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64526A -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64526A
CN117164526A CN202210593523.6A CN202210593523A CN117164526A CN 117164526 A CN117164526 A CN 117164526A CN 202210593523 A CN202210593523 A CN 202210593523A CN 117164526 A CN117164526 A CN 117164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inert solvent
ltoreq
reacting
acetonitr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35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彬华
冯卫东
崔大为
廉昌明
刘连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elgen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Zelgen Pharma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elgen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Zelgen Pharma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elgen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ghai Zelgen Pharma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elgen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35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645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5358 priority patent/WO202322690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164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4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59/00Introduction of isotopes of elements into organic compounds ; Labelled organic compounds per 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41Preparation of salts of carboxylic ac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9/00Compounds having carboxyl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carbon atoms and containing any of the groups OH, O—metal, —CHO, keto, ether, groups, groups, or groups
    • C07C59/235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carboxyl group
    • C07C59/245Satur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carboxyl group contain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 C07C59/255Tartaric ac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4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 C07D24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4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4-diazine or hydrogenated 1,4-d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n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哌嗪‑2‑基)乙腈或其盐及其衍生物和其合成方法。本发明方法工艺路线简洁、高效、低成本、低污染、安全性高、无柱层析纯化操作,制备的目标产物HPLC纯度大于98%,产物的ee值大于99%。因此,本发明制备方法更适合工业化应用。

Description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哌嗪-2-基)乙腈或其盐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人类癌症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细胞类型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NSCLC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据统计2016年全球NSCLC的市场约为209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一半,其次是日本、德国和中国。从现有趋势来看,非小细胞肺癌市场保持着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全球市场将达到540亿美元(Nature,2018;553(7689):446-454)。在肺癌病患里面,经常检测到KRAS突变,约占所有致癌基因突变的32%。其中 KRASG12C突变在NSCLC里面占所有致癌基因突变的44%。由于KRASG12C靶蛋白在病理学上与多种疾病相关,因此目前还需要新型的KRASG12C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高选择性高活性的KRASG12C抑制剂可以对KRASG12C突变导致的癌症等疾病更有效治疗,以及减少脱靶效应的潜力,因而具有更迫切的临床需求。
目前处于临床阶段的KRASG12C抑制剂有AMG510、MRTX849、ARS-3248 及LY-3499446等,其中MRTX849在临床I期实验中体现出来良好的药效及安全性。MRTX849利用S-2-(哌嗪-2-基)乙腈结构增加了KRASG12C蛋白的结合,在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同时增加了KRASG12C蛋白抑制效果(J Med Chem.2020 Apr 6.doi:10.1021/acs.jmedchem.9b02052.)。此外2-(哌嗪-2-基)乙腈还作为重要的药效基团广泛应用于PKC抑制剂(WO/2014/052699)及抗生素(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1992,29(1),55-59)等药物分子结构中。
另外一方面,在药物合成中常常使用氘代的策略。通过对药物分子中的氢用氘取代,从而封闭代谢位点、减缓生物体内清除速率并延长半衰期,在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的同时减少有毒代谢产物的生成。最终实现减少临床用剂量,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临床毒副作用。因此对2-(哌嗪-2-基)乙腈进行氘代可以阻断潜在的代谢位点,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并减少潜在的毒副作用。
专利WO2014052699、WO2017201161等报道了消旋的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合成方法如路线一。
路线一:
路线一均以烯丙基腈为起始原料,与溴素加成生成A17或者与溴素加成后再消除生成A07,再分别与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关环反应得到A18,脱苄基后得到A19。该路线可以得到消旋的A19,但现有的合成方法收率低、存在至少两次柱层析纯化,因此不合适工业化生产。
专利WO2017201161、US20180072723等报道了手性的(S)-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合成方法如路线二。
路线二:
路线二以含有手性中心的B01为起始原料,通过先活化B01的羟基,再通过氰基取代活化的羟基从而引入氰基,最后脱除保护后得到A22。该合成路线存在起始物料B01价格昂贵、反应所用试剂剧毒与存在多次柱层析纯化等缺陷,因此不合适工业化生产。
综上所述,以上所报道的消旋或手性2-(哌嗪-2-基)乙腈或其盐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均存在成本高、毒性大、污染大、收率低、难以批量生产等技术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洁、高效、低成本、低污染、无柱层析纯化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哌嗪-2-基)乙腈或其盐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该化合物是一种KRAS G12C抑制剂的中间体,该合成方法成本低、工艺安全环保、无柱层析操作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A22或其盐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9与手性酸反应,得到化合物A20;
