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98143A - 基于检测到的附件设备的电子设备动态用户界面方案 - Google Patents

基于检测到的附件设备的电子设备动态用户界面方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98143A
CN116998143A CN202180069463.1A CN202180069463A CN116998143A CN 116998143 A CN116998143 A CN 116998143A CN 202180069463 A CN202180069463 A CN 202180069463A CN 116998143 A CN116998143 A CN 116998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wireless terminal
detecting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94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宰祐
A·贝扎蒂
D·哈塔卜
R·加西亚三世
T·J·米勒
E·拉米雷斯
L·E·塔帕纳
M·万欧斯
M·D·德什潘德
M·阿扎里亚斯
H·I·加维奥拉
A·C·戴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998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98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by connection of exchangeable hous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5Management of the audio stream, e.g. setting of volume, audio stream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9/00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 H04M19/02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 H04M19/04Current supply arrangements for telephone systems providing ringing current or supervisory tones, e.g. dialling tone or busy tone the ringing-current being generated at the substations
    • H04M19/047Vibrating means for incoming ca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3Protecting arrangement for the entire housing of the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57Arrangement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the calling subscriber at the called subscriber's set
    • H04M1/575Means for retrieving and displaying personal data about calling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control of the receiver volume to provide a dual operational mode at close or far distance from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方法包括: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处,当该计算机系统与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通话时,检测外壳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耦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外壳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耦接,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该通话,并且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不同于该第一音频模式的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终止该通话。

Description

基于检测到的附件设备的电子设备动态用户界面方案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要求于2021年10月11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7/498,562号和于2020年10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第63/090,649号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的内容如同在本文中完全公开一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所述实施方案整体涉及电子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检测其何时与某些附件一起使用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移动电话和平板计算机的手持式电子设备提供许多功能和特征,并且使用图形用户界面来允许用户与这些功能和特征交互并控制这些功能和特征。例如,手持式电子设备显示诸如图标、按钮、键以及其他图形对象的输入对象,用户可与这些输入对象交互以控制设备及其各种功能。设备还可显示向用户传达信息的输出对象,诸如文本或图像。
发明内容
一种方法包括: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处,并且当该计算机系统与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通话时,检测外壳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耦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外壳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耦接,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该通话,并且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不同于该第一音频模式的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终止该通话。
第一音频模式可以是扬声电话模式,在该扬声电话模式下计算机系统被配置为当该计算机系统远离用户的耳朵时产生该用户可听见的音频输出。
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可包括将与通话相关联的音频传输到通信地耦接到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扬声器。该远程扬声器可经由无线通信链路通信地耦接到该计算机系统。该远程扬声器可经由有线连接通信地耦接到该计算机系统。
第二音频模式可以是电话听筒模式,在该电话听筒模式下计算机系统被配置为使用听筒扬声器产生音频输出,该听筒扬声器被配置为邻近用户的耳朵放置。
该方法还可包括:当正在进行通话时,经由计算机系统的扬声器或通信地耦接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扬声器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停止该视频内容的显示,并且继续输出该音频内容。
通话可以是第一通话,远程设备可以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当正在进行该第一通话时,该方法可包括:当计算机系统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时,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与该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并且在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中显示与该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可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终止通话之后,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该通话已终止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包括关于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之前,并且当正在进行通话时,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减小该视觉指示的大小并且在该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当检测到外壳的耦接时计算机系统正处于对应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一状态,将该计算机系统转换到对应于不同于该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
通话可以是第一通话,外壳可以是第一类型的第一外壳,远程设备可以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该方法还可包括:当计算机系统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时,检测第二外壳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耦接,该第二外壳的第二类型不同于该第一类型;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第二外壳到该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或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该通话。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器、壳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为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并且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当该电子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通话时,检测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该通话,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不同于该第一音频模式的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终止该通话。
第一音频模式可以是扬声电话模式,在该扬声电话模式下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当该电子设备远离用户的耳朵时产生该用户可听见的音频输出。
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可包括将与通话相关联的音频传输到通信地耦接到电子设备的远程扬声器。该远程扬声器可经由无线通信链路通信地耦接到该电子设备。该远程扬声器可经由有线连接通信地耦接到该电子设备。
第二音频模式可以是电话听筒模式,在该电话听筒模式下电子设备被配置为使用听筒扬声器产生音频输出,该听筒扬声器被配置为邻近用户的耳朵放置。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当正在进行通话时,经由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或通信地耦接到该电子设备的远程扬声器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停止该视频内容的显示,并且继续输出该音频内容。
通话可以是第一通话,远程设备可以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当正在进行第一通话时,并且当电子设备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时,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与该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并且在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中显示与该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电子设备正以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终止通话之后,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该通话已终止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包括关于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之前,并且当正在进行通话时,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减小该视觉指示的大小并且在该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当检测到外壳的耦接时电子设备正处于对应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一状态,将该电子设备转换到对应于不同于该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
通话可以是第一通话,外壳可以是第一类型的第一外壳,远程设备可以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当电子设备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时,检测第二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该第二外壳的第二类型不同于该第一类型;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第二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或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该通话。
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包括显示器和壳体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当该电子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通话时,检测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该通话,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不同于该第一音频模式的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终止该通话。
第一音频模式可以是扬声电话模式,在该扬声电话模式下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当该电子设备远离用户的耳朵时产生该用户可听见的音频输出。
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可包括将与通话相关联的音频传输到通信地耦接到电子设备的远程扬声器。该远程扬声器可经由无线通信链路通信地耦接到该电子设备。该远程扬声器可经由有线连接通信地耦接到该电子设备。
第二音频模式可以是电话听筒模式,在该电话听筒模式下电子设备被配置为使用听筒扬声器产生音频输出,该听筒扬声器被配置为邻近用户的耳朵放置。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当正在进行通话时,经由该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或通信地耦接到该电子设备的远程扬声器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停止该视频内容的显示,并且继续输出该音频内容。
通话可以是第一通话,远程设备可以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当正在进行第一通话时,并且当该电子设备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时,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与该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并且在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中显示与该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终止通话之后,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该通话已终止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包括关于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在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之前,并且当正在进行通话时,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减小该视觉指示的大小并且在该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当检测到外壳的耦接时该电子设备正处于对应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一状态,将该电子设备转换到对应于不同于该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
通话可以是第一通话,外壳可以是第一类型的第一外壳,远程设备可以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当该电子设备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时,检测第二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该第二外壳的第二类型不同于该第一类型;以及响应于检测到第二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或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该通话。
一种方法包括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处检测传入通话。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传入通话而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输出该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或生成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以指示该传入通话的存在;在该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其中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被外壳所覆盖;以及响应于在该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在不拒绝该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之后,并且在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之后,检测接受通话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接受通话输入而接受通话。
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可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关于该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视觉指示可以是第一视觉指示,并且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第二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该第二视觉指示可具有比第一视觉指示更小的大小。
该方法还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当检测到外壳的耦接时计算机系统正处于对应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一状态,将该计算机系统转换到对应于不同于该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
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显示器、壳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为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并且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检测传入通话;响应于检测到该传入通话而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输出该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或生成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以指示该传入通话的存在;在该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其中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被该外壳所覆盖;以及响应于在该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在不拒绝该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之后,并且在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之后,检测接受通话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接受通话输入而接受通话。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可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关于该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
视觉指示可以是第一视觉指示,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第二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该第二视觉指示可具有比第一视觉指示更小的大小。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当检测到外壳的耦接时电子设备正处于对应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一状态,将该电子设备转换到对应于不同于该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
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包括显示器和壳体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检测传入通话;响应于检测到该传入通话而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输出该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或生成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以指示该传入通话的存在;在该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其中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被外壳所覆盖;以及响应于在该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在不拒绝该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在检测到外壳到电子设备的耦接之后,并且在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之后,检测接受通话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接受通话输入而接受通话。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可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关于该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
视觉指示可以是第一视觉指示,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第二视觉指示,其中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该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该第二视觉指示可具有比第一视觉指示更小的大小。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该电子设备的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当检测到外壳的耦接时该电子设备正处于对应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一状态,将该电子设备转换到对应于不同于该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
一种方法包括:在具有显示器、壳体和无线天线的计算机系统处,当该计算机系统耦接到外壳时,经由该无线天线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其中当该计算机系统耦接到外壳时该计算机系统的该显示器的第一区域是可见的。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无线终端的存在,并且根据确定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满足相应标准,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其中这些相应标准包括要求: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的存在,计算机系统不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以便满足这些相应标准。
该方法可包括: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无线终端的存在,根据确定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不满足相应标准,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而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在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计算机系统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在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并且响应于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该第二检测,计算机系统不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计算机系统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显示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之后,检测计算机系统已从外壳中解耦;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计算机系统已从外壳中解耦,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该计算机系统可能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该计算机系统能够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能够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并且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可以是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该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
