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45672A -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45672A
CN117145672A CN202311102071.8A CN202311102071A CN117145672A CN 117145672 A CN117145672 A CN 117145672A CN 202311102071 A CN202311102071 A CN 202311102071A CN 117145672 A CN117145672 A CN 117145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sitive
negative
vehicle
recharge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20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纳森·里维斯·努克
威廉·奈特·努克
詹姆斯·理查德·斯坦菲尔德
德里克·迈克尔·昂德希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co Co
Original Assignee
Noco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18/03490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45812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18/03502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45813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18/04091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45879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18/04247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60027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18/04954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60135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Noco Co filed Critical Noco Co
Publication of CN117145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45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12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mobile, e.g. portable, starting s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02J1/122Provisions for temporary connection of DC sources of essentially the same voltage, e.g. jumpstart cab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62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means, e.g. battery
    • F02N11/0866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means, e.g. battery comprising several power sources, e.g. battery and capacitor or two batt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7Details of the switching means in starting circuits, e.g. relays or electronic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025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10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9/14Operating parts, e.g. turn kno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6Indicators for switching condition, e.g. "on" or "off"
    • H01H9/161Indicators for switching condition, e.g. "on" or "off" comprising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8Distinguishing marks on switches, e.g. for indicating switch location in the dark; Adaptation of switches to receive distinguishing marks
    • H01H9/181Distinguishing marks on switches, e.g. for indicating switch location in the dark; Adaptation of switches to receive distinguishing marks using a programmable display, e.g. LED or LC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provisions for charg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battery or load disconnect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14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starters with external current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2011/0881Components of the circuit not provided for by previous group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便于对已放电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或设备引擎。预处理在预处理期间增加了到已放电电池的操作电压。

Description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 装置
相关申请
本PCT申请要求以下各案的优先权:2018年9月20日提交的PCT/US2018/051964;2018年9月19日提交的PCT/US18/51655;2018年9月13日提交的PCT/US18/50904;2018年9月5日提交的PCT/US18/49548;2018年7月17日提交的PCT/US2018/042474;2018年7月5日提交的PCT/US2018/040919;2018年5月30日提交的PCT/US2018/035029;2018年5月29日提交的PCT/US2018/034902;2018年3月2日提交的第62/637,615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10月6日提交的第62/569,355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10月6日提交的第62/569,243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10月6日提交的第62/568,967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10月5日提交的第62/568,537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10月4日提交的第62/568,044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10月3日提交的第62/567,479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9月25日提交的第62/562,713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9月22日提交的第62/561,850号美国临时申请;2017年9月22日提交的第62/561,751号美国临时申请,其全文均特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针对一种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例如,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是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被配置用于跨接启动汽车、重型设备、商用车辆、商用设备、卡车、公共汽车、商用卡车、前端装载机、推土机、反铲挖土机、挖掘机、压路机、叉车、专用商用设备、伐木设备、飞机、喷气式飞机以及其他电池启动的车辆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用于诸如跨接启动汽车等轻型应用的电池跨接启动器。这些轻型跨接启动器具有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能够连接到耗尽(即,弱)或已放电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电池电缆。
此外,存在使用常规铅酸电池的重型电池跨接启动器。这些跨接启动器的重量非常重(例如,数百磅),并且这些跨接启动器尺寸大,需要(例如)使用叉车来移动。当前的重型电池跨接启动器以任何方式都不是便携式的。
因此,需要一种重量和尺寸显著减小的便携式重型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来代替常规的重型电池跨接启动器。
此外,需要一种便携式重型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具有可拆卸的正极和负极重型电缆。
另外,需要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具有主开关背光系统以帮助用户观察控制开关的可选择位置,从而在日光、阳光、弱光和黑暗中选择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特定操作模式。
此外,需要一种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具有12V操作模式和24V操作模式。
另外,需要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具有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或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
此外,需要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具有跳步充电系统。
另外,需要一种具有导电框架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例如,用于将尽可能多的电力从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电池传导到正被跨接充电的耗尽或已放电电池的高导电刚性框架。
此外,需要一种包括改进的电池组件(例如锂离子电池组件)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此外,需要一种具有改进的耗尽或已放电电池检测系统的重型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另外,需要一种具有改进的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便于对耗尽或已放电电池进行跨接充电或者对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的车辆或设备进行跨接启动。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上述所需特征可用于或应用于在第9,007,015号美国专利中公开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全文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文中。第9,007,015号美国专利大体涉及用于跨接启动电池耗尽或已放电车辆的装置。现有技术设备已知,其或者提供一对电气连接器电缆,用于将另一辆车的充满电的电池连接到电池无电的车辆的引擎启动电路,.或者提供包括充满电的电池的便携式升压器设备,充满电的电池可通过一对电缆与车辆的引擎启动器电路连接。
当跨接端子或电缆夹无意中彼此接触,而另一端连接到充电电池时,或当正负极端子连接到待跨接车辆中的相反极性端子时,出现了现有技术的问题,从而引起短路,导致电池的打火和电势损坏和/或人身伤害。
现有技术中已经进行了多种尝试来消除这些问题。2001年4月3日公告的第6,212,054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极性敏感的电池升压器包,并且在提供用于电流流动的路径之前可以检测正确和不正确的连接。该设备使用由控制电路定向的连接到光学耦合器的一组LED。控制电路控制控制电源电流路径的电磁线圈总成。只有在升压器电缆夹连接件的接触点已正确设置的情况下,控制电路才会使电源电流流过电磁线圈总成。
2003年10月14日公告的第6,632、103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升压器电缆,该电缆连接有两对夹子,其中两对夹子分别附接在两个电池上,以将电力从一个电池传输到另一个电池。自适应升压器电缆包括连接到每个夹子的极性检测单元、都设置在两对夹子之间的开关单元和电流检测单元。在极性检测单元感测到每个夹子的极性之后,开关单元在两个电池之间生成适当的连接。因此,基于极性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正确连接两个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端子。
2013年7月23日公告的第8,493,021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置,该装置监测要跨接启动的车辆电池的电压和由跨接启动器电池传输的电流,以确定是否建立了正确的连接并提供故障监测。只有检测到正确的极性,系统才能工作。监测电压以确定开路、导电夹断开、分路电缆故障和电磁线圈故障情况。监测通过分路电缆的电流,以确定是否存在电池爆炸风险,以及是否存在呈现可能导致火灾的过热状态的过量电流状态。该系统包括内部电池,为要跨接启动的车辆的电池提供电力。一旦车辆启动,该装置将自动与车辆电池断开电气连接。
1993年2月23日公告的第5,189,359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跨接器电缆装置,其具有两个用于产生参考电压的桥式整流器、用于根据四个端子中的每个端子处的电压与参考电压的比较来确定要连接哪些端子的四输入解码器,以及用于根据解码器的确定来实现正确连接的一对继电器。不会进行连接,除非每个电池只有一个端子的电压高于参考电压,指示“正极”端子,并且一个端子的电压低于参考电压,指示“负极”端子,因此,可以连接两个高压端子,也可以连接两个低压端子。一旦合适的继电器装置关闭,电流就会流动。继电器装置优选地是与光电二极管串联阵列组合的MOSFET,当解码器输出使LED发光时光电二极管串联阵列产生MOSFET栅极闭合电位。
1998年8月18日公告的第5,795,182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组极性独立的电池跨接器电缆,用于将第一电池跨接到第二电池。该装置包括相对极性检测器,用于检测两个电池是交叉配置还是并联配置。三位大电流容量横杆枢轴开关响应于相对极性检测器,用于自动将两个电池的正极端子连接在一起,并将两个电池的负极端子连接在一起,而不管检测到的配置是交叉的还是平行的,以及潜流检测器和延迟电路,用于在装置与电池中的一个断开后将装置恢复到其就绪和未连接状态。横杆枢轴开关包括两对触点和枢轴臂,枢轴臂绕两个分离点转动,以确保触点对之间的完全电接触。该发明还可用于生产可连接至电池的电池充电器,而不考虑电池的极性。
2001年7月17日公告的第6,262492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跨接器电缆,用于将有效电源精确地耦合到失效或未充电的电池,其包括通过两个电流导体对连接到电源和电池的继电器开关电路。第一和第二电压极性识别电路通过各自的电压导体对分别连接到电源和电池,以识别电源和电池的极性。逻辑识别电路根据电源和电池的极性产生控制信号,由来自逻辑识别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的驱动电路驱动继电器开关电路,使电源的两极能够准确地耦合到电池的两极。
1997年6月3日公告的第5,635,817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辆电池充电装置,其包括控制外壳,该控制外壳具有包括限流装置的电缆,以防止超过约40至60安培的预定最大充电电流。控制外壳包括极性检测装置,用于验证两个电池端子连接的极性是否正确,以及如果极性不正确,则断开两个电池的电气连接。
2012年6月12日公告的第8,199,024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压连接系统中的安全电路,该电路使两个低压系统断开,直到确定进行连接是安全的。当安全电路确定不存在不安全状况并且连接两个低压系统是安全的时,安全电路可以通过“软启动”连接两个系统,该“软启动”在一段时间内提供两个系统之间的连接,以减少或防止一个或多个低压系统上的感应电压峰。当低压系统中的一个具有并入其的完全已放电电池时,使用一种方法来检测低压系统之间连接的适当极性。通过将一个或多个测试电流穿过已放电电池并确定是否观察到相应的电压升高来确定已放电电池的极性。
1998年8月1日公告的第5,793,185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跨接启动器,该启动器具有控制部件和电路,以防止过充和与电池的不正确连接。
虽然现有技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如上所述,但每一种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在复杂性、成本或潜在故障方面都存在其他缺点。因此,本领域需要对车辆跨接启动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改进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改进的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重型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重型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电池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连接到或可连接到正极和负极电池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连接到或可电连接到正极和负极电池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组成,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组成,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连接到或可连接到正极和负极电池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锂离子电池(“Li离子”)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锂离子电池(“Li离子”)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或高电流容量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锂离子电池(“Li离子”)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两个或更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两个或更多个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两个或更多个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或高电流容量框架的两个或更多个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至少部分包围一个或多个电池的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刚性框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包围一个或多个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被配置为完全包围一个或多个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被配置为完全包围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包围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包围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被配置为完全包围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组成,所述框架被配置为完全包围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刚性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框架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框架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导体,诸如导电金属板、棒、条和/或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导体,诸如导电铜(Cu)板、棒、条和/或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的一个或多个电池组成,所述高导电刚性框架包括一个或多个刚性导体,诸如导电铜(Cu)板、棒、条和/或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组合的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可拆卸地连接到阴凸轮锁端部的阳凸轮锁端部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其中连接布置被配置为当阳凸轮锁端部在阴凸轮锁装置内旋转时拧紧。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其中阳凸轮锁装置和阴凸轮锁由高导电材料制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其中阳凸轮锁装置和阴凸轮锁由高导电材料制成,其中阳凸轮锁端部包括具有齿状物的销,并且阴凸轮锁端部包括设置有狭槽的插口,其中插口被配置为容纳阳凸轮锁端部的销和齿状物。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其中阳凸轮锁装置和阴凸轮锁由高导电材料制成,其中阳凸轮锁端部包括具有齿状物的销,并且阴凸轮锁端部包括设置有狭槽的插口,其中插口被配置为容纳阳凸轮锁端部的销和齿状物,其中阴凸轮锁端部的插口设置有内螺纹以用于与阳凸轮锁端部的齿状物协作。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其中阳凸轮锁装置和阴凸轮锁由高导电材料制成,其中阳凸轮锁端部包括具有齿状物的销,并且阴凸轮锁端部包括设置有狭槽的插口,其中插口被配置为容纳阳凸轮锁端部的销和齿状物,其中阴凸轮锁端部的插口设置有内螺纹以用于与阳凸轮锁端部的齿状物协作,其中阳凸轮锁端部包括端面部分,并且阴凸轮锁端部包括端面部分,其中当凸轮锁连接装置完全拧紧时,端面部分彼此啮合。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还包括装配在阳凸轮锁端部上方的橡胶模制盖子和装配在阴凸轮锁端部上方的另一橡胶模制盖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还包括装配在阳凸轮锁端部上方的橡胶模制盖子和装配在阴凸轮锁端部上方的另一橡胶模制盖子,其中阴凸轮锁端部设置有外螺纹部分和用于将橡胶模制盖子固定在阴凸轮锁端部上的螺母。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还包括装配在阳凸轮锁端部上方的橡胶模制盖子和装配在阴凸轮锁端部上方的另一橡胶模制盖子,其中阳凸轮锁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向外延伸的突起,其与橡胶模制盖子中的一个或多个内狭槽协作。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其中阳凸轮锁装置和阴凸轮锁由高导电材料制成,其中阳凸轮锁端部包括具有齿状物的销,并且阴凸轮锁端部包括设置有狭槽的插口,其中插口被配置为容纳阳凸轮锁端部的销和齿状物,其中所述狭槽设置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用作用于阴凸轮锁端部的销的齿状物的止挡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还包括连接到阳凸轮锁端部的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还包括连接到阳凸轮锁端部的电缆,其中所述电缆是电池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还包括连接到阳凸轮锁端部的电缆,其中所述电缆是电池电缆,包括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中阴凸轮锁端部连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还包括连接到阳凸轮锁端部的电缆,其中所述电缆是电池电缆,包括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中阴凸轮锁端部连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中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包括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池的高导电刚性框架,并且其中阴凸轮锁连接到高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高导电凸轮锁电连接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高导电阳凸轮锁端部;高导电阴凸轮锁端部;以及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之间的高导电连接布置,其用于当耦接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传导电力,还包括连接到阳凸轮锁端部的电缆,其中所述电缆是电池电缆,包括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中阴凸轮锁端部连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中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包括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池的高导电刚性框架,并且其中阴凸轮锁连接到高导电框架,其中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包括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池的高导电刚性框架,并且其中阴凸轮锁连接到高导电框架,其中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包括具有正极电池夹的正极电池电缆,正极电池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以及具有负极电池夹的负极电池电缆,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改进电控开关。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一起使用的改进电控开关。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组合的改进电控开关。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改进电控开关,其具有设置有背光的控制旋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其中控制旋钮包括遮光不透明部分和被配置为用作光窗的透明部分或透视部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印刷电路板,背光灯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LED)。