s2)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20与氨基保护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21;
s3)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21脱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22或其盐;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
X1、X2、X3和X4各自独立地为无、或有机酸或无机酸;
P1和P2各自独立地为氨基保护基;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0.5≤n≤5。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均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为D,R3、R4、R5、R6、R7、R8、R9、R10和R11均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R6、R7、R8和R9为D,R1、R2、R3、R4、R5、R10和R11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R6、R7、R8和R9为D,R3、R4、R5、R10和R11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R3、R4、R5、R6、R7、R8和R9为D,R10和R11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R3、R4、R5、R6、R7、R8和R9为D,R1、R2、R10和R11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R3、R4、R5为D,R1、R2、R6、R7、R8、R9、R10和R11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R3、R4、R5为D,R6、R7、R8、R9、R10和R11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R1、R2、R4、R5、R6、R7、R8和R9为D,R3、R10和R11为H。
在另一优选例中,氨基保护剂选自:二-叔丁基二碳酸酯、氯甲酸苄酯、溴甲酸苄酯、氯苄、溴苄、三苯基氯甲烷、三苯基溴甲烷、氯甲酸-9-芴基甲酯、溴甲酸-9-芴基甲酯、氯甲酸烯丙酯、溴甲酸烯丙酯、2,2,2-三氟乙酰氯、苯磺酰氯、对甲苯磺酰氯、乙酰氯、特戊酰氯、1-(氯甲基)-4-甲氧基苯、1-(溴甲基)-4-甲氧基苯、1-(氯甲基)-2,4-二甲氧基苯、1-(溴甲基)-2,4-二甲氧基苯、邻(对)硝基苯磺酰氯。
在另一优选例中,n为0.5、0.6、0.7、0.8、0.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 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 4.5、4.6、4.7、4.8、4.9、5.0。
在另一优选例中,P1和P2各自独立地为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苄基、三苯甲基、芴甲氧羰基、烯丙氧羰基、三氟乙酰基、苯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乙酰基、特戊酰基、4-甲氧基苄基、2,4-二甲氧基苄基、邻(对)硝基苯磺酰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X1、X2、X3和X4各自独立地为氯化氢、溴化氢、氟化氢、磷酸、硫酸、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磺酸、樟脑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化合物A22为化合物A’22,其制备方法包括:
s’2)(S)-2-(哌嗪-2-基)乙腈与手性酸的非对映异构体盐(化合物A’20)与二-叔-丁基二碳酸酯反应,生成二-叔-丁基(S)-2-(氰基甲基)哌嗪-1,4-二羧酸酯(化合物 A’21);
s’3)二-叔-丁基(S)-2-(氰基甲基)哌嗪-1,4-二羧酸酯(化合物A’21)与氯化氢反应,得到2-(哌嗪-2-基)乙腈盐酸盐(化合物A’22)。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1)中,手性酸与化合物A19的摩尔当量比为0.1~10 当量;优选地,0.5~5当量。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1)中,当化合物A19为盐时,先用碱将化合物A19 的盐的溶液调至中性或碱性,再加入手性酸,最后析出化合物A20(即,(S)-2-(哌嗪-2-基)乙腈与手性酸的非对映异构体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碱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二异丙基氨基锂(LDA)、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锂(LiHMDS)、三乙胺(TEA)、 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碱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碱选自:碳酸钠、乙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1)中,当化合物A19为盐时,先用碱将化合物A19 的盐的溶液调至中性或碱性,其中,碱与化合物A19的摩尔当量比为1.0~3.0:1,优选地为1.5~2.0:1,更优选地为1.5~1.8:1。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1)中,反应温度为-50℃至溶剂回流温度,优选反应温度-30℃至100℃,更优选地,反应温度-15℃~50℃,更优选地,反应温度 20℃~50℃,例如25~50℃。
在另一优选例中,化合物A20为(S)-2-(哌嗪-2-基)乙腈盐,其选自(S)-2-(哌嗪-2-基)乙腈的D-酒石酸盐、(S)-2-(哌嗪-2-基)乙腈的D-苹果酸、(S)-2-(哌嗪-2- 基)乙腈的R-(-)-柠苹酸、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手性酸选自:L-酒石酸、D-酒石酸、二苯甲酰-L- 酒石酸、二苯甲酰-D-酒石酸、二对甲苯酰基-L-酒石酸、二对甲苯酰基-D-酒石酸、L-二特戊酰酒石酸、L-苹果酸、D-苹果酸、R-(-)-柠苹酸、S-(+)-柠苹酸、 R-(-)-扁桃酸、S-(+)-扁桃酸、D-(+)-10-樟脑磺酸、L-(-)-10-樟脑磺酸、D-樟脑酸、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手性酸选自:D-酒石酸、D-苹果酸、二苯甲酰-D- 酒石酸、R-(-)-柠苹酸、R-(-)-扁桃酸、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手性酸选自:D-酒石酸、D-苹果酸、R-(-)-柠苹酸、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2)中,化合物A20与氨基保护剂的摩尔当量比 1.0:0.1~10当量,优选地1.0:0.5~5.0,更优选地1.0:1.0~3.0。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2)中,反应温度为-50℃至溶剂回流温度,优选地反应温度为-30℃~100℃,更优选地,反应温度为-5℃~50℃,更优选地,反应温度为20~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2)中,先用碱将化合物A20的盐的溶液调至中性或碱性(例如pH=5-11,优选6-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3)中,反应温度为-20℃至溶剂回流温度,优选地反应温度为-10℃~100℃,更优选地,反应温度为0℃~60℃,更优选地,反应温度为20~25℃。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s3)中,化合物A21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22,其中,所述的酸选自:氯化氢、溴化氢、氟化氢、磷酸、硫酸、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对甲苯磺酸、苯磺酸、樟脑磺酸、草酸、苹果酸、柠檬酸、或其组合;化合物A21与酸的摩尔当量比1.0:0.1~20当量,优选地 1.0:0.5~10.0,更优选地1.0:1.0~5.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加入碱,以得到化合物A22的游离碱。
在另一优选例中,化合物A20或化合物A22的纯度大于95%,优选地,大于 97%,更优选地,大于98%。
在另一优选例中,化合物A20或化合物A22的手性纯度大于95%,优选地,大于97%,更优选地,大于99%。
在另一优选例中,A19为2-(哌嗪-2-基)乙腈或其盐酸盐,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路线一:
(i)在二氯甲烷中,化合物A06与溴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17;
(ii)在惰性溶剂中,碱存在下,45~50℃下,化合物A17与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反应,得到化合物A18;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8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19;
