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2545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2545A
CN117042545A CN202310870898.7A CN202310870898A CN117042545A CN 117042545 A CN117042545 A CN 117042545A CN 202310870898 A CN202310870898 A CN 202310870898A CN 117042545 A CN117042545 A CN 117042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line
displa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08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08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42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42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2545A/zh
Priority to US18/433,569 priority patent/US2024017997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2Interconnection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辅助电源线;非显示区包括第一电源主体部和第一电源总线;辅助电源线通过第一电源总线与第一电源主体部电连接。由此,在显示区设置辅助电源线,并通过非显示区设置的第一电源总线与第一电源主体部电连接,利用第一电源主体部通过第一电源总线向显示区内的辅助电源线提供电源电压,由此提供了一种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且连接可靠性高;同时平衡了显示面板中不同位置处的压降,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与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显示原理不同,由于OLED显示面板无需背光源,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形成其中的OLED,基于自发光的特性,当有电流通过有机材料涂层时,其中的有机材料基于载流子复合释放能量而发光。相对于传统的LCD而言,OLED显示面板可采用更为轻薄的材料制得,使得OLED显示面板可以做得更加轻薄,并且可视角度更大,以及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随着OLED显示面板的发展,面板架构层出不穷。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旨在为显示面板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辅助电源线;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电源主体部和第一电源总线;
所述辅助电源线通过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辅助电源线;非显示区包括第一电源主体部和第一电源总线;辅助电源线通过第一电源总线与第一电源主体部电连接。由此,在显示区设置辅助电源线,并通过非显示区设置的第一电源总线与第一电源主体部电连接,利用第一电源主体部通过第一电源总线向显示区内的辅助电源线提供电源电压,由此提供了一种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且连接可靠性高;同时平衡了显示面板中不同位置处的压降,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显示面板中区域Q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放大结构中区域Q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沿剖面线A1-A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5示出的显示面板中区域Q4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5示出的显示面板中区域Q3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子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图;
图2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该显示面板的平面整体结构;图2为图1示出的显示面板中区域Q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示出了Q1部分的走线细节结构;图3为图2示出的放大结构中区域Q2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均示出了第一电源总线与第一电源主体部的关联连接关系。参照图1-图3,该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AA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包括辅助电源线11;非显示区NA包括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一电源总线21;辅助电源线11通过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电连接。
其中,显示区AA用于显示画面,还可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子像素包括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发光元件,以实现主动发光控制,进而实现画面显示;非显示区NA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AA,例如非显示区NA可设置在显示区AA的至少一侧的至少部分空间内,用于布设周边电路及走线,以向显示区AA传输驱动信号和电源信号等显示用信号。其中,非显示区NA不用于显示画面,也可称为边框区,在显示面板10的平面面积中占比越小,显示区AA的占比越高,越容易实现窄边框全面屏显示。
其中,辅助电源线11设置在显示区AA内,用于补偿显示区AA内的走线不均匀性,从而提升显示区AA内的布线均匀性;同时,辅助电源线11能够传输电源信号,例如传输PVEE信号,从而平衡了显示面板10中不同位置处的压降,有利于提高显示均匀性。
其中,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一电源总线21均位于非显示区NA,第一电源主体部22可位于第一电源总线21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即第一电源总线21位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示例性地,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11向非显示区NA内延伸,辅助电源线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延伸方向可相交,第一电源总线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延伸方向可相同,辅助电源线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源总线21的延伸方向可相交,例如二者的延伸方向可相互垂直,由此实现辅助电源线1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通过第一电源总线21电连接。
示例性地,参考图1,辅助电源线11沿横向延伸,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可沿竖向延伸;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电源线还可沿竖向延伸,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可沿横向延伸,在此不限定。
本文中,横向可为显示面板中扫描线的延伸方向,纵向可为显示面板中数据线的延伸方向;当然,还可参照显示面板中的其他走线理解横向和纵向,在此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辅助电源线11沿横向延伸,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位于显示区AA的同一侧非显示区NA内,以图1中示出的方位为例,其中仅示出了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位于左侧的非显示区NA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还可位于其他边侧的非显示区NA内,例如图4示出的显示面板10中,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还可位于右侧的非显示区NA内,或如图5示出的显示面板10中,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还可位于上侧的非显示区NA内。以图5示出的显示面板10为例,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11还可沿竖向延伸,对应的,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还可沿横向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11还可沿显示面板10内的其他方向延伸,在此不限定。其中,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可包括直线部分,也可包括弧线部分;其中,直线部分例如图1中的左侧区域内的走线、图4中的右侧区域内的走线或者图5中的上侧区域内的走线,弧线部分例如图1中区域Q1内的走线或者图5中区域Q3内的走线。
