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9720A -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9720A
CN117039720A CN202311028243.1A CN202311028243A CN117039720A CN 117039720 A CN117039720 A CN 117039720A CN 202311028243 A CN202311028243 A CN 202311028243A CN 117039720 A CN117039720 A CN 117039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cissor
hydraulic cylinders
crawler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82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39720B (zh
Inventor
陈科
姚日秋
盘珊珊
李震
郑祺
关维坚
刘仕印
龙小清
黄雄伟
陈月娴
袁锦豪
郑洋
何若冰
李景来
熊凯清
许智贤
韦金辰
李宗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282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9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9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9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39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9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跨越架:包括上部封网和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左右相间隔地设置,移动式支撑机构的底部采用履带行走装置,在履带行走装置的上部设置有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和剪叉式升降机构,以用于驱动上部工作台的竖向移动动作;在上部工作台和桁架承载台之间设置有固定旋转机构,以用于驱动桁架承载台的转动动作;在桁架承载台上部设置有伸缩桁架;上部封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伸缩桁架连接。方法:停靠在合适的位置;调节受力角度;安装上部封网,调节高度;开始施工作业;完成作业后拆卸上部封网,离开施工现场。该跨越架和方法能显著提高工程效率,并能确保施工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线路跨越障碍物架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输电线路施工中的被跨越点逐渐增多,跨越架就是在电路施工中,使电流导线安全顺利通过被跨越点的设施,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被跨越点主要有公路、铁路、广播线路、电力线路等,为了使导线不受损伤,同时,也为了不影响被跨越点的安全运行,放线前要在这些交叉跨越点处搭设跨越架,以确保导线能够安全顺利的通过被跨越点。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较多的跨越架中,一种是利用竹、木或钢管等杆件材料临时搭设的跨越架,另一种是在被跨越点的上方设置安全护网。上述两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临时搭设的跨越架可靠性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跨越的被跨越点很多,若在每个被跨越点都搭建跨越架或安全护网,不仅施工工时较长、施工过程也较为繁琐,而且施工成本较高,再者,在施工完毕后,还需要对各个被跨越点的临时跨越架或安全护网进行逐一拆卸,这样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会进一步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该跨越架具有自主的移动能力、竖向可升降能力、灵活的旋转能力,同时,其地形适应能力强、调节过程方便、占地面积较小、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使用和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其能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效率并能确保施工质量,利用该跨越架不仅能够快速地完成输电线路的建设,还能便于后续对输电线路的维护管理作业,同时,还能方便快捷地跨越公共设施,能减少施工环境对周围建筑和场地的影响,有助于降低交通拥堵的风险;该方法步骤简单,实施成本低,施工效率高,通过这种快速、高效的施工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还能显著提高工程效率,并能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疏通电力供应缺口和优化城市建设布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包括上部封网和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
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左右相间隔地设置;所述移动式支撑机构由履带行走装置、升降机构、固定旋转机构和伸缩桁架组成;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履带式底盘、安装在履带式底盘上的驱动马达、分别装配在履带式底盘前后两端的两个履带架和分别安装在两个履带架上的两个行走单元组成,所述行走单元由引导轮、驱动轮、支重轮、托链轮和履带组成;所述引导轮安装在履带式底盘的前端;所述驱动轮安装在履带式底盘的后端,并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马达连接;若干个支重轮位于引导轮与驱动轮之间,且依次安装在履带架的底部;若干个托链轮位于引导轮与驱动轮之间,且依次安装在履带架的顶部;所述履带由多个顺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履带板组成,履带绕设连接在引导轮、若干个支重轮、驱动轮和若干个托链轮的外周上;
所述升降机构由下部支撑平台、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上部工作台和剪叉式升降机构组成;所述下部支撑平台呈矩形,其水平地固定连接在履带式底盘上端的中心区域;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缸筒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部支撑平台上端面的四周;所述上部工作台水平地设置在下部支撑平台的正上方,且其下端面的四周分别与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活塞杆的杆端固定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的内侧,其下端与下部支撑平台活动连接,其上端与上部工作台活动连接,用于同步配合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驱动上部工作台的升降动作;
所述固定旋转机构由回转支架、回转托盘、回转齿轮、驱动机构和桁架承载台组成;所述回转支架固定连接在上部工作台上端面的中心区域;所述回转托盘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架上端的中心区域;所述回转齿轮通过旋转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在回转托盘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回转支架上,且位于回转齿轮的外侧,其输出轴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主传动齿轮,所述主传动齿轮与回转齿轮相啮合,用于驱动回转齿轮的旋转动作;所述桁架承载台固定连接在回转齿轮的上端;
所述伸缩桁架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其由固定臂节、两个活动臂节和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组成,所述固定臂节中段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桁架承载台的上端,固定臂节的内部中心沿长度方向具有容纳腔,并于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滑道;所述活动臂节的纵截面尺寸与容纳腔的尺寸相适配,并在对应支撑滑道的部分连接有导向滚轮;两个活动臂节分别由固定臂节的两端滑动地插装于容纳腔中,且导向滚轮与支撑滑道之间滚动配合;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部中心的两侧,且相靠近的一端与固定臂节的中部铰接,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臂节相靠近的一端铰接,所述横向伸缩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的活动臂节向固定臂节的外部伸出或内部缩回;