计算机系统可能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该导航输入,显示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可包括指示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的视觉指示。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该导航输入,显示与不同于第一安全凭证和第二安全凭证的第三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该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
该方法还可包括:检测计算机系统已从外壳中解耦;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计算机系统已从外壳中解耦,捕获该计算机系统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所捕获的该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该计算机系统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执行安全操作;以及根据确定该计算机系统所捕获的该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该计算机系统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放弃执行安全操作。
安全凭证可与计算机系统上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相关联,该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可供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
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显示器、壳体、无线天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为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并且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该电子设备耦接到外壳时,经由该无线天线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其中当该电子设备耦接到外壳时该电子设备的该显示器的第一区域是可见的;以及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无线终端的存在,根据确定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满足相应标准,在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中显示将该电子设备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其中这些相应标准包括要求: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的存在,电子设备不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以便满足这些相应标准。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无线终端的存在,根据确定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不满足相应标准,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该安全凭证的信息。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而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在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电子设备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在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并且响应于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该第二检测,该电子设备不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电子设备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显示将电子设备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之后,检测电子设备已从外壳中解耦;以及响应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已从外壳中解耦,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电子设备可能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该电子设备能够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能够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并且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可以是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
电子设备可能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该导航输入,显示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可包括指示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的视觉指示。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该导航输入,显示与不同于第一安全凭证和第二安全凭证的第三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检测电子设备已从外壳中解耦;响应于检测到电子设备已从外壳中解耦,捕获该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所捕获的该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该电子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执行安全操作;以及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所捕获的该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该电子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放弃执行安全操作。
安全凭证可与电子设备上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相关联,该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可供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
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包括显示器、壳体和无线天线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在该电子设备耦接到外壳时,经由该无线天线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其中当该电子设备耦接到外壳时该电子设备的该显示器的第一区域是可见的;以及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该无线终端的存在,根据确定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该检测满足相应标准,在该显示器的该第一区域中显示将该电子设备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其中这些相应标准包括要求:即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的存在,电子设备不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以便满足这些相应标准。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无线终端的存在,根据确定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不满足相应标准,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该安全凭证的信息。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而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在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电子设备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在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并且响应于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的该第二检测,该电子设备不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电子设备未能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可满足相应标准。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在显示将该电子设备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之后,检测该电子设备已从外壳中解耦;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电子设备已从外壳中解耦,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电子设备可能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该电子设备能够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能够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并且可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是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电子设备可能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该导航输入,显示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可包括指示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的视觉指示。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该用户界面的该导航输入,显示与不同于第一安全凭证和第二安全凭证的第三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该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响应于检测到该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无线天线向该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
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可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当由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检测该电子设备已从外壳中解耦;响应于检测到该电子设备已从外壳中解耦,捕获该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所捕获的该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该电子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执行安全操作;以及根据确定该电子设备所捕获的该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该电子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放弃执行安全操作。
安全凭证可与电子设备上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相关联,该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可供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容易理解本公开,其中类似的附图标号指代类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其中:
图1A描绘了与示例性外壳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电子设备;
图1B描绘了与另一示例性外壳一起使用的该示例性电子设备;
图1C描绘了与另一示例性外壳一起使用的该示例性电子设备;
图2描绘了该示例性电子设备在正在进行通话并且该设备处于第一音频模式时被耦接到外壳;
图3A描绘了该示例性电子设备在正在进行通话并且该设备处于第二音频模式时被耦接到外壳;
图3B描绘了该示例性电子设备在正在进行通话并且该设备处于第三音频模式时被耦接到外壳;
图4描绘了该示例性电子设备在正在进行视频通话时被耦接到外壳;
图5描绘了该示例性电子设备在正在进行多方通话时被耦接到外壳;
图6A至图6B描绘了该示例性电子设备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被耦接到外壳;
图7描绘了该示例性电子设备在传入通话处于活动状态时被从外壳中取出;
图8A至图8D描绘了该示例性电子设备被用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
图9A至图9B描绘了示例性用户界面结合选择安全凭证一起使用以向无线终端提供安全凭证;
图10是与计算机系统一起使用的一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与计算机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种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与计算机系统一起使用的另一种方法的流程图;并且
图13描绘了电子设备的示例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地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代表性实施方案。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不旨在将实施方案限制于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相反,其旨在涵盖可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所述实施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内的另选形式、修改形式和等同形式。
本文的实施方案整体涉及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附件(诸如,外壳)的系统,其中设备可检测附件到设备的耦接,并且基于所检测到的附件到设备的耦接来以某些方式改变、修改或以其他方式控制设备的操作。例如,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已耦接到设备,该设备可改变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作为一个特定示例,当将设备插入到外壳中时,该外壳覆盖该设备的显示器的第一区域同时保留第二区域未覆盖或以其他方式可见,该设备可从显示全屏用户界面转换到在该显示器的第二(例如,未覆盖)区域中显示部分屏幕用户界面。
作为改变用户界面或其他图形输出的替代或补充,设备可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已耦接到设备而采取其他操作,并且此类操作可基于当外壳耦接到设备时该设备的状态。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当外壳耦接到设备时正在进行语音通话(例如,电话通话),则该设备将在检测到外壳已耦接到该设备时终止该通话。设备的音频模式也可能影响该设备在外壳耦接到该设备时的响应方式。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当附接外壳时,在通话期间以电话听筒模式使用设备(例如,将设备贴在用户的耳朵上),则该设备终止通话,但如果以扬声模式(例如,扬声电话)使用设备,则该设备不会终止通话。也可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已耦接到设备而执行影响该设备的操作的其他类型的操作。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本文所述的设备使用近场无线通信技术来检测外壳或其他附件到设备的耦接。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保护外壳包括近场无线通信天线,并且设备包括能够检测设备何时非常接近近场无线天线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例如,设备可检测它何时已被安装在特定外壳中、耦接到特定外壳或以其他方式与特定外壳一起使用)。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从近场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关于外壳的信息,诸如,该外壳的唯一标识符、该外壳的物理属性等。设备检测到特定外壳已耦接到该设备后,该设备会以对于该特定外壳的唯一的方式改变其操作模式(并且可选地基于当外壳耦接到该设备时该设备的状态或模式)。
近场无线通信系统和天线可被配置为使得仅当设备足够靠近而能够基本上确定该设备和附件正一起使用时该设备才检测到该附件。例如,就移动电话的保护外壳而言,仅当移动电话插入到保护外壳中时,电话才检测外壳的存在。此外,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近场无线通信天线是无源或无供电天线,因此即使在使用无供电附件的情况下也允许动态设备定制。如本文所用,无源或无供电天线是指不导电地耦合到附件的电源供应的天线。因此,保护外壳不需要具有电池或独立供电的通信系统(例如,WIFI或蓝牙)来改变电子设备的操作模式或其他特性。
图1A描绘了示例性电子设备100(本文中也简称为“设备”)和可耦接到设备100的示例性外壳110。电子设备100是计算机系统的示例,诸如本文结合图13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图1A所示的设备100是移动电话(例如,智能电话),但这仅仅是可与本文公开的思想结合使用的设备的一个代表性示例。其他示例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音乐/媒体播放器、平板电脑等。
设备100包括限定设备100的至少一些外表面的壳体结构103。设备100还包括显示器102,该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图形输出,这些图形输出通过覆盖在显示器102上的透明盖105可见。透明盖105还可限定一个或多个开口以允许诸如麦克风、相机、扬声器、传感器等内部部件接近设备100的周围环境。设备100还可包括被配置为检测施加到透明盖105的触摸事件或触摸输入的触摸传感器。触摸传感器可与显示器集成或以其他方式被配置为提供触摸屏功能性。
设备100包括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该近场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以无线方式检测电子设备何时接近支持近场无线的附件(诸如,外壳110)。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可被配置用于任何合适类型或协议的近场无线通信,包括但不限于近场通信(“NFC”)协议、射频识别(“RFID”)协议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或协议。例如,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以及实际上本文所述的任何近场无线通信系统、天线或其他部件)可被配置为根据适用标准(诸如ISO/IEC 14443、FeliCa、ISO/IEC 18092、ISO/IEC 21481、ISO/IEC 13157等)来操作。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包括无线天线(例如,被配置为诸如向和/或从另一对象(诸如,外壳、充电附件(例如,充电底座))的近场无线天线发射和/或接收电磁信号的天线)、无线终端(例如,图8A的无线终端800)等。
在一些情况下,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被配置为检测结合在附件中的无源或无供电天线的存在或接近。这样,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可与设备100中的其他通信系统(诸如蓝牙、WIFI或蜂窝通信系统)分离,并且可被配置为在有限范围内进行通信(例如,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仅在系统之间彼此相距约10cm内时才可检测到近场无线天线)。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作为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的替代或补充,设备100使用其他部件和/或技术来确定设备100如何以及是否与其他对象、设备、附件等一起使用。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例如,设备100使用运动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相机、磁性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来检测事件、使用条件或设备100的其他方面。例如,此类部件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于检测设备100何时以及/或者是否已耦接到外壳(例如,外壳110)以及/或者从外壳中解耦。
设备100还可包括各种附加的内部部件和结构,诸如传感器、存储器、处理器、控制电路、电池、电路板、框架或其他支撑结构、天线等。设备100还可包括可捕获外部个体的图像和/或视频的前置和/或后置相机系统(例如,图4的前置相机404)。相机系统可包括镜头、图像传感器、聚焦和变焦机构、闪光灯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部件。
图1A还示出了示例性外壳110。外壳110可类似于套筒,该套筒可经由外壳110中的开口111接收设备100。外壳110可包括能够由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所检测到的近场无线通信天线112(本文中也简称为“天线”)。如本文所用,只要天线或近场无线通信电路能够在由无线检测设备或电路探测或轮询时产生电响应,就可检测到天线。例如,天线可对由另一设备或电路产生的电磁场产生明显的或可识别的干扰或其他响应,从而使得天线可检测。此外,如本文所用,可检测的近场无线通信天线指示近场无线通信天线可用于触发、发起或以其他方式引起设备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响应,其中响应指示近场无线通信天线在设备的存在和/或接近(例如,在阈值距离内)。
天线112可以是能够由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所检测到的任何合适类型的天线。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天线112是NFC天线、RFID天线或另一合适的天线。在一些情况下,天线112是无源或无供电天线。天线112被定位在外壳中,使得在设备100插入到外壳110中时,该天线与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对准,或以其他适当的方式定位以便被该设备的该近场无线通信系统所检测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天线112可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通过设备100的后表面检测到。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外壳110覆盖设备的显示器102的一部分,同时保留另一部分使其通过该外壳的开口114可见。例如,当外壳110耦接到设备100(例如,设备100在套筒外壳110内部)时,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通过该外壳中的开口114可见,并且显示器的第二区域106被外壳110所覆盖。图1A的右手侧示出了插入到外壳110中的设备100。如图所示,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图形对象116(例如,当前时间的图形表示)。当外壳110耦接到设备100时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的特定图形输出可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当外壳110耦接到设备100时设备的状态。在一个示例中,如本文所述,如果在设备100存在传入通话时外壳110耦接到设备100,则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关于该传入通话的信息(因此该信息通过开口114可见)。
图1B描绘了与另一示例性外壳120一起使用的设备100。外壳120可包括能够由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所检测到的近场无线通信天线128(本文中也简称为“天线”)。天线128可以是能够由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所检测到的任何合适类型的天线。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天线128是NFC天线、RFID天线或另一合适的天线。在一些情况下,天线128是无源或无供电天线。天线128被定位在外壳中,使得在设备100插入到外壳120中时,该天线与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对准,或以其他适当的方式定位以便被该设备的该近场无线通信系统所检测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天线128可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通过设备100的后表面检测到。
尽管外壳110类似于套筒,并且通过将设备100经由开口111插入到外壳110中而将设备100与外壳110一起使用,但外壳120是对开件类型的外壳,其包括柔性地耦接到(例如,经由铰链机构,诸如,活动铰链)主容座部分122的盖124。盖124限定开口126,当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20(例如,放置在主容座部分122中)并且前盖124处于闭合位置时,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通过该开口可见。
图1B的右手侧示出了插入到外壳120中的设备100。如图所示,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图形对象116(例如,当前时间的图形表示),并且因此,该图形对象通过前盖124中的开口126可见。当外壳120耦接到设备100时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的特定图形输出可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当外壳120耦接到设备100时设备的状态。在一个示例中,如本文所述,如果在设备100存在传入通话时外壳120耦接到设备100,则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关于该传入通话的信息(因此该信息通过开口126可见)。