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其中电子装置是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其中跨接启动装置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池;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缆,正极电缆连接到电池;以及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其中跨接启动装置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一12V电池;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二12V电池;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缆,正极电缆连接到电池;以及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其中控制开关延伸穿过盖子,控制开关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控制旋钮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操作位置与24V操作位置之间旋转,控制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其中跨接启动装置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一12V电池;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二12V电池;高导电刚性框架,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背光LED,用于点亮控制旋钮的透明部分或透视部分,背光LED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缆,正极电缆连接到电池;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以及设置在盖子内的印刷电路板,其中控制开关延伸穿过盖子,控制开关电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控制旋钮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操作位置与24V操作位置之间旋转,控制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其中系统被配置为当系统打开时点亮背光灯。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旋钮后面的界面。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旋钮后面的界面,其中界面包括薄膜标签。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旋钮后面的界面,其中界面包括薄膜标签,其中界面包括一个或多个背光指示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旋钮后面的界面,其中界面包括薄膜标签,其中界面包括一个或多个背光指示器,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背光指示器被配置用于选择性地显示装置的电压操作模式。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旋钮后面的界面,其中界面包括薄膜标签,其中界面包括一个或多个背光指示器,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背光指示器被配置用于可变地显示装置的实时操作电压。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旋钮后面的界面,其中界面包括薄膜标签,其中界面包括一个或多个背光指示器,并且其中一个或多个背光指示器被配置用于当装置打开时点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其中跨接启动装置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池;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缆,正极电缆连接到电池;以及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其中电池是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其中跨接启动装置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池;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缆,正极电缆连接到电池;以及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其中电池是Li离子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电子装置是电池跨接充电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一12V电池;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二12V电池;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缆,正极电缆连接到电池;以及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其中控制开关延伸穿过盖子,控制开关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控制旋钮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操作位置与24V操作位置之间旋转,控制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还包括高导电刚性框架,其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控制开关,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电子装置是电池跨接充电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一12V电池;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二12V电池;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缆,正极电缆连接到电池;以及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其中控制开关延伸穿过盖子,控制开关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控制旋钮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操作位置与24V操作位置之间旋转,控制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还包括高导电刚性框架,其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控制开关,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并且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旋钮与装置的盖子之间的界面。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控开关背光系统,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具有控制旋钮的电控开关,控制旋钮具有光窗;以及定位于控制旋钮后面的背光灯,用于当背光灯打开时点亮控制开关的光窗,还包括电子装置,控制开关安装在电子装置上,电子装置是电池跨接充电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一12V电池;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二12V电池;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缆,正极电缆连接到电池;以及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缆,负极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其中控制开关延伸穿过盖子,控制开关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控制旋钮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操作位置与24V操作位置之间旋转,控制开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还包括高导电刚性框架,其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控制开关,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并且还包括设置在控制旋钮与装置的盖子之间的界面,其中界面包括12V背光指示器和24V背光指示器,装置被配置为当通过旋转控制开关的控制旋钮来选择12V或24V操作模式时选择性地打开12V背光指示器或24V背光指示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并且其中界面设置有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其各自分别位于不同位置,以指示装置的不同操作模式,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被配置为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选择性地点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其中界面设置有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其各自分别位于不同位置,以指示装置的不同操作模式,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被配置为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选择性地点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分别由位于不同位置的穿过显示器的至少两个光窗提供,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选择性地点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其中界面设置有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其各自分别位于不同位置,以指示装置的不同操作模式,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被配置为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选择性地点亮,其中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分别由位于不同位置的穿过显示器的至少两个光窗提供,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选择性地点亮,并且其中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中的一者是用于指示装置的12伏操作模式的符号12V且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中的另一者是用于指示装置的24伏操作模式的符号24V。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其中界面包括位于界面的背侧上或附近的印刷电路板,界面具有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灯。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其中界面包括位于界面的背侧上或附近的印刷电路板,界面具有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灯,并且其中至少两个背光灯是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LED)。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并且其中控制旋钮包括遮光不透明部分,所述遮光不透明部分具有被配置为用作光窗的透明部分或透视部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还包括: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一12V电池;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二12V电池;具有正极导电路径和负极导电路径的高导电框架,当装置正对要充电的电池进行跨接充电时,高导电框架选择性地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具有正极电池夹的正极电池电缆,正极电池电缆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导电路径;以及具有负极电池夹的负极电池电缆,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的负极导电路径,其中控制开关连接到高导电框架以选择性地操作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控制旋钮被配置为在12V操作模式位置与24V操作模式位置之间旋转以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并且其中装置被配置为当装置打开时点亮界面上的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并且其中界面被配置为在装置的操作期间显示装置的实时操作电压。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还包括: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一12V电池;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二12V电池;具有正极导电路径和负极导电路径的高导电框架,当装置正对要充电的电池进行跨接充电时,高导电框架选择性地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具有正极电池夹的正极电池电缆,正极电池电缆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导电路径;以及具有负极电池夹的负极电池电缆,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的负极导电路径,其中控制开关连接到高导电框架以选择性地操作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控制旋钮被配置为在12V操作模式位置与24V操作模式位置之间旋转以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装置,其中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是Li离子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并且其中控制旋钮由不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光窗由控制旋钮中的填充有透光材料的狭槽界定。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并且其中控制旋钮由不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光窗由控制旋钮中的填充有透光材料的狭槽界定,其中所述控制旋钮包括圆形外边缘,并且其中狭槽是从控制旋钮的外边缘向内延伸的径向定向狭槽。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其中控制旋钮由不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光窗由控制旋钮中的填充有透光材料的狭槽界定,其中控制旋钮包括圆形外边缘,其中狭槽是从控制旋钮的外边缘向内延伸的径向定向狭槽,并且其中控制旋钮包括手指抓握突起,并且其中狭槽沿着突起的长度轴延伸。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盖子;设置在盖子内的电源;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位于界面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背光灯,所述背光灯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安装在界面上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安装在电控开关上的控制旋钮,控制旋钮可以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控制旋钮具有光窗,其中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控制旋钮的光窗由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点亮,还包括位于电源与至少两个背光灯之间的电气开关,电气开关被配置为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点亮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改进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组合的改进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其包括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电控开关的微控制器;以及电连接到微控制器的光耦合器,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号以用于指示电控开关的位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其包括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电控开关的微控制器;以及电连接到微控制器的光耦合器,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号以用于指示电控开关的位置,还包括启用电路,启用电路被配置为当系统处于“关”状态时减少寄生电流,其中电路包括当系统处于“开”状态时充当电气开关的晶体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其包括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电控开关的微控制器;以及电连接到微控制器的光耦合器,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号以用于指示电控开关的位置,还包括启用电路,启用电路被配置为当系统处于“关”状态时减少寄生电流,其中电路包括当系统处于“开”状态时充当电气开关的晶体管,其中电路被配置为使得当晶体管“开”时,在电池并联连接时电流从第一电池流到第二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其包括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电控开关的微控制器;以及电连接到微控制器的光耦合器,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号以用于指示电控开关的位置,还包括启用电路,启用电路被配置为当系统处于“关”状态时减少寄生电流,其中电路包括当系统处于“开”状态时充当电气开关的晶体管,其中电路被配置为使得当晶体管“开”时,在电池并联连接时电流从第一电池流到第二电池,其中电路被配置为使得在电池串联连接时没有电流从第一电池流到第二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其包括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电控开关的微控制器;以及电连接到微控制器的光耦合器,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号以用于指示电控开关的位置,其中电路被配置为使得当存在电流流动或没有电流流动时,这允许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号,从而向微控制器指示控制开关处于哪个位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光位置感测开关系统,其包括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电控开关的微控制器;以及电连接到微控制器的光耦合器,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号以用于指示电控开关的位置,其中电路被配置为使得当存在电流流动或没有电流流动时,这允许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提供信号,从而向微控制器指示控制开关处于哪个位置,其中电路被配置为使得相反信号被作为单独输入提供给微控制器,使得微控制器可以确定控制开关何时处于12V位置与24V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双电池二极管桥接系统的电子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双电池二极管桥接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并且其中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容纳通过第一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一二极管通道和容纳通过第二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二二极管通道。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电控开关的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电控开关的导电框架,其中导电框架包括多个导电框架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并且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容纳通过第一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一二极管通道以及容纳通过第二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二二极管通道,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电控开关的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并且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容纳通过第一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一二极管通道以及容纳通过第二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二二极管通道,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电控开关的导电框架,其中导电框架包括多个导电框架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并且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容纳通过第一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一二极管通道以及容纳通过第二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二二极管通道,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电控开关的导电框架,其中导电框架包括多个导电框架构件,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上部框架构件、下部框架构件以及位于上部框架构件与下部框架构件之间并彼此间隔开的中心框架构件,第一二极管通道连接在上部框架构件与中心框架构件之间,第二二极管通道连接在下部框架构件与中心框架构件之间。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并且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容纳通过第一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一二极管通道以及容纳通过第二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二二极管通道,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电控开关的导电框架,其中导电框架包括多个导电框架构件,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上部框架构件、下部框架构件以及位于上部框架构件与下部框架构件之间并彼此间隔开的中心框架构件,第一二极管通道连接在上部框架构件与中心框架构件之间,第二二极管通道连接在下部框架构件与中心框架构件之间,其中中心框架构件连接到正极电池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并且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容纳通过第一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一二极管通道以及容纳通过第二12V电池的电流流动的第二二极管通道,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和电控开关的导电框架,其中导电框架包括多个导电框架构件,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上部框架构件、下部框架构件以及位于上部框架构件与下部框架构件之间并彼此间隔开的中心框架构件,第一二极管通道连接在上部框架构件与中心框架构件之间,第二二极管通道连接在下部框架构件与中心框架构件之间,其中中心框架构件连接到正极电池电缆,其中中心框架构件连接到正极凸轮锁,正极凸轮锁被配置用于将正极电池电缆可释放地连接到正极凸轮锁。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智能开关,智能开关被配置用于仅在检测到正极电池夹和负极电池夹被正确地连接到正被跨接启动的车辆电池的正确极性电池端子时才接通来自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电流流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第一12V电池的负极端子永久地连接到智能开关。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第一12V电池的负极端子永久地连接到智能开关,并且其中第二12V电池的负极端子经由电控开关选择性地连接到智能开关。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第二12V电池的正极端子永久地连接到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或第二12V电池的反向充电,其中第二12V电池的正极端子永久地连接到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并且其中第一12V电池的正极端子经由电控开关选择性地连接到反向充电二极管桥接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便携式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微控制器;以及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具有两个二极管通道,其支持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以在跨接启动车辆之后防止反向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微控制器;以及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具有两个二极管通道,其支持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以在跨接启动车辆之后防止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微控制器;以及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具有两个二极管通道,其支持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以在跨接启动车辆之后防止反向充电,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支持通过第一12V电池的电流的上部二极管通道和支持通过第二12V电池的电流的下部二极管通道。