示例性的,第一电源总线21用于提供电源信号,其走线宽度与显示面板10中非显示区NA的其他电源信号线的宽度相等或相当(例如差异在±20%以内);示例性的,非显示区NA的其他电源信号线可包括显示面板中的参考电源信号线(提供Vref信号)、第二电源信号线(提供PVDD信号)、高电位信号线(提供VGH信号)以及低电位信号线(提供VGL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宽度需满足换线电连接的需求,同时可辅助形成非显示区的挡墙结构以阻止外界水氧等入侵,在此对其具体取值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5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辅助电源线11、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在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的位置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并不对辅助电源线11、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数量和走线构成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AA和至少部分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NA;其中,显示区AA包括辅助电源线11;非显示区NA包括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一电源总线21;辅助电源线11通过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电连接。由此,在显示区AA设置辅助电源线11,并通过非显示区NA设置的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电连接,利用第一电源主体部22通过第一电源总线21向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11提供电源电压,由此提供了一种新的显示面板10的结构,且连接可靠性高;同时平衡了显示面板10中不同位置处的压降,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显示面板10中,非显示区NA包括沿第一方向D1位于显示区AA一侧的扇出区A1,以图6示出的方位为例,扇出区A1位于显示区AA的下侧;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沿第二方向D2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至少一侧,以图6示出的方位为例,第二显示区AA2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左侧和右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显示区AA2还可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左侧或右侧,在此不限定;第二方向D2与第一方向D1相交,示例性地,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可相互垂直。
其中,扇出区A1包括多条扇出走线S0,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均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并沿第二方向D2排列的多条数据线DL;数据线DL与扇出走线S0连接;其中,第二显示区AA2的数据线DL通过连接走线L0与扇出走线S0连接;连接走线L0位于显示区AA,且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连接线段L1和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连接线段L2,第一连接线段L1与扇出走线S0电连接,第二连接线段L2与第二显示区AA2中的数据线DL电连接;辅助电源线11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辅助电源线112中的至少之一;第一辅助电源线111与第一连接线段L1同层设置,且与第一连接线段L1和第二连接线段L2绝缘;第二辅助电源线112与第二连接线段L2同层设置,且与第一连接线段L1和第二连接线段L2绝缘。
其中,以图6示出的结构为例,第一显示区AA1可位于显示面板10的中间区域,第二显示区AA2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两侧,由此,显示面板10在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11和连接走线L0可作左右对称设计,从而降低布线难度。
其中,第一显示区AA1内的数据线DL直接与扇出区A1内分布的扇出走线S0电连接;第二显示区AA2中的数据线DL通过连接走线L0中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连接线段L2和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连接线段L1与扇出区A1中的扇出走线S0电连接。如此,无需在靠近显示面板10的左下边框和/或右下边框的位置布设扇出走线,从而为显示面板10和显示装置的边框提供了压缩的空间,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和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有利于实现全面屏。
其中,辅助电源线11和连接走线L0可至少部分同层设置,且电绝缘,以利用连接走线L0所在的至少部分膜层设置辅助电源线11,充分利用膜层内的走线,以及提升膜层内的走线布设均匀性。
其中,辅助电源线11可包括延伸方向相交的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第二辅助电源线112。第一辅助电源线111与第一连接线段L1同层设置,且可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二者之间可通过走线之间设置间隔而实现电绝缘,第一辅助电源线111还与第二连接线段L2电绝缘。第二辅助电源线112与第二连接线段L2同层设置,且可均沿第二方向D2延伸,二者之间可通过走线之间设置间隔而实现电绝缘,第二辅助电源线112还与第一连接线段L1绝缘。通过在第一连接线段L1所在膜层设置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或,在第二连接线段L2所在的膜层设置第二辅助电源线112,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线段L1和/或第二连接线段L2所在膜层的走线密度的均一性,从而有利于改善由于走线密度不均而可能导致的显示不均匀现象,并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10的显示均一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6仅对显示面板上所包含的数据线DL、扇出走线S0、连接走线L0以及辅助电源线11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示意并在上文中进行了示例性说明,并不对显示面板10上实际所包含的数据线DL、扇出走线S0、连接走线L0以及辅助电源线11的数量进行限定。
能够理解的是,图6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显示面板10的包括下边框一侧的结构,其上边框一侧的结构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任一种结构,在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各连接走线L0中的第一连接线段L1和第二连接线段L2均同层设置;各辅助电源线11中的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均同层设置。
其中,各连接走线L0中的第一连接线段L1和第二连接线段L2均同层设置,结合上文,由于第一辅助电源线111与第一连接线段L1同层设置,以及第二辅助电源线112与第二连接线段L2同层设置,因此,第一连接线段L1、第二连接线段L2、第一辅助电源线111以及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均设置在同一膜层中,如此,可在同一膜层中利用图案化工艺(例如掩膜刻蚀工艺)形成第一连接线段L1、第二连接线段L2、第一辅助电源线111以及第二辅助电源线112,有利于简化工艺步骤,且有利于简化显示面板10的膜层总数,实现轻薄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各连接走线L0中的第一连接线段L1同层设置,各连接走线L0中的第二连接线段L2同层设置,第一连接线段L1和第二连接线段L2异层设置;对应的,各辅助电源线11中的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同层设置,各辅助电源线11中的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同层设置,第一辅助电源线111与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异层设置。
其中,各连接走线L0中的第一连接线段L1与各辅助电源线11中的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同层设置,第一辅助电源线1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线段L1的延伸方向相同;各连接走线L0中的第二连接线段L2与辅助电源线11中的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同层设置,第二辅助电源线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连接线段L2的延伸方向相同;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线段L1和第二连接线段L2所在膜层的走线密度的均一性,从而有利于改善由于走线密度不均而可能导致的显示不均匀现象,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同时,将所有连接走线L0中的第一连接线段L1以及所有辅助电源线11中的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均设置在同一层,所有连接走线L0中的第二连接线段L2以及所有辅助电源线11中的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均设置在另一层;利用两个膜层中的一个膜层设置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连接线段L1和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另一个膜层设置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连接线段L2和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单个膜层中的走线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简化了单个膜层中的图案化的图形,降低了工艺难度,有利于提升良品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非显示区NA还包括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23;第一连接结构23位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第一电源总线2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电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总线21的延伸方向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总线21的形状类似,示例性地,第一电源总线21为条状结构,第一连接结构也可以是条状结构。以图9示出的方位为例,第一连接结构23沿第一方向D1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图9示出了显示面板10中位于显示区AA的左侧的非显示区NA内的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面板10中位于显示区AA的上侧的非显示区NA内,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连接结构23还可均沿第二方向D2延伸。
