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09623A - 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09623A
CN117109623A CN202311296453.9A CN202311296453A CN117109623A CN 117109623 A CN117109623 A CN 117109623A CN 202311296453 A CN202311296453 A CN 202311296453A CN 117109623 A CN117109623 A CN 117109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vig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 map
terminal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64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泽鹏
赵磊
宋国强
卜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ke U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ke U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ke U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ke U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645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09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09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09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15Dynamic re-routing, e.g. recalculating the route when the user deviates from calculated route or after detecting real-time traffic data or accid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46Details of route searching algorithms, e.g. Dijkstra, A*, arc-flags, using precalculated rou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04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 G01C21/3807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ata
    • G01C21/3815Road data
    • G01C21/3819Road shape data, e.g. outline of a rou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04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 G01C21/3833Creation or updating of map data characterised by the source of data
    • G01C21/3841Data obtained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probe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入导航信息;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通过构建电子地图并在终端进行实时显示,可以实现终端与电子地图的动态精准交互,提高导航的精度,且能够清晰地显示导航路线、交通状况信息,使用灵活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导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许多智能手表和导航App的结合应用。在导航方面,比较知名的应用包括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谷歌地图等。这些应用已经可以提供很好的导航服务,包括实时路线规划、交通状况提醒等。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能面临一些问题和不便,例如,当用户骑行或步行时,需要拿出手机查看导航路线,对骑行或行走的安全有影响;同时手机显得笨重,佩戴不方便。因此,结合智能手表和导航App的联动功能,可以提供更加方便、佩戴更加灵活的导航解决方案。
目前同类技术的缺陷在于,一些手表端的导航方案可能不够精确,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导致导航不准确或给用户带来路上困惑。此外,一些智能手表的屏幕过小,难以清晰地显示导航路线、交通状况等信息,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亟待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可以通过构建电子地图并在终端进行实时显示,可以实现终端与电子地图的动态精准交互,提高导航的精度,且能够清晰地显示导航路线、交通状况信息,使用灵活性更高。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包括:
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
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出导航信息;
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
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中,所述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具体为: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将广角实景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特征;
将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分类,得到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
根据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得到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
根据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构建电子地图。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中,所述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通过广角实景影像提取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
将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电子地图位置关联信息;
根据目的地建立位置索引,并根据位置关联信息生成目的地实景影像;
根据目的地实景影像建立电子地图路径导航。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中,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出导航信息;具体为:
获取广角实景影像,并将建筑特征进行映射,得到二维图像信息;
根据二维图像信息建立导航坐标系,并生成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位置坐标;
根据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坐标生成导航路线,并获取导航路线上的路况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中,根据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坐标生成导航路线,并获取导航路线上的路况信息,具体为:
根据二维图像信息提取道路特征,并生成道路分布数据;
根据道路分布数据提取路径规划坐标点;
获取导航路线中心坐标点,将导航路线中心坐标点与路径规划坐标点进行比较,得到坐标偏差率;
判断所述坐标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修正信息,根据修正信息对导航路线进行实时修正;
若小于,则将导航路线按照预定方式进行显示。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中,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导航交互数据,将导航交互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生成路况信息与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
将路况信息实时输入导航路线模型,并生成路线优化信息,根据路线优化信息对导航路线进行实时调整;
将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与预设的偏离阈值进行比较;
若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大于预设的偏离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进行实时振动预警;
若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小于预设的偏离阈值,则实时监控用户移动路径及移动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程序,所述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
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入导航信息;
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
