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2068A - 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2068A
CN117012068A CN202311030527.4A CN202311030527A CN117012068A CN 117012068 A CN117012068 A CN 117012068A CN 202311030527 A CN202311030527 A CN 202311030527A CN 117012068 A CN117012068 A CN 117012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operation input
signal
selection operation
tr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05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斌
张丽泽
阮义牛
陈阳
刘泉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life Science (suzhou)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nlife Science (suzho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life Science (suzhou) Inc filed Critical Sunlife Science (suzhou) Inc
Priority to CN2023110305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2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2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206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7/00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09B7/02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模式选择操作输入,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响应于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启动培训倒计时;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若培训倒计时结束,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信号的次数;根据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一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一标记用于指示第一量化值。本申请具有流程完整性高、反馈全面性好、模式多样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心肺复苏培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心肺复苏培训主要是针对培训学员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抢救的操作进行培训、训练,使培训学员熟练掌握各项抢救操作,从而达到能完成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的培训效果。
但是,目前针对心肺复苏培训的方法中,往往只是针对单项的抢救操作进行训练,例如单独训练胸外按压操作这一项,得出按压质量是否达标的反馈结论,无法针对心肺复苏整个抢救流程以及各项抢救操作之间的配合程度进行训练,从而给出一个完整的评价心肺复苏质量的训练结论。所以,目前培训方法中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不够完善,所得出的反馈结论不够全面,使培训学员无法获得全面的反馈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抢救操作流程的完整性,从而影响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模式选择操作输入,所述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响应于所述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启动培训倒计时;
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若所述培训倒计时结束,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所述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所述信号的次数;
根据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一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一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量化值。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间隔时长包括第一间隔时长、第二间隔时长、第三间隔时长、第四间隔时长、第五间隔时长和第六间隔时长,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培训倒计时开始到首次拍肩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二间隔时长为停止按压到首次粘贴电极片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三间隔时长为建议分析心律到停止按压的间隔时长,所述第四间隔时长为建议除颤到按下放电按钮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五间隔时长为建议心肺复苏到下一次开始按压的间隔时长,所述第六间隔时长为一个周期心肺复苏的时长。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包括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三信号、第四信号、第五信号、第六信号和第七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信号为响应于拍肩事件产生,所述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粘贴电极片事件产生,所述第三信号为响应于分析心律促使停止按压事件产生,所述第四信号为响应于按下放电按钮事件产生,所述第五信号为响应于心肺复苏促使开始按压事件产生,所述第六信号为响应于至少30次按压事件产生,所述第七信号为至少2次通气事件产生。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的步骤包括:
第一量化值确定条件包括第一因素条件和第二因素条件;所述第一因素条件包括在所述第一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一因素子条件;在所述第二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二因素子条件;在所述第三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三信号的第三因素子条件;在所述第四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四信号的第四因素子条件和在所述第五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五信号的第五因素子条件;所述第二因素条件包括在连续的两个所述第六间隔时长内至少2次顺次接收到所述第六信号和所述第七信号;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因素子条件,若满足则分别获得1个第一累加值;针对第二因素条件,若满足则获得1个第二累加值;
将获得的所有所述第一累加值进行累加后除以所述第一因素子条件的个数,得到第一值;将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累加值加权求和,得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若所述培训倒计时结束,根据所述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二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二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二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量化值,以及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三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各第三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反馈选择操作输入,所述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包括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
