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5242A - 血泵 - Google Patents

血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5242A
CN117085242A CN202310667240.6A CN202310667240A CN117085242A CN 117085242 A CN117085242 A CN 117085242A CN 202310667240 A CN202310667240 A CN 202310667240A CN 117085242 A CN117085242 A CN 117085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umping device
rotating shaft
hole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72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羽卓
肖振中
余顺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r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672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52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5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5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22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26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via, into, inside, in line, branching on, or around a blood vessel
    • A61M60/135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via, into, inside, in line, branching on, or around a blood vessel inside a blood vessel, e.g. using grafting
    • A61M60/139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via, into, inside, in line, branching on, or around a blood vessel inside a blood vessel, e.g. using grafting inside the aorta, e.g.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05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21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40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 A61M60/403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for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408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for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blood contacting member being mechanical, e.g. transmitted by a shaft or cable
    • A61M60/411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for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blood contacting member being mechanical, e.g. transmitted by a shaft or cable generated by an electromotor
    • A61M60/416Details relating to driving for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blood contacting member being mechanical, e.g. transmitted by a shaft or cable generated by an electromotor transmitted directly by the motor rotor drive shaf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 A61M60/857Implantable blood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90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M60/40, A61M60/50 or A61M60/80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血泵,所述血泵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级泵送装置、第一导管、次级泵送装置和第二导管;其中,所述主级泵送装置包括主级电机,所述主级电机的内部设有第一冲洗流道;所述次级泵送装置包括次级电机,所述次级电机的内部设有第二冲洗流道,所述次级泵送装置还设有中间通道和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位于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所述中间通道从所述次级电机穿过并延伸至该次级泵送装置的远端;所述第一导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冲洗管,所述第一冲洗管将所述第一冲洗流道和所述中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冲洗管,所述第二冲洗管连接至所述分流通道,以通过所述分流通道向所述第二冲洗流道、所述中间通道分流。