其中,无论在显示面板10中的位于显示区AA的哪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第一连接结构23均位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即第一连接结构23位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与显示区AA之间,第一连接结构23分别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一电源总线21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一电源总线21之间的电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连接结构23异层设置,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可通过过孔连接;第一连接结构23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可同层设置,第一连接结构23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可通过层内结构(例如第二连接结构24)连接,后文中结合膜层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结构23为连续的条状结构;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电连接。
其中,针对整个显示面板10而言,第一连接结构23可为连续一体的条状结构;该结构下,第一电源主体部22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为断开的分体结构,均可传输同一电源信号,从而利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灵活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显示区AA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12,即阵列排布的像素驱动电路7和发光元件D0(包括阳极、发光材料和阴极);第一连接结构23间隔第二预设距离W2断开;第二预设距离W2大于或等于1/10个子像素12的宽度W0。
其中,单个子像素12的宽度可为显示面板10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相同结构之间的宽度;示例性地,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的间隔宽度(即第二预设距W2)参考子像素12宽度设置。如图11所示,针对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23,可理解为上文中位于显示区AA左侧或右侧的非显示区NA内的第一连接结构23,可采用第一方向D1上的宽度定义子像素12的宽度W01作为参考;针对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23,可理解为上文中位于显示区AA上侧的非显示区NA内的第一连接结构23,可采用第二方向D2上的宽度定义子像素12的宽度W02作为参考。
其中,在第一方向D1上,该宽度可为具有相同功能的两条扫描线之间的宽度,如相邻行中控制数据写入的两条扫描线(例如后文中的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之间的距离、相邻行中控制发光的两条扫描线(例如后文中的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之间的距离、或者相邻行中控制驱动晶体管栅极复位(或者阳极复位)的两条扫描线之间的距离。在第二方向D2上,该宽度可为具有相同功能的两条数据线之间的宽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宽度还可采用显示面板10中的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走线或其他结构界定,在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相对于在前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连接结构23并非连续的一体结构,而是断开为至少两个结构,即第一连接结构23的数量可等于或大于两个,相邻两个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的间隔为第二预设距离W2;该间隔可理解为两个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缺失的部分,如图11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的间隔还可采用两个第一连接结构23中的对应相同点定义,例如采用在同一延伸方向下的两个第一连接结构23的起点、终点或任意中间点定义,在此不限定。该结构下,第一电源主体部22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为断开的分体结构,其中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断开点与第一连接结构23的断开点错开,确保二者在整体上为一整体,能够向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提供电源信号即可,后文中对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W2大于或等于1/10个子像素12的宽度,例如,第二预设距离W2可为:W2=1/10W0、W2=1/5W0、W2=1/2W0、W2=W0、W2=2W0、W2=3W0、W2=4W0或者更多个子像素12的宽度W0,可基于显示面板10的布线需求设置,在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或图13所示,第一电源总线21在第一连接结构23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至少第一连接结构23存在交叠;交叠面积与第一连接结构23的面积的比例为P,其中:50%≤P≤100%。
其中,第一连接结构23所在平面即为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限定的平面,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连接结构23在该平面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交叠面积占第一连接结构23的面积的比例范围为[50%,100%],P值越大表示第一电源总线21和第一连接结构23的交叠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实现大面积电连接,进而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越好。
其中,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连接结构23通过交叠面积内的过孔实现电连接,第一连接结构23为断开的结构,此时对应的第一电源总线21可以对应于第一连接结构23的断开而断开,也可以整体连续,在此不限定。本公开实施中,通过设置二者交叠面积占第一连接结构23的比例,使得交叠面积较大,有利于实现大面积电连接,从而二者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较好。
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第一连接结构23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一电源总线21的投影面积;示例性地,第一连接结构23的垂直投影可完全覆盖住第一电源总线21的垂直投影,此时二者交叠面积可理解为条状的第一电源总线21的面积,此时第一连接结构23仍存在与第一电源总线21不交叠的区域,此时,交叠面积占第一连接结构23的面积的比例P小于100%,且大于或等于50%;以及可利用第一电源总线21的整体面积实现电连接,稳定性较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总线21也可存在不与第一连接结构23交叠的区域,即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连接结构23的垂直投影交叠且存在交错区域,此时可利用二者交叠区域中的至少部分区域实现二者之间的电连接,如图1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图12和图13中仅示出了显示面板中的局部范围内可能存在的结构,在显示面板整体中,可以存在上述至少一种结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总线21在第一连接结构23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还可完全重叠,第一连接结构23位于第一电源总线21的垂直投影内,且完全覆盖第一电源总线21的垂直投影,此时交叠面积为第一连接结构23的面积,对应的交叠面积占第一连接结构23的面积的比例P等于100%,利于采用全面积电连接,确保较好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中的任一图所示,非显示区NA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24;第二连接结构24位于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第一连接结构23通过第二连接结构24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电连接。
示例性地,以图9-图11中的任一图中示出的显示面板10中位于显示区AA左侧的非显示区NA为例,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一电源总线21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第一连接结构23也沿第一方向D1延伸,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即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构建的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总线21存在交叠,以实现电连接;第二连接结构24位于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以实现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与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的电连接。
示例性地,第二连接结构24的数量为至少一条,图中以局部区域中的两条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二连接结构24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沿第一方向D1排布;如此,第一电源主体部22通过第二连接结构24和第一连接结构23电连接,以实现与第一电源总线21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结构24的延伸方向根据第一电源主体部22(或第一连接结构23)的延伸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连接结构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延伸方向相交,且与第一连接结构23的延伸方向相交,以实现在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与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的电连接。