所述上部封网跨设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的顶部之间,其由高强度承载索、吊架滑车和安全网组件组成;两根高强度承载索相平行地布置,其一端通过两个固定连接件分别与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两个固定连接件分别与另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连接;多对吊架滑车沿高强度承载索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对吊架滑车通过其上部的滑轮对称地挂设于两根高强度承载索上,并能沿着高强度承载索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安全网组件由两根拖杆绳、绝缘横担和绝缘网组成;两根拖杆绳分别位于两根高强度承载索的下方,其一端分别与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两个活动臂节上的两个滑动连接件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另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上的两个滑动连接件连接,且每根拖杆绳与对应高强度承载索下方的多个吊架滑车的下端连接;多根绝缘横担沿高强度承载索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根绝缘横担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吊架滑车的下端连接;多个绝缘网分别设置在多根绝缘横担所形成的多个空间中,且每个绝缘网的前后端沿处分别与两根拖杆绳连接,每个绝缘网的左右端沿处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绝缘横担连接。
进一步,为了能够稳定可靠地驱动上部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过程,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由两个剪叉式升降臂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组成;
所述下部支撑平台上部靠后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下容纳槽,其上部靠前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下条形滑轨;
所述上部工作台下部靠后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上容纳槽,其下部靠前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上条形滑轨,两个上容纳槽分别与两个下容纳槽相对应,两个上条形滑轨分别与两个下条形滑轨相对应;
每个剪叉式升降臂均由若干个自上而下依次铰接的多个X形交叉臂组成,且每个X形交叉臂均由中部相互铰接的两根连接杆组成;两个剪叉式升降臂相对应地设置在上部工作台和下部支撑平台之间,且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中,相对应的两个X形交叉臂端部的连接处通过长轴杆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后端的两根连接杆的下端分别铰接于两个下容纳槽中,位于最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前端的两根连接杆的下端分别与滑动地设置在两个下条形滑轨中的两个滑块一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后端的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两个上容纳槽中,位于最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前端的两根连接杆的上端分别与滑动地设置在两个上条形滑轨中的两个滑块二连接;
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左右相对称地分布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的内侧,且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上下相间隔地设置,且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与其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的两根连接杆相铰接,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的缸筒底端与其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的两根连接杆相铰接;两组剪叉驱动液压缸用于同步动作以驱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的同步伸缩动作。
进一步,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装配作业,所述回转支架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构件,并在四个连接构件内侧的部分开设有四个螺栓孔,所述上部工作台的上端面在对应四个连接构件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四个凹形卡道,四个连接构件分别嵌入在四个凹形卡道中,且通过穿过四个螺栓孔的连接螺栓与上部工作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为了便于实明获取到驱动机构的转速,还包括转速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为步进电机或回转马达,所述转速传感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绝缘横担为玻璃钢横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拖杆绳为迪尼玛绳。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横向伸缩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本发明中,履带行走装置采用履带式底盘,使得该移动式支撑机构能够适应各种地形状况,同时,履带式底盘的自重较大,其在行走过程中和停机状态下均能具有稳定的支撑能力,能够作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可靠的支撑体。履带行走装置采用驱动马达作为动力源,能使移动式支撑机构具有更大的扭矩和牵引力,其在坡度较大的地形区域依然能够可靠地行走,从而能使得该移动式支撑机构具有良好的爬坡能力。履带行走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拆卸维护、支撑效果理想,同时,其防尘防水性能较好,维护和保养成本较低,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风、雨、沙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确保移动式支撑机构的使用寿命。因此,通过履带行走装置的设置,不仅能使移动式支撑机构具有自主移动性,而且能使移动式支撑机构具有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这样,便可以在输电线路工作区域内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进行支撑位置的移动调整,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工况环境,能满足各种现场施工需求,极大地提高了该跨越架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另外,传统的跨越架需要在地面或者建筑物上安装支架作为支撑体,其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安装工作量也较大,因此,这种传统的跨越架在城市的施工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本申请中的跨越架的底部采用履带行走装置,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可以直接自主移动到指定的支撑位置,不必作业人员在现场进行支撑体的安装固定作业,极大地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劳动负荷,并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城市的施工过程中或在跨越部分公路施工时有利于降低施工过程所带来的道路拥堵问题。在履带式底盘的上端固定连接下部支撑平台可以为升降机构提供可靠的支撑座体。