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7050A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7050A
CN116977050A CN202310615812.6A CN202310615812A CN116977050A CN 116977050 A CN116977050 A CN 116977050A CN 202310615812 A CN202310615812 A CN 202310615812A CN 116977050 A CN116977050 A CN 116977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hts
type
conversion
available
cred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58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佳萌
胡利
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158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770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7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70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可用额度;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节约计算资源,并降低网络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业务对象申请了某一金融机构(例如,银行)的数字资产账号时,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会定期发放与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权益的可用额度,该权益可以用于抵扣该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当业务对象在某一业务应用(例如,支付应用)中对数字资产账号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例如,根据该权益的可用额度来偿还业务对象所借贷的数字资产)时,若确定该权益的可用额度不足以偿还,则需要该业务对象退出当前业务应用,然后打开已经下载过的该金融机构所对应的金融应用,并在该金融应用所提供的业务数据界面中重新兑换该权益的可用额度,这意味着业务对象的终端设备需要下载金融应用,这将消耗存储内存,浪费计算资源。此外,终端设备还需要在可用额度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花费时间在支付应用与金融应用之间进行应用切换,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权益转换效率,还会加重网络开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节约计算资源,并降低网络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可用额度;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权益转换通知;权益转换通知用于指示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可用额度;第一可用额度为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额度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额度增加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可用额度;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额度减少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其中,该额度显示模块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在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业务应用中,显示初始数据界面;初始数据界面包括对象资产查询控件;
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对象资产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权益查询控件;
第三显示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权益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在业务应用中,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
其中,该额度显示模块还包括:
第四显示单元,用于在数据查询界面中显示针对业务对象的权益查询控件;
查询请求生成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权益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生成权益查询请求,将权益查询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以使业务服务器在获取到与权益查询请求中的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资产时,对对象资产进行区分过滤,得到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
额度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将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确定为第一可用额度;
额度显示单元,用于在数据详情界面中显示第一可用额度。
其中,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显示于数据详情界面;数据详情界面包括权益转换控件;
该额度增加模块包括:
额度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权益转换控件的触发操作,从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中确定初始转换额度;
第五显示单元,用于在数据详情界面上显示权益转换子界面;权益转换子界面遮挡数据详情界面中的部分内容;
第六显示单元,用于在权益转换子界面上显示基于初始转换额度所确定的第二可用额度、待转换得到的第二类权益的第三可用额度以及转换确认控件;
增加单元,用于响应于针对转换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基于第三可用额度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其中,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属于业务对象;权益转换子界面包括目标数字资产;目标数字资产是业务服务器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置信度以及第二可用额度所得到的;目标数字资产是指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三可用额度的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资产;
该装置还包括:
资产转移模块,用于将业务对象的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权益转换平台的平台账号。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通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权益转换通知;权益转换通知用于指示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可用额度;第一可用额度为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其中,该通知获取模块包括:
转换请求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业务对象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权益转换请求;权益转换请求是第一终端设备在响应针对转换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时所生成的;权益转换请求包括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
校验单元,用于基于对象标识,对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通知获取单元,用于若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则基于权益转换平台,获取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
其中,该校验单元包括:
分析子单元,用于在资产管理数据库中查找与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信息,对查找到的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通知生成子单元,用于若分析结果指示业务对象为待校验对象,则生成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授权通知;
设备确定子单元,用于获取与业务对象具有对象绑定关系的绑定对象,将绑定对象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二终端设备;
通知发送子单元,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授权通知,以使第二终端设备返回针对授权通知的授权结果;
第一结果生成子单元,用于若授权结果指示授权成功,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其中,方法由业务服务器执行;业务服务器属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权益转换请求携带签名信息;签名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私钥,对对象标识进行签名后所得到的;
该校验单元还包括:
公钥获取子单元,用于在区块链网络的区块链上,获取业务对象的对象公钥以及非法对象列表;非法对象列表包括N个非法标识;N为正整数;一个非法标识用于指示一个不具有权益转换权限的非法对象;
验签子单元,用于基于对象公钥,对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得到验签结果;
查询子单元,用于基于对象标识,对非法对象列表进行查询,得到查询结果;
第二结果生成子单元,用于若验签结果指示验签成功,且查询结果指示N个非法标识中不存在对象标识,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第三结果生成子单元,用于若验签结果指示验签失败,或查询结果指示N个非法标识中存在对象标识,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校验结果。
其中,该通知获取单元包括:
转移子单元,用于若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且权益转换请求中携带目标数字资产,则将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权益转换平台的平台账号;目标数字资产用于触发权益转换平台对应平台服务器生成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目标数字资产是指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三可用额度的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资产;
通知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平台服务器所返回的权益转换通知。
其中,该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参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将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至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
确定单元,用于将第二可用额度与权益转换参数之间的乘积作为第三可用额度;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第三可用额度,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其中,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属于业务对象;