图1C描绘了与另一示例性外壳130一起使用的设备100。外壳130类似于不覆盖设备100的显示器的壳型外壳。外壳130可包括能够由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所检测到的近场无线通信天线132(本文中也简称为“天线”)。天线132可以是能够由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所检测到的任何合适类型的天线。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天线132是NFC天线、RFID天线或另一合适的天线。在一些情况下,天线132是无源或无供电天线。天线132被定位在外壳中,使得在设备100插入到外壳130中时,该天线与设备100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对准,或以其他适当的方式定位以便被该设备的该近场无线通信系统所检测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天线132可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通过设备100的后表面检测到。
如本文所述,当外壳(例如,外壳110、120、130)耦接到设备100时,设备100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到该外壳的耦接。设备100还检测或接收关于外壳的信息,诸如,外壳的类型(例如,其为套筒外壳、开件类外壳还是壳型壳等)、外壳的物理属性(例如,外壳是否覆盖显示器、外壳中的开口(例如,开口114、126)的位置)、外壳的唯一标识符等。基于关于外壳的信息,设备100可响应于外壳耦接到设备100时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而采取不同的操作。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设备100检测到其已耦接到覆盖显示器的一部分的外壳(例如,外壳110、120),并且该检测在正在进行通话且设备正以电话听筒模式使用时发生,则设备100终止该通话。相比之下,如果设备100检测到其已耦接到不覆盖显示器的部分的外壳(例如,外壳130),并且该检测在正在进行通话且设备正以电话听筒模式使用时发生,则设备100不会终止该通话。本文还描述了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设备的耦接而可能发生的其他类型的操作。
图2描绘了在设备100与远程设备(例如,另一电话、计算机或其他通信设备)之间正在进行通话时,设备100被耦接到外壳110。尽管图2(以及图3A至图7)示出了设备100被耦接到外壳110,但这些图中所示的外壳110表示其他外壳,这些其他外壳包括近场无线通信天线,并且被配置为覆盖设备的显示器的一部分,同时保留另一部分(例如,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例如,图2至图7中的外壳110还可表示图1B中的外壳120。
图2左手侧所示的设备100描绘了正在进行语音通话时的设备100,并且设备100正以电话听筒模式进行操作。电话听筒模式是多种潜在音频模式中的一种,在该模式下,设备100被配置为使用听筒扬声器200产生音频输出208,该听筒扬声器被配置为邻近用户的耳朵放置。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的透明盖105限定开口,听筒扬声器200通过该开口引导音频输出208。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来自听筒扬声器200的音频输出208具有有限的音量范围(包括最大音量限制),该音量范围适合在非常接近用户的耳朵时(例如,当以物理方式将设备贴放在用户的耳朵上时)使用。
在电话听筒模式下,设备100从麦克风(诸如,麦克风209)接收音频输入。麦克风209被定位为在设备100的底部或靠近底部,使得当设备100被用作电话听筒时(例如,当将设备100贴放在用户的头部使得听筒扬声器200邻近用户的耳朵时),该麦克风被定位为靠近用户的嘴巴。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的麦克风,诸如,麦克风207,该麦克风通过透明盖105中与听筒扬声器200相同的开口接收音频输入。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正在进行通话时,设备100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该正在进行的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203。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通话的信息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206,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显示“结束通话”示能表示204(其为可选用户界面对象),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
当正在进行通话且设备100正处于电话听筒模式时,可将设备100插入到(例如,耦接到)外壳110中,如箭头210所指示。如上所述,设备100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电话听筒模式(例如,特定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设备100终止通话。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终止通话之后,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该通话已终止的视觉指示212(如图2的右手侧所示,其描绘了在外壳110内部的设备100)。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视觉指示212包括文本,诸如“通话结束”或“通话终止”。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视觉指示212包括通话的持续时间。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所终止的通话的信息(诸如,文本指示和通话持续时间)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上滚动。
图2示出了当正在进行通话时设备100检测到其耦接到外壳110,并且设备100正以特定音频模式(例如,电话听筒模式)进行操作时,设备100的操作方式。更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设备100终止通话。另一方面,图3A至图3B示出了当设备100在正在进行通话并且设备100正以不同音频模式(例如,除电话听筒模式之外的模式,诸如,扬声电话模式(图3A)或远程音频模式(图3B))进行操作时检测到其耦接到外壳110时,设备100的操作方式。例如,图3A左手侧所示的设备100描绘了正在进行语音通话时的设备100,并且设备100正以扬声电话模式进行操作。扬声电话模式是多种潜在音频模式中的一种,在该模式下,设备100被配置为当设备100远离用户的耳朵时产生用户可听见的音频输出304。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音频输出304比电话听筒模式的音频输出(例如,图2的音频输出208)更响。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音频输出304由设备100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305产生,该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不同于听筒扬声器200。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一个或多个扬声器305大于听筒扬声器200,并且被配置为沿与听筒扬声器200不同的主要方向输出音频输出304。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一个或多个扬声器305具有比听筒扬声器200更少的定向输出(例如,声音更不集中)。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听筒扬声器200被配置为产生比一个或多个扬声器305更窄的声束或波瓣。
在扬声电话模式下,设备100从一个或多个麦克风(诸如,麦克风207、209)接收音频输入。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相比于电话听筒模式,当设备100处于扬声电话模式时,麦克风207、209以不同方式操作。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在扬声电话模式下同时使用麦克风207、209,而在电话听筒模式下使用麦克风209但不使用麦克风207。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在不同音频模式下针对麦克风使用不同音频参数(例如,增益)。
当正在进行通话且设备100正处于扬声电话模式时,可将设备100插入到(例如,耦接到)外壳110中,如箭头210所指示。如上所述,设备100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扬声电话模式(例如,特定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设备100继续通话(例如,设备不终止通话)。因此,设备100在其处于外壳110中时继续经由扬声器305产生音频输出304,并且接受音频输入(例如,经由麦克风209)。
设备100基于其音频模式的操作方式的差异可反映用户在使用该设备时的预期和/或意图。例如,当以电话听筒模式使用时,将设备100放置到至少部分地覆盖屏幕的外壳中可能与终止通话的意图一致。这样,如果音频输出模式为电话听筒模式,则设备100终止通话。另一方面,当以扬声电话模式(或远程音频模式,如结合图3B所述)使用设备时,用户可能不预期将设备100放置到外壳110中以终止通话。例如,用户可能预期由于外壳110不会干扰扬声电话模式的音频输入和/或输出功能,因此扬声电话通话不会被中断。这样,当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时,设备100继续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并且通话继续)之后,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包括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306。视觉指示306提供通话仍在进行的视觉提示(其通过外壳110中的开口114可见),并且向用户提供关于正在进行的通话的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通话的信息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也显示“结束通话”示能表示(其为可选用户界面对象),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之前,并且当正在进行通话时,设备100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该正在进行的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300。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通话的信息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显示结束通话示能表示302,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视觉指示300大于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并且在将设备100插入到外壳110中时至少部分地被外壳110截断。因此,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减小视觉指示300的大小,并且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例如,视觉指示306)。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306包括与较大视觉指示300相同的内容,但具有减小后的大小。
图3A示出了当设备100在正在进行通话并且设备100正以扬声电话模式进行操作时检测到其耦接到外壳110时,设备100的操作方式,而图3B示出了根据一些具体实施当设备100在正在进行通话并且设备100正以远程音频模式进行操作时检测到其耦接到外壳110时,设备100的操作方式。
例如,图3B左手侧所示的设备100描绘了正在进行语音通话时的设备100,并且设备100正以远程音频模式进行操作。远程音频模式是多种潜在音频模式中的一种,在该模式下,设备100通信地耦接(例如,经由连接312)到远程扬声器系统310,并且设备100向远程扬声器系统310传输与通话相关联的音频。
远程扬声器系统310包括扬声器(例如,扩音器),该扬声器产生用户可听见的音频输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远程扬声器系统31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并且音频输入(例如,由远程扬声器系统310的麦克风所捕获的音频)经由连接312从远程扬声器系统310发送到设备100。
图3B中将远程扬声器系统310示出为一组耳机,不过其也表示其他类型的远程扬声器(诸如,耳塞、车辆音频系统、蓝牙扬声器、扬声电话附件等)。设备100与远程扬声器系统310之间的连接312可以是有线连接(例如,以物理方式连接到设备100和远程扬声器系统310的音频电缆)或无线通信链路(例如,经由蓝牙、WiFi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无线通信方案)。
当正在进行通话且设备100正处于远程音频模式时,可将设备100插入到(例如,耦接到)外壳110中,如箭头210所指示。如上所述,设备100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远程音频模式(例如,特定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设备100继续通话(例如,设备不终止通话)。因此,设备100继续向远程扬声器系统310传输与通话相关联的音频。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并且通话继续)之后,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包括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306。视觉指示306提供通话仍在进行的视觉提示(其通过外壳110中的开口114可见),并且向用户提供关于正在进行的通话的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通话的信息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也显示“结束通话”示能表示(其为可选用户界面对象),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之前,并且当正在进行通话时,设备100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该正在进行的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300。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通话的信息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显示结束通话示能表示302,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视觉指示300大于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并且在将设备100插入到外壳110中时至少部分地被外壳110截断。因此,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减小视觉指示300的大小,并且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例如,视觉指示306)。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306包括与较大视觉指示300相同的内容,但具有减小后的大小。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具体实施,当设备100在正在进行视频通话时检测到其耦接到外壳110时,设备100可能的操作方式。例如,图4左手侧所示的设备100描绘了正在进行视频通话时的设备100,并且该设备正在经由该设备的扬声器(例如,如图所示的扬声器305)或通信地耦接到该设备的远程扬声器(例如,远程扬声器系统310)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例如,音频输出406)。
由于正在进行的通话是视频通话,因此设备100还在设备的显示器上显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视频内容400。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视频内容400包括来自参与通话的远程设备的视频馈送。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显示设备100的用户的视频预览402。视频预览402可由设备100的相机404所捕获。
当正在进行视频通话且设备100正处于扬声电话模式时,可将设备100插入到(例如,耦接到)外壳110中,如箭头210所指示。如上所述,设备100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不同于电话听筒模式的音频模式(例如,扬声电话模式或远程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设备100继续输出与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例如,经由扬声器305或远程扬声器系统),但停止视频内容400的显示。因此,设备100在其处于外壳110中时继续经由扬声器305产生音频输出406,并且接受音频输入。由于外壳覆盖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而使得视频内容不可见,并且还可能覆盖相机404而使得设备100的用户的视频馈送无法再被捕获,因此可停止视频内容400的显示。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并且通话以仅音频模式继续)之后,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包括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408。视觉指示408提供通话仍在进行的视觉提示(其通过外壳110中的开口114可见),并且向用户提供关于正在进行的通话的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通话的信息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也显示“结束通话”示能表示(其为可选用户界面对象),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之前,并且当正在进行视频通话时,设备100在显示器上显示结束通话示能表示405,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
在一些情况下,当设备100处存在多个正在进行的通话且设备100处于非电话听筒音频模式(例如,扬声电话模式或远程扬声电话模式)时,设备100可耦接到外壳。例如,设备100可以是多方通话的部分,其中设备100与两个远程设备进行通信。
图5示出了参与多方通话并且正以扬声电话模式进行操作的设备100(例如,设备100正从设备100的扬声器305产生音频输出508)。设备100还显示与多方通话的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502,以及与该多方通话的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504。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第一通话信息502和第二通话信息504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并且通话继续)之后,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与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510以及与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512。第一通话信息510和第二通话信息512(外壳110耦接到设备100之后显示)可包括第一通话信息502和第二通话信息504(外壳110耦接到设备100之前显示)中示出的信息中的全部信息或部分信息。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外壳110耦接到设备100之前显示的第一通话信息502和第二通话信息504大于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并且在将设备100插入到外壳110中时至少部分地被外壳110截断。因此,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减小第一通话信息502和第二通话信息504的大小,并且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通话信息(例如,第一通话信息510和第二通话信息512)。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减小大小后的通话信息包括与较大通话信息相同的内容,但具有减小后的大小。
图2至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具体实施的当设备100在正在进行通话时耦接到某些类型的外壳时,设备100的操作方式。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设备附接到不同类型的外壳时,该设备以不同方式进行操作。设备和外壳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使得能够基于不同类型的外壳执行不同的操作。具体地,如上所述,设备100从外壳的近场无线通信天线接收关于该特定外壳的信息(例如,该外壳是否覆盖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基于所检测到的外壳的类型采取特定操作。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设备100附接到至少部分地覆盖外壳(例如,外壳110、120)的显示器的外壳时,发生结合图2至图5所述的操作。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不同类型的外壳(例如,不覆盖显示器的外壳,诸如,图1C中的外壳130)的耦接,设备100继续正在进行的通话,而不管系统是以第一音频模式(例如,电话听筒模式)还是第二音频模式(例如,扬声模式,诸如,扬声电话模式或远程音频模式)进行操作。
图2至图5示出了当设备100在正在进行通话时耦接到外壳时,设备100的示例性操作。图6A至图6B示出了当设备100在存在到设备100的活动的传入通话时耦接到外壳时,设备100的示例性操作。
例如,图6A示出了在传入通话处于活动状态时的设备100。传入通话可以是音频通话或视频通话。响应于检测到传入通话,设备100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606和/或生成触觉输出604。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可听输出606经由音频输出生成器,诸如,设备的扬声器(例如,扬声器200、305)等生成。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可听输出606是铃声、蜂鸣声、旋律、歌曲、语音提示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触觉输出604包括振动、脉冲等。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触觉输出604经由设备100的触觉输出生成器(诸如,移动和/或振荡质量的直线电机或旋转电机)生成。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关于该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611。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通话的信息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显示“接受通话”示能表示608(其为可选用户界面对象),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使得设备100接受传入通话。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显示“拒绝通话”示能表示610(其为可选用户界面对象),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使得设备100拒绝传入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传入通话是视频通话,则设备100还响应于检测到该传入通话而显示设备100的用户的视频预览612(例如,如由图4中设备的相机404所捕获的)。视频预览612允许用户预览如果用户接受传入视频通话后传入通话者将看到的内容。
当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可将设备100插入到(例如,耦接到)外壳110中,如箭头210所指示。如上所述,设备100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设备100的耦接,设备100停止产生可听输出606或触觉输出604中的至少一者。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停止产生触觉输出604但继续产生可听输出606,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停止产生可听输出606但继续产生触觉输出604。在还有的其他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同时停止触觉输出604和可听输出606。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音频输出和触觉输出都继续,但是音频输出和/或触觉输出的幅度减小。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音频输出和触觉输出都继续,但是音频输出和/或触觉输出的幅度增大。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设备100在不拒绝该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可听输出606或触觉输出604中的至少一者。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仍可接受通话,诸如,通过在通话仍传入时将设备100从外壳中取出并且通过触摸“接受通话”示能表示608。又如,当设备100处于外壳110中时,用户仍可经由与设备100通信的另一设备接受通话。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可通过经由通信地耦接到设备100(例如,经由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的耳机或耳塞提供输入来接受通话。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可经由手表、膝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接受通话。如果在设备100处于外壳110中时接受通话,则设备可默认使用非电话听筒音频模式(诸如,扬声电话模式、远程扬声电话模式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并且在不拒绝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可听输出606或触觉输出604中的至少一者之后,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包括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614。视觉指示614提供通话仍在传入(例如,其尚未被拒绝)的视觉提示(其通过外壳110中的开口114可见),并且向用户提供关于该传入通话的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关于传入通话的信息包括通话者的姓名、与通话者相关联的电话号码、与通话者相关联的职业、通话的持续时间、与通话者(或通话者的设备)相关联的电话或设备的类型、通话者的头像或图像,和/或关于通话者或通话或与通话者或通话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也显示“接受通话”示能表示和/或“拒绝通话”示能表示,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分别接受或拒绝传入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视觉指示614是视觉指示611减小大小后的版本。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614包括与较大视觉指示611相同的内容,但具有减小后的大小。
