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06743A -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006743A CN117006743A CN202210478902.0A CN202210478902A CN117006743A CN 117006743 A CN117006743 A CN 117006743A CN 202210478902 A CN202210478902 A CN 202210478902A CN 117006743 A CN117006743 A CN 1170067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heat exchange
- electromagnetic valve
- flow path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42 deterio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2 gaseous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08 vapor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7—Capillary tub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2—Compress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50—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换热器包括集液管、集气管、分液冷凝模块、可变流路模块及第四控制阀,气液分离器的气体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再冷模块的一端;一液体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集液管,所述再冷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路;所述可变流路模块包括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设于第四管路,第二电磁阀设于第五管路;第三电磁阀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远离集气管的一端,第二端连接第二电磁阀远离另一液体端的一端;第四控制阀设于第二管路。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之间切换不同数量的换热流路并提升冷凝模式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应用该换热器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热泵空调换热器而言,在制冷、制热、不同的运行频率各种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流路都是相同的,而大量研究表明制冷、制热以及不同的频率下室内外换热器的最佳流路是不相同的。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其压力损失较小,这时我们需要采用较少的分路数来提高冷媒流速增大换热系数;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机组在中高频运行时与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相比,压力损失产生的对数平均温差减小对换热量的影响占主导因素,这时我们需要采用较多的分路数来提高换热量。如此一来对于同一个换热器就无法做到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的不同来改变换热器流路。
现有的技术中空调换热器也有蒸发/冷凝模式时改变流路的,但现有的换热器特异性较强,模块化程度低,难以适应换热面积大的大能力空调;流路变化时仅限于增加或减少若干条流路,变化方式少;冷凝过程中仍存在液相制冷剂恶化冷凝传热系数,限制换热器及热泵(热风机、热泵热水器)的换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器,旨在改善需要加入更多的阀才能变化多种流路的问题,并可以提升冷凝过程的换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换热器包括:
集液管;
集气管;
分液冷凝模块,所述分液冷凝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再冷模块,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两个液体端和一气体端,所述气体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再冷模块的一端;一所述液体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集液管,所述再冷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
可变流路模块,所述可变流路模块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管组、若干并联设置的若干第二换热管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一端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所述集气管,另一端通过第四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一端通过第五管路连通所述集气管,另一端通过第六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
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五管路;所述第三电磁阀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阀远离所述集气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远离另一所述液体端的一端;及
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并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再冷模块的另一端之间。
可选地,所述分液冷凝模块还包括过冷流路,所述过冷流路设于所述第二管路,所述再冷模块的另一端和第四控制阀远离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合并后连接于所述过冷流路。
可选地,所述再冷模块的单流流程长度为所述可变流路模块的单流路流程长度的0.2倍~0.55倍。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三电磁阀设有一个,每一所述第一换热管组靠近所述集液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靠近所述集气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四控制阀为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一所述液体端至所述集液管的方向;
或,所述第四控制阀为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可变流路模块还包括常用换热管组,所述常用换热管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集气管,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所述换热器应用于制冷系统中,该流路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蒸发模式时,控制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冷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
根据获取的所述负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相同,且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相反。
可选地,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负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相同,且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相反的步骤具体为:
当所述负荷模式为第一负荷模式时,所述可变流路模块采用全流路模式,即,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
当所述负荷模式为第二负荷模式时,所述可变流路模块采用半流路模式,即,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其中,所述第一负荷大于所述第二负荷。
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所述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的具体步骤包括:
当所述换热器为冷凝模式时;
获取室外温度T3和压缩机频率F1;
当所述室外温度T3大于第一预设值a时;或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a大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1≥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1≥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一负荷模式;
当所述室外温度T3小于第一预设值a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1<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1<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二负荷模式;
其中,a大于b,k的范围为1/3~5/8,m的范围为5/8~7/8,Fmax为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Fmin为压缩机的最小运行频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值a的范围为26℃~35℃,所述第二预设值b的范围为10℃~25℃。
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所述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的具体步骤包括:
当所述换热器为蒸发模式时;
获取室外温度T4和压缩机的频率F2;
当所述室外温度T4小于第三预设值c时;或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四预设值d大于第三预设值c,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2≥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2≥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一负荷模式;
当所述室外温度T4大于第三预设值c小于等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2<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T4大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2<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二负荷模式;
其中,d大于c,k的范围为1/3~5/8,m的范围为5/8~7/8,Fmax为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Fmin为压缩机的最小运行频率。
可选地,所述第三预设值c的范围为0℃~6℃,所述第四预设值d的范围为6℃~20℃。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换热器的流路控制程序,所述换热器的流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机内。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液态的相变工质从集液管进入;通过关闭第四控制阀,则从集液管流出的相变工质流向再冷模块,并通过第一管路流向气液分离器的气体端,再从气液分离器中流向第四管路和第六管路,通过导通第一电磁阀,则相变工质可经过第一换热管组换热后形成气态的相变工质接着流向第三管路,经过第二换热管组换热后形成气态的相变工质接着流向第五管路,并导通第二电磁阀,最终从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均流出,并共同汇合至集气管内;此状态下相变工质的流路的数量为第一换热管组与第二换热管组的总和,即流路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在蒸发模式下的换热量,实现了较佳的换热效果。且在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气态的相变工质从集气管进入,通过导通第三电磁阀而截止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则只能通过第三管路流入第一换热管组冷凝换热,并经第三电磁阀再进入第二换热管组内继续冷凝,最终从第六管路中流出,此冷凝状态下相变工质的流路为第一换热管组与第二换热管组串联,减少了流路数量,提高了相变工质的流速,进而增大了换热系数,同样实现了较佳的换热效果。同时,从第六管路流出的气液混合工质从液体端进入气液分离器中,经过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气体再次经过再冷模块进行冷凝换热,而液体则通过导通第四控制阀进入第二管路中,并与换热后的工质最终都流入集液管中。如此,可以在液相制冷剂恶化冷凝传热系数的位置及时分离处液相,使得气相工质继续冷凝,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换热器的一实施例中作为蒸发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换热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换热器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并处于第一负荷模式(大负荷模式)时的流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换热器作为蒸发器并处于第二负荷模式(小负荷模式)时的流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并处于第一负荷模式(大负荷模式)时的流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并处于第二负荷模式(小负荷模式)时的流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集液管 | 640 | 第四管路 |
200 | 集气管 | 650 | 第五管路 |
300 | 第一换热管组 | 660 | 第六管路 |
400 | 第二换热管组 | 700 | 气液分离器 |
510 | 第一电磁阀 | 701 | 气体端 |
520 | 第二电磁阀 | 702,703 | 液体端 |
530 | 第三电磁阀 | 800 | 再冷模块 |
540 | 第四控制阀 | 801 | 分支流路 |
610 | 第一管路 | 802 | 过冷流路 |
620 | 第二管路 | 900 | 常用换热管组 |
630 | 第三管路 | 2000 | 压缩机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换热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器包括集液管100、集气管200、分液冷凝模块、可变流路模块及第四控制阀540,所述分液冷凝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700和再冷模块800,所述气液分离器700包括两个液体端和一气体端701,所述气体端701通过第一管路610连接所述再冷模块800的一端;一所述液体端通过第二管路620连接所述集液管100,所述再冷模块80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620;
所述可变流路模块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管组300、若干并联设置的若干第二换热管组400、第一电磁阀510、第二电磁阀520以及第三电磁阀530;
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0的一端通过第三管路630连通所述集气管200,另一端通过第四管路640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0的一端通过第五管路650连通所述集气管200,另一端通过第六管路660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