Description

血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血泵。
背景技术
血泵作为一种心脏辅助装置,通常应用于部分或全部代替心脏做功,以辅助患者的血液循环。然而,传统血泵的部分泵送装置处在主动脉内,导管需穿过这部分泵送装置以连接到血泵远端的另一泵送装置,这样就导致传统血泵的径向尺寸较大,使得传统血泵的植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血泵,旨在减小血泵的植入难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血泵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级泵送装置、第一导管、次级泵送装置和第二导管;其中,所述主级泵送装置包括主级电机,所述主级电机的内部设有第一冲洗流道;所述次级泵送装置包括次级电机,所述次级电机的内部设有第二冲洗流道,所述次级泵送装置还设有中间通道和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位于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所述中间通道从所述次级电机穿过并延伸至该次级泵送装置的远端;所述第一导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冲洗管,所述第一冲洗管将所述第一冲洗流道和所述中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导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冲洗管,所述第二冲洗管连接至所述分流通道,以通过所述分流通道向所述第二冲洗流道、所述中间通道分流。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次级泵送装置还包括次级套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次级套管内的次级叶轮;所述次级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远端伸入至所述次级套管,以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为具有内腔的空心管,以使所述中间通道从所述转轴的内腔延伸穿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次级泵送装置还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另一端从所述转轴的内腔延伸穿过,并固定于所述次级套管的远端,以用于形成所述中间通道;
所述转轴能够绕所述固定管旋转,所述转轴的内周面和所述固定管的外周面间隔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将所述分流通道和所述次级套管的管腔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处设有近端轴承,所述近端轴承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具有靠近所述分流通道的第一开口;所述转轴的近端穿设于所述轴孔内,且所述转轴的近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沿轴向间隔而形成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将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分流通道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处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一端设有供所述第二冲洗管插置的第一定位孔,另一端设有供近端轴承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分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固定销上,并自所述第一定位孔延伸到所述安装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通道包括液流孔和第一分流槽;其中,所述液流孔设在所述固定销的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中间通道及所述安装孔均连通;所述第一分流槽设在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并将所述液流孔和所述第二冲洗流道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销还设有沉槽和第二定位孔;所述沉槽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底壁,并与所述第一分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孔设在所述沉槽的底壁,以供形成所述中间通道的固定管插置;
