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95A - 改进的空心驱动轴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空心驱动轴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95A
CN1170895A CN97113546A CN97113546A CN1170895A CN 1170895 A CN1170895 A CN 1170895A CN 97113546 A CN97113546 A CN 97113546A CN 97113546 A CN97113546 A CN 97113546A CN 1170895 A CN1170895 A CN 1170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weight
clamping structure
belting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3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05C (zh
Inventor
汉斯·厄蒂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S OETIKER AG MASCHINEN-UND APPARATEFABRIK
Original Assignee
HANS OETIKER AG MASCHINEN-UND APPARATEFABRI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S OETIKER AG MASCHINEN-UND APPARATEFABRIK filed Critical HANS OETIKER AG MASCHINEN-UND APPARATEFABRIK
Publication of CN1170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02Hose-clips
    • F16L33/035Hose-clips fixed by means of teeth or hoo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02Hose-clips
    • F16L33/025Hose-clips tightened by deforming radially extending loops or fo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08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b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Motor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夹紧结构(10)和一种利用该结构而用于旋转件的平衡装置,其中有一具有预定大小和重量选用来补偿旋转件不平衡的平衡重被夹紧结构(10)可靠地固紧在旋转件外表面的预定位置上。夹紧结构包括一个夹紧带,其内、外带端部(10a、10b)在夹紧结构的安装状态下叠置在一起,用连接装置(40)机械地将它们连接,并用拉紧装置(30)将夹紧带拉紧在旋转件的周围;在拉紧装置(30)上设有增强装置(34、35)以便能够使用较重的平衡重。

Description

改进的空心驱动轴平衡装置
本发明涉及平衡装置,特别是一种改进的空心驱动轴平衡装置,它可补偿较大的不平衡。
现有技术已知有各种平衡装置。例如,授予Hofmann的美国专利3,901,046所公开的平衡装置,利用一个固紧在旋转件上的夹头而将平衡重用螺纹连接(蜗杆驱动)固定到夹头上与夹头自由端的连接部相反对的区域内。这种装置安装起来较为复杂,因为不平衡程度的确定很费时间,同时效率也比较差,因为平衡重还必须经常抵消夹头开口端螺纹连接部的影响。
本人先有的英国专利2,238,846是将平衡重放置在开口夹紧带的机械连接区内来消除Hofmann的不足和缺点。在该专利的图1-5中示出的无凸耳结构是在内凹形截面的侧带部之间形成计时砂漏状窗口,用来使夹紧带在纵长方向上具有弹性的可拉伸性,以此来补偿驱动轴的热影响。于是可用钩状突起将平衡重固定在夹紧带上。在该专利的图6-12的实施例中,固紧件是由可塑性变形的凸耳构成的,而在图10-12中该凸耳与平衡重制成一体。
本人的美国专利5,230,246与上述英国专利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一个可塑性变形的凸耳的特殊结构,该凸耳设有片状件,目的是要完成双重功能,一方面在平衡装置的位置变化时可避免发生问题,另一方面是可以增加凸耳状件的强度。
空心驱动轴按给定的精度制成规定的尺寸。但若对该轴的外部尺寸允许的公差较大,即在驱动轴内可能产生的不平衡较大,那么补偿该不平衡用的平衡重的重量范围必须较大。换句话说,如果从制造费用的观点看,认为将驱动轴的外部尺寸制成较低的精度是合适的,那么重要的是需要提供一种能可靠地装卸重量较大的平衡重的平衡装置。
最近的发展表明需要将平衡装置中所用的平衡重的最大重量提高一倍。但这个目标用上述英国和美国专利中所公开的平衡装置看来是不能达到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平衡装置和设有成为一体的平衡重的夹紧结构,它能有效地消除现有技术结构的不足和缺点,并能保证可靠地夹持重量为现有技术两倍的平衡重。
按照本发明,上述问题是用一种将夹紧结构与平衡重结合的特殊装置来解决的。更具体点说,夹紧结构的机械连接必须能承受由于最大必需平衡重增大的重量所产生的较大的拉紧力,而在采用所谓欧氏凸耳(Oetiker ear)时,凸耳的夹持能力也必须显著地增加。
并曾发现就大多数目的而言,所谓欧氏凸耳能对驱动轴的温度变化提供足够的补偿,以致只要采用横截面为一般内凹形的夹紧带就足够使夹紧带部分具有弹性。还可使平衡重具有弹性,只要使其内表面的曲率半径略小于驱动轴的曲率半径即可。