所述第一电磁阀510设于所述第四管路640,所述第二电磁阀520设于所述第五管路650;所述第三电磁阀530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510阀远离所述集气管200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520远离另一所述液体端的一端;所述第四控制阀540设于所述第二管路620,并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700与所述再冷模块800的另一端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换热器的相变工质的流向既可从集液管100向集气管200的方向流动,也可从集气管200至集液管100的方向流动,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换热器可适应于能够具有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的空调器,例如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其在空调器中的室外机内用作蒸发器;或者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其在空调器的室外机内用作冷凝器。当然,换热器也可以应用在热泵系统或其他进行制冷或制热的系统中。
对于圆管内制冷剂冷凝过程,制冷剂的流型随其干度的减小依次为单气相流、雾状流、环状流、弹状流、泡状流和单液相流;随着冷凝过程的进行,随制冷剂干度减小,换热器管内的液相制冷剂积存,阻碍气相制冷剂的冷凝,从而恶化冷凝传热系数,并增加了管内制冷剂流动阻力损失。换热器下部增加分液冷凝模块,液态制冷剂先在上部可变流路模块中冷凝,然后在换热效率恶化位置,取出气态冷媒,并将其继续冷凝成液态,再与原先液态冷媒汇合过冷,从而提高制冷换热器换热效率。也即,制热时可以抽取气态冷媒,提高蒸发换热系数,从而提高整机换热效率。
同时,换热器在处于不同运行状态时,能够实现不同数量的流路的切换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当换热器在大负荷运行模式下时,与流速对换热系数的影响相比,压力损失产生的对数平均温差减小对换热量的影响占主导因素,此时我们希望采用较多的流路提高换热量。其中,换热器在大负荷运行模式时,第一电磁阀510和第二电磁阀520导通,第三电磁阀530截止;换热器在小负荷运行模式时,第一电磁阀510和第二电磁阀520截止,第三电磁阀530导通。
具体地,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通过将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均导通,第三电磁阀530与第四控制阀540均截止,且第一换热管组30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管路630和第四管路640连通集气管200和气液分离器700,第二换热管组40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五管路650和第六管路660连通集气管200和气液分离器700,则从集液管100进入的相变工质会首先经过再冷模块800,经过初步的蒸发换热后进入气液分离器700中,然后再分为两路进行流动,能够进一步减少管内压力,其中一路会依次流过第四管路640(包括流过第一控制阀)、第一换热管组300;另外一路会流过第六管路660及第二换热管组400。接着,通过在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内同时换热后形成气态,并分别经第三管路630和第五管路650共同汇入至集气管200。因此,分液冷凝模块可以承担一部分的流路压力,同时定义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数量分别为A和B时,则相变工质在可变流路模块内可同时流过(A+B)条流路,有效提升换热效果。
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相变工质的流速对换热量的影响占主导因素,此时我们希望采用较少的流路来增大换热系数。具体地,通过将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截止,并将第三电磁阀530和第四控制阀540导通,则从集气管200内进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的相变工质会通过第三管路630流进第一换热管组300内进行换热,以使相变工质冷凝成液态。接着,由于与第一换热管组300连通的第四管路640上的第一控制阀处于截止状态,因此,相变工质不会从第四管路640流向气液分离器700内;而是通过第三电磁阀530进入第二换热管组400再次进行换热成更多的液态相变工质,然后从第二换热管组400流向第六管路660,并由第六管路660流向气液分离器700。经过气液分离器700的分离,部分已经冷凝的液体工质从液体端进入第二管路620内,而气态工质则从气体端701进入再冷模块800进行冷凝换热,最后与第二管路620汇合进入集液管100内。因此,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定义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数量分别为A和B时,相变工质的可首先同时流过A条主换热流路,然后同时流过B条过冷流路802,即降为更少的流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数量可相同,当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数量相同时,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换热器在用作蒸发器时的换热流路数量为换热器在用作冷凝器时的换热流路数量的2倍。且,在液态制冷剂恶化换热系数的位置及时分离出液态工质,能够提高气相工质的换热系数,进一步强化制冷,提高换热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仅通过在换热器中添加三个电磁阀,即可实现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具有不同数量流路的供相变工质流通,并且通过对这三个阀的导通与截止的控制,可实现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的运行状态下具有较多流路,从而提高换热量,改善了蒸发状态时的换热效果;而在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的运行状态下具有较少流路,从而提高相变工质的流速,改善了冷凝状态时的换热效果,并通过再冷模块800和气液分离器700的设置,进一步改善液态工质恶化气态工质的冷凝换热系数问题,提高换热效率。如此,则使得该换热器能够适应不同的运行状态,且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均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且电磁阀的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且所组成的自控系统简单,成本低,方便组装和维护。
另外,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换热器中的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均可模块化,且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均包含了若干个,此处的若干为至少两个,能适应换热面积大的大能力空调,也可适应换热面积小的小能力空调,或者侧重于除湿等空调等。即当需要在换热面积大的大负荷模式下,可仅通过并联增加其中的第一换热管组300和/或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数量,而不用另外增加其他控制阀组即可实现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具有不同的换热流路的效果,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换热器可模块化,通用性较强,控制简单,成本低,可适应于各种不同的运行状态,并且可灵活增加第一换热管组300和/或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数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液态的相变工质从集液管100进入;通过关闭第四控制阀540,则从集液管100流出的相变工质流向再冷模块800,并通过第一管路610流向气液分离器700的气体端701,再从气液分离器700中流向第四管路640和第六管路660,通过导通第一电磁阀510,则相变工质可经过第一换热管组300换热后形成气态的相变工质接着流向第三管路630,经过第二换热管组400换热后形成气态的相变工质接着流向第五管路650,并导通第二电磁阀520,最终从第三管路630和第四管路640均流出,并共同汇合至集气管200内;此状态下相变工质的流路的数量为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总和,即流路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在蒸发模式下的换热量,实现了较佳的换热效果。