所述分流通道还包括第二分流槽和第三分流槽;所述第二分流槽设置在所述液流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分流槽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分流槽、所述沉槽依次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内周面或所述固定管的外周面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导流结构呈螺旋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延伸。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外周面,且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管的从所述转轴的近端伸出的外周面上;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管的邻近所述转轴的远端的外周面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次级叶轮设有穿出孔,所述穿出孔包括大径段及与所述大径段相连的小径段;所述大径段与所述转轴的远端插置配合;
所述固定管具有处在所述转轴内的第一中间段,以及位于所述小径段内的第二中间段;所述第一中间段的外周面和所述转轴的内周面间隔形成有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中间段的外周面和所述小径段的内周面间隔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将所述第一间隙的远端与所述次级套管的管腔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段的侧壁贯设有第一泄流孔,所述第一泄流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和/或,所述第二中间段的侧壁贯设有第二泄流孔,所述第二泄流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
本申请的血泵,通过在次级泵送装置内部设置中间通道和分流通道,使得从第二导管的第二冲洗管供应的冲洗液,能够经过分流通道分流出至少两条支路,其中第一支路L1是流向所述第二冲洗流道,以供应给次级泵送装置;第二支路L2是经中间通道输送给第一冲洗管,然后经第一冲洗管供应给主级泵送装置。如此,本申请的第一导管及其第一冲洗管的近端可以仅连接到次级泵送装置的远端,而无需穿过次级泵送装置,这样可以无需缩小第一导管的直径或增大次级泵送装置的直径,使得次级泵送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从而降低血泵的植入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血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血泵穿设在部分主动脉中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血泵穿设在部分主动脉中的剖面图。
图4为图1中的次级泵送装置与第一导管、第二导管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次级泵送装置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图4中次级泵送装置沿A-A的剖面图。
图7为图6中的P1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固定销和近端轴承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固定销的轴向剖视图。
图10为图6中次级泵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P2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6中固定管与转轴、次级叶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固定管与转轴、次级叶轮装配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7中固定管与转轴、近端轴承配合形成进液槽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主级泵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血泵的实施例,血泵可以应用于辅助右心室的血液流动,也可以引用于辅助左心室的血液流动,在此没有限定。为避免赘述,下文以血泵应用于辅助右心室的血液流动为例进行介绍说明。为了便于描述,在此定义“近端”为介入医疗器械距离操作者更近的一端,定义“远端”为介入医疗器械距离操作者更远的一端,但不作为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血泵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级泵送装置100、第一导管200、次级泵送装置300和第二导管400。其中,主级泵送装置100设有第一入口101和第一出口102;次级泵送装置300设有第二入口301和第二出口302。可选地,第二入口301设置于次级泵送装置300的外周面上。
具体说来,主级泵送装置100的远端可以连接有猪尾管(图中未示出),通过猪尾管支撑定位到心脏的内壁上。主级泵送装置100的近端与第一导管200的远端连接,第一导管200的近端与次级泵送装置300的远端连接;次级泵送装置300的近端则与第二导管400的远端连接。
将血泵介入患者体内之后,主级泵送装置100从主动脉20穿过瓣膜而部分伸入到心室内,使得主级泵送装置100的第一入口101位于心室内,主级泵送装置100的第一出口102则位于主动脉20内;而次级泵送装置300和第一导管200则处在主动脉20内;第二导管400自次级泵送装置300延伸至患者体外。启动血泵工作时,心室内的血液从第一入口101流入主级泵送装置100后经过主级泵送装置100加速后从第一出口102流出到主动脉20的上升部分22,然后沿主动脉20的上升部分22向主动脉弓22的方向流动;随后,血液与次级泵送装置300相遇,并被次级泵送装置300的第二入口301吸入其中,次级泵送装置300将其吸入的血液再次加速后,从第二出口302排出到主动脉20的下降部分23中,从而可加速血液流动,使得血液能够顺畅流过主动脉弓22,加快血液循环。