该参数获取单元包括:
评估子单元,用于对业务对象的对象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对象置信度;
列表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包括M个转换关系的转换列表;M为正整数;一个转换关系用于指示一种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
参数确定子单元,用于在转换列表中查找与对象置信度相匹配的初始置信度区域,将查找到的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确定为用于将第一类权益转换至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
其中,方法由业务服务器执行;业务服务器属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
该装置还包括:
打包模块,用于将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以及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进行打包处理,得到待写入区块链网络中的待验证区块;
广播模块,用于将待验证区块广播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共识节点,以使共识节点对获取到的待验证区块进行共识,得到共识结果;
写入模块,用于若共识结果指示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达成共识,则将待验证区块作为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
处理器与存储器、网络接口相连,其中,网络接口用于提供数据通信功能,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调用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得具有该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数字资产账号,即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例如,在与金融机构具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的业务机构中申请的特殊信用卡账号)和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例如,在金融机构中申请的普通信用卡账号)。其中,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例如,手续费);与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二类权益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基于此,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计算机设备(例如,业务对象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在显示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时,可以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并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其中,这里的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可用额度。换言之,为了使得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满足后续业务对象的业务需求,本申请实施例在转换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时,无需花费时间额外来打开另一应用(即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对应的金融应用),而是可以直接基于当前应用所显示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权益转换效率,降低网络开销。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无需打开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对应的金融应用,因此,该业务对象的终端设备也无需消耗存储内存来下载该金融应用,从而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省计算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权益转换的界面切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显示第一可用额度的界面切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可以包括服务器10F和终端设备集群。该终端设备集群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终端设备,这里将不对终端设备的数量进行限制。如图1所示,具体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0a、终端设备100b、终端设备100c、…、终端设备100n。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00a、终端设备100b、终端设备100c、…、终端设备100n可以分别与上述服务器10F进行网络连接,以便于每个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网络连接与服务器10F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该终端设备集群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车载终端、智能电视等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智能终端。应当理解,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集群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均可以安装有业务应用(即应用客户端),当该应用客户端运行于各终端设备中时,可以分别与上述图1所示的服务器10F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其中,该应用客户端可以包含购物客户端、多媒体客户端(例如,视频客户端)、娱乐客户端(例如,游戏客户端)、教育客户端、直播客户端等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应用客户端。其中,该应用客户端可以为独立的客户端,也可以为集成在某客户端(例如,教育客户端以及多媒体客户端等)中的嵌入式子客户端,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10F可以为该应用客户端对应的服务器。该服务器10F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图1所示的多个终端设备中选择一个终端设备作为业务对象(例如,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0a作为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一终端设备中可以集成有业务机构(例如,提供权益转换平台的第三方机构)对应的业务应用。此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该业务应用对应的业务数据平台(例如,权益转换平台)与服务器10F之间实现数据交互。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数字资产账号,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和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其中,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与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二类权益可以用于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当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之前,业务对象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在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可用额度时,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且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其中,该权益转换方式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比如,在金融场景中,这里的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可以为在业务机构(例如,与金融机构具有合作关系的第三方机构)中申请的数字资产账号(例如,联名打造的特殊信用卡账号),这里的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可以为在金融机构中申请的数字资产账号(例如,普通信用卡账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该第一终端设备所显示的第一可用额度不仅可以包括业务对象自身的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对应的可用额度,还可以包括与该业务对象具有关联关系的关联对象(例如,好友对象)的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对应的可用额度,即关联对象赠送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
在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例如,偿还业务对象在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所借贷的数字资产)之前,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应用(例如,第三方机构对应的业务应用)所提供的终端界面(例如,数据详情界面)能够显示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因此,该业务对象可以直接从该第一可用额度中确定用于转换至第二类权益的第二可用额度,进而可以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额度进行增加处理,进而可以通过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来抵扣偿还业务对象所借贷的数字资产,这意味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权益转换方式无需花费时间在业务应用与金融机构对应的金融应用之间进行应用切换。其中,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例如,若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为5000,那么当业务对象在第二数字资产账号所借贷的数字资产为8000时,业务对象无需偿还8000这一数字资产对应的手续费(即消耗资源数据),而是通过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来抵扣5000所需的手续费后,再偿还所借贷的数字资产。
又比如,在购物场景中,若这里的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为某一特定商家(例如,商家A)对应的数字资产账号,则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可以专门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即商家A的商品)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即商家A对应的专用优惠券)。若这里的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为任意一个商家(例如,商家B或商家C)对应的数字资产账号,则与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可以用于抵扣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即全场通用的优惠券)。