且在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气态的相变工质从集气管200进入,通过导通第三电磁阀530而截止第一电磁阀510和第二电磁阀520,则只能通过第三管路630流入第一换热管组300冷凝换热,并经第三电磁阀530再进入第二换热管组400内继续冷凝,最终从第六管路660中流出,此冷凝状态下相变工质的流路为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串联,减少了流路数量,提高了相变工质的流速,进而增大了换热系数,同样实现了较佳的换热效果。同时,从第六管路660流出的气液混合工质从液体端进入气液分离器700中,经过气液分离器700的分离,气体再次经过再冷模块800进行冷凝换热,而液体则通过导通第四控制阀540进入第二管路620中,并与换热后的工质最终都流入集液管100中。如此,可以在液相制冷剂恶化冷凝传热系数的位置及时分离处液相,使得气相工质继续冷凝,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分液冷凝模块还包括过冷流路802,所述过冷流路802设于所述第二管路620,所述再冷模块800的另一端和第四控制阀540远离所述气液分离器700的另一端合并后连接于所述过冷流路802。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换热效能,相变工质在经过再冷模块800后,继续经过过冷流路802进行换热,即进行过冷处理,再集中进入集液管100内,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能效,提高换热效果,并使得相变工质得到充分的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同时,第二管路620的液态工质也可以一同经过冷流路802进行再次换热后进入集液管100内,充分实现工质的换热,有效提高换热效率。
可选地,所述再冷模块800的单流流程长度为所述可变流路模块的单流路流程长度的0.2倍~0.55倍。
本实施例中,再冷模块800的单流流路的长度不宜过大,不能超过作为主要换热功能的可变流路模块的单流路长度,其单流流路的长度也不宜过小,否则不能起到降低流速和改善换热系数的作用。再冷模块800的单流路流程长度为可变流路模块的单流路流程长度的0.15倍~0.55倍,例如,0.15倍、0.2倍、0.3倍、0.4倍或0.5倍等,能够与可变流路模块配合,实现更好的换热效果。此处,可选的再冷模块800的单流路流程长度为可变流路模块的单流路流程长度的0.5倍,能够具有更好的改善冷凝换热系数的作用,并不影响可变流路模块的换热效果。
当然,再冷模块800作为改善气相工质恶化位置处的换热系数的模块,其并联设置的流路数量不宜过大,不能超过作为主要换热功能的可变流路模块的流路数量。可分离模块的总流路数小于可变流路模块的最大流路数,例如,再冷模块800包括两个分支流路801,小于可变流路模块设置至少两个第一换热管组300和至少两个第二换热管组400时,最大流路数为4个。当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集液管100的液态工质进入两个分支流路801进行换热,从而通过两个分支流路801而降低工质流速和压力,能够有效提高冷凝换热效果,再通过气液分离器700后进入可变流路模块。而当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相变工质在经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换热后还可经过气液分离器700进行分离出气态工质,再通过两分支流路801进一步进行换热后,进行再冷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换热能效。而当可变流路模块设置有5个或6个的最大流路数时,再冷模块800的流路数则可以是3个或4个等。
请继续参照图2,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三电磁阀530设有一个,每一所述第一换热管组300靠近所述集液管100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400靠近所述集气管200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端连通。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数量相同且均设有N个时,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的流路数量为2N条,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的流路数量为N条。其中,N为整数,例如可以为1、2、3、4或5等。此时,再冷模块800包括两个分支流路801,小于可变流路模块的最大流路数。
通过设置一个第三电磁阀530,则该仅需控制该一个第三电磁阀530的启闭,即可控制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的串联和并联运行,简单方便,减少了控制程序的设置。具体地,当控制该第三电磁阀530开启时,可控制所有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管组300组成的模组与所有并联设置的第二换热管组400组成的模组串联连接在一起,从而减少了相变工质的流路数量,可用于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的连接状态。当控制该第三电磁阀530关闭时,可控制所有的第一换热管组300与所有的第二换热管组400并联连接在一起,从而增多了相变工质的流路数量,可用于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的连接状态。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三电磁阀530也可设有至少两个,每一第三电磁阀530连接于一第一换热管组300与一第二换热管组400之间,并于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将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串联。则每一第三电磁阀530控制一组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组合成的模块,从而使得整个换热器的流路条数的控制更加灵活,也使得相变工质在第一换热管组300流向第二换热管组400(或者第二换热管组400流向第一换热管组300)时的路径较短,并且还能避免当其中一个第三电磁阀530损坏时,整个换热器无法工作的情况。
可选地,所述第四控制阀540为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一所述液体端至所述集液管100的方向;
或,所述第四控制阀540为电磁阀。
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四控制阀540为单向阀,导通方向仅能在一个流路方向上进行导通,而在与该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上无法导通,从而通过将第四控制阀540设为单向阀,则可免去设置其他控制单元控制第四控制阀540的开闭的程序。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单向阀可以导通,使得气液分离器700中的液体可以通过第三单向阀和第二管路620进入集液管100内,并与分离的气态工质换热后汇合,提高换热效率。当然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则该单向阀不导通,由集液管100进入的相变工质只能流向再冷模块800后进入气液分离器700,此时气液分离器700不工作,并从液体端流向可变流路模块,第二控制阀导通,故而工质分别通过第一换热模组和第二换热模组后进入集气管200内,流路增加,进一步提升换热效果。
