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9482A - 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9482A
CN116999482A CN202310696847.7A CN202310696847A CN116999482A CN 116999482 A CN116999482 A CN 116999482A CN 202310696847 A CN202310696847 A CN 202310696847A CN 116999482 A CN116999482 A CN 1169994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lithospermum
burn
oil
radix angelic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68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晨雨
刘博�
刘希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06968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94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94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94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紫草20~40份;金银花20~40份;白芷20~40份;甘草20~40份;石蜡6~12份;冰片2~4份;麻油400~600份。研究表明,本发明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具有较好的烧伤治疗效果。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将本发明所述的紫草烧伤油与湿润烧防膏(美宝)联用,具有更加优异的烧伤治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伤是指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害;所述的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述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烧伤根据受伤组织的范围和深度,可分为I度、II度和III度。
药物治疗是治疗烧伤的主要途径;如美宝、冰王、京万红等烧伤膏是治疗烧烫伤的特效药物。因此,开发更多的治疗烧伤的产品,为烧伤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之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草烧伤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紫草烧伤油,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紫草20~40份;金银花20~40份;白芷20~40份;甘草20~40份;石蜡6~12份;冰片2~4份;麻油400~600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组成的紫草烧伤油;研究表明,本发明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具有较好的烧伤治疗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紫草30~35份;金银花30~35份;白芷30~35份;甘草30~35份;石蜡8~10份;冰片3~4份;麻油500~600份。
最优选地,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其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紫草31份;金银花31份;白芷31份;甘草31份;石蜡9份;冰片3.1份;麻油50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将紫草、白芷先浸泡在麻油中,浸泡结束后将麻油加热至120~150℃,接着加入甘草,再加入金银花,继续加热在120~150℃下保持20~40min;趁热过滤后,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优选地,所述的浸泡,其浸泡时间为8~16h。
最优选地,所述的浸泡,其浸泡时间为12h。
优选地,加入甘草后待熬至白芷焦黄后,再加入金银花。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1)将紫草、金银花、白芷以及甘草混合后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用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将提取物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醇提物;
(3)将麻油加热至120~150℃,接着加入中药醇提物,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紫草、金银花、白芷以及甘草混合后制成中药醇提物,然后将中药醇提物直接加入到麻油中,简化了在麻油中多次添加中药的步骤;更便于工业化的生产。
优选地,步骤(2)中混合原料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8~12。
最优选地,步骤(2)中混合原料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10。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乙醇采用的是体积分数为80~95%的乙醇。
优选地,所述的提取时间为1~3h。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骤:
(1)将紫草、金银花、白芷以及甘草混合后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用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将提取物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醇提物;
(3)将中药醇提物上硅胶柱,先用体积比为100∶12~14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除杂;接着再用体积比为100∶26~28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体积比为100∶26~28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洗脱下来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提取物;
(4)将麻油加热至120~150℃,接着加入中药提取物,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发明人在研究中惊奇的发现,在麻油中加入通过上述硅胶柱洗脱制备得到的中药提取物,相比于加入中药醇提物,可以大幅提高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的烧伤治疗作用。
最优选地,步骤(3)具体为:
将中药醇提物上硅胶柱,先用体积比为100∶13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除杂;接着再用体积比为100∶27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体积比为100∶27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洗脱下来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提取物。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组成的紫草烧伤油;研究表明,本发明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具有较好的烧伤治疗效果。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将本发明所述的紫草烧伤油与湿润烧防膏(美宝)联用,具有更加优异的烧伤治疗效果。临床治疗结果为:130例全部治愈、其中4例留有轻度瘢痕外,其余均无瘢痕。浅二度愈合时间最短4天,最长7天。深二度愈合时间最短10天,最长22天,三度愈合时间最短20天最长35天。