响应于所述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预设显示区域内显示所述心肺复苏数据的实时变化图。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实战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所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实战模式选择操作输入,获取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所述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包括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和困难选择操作输入;
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所述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所述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所述信号的次数;
根据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三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四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四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量化值。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所述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根据所述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四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五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五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四量化值,以及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六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各第六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结合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练习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所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练习模式选择操作输入,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和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所述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所述信号的次数;
根据所述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七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各第七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培训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模式选择操作输入,所述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倒计时启动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启动培训倒计时;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第一统计单元,用于若所述培训倒计时结束,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所述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所述信号的次数;
第一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一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一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量化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针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所产生的信号和获取到该信号的时刻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是否完整的确定,给出对应的量化值,并生成相应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反馈给培训学员,使培训学员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完整性和各操作之间的配合程度,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结论反馈来进行指导和分析,从而有利于帮助培训学员更好地改进操作流程,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一部分,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肺复苏培训方法的一种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肺复苏培训方法的另一种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肺复苏培训方法的又一种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肺复苏培训装置的一种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种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列举具体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其中,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局部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缩小,以更加清楚的显示局部特征的细节;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申请实施例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当描述“第一”时,并不表示必然存在“第二”;而当讨论“第二”时,也并不表明本申请必然存在“第一”。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能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术语“包括”,为确定所包括的特征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的存在或添加。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心肺复苏培训系统包括模拟人和终端设备,在模拟人的体内和/或体外设有用于模拟患者体征参数变化的体征参数模拟生成器,在模拟人的体内和/或体表相应位置设有用于监测对应位置体征参数的传感器,模拟人还可连接有AED除颤仪。培训学员在对模拟人施加心肺复苏施救操作以模拟心肺复苏过程时,对应于每个培训学员施加于模拟人的操作(如拍肩操作,培训学员拍打模拟人肩部,按压操作等)或模拟人在培训学员施加于其上的心肺复苏操作后所产生的反应或响应(如建议除颤等),均可视为一个事件,模拟人则响应于每个事件产生并输出一个信号,终端设备可以监测按压深度、频率、通气量等操作数据和这些信号,对培训学员的心肺复苏过程进行监测,以达到培训、训练的目的。模拟人还可以响应于培训学员的心肺复苏操作模拟产生各种模拟心律,更加真实地模拟出实战情况。实战模式中,模拟人根据培训学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的高低可以仿真计算获得不同的仿真复苏分值,仿真复苏分值将随着施救时间的逝去而降低,培训学员心肺复苏操作的质量,如按压深度、按压频率、通气量、电极片粘贴位置、除颤时机等操作的质量,将增加仿真复苏分值,当其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模拟产生窦性心律等,表明心肺复苏成功。根据增加仿真复苏分值的难易程度将实战模式分为简单、普通和困难模式,模式越简单,仿真复苏分值增加越快、降低越慢,越容易得到符合要求的仿真复苏分值以达到心肺复苏成功的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可应用于终端设备来达到心肺复苏培训、训练的目的,如图1所示,该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01、获取模式选择操作输入,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S002、响应于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启动培训倒计时;
