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4607B -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4607B
CN117094607B CN202311353658.6A CN202311353658A CN117094607B CN 117094607 B CN117094607 B CN 117094607B CN 202311353658 A CN202311353658 A CN 202311353658A CN 117094607 B CN117094607 B CN 1170946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informatization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lectric
perform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36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94607A (zh
Inventor
赵峰
刘亚庆
陈庆树
付凌波
闫艳婷
路易尧
王帅
曹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Sij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Sgitg Accen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Sij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Sgitg Accen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Sij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Beijing Sgitg Accen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Siji Digi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36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94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94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4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94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4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S2,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获取;S3,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本发明通过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然后获取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再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最后根据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达到了提高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规划到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估规范规定了信息化项目综合绩效评估的要素和方法,从建设质量、运维水平、应用成效、经济效益四大要素来描述信息化项目的综合绩效,适用于信息化项目建设与应用的各类组织及第三方评估机构。
常见的评估方法有通过现场调研与观察来了解系统的功能,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来评估业务指标、用户满意度等绩效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与专家评审来了解他们对信息化绩效的评价和反馈,通过比较分析来确定自身在行业中的绩效水平,以及通过综合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来促进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公告号为:CN107292476B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包括:(1)确定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对象和指标体系;(2)根据评估对象收集相关数据;(3)使用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计算评估对象的评估值,包括对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得出建设质量评估值;对运行水平进行评估,得出运行水平评估值;对应用成效进行评估,得出应用成效评估值;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得出经济效益评估值。
例如公开号为:CN116128325A的发明专利公开申请的绩效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评估人员的工作信息;从所述工作信息中提取所述待评估人员的绩效数据;根据所述绩效数据得到所述待评估人员的多个参考绩效评分;根据多个所述参考绩效评分得到所述待评估人员的绩效评估结果。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通过待评估人员的绩效数据直接得到多个参考绩效评分,然后综合考虑待评估人员的各个参考绩效评分得到待评估人员的绩效评估结果,使得待评估人员的绩效评估可以根据多个维度的参考绩效评分进行评定,使得待评估人员的绩效评估更全面准确。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运用现场调研与观察以及问卷调查与专家评审的方法来了解人们对信息化绩效的评价和反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运用数据收集与分析、比较分析以及通过综合评估形成评估报告的方法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比较处理,存在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的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用于服务器,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电力信息化存储的电力信息、面向的对象、应用的目的和应用的场景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再由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S2,根据得到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S3,根据获取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根据计算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包括系统绩效、使用绩效和异常绩效,具体如下:所述系统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表现情况;所述系统绩效的评估指标包括系统资源利用率、系统信息完整性、系统技术先进性;所述系统资源利用率指的是电力系统使用资源与总资源的比例关系;所述系统信息完整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所述系统技术先进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性成果表现,先进性成果包括奖励表彰和学术研究;所述使用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用户对于电力系统信息化的满意度情况;所述使用绩效的评估指标包括供电质量、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服务质量和用电单价;所述供电质量是指用户正常用电的时间与总用电时间之间的比例大小;所述服务质量是指用户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评估;所述异常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异常修复的表现情况,评估指标包括异常次数、异常响应时间和异常时间间隔;所述异常次数指的是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出现异常的次数;所述异常响应时间指的是发现电力系统异常到电力系统恢复正常的时间间隔;所述异常时间间隔指的是电力系统正常与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时间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S2中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S21,统计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拥有的总资源、用户使用的总资源、获得的奖励表彰次数和学术研究数量,并将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与参考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进行比对,获取系统信息完整性数据;S22,通过在用电系统设置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用户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正常用电的时间、总用电时间、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和服务质量的评价;S23,统计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的异常次数和对应的异常响应时间,并根据相邻两次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时刻获得异常时间间隔。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包括系统绩效指数、使用绩效指数和异常绩效指数,具体如下:所述系统绩效指数为系统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所述使用绩效指数为使用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所述异常绩效指数为异常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通过将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拥有的总资源和用户使用的总资源进行计算得到系统资源利用率,再将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与参考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进行比对计算系统信息完整性,并结合奖励表彰次数和学术研究数量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系统绩效指数P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系统资源利用率、系统信息完整性和系统技术先进性的修正因子,TR为电力系统总资源,UR为电力系统使用资源,/>为电力系统损耗资源的参考值,e为自然常数,IC为系统完整性实际值,/>为系统完整性参考值,CN为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获得的奖励表彰次数,SN为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获得的学术研究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完整性实际值IC的具体计算公式为:根据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系统完整性实际值IC,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为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的修正因子,/>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用户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用户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参考数量差值,/>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参考数量差值。