在一些情况下,响应于检测到传入通话而显示的视觉指示包括比当设备100耦接到外壳时可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描绘的信息更多的信息。例如,图6B示出了在传入通话处于活动状态时的设备100。如关于图6A所述,响应于检测到传入通话,设备100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606和/或生成触觉输出604。设备100还显示包括第一信息622、第二信息624和第三信息626的视觉指示。第一信息622、第二信息624和第三信息626可以是任何合适类型的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图6B所示,第一信息622对应于传入通话的电话号码,第二信息624对应于设备上已筛选传入通话者以确定其是否为垃圾通话的应用程序(例如,名称为“SpamCatch”的应用程序)的指示,并且第三信息626对应于传入通话可能为垃圾通话的文本通知。如图所示,视觉指示包括包含信息的三个单独的行或分离的行。设备100还可显示“结束通话”示能表示620,如果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可使得传入通话被拒绝。
当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可将设备100插入到(例如,耦接到)外壳110中,如箭头210所指示。如上所述,设备100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当设备100未耦接到外壳时显示的视觉指示包括比可在第一区域104中有效显示的信息更多的信息,则设备100显示该信息的精简版本。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图6B的右手侧所示,设备100显示两行信息,而不是最初显示的三行。第一行信息628包括第一信息(例如,传入通话者的电话号码),并且第二行信息630包括第二信息(例如,已筛选通话的应用程序的指示)和第三信息(例如,通话潜在地为垃圾通话的指示)。为了将第二信息624和第三信息626都装进第二行,第二信息624和第三信息626的文本(和/或相关联的图形)可以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上水平地滚动,如箭头632所指示。这样,在较小的显示区域中提供相同的信息,同时还以合理的大小提供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所有信息被显示在单个行中,并且文本(和/或相关联的图形)在单个行上水平地滚动。
如上所述,如果在通话传入时设备100耦接到覆盖显示器的全部或部分的外壳,则设备100可以在不拒绝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传入通话提示的可听输出和/或触觉输出。图7示出了当通话传入时,在设备100已耦接到外壳110之后用户可以如何接受传入通话。具体地,如图7的左手侧所示,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例如,在其内部),并且设备100正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视觉指示700,其中视觉指示700包括关于传入通话的信息。
响应于设备100检测到(例如,利用近场无线通信系统)其已从外壳110中取出(例如,从其中解耦),设备100显示包括关于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702。视觉指示702可以是视觉指示700的增大大小后的版本。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显示“接受通话”示能表示706(其为可选用户界面对象),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使得设备100接受传入通话。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显示“拒绝通话”示能表示708(其为可选用户界面对象),如果用户触摸或以其他方式选择了该示能表示,则将使得设备100拒绝传入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传入通话是视频通话,则设备100响应于检测到该传入通话而显示设备100的用户的视频预览704(例如,如由设备的相机404所捕获的)。视频预览704允许用户预览如果用户接受传入视频通话后传入通话者将看到的内容。
在设备100已至少部分地从外壳中取出之后,用户可接受通话(例如,通过选择“接受通话”示能表示706)、拒绝通话(例如,通过选择“拒绝通话”示能表示708)或将设备100返回到外壳110中。
图7还示出了在当设备100处于外壳110中时检测到传入通话的情况下,设备的示例性操作。具体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当设备100处于外壳110中时检测到传入通话,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视觉指示700,其中视觉指示700包括关于传入通话的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和/或生成触觉输出。在其他具体实施中,当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时,设备100不响应于检测到传入通话而产生可听或触觉输出。
响应于在传入通话仍传入时,设备100检测到其已从外壳110中取出(例如,从其中解耦),设备100显示图形内容,如上所述。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显示视觉指示702,其包括关于传入通话的信息、“接受通话”示能表示706和“拒绝通话”示能表示708。此外,如上所述,如果传入通话是视频通话,则设备100可响应于检测到该传入通话而能够显示设备100的用户的视频预览704(例如,如由设备的相机404所捕获的)。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120(或至少部分覆盖显示器的另一外壳)时,设备100可从第一授权级别(例如,解锁状态)转换到第二授权级别(例如,锁定状态)。因此,例如,如果当设备100与外壳110耦接时设备100处于解锁状态,则该设备将被锁定。一旦设备处于对应于第二授权级别的状态(例如,锁定状态),用户就可以经由认证过程(例如,密码、生物特征认证等)将设备转换到第一授权级别(例如,解锁状态)。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可以限制当设备处于对应于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例如,锁定状态)时可用的设备功能和/或数据。例如,个人可识别信息或可以访问个人可识别信息的应用程序可能是不可访问的,并且功能诸如电话通话(拨打非紧急号码)、文本消息、电子邮件等可以被去激活。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设备耦接到某个类型的外壳时,设备从解锁状态转换到锁定状态,而不管当设备耦接到外壳时的通话状态。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即使存在传入通话或正在进行的通话,设备也从解锁状态转换到锁定状态(当耦接到至少部分地覆盖显示器的外壳时)。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使用其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来提供各种功能。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可接近无线终端(例如,在约10厘米内)放置以促进设备100与终端之间的无线交互。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无线交互包括设备100向终端提供安全凭证。安全凭证可对应于或关联于或以其他方式表示信用卡、借记卡、登机牌、交通卡、积分卡、身份证、安全区域门禁卡等。因此,设备100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交互可用于促进无线支付、促进用户识别和/或授权以进入设施和/或获取服务(例如,登上飞机或火车、进入建筑物、进入或启动交通工具)等。
图8A至图8D示出了耦接到外壳110的设备100被用于以无线方式向无线终端提供安全凭证(和/或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安全凭证可对应于登机牌、信用卡、借记卡、交通卡、积分卡、身份证、安全区域门禁卡等。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安全凭证与设备上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相关联,该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可供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例如,凭证管理应用程序可管理一个或多个登机牌、信用卡、借记卡、交通卡、积分卡、身份证、安全区域门禁卡等)。
在阶段802处,设备100处于外壳110中并且尚未发起与无线终端800的通信。在阶段804处,使设备100接近无线终端800(例如,在约10cm内)。设备100经由无线天线(例如,与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相关联)检测无线终端800的存在。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检测无线终端800的存在包括检测来自无线终端800的满足接近标准(诸如无线信号强度标准或距离接近标准)的无线信号,该接近标准指示计算机系统已被有意地移动靠近无线终端作为向无线终端800提供一个或多个安全凭证的用户意图的指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无线终端800可选地是无线认证终端、无线支付终端或无线凭证终端中的一者。
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例如,一个或多个登机牌、信用卡、借记卡、交通卡、积分卡、身份证、安全区域门禁卡等)相关联的无线终端800的存在(例如,经由来自满足接近标准的无线终端的无线信号),设备100确定其是否能够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了保护安全凭证(和/或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从设备100向无线终端800的转移,设备账号(可选地仅可以利用用户授权来解密)存储在设备100的安全元件(也称为安全处理元件)中(如关于图13所述)。设备账号与设备100的操作系统隔离,并且在备份过程期间不进行备用。在计算机系统接收到授权之后(例如,经由认证、经由生物特征认证(面部识别、指纹识别)来执行向无线终端800的转移(例如,在交易中使用账户)),安全元件向无线终端800提供(例如,无线地传输)设备账号和交易特定的动态安全性代码以及完成转移所需的附加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计算机系统不发送实际安全凭证(例如,实际支付卡号、登机牌标识符、忠诚号、积分账号或关联于或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任何具体信息)。因此,安全凭证(和/或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向无线终端800的转移是安全转移。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设备100确定其是否能够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在阶段806处)第一视觉指示805。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第一视觉指示805包括表示与无线终端800相关联的类型的安全凭证的第一图形对象826。因此,例如,如果无线终端800是与支付凭证相关联的支付终端,则第一图形对象826表示支付卡(例如,信用卡、借记卡、礼品卡等)。又如,如果无线终端800被配置为授权访问交通系统并且与交通凭证相关联,则第一图形对象826是交通卡或交通令牌/车票的表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第一图形对象826具有模仿或表示物理卡、车票、令牌等的外观。因此,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无线终端800是支付终端时,第一图形对象826看起来像信用卡,或者当无线终端800是航空公司接入终端时,第一图形对象看起来像登机牌。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视觉指示805还包括状态指示符图形808。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状态指示符图形808包括动画,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中,它是静态(例如,非动画)图形。状态指示符图形808向用户指示设备处于确定设备100是否能够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的过程中,和/或处于向无线终端800提供该信息的过程中。
设备100确定是否可以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并且基于所确定的结果采取动作(包括显示特定提示或视觉指示)。例如,如果满足设备100不能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的标准(例如,设备检测到其不能向无线终端800提供信息),如图8A中的选项A所指示,则设备100向用户显示视觉指示和/或提示以采取附加步骤来纠正该问题。如果不满足标准(例如,设备100能够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如图8A中的选项B所指示,则设备向终端800提供信息并且显示视觉指示和/或提示,该视觉指示和/或提示指示已成功地向终端800提供信息。
图8B示出了在确定设备100不能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的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不能(或未能)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的确定是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的标准的至少一部分。更具体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不能(或未能)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的确定是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的唯一标准,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中,该标准包括附加因素(例如,在显示提示之前必须对于提供安全凭证进行过两次尝试)。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在阶段812处示出)之前,设备100可选地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错误条件指示830(在阶段810处示出)。错误条件指示830向用户指示尚未发生过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的提供。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显示错误条件指示830(例如,持续预先确定的时间(例如,约2秒、约3秒、约4秒))之后,设备100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104中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832。在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时,用户可以重新尝试发起与无线终端800的通信(例如,通过再次使设备100接近终端800)、向设备100提供输入(例如,授权使用凭证、解锁电话等)等。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从外壳110中解耦时(其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如上所述),设备100向用户显示信息、提示、图形用户界面等。关于图8D描述了设备100响应于从外壳中解耦而显示信息的示例。
如上所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于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的标准包括附加子标准。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设备100不能(或未能)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例如,图8A中的选项A)而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并且在未能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无线终端800的存在的第二检测时,满足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的标准。例如,如果在确定在第一尝试之后未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并且任选地在显示错误条件指示830之后),发起与无线终端800的无线交互的另一次尝试再次失败,则设备100显示提示832。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允许在显示提示832之前更多次尝试(例如,三次尝试、四次尝试、五次尝试等)发起无线交互。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设备100确定尚未满足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的标准(例如,设备100能够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则设备100向无线终端800提供该信息,并且可选地显示确认视觉指示。例如,图8C示出了在确定设备100能够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并且任选地在设备100确定已向无线终端800成功地提供该信息和/或已满足其他成功标准之后)的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例如,在阶段814处,设备100正显示成功条件指示834,其指示设备100已向无线终端800成功地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
在已向无线终端800成功地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用户可任选地尝试向无线终端800提供相同或另一安全凭证。在这种情况下,如阶段816处所示,使设备100(当耦接到外壳110时)接近无线终端800,并且设备100检测无线终端800的存在,如上所述。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的标准包括在第一尝试之后检测到发起无线交互的第二尝试。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第二次检测到无线终端800的存在(例如,如在阶段816处所示,在设备100先前在阶段804处检测到无线终端800之后),设备100确定满足标准并且显示(在阶段818处)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836。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提示836不同于提示832,其反映了显示提示的原因的差异。例如,响应于设备100确定(例如,由于发射信息的失败或缺少来自无线终端800的确认而确定)其不能或未能向无线终端800成功地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显示提示832。相比之下,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由于以下策略而显示提示836:在用户必须与设备100交互以向设备提供附加信息(例如,以解锁设备、授权提供附加安全凭证、选择下一个安全凭证等)之前,仅可以向无线终端提供安全凭证一次(或有限的次数)。因此,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800的存在而显示提示836。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提示836包括与提示832不同的文本信息(例如,“从外壳中取出以用于附加选项”),其表示在设备从外壳110中取出时可以向设备100提供附加选项和/或交互。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的标准包括检测到发起无线交互的第三尝试。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例如,当设备100处于外壳110中时,在设备100需要与设备的进一步交互(例如,以提供附加授权、选择用于提供凭证的选项等)之前,允许用户提供安全凭证两次。因此,当设备100检测到发起无线交互的第三尝试时(例如,在两次先前成功尝试之后),满足显示提示的标准,并且显示提示(例如,提示836)。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满足标准之前允许更多次尝试(例如,在设备100显示提示836之前允许三次、四次、五次或任何其他合适次数的成功尝试)。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设备100确定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的尝试(例如,第一尝试、第二尝试、第三尝试)不能完成或未完成(例如,未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则设备100可以显示提示832,并且可选地显示错误条件指示830。
如上所述,可以基于所检测到的不同条件来提示用户从外壳110中取出设备100。图8D示出了根据一些具体实施的在已提示用户从外壳110中取出设备100之后,设备从外壳中被取出。
在步骤820处,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被取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设备100显示(或者当设备100正在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之后,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被取出。如上所述,设备100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检测到其已从外壳110中解耦。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还或另外使用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诸如运动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等)来检测其已从外壳110中取出。
响应于检测到其已从外壳中解耦,设备100显示与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842。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界面842包括表示相应安全凭证的图形对象840(例如,840-1、840-2和840-3)。例如,如上所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包括凭证管理应用程序,该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可供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例如,凭证管理应用程序可管理一个或多个登机牌、信用卡、借记卡、交通卡、积分卡、身份证、安全区域门禁卡等)。因此,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图形对象840表示由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的安全凭证。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图形对象840的布置和/或位置可以对应于用户界面842此时与哪个安全凭证相关联。因此,例如,如果第一图形对象840-1显示在中心区域中,或以其他方式更突出地显示在用户界面842中(如图9B左侧所示),则用户界面842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如果第二图形对象840-2显示在中心区域中(如图8D和图9A左侧所示),则用户界面842与第二安全凭证相关联。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用户界面842中突出地显示的安全凭证是设备100在下一次尝试发起无线交互时将尝试向无线终端800提供的安全凭证。
如图所示,图形对象840类似于卡,诸如信用卡、借记卡、交通卡、积分卡、身份证和安全区域门禁卡,尽管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图形对象来作为卡的替代或补充。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图形对象840具有与凭证的物理版本一致或表示凭证的物理版本的外观和/或包括图形和/或文本信息。例如,表示信用卡的图形对象840可以看起来像信用卡(并且可以具有卡/银行名称、持卡人姓名、部分账号等),而登机牌可以类似于物理登机牌(并且可以具有乘客姓名、座位分配、登机口分配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设备100已向无线终端机800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例如,对应于第一图形对象840-1)的第一信息,并且设备100可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例如,由第二图形对象840-2表示的第二安全凭证,诸如第二信用卡、借记卡、登机牌、交通卡、积分卡、身份证、安全区域门禁卡等)的信息,可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则用户界面842显示第二图形对象840-2并且可选地显示附加图形对象、示能表示、视觉指示符或其他用户界面对象,以促进向无线终端800提供第二安全凭证。例如,如图8D所示,响应于在已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从外壳110中取出,用户界面842示出第二图形对象840-2(其指示第二安全凭证已被预先选择且/或可向无线终端800提供)以及包括生物特征认证过程的表示的图形对象838。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生物特征认证过程的表示包括指示什么类型的生物特征验证可批准或授权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的图形。例如,如果面部认证系统可批准或授权提供,则图形表示面部。又如,如果指纹认证系统可批准或授权提供,则图形表示指纹。还设想了其他图形和生物特征认证过程,并且可在阶段820处或在其他阶段处显示这些过程。
阶段821描绘了已成功完成生物特征认证过程之后的设备100,其中设备100显示指示生物特征认证过程已成功的图形对象841。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成功的生物特征认证,在阶段822处,设备显示包括无线通信操作的表示的图形对象844(例如,提示用户将设备放置在无线终端800上或附近的图形)。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表示第二安全凭证的图形对象显示在用户界面842中(和/或比表示其他安全凭证的图形对象更突出地显示)时,设备100被放置在无线终端800附近(例如,在阶段824处)。设备100检测无线终端800的存在(例如,利用近场无线通信系统),并且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800的存在,设备100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设备100确定(例如,由于发射信息的失败或缺少来自无线终端800的确认而确定)其不能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或者未能向无线终端800成功地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则设备100显示错误条件指示(例如,错误条件指示830)、文本提示等。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设备100确定其确实成功地提供了信息,则设备100显示成功条件指示(例如,成功条件指示834)。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果当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时没有显示和/或尚未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则当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时显示不同的用户界面(例如,不同于用户界面842)。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不同的用户界面是具有多个应用程序启动图标和/或窗口小部件的主页屏幕用户界面、具有日期/时间和一个或多个通知的唤醒屏幕用户界面、电话通话用户界面(如果存在传入电话通话)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可与用户界面842交互以例如选择接下来应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哪个安全凭证。图9A至图9B示出了与用户界面842的示例性交互。