S003、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S004、若培训倒计时结束,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信号的次数;
S005、根据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一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一标记用于指示第一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式选择操作输入例如可以是检测到预设模式的图标被点击,或者可以是检测到网页、邮件、即时通讯消息等中的链接被点击。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实战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和练习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对应于每种模式可以设置各自相对应的图标或链接。
培训倒计时的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如可以根据心肺复苏经验时长确定,优选为30分钟-1小时。启动培训倒计时表明倒计时开始,直至时长归零,倒计时结束。
事件包括拍肩事件、粘贴电极片事件、分析心律促使停止按压事件、按下放电按钮事件、心肺复苏促使开始按压事件、心肺复苏按压事件、心肺复苏通气事件。
预设间隔时长包括第一间隔时长、第二间隔时长、第三间隔时长、第四间隔时长、第五间隔时长和第六间隔时长,第一间隔时长为培训倒计时开始到首次拍肩的间隔时长,第二间隔时长为停止按压到首次粘贴电极片的间隔时长,第三间隔时长为建议分析心律到停止按压的间隔时长,第四间隔时长为建议除颤到按下放电按钮的间隔时长,第五间隔时长为建议心肺复苏到下一次开始按压的间隔时长,第六间隔时长为一个周期心肺复苏的时长。
信号包括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三信号、第四信号、第五信号、第六信号和第七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一信号为响应于拍肩事件产生,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粘贴电极片事件产生,第三信号为响应于分析心律促使停止按压事件产生,第四信号为响应于按下放电按钮事件产生,第五信号为响应于心肺复苏促使开始按压事件产生,第六信号为响应于至少30次按压事件产生,第七信号为至少2次通气事件产生。
在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一般连续进行5个周期或每2分钟更换心肺复苏者,每个周期按照30:2的按压通气规则,所以在培训倒计时过程中,每个事件可能会发生若干次,从而相应地,每个信号可能会获取到若干次。故而针对每个信号,设置在预设间隔时长内需要获取到的最小次数,作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量化条件,得到流程完整性量化值。根据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具体为:第一量化值确定条件包括第一因素条件和第二因素条件,
第一因素条件包括在第一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第一信号的第一因素子条件;在第二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第二信号的第二因素子条件;在第三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第三信号的第三因素子条件;在第四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第四信号的第四因素子条件和在第五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第五信号的第五因素子条件;
第二因素条件包括在连续的两个第六间隔时长内至少2次顺次接收到第六信号和第七信号;
针对每个第一因素子条件,若满足则分别获得1个第一累加值;针对第二因素条件,若满足则获得1个第二累加值;
将获得的所有第一累加值进行累加后除以第一因素子条件的个数,得到第一值;将第一值和第二累加值加权求和,得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第一值和第二累加值的权重系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在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在第一间隔时长内获取到第一信号0次(拍肩0次),获得0个第一累加值;在第二间隔时长内获取到第二信号2次(第二间隔时长内响应2次,粘贴电极片2次),获得1个第一累加值;在第三间隔时长内获取到第三信号3次(建议分析心律到停止按压间隔时间内响应3次),获得1个第一累加值;在第四间隔时长内获取到第四信号3次(建议除颤到按下放电按钮间隔时间内响应3次),获得1个第一累加值;在第五间隔时长内获取到第五信号3次(建议心肺复苏到下一次按压间隔时间内响应3次),获得1个第一累加值;在连续的两个第六间隔时长内2次顺次接收到第六信号和第七信号(连续2次进行30次按压+2次通气),获得1个第二累加值;从而得到第一值为(0+1+1+1+1)/5。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针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所产生的信号和获取到该信号的时刻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是否完整的确定,给出对应的量化值,并生成相应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反馈给培训学员,使培训学员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完整性和各操作之间的配合程度,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结论反馈来进行指导和分析,从而有利于帮助培训学员更好地改进操作流程,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06、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S007、若培训倒计时结束,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二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二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二标记用于指示第二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肺复苏数据包括按压数据、通气数据和除颤数据;按压数据包括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腔回弹和按压位置;通气数据包括通气量和按压到通气的时长;除颤数据包括电极片位置、按压到首次粘贴电极片的时长、建议分析心律到停止按压的时长、建议除颤到按下放电按钮的时长和建议心肺复苏到下一次按压的时长;
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二量化值具体为:第二量化值确定因素包括第三因素值、第四因素值、第五因素值、第六因素值、第七因素值、第八因素值、第九因素值、第十因素值、第十一因素值和满足第一因素子条件获得的第一累加值;
第三因素值为正确按压次数与按压总次数的比值,正确按压根据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和胸腔回弹的数据确定,例如若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腔回弹分别满足各自对应的预设条件,则认为是正确按压;
第四因素值为按压位置正确的按压次数与按压总次数的比值;
第五因素值为根据通气量的多少确定的得分率的平均值,例如,两次通气中第一次通气的通气量太少,第二次通气的通气量适当,若通气量适当为满分2分,其他通气量情况(通气量太少、通气量过量)均为1分,则第五因素值为(1/2+2/2)/2;
第六因素值为根据按压到通气的时长确定的得分率的平均值,例如,第一次按压到通气的(间隔)时长为2秒,第二次间隔时长为1秒,第三次间隔时长为5秒,若按压到通气的(间隔)时长是在[0-1秒)范围内视为满分3分,得分随间隔时长依次递减,在[1秒-2秒)范围内视为2分,在[2-3秒)范围内视为1分,3秒以上不得分,则第六因素值为(1/3+2/3+0)/3;
第七因素值为根据电极片位置确定的得分率的平均值,例如,第一次电极片位置偏移,第二次电极片位置正确,若电极片位置正确为满分2分,其它位置情况(电极片脱落、位置偏移)均为1分,则第七因素值为(1/2+2/2)/2;
第八因素值为根据按压到首次粘贴电极片的时长确定的得分率的平均值,例如,按压到首次粘贴电极片的(间隔)时长为8秒,若按压到首次粘贴电极片的(间隔)时长是在[0-1秒)范围内视为满分15分,在[1秒-2秒)范围内视为14分,在[2-3秒)范围内视为13分,得分随间隔时长依次递减,15秒以上不得分,则第八因素值为7/15;
第九因素值为根据建议分析心律到停止按压的时长确定的得分率,例如,第一次建议分析心律到停止按压的(间隔)时长为2秒(2秒停止按压),第二次3秒停止按压,第三次7秒停止按压,若建议分析心律到停止按压的(间隔)时长在5秒内(5秒内停止按压)视为满分1分,则第九因素值为1/3+1/3;
