接于第二壳体13的支撑面13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非折弯部21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1、第二非折弯部23固定连接第二壳体13,因此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相对折叠或展开时,能够准确地控制第一非折弯部21与第二非折弯部23之间的相对折叠和展开的动作,使得屏幕2的变形过程和运动形态可控,可靠性较高。
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相对展开至打开状态时,屏幕2的第一非折弯部21、折弯部22及第二非折弯部23相对展平,屏幕2处于展平形态。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处于中间状态时,屏幕2的第一非折弯部21与第二非折弯部23之间形成夹角,折弯部22发生部分弯折,屏幕2处于弯折形态。如图3所示,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相对折叠至闭合状态时,屏幕2位于壳体装置1的内侧,处于折叠形态。
其中,屏幕2可以包括显示模组和支撑板,显示模组为柔性显示屏,支撑板位于显示模组的下方,用于支撑显示模组、增加显示模组的结构刚度。其中,支撑板位于折弯部22的部分的刚度小于位于第一非折弯部21和第二非折弯部23的部分的刚度,也即,支撑板位于折弯部22的部分的刚度较小,支撑板位于第一非折弯部21和第二非折弯部23的部分的刚度较大,使得屏幕2既可以兼顾结构刚度、以具有较高的平整度,同时屏幕2的折弯部22也可以顺利弯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壳体11的支撑面111和第二壳体13的支撑面131可以是连续的、完整的表面,也可以是包括有多个凹陷区域或镂空区域的表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其中,显示模组可以集成有显示功能和触摸感测功能。屏幕2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屏幕2的触摸感测功能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动作,以实现人机交互。其中,显示模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显示屏、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显示屏、MiniLED显示屏、MicroLED显示屏、Micro-OLED显示屏、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等。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电子设备200的结构,在图1至图4中折叠组件12外露,在实际的产品形态中电子设备200可以设置遮挡件,在设置遮挡件之后折叠组件12将不再外露。
以下对折叠组件12的实现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4至图6,图6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12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12包括主轴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以及连接组件34。示例性的,主轴31包括主内轴41和主外轴42。其中,主内轴41与主外轴42固定,主内轴41与主外轴42共同形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位于主内轴41与主外轴42之间。示例性的,连接组件34可以包括一组或多组配合结构,以下以折叠组件12包括两组配合结构(35、36)为例进行说明,两组配合结构(35、36)可以分别排布于折叠组件12的顶部和底部。其中,主轴31包括排布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上的顶端和底端,折叠组件12的靠近主轴31的顶端的部分为顶部,折叠组件12的靠近主轴31的底端的部分为底部。
其中,上述两组配合结构(35、36)可以为相同结构、镜面对称结构、中心对称结构或其他不同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以两组配合结构(35、36)是镜面对称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后文主要对连接组件34的位于折叠组件12顶部的配合结构35进行描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组件12也可以设置更多组的配合结构,例如,连接组件34还可以包括位于折叠组件12的中部的配合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连接组件34的中部可以安装于主轴31。例如,连接组件34的部分结构能够位于主轴31的安装空间中,以安装至主轴31。连接组件34均能够发生运动,连接组件34的两端相对主轴31转动。连接组件34的两端可以分别固定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连接组件34相对主轴31发生运动时,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相对主轴31发生运动,以相对展开或相对折叠。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折叠组件12设有多组配合结构,通过多组配合结构的协同运动,能够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相对主轴31转动时的运动更为平稳、可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折叠组件12靠近屏幕2的方位为“上”,远离屏幕2的方位为“下”。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均与连接组件34连接,以在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随连接组件34运动。第一支撑板32、主内轴41及第二支撑板33位于连接组件34及主外轴42的上方,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板32位于主轴31的主内轴41朝向第一壳体11的一侧,第二支撑板33位于主轴31的主内轴41朝向第二壳体13的一侧,第一支撑板32、主内轴41及第二支撑板33能够共同支撑屏幕2的折弯部22,以提高屏幕2的折弯部22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5,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可以共同遮盖主外轴42背向主内轴41的外侧。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200处于闭合状态时,主外轴42的外侧相对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露出,主外轴42的外侧能够遮挡折叠组件12的其他部件,以提高电子设备200的外观一致性和美观性,也便于用户握持电子设备200。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图7是图6所示主内轴41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主内轴41包括主板体411及凸设于主板体411中部的长条凸台412,长条凸台4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其中,长条凸台412位于主板体411的上方。主外轴42固定于主板体411背向长条凸台412的一侧。示例性的,主板体411可以大致呈长条形的平板状,主板体411还可以设有多个缺口,可以用于为连接组件34提供安装和/或活动的空间,还可以用于与主外轴42卡接。其中,主板体411的下侧表面上可以形成凹槽和/或凸块结构,主外轴42的上侧表面上也可以形成凹槽和/或凸块结构,主外轴42与主板体411配合以形成符合安装和/或活动需求的安装空间。
其中,主板体411和长条凸台412可以为通过一体成型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板体411和长条凸台412也可以先加工为独立的结构件,然后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化结构。
示例性的,主内轴41还包括第一支撑台413和第二支撑台414,第一支撑台413和第二支撑台414分别凸设于长条凸台412的两侧。其中,第一支撑台413、长条凸台412及第二支撑条可以为连续结构。第一支撑台413和第二支撑台414与长条凸台412可以为通过一体成型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台413和第二支撑台414与长条凸台412也可以先加工为独立的结构件,然后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化结构。其中,第一支撑台4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支撑台41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8,图8是图6所示主内轴41、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分别位于长条凸台412的两侧,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可以均部分搭接主板体411。也即,第一支撑板32部分搭接于主板体411的一侧,第二支撑板33部分搭接于主板体411的另一侧。连接组件34位于第一支撑板32、长条凸台412及第二支撑板33的下方,第一支撑板32、长条凸台412及第二支撑板33可以共同支撑部分屏幕2,例如支撑屏幕2的折弯部2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分别位于长条凸台412的两侧,且均部分搭接主板体411,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折叠组件12的第一支撑板32、长条凸台412及第二支撑板33可以共同为屏幕2的折弯部22提供支撑,并且主内轴41的主板体411能够为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提供强力支撑,使得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强度足够,屏幕2的折弯部22受到按压或冲撞时,第一支撑板32、长条凸台412及第二支撑板33共同提供的支撑环境稳定,无按压虚位或按压虚位小,不易发生明显段差问题,屏幕2发生明显凹陷或损坏的风险较小,屏幕2的可靠性高,也避免了屏幕2有凹凸不平的手感,且容易产生光影的问题。
示例性的,在主轴31的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长条凸台412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支撑板32的宽度和第二支撑板33的宽度。此时,折叠组件12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及主内轴41的整体宽度较窄的效果,以节省空间。此外,长条凸台412较窄,使得主板体411上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空间较大,第一支撑板32及第二支撑板33与主板体411的搭接面积较大,使得主板体411对第一支撑板32及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更为稳定、可靠。
示例性的,长条凸台412可以包括背向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4121,也即,长条凸台412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4121。第一支撑板32具有背向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321,第二支撑板33具有背向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331,也即第一支撑板32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321,第二支撑板33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331。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及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可以用于支撑屏幕2。