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微控制器;以及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具有两个二极管通道,其支持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以在跨接启动车辆之后防止反向充电,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支持通过第一12V电池的电流的上部二极管通道和支持通过第二12V电池的电流的下部二极管通道,其中上部二极管通道和下部二极管通道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通向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正极输出的条以用于组合来自上部二极管通道和下部二极管通道的电流。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微控制器;以及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具有两个二极管通道,其支持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以在跨接启动车辆之后防止反向充电,其中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其中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包括电连接到上部二极管通道的上部导电条、电连接到下部二极管通道的下部导电条以及位于上部导电条与下部导电条之间并电连接到上部二极管通道和下部二极管通道两者的中心导电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便携式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配置为递增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在充电序列期间保持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接近相同电势。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操作为首先对第一12V电池或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哪个具有最低电压或电荷为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配置为递增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在充电序列期间保持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接近相同电势,其中充电器被操作为首先对第一12V电池或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哪个具有最低电压或电荷为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便携式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配置为以固定电压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配置为以变化电压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配置为以随机电压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配置为以固定电压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其中充电器被配置为以100毫伏(mV)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操作为首先对第一12V电池或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哪个具有最低电压或电荷为准,其中电压充电增量是对第一12V电池或第二12V电池完全充电所需的总电压电荷的一部分或分数。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还包括电连接到充电器的可编程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充电器的操作。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还包括峰值电压切断器以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过度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电连接到导电接线或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导电接线组件或导电框架的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器被配置为以变化电压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其中可编程微控制器被配置为提供充电超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至少具有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以某个充电序列选择性地对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至少具有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以某个充电序列选择性地对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序列是递增充电序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至少具有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以某个充电序列选择性地对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序列是递增充电序列,其中递增充电序列以比用于对第一12V电池或第二12V电池完全充电的总充电增量小的增量对第一12V电池或第二12V电池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至少具有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以某个充电序列选择性地对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序列是第一12V电池与第二12V电池之间的来回充电序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至少具有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以某个充电序列选择性地对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序列包括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中的同一电池进行两次或更多次连续充电,之后轮到另一个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至少具有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以某个充电序列选择性地对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电,其中所述序列是编程序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至少具有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以某个充电序列选择性地对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序列包括一个或多个充电暂停。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至少具有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的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以某个充电序列选择性地对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充电,其中所述序列是编程序列,其中充电时间增量、电压增加量和充电速率都可以在编程序列中调整。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跳步充电器被配置为递增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在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期间保持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接近相同电势。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跳步充电器被操作为首先对第一12V电池或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哪个具有最低电压或电荷为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跳步充电器被配置为以固定电压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跳步充电器被配置为以变化电压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跳步充电器被配置为以随机电压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跳步充电器被配置为以100毫伏(mV)增量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递增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电压充电增量是对第一12V电池或第二12V电池完全充电所需的总电压电荷的一部分或分数。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还包括电连接到跳步充电器的可编程微控制器,用于控制跳步充电器的操作。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及电连接到跳步充电器的可编程微控制器,用于控制跳步充电器的操作,其中可编程微控制器被配置为提供充电超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以及峰值电压切断器,以防止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过度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序列是第一12V电池与第二12V电池之间的来回充电序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序列是第一12V电池与第二12V电池之间的来回充电序列,并且其中充电序列包括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中的同一电池进行两次或更多次连续充电,之后轮到另一个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序列包括一个或多个充电暂停。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跳步充电器,充电器被配置用于顺序地对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充电,其中充电时间增量、电压增加量和充电速率都能够在编程序列中调整。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高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与电子装置的电池组件或其一部分一起使用的高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高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组合的高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用于将电池连接到正极和负极电缆的高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包括或由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还包括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是半刚性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是刚性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是三维(3D)框架结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包括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其中至少一个导电框架构件包括通孔。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包括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其中至少一个导电框架构件包括位于至少一个导电框架构件的一个或多个端部的至少一个通孔。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包括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其中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一个通孔,其中至少一个通孔位于高导电框架构件的一端,其中相邻的高导电框架构件使用高导电螺栓和螺母紧固件紧固在一起。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包括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其中至少一个框架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具有通孔的扁平端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包括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其中至少一个导电框架构件包括通孔,其中至少一个框架构件在至少一端上设置有环形通孔。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便携式跨接启动装置的其他电气部件螺栓连接到高导电框架上。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还包括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其中控制开关螺栓连接到高导电框架上。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12V电池;第二12V电池;以及连接到第一12V电池和第二12V电池的高导电框架,其中高导电框架包括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其中高导电框架构件由扁平金属原材料制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电框架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电框架构件,并且其中导电框架构件是选自导电条、板、棒和管的一者或多者。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电框架构件,并且其中导电框架构件是沿着导电框架构件的长度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的扁平导电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电框架构件,并且其中导电框架构件位于可再充电电池的侧面附近。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电框架构件,其中导电框架构件位于可再充电电池的侧面附近,并且其中导电框架至少部分地包围可再充电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导电框架构件,并且其中导电框架构件各自设置有位于相应框架构件的至少一端中的通孔,用于容纳用于将导电框架构件连接在一起或将相应框架构件连接到电气部件的紧固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正极导电框架连接到用于可拆卸地连接正极电缆的正极凸轮锁,并且负极导电框架连接到用于可拆卸地连接负极电缆的负极凸轮锁。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可再充电电池是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可再充电电池是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条,并且其中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长度横向定向。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可再充电电池是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条,其中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长度横向定向,并且其中导电条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宽度来说更宽并且各自从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的一侧突出。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其中可再充电电池是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条,并且其中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各自设置有用于与导电框架连接的通孔。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还包括连接在负极导体条与负极电缆之间的开关,用于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选择性地将负极导体条电连接到负极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还包括连接在负极导体条与负极电缆之间的开关,用于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操作期间选择性地将负极导体条电连接到负极电缆,其中所述开关是智能开关,用于仅在检测到正极电池夹和负极电池夹正确地连接到正被跨接启动的车辆电池的正确极性端子(即,正极电池夹连接到正极车辆电池端子并且负极电池夹连接到负极车辆电池端子)时才将负极导体条电连接到负极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导电框架,其包括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的正极端子的正极导电框架和一端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的负极端子的负极导电框架;正极凸轮锁,其连接到正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负极凸轮锁,其连接到负极导电框架的相对端部;正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可移除地连接到正极凸轮锁;负极电池电缆,其一端可移除地连接到负极凸轮锁;正极电池夹,其连接到正极电缆的相对端部;以及负极电池夹,其连接到负极电缆的相对端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电池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诸如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组合的电池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正极高导电构件和负极高导电构件均分别相对于正极箔片和负极箔片的长度横向定向。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正极高导电构件和负极高导电构件均分别相对于正极箔片和负极箔片的长度横向定向,其中高导电构件分别比正极箔片和负极箔片宽。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高导电构件平贴着至少一个电池单元的相对端部定向。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高导电构件设置有通孔以用于使用螺栓和螺母紧固件连接电子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高导电构件由板或条型材料制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正极箔片至少部分地包裹在正极高导电构件周围,并且负极箔片至少部分地包裹在负极高导电构件周围。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正极箔片至少部分地包裹在正极高导电构件周围,并且负极箔片至少部分地包裹在负极高导电构件周围,其中正极箔片和负极箔片分别完全包裹在正极高导电构件和负极高导电构件周围。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正极箔片软焊或焊接到正极高导电构件,并且负极箔片软焊或焊接到负极高导电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是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电子装置(诸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电池组件,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至少一个具有正极箔端和负极箔端的电池单元;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以及连接到正极箔片的正极高导电构件,其中电池组件覆盖有热收缩材料。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电源电路组成,电源电路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以及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电源电路组成,电源电路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以及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导电框架包括从电池组件的正极端子连接器到与正极电池电缆的连接的正极导电路径以及从电池组件的负极端子连接器到与负极电池电缆的连接的负极导电路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长度横向定向。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均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长度横向定向,并且其中导电条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宽度来说更宽并且各自从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的一侧突出。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正极端子连接器是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正极箔端,并且负极端子连接器是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负极箔端。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正极导电条的一侧平贴着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的正极箔端连接,并且负极导电条的一侧平贴着一个或多个电池的负极箔端连接。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正极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条各自设置有通孔以用于与导电框架连接。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正极端子连接器是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正极箔端,并且负极端子连接器是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负极箔端,其中正极箔端至少部分地包裹在正极导电条周围,并且负极箔端至少部分地包裹在负极导电条周围。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正极端子连接器是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正极箔端,并且负极端子连接器是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的负极箔端,其中正极箔端至少部分地包裹在正极导电条周围,并且负极箔端至少部分地包裹在负极导电条周围,其中正极箔端完全包裹在正极导电条周围,并且负极箔端完全包裹在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的负极导电条周围。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正极箔端软焊或焊接到正极导电条,并且负极箔端软焊或焊接到负极导电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是串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元并且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层叠以提供可再充电电池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覆盖有热收缩材料。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导电框架构件。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其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连接到电池组件的导电框架;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正极电池电缆;可连接到高导电框架的负极电池电缆;连接到正极电缆的正极电池夹;以及连接到负极电缆的负极电池夹,其中导电框架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导电框架构件,其中框架构件是沿着多个轴弯曲的导电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在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件,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包括或由某个可再充电电池组件组成,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和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改进的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装置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跨接器电缆的车辆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跨接启动器继续正常操作。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跨接器电缆的车辆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跨接启动器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如果所述电压高于所述阈值,则内部跨接器电池端子通过智能开关继续连接至所述跨接器电缆,而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和内部电池负极端子保持连接至负极跨接器电缆。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跨接器电缆的车辆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跨接启动器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如果感测的所述正向压降低于特定阈值,则所述比较器发出“低”信号,指示由微控制器单元控制的所述跨接启动器逻辑打开智能开关,从负极跨接器电缆断开负极电池端子,从而消除在所述跨接器电缆上施加的内部电池电压,并使电缆端子非激活或者无效。