请参照图3,于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控制阀540也可以是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该电子膨胀阀在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导通,并调到合适的开度,从而使得从气液分离器700分离出的液相工质能够通过电子膨胀阀进行适当调流速后进入到集液管100内或是进入到过冷流路802进行过冷处理。而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为零,也即,集液管100不会通过第二管路620进入气液分离器700,而是通过再冷模块800进行换热后再流向气液分离器700,直接通过气液分离器700进入可变流路模块内进行进一步换热。
请结合图4,可选地,所述可变流路模块还包括常用换热管组900,所述常用换热管组90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管路630连通所述集气管200,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管路660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
通过将常用换热管组900的一端连接第三管路630,另一端连接第六管路660,则使得该常用换热管组900处于常流通的状态,该常用换热管组900不受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等的开关影响。也就是说,无论第一控制阀和/或第二控制阀处于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该常用换热管组900均能供相变工质流通,且使得相变工质能够从流入管向流出管的方向流动。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第一控制阀设于第六管路660,第二控制阀设于第三管路630的方案,常用换热管组900一端连接第五管路650,另一端连接第四管路640。
可以理解的是,常用换热管组900可设有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定义常用换热管组900设置的数量为M,第一换热管组300、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数量均为N时,则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相变工质流过的换热流路的条数为(2N+M);在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相变工质流过的换热流路的条数为(N+M)。其中,N和M的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N和M均为整数,N和M的取值可以为1、2、3、4或5等。
可选的,第一换热管组300为双排换热管组或者单排换热管组,无论第一换热管组300为双排换热管还是单排换热管,其均具有两个相互连通的口,其均为一条供相变工质从其中一个口进入,并从另一个口流出的管路。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换热管组300为双排换热管时,其可通过且两个单排换热管组并列设置且两个单片换热管组中的其中一个的出口与其中之另一个的进口通过中间管路连接。当然,第二换热管组400的类型可与第一换热管组300的类型相同,也可不同,第二换热管组400也可为双排换热管组或者单排换热管组。
请结合图5至图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换热器,该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即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具体地,室内机内设有第一换热模块,室外机内设有第二换热模块,第一换热模块、第二换热模块及压缩机20002000通过冷媒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换热器可设于室内机内,即作为第一换热模块;或者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换热器也可设于室外机内,即作为第二换热模块。
请参照图5至图8,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所述换热器应用于制冷系统中,该流路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
步骤S2:当所述运行模式为蒸发模式时,控制所述第四控制阀540关闭;
步骤S3: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冷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四控制阀540打开;
步骤S4:根据获取的所述负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510与所述第二电磁阀520的启闭状态相同,且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530与所述第一电磁阀510的启闭状态相反。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四控制阀540管控气液分离器700中的一液体端流通状态,当换热器为蒸发模式时,不需要先进行气液分离,故而,将第四控制阀540关闭,使得液相工质通过再冷模块800进入气液分离器700内。而当换热器为冷凝模式时,在气液分离器700处会出现液相制冷剂端堆积影响气相工质换热系数,故而需要此处气液分离器700进行气液分离,第四控制阀540导通,从而使得液相工质能够被及时分离出去,并与再进行换热的气相工质汇合后进入集液管100内,从而有效改善制冷过程中的换热系数,提高换热效果。因此,需要获取换热器的运行模式进行第四控制阀540的控制,进而提升换热系数。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换热器作为蒸发器还是冷凝器,均具有第一负荷模式和第二负荷模式,其中第一负荷大于第二负荷。换热器在第一负荷模式下,需要换热流路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在较大负荷模式下的换热量,实现了较佳的换热效果,在第二负荷模式下,则不需要较多流路数,从而获取更好的流速,提高换热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进行第一电磁阀510、第二电磁阀520和第三电磁阀530的控制,从而实现最佳的换热效果。
本发明中的换热器仅通过调整第一电磁阀510、第二电磁阀520及第三电磁阀530的启闭,即可实现换热器的换热流路条数可变化的效果,从而使得换热器在不同负荷模式下具有与其负荷模式相对应条数的换热流路,以使换热器在不同模式下均能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且,通过调整第四控制阀540的启闭,即可改善冷凝模式下的换热系数恶化的效果,并通过分液冷凝模块的增加,能够进一步降低工质流速,从而配合多流路的模式进一步提升换热效果。另外,本发明中的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可模块化,从而可任意增加流路条数,并且在任意增大流路条数和减少流路条数时,无需增加控制阀的数量即可实现,从而使得该换热器的换热流路变化方式较多,控制简单,成本低。
可选地,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负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510与所述第二电磁阀520的启闭状态相同,且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530与所述第一电磁阀510的启闭状态相反的步骤具体为:
步骤S41:当所述负荷模式为第一负荷模式时,所述可变流路模块采用全流路模式,即,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510和所述第二电磁阀520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530关闭;
步骤S42:当所述负荷模式为第二负荷模式时,所述可变流路模块采用半流路模式,即,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510和所述第二电磁阀520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530开启,其中,所述第一负荷大于所述第二负荷。
请结合图5,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且换热器处于第一负荷模式时,可变流路采用全流路模式,控制第一电磁阀510和第二电磁阀520开启,控制第三电磁阀530关闭,则相变工质可由集液管100流入,第四控制阀540关闭,并经过冷流路802和再冷模块800后进入气液分离器700中,此时气液分离器700不工作,相变工质一路经第四管路640和第一电磁阀510流入第一换热管组300,另一路经第六管路660流入第二换热管组400,经第一换热管组300流出的相变工质经第三管路630流入集气管200内,经第二换热管组400流出的相变工质经第五管路650和第二电磁阀520流入集气管200内。