利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将上部工作台支撑在下部支撑台的上方,不仅可以通过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的同步动作来带动上部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稳定的移动,而且还能避免上部工作台在承重的情况下发生倾斜或侧倾的情况,有利于确保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的内部同时设置具有升降功能的剪叉式升降机构,可以同过与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协同作业的方式来有效提高上部工作台在竖向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样不仅能避免在升降过程中产生晃动和颠簸的情况,而且还能在意外紧急停机时确保上部工作台能够平滑地停止在某一高度上,有效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本申请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障碍物的高度灵活地调整上部工作台的高度,从而可以在作业过程中有效减少各种障碍物、交叉物等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并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所铺设线路的可靠性。通过在上部工作台与桁架承载台之间设置固定旋转机构,可以用来支撑桁架承载台,同时,还能带动桁架承载台进行设定角度的旋转动作,从而可以根据现场实际的需求将伸缩桁架升高到特定作业高度,同时,也能调整伸缩桁架至合适的角度以选择出最佳的受力位置,充分确保了整体承载性能的可靠性,从而可以适应各种跨度的施工要求,显著地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使驱动机构通过外径较小的主传动齿轮驱动外径较大的回转齿轮,能使桁架承载台能够以较小的转速完成准确的回转动作,同时,能使得整个装置的传动效率更高。在固定臂节的内部滑动地设置两个活动臂节,并利用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活动臂节相对于固定臂节的伸缩运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伸缩桁架的长度,进而可以适应不同跨越档距的需求。由于上部工作台可以通过固定旋转机构带动桁架承载台在竖向上进行较大范围的移动,这样,在安装或拆卸上部封网时,可以使上部工作台降低到合适的位置,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上部封网安装或拆卸过程中的便捷性,同时,降低了上部封网安装过程中的危险性。利用两根高强度承载索将分别连接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中的两个伸缩桁架,可以为下方挂设的吊架滑车及安全网组件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进而能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相比于传统跨越架需要依赖工人手工进行安装、调整和传送物料等诸多繁琐的细节,该跨越架具有自主的移动能力、竖向可升降能力、灵活的旋转能力,因此能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效率并确保了施工质量,极大缩短了线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利用该跨越架不仅能够快速地完成输电线路的建设,还能便于后续对输电线路的维护管理作业。同时,该跨越架地形适应能力强、调节过程方便、占地面积较小,利用该跨越架能够方便快捷地跨越公共设施,有助于降低交通拥堵的风险,确保了城市交通运营的效率,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施工区域,能减少施工环境对周围建筑和场地的影响。再者,该跨越架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使用和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的使用方法,采用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根据待跨越道路的具体情况,在施工区域的相对两侧选择出合适的停靠位置,并对地面进行调平处理,再将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行驶到所选择出的停靠位置并停稳;
步骤二:分别利用两个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回转齿轮转动设定角度,使两侧的伸缩桁架旋转到最佳受力角度;
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向内部缩回,使上部工作台平稳地下降到设定的安装高度;
步骤三: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连接上部封网;
S31:在每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相对称地安装两个固定连接件,利用同侧的两个固定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的一端与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连接,利用同侧的两个固定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连接;
S32:在两根拖杆绳上相对应地依次连接多对吊架滑车,并使每对吊架滑车的顶部滑动地挂设在两根高强度承载索上;
S33:在两根拖杆绳之间沿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根绝缘横担,并使每根绝缘横担的两端与成对配合的一对吊架滑车的下端连接,再于相邻的两根绝缘横担之间连接绝缘网;
S34:在每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相对称地安装两个滑动连接件,利用同侧的两个滑动连接件将两根拖杆绳的一端与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连接,利用同侧的两个滑动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连接;
步骤四: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向外部伸出,利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直接驱动上部工作台向上方移动,利用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通过驱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的方式间接驱动上部工作台向上方移动,以使上部工作台平稳地上升到设定作业高度;
步骤五:开始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在跨越档距需要改变时,利用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活动臂节向固定臂节外部伸出设定距离或向固定臂节内部缩回设定距离;
步骤六:在作业完成后,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向内部缩回,直至上部工作台下降到设定高度;然后将上部封网从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拆除,再驱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离开施工现场即可完成全部作业。
本发明中,利用两个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回转齿轮以将两侧的伸缩桁架旋转到最佳受力角度,可以确保两侧的移动式支撑机构能为上部封网提供可靠的支撑,确保了后续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先利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的缩回动作将上部工作台下降到设定高度,可以使得上部封网的安装过程更加便捷,有利于确保上部封网安装的质量,同时能极大地降低了安装的风险。利用吊架滑车将安全网组件滑动地挂设在与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相连接的两根高强度承载索上,可以使得后续施工过程更加方便。在施工时,将上部工作台升高到设定高度,可以有效地跨越障碍物,进而可以极大地降低因施工过程给被跨越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跨越档距需要改变时,利用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活动臂节相对于固定臂节伸出或缩回,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该方法步骤简单、实施成本低、施工效率高,通过这种快速、高效的施工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还能显著提高工程效率,并能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疏通电力供应缺口和优化城市建设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移动式支撑机构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移动式支撑机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固定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上部封网与两个伸缩桁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A、履带行走装置,A-1、引导轮,A-2、支重轮,A-3、履带,A-4、驱动轮,A-5、托链轮,A-6、驱动马达,A-7、履带式底盘,A-8、履带架,A-9、下容纳槽;
B、升降机构,B-1、下部支撑平台,B-2、剪叉式升降臂,B-3、剪叉驱动液压缸,B-4、竖向升降液压缸,B-5、上部工作台,B-6、上条形滑轨,B-7、上容纳槽,B-8、连接杆,B-9、长轴杆;
