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7633A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7633A
CN117177633A CN202311281784.5A CN202311281784A CN117177633A CN 117177633 A CN117177633 A CN 117177633A CN 202311281784 A CN202311281784 A CN 202311281784A CN 117177633 A CN117177633 A CN 117177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pixel
bump structur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817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先平
王宏宇
赵学森
边缘
许瑾
于朝辉
赵伟
金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gu G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8178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76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7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7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层、像素限定层、发光功能层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第一电极层设置于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部;像素限定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发光功能层设置于像素限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对应设置于像素开口内;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且第一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像素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可以减小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漏电流,降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面板中,发光单元具有多种颜色,由于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的启亮电压不同,某一发光单元通过高电压启亮时,电流会通过空穴注入层等共通层传输至相邻发光单元,导致发光单元之间存在横向串扰,影响相邻发光单元的启亮电压和发光效果,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旨在减小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漏电流,降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层、像素限定层、发光功能层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第一电极层设置于基板的一侧,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部;像素限定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第一电极部;发光功能层设置于像素限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对应设置于像素开口内;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且第一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像素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保证发光单元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且不改变PDL Gap设计值,不增加显示面板制作流程的条件下,在相邻第一电极部之间设置第一凸起结构,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第一凸起结构可以对像素限定层的自流平造成一定的阻挡,使第一凸起结构上方的像素限定层呈凸起状,使相邻第一凸起结构之间、相邻的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一电极部之间的像素限定层呈凹陷状,使像素限定层上表面整体呈凹凸起伏状,以增大相邻限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层的覆盖面积,从而增加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发光功能层的覆盖面积,当发光功能层在制备过程中总的蒸镀材料量保持不变时,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发光功能层的覆盖面积增大可以使该部分的制备厚度减薄,使该部分在与基板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减小,增大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电流传输距离,从而增大该部分发光功能层的横向方阻,减小该部分发光功能层上传输的横向漏电流,进而减小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与第一电极部间隔设置,第一凸起结构位于相邻第一电极部之间或至少部分围绕第一电极部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靠近基板的一侧与第一凸起结构背离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第一电极层靠近基板一侧与第一电极层背离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环绕第一电极部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靠近基板的一侧与第一凸起结构背离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μm且大于等于0.1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平坦层位于第一电极层靠近基板的一侧,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沿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第二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坦层背离基板的一侧与平坦层靠近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金属层位于平坦层靠近基板的一侧,金属层包括多条走线和位于相邻走线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层金属层包括多层叠置的金属层,第三凸起结构至少位于最远离基板的金属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凸起结构靠近基板的一侧与第三凸起结构背离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且大于等于0.5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坦层覆盖第三凸起结构背离基板的一侧表面,以及第三凸起结构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限定层还包括位于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部,像素限定部包括第四凸起结构,第四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位于发光功能层背离基板的一侧,第二电极层为整面设置的公共电极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限定层覆盖第一凸起结构背离基板的一侧表面,以及第一凸起结构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限定层背离基板的一侧与像素限定层靠近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单元及第二像素单元,第四凸起结构设置于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第一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小于第二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还包括与第二像素单元相邻设置的第三像素单元,第三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小于第一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第四凸起结构还设置于第三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像素单元为蓝色像素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还包括第一共通层,第一共通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注入层层叠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与发光单元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共通层还包括空穴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层叠设置于空穴注入层与发光单元之间。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