请参照图7,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且换热器处于第一负荷模式时,相变工质由集气管200流入,并分别经第三管路630流入第一换热管组300,经第五管路650、第二电磁阀520流入第二换热管组400,经第一换热管组300流出的相变工质经第四管路640和第一电磁阀510流入气液分离器700内,经第二换热管组400流出的相变工质经第六管路660流入气液分离器700内。综上,只要换热器在第一负荷模式下,相变工质的流路的数量则为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总和,换热流路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在较大负荷运行模式下的换热量,实现了较佳的换热效果。
请结合图6,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且换热器处于第二负荷模式时,从集液管100流出的相变工质经第一管路610的再冷模块800与气液分离器700后,并串联经第二换热管组400和第一换热管组300换热后流向集气管200,同样使得流路条数相对于第一负荷模式时减少了一半,从而可以满足在较小负荷模式下能增大换热系数的需求,实现较佳的换热效果。
请参照图8,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且换热器处于第二负荷模式时,从集气管200流出的相变工质经第一换热管组300和第二换热管组400换热后流向集液管100,此时流路条数相对于第一负荷模式时减少了一半。可见,无论是蒸发模式还是冷凝模式,当换热器在第二负荷模式时,换热器采用半流路模式,通过关闭第一电磁阀510和第二电磁阀520,而仅开启第三电磁阀530,则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串联,从而在小负荷模式下能够减少流路条数,从而提高了相变工质的流速,进而满足了在较小负荷模式下能增大换热系数的需求,实现较佳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2000,所述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的具体步骤包括:
当所述换热器为冷凝模式时;
获取室外温度T3和压缩机2000频率F1;
当所述室外温度T3大于第一预设值a时;或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a大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2000的频率F1≥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2000的频率F1≥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一负荷模式;
当所述室外温度T3小于第一预设值a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2000的频率F1<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2000的频率F1<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二负荷模式;
其中,a大于b,k的范围为1/3~5/8,m的范围为5/8~7/8,Fmax为压缩机2000的最大运行频率,Fmin为压缩机2000的最小运行频率。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值a的范围为26℃~35℃,所述第二预设值b的范围为10℃~25℃。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应用于制冷系统,例如空调器、热水器或者冰箱等,以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器的室外机为例。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空调器为制冷模式。若环境温度越高,则环境越恶劣,进而换热器在运行时处于较大负荷模式。或者,压缩机2000频率越高,则表示负载越大,进而换热器处于较大负荷模式。相反地,则换热器处于较小负荷模式。本发明中的第一负荷大于第二负荷,则表示第一负荷模式为较大负荷模式,第二负荷模式为较小负荷模式。本发明中通过同时获取室外温度T3和压缩机2000频率F1,即综合考虑室外温度和压缩机2000频率两个条件判定换热器的模式,从而可以使得换热器的模式的判定结果更加准确。
具体地,当获取到室外温度T3大于或等于a时(其中26℃2a235℃,例如a可以为26℃、27℃、28℃、29℃、30℃、31℃、32℃、33℃、34℃或者35℃,进一步地,a可优选推荐为33℃),则说明环境温度很高,即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无论压缩机2000的运行频率高或低,都表示该环境情况很恶劣,因此换热器运行时必然负荷较大,从而可以判定换热器处于第一负荷模式。当获取到室外温度b2T3<a时(其中10℃2b225℃,例如b可以为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者25℃,进一步地,b可优选推荐为16℃),则说明环境温度有所好转,此时再结合获取压缩机2000的频率F1,进一步判断换热器的模式。若F1≥k*(Fmax+Fmin)时,其中1/32k25/8,例如k可以为1/3、3/8、1/2、5/8,进一步地,k可优选为1/2;Fmax为压缩机2000允许的最大运行频率,Fmin为压缩机2000允许的最小运行频率,则证明压缩机2000的频率较高,从而换热器仍处于大负荷模式,因此判定换热器处于第一负荷模式。当获取到室外温度T3<b时,室外温度进一步有所好转,若F1≥m*(Fmax+Fmin),其中5/82m27/8,例如m可以为5/8、2/3、3/4、7/8,进一步地,m可优选为2/3;则证明压缩机2000频率进一步增大,从而证明负载过重,此时无论室外温度如何,换热器都处于大负荷模式,因此判定换热器处于第一负荷模式。
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且处于第一负荷模式时,使换热器进入全流路模式,如此,则相变工质的流路的数量则为第一换热管组300与第二换热管组400的总和,换热流路数量较多,从而提高了在较大负荷运行模式下的换热量,实现了较佳的换热效果。
同时,当换热器应用于空调器的室外机,且作为冷凝器时,若能够同时保证室外温度不会过于恶劣,且压缩机2000的频率不会过于高,则说明换热器处于较小负荷的模式下。具体地,当b2T3<a,且F1<k*(Fmax+Fmin)时,此时,室外温度不会过高,说明环境不算太过于恶劣,并且压缩机2000的频率也较低,从而可以判定换热器处于小负荷模式,即上述的第二负荷模式。当T3<b,且F1<m*(Fmax+Fmin)时,此时室外温度很低,为换热器的运行提供了天然的优良环境,同时压缩机2000的频率不会过高,因此,换热器运行时的负荷也不会太大,此时也可判定换热器处于第二负荷模式。
当换热器处于第二负荷模式时,选择半流路模式,此时流路条数相对于第一负荷模式时减少了一半,可以满足在较小负荷模式下能增大换热系数的需求,实现较佳的换热效果。
可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2000,所述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的具体步骤包括:
当所述换热器为蒸发模式时;
获取室外温度T4和压缩机2000的频率F2;
当所述室外温度T4小于第三预设值c时;或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四预设值d大于第三预设值c,且所述压缩机2000的频率F2≥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2000的频率F2≥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一负荷模式;
当所述室外温度T4大于第三预设值c小于等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2000的频率F2<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T4大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2000的频率F2<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二负荷模式;
其中,d大于c,k的范围为1/3~5/8,m的范围为5/8~7/8,Fmax为压缩机2000的最大运行频率,Fmin为压缩机2000的最小运行频率。
可选地,所述第三预设值c的范围为0℃~6℃,所述第四预设值d的范围为6℃~20℃。