夹紧带采用所谓欧氏凸耳可以得到令人惊奇的较大的夹持能力,办法是采用两条沿纵长方向延伸、各有一个倒圆的底部并各以两个基本上为平行而中间用半圆形端面连接的侧面为边界的增强槽,特别是还采用比目前通常使用的宽度还要宽的夹紧带。采用这些修改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夹持能力。
在这种平衡装置内采用所谓无凸耳夹紧带时,可以采用一种新型支承钩从下面咬合到隧道状的孔眼内,以便可靠地将无凸耳夹紧结构夹持在完全拉紧的安装位置上,从而得到夹紧带的强固的机械连接。改进的支承钩能在拉紧时外夹紧带部载荷的作用下对弯折或压坍提供较大的抗力,同时并可使拉紧时外夹紧带部容易在新型支承钩的平顶部上滑动。
另外,用点焊将平衡重永久地连接在夹紧带上在内带部的机械连接处和自由端之间的内带端部的区域内也曾被证实是个好办法,因为这样可使平衡重和夹紧结构不多化费地得到有效的预装配。在本发明的一个修改的实施例内采用一个在同一区域内的简单的机械连接和一个平衡重的定中心装置作为替代方案。
采用所谓无凸耳夹紧结构时,在外带部自由端的区域内设置一个冲压出的增强部也曾被证实极其有效,因为它可在拉紧夹紧结构时防止带的扬起并可提高位在外带部自由端附近并关系到夹紧结构的拉紧的隧道状件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平衡重的效用,夹紧带上与机械连接处相反对的区域和平衡重的区域可减少其重量,办法是采用各种大小、形状和尺寸的孔眼以及变化这些孔眼的数目来去除夹紧带的材料,这将在下文更充分地说明。
在阅读下面只是为了示范目的而结合附图所作的关于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的说明后当可对本发明上述这些和其他一些目的、特征和优点有更清晰的了解,其中:
图1为在本发明的平衡装置中使用的夹紧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为图1中夹紧结构的侧立视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切取的横剖面图;
图4为图1中沿B-B线切取的横剖面图;
图5为从图2中箭头C的方向看去的端立视图;
图6为在图1和2的夹紧结构中导引和支承钩及支承钩的某些细节的放大的但有点概略的部分平面图;
图7为夹紧结构在未拉紧状态的轴向立视图;
图8为图7的侧立视图;
图9为在本发明的平衡装置中使用的夹紧结构和平衡重的组合的一个修改的实施例的概略的平面图;
图10A、10B和10C为显示从具有美国专利5,230,246所公开的增强凸耳结构的夹紧结构得到的试验数据的曲线图;
图11A、11B和11C为显示从装有本发明的可塑性变形的增强凸耳的夹紧结构得到的试验数据的曲线图;
图12为在本发明的平衡装置中使用的所谓无凸耳夹紧结构的一个修改的实施例的有点概略的部分平面图;
图13为形成无凸耳夹紧结构的部分机械连接的一种改进的新型支承钩的放大的侧立视图;
图14为图13中支承钩的端立视图;
图15为图13中支承钩的部分平面图;
图16为在图12的无凸耳夹紧结构外带部的端部区域内使用的新型增强部的较优实施例的放大的部分平面图;
图17为图16中沿D-D线切取的横剖面图;
图18为图16中沿E-E线切取的横剖面图;
图19为具有修改的减重孔眼的夹紧结构的夹紧带的部分平面图;
图20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板状平衡重的有点概略的略微斜视的视图;以及
图21为图20中沿21-21线切取的横剖面图。
现在参阅附图,其中在所有各个视图中采用同一标号来指同一部件,本人的英国专利2,238,846及本人的美国专利5,230,246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借以避免其已公开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
首先参阅图1-8,标号10总体地指出一个夹紧结构,其上设有一个总体用标号30指出的所谓欧氏凸耳和一个总体用标号40指出的机械连接(图7)。夹紧带10包括一个内带部10a和一个外带部10b,它们在安装状态下,至少有一部分互相重叠。侧带部10′和10″被向下弯折(图5)使夹紧带的形状多少成为凸起而具有弹性,当夹紧结构环绕平衡重和转轴而被拉紧时,该形状会力图展平,向下弯折部10′和10″的两条侧边将力图咬入到旋转轴(未示出)和平衡重的外表面内。为了加强锚固的作用,这些侧边也可用上述本人的英国和美国专利中所说明的任一种方法制成非光滑的侧边。
用作拉紧装置的总体用标号30指出的修改的可塑性变形的凸耳包括两个一般向外凸起的腿部31和32及一个在中间把它们连接起来的桥部33,该桥部设有新型的增强部(图2和3)。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凸耳的增强部是由两个槽状的增强压凹34构成的,每一压凹都有一个倒圆的底部,其时每一条增强槽都是由两个基本上为平行的纵长的侧面以及在该两侧面一端的中间把它们连接起来的基本上为半圆形的端部构成的如图1和3所示。从而各该槽状压凹34的两个侧面和端面的两个侧边都相互相对地以相对于垂直线为α例如15°的角度向下侧斜,然后汇合到倒圆的底部内。