由此可见,本申请的血泵通过配置主级泵送装置100、第一导管200、次级泵送装置300和第二导管400,并将该主级泵送装置100、第一导管200、次级泵送装置300和第二导管400依次连接,利用主级泵送装置100和次级泵送装置300至少两次对血液进行加速,使得所述血泵具有双级驱动功能,可以有效增强血泵的驱动力,增大血泵泵送的血液流量。因次级泵送装置300的存在,次级泵送装置300会在主动脉弓22处产生负压,使主动脉20的上升部分22内的血液加速向主动脉20的下降部分23流动,进而增大血液流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的血泵具有主级泵送装置100和次级泵送装置300,在保证所述血泵的总泵送功率不小于传统血泵的泵送功率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减小单个泵送装置(如主级泵送装置100或次级泵送装置300)的泵送功率,以缩减该单个泵送装置的轴向尺寸减小,也就能减小主级泵送装置100的长度,以便于植入到患者体内。特别地,如减小主级泵送装置100的长度,可以大大降低主级泵送装置100穿过主动脉弓22的难度。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级泵送装置100内设置有第一冲洗流道,用以注入冲洗液(如生理盐水)以避免血液进入主级泵送装置100发生血栓,还可以对主级泵送装置100进行散热。次级泵送装置300内设置有第二冲洗流道,用以注入冲洗液(如生理盐水)以避免血液进入次级泵送装置300发生血栓,还可以对次级泵送装置300进行散热。鉴于此,第一导管200的内部穿设有用于为主级泵送装置100供应冲洗液的第一冲洗管220;第二导管400的内部设有用于为次级泵送装置300供应冲洗液的第二冲洗管420。
在此考虑到,如果将第一导管200贯穿次级泵送装置300,可能会存在多个缺陷:①第一导管200的直径需缩小,第一导管200的内腔难以容纳主级泵送装置100的电线和第一冲洗管220,且第一导管200的强度会过小,难以操纵引导次级泵送装置300穿过血管伸入心脏;②若第一导管200的直径不缩小,则需要增大次级泵送装置300的直径,这就会导致次级泵送装置300体积增大,从而提高植入人体的难度;③第一导管200较软,在第一导管200穿过次级泵送装置300的过程中容易弯曲,而与次级泵送装置300的内部构件发生干涉,且第一导管200外周和次级泵送装置300之间的缝隙难以密封,容易渗入血液出现血栓事故等。
请参阅图6、图7及图9,鉴于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冲洗管220不从次级泵送装置300穿过,在次级泵送装置300还设有中间通道303和分流通道306,分流通道306位于次级电机310的近端,中间通道303从次级电机310穿过并延伸至该次级泵送装置300的远端;其中,所述第一冲洗管220将所述第一冲洗流道和中间通道303连通;第二冲洗管420连接至分流通道306,以通过分流通道306向所述第二冲洗流道、中间通道303分流。
即是说,第二冲洗管420的远端连接到分流通道306,分流通道306与次级泵送装置300的第二冲洗流道、中间通道303均连通。这样设计,第二冲洗管420供应的冲洗液,经过分流通道306能够分流出至少具有两条支路,所述两条支路分别定义为第一支路L1和第二支路L2;其中,所述第一支路L1是流向所述第二冲洗流道,以供应给次级泵送装置300;所述第二支路L2是经中间通道303输送给第一冲洗管220,然后经第一冲洗管220供应给主级泵送装置100。如此,相对于前述将第一导管200穿过次级泵送装置300的方式而言,本申请的第一导管200及其第一冲洗管220的近端可以仅连接到次级泵送装置300的远端,并通过次级泵送装置300内部的中间通道303传输冲洗液,从而无需将第一导管200穿过次级泵送装置300,如此至少可以克服上述三个缺陷之一,无需缩小第一导管200的直径或增大次级泵送装置300的直径,使得次级泵送装置300具有较小的体积,从而降低植入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管200的内部还设有第一电线(未示出),所述第一电线的远端连接主级泵送装置100,以为主级泵送装置100提供电能。优选地,第一电线与第一冲洗管220在第一导管200内互不干涉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线由近端至远端依次经过第二导管400、次级泵送装置300的中间通道303和第一导管200后连接于主级泵送装置100。第二导管400的内部也套设有第二电线(未示出),第二电线的远端连接于次级泵送装置300,以为次级泵送装置300提供电能。优选地,第二电线与第二冲洗管420在第一导管200内互不干涉地设置。由于第一电线、第二导线和第二冲洗管420均需要穿过第二导管400,而仅有第一电线和第一冲洗管220需要穿过第一导管20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管200的外直径D1小于第二导管400的外直径D2。更优选地,第二导管400的外直径D2小于第一导管200的外直径D1的两倍,避免第二导管400的外直径D2过大对其植入人体造成影响。
请参阅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次级泵送装置300包括次级套管320,以及设置在次级套管320内的次级叶轮330;次级电机310包括转轴314,转轴314的远端伸入至次级套管320,以与次级叶轮330连接;转轴314设置为具有内腔的空心管,以使中间通道303从转轴314的内腔延伸穿过。第二入口301和第二出口302均设置在次级套管320上。
具体说来,转轴314设置为空心管,使得转轴314具有内腔。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转轴314的内腔可以作为中间通道303。也就是说,利用转轴314的内部空间形成中间通道303,无需额外增大次级电机310的径向尺寸。例如,转轴314的近端可转动地穿设在次级电机310的内部,并与分流通道306连通;转轴314的远端可转动地安装到次级套管320的远端,并与所述第一冲洗管220连通,也就将转轴314内的中间通道303将第二冲洗管420和第一冲洗管220连通。