示例性的,参照图14,以显示面板10中位于显示区AA上侧的非显示区NA为例,第一连接结构23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均沿第二方向D2延伸,此时第二连接结构24可沿第一方向D1延伸,以实现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的电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位于显示区AA的其他方位的非显示区NA中,第二连接结构24还可沿其他方向延伸,如图15所示,其延伸方向可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确定的平面内,且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均相交,能够实现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的电连接即可,在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非显示区NA还包括复位信号线25和移位寄存电路26;复位信号线25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且沿第二方向D2排布;至少一条复位信号线25位于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移位寄存电路26位于该复位信号线25背离显示区AA的一侧。
其中,复位信号线25用于传输复位信号/参考电源信号/参考电压信号,以避免上一帧显示画面对当前帧显示画面的影响,确保较好的画面显示质量;其中,复位信号电压的大小可基于显示需求设置,在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其中,复位信号线25的数量为至少一条,其沿第一方向D1延伸,当复位信号线25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条时,其还沿第二方向D2排布;示例性的,图16示例性地示出了非显示区NA包括两条复位信号线25,该两条复位信号线25沿第一方向D1延伸、沿第二方向D2排布,该两条复位信号线25可分别用于给晶体管和发光元件复位,在此不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复位信号线25的数量还可为一条,此时复位信号线25设置在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本实施例中,复位信号线25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两条,可将其中的至少一条设置在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在此不限定。
能够理解的是,图16中仅示例性地示出了移位寄存电路26所在区域,其位于该复位信号线25背离显示区AA的一侧,相对于复位信号线25而言,移位寄存电路26更远离显示区AA。其中,移位寄存电路26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任一种电路结构,实现移位寄存功能,以向显示区AA提供时序逻辑控制信号,在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或图17所示,移位寄存电路26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
其中,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为垂直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平面的方向;其中,移位寄存电路26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即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存在交叠。示例性的,第一电源主体部22在该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移位寄存电路26在该平面的垂直投影内,例如可部分或全部位于其内,在此不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移位寄存电路26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有利于减小边框宽度,实现窄边框设计,从而利于实现全面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移位寄存电路26包括扫描驱动信号电路261和发光驱动信号电路262,扫描驱动信号电路261通过第一传输线271连接至显示区AA内的子像素12,发光驱动信号电路262通过第二传输线272连接至显示区AA内的子像素;第二连接结构24与第一传输线271和第二传输线272中的至少之一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
其中,子像素12包括像素驱动电路7,像素驱动电路7通过第一传输线271连接扫描驱动信号电路261,通过第二传输线272连接发光驱动信号电路262,以及连接发光元件的阳极,图17中以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同层设置的菱形示出该阳极。
其中,第一传输线271和第二传输线272分别连接子像素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7,分别传输扫描信号(例如图18和图19中的Scan1、Scan2)和发光控制信号(例如图18和图19中的Emit),以选择性地驱动发光元件D0发光而呈现显示画面。其中,第一传输线271和第二传输线272与像素驱动电路7的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任一种方式,在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其中,扫描驱动信号电路261通过第一传输线271与显示区AA内的子像素12连接,以实现扫描驱动信号电路261向显示区AA内的子像素12传输扫描信号;发光驱动信号电路262通过第二传输线272与显示区AA内的子像素12连接,以实现发光驱动信号电路262向显示区AA内的子像素12传输发光控制信号,从而选择性地控制发光元件D0发光。示例性地,针对单个像素驱动电路,第一传输线271的数量可为两条,以用于传输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如图17和图18。
示例性地,如图18所示,示出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子元件结构图,该像素驱动电路为7T1C电路,包括7个晶体管和1个存储电容。具体地,该像素驱动电路中,第三晶体管T3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端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端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源信号线PVDD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端与数据线DL电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端和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端均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端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端与第一扫描信号线Scan1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电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信号线Emit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端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端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端与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电连接,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端与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电连接;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端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发光元件D0的第一极与第四节点N4电连接,第二极与第一电源信号线PVEE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与第二电源信号线PVDD电连接,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19所示,示出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图。在该像素驱动电路7工作时,像素驱动电路7的工作过程包括复位阶段t1、充电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
在复位阶段t1,第一扫描信号线Scan1控制第五晶体管T5,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五晶体管T5对第一节点N1进行复位。
在数据写入和阈值补偿阶段t2,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控制第二晶体管T2和第四晶体管T4导通,数据线DL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通过第二晶体管T2写入第二节点N2。在该阶段,第三晶体管T3导通。第一节点N1的电位不断变化,直到第一节点N1的电位VN1变化至VN1=Vdata-|Vth|,Vdata为数据线DL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th为第三晶体管T3的阈值电压。同时,第二扫描信号线Scan2控制第七晶体管T7导通,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提供的参考电压通过第七晶体管T7对第四节点N4进行复位。
在发光阶段t3,第一晶体管T1、第六晶体管T6和第三晶体管T3导通,在第二电源信号线PVDD所提供的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一电源信号线PVEE所提供的第二电源电压的作用下,第二电源信号线PVDD和第一电源信号线PVEE之间的电流通路导通,与像素驱动电路7电连接的发光元件D0点亮。
本公开实施例中,不同的像素驱动电路7工作所需的第一电源电压、第二电源电压和参考电压可以相同。即,第二电源信号线PVDD所传输的第一电源电压、第一电源信号线PVEE所传输的第二电源电压和参考电压信号线Vref所传输的参考电压可以为被多个像素驱动电路7所公用的公共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复位和发光元件D0的复位可采用同一参考电压Vref,也可采用不同的参考电压,以第一参考电压Vref1和第二参考电压Vref2进行区分,其中,第一参考电压Vref1用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复位,第二参考电压Vref2可用于发光元件D0的复位。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可采用氧化物晶体管,以降低漏电流,氧化物例如可为IGZO;其他晶体管可采用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晶体管。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可采用双栅晶体管,以降低漏电流,提升显示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像素驱动电路还可采用其他电路结构,在此不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二连接结构24可仅与第一传输线271存在交叠,也可仅与第二传输线272存在交叠,或者与第一传输线271和第二传输线272都存在交叠,由此能够减少走线占用的平面面积,即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构建的平面内的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10的小边框和小型化设计。