在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例如,购买商家B中的商品)之前,由于第一终端设备的业务应用(例如,第三方机构对应的业务应用)所提供的终端界面(例如,数据详情界面)能够显示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因此,该业务对象可以直接从该第一可用额度中确定用于转换至第二类权益的第二可用额度,进而可以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额度进行增加处理,进而可以通过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来抵扣购买商家B中的商品时所需的数字资产,这意味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权益转换方式无需花费时间在业务应用与商家对应的购物应用之间进行应用切换。其中,增加后的第二类权益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例如,若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为800,那么在商品价格为1000时,业务对象可以先通过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来抵扣800后,再支付相对较少的数字资产(例如,200)来获得该商品。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权益转换方式,无需花费时间对业务应用进行应用切换,不仅可以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网络开销,还能够极大程度的节省计算资源。此外,由于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越多,业务对象在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时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就越少,这将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业务对象的优惠体验,进而提升了业务对象针对业务应用的用户粘性。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相关数据(例如,业务对象的资产信息、业务对象的对象信息、业务对象的注册信息)收集处理在实例应用时,应该严格根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获取个人信息主体的知情同意或单独同意,并在法律法规及个人信息主体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后续数据使用及处理行为。
为便于理解,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行权益转换的界面切换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象A可以为需要进行权益转换的业务对象,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00a。其中,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中可以运行有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业务应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以金融场景为例,用以阐述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2所示的界面230J1、界面230J2、界面230J3以及界面230J4均为业务应用所提供的数据详情界面。
如图2所示,界面230J1可以用于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例如,图2所示的卡片2E1对应的可用额度和卡片2E2对应的可用额度),也可以显示与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例如,图2所示的卡片2E3对应的可用额度)。其中,这3个可用额度在界面230J1的显示方式是根据每个可用额度的有效期的截止时间戳以及可用额度所属的权益所确定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可以显示在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之前,且对于每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而言,截止时间戳早的可用额度显示在截止时间戳晚的可用额度之前,当然,这里的显示方式还可以包括其他显示方式,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
其中,对于任意一个可用额度而言,其对应的显示区域可以包括可用额度的具体值、可用额度的来源提示语(例如,图2所示的Q1所显示的文本信息)、可用额度的有效期(例如,图2所示区域Q2所显示的文本信息)以及针对该可用额度的业务控件(例如,“立即使用”控件)。
其中,卡片2E1对应的可用额度与卡片2E2对应的可用额度均属于第一类权益,该第一类权益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这里的卡片2E1对应的可用额度是指与对象A具有关联关系的关联对象(例如,对象B)赠送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即对象B将自身的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可用额度(例如,1000专享免费额度)通过关联关系赠送给对象A。可以理解的是,该对象B与对象A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为双向好友关系,也可以为单向好友关系(例如,对象B关注了对象A,而对象A并未关注B),还可以为历史资产转移关系,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而卡片2E2对应的可用额度是指对象A自身的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例如,特殊信用卡账号“5678”)对应的可用额度(例如,5000专享免费额度)。
其中,卡片2E3对应的可用额度属于第二类权益,该第二类权益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例如,该卡片2E3对应的可用额度是指对象A自身的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例如,普通信用卡账号)对应的可用额度(例如,2000通用免费额度)。
在对象A针对第一可用额度进行权益转换时,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进而可以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其中,这里的转化操作是指将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触发操作,该触发操作可以包括点击、长按等接触性操作,也可以包括语音、手势等非接触性操作,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
以图2为例,该对象A可以针对界面230J1中的控件2K1(即权益转换控件,例如,“通用化兑换”控件)执行触发操作,以使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在响应该触发操作时,在界面230J2中显示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然后,该对象A可以针对界面230J2中显示的第一可用额度(共计6000)执行选择操作,在选择结束后,可以针对界面230J2中的控件2K2(即选择确认控件,例如,“确认”控件)执行触发操作,以使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响应该触发操作,在界面230J3这样的数据详情界面上显示界面240J(即权益转换子界面)。
其中,界面240J中可以包括额度编辑框,该额度编辑框用于指示对象A对界面230J2所选择的可用额度进行变更,以确定待转换的第二可用额度(例如,5000)。进一步地,在对象A确定完成后,该对象A可以针对界面240J中的控件2K3(即转换确认控件,例如,“兑换”控件)执行触发操作,以使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在响应该触发操作时,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且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以在界面230J4中显示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以及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
如图2所示,在界面230J4中,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可以包括卡片2E1对应的可用额度。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可以包括原来界面230J1所显示的卡片2E3对应的可用额度以及卡片2E4对应的新转换的可用额度。相较于界面230J1而言,界面230J4在界面230J1的基础上,删除了卡片2E2对应的可用额度,且新增了卡片2E4对应的可用额度。其中,卡片2E4对应的可用额度所属的第二类权益也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展示的界面以及控件仅仅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表现形式,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产品需求来进行相关设计,本申请实施例对涉及到的界面和控件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权益转换方式无需花费时间进行应用切换,可以快速将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不仅能够提高权益转换的效率,降低网络开销,还能够极大程度的节省计算资源。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这种通过人机交互,对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进行权益转换(即二次营销)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下述图3-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由业务对象对应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执行,其中,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终端设备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例如,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0a。该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1-步骤S103:
步骤S101,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
具体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业务应用中,显示初始数据界面。其中,这里的初始数据界面包括对象资产查询控件。进一步地,业务对象可以针对对象资产查询控件执行触发操作,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在响应该触发操作时显示权益查询控件,以便于业务对象针对该权益查询控件执行触发操作。然后,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响应针对权益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时,能够在业务应用中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其中,这里的触发操作可以包括点击、长按等接触性操作,也可以包括语音、手势等非接触性操作,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其中,该第一类权益可以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终端设备在数据查询界面中显示针对业务对象的权益查询控件时,业务对象可以针对该权益查询控件执行触发操作,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针对权益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生成权益查询请求。其中,这里的对象标识可以为在业务应用中用于唯一指示业务对象的标识,例如,该对象标识可以基于业务对象在业务应用的注册信息所生成。然后,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该权益查询请求发送至业务应用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以使业务服务器在获取到与权益查询请求中的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资产时,对对象资产进行区分过滤,得到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业务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而可以将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确定为第一可用额度,在数据详情界面中显示第一可用额度。
