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8785A - 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8785A
CN116998785A CN202310877199.5A CN202310877199A CN116998785A CN 116998785 A CN116998785 A CN 116998785A CN 202310877199 A CN202310877199 A CN 202310877199A CN 116998785 A CN116998785 A CN 1169987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irflow channel
substrate carrier
heating mechanism
aeros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71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平
陈赟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ve Miracle Hong 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ve Miracle Hong K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ve Miracle Hong K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ve Miracle Hong K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771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987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987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87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该加热机构包括:壳体,内部设有至少底部相互连通的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腔,安装腔用于放置雾化基质载体;加热器,设置在气流通道腔内,加热器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加热器用于将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加热成高温气体,当放置在安装腔内的雾化基质载体中呈负压状态时,高温气体经过气流通道腔流入雾化基质载体中。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中的加热机构不直接对雾化基质载体加热,能够降低设于安装腔外部的雾化基质载体在雾化时的温度,而避免造成用户烫伤,且加热速率较高,等待时间短,气溶胶量较大,香气强,用户体验感好。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在气溶胶生成装置中,一般是采用电阻在雾化基质载体的中心处进行雾化基质的加热,以致存在加热温度偏低,加热速率低,等待时间久,气溶胶量偏小,香气弱的问题,也容易将雾化基质载体烘烤变脆甚至破损,进而造成颗粒散落,不仅清洁麻烦,还容易造成用户烫伤,且焦糊味明显,用户体验感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以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加热温度偏低,加热速率低,等待时间久,气溶胶量偏小,香气弱,清洁麻烦,还容易造成用户烫伤,且焦糊味明显,用户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其中,该加热机构包括:壳体,内部设有至少底部相互连通的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腔,安装腔用于放置雾化基质载体;加热器,设置在气流通道腔内,加热器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加热器用于将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加热成高温气体,当放置在安装腔内的雾化基质载体中呈负压状态时,高温气体经过气流通道腔流入雾化基质载体中。
其中,壳体的上侧壁或者顶板上设有进气口。
其中,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在壳体内部,以将壳体内部分隔出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腔。
其中,第一连接件远离气流通道腔底部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腔;或者,第一连接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结构设为进气口,进气口连通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腔。
其中,加热器包括多孔导热介质,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多孔导热介质内部。
其中,在壳体的径向上,多孔导热介质的外侧表面与气流通道腔的内壁抵接;或者,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连接在多孔导热介质的外侧表面与气流通道腔的内壁之间,以使多孔导热介质与气流通道腔的内壁相间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基质载体和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
其中,雾化基质载体内设有第二气流通道,且雾化基质载体的下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孔,当雾化基质载体放置在安装腔内时,第一透气孔连通第二气流通道和气流通道腔。
其中,雾化基质载体内设有第二气流通道,且雾化基质载体的底部设有第二透气孔,当雾化基质载体放置在安装腔内且第二气流通道内处于负压时,气体流经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透气孔进入第二气流通道。
