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0119A - 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 Google Patents

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0119A
CN117170119A CN202311131158.8A CN202311131158A CN117170119A CN 117170119 A CN117170119 A CN 117170119A CN 202311131158 A CN202311131158 A CN 202311131158A CN 117170119 A CN117170119 A CN 117170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yopia
contact lens
lens
slow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311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旭贵
陈瑞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Zhu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Zhu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Zhuh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Zhuh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311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01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0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01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属于隐形眼镜技术领域。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由中心至周边依次设置的光学区和佩戴区构成,所述光学区由硬式镜片构成,所述佩戴区由环状软式镜片构成,所述软式镜片固定于硬式镜片的外侧,本发明通过将隐形眼镜由中心光学区的硬式镜片和外围佩戴区的软式镜片组成,解决了在佩戴隐形眼镜来延缓近视的同时无法提高佩戴舒适性的问题;并且通过在光学区设计两视力矫正区和两近视治疗区,并交错设计,平衡距离和近视的焦点,帮助眼睛更加自然地适应不同的距离和环境,提高眼睛的自适应能力,减少眼睛的用眼疲劳。

Description

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隐形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背景技术
角膜接触镜,又称为隐形眼镜,是一种戴在眼球角膜上,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镜片,而研究表明佩戴隐形眼镜的人眼在清晰视物的同时,存在的近视性离焦有助于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达到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而目前的隐形眼镜按照镜片材质分为硬式隐形眼镜和软式隐形眼镜。而硬式隐形眼镜由于镜片较为坚硬,使得镜片自身的弧度与人的眼睛弧度并不能很好的匹配,因此,在进行佩戴时,镜片与角膜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空间,而这个空间通常称之为泪镜,在镜片后表面与角膜的前表面之间的泪膜(泪镜)抵消大约90%的角膜散光,而角膜散光在总散光中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硬式隐形眼镜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视野,有助于减缓近视,但是由于硬式隐形眼镜的材质较硬,所以硬式隐形眼镜进行佩戴时部分人可能会感到不适。而软式隐形眼镜由于自身的材质较为柔软,能更好地贴合眼球曲率,所以软式隐形眼镜与角膜之间并不会形成泪镜,所以软式隐形眼镜所提供的视野和硬式隐形眼镜相比要模糊,但是软式隐形眼镜在进行佩戴时由于其柔软的片和高水含量,佩戴起来比较舒适,有较短的适应期,更适合首次使用者和日常使用;