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以及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可以齐平。此时,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以及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位于同一个平面,共同支撑部分屏幕2,从而为部分屏幕2提供一个较为平整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2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可以与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和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拼接,用于共同为屏幕2的折弯部22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2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表面拼接时,可以包括两个表面连接的方案,也可以包括两个表面之间有小缝隙、但整体上呈现拼接效果的方案。
其中,当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与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及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齐平且拼接时,能够为屏幕2的折弯部22提供完整且平整的支撑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屏幕2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可以是平整的表面,以为屏幕2的折弯部22提供更好的支撑环境。或者,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深度很浅的凹槽,这部分凹槽可以用于但不限于用于涂布或安装粘接层,通过粘接层连接屏幕2的折弯部22。可以理解的是,这部分的凹槽的深度很小,屏幕2对应这部分凹槽的区域在受到外部压力(例如用户的按压力)时不会发生明显凹陷,使得屏幕2的可靠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
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可以是平整的表面,以为屏幕2的折弯部22提供更好的支撑环境。或者,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深度很浅的凹槽,这部分凹槽可以用于但不限于用于涂布或安装粘接层,通过粘接层连接屏幕2的折弯部22。可以理解的是,这部分的凹槽的深度很小,屏幕2对应这部分凹槽的区域在受到外部压力(例如用户的按压力)时不会发生明显凹陷,使得屏幕2的可靠性较高,使用寿命较长。
如图6和图8所示,第一支撑板32具有第一避让缺口322,第一避让缺口322用于在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连接组件34。第一避让缺口32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二支撑板33具有第二避让缺口332,第二避让缺口332用于在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连接组件34。第二避让缺口3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台4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缺口322,第二支撑台414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缺口332。其中,“至少部分”包括“部分”和“全部”两种情况。例如,第一支撑台413部分位于第一避让缺口322,可以是第一支撑台413的部分结构位于第一避让缺口322,也可以是第一支撑台413整体结构都位于第一避让缺口32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避让缺口322的设置和第二避让缺口332的设置,有利于降低折叠组件12的设计难度,也有利于提高折叠组件12运动的可靠性。在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台413部分位于第一避让缺口322,第一支撑台413可以填补第一避让缺口322,第二支撑台414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缺口332,第二支撑台414可以填补第二避让缺口332,使得第一支撑板32、主内轴41及第二支撑板33能够为屏幕2的折弯部22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支撑环境,减少支撑环境的破孔、或实现无破孔,以提高屏幕2的可靠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优化连接组件34的结构,使得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上无需设置避让缺口,则主内轴41可以适应性地省略第一支撑台413和第二支撑台414的结构。
如图7和图8所示,示例性的,主内轴41还可以包括第一补强条415和第二补强条416,第一补强条415位于长条凸台412的一侧,且与长条凸台412和主板体411连接;第二补强条416位于长条凸台412的另一侧,且与长条凸台412和主板体411连接。此时,第一补强条415和第二补强条416能够增加长条凸台412与主板体411的连接强度,使得主内轴41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
其中,第一补强条415、第二补强条416、长条凸台412及主板体411可以为通过一体成型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几个结构也可以先加工为独立的结构件,然后通过组装方式形成一体化结构。
其中,第一补强条415具有朝向第一支撑板32的表面4151,第二补强条416可以具有朝向第二支撑板33的表面4161。其中,上述第一补强条415的表面4151和第二补强条415的表面4161可以是平面、弧面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其中,补强条的截面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其中,补强条的高度可以整体低于长条凸台412,也可以部分与长条凸台412齐平或为其它高度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2部分位于第一补强条415的上方,例如,第一支撑板32的末端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补强条415的上方,第一补强条415的表面4151与第一支撑板32的末端之间的间隙较小,第一补强条415能够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板32,增加支撑强度。第二支撑板33部分位于第二补强条416的上方,例如,第二支撑板33的末端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补强条416的上方,第二补强条415的表面4161与第二支撑板33的末端之间的间隙较小,第二补强条416能够用于支撑第二支撑板33,增加支撑强度。
请结合参阅图9、图10和图11,图9是图6所示主内轴41和主外轴42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结构沿A-A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所示结构沿B-B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主外轴42固定于主内轴41的主板体411背向长条凸台412的一侧。其中,主板体411可以设有多个紧固孔,主外轴42可以设有多个紧固孔,主轴31还可以包括多个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用于穿过主板体411及主外轴42的紧固孔,以锁紧主内轴41与主外轴42。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螺栓、铆钉等。其中,主内轴41可以固定于主外轴42的内侧,也即主外轴42半包围主内轴41。
其中,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与主板体411的上端面4111可以齐平设置,以用于共同支撑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增加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搭接在主轴31上的搭接面积,提高支撑强度和连接稳定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与主板体411的上端面4111也可以略有错位,但两者仍可以共同为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提供支撑。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主轴31还可以具有第一弧形槽311和第二弧形槽312,第一弧形槽311和第二弧形槽312为主轴31的安装空间的一部分。第一弧形槽311和第二弧形槽312均位于主内轴41和主外轴42之间,第一弧形槽311和第二弧形槽312的端部可以均延伸至长条凸台412,且与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间隔设置。其中,第一弧形槽311靠近主轴31的一侧设置,第一弧形槽311的一端位于长条凸台412内部,第一弧形槽311的另一端连通至主轴31一侧的外部空间。第二弧形槽312靠近主轴31的另一侧设置,第二弧形槽312的一端位于长条凸台412内部,第二弧形槽312的另一端连通至主轴31另一侧的外部空间。第一弧形槽311和第二弧形槽312用于安装图6所示的连接组件34的一部分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主轴31还可以具有活动空间313,活动空间313为主轴31的安装空间的一部分。例如,主内轴41和主外轴42之间形成活动空间313,活动空间313的两端分别连通至主轴31两侧的外部空间。其中,第一支撑台413和第二支撑台414可以位于活动空间313的上方。活动空间313用于安装图6所示的连接组件34的另一部分结构。
请结合参阅图12和图13,图12是图6所示连接组件34的其中一组配合结构35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配合结构35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4的配合结构35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架351、第二固定架352、第一连接臂353、第二连接臂354、第一摆臂355、第二摆臂356及阻尼组件357。其中,配合结构35还可以包括多个转轴(3581、3582、3583、3584),多个转轴(3581、3582、3583、3584)用于插接连接组件34的部件,以实现部件之间的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13和图14,图14是图13所示第一摆臂355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55包括转动端3551和滑动端3552。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设有转轴孔3551a,转轴孔3551a贯穿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还可以包括多个啮合齿3551b、多个第一凸起3551c以及多个第二凸起3551d;多个啮合齿3551b可以位于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的中部,且位于背向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的一侧;多个第一凸起3551c和多个第二凸起3551d相背设置地位于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的两侧,多个第一凸起3551c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起3551c环绕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的转轴孔3551a设置,多个第二凸起3551d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起3551d环绕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的转轴孔3551a设置。
