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29110A - 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29110A
CN117029110A CN202310988233.6A CN202310988233A CN117029110A CN 117029110 A CN117029110 A CN 117029110A CN 202310988233 A CN202310988233 A CN 202310988233A CN 117029110 A CN117029110 A CN 117029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sterilization
indoor
controlling
time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882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野正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882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291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29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91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室内机除菌方法中,通过在有凝露的情况下,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先制热运行,可以形成高温湿热环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杀死霉菌孢子,从而减少霉菌繁殖。制热运行之后控制内风机进行送风,可将湿热空气排出室内机,令室内机干燥,降低孢子发育为霉菌的能力。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室内机除菌方法能够通过高温湿热状态有效地杀死霉菌孢子,然后令室内机干燥,降低孢子发育能力,从而有效地抑制霉菌滋生。本申请提供的室内机除菌装置和空调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

Description

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空调室内机中,经常会形成高湿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容易滋生霉菌。而现有的空调系统中,缺乏有效的除菌控制方式,导致霉菌最容易繁殖,影响用户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控制空调系统进行有效地除菌,以减少室内机中滋生的霉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机除菌方法,室内机包括内风机,室内机除菌方法包括:
判断室内机是否有凝露;
在判定室内机有凝露的情况下,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第一除菌模式包括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室内机内部产生的霉菌主要是枝孢菌,其孢子状态下耐干燥能力强,达到繁殖条件(比如湿度、温度合适)就会进行繁殖。但是其孢子在高温湿热环境下容易被杀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有凝露的情况下,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先制热运行,可以形成高温湿热环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杀死霉菌孢子,从而减少霉菌繁殖。制热运行之后控制内风机进行送风,可将湿热空气排出室内机,令室内机干燥,降低孢子发育为霉菌的能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除菌方法能够通过高温湿热状态有效地杀死霉菌孢子,然后令室内机干燥,降低孢子发育能力,从而有效地抑制霉菌滋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在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过程中,第一除菌模式还包括:
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之前,内风机不运行;
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以上时,控制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行;
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降至第二温度值以下时,控制内风机停止运行。
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之前,内风机不运行可以使室内换热器的温度迅速上升至适合除菌的温度。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以上时,温度过高可能引起故障或者停机保护,因此开启内风机,抑制室内换热器温度继续上升。此时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行,减少吹出的湿热风对用户带来的不适感。在室内换热器的温度降至第二温度值以下时,控制内风机停止运行,使室内换热器温度回升,可避免室内换热器温度继续降低至不适合除菌的温度。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能够使室内换热器保持在一个适合进行除菌区间内,同时也不会因温度过高而产生故障风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50~60℃,且第二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值。根据霉菌的生物特征,50~60℃的湿热杀菌能够有效地快速杀死霉菌孢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时长为1~30min。在湿热高温环境下,霉菌孢子容易被杀灭,因此不需要持续太长时间,1~30min即可。进一步地,可设置第一预设时长为3~10min,比如5min。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除菌模式结束后,室内机除菌方法还包括:
控制室内机进入干燥模式,干燥模式包括循环以下步骤预设次数:先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三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行第四预设时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除菌模式结束后,室内机除菌方法还包括:
控制室内机进入干燥模式,干燥模式包括循环以下步骤至少一次,直至室内机干燥:
