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9222A - 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9222A
CN117119222A CN202311192329.8A CN202311192329A CN117119222A CN 117119222 A CN117119222 A CN 117119222A CN 202311192329 A CN202311192329 A CN 202311192329A CN 117119222 A CN117119222 A CN 117119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pictures
participant
template
program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92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平妹
钱晨
苏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apply Sunshine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Med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apply Sunshine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Med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apply Sunshine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Med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apply Sunshine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Med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923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92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9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92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2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splicing one content stream with another content stream, e.g. for inserting or substituting an advertis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16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splicing one content stream with another content stream, e.g. for substituting a video cl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5Mi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多画面混流模板;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各个目标画面与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各个目标画面为所述管理端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选取的需合成的画面;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得到节目录制中不同参与方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本申请解决了节目录制过程中的多端互通问题,能够让参与录制的人员方便快捷的参与节目录制,支持导播快速选择连线用户和自定义多画面展示。

Description

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综艺节目中涉及到连线、投票等互动,因此实现一种方便快捷的可以连接现场/远端观众、嘉宾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解决方案,迫在眉睫,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以至少解决节目录制过程中的多端互通问题,让参与录制的人员能方便快捷的参与节目录制,支持导播快速选择连线用户和自定义多画面展示。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包括:
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所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各个目标画面为管理端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中选取的需合成的画面;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得到节目录制中不同参与方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
可选的,所述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所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包括:
基于预设通信协议与各参与方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基于所建立的连接通过所对应终端设备的图像采集或屏幕共享,采集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可选的,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多画面混流模板,包括:
获取导播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界面配置的用于多画面混流的自定义模板数据,根据所述自定义模板数据生成对应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可选的,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获取导播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界面实时选择的需要合成的参与方信息画面,得到所述目标画面;
获取导播将每一目标画面绑定至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时在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的绑定位置,建立每一目标画面与对应的绑定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自定义模板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模板标识、自定义多画面标识、节目标识、屏幕参数、屏幕中各画面的画面参数、各画面在输出时的显示模式、混流时各画面的流类型。
可选的,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包括:嘉宾画面、观众用户画面,演播室画面和互动数据展示画面中的至少部分画面;其中,所述嘉宾画面和所述观众用户画面分别为现场和/或远程的嘉宾画面和观众用户画面。
可选的,所述互动数据展示画面包括互动结果展示画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在管理端配置的各个互动模板推送至各参与方,并收集与汇总各参与方的互动数据,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
将所述互动结果按管理端配置的互动结果展示模板,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展示画面,以将所述互动结果展示画面参与多画面混流输出。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包括:
响应于导播通过管理端触发的混流指令,将各个目标画面按照所述关联关系在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指示的绑定位置,合成为对应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以供现场导演使用。