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设有第一插轴孔3552a和第一避让区3552b,第一避让区3552b贯穿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第一避让区3552b将第一插轴孔3552a分隔为两部分。
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55还可以包括连接于转动端3551与滑动端3552之间的连接段3553,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连接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与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可以相对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弯折,以使第一摆臂355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连接组件34和折叠组件12的连接需求和形状需求。其中,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可以弯折形成第一凹陷空间3553a。
其中,第一摆臂355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353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铣削工艺、金属注射成型工艺等加工方式成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13和图15,图15是图13所示第二摆臂356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摆臂356包括转动端3561和滑动端3562。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设有转轴孔3561a,转轴孔3561a贯穿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还可以包括多个啮合齿3561b、多个第一凸起3561c以及多个第二凸起3561d;多个啮合齿3561b可以位于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的中部,且位于背向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的一侧;多个第一凸起3561c和多个第二凸起3561d相背设置地位于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的两侧,多个第一凸起3561c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一凸起3561c环绕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的转轴孔3561a设置,多个第二凸起3561d排布成环状且彼此间隔,多个第二凸起3561d环绕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的转轴孔3561a设置。
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设有第二插轴孔3562a和第二避让区3562b,第二避让区3562b贯穿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第二避让区3562b将第二插轴孔3562a分隔为两部分。
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56还可以包括连接于转动端3561与滑动端3562之间的连接段3563,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连接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与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示例性的,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可以相对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弯折,以使第二摆臂356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连接组件34和折叠组件12的连接需求和形状需求。其中,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可以弯折形成第二凹陷空间3563a。
其中,第二摆臂356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353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控铣削工艺、金属注射成型工艺等加工方式成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55的形状和材料可以与第二摆臂356相同,以采用同一种物料,节约折叠组件12的物料种类,降低折叠组件12的成本。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55的形状和/或材料也可以与第二摆臂356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参阅图16,图16是图13所示第一连接臂353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53包括第一端3531和第二端3532,第一端3531和第二端3532可以均为转动端。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可以包括第一弧形臂。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二端3532可以设有转轴孔3532a。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353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端3531与第二端3532之间的连接段3533。连接段3533的设置使得第一连接臂353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连接需求和形状需求。
其中,第一连接臂35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353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控铣削工艺、金属注射成型工艺等加工方式成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参阅图17,图17是图13所示第二连接臂354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臂354包括第一端3541和第二端3542,第一端3541和第二端3542可以均为转动端。示例性的,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可以包括第二弧形臂。示例性的,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二端3542可以设有转轴孔3542a。
示例性的,第二连接臂354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一端3541与第二端3542之间的连接段3543。连接段3543的设置使得第二连接臂354的结构设计更为灵活,可以更好地满足连接需求和形状需求。
其中,第二连接臂354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以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353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控铣削工艺、金属注射成型工艺等加工方式成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53的形状和材料可以与第二连接臂354相同,以采用同一种物料,节约折叠组件12的物料种类,降低折叠组件12的成本。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53的形状和/或材料也可以与第二连接臂354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18和图19,图18是图13所示阻尼组件357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所示阻尼组件357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57包括第一卡位件3571、第二卡位件3572、多个同步齿轮3573、第一固定板3574、第二固定板3575、弹性件3576、第一转接轴3577、第二转接轴3578以及多个第三转接轴3579。本实施例中,以“同步齿轮3573的数量为两个、第三转接轴3579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示意。
示例性的,第一卡位件3571包括第一凸块结构3571a和第一通孔3571b,第二卡位件3572包括第二凸块结构3572a和第二通孔3572b,第二凸块结构3572a与第一凸块结构3571a面对面设置。多个同步齿轮3573位于第一卡位件3571与第二卡位件3572之间,多个同步齿轮3573彼此啮合。同步齿轮3573均设有转轴孔3573a。各同步齿轮3573均可以包括多个啮合齿3573b、多个第一凸起3573c以及多个第二凸起3573d。多个啮合齿3573b可以位于同步齿轮3573的中部,相邻两个同步齿轮3573的多个啮合齿3573b彼此啮合。多个第一凸起3573c和多个第二凸起3573d相背设置地位于同步齿轮3573的两端。一些使用状态中,同步齿轮3573的多个第一凸起3573c与第一凸块结构3571a配合,形成卡接结构;同步齿轮3573的多个第二凸起3573d与第二凸块结构3572a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示例性的,第一固定板3574位于第一卡位件3571背向第二卡位件3572的一侧。第一固定板3574包括多个彼此间隔设置的卡槽3574a,卡槽3574a延伸至第一固定板3574的侧面,以使转接轴可以从第一固定板3574的侧面卡入卡槽3574a,以卡接第一固定板3574。其中,第一固定板3574可以大致呈平板状。
示例性的,弹性件3576位于第二卡位件3572背向第一卡位件3571的一侧。弹性件3576包括多个弹簧3576a。弹簧3576a的数量与第一通孔3571b的数量相同。其中,弹簧3576a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3576也可以采用弹性橡胶等弹性材料,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示例性的,第二固定板3575位于弹性件3576背向第二卡位件3572的一侧。第二固定板3575可以呈板体结构。第二固定板3575包括多个第三通孔3575a,多个第三通孔3575a彼此间隔设置。示例性的,多个第一通孔3571b、多个第二通孔3572b以及多个第三通孔3575a的数量、排布形状及排布间距可以相同。第三通孔3575a的数量可以为四个。