路线二:
(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与溴试剂反应,然后在碱存在下进行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A07;其中,碱的摩尔当量为0.5-5.0当量,优选地为1.0-3.0当量;
(ii’)碱存在下,20-25℃下,化合物A17与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反应,得到化合物A18;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8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19。
在另一优选例中,A19为2-(哌嗪-2-基)乙腈-d2或其盐酸盐、2-(哌嗪-2-基 -5,5,6,6-d4)乙腈或其盐酸盐、2-(哌嗪-2-基-2,3,3,5,5,6,6-d7)乙腈-d2或其盐酸盐,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包括:
路线一:
(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1与与氘代还原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02;
(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2与卤代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03;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3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得到化合物A04;
(i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4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去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05;
路线二:
(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6与溴试剂反应,然后在碱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A07;
(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7与N1,N2-二苄基乙烷-d4-1,2-二胺反应,得到化合物A08;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8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09;
路线三:
(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0与溴试剂进行反应,得到;
(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1与N1,N2-二苄基乙烷-d4-1,2-二胺反应,得到化合物A12;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2与氘代还原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13;
(i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3与卤代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14;
(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4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得到化合物A15;
(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5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16。
在另一优选例中,氘代还原剂为氘代四氢铝锂。
在另一优选例中,卤代试剂为氯化亚砜、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氯氧磷、草酰氯、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各步骤中,惰性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二甲基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石油醚、正庚烷、正己烷、戊烷、环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 N,N-二甲基乙酰胺(DMA)、二甲亚砜(DMSO)、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二醇二甲醚(DME)、乙腈、丙酮、苯、甲苯、氯苯、甲醇、乙醇、叔丁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水、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溴试剂选自:溴素或三溴吡啶鎓盐。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中,还包括减压蒸馏,得到纯化的化合物A07。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或(ii’)中,还包括使用结晶溶剂对化合物A18进行重结晶,得到纯化的化合物A18,其中,结晶溶剂选自:甲醇、乙醇、石油醚、正庚烷、环己烷、正己烷、甲基环己烷、戊烷、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中,惰性溶剂选自:叔丁醇、异丙醇、石油醚、正庚烷、环己烷、正己烷、甲基环己烷、戊烷、或其组合;优选地,惰性溶剂叔丁醇和石油醚(v/v=1:1~6,如1:3)。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中,碱选自: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戊醇钠、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BCO)、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1,5-二氮杂双环[4.3.0]十一碳-7-烯(DBN)、二异丙基氨基锂(LDA)、2,2,6,6-四甲基哌啶锂、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锂(LHMDS)、六甲基二硅基胺基钾(KHMDS)、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碱选自: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戊醇钠、2,2,6,6-四甲基哌啶锂、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锂(LHMDS)、六甲基二硅基胺基钾(KHMDS)、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碱选自: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戊醇钠、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或(ii’)中,惰性溶剂选自: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二氧六环、丙酮、乙腈、石油醚、正庚烷、正己烷、戊烷、环己烷、 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二甲亚砜(DMSO)、 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二醇二甲醚(DME)、苯、甲苯、氯苯、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惰性溶剂选自:甲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 二甲基乙酰胺(DMA)、N-甲基吡咯烷酮(NMP)、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惰性溶剂选自:甲苯、二氯甲烷、乙腈、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或(ii’)中,碱选自: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1-甲基吡咯烷、1-甲基哌啶、二甲基异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吗啉、咪唑、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DMAP)、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DABCO)、1,8- 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1,5-二氮杂双环[4.3.0]十一碳-7-烯(DBN)、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碱选自:碳酸钠、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1-甲基吡咯烷、1-甲基哌啶、二甲基异丙胺、N,N-二异丙基乙胺、N-甲基吗啉、咪唑、吡啶、2-甲基吡啶、2,6-二甲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DMAP)、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碱选自:碳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或(iii’)中,惰性溶剂选自: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二氧六环、丙酮、乙腈、石油醚、正庚烷、正己烷、戊烷、环己烷、 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二甲亚砜(DMSO)、 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二醇二甲醚(DME)、苯、甲苯、氯苯、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惰性溶剂选自:甲苯、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 2-甲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N,N-二甲基乙酰胺(DMA)、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惰性溶剂选自:甲苯、1,2-二氯乙烷、氯仿、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或(iii’)中,反应温度为25~120℃,优选地为 50~110℃,更优选地为70~100℃。