在基板的一侧形成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部;
在第一电极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第一电极部;第一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像素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像素限定层背离基板一侧形成发光功能层;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对应设置于像素开口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板的一侧形成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基板一侧形成金属层,金属层包括多条走线和位于相邻走线之间的第三凸起结构;第三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金属层背离基板一侧形成平坦层,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中任一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保证发光单元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且不改变PDL Gap设计值,不增加显示面板制作流程的条件下,第一凸起结构可以增大相邻限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层的覆盖面积,从而增加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发光功能层的覆盖面积,当发光功能层在制备过程中总的蒸镀材料量保持不变时,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发光功能层的覆盖面积增大可以使该部分的制备厚度减薄,使该部分在与基板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减小,增大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电流传输距离,从而增大该部分发光功能层的横向方阻,减小该部分发光功能层上传输的横向漏电流,进而减小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显示面板-100、显示装置-200、基板-1、金属层-2、走线-21、第三凸起结构-3、平坦层-4、第二凸起结构-41、第一电极层-5、第一电极部-51、第一过孔-52、第一凸起结构-6、像素限定层-7、第四凸起结构-71、第一共通层-8、空穴注入层-81、空穴传输层-82、发光功能层-9、发光单元-90、电子阻挡层-901、发光材料层-902、空穴阻挡层-903、第二共通层-10、电子传输层-101、电子注入层-102、第二电极层-11、第二电极部-1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除非另有规定,否则当一元件例如层、膜或基板被指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其能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亦可存在中间元件。进一步说,当层被指为在另一层“下”时,其可直接在下方,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亦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指为在两层“之间”时,其可为两层之间的唯一层,或亦可存在一或多个中间元件。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此外,在说明书中,短语“平面分布示意图”是指当从上方观察目标部分时的附图,短语“截面示意图”是指从侧面观察通过竖直地切割目标部分截取的剖面时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具有多种颜色,由于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的启亮电压不同,某一发光单元通过高电压启亮时,电流可能会通过空穴传输层和/或空穴注入层等共通层传输至通过低电压启亮的相邻发光单元,例如点亮蓝色发光单元时,部分电流会通过共通层横向流动,红色发光单元和/或绿色发光单元会有微弱启亮,导致相邻发光单元之间存在横向漏电流,相邻发光单元之间存在横向串扰,影响其他发光单元的启亮电压,使部分发光单元的启亮电压升高,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PPI(Pixels Per Inch,像素密度单位)越来越高,PDLGap越来越小,发光单元间的横向漏电流现象越来越容易发生,是OLED显示面板亟需改善的难点。PDL Gap可以指每一发光单元与相邻的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旨在减小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漏电流,降低相邻发光单元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如图1至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第一电极层5、像素限定层7、发光功能层9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6;第一电极层5设置于基板1的一侧,第一电极层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部51;像素限定层7设置于第一电极层5背离基板1的一侧,像素限定层7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第一电极部51;发光功能层9设置于像素限定层7背离基板1的一侧,发光功能层9包括多个发光单元90,发光单元90对应设置于像素开口内;第一凸起结构6与第一电极层5同层设置,且第一凸起结构6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像素开口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凸起结构6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像素开口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错开设置,第一凸起结构6位于相邻像素开口之间,可以仅增大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层7的实际覆盖面积,增大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而不影响发光单元90,避免对发光单元90中的空穴和电子的传输产生影响,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凸起结构6与第一电极层5同层设置。第一凸起结构6和第一电极层5可以通过同一掩膜版制备,第一凸起结构6的材料和第一电极层5的材料部分相同或全部相同,显示面板100无需增加额外的制备流程或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第一凸起结构6和第一电极层5可以通过PVD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制备形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且不改变PDL Gap设计值,不增加显示面板100制作流程的条件下,在相邻第一电极部51之间设置第一凸起结构6,显示面板100制作过程中,第一凸起结构6可以对像素限定层7的自流平造成一定的阻挡,使第一凸起结构6上方的像素限定层7呈凸起状,使相邻第一凸起结构6之间、相邻的第一凸起结构6和第一电极部51之间的像素限定层7呈凹陷状,使像素限定层7上表面整体呈凹凸起伏状,以增大相邻限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层7的覆盖面积,从而增加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当发光功能层9在制备过程中总的蒸镀材料量保持不变时,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增大可以使该部分的制备厚度减薄,使该部分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减小,增大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电流传输距离,从而增大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减小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上传输的横向漏电流,进而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基板1可以为刚性基板,如玻璃基板等,基板1也可以为柔性基板,如聚酰亚胺基板等,基板1的种类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凸起结构6与第一电极部5间隔设置,第一凸起结构6位于相邻第一电极部51之间或至少部分围绕第一电极部51设置,以增大像素限定层7上表面的凹凸起伏程度,增大相邻限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层7和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凸起结构6环绕第一电极部5设置,即第一凸起结构6可以围绕第一电极部5一圈设置。