C、固定旋转机构,C-1、驱动机构,C-2、回转支架,C-3、回转托盘,C-4、回转齿轮,C-5、旋转轴承,C-6、连接构件,C-7、螺栓孔,C-8、桁架承载台;
D、伸缩桁架,D-1、固定臂节,D-2、活动臂节;
E、上部封网,E-1、高强度承载索,E-2、吊架滑车,E-3、绝缘横担,E-4、拖杆绳,E-5、绝缘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包括上部封网E和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
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左右相间隔地设置;所述移动式支撑机构由履带行走装置A、升降机构B、固定旋转机构C和伸缩桁架D组成;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A包括履带式底盘A-7、安装在履带式底盘A-7上的驱动马达A-6、分别装配在履带式底盘A-7前后两端的两个履带架A-8和分别安装在两个履带架A-8上的两个行走单元组成,所述行走单元由引导轮A-1、驱动轮A-4、支重轮A-2、托链轮A-5和履带A-3组成;所述引导轮A-1安装在履带式底盘A-7的前端,用于引导履带的轮子,能够确保履带A-3能够平稳的转动;所述驱动轮A-4安装在履带式底盘A-7的后端,并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马达A-6连接,用于带动履带A-3运动的轮子,可以驱动履带A-3的正转或反转动作;若干个支重轮A-2位于引导轮A-1与驱动轮A-4之间,且依次安装在履带架A-8的底部,用于支撑机身重量的轮子,并能与履带A-3增加更多的接触,能够防止履带A-3横向滑脱或发生不必要的震动;若干个托链轮A-5位于引导轮A-1与驱动轮A-4之间,且依次安装在履带架A-8的顶部,用于托起履带A-3的轮子,能够有效防止履带A-3下垂或脱落;所述履带A-3由多个顺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履带板组成,履带A-3绕设连接在引导轮A-1、若干个支重轮A-2、驱动轮A-4和若干个托链轮A-5的外周上,用于带动履带式底盘A-7移动;
所述升降机构B由下部支撑平台B-1、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上部工作台B-5和剪叉式升降机构组成;所述下部支撑平台B-1呈矩形,其水平地固定连接在履带式底盘A-7上端的中心区域;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缸筒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部支撑平台B-1上端面的四周;所述上部工作台B-5水平地设置在下部支撑平台B-1的正上方,且其下端面的四周分别与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活塞杆的杆端固定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的内侧,其下端与下部支撑平台B-1活动连接,其上端与上部工作台B-5活动连接,用于同步配合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驱动上部工作台B-5的升降动作;
所述固定旋转机构C由回转支架C-2、回转托盘C-3、回转齿轮C-4、驱动机构C-1和桁架承载台C-8组成;所述回转支架C-2固定连接在上部工作台B-5上端面的中心区域;所述回转托盘C-3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架C-2上端的中心区域;所述回转齿轮C-4通过旋转轴承C-5可转动地连接在回转托盘C-3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C-1安装在回转支架C-2上,且位于回转齿轮C-4的外侧,其输出轴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主传动齿轮,所述主传动齿轮与回转齿轮C-4相啮合,用于驱动回转齿轮C-4的旋转动作;所述桁架承载台C-8固定连接在回转齿轮C-4的上端;
所述伸缩桁架D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其由固定臂节D-1、两个活动臂节D-2和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组成,所述固定臂节D-1中段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桁架承载台C-8的上端,固定臂节D-1的内部中心沿长度方向具有容纳腔,并于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滑道;所述活动臂节D-2的纵截面尺寸与容纳腔的尺寸相适配,并在对应支撑滑道的部分连接有导向滚轮;两个活动臂节D-2分别由固定臂节D-1的两端滑动地插装于容纳腔中,且导向滚轮与支撑滑道之间滚动配合;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部中心的两侧,且相靠近的一端与固定臂节D-1的中部铰接,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臂节D-2相靠近的一端铰接,所述横向伸缩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的活动臂节D-2向固定臂节D-1的外部伸出或内部缩回;
所述上部封网E跨设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的顶部之间,其由高强度承载索E-1、吊架滑车E-2和安全网组件组成;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相平行地布置,其一端通过两个固定连接件分别与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两个固定连接件分别与另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多对吊架滑车E-2沿高强度承载索E-1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对吊架滑车E-2通过其上部的滑轮对称地挂设于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上,并能沿着高强度承载索E-1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安全网组件由两根拖杆绳E-4、绝缘横担E-3和绝缘网E-5组成;两根拖杆绳E-4分别位于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的下方,其一端分别与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两个活动臂节D-2上的两个滑动连接件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另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上的两个滑动连接件连接,且每根拖杆绳E-4与对应高强度承载索E-1下方的多个吊架滑车E-2的下端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滑动连接件为滑轮组;多根绝缘横担E-3沿高强度承载索E-1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根绝缘横担E-3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吊架滑车E-2的下端连接;多个绝缘网E-5分别设置在多根绝缘横担E-3所形成的多个空间中,且每个绝缘网E-5的前后端沿处分别与两根拖杆绳E-4连接,每个绝缘网E-5的左右端沿处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绝缘横担E-3连接。
为了能够具有稳定可靠的承载能力,高强度承载索E-1为钢丝绳。
为了能够稳定可靠地驱动上部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过程,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由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组成;
所述下部支撑平台B-1上部靠后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下容纳槽A-9,其上部靠前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下条形滑轨;
所述上部工作台B-5下部靠后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上容纳槽B-7,其下部靠前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上条形滑轨B-6,两个上容纳槽B-7分别与两个下容纳槽A-9相对应,两个上条形滑轨B-6分别与两个下条形滑轨相对应;
每个剪叉式升降臂B-2均由若干个自上而下依次铰接的多个X形交叉臂组成,且每个X形交叉臂均由中部相互铰接的两根连接杆B-8组成;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相对应地设置在上部工作台B-5和下部支撑平台B-1之间,且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中,相对应的两个X形交叉臂端部的连接处通过长轴杆B-9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后端的两根连接杆B-8的下端分别铰接于两个下容纳槽A-9中,位于最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前端的两根连接杆B-8的下端分别与滑动地设置在两个下条形滑轨中的两个滑块一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后端的两根连接杆B-8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两个上容纳槽B-7中,位于最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前端的两根连接杆B-8的上端分别与滑动地设置在两个上条形滑轨B-6中的两个滑块二连接;