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iii)或(iii’)后还包括加入碱,以得到化合物A19的游离碱。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化合物A2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9与手性酸反应,得到化合物A20;
X1、X2各自独立地为无、有机酸或无机酸;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在另一优选例中,化合物A20为(S)-2-(哌嗪-2-基)乙腈与手性酸的非对映异构体盐,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先用碱将2-(哌嗪-2-基)乙腈盐酸盐(A’19)的溶液调至中性或碱性,再加入手性酸,最后析出(S)-2-(哌嗪-2-基)乙腈与手性酸的非对映异构体盐(A’2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手性酸与化合物A19的摩尔当量比为0.1~10当量;优选地,0.5~5当量。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碱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二异丙基氨基锂(LDA)、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锂(LiHMDS)、三乙胺(TEA)、 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碱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组合;更优选地,所述碱选自:碳酸钠、乙醇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碱与化合物A’19的摩尔当量比为1.0~3.0:1,优选地为 1.5~2.0:1,更优选地为1.5~1.8:1。
在另一优选例中,反应温度为-50℃至溶剂回流温度,优选反应温度-30℃至100℃,更优选地,反应温度-15℃~50℃,更优选地,反应温度20℃~50℃,例如25~50℃。
在另一优选例中,化合物A’20选自(S)-2-(哌嗪-2-基)乙腈的D-酒石酸盐、(S)-2-(哌嗪-2-基)乙腈的D-苹果酸、(S)-2-(哌嗪-2-基)乙腈的R-(-)-柠苹酸、或其组合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A20,其是采用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对映体、非对映体、消旋体,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 或D;限定条件是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不同时为氢。
在另一优选例中,式I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表示R或S构型,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的定义如上所述。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化合物选自: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化合物选自: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开发了一种KRAS G12C抑制剂的中间体,该合成方法成本低、工艺安全环保、无柱层析操作更适合工业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术语
本发明中,“惰性溶剂”是指不与反应底物发生反应的试剂。
中间体
中间体是指半成品,是生产所需要的产品过程中形成的产物。通常,发明人可以从中间体作为起始原料进行产品的生产。因此,筛选合适的中间体可以优化工艺路线,进而达到提高收率,节约时间、成本的目的。
优选地,本发明中间体选自化合物A20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限定条件是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不同时为氢;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0.5≤n≤5,例如n为1-3。
优选地,手性酸为D-酒石酸。
优选地,本发明中间体为并且A’20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的
先用碱将2-(哌嗪-2-基)乙腈盐酸盐(A’19)的溶液调至中性或碱性,再加入手性酸,最后析出(S)-2-(哌嗪-2-基)乙腈与手性酸的非对映异构体盐(A’20);
其中,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0.5≤n≤5,例如n为1-3,手性酸为D-酒石酸。
优选地,本发明中间体选自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盐,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 或D;限定条件是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不同时为氢。
优选地,式(I)化合物的盐可以为HCl盐。
优选地,化合物A20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均可为H。
优选地,R1、R2为D,R3、R4、R5、R6、R7、R8、R9、R10和R11均为H。
优选地,R6、R7、R8和R9为D,R1、R2、R3、R4、R5、R10和R11为H。
优选地,R1、R2、R6、R7、R8和R9为D,R3、R4、R5、R10和R11为H。
优选地,R1、R2、R3、R4、R5、R6、R7、R8和R9为D,R10和R11为H。
优选地,R3、R4、R5、R6、R7、R8和R9为D,R1、R2、R10和R11为H。
优选地,R3、R4、R5为D,R1、R2、R6、R7、R8、R9、R10和R11为H。
优选地,R1、R2、R3、R4、R5为D,R6、R7、R8、R9、R10和R11为H。
优选地,R1、R2、R4、R5、R6、R7、R8和R9为D,R3、R10和R11为H。
化合物A20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中,化合物A20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9与手性酸反应,得到化合物A20;
X1、X2各自独立地为无、有机所或无机酸;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9与手性酸反应,得到化合物A’20;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路线一:
(1)在二氯甲烷中,烯丙基腈与溴素或三溴吡啶鎓盐进行加成反应,得到2,3- 二溴丙腈;
(2)45~50℃下,2,3-二溴丙腈与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关环反应,得到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在该步骤中,可通过重结晶得到纯化的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结晶溶剂选自甲醇、乙醇、石油醚、正庚烷、环己烷、正己烷、甲基环己烷、戊烷、或其组合。
(3)利用氯甲酸-1-氯乙酯脱除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的保护基,得到2-(哌嗪-2-基)乙腈盐酸盐;
路线二:
(1')烯丙基腈与溴素或三溴吡啶鎓盐先加成反应,然后在合适的碱的用量(如乙醇钠)进行消除反应,得到3-溴丙烯腈;其中,碱的摩尔当量为0.5-1.5当量,优选地为1.0-1.1当量;经过优化调整得到的合适的碱的用量,使得该步骤可通过减压蒸馏得到A07的纯品,从而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2')3-溴丙烯腈与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关环反应,得到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在该步骤中,可通过重结晶得到纯化的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结晶溶剂选自甲醇、乙醇、石油醚、正庚烷、环己烷、正己烷、甲基环己烷、戊烷、或其组合;