本发明中换热器例如应用于空调器室外机,且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空调器为制热模式。若环境温度越低,则环境越恶劣,进而换热器在运行时处于较大负荷模式。或者,压缩机2000的频率越高,则表示负载越大,进而换热器处于较大负荷模式。相反地,则换热器处于较小负荷模式。本发明中的第一负荷模式大于第二负荷模式,则表示第一负荷模式为较大负荷模式,第二负荷模式为较小负荷模式。本发明中通过同时获取室外温度T4和压缩机2000的频率F1,即综合考虑室外温度和压缩机2000的频率两个条件判定换热器的模式,从而可以使得换热器的模式的判定结果更加准确。
具体地,当获取到室外温度T4小于c时(其中02c26℃,c可以为0、1℃、2℃、3℃、4℃、5℃或者6℃,进一步地,c可优选推荐为5℃),则说明环境温度很低,即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无论压缩机2000的运行频率高或低,都表示该环境情况很恶劣,因此换热器运行时必然负荷较大,从而可以判定换热器处于第一负荷模式。当获取到室外温度c2T4<d(其中6℃2d220℃,d可以为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者20℃,进一步地,d可优选推荐为16℃)时,则说明环境温度有所好转,此时再结合获取压缩机2000的频率F2,进一步判断换热器的模式。若F2≥k*(Fmax+Fmin)时,其中1/32k25/8,例如k可以为1/3、3/8、1/2、5/8,进一步地,k可优选为1/2;Fmax为压缩机2000允许的最大运行频率,Fmin为压缩机2000允许的最小运行频率,则证明压缩机2000的频率较高,从而换热器仍处于大负荷的模式,因此判定换热器处于第一负荷模式。当获取到室外温度T4>d时,室外温度进一步有所好转,若F2≥m*(Fmax+Fmin),其中5/82m27/8,例如m可以为5/8、2/3、3/4、7/8,进一步地,m可优选为2/3;则证明压缩机2000的频率进一步增大,从而证明负载过重,此时无论室外温度如何,换热器都处于大负荷的模式,因此判定换热器处于第一负荷模式。此时,使换热器为全流路模式,从而提高换热效果。
本发明中,当换热器例如应用于空调器的室外机,且作为蒸发器时,若能够同时保证室外温度不会过于恶劣,且压缩机2000的频率不会过于高,则说明换热器处于较小负荷的模式下。具体地,当c2T4<d,且F2<k*(Fmax+Fmin)时,此时,室外温度不会过低,说明环境不算太过于恶劣,并且压缩机2000的频率也较低,从而可以判定换热器处于小负荷模式,即上述的第二负荷模式。当T4>d,且F2<m*(Fmax+Fmin)时,此时室外温度很高,为换热器的运行提供了天然的优良环境,同时压缩机2000的频率不会过高,因此,换热器运行时的负荷也不会太大,此时也可判定换热器处于小负荷模式。
当换热器处于第二负荷模式时,选择换热器为半流路模式,从而可以满足在较小负荷模式下能增大换热系数的需求,实现较佳的换热效果。
此外,可以理解的,在换热器应用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时,换热器内的冷媒的流向也不同,通过获取冷媒的流动方向,可以间接判定换热器所处的模式,进而可以为各控制阀的开启或关闭状态起到提示信号的效果,简单方便,有效提升控制效率。本实施例中,当获取到冷媒的流动方向为由集液管100至集气管200的方向流动时,判定换热器为蒸发模式,在控制第四控制阀540开启的基础上,可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启闭状态相同、且控制第三控制阀与第一控制阀相反。当获取到冷媒的流动方向为由所述集气管200至所述集液管100的方向流动时,判定换热器作为冷凝器运行模式时,在控制第四控制阀540关闭的基础上,可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启闭相同、且控制第三控制阀与第一控制阀状态相反。
于其他实施例中,在同时具有制冷和制热的空调器中,通常具有四通阀,在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时,四通阀分别具有不同的状态。通过监测四通阀的状态,可以判定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进而可以向换热器发送信号,以使得换热器对应运行相适应的运行模式,即向换热器发送信号,以使其处于蒸发模式或者冷凝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换热器的流路控制程序,换热器的流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上述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液管;
集气管;
分液冷凝模块,所述分液冷凝模块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再冷模块,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两个液体端和一气体端,所述气体端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再冷模块的一端;一所述液体端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集液管,所述再冷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
可变流路模块,所述可变流路模块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第一换热管组、若干并联设置的若干第二换热管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
所述第一换热管组的一端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所述集气管,另一端通过第四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所述第二换热管组的一端通过第五管路连通所述集气管,另一端通过第六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
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第四管路,所述第二电磁阀设于所述第五管路;所述第三电磁阀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阀远离所述集气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远离另一所述液体端的一端;及
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并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再冷模块的另一端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冷凝模块还包括过冷流路,所述过冷流路设于所述第二管路,所述再冷模块的另一端和第四控制阀远离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合并后连接于所述过冷流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冷模块的单流流程长度为所述可变流路模块的单流路流程长度的0.2倍~0.5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的数量相同;
所述第三电磁阀设有一个,每一所述第一换热管组靠近所述集液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端连通;每一所述第二换热管组靠近所述集气管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端连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阀为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由一所述液体端至所述集液管的方向;
或,所述第四控制阀为电磁阀。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流路模块还包括常用换热管组,所述常用换热管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连通所述集气管,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六管路连通另一所述液体端。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所述换热器应用于制冷系统中,其特征在于,该流路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蒸发模式时,控制所述第四控制阀关闭;
当所述运行模式为冷凝模式时,控制所述第四控制阀打开;