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左右相对称地分布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的内侧,且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上下相间隔地设置,且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活塞杆端与其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的两根连接杆B-8相铰接,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缸筒底端与其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的两根连接杆B-8相铰接;两组剪叉驱动液压缸B-3用于同步动作以驱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的同步伸缩动作。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连接杆B-8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板制成,这样能有利于提高升降机构的抗风能力。
为了实现快速准确的装配作业,所述回转支架C-2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构件C-6,并在四个连接构件C-6内侧的部分开设有四个螺栓孔C-7,所述上部工作台B-5的上端面在对应四个连接构件C-6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四个凹形卡道,四个连接构件C-6分别嵌入在四个凹形卡道中,且通过穿过四个螺栓孔C-7的连接螺栓与上部工作台B-5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实明获取到驱动机构的转速,还包括转速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C-1为步进电机或回转马达,所述转速传感器连接在驱动机构C-1的输出轴上。通过转速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准确地监测到回转齿轮的旋转角度和方向,进一步确保了桁架承载台动作过程中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绝缘横担E-3为玻璃钢横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拖杆绳E-4为迪尼玛绳。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横向伸缩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本发明中,履带行走装置采用履带式底盘,使得该移动式支撑机构能够适应各种地形状况,同时,履带式底盘的自重较大,其在行走过程中和停机状态下均能具有稳定的支撑能力,能够作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可靠的支撑体。履带行走装置采用驱动马达作为动力源,能使移动式支撑机构具有更大的扭矩和牵引力,其在坡度较大的地形区域依然能够可靠地行走,从而能使得该移动式支撑机构具有良好的爬坡能力。履带行走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拆卸维护、支撑效果理想,同时,其防尘防水性能较好,维护和保养成本较低,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风、雨、沙等恶劣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确保移动式支撑机构的使用寿命。因此,通过履带行走装置的设置,不仅能使移动式支撑机构具有自主移动性,而且能使移动式支撑机构具有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这样,便可以在输电线路工作区域内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地进行支撑位置的移动调整,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工况环境,能满足各种现场施工需求,极大地提高了该跨越架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另外,传统的跨越架需要在地面或者建筑物上安装支架作为支撑体,其占地面积较大,同时,安装工作量也较大,因此,这种传统的跨越架在城市的施工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比较多。本申请中的跨越架的底部采用履带行走装置,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可以直接自主移动到指定的支撑位置,不必作业人员在现场进行支撑体的安装固定作业,极大地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劳动负荷,并显著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城市的施工过程中或在跨越部分公路施工时有利于降低施工过程所带来的道路拥堵问题。在履带式底盘的上端固定连接下部支撑平台可以为升降机构提供可靠的支撑座体。利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将上部工作台支撑在下部支撑台的上方,不仅可以通过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的同步动作来带动上部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稳定的移动,而且还能避免上部工作台在承重的情况下发生倾斜或侧倾的情况,有利于确保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的内部同时设置具有升降功能的剪叉式升降机构,可以同过与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协同作业的方式来有效提高上部工作台在竖向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样不仅能避免在升降过程中产生晃动和颠簸的情况,而且还能在意外紧急停机时确保上部工作台能够平滑地停止在某一高度上,有效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本申请通过升降机构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障碍物的高度灵活地调整上部工作台的高度,从而可以在作业过程中有效减少各种障碍物、交叉物等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并进一步有利于提高所铺设线路的可靠性。通过在上部工作台与桁架承载台之间设置固定旋转机构,可以用来支撑桁架承载台,同时,还能带动桁架承载台进行设定角度的旋转动作,从而可以根据现场实际的需求将伸缩桁架升高到特定作业高度,同时,也能调整伸缩桁架至合适的角度以选择出最佳的受力位置,充分确保了整体承载性能的可靠性,从而可以适应各种跨度的施工要求,显著地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使驱动机构通过外径较小的主传动齿轮驱动外径较大的回转齿轮,能使桁架承载台能够以较小的转速完成准确的回转动作,同时,能使得整个装置的传动效率更高。在固定臂节的内部滑动地设置两个活动臂节,并利用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活动臂节相对于固定臂节的伸缩运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伸缩桁架的长度,进而可以适应不同跨越档距的需求。由于上部工作台可以通过固定旋转机构带动桁架承载台在竖向上进行较大范围的移动,这样,在安装或拆卸上部封网时,可以使上部工作台降低到合适的位置,这样极大地提高了上部封网安装或拆卸过程中的便捷性,同时,降低了上部封网安装过程中的危险性。利用两根高强度承载索将分别连接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中的两个伸缩桁架,可以为下方挂设的吊架滑车及安全网组件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进而能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相比于传统跨越架需要依赖工人手工进行安装、调整和传送物料等诸多繁琐的细节,该跨越架具有自主的移动能力、竖向可升降能力、灵活的旋转能力,因此能大幅度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效率并确保了施工质量,极大缩短了线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利用该跨越架不仅能够快速地完成输电线路的建设,还能便于后续对输电线路的维护管理作业。同时,该跨越架地形适应能力强、调节过程方便、占地面积较小,利用该跨越架能够方便快捷地跨越公共设施,有助于降低交通拥堵的风险,确保了城市交通运营的效率,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施工区域,能减少施工环境对周围建筑和场地的影响。再者,该跨越架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使用和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的使用方法,采用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根据待跨越道路的具体情况,在施工区域的相对两侧选择出合适的停靠位置,并对地面进行调平处理,再将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行驶到所选择出的停靠位置并停稳;