能够理解的是,图17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扫描驱动信号电路261和发光驱动信号电路262的空间位置,其结构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任一种结构,在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第一电源总线21还与第二连接结构24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
其中,以位于显示区AA左侧的非显示区NA为例,其中的至少部分第一电源总线21还沿第二方向D2延伸,且第一电源总线21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部分还与第二连接结构24在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如此有利于增大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连接结构23和第二连接结构24的连接总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连接结构23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4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进而提升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位于显示区AA的其他方位的非显示区NA中的第一电源总线21,也可沿第二连接结构24的延伸方向而延伸,以与之交叠,增大电连接面积,从而增强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显示区AA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12;沿第二连接结构24的排布方向,例如图21中的第一方向D1,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结构24之间的距离W3大于或等于单个子像素12沿排布方向的宽度W0。
其中,图21中在显示区AA示例性地示出了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三种类型的信号线,针对每个子像素,该三种不同类型的信号线可分别用于传输第一扫描信号、第二扫描信号以及发光控制信号,并以相对位置一致且用于传输同类信号的信号线标明子像素的宽度;单个子像素的宽度可参照上文理解,在此不赘述。
其中,第二连接结构24的数量为两个或更多个,并沿第一电源总线21(或第一连接结构23,或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延伸方向排布;沿其排布方向,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结构24之间的距离W3等于或大于单个子像素12的宽度W0。
示例性的,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结构24之间的距离W3可为两个第二连接结构24之间的间隔,即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结构24之间的最短距离,如图21所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距离W3也可为两个第二连接结构24中相应位置之间的距离,例如沿排布方向的第二连接结构24的起点、终点或任意中间点之间的距离,在此不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二连接结构24之间的距离W3可为单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子像素12的宽度W0,在此不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结构24实现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的电连接,第二连接结构24可为条状结构、线状结构或其他形状结构,如此有利于改善静电传导,后文中结合像素定义层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沿第二方向D2,非显示区NA在第一连接结构23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还包括转孔区NA2;显示面板10还包括第一信号线291和第二信号线292,第一信号线291和第二信号线292分别位于转孔区NA2的两侧,且第一信号线291与第二信号线292异层设置;第一信号线291与第二信号线292在转孔区NA2内电连接。示例性地,第一信号线291延伸至非显示区NA中的移位寄存电路,连接扫描驱动信号电路261或者发光驱动信号电路262;第二信号线292延伸至显示区AA,连接子像素1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7;由此,通过第一信号线291和第二信号线292在转孔区NA2内的电连接,能够实现非显示区NA向显示区AA内传输扫描信号和发光控制信号并换线连接,兼顾信号传输和膜层布线需求。
其中,转孔区NA2位于第一连接结构23靠近显示区AA的一侧的非显示区NA内,转孔区NA2设有转孔结构,转孔结构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延伸,用于连接位于不同膜层且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的线路或结构。第一信号线291和第二信号线292位于分别位于转孔区NA2的两侧,二者存在交叠区域,且二者设置在不同膜层,针对此,可通过转孔区NA2内的转孔结构实现第一信号线291和第二信号线292之间的电连接,从而实现在不同膜层之间的换线,满足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内的布线需求和走线连接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图22仅示例性地示出了几种类型的转孔结构,本实施例对转孔结构的类型和数量并不限定,可根据显示面板10的需求灵活设置。同时,需要在此进行换线的信号线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任意信号线,在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在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上,第一连接结构23和/或第一电源总线21还可与转孔区NA2至少部分交叠,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23和/或第一电源总线21靠近显示区AA的至少部分结构设置在转孔区NA2内,如图23示出的,第一连接结构23和第一电源总线21位于转孔区NA2内,如此有利于减小边框宽度,实现窄边框设计,从而利于实现全面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衬底4以及沿远离衬底4的方向(即厚度方向D3)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51、发光材料层52和第二电极层53;显示面板10还包括像素定义层6;像素定义层6包括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62;第一开口61位于非显示区NA且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交叠,第二开口62位于显示区AA且与发光材料层52交叠;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与第一电极层51电绝缘且至少部分同层设置;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与第二电极层53之间通过第一开口61电连接。
其中,第一电极层51可为阳极层,OLED中的阳极层用于连接像素驱动电路的输出端,OLED中的阳极结构以512示出。示例性地,参考图18,该阳极层可连接至节点N4。其中,第二电极层53为阴极层,OLED中的阴极层用于连接电源信号线。示例性地,参考图18,该阴极层可连接用于传输PVEE信号的电源信号线。示例性地,第一电极层51可为反射金属层,第二电极层53可为透明导电层,以使OLED发出的光线尽可能多的由第二电极层53所在侧出射,提升显示效果。
其中,第一电极层5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均可为设置在金属层内的导体结构,其可采用相同材料,也可采用不同材料,二者电绝缘且至少部分同层设置,以充分利用显示面板的相关膜层。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层5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均为单层结构且厚度相同,其仅在一个膜层内分布,第一电极层5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同层设置,如图24所示。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层51和第一电源主体部22还可为复合膜层结构,例如,第一电极层51可包括氧化铟锡(ITO)、银(Ag)以及ITO形成的复合膜层,第一电源主体部22可与第一电极层51同层,即采用ITO/Ag/ITO形成,也可采用第一电极层51对应的复合膜层中的至少金属膜层,在此不限定。
其中,位于非显示区NA内的像素定义层6包括第一开口61,第一电源主体部22位于第一开口61的下方;显示区AA中的第二电极层53向非显示区NA延伸,并连接至第一电源主体部22;或者,显示区AA中的辅助电源线向非显示区NA延伸,并通过第一电源总线连接至第一电源主体部22。
其中,位于显示区AA内的像素定义层6包括第二开口62,第一电极层51位于第二开口62的下方;发光材料层52填充于第二开口62中并覆盖部分像素定义层6的上表面,发光材料层52通过第二开口62与第一电极层51接触。
其中,第二电极层53填充于第二开口62中并覆盖像素定义层6和发光材料层52的上表面,第二电极层53通过第一开口6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电连接。
其中,周边电路3(包括移位寄存电路)位于非显示区NA内,位于衬底4的上方且位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下方;像素驱动电路7位于衬底4的上方且位于第一电极层51的下方。示例性地,图24中以包括晶体管的电路结构示出了周边电路3和像素驱动电路7,周边电路3和像素驱动电路7还可包括电容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结构或走线,在此不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23、第二连接结构24以及第一电源主体部22均位于像素定义层6的下方,其中,第二连接结构24设置在第一连接结构2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且间隔设置;由此,第一电源主体部22通过间隔设置的长条状(或线状)的第二连接结构24和第一连接结构23连接,以与第一电源总线21实现电连接,如此有效减少小了第一连接结构23、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二连接结构24整体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即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所在平面)内的整体面积,像素定义层6产生的静电放电沿着该交叠部分向下传导的能力大幅下降,进而降低了暗斑的产生,提升了显示效果和产品良率。