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中,所述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具体为: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将广角实景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特征;
将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分类,得到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
根据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得到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
根据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构建电子地图。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中,所述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通过广角实景影像提取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
将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电子地图位置关联信息;
根据目的地建立位置索引,并根据位置关联信息生成目的地实景影像;
根据目的地实景影像建立电子地图路径导航。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程序,所述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入导航信息;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通过构建电子地图并在终端进行实时显示,可以实现终端与电子地图的动态精准交互,提高导航的精度,且能够清晰地显示导航路线、交通状况信息,使用灵活性更高。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本申请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构建电子地图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电子地图路径导航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流程图。该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用于终端设备中,该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
S102,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出导航信息;
S103,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S104,判断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
S105,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构建电子地图,通过大数据对电子地图进行多次优化,保证电子地图的准确性,此外通过分析终端位置与目的地位置在电子地图中的位置进行导航路径规划,当实时位置与导航信息出现较大偏差时,说明移动偏离轨迹,此时通过反馈信息对导航路线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导航路线模型的精准性,使输出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结果,提高路径规划的准确性。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构建电子地图方法流程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具体为:
S201,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S202,将广角实景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特征,将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分类,得到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
S203,根据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得到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
S204,根据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构建电子地图。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可以实现电子地图的广角实景显示,在进行导航时,可以根据三维立体图像进行目的地周边区域的分布状态进行精准的判断,且在构建电子地图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将建筑物与道路进行分离,保证电子地图中的道路分布准确。
请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电子地图路径导航流程图。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S301,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S302,通过广角实景影像提取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
S303,将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电子地图位置关联信息;
S304,根据目的地建立位置索引,并根据位置关联信息生成目的地实景影像;
S305,根据目的地实景影像建立电子地图路径导航。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广角实景影像可以更加立体的展示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其中影像特征包括建筑特征;从而可以建立建筑特征与电子地图内的位置关联性,在进行路径规划时,自动屏蔽建筑特征,只对道路特征进行分析,此外可以根据位置关联性进行目的地位置索引,调用目的地附近的实景影像,提高路径导航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出导航信息;具体为:
获取广角实景影像,并将建筑特征进行映射,得到二维图像信息;
根据二维图像信息建立导航坐标系,并生成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位置坐标;
根据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坐标生成导航路线,并获取导航路线上的路况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坐标生成导航路线,并获取导航路线上的路况信息,具体为:
根据二维图像信息提取道路特征,并生成道路分布数据;
根据道路分布数据提取路径规划坐标点;
获取导航路线中心坐标点,将导航路线中心坐标点与路径规划坐标点进行比较,得到坐标偏差率;
判断坐标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修正信息,根据修正信息对导航路线进行实时修正;
若小于,则将导航路线按照预定方式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道路分布数据对道路中心线进行提取,在路径规划时,均是通过道路中心线建立移动路径,在用户移动过程中同时检测导航路线中心点坐标,并将其余路径规划坐标点进行比较,判断导航路线是否发生偏差,若出现偏差时进行调整,若导航路线较为准确时,可以将导航路线实时显示在智能手表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导航交互数据,将导航交互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生成路况信息与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
将路况信息实时输入导航路线模型,并生成路线优化信息,根据路线优化信息对导航路线进行实时调整;
将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与预设的偏离阈值进行比较;
若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大于预设的偏离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进行实时振动预警;
若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小于预设的偏离阈值,则实时监控用户移动路径及移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导航过程中通过导航交互数据实时对路况进行监控,并分析用户移动过程中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当偏离导航路径较远时,则进行报警,提醒用户进行移动方向调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获取用户移动参数信息与导航路径上的实时路况信息;
根据用户移动参数信息计算用户移动速度,并通过导航路径上的实时路况信息预测用户移动至预定位置的移动时间;
根据导航路径上的实时路况信息预测用户移动时间内的路况变化信息,并生成路径调整信息;
根据路径调整信息进行实时导航路径优化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不同的移动速度与路况信息进行辅助判断,实现对移动时间的预判,从而能够实现导航路径的优化调整,即预测用户移动到预定位置后的路况信息,并通过路况的变化进行调整移动路径。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4,该系统包括:存储器41及处理器42,存储器41中包括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程序,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
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入导航信息;
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