为便于理解,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显示第一可用额度的界面切换示意图。如图4所示,对象A可以为需要进行权益转换的业务对象,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00a。其中,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中可以运行有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业务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业务应用中,显示初始数据界面(例如,图4所示的界面410J)。其中,这里的界面410J可以是指该业务应用的首页,在金融场景中,该界面410J中具体可以包括该对象A所申请的一个或多个数字资产账号对应的银行卡。此外,该界面410J的功能区域还可以包括控件4K1(即对象资产查询控件,例如,“我的”控件)。
当对象A需要查询与对象A自身相关联的资产信息时,可以针对该控件4K1执行触发操作,以使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在响应该触发操作时,在界面420J(即数据查询界面)中显示与对象A的资产信息相关联的各种查询控件,比如,具体可以包括针对还款记录的查询控件、针对分期记录的查询控件、针对办卡进度的查询控件、针对卡券中心的查询控件(即权益查询控件,例如,图4所示的控件4K2)。
然后,该对象A可以针对该控件4K2执行触发操作,以使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在响应针对该控件4K2的触发操作时,基于对象A的对象标识,生成权益查询请求。然后,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可以将该权益查询请求发送至业务应用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例如,信用卡还款后台服务器)。该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权益查询请求时,可以基于该权益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对象标识,在资产管理数据库(例如,用户优惠资产数据库)中进行查找,以获取到与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资产。其中,这里的对象资产可以包括第一对象资产(例如,与可用额度相关联的资产)、第二对象资产(例如,与现金券相关联的资产)以及第三对象资产(例如,与会员卡相关联的资产)等。
进一步地,该业务服务器需要对获取到的对象资产进行过滤,以得到与可用额度相关联的资产,进而可以从与可用额度相关联的资产中,区分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以及与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向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对应的第一权益内容中添加“通用化兑换(例如,折价购买)”、“立即使用”等提示信息,向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对应的第二权益内容中添加“立即使用”等提示信息,进而可以基于添加后的第一权益内容以及添加后的第二权益内容,生成权益列表清单,进而可以将该权益列表清单返回至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
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权益列表清单时,可以生成用于在业务应用的数据详情界面(例如,界面430J)中显示的数据信息。如图4所示,界面430J中显示的数据信息可以包括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例如,卡片4E1对应的可用额度和卡片4E2对应的可用额度)、与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例如,卡片4E3对应的可用额度)。除此之外,该界面430J中显示的数据信息还可以包括控件4K3(即权益转换控件,例如,“通用化兑换”控件),该控件4K3用于指示对象A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
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展示的界面以及控件仅仅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表现形式,在实际业务场景中,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产品需求来进行相关设计,本申请实施例对涉及到的界面和控件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步骤S102,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具体地,由于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所显示的数据详情界面可以包括权益转换控件,因此,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业务对象针对权益转换控件的触发操作,从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中确定初始转换额度(即在数据详情界面中所选择的待转换的可用额度)。然后,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在数据详情界面上显示权益转换子界面,进而可以在权益转换子界面上显示基于初始转换额度所确定的第二可用额度(即在权益转换子界面中所最终确定的待转换的可用额度)、待转换得到的第二类权益的第三可用额度以及转换确认控件。其中,这里的权益转换子界面可以遮挡数据详情界面中的部分内容。进一步地,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业务对象针对转换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基于第三可用额度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其中,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可用额度;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如上述图2所示,在对象A需要将第一类权益转换至第二类权益时,对象A可以针对界面230J1(即数据详情界面)中的控件2K1(即权益转换控件,例如,“通用化兑换”控件)执行触发操作,以使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在响应该触发操作时,在界面230J2中显示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然后,该对象A可以针对界面230J2所显示的可用额度中执行选择操作,选择待转换的可用额度。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业务对象在数据详情界面中所选择的待转换的可用额度称之为初始转换额度。其中,该初始转换额度可以是指选择操作所对应的可用额度的总和。若对象A选择一个卡片(例如,卡片2E2)对应的可用额度,则该初始转换额度可以为5000;可选的,若对应A选择两个卡片(例如,卡片2E1和卡片2E2)分别对应的可用额度,则该初始转换额度可以为6000。
在选择结束后,对象A可以针对界面230J2中的控件2K2(即选择确认控件,例如,“确认”控件)执行触发操作,以使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响应该触发操作,基于对象A的对象标识,生成用于向业务服务器发送的参数查询请求。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该参数查询请求时,可以基于该对象A的对象标识,获取对象A的对象信息,从而确定出该对象A的对象置信度。其中,该对象A的对象置信度越高,意味着该对象A在金融场景中的信誉度越高,越具备资产处理的能力。
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该对象A的对象置信度,获取该对象A对应的权益转换参数以及资产消耗参数,并将这两个参数返回至对象A的终端设备。其中,这里的权益转换参数是指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时的转换系数,对象信誉度越高,权益转换参数越大,所能转换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越多,反之亦然。其中,这里的资产消耗参数是指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数字资产的消耗系数,对象信誉度越高,资产消耗参数越小,对象A在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数字资产越少,反之亦然。
可以理解的是,对象A的对象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这两个参数时,可以将权益转换参数(例如,0.9)与初始转换额度(例如,5000)的乘积,确定为待转换得到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例如,4500),同理,可以将资产消耗系数(例如,0.3%)与初始转换额度(例如,5000)的乘积,确定为所花费的数字资产(例如,1.5)。然后,该对象A的对象终端设备可以在界面230J3这样的数据详情界面上显示界面240J(即权益转换子界面)。其中,该界面240J能够遮挡界面230J3中的部分内容,换言之,界面240J为叠加在界面230J3上的界面,且界面240J的尺寸小于界面230J3的尺寸。
其中,该界面240J中可以包括额度编辑框,该额度编辑框用于指示对象A对界面230J2所选择的初始转换额度进行变更,以确定最终转换的可用额度。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业务对象在权益转换子界面中所最终确定的待转换的可用额度称之为第二可用额度。其中,这里的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者等于初始转换额度。当对象A针对额度编辑框执行变更操作时,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变更后的可用额度(即购买额度处所显示的额度)、权益转换参数(例如,0.9)以及资产消耗系数(例如,0.3%),自动变更界面240J所显示的兑换额度(即待兑换得到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以及花费的数字资产。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对象A在界面240J中所最终确定的待兑换得到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称之为第三可用额度,将在界面240J中所最终确定的花费的数字资产确定为目标数字资产。其中,这里的目标数字资产可以为积分、货币等各种类型的数字资产。
此外,该界面240J中还可以包括控件2K3(即转换确认控件,例如,“兑换”控件)。当对象A针对该控件2K3执行触发操作时,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可以响应该触发操作,将业务对象的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权益转换平台的平台账号。在平台账号成功接收到目标数字资产时,可以通过业务服务器将第二可用额度为5000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三可用额度为4500的第二类权益。在权益转换过程中,该业务服务器还可以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的有效期进行延期处理(例如,延期两个月),将延期处理后的有效期作为新转换的第三可用额度的第二类权益。进一步地,该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一个用于指示转换成功的提示通知,将该提示通知返回至对象A的终端设备。
该对象A的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提示通知时,可以基于该提示通知,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进而可以在数据详情界面上显示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即在界面230J4z中显示卡片2E4对应的可用额度。其中,该卡片2E4对应的可用额度的有效期可以为业务服务器对卡片2E2对应的可用额度的有效期进行延期处理后所得到的。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二可用额度是根据多张卡片对应的可用额度所确定的,则这里的卡片2E4对应的可用额度的有效期可以为业务服务器对多张卡片中的具有最晚截止时间戳的有效期进行延期处理后所得到的。