其中,雾化基质载体的底部还设有密封件,密封件用于防止雾化基质载体中的雾化基质泄露。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机构中的壳体内部设有至少底部相互连通的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腔,安装腔用于放置雾化基质载体,加热器设置在气流通道腔内,加热器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加热器用于将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加热成高温气体,当放置在安装腔内的雾化基质载体中呈负压状态时,高温气体依次经过气流通道腔与安装腔的底部流入雾化基质载体,以能够实现对外部流入的气流进行侧向加热,并将加高温气体导入雾化基质载体内部实现雾化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在雾化状态下雾化基质载体的温度,以避免造成用户烫伤,且加热速率较高,等待时间短,气溶胶量较大,香气强,用户体验感好,还不会对雾化基质载体直接进行烘烤,并避免了雾化基质载体中的颗粒散落,以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气溶胶生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雾化基质载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流走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其中,图1是本申请气溶胶生成装置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组装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包括:加热机构10和雾化基质载体20。
其中,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1具体用于将容置于其雾化基质载体20中的雾化基质,比如,块状烟草、卷烟、烟支、以及液体类、花草类、油类、膏类等任一合理的介质雾化为气溶胶,以供使用者抽吸。
具体地,该加热机构10还进一步包括壳体11和加热器12,该壳体11的内部至少部分中空,而形成有至少底部相互连通的安装腔200和气流通道腔100,以用于通过该安装腔200容置雾化基质载体2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雾化基质载体20放置在安装腔200内时,雾化基质载体20未收容于安装腔200的一端相对于加热机构所在的方向为上、上方、上侧或者顶、顶部,与之相反的方向为下、下方、下侧或者底、底部。
其中,该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还设有第二气流通道201,也即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容置的零散不均的雾化基质之间形成的缝隙构成的可供气流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地,该加热器12内部还设有第一气流通道1201,该加热器12具体设于气流通道腔100中,以用于将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201内的气体加热成高温气体,从而在放置于安装腔200内的雾化基质载体20中呈负压状态时,该高温气体能够经过气流通道腔100流入雾化基质载体20中,以将雾化基质载体20中的雾化基质雾化为气溶胶,供用户抽吸。
可选地,该加热器12具体是与雾化基质载体20在壳体11的轴向上相间隔,而不与雾化基质载体20相接触,以避免直接对雾化基质载体20进行烘烤,而带来雾化基质载体20局部过热烧焦的问题出现。
上述方案,通过对外部流入的气体进行侧向加热,并将加高温气体,也即高温气体导入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实现雾化效果,以在用户的抽吸动作下,而使放置在安装腔200内的雾化基质载体20中呈负压状态时,该高温气体流入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缝隙中实现雾化加热雾化基质载体20内容物的效果,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由于加热机构10不直接加热雾化基质载体20,雾化基质载体20的温度不会造成用户烫伤;由于侧向气流加热的导热效率更高,预热时间短,等待时间短,热损耗较少。且侧向加热的方式还不会对雾化基质载体20直接进行烘烤,避免现有技术中加热载体与雾化基质载体20物理接触带来的传热不均,局部过热烧焦的问题出现。
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11的上侧壁或者顶板上还设有进气口111,而外部的空气具体是经过该进气口111进入到气流通道腔100中,进入流入到设置于气流通道腔100中的加热器12内部的第一气流通道1201,以经由加热器12加热后,流入到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201中。
值得说明的是,该壳体11的上侧壁指的是该壳体11的侧壁相对背离气流通道腔100底部的一侧,该壳体11的顶板具体指的是该壳体11相对、背离气流通道腔100底部设置的盖板。
其中,该雾化基质载体20具体还进一步包括相连接的内置段21和外置段22,该内置段21设于壳体11内部的安装腔200中,而外置段22设于安装腔200外,方便用户抽吸。
在一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且该第一连接件13具体设置在壳体11的内部,以将壳体11内部分隔出安装腔200和气流通道腔100。
可选地,该第一连接件13远离气流通道腔100底部一端的侧壁上具体还设有进气口111,且该进气口111对应连通安装腔200与气流通道腔100。
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具体还可以是由该第一连接件13与壳体11之间形成的间隙结构设为进气口111,且该进气口111对应连通安装腔200与气流通道腔100。更为具体地,第一连接件13的顶面与壳体11的顶板的底面之间间隔设置形成进气口111,或者第一连接件13的顶面与壳体11的顶板的底面之间共同配合形成用于进气口111的通孔结构。
可理解的是,该第一连接件13连接在雾化基质载体20和加热器12之间,并使雾化基质载体20与加热器12相间隔设置,以避免加热器12直接对雾化基质载体20进行烘烤,从而能够避免雾化基质载体20局部过热烧焦的问题出现。
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201具体与气流通道腔100相连通,且一般而言雾化基质载体20的外侧壁与安装腔200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其中,该加热器12内部的第一气流通道1201对应与气流通道腔100相连通,并通过在第一连接件13或者第一连接件13与壳体11的顶板之间设置进气口111。