请参阅图6和图7,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次级泵送装置300内增加一固定管340,该固定管340从转轴314穿过,该固定管340也设置为空心管,以利用固定管340的内腔形成中间通道30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次级泵送装置300还包括固定管340,固定管340的一端固定于次级电机310的近端,另一端从转轴314的内腔延伸穿过,并固定于次级套管320的远端,以用于形成中间通道303;转轴314能够绕固定管340旋转。
具体说来,次级电机310的近端与第二导管400固接;次级电机310的远端与次级套管320的近端固接;次级套管320的远端与第一导管200固接。固定管340具有第一端341和第二端342,第二端342远离第一端341;其中,第一端341穿设至次级电机310的内部,并固定于次级电机310的近端(如固定销315),使得第一端341与固定在次级电机310的近端的第二冲洗管420连通;第二端342从次级电机310的远端穿出,并贯穿次级叶轮330、穿过次级套管320的管腔而固定到次级套管320的远端,使得第二端342与固定在次级电机310的远端的第一冲洗管220连通。
请参阅图6、图11及图13,进一步地,在转轴314的内周面和固定管340的外周面间隔有第一间隙304,第一间隙304将分流通道306和次级套管320的管腔连通。这样设计,可使得第二冲洗管420供应的冲洗液,经过分流通道306分流后还具有第三支路L3,所述第三支路L3是流向第一间隙304,并经第一间隙304排出到次级套管320的管腔内。
通过上述第三支路L3将冲洗液流入第一间隙304,可以润滑转轴314的内周面和固定管340的外周面,降低转轴314和固定管340之间的摩擦系数,减少转轴314和固定管340相对旋转时的摩擦力。再一方面,可以带走转轴314和固定管340摩擦产生的热量,对转轴314和固定管340进行散热,并防止次级套管320的管腔内的血液从所述次级叶轮330的穿出孔331进入到次级电机310内。当然,也能使转轴314相对固定管340液悬浮,减少转轴314和固定管340的摩擦。
请参阅图7、图10及图11,在此又考虑到第一间隙304较小,当转轴314旋转时,分流通道306的流体受转轴314旋转的离心作用较容易沿径向扩散流动,可能不易进入第一间隙304。因此,为改善这种情况,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次级电机310的近端处设有近端轴承316,近端轴承316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具有靠近分流通道306的第一开口316a;转轴314的近端穿设于所述轴孔内,且转轴314的近端端面与第一开口316a沿轴向间隔而形成有进液槽307,进液槽307将第一间隙304和分流通道306连通。
具体地,所述轴孔沿轴向贯穿近端轴承316,所述轴孔具有第一开口316a和第二开口316b;其中,第一开口316a位于近端轴承316的面向分流通道306的一端;第二开口316b位于近端轴承316的朝向转子313的一端。转轴314的近端从第二开口316b插入所述轴孔内,且转轴314的近端端面没有从第一开口316a穿出,从而使得转轴314的近端端面与第一开口316a间隔形成进液槽307。进液槽307实际由转轴314的内壁面、转轴314的近端端面及固定管340的外周面围合形成。
基于此,所述第三支路L3的流体能够先进入进液槽307,进液槽307内的流体在转轴314的旋转作用力下被旋转压缩,从而使得进液槽307具有朝向第一间隙304螺旋前进的势能,使得进液槽307内流体更容易进入第一间隙304。
请参阅图6至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次级泵送装置300还包括设在次级电机310的近端处的固定销315,固定销315的一端设于第一定位孔315b,所述第一定位孔315b用于供第二冲洗管420插置固定;另一端设有安装孔315a,用于供近端轴承316安装的。可选地,分流通道306设置在固定销315上,并自所述第一定位孔315b延伸到安装孔315a。
请参阅图7、图9及图10,对于分流通道306的形成方式,可以根据支路的数量进行合理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分流通道306包括液流孔306a和第一分流槽306b,液流孔306a设置在安装孔315a和第一定位孔315b之间,并与第一定位孔315b、中间通道303及安装孔315a均连通。第一分流槽306b设置在安装孔315a1385的侧壁上,并将所述第二冲洗流道和液流孔306a连通。第一分流槽306b沿固定销315的轴向延伸。
可以理解地是,第二冲洗管420供应地冲洗液首先从第一定位孔315b进入分流通道306的液流孔306a,然后在液流孔306a进行分流成第一支路L1和第二支路L2;其中,所述第一支路L1是从液流孔306a、安装孔315a、第一分流槽306b流向所述第一冲洗流道;所述第二支路L2是从液流孔306a、中间通道303流向所述第一冲洗管220。
进一步地,固定销315还设有沉槽315c和第二定位孔315c;沉槽315c设在安装孔315a的底壁,并与第一分流槽306b连通,第二定位孔315c设在沉槽315c的底壁,以供形成中间通道303的固定管340插置。分流通道306还包括第二分流槽306c和第三分流槽306d;第二分流槽306c设置在液流孔306a的侧壁上;第三分流槽306d设在第二定位孔315c的侧壁上,并与第二分流槽306c、沉槽315c依次连通。
可以理解地是,第二分流槽306c、第三分流槽306d均沿固定销315的轴向延伸,且与第一分流槽306b固定销315的轴向排布。第二分流槽306c、第三分流槽306d与沉槽315c依次连通,从而将第一定位孔315b与安装孔315a连通。第一间隙304的近端通过沉槽315c连通。沉槽315c的直径小于安装孔315a的直径。液流孔306a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315b的直径,且小于第二定位孔315c的直径。基于此,第二冲洗管420供应的冲洗液进入分流通道306的液流孔306a后,至少分流成如下所述第一支路L1、第一支路L2及第一支路L3
第二冲洗管420供应的冲洗液的第一支路L1:从液流孔306a依次经过第二分流槽306c、第三分流槽306d、沉槽315c、第一分流槽306b进入次级泵送装置300的第二冲洗流道,最后从次级电机310远端和转轴314之间的间隔空间排出到第二出口132,以对次级泵送装置300的内部进行冲洗,防止血液进入次级电机310形成血栓。可以理解的是,在次级电机310的内部,冲洗液至少经过了壳体311和转子313、定子之间的间隔空间。