总体用标号40指出的机械连接包括两个冷成形的深拉延的支承钩41,该钩可按本人先有的美国专利4,299,012所公开的结构或本申请的图1、2和6内较具体地示出的结构制造。在背离内带部10a的自由端的方向上跟随在两个支承钩41后面的为一新型的导引和支承钩43,该钩是从夹紧带上环绕一条一般沿纵长方向延伸的轴线向外弯折出来,再经过两次切割而成,其细节如图6所示。组合在一起的导引和支承钩43,除了包括通常的向上突起的倾斜的导引面43′(图2)以外,还包括一个向前伸出的尖端和一个略微向下伸出的尖端端部43″,以便一旦将组合的导引和支承钩43咬合在外带部10b的槽状孔眼44内作好夹紧结构在拉紧前的预装配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外带部从组合的导引和支承钩上脱钩。组合导引支承钩43的这种特殊的外形是在导引钩从夹紧带平面向外弯折到基本上为垂直的位置之前先进行第一次切割43a然后进行部分圆形的第二次切割43b来完成的。在外带端部10b上设有矩形最好为正方形的孔眼42,以便当两个带端部10a和10b被导引面43′相互相对地拉拢而夹紧带被凸耳30的塑性变形拉紧时,用来接纳支承钩41。一般地用标号60指出、在图1中用点划线示出而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大小及/或厚度的平衡重被固定在内夹紧带部10a上的自由端和第一支承钩41的中间,例如用焊接,如图在70概略地示出。为了增强平衡重的锚固,其角部61被向下弯折(未示出),以便当夹紧结构被拉紧时能够咬入到旋转件的外表面内。但除了用向下弯折的角部61来完成锚固外,在上述本人的英国和美国专利中所公开的锚固装置中的任一个也都可以使用。具有预定重量和大小的平衡重可由任何已知的合适材料制成,如铅及其合金、粉末金属或者甚至商业上有售的铅带,在铅带上设有胶粘面还可增强锚固。
为了在有效重量方面进一步提高平衡重的效能,最好能在夹紧结构上与平衡重相反对的区域内去除质量。在图1的实施例中因此设有多个矩形孔眼20a、20b、20c、20d和20e,这些孔眼被布置在夹紧结构上至少与机械连接和平衡重的区域大致反对的区域内。孔眼的大小、数目和外形可随特定的用途并根据夹紧结构所用材料的强度来选定。在图1的实施例中,有一较长的孔眼20c,跟随着在每一侧有两个或多个较小的孔眼20a、20b和20d、20e,每一孔眼都有基本上为长方的外形和倒圆的角。在相邻孔眼之间腹部21的宽度尺寸,即这些腹部21在夹紧带纵长方向上的尺寸也可根据所用材料的种类如具有不同强度性能的镀锌钢或不锈钢来选定。作为经验,这些腹部21的宽度应至少约为夹紧带宽度的20%到25%。这些孔眼所覆盖的夹紧结构的圆周面积也取决于材料的强度并能凭经验容易地确定使给定的设计优化。但这个圆周面积越大,平衡重的效果也越大。
图9示出在本发明的平衡装置中使用的夹紧结构的一个修改的实施例,其中图1的矩形孔眼20a、20b、20c、20d和20e已被圆形孔眼120取代,这些孔眼可在内带端部10a和外带端部10b中间的几乎整个夹紧带部上延伸,因为这种装置具有较大的强度。当然,也可能使用椭圆形孔眼及/或有规律的或无规律的椭圆形和圆形孔眼的组合。至于其余部分,图9的实施例和图1到图8的实施例完全相似。
当然,在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夹紧带也可设置能增强弹性的区段来替代矩形、圆形或椭圆形孔眼或这些孔眼的任何一种混合物,这些能增强弹性的区段具有形状内凹的侧带部而在两个侧带部之间形成一个大致为计时砂漏状的窗口,就像在上述英国专利或美国专利5,230,246中所公开的那样。但由于这种能增强弹性的区段如要在侧带部上冲压出形状内凹的外边,会在其制造上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如图19所示,按照一个修改的实施例,夹紧带10可设有一个或最好为数个区段,每一区段设有一个形状如计时砂漏的窗口221,但外边222a和222b基本上保持为直线。每一区段220的大小即长度和宽度及曲率223以及腹部224的宽度可容易地由经验确定,以便在所给定的用途上使所需的结果优化,其时弯曲部最好为部分圆弧,其曲率半径应大于夹紧带宽度的一半,最好为夹紧带宽度的三分之二。窗口221最好也具有倒圆的角部,角部的曲率半径应显著地小于曲率半径223。
下面的试验结果指出,本发明的凸耳结构与美国专利5,326,325的增强凸耳结构相比具有令人惊奇的较大的夹持能力。
表I列出从三个具有按照本人的上述美国专利5,326,325的增强凸耳结构的夹紧带试样中所得到的试验数据,而图10A、10B和10C为显示从上述专利的凸耳中所得到的试验数据的曲线图。
表II列出从三个具有按照图1到5的实施例的凸耳结构的夹紧带试样中所得到的试验数据,而图11A、11B和11C则用曲线图显示这些试验结果。
                           表I
                                          Fm     ΔLm延伸(mm)    1.000    2.000    3.000  4.000    (N)    (mm)载荷1(N)    518.9    688.9    718.7  692.0    723.3  2.651载荷2(N)    388.8    583.6    604.2  582.3    643.2  8.098载荷3(N)    371.8    558.5    581.4  563.0    732.4  8.678平均      426.5    610.4    634.8  612.5    699.6  6.476标准偏差    80.5     69.2     73.6   69.6     49.1   3.325
                            表II
                                          Fm     ΔLm延伸(mm)    1.000    2.000    3.000  4.000    (N)    (mm)载荷1(N)    440.4    732.4    858.3  899.2    1000   9.384载荷2(N)    190.3    601.6    755.3  832.4    1000   10.24载荷3(N)    533.2    751.1    828.6  821.7    1000   10.23平均      388.0    695.0    814.1  351.1    1000   9.954标准偏差    177.3    81.4     53.0   42.0     0.0    0.493
比较这些试验结果可见,图1到5的实施例的凸耳比本人的美国专利5,230,246具有大大提高的夹持能力。