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所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各个目标画面为管理端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中选取的需合成的画面;
混流合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得到节目录制中不同参与方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代码。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多画面混流模板;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各个目标画面与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各个目标画面为所述管理端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选取的需合成的画面;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得到节目录制中不同参与方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
基于本申请方案,可通过自定义配置多画面混流模板来快速生成不同的多画面展示,并且导播可通过管理端多画面预设功能实时选择需要合成的嘉宾画面、观众用户画面,演播室画面和互动数据展示画面等所需参与方的信息画面,并与多画面混流模板进行布局位置绑定生成对应的混流布局界面,从而实时混流生成千变万化的上屏多画面。与传统做法需在节目录制前定制好对应的嘉宾及互动展示样式相比,本申请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展示可能性,同时可以支持将场内、场外各端用户数据联合展示,提高了节目互动的参与性,能够让参与录制的人员方便快捷的参与节目录制,并支持导播快速选择连线用户和自定义多画面展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本申请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实现本申请方法的系统架构的基本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多画面合成的实现逻辑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影音采集和互动采集来合成多画面混流输出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参见图1所示的方法流程图,本申请提供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步骤101、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所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其中,可基于预设通信协议与各参与方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基于所建立的连接通过所对应终端设备的图像采集或屏幕共享,采集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可选的,具体可以基于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网页实时通信)、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等协议,连接各参与方的多种终端(如手机、平板,个人计算机,定制装置等),并通过终端摄像头采集、屏幕共享等方式采集各端画面,将采集的各端画面传输到云服务器等能提供存储能力的设备进行存储,以供节目录制过程中的多画面混流合成使用。
所存储的各端画面可以是节目录制现场和/或远程各参与方的实时画面。
各参与方信息画面包括但不限于:嘉宾画面、观众用户画面,演播室画面和互动数据展示画面中的至少部分画面;其中,嘉宾画面和观众用户画面可以分别为现场和/或远程的嘉宾和观众用户画面。
步骤102、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多画面混流模板的过程,可实现为:获取导播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界面配置的用于多画面混流的自定义模板数据,根据所述自定义模板数据生成对应的多画面混流模板。也就是说,具体可以但不限于由导播在管理端按需进行多画面混流模板的模板数据的实时自定义编辑、配置,基于导播对模板数据的实时自定义编辑、配置,实现在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多画面混流模板。
其中,导播所配置的自定义模板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模板标识、自定义多画面标识、节目标识、屏幕参数、屏幕中各画面的画面参数、各画面在输出时的显示模式、混流时各画面的流类型。
可选的,模板标识、节目标识可以分别为模板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号码)、节目id,自定义多画面标识可以是自定义多画面名称,屏幕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屏高、屏宽,画面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所对应画面的宽、高、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偏移、在混流各画面中所对应层级等,各画面在输出时的显示模式包括但不限于裁剪、缩放、缩放并显示黑底;混流时各画面的流类型包括混入音视频、只混入视频、只混入音频。
导播可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编辑界面编辑自定义模版,管理端根据编辑信息生成对应的自定义多画面混流模板,多画面混流模板的一示例性数据结构如下:
可选的,如果导播未实时自定义多画面混流模板,可以自动采用默认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步骤103、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各个目标画面为所述管理端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选取的需合成的画面。
该步骤中,可选的,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可实现为:获取导播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界面实时选择的需要合成的参与方信息画面,得到目标画面,并获取导播将每一目标画面绑定至多画面混流模板时在多画面混流模板中的绑定位置,建立每一目标画面与对应的绑定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导播具体可通过管理端可视化界面上的多画面预设功能,实时选择需要合成的嘉宾画面、观众用户画面,演播室画面和互动数据展示画面等目标画面,并绑定到模板对应布局(layout)位置,从而形成各个目标画面与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绑定关系。
步骤104、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得到节目录制中不同参与方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
在前述各步骤的基础上,可选的,可由导播在管理端界面触发混流指令来实时启动/更新混流多画面,响应于导播通过管理端触发的混流指令,将各个目标画面按照所述关联关系在多画面混流模板中所指示的的绑定位置,合成为对应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以供现场导演使用,例如多画面上墙或回推直播间等。
综上所述,基于本申请方案,可通过自定义配置多画面混流模板来快速生成不同的多画面展示,并且导播可通过管理端多画面预设功能实时选择需要合成的嘉宾画面、观众用户画面,演播室画面和互动数据展示画面等所需参与方的信息画面,并与多画面混流模板进行布局位置绑定生成对应的混流布局界面,从而实时混流生成千变万化的上屏多画面。与传统做法需在节目录制前定制好对应的嘉宾及互动展示样式相比,本申请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展示可能性,同时可以支持将场内、场外各端用户数据联合展示,提高了节目互动的参与性,能够让参与录制的人员方便快捷的参与节目录制,并支持导播快速选择连线用户和自定义多画面展示。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互动数据展示画面包括互动结果展示画面,本申请所公开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11)将在管理端配置的各个互动模板推送至各参与方,并收集与汇总各参与方的互动数据,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