(3')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脱除苄基保护,得到2-(哌嗪-2-基)乙腈盐酸盐;
或者所述方法还包括
路线三:
(1”’)1,4-二苄基哌嗪-2-甲酸甲酯与氘代四氢铝锂进行还原反应,得到(1,4-二苄基哌嗪-2-基)甲烷-d2-醇;
(2”’)(1,4-二苄基哌嗪-2-基)甲烷-d2-醇进行卤代反应,得到1,4-二苄基-2-(氯甲基-d2)哌嗪;
(3”’)1,4-二苄基-2-(氯甲基-d2)哌嗪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得到2-(1,4-二苄基哌嗪-2-基)乙腈-d2
(4”’)利用氯甲酸-1-氯乙酯脱去2-(1,4-二苄基哌嗪-2-基)乙腈-d2的保护基,得到 2-(哌嗪-2-基)乙腈-d2盐酸盐;
路线四:
(1””)丁-3-烯腈先于溴素或三溴吡啶鎓盐进行加成反应,然后在碱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得到4-溴丁-2-烯腈;
(2””)4-溴丁-2-烯腈与N1,N2-二苄基乙烷-d4-1,2-二胺关环反应得到2-(1,4-二苄基哌嗪-2-基-5,5,6,6-d4)乙腈;
(3””)利用氯甲酸-1-氯乙酯脱除2-(1,4-二苄基哌嗪-2-基-5,5,6,6-d4)乙腈的保护基得到2-(哌嗪-2-基-5,5,6,6-d4)乙腈盐酸盐;
路线五:
(1””’)丙烯酸-d3-甲酯与溴素或三溴吡啶鎓盐进行加成反应得到2,3-二溴丙酸-2,3,3-d3-甲酯;
(2””’)2,3-二溴丙酸-2,3,3-d3-甲酯和N1,N2-二苄基乙烷-d4-1,2-二胺在关环反应得到1,4-二苄基哌嗪-2-甲酸-2,3,3,5,5,6,6-d7-甲酯;
(3””’)1,4-二苄基哌嗪-2-甲酸-2,3,3,5,5,6,6-d7-甲酯与氘代四氢铝锂进行还原反应得到(1,4-二苄基哌嗪-2-yl-2,3,3,5,5,6,6-d7)甲烷-d2-醇;
(4””’)(1,4-二苄基哌嗪-2-yl-2,3,3,5,5,6,6-d7)甲烷-d2-醇与氯化亚砜进行氯代反应得到1,4-二苄基-2-(氯甲基-d2)哌嗪-2,3,3,5,5,6,6-d7
(5””’)1,4-二苄基-2-(氯甲基-d2)哌嗪-2,3,3,5,5,6,6-d7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得到2-(1,4-二苄基哌嗪-2-基-2,3,3,5,5,6,6-d7)乙腈-d2
(6””’)利用氯甲酸-1-氯乙酯脱除2-(1,4-二苄基哌嗪-2-基-2,3,3,5,5,6,6-d7)乙腈 -d2的保护基得到2-(哌嗪-2-基-2,3,3,5,5,6,6-d7)乙腈-d2盐酸盐。
本发明中,各步骤中,各反应物料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反应物的摩尔比可以为5.0-0.5:1(如2:1、3:1、1.5:1或1:1等)。
本发明中,各步骤中,碱可以为有机碱、或无机碱,或其组合,如: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磷酸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二异丙基氨基锂(LDA)、六甲基二硅基氨基锂(LiHMDS)、三乙胺(TEA)、N,N-二异丙基乙胺(DIPEA)、 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或其组合,碱和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0-8.0:1,如2.01:1、3:1、1.5:1或1:1等。
本发明中,各步骤中,反应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物进行选择,例如反应溶剂可以为:乙酸乙酯、乙酸异丙酯、二氯甲烷、 1,2-二氯乙烷、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二甲基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石油醚、正庚烷、正己烷、戊烷、环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 二甲基乙酰胺(DMA)、二甲亚砜(DMSO)、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二醇二甲醚(DME)、苯、甲苯、氯苯、甲醇、乙醇、叔丁醇、异丙醇、正丙醇、正丁醇、水、或其组合;反应温度在-50℃至溶剂回流温度,优选反应温度 -30℃至100℃,特别优选反应温度-15℃至50℃,如45~50℃或20~25℃;反应时间可以为0-48h,优选地0.1-24h,例如10min,1.5h,3h,4h或6h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高效地合成2-(哌嗪-2-基)乙腈或其盐及其衍生物;
2.本发明工艺所采用的起始原料价格便宜、易得;
3.本发明工艺避免使用剧毒试剂引入氰基;
4.本发明工艺避免使用多次柱层析纯化操作;
5.本发明工艺操作简便、易纯化,获得高质量、高纯度的中间体和2-(哌嗪-2- 基)乙腈或其盐及其衍生物;
6.本发明能制备得到高手性纯度的2-(哌嗪-2-基)乙腈或其盐及其衍生物;
7.本发明的新路线较现有方法具有较大优势以及更强的工业化前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重量计算。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者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制备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
在20~25℃下,依次加烯丙基腈(15g,0.15mol,1.0eq)、四氯化碳(100 mL)至三口瓶中。将溴素(47.6g,0.24mol,2.0eq)加入上述三口瓶中,搅拌3小时后,减压浓缩后柱层析得到20.4g的3,4-二溴丁腈,收率60%。依次加3,4- 二溴丁腈(20g,0.09mol,1.0eq)、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24.0g, 0.10mol,1.1eq)、三乙胺(27.3g,0.27mol,3.0eq)、甲苯(100mL)至三口瓶中,调温至110℃,搅拌3小时。减压浓缩后柱层析得到13.7g的标题化合物,纯度95%,收率为50%。
1H NMR(400MHz,CDCl3-d):δ7.40-7.23(m,10H),3.85-3.76(m,1H), 3.54-3.44(m,3H),3.07-2.96(m,1H),2.94-2.84(m,1H),2.68-2.35(m,7H).
实施例2制备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
在20~25℃下,依次加烯丙基腈(15g,0.22mol,1.0eq)、二氯甲烷(60 mL)至三口瓶中。将溴素(37.6g,0.24mol,1.05eq)加入上述三口瓶中,搅拌3小时后,反应液留存待用。依次加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53g,0.22 mol,1.0eq)、三乙胺(50g,0.48mol,2.2eq)、甲苯(100mL)至三口瓶中,再缓慢加入前述留存待用的反应液,调温至45~50℃,搅拌1小时,有固体析出。过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入甲醇(30mL),调温至0~5℃搅拌2小时,析出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47g的标题化合物,纯度97%,收率为70%。
1H NMR(400MHz,CDCl3-d):δ7.40-7.23(m,10H),3.85-3.76(m,1H), 3.54-3.44(m,3H),3.07-2.96(m,1H),2.94-2.84(m,1H),2.68-2.35(m,7H).
实施例3制备3-溴丙烯腈
在20~25℃下,依次加烯丙基腈(15g,0.22mol,1.0eq),叔丁醇(30mL),正庚烷(30mL)至三口瓶中。将溴素(38g,0.24mol,1.05eq)加入上述三口瓶中,再加入叔丁醇钠(23g,0.24mol,1.05eq),搅拌3小时后。过滤,过滤液浓缩,柱层析得到20.9g的标题化合物,纯度95%,收率为65%。
1H NMR(400MHz,CDCl3-d):δ(E),6.79(td,J=7.2,16.0Hz,1H),5.63(d,J =16.0Hz,1H),4.00(dd,J=1.2,6.8Hz,2H);(Z),8=6.66(td,J=8.0,10.8Hz, 1H),5.44(d,J=10.8Hz,1H),4.16(dd,J=0.8,8.0Hz,2H).
实施例4制备3-溴丙烯腈
在20~25℃下,依次加烯丙基腈(150g,2.24mol,1.0eq),叔丁醇(225 mL),石油醚(750mL)至三口瓶中,调温至0~5℃。将溴素(376g,2.35mol, 1.05eq)加入上述三口瓶中,再加入乙醇钠的乙醇溶液(160g,2.35mol,1.05 eq),搅拌1.5小时后。过滤,过滤液浓缩,通过减压蒸馏得到236g的标题化合物,纯度98%,收率为72%。
1H NMR(400MHz,CDCl3-d):δ(E),6.79(td,J=7.2,16.0Hz,1H),5.63(d,J =16.0Hz,1H),4.00(dd,J=1.2,6.8Hz,2H);(Z),8=6.66(td,J=8.0,10.8Hz, 1H),5.44(d,J=10.8Hz,1H),4.16(dd,J=0.8,8.0Hz,2H).
实施例5制备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
在20~25℃下,依次加3-溴丙烯腈(6.0g,41.61mmol,1.0eq)、N1,N2- 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10g,41.61mmol,1.0eq),三乙胺(8.4g,83.21mmol, 2.0eq),甲苯(100mL)至三口瓶中,搅拌16小时后。减压浓缩后柱层析得到6.4g的标题化合物,纯度95%,收率为50%。
1HNMR(400MHz,CDCl3-d):δ7.40-7.23(m,10H),3.85-3.76(m,1H), 3.54-3.44(m,3H),3.07-2.96(m,1H),2.94-2.84(m,1H),2.68-2.35(m,7H).