在相邻第一电极部5之间的间距较大时,环绕第一电极部5一圈的第一凸起结构6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大像素限定层7上表面的凹凸起伏程度,以增大相邻限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层7和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可选地,第一凸起结构6的分布可根据第一电极部的51的分布情况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凸起结构6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一凸起结构6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第一电极层5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5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可以降低第一凸起结构6因高度尺寸过大而对位于像素限定层7上方的其他层结构的连续性产生影响的概率,保证显示面板100良率。其中,图1中示出了“等于”的情形,图2中示出了“小于”的情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6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可以略大于第一电极层5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5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同样不会对位于像素限定层7上方的其他层结构的连续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电极层5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部51,第一电极部51用于连接发光单元90和与发光单元90对应设置的驱动电路,以使发光单元90发光或不发光。第一电极层5还被称为像素电极层、反射电极层、阳极层等。第一电极层5可以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电极层,也可以是由银、铝、钛、钼、钨等金属材料形成的金属电极层,或者为透明电极层和金属电极层形成的叠层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像素限定层7设置于第一电极层5背离基板1的一侧,像素限定层7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像素开口暴露出第一电极部51,多个发光单元90置于多个像素开口内,以将相邻的发光单元90分隔开并限定发光结构的大小。像素限定层7包括有机材料、上方设置有无机涂层的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中的一种。其中,有机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酰亚胺,无机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氟化镁或它们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5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5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μm且大于等于0.1μm;相对应的,第一凸起结构6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一凸起结构6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μm且大于等于0.1μm。例如,第一凸起结构6的截面高度可以为0.5μm或1.2μm,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其中,该尺寸的设置可以使像素限定层7完全覆盖第一凸起结构6,避免第一凸起结构6对位于像素限定层7上方的层结构的连续性产生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00良率。
本实施例中,像素限定层7覆盖第一凸起结构6背离基板1的一侧表面,以及第一凸起结构6的侧面,避免第一凸起结构6对位于像素限定层7上方的第二电极层的连续性11产生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00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平坦层4,平坦层4位于第一电极层5靠近基板1的一侧,平坦层4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41,沿垂直于基板1的方向上,第二凸起结构4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6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凸起结构41可以进一步增大位于平坦层4上方呈凹凸起伏状的像素限定层7上表面的起伏程度,进一步增大第二凸起结构41上方的像素限定层7和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减小该区域发光功能层9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增大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电流传输距离,从而增大该区域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减小该区域发光功能层9传输的横向漏电流,进而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个第一过孔52,第一过孔52设置于平坦层4上,第一过孔52内填充有导电物质,第一电极部51通过第一过孔52与走线21连接,从而与对应发光单元90的驱动电路连接。
优选的,第一过孔52内填充的导电物质的材质与第一电极部51的材质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平坦层4背离基板1的一侧与平坦层4靠近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即平坦层4的厚度小于3μm,以使平坦层4可以完全覆盖位于其下方的其他膜层结构,避免位于平坦层4下方的其他膜层结构对位于平坦层4上方的第一电极层5产生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00良率。
本实施例中,平坦层4覆盖第三凸起结构3背离基板1的一侧表面,以及第三凸起结构3的侧面,避免第三凸起结构3对位于平坦层4上方的第一电极层5产生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00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2,金属层2位于平坦层4靠近基板1的一侧,金属层2包括多条走线21和位于相邻走线21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凸起结构3,第三凸起结构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凸起结构41在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相邻走线21之间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凸起结构3。在显示面板100制备过程中,可以直接在平坦层4上形成第二凸起结构41,也可以通过金属层2中的第三凸起结构3阻挡平坦层4在制备过程中的自流平,从而在平坦层4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凸起结构41。第三凸起结构3可以在平坦层4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凸起结构41或进一步增大平坦层4上的第二凸起结构41的凸起程度,从而增大位于第二凸起结构41上方的像素限定层7和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进而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凸起结构41也可以并不由下层的第三凸起结构3传导形成,而是采用halftone(半色调)掩膜版制备形成。
可选的,与第一凸起结构6相对设置的第三凸起结构3也可以针对显示面板100中的某些特定发光单元90进行设置,使对不同发光单元90的启亮电压控制更加精准,能够更高效地解决显示面板100中存在的横向串扰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凸起结构3与金属层2同层设置,第三凸起结构3和金属层2可以通过同一掩膜版制备,第三凸起结构3的高度可以与金属层2的厚度相同,且第三凸起结构3的材质与金属层2的材质相同,显示面板100无需增加额外的制备流程或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第三凸起结构3和金属层2也可以通过PVD(PhysicalVapor 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工艺制备形成。