同时,如图24和图25所示,像素定义层6在第一电源主体部22位置处设置第一开口61,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与第二电极层53之间通过该第一开口61电连接;并且,在第一开口61区域内,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与像素定义层6重叠的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孔,对应位置处保留孤岛结构的像素定义层6,通过该孤岛结构对第一电源主体部22内的孔进行包边绝缘,以防止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中的金属材料,例如银,在显示面板的制备工序中由孔的边缘析出沉淀,从而防止由此产生的盲点;并且,第一电源主体部22内的孔可以为位于其下方的膜层的热量溢出、气体溢出以及向外放电提供通道;此外,像素定义层6的孤岛结构设置使得第二电极层53的面积增加而减小电阻,以及通过孤岛结构的平面Z字形设置可使得有机封装结构中,有机封装层的流动得以控制,方便灵活控制显示面板的封装工序。
可以理解的是,在非显示区NA内,还设置有挡墙70,用于阻挡薄膜封装层(图中未示出)中有机材料的溢流。薄膜封装层位于第二电极层53远离衬底4的一侧,通常包括沿远离衬底的方向设置的第一无机层、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挡墙70可以复用像素定义层6及其下方的其他有机层或者无机层制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4,非显示区NA在第一连接结构23背离显示区AA的一侧还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第一电源主体部22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内,第一非显示区NA1内还设置第一电源引线28;第一电源引线28与第一电源总线21至少部分同层设置。
其中,第一电源引线28在第一非显示区NA1内连接第一电源主体部22,以及与PVDD/PVEE电源电连接(图中未示出);由此,辅助电源线通过第一电源总线21、第一连接结构23、第二连接结构24、第一电源主体部22以及第一电源引线28连接至PVDD/PVEE电源,从而实现将电源信号传输至辅助电源线。
示例性的,如图24,第一电源引线28和第一电源总线21均位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靠近衬底4的一侧,第一电源引线28可为多层结构,其中部分膜层与第一电源总线21同层,其中另外部分膜层可与周边电路3中的至少部分膜层同层,在此不限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引线28与第一电源总线21均为复合膜层结构,第一电源引线28对应的复合膜层与第一电源总线21对应的复合膜层中,至少一个膜层为同层设置的膜层,在此不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同层设置,有利于第一电源引线28与第一电源总线21之间的电连接,且提升膜层利用率。
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可用于传输PVEE和PVDD信号中的至少一种;示例性地,同一种走向(例如横向方向)的辅助电源线电连接,且与另一走向(例如纵向方向)的辅助电源线电绝缘,以分别利用两种不同走向的辅助电源线传输不同的电源信号,即PVEE信号或PVDD信号。或者,两种不同走向的辅助电源线可电连接,以传输同一种电源信号,在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非显示区NA在第一连接结构23背离显示区AA的一侧还包括第一非显示区NA1,第一电源主体部22位于第一非显示区NA1内,第一非显示区NA1内还设置第一电源引线28;第一电源引线28位于第一电源总线21靠近衬底4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引线28和第一电源总线21异层设置,第一电源引线28位于第一电源总线21的下方,可布设在显示面板10中的其他膜层内,其他膜层例如辅助电源线所在的膜层、周边电路所在的膜层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膜层中的至少一个膜层。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引线28可利用第一电源主体部22所在膜层(即第一电极层51)或其下的金属膜层堆叠而成,从而充分利用膜层,且避免过孔结构过深,以降低工艺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5和图26,显示区AA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12;沿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的方向,第一电源主体部22靠近显示区AA的边界与第一开口61靠近显示区AA的边界之间的距离W4小于或等于单个子像素12的宽度W0。
其中,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的方向,对于位于显示区AA左侧或右侧的非显示区NA而言,其为横向方向,对于位于显示区AA的上侧的非显示区NA而言,其为纵向方向,下面以图25和图26中示出的横向方向(即第二方向D2)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5和图26所示,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D3,第一开口61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存在交叠,第一开口61沿厚度方向D3的垂直投影位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内;该第一开口61用于将第二电极层53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电连接,该第一开口61内保留孤岛结构的像素定义层6,该孤岛结构对应的有益效果可参照前文理解,在此不赘述。
示例性地,以图25和图26示出的方位为例,第一开口61靠近显示区AA的边界就是该像素定义层6的第一开口61的右侧边界611,第一电源主体部22靠近显示区AA的边界是其右侧边界221,像素定义层6的第一开口61的右侧边界611位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右侧边界221的左侧,即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第一电源主体部22靠近显示区AA的边界与第一开口61靠近显示区AA的边界之间的距离W4,实际上就是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右侧边界221和像素定义层6的第一开口61的右侧边界611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单个子像素12的宽度W0可参照上文理解,在此不赘述。通过设置第一电源主体部22靠近显示区AA的边界221与第一开口61靠近显示区AA的边界611之间的距离W4小于或等于单个子像素12的宽度,能够减小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像素定义层6的交叠面积,从而降低了像素定义层6产生的静电放电沿第一电源主体部22向下传导的能力,有利于改善静电放电和降低暗斑的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2、图4、图5、图9、图11、图14-图17、图20-图23以及图25中的任一图,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为连续的整块结构。该结构下,第一连接结构可为整块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在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显示区AA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12;第一电源主体部22间隔第一预设距离W1断开;第一预设距离W1大于等于1/10个子像素12的宽度W0。
其中,单个子像素12的宽度W0可参照上文理解,在此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相对于在前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第一电源主体部22并非连续的一体结构,而是断开为至少两个结构,即第一电源主体部22数量可大于或等于两个,相邻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的间隔距离即为第一预设距离W1;该间隔可理解为两个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缺失的部分,如图27所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电源主体部22之间的间隔还可采用两个第一电源主体部22中的对应相同点定义,例如采用在同一延伸方向下的两个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起点、终点或任意中间点定义,在此不限定。该结构下,第一连接结构23可为一体结构,也可为断开的分体结构,其中第一连接结构23的断开点与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断开点错开,确保二者在整体上为一整体,能够向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提供电源信号即可,后文中对第一电源主体部22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一连接结构23中的至少一个是连续结构,具体为:第一电源主体部22是间断设置的块状结构,第一连接结构23是连续的条状结构;或者第一电源主体部22是连续的块状结构,第一连接结构23是间断设置的条状结构;或者第一电源主体部22是连续的块状结构,第一连接结构23是连续的条状结构。或者,第一电源主体部22和第一连接结构23均为断开的结构,且二者的断开点错开,确保二者在整体上为一整体,能够向显示区AA内的辅助电源线提供电源信号即可,在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8和图29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图中未示出)以及沿远离衬底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其中,辅助电源线1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中的至少一层内;第一电源总线2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中的至少一层内。
示例性地,结合图24或图26,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均位于衬底4与第一电极层51之间,且相对于第二金属层M2,第一金属层M1更靠近衬底4;即相对于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更靠近第一电极层51。
示例性地,第一电源主体部22、第一连接结构23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4均可同层设置,且位于第一电极层51内。基于此,为了便于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极层51内的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实现电连接,简化结构以及简化工序,第一电源总线21可设置于第二金属层M2内,如图28或图29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总线21还可仅位于第一金属层M1内,或同时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内,可基于显示面板及其布线和工序需求设置,在此不限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辅助电源线11可位于第一金属层M1内,或位于第二金属层M2内,或分段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内,以提升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中的至少一层的布线均匀性。
