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9447A - 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9447A
CN117089447A CN202311358518.8A CN202311358518A CN117089447A CN 117089447 A CN117089447 A CN 117089447A CN 202311358518 A CN202311358518 A CN 202311358518A CN 117089447 A CN117089447 A CN 117089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material conveying
fermentation
stirr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85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89447B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jiang Mazhou Dai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jiang Mazhou Dai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jiang Mazhou Dai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jiang Mazhou Dai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85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9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9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9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89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9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22Apparatus for preparing or treating fermented milk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9/00Milk preparations; Milk powder or milk powder preparations
    • A23C9/12Fermented milk preparations; Treatment using 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 A23C9/122Apparatus for preparing or treating fermented milk products
    • A23C9/1223Apparatus for preparing or treating fermented milk products for making stirred yoghurt; Apparatus with agitating or stirring means; Continuous bulk ferment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i.e. continuous inlet and outlet flow of yoghur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7/00Means for mixing,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fluids in the vessel
    • C12M27/02Stirrer or mobile mixing 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06Nozzles; Sprayers; Spargers; Diffus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3/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transport, positioning, extraction, harvesting, peeling or sampling of biological material in or from the apparatus
    • C12M33/16Screw convey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属于牛奶发酵技术领域,该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包括加热罐,所述支撑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底部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加热罐内安装有电加热机构,所述加热罐顶部安装有加热搅拌机构;所述加热罐与发酵罐之间连接有输料控制机构,所述输料控制机构上安装有可拆卸的乳酸菌上料机构。本发明通过设计输料控制机构和乳酸菌上料机构,螺旋输料绞龙可以将螺旋输料筒中的乳酸菌粉料推入倾斜上料管,然后进入输料管中,由于乳酸菌粉料是缓慢均匀加入的,因此乳酸菌粉料会与输料管中流动状态的热牛奶充分混合,并使乳酸菌粉料充分溶解,有效避免了乳酸菌粉料固结成块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牛奶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是通过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实现的。乳酸菌是种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的微生物,它们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许多物质中,如牛奶、酸奶、酸菜等。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后,乳酸菌开始进行发酵作用,将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从而使牛奶变成酸奶,酸奶不仅美味可口,还有益于肠道健康,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