实施例6制备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
在20~25℃下,依次加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196g,0.82mol,1.0 eq),三乙胺(165g,1.63mol,2.0eq),甲苯(500mL)至三口瓶中,加入 3-溴丙烯腈的甲苯溶液(119g,0.82mol,1.0eq,200mL的甲苯),搅拌16 小时后,析出固体。过滤,滤液减压除去溶剂,再向浓缩物中加入甲醇(200mL),在0~5℃下,搅拌1小时,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200g的标题化合物,纯度97%,收率为80%。
1HNMR(400MHz,CDCl3-d):δ7.40-7.23(m,10H),3.85-3.76(m,1H), 3.54-3.44(m,3H),3.07-2.96(m,1H),2.94-2.84(m,1H),2.68-2.35(m,7H).
实施例7制备2-(哌嗪-2-基)乙腈盐酸盐
在20~25℃下,依次加2-(1,4-二苯甲基哌嗪-2-基)乙腈(100g,0.33mol,1.0eq)、1,2-二氯乙烷(500mL),再缓慢加入1-氯乙基氯化酸酯的1,2-二氯乙烷溶液(283g,1.98mol,6.0eq),调温至90~95℃搅拌24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入甲醇(1.5L),65℃下搅拌2小时,再缓慢加入水(200mL),冷却至室温,析出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48g的标题化合物,收率 74%。
1H NMR(400MHz,D2O):δ4.01-3.96(m,1H),3.81-3.67(m,3H),3.46-3.27 (m,3H),3.09(d,J=6.0HZ,2H).
按照实施例7同样合成方法用N1,N2-二苄基乙烷-d4-1,2-二胺替代N1,N2-二苄基乙烷-1,2-二胺得到以下化合物:
实施例7A 2-(哌嗪-2-基-5,5,6,6-d4)乙腈盐酸盐
LCMS(m/z):130(M+H)+
实施例7B 2-(哌嗪-2-基)乙腈-d2盐酸盐
第一步:(1,4-二苄基哌嗪-2-基)甲烷-d2-醇
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氘代铝锂氢(1.7g,40.6mmol)的四氢呋喃悬浮液中分批加入1,4-二苄基哌嗪-2-甲酸甲酯(3.00g,9.25mmol)。得到的反应液回流反应3hr,然后冷却到0℃,随后依次加入水(1.5mL)、4N NaOH水溶液(1.5mL)和水(4.5mL)。得到的混合物搅拌1hr然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2.76g,定量产率)。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LCMS(m/z):299(M+H)+
第二步:1,4-二苄基-2-(氯甲基-d2)哌嗪
氯化亚砜(1.63mL,22.4mmol)的CCl4(30mL)溶液中缓慢滴加入(1,4- 二苄基哌嗪-2-基)甲烷-d2-醇(2.76g,9.25mmol)的CCl4溶液。得到的混合物在 80℃反应2hr,然后冷却至室温,随后加入冰水(20mL)。水相收集以后用4N NaOH水溶液调节pH至12,然后用氯仿萃取。有机相合并以后减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2.63g,90%产率)。
LCMS(m/z):317(M+H)+
第三步:2-(1,4-二苄基哌嗪-2-基)乙腈-d2
1,4-二苄基-2-(氯甲基-d2)哌嗪(1.71g,0.0054mol)的乙醇(2mL)溶液滴加到回流的KCN(0.46g,0.007mol)的水(2mL)溶液中。得到的混合物在回流反应3hr,然后减压浓缩。残余物溶于氯仿再用水洗涤,有机相分离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残余物用正己烷/乙醚结晶得到目标产物(0.83g,50%产率)。
LCMS(m/z):308(M+H)+
第四步:2-(哌嗪-2-基)乙腈-d2盐酸盐
在20~25℃下,依次加2-(1,4-二苄基哌嗪-2-基)乙腈-d2(0.8g,0.0026mol,1.0eq)、1,2-二氯乙烷(4mL),再缓慢加入1-氯乙基氯化酸酯的1,2-二氯乙烷溶液(2.23g,0.0156mol,6.0eq),调温至90~95℃搅拌24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入甲醇(12mL),65℃下搅拌2小时,再缓慢加入水(1.6mL),冷却至室温,析出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到目标化合物(0.36g,收率70%)。
LCMS(m/z):128(M+H)+
实施例7C 2-(哌嗪-2-基-3,3,5,5,6,6-d6)乙腈-d2盐酸盐
第一步:甲基2,3-二溴丙酸酯-2,3,3-d3
0℃下,液溴(1.74g,11mmol)的DCM(2mL)溶液滴加入丙烯酸-d3甲酯-2,3,3(0.89g,10mmol)的DCM(10mL)溶液。混合物在0℃反应12hr,然后用饱和硫代硫酸钠(1mL)淬灭后用DCM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到目标产物(2.5g,定量收率)。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第二步:甲基1,4-二苄基哌嗪-2-甲酸酯-2,3,3,5,5,6,6-d7
上一步得到的甲基2,3-二溴丙酸酯-2,3,3-d3(2.5g,10mmol)和Et3N(2.9 mL)溶于甲苯(20mL),然后加热到50℃,随后滴加入N1,N2-二苄基乙烷-d4-1,2- 二胺(2.44g,10mmol)。反应液回流反应过夜然后冷却至室温,随后用2N HCl 水溶液萃取。水相分离后用4N NaOH水溶液中和后用EtOAc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过滤。滤液减压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层析得到目标产物(1.66g,50%产率)。
LCMS(m/z):332(M+H)+
第三步至第六步:按照实施例7B同样方法合成以下化合物:
LCMS(m/z):135(M+H)+
实施例8制备(S)-2-(哌嗪-2-基)乙酰腈D-酒石酸盐
在20~25℃下,将2-(哌嗪-2-基)乙酰腈盐酸盐(10g,50.5mmol,1.0eq)溶于水(250mL)中,溶清,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4.0g,101mmol,2.0eq, 250mL的水),搅拌10分钟,再将D-酒石酸(114g,101mmol,2.0eq)的水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调温至25~50℃,自然冷却至0~25℃,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11.6g的标题化合物,以游离的2-(哌嗪-2-基)乙腈计算,拆分的收率为40%,纯度96.0%,手性纯度97%。
实施例9制备(S)-2-(哌嗪-2-基)乙酰腈D-酒石酸盐
在20~25℃下,将2-(哌嗪-2-基)乙酰腈盐酸盐(100g,505mmol,1.0eq)溶于水(250mL)中,溶清,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30g,758mmol,1.5eq, 250mL的水),搅拌10分钟,再将D-酒石酸(114g,758mmol,1.5eq)的水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调温至25~50℃,自然冷却至0~25℃,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89g的标题化合物。取出上述固体(10g),加入水(130mL),调温至25~50℃,缓慢滴入乙醇(130mL),自然冷却至10~25 ℃,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8g的标题化合物,以游离的2-(哌嗪-2-基)乙腈计算,拆分的收率为35%,纯度99.0%,手性纯度99.7%。
1H NMR(400MHz,D2O):δ4.48(s,4H,D-tartatic acid),4.01-3.96(m,1H), 3.81-3.67(m,3H),3.46-3.27(m,3H),3.09(d,J=6.0HZ,2H).