第二冲洗管420供应的冲洗液的第二支路L2:从液流孔306a进入到中间通道303,并从中间通道303流入所述第一冲洗管220,以由第一冲洗管220输送给主级泵送装置100的第一冲洗流道,从而对主级泵送装置100的内部进行冲洗,防止血液进入主级电机110形成血栓。
第二冲洗管420供应的冲洗液的第三支路L3:从液流孔306a依次经过第二分流槽306c、第三分流槽306d、沉槽315c、进液槽307进入第一间隙304,最后从第一间隙304通过并排出到次级套管320的管腔内,从而可润滑转轴314,减少转轴314和固定管340之间的摩擦;再一方面,可向转轴314的远端推出血液,防止血液从第一间隙304进入形成血栓。
请参阅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314的内周面或固定管340的外周面设置有导流结构345,导流结构345位于第一间隙304,导流结构345呈螺旋状沿转轴314的轴向延伸。导流结构345可以是凹槽或凸筋,且所述凹槽或凸筋呈螺旋状沿转轴314的轴向延伸。当转轴314旋转时,第一间隙304内地流体在转轴314的旋转作用力下被旋转挤压,从而获得朝向第一间隙304的远端螺旋前进的势能,使得第一间隙304内的流体加速向次级套管320的管腔排出,增大从第一间隙304通过的流体流速和流量,防止血液从第一间隙304回流到次级电机310的阻力更大,防止产生血栓的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结构345设置在固定管340的外周面。可选地,至少部分导流结构345位于固定管340的从转轴314的近端伸出的外周面上。即是说,至少部分导流结构345位于固定管340的第一端341和第一中间段343之间的外周面上,使得该部分导流结构345能够伸入到进液槽307。如此设计,在转轴314的旋转时,通过导流结构345引导进液槽307的流体螺旋进入第一间隙304,降低流体进入第一间隙304的阻力。
此外,还可选地,至少部分导流结构345位于固定管340的邻近转轴314的远端的外周面上。也就是说,至少部分导流结构345设置在固定管340的第一中间段343的远端。如此设计,在转轴314的旋转时,通过导流结构345引导第一间隙304内的流体加速排出到次级套管320内,有效防止次级套管320内的血液从第一间隙304回流。
请参阅图6、图12及图13,可选地,次级叶轮330还设有穿出孔331,穿出孔331沿其轴向贯穿次级叶轮330;穿出孔331包括靠近次级电机310的大径段331a,以及与大径段331a相连的小径段331b。转轴314的远端嵌设于穿出孔331的大径段331a,即转轴314的远端与大径段331a插置固定。
固定管340还包括有第一中间段343和第二中间段344;其中,第一中间段343处在转轴314内;第二中间段344与第一中间段343相连且穿设在小径段331b。第二中间段344的外周面和小径段331b的内周面之间间隔有第二间隙305,第二间隙305将第一间隙304与次级套管320的管腔连通。如此,第二冲洗管420的冲洗液可部分进入到第一间隙304,并经第二间隙305排出到次级套管320的管腔内,从而可以防止血液进入第二间隙305形成血栓,降低产生血栓的风险。
请参阅图6、图12及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管340的侧壁还可以设置泄流孔,泄流孔用于将中间通道303与第一间隙304或第二间隙305连通,以使得中间通道303内的流体可部分泄流到第一间隙304或第二间隙305,以增大第一间隙304或第二间隙305内的流量及流速,使得次级套管320的管腔内的血液从第二间隙305进入次级叶轮330、次级电机310的阻力增大,进而更有效地防止血栓的产生。所述泄流孔可以是圆孔或者绕固定管340的轴向螺旋的螺旋孔。
可选地,第一中间段343的侧壁贯设有第一泄流孔34a,所述第一泄流孔34a与第一间隙304连通;和/或,第二中间段344的侧壁贯设有第二泄流孔34b,第二泄流孔34b与第二间隙305连通。即是说,固定管340可以仅设置有第一泄流孔34a和第二泄流孔34b其中一者,也可以同时设置有第一泄流孔34a和第二泄流孔34b。所述第一泄流孔34a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第二泄流孔34b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间段343的侧壁贯设有多个第一泄流孔34a;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泄流孔34a沿第一中间段343的轴向排布。这样排布,可以使得第一中间段343内的流体沿其流动方向逐渐泄流,有助于推动第一间隙304内的流体向第二间隙305方向流动,加速流体排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泄流孔34a也可以沿第一中间段343的周向排布。这样排布,可以使得第一中间段343内的流体从该部分泄流孔流出时,沿第一中间段343的外环周呈放射状泄流排出,从而使得冲洗液能够在第一间隙304周面的各个位置处流速更均匀,以更利于阻挡血液经第一间隙304向次级电机310回流。
请参阅图6、图12及图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中间段344的侧壁贯设有多个第二泄流孔34b;至少部分第二泄流孔34b沿第二中间段344的轴向排布。这样排布,可以使得第二中间段344内的流体沿其流动方向逐渐泄流,有助于推动第二间隙305内的流体向次级套管320的管腔排出,加速流体排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二泄流孔34b也可以沿第二中间段344的周向排布。这样排布,可以使得第二中间段344内的流体从该部分泄流孔流出时,沿第二中间段344的外环周呈放射状泄流排出,从而使得冲洗液能够在第二间隙305周面的各个位置处流速更均匀,以更利于阻挡血液经第二间隙305向第一间隙304回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次级泵送装置300还包括次级电机310,次级电机310连接第二导管400和次级套管320;次级电机310的内部设有第二冲洗流道;次级电机310的近端设有分流通道306;第二冲洗管420连接至分流通道306,以通过分流通道306向第二冲洗流道、中间通道303分流。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次级电机310包括壳体311及安装在壳体311内的定子、转子313及转轴314,转轴314自壳体311的远端穿出至次级套管320,以与次级叶轮330连接;转轴314设置为具有内腔的空心管,以使中间通道303从转轴314的内腔延伸穿过。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次级电机310还包括传感器360,转子313、定子、传感器360和次级叶轮330均连接于转轴314的外周,且转子313、传感器360和定子均位于壳体311的内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311包括柱形壳311a、近端盖311b及远端盖311c,远端盖311c连接于壳体311的远端,近端盖311b连接于柱形壳311a的远端,以将转子313、传感器360和定子保护起来,避免血液进入壳体311的内部。