牛奶发酵需要使用到专用的发酵装置,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发酵装置是发酵罐,虽然能够完成正常的牛奶微生物培育发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牛奶的加热杀菌和发酵是在不同的装置中完成的,当加热后的牛奶被导入发酵罐中后,需要人工添加乳酸菌,在该过程中,乳酸菌一般都是直接一次性倒入发酵罐中,然后使牛奶和乳酸菌在发酵罐中自然冷却发酵,这种一次性加入乳酸菌的加料方式很容易导致乳酸菌的固结成块,使得乳酸菌无法与牛奶充分混合,即使通过搅拌混合,也仍然会有部分乳酸菌无法充分溶解,于此同时,在人工添加乳酸菌时,会使发酵罐与外界空气相连通,使得整个加工流程无法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一旦有其他菌群进入,会直接导致发酵失败,进而影响酸奶的口感,甚至直接造成原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底部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
所述加热罐内安装有电加热机构,所述加热罐顶部安装有加热搅拌机构;
所述加热罐与发酵罐之间连接有输料控制机构,所述输料控制机构上安装有可拆卸的乳酸菌上料机构;
所述发酵罐内安装有与加热搅拌机构相连接的发酵搅拌机构,所述发酵罐顶部后端安装有进排气电磁阀;
所述发酵罐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电磁阀,所述出料电磁阀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罐包括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周侧呈凹面结构设计,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罐盖,所述第一罐盖与第一罐体之间通过多组第一固定螺栓固定,所述第一罐盖顶部的一侧设有与第一罐体相贯通的上料口,所述第一罐体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清洗出水管,所述第一罐体底部另一侧开设有底部输料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口用于连接输送鲜奶的管道,输入第一罐体中的鲜奶会在罐体内被加热,完成巴氏杀菌,第一罐体底部一侧出水口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正常状态下为常闭,当第一罐体需要清洗时,第一电磁阀打开,清洗产生的水流会经出水口和清洗出水管向外排出,第一罐盖与第一罐体之间可以通过多组第一固定螺栓完成固定或打开,从而更方便进行清洁或维护;第一罐体底部另一侧开设有底部输料通孔,在输料控制机构开启后,加热后的鲜奶可以经底部输料通孔和输料控制机构自动流入发酵罐中。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于发酵罐顶部的底部支撑架,所述底部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两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固定连接于第一罐体底部,所述底部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机构用于发酵罐与加热罐之间的支撑和固定,同时也使得发酵罐与加热罐能够形成一个垂直分布的整体结构,底部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是通过固定螺丝与对应的发酵罐或加热罐固定连接,既能实现稳定的连接固定,同时也便于快速安装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包括位于第一罐体正下方的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罐盖,所述第二罐盖与第二罐体之间通过多组第二固定螺栓固定,所述第二罐盖顶部一侧开设有与底部输料通孔相对应的顶部输料通孔,所述第二罐盖顶部后端开设有与进排气电磁阀相贯通的进排气孔,所述第二罐盖顶部中心安装有定位轴承,所述第二罐体底部中心设有底端出料口,所述第二罐体前端面上安装有用于监测罐内温度的温度监测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发酵罐用于牛奶的自然冷却与发酵,与乳酸菌混合后的牛奶进入发酵罐中后,会缓慢自然冷却,并在罐内完成自然发酵,第二罐体上安装有温度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第二罐体内的发酵温度,发酵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43℃,牛奶需要在发酵室内发酵6-8小时,在发酵完成后,可以打开出料电磁阀,半凝固状态的发酵酸奶可以经底端出料口和出料管向外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罐盖顶部的接线座,所述第一罐盖底部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底部设有与接线座电性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部安装有螺旋状的电加热管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接线座接通电源后,螺旋状的电加热管盘会快速通电发热,并将罐内的牛奶加热至80℃,从而完成巴氏消毒,电加热管盘呈螺旋状结构,配合罐内的加热搅拌机构,可以使罐内的牛奶处于流动加热状态,使得其受热更加均匀,加热更快。