可选的,导播具体可以通过管理端按需配置多种互动模板,如投票、答题、抽奖等,并通过管理端将配置的各互动模板实时推送到各端参与方,如现场/远程的嘉宾、观众等。
在导播结束对应互动时,服务器等服务端可汇总结算各参与方的互动数据,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或者也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实时汇总当前已产生的互动数据,得到实时互动结果。
12)将互动结果按管理端配置的互动结果展示模板,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展示画面,以将互动结果展示画面参与多画面混流输出。
导播还可以在管理端按需配置互动结果展示模板,相应可将互动结果按管理端配置的互动结果展示模板,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展示画面,并可将互动结果展示画面通过屏幕共享等方式推流到多画面混流端,参与多画面混流输出。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通过节目录制中的数据处理和即时展示,让参与录制的人员能方便快捷的参与节目录制,实现导播快速选择连线用户和自定义多画面展示,能够降低节目组观众教育成本,降低云录制门槛。提供方便快捷的录制连线和互动方式,提高录制效率。支持将场内、场外各端用户数据联合展示,提高了节目互动的参与性,快速便捷的互动多画面生成方式,大大的降低了导播端的工作量,提供了更多展示可能。
以下提供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方法的一应用示例。
该示例采用图2所示的系统架构对本申请方法加以实施。如图2所示,系统架构包括访问层、展示层和业务层,其中,访问层为节目录制中各参与方与节目录制方涉及终端(如移动终端、web终端、信息显示屏、电视大屏、其它终端等)所在的层,展示层为各个具备画面展示需求的服务端(如云录制管理端、画面采集端、多画面展示端、快直播播放端等)所在层,业务层用于提供实现本申请方法所需的各项业务能力支撑。如图2所示,业务层分为系统登录、云录制管理、录制监控、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多画面管理等各大模块,各模块的功能可同样参见图2所示。
结合参见图3,本示例所提供的系统架构实现多画面连线互动的一可选基本流程如下:
31)各终端采集画面推送至云服务录制并存储;
32)推送配置的互动模板至各终端,采集互动数据至云服务录制并存储;
33)结束互动,汇总互动结果,根据配置的互动结果展示模板生成互动结果展示画面;
34)导播通过屏幕共享将互动结果展示画面推送至云服务录制并存储;
35)导播通过管理端可以编辑自定义多画面混流模板;
36)选择自定义多画面混流模板或是默认多画面混流模板,并选择需要合成的嘉宾画面、观众用户画面,演播室画面和互动数据展示画面等,绑定到模板对应layout位置,以用于生成完整的多画面混流预设布局;
37)导播端发送混流合成指令,云服务按照多画面混流模板将各端画面混合成一路多画面,多画面合成的实现逻辑示意图可参见图4所示。
参见图5,合成输出后的多画面,主要是基于影音(音视频数据)采集和互动采集(互动数据采集)并合成所得的多画面混流界面。
38)多画面上墙或回推直播间。
可选的,互动结果展示时的合成处理,还可以有另一种合成模式,该合成模式通过配置叠加方式将互动结果与选取的各参与方画面进行叠加,其中,具体将选取的各参与方画面(视频画面)按照多画面混流模板合成,并在合成画面上根据预设布局叠加互动结果展示画面,该模式支持合成后的进一步交互。
对应于上述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装置,该装置的组成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所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第二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第三获取模块30,用于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各个目标画面为管理端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中选取的需合成的画面;
混流合成模块40,用于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得到节目录制中不同参与方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10,具体用于:
基于预设通信协议与各参与方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基于所建立的连接通过所对应终端设备的图像采集或屏幕共享,采集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配置与生成模块,用于在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多画面混流模板,具体包括:
获取导播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界面配置的用于多画面混流的自定义模板数据,根据所述自定义模板数据生成对应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配置与生成模块还用于:在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
获取导播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界面实时选择的需要合成的参与方信息画面,得到所述目标画面;
获取导播将每一目标画面绑定至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时在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的绑定位置,建立每一目标画面与对应的绑定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定义模板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模板标识、自定义多画面标识、节目标识、屏幕参数、屏幕中各画面的画面参数、各画面在输出时的显示模式、混流时各画面的流类型。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包括:嘉宾画面、观众用户画面,演播室画面和互动数据展示画面中的至少部分画面;其中,所述嘉宾画面和所述观众用户画面分别为现场和/或远程的嘉宾画面和观众用户画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互动数据展示画面包括互动结果展示画面,所述装置还包括互动处理模块,用于:
将在管理端配置的各个互动模板推送至各参与方,并收集与汇总各参与方的互动数据,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
将所述互动结果按管理端配置的互动结果展示模板,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展示画面,以将所述互动结果展示画面参与多画面混流输出。
在一实施方式中,混流合成模块40,具体用于:
响应于导播通过管理端触发的混流指令,将各个目标画面按照所述关联关系在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指示的绑定位置,合成为对应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以供现场导演使用。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装置而言,由于其与上文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相似之处请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的说明即可,此处不再详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如上文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的程序代码。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电子设备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系统或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所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各个目标画面为管理端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中选取的需合成的画面;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得到节目录制中不同参与方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所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包括:
基于预设通信协议与各参与方对应的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基于所建立的连接通过所对应终端设备的图像采集或屏幕共享,采集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多画面混流模板,包括:
获取导播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界面配置的用于多画面混流的自定义模板数据,根据所述自定义模板数据生成对应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理端配置与生成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
获取导播通过管理端的可视化界面实时选择的需要合成的参与方信息画面,得到所述目标画面;
获取导播将每一目标画面绑定至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时在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的绑定位置,建立每一目标画面与对应的绑定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定义模板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至少部分数据:
模板标识、自定义多画面标识、节目标识、屏幕参数、屏幕中各画面的画面参数、各画面在输出时的显示模式、混流时各画面的流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包括:嘉宾画面、观众用户画面,演播室画面和互动数据展示画面中的至少部分画面;其中,所述嘉宾画面和所述观众用户画面分别为现场和/或远程的嘉宾画面和观众用户画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动数据展示画面包括互动结果展示画面,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在管理端配置的各个互动模板推送至各参与方,并收集与汇总各参与方的互动数据,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
将所述互动结果按管理端配置的互动结果展示模板,生成对应的互动结果展示画面,以将所述互动结果展示画面参与多画面混流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包括:
响应于导播通过管理端触发的混流指令,将各个目标画面按照所述关联关系在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指示的绑定位置,合成为对应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以供现场导演使用。
9.一种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建立连接,基于所建立的连接获取参与节目录制的各参与方信息画面;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多画面混流模板;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理端配置与生成的各个目标画面与所述多画面混流模板中不同布局位置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各个目标画面为管理端从所述各参与方信息画面中选取的需合成的画面;
混流合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各个目标画面进行混流合成处理,得到节目录制中不同参与方的多画面混流布局界面。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代码。
CN202311192329.8A 2023-09-14 2023-09-14 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71192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2329.8A CN117119222A (zh) 2023-09-14 2023-09-14 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2329.8A CN117119222A (zh) 2023-09-14 2023-09-14 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9222A true CN117119222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07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2329.8A Pending CN117119222A (zh) 2023-09-14 2023-09-14 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922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10441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content delivery system, content delivery method, and program
EP1472871B1 (en) Remote server switching of video streams
JP2007028586A (ja) 対話型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制作システム
JP2007082182A (ja) 対話型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製作方法
JP7023274B2 (ja) ビデオ発信者の着信を管理する発信者キュー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6314073A (ja) 対話型マルチメディアインタフェース画面を表示する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CN113099155B (zh) 一种适用于多场景的视频会议系统
CN104519307B (zh) 会议管理系统、多画面合成设备、分会场设备、视频会议实现方法及系统
WO2014187282A1 (zh) 一种建立视频会议界面的方法、装置及视频终端
CN113411538B (zh) 视频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66434A (zh) 一种视频合拍的方法、视频剪辑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33914B (zh) 一种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83857A (zh) 多媒体会议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10035767A1 (en) Iptv remote broadcasting system for 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service providing method thereof
CN105959614A (zh) 一种视频会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405229B (zh) 视频会议处理方法、系统、客户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01537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广播电视互动节目制作方式
WO2016206471A1 (zh) 多媒体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107301A (zh) 一种视频会议平台及基于视频会议平台的通讯方法
TWI261465B (en) Digital real-time interactive program system
KR20020050903A (ko) 인터넷을 이용한 교육,방송, 다자간 화상 회의,채팅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7119222A (zh) 用于节目录制的多画面连线互动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CN116260987A (zh) 视频转播处理系统、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07818A (zh) 无纸化广播会议网络服务系统
CN108377397A (zh) 一种基于摄像头实现联网视频互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