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构建电子地图,通过大数据对电子地图进行多次优化,保证电子地图的准确性,此外通过分析终端位置与目的地位置在电子地图中的位置进行导航路径规划,当实时位置与导航信息出现较大偏差时,说明移动偏离轨迹,此时通过反馈信息对导航路线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导航路线模型的精准性,使输出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结果,提高路径规划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具体为: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将广角实景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特征;
将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分类,得到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
根据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得到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
根据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构建电子地图。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可以实现电子地图的广角实景显示,在进行导航时,可以根据三维立体图像进行目的地周边区域的分布状态进行精准的判断,且在构建电子地图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将建筑物与道路进行分离,保证电子地图中的道路分布准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通过广角实景影像提取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
将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电子地图位置关联信息;
根据目的地建立位置索引,并根据位置关联信息生成目的地实景影像;
根据目的地实景影像建立电子地图路径导航。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广角实景影像可以更加立体的展示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其中影像特征包括建筑特征;从而可以建立建筑特征与电子地图内的位置关联性,在进行路径规划时,自动屏蔽建筑特征,只对道路特征进行分析,此外可以根据位置关联性进行目的地位置索引,调用目的地附近的实景影像,提高路径导航的精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出导航信息;具体为:
获取广角实景影像,并将建筑特征进行映射,得到二维图像信息;
根据二维图像信息建立导航坐标系,并生成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位置坐标;
根据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坐标生成导航路线,并获取导航路线上的路况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坐标生成导航路线,并获取导航路线上的路况信息,具体为:
根据二维图像信息提取道路特征,并生成道路分布数据;
根据道路分布数据提取路径规划坐标点;
获取导航路线中心坐标点,将导航路线中心坐标点与路径规划坐标点进行比较,得到坐标偏差率;
判断坐标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修正信息,根据修正信息对导航路线进行实时修正;
若小于,则将导航路线按照预定方式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道路分布数据对道路中心线进行提取,在路径规划时,均是通过道路中心线建立移动路径,在用户移动过程中同时检测导航路线中心点坐标,并将其余路径规划坐标点进行比较,判断导航路线是否发生偏差,若出现偏差时进行调整,若导航路线较为准确时,可以将导航路线实时显示在智能手表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导航交互数据,将导航交互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生成路况信息与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
将路况信息实时输入导航路线模型,并生成路线优化信息,根据路线优化信息对导航路线进行实时调整;
将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与预设的偏离阈值进行比较;
若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大于预设的偏离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进行实时振动预警;
若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小于预设的偏离阈值,则实时监控用户移动路径及移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导航过程中通过导航交互数据实时对路况进行监控,并分析用户移动过程中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当偏离导航路径较远时,则进行报警,提醒用户进行移动方向调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
获取用户移动参数信息与导航路径上的实时路况信息;
根据用户移动参数信息计算用户移动速度,并通过导航路径上的实时路况信息预测用户移动至预定位置的移动时间;
根据导航路径上的实时路况信息预测用户移动时间内的路况变化信息,并生成路径调整信息;
根据路径调整信息进行实时导航路径优化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不同的移动速度与路况信息进行辅助判断,实现对移动时间的预判,从而能够实现导航路径的优化调整,即预测用户移动到预定位置后的路况信息,并通过路况的变化进行调整移动路径。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程序,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入导航信息;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通过构建电子地图并在终端进行实时显示,可以实现终端与电子地图的动态精准交互,提高导航的精度,且能够清晰地显示导航路线、交通状况信息,使用灵活性更高。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
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出导航信息;
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
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具体为: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将广角实景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特征;
将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分类,得到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
根据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得到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
根据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构建电子地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通过广角实景影像提取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
将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电子地图位置关联信息;
根据目的地建立位置索引,并根据位置关联信息生成目的地实景影像;
根据目的地实景影像建立电子地图路径导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出导航信息;具体为:
获取广角实景影像,并将建筑特征进行映射,得到二维图像信息;
根据二维图像信息建立导航坐标系,并生成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位置坐标;
根据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坐标生成导航路线,并获取导航路线上的路况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终端位置坐标与目的地坐标生成导航路线,并获取导航路线上的路况信息,具体为:
根据二维图像信息提取道路特征,并生成道路分布数据;
根据道路分布数据提取路径规划坐标点;
获取导航路线中心坐标点,将导航路线中心坐标点与路径规划坐标点进行比较,得到坐标偏差率;
判断所述坐标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修正信息,根据修正信息对导航路线进行实时修正;
若小于,则将导航路线按照预定方式进行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导航交互数据,将导航交互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生成路况信息与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
将路况信息实时输入导航路线模型,并生成路线优化信息,根据路线优化信息对导航路线进行实时调整;
将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与预设的偏离阈值进行比较;
若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大于预设的偏离阈值,则生成报警信息,根据报警信息进行实时振动预警;
若导航路径偏离预警信息小于预设的偏离阈值,则实时监控用户移动路径及移动状态。
7.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程序,所述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
获取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
将终端位置信息与目的地位置信息输入预设的导航路线模型,输入导航信息;