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搅拌机构包括固定于第一罐盖顶部中心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外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底端安装有联轴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电机启动后,可以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搅拌轴和多组搅拌组件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对加热罐内的牛奶进行均匀搅拌,使牛奶处于流动状态,既能使牛奶受热更加均匀,加热更快,同时也能防止牛奶在电加热管盘的外壁固结,另外第一搅拌轴的底端安装有联轴器,联轴器的底端连接有发酵搅拌机构,使得发酵搅拌机构也能带搅拌电机的驱动下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底部输料通孔底部的输料电磁阀,所述输料电磁阀底端连接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倾斜上料管,所述倾斜上料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座,所述输料管的底端安装有手动阀门,所述手动阀门的底端与顶部输料通孔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罐内的牛奶加热杀菌完成后,输料电磁阀自动打开,牛奶会经底部输料通孔进入输料管,然后经同样打开状态下的手动阀门和顶部输料通孔进入发酵罐中,通过设置手动阀门,从而使其整体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即使输料电磁阀发生故障,手动阀门同样能控制输料管的连通或关闭,从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输料管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倾斜上料管,倾斜结构设计的倾斜上料管既方便乳酸菌粉料的加注,同时也能防止流动状态的奶牛进入倾斜上料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乳酸菌上料机构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座上的螺旋输料筒,所述螺旋输料筒内转动连接有螺旋输料绞龙,所述螺旋输料筒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螺旋输料绞龙相连接的微型驱动电机,所述微型驱动电机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螺旋输料筒上设有上料座,所述上料座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座,所述第二螺纹座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存储乳酸菌的乳酸菌存储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容量的乳酸菌存储瓶用于存储一次加工所需要使用的乳酸菌用量,螺旋输料筒的出料嘴与第一螺纹座螺纹连接,可以先将乳酸菌存储瓶旋合固定在第二螺纹座上,然后再将螺旋输料筒旋紧固定在第一螺纹座上,并使乳酸菌存储瓶的瓶口处于垂直倒置状态,此时乳酸菌存储瓶中的乳酸菌粉料会经上料座进入螺旋输料筒中,当微型驱动电机启动后,微型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会带动螺旋输料绞龙同步转动,螺旋输料绞龙可以将螺旋输料筒中的乳酸菌粉料推入倾斜上料管,然后进入输料管中,由于乳酸菌粉料是缓慢均匀加入的,因此乳酸菌粉料会与输料管中流动状态的热牛奶充分混合,并使乳酸菌粉料充分溶解,有效避免了乳酸菌粉料固结成块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座中部固定连接有一体式的氧气进气弯管,所述氧气进气弯管的一端为封闭式结构,且所述氧气进气弯管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输入氧气的进气连接口,所述氧气进气弯管前后端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上料座中部固定连接一体式的氧气进气弯管,在乳酸菌粉料上料过程中,进气连接口会接入氧气输送管道,带有一定压力的氧气会经进气连接口进入氧气进气弯管,然后经多个喷气孔均匀喷出,喷出的氧气既能为发酵罐中的牛奶发酵提供所需的氧气,同时也可以防止乳酸菌存储瓶中的乳酸菌粉料在瓶口处发生堵塞,从而保证了上料的均匀性,于此同时,氧气会跟随乳酸菌粉料经倾斜上料管进入输料管,此时还可以防止热牛奶中的热气经倾斜上料管逆流至螺旋输料筒中,造成乳酸菌粉料在螺旋输料筒内湿润固结,从而影响正常的上料。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搅拌机构包括固定于联轴器底端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底端贯穿第二罐盖和定位轴承,并延伸至第二罐体的内底部,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轴套,多个所述固定轴套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两个所述刮料板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搅拌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联轴器的联动作用下,联轴器可以第二搅拌轴同步转动,在热牛奶刚进入发酵罐中时,可以通过第二搅拌轴带动多个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以及两个刮料板同步转动,进而对其进行搅拌,使其与乳酸菌粉料充分混合;在牛奶发酵完成后,可以再次通过第二搅拌轴带动多个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