实施例10制备(S)-2-(哌嗪-2-基)乙腈盐酸盐
在20~25℃下,将(S)-2-(哌嗪-2-基)乙腈的D-酒石酸盐(其中含有游离的(S)-2-(哌嗪-2-基)乙腈22g,17.6mmol,1.0eq)加入至水中(20mL),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2mol/L)至反应液pH=9,加入二-叔-丁基二碳酸酯(12g, 53mmol,3.0eq)的四氢呋喃溶液(四氢呋喃20mL),搅拌2小时。加入乙酸乙酯(100mL)萃取,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再加入氯化氢的乙酸乙酯溶液(4mol/L 100mL),搅拌1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加入甲基叔丁醚(100mL),搅拌30分钟,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干燥后得标题化合物(32g),以游离的(S)-2-(哌嗪-2-基)乙腈计算收率为90%,手性纯度99.5%。
1H NMR(400MHz,D2O):δ4.01-3.96(m,1H),3.81-3.67(m,3H),3.46-3.27 (m,3H),3.09(d,J=6.0HZ,2H).
实施例11制备(S)-2-(哌嗪-2-基)乙腈-d2 D-酒石酸盐
在20~25℃下,将2-(哌嗪-2-基)乙腈-d2盐酸盐(5g,25mmol,1.0eq)溶于水(10mL)中,溶清,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1.5g,38mmol,1.5eq,20mL 的水),搅拌10分钟,再将D-酒石酸(7.5g,50mmol,2.0eq)的水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调温至50~80℃,缓慢加入乙醇(20mL),自然冷却至0~25℃,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6.3g的标题化合物。取出上述固体(5g),加入水(25mL),调温至80~85℃,缓慢滴入乙醇(25mL),自然冷却至20~25℃,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4.8g的标题化合物,以游离的2-(哌嗪-2-基)乙腈-d2计算,拆分的收率为27%,手性纯度99.5%。
1H NMR(400MHz,D2O):δ4.48(s,10H,D-tartatic acid),4.01-3.96(m,1H), 3.81-3.67(m,3H),3.46-3.27(m,3H).
实施例12制备2-(哌嗪-2-基-5,5,6,6-d4)乙腈D-酒石酸盐
在20~25℃下,将2-(哌嗪-2-基-5,5,6,6-d4)乙腈盐酸盐(5g,25mmol,1.0eq)溶于水(10mL)中,溶清,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1.5g,38mmol,1.5eq,20 mL的水),搅拌10分钟,再将D-酒石酸(7.5g,5mmol,2.0eq)的水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调温至30~50℃,自然冷却至0~25℃,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6.4g的标题化合物。取出上述固体(5g),加入水(25mL),调温至30~60℃,自然冷却至0~25℃,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5g的标题化合物,以游离的2-(哌嗪-2-基-5,5,6,6-d4)乙腈计算,拆分的收率为28%,手性纯度99.5%。
实施例13制备2-(哌嗪-2-基-2,3,3,5,5,6,6-d7)乙腈-d2 D-酒石酸盐
在20~25℃下,将2-(哌嗪-2-基-2,3,3,5,5,6,6-d7)乙腈-d2盐酸盐(5g,24mmol,1.0eq)溶于水(10mL)中,溶清,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1.4g,36mmol,1.5 eq,20mL的水),搅拌10分钟,再将D-酒石酸(72g,5mmol,2.0eq)加入上述溶液中,调温至80~85℃,缓慢加入乙醇(20mL),自然冷却至20~25℃,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后得6.4g的标题化合物。取出上述固体(5g),加入水(25mL),调温至80~85℃,缓慢滴入乙醇(25mL),自然冷却至20~25℃,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取出滤饼,干燥至恒重得5g的标题化合物,以游离的2-(哌嗪-2-基-2,3,3,5,5,6,6-d7)乙腈-d2计算,拆分的收率为27%,手性纯度99.5%。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化合物A22或其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9与手性酸反应,得到化合物A20;
s2)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20与氨基保护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21;
s3)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21脱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22或其盐;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
X1、X2、X3和X4各自独立地为无、或有机酸或无机酸;
P1和P2各自独立地为氨基保护基;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均为H。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P1和P2各自独立地为叔丁氧羰基、苄氧羰基、苄基、三苯甲基、芴甲氧羰基、烯丙氧羰基、三氟乙酰基、苯磺酰基、对甲苯磺酰基、乙酰基、特戊酰基、4-甲氧基苄基、2,4-二甲氧基苄基、邻(对)硝基苯磺酰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19为2-(哌嗪-2-基)乙腈或其盐酸盐,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路线一:
(i)在二氯甲烷中,化合物A06与溴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17;
(ii)在惰性溶剂中,碱存在下,45~50℃下,化合物A17与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反应,得到化合物A18;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8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19;
路线二:
(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与溴试剂反应,然后在碱存在下进行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A07;其中,碱的摩尔当量为0.5-5.0当量,优选地为1.0-3.0当量;
(ii’)碱存在下,20-25℃下,化合物A17与N1,N2-二苯甲基乙烷-1,2-二胺反应,得到化合物A18;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8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19为2-(哌嗪-2-基)乙腈-d2或其盐酸盐、2-(哌嗪-2-基-5,5,6,6-d4)乙腈或其盐酸盐、2-(哌嗪-2-基-2,3,3,5,5,6,6-d7)乙腈-d2或其盐酸盐,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包括:
路线一:
(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1与与氘代还原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02;
(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2与卤代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03;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3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得到化合物A04;
(i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4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去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05;
路线二:
(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6与溴试剂反应,然后在碱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得到化合物A07;