步骤S103,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具体地,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进而可以在数据详情界面(例如,图2所示的界面230J4)上显示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二可用额度是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中某个卡片对应的全部可用额度,则该第一终端设备需要在数据详情界面中删除其卡片。若该第二可用额度是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中某个卡片对应的部分可用额度,则该第一终端设备在该卡片的原有可用额度的基础上减少第二可用额度,并在数据详情界面的该卡片上中显示减少处理后的可用额度。
为了使得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满足后续业务对象的业务需求,本申请实施例在转换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时,无需花费时间额外来打开另一应用(即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对应的金融应用),而是可以直接基于当前应用所显示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权益转换效率,降低网络开销。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无需打开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对应的金融应用,因此,该业务对象的终端设备也无需消耗存储内存来下载该金融应用,从而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省计算资源。当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因此在权益转换平台上提供了新的优惠玩法,使得业务对象多了一种新的优惠体验,这将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业务对象针对业务应用的用户粘性。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由业务对象对应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以及业务应用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交互执行。其中,这里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00a。该业务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服务器10F。该方法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201-步骤S206:
步骤S201,第一终端设备向业务服务器发送权益转换请求。
其中,这里的权益转换请求是第一终端设备在响应业务对象针对转换确认控件(例如,图2所示的界面240J中的控件2K3)的触发操作时所生成的,该权益转换请求可以包括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
步骤S202,业务服务器对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其中,这里的合法性校验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校验,一种是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信息的合法性校验,以用于校验业务对象是否属于资产偿还能力差的业务对象(例如,老年用户),另一种是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权限的合法性校验,用于校验业务对象是否属于存在风险的业务对象(例如,黑名单用户)。当然,这里的合法性校验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这里将不对其进行一一举例。
在采用第一种校验方式进行合法性校验时,该业务服务器在获取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权益转换请求时,需要在资产管理数据库(例如,金融场景中的用户优惠资产数据库)中,查找与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信息,进而可以对查找到的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若分析结果指示业务对象不属于待校验对象(例如,老年用户等),则该业务服务器可以直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可选的,若分析结果指示业务对象为待校验对象,则该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授权通知,进而可以获取与业务对象具有对象绑定关系的绑定对象,将绑定对象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二终端设备。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授权通知,以使第二终端设备返回针对授权通知的授权结果。若授权结果指示授权成功,则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若授权结果指示授权失败,则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校验结果。
为便于理解,进一步地,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的场景示意图。如图6所示,对象A可以为需要进行权益转换的业务对象,该对象A对应的终端设备600a(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00a。其中,该终端设备600a中可以运行有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业务应用。对象B可以为与该对象A具有对象绑定关系的对象(即绑定对象),该对象B对应的终端设备600b(即第二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集群中的另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00b。服务器60F可以为业务应用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例如,上述图1所示的服务器10F。
可以理解的是,当对象A针对权益转换子界面中的转化确认控件执行触发操作时,终端设备600a可以响应该触发操作,基于对象A的对象标识生成权益转换请求6q,进而可以将该权益转换请求6q发送至服务器60F。
服务器60F在获取到终端设备600a发送的权益转换请求时,需要在资产管理数据库(例如,金融场景中的用户优惠资产数据库)中,查找与对象A的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信息,进而可以对查找到的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若分析结果指示对象A属于待校验对象,则该服务器60F可以生成权益转换请求6q对应的授权通知6X。进一步地,该服务器60F可以基于对象A的对象信息,获取与对象A具有对象绑定关系的对象B(例如,对象A的子女),然后可以基于该对象B在业务应用中的账号,向该对象B的终端设备600b发送该授权通知6X。
该终端设备600b在接收到该授权通知6X后,可以在终端设备600b的终端界面(例如,界面6J)上显示该授权通知6X。其中,该授权通知6X不仅可以包括图6所示的“对象A请求将5000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是否允许”这样的文本信息,还可以包括两个用于指示对象B进行授权的业务控件,具体可以包括控件6K1(即第一授权控件,例如,“是”控件)和控件6K2(即第二授权控件,例如,“否”控件)。
当对象B针对控件6K1执行触发操作时,终端设备600b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授权成功的授权结果。然后,在终端设备600b将该授权结果发送至服务器60F时,该服务器60F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可选的,当对象B针对控件6K1执行触发操作或在一段时长(例如,2分钟)内未执行针对任意一个授权控件的触发操作,此时,终端设备600b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授权失败的授权结果。然后,在终端设备600b将该授权结果发送至服务器60F时,该服务器60F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校验结果。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象B,对属于待检验对象的对象A发送的权益转换请求进行校验,能够极大程度的限制对象A的权益转换权限,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对象A在对第二数字账号资产中的数字资产的进行处理时所造成的资产风险。
在采用第二种校验方式进行合法性校验时,该计算机设备需要获取非法对象列表。为便于理解,进一步地,请参见表1,表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法对象列表。其中,这里的非法对象列表(即黑名单)可以包括N个非法标识,N为正整数,一个非法标识对应一个不具有权益转换权限的非法对象。如表1所示:
表1
非法标识 非法原因
对象标识Bb 原因1(例如,多次逾期未偿还)
对象标识Bc 原因2(例如,被举报非法转换)
对象标识Bd 原因3(例如,对象置信度低于阈值)
如表1所示,为便于理解,这里可以以3个非法标识为例,一个非法标识对应一个非法原因。其中,这里的对象标识Bb可以为对象B对应的对象标识,该对象B被添加至非法对象列表的非法原因可以为上述原因1;对象标识Bc可以为对象C对应的对象标识,该对象C被添加至非法对象列表的非法原因可以为上述原因2;对象标识Bd可以为对象D对应的对象标识,该对象D被添加至非法对象列表的非法原因可以为上述原因3。
进一步地,业务服务器在获取到上述表1所示的非法对象列表时,需要基于该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对非法对象列表进行查询,以得到查询结果。若查询结果指示N个非法标识中不存在该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则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若查询结果指示N个非法标识中不存在该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则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业务服务属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那么在采用上述两种校验方式进行合法性校验时,还可以对权益转换请求中携带的签名信息进行验签,以基于验签结果一并进行校验。其中,这里的签名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私钥,对对象标识进行签名后所得到的。
为便于理解,这里可以以采用第二种校验方式为例,以阐述属于区块链节点的业务服务器对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的具体实施方式,比如,该业务服务器可以从区块链网络的区块链上,获取业务对象的对象公钥以及上述表1所示的非法对象列表。进一步地,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对象公钥,对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得到验签结果,基于对象标识,对非法对象列表进行查询,得到查询结果。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验签结果和查询结果一并确定校验结果。若验签结果指示验签成功,且查询结果指示N个非法标识中不存在对象标识,则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若验签结果指示验签失败,或查询结果指示N个非法标识中存在对象标识,则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校验结果。
应当理解,若校验结果指示校验失败,则该业务服务器可以生成用于指示转换失败的提示通知,然后可以直接跳转执行步骤S206。若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则该服务器可以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203。
步骤S203,若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则业务服务器基于权益转换平台,获取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