示例性地,如图28或图29所示,辅助电源线1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内,第一电源总线21位于第二金属层M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图中未示出)以及沿远离衬底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其中,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第一连接线段L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中的至少其中一层,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和第二连接线段L2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中的至少其中另一层;第一电源总线2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中的至少一层内。
示例性地,结合图24或图26,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均位于衬底4与第一电极层51之间,且相对于第二金属层M2,第一金属层M1更靠近衬底4;即相对于第一金属层M1,第二金属层M2更靠近第一电极层51。
示例性地,第一电源主体部22、第一连接结构23以及第二连接结构24均可同层设置,且位于第一电极层51内。基于此,为了便于第一电源总线21与第一电极层51内的第一连接结构23之间实现电连接,简化结构以及简化工序,第一电源总线21可设置于第二金属层M2内,如图30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总线21还可仅位于第一金属层M1内,或同时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内,可基于显示面板及其布线和工序需求设置,在此不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30所示,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第一连接线段L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内,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和第二连接线段L2位于第二金属层M2内,第一电源总线21位于第二金属层M2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第一连接线段L1还可位于第二金属层M2,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和第二连接线段L2还可位于第一金属层M1;或者,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第一连接线段L1同时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和第二连接线段L2也同时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在此不限定。同时,图28-图30中,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电源总线21与沿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一电源总线21还可电连接,在此不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辅助电源线11和连接线段L1中,相同走向的辅助电源线和连接线段位于同一金属层,且不同走向的辅助电源线和连接线段位于不同的金属层;即,第一辅助电源线111和第一连接线段L11位于同一金属层,第二辅助电源线112和第二连接线段L12位于另一金属层,以实现各金属层中的均匀布线。同时,第一电源总线21位于第一金属层M1和第二金属层M2中更靠近第一电极层51的金属层内,以简化结构和工序。
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可包括位于衬底与周边电路之间的缓冲层,该缓冲层可用于平坦衬底表面,以及阻隔衬底中的元素向周边电路对应膜层中扩散,以确保显示面板的整体结构和性能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还可包括栅极金属层、有源层以及源漏极金属层。其中,有源层可位于栅极金属层靠近衬底的一侧(如图24或图26所示),也可位于栅极金属层背离衬底的一侧,在此不限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有源层可采用单层结构,例如有源层为LTPS层,如图24或图26所示,可对应形成LTPS晶体管;或者,有源层为双层结构,例如有源层包括LTPS层和金属氧化物层,如图31所示,可对应形成LTPS晶体管和氧化物晶体管,以形成LTPO显示面板。示例性地,金属氧化物可包括IGZO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可用作有源层的氧化物,在此不限定。
示例性地,如图24所示,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D3,该显示面板10可包括衬底4、有源层201、栅极金属层202、电容金属层203、源漏极金属层204、第一辅助金属层205以及第二辅助金属层206。
其中,有源层201内可设置晶体管的有源区;栅极金属层202内可设置晶体管的栅极,还可设置扫描信号线和发光控制信号线,或者设置存储电容的其中一极板Cst1;电容金属层203内可设置存储电容的另一极板Cst2,还可设置参考信号线;源漏极金属层204内可设置晶体管的源漏电极,还可设置数据线,或者设置电源信号线;第一辅助金属层205和第二辅助金属层206内可设置辅助电源线和连接线段,还可设置数据线,或设置电源信号线。
基于此,第一辅助金属层205可用作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金属层,第二辅助金属层206可用作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金属层。
示例性地,相对于图24示出的显示面板,图26示出的显示面板不包括第二辅助金属层206,该结构下,第一辅助金属层205可用作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204、电容金属层203或者栅极金属层202中的至少一层可用作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金属层。
示例性地,图31示出了LTPO显示面板的结构,相对于图24示出的显示面板,图31示出的显示面板不仅包括LTPS晶体管,还包括氧化物晶体管。其中,有源层201包括LTPS有源层2011和氧化物有源层2012,栅极金属层202包括LTPS栅极层2021和氧化物栅极层2022,该结构下,仍可利用第一辅助金属层205作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金属层,以及利用第二辅助金属层206作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金属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该LTPO显示面板仅具有第一辅助金属层而不包括第二辅助金属层时,可利用第一辅助金属层205作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金属层,利用源漏极金属层204、电容金属层203或者LTPS栅极层2021、氧化物栅极层2022中的至少一层作为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金属层,在此不限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可利用显示面板中的栅极金属层、源漏极金属层、电容金属层或其他常规金属层中的至少一层布设辅助电源线、连接线段以及第一电源总线,且第一电源总线位于最靠近第一电极层的金属层内,从而针对辅助电源线、连接线段以及第一电源总线,不额外增加金属层,或者减少额外增加的金属层的数量,从而确保制备工序较少,确保显示面板中的膜层数量较少,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示例性地,如图32所示,该显示装置1包括上述任一种显示面板10,具有对应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显示装置1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具有显示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及具有显示功能的其他结构部件,在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并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区包括辅助电源线;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电源主体部和第一电源总线;
所述辅助电源线通过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扇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所述扇出区包括多条扇出走线,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均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数据线;
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扇出走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数据线通过连接走线与所述扇出走线连接;
所述连接走线位于所述显示区,且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线段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线段,所述第一连接线段与所述扇出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段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的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所述辅助电源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辅助电源线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辅助电源线中的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线与所述第一连接线段同层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线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线段绝缘;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段同层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线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线段绝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连接走线中的所述第一连接线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线段均同层设置;各所述辅助电源线中的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线和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线均同层设置;