示例性的,第一转接轴3577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3577a,第一转接轴3577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3577b。第一转接轴3577插接第二固定板3575、其中一个弹簧3576a、第二卡位件3572、第一卡位件3571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其中,第一转接轴3577穿过第二固定板3575的其中一个第三通孔3575a、其中一个弹簧3576a的内侧空间、第二卡位件3572的其中一个第二通孔3572b、第一卡位件3571的其中一个第一通孔3571b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的其中一个卡槽3574a。并且,第一转接轴3577的限位凸缘3577a位于第二固定板3575背向第二卡位件3572的一侧且抵持第二固定板3575,第一固定板3574卡入第一转接轴3577的限位卡槽3577b,使得第一转接轴3577、第二固定板3575、其中一个弹簧3576a、第二卡位件3572、第一卡位件3571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可以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弹簧3576a处于压缩状态。其中,第一转接轴3577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3574。
示例性的,第二转接轴3578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3578a,第二转接轴3578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3578b。第二转接轴3578插接第二固定板3575、另一个弹簧3576a、第二卡位件3572、第一卡位件3571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其中,第二转接轴3578穿过第二固定板3575的另一个第三通孔3575a、另一个弹簧3576a的内侧空间、第二卡位件3572的另一个第二通孔3572b、第一卡位件3571的另一个第一通孔3571b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的另一个卡槽3574a。并且,第二转接轴3578的限位凸缘3578a位于第二固定板3575背向第二卡位件3572的一侧且抵持第二固定板3575,第一固定板3574卡入第二转接轴3578的限位卡槽3578b,使得第二转接轴3578、第二固定板3575、另一个弹簧3576a、第二卡位件3572、第一卡位件3571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可以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弹簧3576a处于压缩状态。其中,第二转接轴3578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3574。
示例性的,第三转接轴3579的一端设有限位凸缘3579a,第三转接轴3579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卡槽3579b。第三转接轴3579的数量与同步齿轮3573的数量相同,第三转接轴3579、同步齿轮3573及弹性件3576中的部分弹簧3576a一一对应设置。第三转接轴3579插接第二固定板3575、另一个弹簧3576a、第二卡位件3572、同步齿轮3573、第一卡位件3571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其中,第三转接轴3579穿过第二固定板3575的另一个第三通孔3575a、另一个弹簧3576a的内侧空间、第二卡位件3572的另一个第二通孔3572b、同步齿轮3573的转轴孔3573a、第一卡位件3571的另一个第一通孔3571b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的另一个卡槽3574a。并且,第三转接轴3579的限位凸缘3579a位于第二固定板3575背向第二卡位件3572的一侧且抵持第二固定板3575,第一固定板3574卡入第三转接轴3579的限位卡槽3579b,使得第三转接轴3579、第二固定板3575、另一个弹簧3576a、第二卡位件3572、第一卡位件3571以及第一固定板3574可以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弹簧3576a处于压缩状态。其中,第三转接轴3579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3574。
请结合参阅图14、图15和图20,图20是图13所示连接组件34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0中示意出第一摆臂355、第二摆臂356及阻尼组件357。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和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位于第一卡位件3571与第二卡位件3572之间。第一转接轴3577还穿过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的转轴孔3551a,以插接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第二转接轴3578还穿过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的转轴孔3561a,以插接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
一些使用状态中,第一摆臂355的多个第一凸起3551c与第一卡位件3571的第一凸块结构3571a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一摆臂355的多个第二凸起3551d与第二卡位件3572的第二凸块结构3572a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356的多个第一凸起3561c与第一卡位件3571的第一凸块结构3571a配合,形成卡接结构;第二摆臂356的多个第二凸起3561d与第二卡位件3572的第二凸块结构3572a配合,形成卡接结构。
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通过多个同步齿轮3573啮合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示例性的,多个同步齿轮3573可以排成一串,相邻的两个同步齿轮3573彼此啮合,位于端部的两个同步齿轮3573分别啮合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和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的多个啮合齿3551b与相邻的同步齿轮3573的多个啮合齿3573b啮合,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的多个啮合齿3561b与相邻的同步齿轮3573的多个啮合齿3573b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以及同步齿轮3573均卡接第一卡位件3571和第二卡位件3572,形成卡接结构,使得第一摆臂355和第二摆臂356能够在某些位置停留。此外,由于阻尼组件357的各部件相对位置关系稳定,弹性件3576处于压缩状态,弹性件3576产生的弹性力驱动第一卡位件3571与第二卡位件3572配合压紧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同步齿轮3573以及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使得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同步齿轮3573以及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与第一卡位件3571及第二卡位件3572之间的卡接结构稳定。
请结合参阅图21,图21是图13所示第一固定架351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351具有第一转轴孔3511、第二转轴孔3512、第一滑动槽3513和第一容纳槽3514。第一滑动槽3513和第一容纳槽3514用于安装其他结构件。示例性的,安装于第一滑动槽3513的结构件可以相对第一滑动槽3513发生滑动。第一容纳槽3514连通第二转轴孔3512,安装于第一容纳槽3514的结构件可以通过转轴连接第二转轴孔3512,以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
请参阅图22,图22是图13所示第二固定架352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架352具有第三转轴孔3521、第四转轴孔3522、第二滑动槽3523和第二容纳槽3524。第二滑动槽3523和第二容纳槽3524用于安装其他结构件。示例性的,安装于第二滑动槽3523的结构件可以相对第二滑动槽3523发生滑动。第二容纳槽3524连通第四转轴孔3522,安装于第二容纳槽3524的结构件可以通过转轴连接第四转轴孔3522,以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
请结合参阅图23、图24和图25,图23是图12所示连接组件34与图9所示主轴3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所示结构沿C-C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4所示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沿C-C处剖开的截面经过第一固定架351、第一连接臂353、主轴31、第二连接臂354及第二固定架352。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二端353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二端3542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
示例性的,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安装于主轴31的第一弧形槽311,以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使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转动连接主轴31。转轴3583穿过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二端3532的转轴孔3532a,且穿过第一固定架351的第二转轴孔3512(如图21所示),以插接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二端3532和第一固定架351,使得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二端3532通过实体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
其中,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安装于主轴31的第二弧形槽312,以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使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转动连接主轴31。转轴3584穿过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二端3542的转轴孔3542a、且穿过第二固定架352的第四转轴孔3522(如图22所示),以插接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二端3542和第二固定架352,使得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二端3542通过实体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