根据获取的所述负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相同,且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相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负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相同,且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启闭状态相反的步骤具体为:
当所述负荷模式为第一负荷模式时,所述可变流路模块采用全流路模式,即,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关闭;
当所述负荷模式为第二负荷模式时,所述可变流路模块采用半流路模式,即,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并控制所述第三电磁阀开启,其中,所述第一负荷大于所述第二负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所述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的具体步骤包括:
当所述换热器为冷凝模式时;
获取室外温度T3和压缩机频率F1;
当所述室外温度T3大于第一预设值a时;或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值a大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1≥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1≥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一负荷模式;
当所述室外温度T3小于第一预设值a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1<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值b,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1<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二负荷模式;
其中,a大于b,k的范围为1/3~5/8,m的范围为5/8~7/8,Fmax为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Fmin为压缩机的最小运行频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a的范围为26℃~35℃,所述第二预设值b的范围为10℃~25℃。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所述获取所述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和所述制冷系统的负荷模式的具体步骤包括:
当所述换热器为蒸发模式时;
获取室外温度T4和压缩机的频率F2;
当所述室外温度T4小于第三预设值c时;或当所述室外温度小于第四预设值d大于第三预设值c,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2≥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2≥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一负荷模式;
当所述室外温度T4大于第三预设值c小于等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2<k*(Fmax+Fmin)时;或,所述室外温度T4大于第四预设值d,且所述压缩机的频率F2<m*(Fmax+Fmin)时,设定所述制冷系统为第二负荷模式;
其中,d大于c,k的范围为1/3~5/8,m的范围为5/8~7/8,Fmax为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Fmin为压缩机的最小运行频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值c的范围为0℃~6℃,所述第四预设值d的范围为6℃~20℃。
1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换热器的流路控制程序,所述换热器的流路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外机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78902.0A CN117006743A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78902.0A CN117006743A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006743A true CN117006743A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8564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78902.0A Pending CN117006743A (zh) | 2022-04-29 | 2022-04-29 |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006743A (zh) |
-
2022
- 2022-04-29 CN CN202210478902.0A patent/CN11700674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855562B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107178833B (zh) | 热回收外机系统和空调系统 | |
CN108775725B (zh) | 三管制多联机的室内机及三管制多联机 | |
KR101176632B1 (ko) | 다실형 공기조화기 | |
CN113154522B (zh) | 一种多联空调机系统及除霜控制方法 | |
JP7541101B2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US20210231317A1 (en)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11306833A (zh) |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 | |
EP3715736B1 (en)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CN109489289A (zh) | 复叠式空气调节系统 | |
CN113251473B (zh) | 空调装置 | |
CN114484944A (zh) | 自过冷结构及空调 | |
CN114608220B (zh) | 换热器、换热器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
CN212538379U (zh) | 一种冷凝器流路及空调器 | |
CN117006745A (zh) |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
EP3734199B1 (en) | Air-conditioner system | |
US20230243558A1 (en) | Combined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ing system an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thereof | |
CN217031695U (zh) | 换热器模块和空调器 | |
CN111059732A (zh)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7006743A (zh) |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
CN117006744A (zh) |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
CN114543402B (zh) | 换热器、换热器流路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 |
JPH10176869A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WO2023206884A1 (zh) |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家用电器 | |
CN218936505U (zh) | 室外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