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连接器为正极电池夹,并且所述车辆或设备正极电池端子连接器为负极电池夹。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所述装置还包括智能开关,所述智能开关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连接器为正极电池夹,并且所述车辆或设备正极电池端子连接器为负极电池夹,其中,如果所述电压高于所述阈值,则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继续通过所述智能开关选择性地连接至所述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而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保持连接至所述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还包括微控制器单元,其具有由所述微控制器单元控制的跨接启动装置逻辑。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还包括微控制器单元,其具有由所述微控制器单元控制的跨接启动装置逻辑,并且其中,如果检测到的所述前向电压降低于特定阈值,则所述比较器发出“低”信号,指示由所述微控制器单元控制的所述跨接启动装置逻辑打开所述智能开关,从所述负极电池电缆断开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所述负极电池端子,从而消除在所述正极电池端子连接器和所述负极电池端子连接器上施加的内部电池电压,并使所述正极电池端子连接器和所述负极电池端子连接器非激活或者无效。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沿着所述正极电池电缆连接。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所述智能开关沿着所述负极电池电缆连接。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沿着所述正极电池电缆连接,其中,所述智能开关沿着所述负极电池电缆连接。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跨接器电缆的车辆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跨接启动器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如果感测的所述正向压降低于特定阈值,则所述比较器发出“低”信号,指示由微控制器单元控制的所述跨接启动器逻辑打开智能开关,从负极跨接器电缆断开负极电池端子,从而消除在所述跨接器电缆上施加的内部电池电压,并使电缆端子非激活或者无效,并且其中,高导电框架将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连接到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跨接器电缆的车辆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跨接启动器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如果感测的所述正向压降低于特定阈值,则所述比较器发出“低”信号,指示由微控制器单元控制的所述跨接启动器逻辑打开智能开关,从负极跨接器电缆断开负极电池端子,从而消除在所述跨接器电缆上施加的内部电池电压,并使电缆端子非激活或者无效,其中,高导电框架将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连接到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并且其中,所述高导电框架支撑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高导电框架将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连接至所述智能开关。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并且其中,高导电框架将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连接至所述智能开关,并且其中,所述高导电框架将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连接至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可再充电电池;以及电控开关,电连接至所述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所述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所述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所述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具有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具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正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车辆或设备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正极端子和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正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负极电池电缆,连接至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负极端子;车辆或设备负极端子电池连接器,连接至所述负极电池电缆;以及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与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相关联,用于检测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的前向电压降,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减法器或所述差分放大器的输出馈入比较器,其中,如果在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如果所述电压高于连接至所述正极电池电缆和所述负极电池电缆的所述车辆或设备电池的特定阈值或外部负载,则所述比较器发出“高”信号,允许所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继续正常操作,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可再充电电池;以及电控开关,电连接至所述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所述电控开关具有用于并联连接所述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并联开关位置,所述电控开关具有用于串联连接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的串联开关位置,所述装置还包括高导电框架,其连接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所述第二可再充电电池和所述电控开关,所述高导电框架选择性地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所述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中的一者或两者连接至所述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并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所述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负极端子中的一者或两者连接至所述智能开关。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的模式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的电路组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以及补充电源,用于在已放电车辆电池的预处理阶段期间选择性地或自动地增加工作电压。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以及补充电源,用于在引擎跨接启动之前的已放电车辆电池的预处理阶段期间选择性地或自动地增加工作电压,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其中,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配置成在对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所述预处理阶段期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所述附加电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其中,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配置成在对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所述预处理阶段期间自动地接通和断开所述附加电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其中,所述12V或24V电源为电池或电池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并且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离子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其中,所述12V或24V电源和所述补充电源配置为单个电池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其中,所述12V或24V电源和所述补充电源配置为单独的电池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其中,所述内部电源包括锂离子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其中,所述内部电源包括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多个锂离子电池的电池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其中,所述电源开关包括并联的多个FET。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耦合在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内部电源之间的多个功率二极管,以防止所述内部电源从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的电气系统反向充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配置成检测所述内部电源的温度并向所述微控制器提供温度信号。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电压测量电路,配置成测量所述内部电源的输出电压并向所述微控制器提供电压测量信号。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电压调节器,配置成将所述内部电源的输出电压转换为适合于向所述设备的内部元件提供工作功率的电压电平。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USB输出端口,配置成从所述内部电源向USB可再充电设备提供充电功率。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USB输出端口,配置成从外部电源向所述内部电源提供充电功率。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闪光灯电路,配置成向用户提供光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闪光灯电路,配置成向用户提供光源,其中,所述光源是至少一个LED。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闪光灯电路,配置成向用户提供光源,其中,所述光源是至少一个LED,其中,所述微控制器配置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LED以提供指示紧急情况的视觉警报。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多个视觉指示器,配置成显示所述内部电源的剩余容量状态。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多个视觉指示器,配置成显示所述内部电源的剩余容量状态,其中,所述多个视觉指示器包括提供不同颜色的输出光的多个LED。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视觉指示器,配置成当车辆电池以相反极性连接时警告用户。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单独的视觉指示器,配置成显示所述设备的通电状态,和提供给所述输出端口的功率的跨接启动升压功率状态。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手动超控开关,配置成在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不能够检测车辆电池的存在时激活手动超控模式,以使用户能够将跨接启动功率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手动超控开关,配置成在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不能够检测车辆电池的存在时激活手动超控模式,以使用户能够将跨接启动功率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其中,所述微控制器配置成在激活所述手动超控模式之前检测所述手动超控开关的激活至少预定时间段。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跨接器电缆装置,包括:配置成插入所述输出端口的插头;一对电缆,在其各自一端与所述插头集成,并且在其各自另一端配置成连接到电池的端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跨接器电缆装置,包括:配置成插入所述输出端口的插头;一对电缆,在其各自一端与所述插头集成,并且在其各自另一端配置成连接到电池的端子,其中,所述跨接器电缆装置还包括一对环形端子,所述一对环形端子配置成分别将一对所述电缆在其所述另一端与电池端子和电池端子夹中的一个连接。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12V或24V电源;补充电源,用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的装置,所述设备还包括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并提供输出信号,所述输出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是否与所述输出端口的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正确连接;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开关导通以使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并且,在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信号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不存在、或者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不正确极性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不导通,所述设备还包括跨接器电缆装置,包括:配置成插入所述输出端口的插头;一对电缆,在其各自一端与所述插头集成,并且在其各自另一端配置成连接到电池的端子,其中,所述跨接器电缆装置还包括一对环形端子,所述一对环形端子配置成分别将一对所述电缆在其所述另一端与电池端子和电池端子夹中的一个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端口和所述插头的尺寸设置为使得所述插头将仅在一个特定方向上与所述输出端口匹配。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预处理阶段出现在引擎跨接启动阶段之前。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预处理阶段出现在引擎跨接启动阶段之前,其中,所述引擎跨接启动阶段包括打开引擎的点火开关并用引擎启动器启动所述引擎。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配置成在对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所述预处理阶段期间选择性地接通和断开所述附加电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控制件配置成在对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所述预处理阶段期间自动地接通和断开所述附加电源。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12V或24V电源为电池或电池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并且其中,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锂离子电池。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12V或24V电源和所述补充电源配置为单个电池组。
目前描述的主题针对一种用于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预处理以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方法备,所述方法包括或由以下各项组成:提供12V或24V电源;提供补充电源以增加所述12V或24V电源的电压;将所述附加电源与所述12V或24V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对已放电车辆电池进行升压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将所述设备连接到所述已放电车辆电池上以便跨接启动所述车辆引擎,其中,所述12V或24V电源和所述补充电源配置为单独的电池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用于跨接启动车辆引擎的设备,包括:内部电源;输出端口,具有正极性输出和负极性输出;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存在;反极性传感器,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反极性传感器配置成检测连接在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之间的车辆电池的极性;电源FET开关,连接在所述内部电源和所述输出端口之间;以及微控制器,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车辆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并向所述电源FET开关提供输出信号,以使得响应于来自所述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和所述反极性传感器指示在所述输出端口处车辆电池的存在的信号、以及所述车辆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与所述正极性输出和所述负极性输出的正确极性连接的信号,所述电源FET开关导通以将所述内部电源连接到所述输出端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内部电源是可再充电锂离子电池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跨接器电缆装置,其具有:插头,配置成插入具有内部电源的手持式电池充电器升压器装置的输出端口;一对电缆,在其各自一端与所述插头集成;所述一对电缆被配置成在其各自另一端单独地连接到电池的端子
本发明还结合了将用于待跨接启动的电池的“预处理”阶段或步骤的附加电池单元的由MCU控制的接通。还包括该预处理阶段或步骤的导电部分的受控阻抗。受控阻抗为该阶段或步骤提供了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被配置为最大化从一个或多个电池(例如,一个或多个Li离子电池)到正被跨接启动的电池(例如,车辆电池)的电力传输量。这要求电源电路具有从一个或多个电池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电池夹的高或极高导电路径。这在物理上需要使用高或极高导电率导体,诸如金属(例如,铜、铝)板、条、棒和管。例如,高导电刚性框架在其操作期间将一个或多个电池连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正极和负极电缆。
高导电刚性框架的“刚性”和“强度”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储存和使用期间提供结构稳定性。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在使用期间,此时高水平的电流正流过高导电刚性框架,从而可能会加热和软化刚性框架。非常希望高导电刚性框架在这种使用期间维持其结构稳定性和配置以便避免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其他电气部件接触和电短路的风险。当对电池组件和电池跨接启动装置本身做出紧凑且便携式配置以允许最小化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一起定位的电气部件之间的距离时尤其是这样。
包括或由一个或多个电池和高导电框架组成的电池组件可以提供用于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使用的“紧凑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可以作为一个单元可移除地连接(即,可拆卸的)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以便对其进行更换或维修。例如,高导电框架被配置为环绕并部分或完全包封一个或多个电池以提供紧凑的配置(即,一个或多个电池嵌套在导电框架内)。高导电框架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平面或轴上包围一个或多个电池。例如,高导电框架包裹在一个或多个电池的侧面周围。作为另一个示例,高导电框架包裹在一个或多个电池的侧面以及顶部和/或底部周围,从而在五个或六个侧面(即,长度侧面、宽度侧面、顶部侧面和/或底部侧面)上捕获一个或多个电池。高导电框架可以是单件构造或者连接或组装在一起的多件。例如,高导电框架由连接或组装在一起的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前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顶部平面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底部平面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可拆卸的电池电缆附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图9是具有可拆卸电池电缆的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内部部件布局的俯视图。
图10是具有不可拆卸电池电缆的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内部部件布局的俯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可拆卸电池电缆的连接端部的俯视图。
图12是安装在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前面的控制开关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可以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操作的图12所示的控制开关的开关板的前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开关板的后透视图。
图15是图12所示的控制开关的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后和左侧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17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前和左侧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18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后和右侧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19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前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0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后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1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俯视平面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2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底部平面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3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左侧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4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右侧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5是图1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前和顶部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前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7是图2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分解局部前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8是图2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分解局部右侧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29是图2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局部后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30是图2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局部后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31是图2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分解局部左侧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32是用于(例如)与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一起使用的根据本发明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透视图,示出为阳凸轮锁端部与阴凸轮锁端部分离。
图33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阳凸轮锁端部部分地连接到阴凸轮锁端部。
图34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阳凸轮锁端部的透视图。
图35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阳凸轮锁端部的分解透视图。
图36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阳凸轮锁端部的部分组装透视图。
图37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阳凸轮锁端部的部分组装透视图。
图38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阳凸轮锁端部的完全组装透视图。