例如,图9A示出了当在向无线终端800提供了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取出时,用户界面842的示例性状态。如阶段910处所示,用户界面842包括表示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图形对象840-1的一部分。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第一图形对象840-1被示出为具有指示已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的视觉指示908(例如,响应于先前检测到满足接近标准的无线终端800的存在,如上所述)。视觉指示908向用户发信号通知该凭证已成功传送。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可与用户界面842交互以改变和/或选择在下一次尝试时将向无线终端800提供的安全凭证。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施加指向用户界面842的导航输入(例如,由图9A中的触摸输入900和箭头902所指示的滑动或轻扫手势)。响应于检测到导航输入,设备100显示表示第三安全凭证的第三图形对象840-3(如阶段912处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导航输入导致图形对象的滚动外观,使得第一图形对象840-1停止被显示(例如,它向左移出显示器),第二图形对象840-2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被显示(例如,它向左移出显示器),并且第三图形对象840-3被显示和/或移动到显示器的突出(例如,中心)位置。如果存在设备100可用的附加安全凭证(并且对应于与无线终端800相关联的安全凭证的类型),则附加安全凭证可由可利用进一步导航输入导航的图形对象表示(例如,可利用进一步导航输入将可选的第四图形对象840-4轻扫到显示器的突出位置中)。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处于突出位置(例如,被示出为最大、或在显示器的中心、或具有独特边框或其他图形元素等)的图形对象表示在下一次使设备100充分接近无线终端800时将向无线终端800提供的安全凭证。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即使已向无线终端800提供与第一图形对象840-1相关联的安全凭证,用户也可与用户界面842交互以使安全凭证对象840-1被显示,如图9B所示。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施加指向用户界面842的导航输入(例如,由图9B中的触摸输入904和箭头906所指示的滑动或轻扫手势)。响应于检测到导航输入,设备100显示表示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图形对象840-1。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第一图形对象840-1连同指示已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的视觉指示908一起被显示。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导航输入导致图形对象的滚动外观,使得第一图形对象840-1移动到显示器的突出(例如,中心)位置(例如,其从显示器的左侧移动到用户界面842的突出位置),并且第二图形对象840-2和第三图形对象840-3的全部或一部分停止被显示(例如,它们向右移出显示器)。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如图9A至图9B所示,用户界面842包括一个或多个附加图形对象,诸如指示用户要采取的下一步以便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安全凭证的图形对象。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例如,用户界面842包括表示生物特征认证过程的图形对象838,其指示生物特征认证对于继续进行是必要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界面842替代地或附加地显示图形对象844,其提示用户将设备放置在无线终端800上或附近。虽然图9A和图9B示出了设备100显示表示生物特征认证过程的图形对象838,但是当生物特征认证过程已成功完成时,图形对象838可以被不同的图形对象(例如,图形对象841)替换。
如本文所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时,设备100可在继续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前要求用户验证。例如,图8D(阶段820)示出了设备100显示表示生物特征认证过程的图形对象838,其指示必须执行生物特征认证(或合适的另选方案,诸如密码的输入)以便授权设备1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
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检测到(例如,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运动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或磁性传感器)其已从外壳中解耦。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100在显示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例如,提示836,图8C)之后或同时检测到其已解耦。响应于检测到设备100已从外壳110中解耦,设备100捕获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面部、虹膜和/或指纹)。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除了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之外,设备在没有专门请求捕获计算机系统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捕获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由设备100所捕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所登记的面部、所登记的虹膜和/或所登记的指纹)一致的确定,设备100执行安全操作(例如,授权向无线终端800传输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解锁设备、授权向无线终端传输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而不解锁设备、解锁设备而不授权向无线终端传输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或授权向无线终端传输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并同时解锁设备,其中解锁计算机系统包括将设备从其中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不可供使用的锁定状态转换到其中设备的在锁定状态下不可用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可用的解锁状态)。
根据由设备100所捕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设备100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的确定,设备放弃执行安全操作(并且可选地,向用户提供指示需要认证以执行安全操作的可听、视觉或触觉反馈)。
图10是示例性方法1000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当设备耦接到外壳时至少部分地根据当设备耦接到外壳时该设备的音频模式而在该设备处继续或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方法1000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处执行。如本文所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也可被称为电子设备(或简称为设备)。这种计算机系统的示例包括例如电子设备100。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计算机系统与远程设备(例如,远程电话)之间正在进行通话时,计算机系统检测(1002)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例如,图1A至图1B示出了外壳110(图1A)和120(图1B)耦接到设备100。
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设备继续(1004)通话。图3A至图5示出了其中当设备100耦接到外壳110时,并且当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时,设备100继续通话的示例。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第一音频模式是扬声电话模式,在该扬声电话模式下计算机系统被配置为当计算机系统远离用户的耳朵时产生该用户可听见的音频输出,如关于图3A所示。图4和图5还示出了设备100以扬声电话模式(例如,第一音频模式的示例)进行操作。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包括将与通话相关联的音频传输到通信地耦接到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扬声器(例如,图3B中的远程扬声器系统310的扬声器)。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远程扬声器经由无线通信链路通信地耦接到计算机系统。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远程扬声器经由有线连接通信地耦接到计算机系统。图3B示出了经由连接312(其表示有线和/或无线连接)通信地耦接到设备100的远程扬声器系统310的示例。
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不同于第一音频模式的第二音频模式(例如,第二音频输出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设备终止(1006)通话。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第二音频模式是电话听筒模式,在该电话听筒模式下计算机系统被配置为使用听筒扬声器产生音频输出,该听筒扬声器被配置为邻近用户的耳朵放置。图2示出了响应于在正在进行通话且设备正以电话听筒模式(例如,第二音频模式的示例)进行操作时检测到外壳的耦接,设备100终止正在进行的通话的示例。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正在进行通话时,经由计算机系统的扬声器或通信地耦接到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扬声器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并且在显示器上显示与该通话相关联的视频内容。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停止视频内容的显示,并且继续输出音频内容。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通话是第一通话,远程设备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当正在进行第一通话并且当计算机系统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时,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该方法还包括: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与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并且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与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例如,第一区域104,图1A)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显示器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二区域106,图1A)被外壳所覆盖。图5示出了其中两个通话正在进行(例如,第一通话和第二通话)并且第一通话信息和第二通话信息(例如,第一通话信息510和第二通话信息512)显示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例如,第一区104)中的示例。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二音频模式(例如,电话听筒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在终止通话之后,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该通话已终止的视觉指示(例如,视觉指示212,图2)。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例如,第一区域104,图1A)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显示器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二区域106,图1A)被外壳所覆盖。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包括关于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例如,第一区域104,图1A)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显示器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二区域106,图1A)被外壳所覆盖。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之前,并且当正在进行通话时,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该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以及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减小该视觉指示的大小并且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例如,第一区域104,图1A)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显示器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二区域106,图1A)被外壳所覆盖。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当检测到外壳的耦接时计算机系统正处于对应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一状态(例如,解锁状态)的确定,设备将计算机系统转换到对应于不同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例如,锁定状态)。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通话是第一通话,并且外壳是第一类型(例如,覆盖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壳的类型)的第一外壳,并且远程设备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当计算机系统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时,检测第二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第二外壳的第二类型不同于第一类型(例如,不覆盖显示器的壳型外壳)。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第二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或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确定,继续通话。
图11是示例性方法1100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当设备耦接到外壳时通话传入时,改变该设备处的传入通话提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方法1100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处执行。如本文所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也可被称为电子设备(或简称为设备)。这种计算机系统的示例包括例如电子设备100。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检测(1102)传入通话。响应于检测到传入通话,设备输出(1104)传入通话提示,其中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例如,可听输出606,图6A至图6B)或生成触觉输出(例如,触觉输出604,图6A至图6B)中的至少一者以指示传入通话的存在。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包括在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关于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例如,视觉指示611,图6A)。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视觉指示(例如,视觉指示611,图6A)是第一视觉指示,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如图所示,例如,图6A中)显示第二视觉指示(例如,视觉指示614,图6A)。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例如,第一区域104,图1A)通过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显示器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二区域106,图1A)被外壳所覆盖。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第二视觉指示具有比第一视觉指示更小的大小(并且包括与第一视觉指示相同的图形/信息)。图6A示出了其中第二视觉指示(例如,视觉指示614,图6A)具有比第一视觉指示(例如,视觉指示611,图6A)更小的大小的示例。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设备检测(1106)外壳(例如,外壳110、120,图1A至图1B)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其中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被外壳所覆盖。例如,图6A至图6B示出了设备100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被耦接到外壳110。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设备停止产生(1108)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图6A至图6B示出了设备100响应于设备100检测到外壳110到设备100的耦接而停止产生可听输出606和触觉输出604。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在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时检测到外壳(例如,外壳110、120,图1A至图1B)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设备在不拒绝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例如,图6A至图6B描绘了即使在设备100已被放置在外壳110内部之后传入通话仍然处于活动状态的设备100。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之后,并且在停止产生可听输出或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之后,检测接受通话输入(例如,经由与计算机系统通信的单独设备,诸如头戴式耳机、手表、车辆信息娱乐系统),并且响应于检测到接受通话输入而接受通话。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外壳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当检测到外壳的耦接时计算机系统正处于对应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一状态(例如,解锁状态)的确定,设备将计算机系统转换到对应于不同于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的第二状态(例如,锁定状态)。
图12是包括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的示例性方法1200的流程图,例如,如关于图8A至图9B所述。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方法1200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处执行。如本文所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也可被称为电子设备(或简称为设备)。这种计算机系统的示例包括例如电子设备100。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计算机系统(其包括显示器、壳体和无线天线)耦接到外壳时,计算机系统经由无线天线(例如,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的无线天线,图1A)检测(1202)无线终端(例如,无线终端800,图8A)的存在。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包括检测来自无线终端的满足接近标准(诸如无线信号强度标准或距离接近标准)的无线信号,该接近标准指示计算机系统已被有意地移动靠近无线终端作为向无线终端提供一个或多个安全凭证的用户意图的指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无线终端可选地是无线终端、无线认证终端、无线支付终端或无线凭证终端中的一者。例如,图8A示出了当设备100处于外壳110中时设备100检测到无线终端800的存在。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安全凭证与计算机系统上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相关联,该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可供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例如,一个或多个登机牌、信用卡、借记卡、交通卡、积分卡、身份证、安全区域门禁卡等)。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计算机系统耦接到外壳时,计算机系统的显示器的第一区域是可见的。可选地,当计算机系统耦接到外壳时,计算机系统的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外壳所覆盖。图1A至图1B和图3A至图8D示出了示例性设备100与覆盖显示器的第二区域(例如,第二区域106)并且限定窗口或开口的外壳一起使用,使得当设备100与外壳一起使用时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例如,第一区域104)是可见的。
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无线终端的存在(例如,经由来自无线终端的满足接近标准的无线信号),并且根据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满足相应标准的确定,计算机系统在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1204)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其中相应标准包括要求: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的存在,计算机系统不能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以便满足相应标准。例如,图8B示出了设备100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832,其中该提示是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800的存在满足标准(例如,设备100不能提供安全凭证、设备100尝试提供安全凭证但无线终端800未接收到安全凭证等)而显示的。图8C示出了设备100显示将设备100从外壳110中解耦的提示836,其中该提示是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800的存在满足不同标准(例如,设备100已向无线终端800提供了在没有进一步用户授权的情况下所允许的最大量的安全凭证)而显示的。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无线终端的存在,并且根据无线终端的存在不满足相应标准的确定,计算机系统经由无线天线(例如,与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相关联的无线天线)向无线终端提供(1206)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因此,例如,如果不满足显示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的标准(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包括计算机系统确定其能够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则计算机系统将继续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例如,图8A和图8C示出了设备100确定不满足显示解耦提示的标准,并且因此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在阶段802、804、806和814处)。