先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三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行第四预设时长;判断室内机是否干燥,若是,则结束循环,否则,进入下一次循环。
第一除菌模式结束后,可能存在室内机还不够干燥的问题,因此进入干燥模式,能够进一步令室内机干燥,减少剩余孢子发育为霉菌的机会,从而达到更好的抑菌效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判断室内机是否干燥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机的进风湿度和出风湿度;
在进风湿度小于出风湿度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未干燥;
在进风湿度不小于出风湿度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干燥;
或者,判断室内机是否干燥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机近两次循环的出风湿度;
在出风湿度下降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未干燥;
在出风湿度未下降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干燥。
气体在进入室内机前往往是湿度较低的,通过进风湿度、出风湿度来判断室内机内的湿度是有效的,当进风湿度等于出风湿度时,意味着室内机中的水分排净,已经干燥,不再能够带出湿气。通过比较两次循环的出风湿度也能够有效地判断室内机中是否干燥,如果两次循环的出风湿度一致,最近的一次循环中出风湿度没有进一步下降,则认为室内机已经无法进一步干燥,因此判定室内机已足够干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判定室内机无凝露的情况下,判断此前的第五预设时长内是否进入过第一除菌模式或第二除菌模式;
若是,则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
否则,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二除菌模式,第二除菌模式包括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第六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运行第七预设时长,其中,第六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
在室内机无凝露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制热运行在室内机中营造高温湿热环境,而干燥高温环境需要更长的时间杀死霉菌孢子,因此第二除菌模式中制热运行时长会比第一除菌模式中的制热运行时长更长(即第六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但如果近期已经进行过除菌,那么室内机中霉菌以及孢子会较少,因此即便是进行干燥高温除菌,也无需过长的除菌时间。所以,在此前的第五预设时长内如果进入过第一除菌模式或第二除菌模式,那么则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即制热运行时间相对较短)。进一步的,第五预设时长可以是12~72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六预设时长为60~180min。根据霉菌的生物特征,干热杀菌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杀死霉菌孢子,因此第六预设时长可设定为60~180min,比如120min。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判断室内机是否有凝露的步骤,包括:
在满足T1≤T2-A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有凝露,否则,判定室内机无凝露;其中,T1为室内换热器的温度,T2为室内环境温度,参数A取10~20℃。
在室内换热器显著低于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因靠近室内换热器而骤冷,从而凝结在室内换热器上。因此通过判断室内换热器的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可以有效地判断室内机是否存在凝露。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机除菌装置,室内机包括内风机,室内机除菌装置包括:
凝露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室内机是否有凝露;
除菌模块,用于在判定室内机有凝露的情况下,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第一除菌模式包括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室内机除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室内机除菌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在第一种除菌情况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在第二种除菌情况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在第三种除菌情况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室内机除菌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0-空调系统;100-室外机;110-压缩机;120-室外换热器;122-外机支线;123-外机膨胀阀;130-液管分流器;140-低压气管分流器;141-第一阀门;142-低压气体主线;150-高压气管分流器;151-第二阀门;152-高压气体支线;153-高压气体主线;160-换向阀;161-毛细管;180-外风机;200-室内机;210-室内换热器;220-内风机;230-内机支线;240-内机膨胀阀;300-室内机除菌装置;310-凝露判断模块;320-除菌模块;400-控制器;500-存储器;600-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空调室内机中,经常会形成高湿度环境。温度20~30℃且潮湿环境下,霉菌最容易繁殖。而现有的空调系统中,缺乏有效的除菌控制方式,导致霉菌最容易繁殖,影响用户的健康。相关技术中有另外设置灭菌单元,来杀灭霉菌,但是这种方式会产生额外成本,同时除菌效果也不够好。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除菌方法,通过在判定室内机存在凝露的情况下,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产生高温湿热的除菌环境,来杀灭霉菌孢子,然后再送风干燥。如此能够有效地避免霉菌滋生。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0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空调系统010包括室外机100和多个室内机200。该空调系统010是一种冷暖自由型空调系统010,即多个室内机200中可以一部分制冷运行,一部分同时制热运行。具体的,室外机100包括压缩机110、室外换热器120、液管分流器130、高压气管分流器150、低压气管分流器140以及外风机180。室内机200包括室内换热器210以及对应的内风机220。