以及两个刮料板同步转动,从而利用多个第一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以及两个刮料板对凝固状态的发酵酸奶进行搅打,从而使其发酵好的酸奶更加细腻,同时也更方便后续的下料,由于两个刮料板与第二罐体的内壁贴合,从而还可以起到刮料的作用,可以防止发酵好的酸奶出现挂壁,下料不完全的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设计输料控制机构和乳酸菌上料机构,螺旋输料绞龙可以将螺旋输料筒中的乳酸菌粉料推入倾斜上料管,然后进入输料管中,由于乳酸菌粉料是缓慢均匀加入的,因此乳酸菌粉料会与输料管中流动状态的热牛奶充分混合,并使乳酸菌粉料充分溶解,有效避免了乳酸菌粉料固结成块的情况发生;(2)本发明通过在上料座中部固定连接一体式的氧气进气弯管,在乳酸菌粉料上料过程中,进气连接口会接入氧气输送管道,带有一定压力的氧气会经进气连接口进入氧气进气弯管,然后经多个喷气孔均匀喷出,喷出的氧气既能为发酵罐中的牛奶发酵提供所需的氧气,同时也可以防止乳酸菌存储瓶中的乳酸菌粉料在瓶口处发生堵塞,从而保证了上料的均匀性,与此同时,氧气会跟随乳酸菌粉料经倾斜上料管进入输料管,此时还可以防止热牛奶中的热气经倾斜上料管逆流至螺旋输料筒中,造成乳酸菌粉料在螺旋输料筒内湿润固结,影响正常的上料;(3)本发明通过设计密封式的加工设备,可以保证牛奶在封闭的状态下完成加热和微生物培育发酵,有效防止了其他菌群进入,既保证了酸奶的口感,同时也可以避免发酵失败,造成原料的浪费的情况;(4)本发明通过设计结构紧凑的加热罐、发酵罐、加热搅拌机构、输料控制机构、乳酸菌上料机构和发酵搅拌机构,可以在发酵即将完成时,继续利用加热罐进行牛奶的预加热,当发酵酸奶排出发酵罐后,可以继续进行下一轮的发酵加工,从而保证了加工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加热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加热罐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支撑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发酵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乳酸菌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加热罐;101、第一罐体;102、第一罐盖;103、第一固定螺栓;104、上料口;105、第一电磁阀;106、清洗出水管;107、底部输料通孔;2、支撑机构;201、底部支撑架;202、支撑柱;203、第一支撑架;204、第二支撑架;205、安装孔;3、发酵罐;301、第二罐体;302、第二罐盖;303、第二固定螺栓;304、顶部输料通孔;305、进排气孔;306、定位轴承;307、出料口;308、温度监测器;4、支撑腿;5、电加热机构;501、接线座;502、安装盘;503、连接座;504、电加热管盘;6、加热搅拌机构;601、搅拌电机;602、第一搅拌轴;603、搅拌组件;604、联轴器;7、输料控制机构;701、输料电磁阀;702、输料管;703、倾斜上料管;704、第一螺纹座;705、手动阀门;8、乳酸菌上料机构;801、螺旋输料筒;802、螺旋输料绞龙;803、微型驱动电机;804、防护罩;805、上料座;806、第二螺纹座;807、氧气进气弯管;808、进气连接口;809、喷气孔;810、乳酸菌存储瓶;9、发酵搅拌机构;901、第二搅拌轴;902、固定轴套;903、第一搅拌杆;904、刮料板;905、第二搅拌杆;10、进排气电磁阀;11、出料电磁阀;12、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包括加热罐1,加热罐1包括第一罐体101,第一罐体101的底部周侧呈凹面结构设计,第一罐体10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罐盖102,第一罐盖102与第一罐体101之间通过多组第一固定螺栓103固定,第一罐盖102顶部的一侧设有与第一罐体101相贯通的上料口104,第一罐体101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05,第一电磁阀1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清洗出水管106,第一罐体101底部另一侧开设有底部输料通孔107,上料口104用于连接输送鲜奶的管道,输入第一罐体101中的鲜奶会在罐体内被加热,完成巴氏杀菌,第一罐体101底部一侧出水口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05,第一电磁阀105正常状态下为常闭,当第一罐体101需要清洗时,第一电磁阀105打开,清洗产生的水流会经出水口和清洗出水管106向外排出,第一罐盖102与第一罐体101之间可以通过多组第一固定螺栓103完成固定或打开,从而更方便进行清洁或维护;第一罐体101底部另一侧开设有底部输料通孔107,在输料控制机构7开启后,加热后的鲜奶可以经底部输料通孔107和输料控制机构7自动流入发酵罐3中。
如图1和图7所示,加热罐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于发酵罐3顶部的底部支撑架201,底部支撑架20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202,两组支撑柱202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03和第二支撑架204,第一支撑架203和第二支撑架204均固定连接于第一罐体101底部,底部支撑架201、第一支撑架203和第二支撑架204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05,支撑机构2用于发酵罐3与加热罐1之间的支撑和固定,同时也使得发酵罐3与加热罐1能够形成一个垂直分布的整体结构,底部支撑架201、第一支撑架203和第二支撑架204均是通过固定螺丝与对应的发酵罐3或加热罐1固定连接,既能实现稳定的连接固定,同时也便于快速安装拆卸。