图39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阳凸轮锁端部的部分组装透视图。
图40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阴凸轮锁端部的分解透视端视图。
图41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阴凸轮锁端部的分解透视端视图。
图42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阴凸轮锁端部的分解透视端视图。
图43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阴凸轮锁端部的部分组装透视端视图。
图44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阴凸轮锁端部的组装透视端视图。
图45是图32所示的凸轮锁连接装置的阴凸轮锁端部连同用于连接到导体(诸如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高导电框架)的螺栓的组装透视端视图。
图46是图1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前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主控制开关和界面背光系统。
图47是图1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局部前透视图,其中用于12V的控制开关的控制旋钮的背光灯被“打开”。
图48是图1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局部前透视图,其中用于12V的控制开关的控制旋钮的背光灯被“关闭”。
图49是图1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局部前透视图,其中用于12V的控制开关的控制旋钮的背光灯被“打开”,界面上的用于12V的背光指示器被“打开”,示出12.7V的指示器上的可变背光指示器被“打开”,并且用于电源的背光灯被“打开”。
图50是图1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局部前透视图,其中用于24V的控制开关的控制旋钮的背光灯被“打开”。
图51是示出12V或24V跨接启动操作模式的框图。
图5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光位置感测系统的框图。
图53是12V/24V主开关读数器的电气示意图。
图54是示出图2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单连接或双连接布置的示意图。
图55是图2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后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双电池二极管桥接器。
图56是图26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中所使用的根据本发明的高导电框架的前透视图。
图57是图56所示的高导电框架的前视图。
图58是图56所示的高导电框架的后视图。
图59是图56所示的高导电框架的顶部平面图。
图60是图56所示的高导电框架的底部平面图。
图61是图56所示的高导电框架的左侧视图。
图62是图56所示的高导电框架的右侧视图。
图63是根据本发明的组装Li离子电池组件的俯视平面图。
图64是图63所示的Li离子电池组件的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65是图63所示的Li离子电池组件的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66是图63所示的Li离子电池组件的透视图,其中盖子被移除。
图67是图26所示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68A-1至图68F-3示出了图26所示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示意电路图。
图69是用于与图10、110和310所示的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一起使用的显示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前视图。
图70是跳步充电系统的电气示意图。
图71是跳步充电系统的另一电气示意图。
图72是改进的电池检测系统的电气示意图。
图7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手持式车辆电池升压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74A-C是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手持式车辆电池升压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电路图;
图7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手持式跨接启动器升压器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图7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可与手持式跨接启动器升压器装置一起使用的跨接器电缆的平面图。
图77是可选择性地添加到图1-3中所示的便携式或手持式车辆电池升压装置的预处理示意电路图。
图78是可任选地添加到图1-3中所示的便携式或手持式车辆电池升压装置的受控阻抗示意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在图1至图8中示出。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包括装配有手柄14的盖子12,并且具有图1至图8所示的特定设计。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包括前界面16、用于打开或关闭电源的电源按钮16a以及电控开关18,电控开关18具有用于操作控制开关18的控制旋钮18a。控制开关18的主要操作部分位于盖子12内部。控制开关18被配置为使得用户可以依据正被跨接启动的车辆的特定电压系统(例如,12V、24V车辆电气系统)选择性地将控制旋钮18a旋转到第一位置(12V模式)或第二位置(24V模式)。
界面16的详细特征在图69中示出。界面16包括:
1)电源按钮16a;
2)电源LED 16b(例如,白色LED);
3)12V模式LED 16c(例如,白色LED);
4)处于与16c相同的位置的24V模式LED 16d(例如,蓝色LED);
5)错误LED 16e(例如,红色LED);
6)冷错误LED 16f(例如,蓝色LED);
7)热错误LED 16g(例如,红色LED);
8)内部电池电量计LED 16h(例如,红色、红色、琥珀色、绿色LED);
9)闪光灯模式按钮16i;
10)闪光灯LED 16j(例如,白色LED);
11)12V输入LED 16k(例如,白色/红色LED);
12)12V输出LED 161(例如,白色/红色LED);
13)USB输出LED 16m(例如,白色LED);
14)手动超控按钮16n;
15)手动超控LED 16o(例如,红色LED);
16)电压表显示LED 16p(例如,白色LED);
17)12V模式LED 16q(例如,白色LED);
18)24V模式LED 16r(例如,蓝色LED);以及
19)升压LED 16s(例如,白色LED)。
上述特征可以用界面16的表面上的不同颜色的LED和/或其他布置来修改。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还包括具有左侧端口20a和右侧端口20b的端口20,如图2所示。端口20被配置为延伸穿过位于界面16右下角的通孔16t。左侧端口20a容纳双2.1安(A)USB输出端口20c、20d,并且右侧端口20b容纳18A12V XGC输出端口20e和5A12V XGC输入端口20f,如图2所示。
盖子12设置有弹性密封帽22,包括用于在不使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期间密封左侧端口20a的左侧密封帽22a和用于在不使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期间密封右侧端口20b的右侧密封帽22b。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的左侧还装配有一对发光二极管28(LED),用于将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用作工作灯。例如,LED 28是双1100流明高强度LED泛光灯,如图1、图4和图8所示。LED 28被配置为具有七(7)种操作模式,包括100%强度、50%强度、10%强度、SOS模式(应急协议)、闪烁模式、频闪模式和关闭模式。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的左侧装配有散热器29(图1),用于从LED 28散热。例如,散热器29由导热材料制成(例如,模制或压铸铝散热器)。散热器29设置有肋状物29a(图1),以便于散热器29将热量传递到周围大气,从而防止LED 28过热。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在图1中示出为没有具有电池夹的电池电缆,电池电缆用于将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连接到要跨接启动的车辆的电池。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可移除地或可拆卸地连接到一组各自具有电池夹的电池电缆(例如,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池电缆、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池电缆)。或者,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可以装配有直接硬接线到装置并且是不可移除的或不可拆卸的的电池电缆。
如图1和图4所示,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的左侧设置有正(+)凸轮锁24a和负(-)凸轮锁24b。凸轮锁24a、24b包括插口25a、25b(图4),插口25a、25b被配置用于分别可移除地或可拆卸地与正极电池电缆56(图8)的连接端56a(图11)和负极电池电缆58的连接端58a连接。凸轮锁24a、24b装配有密封帽26(图1),用于在不使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期间分别关闭并密封凸轮锁24a、24b的插口25a、25b,以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插口25a、25b。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的电源电路30在图9中示出。
电源电路30包括两(2)个分开的可再充电锂离子(Li离子)电池32(例如,两(2)个12V Li离子电池),其分别经由一对电缆34、36(例如,绝缘电气铜电缆)连接到控制开关18。
电源电路30还包括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即,反向流动保护装置或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其经由电缆40连接到控制开关并且经由电缆44连接到右侧电池32。
电源电路30甚至还包括智能开关50(例如,500A螺线管装置),其经由电缆42连接到控制开关18并且经由电缆46连接到左侧电池32。
具有正极电池夹60的正极电池电缆56可移除地或可拆卸地连接到正极凸轮锁24a(图9),正极凸轮锁24a经由电缆部分52连接到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
具有负极电池夹62的负极电池电缆58可拆卸地连接到负极凸轮锁24b(图9),负极凸轮锁24b经由电缆部分54连接到智能开关50。
在电源电路30的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电路30的电气部件经由电缆(例如,重型柔性绝缘铜电缆)连接在一起。电缆的端部被焊接且/或机械固定到相应电气部件,以在所有电气部件之间提供高导电性的电连接。
在图10所示的修改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电缆56、58分别直接硬接线到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和智能开关50,从而消除了凸轮锁24a、24b,使得电池电缆56、58不再是可移除的或可拆卸的。
图9所示的电缆56、58被配置为与凸轮锁24a、24b协作。例如,电缆56、58设置有电缆端部56a、58a(例如,绝缘被移除),用于装配到凸轮锁24a、24b的插口25a、25b中。
在下面将描述的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110和电源电路130的第二实施例中,分别位于Li离子电池32与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和智能开关50之间的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10的第一实施例的电缆34、36、40、42、44、46(图9)以及分别位于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与智能开关50之间的电缆52和54被高导电刚性框架170(图16)代替。例如,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110的第二实施例的高导电框架170(图16)包括图16至图25所示的框架构件170a至170h。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310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个高导电框架370(图26)包括图56至图62所示的框架构件370a至370h。
控制开关
控制开关18在图12至图15中示出。控制开关18包括以下部件:
1)控制旋钮18a;
2)前壳体72;
3)后壳体74;
4)具有轴环76a、支腿76b和支腿76c的转子76;
5)弹簧78;
6)枢转触点80,其各自具有两(2)个接触点(例如,狭槽80c);
7)分开的端子82、84、86、88;
8)连接的端子90、92;
9)导电条94;
10)O形圈96;
11)O形圈98;以及
12)O形圈100。
控制旋钮18a包括后延伸部分18b、18c。延伸部分18c具有T形横截面以在组装时连接到转子76中的T形凹槽76e(图12)中。转子76设置有凸缘76a,凸缘76a被配置为在其中容纳后延伸部分18b(例如,圆形横截面)。
转子76的一对支腿76c(例如,U形支腿)分别部分地容纳弹簧78,并且弹簧78抵靠着枢转触点80施加力以保持其与端子82至92的选定触点82b至92c成高导电接触。
枢转触点80各自具有枢转接触板80a,枢转接触板80a具有被配置为容纳转子76的每个支腿76b的端部的中心狭槽80b。当转子76被转动时,每个支腿76b致动并枢转每个枢转接触板80a。
此外,枢转接触板80a各自具有一对间隔开的通孔80c(例如,椭圆形通孔),其用作与端子82至92的选定触点82c至92c的两(2)个接触点。
端子82至92分别具有螺纹柱82a至92a、隔板82b至92b以及导电条94,它们被配置为使得触点82c至92c均位于同一平面(即,横向于控制开关18的纵轴的平面)中,以允许枢转触点80的选择性枢转运动。端子82至92的螺纹柱82a至92a分别被插入穿过后壳体74的通孔74a。
如图12所示,O形环96、98、100密封并分开控制开关18的各个部件,如图所示。在组装控制开关18之后,一组螺钉75与后壳体74的锚74b连接以将前壳体72固定到后壳体74,如图12所示。
控制开关18是如图13所示的12V/24V选择型开关。枢转触点80在第一位置或位置1(即,并联位置)中的配置在图13的左侧示出,并且第二位置或位置2(即,串联位置)在图13的右侧示出。
控制开关18的后侧在图14中示出。另一个高导电条94设置在后壳体74的后外表面上。完全组装好的控制开关18在图15中示出。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第二实施例在图16至图25中示出,其中盖子112被移除。例如,用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盖子与图1至图8所示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的盖子12相同。
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第二实施例(图16至图25)中,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图1至图8)相比,第一实施例中的电缆部分34、36、40、42、44、46(图9)被高导电框架170代替。高导电框架170由高导电金属(例如,铜、铝)框架构件170a至170h构成,框架构件170a至170h被配置为将扁平端部连接在一起的导电金属棒。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包括直接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170的一对12V Li离子电池132。具体地说,Li离子电池的端子132a、132b(例如,高导电铜或铝条)分别机械连接且/或焊接到电池单元的正极和负极接头或箔片,并且接着通过包括螺栓206a和螺母206b的高导电紧固件206和/或焊接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170。
高导电刚性框架170由通过机械紧固件(例如,金属螺母和/或螺栓紧固件)和/或焊接连接在一起的多个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至170h构成。例如,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由具有带通孔的扁平端部的高导电刚性金属条制成。或者,高导电刚性金属棒可以用高导电刚性金属板、条、管或其他适当配置的高导电金属材料(例如,铜或铝原材料)代替。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至170h还可以至少在关键区域中绝缘(例如,覆盖有热收缩绝缘),以防止任何内部短路。
图16至图25所示的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至170h是具有扁平端部(例如,使用液压或机械压力机压平)的金属棒。扁平端部各自具有通孔以在邻接的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至170h和/或电气部件(例如,电池132、智能开关150)之间提供机械连接。邻接的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至170h的扁平端部当组装在一起时重叠,并且接着,螺栓被插入穿过重叠的通孔。将高导电螺母拧到螺栓紧固件(例如,铜或铝螺栓和螺母)上并拧紧。在将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至170h附接到电气部件的情况下,电气部件可以设置有高导电板基部,高导电板基部具有用于附接到框架构件170a至170h的通孔。此外,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至170h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基部(例如,板或条部),基部被配置用于连接一个或多个电气部件或作为一个或多个电气部件的一部分或零件。
例如,反向流动二极管组件148由高导电刚性框架170的三(3)个高导电框架构件170d、170e、170f的三(3)个基部构成,包括:
1)上部高导电刚性条148a(图16)是高导电框架构件170e的扁平端部,高导电框架构件170e还具有相对的扁平端部148ea,扁平端部148a使用具有高导电螺栓206a和高导电螺母206b的高导电紧固件206(例如,由铜或铝制成)连接到电池端子132a的扁平端部132aa;
2)下部高导电刚性条148b(图16)是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d的扁平端部;以及
3)中心高导电刚性条148c(图16)是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170f的扁平端部。
作为另一个示例,智能开关150(图16)包括高导电刚性板150a,其用作支撑螺线管150b的基部。高导电刚性板150a设置有通孔,用于使用高导电紧固件206将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170h连接到智能开关150。
为构造高导电刚性框架170而选择的原材料(例如,铜或铝棒、板、条、管)具有相当大的规格以提供高导电性和相当大的刚性。高导电刚性框架170的“刚性”性质提供了如下优点,即高导电刚性框架170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储存和使用期间保持结构刚性和稳定。
例如,高导电刚性框架170被设计并构造为足以防止高导电刚性框架170在储存或使用期间发生挠曲、移动、弯曲和/或位移,从而防止高导电刚性框架接触电子组件的其他内部电气部件或零件的电气短缺。由于来自Li离子电池132的电能流经电源电路并到达电池夹60、62(图9)的高导电性路径,这种“刚性”性质是重要的。本发明的一个期望目标和特征是通过使用所公开的重型和高导电刚性框架170布置减小或最小化任何电阻来将尽可能多的电力从Li离子电池132传导到正由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跨接启动的电池。
作为替代方案,高导电刚性框架170可以被构造成没有机械紧固接头的单件。例如,高导电刚性框架170可以由单片原材料制成,并且接着形成、弯曲、加工或制造成高导电刚性框架170。例如,可以将高导电铜坯加工(例如,铣削、车床加工、钻孔)成高导电刚性框架170。作为另一个示例,可以将铜片或铜板弯曲且/或加工成高导电刚性框架170。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高导电刚性框架170可以是金属模制的(例如,失蜡工艺)。
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高导电刚性框架170由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的多个高导电刚性框架构件170a至170h制成。例如,高导电刚性框架170由原材料(例如,铜或铝棒、板、条、管)的高导电部分制成,高导电部分被挤压、加工且/或弯曲,并且被焊接且/或软焊在一起。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还包括电阻器阵列202(例如,12V 5A XGC),电阻器阵列202包括印刷电路板(PCB)202a,PCB 202a用作支撑各个电阻器202b的阵列的基座,如图17和图19所示。PCB 202a还支持双2.1安(A)USB输出端口120c、120d、18A12V XGC输出端口20e以及5A12V XGC输入端口20e。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左侧还装配有一对发光二极管128(LED),用于将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用作工作灯。例如,LED 128是双1100流明高强度LED泛光灯,如图16所示。LED 128被配置为具有七(7)种操作模式,包括100%强度、50%强度、10%强度、SOS(紧急协议)、闪烁、频闪和关闭。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装配有散热器129(图16),用于从LED 128散热。例如,散热器129由导热材料(例如,模制或压铸金属板)制成。散热器129设置有肋状物129a,肋状物129a将热量传递到周围大气以防止LED 128过热。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在图16中示出为没有任何具有电池夹的电池电缆,电池电缆用于将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连接到要跨接启动的车辆的电池。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可移除地或可拆卸地连接到一组具有电池夹的电池电缆(例如,具有正极夹的正极电池电缆、具有负极夹的负极电池电缆)。例如,参见图9中的可拆卸电池电缆56、58和电池夹60、62,它们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凸轮锁124a、124b。或者,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可以装配有硬接线到装置并且不可移除或不可拆卸的电池电缆,电池电缆与图10所示的电池电缆相同或相似。
例如,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左侧设置有正极(+)凸轮锁124a和负极(-)凸轮锁124b,如图16所示。凸轮锁124a、124b包括插口125a、125b,插口125a、125b被配置用于分别可拆卸地与正极电池电缆56的连接端部56a(图11)和负极电池电缆58的连接端部58a连接。凸轮锁124a、124b可以装配有与密封帽26(图1)相同或相似的密封帽,用于在不使用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期间分别关闭并密封凸轮锁124a、124b的插口125a、125b。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210的第三实施例在图26至图31中示出。在这个实施例中,高导电刚性框架270由具有矩形横截面轮廓的扁平铜条原材料制成。扁平铜条被弯曲以至少部分地包裹并包封Li离子电池。
此外,电池跨接启动装置210包括主印刷电路板208,其用作用于控制旋钮218a和界面216的LED的基座,并且用于支撑电池跨接启动装置210的其他电气部件。
凸轮锁连接器
同样,电池电缆56、58(图9)可以经由凸轮锁24a、24b(图1)或凸轮锁124a、124b(图16)可拆卸地连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
凸轮锁24a、124a、24b、124b和具有导电端部56a、56b(图11)的电缆56、58(图9)可以各自具有凸轮锁连接器27的构造,如图32至图45所示。
凸轮锁连接器27可以用于将导电电缆可拆卸地连接到除根据本发明的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之外的电子装置的其他应用。
凸轮锁连接器27包括阳凸轮锁端部27a和阴凸轮锁端部27b,用于将电池电缆56、58(图10)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
阳凸轮锁端部27a包括具有齿状物27ab的销27aa。阴凸轮锁端部27b包括插口27ba,插口27ba具有一起位于六边形部分27bc中的狭槽27bb。插口27ba被配置为容纳阳凸轮锁端部27a的销27aa和齿状物27ab。具体地说,阳凸轮锁端部27a的销27aa和齿状物27ab可以插入(图33)到插口27ba和狭槽27bb中达固定距离,直到齿状物27ab接触下面将描述的阴凸轮锁27b的内螺纹的内表面为止。阳凸轮锁端部27a可以旋转(例如,顺时针)以在阴凸轮锁端部27b内拧紧,直到阳凸轮锁端部27a的端面部分27ac与阴凸轮锁端部27b的端面部分27bc啮合为止。凸轮锁24越紧,阳凸轮锁端部27a与阴凸轮锁端部27b之间的电连接就越好。
如图34所示,阳凸轮锁端部27a装配有橡胶模制盖子31,以绝缘并改进阳凸轮锁端部27a上的抓握力。高导电电缆33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到阳凸轮锁端部27a,并且装配穿过橡胶模制盖子31中的通道。
阳凸轮锁27a的组件在图35中示出。阳凸轮锁27a设置有螺纹孔37,用于容纳艾伦头紧固件39。阳凸轮锁27a的一端设置有插口27ad,用于容纳装配到电池电缆56的内导体56a的端部上的铜套管41。铜套管41使用焊料43焊接到内导体56a上。
铜套管41装配到阳凸轮锁端部27a的插口27ad中,如图36所示。当铜套管41被完全插入到阳凸轮锁端部27a的插口27中时,如图36所示,接着将艾伦头紧固件拧入螺纹孔37中并拧紧,如图37所示。
请注意,艾伦头紧固件的内端在充分拧紧时形成凹口45以牢固地锚定电池电缆56的铜套管41和内导体56a,从而将电缆56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到阳凸轮锁端部27a。
橡胶模制盖子31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向内延伸的突起31a,突起31a与阳凸轮锁端部27a的外表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狭槽27ae协作(图38)。
同样,阳凸轮锁端部27a和阴凸轮锁端部27b被配置为当在插入阴凸轮锁端部27b内时旋转阳凸轮锁端部27a时拧紧在一起。
如图40所示,阴凸轮锁端部27b设置有插口27ba和狭槽27bb,用于容纳阳凸轮锁端部27a的端部。狭槽27bb设置有表面27bba,表面27bba用作阳凸轮锁端部27a的齿状物27ab的止挡件。插口27ba设置有内螺纹27baa,用于与阳凸轮锁端部27a的齿状物27ab协作以在它们之间提供螺纹连接。具体地说,齿状物27ab与表面27bba啮合,并且被阻止进一步插入阴凸轮锁端部27b的插口27ba中。当阳凸轮锁端部27a被旋转时,齿状物27ab与阴凸轮锁端部27b的插口27ba的内螺纹27baa啮合并协作以开始将阳凸轮锁端部27a拧紧在阴凸轮锁端部27b内,其中齿状物27ab抵靠内螺纹27baa的边缘。阳凸轮锁端部27a被进一步旋转以进一步拧紧与阴凸轮锁端部27b的连接。当阳凸轮锁端部27a的面27ac(图32)与阴凸轮锁端部27b的面27bd啮合时,接着凸轮锁端部27a、27b被完全啮合并且停止旋转。
阴凸轮锁端部27b容纳有具有盖子部分51a、51b的橡胶模制盖子51,如图42至图45所示。
阴凸轮锁端部27b(图40和图41)设置有内螺纹27bf(图40),以容纳螺栓47和锁紧垫圈49(图41),用于将阴凸轮锁端部27b连接到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例如,连接到用于智能开关50的基板(图9))。
阴凸轮锁端部27b容纳在模制橡胶盖子部分51a、51b内,如图41至图43所示。模制橡胶盖子部分51a、51b装配到阴凸轮锁端部27b的螺纹部分27be上(图43至图45),并且接着使用螺母53和锁紧垫圈55固定到位。模制橡胶盖子部分51a包括向外延伸的突起51aa。