当在某些用途上以所谓欧氏凸耳为形式的拉紧装置使用起来不合适时,这时最好在平衡装置中使用不带欧氏凸耳的夹紧结构。低轮廓的或所谓无凸耳的夹紧结构早已为人知道,例如可从本人先有的美国专利4,492,004中知道,其中在内带部的钩及其在外带部的孔眼必须这样设置;使这些钩只有当夹紧带被拉紧到能够提供预定夹紧力所必需的程度时才能与这些孔眼咬合,在此它们的位置也是夹紧带大小的一个函数。图12示出本发明的平衡装置使用的一个改进的低轮廓的无凸耳夹紧结构,该结构具有一个改进的机械连接,在进行机械连接时能够提高可靠性并被设计为能够容易而又可靠地将平衡重固紧。一总体用标号210指出的夹紧带最好像夹紧带10那样也被制成较大的宽度,也设有侧边的向下弯折部210′和210″并包括一个内带端部210a和一个外带端部210b。从内带端部的自由端开始,有一设有倒圆端部的狭长孔眼221用来接纳在平衡重上的相应的球块状压出部(未示出),该压出部配合在孔眼221内是为了定中心的目的。平衡重可具有任一种已知的结构,如同图1中在平衡重60方面所揭示的那样。其次跟随着一个用深拉延冲压出来经过两次横向切割而制成的隧道状件231,该零件形成脱开装置的一部分;再过去跟随着一个新型的支承钩232,该零件形成机械连接的一部分,并能在夹紧结构完全拉紧并装好的状态下吸收较大的沿圆周方向的拉紧力。支承钩232再被一个隧道状件233跟随着,该零件形成连接装置的一部分,用来拉紧可重复使用的夹紧结构。其次可跟随着多个孔眼,例如圆形孔眼220与椭圆形孔眼220′的交错排列,其数目和排列方式均可变化,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当然,也可使用图1所示的孔眼或图19所示的孔眼。作为替代及/或增加还可使用本人的英国专利或本人的美国专利5,230,246中所公开的能赋予弹性的区域,这些孔眼及/或区段的位置最好也是至少在夹紧带上大致与平衡重及/或机械连接相反对的区域内,并可在夹紧带上除了端部210a和210b以外的所有圆周部分上延伸。另一个用作脱开装置的一部分的隧道状件234直接与一个基本上为矩形的孔222相连,该孔在靠近外带部自由端的横向表面上设有一个舌状的预装配凸部223,该凸部适宜与隧道状件232接合,以便完成预装配。孔眼222的宽度大到足够使隧道件231在其内延伸,在孔眼222之后跟随着一个形成拉紧装置一部分的隧道状件235,以便用来拉紧可重复使用的夹紧带。在外夹紧带端部210b的自由端区域内有一冲压出来的增强部250至少部分环绕着隧道状件235,该增强部在拉紧夹紧带时令人惊奇地能防止外带端部自由端的扬起,还能使隧道状件235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因此隧道状件231具有比隧道状件234小的外形;使前者能够在后者内滑动,如果需要的话。
前端增强部250的较优实施例在图16、17和18中示出,其中增强部250不仅以其横向延伸部252在隧道状件235的前面沿横向延伸,而且还以其侧边部251在侧边沿纵长方向延伸,从而在隧道状件235的前面并沿其侧边环绕状隧道状件235,至少接近其长度的一半。当用钳状工具在工具接合面235′和233′上接合而将夹紧带拉紧时,该增强部250可有效地防止外带端部210b自由端的扬起。
图13、14和15示出本发明的新型以承钩232的细节,该钩形成机械连接的一部分,并在用深拉延冲压出来后只经过一次基本上局限于图形部232b″(图15)的切割制成,以便使它具有图13所示的外形,其中基本上成直线的斜坡状表面232a从内带部的自由端背离自由端向上斜向倾斜而终止在一基本上平坦的部分232b上,形成一个鼻状部232c,支承钩就是利用该部进行机械连接的,连接时鼻状部232c从底下伸入到隧道状件235内,与在带端部10b边上由隧道状件235靠近增强部250的横向切割所形成的倾斜的导引面232d接合。其时舌状凸部223在隧道状件231内的接合提供预装配的状态。这样基本上成直线的斜坡状表面232a及其平坦部232b就能使夹紧结构容易拉紧,其时被增强部250增强的外带端部210b沿着这个斜坡状表面232a向上滑动并走到平坦部232b上,一直到鼻状部232c能揿压到隧道状件235下面的孔内,这样表面232d就能与夹紧带上的横向边接合,该横向边是由隧道状件在靠近增强部250处的横向切割造成的。因此平坦部232b可在数方面改进支承钩232。当拉紧夹紧带使外带端部210b向上滑动越过这个斜坡状表面,特别是当它到达这个斜坡状表面的上端时,平坦部232b可大大增强钩232对弯折或压坍的坑力。平坦部232b还可在拉紧夹紧带时使外带端部210b容易滑动,因为它不仅使斜坡状表面缩短,而且由于取消了现有支承钩的斜坡状表面的倾斜的顶部而用一个在安装的夹紧带上具有基本恒定的径向距离的平坦表面来取代,因而可容易滑动。
从而可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方式安装和拆卸图12到18所示的无凸耳夹紧结构,办法是应用一个工具将隧道状件233和235从预装配状态进一步拉紧便可安装好,再应用一个工具将零件231和234拉拢在一起便可重新松开夹紧结构。用来替代平衡重的用焊接连接到夹紧带上,图12的实施例还示出在内带端部上用来固紧平衡重而设的缺口271′和271″,在平衡重上设有相应的钩状件,该钩状件是在平衡重上用基本上平行的两道切割切割出来并弯折而成的,该钩状件能延伸通过这些缺口271′和271″,然后卷弯在其上,以便可靠地将平衡重固紧在预装配状态,其时球块状突起嵌合在孔眼231中,以便将平衡重夹持在中心位置上。
下面列出各实施例的典型尺寸;但应知道这些尺寸只对于本发明的一个给定的实施例为典型,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其他可能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尺寸都是可以变化的。本文所指出的各种尺寸均以毫米计并均取自假定用途的附图。长度尺寸Q取决于夹紧带的直径尺寸,在这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约为334mm,它表示从内带部10a到第二孔眼42靠近外带部自由端的边的夹紧带的长度。而尺寸b是从第二孔眼42的这个同一边到外带部10b的自由端的距离,约为21mm,因此整个夹紧带的总长度约为355mm。夹紧带的宽度c为14mm,而从外带部10b的自由端到可塑性变形凸耳30的向外伸出的腿31的尺寸d约为34mm。每一孔眼42在夹紧带的横向上约为5.5mm,而在夹紧带的纵向上约为5mm。槽状孔眼44在横向上的宽度约为2mm,而在纵向上的长度约为6mm。两个孔眼42的相互面向的边的间距约为3mm,这个距离也就是在槽状孔眼44和第一个即邻接孔眼42的相邻边的间距。凸耳30在夹紧带纵向上的长度e约为10mm,而高度f约为3.5mm。第一槽状压凹34的长度g约为6mm,每一槽状压凹的倒圆底部35的曲率半径约为1mm,而在夹紧带横向上槽状压凹底部中心的间距h同样约为6mm。相互相对倾斜的每一槽状压凹沿纵向延伸的侧壁对垂直线的角度α约为15°。两个腿部31和32不需要准确地垂直于夹紧带的表面而可以约为5°的角度垂直于夹紧带的表面(图2)。