如图4、图9-图11所示,支撑机构2底部固定连接有发酵罐3,发酵罐3包括位于第一罐体101正下方的第二罐体301,第二罐体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罐盖302,第二罐盖302与第二罐体301之间通过多组第二固定螺栓303固定,第二罐盖302顶部一侧开设有与底部输料通孔107相对应的顶部输料通孔304,第二罐盖302顶部后端开设有与进排气电磁阀10相贯通的进排气孔305,第二罐盖302顶部中心安装有定位轴承306,第二罐体301底部中心设有底端出料口307,第二罐体301前端面上安装有用于监测罐内温度的温度监测器308,发酵罐3用于牛奶的自然冷却与发酵,与乳酸菌混合后的牛奶进入发酵罐3中后,会缓慢自然冷却,并在罐内完成自然发酵,第二罐体301上安装有温度监测器308,可以实时监测第二罐体301内的发酵温度,发酵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43℃,牛奶需要在发酵室内发酵6-8小时,在发酵完成后,可以打开出料电磁阀11,半凝固状态的发酵酸奶可以经底端出料口307和出料管12向外排出。
如图4和图8所示,发酵罐3底部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4;加热罐1内安装有电加热机构5,电加热机构5包括固定于第一罐盖102顶部的接线座501,第一罐盖102底部安装有安装盘502,安装盘502底部设有与接线座501电性连接的连接座503,连接座503底部安装有螺旋状的电加热管盘504,当接线座501接通电源后,螺旋状的电加热管盘504会快速通电发热,并将罐内的牛奶加热至80℃,从而完成巴氏消毒,电加热管盘504呈螺旋状结构,配合罐内的加热搅拌机构6,可以使罐内的牛奶处于流动加热状态,使得其受热更加均匀,加热更快。
如图4和图8所示,加热罐1顶部安装有加热搅拌机构6;加热搅拌机构6包括固定于第一罐盖102顶部中心的搅拌电机601,搅拌电机601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602,第一搅拌轴602外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组件603,第一搅拌轴602的底端安装有联轴器604,搅拌电机601启动后,可以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搅拌轴602和多组搅拌组件603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对加热罐1内的牛奶进行均匀搅拌,使牛奶处于流动状态,既能使牛奶受热更加均匀,加热更快,同时也能防止牛奶在电加热管盘504的外壁固结,另外第一搅拌轴602的底端安装有联轴器604,联轴器604的底端连接有发酵搅拌机构9,使得发酵搅拌机构9也能带搅拌电机601的驱动下进行同步转动,从而使其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如图3、图4、图9、图12和图13所示,加热罐1与发酵罐3之间连接有输料控制机构7,输料控制机构7包括安装于底部输料通孔107底部的输料电磁阀701,输料电磁阀701底端连接有输料管702,输料管7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倾斜上料管703,倾斜上料管70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座704,输料管702的底端安装有手动阀门705,手动阀门705的底端与顶部输料通孔304相连接,当加热罐1内的牛奶加热杀菌完成后,输料电磁阀701自动打开,牛奶会经底部输料通孔107进入输料管702,然后经同样打开状态下的手动阀门705和顶部输料通孔304进入发酵罐3中,通过设置手动阀门705,从而使其整体结构更加安全可靠,即使输料电磁阀701发生故障,手动阀门705同样能控制输料管702的连通或关闭,从而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输料管702的外壁还固定连接有倾斜上料管703,倾斜结构设计的倾斜上料管703既方便乳酸菌粉料的加注,同时也能防止流动状态的奶牛进入倾斜上料管703中。
如图3、图10、图12-图14所示,输料控制机构7上安装有可拆卸的乳酸菌上料机构8;乳酸菌上料机构8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座704上的螺旋输料筒801,螺旋输料筒801内转动连接有螺旋输料绞龙802,螺旋输料筒801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螺旋输料绞龙802相连接的微型驱动电机803,微型驱动电机803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804,螺旋输料筒801上设有上料座805,上料座805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座806,第二螺纹座806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存储乳酸菌的乳酸菌存储瓶810,固定容量的乳酸菌存储瓶810用于存储一次加工所需要使用的乳酸菌用量,螺旋输料筒801的出料嘴与第一螺纹座704螺纹连接,可以先将乳酸菌存储瓶810旋合固定在第二螺纹座806上,然后再将螺旋输料筒801旋紧固定在第一螺纹座704上,并使乳酸菌存储瓶810的瓶口处于垂直倒置状态,此时乳酸菌存储瓶810中的乳酸菌粉料会经上料座805进入螺旋输料筒801中,当微型驱动电机803启动后,微型驱动电机803的输出轴会带动螺旋输料绞龙802同步转动,螺旋输料绞龙802可以将螺旋输料筒801中的乳酸菌粉料推入倾斜上料管703,然后进入输料管702中,由于乳酸菌粉料是缓慢均匀加入的,因此乳酸菌粉料会与输料管702中流动状态的热牛奶充分混合,并使乳酸菌粉料充分溶解,有效避免了乳酸菌粉料固结成块的情况发生。
如图12-图14所示,上料座805中部固定连接有一体式的氧气进气弯管807,氧气进气弯管807的一端为封闭式结构,且氧气进气弯管807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输入氧气的进气连接口808,氧气进气弯管807前后端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809,通过在上料座805中部固定连接一体式的氧气进气弯管807,在乳酸菌粉料上料过程中,进气连接口808会接入氧气输送管道,带有一定压力的氧气会经进气连接口808进入氧气进气弯管807,然后经多个喷气孔809均匀喷出,喷出的氧气既能为发酵罐3中的牛奶发酵提供所需的氧气,同时也可以防止乳酸菌存储瓶810中的乳酸菌粉料在瓶口处发生堵塞,从而保证了上料的均匀性,与此同时,氧气会跟随乳酸菌粉料经倾斜上料管703进入输料管702,此时还可以防止热牛奶中的热气经倾斜上料管703逆流至螺旋输料筒801中,造成乳酸菌粉料在螺旋输料筒801内湿润固结,从而影响正常的上料。