电控开关背光系统
电池跨接充电装置110可以设置有电控开关背光系统111,如图46至图50所示。
例如,电控开关背光系统111包括具有控制旋钮118a的控制开关118、界面116(例如,带有黑色薄膜标签)以及主印刷电路板408(图26)。
控制旋钮118a包括手指握柄118b和光窗118c。例如,控制旋钮118a由塑料(例如,黑色注射模制塑料零件)制成。例如,控制旋钮118a主要由有色(例如,黑色)不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被选择为防止光透射穿过控制旋钮118a,并且设置有光窗118c(例如,填充有诸如透明塑料材料或透视塑料材料等透光塑料的狭槽)。例如,光窗118c被嵌入模制有透明或透视嵌入部分。光窗118c允许来自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08(图26)上的背光LED 408a或408b的光穿过界面116中的光窗并且接着穿过控制旋钮118a的光窗118c。当界面16(116)上的电源按钮16a(图69)被打开(例如,触摸电源开关)从而选择性地点亮LED 408a或408b时,LED 408a或408b被选择性地点亮。或者,光窗118c可以是控制旋钮118a中的用作光窗118c的开口狭槽(即,空隙)。
控制开关118可以在用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12V操作模式的第一位置(位置1)与用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24V操作模式的第二位置(位置2)之间旋转。
界面16(116)设置有12V背光指示器16c(图69)、24V背光指示器16d(图69)、用于指示电池跨接充电装置10(110)的实际或实时操作电压的操作电压显示器16p以及电源“开”指示器16a(图69)。
电控开关背光系统111(图46至图50)被配置为当控制开关118位于用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12V操作模式的位置1时打开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08(图26)上的LED 408a(例如,白色LED),并且当控制开关118位于用于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24V操作模式的位置2时打开安装在印刷电路板408上的LED 408b(例如,蓝色LED)。如图46至图50所示,光窗118c设置在控制旋钮118a中,并且当控制旋钮118处于位置1时,与界面116上的12V背光指示器一起点亮。当控制旋钮118a处于位置2时,24V背光指示器点亮。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包括盖子112和安装在盖子上的界面116。用于电气开关背光系统的电源设置在盖子112内。例如,电源是Li离子电池332中的一者或两者(图26)。
印刷电路板408(图26)设置有位于印刷电路板408(图26)上的不同位置和界面116(图49)上的不同位置的背光灯408a、408b。背光灯408a、408b由电源选择性地供电。
电控开关118安装在界面116上。电控开关118可以在界面116上的不同位置(例如,12V位置和24V位置)之间旋转。
控制旋钮118a安装在电控开关118上,并且控制旋钮118a可以在界面116上的不同位置之间旋转。同样,控制旋钮118a设置有光窗118c。当控制旋钮118a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116上的不同位置之一(例如,12V位置或24V位置)时,控制旋钮118a的光窗118c由至少两个背光灯408a、408b(图26)中的一者点亮。
界面116设置有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例如,12V符号和24V符号),每个视觉指示器分别位于界面116上的不同位置,以指示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不同操作模式。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被配置为当控制旋钮118a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116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由背光灯408a、408b选择性地点亮。
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16c、16d(图69)分别由位于不同位置的穿过界面116的光窗提供。同样,当控制旋钮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116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16c、16d由至少两个背光灯16c、16d中的一者选择性地点亮。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16c、16d中的一者(图69)是用于指示装置的12伏操作模式的符号12V,并且至少两个视觉指示器16c、16d中的另一者(图69)是用于指示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24伏操作模式的符号24V。
界面116(316)包括位于或邻近界面116(316)背侧的印刷电路板408(图26)。界面116(316)具有位于界面116(316)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灯,诸如LED 408a、408b。例如,至少两个背光灯是连接到印刷电路板408的至少两个发光二极管(LED)408a、408b。
控制旋钮118a包括遮光不透明部分,遮光不透明部分具有被配置为用作光窗118c的透明部分或透视部分。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还包括设置在盖子310内的第一12V电池132(332),如图26所示,以及位于第一12V电池332下方并设置在盖子内的第二12V电池332。
当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正对要充电的电池进行跨接充电时,具有正极导电路径和负极导电路径的高导电框架370被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12V电池332和/或第二12V电池332。
具有正极电池夹60的正极电池电缆56(图9)连接到高导电框架370(图26)的正极导电路径。具有负极电池夹62的负极电池电缆58(图9)连接到高导电刚性框架370(图26)的负极导电路径。
控制开关318(图26)连接到高导电框架370以选择性地操作第一12V电池332和/或第二12V电池332。控制旋钮318a被配置为在12V操作模式位置(图49)与24V操作模式位置之间旋转,以选择性地在12V模式或24V模式下操作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被配置为当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被打开时点亮界面116(316)上的至少两个背光灯(诸如LED 408a、408b(图26))中的一者。此外,界面116(316)被配置为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310)的操作期间显示装置的实时操作电压。第一12V电池332(图26)和第二12V电池332是Li离子电池。
控制旋钮118a由不透明材料(例如,黑色注射模制塑料聚合物材料)制成,并且光窗118c由控制旋钮118a中的填充有透光材料(例如,透明或透视塑料材料)的槽形光窗界定。控制旋钮118a包括圆形外边缘,并且槽形光窗118c是从控制旋钮的外边缘向内延伸的径向定向狭槽。控制旋钮118a包括手指握柄118b,并且槽形光窗118c沿着手指握柄118b的长度轴延伸。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还包括位于电源(例如,Li离子电池332)与至少两个背光灯(诸如LED 408a、408b(图26))之间的电气位置开关。电气位置开关被配置为当控制旋钮118a被选择性地旋转到界面116上的不同位置之一时点亮至少两个背光灯中的一者。
电气系统
图6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功能框图。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包括两(2)个锂聚合物电池组632(电池组A和电池组B),其存储足够的能量来跨接启动由一个或两个常规12伏铅酸或阀控铅酸电池供电的车辆发动机。电池管理系统333(BAY A)连接到一个电池组632,并且电池管理系统333(BAY B)连接到另一个电池组63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高浪涌锂聚合物电池组632包括呈351P配置的三个3.7V、2666mAh锂聚合物电池。所得到的电池组632各自提供11.1V、2666Ah(在3.7V下8000Ah,29.6Wh)。每个电池组632的连续放电电流为25C(或200安),并且突发放电电流为50C(或400安)。每个电池组632的最大充电电流为8000mA(8安)。
可编程微控制器单元(MCU)601接收各种输入并且产生信息以及控制输出。可编程MCU 601通过允许功能性和系统参数的更新来进一步为系统提供灵活性,而不需要硬件的任何改变。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具有2K×15位闪存的8位微控制器用于控制系统。一种此类微控制器是HT67F30,其可从霍尔特半导体公司购得。
当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连接到车辆的电系统(例如,车辆电池672)时,车辆电池反向传感器610监测车辆电池672的极性。如下文解释,例如,当车辆电池672的端子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错误端子时,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防止锂电池组632连接到车辆电系统(例如,车辆电池672)。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612检测车辆电池672是否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并且防止锂电池组672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输出端子(例如,电池夹),除非有好的(例如,可充电的)电池连接到输出端子。车辆电池电压表673测量车辆电池672的电压,并且向微控制器单元601提供输入信号。
智能开关FET电路615仅当车辆电池被MCU 601确定为存在(响应于由隔离传感器612提供的检测信号)并且与正确极性连接(响应于由反向传感器610提供的检测信号)时才电气切换锂电池组632以连接到车辆电池。锂电池温度传感器620A、620B各自监测每个锂电池组632的温度,以检测在跨接启动期间由于高环境温度条件和过度扩张的电流汲取而导致的过热。锂电池电压测量电路624A、624B监测锂电池组632(电池组A、电池组B)的电压,以防止在充电操作期间电压电位上升过高并且在放电操作期间电压电位下降过低。短路检测传感器625被提供以检测从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充电到车辆电池的电源供应中的短路。
锂电池反向充电保护二极管628防止输送到车辆电池672的任何充电电流从车辆的电气系统流回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锂电池组632。提供连接到闪光灯/USB电源控制器637的闪光灯LED电路636以提供闪光灯功能,用于在黑暗条件下增强车辆引擎盖下的光,以及当车辆可能在潜在危险位置被禁用时,出于安全目的提供SOS和闪频光照功能。电压调节器642为微控制器单元601和传感器提供内部操作电压的调节。开/关手动模式和闪光灯开关646允许用户控制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的通电,在车辆没有电池的情况下控制手动超控操作,并且控制闪光灯功能。手动按钮仅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通电时起作用。这个按钮允许用户跨接启动缺少电池或者电池电压太低以至于微控制器单元601不可能自动检测的车辆。当用户按住手动超控按钮持续一段预定时间(诸如三秒)以防止手动模式的无意激活时,内部锂离子电池电源被切换到车辆电池连接端口或电池夹。手动超控的唯一例外是如果由锂电池组632提供的车辆电池反向连接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如果车辆电池被反向连接,则由锂电池组632提供的内部锂电池电源将不会被切换以向车辆电池连接端口或电池夹提供电源。
XGC充电电路652A转换来自任何XGC充电器电源的电力,以提供充电电压和电流来对锂电池组632(电池组A、电池组B)充电。XGC输出电路652B可以将微控制器单元601连接到外部装置。连接到闪光灯/USB电源控制器637的USB输出656提供用于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和其他可再充电电子装置充电的USB便携式充电器。操作指示器LED 660提供锂电池容量状态的视觉指示以及智能开关激活状态的指示(即,指示正在向车辆的电气系统或车辆电池供电)。
12V/24V主开关618连接到向微控制器单元601提供输入的12V/24V主开关读取列表619。
电光位置传感开关系统
便携式跨接启动装置10可以被配置为两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以允许跨接启动12V或24V车辆或设备(例如,重型24V车辆或设备)。轻型便携式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利用带有控制旋钮18a的手动旋转控制开关18来在12V或24V跨接启动或操作模式之间切换。根据本发明的任何上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可以设置有电光位置感测系统300,如图51至图53所示。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使用两个可再充电12V Li离子电池32,它们并联用于12V跨接启动并且串联用于24V跨接启动。串联或并联由图1和图12至图15所示的旋转控制开关18实现,并且在图51所示的功能框图中指示为12V/24V旋转控制开关618(“主开关”)。
电光位置感测系统300在图52中示出(例如,图67中示出的12V/24V主开关读数器619)。
光学位置感测系统300被配置为允许系统微控制器单元(例如,图67所示的微控制器单元601)读取控制开关18的位置的安全有效方法。光学位置感测系统300包括传感器302(图52),其使用光学耦合来确保12V至24V旋转控制开关18上的隔离的完整性。
光学位置感测系统300的电路的示意图在图53中示出。示意图的上部包括晶体管Q28和电阻器R165、R168、R161和R163。当主系统3.3V电源“打开”时,这个电路充当电气启用。这个启用的目的是当便携式跨接启动装置10处于“关”状态时减少寄生电流。当“开”时,这使得来自电池A+的电流能够流过Q27,Q27充当电气开关。
如果Q27是“开”,则当电池并联连接时,它允许电流从电池A+流到电池B-。当它们串联连接时,没有电流流动,因为A+和B-是通过控制开关18连接在一起的。
电流流动或缺乏电流的结果允许光耦合器向微控制器单元提供信号,直到告诉它主开关处于哪个位置为止。
示意图的下部(即,位于第一个示意图正下方的示意图)允许向微控制器的分开输入提供相反信号。其结果是向微控制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确定开关何时“处于中间”,即它不在12V位置或24V位置,而是在这两个位置之间。这允许微控制器在用户将开关置于不可用位置的情况下提供诊断。
双电池二极管桥接系统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图26至图31)可以设置有双二极管电池桥接系统,例如,呈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的形式,其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反向充电,如图5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任何上述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可以设置有电光位置感测系统300,如图54和图55所示。
例如,双桥电池桥接系统包括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其被配置为提供两(2)个二极管通道348a、348b(图55)以支持两(2)电池系统(例如,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的两(2)个12V Li离子电池332),它们被桥接在一起以在跨接启动期间提供峰值电流输出。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的单接线连接和双接线连接在图54中示出。这些部件通过高导电刚性框架370连接在一起。构成由铜制成的高导电刚性框架370的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图56至图62)比2/0铜电缆更导电。此外,高导电刚性框架370的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之间的连接点被配置为与铜电缆相比减少功率损耗。高导电刚性框架370的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可以用其他高导电金属(例如,铝、镍、电镀金属、镀银金属、镀金金属、不锈钢和其他合适的高导电金属合金)代替。
呈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的形式的双二极管电池桥接器在图55中示出。连接到框架构件370e的上部二极管通道348a支持通过一个12V电池332的电流。连接到框架构件370d的下部二极管通道348b支持通过第二12V电池332的电流。通过两(2)个二极管通道348a、348b的来自两个12V电池332、332的组合电流通过铜条构件370f离开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通向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的正极输出(即,正极凸轮锁)。
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包括通过二极管通道348a、348b连接在一起的上部高导电板370e、下部高导电板370d和中心高导电板370f。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图1)包括具有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即,反向充电二极管系统),其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32和/或第二12V电池32的反向充电。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包括第一12V电池32、第二12V电池32、电控开关18,电控开关18电连接到第一12V电池32和第二12V电池32。电控开关18具有用于并联连接第一12V电池32和第二12V电池32的并联开关位置。电控开关18具有用于串联连接第一12V电池32和第二12V电池32的串联开关位置。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连接到第一12V电池32和第二12V电池32。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被配置用于在车辆电池已经被跨接充电之后防止对第一12V电池32和/或第二12V电池32的反向充电。
例如,反向电流二极管阵列48可以是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可以包括容纳通过第一12V电池32的电流流动的第一二极管通道,以及容纳通过第二12V电池32的电流流动的第二二极管通道。
图9所示的电缆34、36、40、42、44、46、52和54可以用包括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的高导电框架370代替,如图56所示。高导电框架370连接到第一12V电池32(332)、第二12V电池32(332)和电控开关18(318),如图54所示。
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图55)包括高导电条348a、348b、348c。高导电条348a、348b、348c是上部高导电框架构件370e、下部高导电框架构件370d和中心高框架构件370f的部分。中心高导电框架构件370f位于上部高导电框架构件370e与下部高导电框架构件370d之间并且彼此间隔开。第一二极管通道348d连接在上部高导电框架构件370e与中心高导电框架构件370f之间。第二二极管通道348e连接在下部高导电框架构件370d与中心高导电框架构件370f之间。
中心高导电框架构件370e连接到正极电池电缆(例如,图9所示的正极电池电缆56)。具体地说,中心高导电框架构件370f连接到正极凸轮锁(例如,图9所示的正极凸轮锁25a),正极凸轮锁被配置用于将正极电池电缆可释放地连接到正极凸轮锁。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还包括连接到第一12V电池32(332)和第二12V电池32(332)的智能开关(例如,图9所示的智能开关50或图54所示的智能开关450)。智能开关50(450)被配置用于仅在检测到正极电池夹(例如,图9所示的正极电池夹60)和负极电池夹(例如,图9所示的负极电池夹62)被正确连接到正被跨接启动的车辆电池的正确极性电池端子时才接通来自第一12V电池32(332)和/或第二12V电池32(332)的电流流动。
如图54所示,第一12V电池332(电池A)的负极端子永久地连接到智能开关450,并且第二12V电池332(电池B)的负极端子经由电控开关318选择性地连接到智能开关450。
如图54进一步所示,第二12V电池332(电池B)的正极端子永久地连接到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并且第一12V电池332(电池A)的正极端子经由电控开关318选择性地连接到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
跳步充电系统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110和310使用两(2)个12VLi离子电池,其用于跨接启动车辆或设备和其他系统功能。这两(2)个12V单独的Li离子电池被串联或并联使用,取决于操作者是在跨接启动具有12V电池系统还是24V电池系统的车辆或设备。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110、310可以使用具有插入线的充电装置(例如,114V至126V(RMS)AC充电器)和充电控制装置(例如,可编程微控制器)来充电。每个电池与另一个电池分开由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110、310独立(即,独立地)充电,但是在充电过程期间使用“跳步充电”使电池保持电势接近。跳步充电确保了两个电池接近相同的电势,即使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110、310提前停止充电。这在跨接启动以及其他系统功能期间提供相等功率传输。
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设置有充电装置。例如,图26所示的电路板408可以设置有充电部件和用于对两(2)个Li离子电池332进行再充电的充电电路。例如,这些部件包括可编程微控制器,用于控制对Li离子电池332进行再充电的再充电电路。
这种方法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从最低充电的电池开始,对一个Li离子电池332充电,直到它比另一个电池332高大约100mv为止,并且接着切换到对另一个电池332充电。这个过程持续到两个电池332被完全充电为止。
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中提供保护措施以防止任何电池332被过度充电并且感测电池单元是否短路。这些保护措施包括峰值电压关闭以及软件中的充电超时。
跳步充电系统和方法可以被设计或配置为以某个充电序列对可再充电电池332(例如,Li离子电池)充电。充电序列可以被设计或配置为确保两个电池都充满电,而不管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的操作如何。以这种方式,电池定期被充满电以最大化电池的使用和寿命。
此外,考虑到电池的特定充电特性(例如,在一段时间间隔内减少电池的发热,对电池应用最佳充电速率,按顺序充电增加电池的寿命),充电序列可以被定制为最有效地对特定类型的可再充电电池充电,特别是Li离子电池。例如,充电序列可以是对电池332进行部分充电,一次一个,并且来回充电。例如,充电序列可以被配置为以来回序列递增地对电池332充电,直到两个电池都充满电为止。例如,可以选择电压增加增量(例如,100mV)来以来回序列对电池充电。
此外,两个电池332之间的充电序列可以被选择或编程为在切换到另一个电池进行充电之前,提供一个电池两个或更多个增量的连续充电。此外,充电序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暂停,以防止充电电池332变得太热(例如,温度极限),或者使得充电序列与充电电池的充电化学性质相匹配。
用于在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例如,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110、310)中使用的跳步充电系统710A、710B的示例在图70、图70接续和图71中示出。
图70和图71接续中示出的跳步充电系统710A包括:
1)充电源712:此输入的电力来自车辆本身或输出14.4V@4amps的AC/DC充电适配器;
2)充电启用开关714:内部12V锂电池的充电电流通过由系统MCU控制的FET开关选通;
3)电流限制模块716:电池的充电电流受此高功率电阻模块的限制;
4)电池单元均衡启用718:此电路有助于为单个电池(A和B)启用均衡。均衡提供一种即使在充电期间也保持电池单元容量的方法;
5)来自MCU的充电启用720:该信号来自微控制器单元(MCU),例如图67所示的微控制器单元(MCU)601,以启用FET开关进行充电电流传输;
6)电流限制温度感测722:该电路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MCU,用于读取电流限制模块716的温度,该模块允许MCU在过热时关闭充电电流;
7)充电源检测724:该信号被发送到MCU,使其知道充电源已连接;
图71中示出的跳步充电系统710B包括:
8)电池A或B充电选择726:该信号来自MCU并用于选择正在充电的电池;
9)电池A或B的充电继电器728:该继电器用于在电池A或B之间切换充电;
10)来自图70的充电源712:这是主充电源;以及
11)继电器线圈的控制晶体管730:该晶体管用于控制继电器线圈,以便从电池A或B切换继电器触点进行充电。
改进的电池检测系统
如果车辆或设备的手持式跨接启动器的跨接器端子未“带电”,则车辆的手持式跨接启动器更安全,不经意间,在跨接器端子上连接有充满电的跨接器或升压器电池电势,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输送大量电能。当用户从车辆电池上断开跨接器电缆并意外地将跨接启动装置掉落,或在关闭跨接启动器前离开跨接启动器时,在跨接启动车辆之后这种情况可能会立即出现。如果“带电”端子意外短路或通过低电阻路径(例如,人体或动物体部或导电潮湿表面)连接,则无人看管的带电跨接端子可能会造成电击或火灾危险。
存在一种手持式跨接启动器,其已具有包含在该跨接启动器中的防止这种场景发生的电路和机制(例如,第9,007,015号美国专利)。现有跨接启动器的电路通过放大“智能开关”触点上的小电压降(由于车辆电池连接到跨接电缆时流过触点的电流)来完成跨接启动过程中车辆电池的检测。当没有足够的电流流过“智能开关”触点时,微控制器单元(MCU)会打开智能开关,例如,每3秒钟,以使“车辆电池隔离传感器”能够检测车辆电池的存在或不存在。现有的跨接启动器的电路在小型跨接启动器中运行良好。在更大容量的跨接启动器中,“智能开关”也会变得更大以处理更多的电流,这会在其触点打开和关闭时发出更大的咔哒声。不熟悉声音原因的用户可能会认为该装置有缺陷,或者对不习惯这种声音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种烦恼。
下面描述的改进电路克服了上述问题。此电路通过感测“反向充电”二极管上的前向电压降来检测车辆电池。如果车辆电池连接到跨接器电缆,并由内部升压器电池(例如,如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则会有通过二极管的前向电流,导致从二极管的正极到负极端子的正的前向电压下降。
图72所示的示意图示出了检测“反向充电”二极管D上的前向电压降的改进的电路。该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Op Amp)减法器或差分放大器,其输出馈入比较器。如果在二极管D上检测到前向电压降,并且高于某个阈值,意味着外部负载(车辆电池)连接到跨接器电缆,则比较器U1A发出“高”信号,允许跨接启动器继续正常工作,即,内部跨接器电池端子继续通过“智能开关”和“反向充电”二极管连接到跨接器电缆,特别是,内部电池负极端子(LB-)保持连接至黑色跨接器电缆。如果感测到的前向电压降低于某个阈值,则比较器U1A发出“低”信号,指示跨接启动器逻辑(由微控制器单元(MCU)控制)打开“智能开关”,从黑色或负极跨接器电缆上断开电池端子LB-,从而消除在跨接器电缆上施加的内部电池电压,并使电缆端子非激活或无效。
后一种情况(前向电压降低于某个阈值)出现在从内部升压器电池到车辆电池的电流可以忽略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当跨接器电缆开路或断开与车辆电池的连接时,或当车辆电池已(由车辆交流发电机)充电到高于升压器电池的电压时,就会发生这种场景。
参照图72,由Op Amp U1 B和电阻器R5、R6、R7、R8感测“反向充电”二极管D上的前向电压降,Op Amp U1 B和电阻器R5、R6、R7、R8共同构成差分放大器或减法器电路。电路的这一部分从CB+(D的阴极端子)的电压电位中减去LB+(二极管D的阳极端子)的电压电位。增加电容器C1、C2以滤除车辆交流发电机启动时产生的噪声或电压纹波,这可能导致U1 B的输出出现不期望的波动。