可理解的是,在用户进行抽吸时,雾化基质载体20中呈负压状态时,外部空气经安装腔200的顶端,通过雾化基质载体20的外侧壁与安装腔20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进气口111中,进而流入到加热器12内部的第一气流通道1201,加热器12对该第一气流通道1201中的气流进行加热,加热成一定温度的高温气体进入到第二气流通道201也即雾化基质载体20内容物的间隙中,且在该高温气体进入内容物的间隙时,能够将该雾化基质雾化为气溶胶,以供用户抽吸。
由此可知,通过在壳体11与内置段21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即安装腔200在插入雾化基质载体20后还留有空间,可用于空气进入。在壳体11内环绕内置段21的外侧(如外周)设置加热器12,以对从进气口111流入的气流进行侧向加热,在用户的抽吸动作下,高温气体流入第二气流通道201中实现雾化加热雾化基质的效果,产生气溶胶供用户抽吸。由于加热机构10不直接加热雾化基质载体20,雾化基质载体20的温度不会造成用户烫伤;由于侧向气流加热的导热效率更高,预热时间短,等待时间短,热损耗较少。通过间隙尺寸和面积的设计,可设计较大的进气量,让产生的气溶胶量较大,香气强,可让用户体验感好。侧向加热的方式还不会对雾化基质载体20直接进行烘烤,避免现有技术中加热载体与雾化基质载体20物理接触带来的传热不均,局部过热烧焦的问题出现。此外,通过将雾化基质载体20设为内置段21和外置段22的设置,热量从内置段21传导到外置段22,外置段22供用户抽吸时的温度已经过衰减,能够有效降低用户近唇端的雾化基质载体20侧壁的温度,而解决烫嘴问题。
可选地,该第一连接件13远离气流通道腔100底部的一端具体可以与壳体11的上侧壁或者顶板相连接,或相互间隔,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该加热器12还包括多孔导热介质,第一气流通道1201具体设置在该多孔导热介质内部。
可选地,在壳体11的径向上,该多孔导热介质的外侧表面具体是与壳体11的气流通道腔100的内壁相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还包括第二连接件14,且该第二连接件14具体连接在加热器12,也即多孔导热介质的外侧表面和气流通道腔100的内壁之间,以将该加热器12固定在气流通道腔100的内壁上,而使多孔导热介质与气流通道腔100的内壁相间隔,以避免加热器12直接对气流通道腔100的内壁进行烘烤,从而能够避免壳体11外侧壁局部过热烫伤用户。
其中,该雾化基质载体20的内置段21具体还能够借助于该第一连接件13、加热器12以及第二连接件14连接可拆卸安装至壳体11内部的安装腔200的底部,并与该安装腔200底部相间隔,或抵接于该安装腔200底部。
值得说明的是,该安装腔200底部具体指的是该壳体11对应其内部安装腔200远离进气口111的底壁;且安装腔200对应与气流通道腔100相连通,而该安装腔200具体可理解为壳体内部以用于放置外部雾化基质载体的部分空腔,该气流通道腔100则可理解为环绕该安装腔200设置,且未被雾化基质载体占据的另一部分空腔。一般而言,壳体11呈筒状结构,其垂直于轴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以及不规则形状等。安装腔200的中心轴可以与壳体11的中心轴同轴设置,也可以与壳体11的中心轴非同轴设置。
可选地,该第一连接件13、加热器12以及第二连接件14具体可以均呈中空状;且该第一连接件13具体是套设在内置段21的外侧上;该加热器12又套设在第一连接件13的外侧壁上;而该第二连接件14进一步套设在加热器12的外侧壁上,并连接在壳体11的内侧壁上。
可选地,该第一连接件13、加热器12以及第二连接件14具体可以均呈圆管状、方形管状或菱形管状等任意合理的管状,或者第一连接件13、加热器12以及第二连接件14中的至少一个具体还可以呈管状的部分,也即对应为存在有缺口的管状物,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件13和/或第二连接件14具体可以为隔热材料件,也即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又称热绝缘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气凝胶毡或真空板等任意合理的材料,以用于在加热器12与雾化基质载体20之间进行隔热,和/或在加热器12与壳体11之间进行隔热,以避免对雾化基质载体20直接进行烘烤,也便避免了雾化基质载体20中的颗粒散落而便于清洁,且还避免了对壳体11进行加热,也便避免了造成用户烫伤,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该第一连接件13、加热器12以及第二连接件14具体是将壳体11内部的气流通道腔100分隔为第一腔体101和第二腔体102。第一腔体101与第二腔体102实现连通的方式仅可以通过第一气流通道1201,以在外部空气从进气口111进入到第一腔体101中时,仅能够经由该第一气流通道1201,被加热器12充分加热后,流入到该第二腔体102中,进而导入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201中,以将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雾化基质雾化为气溶胶后,供使用者抽吸。
在一实施例中,在该雾化基质载体20的内置段21上,具体还可以是雾化基质载体20的下侧壁上,也即雾化基质载体20靠近安装腔200底部的外侧壁上对应设有第一透气孔2101,以在雾化基质载体20放置在安装腔200内时,还可以通过该第一透气孔2101将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201与壳体11的气流通道腔100实现连通,也即外部流入壳体11气流通道腔100中的空气具体还可以从雾化基质载体20侧壁上的第一透气孔2101进入。
可选地,该第一透气孔2101的数量具体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且在其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透气孔2101具体可以相互间隔且均匀设置在雾化基质载体20对应同一横截面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内置段21还具有包装层211,且该第一透气孔2101具体是设置在该包装层211上,而该第一透气孔2101还对应连通于第二气流通道201和气流通道腔100。
可选地,该包装层211具体可以采用棉、纤维或无纺布等任意合理的可通气的材料制成,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具体还包括密封件15,该密封件15具体设于雾化基质载体20的底部,以用于防止雾化基质载体20中的雾化基质泄露。
可理解的是,该密封件15具体是抵接于雾化基质载体20的内置段21,也即该密封件15对应设置于壳体11中的安装腔200的底部与雾化基质载体20之间,以使从加热器12内部的第一气流通道1201中再次流入至壳体11内部的气流通道腔100中的高温气体能够更顺利的从雾化基质载体20侧壁上的第一透气孔2101进入到雾化基质载体20的第二气流通道20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5与雾化基质载体20一体成型,即密封件15为在雾化基质载体20的封装件或者封装膜,以有效防止雾化基质的泄露。