现在转到图1到8的夹紧结构的另一端,从内带部10a到靠近内带部自由端的支承钩的边41′的距离i约为48.6mm,而从这条边41′到部分为圆形的切口的中心的距离j约为10mm。同时切口43b的中心与支承钩41远离内带部10a自由端的边41′的间距约为10.2mm。部分为圆形的切口43b的直径为2mm,而从切口43b到切口43a的端头的纵向距离k约为4.7mm,因此距离l为5.5mm。切口43b的直径约为2mm,而切口43a的曲率半径约为1mm。每一支承钩41的横向宽度m约为5mm,而圆形孔70的中心离开内带部10a自由端的距离n约为21mm。孔眼20a、20b、20d和20e各有一个约为20mm的纵向总长度P和一个约为8mm的宽度q,四角各以一个约为2mm的曲率半径倒圆。而较长的一个孔眼20c,其纵向长度r约为60mm,宽度也约为8mm,四角以2mm的曲率半径倒圆。所有孔眼20a、20b、20c、20d和20e的相互间距约为3mm。如图4所示,在孔眼20c的区域内倾斜的侧边部的倾斜角β约为15°,其时在孔眼20a到20e的区域内留下的侧边带部的长度约为2mm。如图5所示,在内夹紧带部的区域内,留下的侧边带部的倾斜角β′可约为20°。如图2所示,尺寸s约为13.5mm,而尺寸t约为8mm。至于图1到8的实施例中的其余尺寸,可自选,以便适合特定用途,如材料的厚度这在给定的实施例中为0.8mm。又如所用材料;这在该特定的实施例中为AISI304不锈钢。
图9的实施例与图1到8的实施例相似,只是后者的孔眼20a到20e已被有规律地间隔开的圆孔替代,其直径可根据所用材料、和夹紧带材料的厚度来选定,以便如上所述提高平衡重的效能。
就图12示出的夹紧结构而言,改进的导引和支承钩232具有一个约为4.4mm的宽度A(图15)和一个约为5mm的长度B。部分圆形的切割部232b″是由约为2.5mm的半径R形成的。平坦部232b在纵向上有一约为0.8mm的长度c(图13)和一约为2.9mm的高度D。斜坡状表面232a形成一个约为27.7°的斜角γ(图13)。曲率半径R2的中心在夹紧带的横向上相互间隔开一个约为4.38mm的距离E(图14)而曲率半径R2约为1.3mm。在图14中曲率半径R3的中心间距F约为0.98mm而曲率半径R3约为1.1mm。
就图16到18示出的冲压出的凸部250和隧道状件235而言,在增强部250纵向上的宽度M(图16)为2mm,由深拉延冲压出的增强部的凸起高度N(图17)约为0.3mm,曲率半径R4(图17)为1.82mm而曲率半径R5为0.57mm。增强部250的横向延伸部252的中心线与外带部210b的自由端的间距P约为2.5mm,而从外带部210b的自由端到增强部250两个侧边部251的半圆端的中心的尺寸O为5.5mm,其时两个侧边部251的倒圆端的中心在横向上相互间隔开的距离Q约为9mm。工具接合面235′离开外带部210b自由端的距离S约为9mm。隧道状件235的高度H(图18)约为3.2mm,曲率半径R6(图18)的中心在夹紧带横向上的间距T为5.8mm(图18),曲率半径R6约为0.5mm。曲率半径R7为1.7mm而曲率半径R8为1.1mm。图12所示夹紧结构的其他尺寸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容易从本申请的受让人制造并在商业上供售的无凸耳夹紧结构所用的设计判据予以确定。应该注意的是所有尺寸都是在夹紧带的摊平状态下给出的。
为了使选定合适平衡重的工作容易进行,可使用具有标准大小的平衡重,例如作为板状平衡重件60可采用具有矩形的外形而四角都倒棱的标准平衡重件,这些平衡重件都具有相同的尺寸,但由于孔眼62(图20)的数目、大小和位置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重量。例如不带任何孔的板状件为5克重,而如图20所示具有两个孔眼62的就只2克重。中间数值可由这些孔的数目和大小来获得。因此可将多个这种板状件装配起来,借以得到所需的重量。为了使这些板状件相互间并相对于夹紧带及旋转件夹持在预定的位置,每一板状件都设有小的冲压出的球块状压凹61(图20和21),这些压凹可使板状件叠置在适当的位置上并保持在该位置上。
如果平衡重的所需重量小于叠置带部的连接装置和拉紧装置的重量,那么可用平衡重来平衡夹紧机构本身,以便得到一个预装配的平衡的夹紧结构。为此目的,可将代表连接装置和拉紧装置的组合重量的板状件永久地固定,例如用焊接固定在与连接装置和拉紧装置相反对的区域内,由此只需选用一个或数个小的板状件把它们放置在旋转件的正确位置上,便可平衡旋转件。由于在永久固定的平衡重上设有球块状压凹,用来补偿旋转件不平衡的板状件便可叠置在其上。这样便可为采用标准大小的板状件创造条件,而且可采用多于一个标准大小的板状件,只要它们都设有球块状压凹能够叠置即可。另外还可设置具有标准大小而具有不同厚度的板状件,只要它们都设有能够叠置的装置即可。这样不仅可方便负责平衡旋转件人员的工作,而且在叠置后还可防止装配板状件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将它们保持在预定的相对位置上。如果安装在旋转件上时板状件在径向上的叠置显得过高只需采用两个夹紧结构并排设置便可分摊叠置板状件的数目。