第十因素值为根据建议除颤到按下放电按钮的时长确定的得分率,例如,第一次建议除颤到按下放电按钮的时长为3秒(3秒按下放电按钮),第二次5秒按下放电按钮,第三次13秒按下放电按钮,若建议除颤到按下放电按钮的时长在10秒内视为满分1分,则第十因素值为1/3+1/3;
第十一因素值为根据建议心肺复苏到下一次按压的时长确定的得分率,例如,第一次建议心肺复苏到下一次按压的(间隔)时长为3秒(间隔3秒继续按压),第二次间隔5秒继续按压,第三次间隔13秒继续按压,若建议心肺复苏到下一次按压的(间隔)时长在10秒内视为满分1分,则第十一因素值为1/3+1/3;
将第三因素值、第四因素值、第五因素值、第六因素值、第七因素值、第八因素值、第九因素值、第十因素值、第十一因素值和满足第一因素子条件获得的第一累加值加权求和,得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二量化值。各权重系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量化量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确定,并生成相应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反馈给培训学员,帮助回顾复盘和分析,使培训学员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反馈的全面性,有利于帮助提升学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08、若培训倒计时结束,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三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各第三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包括按压能力量化值、通气能力量化值、AED能力量化值和识别能力量化值。
按压能力量化值的确定步骤包括:将第三因素值和第四因素值加权求和,得到按压能力量化值。各权重系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通气能力量化值的确定步骤包括:将第五因素值和第六因素值加权求和,得到通气能力量化值。各权重系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AED能力量化值的确定步骤包括:将第九因素值、第十因素值和第十一因素值的平均值、第七因素值和第八因素值加权求和,得到AED能力量化值。各权重系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识别能力量化值的确定步骤包括:将第八因素值、第九因素值、第十因素值、第十一因素值和满足第一因素子条件获得的第一累加值进行平均,得到识别能力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各单项熟练度确定量化值,并生成相应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反馈给培训学员,帮助学员对各单项技能回顾复盘和分析,使培训学员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各单项操作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反馈的全面性,有利于帮助提升学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09、获取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包括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
S010、响应于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预设显示区域内显示心肺复苏数据的实时变化图,如按压频率、按压深度、通气状态(等待通气状态、正在通气状态等)和通气量的实时变化图,实时变化图的形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优选为表盘、浮标、波形图,从而可将心肺复苏操作情况实时反馈给培训学员,提高互动性,提高培训效果。反馈选择操作输入还包括无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响应于无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显示区域内显示提示页面,没有实时反馈信息。反馈选择操作输入例如可以是检测到预设反馈方式(有反馈、无反馈)的图标被点击,或者可以是检测到网页、邮件、即时通讯消息等中的链接被点击。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11、响应于实战模式选择操作输入,获取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包括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和困难选择操作输入;
S012、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S013、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信号的次数;
S014、根据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三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四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四标记用于指示第三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例如可以是检测到预设难度等级(简单、普通、困难)的图标被点击,或者可以是检测到网页、邮件、即时通讯消息等中的链接被点击。
对于简单模式,模拟人在培训学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较低时,具有第一质量,就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仿真复苏分值,从而模拟产生窦性心律,获得心肺复苏成功的结果。对于普通模式,模拟人在培训学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中等时,具有第二质量,得到符合要求的仿真复苏分值,从而模拟产生窦性心律,获得心肺复苏成功的结果。对于困难模式,模拟人在培训学员心肺复苏操作质量较高时,具有第三质量,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仿真复苏分值,从而模拟产生窦性心律,获得心肺复苏成功的结果。质量等级为第一质量<第二质量<第三质量。从而根据所选择的不同难度等级模式,模拟人根据培训学员的心肺复苏过程会适应性地产生不同的响应,从而终端设备会获取到这些不同的响应(例如不同模式间获取到的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所获得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
S014中第三量化值的确定步骤和S005中第一量化值的确定步骤相类似,针对每个第一因素条件,若满足则分别获得1个第一累加值;针对第二因素条件,若满足则获得1个第二累加值;
将获得的所有第一累加值进行累加后除以第一因素条件个数,得到第一值;将第一值和第二累加值加权求和,得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三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实战模式和难度等级选择,增加了心肺复苏培训模式的多样性,培训学员可根据自身技能的熟练情况,来选择在培训中的难易程度,提高了实战培训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在进入实战模式和选择难度等级后,也包括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量化确定步骤(对应S006-S007)和各单项熟练度量化确定步骤(对应S008),与考核模式中相类似,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量化确定步骤包括获取心肺复苏数据;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四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五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五标记用于指示第四量化值。各单项熟练度量化确定步骤包括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六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各第六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从而进一步了培训的全面性,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肺复苏培训方法也包括反馈显示选择步骤(对应S009-S010),与考核模式中相同,获取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包括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响应于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预设显示区域内显示心肺复苏数据的实时变化图。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15、响应于练习模式选择操作输入,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和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S016、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信号的次数;