本实施例中,多个室内换热器210一一对应地搭载于多个内机支线230上。室外换热器120搭载于外机支线122上,室外换热器120远离压缩机110的一侧的外机支线122上设置有外机膨胀阀123。外机支线122的一端连接换向阀160,另外一端连接液管分流器130。室外换热器120通过换向阀160与压缩机110连通,通过换向阀160,室外换热器120可选择性地切换与压缩机110的排气侧或吸气侧连通,因此可以决定室外换热器120是发挥冷凝还是蒸发的功能。室外换热器120远离压缩机110的一侧通过液管分流器130与各个内机支线230的一端连通,各个内机支线230的另一端通过低压气管分流器140汇流,并且低压气管分流器140与压缩机110的吸气侧连通。可以理解,低压气管分流器140具有多个进气端和一个出气端,多个进气端与多个内机支线230一一对应地连接,出气端与压缩机110的吸气侧连通。每个室内换热器210与低压气管分流器140之间的内机支线230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41,每个室内换热器210与液管分流器130之间的内机支线230上设置有内机膨胀阀240。
高压气管分流器150具有一个进气端和多个出气端,高压气管分流器150的进气端与压缩机110的排气侧连通,高压气管分流器150的多个出气端通过多个高压气体支线152一一对应地接入多个内机支线230,高压气体支线152与内机支线230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阀门141与室内换热器210之间,高压气体支线15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51。
通过对第一阀门141和第二阀门151的控制,可以实现冷暖自由功能。比如在制冷工况下,室外换热器120作为冷凝器放热,各个室内换热器210作为蒸发器吸热,此时各个内机支线230上的第一阀门141打开,各个高压气体支线152上的第二阀门151关闭,冷媒依次经过压缩机110的排气侧、室外换热器120、液管分流器130、室内换热器210、低压气管分流器140,最终汇入压缩机110的吸气侧,完成一个循环。当其中一个或多个(应小于当前制冷模式室内机200的总数)室内机200需要改为制热模式时,将对应的内机支线230上的第一阀门141关闭,对应的高压气体支线152上的第二阀门151打开,此时,针对于该制热室内机200的冷媒依次经过压缩机110的排气侧、高压气管分流器150、制热的室内换热器210、液体分流器、制冷的室内换热器210、低压气管分流器140,最终汇入压缩机110的吸气侧,完成一个循环。
应当注意,在室外换热器120作为冷凝器放热时,不能够令所有在运行的室内机200全部设置为制热模式。如需所有在运行的室内机200以制热模式运行,则应当切换换向阀160,令室外换热器120与压缩机110的吸气侧连通,室外换热器120作为蒸发器吸热;同时打开需要制热的室内机200所对应的第二阀门151,关闭对应的第一阀门141。此时,冷媒依次经过高压气管分流器150、高压气体支线152、制热的室内换热器210、液管分流器130、室外换热器120,最终经过换向阀160进入压缩机110的吸气侧。可选的,不运行的室内机200对应的内机膨胀阀240、第一阀门141以及第二阀门151都关闭。同理的,在室外换热器120作为蒸发器吸热时,也不能够令所有在运行的室内机200全部以制冷模式运行,这会导致整个空调系统010缺少作为放热端的冷凝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阀门141、第二阀门151可选为电磁阀。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换向阀160为四通换向阀,换向阀160包括C口、D口、S口和E口,换向阀160的C口与外机支线122连通,换向阀160的D口与压缩机110的排气侧连通,换向阀160的S口与压缩机110的吸气侧连通,换向阀160的E口通过毛细管161连通于压缩机110的吸气侧;换向阀160的C口可选择性地与D口或S口连通,当C口连通D口时,E口连通S口,当C口连通S口时,E口连通D口。
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161相较于其他管线具有较小的管径,其流量很小,阻力很大,因此并不引起冷媒循环短路,换言之,即便E口与D口连通,也不会导致大量冷媒直接从压缩机110排气侧通过毛细管161直接进入吸气侧,大部分的冷媒仍然从其他管线进入换热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高压气体主线153进入室内换热器210)。在本实施例中,毛细管161能够起到了防止冷冻机油滞留,也即释放冷冻机油的作用。在讨论冷媒循环制热、制冷的过程中,可以将毛细管161看作是断路。因此,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换向阀160也可以是三通阀,省略毛细管161,即仅保留C口、D口和S口,C口可选择性地与D口或S口连通。或者,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换向阀160为四通换向阀160,省略毛细管161,低压气管分流器140连接E口,而非直接连接压缩机110的吸气侧,压缩机110的吸气侧与S口连通。在这种情况下,E口、D口连通后,低压气管分流器140与压缩机110的排气口连通,冷媒可通过低压气管分流器140进入室内机200;在E口、S口连通后,低压气管分流器140与压缩机110的吸气口连通,冷媒可由低压气管分流器140、换向阀160进入压缩机110。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气管分流器150的进气端通过高压气体主线153与压缩机110的排气侧连通,具体的,高压气体主线153的一端连接高压气管分流器150的进气端,另一端接入到换向阀160与压缩机110之间的管线上。进一步的,低压气管分流器140通过低压气体主线142与压缩机110的吸气侧连通。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室内机除菌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010中。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包括:
步骤S100,判断室内机是否有凝露。
以图1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010为例。当其中一个室内机200需要进行除菌时,先判断该室内机200是否有凝露。判断室内机200是否有凝露这一步骤的触发条件可以是:1)该室内机200接收到除菌指令,比如用户直接发送除菌指令;2)该室内机200结束制冷运行,因为结束制冷运行时,室内机200很可能处于潮湿状态。
进一步的,判断室内机200是否有凝露的步骤,包括:
在满足T1≤T2-A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200有凝露,否则,判定室内机200无凝露;其中,T1为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T2为室内环境温度,参数A取10~20℃。