示例性的,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24,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弧形臂的端部位于长条凸台412内部,并且可以与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之间存在间隙,该设计使得第一弧形臂能够具有较大的弧度,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与第一弧形槽311的配合弧度(也即第一弧形臂伸入第一弧形槽311的弧度)更大,两者的相对运动更为平稳,还能够降低第一弧形臂脱离主内轴41的风险,使得两者的连接关系更为可靠。此外,该设计使得第一弧形槽311无需在长条凸台412上开孔,有利于折叠组件12为屏幕2提供无破孔或少破孔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2的可靠性。
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弧形臂的端部位于长条凸台412内部,并且可以与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之间存在间隙,该设计使得第二弧形臂能够具有较大的弧度,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与第二弧形槽312的配合弧度(也即第二弧形臂伸入第二弧形槽312的弧度)更大,两者的相对运动更为平稳,还能够降低第二弧形臂脱离主内轴41的风险,使得两者的连接关系更为可靠。此外,该设计使得第二弧形槽312无需在长条凸台412上开孔,有利于折叠组件12为屏幕2提供无破孔或少破孔的支撑环境,以提高屏幕2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可以通过实体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主轴31;和/或,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可以通过实体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主轴31,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二端3532可以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和/或,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二端3542可以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请结合参阅图4、图23、图26以及图27,图26是图23所示结构沿D-D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6所示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沿D-D处剖开的截面经过第一固定架351、第一摆臂355、主轴31、阻尼组件357、第二摆臂356及第二固定架352。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示例性的,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固定架351的第一滑动槽3513(如图21所示),以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安装于主轴31,通过第一转接轴3577转动连接主轴31。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二固定架352的第二滑动槽3523(如图22所示),以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安装于主轴31,通过第二转接轴3578转动连接主轴31。
如图23至图27所示,在本申请中,连接组件34的第一连接臂35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主轴31和第一固定架351,形成了连杆结构,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转动连接主轴31、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第二连接臂35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主轴31和第二固定架352,形成了连杆结构,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转动连接主轴31、滑动端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形成了连杆滑块结构。
第一固定架351可以用于连接第一壳体11,第二固定架352可以用于连接第二壳体13,因此折叠组件12的连接组件34通过连杆结构和连杆滑块结构,实现第一壳体11及第二壳体13与主轴31之间的连接,组成部分数量少,配合关系及配合位置简单,组成部件易制作和组装,有利于实现量产,以降低壳体装置1的成本。并且,由于主轴31通过第一连接臂353和第一摆臂355联动第一固定架351、且通过第二连接臂354和第二摆臂356联动第二固定架352,因此折叠组件12的运动轨迹准确,折叠组件12具有较佳的机构抗拉能力和机构抗挤压能力。
此外,如图26和图27所示,由于阻尼组件357连接在第一摆臂355与第二摆臂356之间,阻尼组件357能够在第一摆臂355和第二摆臂356运动时提供阻尼力和推动力,第一摆臂355能够通过第一固定架351连接第一壳体11,第一摆臂355随第一壳体11运动,第二摆臂356能够通过第二固定架352连接第二壳体13,第二摆臂356随第二壳体13运动,因此在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相对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中,阻尼组件357能够提供阻尼力,使得用户在展开或折叠电子设备200时,能够感应到阻力和推力,从而获得较佳的手感开合体验,提高了电子设备200的机构操作感体验。此外,阻尼组件357还可以使第一摆臂355和第二摆臂356停留在某些位置,从而使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能够停留在某些位置,从而可以更好地保持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通过多个同步齿轮3573啮合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使得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的转动角度与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的转动角度,大小相同且方向相反,使得第一摆臂355与第二摆臂356相对主轴31的转动动作保持同步,也即同步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3相对主轴31的转动动作保持同步,提高了用户的机构操作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同步齿轮3573的数量、尺寸等可以依据产品具体形态、尺寸等机型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其中,同步齿轮3573数量越多、同步齿轮3573的尺寸越小,能够释放更多的空间,同步齿轮3573的数量越少,同步齿轮3573的尺寸越大,同步齿轮3573的传动累积误差更小,有利于提高运动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阻尼组件357可以有多种实现结构。例如,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57可以通过对同步齿轮3573的位置限定,间接限定第一摆臂355的位置和第二摆臂356的位置。例如,第一卡位件3571和第二卡位件3572与同步齿轮3573之间形成卡接结构,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与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与第一卡位件3571及第二卡位件3572之间无卡接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57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卡位件3572,通过第一卡位件3571与同步齿轮3573、第一摆臂355及第二摆臂356之间的卡接结构,使得第一摆臂355和第二摆臂356能够在某些位置停留。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57也可以不设置固定板,弹性件3576可以被压缩在第一卡位件3571与主轴31之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尼组件357也可以不设置同步齿轮3573和第三转接轴3579,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直接与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啮合。以上实施例为阻尼组件357的示例性结构,阻尼组件357也可以有其他实现结构,本申请对此不做严格限定。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与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之间也可以不设置连接两者的阻尼组件357,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可以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主轴31,该转轴可以为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的一部分,也可以为独立结构件且插接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也可以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主轴31,该转轴可以为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的一部分,也可以为独立结构件且插接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
请再次参阅图6和图24,一些实施例中,主外轴42的两侧均设有多处缺口。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连接臂353的连接段3533搭设在主外轴42的其中一处缺口上。第一连接臂353具有上端面3534,上端面位于第一连接臂353的连接段3533和/或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第一连接臂353的上端面3534为第一连接臂353最上侧的表面。其中,第一连接臂353的上端面3534可以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齐平,也可以略低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
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连接臂354的连接段3543搭设在主外轴42的另一处缺口上。第二连接臂354具有上端面3544,上端面位于第二连接臂354的连接段3543和/或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第二连接臂354的上端面3544为第二连接臂354最上侧的表面。其中,第二连接臂354的上端面3544可以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齐平,也可以略低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53和第二连接臂354可以配合主轴31,在电子设备200的打开过程中共同支撑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使得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能够得到其他结构的充分支撑,从而减少按压虚位,提高屏幕2的可靠性。