如本文所述,如果满足各种标准,则导致计算机系统显示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例如,当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而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在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时,满足相应标准(例如,显示提示,诸如图8B的提示832或图8C的提示836)。例如,图8A和图8C示出了在设备100已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如图8A中的阶段802、804、806和图8C中的阶段814中所示)之后,设备100响应于设备100检测到无线终端800的存在(图8C中的阶段816、818)而提供提示836。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计算机系统未能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而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例如,如图8A至图8B中的阶段802、804、806和810中所描绘的),在未能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并且计算机系统不能响应于针对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而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例如,如图8B中的阶段811和812中所描绘的)时,满足相应标准。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计算机系统未能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的存在而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时,满足相应标准。例如,如图8B中的阶段812处所描绘的,可响应于设备100确定其未能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而显示提示832。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在显示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之后和/或同时,计算机系统检测到其已从外壳中解耦(例如,利用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和/或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诸如运动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磁性传感器等)。响应于检测到计算机系统已从外壳中解耦,设备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图8D至图9B描绘了设备100响应于检测到其已从外壳110中解耦而显示的示例性用户界面842。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计算机系统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计算机系统可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可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是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例如,图8D示出了设备100在用户界面842中显示第二图形对象840-2,其对应于可向无线终端800提供的第二安全凭证。第二图形对象840-2被示出(例如,突出地)在用户界面842中,因为设备100可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例如,在设备100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中),并且因为设备100已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例如,已向无线终端800成功地提供对应于由第一图形对象840-1表示的安全凭证的信息,如图8A和图8C中的阶段804、806和814中所描绘的)。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当计算机系统正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例如,如图8D所示的用户界面842)时,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例如,在图8D中的阶段824处),并且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的存在,计算机系统经由无线天线(例如,与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相关联)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计算机系统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该方法还包括: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例如,指向对应于用户界面中的第二安全凭证的图形表示的位置的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的轻扫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显示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可选地,计算机系统停止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第二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计算机系统停止显示表示第二安全凭证的图形对象)。例如,图9B示出了显示用户界面842的设备100突出地显示第二图形对象840-2(例如,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并且检测到导航输入(例如,由图9B中的触摸输入904和箭头906所指示的滑动或轻扫手势)。在检测到导航输入时,设备100将用户界面842示出为具有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图形对象840-1(例如,第一图形对象840-1替换用户界面的突出区域中的第二图形对象840-2,并且第二图形对象840-2的至少一部分不再被显示)。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与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包括已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的视觉指示(例如,响应于先前检测到满足接近标准的无线终端的存在)。例如,如图9A至图9B所示,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图形对象840-1被示出为具有指示已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信息的视觉指示908。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计算机系统正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例如,指向对应于用户界面中的第二安全凭证的图形表示的位置的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的轻扫输入);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显示与不同于第一安全凭证和第二安全凭证的第三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可选地,计算机系统停止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第二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计算机系统停止显示表示第二安全凭证的图形对象)。例如,图9A示出了显示用户界面842的设备100突出地显示第二图形对象840-2(例如,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并且检测到导航输入(例如,由图9A中的触摸输入900和箭头902所指示的滑动或轻扫手势)。在检测到导航输入后,设备100将用户界面842示出为具有对应于第三安全凭证的第三图形对象840-3(例如,第三图形对象840-3替换用户界面的突出区域中的第二图形对象840-2,并且第二图形对象840-2的至少一部分不再被显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可获取多于三个安全凭证,并且用户可以在其中导航,然而许多图形对象(并且因此,安全凭证)在设备100上和/或对于正与该设备一起使用的特定类型的无线终端可用(例如,对于支付终端,可用的安全凭证对应于可用的支付类型)。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方法包括:在显示与向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时,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响应于检测到无线终端的存在,向无线终端提供(例如,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的无线天线)对应于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例如,图9A在阶段914处示出了显示与第三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842(例如,用户界面842正在突出地显示对应于第三凭证的第三图形对象840-3)的设备100被放置在无线终端800附近,使得设备100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例如,无线终端800的存在满足接近标准,如上所述),并且作为响应,向无线终端800提供对应于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计算机系统(例如,经由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运动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或磁性传感器)检测到其已从外壳中解耦。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计算机系统在显示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的提示(例如,提示836,图8C)之后或同时检测到其已解耦。响应于检测到计算机系统已从外壳110中解耦,计算机系统捕获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面部、虹膜和/或指纹)。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除了将计算机系统从外壳中解耦之外,设备在没有专门请求捕获计算机系统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用户输入的情况下捕获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由计算机系统所捕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例如,所登记的面部、所登记的虹膜和/或所登记的指纹)一致的确定,计算机系统执行安全操作(例如,授权向无线终端800传输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解锁设备、授权向无线终端传输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而不解锁设备、解锁设备而不授权向无线终端传输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或授权向无线终端传输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并同时解锁设备,其中解锁计算机系统包括将设备从其中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不可供使用的锁定状态转换到其中设备的在锁定状态下不可用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可用的解锁状态)。
根据由计算机系统所捕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在计算机系统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的确定,设备放弃执行安全操作(并且可选地,向用户提供指示需要认证以执行安全操作的可听、视觉或触觉反馈)。
图13示出了计算机系统1300的示例性示意图。计算机系统1300可以对应于图1A至图9B所示的电子设备100。如果多个功能、操作和结构被公开成作为计算机系统1300的一部分、结合到该计算机系统中或由该计算机系统执行,则应当理解,各种实施方案可省略任何或所有此类描述的功能、操作和结构。因此,计算机系统1300的不同实施方案可具有本文所讨论的各种能力、装置、物理特征、模式和操作参数中的一些或全部,或者不具有它们中的任一者。此外,本文所示和/或所述的电子设备100的细节将被理解为同样适用于计算机系统1300。例如,设备部件(例如,附接机构、壳体、天线等)、应用程序软件、图形用户界面等可全部由计算机系统1300体现。此外,结合计算机系统1300描述的部件、硬件、软件或其他系统或部件中的任一者可同样包括在电子设备100中。
如图13所示,计算机系统1300包括操作地连接到计算机存储器1304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1306的处理单元1302。处理单元1302可经由电子总线或电桥而操作性地连接到存储器1304和计算机可读介质1306部件。处理单元1302可包括被配置为响应于计算机可读指令来执行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或微控制器。处理单元1302可包括该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CPU)。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处理单元1302可包括位于设备内的其他处理器,包括专用集成芯片(ASIC)和其他微控制器设备。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处理单元1302包括安全处理元件。安全处理元件可以包括单独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其包括随机数生成器、硬件ID、基于硬件的密钥管理器和/或用于促进安全操作的其他安全特征。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安全处理元件包括与主处理器(其对应于处理单元1302的另一部分)隔离或分离的协处理器。安全处理元件可以是片上系统(SoC),其可以与安全存储器元件、随机数生成器和其他相关联的电路集成。安全处理元件和主处理器可以是单独封装的芯片,或者它们可以共享公共管芯。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密钥数据(其是用于解密经加密数据的私钥数据)在安全处理元件的元件(例如,SoC元件)中被加密。安全处理元件可以帮助维持密码操作的完整性,即使设备内核(例如,由处理单元1302的主处理器执行)已被泄密(例如,因为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被解耦)。可使用中断驱动邮箱和共享存储器数据缓冲器来控制安全处理元件与主处理器之间的通信。也可以使用其他安全和隔离通信方案。
存储器1304可包括多种类型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例如读取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例如,EPROM和EEPROM)或闪存存储器。存储器1304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传感器值和其他持久性软件元素。计算机可读介质1306还包括多种类型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例如硬盘驱动器存储设备、固态存储设备、便携式磁性存储设备或其他类似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1306还可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传感器值和其他持久性软件元素。
在该示例中,处理单元1302可用于读取存储在存储器1304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1306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作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软件应用程序等来提供。
如图13所示,计算机系统1300还包括显示器1308。显示器1308可包括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等。如果显示器1308为LCD,则显示器1308还可包括可受控以提供可变显示器亮度水平的背光部件。如果显示器1308为OLED或LED型显示器,则可通过修改被提供至显示元件的电信号来控制显示器1308的亮度。显示器1308可对应于本文所示或所述的显示器中的任一者,诸如显示器102(图1A)。
计算机系统1300还可包括被配置为向计算机系统1300的部件提供电力的电池1309。电池1309可包括链接在一起以提供内部电力供应的一个或多个电力存储单元。电池1309可操作地耦接到被配置为针对计算机系统1300内的各个部件或部件组提供适当的电压电平和功率电平的电源管理电路。电池1309经由电源管理电路可被配置为从外部源接收电力,外部源诸如AC电力出口、充电底座、支持电池的保护外壳等。电池1309可存储所接收到的电力,使得计算机系统1300可在没有连接到外部电源的情况下运行可在从数小时到数天范围内的较长时间段。电源管理电路可包括无线充电部件,诸如电感耦接到无线充电器的输出线圈以对电池1309充电的充电线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计算机系统1300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310。输入设备1310是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设备。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310可包括例如可旋转输入系统、下压按钮、触摸激活的按钮、键盘、小键盘等(包括这些部件或其他部件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入设备1310可提供专用或主要功能,包括例如电源按钮、音量按钮、主页按钮、滚轮和相机按钮。
计算机系统1300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1324。传感器1324可以检测由用户向计算机系统1300的输入设备1310中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提供的输入,或者检测计算机系统1300的其他事件和/或条件。传感器1324还可包括生物识别传感器,诸如心率传感器、心电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任何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在传感器1324为生物识别传感器的情况下,该传感器可包括生物识别感测电路,以及将用户的身体导电地耦接到该生物识别感测电路的冠部的部分。生物识别感测电路可包括部件,诸如处理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或模数转换器等。传感器1324还可包括运动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磁性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等。
计算机系统1300还可包括被配置为确定计算机系统1300的触敏表面(例如,由透明盖105限定的输入表面)上的触摸位置的触摸传感器1320。触摸传感器1320可使用或包括电容传感器、电阻传感器、表面声波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应变计等。在一些情况下,与计算机系统1300的触敏表面相关联的触摸传感器1320可包括根据互电容或自电容方案操作的电极或节点的电容阵列。可将触摸传感器1320与显示堆栈(例如,图1A的显示器102)的一个或多个层集成,以提供触摸屏的触摸感测功能。
计算机系统1300还可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和/或检测施加到计算机系统1300的用户输入表面(例如,透明盖105的表面)的力输入的力传感器1322。力传感器1322可使用或包括电容传感器、电阻传感器、表面声波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应变计等。在一些情况下,力传感器1322可包括或耦接到电容式感测元件,这些电容式感测元件帮助检测力传感器的部件的相对位置的改变(例如,由力输入引起的偏转)。可将力传感器1322与显示堆栈(例如,显示器102)的一个或多个层集成,以提供触摸屏的力感测功能。
计算机系统1300还可包括被配置为传输和/或接收来自外部设备或单独设备的信号或电通信的通信端口1328。通信端口1328可被配置为经由电缆、适配器或其他类型的电连接器而耦接到外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端口1328可用于将计算机系统1300耦接到附件,包括底座或外壳、触笔或其他输入设备、智能盖、智能支架、键盘或被配置为发送和/或接收电信号的其他设备。
计算机系统1300还可包括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312(其可对应于图1A中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08)。近场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用于检测其他近场无线通信天线和/或系统(例如,外壳(例如,图1A至图1C的外壳110、120、130)的近场无线通信天线、无线终端(例如,图8A的无线终端800)和/或其他附件(例如,充电底座、钱包附件、辅助电池附件等)的存在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和相关联的电路。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312可被配置为使用任何合适类型或协议的近场无线通信(包括但不限于近场通信(“NFC”)协议、射频识别(“RFID”)协议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或协议)进行操作。近场无线通信系统1312可被配置为通过设备的单侧(例如,背侧)或多侧(例如,包括所有侧的侧的任何组合)来检测近场无线通信天线。
虽然计算机系统1300被描述为具有一组特定部件,但计算机系统1300不仅仅限于本文所述的那些部件。例如,设备可包括结合图13或在本申请中其他地方描述的部件中的多于一个部件,并且实际上可包括本文未描述的其他部件。
前面的描述示出并说明了响应于设备检测到其正与支持近场无线的附件一起使用而可由设备显示的各种类型的图形对象。图形对象可采用图标、图形用户界面、背景图像、通知对象(例如,用于临时通知)等的形式或包括这些内容。图形对象可以编程方式与设备的任何合适的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相关联,和/或可源自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模型)的任何合适的层。例如,在设备检测到附件并且作为响应在操作系统的主图形用户界面的一部分上临时显示通知对象的情况下,通知对象可以编程方式与该操作系统相关联或源自该操作系统。又如,在设备检测到附件并且作为响应发起应用程序的情况下,该应用程序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编程方式与该应用程序相关联或源自该应用程序(其中应用程序可被定义为由操作系统执行或在操作系统上执行的软件程序)。
如上所述,本发明技术的一个方面在于收集和使用可从各种来源获得的数据以提高本文所述设备的有用性。本公开预期,在一些实例中,这些所采集的数据可包括唯一地识别或可用于联系或定位特定人员的个人信息数据。此类个人信息数据可包括人口统计数据、基于定位的数据、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twitter ID、家庭地址、与用户的健康或健身等级相关的数据或记录(例如,生命信号测量、药物信息、锻炼信息)、出生日期、或任何其他识别信息或个人信息。
本公开认识到在本发明技术中使用此类个人信息数据可用于使用户受益。例如,个人信息数据可用于为用户提供有益效果。例如,个人信息数据可用于提供定制图形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此外,本公开还预期个人信息数据有益于用户的其他用途。例如,健康和健身数据可用于向用户的总体健康状况提供见解,或者可用作使用技术来追求健康目标的个人的积极反馈。
本公开设想负责采集、分析、公开、传输、存储或其他使用此类个人信息数据的实体将遵守既定的隐私政策和/或隐私实践。具体地,此类实体应当实行并坚持使用被公认为满足或超出对维护个人信息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的行业或政府要求的隐私政策和实践。此类政策应该能被用户方便地访问,并应随着数据的采集和/或使用变化而被更新。来自用户的个人信息应当被收集用于实体的合法且合理的用途,并且不在这些合法使用之外共享或出售。此外,应在收到用户知情同意后进行此类采集/共享。另外,此类实体应考虑采取任何必要步骤,保卫和保障对此类个人信息数据的访问,并确保有权访问个人信息数据的其他人遵守其隐私政策和流程。另外,这种实体可使其本身经受第三方评估以证明其遵守广泛接受的隐私政策和实践。另外,应当调整政策和实践,以便采集和/或访问的特定类型的个人信息数据,并适用于包括管辖范围的具体考虑的适用法律和标准。例如,在美国,对某些健康数据的收集或获取可能受联邦和/或州法律的管辖,诸如健康保险流通和责任法案(HIPAA);而其他国家的健康数据可能受到其他法规和政策的约束并应相应处理。因此,在每个国家应为不同的个人数据类型保持不同的隐私实践。
不管前述情况如何,本公开还预期用户选择性地阻止使用或访问个人信息数据的实施方案。即本公开预期可提供硬件元件和/或软件元件,以防止或阻止对此类个人信息数据的访问。例如,就广告递送服务而言,本发明技术可被配置为在注册服务期间或之后任何时候允许用户选择“选择加入”或“选择退出”参与对个人信息数据的收集。除了提供“选择加入”和“选择退出”选项外,本公开还设想提供与访问或使用个人信息相关的通知。例如,可在下载应用时向用户通知其个人信息数据将被访问,然后就在个人信息数据被应用访问之前再次提醒用户。
此外,本公开的目的是应管理和处理个人信息数据以最小化无意或未经授权访问或使用的风险。一旦不再需要数据,通过限制数据收集和删除数据可最小化风险。此外,并且当适用时,包括在某些健康相关应用程序中,数据去标识可用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移除特定标识符(例如,出生日期等)、控制存储的数据的量或特征(例如,在城市级而非地址级收集位置数据)、控制数据的存储方式(例如,在用户之间聚合数据)和/或其他方法来促进去标识。
因此,虽然本公开广泛地覆盖了使用个人信息数据来实现一个或多个各种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但本公开还预期各种实施方案也可在无需访问此类个人信息数据的情况下被实现。即,本发明技术的各种实施方案不会由于缺少此类个人信息数据的全部或一部分而无法正常进行。例如,可通过基于非个人信息数据或绝对最低数量的个人信息诸如与用户相关联的设备所请求的内容、对内容递送服务可用的其他非个人信息或公开可用的信息来推断偏好,从而选择内容并将该内容递送至用户。
如本文所用,在用术语“和”或“或”分开项目中任何项目的一系列项目之后的短语“中的至少一者”是将列表作为整体进行修饰,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每个成员。短语“中的至少一者”不要求选择所列出的每个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相反,该短语允许包括项目中任何项目中的最少一者和/或项目的任何组合中的最少一者和/或项目中每个项目中的最少一者的含义。举例来说,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者”或“A、B或C中的至少一者”各自是指仅A、仅B或仅C;A、B和C的任意组合;和/或A、B和C中的每一者中的一者或多者。类似地,应当理解,针对本文提供的结合列表或分离列表而呈现的元素的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将本公开仅限于所提供的顺序。
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以便实践所述实施方案。因此,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呈现了对本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它们并非旨在是穷举性的或将实施方案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鉴于上面的教导内容,许多修改和变型是可行的。另外,当在本文中用于指部件的位置时,上文和下文的术语或它们的同义词不一定指相对于外部参照的绝对位置,而是指部件的参考附图的相对位置。

Claims (102)

1.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处:
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与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通话的情况下,检测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
根据确定所述计算机系统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所述通话;以及
根据确定所述计算机系统正以不同于所述第一音频模式的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终止所述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模式是扬声电话模式,在所述扬声电话模式下所述计算机系统被配置为在所述计算机系统远离用户的耳朵的情况下产生所述用户能够听见的音频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包括将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音频传输到远程扬声器,所述远程扬声器通信地耦接到所述计算机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程扬声器经由无线通信链路通信地耦接到所述计算机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远程扬声器经由有线连接通信地耦接到所述计算机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音频模式是电话听筒模式,在所述电话听筒模式下所述计算机系统被配置为使用听筒扬声器产生音频输出,所述听筒扬声器被配置为邻近用户的耳朵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正在进行所述通话的情况下:
经由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扬声器或通信地耦接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远程扬声器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以及
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计算机系统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停止所述视频内容的显示;以及
继续输出所述音频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通话是第一通话;
所述远程设备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
在正在进行所述第一通话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的情况下: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计算机系统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与所述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以及