可选的,金属层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钛、铝及其合金,金属层2也可以为单层钛和单层铝交替层叠形成的复合膜层,相对应的,第三凸起结构3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钛、铝及其合金,第三凸起结构3也可以为单层钛和单层铝交替层叠形成的复合凸起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层金属层2包括多层叠置的金属层,第三凸起结构3至少位于最远离基板的金属层,以通过第三凸起结构3最大程度的增大平坦层4的覆盖面积,从而增大平坦层4上方的像素限定层7和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以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可选地,显示面板100包括多层金属层,每一金属层包括位于相邻走线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凸起结构3,第三凸起结构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6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以进一步增大平坦层4、像素限定层7和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以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走线21的截面宽度小于等于5μm且大于等于1μm。例如,走线21的截面宽度可以为2μm或3.5μm,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第三凸起结构3的截面宽度可以与走线21的截面宽度相同,第三凸起结构3的截面宽度小于等于5μm且大于等于1μm,以使第三凸起结构3和走线21能够在显示面板100中更好的排布,保证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凸起结构3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三凸起结构3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且大于等于0.5μm。即第三凸起结构3的高度小于等于3μm且大于等于0.5μm。例如,第三凸起结构3的厚度可以为1.2μm或2μm,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相对应的,金属层2的高度也小于等于3μm且大于等于0.5μm。如图7所示,该尺寸的设置可以使平坦层4完全覆盖第三凸起结构3,避免第三凸起结构3对位于平坦层4上方的第一电极层5产生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00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沿垂直于基板1的方向上,至少部分走线21的正投影位于相邻第一电极部51的正投影之间,显示面板100制作过程中,至少部分走线21可以对平坦层4的自流平造成一定的阻挡,在至少部分走线21上方的平坦层4上形成第二凸起结构41,在至少部分相邻走线21之间的平坦层4上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凸起结构41。金属层2可以为源漏金属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凸起结构6的正投影与位于相邻第一电极部51的正投影之间的至少部分走线21的正投影存在交叠,从而使平坦层4上的第二凸起结构41的正投影和像素限定层7上的凸起结构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平坦层4上第二凸起结构41可以进一步增大位于平坦层4上方的像素限定层7上的凸起结构的凸起程度,进一步增大该区域像素限定层7和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以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像素限定层7还包括位于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部,像素限定部包括第四凸起结构71,第四凸起结构7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6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在显示面板100制备过程中,可以直接在像素限定部上形成第四凸起结构71,也可以通过第一凸起结构6阻挡像素限定层7在制备过程中的自流平,从而在像素限定部上形成至少一个第四凸起结构71,以增大像素限定部的实际覆盖面积。像素限定部的实际覆盖面积增大,相对应的,位于像素限定部上方的发光功能层9的实际覆盖面积也增大。当发光功能层9在制备过程中总的蒸镀材料量一定时,像素限定部上方的发光功能层9的实际覆盖面积增大可以使像素限定部上方的发光功能层9的厚度减薄,使像素限定部上方的发光功能层9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减小,使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电流传输距离增大,可以增大像素限定部上方的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减小像素限定部上方的发光功能层9传输的横向漏电流,从而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电极层11,第二电极层11位于发光功能层9背离基板1的一侧,第二电极层11为整面设置的公共电极层,可以使第二电极层11整体具有等电势,减小阻抗。其中,第二电极层11可以是由氧化铟锡、氧化铟锌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电极层,或由镁、银、铝等金属材料形成的半透明金属电极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也可以图形化设置并包括多个第二电极部1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限定层7背离基板1的一侧与像素限定层7靠近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即像素限定层7的厚度小于等于3μm,以使像素限定层7可以完全覆盖第一凸起结构6,避免第一凸起结构6对位于像素限定层7上方的第二电极层的连续性11产生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00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9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第四凸起结构71设置于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第一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小于第二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凸起结构71设置于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可以减小设置于第一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发光功能层9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增大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减小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传输的横向漏电流,从而降低驱动第二像素单元的电流横向流动至第一像素单元中的概率,降低第二像素单元启亮时第一像素单元启亮的概率,改善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90还包括与第二像素单元相邻设置的第三像素单元,第三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小于第一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第四凸起结构71还设置于第三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凸起结构71设置于第三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可以减小设置于第三像素单元和第二像素单元之间的发光功能层9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增大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减小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传输的横向漏电流,从而降低驱动第二像素单元的电流横向流动至第三像素单元中的概率,降低第二像素单元启亮时第三像素单元启亮的概率,改善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像素单元为蓝色像素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发光单元9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例如白光、红光、绿光和蓝光等。
在一个示例中,发光单元90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蓝色发光单元出射的蓝光波长小于绿色发光单元出射的绿光波长,绿色发光单元出射的绿光波长小于红色发光单元出射的红光波长,并且发光单元90的启动电压与其出射的光的波长成反比,因此可知蓝色发光单元的启动电压大于绿色发光单元的启动电压,绿色发光单元的启动电压大于红色发光单元90的启动电。蓝色发光单元工作时,蓝色发光单元与相邻的绿色发光单元和/或红色发光单元之间存在电压差。通过减小设置于蓝色发光单元与相邻的绿色发光单元和/或红色发光单元之间的发光功能层9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增大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减小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传输的横向漏电流,可以降低驱动蓝色发光单元的电流横向流动至相邻绿色发光单元和/或红色发光单元中的概率,降低蓝色发光单元启亮时与其相邻的绿色发光单元和/或红色发光单元启亮的概率,改善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问题,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可选的,第一凸起结构6可以针对显示面板100中的某些特定发光单元90进行设置,使对不同发光单元90的电压控制更加精准,能够更高效地解决显示面板100中存在的横向串扰的问题。