具体地,若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且权益转换请求中携带目标数字资产,则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将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权益转换平台的平台账号。其中,这里的目标数字资产可以用于触发权益转换平台对应平台服务器生成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其中,该目标数字资产是指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三可用额度的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资产。进一步地,该业务服务器可以接收平台服务器所返回的权益转换通知。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平台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可以共同部署在一个设备上,也可以独立部署在两个不同的设备上,这里将不对其进行限定。
步骤S204,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具体地,该业务服务器可以获取用于将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至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进而可以将第二可用额度与权益转换参数之间的乘积作为第三可用额度。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三可用额度,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为便于理解,进一步地,请参见表2,表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换列表。其中,这里的转换列表可以包括M个转换关系,M为正整数,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初始置信度区域 初始转换参数 初始消耗参数
置信度区域1:[0.95,1] 1 0
置信度区域2:[0.8,0.94] 0.9 0.3%
置信度区域3:[0.5,0.79] 0.8 0.5%
其中,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换列表中的转换关系的数量可以以3个为例,其中,一个转换关系用于指示一种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且还用于指示一种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消耗参数。对于置信度低于置信度阈值(例如,0.5)的业务对象,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认为其属于风险对象,即该业务对象将不具备权益转换权限,因此表2并未包括置信度低于0.5的置信度区域所对应的转换关系。
由表2可知,由于初始转换参数是指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时的转换系数,因此,对象信誉度越高,最终确定的权益转换参数就越大,进而使得后续所能转换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越多。由于初始消耗参数是指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数字资产的消耗系数,因此,对象信誉度越高,最终确定的资产消耗参数就越小,进而使得业务对象在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数字资产越少。
基于此,该业务服务器在获取权益转换参数时,可以对业务对象的对象信息进行评估,以得到对象置信度。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获取上述表2所示的转换列表,进而可以在转换列表中查找与对象置信度相匹配的初始置信度区域,然后将该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确定为用于将第一类权益转换至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进而可以将该第二可用额度与权益转换参数之间的乘积作为第三可用额度,并基于第三可用额度,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比如,在对象置信度为0.9时,该业务服务器查找到的初始置信度区域可以为上述表2所示的转化列表中的置信度区域2,因此,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将该置信度区域2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即0.9)确定为该权益转换参数。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将第二可用额度(例如,5000)与权益转换参数之间的乘积作为第三可用额度(例如,4500),并基于第三可用额度,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步骤S205,业务服务器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应当理解,业务服务器在执行步骤S204和步骤S205之后,可以将基于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和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发送至资产管理数据库,以使该资产管理数据库基于这两个可用额度,对业务对象的对象资产进行变更,进而在变更成功之后生成一个用于返回至业务服务器的写入结果,以使该业务服务器基于该写入结果生成用于指示转换成功的提示通知。
步骤S206,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业务服务器返回的提示通知,基于提示通知进行数据显示。
具体地,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业务服务器返回的提示通知,进而可以对该提示通知进行分析,若该提示通知指示转换成功,则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提示通知,在数据详情界面(例如,上述图2所示的界面230J4)中显示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和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若该提示通知指示转换失败,则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基于该提示通知,在数据详情界面(例如,上述图2所示的界面230J4)中显示该提示通知对应的失败原因。例如,在界面230J4上显示“由于您未能得到对象B的授权,进而导致此次权益转换失败”这样的提示信息。
其中,该步骤S201-步骤S206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步骤S103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业务服务器属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时,业务服务器在执行步骤S204和步骤S205之后,可以将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以及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进行打包处理,得到待写入区块链网络中的待验证区块,进而可以将待验证区块广播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共识节点,以使共识节点对获取到的待验证区块进行共识,得到共识结果。若共识结果指示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达成共识,则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将待验证区块作为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由于区块链具备不可篡改性,因此,将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以及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写入区块链后,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有助于提升数据安全。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由业务对象对应的终端设备(即第一终端设备)、业务应用对应的业务服务器、资产管理数据库以及权益转换平台对应的平台服务器交互执行。其中,这里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集群中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00a。该业务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1所示的服务器10F。该方法可以包括权益查询阶段和权益转换阶段。
其中,在权益查询阶段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业务对象针对权益查询控件(例如,图4所示的该控件4K2)的触发操作,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生成权益查询请求。然后,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步骤S301,将该权益查询请求发送至业务应用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例如,信用卡还款后台服务器)。
该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权益查询请求时,可以执行步骤S302,将该权益查询请求中携带的对象标识发送至资产管理数据库(例如,用户优惠资产数据库),以使该资产管理数据库执行步骤S303,将查找到的与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资产返回至业务服务器。其中,这里的对象资产可以包括第一对象资产(例如,与可用额度相关联的资产)、第二对象资产(例如,与现金券相关联的资产)以及第三对象资产(例如,与会员卡相关联的资产)等。
进一步地,该业务服务器需要执行步骤S304,从对象资产中过滤出与可用额度相关联的资产,进而可以执行步骤S305,从与可用额度相关联的资产中,区分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以及与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执行步骤S306以及步骤S307,分别向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对应的第一权益内容中添加“通用化兑换(例如,折价购买)”、“立即使用”等提示信息,向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对应的第二权益内容中添加“立即使用”等提示信息。该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添加后的第一权益内容以及添加后的第二权益内容,生成权益列表清单,进而可以执行步骤S308,将该权益列表清单返回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该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权益列表清单时,生成用于在业务应用的数据详情界面(例如,界面430J)中显示的数据信息。
在权益转换阶段中,当业务对象针对转换确认控件(例如,图2所示的界面240J中的控件2K3)执行触发操作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步骤S309,响应该触发操作,生成权益转换请求。进一步地,在该权益转换请求中携带目标数字资产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步骤S310,将业务对象的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权益转换平台(例如,信用卡还款平台)的平台账号,进而可以提升信用卡还款平台的交易量与营收。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先将权益转换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以使业务服务器对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且在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时,业务服务器可以将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权益转换平台对应的平台账号。这里的目标数字资产是指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三可用额度的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资产。