本发明所述的紫草烧伤油与湿润烧防膏(美宝)联用的具体方法为:0.1%新洁尔消毒创面,后生理盐水冲洗,小水泡保留,大水泡在低位剪破,排空水泡内容物,剪除深二度,三度创面残留的坏死脱落表皮、纱布蘸干、将湿润烧防膏(美宝)轻挤于消毒压舌板上,涂满创面,以1.5mm-2mm为宜,外敷本发明紫草烧伤油纱条,一天一次即可。
与单独使用美宝对比:单独使用美宝每4-6小时换一次或创面稍干就换药,换药时要将之前涂抹的膏剂刮下,给患者带有一定的痛感,且浪费药膏。而加用本发明紫草烧伤油所浸润的纱条,可减少换药频次,减慢创面干燥时间,且换药时无需刮下,揭去纱布时剩余残留物就会被带下,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即可,减少了药物浪费,止疼效果更佳,恢复时间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实施例对本发明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紫草烧伤油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紫草31份;金银花31份;白芷31份;甘草31份;石蜡9份;冰片3.1份;麻油500份;
制备方法:将紫草、白芷先浸泡在麻油中,浸泡12h后将麻油加热至130℃,接着加入甘草熬至白芷焦黄,再加入金银花,继续加热在130℃下保持30min;趁热过滤后,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实施例2紫草烧伤油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紫草31份;金银花31份;白芷31份;甘草31份;石蜡9份;冰片3.1份;麻油500份;
制备方法:
(1)将紫草、金银花、白芷以及甘草混合后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用10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在75℃下进行加热回流提取2h,提取结束后将提取物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醇提物;
(3)将麻油加热至130℃,接着加入中药醇提物,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实施例3紫草烧伤油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紫草31份;金银花31份;白芷31份;甘草31份;石蜡9份;冰片3.1份;麻油500份;
制备方法:
(1)将紫草、金银花、白芷以及甘草混合后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用10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在75℃下进行加热回流提取2h,提取结束后将提取物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醇提物;
(3)将中药醇提物上硅胶柱(硅胶柱中装填的是200-300目的硅胶;硅胶的重量用量为中药醇提物的40倍),先用5倍柱体积的体积比为100∶13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除杂;接着再用5倍柱体积的体积比为100∶27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体积比为100∶27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洗脱下来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提取物;
(4)将麻油加热至130℃,接着加入中药提取物,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对比例1紫草烧伤油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紫草31份;金银花31份;白芷31份;甘草31份;石蜡9份;冰片3.1份;麻油500份;
制备方法:
(1)将紫草、金银花、白芷以及甘草混合后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用10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在75℃下进行加热回流提取2h,提取结束后将提取物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醇提物;
(3)将中药醇提物上硅胶柱(硅胶柱中装填的是200-300目的硅胶;硅胶的重量用量为中药醇提物的40倍),先用5倍柱体积的体积比为100∶5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除杂;接着再用5倍柱体积的体积比为100∶15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体积比为100∶15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洗脱下来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提取物;
(4)将麻油加热至130℃,接着加入中药提取物,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对比例2紫草烧伤油的制备
原料重量份组成:紫草31份;金银花31份;白芷31份;甘草31份;石蜡9份;冰片3.1份;麻油500份;
制备方法:
(1)将紫草、金银花、白芷以及甘草混合后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用10倍重量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在75℃下进行加热回流提取2h,提取结束后将提取物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醇提物;
(3)将中药醇提物上硅胶柱(硅胶柱中装填的是200-300目的硅胶;硅胶的重量用量为中药醇提物的40倍),先用5倍柱体积的体积比为100∶30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除杂;接着再用5倍柱体积的体积比为100∶50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收集体积比为100∶50的二氯甲烷和丙酮组成的有机溶剂洗脱下来的洗脱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提取物;
(4)将麻油加热至130℃,接着加入中药提取物,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实验例1
烧伤模型大鼠构建:选取体重为350±30g的雄性SD大鼠;麻醉后进行背部脱毛,然后用烧红的直径为2cm的圆形铁片置于大鼠背部5秒,形成烧伤创面,接着用医用碘伏消毒后得到烧伤模型大鼠。
取按照上述方法构建得到的雄性SD大鼠,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实验组1~5以及模型组;模型组每天涂抹麻油每天3次,实验组1~5每天涂抹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每天3次。连续涂抹7天后,计算每组小鼠的创面愈合率,结果见表1。
创面愈合率(%)=(原始创面面积-未愈合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
表1.本发明紫草烧伤油烧伤治疗效果
组别 测试的样品 创面愈合率
模型组 - 32.3%
实验组1 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 68.5%
实验组2 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 65.4%
实验组3 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 91.6%
实验组4 对比例1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 67.7%
实验组5 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 53.2%
从表1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1和模型组相比,其创面愈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具有明显的烧伤治疗效果。