因此,在通过佩戴隐形眼镜来延缓近视的同时需要提高佩戴的舒适性,而目前的硬式隐形眼镜和软式隐形眼镜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解决了在佩戴隐形眼镜来延缓近视的同时无法提高佩戴舒适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包括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由中心至周边依次设置的光学区和佩戴区构成,所述光学区由硬式镜片构成,所述佩戴区由环状软式镜片构成,所述软式镜片固定于硬式镜片的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学区包括两视力矫正区和两近视治疗区,一所述视力矫正区位于光学区的中心,两所述视力矫正区和两近视治疗区由内向外依次交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光学区中心的视力矫正区的半径为0<r≤1.75mm,另一所述视力矫正区的半径为2.5<r≤3.4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所述近视治疗区的半径为由内向外依次为1.75mm<r≤2.50mm、3.40mm<r≤4.2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光学区的中心的视力矫正区采用复曲面面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硬式镜片和软式镜片通过热压融合进行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学区和佩戴区的外侧表面均依次设有紫外线吸收膜和抗蓝光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蓝光膜由原子层沉积技术形成于紫外线吸收膜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式镜片由硅水凝胶材料可由BalaficonA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隐形眼镜由中心光学区的硬式镜片和外围佩戴区的软式镜片组成,解决了在佩戴隐形眼镜来延缓近视的同时无法提高佩戴舒适性的问题;
2.通过在光学区设计两视力矫正区和两近视治疗区,并交错设计,平衡距离和近视的焦点,帮助眼睛更加自然地适应不同的距离和环境,提高眼睛的自适应能力,减少眼睛的用眼疲劳。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MTF曲线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1、光学区;11、视力矫正区;12、近视治疗区;2、佩戴区;3、紫外线吸收膜;4、抗蓝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由中心至周边依次设置的光学区和佩戴区构成,光学区由硬式镜片构成,佩戴区由环状软式镜片构成,软式镜片固定于硬式镜片的外侧,在佩戴该隐形眼镜时,佩戴区与眼睛进行直接的接触,提高佩戴的舒适度,减少佩戴的压力,同时通过硬式镜片与角膜之间的空间所形成的泪镜来提供更清晰的视野,减缓近视,通过将硬式镜片和软式镜片构成镜片本体来解决硬式隐形眼镜虽然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来减缓近视但佩戴不舒适的情况,同时解决了软式隐形眼镜在佩戴更加舒适来减少佩戴的压力时所提供的视野不够清晰而导致近视无法得到缓解的情况,让该眼镜本体即具有软式隐形眼镜的佩戴舒适度,也具有硬式隐形眼镜所提供的清晰的视野来减缓近视。
隐形眼镜按照镜片材质分为硬式隐形眼镜和软式隐形眼镜。而硬式隐形眼镜由于镜片较为坚硬,使得镜片自身的弧度与人的眼睛弧度并不能很好的匹配,因此,在进行佩戴时,镜片与角膜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空间,而这个空间通常称之为泪镜,在镜片后表面与角膜的前表面之间的泪膜(泪镜)抵消大约90%的角膜散光,而角膜散光在总散光中占据了绝大多数,所以硬式隐形眼镜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视野,有助于减缓近视,但是由于硬式隐形眼镜的材质较硬,所以硬式隐形眼镜进行佩戴时部分人可能会感到不适。而软式隐形眼镜由于自身的材质较为柔软,能更好地贴合眼球曲率,所以软式隐形眼镜与角膜之间并不会形成泪镜,所以软式隐形眼镜所提供的视野和硬式隐形眼镜相比要模糊,但是软式隐形眼镜在进行佩戴时由于其柔软的片和高水含量,佩戴起来比较舒适,有较短的适应期,更适合首次使用者和日常使用。
因此将镜片本体分为光学区与佩戴区,在光学区由硬式镜片构成,而佩戴区则由软式镜片构成,通过两种不同的镜片之间相互的优缺点来让该隐形眼镜即既能够具有硬式镜片所提供的清晰的视野来减缓近视,同时通过软式镜片所提供的佩戴舒适来舒缓佩戴时的压力。
为了更好的帮助眼睛更加自然地适应不同的距离和环境,使得隐形眼镜佩戴者在视觉任务中获得更好的适应性和良好的舒适感,本实施例中,光学区包括两视力矫正区和两近视治疗区,一视力矫正区位于光学区的中心,两视力矫正区和两近视治疗区由内向外依次交错设置,通过将光学区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视力矫正区和近视治疗区,由于人眼能够通过调节睫状肌和晶状体的变形来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晰可见,这使得人们能够适应不同距离和尺寸的物体,并且能够在不同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的视觉质量和感知;因此,通过中心的视力矫正区来让眼睛在观察物体时可以更加的清晰,减少眼球调节焦距的压力,而近视治疗区使眼睛的光线汇聚点在视网膜上而不是在眼球前面,从而纠正近视问题,减缓近视的进一步加深。
为了在佩戴隐形眼镜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视野,减少眼球调节焦距的压力,在一实施例中,位于光学区中心的视力矫正区的半径为0<r≤1.75mm,另一视力矫正区的半径为2.5<r≤3.4mm,同时,两近视治疗区的半径为由内向外依次为1.75mm<r≤2.50mm、3.40mm<r≤4.20mm,在对隐形眼镜前表面4个区域的面型参数分别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步骤如下所述:
1)设计波长选用人眼最为敏感的555nm波段,优化中的视场角设为0°,物距设为无穷远,隐形眼镜的厚度预设为0.08mm。
2)第1个区域(0<r≤1.75mm)和第3个区域(2.50mm<r≤3.40mm)为视力矫正区。建立评价函数,控制隐形眼镜的中心厚度、边缘厚度和成像质量,分别在3mm(瞳孔直径)明视觉)和6mm(暗视觉)下,对第1个区域的中心厚度、曲率半径、二次曲面系数、第4~10阶偶次非球面系数进行优化;对第3个区域的曲率半径进行优化,使得调制传递函数(MTF)接近衍射极限,中心视场的近视和散光得到矫正。
3)第2个区域(1.75mm<r≤2.50mm)和第4个区域(3.40mm<r≤420mm)为近视治疗区。中心视场的像点相对于视网膜(v=17.177mm)的位置越靠前,则周边视场的像点位置也越靠前,即形成的周边近视性离焦值也越大。建立评价函数,分别在4.5mm和8.0mm瞳孔直径下对第2个和第4个区域的曲率半径进行优化,使得像点分别聚焦在v等于13.290mm、13.888mm的位置处,相当于在第2个、第4个区域分别附加了-10D、-8D的近视性离焦。
为了与临床数据匹配,把以波数为单位代表离焦项的泽尼克系数Z4换算成以屈光度D为单位的离焦值M,其换算公式为式中:λ为设计波长,即为555nm;r为瞳孔半径,明视觉环境下为1.5mm,暗视觉环境下为3mm,Zi为面型矢高(面型矢高一般通过测量和记录面部轮廓的各个关键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得出)。
通过计算各区域的曲率半径如下表所示:
Zone 1 2 3 4
Radius/mm 8.162 6.771 8.224 7.212
由于人眼的视轴与光轴的夹角约为5°,眼睛的视场虽大,但只有黄斑附近才能清晰识别物体,黄斑对应的视场角约为±5°,因此,在佩戴此款隐形眼镜的近视散光眼模型在0°、3°、5°、7°视场下的成像质量,作出眼模型在3mm瞳孔下(明视觉)的MTF曲线,如图4所示。
由图可知,在3mm瞳孔下,0°视场的离焦值近似为0D,表明眼模型的近视和散光已得到完全矫正,25°视场的近视性离焦值达大-9.5D,表明眼模型的周边视场表现出比目前设计更大的近视性离焦值。6mm瞳孔下,10°视场的近视性离焦值达-6.2D,0°~30°视场范围内的周边近视性离焦值均在-6D左右,表明眼模型在中心30°的视场范围内均展现了较大的周边近视性离焦值。由上述分析可知,多区域非球面隐形眼镜,在明视觉环境中可以完全矫正中心视场的近视和散光,在明视觉和暗视觉环境中均可提供较大的周边近视性离焦值。
为了在中心区域完全矫正近视和散光,在一实施例中,光学区的中心的视力矫正区采用复曲面面型,由于眼球不是完全球形,因此传统的球面镜片只能偏离瞳孔中心,导致视力在边缘地带发生畸变和散光问题。采用复曲面面型可以根据个体眼球的实际形状进行量身定制,能够更准确地贴合眼表面,从而避免了畸变和散光的问题,而且复曲面面型设计可以使光线在镜片的各个区域上都能到达焦点,从而能够有效纠正近视和散光,提高成像质量。
为了让硬式镜片和软式镜片更好的进行融合,在一实施例中,硬式镜片和软式镜片通过热压融合进行固定,通过使用热融合技术可以将镜片和基片牢固地融合在一起,使它们的结合更加紧密和稳定。这有助于提高隐形眼镜的耐用度和质量稳定性,并减少因游离粒子带来的不适感和感染风险。
同时硬式镜片和软式镜片也可采用键结交联的方式来进行固定来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舒适度,该硬式镜片和软式镜片的连接方式本申请只是提出两种较优的连接方式,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也可完成。
为了提高隐形眼镜的防护性能、佩戴的舒适性和视觉效果,在一实施例中,光学区和佩戴区的外侧表面均依次设有紫外线吸收膜和抗蓝光膜,隐形眼镜外层覆盖有紫外线吸收膜,可帮助过滤掉紫外线中的有害成分,减少对眼睛的伤害,从而提高隐形眼镜的防护性能和健康安全性,抗蓝光膜,可以减少眼睛对蓝色光的摄入,而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蓝色光会增强眼部散光,导致眼疲劳、眼干、视力下降等问题,抗蓝光膜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提高隐形眼镜的舒适性和视觉效果。
为了控制抗蓝光膜的厚度和均匀性,提高镜片的品质,使人们的视觉体验更佳,在一实施例中,抗蓝光膜由原子层沉积技术形成于紫外线吸收膜表面,原子层沉积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控制的纳米级薄膜制备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一种化学反应,在固态表面以一层层的方式生长薄膜,从而控制每一层膜的厚度、均匀性、化学组成等参数。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制备的薄膜厚度非常薄,可以控制在纳米级别,与镜片表面无缝连接,稳定性高,且制备过程精度高,质量稳定,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镜片生产方面,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的抗蓝光涂层膜可以更好地保护视力。