在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显示与所述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并且根据所述计算机系统正以所述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终止所述通话之后,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所述通话已终止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计算机系统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包括关于所述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之前,并且在正在进行所述通话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减小所述视觉指示的大小并且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在检测到所述外壳的所述耦接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与第一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一状态,将所述计算机系统转换到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二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7或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通话是第一通话;
所述外壳是第一类型的第一外壳;
所述远程设备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的情况下,检测第二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确定所述计算机系统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或所述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所述通话。
14.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器;
壳体;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并且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通话的情况下,检测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耦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
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所述通话;以及
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正以不同于所述第一音频模式的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终止所述通话。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模式是扬声电话模式,在所述扬声电话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子设备远离用户的耳朵的情况下产生所述用户能够听见的音频输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包括将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音频传输到远程扬声器,所述远程扬声器通信地耦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远程扬声器经由无线通信链路通信地耦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远程扬声器经由有线连接通信地耦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音频模式是电话听筒模式,在所述电话听筒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被配置为使用听筒扬声器产生音频输出,所述听筒扬声器被配置为邻近用户的耳朵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正在进行所述通话的情况下:
经由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或通信地耦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远程扬声器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以及
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停止所述视频内容的显示;以及
继续输出所述音频内容。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通话是第一通话;
所述远程设备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正在进行所述第一通话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的情况下: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与所述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以及
在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显示与所述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终止所述通话之后,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所述通话已终止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23.根据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包括关于所述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之前,并且在正在进行所述通话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减小所述视觉指示的大小并且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25.根据权利要求14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在检测到所述外壳的所述耦接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一状态,将所述电子设备转换到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二状态。
26.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或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通话是第一通话;
所述外壳是第一类型的第一外壳;
所述远程设备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的情况下,检测第二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耦接,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
并且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或所述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所述通话。
27.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包括显示器和壳体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通话的情况下,检测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耦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
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正以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所述通话;以及
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正以不同于所述第一音频模式的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终止所述通话。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一音频模式是扬声电话模式,在所述扬声电话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子设备远离用户的耳朵的情况下产生所述用户能够听见的音频输出。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包括将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音频传输到远程扬声器,所述远程扬声器通信地耦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远程扬声器经由无线通信链路通信地耦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远程扬声器经由有线连接通信地耦接到所述电子设备。
32.根据权利要求2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二音频模式是电话听筒模式,在所述电话听筒模式下所述电子设备被配置为使用听筒扬声器产生音频输出,所述听筒扬声器被配置为邻近用户的耳朵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正在进行所述通话的情况下:
经由所述电子设备的扬声器或通信地耦接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远程扬声器中的至少一者输出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音频内容;以及
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视频内容;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停止所述视频内容的显示;以及
继续输出所述音频内容。
34.根据权利要求27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通话是第一通话;
所述远程设备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正在进行所述第一通话的情况下,并且在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的情况下: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
并且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与所述第一通话相关联的第一通话信息;以及
在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显示与所述第二通话相关联的第二通话信息,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35.根据权利要求27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终止所述通话之后,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所述通话已终止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36.根据权利要求27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的所述确定:
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包括关于所述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37.根据权利要求27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之前,并且在正在进行所述通话的情况下,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包括与所述通话相关联的通话信息的视觉指示;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减小所述视觉指示的大小并且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减小大小后的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38.根据权利要求27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在检测到所述外壳的所述耦接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一状态,将所述电子设备转换到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二状态。
39.根据权利要求27至33或35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通话是第一通话;
所述外壳是第一类型的第一外壳;
所述远程设备是第一远程设备;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远程设备之间正在进行第二通话的情况下,检测第二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耦接,所述第二外壳的第二类型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二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
并且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正以所述第一音频模式或所述第二音频模式进行操作,继续所述通话。
40.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具有显示器和壳体的计算机系统处:
检测传入通话;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传入通话,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
输出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或生成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以指示所述传入通话的存在;
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耦接,其中,所述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外壳所覆盖;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在不拒绝所述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之后,并且在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之后,检测接受通话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接受通话输入,接受所述通话。
43.根据权利要求40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输出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包括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关于所述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视觉指示是第一视觉指示;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第二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视觉指示比所述第一视觉指示具有更小的大小。
46.根据权利要求40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在检测到所述外壳的所述耦接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机系统处于与第一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一状态,将所述计算机系统转换到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二状态。
4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器;
壳体;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并且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检测传入通话;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传入通话,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
输出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或生成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以指示所述传入通话的存在;
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耦接,其中,所述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外壳所覆盖;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在不拒绝所述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检测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之后,并且在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之后,检测接受通话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接受通话输入,接受所述通话。
50.根据权利要求47至4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输出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包括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关于所述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视觉指示是第一视觉指示;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第二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视觉指示比所述第一视觉指示具有更小的大小。
53.根据权利要求47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在检测到所述外壳的所述耦接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一状态,将所述电子设备转换到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二状态。
54.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包括显示器和壳体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传入通话;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传入通话,输出传入通话提示,其中,输出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包括生成可听输出或生成触觉输出中的至少一者以指示所述传入通话的存在;
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耦接,其中,所述显示器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外壳所覆盖;以及
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在不拒绝所述传入通话的情况下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检测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之后,并且在停止产生所述可听输出或所述触觉输出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之后,检测接受通话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接受通话输入,接受所述通话。
57.根据权利要求54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输出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包括在所述显示器上显示包括关于所述传入通话的信息的视觉指示。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视觉指示是第一视觉指示;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在所述传入通话提示处于活动状态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在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中显示第二视觉指示,其中:
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外壳中的开口可见;并且
所述显示器的第二区域被所述外壳所覆盖。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第二视觉指示比所述第一视觉指示具有更小的大小。
60.根据权利要求54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所述外壳到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耦接,并且根据确定在检测到所述外壳的所述耦接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与第一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一状态,将所述电子设备转换到与不同于所述第一授权级别的第二授权级别对应的第二状态。
61.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具有显示器、壳体和无线天线的计算机系统处:
在所述计算机系统耦接到外壳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无线天线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系统耦接到所述外壳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机系统的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是可见的;
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
根据确定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满足相应标准,
在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显示将所述计算机系统从所述外壳解耦的提示,其中,所述相应标准包括要求: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所述计算机系统不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信息,以便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与所述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根据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不满足所述相应标准,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信息。
63.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下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
在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的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
64.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以下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所述计算机系统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在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并且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所述第二检测,所述计算机系统不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65.根据权利要求61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所述计算机系统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66.根据权利要求61至6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显示将所述计算机系统从所述外壳解耦的所述提示之后,检测所述计算机系统已从所述外壳中解耦;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计算机系统已从所述外壳解耦,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计算机系统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
所述计算机系统能够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能够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并且
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是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计算机系统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
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所述导航输入,
显示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包括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的视觉指示。
71.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所述导航输入,显示与第三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三安全凭证不同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和所述第二安全凭证。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三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73.根据权利要求61至6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计算机系统已从所述外壳解耦;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计算机系统已从所述外壳解耦,捕获所述计算机系统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确定所述计算机系统所捕获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执行安全操作;以及
根据确定所述计算机系统所捕获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所述计算机系统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放弃执行所述安全操作。
74.根据权利要求61至7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凭证与所述计算机系统上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相关联,所述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能够用于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