或者,
各所述连接走线中的所述第一连接线段同层设置,各所述连接走线中的所述第二连接线段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线段和所述第二连接线段异层设置;各所述辅助电源线中的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线同层设置,各所述辅助电源线中的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线与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线异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源总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连续的条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间隔第二预设距离断开;
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1/10个所述子像素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与至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存在交叠;
交叠面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面积的比例为P,其中:50%≤P≤1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还包括复位信号线和移位寄存电路;
所述复位信号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
至少一条所述复位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之间;
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位于该所述复位信号线背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电路包括扫描驱动信号电路和发光驱动信号电路,所述扫描驱动信号电路通过第一传输线连接至所述显示区内的子像素,所述发光驱动信号电路通过第二传输线连接至所述显示区内的子像素;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传输线和所述第二传输线中的至少之一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还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
沿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排布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单个所述子像素沿所述排布方向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还包括转孔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和所述第二信号线分别位于所述转孔区的两侧,且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异层设置;所述第一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在所述转孔区内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与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交叠,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显示区且与所述发光材料层交叠;
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层电绝缘且至少部分同层设置;
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背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还包括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内还设置第一电源引线;
所述第一电源引线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至少部分同层设置;
或者,所述第一电源引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源总线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
沿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靠近显示区的边界与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显示区的边界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单个所述子像素的宽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子像素;
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为连续的整块结构;
或者,所述第一电源主体部间隔第一预设距离断开;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1/10个所述子像素的宽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其中,所述辅助电源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一层内;
所述第一电源总线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一层内。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其中,所述第一辅助电源线和所述第一连接线段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其中一层,所述第二辅助电源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段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其中另一层;
所述第一电源总线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金属层中的至少一层内。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310870898.7A 2023-07-14 2023-07-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042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0898.7A CN117042545A (zh) 2023-07-14 2023-07-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8/433,569 US20240179975A1 (en) 2023-07-14 2024-02-06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0898.7A CN117042545A (zh) 2023-07-14 2023-07-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2545A true CN117042545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8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0898.7A Pending CN117042545A (zh) 2023-07-14 2023-07-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79975A1 (zh)
CN (1) CN11704254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179975A1 (en) 2024-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768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58459B1 (ko) 표시 장치
KR100493204B1 (ko) 표시장치
KR102506035B1 (ko)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US9691793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13078174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8109787A (ja) Tftアレイ基板
US1035506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789266A (zh) 一种oled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TW201347595A (zh) 發光裝置
KR20110111746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70023300A (ko) 투명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표시장치
KR20150078344A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KR20040078581A (ko) 컬러 표시 장치
CN114902320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517327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WO2021207930A1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EP2034469B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JP4517804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15398631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6249398A (zh) 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704254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792748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CN117178319A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687179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