请继续参阅图4,图4是是图1中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雾化基质载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壳体11内部的安装腔200的底部相间隔设置,且该雾化基质载体20的底部,也即雾化基质载体20面向安装腔200底部的一侧壁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气孔2102,以能够通过该第二透气孔2102将该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201与气流通道腔100实现连通。
可理解的是,当雾化基质载体20放置在安装腔200内且第二气流通道201内处于负压时,也即外部空气在流入到该气流通道腔100中后,具体可以采用底部进气的方式,经由第一气流通道1201从该雾化基质载体20底部的第二透气孔2102进入到该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201中,以将相应的雾化基质雾化为气溶胶供使用者抽吸。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为有效防止雾化基质的泄露,在雾化基质载体20的底部采用高透气膜封装,第二透气孔2102成型于高透气膜的表面。
请继续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流走向的示意图。
可理解的是,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1上设置的供外部气体进入到气流通道腔100中的进气口111具体可以设置在壳体11的上侧壁或者顶板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1的径向延伸的侧壁上;且连通气流通道腔100与雾化基质载体20内部的透气孔具体可以设置在雾化基质载体20的底部或径向延伸的侧壁上。
因此,如a所示,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具体可以采用壳体11顶部进气,雾化基质载体20下侧部进气;也可以如b所示,采用壳体11顶部进气,雾化基质载体20底部进气;或者如c所示,采用壳体11上侧部进气,雾化基质载体20下侧部进气;或者如d所示,采用壳体11上侧部进气,雾化基质载体20底部进气。当采用壳体11顶部进气时,其进气口111可以设置在壳体11的顶板上,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3远离气流通道腔100底部一端的侧壁上,或者设置在该第一连接件13与壳体11之间形成的间隙结构上。当进气口111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3远离气流通道腔100底部一端的侧壁上,或者设置在该第一连接件13与壳体11之间形成的间隙结构上时,外部空气经安装腔200的顶端进入进气口111内。
在一实施例中,该气溶胶生成装置1具体还包括电路板(图未示出),且该电路板上还埋设和/或贴设有各类电子元器件,以用于对雾化基质载体20提供电源及驱动控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机构中的壳体内部设有至少底部相互连通的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腔,安装腔用于放置雾化基质载体,加热器设置在气流通道腔内,加热器包括第一气流通道,加热器用于将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加热成高温气体,当放置在安装腔内的雾化基质载体中呈负压状态时,高温气体经过气流通道腔流入雾化基质载体,以能够实现对外部流入的气流进行侧向加热,并将加高温气体导入雾化基质载体内部实现雾化效果,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在雾化状态下雾化基质载体的温度,以避免造成用户烫伤,且加热速率较高,等待时间短,气溶胶量较大,香气强,用户体验感好,还不会对雾化基质载体直接进行烘烤,并避免了雾化基质载体中的颗粒散落,以便于清洁。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电子烟和电源组件,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电子烟和电源组件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各功能部分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功能部分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若干个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功能部分单独物理存在等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原理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机构,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
壳体,内部设有至少底部相互连通的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腔,所述安装腔用于放置雾化基质载体;
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气流通道腔内,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气流通道,所述加热器用于将进入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加热成高温气体,当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所述雾化基质载体中呈负压状态时,所述高温气体经过所述气流通道腔流入所述雾化基质载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上侧壁或者顶板上设有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以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出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气流通道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气流通道腔底部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气流通道腔;或者,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结构设为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安装腔与所述气流通道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器包括多孔导热介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在所述多孔导热介质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的径向上,所述多孔导热介质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气流通道腔的内壁抵接;或者,