尽管以上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数个实施例,但应知道它们并不是限定性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易作出各种改变或修改。例如,如果在夹紧结构的纵向上需要有弹性的拉伸性,也可能采用一个或多个区段的被在上述同时进行的申请中所公开的形如凹枕的窗口隔开的内凹的侧边部。另外,按照本发明的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不用这种区段时也可在夹紧带上设置具有适当高度和曲率半径的一个或多个的丘陵区,它们最好设置在外带部上靠近重叠部分开始处。这种可补偿容差的丘陵区平衡重在厚度上的差异,因此可不需为不同厚度的平衡重制造不同的夹紧带。而且如果需要的话,在上述本人的专利中所说明的任一种特征都可采用。另外也可在本文所说明的夹紧结构的各个实施例中引用辅助的弹簧结构,如同本人在先有的美国专利5,111,555和5,138,747中所公开的那种结构。
在不同单一的具有欧氏凸耳并设有两条增强槽装置的较宽的夹紧带时,也可能采用两个并排设置的平衡装置,这两个装置各具有预定的平衡重并各具有在上述英国专利中所公开的结构,为的是增加平衡装置的重量范围。但为了费用和安装简单的原因,还是以采用按照本发明的装置为宜,特别是在用于大量生产的项目如汽车工业的驱动轴上,其时便于安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只是说明了本发明的数个实施例,但应知道它们并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极易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本人不希望仅限于本文所说明的细节而应覆盖被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包括的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

Claims (24)

1.一种夹紧结构,特别是用于旋转件上利用平衡重(60)来平衡的装置,该结构包括;一个夹紧带装置,其上的内带端部和外带端部(10a、10b;210a、210b)当夹紧结构处在安装状态时叠置在一起;连接装置(40),用来将所说夹紧带装置的两个自由端连接在一起;以及用来将所说夹紧带装置拉紧在所述旋转件的周围的装置(30);至少有一个所说连接和拉紧装置(40)位在要装设平衡重装置的夹紧带装置的圆周区域之内,以致至少一个连接和拉紧装置的一些重量有效地增加在所选定的平衡重装置的重量上;其特征在于,所说拉紧装置包括可塑性变形的凸耳装置(30),具有两个向外伸出的腿部(31、32)和一个在中间把它们连接起来的桥部(33),该桥部设有增强装置(34),以便在存在较重的平衡重装置时用来增加夹紧结构的夹持能力。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增强装置是由数条深拉延的槽状增强压凹(34)形成的,每一条压凹都具有狭长的形状,由两个基本上平行的纵向侧面为界,中间用近似半圆形的一般沿横向延伸的连接部(35)在每一压凹的端部上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说增强压凹具有一个基本上倒圆的底部和两个从桥部顶向下倾斜并至少相互相对地略微倾斜的侧面,最好用约为15°的角汇合到倒圆的底部内。
4.按照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槽状增强压凹(34)位在所说桥部上基本上对称于夹紧带装置的纵向中心平面,并且每一所说槽状增强压凹从桥部顶到底部下表面的深度约为凸耳装置从桥部顶到夹紧带装置在摊平状态时的底表面的高度的约55%到约65%。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凸耳装置(30)具有一个约为3.5mm的高度。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连接装置(40)在一个所说带端部上包括至少一个用深拉延冲压出来的支承钩(41)和一个片状的组合的导引和支承钩(43),该钩从夹紧带装置环绕一个一般沿夹紧带纵向延伸的轴线弯折出来,并在另一个带端部具有至少一个近似矩形的孔(42),以便被所说支承钩咬合,和一个一般沿夹紧带纵向延伸的槽状的孔(44),以便被所说组合的导形和支承钩咬合。
7.按照权利要求6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从内带部的自由端开始,所说至少一个支承钩(41)是在离开所说自由端的方向上被所说组合的导引和支承钩(43)跟随着。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组合的导引和支承钩(43)包括一个向上伸出的斜的导引面(43′)和一个略微向下伸出的尖端部(43″),以便防止外带部(10b)从组合的导引和支承钩上脱钩。
9.按照权利要求8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组合的导引和支承钩(43)是在将钩部弯折到基本垂直的位置上之前经过第一道切割(43a)和随后的部分圆形的切割(43b)制成的。
10.按照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夹紧带装置(10)是由在纵向上基本缺乏弹性拉伸性的镀锌钢或不锈钢制成的,在所说夹紧带装置上另有装置(228)以便在横向和纵向中一个方向上将预定的弹性拉伸性赋予所说夹紧带装置。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这个另外的装置包括最好位在外带部上的一个至少靠近开始叠置处的区域内的丘陵区装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夹紧带的横越纵向的截面上用一般为外凸的外形(10′、10″)(图3和4)来使所说夹紧带具有弹性而可在拉紧夹紧带装置时抗拒展平。
13.按照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说夹紧带装置中用来提高所说平衡重装置的有效值的另外装置包括在所说夹紧带装置上的与所说圆周区域间隔开的另一个区域内的孔眼装置(20a、20b、20c、20d、20e;120),使得所说孔眼装置所覆盖的夹紧结构的圆周面积最好至少为连接装置将夹紧结构闭合时整个夹紧带圆周面积的45%。