进一步的,所述使用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通过将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各用户正常用电的时间和总用电时间进行计算得到该用户的供电质量数据,再获取服务质量数据,并结合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和用电单价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使用绩效指数S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民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修正因子和商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修正因子,/>和/>分别为民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和商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民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i为民用电用户的编号,,N为民用电用户总数,/>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总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正常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服务质量,/>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断电次数,/>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平均断电响应时间,/>为电力系统中民用电用户的用电单价;商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j为商用电用户的编号,,M为商用电用户总数,/>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总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正常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服务质量,/>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断电次数,/>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平均断电响应时间,/>为电力系统中商用电用户的用电单价。
进一步的,所述异常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出现的异常次数、各次异常的异常相应时间和异常间隔时间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异常绩效指数A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q为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编号,/>,Q为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总次数,/>为第q次电力系统异常的异常响应时间,/>为第q次电力系统异常的异常时间间隔,/>为电力系统异常绩效指数的修正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结合获得的系统绩效指数PI、使用绩效指数SI和异常绩效指数AI,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T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系统绩效指数和使用绩效指数的安全因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装置,包括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模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获取模块和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模块: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电力信息化存储的电力信息、面向的对象、应用的目的和应用的场景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再由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根据计算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再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接着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计算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根据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进而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高效评估,进而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的提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低的问题。
2、通过获取系统资源利用率、系统信息完整性和系统技术先进性对应的数据计算系统绩效指数,然后结合问卷调查获取供电质量、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服务质量和用电单价对应的数据计算使用绩效指数,再根据电力系统异常次数、异常响应时间和异常时间间隔对应的数据计算异常绩效指数,最后结合三者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实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从而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准确评估,进而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准确性的提高。
3、通过获取电力系统中单个用户的使用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经计算得到单个用户的使用绩效指数,然后统计电力系统的所有商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指数和所有民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指数,再分别计算商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和民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并结合两者在电力信息化中的关系得到使用绩效指数,最后结合系统绩效指数和异常绩效指数得到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从而实现了电力系统综合绩效的全面评估,进而实现了更全面的评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概念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电力信息化存储的电力信息、面向的对象、应用的目的和应用的场景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再结合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接着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最后根据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的提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低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然后获取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再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最后根据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达到了提高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的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流程图,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根据电力信息化存储的电力信息、面向的对象、应用的目的和应用的场景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再由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S2,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获取:根据得到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S3,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根据获取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根据计算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
在本实施例中,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是对电力公司或电力系统中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绩效进行评估的过程;电力信息化存储的电力信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电力信息化面向的对象为用户和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电力信息化应用的目的是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服务提供便捷;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效率的提高。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概念图,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包括系统绩效、使用绩效和异常绩效,具体如下:系统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表现情况;系统绩效的评估指标包括系统资源利用率、系统信息完整性、系统技术先进性;系统资源利用率指的是电力系统使用资源与总资源的比例关系;系统信息完整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系统技术先进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性成果表现,先进性成果包括奖励表彰和学术研究;使用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用户对于电力系统信息化的满意度情况;使用绩效的评估指标包括供电质量、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服务质量和用电单价;供电质量是指用户正常用电的时间与总用电时间之间的比例大小;服务质量是指用户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评估;异常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异常修复的表现情况,评估指标包括异常次数、异常响应时间和异常时间间隔;异常次数指的是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出现异常的次数;异常响应时间指的是发现电力系统异常到电力系统恢复正常的时间间隔;异常时间间隔指的是电力系统正常与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电力系统包括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输变电系统、配电系统和用电系统;发电系统信息化为能源转换提供了更高效准确的安全保障;储能系统信息化大幅提升了能源管控的能力;输变电系统信息化为更长距离、更稳定的运输提供了保障;配电系统信息化使电能配送至用户侧更精细且节约;用电系统信息化通过智能化的服务系统帮助用电侧能源管理并满足个性化需求;实现了更系统的评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