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多孔导热介质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气流通道腔的内壁之间,以使所述多孔导热介质与所述气流通道腔的内壁相间隔。
7.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雾化基质载体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基质载体内设有第二气流通道,且所述雾化基质载体的下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孔,当所述雾化基质载体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时,所述第一透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基质载体内设有第二气流通道,且所述雾化基质载体的底部设有第二透气孔,当所述雾化基质载体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内处于负压时,所述气体流经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透气孔进入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基质载体的底部还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防止所述雾化基质载体中的雾化基质泄露。
CN202310877199.5A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Pending CN1169987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7199.5A CN116998785A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7199.5A CN116998785A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8785A true CN116998785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3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7199.5A Pending CN116998785A (zh) 2023-07-17 2023-07-17 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987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6581B2 (en) Cigarette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using the same
CN21092963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2188537A1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WO2017210969A1 (zh) 一种电子烟
CN110074464B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18188353A1 (zh) 加热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WO2016154792A1 (zh) 一种电子烟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WO2023077767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2260474U (zh) 电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020336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110967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08323823A (zh) 一种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2772996A (zh)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179257A1 (zh) 横向导液的雾化器
WO2021012882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发烟组件
WO2021248334A1 (zh) 液体回收利用雾化装置
CN216019106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019105U (zh)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2911661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34530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6998785A (zh) 一种加热机构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2151846A1 (zh) 油气路分离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4854366U (zh)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气路结构
CN214854355U (zh)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