S017、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七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各第七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各单项熟练度量化确定步骤(对应S008),与考核模式中相类似,从而进一步了培训的全面性,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从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分别针对考核模式、实战模式和练习模式的多种模式的训练步骤,能够通过练习模式逐一进行单项技能的练习,然后通过考核模式进行考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给出评估报告,最后通过实战模式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通过这样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得学员或者练习者掌握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肺复苏培训方法也包括反馈显示选择步骤(对应S009-S010),与考核模式中相同,获取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包括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响应于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预设显示区域内显示心肺复苏数据的实时变化图。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在获取模式选择操作输入之前还包括蓝牙连接判断步骤,可根据蓝牙是否连接成功的状态建立蓝牙连接。作为一种具体示例,判断蓝牙是否连接,通过SignalR定义的方法getConnectionStatus,主动请求蓝牙的状态,并获取到一个返回值,若返回值为“1”,则代表蓝牙已经连接成功,可进入模式选择进行培训;若返回值为“0”,则代表蓝牙尚未连接成功,发起建立蓝牙连接请求。具体操作步骤如点击蓝牙配对按钮,弹出连接蓝牙对话框,对话框中包括:搜索蓝牙列表、发起连接、断开连接、重连等。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在蓝牙连接判断步骤之前还包括登录步骤,可以选择身份登录,身份包括学员和游客。作为一种具体示例,学员登录:在预设对话框输入注册过的用户名或手机号和密码,点击“学员登录”按钮,此时会将输入的信息传递到后端,与数据库中现有的用户名和密码去匹配。若匹配失败,则页面弹出“用户名或密码错误!”对话框。若匹配成功,则完成登录。游客登录:如果只是想体验,可以使用游客账户登录,点击“游客登录”按钮,完成登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心肺复苏培训装置,与心肺复苏培训方法相对应,如图4所示,该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模式选择操作输入,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倒计时启动单元102,用于响应于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启动培训倒计时;
第二获取单元103,用于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第一统计单元104,用于若培训倒计时结束,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信号的次数;
第一报告生成单元105,用于根据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一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一标记用于指示第一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针对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所产生的信号和获取到该信号的时刻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是否完整的确定,给出对应的量化值,并生成相应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反馈给培训学员,使培训学员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完整性和各操作之间的配合程度,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结论反馈来进行指导和分析,从而有利于帮助培训学员更好地改进操作流程,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第二报告生成单元,用于若培训倒计时结束,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二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二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二标记用于指示第二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量化量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确定,并生成相应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反馈给培训学员,帮助回顾复盘和分析,使培训学员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反馈的全面性,有利于帮助提升学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三报告生成单元,用于若培训倒计时结束,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三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各第三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各单项熟练度确定量化值,并生成相应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反馈给培训学员,帮助学员对各单项技能回顾复盘和分析,使培训学员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各单项操作的熟练程度,进一步提高了反馈的全面性,有利于帮助提升学员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培训质量。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包括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预设显示区域内显示心肺复苏数据的实时变化图。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五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实战模式选择操作输入,获取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包括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和困难选择操作输入;
第六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第二统计单元,用于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信号的次数;
第四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三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四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四标记用于指示第三量化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实战模式和难度等级选择,增加了心肺复苏培训模式的多样性,培训学员可根据自身技能的熟练情况,来选择在培训中的难易程度,提高了实战培训的效果。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第五报告生成单元,用于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四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五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第五标记用于指示第四量化值。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六报告生成单元,用于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六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各第六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八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包括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预设显示区域内显示心肺复苏数据的实时变化图。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九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练习模式选择操作输入,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和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第三统计单元,用于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信号的次数;