为了保证佩戴的舒适性,减少眼睛的压力,在一实施例中,软式镜片可由硅水凝胶材料Balaficon A组成,Balaficon A硅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柔软性,柔软度和弹性接近天然眼球,穿戴起来更加舒适,并且不会对角膜和结构造成压力感,而其拥有良好的氧透,可以有效透过水分和氧气,使眼部组织得以正常呼吸,减少眼部受损,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同时Balaficon A硅水凝胶材料含水量高达60可以使眼镜在佩戴时更加湿润,并且不与眼球产生摩擦和磨损,从而保持良好应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包括镜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本体由中心至周边依次设置的光学区和佩戴区构成,所述光学区由硬式镜片构成,所述佩戴区由环状软式镜片构成,所述软式镜片固定于硬式镜片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区包括两视力矫正区和两近视治疗区,一所述视力矫正区位于光学区的中心,两所述视力矫正区和两近视治疗区由内向外依次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光学区中心的视力矫正区的半径为0<r≤1.75mm,另一所述视力矫正区的半径为2.5<r≤3.4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近视治疗区的半径为由内向外依次为1.75mm<r≤2.50mm、3.40mm<r≤4.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光学区的中心的视力矫正区采用复曲面面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式镜片和软式镜片通过热压融合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区和佩戴区的外侧表面均依次设有紫外线吸收膜和抗蓝光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蓝光膜由原子层沉积技术形成于紫外线吸收膜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式镜片由硅水凝胶材料可由Balaficon A组成。
CN202311131158.8A 2023-09-04 2023-09-04 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Pending CN1171701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31158.8A CN117170119A (zh) 2023-09-04 2023-09-04 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31158.8A CN117170119A (zh) 2023-09-04 2023-09-04 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0119A true CN117170119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31158.8A Pending CN117170119A (zh) 2023-09-04 2023-09-04 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01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8797B (zh) 用於預防及/或減緩近視加深之包含非同軸微透鏡的隱形眼鏡
TW202013017A (zh) 包含用於預防及/或減緩近視加深之微透鏡的眼用鏡片
JP6931349B2 (ja) 視力矯正用レンズおよび視力矯正用レンズの作成方法
AU2017330483B2 (en) Contact lens comprising a lenticular in a superior portion of the contact lens
TWI588562B (zh) 隱形眼鏡
CN108008544B (zh) 用于制造角膜塑形镜的方法
CN211293489U (zh) 多焦点角膜接触镜
WO2019109862A2 (zh) 角膜塑形镜以及用于制造角膜塑形镜的方法
US20080024717A1 (en) Contact lens used in orthokeratology
CN109407342A (zh) 一种具有控制近视进展性能的多区域隐形眼镜及应用方法
CN211293490U (zh) 角膜接触镜
WO2017096995A1 (zh) 软性角膜接触镜
CN114545657B (zh) 角膜塑形镜
CN216434567U (zh) 眼科离焦透镜
CN107728338B (zh) 角膜塑形镜
CN210090847U (zh) 角膜塑形镜
CN117170119A (zh) 减缓近视与舒压隐形眼镜
CN214846106U (zh) 一种近视矫正镜片及包括其的近视矫正眼镜
CN215117038U (zh) 无级离焦镜片与框架眼镜
CN210155447U (zh) 一种多功能硬性角膜接触镜
CN114911073A (zh) 无级离焦镜片与框架眼镜
CN218995812U (zh) 眼镜片、眼镜、头戴式显示设备及视力训练设备
CN220543225U (zh) 一种可矫正弱视的眼科离焦镜片和具有其的框架眼镜
CN218630403U (zh) 一种离焦镜片及眼镜
CN215986772U (zh) 近视控制型的角膜接触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