例如,第一凸起结构6可以间隔设置于易发生横向漏电流的相邻蓝色发光单元和红色发光单元所对应的第一电极部51之间,和/或相邻蓝色发光单元和绿色发光单元所对应的第一电极部51之间,可以减小蓝色发光单元的横向漏电流对相邻绿色发光单元和/或红色发光单元的影响,提高发光单元90发光性能和发光效果,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发光功能层9还包括第一共通层8,第一共通层8包括空穴注入层81,空穴注入层81层叠设置于第一电极层5与发光单元90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共通层8主要是指载流子迁移率较大,在横向电流的传输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的一些共通层。空穴注入层81用于降低从第一电极层5注入空穴的势垒,保证空穴的注入,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共通层8还包括空穴传输层82,空穴传输层82层叠设置于空穴注入层81与发光单元90之间。空穴传输层82用于调节空穴的注入速度和注入量,保证空穴的传输,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共通层10,第二共通层10设置于发光功能层9背离基板1的一侧,第二共通层10包括沿背离基板1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电子传输层101和电子注入层102。电子传输层101用于调节电子的注入速度和注入量,保证电子的传输,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电子注入层102用于降低从第二电极层11注入电子的势垒,保证电子的注入,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第一电极层5起到导电和空穴注入电极的作用,第二电极层11起到导电和电子注入电极的作用。
可选地,第二共通层10可以仅包括电子传输层101。
可选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三共通层,第三共通层设置于第一共通层8与发光功能层9之间,和/或设置于第二共通层10与发光功能层9之间。第三共通层可以包括沿背离基板1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可以仅包括电子传输层。显示面板100中共通层的设置层数以及包括的层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发光单元90包括沿背离基板1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电子阻挡层901、发光材料层902和空穴阻挡层903。当电子和空穴迁移到发光功能层9时,由于电场的存在,电子可以继续向第一电极层5迁移,空穴可以继续向第二电极层11迁移,导致发光单元90内的电子和空穴浓度下降,发光效率降低。电子阻挡层901可以对电子形成迁移的势垒,阻止电子进一步迁移;空穴阻挡层903可以对空穴形成迁移的势垒,阻止空穴进一步迁移,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封装层,封装层设置于发光单元90远离基板1的一侧且覆盖发光单元90,以对发光单元90进行封装,降低因水氧等杂质进入发光单元90而导致发光单元90及下方层结构失效的概率。优选的,封装层可以包括交替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以进一步延长水氧入侵路径,提高封装效果。可选的,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可以通过蒸镀、沉淀、喷墨打印及刻蚀等方式形成。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方法,如图9所示,制作方法包括:
S101,提供基板;
S102,在基板的一侧形成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部;
S103,在第一电极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第一电极部;第一凸起结构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像素开口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S104,在像素限定层背离基板一侧形成发光功能层;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对应设置于像素开口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备形成的显示面板100中,在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且不改变PDL Gap设计值,不增加显示面板100制作流程的条件下,第一凸起结构6可以增大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层7的覆盖面积,从而增加该区域像素限定层7上方的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减小该区域发光功能层9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增大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电流传输距离,从而增大该区域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减小该区域发光功能层9传输的横向漏电流,进而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凸起结构6与第一电极部5间隔设置,第一凸起结构6位于相邻第一电极部51之间或至少部分围绕第一电极部51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S102中形成的第一凸起结构6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一凸起结构6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第一电极层5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5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可以降低第一凸起结构6因高度尺寸过大而对位于像素限定层7上方的其他层结构的连续性产生影响的概率,保证显示面板100良率。其中,图1中示出了“等于”的情形,图2中示出了“小于”的情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凸起结构6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可以略大于第一电极层5靠近基板1的一侧与第一电极层5背离基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同样不会对位于像素限定层7上方的其他层结构的连续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板1的一侧形成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5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6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一,在基板1一侧形成金属层2,金属层2包括多条走线21和位于相邻走线21之间的第三凸起结构3;第三凸起结构3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6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步骤二,在金属层2背离基板1一侧形成平坦层4,平坦层4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41;第二凸起结构41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凸起结构6在基板1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三凸起结构3可以进一步增大第二凸起结构4和第四凸起结构71的凸起程度,从而增大该区域平坦层4、像素限定层7和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增大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电流传输距离,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00,如图10所示,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装置200可以例如为显示器、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200包括的显示面板100中,如图1至图8所示,在保证发光单元90的发光性能和发光效率,且不改变PDL Gap设计值,不增加显示面板100制作流程的条件下,第一凸起结构6可以对像素限定层7的自流平造成一定的阻挡,使第一凸起结构6上方的像素限定层7呈凸起状,使相邻第一凸起结构6之间、相邻的第一凸起结构6和第一电极部51之间的像素限定层7呈凹陷状,使像素限定层7上表面整体呈凹凸起伏状,以增大相邻限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层7的覆盖面积,从而增加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当发光功能层9在制备过程中总的蒸镀材料量保持不变时,相邻像素开口之间的发光功能层9的覆盖面积增大可以使该部分的制备厚度减薄,使该部分在与基板1所在平面相垂直的截面上的截面积减小,增大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电流传输距离,从而增大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的横向方阻,减小该部分发光功能层9上传输的横向漏电流,进而减小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漏电流,改善相邻发光单元90之间的横向串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性能和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部;