在室内换热器210显著低于室内环境温度的情况下,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容易因靠近室内换热器210而骤冷,从而凝结在室内换热器210上,或者凝结在被冷风吹冷的机壳上。因此通过判断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与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可以有效地判断室内机200是否存在凝露。进一步的,参数A可以取13~17℃,比如16℃。
在判定室内机200有凝露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200:
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其中,第一除菌模式包括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室内机200内部产生的霉菌主要是枝孢菌,其孢子状态下耐干燥能力强,达到繁殖条件(比如湿度、温度合适)就会进行繁殖。但是其孢子在高温湿热环境下容易被杀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有凝露的情况下,控制室内机200进入第一除菌模式,先制热运行,可以形成高温湿热环境,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彻底杀死霉菌孢子,从而减少霉菌繁殖。制热运行之后控制内风机220进行送风,可将湿热空气排出室内机200,令室内机200干燥,降低孢子发育为霉菌的能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除菌方法能够通过高温湿热状态有效地杀死霉菌孢子,然后令室内机200干燥,降低孢子发育能力,从而有效地抑制霉菌滋生。
以图1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010为例。在第一除菌模式下,先控制室内机200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220运行第二预设时长。可以理解,在室内机200有凝露的情况下,室内机200制热运行会产生高温湿热的环境,在该环境相较于高温干燥环境,能够更加有效地杀灭霉菌孢子。
下表为两种不同霉菌孢子在不同温度、湿度情况下被彻底杀死所需要的时长。
从上表可以看出,湿热除菌只需要50℃,3min即可杀灭霉菌孢子;而同等温度的干热除菌则需要120min以上,即便100℃也需要10min以上。因此湿热除菌所需要的温度更低,而且效率更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控制在50~60℃,从而实现高效除菌。第一预设时长可选为1~30min。在湿热高温环境下,霉菌孢子容易被杀灭,因此不需要持续太长时间,1~30min即可。进一步地,可设置第一预设时长为3~10min,比如5min。
可选的,在控制室内机200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过程中,第一除菌模式还包括:
在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之前,内风机220不运行;
在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以上时,控制内风机220以最低转速运行;
在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降至第二温度值以下时,控制内风机220停止运行。
在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之前,内风机220不运行可以使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迅速上升至适合除菌的温度。在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以上时,温度过高可能引起故障或者停机保护,因此开启内风机220,抑制室内换热器210温度继续上升。此时内风机220以最低转速运行,减少吹出的湿热风对用户带来的不适感。在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降至第二温度值以下时,控制内风机220停止运行,使室内换热器210温度回升,可避免室内换热器210温度继续降低至不适合除菌的温度。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能够使室内换热器210保持在一个适合进行除菌区间内,同时也不会因温度过高而产生故障风险。
根据霉菌的生物特征,50~60℃的湿热杀菌能够有效地快速杀死霉菌孢子。因此,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50~60℃,且第二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值。当通过将第二温度值设置为低于第一温度值,避免因为室内换热器210升高至第一温度值之后,内风机220开启,室内换热器210温度持续降低,但无法“降至”第二温度值的问题。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温度值为55~60℃,比如55℃;设置第二温度值为50~55℃,比如50℃。
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之后,再控制内风机220运行第二预设时长,能够有效地排出湿气,令室内机200中干燥,避免残存的孢子发育。可选的内风机220以最低转速运行,使得湿热气体滞留在房间上部,避免湿热气体影响用户使用体验(除菌操作之前用户原本的需求可能是制冷,因此湿热气体不利于用户体验)。第二预设时长可选为1~5min,比如3min。
进一步的,第一除菌模式结束后,室内机除菌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控制室内机进入干燥模式。
第一除菌模式结束后,可能存在室内机200还不够干燥的问题,因此进入干燥模式,能够进一步令室内机200干燥,减少剩余孢子发育为霉菌的机会,从而达到更好的抑菌效果。具体的,干燥模式可按照以下两种方式执行:
方式一:循环以下步骤预设次数:先控制室内机200制热运行第三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220以最低转速运行第四预设时长。
该方式中,先制热运行,提高温度,从而提高水的饱和蒸气压,液态水会更多地气化至空气中,然后再控制内风机220运行,能够有效地将室内机200中的湿气排出。该方式默认循环预设次数后室内机200达到干燥状态,其优点在于控制逻辑简单,无需进行湿度采集,有利于降低成本。可选的,循环的预设次数为2~10次,比如5次。
方式二:循环以下步骤至少一次,直至室内机200干燥:先控制室内机200制热运行第三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220以最低转速运行第四预设时长;判断室内机200是否干燥,若是,则结束循环,否则,进入下一次循环。
该方式中,需要判断室内机200是否干燥。判断方式包括:
获取室内机200的进风湿度和出风湿度;在进风湿度小于出风湿度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200未干燥;在进风湿度不小于出风湿度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200干燥。气体在进入室内机200前往往是湿度较低的,通过进风湿度、出风湿度来判断室内机200内的湿度是有效的,当进风湿度等于出风湿度时,意味着室内机200中的水分排净,已经干燥,不再能够带出湿气。这种方式需要室内机20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安装湿度传感器。
另一种判断室内机200是否干燥的方式包括:获取室内机200近两次循环的出风湿度;在出风湿度下降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200未干燥;在出风湿度未下降的情况下,判定室内机200干燥。通过比较两次循环的出风湿度也能够有效地判断室内机200中是否干燥,如果两次循环的出风湿度一致,最近的一次循环中出风湿度没有进一步下降,则认为室内机200已经无法进一步干燥,因此判定室内机200已足够干燥。这种方式只需要室内机200的出风侧安装湿度传感器。
上述干燥模式的方式一、方式二中,第三预设时长可选为1~10min,比如5min;第四预设时长可选为1~5min,比如3min。
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干燥模式可以省略,也可以设置为根据用户的选择而进行。
进一步的,在判定室内机无凝露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00:
判断此前的第五预设时长内是否进入过第一除菌模式或第二除菌模式。
若是,执行步骤S500:则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
否则,执行步骤S600:控制室内机进入第二除菌模式;其中,第二除菌模式包括控制室内机制热运行第六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运行第七预设时长,其中,第六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
在室内机200无凝露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制热运行在室内机200中营造高温湿热环境,而干燥高温环境需要更长的时间杀死霉菌孢子,因此第二除菌模式中制热运行时长会比第一除菌模式中的制热运行时长更长(即第六预设时长长于第一预设时长)。但如果近期已经进行过除菌,那么室内机200中霉菌以及孢子会较少,因此即便是进行干燥高温除菌,也无需过长的除菌时间。所以,在此前的第五预设时长内如果进入过第一除菌模式或第二除菌模式,那么则控制室内机200进入第一除菌模式(即制热运行时间相对较短)。进一步的,第五预设时长可以是12~72h,比如48h。
可选的,第六预设时长为60~180min。根据霉菌的生物特征,干热杀菌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杀死霉菌孢子,因此第六预设时长可设定为60~180min,比如120min。第七预设时长可选为1~5min,比如3min。进一步的,在控制室内机200制热运行第六预设时长的过程中,内风机220的控制方法可以参照第一除菌模式中室内机200制热运行期间的控制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通过以图1实施例的空调系统010为例,介绍室内机除菌方法的具体控制方式。
如果在除菌前,空调系统010正在以制冷工况运行(即室外换热器120为冷凝器),需要除菌的目标室内机200(图中最左侧的室内机200)是所有室内机200中唯一一台正在运行的室内机200,那么换向阀160的C、D口连通,E、S口连通,目标室内机200作为蒸发器。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010在第一种除菌情况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如果要对目标室内机200进行除菌,那么通过控制换向阀160切换,C、S口连通,D、E口连通,将室外换热器120作为蒸发器,目标室内机200作为冷凝器,如图3所示。此时空调系统010整体工况切换为制热工况,冷媒依次流经压缩机110、高压气管分流器150、第二阀门151、室内换热器210、内机膨胀阀240、液管分流器130、外机膨胀阀123、室外换热器120,然后回到压缩机110。如此实现目标室内机200制热运行。在此期间,停机室内机200对应的内机膨胀阀240全关,第一阀门141开,第二阀门151关。外风机180和外机膨胀阀123按通常制热运行控制。目标室内机200对应的内机膨胀阀240为最小开度,有利于提升高压,提高冷凝温度。目标室内机200对应的第一阀门141关闭,第二阀门151打开。
如果所有室内机200中有多台正在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00,那么室外换热器120作为冷凝器,所有在运行的室内机200作为蒸发器。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010在第二种除菌情况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如果要对目标室内机200进行除菌,无需切换换向阀160,室外换热器120仍作为冷凝器,将目标室内机200对应的第一阀门141关闭,第二阀门151打开,对应的内机膨胀阀240为最小开度,目标室内机200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0也作为冷凝器,如图4所示。其他在运行室内机200对应的第一阀门141打开,第二阀门151关闭,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0作为蒸发器。
如果在除菌之前,空调系统010以制热工况运行(即室外换热器120为蒸发器),且目标室内机200是唯一正在运行的室内机200,则无需专门进行除菌,因为目标室内机200正在持续制热运行,具有除菌作用。
如果在除菌之前,空调系统010以制热工况运行(即室外换热器120为蒸发器),多台室内机200正在运行,并且目标室内机200以制冷方式运行。那么,制冷运行的各个室内机200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0作为蒸发器,制热运行的各个室内机200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0以及室外换热器120均作为冷凝器。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010在第三种除菌情况下的冷媒流向示意图。如图5所示,如果要对制冷运行中的目标室内机200进行除菌,那么无需切换换向阀160,室外换热器120仍作为蒸发器,将目标室内机200对应的第一阀门141关闭,第二阀门151打开,对应的内机膨胀阀240为最小开度,目标室内机200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0也切换至作为冷凝器。冷媒依次经过高压气管分流器150、第二阀门151、目标室内机200、内机膨胀阀240到达液管分流器130,然后分流至制冷运行的室内机200和室外换热器120,最终到达压缩机110吸气侧。