步骤二:分别利用两个驱动机构C-1驱动两个回转齿轮C-4转动设定角度,使两侧的伸缩桁架D旋转到最佳受力角度;
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活塞杆向内部缩回,使上部工作台B-5平稳地下降到设定的安装高度;
步骤三: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连接上部封网E;
S31:在每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相对称地安装两个固定连接件,利用同侧的两个固定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的一端与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利用同侧的两个固定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
S32:在两根拖杆绳E-4上相对应地依次连接多对吊架滑车E-2,并使每对吊架滑车E-2的顶部滑动地挂设在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上;
S33:在两根拖杆绳E-4之间沿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根绝缘横担E-3,并使每根绝缘横担E-3的两端与成对配合的一对吊架滑车E-2的下端连接,再于相邻的两根绝缘横担E-3之间连接绝缘网E-5;
S34:在每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相对称地安装两个滑动连接件,利用同侧的两个滑动连接件将两根拖杆绳E-4的一端与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利用同侧的两个滑动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
步骤四: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活塞杆向外部伸出,利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直接驱动上部工作台B-5向上方移动,利用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通过驱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的方式间接驱动上部工作台B-5向上方移动,以使上部工作台B-5平稳地上升到设定作业高度;
步骤五:开始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在跨越档距需要改变时,利用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活动臂节D-2向固定臂节D-1外部伸出设定距离或向固定臂节D-1内部缩回设定距离;
步骤六:在作业完成后,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活塞杆向内部缩回,直至上部工作台B-5下降到设定高度;然后将上部封网E从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拆除,再驱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离开施工现场即可完成全部作业。
本发明中,利用两个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回转齿轮以将两侧的伸缩桁架旋转到最佳受力角度,可以确保两侧的移动式支撑机构能为上部封网提供可靠的支撑,确保了后续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先利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的缩回动作将上部工作台下降到设定高度,可以使得上部封网的安装过程更加便捷,有利于确保上部封网安装的质量,同时能极大地降低了安装的风险。利用吊架滑车将安全网组件滑动地挂设在与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相连接的两根高强度承载索上,可以使得后续施工过程更加方便。在施工时,将上部工作台升高到设定高度,可以有效地跨越障碍物,进而可以极大地降低因施工过程给被跨越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跨越档距需要改变时,利用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活动臂节相对于固定臂节伸出或缩回,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该方法步骤简单、实施成本低、施工效率高,通过这种快速、高效的施工方式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还能显著提高工程效率,并能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疏通电力供应缺口和优化城市建设布局。

Claims (8)

1.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包括上部封网(E),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
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左右相间隔地设置;所述移动式支撑机构由履带行走装置(A)、升降机构(B)、固定旋转机构(C)和伸缩桁架(D)组成;
所述履带行走装置(A)包括履带式底盘(A-7)、安装在履带式底盘(A-7)上的驱动马达(A-6)、分别装配在履带式底盘(A-7)前后两端的两个履带架(A-8)和分别安装在两个履带架(A-8)上的两个行走单元组成,所述行走单元由引导轮(A-1)、驱动轮(A-4)、支重轮(A-2)、托链轮(A-5)和履带(A-3)组成;所述引导轮(A-1)安装在履带式底盘(A-7)的前端;所述驱动轮(A-4)安装在履带式底盘(A-7)的后端,并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马达(A-6)连接;若干个支重轮(A-2)位于引导轮(A-1)与驱动轮(A-4)之间,且依次安装在履带架(A-8)的底部;若干个托链轮(A-5)位于引导轮(A-1)与驱动轮(A-4)之间,且依次安装在履带架(A-8)的顶部;所述履带(A-3)由多个顺次连接并形成闭环的履带板组成,履带(A-3)绕设连接在引导轮(A-1)、若干个支重轮(A-2)、驱动轮(A-4)和若干个托链轮(A-5)的外周上;
所述升降机构(B)由下部支撑平台(B-1)、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上部工作台(B-5)和剪叉式升降机构组成;所述下部支撑平台(B-1)呈矩形,其水平地固定连接在履带式底盘(A-7)上端的中心区域;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缸筒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部支撑平台(B-1)上端面的四周;所述上部工作台(B-5)水平地设置在下部支撑平台(B-1)的正上方,且其下端面的四周分别与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活塞杆的杆端固定连接;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设置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的内侧,其下端与下部支撑平台(B-1)活动连接,其上端与上部工作台(B-5)活动连接,用于同步配合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驱动上部工作台(B-5)的升降动作;
所述固定旋转机构(C)由回转支架(C-2)、回转托盘(C-3)、回转齿轮(C-4)、驱动机构(C-1)和桁架承载台(C-8)组成;所述回转支架(C-2)固定连接在上部工作台(B-5)上端面的中心区域;所述回转托盘(C-3)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架(C-2)上端的中心区域;所述回转齿轮(C-4)通过旋转轴承(C-5)可转动地连接在回转托盘(C-3)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C-1)安装在回转支架(C-2)上,且位于回转齿轮(C-4)的外侧,其输出轴的外部固定套装有主传动齿轮,所述主传动齿轮与回转齿轮(C-4)相啮合,用于驱动回转齿轮(C-4)的旋转动作;所述桁架承载台(C-8)固定连接在回转齿轮(C-4)的上端;