请再次参阅图14和图26,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搭接在主外轴42的一处缺口上,且主外轴42部分卡入第一摆臂355的第一凹陷空间3553a。其中,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的上端面3553b可以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齐平,也可以略低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搭接在主外轴42的另一处缺口上,主外轴42部分卡入第二凹陷空间3563a。其中,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的上端面3563b可以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齐平,也可以略低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摆臂355和第二摆臂356可以配合主轴31,在电子设备200的打开过程中共同支撑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使得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能够得到其他结构的充分支撑,从而减少按压虚位,提高屏幕2的可靠性。此外,第一摆臂355及第二摆臂356与主轴31的配合结构紧凑,有利于降低折叠组件12的整体厚度,有利于电子设备200的轻薄化。
请参阅图28,图28是图6所示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2包括第一板体323、第一转动块324及第一导向块325。其中,第一板体323包括支撑面和与支撑面相背设置的固定面326,第一板体323的支撑面即为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第一转动块324和第一导向块325固定于第一板体323的固定面326,第一转动块324可以位于固定面326的外侧,第一导向块325可以位于固定面326的内侧。固定面326的外侧为远离第二支撑板33的一侧,固定面326的内侧为靠近第二支撑板33的一侧。其中,第一转动块324设有转轴孔,第一导向块325可以形成导向滑槽。其中,第一支撑板3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也可以由多个部件组装形成一体化结构。此外,第一支撑板32具有第一避让缺口322,第一避让缺口322位于第一板体323的一侧,第一避让缺口322可以用于在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其它组件。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33包括第二板体333、第二转动块334及第二导向块335。其中,第二板体333包括支撑面和与支撑面相背设置的固定面336,第二板体333的支撑面即为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第二转动块334和第二导向块335固定于第二板体333的固定面336,第二转动块334可以位于固定面336的外侧,第二导向块335可以位于固定面336的内侧。固定面336的外侧为远离第一支撑板32的一侧,固定面336的内侧为靠近第一支撑板32的一侧。其中,第二转动块334设有转轴孔,第二导向块335可以形成导向滑槽。其中,第二支撑板33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也可以由多个部件组装形成一体化结构。此外,第二支撑板33具有第二避让缺口332,第二避让缺口332位于第二板体333的一侧,第二避让缺口332可以用于在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其它组件。
应理解,第一转动块324和第二转动块334主要在于提供转动连接结构,第一转动块324和第二转动块334也可以有其他实现结构,两者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第一导向块325和第二导向块335主要在于提供导向滑槽,以引导其他结构件的运动方向,第一导向块325和第二导向块335也可以有其他实现结构,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板32的第一转动块324及第一导向块325可以形成一组连接结构,第一支撑板32可以包括两组连接结构,分别用于对应连接组件34的两组配合结构(35、36)。其中,第一支撑板32的两组连接结构是可以相互参考设计的,此处不再赘述。同样的,第二支撑板33的第二转动块334及第二导向块335可以形成一组连接结构,第二支撑板33可以包括两组连接结构,分别用于对应连接组件34的两组配合结构(35、36)。其中,第二支撑板33的两组连接结构是可以相互参考设计的,此处不再赘述。
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28,第一支撑板32的末端可以降低厚度,也即,第一板体323的末端的厚度小于第一板体323的主体的厚度,以减少其运动过程中与其它部件的干涉。同时,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2的末端靠近主内轴41的一侧由第一补强条415加以支撑,以减少第一支撑板32的按压虚位,提升屏幕2的可靠性。
第二支撑板33的末端可以降低厚度,也即,第二板体333的末端的厚度小于第二板体333的主体的厚度,以减少其运动过程中与其它部件的干涉。同时,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支撑板33的末端靠近主内轴41的一侧由第二补强条416加以支撑,以减少第二支撑板33的按压虚位,提升屏幕2的可靠性。
请结合参阅图29和图30,图29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12沿E-E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0是图29所示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沿E-E处剖开的截面经过第一固定架351、第一摆臂355、第一支撑板32的第一导向块325、主轴31、第二支撑板33的第二导向块335、第二摆臂356以及第二固定架352。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2滑动连接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第二支撑板33滑动连接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示例性的,第一支撑板32的第一导向块325可以安装于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的第一避让区3552b,插接于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的转轴安装于第一导向块325的导向滑槽,第一导向块325可以通过第一避让区3552b相对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滑动,转轴能够在第一导向块325的导向滑槽中滑动,使得第一支撑板32滑动连接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
示例性的,第二支撑板33的第二导向块335可以安装于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的第二避让区3562b,插接于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的转轴安装于第二导向块335的导向滑槽,第二导向块335可以通过第二避让区3562b相对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滑动,转轴能够在第二导向块335的导向滑槽中滑动,使得第二支撑板33滑动连接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2的第一避让缺口322可以用于在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第一摆臂355,第二支撑板33的第二避让缺口332可以用于在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第二摆臂356,使得折叠组件12的运动顺畅、可靠。其中,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台4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避让缺口322,第二支撑台414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缺口332,使得第一支撑板32、主内轴41及第二支撑板33能够为屏幕2的折弯部22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支撑环境,减少支撑环境的破孔、或实现无破孔,以提高屏幕2的可靠性。
请结合参阅图21、图31和图32,图31是图5所示折叠组件12沿F-F处剖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2是图31所示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3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第二支撑板33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例如,转轴穿过第一固定架351的第一转轴孔3511,且穿过第一支撑板32的第一转动块324,以插接第一固定架351和第一支撑板32,使得第一固定架351通过实体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32。转轴穿过第二固定架352的第三转轴孔3521,且穿过第二支撑板33的第二转动块334,以插接第二固定架352和第二支撑板33,使得第二固定架352通过实体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3。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351可以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32,第二固定架352可以通过虚拟轴的连接方式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板33,本申请对此不作严格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29至图32,第一支撑板32滑动连接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且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架351,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和第一固定架351共同限定第一支撑板32的运动轨迹;第二支撑板33滑动连接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且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架352,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和第二固定架352共同限定第二支撑板33的运动轨迹。因此,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能够随连接组件34运动,且运动轨迹准确,使得折叠组件12的可靠性更高。
请再次参阅图29,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连接组件34位于第一支撑板32、主内轴41及第二支撑板33的下方,使得连接组件34能够被遮蔽,连接组件34的结构设置不会影响到折叠组件12对屏幕2的支撑环境,有利于折叠组件12为屏幕2提供良好的支撑环境。
请再次参阅图29,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支撑板32还可以搭接第一摆臂355,例如搭接于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和/或连接段3553;第二支撑板33还可以搭接第二摆臂356,例如搭接于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和/或连接段3563。在本实施例中,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和/或连接段3553还能够为第一支撑板32提供刚性支撑,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和/或连接段3563还能够为第二支撑板33提供刚性支撑,因此能够通过搭接设计,提高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局部刚度,减小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的按压虚位,以提升屏幕2的可靠性。