在第一除菌模式和第二除菌模式中,室内机200制热运行结束后内风机220运行的器件,该室内机200中的冷媒可以不循环。即目标室内机200对应的内机膨胀阀240全关,第一阀门141打开,第二阀门151关闭。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除菌方法除了应用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冷暖自由型空调系统010之外,也可以应用于普通的多联机空调系统,或者普通的分体式空调器(一室内机对应一室外机)。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室内机除菌装置300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除菌装置300,包括:
凝露判断模块310,用于判断室内机200是否有凝露;
除菌模块320,用于在判定室内机200有凝露的情况下,控制室内机200进入第一除菌模式,第一除菌模式包括控制室内机200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再控制内风机220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上述的各个模块可以是用于实现对应功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能够存储在存储器500中,被控制器400调用、执行,来实现相应的功能。应理解,上述功能模块可以用于实现更多功能,比如除菌模块320还可以实现控制室内机200进入第二除菌模式。室内机除菌装置300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模块,以实现更多功能;比如还可以包括干燥模块,用于实现本申请前述实施例记载的干燥模式。关于各个模块实现具体功能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本申请对于室内机除菌方法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空调系统010的方框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010还包括控制器400,控制器400用于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室外机100控制方法。空调系统010还包括存储器500和总线600,控制器400通过总线600与存储器500连接。
控制器40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控制器4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流程框图。
存储器500用于存储程序,例如图6所示的室内机除菌装置300。室内机除菌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500中或固化在空调系统010的操作系统中的软件功能模块,控制器40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上述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揭示的室外机100控制方法。存储器500的形式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在可选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00还可以与控制器400集成设置,例如存储器500可以与控制器400集成设置在一个芯片内。
虽然本申请披露如上,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内风机,所述室内机除菌方法包括:
判断室内机是否有凝露;
在判定所述室内机有凝露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所述第一除菌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再控制所述内风机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在控制所述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除菌模式还包括:
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值之前,所述内风机不运行;
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升至所述第一温度值以上时,控制所述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行;
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降至第二温度值以下时,控制所述内风机停止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值的取值范围为50~60℃,且所述第二温度值低于第一温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1~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菌模式结束后,所述室内机除菌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室内机进入干燥模式,所述干燥模式包括循环以下步骤预设次数:先控制所述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三预设时长,再控制所述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行第四预设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菌模式结束后,所述室内机除菌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室内机进入干燥模式,所述干燥模式包括循环以下步骤至少一次,直至所述室内机干燥:
先控制所述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三预设时长,再控制所述内风机以最低转速运行第四预设时长;判断所述室内机是否干燥,若是,则结束循环,否则,进入下一次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室内机是否干燥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机的进风湿度和出风湿度;
在所述进风湿度小于所述出风湿度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室内机未干燥;
在所述进风湿度不小于所述出风湿度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室内机干燥;
或者,判断所述室内机是否干燥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室内机近两次循环的出风湿度;
在所述出风湿度下降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室内机未干燥;
在所述出风湿度未下降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室内机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所述室内机无凝露的情况下,判断此前的第五预设时长内是否进入过所述第一除菌模式或第二除菌模式;