所述伸缩桁架(D)的长度方向沿前后方向延伸,其由固定臂节(D-1)、两个活动臂节(D-2)和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组成,所述固定臂节(D-1)中段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桁架承载台(C-8)的上端,固定臂节(D-1)的内部中心沿长度方向具有容纳腔,并于容纳腔的底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支撑滑道;所述活动臂节(D-2)的纵截面尺寸与容纳腔的尺寸相适配,并在对应支撑滑道的部分连接有导向滚轮;两个活动臂节(D-2)分别由固定臂节(D-1)的两端滑动地插装于容纳腔中,且导向滚轮与支撑滑道之间滚动配合;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部中心的两侧,且相靠近的一端与固定臂节(D-1)的中部铰接,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活动臂节(D-2)相靠近的一端铰接,所述横向伸缩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对应的活动臂节(D-2)向固定臂节(D-1)的外部伸出或内部缩回;
所述上部封网(E)跨设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的顶部之间,其由高强度承载索(E-1)、吊架滑车(E-2)和安全网组件组成;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相平行地布置,其一端通过两个固定连接件分别与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两个固定连接件分别与另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多对吊架滑车(E-2)沿高强度承载索(E-1)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对吊架滑车(E-2)通过其上部的滑轮对称地挂设于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上,并能沿着高强度承载索(E-1)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安全网组件由两根拖杆绳(E-4)、绝缘横担(E-3)和绝缘网(E-5)组成;两根拖杆绳(E-4)分别位于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的下方,其一端分别与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两个活动臂节(D-2)上的两个滑动连接件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另一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上的两个滑动连接件连接,且每根拖杆绳(E-4)与对应高强度承载索(E-1)下方的多个吊架滑车(E-2)的下端连接;多根绝缘横担(E-3)沿高强度承载索(E-1)长度方向依次分布,且每根绝缘横担(E-3)的两端分别与一对吊架滑车(E-2)的下端连接;多个绝缘网(E-5)分别设置在多根绝缘横担(E-3)所形成的多个空间中,且每个绝缘网(E-5)的前后端沿处分别与两根拖杆绳(E-4)连接,每个绝缘网(E-5)的左右端沿处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绝缘横担(E-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升降机构由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组成;
所述下部支撑平台(B-1)上部靠后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下容纳槽(A-9),其上部靠前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下条形滑轨;
所述上部工作台(B-5)下部靠后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上容纳槽(B-7),其下部靠前端的部分在左部边缘和右部边缘处相对称地开设有两个上条形滑轨(B-6),两个上容纳槽(B-7)分别与两个下容纳槽(A-9)相对应,两个上条形滑轨(B-6)分别与两个下条形滑轨相对应;
每个剪叉式升降臂(B-2)均由若干个自上而下依次铰接的多个X形交叉臂组成,且每个X形交叉臂均由中部相互铰接的两根连接杆(B-8)组成;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相对应地设置在上部工作台(B-5)和下部支撑平台(B-1)之间,且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中,相对应的两个X形交叉臂端部的连接处通过长轴杆(B-9)连接,位于最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后端的两根连接杆(B-8)的下端分别铰接于两个下容纳槽(A-9)中,位于最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前端的两根连接杆(B-8)的下端分别与滑动地设置在两个下条形滑轨中的两个滑块一连接,位于最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后端的两根连接杆(B-8)的上端分别铰接于两个上容纳槽(B-7)中,位于最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且靠近前端的两根连接杆(B-8)的上端分别与滑动地设置在两个上条形滑轨(B-6)中的两个滑块二连接;
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左右相对称地分布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的内侧,且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上下相间隔地设置,且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活塞杆端与其上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的两根连接杆(B-8)相铰接,每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缸筒底端与其下方的两个X形交叉臂上的两根连接杆(B-8)相铰接;两组剪叉驱动液压缸(B-3)用于同步动作以驱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的同步伸缩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架(C-2)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构件(C-6),并在四个连接构件(C-6)内侧的部分开设有四个螺栓孔(C-7),所述上部工作台(B-5)的上端面在对应四个连接构件(C-6)的位置开设有对应的四个凹形卡道,四个连接构件(C-6)分别嵌入在四个凹形卡道中,且通过穿过四个螺栓孔(C-7)的连接螺栓与上部工作台(B-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速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C-1)为步进电机或回转马达,所述转速传感器连接在驱动机构(C-1)的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横担(E-3)为玻璃钢横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杆绳(E-4)为迪尼玛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伸缩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8.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的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根据待跨越道路的具体情况,在施工区域的相对两侧选择出合适的停靠位置,并对地面进行调平处理,再将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行驶到所选择出的停靠位置并停稳;
步骤二:分别利用两个驱动机构(C-1)驱动两个回转齿轮(C-4)转动设定角度,使两侧的伸缩桁架(D)旋转到最佳受力角度;
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活塞杆向内部缩回,使上部工作台(B-5)平稳地下降到设定的安装高度;
步骤三: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连接上部封网(E);
S31:在每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相对称地安装两个固定连接件,利用同侧的两个固定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的一端与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利用同侧的两个固定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
S32:在两根拖杆绳(E-4)上相对应地依次连接多对吊架滑车(E-2),并使每对吊架滑车(E-2)的顶部滑动地挂设在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上;
S33:在两根拖杆绳(E-4)之间沿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多根绝缘横担(E-3),并使每根绝缘横担(E-3)的两端与成对配合的一对吊架滑车(E-2)的下端连接,再于相邻的两根绝缘横担(E-3)之间连接绝缘网(E-5);