进一步的,S2中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S21,统计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拥有的总资源、用户使用的总资源、获得的奖励表彰次数和学术研究数量,并将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与参考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进行比对,获取系统信息完整性数据;S22,通过在用电系统设置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用户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正常用电的时间、总用电时间、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和服务质量的评价;S23,统计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的异常次数和对应的异常响应时间,并根据相邻两次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时刻获得异常时间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了解用户的身份和用电需求,电力系统可以制定合适的电力供应计划,确保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满足用户的需求;项目信息提供了关于电力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运行方式的信息,项目信息帮助电力系统管理者做出决策,确保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用电需求,并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电量信息帮助电力系统监测和控制用电负荷,实现供需平衡,并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电力系统可以实现用电峰谷的预测,然后进行合理的分配;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更全面的评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
进一步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包括系统绩效指数、使用绩效指数和异常绩效指数,具体如下:系统绩效指数为系统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使用绩效指数为使用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异常绩效指数为异常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由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针对性的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再得到对应的绩效指数,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理论性的提高。
进一步的,系统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通过将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拥有的总资源和用户使用的总资源进行计算得到系统资源利用率,再将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与参考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进行比对计算系统信息完整性,并结合奖励表彰次数和学术研究数量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系统绩效指数P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系统资源利用率、系统信息完整性和系统技术先进性的修正因子,TR为电力系统总资源,UR为电力系统使用资源,/>为电力系统损耗资源的参考值,e为自然常数,IC为系统完整性实际值,/>为系统完整性参考值,CN为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获得的奖励表彰次数,SN为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获得的学术研究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系统资源利用率;奖励表彰为信息化领域国家级科技奖数量和省部级科技奖项数量,学术研究为发明专利、SCI论文和EI论文,奖励表彰对于电力系统的先进性成果表现影响更大,所以奖励表彰次数的权重大于学术研究数量;电力系统使用资源越多,代表系统资源利用率越高,系统绩效指数也就越大;电力系统的系统完整性实际值越大,代表电力系统存储的信息越完善,系统绩效指数也就越大;实现了更准确的评估电力信息化系统绩效。
进一步的,系统完整性实际值IC的具体计算公式为:根据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系统完整性实际值IC,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为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的修正因子,/>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用户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用户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参考数量差值,/>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参考数量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用电量、用电时间和用电模式等,项目信息包括电力系统的规模、设计方案和供电范围等,电量信息包括发电量、供电需求和电量损耗等,三者的完整程度决定了电力系统的系统完整性;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中可能存在某些非必要信息,当这些信息不完整时,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使用影响较小,所以存在对于的用户信息参考数量差值、项目信息参考数量差值和电量信息参考数量差值;实现了更全面的评估电力信息化的系统完整性。
进一步的,使用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通过将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各用户正常用电的时间和总用电时间进行计算得到该用户的供电质量数据,再获取服务质量数据,并结合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和用电单价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使用绩效指数S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民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修正因子和商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修正因子,/>和/>分别为民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和商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民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i为民用电用户的编号,,N为民用电用户总数,/>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总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正常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服务质量,/>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断电次数,/>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平均断电响应时间,/>为电力系统中民用电用户的用电单价;商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j为商用电用户的编号,,M为商用电用户总数,/>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总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正常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服务质量,/>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断电次数,/>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平均断电响应时间,/>为电力系统中商用电用户的用电单价。
在本实施例中,底数大于0小于1的指数函数在自变量非负数的情况下,底数越大,对应的函数值越大;断电对于商用电用户的影响程度远大于民用电用户,在断电次数和断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商用电用户的满意度更低;服务质量越好,用户满意度越高,对应的使用绩效指数也越大;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供电质量,对于民用电用户而言,/>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供电质量;用电单价的上涨对于民用电用户的影响程度小于商用电用户,因为商用电用户的用电量较大;实现了电力信息化使用绩效的更全面评估。
进一步的,异常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根据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出现的异常次数、各次异常的异常响应时间和异常时间间隔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异常绩效指数A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q为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编号,/>,Q为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总次数,/>为第q次电力系统异常的异常响应时间,/>为第q次电力系统异常的异常时间间隔,/>为电力系统异常绩效指数的修正因子。
在本实施例中,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出现的异常次数越多,表明电力系统稳定性越差,异常绩效指数越小;各次异常的异常响应时间越短,对电力系统和用户的影响程度越小;异常时间间隔越大,代表电力系统每次进行异常修复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更好;实现了电力信息化异常绩效的更精准评估。