请参阅图15,所述主级泵送装置100包括主级电机110、套管组件及主级叶轮130。其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主级套管120、设有所述第一出口102的出口管150和设有所述第一入口101的入口管140(如图15所示),出口管150连接所述主级电机110和主级套管120的近端;入口管140连接于主级套管120的远端和第一导管200。主级叶轮130设置在所述出口管150内,并与所述主级电机110的转轴连接。
对于主级套管120而言,主级套管120需要能够穿过主动脉20及其瓣膜21,并被瓣膜21夹持,故所述主级套管120需要设置为弹性管,以使得所述主级套管120具有较佳的弹性,能够适应血管的形状完全变形,从而便于主级套管120进入心室。并且,由于所述主级泵送装置100穿过主动脉20的瓣膜进入心室时,主级套管120被夹持在瓣膜中,主级套管120的弹性可缓冲瓣膜和主级套管120之间的作用力,减轻瓣膜受到的反作用力,避免瓣膜损伤。
而对于次级泵送装置300而言,由于次级泵送装置300整体位于动脉内,次级泵送装置300的次级套管320不与瓣膜21接触,次级套管320可以不具有弹性。并且,在此考虑到,第二导管400和第一导管200通常较为柔软,所以第二导管400和第一导管200可能不足以稳定支撑次级泵送装置300。如果所述次级套管320设置为弹性管,那么,在植入手术过程中,血泵10可能会在次级套管320处发生弯折,操纵血泵10通过弯曲血管的难度加大。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次级套管320设置为刚性管,即次级套管32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使得次级套管320不易被压缩变形,不仅可以确保血液可以顺畅通过,且植入手术过程中,次级套管320可以支撑第一导管200和第二导管400,且次级套管320不易发生弯折,降低操纵血泵10通过弯曲血管的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包括依次连接的主级泵送装置、第一导管、次级泵送装置和第二导管;其中,
所述主级泵送装置包括主级电机,所述主级电机的内部设有第一冲洗流道;
所述次级泵送装置包括次级电机,所述次级电机的内部设有第二冲洗流道,所述次级泵送装置还设有中间通道和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位于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所述中间通道从所述次级电机穿过并延伸至该次级泵送装置的远端;
所述第一导管的内部设有第一冲洗管,所述第一冲洗管将所述第一冲洗流道和所述中间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导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冲洗管,所述第二冲洗管连接至所述分流通道,以通过所述分流通道向所述第二冲洗流道、所述中间通道分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泵送装置还包括次级套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次级套管内的次级叶轮;所述次级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远端伸入至所述次级套管,以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转轴设置为具有内腔的空心管,以使所述中间通道从所述转轴的内腔延伸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泵送装置还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另一端从所述转轴的内腔延伸穿过,并固定于所述次级套管的远端,以用于形成所述中间通道;
所述转轴能够绕所述固定管旋转,所述转轴的内周面和所述固定管的外周面间隔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将所述分流通道和所述次级套管的管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处设有近端轴承,所述近端轴承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具有靠近所述分流通道的第一开口;所述转轴的近端穿设于所述轴孔内,且所述转轴的近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开口沿轴向间隔而形成有进液槽,所述进液槽将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分流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电机的近端处设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一端设有供所述第二冲洗管插置的第一定位孔,另一端设有供近端轴承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分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固定销上,并自所述第一定位孔延伸到所述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包括液流孔和第一分流槽;其中,所述液流孔设在所述固定销的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中间通道及所述安装孔均连通;所述第一分流槽设在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并将所述液流孔和所述第二冲洗流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还设有沉槽和第二定位孔;所述沉槽设在所述安装孔的底壁,并与所述第一分流槽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孔设在所述沉槽的底壁,以供形成所述中间通道的固定管插置;