14.采用按照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的夹紧结构用来平衡旋转件的平衡装置,还包括大小和重量都预定的平衡重装置(60),所说夹紧结构延伸越过所说平衡重装置,并适于拉紧地接合在旋转件的外表面上而将平衡重装置(60)留在预定位置上,从而可将所说平衡重装置固定地装牢在所说旋转件的所说预定位置上,所说连接装置(40)和拉紧装置(30)中至少有一个位在夹紧带装置上包括平衡重装置的同一圆周区域内,使得至少有一个连接和拉紧装置的重量有效地增加在平衡重装置的重量上。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平衡重装置(60)固定在所说夹紧带装置上在连接装置(41、43)和外带端部(10b)的自由端之间的区域内。
16.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重装置(60)具有基本为多角形的形状并包括锚固装置,以便将平衡重装置锚固在旋转件的外表面内,最好将平衡重装置的角部区域(61)向下弯折,以便可操作地咬入到旋转件的表面内。
17.按照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带装置包括夹紧带锚固装置,以便将夹紧带装置锚固在旋转件和平衡重装置的外表面内,最好将侧边的夹紧带部(10′、10″)向下弯折,以便可操作地咬入到平衡重装置和旋转件的表面内。
18.按照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平衡重装置是根据所需重量由一个或多个板状件组成的,所说板状件设有冲压出的装置(61),以便能将所需数目的板状件叠置地装配起来。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冲压出来的装置(61)包括小的冲压出来的球块状压凹。
20.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的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板状件具有标准的尺寸并可用改变孔眼(62)的数目(至少一个)、大小和位置的方法来改变其重量。
21.按照权利要求14-20中任一项的平衡的夹紧结构,为了平衡在旋转件内小于拉紧和连接装置重量的不平衡,还包括一个固定在所说夹紧结构上的初始平衡装置,以便用一平衡重固定地装牢在夹紧带装置上与所说连接和拉紧装置的圆周区域相反对的区域内,从而提供一个本身完全平衡的夹紧结构。
22.一种夹紧结构,它包括:夹紧带装置(10),其内带端部和外带端部(210a、210b)当夹紧结构在安装状态时叠置在一起;连接装置(232),用来机械地连接所说夹紧带装置的自由端;以及用来拉紧夹紧带装置的装置(235′、233′),其特征在于,在所说夹紧带装置上设有形成部分连接装置,以便增加夹紧结构夹持能力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倾斜的斜坡状表面(232a)倾斜地向外沿着离开内带部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并在其顶端邻接着一个平的增强部(233b)。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夹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拉紧装置(235′、233′)包括隧道状装置,并且所说平的顶部形成一个鼻状突出部,近似水平地沿着离开内带部自由端的方向延伸,并可操作地从一个所说隧道状装置的下面伸入而接合。
24.按照权利要求23的夹紧结构,还包括沿着所说外带部的端头至少部分包围一个隧道状装置(235)而延伸的冲压出来的增强装置(250)。
CN97113546A 1996-06-28 1997-06-27 用于平衡旋转件的夹紧结构和包括该夹紧结构的平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31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76396P 1996-06-28 1996-06-28
US020763 1996-06-28
US020,763 1996-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95A true CN1170895A (zh) 1998-01-21
CN1133105C CN1133105C (zh) 2003-12-31

Family

ID=21800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35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3105C (zh) 1996-06-28 1997-06-27 用于平衡旋转件的夹紧结构和包括该夹紧结构的平衡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0816739B1 (zh)
KR (1) KR100511131B1 (zh)
CN (1) CN1133105C (zh)
DE (1) DE69735791T2 (zh)
ES (1) ES2262164T3 (zh)
PT (1) PT816739E (zh)
TW (1) TW359654B (zh)
ZA (2) ZA9751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13011B2 (ja) 2005-03-31 2010-07-28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ブーツバンド
CN101149306B (zh) * 2007-10-26 2010-06-30 上海大学 自动配平装置