像素限定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部;
发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设置,且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位于相邻所述第一电极部之间或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电极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结构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第一电极层靠近所述基板一侧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环绕所述第一电极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结构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2μm且大于等于0.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优选地,所述平坦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与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层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位于所述平坦层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金属层包括多条走线和位于相邻所述走线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层金属层包括多层叠置的金属层,所述第三凸起结构至少位于最远离所述基板的金属层;
优选地,所述第三凸起结构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凸起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且大于等于0.5μm;
优选地,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第三凸起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三凸起结构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限定层还包括位于相邻所述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限定部,所述像素限定部包括第四凸起结构,所述第四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优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整面设置的公共电极层;
优选地,所述像素限定层覆盖所述第一凸起结构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像素限定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与所述像素限定层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像素单元及第二像素单元,所述第四凸起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小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像素单元相邻设置的第三像素单元,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小于所述第一像素单元的启亮电压,所述第四凸起结构还设置于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为蓝色像素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第一共通层,所述第一共通层包括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共通层还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层叠设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部;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多个像素开口,所述像素开口暴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交叠;
在所述像素限定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同层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和至少一个第一凸起结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基板一侧形成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多条走线和位于相邻所述走线之间的第三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在所述金属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1281784.5A 2023-09-28 2023-09-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177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1784.5A CN117177633A (zh) 2023-09-28 2023-09-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81784.5A CN117177633A (zh) 2023-09-28 2023-09-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7633A true CN117177633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3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81784.5A Pending CN117177633A (zh) 2023-09-28 2023-09-28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76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636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114626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583737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CN111668382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0490603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70003458A (ko)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JP201603902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4200167A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90063573A (ko)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WO2021097690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9052467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ODE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653522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improved resolution and reliability
CN113748533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0019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8321305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312317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141596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2889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7763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21143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4616689A (zh) 发光元件和显示装置
KR101578703B1 (ko) 듀얼패널 타입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210305325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3644211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14912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