Op Amp U1 B输出馈入比较器U1 A(引脚3)的非反相端子。电压参考U2(通过R1偏置,电容器C3稳定其操作),通过分压器R2、R3被施加到其反相输入端(引脚2)。比较器U1A将其非反相输入引脚3处的电压与引脚2处的该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改变其输出电压状态。该电路中使用的比较器U1A碰巧具有开路集电极晶体管输出级,因此在集电极到电源节点之间添加R4,以允许在需要时打开输出晶体管。
Op Amp U1 B的输出(引脚7)表示“反向充电”二极管(D)的前向电压降,包括由OpAmp电路引起的偏移电压。U1B的引脚7处的电压施加至非逆变输入U1A(引脚3)。如果二极管D上存在可检测的前向电压降,则Op Amp U1 B的输出电压高于比较器U1A的引脚2上存在的参考电压,导致比较器发出“高”信号,从而允许跨接启动器继续正常工作,即,跨接器电池端子通过“智能开关”和二极管D继续连接到跨接器电缆。如果感测到的前向电压降低于某个阈值,则Op Amp输出电压降至低于比较器引脚2的参考电平,导致比较器发出“低”信号,指示跨接启动器逻辑(由微控制器单元(MCU)控制)打开“智能开关”,将升压电池的负极端子从黑色或负极跨接器电缆断开连接,从而使电缆端子非激活或无效。
升压器电池用作电路的电源(连接到LB+的U1 B和U1A的电源引脚8)。为了防止电路在装置不使用时从升压器电池吸取电流,电路接地通过增强模式MOSFET开关Q1连接到升压器电池接地端子LB-,该开关Q1由产生的并施加在Q1的栅极到源端子之间的3.3V信号打开,只有当升压装置通电时,才允许电路开始吸取电流。
高导电框架
高导电框架370(“高导电框架”)在图56至图62中示出。高导电框架370包括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
高导电框架370可以替代便携式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0的导电电缆34、36、40、42、44、46、52、54(图9和图10),或者电池跨接启动装置110的高导电框架170(图16)。
高导电框架370包括正极导电框架371a和负极导电框架371b,如图56所示。正极导电框架371a包括高导电框架构件170c、170d、170e、170f,其在可再充电电池332与正极凸轮锁324a之间提供正极导电路径。负极导电框架371b包括高导电框架构件170a、170b、170g、170h,其在可再充电电池332与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的负极凸轮锁324b之间提供负极导电路径。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各自在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的连接端部之间载送或传递电力达某个距离。
高导电框架370包括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在一起的多个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例如,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各自设置有具有通孔371的连接端部,以允许紧固件(例如,高导电螺母和螺栓)将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彼此连接或者连接到其他电气部件(例如,可再充电电池332、凸轮锁324a、324b、反向充电二极管模块348、智能开关450)。例如,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是沿着多个间隔开的轴弯曲以提供每个高导电条370a至370h的三维(3D)布置的扁平高导电条(例如,铜或铝条),它们一起协作以限定三维(3D)高导电框架370。如图56所示,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的一端或两端具有弯曲端部,每个弯曲端部设置有通孔371。
例如,高导电框架370可以是由半刚性或刚性高导电材料(例如,铜、铝、电镀金属、镀金金属、镀银金属、钢、涂层钢、不锈钢)制成的高导电半刚性或刚性框架370。高导电框架370在结构上是稳定的(即,不移动或挠曲),使得它不会与便携式跨接启动装置的部件或零件接触并电短路。高导电框架370越刚性,通常高导电框架370的结构就越稳定。
高导电框架370将两(2)个电池332电连接在一起,例如具有凸轮锁324a、324b的Li离子电池332。凸轮锁324a、324b连接到可移除或可拆卸的正极和负极电池电缆56、58(图9)。
高导电框架370包括多个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例如,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370b、370c、370d经由端子382a、384a、386a、388a(还参见图14所示的控制开关18的端子82a、84a、86a、88a)连接到控制开关318。
高导电框架构件370d、370e、370f是反向流动二极管组件348(参见图18中的反向流动二极管组件148)的一部分。
高导电框架构件370f连接到正极凸轮锁324a(还参见图1和图9所示的正极凸轮锁24a和图20所示的正极凸轮锁124a)。
高导电框架构件370g连接到负极凸轮锁324b(参见图1所示的负极凸轮锁24b或图19所示的负极凸轮锁124b)。
高导电框架构件370h连接到智能开关450(还参见图18所示的智能开关150)。
高导电框架370是三维(3D)结构,其被配置为包裹并部分或完全封闭Li离子电池332(还参见图16至图25所示的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132)。这种布置提供了从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332到便携式跨接启动装置310的其他内部电气部件的最短导电路径,以最大化对正极凸轮锁324a和负极凸轮锁324b的功率输出。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沿着多个间隔开的轴具有多个弯曲。
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端部,以容纳高导电紧固件406(例如,参见导电紧固件206,包括图16至图25所示的螺栓206a和螺母206b)。此外,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由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弯曲以便包裹Li离子电池332的扁平条材制成。例如,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在多个位置处弯曲以形成三维(3D)框架结构。例如,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可以具有设置有环形通孔的弯曲端部。或者,高导电框架370可以制成单件(例如,弯曲成形的单件板或条、焊接或软焊在一起的多件、由一块原材料加工而成)。此外,高导电框架构件370a至370h位于邻近Li离子电池332的侧面处,以使Li离子电池组件和高导电框架370的组合尽可能紧凑。
高导电框架370由扁平的高导电板原材料(例如,切割成一定长度、弯曲并钻孔的铜或铝原材料的扁平条或带)制成。
电池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Li离子电池组件333在图63至图66中示出。
Li离子电池组件333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332。例如,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包括两(2)个可再充电电池332。
Li离子电池332各自包括串联连接在一起的多个电池单元335(即,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的正极接头连接到相邻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的负极接头),从而导致位于多个电池单元335的一端处的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具有正极端子(+)并且位于多个电池单元335的相反端处的另一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具有负极端子(-)。
正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a连接到正极端子(+),并且负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b连接到负极端子(-)。正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a和负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b可以是高导电条、板、棒和管。棒和管可以具有扁平的端部,以便于与高导电框架370(图56)连接。
每个Li离子电池332包括一个在另一个上面层叠的多个Li离子电池单元332c,如图64至图66所示(即,堆叠布置)。
Li离子电池单元335的正极端子(+)的正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a连接(例如,软焊、焊接和/或机械紧固)到正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a。Li离子电池单元335的负极端子(-)的负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b连接(例如,软焊、焊接和/或机械紧固)到负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b。
正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a和负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b由高导电平板或条原材料(例如,铜板、铜条、铝板、铝条、钢板、钢条、金属涂覆板、镀金板、镀银板)制成。正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a设置有通孔332c,通孔332c位于从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332的一侧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即,横向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和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332的纵轴或长度)的端部。负极高导电电池构件332b设置有通孔332c,通孔332c位于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和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332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并相对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和可再充电Li离子电池332横向定向的端部。
高导电电池构件332a、332b由相对较厚的板或条材料制成。电池单元332c的箔片接头或端部335a、335b可以至少部分或完全包裹高导电电池构件332a、332b,如图64至图66所示。此外,高导电电池构件332、332b分别平贴着箔片接头或端部335a、335b连接,以最大化其间的接触面积。
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覆盖有保护性热收缩材料,以封装可再充电电池332。
高导电电池构件332a、332b通过高导电紧固件(例如,螺母和螺栓)连接到高导电框架,诸如便携式跨接启动装置310的高导电框架370(图56至图62)。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图26至图31)包括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接头或端部335a(图64至图66)和负极端子连接器接头或端部335b。正极导电条332a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接头或端部335a,并且负极导电条332b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接头或端部335b。高导电框架370(图56至图62)连接到电池组件333(图64至图66)。正极电池电缆56(图9和图10)连接到高导电框架370,例如直接或通过凸轮锁324a、324b(图31)。负极电池电缆58(图9和图10)可以经由智能开关150(还参见图9和图10中的智能开关50)电连接到高导电框架370。正极电池夹60连接到正极电池电缆56,并且负极电池夹62连接到负极电池电缆58。
高导电框架370包括从可再充电电池组件333的可再充电电池332、332的正极端子连接器332a、332a到与正极电池电缆56的连接(例如,直接电缆连接或经由凸轮锁324a)的正极导电路径,以及从可再充电电池组件33的可再充电电池332、332的负极端子连接器332b、332b到与负极电池电缆的连接(例如,直接电缆连接或经由凸轮锁324b)的负极导电路径。
如图64至图66所示,正极导电构件332a(例如,高导电条)和负极导电构件332b(例如,高导电条)均相对于每个可再充电电池332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的长度或纵轴横向定向。更具体地说,正极导电构件332a和负极导电构件332b从可再充电电池332和可再充电电池组件333的相对侧突出。此外,正极导电构件332a和负极导电构件332b相对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的宽度更宽(图64),并且从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和可再充电电池组件333的相对侧突出。
正极端子连接器接头或端部332a是在一端处串联连接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的正极端子箔片接头或端部,并且负极端子连接器接头或端部332b是在相对端处串联连接的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的负极箔片接头或端部。正极导电构件332a(即,高导电条332a)的一侧平贴着一系列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的正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a连接,并且负极导电构件332b(即,高导电条332b)的一侧平贴着一系列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的负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b连接。例如,正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a和负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b分别软焊到正极导电构件332a和负极导电构件332b。此外,正极导电构件332a(即,高导电条332a)和负极导电构件332b(即,高导电条332b)各自设置有通孔332c以用于与高导电框架370(图56)连接。
为了增强一系列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与正极导电构件332a(即,高导电条332a)和负极导电构件332b(即,高导电条332b)之间的导电性,正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a和负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b分别至少部分或全部缠绕在正极导电构件332a(即,高导电条332a)和负极导电构件332b(即,高导电条332b)周围,并且还软焊且/或焊接到其上。正极导电构件332a(即,高导电条332a)和负极导电构件332b(即,高导电条332b)的端部分别从正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和负极箔片接头或端部335b的侧面突出。
再次,可再充电电池单元335串联连接并且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层叠以提供可再充电电池组件,如图64至图66所示,以提供堆叠布置,使得可再充电电池组件333在尺寸上紧凑。接着用热收缩材料覆盖多层电池单元335以将其封装。
可再充电跨接启动装置310中所使用的可再充电电池组件332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再充电电池单元,其具有正极端子连接器;负极端子连接器;连接到正极端子连接器的正极导电条;以及连接到负极端子连接器的负极导电条。
功能框图和电路
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图26)的功能框图在图67中示出。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310的示意电路图在图68A-1至图68F-3中示出。
图7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手持式电池升压器的功能框图。手持式电池升压器的中心处是锂聚合物电池组1032,该电池组储存足够的能量以通过传统的12伏铅酸电池或阀控铅酸电池供电的车辆引擎进行跨接启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高浪涌锂聚合物电池组包括三个351p配置的3.7V、2666mAh锂聚合物电池。由此产生的电池组提供11.1V,2666Ah(3.7V时为8000Ah,29.6Wh)。连续放电电流为25C(或200安培),突发放电电流为50C(或400安培)。电池组的最大充电电流为8000毫安(8安培)。
锂聚合物电池组1032可任选地安装一个或多个额外的锂聚合物电池,以临时且选择性地增加锂聚合物电池组1032的工作电压,以提供如下所述的已放电车辆电池预处理阶段或步骤。手持式电池升压器的开关(例如拨号开关)可以被修改或添加到手持式电池升压器以选择性地操作预处理阶段或模式,在预处理阶段或模式中,一个或多个额外的锂聚合物电池与三(3)个锂聚合物电池连接以提高锂聚合物电池组1032的工作电压。或者,手持式电池升压器可以配置为使得手持式电池升压器自动进行预处理阶段或模式(例如,在跨接启动阶段或模式之前)。手持式电池升压器可配置成允许对预处理阶段或模式进行编程,以控制已放电电池的再充电速度、控制已放电电池的再充电水平;控制正在再充电的已放电电池的温度。另外,已放电电池的上升电压可用于自动关闭预处理阶段或模式,自动打开跨接启动阶段或模式,自动关闭手持式充电器(例如,已放电电池不充电或已放电电池升温过快或过多)。
手持式电池升压器可以配置或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或检测器或电路,用于在预处理阶段或模式和/或跨接启动阶段或模式期间,检测手持式电池升压器的电池的和/或已放电车辆电池的操作参数(例如电压、电流、温度、电池状态、电池寿命),以控制手持式电池升压器的有效和安全操作。
可编程微控制器单元(MCU)1001接收各种输入并产生信息和控制输出。可编程MCU1001通过允许功能和系统参数的更新来进一步为系统提供灵活性,而不需要在硬件上进行任何改变。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使用具有2K.次.15位闪存的8位微控制器来控制系统。一个这样的微控制器是HT67F30,它可以从霍尔特半导体公司(Holtek SemiconductorInc.)购买。
当手持式电池升压器装置连接到车辆的电力系统时,汽车电池反向传感器1010监测车辆电池1072的极性。如下所述,当电池1072的端子连接到升压器装置的错误端子时,升压器装置防止锂电池组连接到车辆电池1072。汽车电池隔离传感器1012检测车辆电池1072是否连接到升压器装置,并且防止锂电池组连接到升压器装置的输出端子,除非存在连接到输出端子的良好(例如,可充电的)电池。
仅当MCU 1001确定车辆电池存在(响应于隔离传感器1012提供的检测信号)并且连接到正确的极性(响应于反向传感器1010提供的检测信号)时,智能开关FET电路1015才电动地将手持式电池升压锂电池切换到车辆的电力系统。锂电池温度传感器1020监测锂电池组1032的温度,以检测在跨接启动期间由于高环境温度条件和过大电流消耗而导致的过热。锂电池电压测量电路1024监测锂电池组1032的电压,以防止在充电操作期间电压电位上升过高,并且在放电操作期间电压电位下降过低。
锂电池反向充电保护二极管1028防止传输到车辆电池1072的任何充电电流从车辆电气系统流回锂电池组1032。设置闪光灯LED电路1036,以提供闪光灯功能,用于在黑暗条件下增强车辆引擎盖下的光,以及当车辆可能在潜在危险位置被禁用时,提供SOS和频闪照明功能,用于安全目的。电压调节器1042为微控制器和传感器提供内部工作电压的调节。开/关手动模式和闪光灯开关1046允许用户控制手持式电池升压器装置的通电,以便在车辆没有电池的情况下控制手动超控操作,以及控制闪光灯功能。手动按钮仅在升压器装置通电时起作用。此按钮允许用户跨接启动电池缺失或电池电压过低从而无法通过MCU进行自动检测的车辆。当用户按下并保持手动超控按钮一段预定的时间(如3秒)以防止意外启动手动模式时,内部锂离子电池电源切换到车辆电池连接端口。手动超控的唯一例外是汽车电池反向连接。如果反向电池反向连接,则内部锂电池电源不得切换到车辆电池连接端口。
USB充电电路1052将来自任何USB充电器电源的功率转换为充电电压和电流,以便为锂电池组1032充电。USB输出56提供用于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可充电电子装置充电的USB便携式充电器。操作指示器LED1060提供锂电池容量状态的可视指示以及智能开关激活状态的指示(指示正在向车辆电气系统供电)。
现在将参考图74A-C的示意图来描述手持式升压器装置的详细操作。如图74A所示,微控制器单元1001是所有输入和输出的中心。反向电池传感器1010包括光耦合隔离器光电晶体管(4N27),该光电晶体管连接到车辆电池1072在输入引脚1和2的端子上,并且在引脚1的导线(与负极端子CB-相联)中具有二极管D8,以使得如果电池1072以正确的极性连接到升压器装置的端子,则光耦LED 1011将不传导电流,因此被关闭,向MCU 1001提供“1”或高输出信号。汽车电池隔离传感器1012包括光耦合隔离器光电晶体管(4N27),该光电晶体管连接到车辆电池1072在输入插脚1和2的端子上,并且在插脚1的引线中具有二极管D7(与正极端子CB+相联),以使得如果电池1072以正确的极性连接到升压器装置的端子,则光耦LED 1011A将传导电流,并因此被打开,向MCU 1001提供“0”或低输出信号,指示在手持式升压装置的跨接输出端子上存在电池。
如果汽车电池1072以相反极性连接到手持式升压器装置,则反向传感器1010的光耦LED 1011将传导电流,向微控制器单元1001提供“0”或低信号。此外,如果没有电池连接到手持式升压器装置,则隔离传感器1012的光耦LED 1011A将不传导电流,因此被关闭,向MCU 1001提供“1”或高输出信号,指示不存在任何电池连接到手持式升压器装置。利用这些特定输入,MCU 1001的微控制器软件可以确定何时可以安全地打开智能开关FET 1015,从而将锂电池组连接到升压装置的跨接器端子。因此,如果汽车电池1072完全没有连接到升压器装置,或者以相反极性连接,则MCU 1001可以防止智能开关FET 1015被打开,从而防止锂电池组的火花/短路。
如图74B所示,FET智能开关1015由微控制器1001的输出驱动。FET智能开关1015包括三个并联的FET(Q15、Q18和Q19),它将来自锂电池组的功率分布分散在FET上。当该微控制器输出被驱动到逻辑低时,FET 1016都处于高电阻状态,因此不允许电流从内部锂电池负极触点1017流向汽车电池1072负极触点。当微控制器输出被驱动到逻辑高时,FET 1016(Q15、Q18和Q19)处于低电阻状态,允许电流从内部锂电池组负极触点1017(LB-)自由流向汽车电池1072负极触点(CB-)。这样,微控制器软件控制内部锂电池组1032与车辆电池1072的连接,以便跨接启动汽车引擎。
回到图74A,可以使用电路1024和微控制器1001的模数输入之一精确地测量内部锂电池组电压。电路1024被设计用于感测主3.3V调节器1042的电压何时导通,并且在调节器1042的电压导通时接通晶体管1023。当晶体管1023导通时,它接通FET 1022,从而向内部锂电池的正极触点(LB+)提供到分压器1021的导电路径,允许将较低的电压范围带到微控制器进行读取。使用此输入,微控制器软件可以确定锂电池电压在放电操作期间是否过低或在充电操作期间是否过高,并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坏电子元件。
仍然参照图74A,内部锂电池组1032的温度可以由两个负温度系数(NTC)装置1020精确地测量。当这些装置的温度升高时,它们会降低其电阻。该电路是将结果带到微控制器1001上的两个模数(A/D)输入的分压器。然后,微控制器软件可以确定内部锂电池何时过热而不允许跨接启动,为设计增加了安全性。
主电压调节器电路1042被设计成将内部锂电池电压转换为被微控制器1001以及用于内部操作功率的升压器装置的其它组件使用的被调节的3.3伏。三个锂电池反向充电保护二极管1028(参见图2B)就位,使得电流仅从内部锂电池组1032流向汽车电池1072,而不从汽车电池流向内部锂电池。这样,如果汽车电气系统是从其交流发电机充电,它就不能对内部锂电池进行反向充电(从而造成损坏),从而提供另一安全级别。主通电开关1046(图74A)是允许双极、双掷操作的组合,以使得只要一次推动,产品就可以在关闭状态下打开,或者在打开状态下关闭。该电路还使用微控制器输出1047在由通电开关激活时“保持通电”。当按下开关时,微控制器将此输出转为高逻辑电平,以在开关松开时保持通电。这样,当通/断开关再次激活或当锂电池电压过低时,微控制器保持对电力何时关闭的控制。微控制器软件还包括定时器,如果不使用,该定时器在预定的时间段(诸如,例如,8小时)后关闭电力。
图74B所示的闪光灯LED电路1045控制闪光灯LED的操作。微控制器1001的两个输出专用于两个独立的LED。因此,LED可以独立地进行软件控制用于频闪和SOS模式,为升压器装置提供又一安全特性。LED指示器提供操作员需了解产品所正在发生的情况的反馈。四个独立的LED1061(图74A)由微控制器1001的相应单独输出控制,以提供内部锂电池的剩余容量的指示。这些LED以“燃油表”形式控制,具有25%、50%、75%和100%(红色、红色、黄色、绿色)的容量指示。当车辆电池1072已经以相反极性连接时,LED指示器1063(图74B)向用户提供视觉警告。“升压”和开/关LED1062分别在升压器装置提供跨接启动电力和升压器装置打开时提供可视指示。
包括USB输出1056电路(图74C),以提供用于从内部锂电池组1032向诸如智能手机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充电的USB输出。来自微控制器1001的控制电路1057允许通过软件控制来打开和关闭USB输出1056,以防止内部锂电池的容量变得太低。USB输出被带到标准USB接口1058上的装置的外部,标准USB接口1058包括用于能够对需要它的某些智能手机充电的标准分压器。USB充电电路1052允许使用标准USB充电器对内部锂电池组1032充电。此充电输入使用标准微USB连接器1048(允许使用标准电缆)。从标准USB充电器提供的5V电势被上转换为使用DC-DC转换器1049为内部锂电池组充电所需的12.4VDC电压。DC-DC转换器1049可以由微控制器1001的输出经由电路1053来打开和关闭。
这样,如果A/D输入1022测量到电池电压过高,则微控制器软件可以关闭充电。提供了额外的安全性以使用锂电池充电控制器1050帮助消除对内部锂电池的过充电,锂电池充电控制器1050为内部锂电池电池1051提供充电平衡。该控制器还提供了消除内部锂电池过度放电的安全冗余度。
图75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手持式装置1300的立体图。1301是通电开关。1302表示LED“燃油表”指示器1361。1303表示可连接到电缆装置1400的12伏输出端口,下面将进一步描述。1304表示用于激活闪光灯LED 1345的闪光灯控制开关。1305是用于为内部锂电池充电的USB输入端口,1306是用于从锂电池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等其他便携式装置提供充电的USB输出端口。1307是“开机”指示器,表示正在向12V输出端口供电。1308是“反向”指示器,表示车辆电池极性连接不当。1309是“通电”指示器,表示装置已通电运行。
图76示出了专门设计用于手持式装置1300的跨接器电缆装置1400。装置1400具有配置为插入手持式装置1300的12伏输出端口1303的插头1401。一对电缆1402a和1402b与插头1401集成,并分别经由环形端子1404a和1404b连接到电池端子夹1403a和1403b。端口1303和插头1401的尺寸可以设置为使得插头1401只在特定方向上与端口1303相配合,因此确保夹1403a将对应于正极,夹1403b将对应于负极,如图所示。此外,环形端子1404a和1404b可以从夹上断开并直接连接到车辆电池的端子。例如,该特性可用于将电缆1302a-1302b永久地附接到车辆的电池上。在电池电压耗尽的情况下,只要将插头1401插入端口1303,手持式升压器装置1300就可以正确地连接到电池。
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
当车辆或设备电池耗尽或已放电时,通常使用连接到另一个充电良好的电池的跨接器电缆跨接启动已放电车辆或设备电池。第二电池的充电越好,就越有可能成功跨接启动。如果第二电池没有良好充电,则对已放电车辆或设备电池进行跨接启动以升压充电要难得多。
当充电良好的电池连接到已放电电池时,充电良好的电池开始向耗尽或已放电电池传输电流。在跨接启动时,连接的电池之间的电位差越大,连接的电池之间流动的电流就越大。当电流正在传输时,耗尽或已放电电池的电压开始升高,充满电的电池的电压开始降低,直到连接的电池的电压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彼此非常接近。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连接的电池之间流动或转移的电流减小。
当车辆启动器接合时,大部分电流来自连接的完全充电的电池,部分电流来自耗尽或已放电电池。从充满电的电池传输到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的电流越多,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参与跨接启动过程就越多。在困难的跨接启动情况下,如寒冷天气或大型引擎(例如重型燃油或柴油引擎),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的这种参与至关重要,因为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始终对启动器马达具有良好的固体导电性(即,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由导电连接器通过电缆连接到电池和启动器马达)。