DE102022108054A1 (de) * 2022-04-04 2023-10-05 Oetiker Schweiz Ag Bandklemme mit rippe auf der innenfläch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0246A (en) * 1984-06-20 1993-07-27 Hans Oetiker Ag Maschinen- Und Apparatefabrik Balancing arrangement for rotating member
US6463827B1 (en) * 1989-12-06 2002-10-15 Hans Oetikur Ag Maschinen- Und Apparatefabrik Balancing arrangement for rotat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724583A (en) * 1985-05-23 1988-02-16 Nhk Spring Co., Ltd. Hose band
DE3930716C1 (zh) * 1989-09-14 1991-04-18 Rasmussen Gmbh, 6457 Maintal, De
US4998326A (en) * 1989-12-06 1991-03-12 Hans Oetiker Ag Maschioen- Und Apparatefabrik Balanced clamp structure
US5283931A (en) * 1992-05-20 1994-02-08 Hans Oetiker Ag Maschinen- Und Apparatefabrik Reusable earless clamp structure
US5326325A (en) * 1992-12-09 1994-07-05 Hans Oetiker Ag Maschinen- Und Apparatefabrik Clamp structure for balancing rotating members
US5537721A (en) * 1994-08-19 1996-07-23 Hans Oetiker Ag Maschinen- Und Apparatefabrik Tolerance-compensating hose clam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16739A3 (en) 1999-10-06
ZA975108B (en) 1997-12-31
CN1133105C (zh) 2003-12-31
EP0816739B1 (en) 2006-05-03
TW359654B (en) 1999-06-01
DE69735791D1 (de) 2006-06-08
ES2262164T3 (es) 2006-11-16
MX9704872A (es) 1998-06-30
EP0816739A2 (en) 1998-01-07
KR980003133A (ko) 1998-03-30
PT816739E (pt) 2006-06-30
KR100511131B1 (ko) 2005-10-25
DE69735791T2 (de) 2006-12-28
ZA975107B (en) 1998-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50800B2 (en) A windscreen wiper
US5664829A (en) Lightweight high strength bicycle seat post and associated clamp including seat angle indicating indicia
SU932973A3 (ru) Направл юща ленты ремн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дл автомобил
CN1278474A (zh) 锯条
US8647223B2 (en) V-belt
CA1192766A (en) Drive block for a continuous metal band drive belt
CN1133105C (zh) 用于平衡旋转件的夹紧结构和包括该夹紧结构的平衡装置
CN1082646A (zh) 栅栏
CN1041190C (zh) 袋式传送带
CN1170069C (zh) 改进的七巧板式锁合的压缩环及其制造方法
CN1086455C (zh) 改进的无耳卡箍结构
EP2061978B1 (en) Transverse element for a drive belt for a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US6857980B2 (en) Transverse element having a conical neck portion
CN1325348A (zh) 尤其用于卡车及类似车辆的汽车轮胎
CN1106967C (zh)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机构
JP3241775B2 (ja) 回転部材のための改良されたバランス装置
JPH0117018B2 (zh)
CN113165125A (zh) 用于制造扭转梁的方法
CN1172289C (zh) 用于乐器的腮托
US20050205502A1 (en) Rails for semiconductor wafer carriers
US6676553B2 (en) Driving belt and transverse element for a driving belt
CN1167893C (zh) 箍紧带
JP2003136140A (ja) 溝形状断面鋼材のフランジ座屈矯正装置
CN1060836C (zh) 带有u形横截面支架的模板
JP4060906B2 (ja) 中空駆動軸のための改良されたバランス配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