如图4、图8和图11所示,发酵罐3内安装有与加热搅拌机构6相连接的发酵搅拌机构9,发酵搅拌机构9包括固定于联轴器604底端的第二搅拌轴901,第二搅拌轴901的底端贯穿第二罐盖302和定位轴承306,并延伸至第二罐体301的内底部,第二搅拌轴9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轴套902,多个固定轴套902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903,两组第一搅拌杆90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904,两个刮料板904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搅拌杆905,在联轴器604的联动作用下,联轴器604可以第二搅拌轴901同步转动,在热牛奶刚进入发酵罐3中时,可以通过第二搅拌轴901带动多个第一搅拌杆903、第二搅拌杆905以及两个刮料板904同步转动,进而对其进行搅拌,使其与乳酸菌粉料充分混合;在牛奶发酵完成后,可以再次通过第二搅拌轴901带动多个第一搅拌杆903、第二搅拌杆905以及两个刮料板904同步转动,从而利用多个第一搅拌杆903、第二搅拌杆905以及两个刮料板904对凝固状态的发酵酸奶进行搅打,从而使其发酵好的酸奶更加细腻,同时也更方便后续的下料,由于两个刮料板904与第二罐体301的内壁贴合,从而还可以起到刮料的作用,可以防止发酵好的酸奶出现挂壁,下料不完全的情况。
如图10所示,发酵罐3顶部后端安装有进排气电磁阀10,通过加装进排气电磁阀10,从而可以通过进排气电磁阀10控制发酵罐3内的进排气状态。
如图3所示,发酵罐3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电磁阀11,出料电磁阀11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12,打开出料电磁阀11后,半凝固状态的发酵酸奶可以经底端出料口307和出料管12向外排出,从而完成整个发酵加工流程;在发酵即将完成时,可以继续利用加热罐1进行牛奶的预加热,当发酵酸奶经底端出料口307和出料管12出来后,可以继续进行下一轮的发酵加工,从而保证了加工的连续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鲜牛奶输送管道与上料口104相连接,鲜牛奶进入加热罐1中后,接通接线座501的电源,电源接通后,螺旋状的电加热管盘504会快速通电发热,并将罐内的牛奶加热至80℃,从而完成巴氏消毒,搅拌电机601启动后,可以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搅拌轴602和多组搅拌组件603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对加热罐1内的牛奶进行均匀搅拌,使牛奶处于流动状态,既能使牛奶受热更加均匀,加热更快,同时也能防止牛奶在电加热管盘504的外壁固结;
当加热罐1内的牛奶加热杀菌完成后,打开输料电磁阀701,牛奶会经底部输料通孔107进入输料管702,然后经同样打开状态下的手动阀门705和顶部输料通孔304进入发酵罐3中,与此同时,微型驱动电机803的输出轴会带动螺旋输料绞龙802同步转动,螺旋输料绞龙802可以将螺旋输料筒801中的乳酸菌粉料推入倾斜上料管703,然后进入输料管702中,由于乳酸菌粉料是缓慢均匀加入的,因此乳酸菌粉料会与输料管702中流动状态的热牛奶充分混合,并使乳酸菌粉料充分溶解;
乳酸菌粉料上料过程中,进气连接口808会接入氧气输送管道,带有一定压力的氧气会经进气连接口808进入氧气进气弯管807,然后经多个喷气孔809均匀喷出,喷出的氧气既能为发酵罐3中的牛奶发酵提供所需的氧气,同时也可以防止乳酸菌存储瓶810中的乳酸菌粉料在瓶口处发生堵塞,从而保证了上料的均匀性;
与乳酸菌混合后的牛奶进入发酵罐3中后,会缓慢自然冷却,并在罐内完成自然发酵,第二罐体301上安装有温度监测器308,可以实时监测第二罐体301内的发酵温度,发酵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0-43℃,牛奶需要在发酵室内发酵6-8小时;
在发酵完成后,再次通过第二搅拌轴901带动多个第一搅拌杆903、第二搅拌杆905以及两个刮料板904同步转动,从而利用多个第一搅拌杆903、第二搅拌杆905以及两个刮料板904对凝固状态的发酵酸奶进行搅打,从而使其发酵好的酸奶更加细腻,此时打开出料电磁阀11,半凝固状态的发酵酸奶可以经底端出料口307和出料管12向外排出,从而完成整个发酵加工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包括加热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底部固定连接有发酵罐(3),所述发酵罐(3)底部周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4);
所述加热罐(1)内安装有电加热机构(5),所述加热罐(1)顶部安装有加热搅拌机构(6);
所述加热罐(1)与发酵罐(3)之间连接有输料控制机构(7),所述输料控制机构(7)上安装有可拆卸的乳酸菌上料机构(8);
所述发酵罐(3)内安装有与加热搅拌机构(6)相连接的发酵搅拌机构(9),所述发酵罐(3)顶部后端安装有进排气电磁阀(10);