进一步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结合获得的系统绩效指数PI、使用绩效指数SI和异常绩效指数AI,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T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系统绩效指数和使用绩效指数的安全因子。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而言,系统绩效指数、使用绩效指数和异常绩效指数三者的占比关系为使用绩效指数大于系统绩效指数大于异常绩效指数;底数大于1的对数函数在自变量大于1的情况下,底数越大,对应的函数值越小;当系统绩效指数、使用绩效指数和异常绩效指数中任何一个值增大,电力信息化绩效指数都会随之增大;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更精准评估。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装置结构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装置包括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模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获取模块和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模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电力信息化存储的电力信息、面向的对象、应用的目的和应用的场景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再由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根据计算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绩效是评估电力信息化系统整体性能的指标,使用绩效是评估电力信息化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用户满意度的指标,异常绩效是评估电力信息化系统在面对异常情况时的处理效果的指标,对于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大小关系依次是使用绩效指数大于系统绩效指数大于异常绩效指数;三个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够全面评估电力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和价值,指导系统的优化和改进;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更准确评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相对于公告号为:CN107292476B公开的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系统资源利用率、系统信息完整性和系统技术先进性对应的数据计算系统绩效指数,然后结合问卷调查获取供电质量、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服务质量和用电单价对应的数据计算使用绩效指数,再根据电力系统异常次数、异常响应时间和异常时间间隔对应的数据计算异常绩效指数,最后结合三者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实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从而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准确评估,进而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准确性的提高;相对于公开号为:CN116128325A公开申请的绩效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电力系统中单个用户的使用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经计算得到单个用户的使用绩效指数,然后统计电力系统的所有商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指数和所有民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指数,再分别计算商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和民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并结合两者在电力信息化中的关系得到使用绩效指数,最后结合系统绩效指数和异常绩效指数得到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从而实现了电力系统综合绩效的全面评估,进而实现了更全面的评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

1.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电力信息化存储的电力信息、面向的对象、应用的目的和应用的场景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再由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
S2,根据得到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
S3,根据获取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根据计算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
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结合获得的系统绩效指数PI、使用绩效指数SI和异常绩效指数AI,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T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系统绩效指数和使用绩效指数的安全因子;
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包括系统绩效、使用绩效和异常绩效,具体如下:
所述系统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表现情况;
所述系统绩效的评估指标包括系统资源利用率、系统信息完整性和系统技术先进性;
所述系统资源利用率指的是电力系统使用资源与总资源的比例关系;
所述系统信息完整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
所述系统技术先进性指的是电力系统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性成果表现,先进性成果包括奖励表彰和学术研究;
所述使用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用户对于电力系统信息化的满意度情况;
所述使用绩效的评估指标包括供电质量、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服务质量和用电单价;
所述供电质量是指用户正常用电的时间与总用电时间之间的比例大小;
所述服务质量是指用户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的评估;
所述异常绩效指的是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异常修复的表现情况,评估指标包括异常次数、异常响应时间和异常时间间隔;
所述异常次数指的是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出现异常的次数;
所述异常响应时间指的是发现电力系统异常到电力系统恢复正常的时间间隔;
所述异常时间间隔指的是电力系统正常与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时间间隔;
所述S2中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的具体获取过程如下:
S21,统计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拥有的总资源、用户使用的总资源、获得的奖励表彰次数和学术研究数量,并将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与参考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进行比对,获取系统信息完整性数据;
S22,通过在用电系统设置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用户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正常用电的时间、总用电时间、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和服务质量的评价;
S23,统计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的异常次数和对应的异常响应时间,并根据相邻两次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时刻获得异常时间间隔;
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包括系统绩效指数、使用绩效指数和异常绩效指数,具体如下:
所述系统绩效指数为系统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所述使用绩效指数为使用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所述异常绩效指数为异常绩效的评估指标对应的数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所述系统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通过将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拥有的总资源和用户使用的总资源进行计算得到系统资源利用率,再将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与参考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进行比对计算系统信息完整性,并结合奖励表彰次数和学术研究数量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系统绩效指数P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系统资源利用率、系统信息完整性和系统技术先进性的修正因子,TR为电力系统总资源,UR为电力系统使用资源,为电力系统损耗资源的参考值,e为自然常数,IC为系统完整性实际值,/>为系统完整性参考值,CN为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获得的奖励表彰次数,SN为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获得的学术研究数量;
所述系统完整性实际值IC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根据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系统完整性实际值IC,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为电力系统存储的用户信息、项目信息和电量信息的完整程度的修正因子,/>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用户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用户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项目信息参考数量差值,/>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参考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实际数量,/>为电力系统完整存储的电量信息参考数量差值;