请再次参阅图8和图31,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主内轴41的主板体411的上端面4111与主外轴42的上端面421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共同支撑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增加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搭接在主轴31上的搭接面积,提高支撑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呈现的连接组件34只是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本申请中的连接组件34不限于以上呈现的方式,只要可以使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和折叠组件12构成以上展示的运动关系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所述电子设备(200)包括壳体装置(1)和安装于所述壳体装置(1)的屏幕(2);
所述壳体装置(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3)及折叠组件(12),所述折叠组件(12)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通过所述折叠组件(12)的运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能够相对展开或者相对折叠;
所述折叠组件(12)包括主轴(31)、连接组件(34)、第一支撑板(32)及第二支撑板(33);
所述主轴(31)包括主内轴(41),所述主内轴(41)包括主板体(411)及凸设于主板体(411)中部的长条凸台(412),所述长条凸台(4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
所述连接组件(34)的中部安装于所述主轴(31),所述连接组件(34)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3);
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3)均连接所述连接组件(34);
所述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3)分别位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3)均部分搭接所述主板体(411),所述连接组件(3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所述长条凸台(412)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32)、所述长条凸台(412)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3)共同支撑部分所述屏幕(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凸台(412)具有背向所述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4121),所述第一支撑板(32)具有背向所述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321),所述第二支撑板(33)具有背向所述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331);
所述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所述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所述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拼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在主轴(31)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所述长条凸台(41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轴(41)还包括第一补强条(415)和第二补强条(416),所述第一补强条(415)位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一侧,且与所述长条凸台(412)和所述主板体(411)连接;所述第二补强条(416)位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另一侧,且与所述长条凸台(412)和所述主板体(4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4)包括第一固定架(351)、第二固定架(352)、第一摆臂(355)、第二摆臂(356)、第一连接臂(353)和第二连接臂(354);
所述第一固定架(3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固定架(3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3);
所述第一摆臂(355)包括转动端(3551)和滑动端(3552),所述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51);
所述第二摆臂(356)包括转动端(3561)和滑动端(3562),所述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52);
所述第一连接臂(353)包括第一端(3531)和第二端(3532),所述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二端(35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51);
所述第二连接臂(354)包括第一端(3541)和第二端(3542),所述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二端(35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51),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355);
所述第二支撑板(3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52),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356)。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具有第一避让缺口(322),所述第一避让缺口(322)用于在所述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所述第一摆臂(355);
所述第二支撑板(33)具有第二避让缺口(332),所述第二避让缺口(332)用于在所述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所述第二摆臂(356);
所述主内轴(41)还包括第一支撑台(413)和第二支撑台(414),所述第一支撑台(413)和所述第二支撑台(414)分别凸设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两侧;
所述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台(41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322),所述第二支撑台(41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缺口(332)。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具有第一弧形槽(311)和第二弧形槽(312),所述第一弧形槽(311)和所述第二弧形槽(312)的端部均延伸至所述长条凸台(412),且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弧形槽(311),所述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弧形槽(312)。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355)还包括连接段(3553),所述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连接所述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与所述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所述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弯折形成第一凹陷空间(3553a);
所述第二摆臂(356)还包括连接段(3563),所述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连接所述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与所述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所述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弯折形成第二凹陷空间(3563a);
所述主轴(31)还包括主外轴(42),所述主外轴(42)固定于所述主板体(411)背向所述长条凸台(412)的一侧,所述电子设备(200)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主外轴(42)部分卡入所述第一凹陷空间(3553a)和所述第二凹陷空间(3563a)。
11.一种折叠组件(12),应用于电子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12)用于支撑所述电子设备(200)的部分屏幕(2),所述折叠组件(12)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所述折叠组件(12)包括主轴(31)、连接组件(34)、第一支撑板(32)及第二支撑板(33);
所述主轴(31)包括主内轴(41),所述主内轴(41)包括主板体(411)及凸设于主板体(411)中部的长条凸台(412),所述长条凸台(4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主轴(31)的延伸方向;
所述连接组件(34)的中部安装于所述主轴(31);
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3)均连接所述连接组件(34);
所述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3)分别位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3)均部分搭接所述主板体(411),所述连接组件(34)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所述长条凸台(412)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板(32)、所述长条凸台(412)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3)用于共同支撑所述电子设备(200)的部分屏幕(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凸台(412)具有背向所述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所述第一支撑板(32)具有背向所述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板(33)具有背向所述连接组件(34)的支撑面;