所述发酵罐(3)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电磁阀(11),所述出料电磁阀(11)的底端安装有出料管(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罐(1)包括第一罐体(101),所述第一罐体(101)的底部周侧呈凹面结构设计,所述第一罐体(10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罐盖(102),所述第一罐盖(102)与第一罐体(101)之间通过多组第一固定螺栓(103)固定,所述第一罐盖(102)顶部的一侧设有与第一罐体(101)相贯通的上料口(104),所述第一罐体(101)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水口,且出水口的底部安装有第一电磁阀(105),所述第一电磁阀(10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清洗出水管(106),所述第一罐体(101)底部另一侧开设有底部输料通孔(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固定于发酵罐(3)顶部的底部支撑架(201),所述底部支撑架(201)顶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202),两组所述支撑柱(202)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03)和第二支撑架(204),所述第一支撑架(203)和第二支撑架(204)均固定连接于第一罐体(101)底部,所述底部支撑架(201)、第一支撑架(203)和第二支撑架(204)上均开设有多个安装孔(2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3)包括位于第一罐体(101)正下方的第二罐体(301),所述第二罐体(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罐盖(302),所述第二罐盖(302)与第二罐体(301)之间通过多组第二固定螺栓(303)固定,所述第二罐盖(302)顶部一侧开设有与底部输料通孔(107)相对应的顶部输料通孔(304),所述第二罐盖(302)顶部后端开设有与进排气电磁阀(10)相贯通的进排气孔(305),所述第二罐盖(302)顶部中心安装有定位轴承(306),所述第二罐体(301)底部中心设有底端出料口(307),所述第二罐体(301)前端面上安装有用于监测罐内温度的温度监测器(3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机构(5)包括固定于第一罐盖(102)顶部的接线座(501),所述第一罐盖(102)底部安装有安装盘(502),所述安装盘(502)底部设有与接线座(501)电性连接的连接座(503),所述连接座(503)底部安装有螺旋状的电加热管盘(50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搅拌机构(6)包括固定于第一罐盖(102)顶部中心的搅拌电机(601),所述搅拌电机(601)输出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轴(602),所述第一搅拌轴(602)外壁固定安装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搅拌组件(603),所述第一搅拌轴(602)的底端安装有联轴器(60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控制机构(7)包括安装于底部输料通孔(107)底部的输料电磁阀(701),所述输料电磁阀(701)底端连接有输料管(702),所述输料管(7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倾斜上料管(703),所述倾斜上料管(70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座(704),所述输料管(702)的底端安装有手动阀门(705),所述手动阀门(705)的底端与顶部输料通孔(304)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菌上料机构(8)包括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座(704)上的螺旋输料筒(801),所述螺旋输料筒(801)内转动连接有螺旋输料绞龙(802),所述螺旋输料筒(801)的另一端安装有与螺旋输料绞龙(802)相连接的微型驱动电机(803),所述微型驱动电机(803)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804),所述螺旋输料筒(801)上设有上料座(805),所述上料座(805)另一端设有第二螺纹座(806),所述第二螺纹座(806)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存储乳酸菌的乳酸菌存储瓶(8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座(805)中部固定连接有一体式的氧气进气弯管(807),所述氧气进气弯管(807)的一端为封闭式结构,且所述氧气进气弯管(807)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输入氧气的进气连接口(808),所述氧气进气弯管(807)前后端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气孔(809)。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搅拌机构(9)包括固定于联轴器(604)底端的第二搅拌轴(901),所述第二搅拌轴(901)的底端贯穿第二罐盖(302)和定位轴承(306),并延伸至第二罐体(301)的内底部,所述第二搅拌轴(90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轴套(902),多个所述固定轴套(902)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杆(903),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杆(903)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料板(904),两个所述刮料板(904)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搅拌杆(905)。
CN202311358518.8A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Active CN117089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8518.8A CN117089447B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8518.8A CN117089447B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9447A true CN117089447A (zh) 2023-11-21