所述分流通道还包括第二分流槽和第三分流槽;所述第二分流槽设置在所述液流孔的侧壁上;所述第三分流槽设在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分流槽、所述沉槽依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内周面或所述固定管的外周面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间隙,所述导流结构呈螺旋状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管的外周面,且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管的从所述转轴的近端伸出的外周面上;和/或,至少部分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固定管的邻近所述转轴的远端的外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叶轮设有穿出孔,所述穿出孔包括大径段及与所述大径段相连的小径段;所述大径段与所述转轴的远端插置配合;
所述固定管具有处在所述转轴内的第一中间段,以及位于所述小径段内的第二中间段;所述第一中间段的外周面和所述转轴的内周面间隔形成有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中间段的外周面和所述小径段的内周面间隔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将所述第一间隙的远端与所述次级套管的管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段的侧壁贯设有第一泄流孔,所述第一泄流孔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和/或,所述第二中间段的侧壁贯设有第二泄流孔,所述第二泄流孔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
CN202310667240.6A 2023-06-06 2023-06-06 血泵 Pending CN1170852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7240.6A CN117085242A (zh) 2023-06-06 2023-06-06 血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7240.6A CN117085242A (zh) 2023-06-06 2023-06-06 血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5242A true CN117085242A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7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7240.6A Pending CN117085242A (zh) 2023-06-06 2023-06-06 血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52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48091B1 (en) Balloon catheter
JP5457182B2 (ja) 血管内血液ポンプおよびカテーテル
CN102438674B (zh) 导管泵
CA2258622C (en) Blood pump
JP4476328B2 (ja) 心内血液ポンプ
CN112867531B (zh) 用于最小化在泵插入期间的渗漏的系统和方法
JP2020501740A (ja) 受動的パージシステムを備えた心臓ポンプ
US20220008714A1 (en) Bearing device for a heart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rinsing a space in a bearing device for a heart support system
CN113599692A (zh) 血泵
CN114215792B (zh) 一种带全封闭清洗液循环系统的微型泵
CN112107749B (zh) 一种导流装置和导管泵
TW202130376A (zh) 血管內血液泵
CN111699009B (zh) 单流入双抽吸离心血泵
CN114082098A (zh) 一种柔性传动系统及血泵
CN117085242A (zh) 血泵
CN116966415A (zh) 心室辅助装置
CN116650828A (zh) 血泵
CN116650825A (zh) 血泵
CN218793559U (zh) 泵血传动装置及泵血设备
CN116747427A (zh) 血泵
CN218485008U (zh) 一种用于经皮插入患者血管的血泵
US20230211141A1 (en) Filter for particles in catheter pump system
US20230211142A1 (en) Filter for particles in catheter pump system
CN114915109A (zh) 心脏手术泵血电机
CN115738068A (zh) 一种血液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