第七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信号对应的次数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七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各第七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进一步地,心肺复苏培训装置100还包括:
第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包括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
第三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预设显示区域内显示心肺复苏数据的实时变化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200包括处理器201和存储器202;存储器202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201运行时执行上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
处理器2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终端设备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201可以运行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中的步骤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20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图中未示出)互连。
此外,输入装置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等等。输出装置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5中仅示出了该终端设备200中与本申请实施例有关的组件中的一部分,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装置/输出接口等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终端设备20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面。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实施例、心肺复苏培训装置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和终端设备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各技术特征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均为示例性的,不用于包含权利要求所包含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形和改变。同样的,也可以对以上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进行任意组合,以形成可能没有被明确描述的本申请的另外的实施例。因此,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不对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模式选择操作输入,所述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响应于所述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启动培训倒计时;
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若所述培训倒计时结束,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所述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所述信号的次数;
根据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一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一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量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间隔时长包括第一间隔时长、第二间隔时长、第三间隔时长、第四间隔时长、第五间隔时长和第六间隔时长,所述第一间隔时长为培训倒计时开始到首次拍肩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二间隔时长为停止按压到首次粘贴电极片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三间隔时长为建议分析心律到停止按压的间隔时长,所述第四间隔时长为建议除颤到按下放电按钮的间隔时长,所述第五间隔时长为建议心肺复苏到下一次开始按压的间隔时长,所述第六间隔时长为一个周期心肺复苏的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第三信号、第四信号、第五信号、第六信号和第七信号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信号为响应于拍肩事件产生,所述第二信号为响应于粘贴电极片事件产生,所述第三信号为响应于分析心律促使停止按压事件产生,所述第四信号为响应于按下放电按钮事件产生,所述第五信号为响应于心肺复苏促使开始按压事件产生,所述第六信号为响应于至少30次按压事件产生,所述第七信号为至少2次通气事件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的步骤包括:
第一量化值确定条件包括第一因素条件和第二因素条件;所述第一因素条件包括在所述第一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一信号的第一因素子条件;在所述第二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二信号的第二因素子条件;在所述第三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三信号的第三因素子条件;在所述第四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四信号的第四因素子条件和在所述第五间隔时长内至少1次获取到所述第五信号的第五因素子条件;所述第二因素条件包括在连续的两个所述第六间隔时长内至少2次顺次接收到所述第六信号和所述第七信号;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因素子条件,若满足则分别获得1个第一累加值;针对所述第二因素条件,若满足则获得1个第二累加值;
将获得的所有所述第一累加值进行累加后除以所述第一因素子条件的个数,得到第一值;将所述第一值和所述第二累加值加权求和,得到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若所述培训倒计时结束,根据所述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二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二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二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二量化值,以及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三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各第三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反馈选择操作输入,所述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包括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
响应于所述有反馈选择操作输入,在预设显示区域内显示所述心肺复苏数据的实时变化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实战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所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实战模式选择操作输入,获取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所述难度等级选择操作输入包括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和困难选择操作输入;