(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7与N1,N2-二苄基乙烷-d4-1,2-二胺反应,得到化合物A08;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08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09;
路线三:
(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0与溴试剂进行反应,得到;
(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1与N1,N2-二苄基乙烷-d4-1,2-二胺反应,得到化合物A12;
(iii””)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2与氘代还原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13;
(i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3与卤代试剂反应,得到化合物A14;
(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4与氰化钠或氰化钾反应,得到化合物A15;
(v””)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5在氯甲酸-1-氯乙酯存在下,脱除保护基,得到化合物A16。
6.一种制备化合物A2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在惰性溶剂中,化合物A19与手性酸反应,得到化合物A20;
X1、X2各自独立地为无、有机酸或无机酸;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A20为(S)-2-(哌嗪-2-基)乙腈与手性酸的非对映异构体盐,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先用碱将2-(哌嗪-2-基)乙腈盐酸盐(A’19)的溶液调至中性或碱性,再加入手性酸,最后析出(S)-2-(哌嗪-2-基)乙腈与手性酸的非对映异构体盐(A’20)。
8.一种化合物A20,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是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
0<n≤10,优选地,0<n≤8,更优选地,n为0.5≤n≤5。
9.一种式I所示的化合物的或其对映异构体或其盐,
其中,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各自独立地为H或D;限定条件是R1、R2、R3、R4、R5、R6、R7、R8、R9、R10和R11不同时为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合物或其对映异构体或其盐,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选自:
CN202210593523.6A 2022-05-27 2022-05-27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17164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3523.6A CN117164526A (zh) 2022-05-27 2022-05-27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CT/CN2023/095358 WO2023226900A1 (zh) 2022-05-27 2023-05-19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3523.6A CN117164526A (zh) 2022-05-27 2022-05-27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4526A true CN117164526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18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3523.6A Pending CN117164526A (zh) 2022-05-27 2022-05-27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64526A (zh)
WO (1) WO20232269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64365A1 (en) * 2002-09-05 2004-03-29 Toray Fine Chemicals Co, .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xycarbonyl-substituted piperazine derivative
AU2008225014B2 (en) * 2007-03-15 2014-12-11 Protocell Therapeutics, Inc. Dibenzo(b,f)(1,4)oxazapine compounds
AU2018369759B2 (en) * 2017-11-15 2022-11-24 Array Biopharma Inc. KRas G12C inhibitors
CN113087700B (zh) * 2020-01-08 2023-03-14 苏州亚盛药业有限公司 螺环四氢喹唑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6900A1 (zh)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23566B2 (ja) ジヒドロピリド環化合物の結晶形、製造方法および中間体
CN100387581C (zh) 制备唑烷酮的方法
CN108718527B (zh) 用于制备化合物的方法
JP7287978B2 (ja) 二つの4-{[(2s)-2-{4-[5-クロロ-2-(1h-1,2,3-トリアゾール-1-イル)フェニル]-5-メトキシ-2-オキソピリジン-1(2h)-イル}ブタノイル]アミノ}-2-フルオロベンズアミド誘導体の調製方法
JP5863789B2 (ja) ピラゾール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TWI438188B (zh) 用於合成醫藥品之中間化合物的製造方法
CN111592467A (zh) 尼拉帕尼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和尼拉帕尼的合成方法
US11760723B2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 DON prodrug from L-pyroglutamic acid
WO2018082441A1 (zh) 4-亚甲基哌啶或其酸加成盐的制备方法
JP6985179B2 (ja) プロリンア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IL200323A (en) Synthesis of 1-glyt inhibitors
CN117164526A (zh) 2-(哌嗪-2-基)乙腈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017101B2 (ja) 不斉四置換炭素原子含有化合物の製法
JP2014240399A (ja) イソキノリン誘導体又はその塩の新規製造方法
JP4181233B2 (ja) ピロリジン−2,4−ジオン誘導体の製法
JP7279134B2 (ja) プロリンア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US6531594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1H-3-aminopyrrolidine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CN113121414B (zh) 一种曲格列汀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CN113620869B (zh) 一种贝曲西班的制备方法
JP2012254991A (ja) テトラ置換−5−アザスピロ[2.4]へプタン誘導体の製法およびその光学活性中間体
CN117466796A (zh) 一种((2R,7aS)-2-氟六氢-1H-吡咯嗪-7a-基)甲醇的制备方法
JP2002316977A (ja) 光学活性1h−3−アミノピロリジン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23100917A (ja) プロリンアミ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4180366B2 (ja) 抗菌性化合物製造用原料化合物の製法およびその中間体
CN114466845A (zh) 制备5-(4-((2s,5s)-5-(4-氯苄基)-2-甲基吗啉代)哌啶-1-基)-1h-1,2,4-三唑-3-胺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