所述使用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通过将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各用户正常用电的时间和总用电时间进行计算得到该用户的供电质量数据,再获取服务质量数据,并结合断电次数、断电响应时间和用电单价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使用绩效指数S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民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修正因子和商用电用户的使用绩效修正因子,/>和/>分别为民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和商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
民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i为民用电用户的编号,/>,N为民用电用户总数,/>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总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正常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服务质量,/>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断电次数,/>为电力系统中第i个民用电用户的平均断电响应时间,/>为电力系统中民用电用户的用电单价;
商用电用户的平均使用绩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j为商用电用户的编号,/>,M为商用电用户总数,/>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总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正常用电时间,/>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服务质量,/>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断电次数,/>为电力系统中第j个商用电用户的平均断电响应时间,/>为电力系统中商用电用户的用电单价;
所述异常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电力系统在预设的评估周期内出现的异常次数、各次异常的异常相应时间和异常间隔时间通过公式计算预设的评估周期内电力系统的异常绩效指数A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q为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编号,/>,Q为发现电力系统异常的总次数,/>为第q次电力系统异常的异常响应时间,/>为第q次电力系统异常的异常时间间隔,/>为电力系统异常绩效指数的修正因子。
2.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包括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模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获取模块和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模块:
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电力信息化存储的电力信息、面向的对象、应用的目的和应用的场景分析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再由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
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得到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获取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应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
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数据,结合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评估指标对电力信息化的影响程度的关系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根据计算的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对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进行评估;
所述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结合获得的系统绩效指数PI、使用绩效指数SI和异常绩效指数AI,通过公式计算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指数TI,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和/>分别为系统绩效指数和使用绩效指数的安全因子。
CN202311353658.6A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094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3658.6A CN117094607B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3658.6A CN117094607B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4607A CN117094607A (zh) 2023-11-21
CN117094607B true CN117094607B (zh) 2024-04-02

Family

ID=8877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3658.6A Active CN117094607B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9460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2476A (zh) * 2016-04-12 2017-10-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
CN113177682A (zh) * 2021-03-16 2021-07-27 河海大学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电网企业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4444855A (zh) * 2021-12-20 2022-05-06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企业综合绩效动态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5062901A (zh) * 2022-05-05 2022-09-16 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
CN116128325A (zh) * 2021-11-12 2023-05-16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绩效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2476A (zh) * 2016-04-12 2017-10-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
CN113177682A (zh) * 2021-03-16 2021-07-27 河海大学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的电网企业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6128325A (zh) * 2021-11-12 2023-05-16 深圳市酷开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绩效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4855A (zh) * 2021-12-20 2022-05-06 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企业综合绩效动态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5062901A (zh) * 2022-05-05 2022-09-16 广东电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4607A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24036A1 (en) Aggregator, monitor, and manager of distributed demand response
CN104992298A (zh) 能源管理系统
CN103310388B (zh) 基于信源熵的电网运行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CN104361445A (zh) 劳动力实时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1673363A (zh) 用能效率评测方法和系统
CN104834984A (zh) 一种基于统一互联电力市场的电力交易监管风险预警系统
CN105469194A (zh) 一种基于负荷持续曲线的配电网主设备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CN107103091B (zh) 一种物联网大数据接入节能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6228300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运营管理系统
CN108876154A (zh) 一种电网规划大数据分析系统
KR20190076544A (ko) 스마트 공장의 생산 혁신을 지원하는 시스템
CN115907511A (zh) 可调节负荷资源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CN110866706A (zh) 一种地区用电需求差异化综合分析和评估的方法
CN117094607B (zh) 一种电力信息化综合绩效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6542430B (zh) 多维度水务碳排放量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1178676A (zh) 一种配电网项目投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3985061A (zh) 基于熵值法的电力企业资产效率综合评价方法
CN107909477B (zh) 一种输电网规划项目投资组合优化方法
CN105427045A (zh) 一种电力系统及电力市场参与主体风险评估系统
CN104200338A (zh) 线损统计与决策分析系统
Cui Iot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for energy enterprise management risk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carbon
CN111967747A (zh) 一种电力用户停电影响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ing et al. Study on The Cost Attribution Method of Power Grid Equipment Maintenance under Multi-dimensional Lean Management Model
Ye et al. Research on Effective Asset Risk Assessment of Power Grid Enterprises Based on LBWA-Vague Set
CN117436725A (zh) 一种基建项目投资效益排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