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所述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所述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所述信号的次数;
根据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三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四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四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三量化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若获取到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产生的与所述简单选择操作输入、普通选择操作输入或困难选择操作输入相对应的模拟心律为窦性心律,根据所述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熟练度的第四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五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五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四量化值,以及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六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各第六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练习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所述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练习模式选择操作输入,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和获取心肺复苏数据;
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所述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所述信号的次数;
根据所述心肺复苏数据和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并生成包含各第七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各第七标记用于一一对应指示各单项熟练度的量化值。
10.一种心肺复苏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模式选择操作输入,所述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包括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
倒计时启动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考核模式选择操作输入,启动培训倒计时;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响应于心肺复苏过程中各事件产生的信号;
第一统计单元,用于若所述培训倒计时结束,基于各事件之间的预设间隔时长,针对每个所述信号,统计在相应预设间隔时长内获取到所述信号的次数;
第一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信号对应的所述次数确定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完整性的第一量化值,并生成包含第一标记的心肺复苏质量报告,所述第一标记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量化值。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心肺复苏培训方法。
CN202311030527.4A 2023-08-16 2023-08-16 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12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0527.4A CN117012068A (zh) 2023-08-16 2023-08-16 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30527.4A CN117012068A (zh) 2023-08-16 2023-08-16 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2068A true CN117012068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65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30527.4A Pending CN117012068A (zh) 2023-08-16 2023-08-16 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206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30040526A (ko) 비대면 피트니스 트레이닝 운영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7111961A (zh) 用于在线和远程言语障碍治疗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13992B (zh) Cpr竞赛系统
US201302030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Training Environment
CN105976282A (zh) 一种试题难度量化方法及系统
Petrović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ducational game based on IoT
CA2965809A1 (en) Identifying an individual's abilities, skills and interests through gaming data analytics
CN110531849A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的增强现实的智能教学系统
CN109794060A (zh) 一种游戏数据处理的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KR101740110B1 (ko) 이기종 모바일 디바이스를 지원하는 일대다 심폐소생 훈련 장치 및 방법
CN113377200A (zh) 基于vr技术的交互式培训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5630856A (zh) 一种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分析系统
Tom et al. Haptic Tutor-A haptics-based music education tool for beginners
CN117012068A (zh) 心肺复苏培训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09629A (zh) 心肺复苏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8227251A1 (en) Multiuser knowledge evaluation system or device
US20150364051A1 (en) Generating a comprehension indicator that indicates how well an individual understood the subject matter covered by a test
CN105632309A (zh) 一种仿真教学平台
CN112245936A (zh) 账号匹配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20230245593A1 (en) Client-customized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ystem
KR101554429B1 (ko) 자동제세동기를 이용한 심폐소생술 교육시스템
CN110867117B (zh) Aed操作培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Halfar et al. Dynamical properties of the improved FK3V heart cell model
TWI687252B (zh) 網路教學訓練系統及其教學訓練方法
KR102421108B1 (ko) 원격 심폐소생술 훈련을 제공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