从表1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2的创面愈合率与实验组1相当。这说明:本发明的另外一种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不仅简化了在麻油中多次添加中药的步骤;同时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同样具有明显的烧伤治疗效果。
从表1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3的创面愈合率大幅高于实验组2;这说明:在麻油中加入通过本发明硅胶柱洗脱制备得到的中药提取物,相比于加入中药醇提物,可以大幅提高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的烧伤治疗作用。
从表1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4和5的创面愈合率与实验组2相比,并未得到提高或大幅的提高;这说明:本发明的硅胶柱洗脱条件十分关键,并不是在随意硅胶柱洗脱条件下洗脱得到的中药提取物,均能够大幅提高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的烧伤治疗作用;在麻油中只有加入在本发明硅胶柱洗脱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中药提取物,才可以大幅提高制备得到的紫草烧伤油的烧伤治疗作用。

Claims (10)

1.一种紫草烧伤油,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紫草20~40份;金银花20~40份;白芷20~40份;甘草20~40份;石蜡6~12份;冰片2~4份;麻油400~6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紫草30~35份;金银花30~35份;白芷30~35份;甘草30~35份;石蜡8~10份;冰片3~4份;麻油500~6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草烧伤油,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紫草31份;金银花31份;白芷31份;甘草31份;石蜡9份;冰片3.1份;麻油500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将紫草、白芷先浸泡在麻油中,浸泡结束后将麻油加热至120~150℃,接着加入甘草,再加入金银花,继续加热在120~150℃下保持20~40min;趁热过滤后,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其浸泡时间为8~16h;
最优选地,所述的浸泡,其浸泡时间为12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甘草后待熬至白芷焦黄后,再加入金银花。
7.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1)将紫草、金银花、白芷以及甘草混合后得混合原料;
(2)将混合原料用乙醇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结束后将提取物液浓缩干燥后得中药醇提物;
(3)将麻油加热至120~150℃,接着加入中药醇提物,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石蜡;接着冷却至100℃以下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的紫草烧伤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原料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8~12;
最优选地,步骤(2)中混合原料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1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乙醇采用的是体积分数为80~95%的乙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紫草烧伤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时间为1~3h。
CN202310696847.7A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69994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6847.7A CN116999482A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6847.7A CN116999482A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9482A true CN116999482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6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6847.7A Pending CN116999482A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94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7452A (zh) 复方紫草臭氧油制备与应用
CN108186711A (zh) 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CN103611133A (zh) 活血止痛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99482A (zh) 一种紫草烧伤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571B (zh) 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外用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055582B (zh) 一种用于皮肤轻度烧烫伤的配方精油
CN103977367A (zh) 一种治疗气滞癖血型褥疮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12294884A (zh) 一种能快速舒缓皮肤痒感、痛感的植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88444A (zh) 用于内瘘穿刺后修复的活血通络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及制剂
CN102836306B (zh) 一种治疗马跌打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6901B (zh) 一种用于烧烫伤的米蒿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3778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6287B (zh) 一种治疗瘢痕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0543B (zh) 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广西莪术提取物的应用
CN111658711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配方
CN104721444A (zh)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301C (zh) 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其制法
CN110433236B (zh)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45429A (zh) 一种治疗外伤久不愈合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69167B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377584A (zh) 涂抹用烧伤凝胶
CN101468073A (zh) 一种烧伤油
CN106236900A (zh) 一种用于治疗烧伤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650A (zh) 一种治疗烫伤的药膏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588778A (zh) 一种纯中药治疗烧烫伤、褥疮的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