S34:在每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相对称地安装两个滑动连接件,利用同侧的两个滑动连接件将两根拖杆绳(E-4)的一端与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利用同侧的两个滑动连接件将两根高强度承载索(E-1)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移动式支撑机构上的两个活动臂节(D-2)连接;
步骤四: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活塞杆向外部伸出,利用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直接驱动上部工作台(B-5)向上方移动,利用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通过驱动两个剪叉式升降臂(B-2)的方式间接驱动上部工作台(B-5)向上方移动,以使上部工作台(B-5)平稳地上升到设定作业高度;
步骤五:开始施工作业,施工过程中,在跨越档距需要改变时,利用两个横向伸缩驱动装置同步驱动两个活动臂节(D-2)向固定臂节(D-1)外部伸出设定距离或向固定臂节(D-1)内部缩回设定距离;
步骤六:在作业完成后,同步控制四个竖向升降液压缸(B-4)和两对剪叉驱动液压缸(B-3)的活塞杆向内部缩回,直至上部工作台(B-5)下降到设定高度;然后将上部封网(E)从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上拆除,再驱动两个移动式支撑机构离开施工现场即可完成全部作业。
CN202311028243.1A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7039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8243.1A CN117039720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8243.1A CN117039720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9720A true CN117039720A (zh) 2023-11-10
CN117039720B CN117039720B (zh) 2024-05-28

Family

ID=8863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8243.1A Active CN117039720B (zh) 2023-08-16 2023-08-16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972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2301Y (zh) * 2000-01-19 2000-12-27 国营群峰机械厂 四柱桥式带电作业跨越架
CN203645249U (zh) * 2014-01-10 2014-06-11 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钩网平面式带电跨越装置
CN105226560A (zh) * 2015-10-21 2016-01-06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跨越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58939U (zh) * 2017-02-22 2017-12-15 四川省明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升降式跨越架
CN110137857A (zh) * 2019-06-28 2019-08-16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车载可旋转伸展式电力跨越架
CN110654468A (zh) * 2019-10-10 2020-01-0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带羊角架履带式升高跨越作业车
CN210822510U (zh) * 2019-10-10 2020-06-23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带羊角架履带式升高跨越作业车
CN111361645A (zh) * 2020-03-05 2020-07-0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全地形四履带底盘和农业机械
CN213326616U (zh) * 2020-09-25 2021-06-0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市陕州供电公司 一种高空电力安装检修的举升提升装置
CN217642393U (zh) * 2022-02-18 2022-10-21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一种机械升降式跨越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2301Y (zh) * 2000-01-19 2000-12-27 国营群峰机械厂 四柱桥式带电作业跨越架
CN203645249U (zh) * 2014-01-10 2014-06-11 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钩网平面式带电跨越装置
CN105226560A (zh) * 2015-10-21 2016-01-06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跨越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58939U (zh) * 2017-02-22 2017-12-15 四川省明远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升降式跨越架
CN110137857A (zh) * 2019-06-28 2019-08-16 沈阳建筑大学 一种车载可旋转伸展式电力跨越架
CN110654468A (zh) * 2019-10-10 2020-01-07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带羊角架履带式升高跨越作业车
CN210822510U (zh) * 2019-10-10 2020-06-23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带羊角架履带式升高跨越作业车
CN111361645A (zh) * 2020-03-05 2020-07-03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全地形四履带底盘和农业机械
CN213326616U (zh) * 2020-09-25 2021-06-0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市陕州供电公司 一种高空电力安装检修的举升提升装置
CN217642393U (zh) * 2022-02-18 2022-10-21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一种机械升降式跨越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9720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61927B (zh) 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及其铺设方法
CN107664041B (zh) 一种防水材料施工用多功能作业台车
CN201747390U (zh) 吊挂式多功能巷道作业机
CN103726421B (zh) 地铁施工用高度及跨度可调式轨道铺设机
CN109236302B (zh) 一种隧道可变断面开挖台车
CN102296971A (zh) 一种隧道紧急避车带的衬砌方法及隧道衬砌台车
CN201884037U (zh) 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
JP2007120077A (ja) 高架道橋の架設方法及び装置
JP4264470B2 (ja) 橋桁部材の架設方法および架設装置
CN110510527A (zh) 一种高边坡变截面边坡预制块的安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7039720B (zh) 一种输电线路自走式可升降旋转跨越架及使用方法
CN107973223A (zh) 一种用于大型混凝土构件的安装车
CN203684019U (zh) 地铁施工用高度及跨度可调式轨道铺设机
CN109610431B (zh) 一种低等级公路直行路段用夯土机
CN108130864B (zh) 整体装配式桥梁整跨梁运输架设装备
CN103806374A (zh) 装配式公路钢桥整体轨道架设推送系统及架设推送工艺
CN110778279A (zh) 一种升降式同步钻孔设备
CN107386138B (zh) 一种全封闭隔音屏施工车和全封闭隔音屏的安装方法
CN212766235U (zh) 适应地铁车站预制轨顶风道装配化施工的装备
CN211524104U (zh) 一种新型架桥机
CN109440654B (zh) 一种可实现不封路上跨桥梁的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CN112859068A (zh) 一种隧道拱顶检测小车
CN110748360A (zh) 隧道内施工沟槽盖板自行铺设装置
CN110748163A (zh) 一种新型架桥机
CN220300198U (zh) 一种用于吊装应急操作装置的移动式龙门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