进一步地,权益转换平台对应的平台服务器可以基于平台账号所转入的目标数字资产,生成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进而可以执行步骤S311,将该权益转换通知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例如,该权益转换通知可以为“业务对象支付成功,平台收款成功”这样的通知。
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权益转换通知时,可以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然后,该业务服务器可以执行步骤S312,将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以及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一并发送至资产管理数据库,以使资产管理数据库对业务对象的对象资产进行变更,在变更成功之后生成一个用于返回至业务服务器的写入结果,进而执行步骤S313,向业务服务器返回写入结果。此时,业务服务器可以基于该写入结果生成用于指示转换成功的提示通知,进而可以执行步骤S314,将提示通知返回至第一终端设备,以使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提示通知,在数据详情界面(例如,上述图2所示的界面230J4)中显示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和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
其中,该步骤S301-步骤S314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步骤S103、以及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步骤S206的描述,这里将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业务对象可以选择需要转换的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当前可用额度(即剩余额度),用资产转换平台提供的目标数字资产(即折价金额)来转换得到第二类权益的免费额度(即第三可用额度)。整个权益转换过程,无需花费时间额外来打开其他应用,而是可以直接基于当前应用所显示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权益转换,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权益转换效率,降低网络开销。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无需打开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对应的金融应用,因此,该业务对象的终端设备也无需消耗存储内存来下载该金融应用,从而可以极大程度的节省计算资源。当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因此在权益转换平台上提供了新的优惠玩法,使得业务对象多了一种新的优惠体验,这将极大程度的提升了业务对象针对业务应用的用户粘性。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数据处理装置1为一个应用软件;该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步骤。如图8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运行于业务对象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该第一节点可以为上述图6所对应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600a。该数据处理装置1可以包括:额度显示模块100,额度增加模块200,额度减少模块300以及资产转移模块400。
该额度显示模块100,用于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其中,该额度显示模块100包括:第一显示单元1010,第二显示单元1020,第三显示单元1030,第四显示单元1040,查询请求生成单元1050,额度接收单元1060以及额度显示单元1070。
该第一显示单元1010,用于在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业务应用中,显示初始数据界面;初始数据界面包括对象资产查询控件;
该第二显示单元1020,用于响应于针对对象资产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权益查询控件;
该第三显示单元1030,用于响应于针对权益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在业务应用中,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
该第四显示单元1040,用于在数据查询界面中显示针对业务对象的权益查询控件;
该查询请求生成单元1050,用于响应于针对权益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生成权益查询请求,将权益查询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以使业务服务器在获取到与权益查询请求中的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资产时,对对象资产进行区分过滤,得到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
该额度接收单元1060,用于接收业务服务器返回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将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确定为第一可用额度;
该额度显示单元1070,用于在数据详情界面中显示第一可用额度。
其中,该第一显示单元1010,第二显示单元1020,第三显示单元1030,第四显示单元1040,查询请求生成单元1050,额度接收单元1060以及额度显示单元107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额度增加模块200,用于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可用额度;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其中,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显示于数据详情界面;数据详情界面包括权益转换控件;
该额度增加模块200包括:额度确定单元2010,第五显示单元2020,第六显示单元2030以及增加单元2040。
该额度确定单元2010,用于响应于针对权益转换控件的触发操作,从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中确定初始转换额度;
该第五显示单元2020,用于在数据详情界面上显示权益转换子界面;权益转换子界面遮挡数据详情界面中的部分内容;
该第六显示单元2030,用于在权益转换子界面上显示基于初始转换额度所确定的第二可用额度、待转换得到的第二类权益的第三可用额度以及转换确认控件;
该增加单元2040,用于响应于针对转换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基于第三可用额度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其中,该额度确定单元2010,第五显示单元2020,第六显示单元2030以及增加单元204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2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额度减少模块300,用于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其中,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属于业务对象;权益转换子界面包括目标数字资产;目标数字资产是业务服务器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置信度以及第二可用额度所得到的;目标数字资产是指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三可用额度的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资产;
该资产转移模块400,用于将业务对象的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权益转换平台的平台账号。
其中,该额度显示模块100,额度增加模块200,额度减少模块300以及资产转移模块40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101-步骤S103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数据处理装置2为一个应用软件;该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步骤。如图9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运行于业务服务器,该业务服务器可以为上述图6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服务器60F。该数据处理装置2可以包括:通知获取模块10,第一处理模块20,第二处理模块30,打包模块40,广播模块50以及写入模块60。
该通知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权益转换通知;权益转换通知用于指示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可用额度;第一可用额度为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其中,该通知获取模块10包括:转换请求获取单元101,校验单元102以及通知获取单元103。
该转换请求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业务对象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权益转换请求;权益转换请求是第一终端设备在响应针对转换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时所生成的;权益转换请求包括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
该校验单元102,用于基于对象标识,对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其中,该校验单元102包括:分析子单元1021,通知生成子单元1022,设备确定子单元1023,通知发送子单元1024,第一结果生成子单元1025,公钥获取子单元1026,验签子单元1027,查询子单元1028,第二结果生成子单元10291以及第三结果生成子单元10292。
该分析子单元1021,用于在资产管理数据库中查找与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信息,对查找到的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该通知生成子单元1022,用于若分析结果指示业务对象为待校验对象,则生成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授权通知;
该设备确定子单元1023,用于获取与业务对象具有对象绑定关系的绑定对象,将绑定对象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二终端设备;
该通知发送子单元1024,用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授权通知,以使第二终端设备返回针对授权通知的授权结果;
该第一结果生成子单元1025,用于若授权结果指示授权成功,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其中,该装置运行于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属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权益转换请求携带签名信息;签名信息为第一终端设备基于业务对象的对象私钥,对对象标识进行签名后所得到的;
该公钥获取子单元1026,用于在区块链网络的区块链上,获取业务对象的对象公钥以及非法对象列表;非法对象列表包括N个非法标识;N为正整数;一个非法标识用于指示一个不具有权益转换权限的非法对象;
该验签子单元1027,用于基于对象公钥,对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得到验签结果;
该查询子单元1028,用于基于对象标识,对非法对象列表进行查询,得到查询结果;
该第二结果生成子单元10291,用于若验签结果指示验签成功,且查询结果指示N个非法标识中不存在对象标识,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该第三结果生成子单元10292,用于若验签结果指示验签失败,或查询结果指示N个非法标识中存在对象标识,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校验结果。