获取实时位置信息,将实时位置信息与导航信息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
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偏差率阈值;
若大于或等于,则生成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修正导航路线模型参数;
若小于,则生成导航交互数据,并将导航交互数据传输至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具体为: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将广角实景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特征;
将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分类,得到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
根据建筑特征与道路特征得到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
根据建筑与道路的分布信息构建电子地图。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大数据构建电子地图,并将电子地图存储至终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将大量不同角度的实景影像进行拼接,得到广角实景影像;
通过广角实景影像提取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
将影像特征与位置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电子地图位置关联信息;
根据目的地建立位置索引,并根据位置关联信息生成目的地实景影像;
根据目的地实景影像建立电子地图路径导航。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程序,所述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的步骤。
CN202311296453.9A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Pending CN117109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6453.9A CN117109623A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6453.9A CN117109623A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09623A true CN117109623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1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6453.9A Pending CN117109623A (zh) 2023-10-09 2023-10-09 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096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6593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构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0657A (zh) * 2017-03-15 2017-07-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车道级电子地图构建方法
CN107529339A (zh) * 2016-05-09 2017-12-29 深圳市欸阿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装置及其室内导航的方法
CN112683289A (zh) * 2016-11-21 2021-04-20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导航方法及装置
CN112798001A (zh) * 2020-12-29 2021-05-14 佛山市金净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处理平台路径规划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02210A (zh) * 2021-10-22 2022-01-07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约车偏航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2884A (zh) * 2023-04-27 2023-08-15 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机器人自主导航定位方法、系统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9339A (zh) * 2016-05-09 2017-12-29 深圳市欸阿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装置及其室内导航的方法
CN112683289A (zh) * 2016-11-21 2021-04-20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导航方法及装置
CN106980657A (zh) * 2017-03-15 2017-07-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车道级电子地图构建方法
CN112798001A (zh) * 2020-12-29 2021-05-14 佛山市金净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垃圾处理平台路径规划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02210A (zh) * 2021-10-22 2022-01-07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约车偏航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2884A (zh) * 2023-04-27 2023-08-15 广州高新兴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机器人自主导航定位方法、系统及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06593A (zh) * 2024-03-19 2024-04-19 广州小鹏自动驾驶科技有限公司 地图构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2763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int of interest information
US1040118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int of interest information
EP2737279B1 (en) Variable density depthmap
US8553942B2 (en) Reimaging based on depthmap information
CN106662458B (zh) 用于改进地图和导航数据的可穿戴传感器数据
US8700301B2 (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architecture and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dynamic direction information
WO2020055767A1 (en) Mapping objects detected in images to geographic positions
CN104584094B (zh) 位置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11737392A (zh) 合并楼块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69774A (zh) 导航方法与装置、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17109623A (zh) 一种智能穿戴式导航交互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4445312B (zh) 一种地图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72485A (zh) 定位精度测试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KR101568741B1 (ko) 모바일 증강현실 기반의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CN111080781A (zh) 一种三维地图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153568B (zh) 基于业务场景的Wi-Fi识别、绑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321854B (zh) 用于检测目标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EP4057127A2 (en) Display method, display apparatus,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4187509B (zh) 对象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731370A (zh) 一种大场景元宇宙空间叠加方法和装置
CN115423919A (zh) 图像的渲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95994B (zh) 路口图像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2614221A (zh) 高精地图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
Mantoro et al. 3D maps in mobile devices: Pathway analysis for interactive navigation aid
CN117271687A (zh) 轨迹回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