若是,则控制所述室内机进入所述第一除菌模式;
否则,控制所述室内机进入所述第二除菌模式,所述第二除菌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室内机制热运行第六预设时长,再控制所述内风机运行第七预设时长,其中,所述第六预设时长长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预设时长为60~18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判断室内机是否有凝露的步骤,包括:
在满足T1≤T2-A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室内机有凝露,否则,判定所述室内机无凝露;其中,T1为所述室内换热器的温度,T2为室内环境温度,参数A取10~20℃。
11.一种室内机除菌装置,所述室内机包括内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除菌装置包括:
凝露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室内机是否有凝露;
除菌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室内机有凝露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室内机进入第一除菌模式,所述第一除菌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室内机制热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再控制所述内风机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12.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除菌方法。
CN202310988233.6A 2023-08-07 2023-08-07 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Pending CN1170291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8233.6A CN117029110A (zh) 2023-08-07 2023-08-07 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8233.6A CN117029110A (zh) 2023-08-07 2023-08-07 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9110A true CN117029110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40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88233.6A Pending CN117029110A (zh) 2023-08-07 2023-08-07 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291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2111A (zh) * 2023-11-16 2023-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除菌控制方法和空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2111A (zh) * 2023-11-16 2023-1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除菌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17232111B (zh) * 2023-11-16 2024-04-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除菌控制方法和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258183B2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with heat pump cy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0643079B1 (ko)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절전형 공기조화기
CN117029110A (zh) 室内机除菌方法、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7461877B (zh) 一种多联机系统除霜控制方法
AU2010231401B2 (en)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US20200200413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JP2001343179A (ja) 乾燥兼用冷蔵倉庫
JP201712562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KR101452466B1 (ko)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냉온풍 건조시스템
EP1813888A2 (en) Heat pump type air conditioner
CA3053560A1 (en) Hvac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roving latent capacity
KR20070074301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0320867U (zh) 热泵烘干系统及热泵烘干机组
KR101226454B1 (ko) 냉온풍을 이용한 농수산물의 건조, 큐어링 및 저온저장용 다기능 냉동시스템
KR101310939B1 (ko) 저온건조 및 냉장 시스템
JP2008006068A (ja) 衣類乾燥機
JPH07225064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CN114061026B (zh) 新风机防结霜控制方法、新风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36585B (zh) 一种空调器及杀菌消毒方法
KR20100097827A (ko) 히트펌프식 냉난방장치
JPH06109344A (ja) 乾燥又は貯蔵用の4熱交換器ヒートポンプ
CN114061036A (zh) 新风机防冻结控制方法、新风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7032251A (ja) マルチタイプ空気調和装置
KR20220150737A (ko) 차량의 냉난방 시스템
CN112432449A (zh) 食品风干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