75.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器;
壳体;
无线天线;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
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并且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所述电子设备耦接到外壳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无线天线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耦接到所述外壳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是可见的;
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
根据确定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满足相应标准,在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显示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外壳解耦的提示,其中,所述相应标准包括要求: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信息,以便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根据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不满足所述相应标准,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77.根据权利要求75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以下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
在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的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
78.根据权利要求75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以下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在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并且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所述第二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79.根据权利要求75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在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80.根据权利要求75至7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显示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外壳解耦的所述提示之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从所述外壳解耦;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从所述外壳解耦,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能够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能够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并且
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是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83.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所述导航输入,
显示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包括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的视觉指示。
85.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所述导航输入,显示与第三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三安全凭证不同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和所述第二安全凭证。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三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87.根据权利要求75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从所述外壳解耦;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从所述外壳解耦,捕获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捕获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执行安全操作;以及
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捕获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放弃执行所述安全操作。
88.根据权利要求75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安全凭证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相关联,所述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能够用于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
89.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包括显示器、壳体和无线天线的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电子设备耦接到外壳的情况下,经由所述无线天线检测无线终端的存在,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耦接到所述外壳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显示器的第一区域是可见的;
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
根据确定所述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满足相应标准,
在所述显示器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显示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外壳解耦的提示,其中,所述相应标准包括要求: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信息,以便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响应于检测到与相应类型的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根据确定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不满足所述相应标准,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91.根据权利要求89至9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以下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
在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的所述第一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
92.根据权利要求89至9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以下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一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在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之后,检测到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第二检测;并且
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所述第二检测,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93.根据权利要求89至9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在响应于针对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的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未能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满足所述相应标准。
94.根据权利要求89至9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显示将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外壳解耦的所述提示之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从所述外壳解耦;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从所述外壳解耦,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能够获取对应于第二安全凭证的信息,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能够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并且
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是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96.根据权利要求95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97.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第一安全凭证的第一信息;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所述导航输入,
显示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包括已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的视觉指示。
99.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导航输入;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指向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二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所述导航输入,显示与第三安全凭证相关联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三安全凭证不同于所述第一安全凭证和所述第二安全凭证。
100.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在显示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三安全凭证的信息相关联的所述用户界面的情况下,检测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以及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无线终端的存在,经由所述无线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对应于所述第三安全凭证的所述信息。
101.根据权利要求89至9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的情况下,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已从所述外壳解耦;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已从所述外壳解耦,捕获所述电子设备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捕获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执行安全操作;以及
根据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所捕获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所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不一致,放弃执行所述安全操作。
102.根据权利要求89至10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安全凭证与所述电子设备上的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相关联,所述凭证管理应用程序管理能够用于在不同情况中使用的多个安全凭证。
CN202180069463.1A 2020-10-12 2021-10-11 基于检测到的附件设备的电子设备动态用户界面方案 Pending CN1169981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90649P 2020-10-12 2020-10-12
US63/090,649 2020-10-12
PCT/US2021/054442 WO2022081490A2 (en) 2020-10-12 2021-10-11 Dynamic user interface schem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detected accessory devic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98143A true CN116998143A (zh) 2023-11-03

Family

ID=8107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9463.1A Pending CN116998143A (zh) 2020-10-12 2021-10-11 基于检测到的附件设备的电子设备动态用户界面方案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11825002B2 (zh)
EP (1) EP4226603A2 (zh)
KR (1) KR20230064630A (zh)
CN (1) CN116998143A (zh)
WO (1) WO202208149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05341A1 (en) * 2018-11-07 2022-01-06 World Wide Warranty Life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presence of a protective case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during drop impact
KR102580884B1 (ko) * 2018-11-08 2023-09-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식별한 커버들의 종류에 기반하여 동작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11768522B2 (en) 2019-10-18 2023-09-26 World Wide Warranty Life Servic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protective case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1553070B2 (en) 2020-09-25 2023-01-10 Apple Inc. Dynamic user interface schem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detected accessory devices
US11240365B1 (en) 2020-09-25 2022-02-01 Apple Inc. Dynamic user interface schem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detected accessory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04808A (en) * 1998-08-31 2000-08-15 Motorola, Inc.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speakerphone operation
US20030046401A1 (en) 2000-10-16 2003-03-06 Abbott Kenneth H. Dynamically determing appropriate computer user interfaces
KR100876733B1 (ko) * 2007-03-13 2008-12-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탈착형 외장형 케이스를 구비하는 휴대단말기의 동작 제어장치
US20080253079A1 (en) 2007-04-12 2008-10-16 Robinson Ian 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selecting functionality of a portable computer
US20110192857A1 (en) 2008-12-18 2011-08-11 Wayne Philip Rothbaum Magnetically Attached Accessories (For A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s Device
US8838024B2 (en) 2009-02-10 2014-09-16 Sony Corporati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641229B1 (ko) 2009-10-23 2016-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확장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전자기기
US8949734B2 (en) 2010-01-04 2015-02-0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obile device color-based content mapping and navigation
US8432262B2 (en) 2010-02-26 2013-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pl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ags in a pairing domain
US9405319B2 (en) 2011-12-16 2016-08-02 Nokia Technologies Oy Casing
US20130304959A1 (en) 2012-05-10 2013-11-14 Pion Technologies Inc. Handheld Device Ecosystem with Docking Devices
US9923587B2 (en) 2012-05-18 2018-03-20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cluding NFC carrying case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40075075A1 (en) 2012-09-11 2014-03-13 Google Inc. Context-Dependent Home Automation Controller and Docking Station
KR200463713Y1 (ko) * 2012-09-14 2012-11-20 유윤재 휴대폰의 기본동작 제어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폰 보호 케이스
US8964364B2 (en) 2012-11-23 2015-02-24 Blackberry Limited Carrying case for controlling a mobile device
US20140256250A1 (en) 2013-03-11 2014-09-11 Barnesandnoble.Com Llc Peer-to-peer data transfer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enabled styluses
US9389641B2 (en) 2013-05-10 2016-07-12 Blackberry Limited Carrying case with peek functionality
US9065932B2 (en) 2013-05-10 2015-06-23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s while mated with a carrying case
US9389638B2 (en) 2013-06-06 2016-07-12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for detecting a carrying case
US9167375B2 (en) 2013-06-06 2015-10-20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for detecting a carrying case using orientation signatures
EP3048924A1 (en) 2013-09-29 2016-08-03 Apple Inc. Connectible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US20150156301A1 (en) 2013-12-02 2015-06-04 New Wallet, Inc. Smart case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50172431A1 (en) 2013-12-13 2015-06-18 Triangus Group Co., Ltd. Multifunctional protective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101698098B1 (ko) 2014-07-23 2017-01-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KR101651033B1 (ko) * 2015-01-08 2016-08-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2017147652A (ja) * 2016-02-18 2017-08-24 ソニー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KR20180072389A (ko) 2016-12-21 2018-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세서리에 대응하는 콘텐트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8933852B (zh) * 2018-08-31 2022-03-11 北京轩辕联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通话终端和通话处理方法
US10838462B1 (en) 2018-09-07 2020-11-17 Apple Inc. Smart cas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11240365B1 (en) 2020-09-25 2022-02-01 Apple Inc. Dynamic user interface schem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detected accessory devices
US11553070B2 (en) 2020-09-25 2023-01-10 Apple Inc. Dynamic user interface schem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detected accessory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26603A2 (en) 2023-08-16
US20240080385A1 (en) 2024-03-07
US20220116494A1 (en) 2022-04-14
WO2022081490A2 (en) 2022-04-21
KR20230064630A (ko) 2023-05-10
US11825002B2 (en) 2023-11-21
WO2022081490A3 (en) 2022-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5002B2 (en) Dynamic user interface scheme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based on detected accessory devices
US11514430B2 (en) User interfaces for transfer accounts
CN108701000B (zh) 处理通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148166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mobile terminal
EP2956825B1 (en) Facilitating transactions with a user account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US10713640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20180189468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1058774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3386129B (zh) 服务机器人及安全交互装置
CN105472123B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US987719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892249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uthorizing operation
US918337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981900A (zh) 通知消息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96171A (zh) 移动终端的刷卡方法及装置
CN108319885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JP2016018500A (ja)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556188B (zh) 通话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20240037199A1 (en) Controlling a device operational mode according to an authentication mode
KR20210022366A (ko) 메신저 프로그램 상에서 암호화폐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CN107203711A (zh) 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5115371A (zh) 风险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