所述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所述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齐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支撑面(321)、所述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支撑面(331)拼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在主轴(31)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所述长条凸台(41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3)的宽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内轴(41)还包括第一补强条(415)和第二补强条(416),所述第一补强条(415)位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一侧,且与所述长条凸台(412)和所述主板体(411)连接;所述第二补强条(416)位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另一侧,且与所述长条凸台(412)和所述主板体(411)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4)包括第一固定架(351)、第二固定架(352)、第一摆臂(355)、第二摆臂(356)、第一连接臂(353)和第二连接臂(354);
所述第一摆臂(355)包括转动端(3551)和滑动端(3552),所述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51);
所述第二摆臂(356)包括转动端(3561)和滑动端(3562),所述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52);
所述第一连接臂(353)包括第一端(3531)和第二端(3532),所述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353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二端(35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51);
所述第二连接臂(354)包括第一端(3541)和第二端(3542),所述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3541)转动连接所述主轴(31),所述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二端(354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52)。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架(351),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355);
所述第二支撑板(3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架(352),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摆臂(356)。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2)具有第一避让缺口(322),所述第一避让缺口(322)用于在所述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所述第一摆臂(355);
所述第二支撑板(33)具有第二避让缺口(332),所述第二避让缺口(332)用于在所述折叠组件(12)的运动过程中避让所述第二摆臂(356);
所述主内轴(41)还包括第一支撑台(413)和第二支撑台(414),所述第一支撑台(413)和所述第二支撑台(414)分别凸设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两侧;
所述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台(413)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避让缺口(322),所述第二支撑台(414)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缺口(332)。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1)具有第一弧形槽(311)和第二弧形槽(312),所述第一弧形槽(311)和所述第二弧形槽(312)的端部均延伸至所述长条凸台(412),且与所述长条凸台(412)的支撑面(4121)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臂(353)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弧形槽(311),所述第二连接臂(354)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弧形槽(312)。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臂(355)还包括连接段(3553),所述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连接所述第一摆臂(355)的转动端(3551)与所述第一摆臂(355)的滑动端(3552),所述第一摆臂(355)的连接段(3553)弯折形成第一凹陷空间(3553a);
所述第二摆臂(356)还包括连接段(3563),所述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连接所述第二摆臂(356)的转动端(3561)与所述第二摆臂(356)的滑动端(3562),所述第二摆臂(356)的连接段(3563)弯折形成第二凹陷空间(3563a);
所述主轴(31)还包括主外轴(42),所述主外轴(42)固定于所述主板体(411)背向所述长条凸台(412)的一侧,所述折叠组件(12)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主外轴(42)部分卡入所述第一凹陷空间(3553a)和所述第二凹陷空间(3563a)。
21.一种壳体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3)及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12),所述折叠组件(12)的第一固定架(3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折叠组件(12)的第二固定架(35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3),通过所述折叠组件(12)的运动,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能够相对展开或者相对折叠。
CN202111263399.9A 2021-10-28 2021-10-28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Pending CN1160555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3399.9A CN116055591A (zh) 2021-10-28 2021-10-28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3399.9A CN116055591A (zh) 2021-10-28 2021-10-28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5591A true CN116055591A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0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3399.9A Pending CN116055591A (zh) 2021-10-28 2021-10-28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55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5149A (zh) * 2023-11-17 2023-12-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5149A (zh) * 2023-11-17 2023-12-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117255149B (zh) * 2023-11-17 2024-04-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06963B (zh)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US11337321B2 (en) Foldable terminal
CN113805646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42456B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190194B (zh) 壳体装置及电子设备
EP415273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flexible display
CN113542457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3011070A1 (zh) 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
WO2023015957A1 (zh) 一种支撑装置和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US20230384822A1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217718537U (zh)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6055591A (zh) 电子设备、折叠组件及壳体装置
CN219372800U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8760886U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8888549U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WO2022206644A1 (zh) 折叠电子设备
CN219831725U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及折叠组件
CN219655079U (zh) 一种转轴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7948337A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44887B (zh) 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
US2024010692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N117201648A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7527940A (zh) 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240041782A (ko) 연성 기판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5995181A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转轴组件以及壳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