CN117089447B CN117089447B (zh) 2024-01-26

Family

ID=8878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8518.8A Active CN117089447B (zh) 2023-10-19 2023-10-19 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944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82878U (zh) * 2015-02-05 2015-07-22 昆明龙腾生物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乳生产的巴氏杀菌机
CN207136113U (zh) * 2017-07-18 2018-03-27 李光辉 一种酸奶灭菌发酵一体装置
CN209268556U (zh) * 2018-06-22 2019-08-20 广州市朴诚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奶加工系统
CN216018879U (zh) * 2021-09-14 2022-03-15 王利志 一种乳制品加工的发酵装置
CN217958621U (zh) * 2022-08-18 2022-12-0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酸奶发酵罐菌种添加装置
CN218126728U (zh) * 2022-08-18 2022-12-27 河北新希望天香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酸奶制作发酵装置
CN219058944U (zh) * 2022-11-02 2023-05-23 广东加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培养罐
CN219463104U (zh) * 2022-12-17 2023-08-04 甘肃传祁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酸奶制备用搅拌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82878U (zh) * 2015-02-05 2015-07-22 昆明龙腾生物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乳生产的巴氏杀菌机
CN207136113U (zh) * 2017-07-18 2018-03-27 李光辉 一种酸奶灭菌发酵一体装置
CN209268556U (zh) * 2018-06-22 2019-08-20 广州市朴诚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牛奶加工系统
CN216018879U (zh) * 2021-09-14 2022-03-15 王利志 一种乳制品加工的发酵装置
CN217958621U (zh) * 2022-08-18 2022-12-06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酸奶发酵罐菌种添加装置
CN218126728U (zh) * 2022-08-18 2022-12-27 河北新希望天香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酸奶制作发酵装置
CN219058944U (zh) * 2022-11-02 2023-05-23 广东加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培养罐
CN219463104U (zh) * 2022-12-17 2023-08-04 甘肃传祁乳业有限公司 一种酸奶制备用搅拌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9447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0849A (zh) 一种用于含颗粒饮料的连续性超高温灭菌工艺
CN207998606U (zh) 一种生物发酵装置
CN117089447B (zh) 一种牛奶发酵用微生物培育装置
CN111713553A (zh) 一种牛奶、牛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KR100564916B1 (ko) 양조용 발효탱크와 그것을 이용한 술
CN218741422U (zh) 一种液体原料混合设备
CN204412108U (zh) 一种用于腐乳汁生产的配兑设备
CN115747013A (zh) 一种养殖场用饲料前发酵系统
KR102393883B1 (ko) 어류 발효액 제조시스템
CN213924791U (zh)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装置
CN208395188U (zh) 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培养装置
CN212035758U (zh) 一种奶粉生产过程中智能杀菌装置
CN109480061A (zh) 一种利用固态发酵饲料制备微生物制剂的设备
CN219644938U (zh) 一种加工用发酵处理装置
CN217446491U (zh) 一种中小型巴氏奶生产设备
CN219333885U (zh) 一种乳酸菌饮品生产用搅拌设备
CN218457201U (zh) 一种酵素饮料灭菌装置
CN220391690U (zh) 一种用于乳制品生产质量控制的灭菌灌装设备
CN215428343U (zh) 一种含有椰果果粒的乳酸菌饮料搅拌装置
CN213895874U (zh) 兽用中药发酵装置
CN214824346U (zh) 一种含果粒料液的无菌缓存输送装置
CN219249103U (zh) 一种马奶加工用净乳灭菌装置
CN220712790U (zh) 一种巴氏灭菌设备
CN219709480U (zh) 一种细菌培养用发酵装置
CN217367965U (zh) 一种酸羊奶加工预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