在实际跨接启动过程开始之前的初始阶段期间,使用一种增加充满电的电池(例如,跨接启动器的充满电的电池)电压电位的技术,可以最大化电流输送(预处理)效果。如果充满电的电池比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具有高得多的电位,则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的“预跨接”充电将得到改善,从而允许在实际跨接启动阶段或步骤期间更成功地跨接启动车辆或设备。
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可用于或应用于跨接启动器,尤其是“跨接启动器”中的任何一个,包括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升压器装置或本文所述的其它设备或装置。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可与电池一起使用,特别是可再充电电池系统(例如,具有锂离子电池系统的跨接启动器)。此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或方法可以分别添加到本文所述的任何系统或方法中。
例如,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将附加电池或电池单元的微控制器单元(MCU)控制的切换结合起来,以用于待跨接电池的“预处理”阶段或步骤。还包括该预处理阶段或步骤的导电部分的受控阻抗。受控阻抗为该阶段或步骤提供了安全性。
附加电池或电池单元(例如,图77所示的4V锂离子电池单元)的接通仅是暂时的。如图78所示,它专门用于预处理阶段或步骤和受控阻抗,以在该阶段期间尝试实际车辆跨接启动时提供安全性。受控阻抗是限流模块、电缆阻抗和开关阻抗的组合,如图78所示。这三(3)个元件将被“调谐”用于在预处理阶段或步骤期间的最大安全电流。
预处理步骤由操作员通过选择此功能进行控制,例如,使用跨接启动器面板上提供的开关。当选择此功能时,例如,在三(3)个锂离子电池单元中添加额外的锂离子电池单元,暂时使其成为带有四(4)个锂离子电池单元的跨接启动电池。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预处理电压从大约12V转换为16V。这种额外的电压电位为已放电车辆或设备电池提供额外的电流,从而加快充电电压的升高,这使得已放电车辆或设备电池在困难的跨接启动阶段提供更多的帮助。
当额外的锂离子电池被接通时,短路检测反馈被用来在开关卡在闭合位置时提供安全反馈。这样可以确保额外的锂离子电池不会意外短路。
此预处理步骤仅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因为额外的锂离子电池单元会将其电量耗尽到低电量或已放电车辆或设备电池中。例如,这种技术允许额外的锂离子电池比三(3)个组合的锂离子电池更小。对于两个原因这是关键的,包括控制设备的制造成本以及提供相对快速的预处理步骤。
在预处理步骤完成后,常规的跨接启动阶段或步骤准备就绪。作为预处理阶段或步骤的结果,常规跨接启动阶段或步骤所需的能量较少,因为低电量已放电车辆或设备电池现在部分充电到更高的容量和电位。这样就可以在跨接启动时获得更大的成功机会。
图77中示出了用于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电路。该电路包括12V锂(即,锂离子)跨接启动电池,该电池连接到4V附加锂(即,锂离子)电池单元。该电路还包括反向充电二极管(即,反向充电二极管阵列),以防止反向电流流动,例如,当低电量或已放电电池正被充电或被充电时,以及提供受控阻抗的电阻器。此外,该电路还包括两(2)个短路检测器,短路检测器由MCU控制以在发生短路时分别断开以防止损坏12V和4V电池。
上述各种特征(例如,特别是标题下描述的主要特征)可以以各种组合(例如,两个特征、三个或更多个特征、所有特征)和各种方式组合,并且任何和所有特征都可以组合到本文所述的电子装置、跨接启动器和/或电池升压器装置或设备中。
这样已经描述了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许多方面改变本发明。任何和所有这些变化都旨在包含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电源,包括可再充电电池;
电池电缆组件,用于将所述跨接启动装置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在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被跨接启动之前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将功率从所述电源施加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以及
安全控制系统,配置为检测所述跨接启动装置何时被正确地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并且然后仅当所述跨接启动装置被正确地连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时才将功率从所述电源接通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控制件配置为在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被跨接启动之前的所述预处理阶段期间自动地将功率从所述电源施加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可再充电电池是12V或24V锂离子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手动超控开关,配置为当所述安全控制系统指示所述跨接启动装置未正确地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时激活手动超控模式,以使用户能够将功率从所述电源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
5.一种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跨接启动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电源,包括第一可再充电电池;
补充电源,配置为增加所述电源的电压,所述补充电源包括第二可再充电电池;
电池电缆组件,用于将所述跨接启动装置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
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控制件,用于将所述补充电源与所述电源接通和断开,以便在跨接启动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的预处理阶段期间增加工作电压;以及
安全控制系统,配置为检测所述跨接启动装置何时被正确地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并且然后仅当所述跨接启动装置被正确地连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时才将功率从所述电源接通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控制件配置为在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被跨接启动之前的所述预处理阶段期间自动地将功率从所述电源施加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是12V或24V锂离子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可再充电电池是4V锂离子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电源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池电缆组件之间,
其中,当所述跨接启动装置正确地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时,所述安全控制系统接通所述电源开关以使所述电源电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手动超控开关,配置为当所述安全控制系统指示所述跨接启动装置未正确地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时激活手动超控模式,以使用户能够将功率从所述电源连接到所述耗尽或已放电电池。
CN202311102071.8A 2017-09-22 2018-09-21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Pending CN1171456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61751P 2017-09-22 2017-09-22
US201762561850P 2017-09-22 2017-09-22
US62/561,850 2017-09-22
US62/561,751 2017-09-22
US201762562713P 2017-09-25 2017-09-25
US62/562,713 2017-09-25
US201762567479P 2017-10-03 2017-10-03
US62/567,479 2017-10-03
US201762568044P 2017-10-04 2017-10-04
US62/568,044 2017-10-04
US201762568537P 2017-10-05 2017-10-05
US62/568,537 2017-10-05
US201762568967P 2017-10-06 2017-10-06
US201762569355P 2017-10-06 2017-10-06
US201762569243P 2017-10-06 2017-10-06
US62/569,243 2017-10-06
US62/568,967 2017-10-06
US62/569,355 2017-10-06
US201862637615P 2018-03-02 2018-03-02
US62/637,615 2018-03-02
PCT/US2018/034902 WO2019045812A1 (en) 2017-08-30 2018-05-29 DEVICE FOR RECHARGING A PORTABLE RECHARGEABLE BATTERY
USPCT/US2018/34902 2018-05-29
USPCT/US2018/35029 2018-05-30
PCT/US2018/035029 WO2019045813A1 (en) 2017-08-30 2018-05-30 RECHARGEABLE FILLING STARTING DEVICE HAVING A HIGHLY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ABLE CONNECTION DEVICE
PCT/US2018/040919 WO2019045879A1 (en) 2017-08-30 2018-07-05 RECHARGEABLE BATTERY BACKUP DEVICE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ASSEMBLY
USPCT/US2018/40919 2018-07-05
PCT/US2018/042474 WO2019060027A1 (en) 2017-09-22 2018-07-17 RECHARGEABLE BATTERY RECHARGING STARTER DEVICE AND BATTERY FRAME
USPCT/US2018/42474 2018-07-17
USPCT/US2018/49548 2018-09-05
PCT/US2018/049548 WO2019060135A1 (en) 2017-09-22 2018-09-05 RECHARGEABLE BATTERY BACKUP DEVICE HAVING CONTROLLER SWITCHING BACKLIGHT SYSTEM
PCT/US2018/050904 WO2019060207A1 (en) 2017-09-22 2018-09-13 RECHARGEABLE BATTERY SUPPLY START DEVICE WITH CONTROL SWITCH AND OPTICAL POSITION SENSING SWITCH SYSTEM
USPCT/US2018/50904 2018-09-13
USPCT/US2018/51655 2018-09-19
PCT/US2018/051655 WO2019060359A1 (en) 2017-09-22 2018-09-19 RECHARGEABLE BATTERY BACKUP DEVICE STARTING DEVICE WITH DUAL BATTERY DIODE BRIDGE SYSTEM
PCT/US2018/051964 WO2019060552A1 (en) 2017-09-22 2018-09-20 RECHARGEABLE BATTERY BACKUP DEVICE HAVING A BATTERY DETECTION SYSTEM
PCT/US2018/051834 WO2019060472A1 (en) 2017-09-22 2018-09-20 RECHARGEABLE BATTERY BACKUP DEVICE HAVING A SHEET-MOUTH TYPE LOADING SYSTEM
USPCT/US2018/51834 2018-09-20
USPCT/US2018/51964 2018-09-20
PCT/US2018/052189 WO2019060699A1 (en) 2017-09-22 2018-09-21 RECHARGEABLE BATTERY BACKUP DEVICE HAVING A PRE-CONDITIONING SYSTEM FOR DISCHARGE OR EXHAUST BATTERY
CN201880075601.5A CN111386644B (zh) 2017-09-22 2018-09-21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601.5A Division CN111386644B (zh) 2017-09-22 2018-09-21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5672A true CN117145672A (zh) 2023-12-01

Family

ID=658100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601.5A Active CN111386644B (zh) 2017-09-22 2018-09-21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CN202311102071.8A Pending CN117145672A (zh) 2017-09-22 2018-09-21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5601.5A Active CN111386644B (zh) 2017-09-22 2018-09-21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1462928B2 (zh)
EP (2) EP4269783A3 (zh)
JP (3) JP7003234B2 (zh)
CN (2) CN111386644B (zh)
AU (3) AU2018338196B2 (zh)
CA (1) CA3076499C (zh)
GB (2) GB2580807B (zh)
WO (1) WO20190606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8851B2 (en) * 2014-07-03 2022-10-04 The Noco Company Jump starting apparatus
US11043822B2 (en) * 2016-10-04 2021-06-22 Brown & Watson International Pty Ltd Apparatus for jump starting a vehicle
CN107069850B (zh) * 2017-03-20 2024-03-19 东莞市仲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启动电源接线夹脱落保护与反接保护系统及方法
US11171496B2 (en) * 2017-08-25 2021-11-0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ectronic device, battery assembly and battery protection board
WO2019060135A1 (en) * 2017-09-22 2019-03-28 The Noco Company RECHARGEABLE BATTERY BACKUP DEVICE HAVING CONTROLLER SWITCHING BACKLIGHT SYSTEM
US10862176B2 (en) * 2018-06-15 2020-12-08 Florida Power & Light Company Portable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with a selectable battery switch and state of charge display for cordless power tools
US11245280B2 (en) * 2018-08-21 2022-02-0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Vehicle battery jump starter powered by a removable and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CN112930046B (zh) * 2019-12-05 2022-05-17 深圳市高科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电器控制器
MX2022009158A (es) 2020-01-28 2022-08-16 Noco Co Dispositivo de arranque con modo de refuerzo mejorado (turbo).
US11647879B2 (en) * 2020-04-10 2023-05-16 Shenzhen Chic Electrics Co. Ltd. Multifunctional emergency starting power for motor vehicles
US11374429B2 (en) 2020-05-07 2022-06-28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Vehicle battery jump starter with multiple battery pack compatibility
US11973366B2 (en) * 2020-10-20 2024-04-30 Schumacher Electric Corporation Battery booster
US11527897B1 (en) * 2021-05-21 2022-12-13 Deltran Operations Usa, Inc. Battery charger and engine jump start system with automatic operating mode via a single output receptacle
US11955822B2 (en) * 2021-07-20 2024-04-09 Grepow Inc Emergency start-up power supply with air inflator function
US11499517B1 (en) * 2021-08-02 2022-11-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dditional battery to augment starter system during starting of vehicle engine
JP7434454B2 (ja) * 2021-08-11 2024-02-20 広東電将軍能源有限公司 車両用携帯型予備始動装置および予備始動工具
US20240088653A1 (en) * 2022-09-14 2024-03-14 Reggie Lex Daverman Auto boost battery system
CN115476818B (zh) * 2022-10-31 2024-04-26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无机械钥匙搭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83076A (en) * 1989-11-13 1992-01-21 P.S.O. Electric, Incorporated Portable battery booster
US5189359A (en) 1991-01-22 1993-02-23 Kronberg James W Solid state safety jumper cables
US5635817A (en) 1995-04-24 1997-06-03 Shiska; Theodore Vehicle battery charging system
US5637978A (en) * 1995-11-06 1997-06-10 Kendrick Products Corporation Battery booster
US5795182A (en) 1996-07-25 1998-08-18 Modern Technology Inventions Polarity independent battery jumper cables or charger with automatic polarity detector and built-in automatic safety features
US5883491A (en) * 1997-03-06 1999-03-16 Silverman; Martin 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positing an electrical charge to an electrical storage cell used in an automobile
US5793185A (en) 1997-06-10 1998-08-11 Deltona Transformer Corporation Jump starter
US6262492B1 (en) 1999-04-09 2001-07-17 Dhc Specialty Corp. Car battery jumper cable
US6212054B1 (en) 1999-09-21 2001-04-03 Powerpro Inc. Spark proof booster cable system
US6377029B1 (en) * 2000-04-26 2002-04-23 Vector Manufacturing, Ltd. Current regulated mobile battery booster
EP1396919A1 (en) 2002-09-09 2004-03-10 Steve Liu Adaptive booster cable for a vehicle battery
US8493021B2 (en) 2008-01-03 2013-07-23 F. D. Richardson Enterepris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upplemental power to an engine
US8199024B2 (en) 2008-11-28 2012-06-12 Energy Safe Technologies, Inc. Low-voltage connection with safety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oper connection polarity
JP2011047338A (ja) * 2009-08-27 2011-03-10 Nisshinbo Holdings Inc 可搬型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5484192B2 (ja) * 2010-05-20 2014-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始動制御装置
US9194357B2 (en) * 2012-11-19 2015-11-24 Yung-Sheng Huang Method for jump starting a vehicle
US9809183B2 (en) * 2012-09-23 2017-11-07 Darryl Weflen Self-contained automotive battery booster system
JP3182855U (ja) 2013-02-01 2013-04-11 Sfj株式会社 車両用補助給電装置
CN104345244B (zh) * 2013-08-07 2018-10-09 深圳市金威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性检测及保护电路
US9653933B2 (en) * 2013-11-12 2017-05-16 Mathew Inskeep Portable automotive battery jumper pack with detachable backup battery
US10044197B2 (en) * 2013-12-12 2018-08-07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Portable power supply and battery charger
US9007015B1 (en) 2014-07-03 2015-04-14 The Noco Company Portable vehicle battery jump start apparatus with safety protection
EP3180832B1 (en) * 2014-08-14 2020-09-30 Schumacher Electric Corporation Battery charger statu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AU2015301449B2 (en) * 2014-08-14 2018-07-05 Schumacher Electric Corp. Compact multifunctional battery booster
CN104467099A (zh) * 2014-12-15 2015-03-25 东莞市鑫黎实业有限公司 汽车应急启动电源
US20170346140A1 (en) * 2015-03-13 2017-11-30 Martin Koebler Jump box for lithium-based starter battery
US20200083706A1 (en) * 2015-07-23 2020-03-12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Lithium-ion battery including two power supplies
AU2016102104B4 (en) * 2016-08-22 2017-06-29 Dc Solutions Australia Pty Ltd Apparatus for starting an electrically cranked engine
CN106329692B (zh) * 2016-09-13 2018-11-02 上海展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及其启动控制方法
US20180083469A1 (en) * 2016-09-21 2018-03-22 SlipStream Projects LLC High power density jump star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609867B (en) 2023-05-03
GB2580807A (en) 2020-07-29
CA3076499C (en) 2024-04-16
EP3669435B1 (en) 2023-08-23
AU2018338196A1 (en) 2020-04-09
EP3669435C0 (en) 2023-08-23
EP3669435A1 (en) 2020-06-24
CN111386644B (zh) 2023-09-01
US20200295575A1 (en) 2020-09-17
EP4269783A3 (en) 2024-01-17
EP4269783A2 (en) 2023-11-01
US20230374964A1 (en) 2023-11-23
US11754031B2 (en) 2023-09-12
JP7003234B2 (ja) 2022-01-20
WO2019060699A1 (en) 2019-03-28
GB2609867A (en) 2023-02-15
CN111386644A (zh) 2020-07-07
JP2024059894A (ja) 2024-05-01
US20230057431A1 (en) 2023-02-23
CA3076499A1 (en) 2019-03-28
US11462928B2 (en) 2022-10-04
AU2018338196B2 (en) 2021-10-28
GB202004122D0 (en) 2020-05-06
GB202217248D0 (en) 2023-01-04
AU2022200449B2 (en) 2023-07-20
AU2023251437A1 (en) 2023-11-09
AU2022200449A1 (en) 2022-02-17
GB2580807B (en) 2023-03-01
JP2020534778A (ja) 2020-11-26
EP3669435A4 (en) 2020-08-19
JP2022058458A (ja)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86644B (zh) 具有耗尽或已放电电池预处理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CN111386643B (zh) 具有电池检测系统的可再充电电池跨接启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