其中,该分析子单元1021,通知生成子单元1022,设备确定子单元1023,通知发送子单元1024,第一结果生成子单元1025,公钥获取子单元1026,验签子单元1027,查询子单元1028,第二结果生成子单元10291以及第三结果生成子单元1029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通知获取单元103,用于若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则基于权益转换平台,获取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
其中,该通知获取单元103包括:转移子单元1031和通知接收子单元1032。
该转移子单元1031,用于若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且权益转换请求中携带目标数字资产,则将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权益转换平台的平台账号;目标数字资产用于触发权益转换平台对应平台服务器生成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目标数字资产是指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三可用额度的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资产;
该通知接收子单元1032,用于接收平台服务器所返回的权益转换通知。
其中,该转移子单元1031和通知接收子单元103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获取权益转换通知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其中,该转换请求获取单元101,校验单元102以及通知获取单元1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201-步骤S203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第一处理模块20,用于根据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其中,该第一处理模块20包括:参数获取单元201,确定单元202以及处理单元203。
该参数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用于将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至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
其中,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属于业务对象;
该参数获取单元201包括:评估子单元2011,列表获取子单元2012以及参数确定子单元2013。
该评估子单元2011,用于对业务对象的对象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对象置信度;
该列表获取子单元2012,用于获取包括M个转换关系的转换列表;M为正整数;一个转换关系用于指示一种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
该参数确定子单元2013,用于在转换列表中查找与对象置信度相匹配的初始置信度区域,将查找到的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确定为用于将第一类权益转换至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
其中,该评估子单元2011,列表获取子单元2012以及参数确定子单元201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权益转换参数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确定单元202,用于将第二可用额度与权益转换参数之间的乘积作为第三可用额度;
该处理单元203,用于基于第三可用额度,对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其中,该参数获取单元201,确定单元202以及处理单元203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204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
该第二处理模块30,用于根据第二可用额度,对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其中,该装置运行于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属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
该打包模块40,用于将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以及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进行打包处理,得到待写入区块链网络中的待验证区块;
该广播模块50,用于将待验证区块广播至区块链网络中的共识节点,以使共识节点对获取到的待验证区块进行共识,得到共识结果;
该写入模块60,用于若共识结果指示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达成共识,则将待验证区块作为目标区块写入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
其中,该通知获取模块10,第一处理模块20,第二处理模块30,打包模块40,广播模块50以及写入模块6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图5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步骤S201-步骤S206的描述,这里将不再继续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计算机设备3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3004,用户接口3003,存储器3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002。其中,通信总线3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3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网络接口3004可选地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3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005可选地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3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0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005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10所示的计算机设备3000中,网络接口3004主要用于进行网络通信;而用户接口3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3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3000可执行前文图3、图5或者图7所对应实施例中对该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也可执行前文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对该数据处理装置1或者图9所对应实施例中对该数据处理装置2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图3、图5和图7中各个步骤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可参见图3、图5以及图7各个步骤所提供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或者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该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该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该计算机程序以及该计算机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计算机设备可执行前文各实施例中对数据处理方法或装置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处理系统3可以包含数据处理装置1a和数据处理装置2a。其中,数据处理装置1a可以为上述图8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1,其中,数据处理装置2a可以为上述图9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2。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数据处理系统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所述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所述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对所述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所述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可用额度;所述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对所述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包括:
在具有权益转换功能的业务应用中,显示初始数据界面;所述初始数据界面包括对象资产查询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对象资产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显示权益查询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权益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在所述业务应用中,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包括:
在数据查询界面中显示针对业务对象的权益查询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权益查询控件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生成权益查询请求,将所述权益查询请求发送至业务服务器,以使所述业务服务器在获取到与所述权益查询请求中的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资产时,对所述对象资产进行区分过滤,得到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
接收所述业务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将所述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确定为第一可用额度;
在数据详情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可用额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显示于数据详情界面;所述数据详情界面包括权益转换控件;
所述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对所述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包括:
响应于针对所述权益转换控件的触发操作,从所述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中确定初始转换额度;
在所述数据详情界面上显示权益转换子界面;所述权益转换子界面遮挡所述数据详情界面中的部分内容;
在所述权益转换子界面上显示基于所述初始转换额度所确定的第二可用额度、待转换得到的所述第二类权益的第三可用额度以及转换确认控件;
响应于针对所述转换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基于所述第三可用额度对所述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属于业务对象;所述权益转换子界面包括目标数字资产;所述目标数字资产是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业务对象的对象置信度以及所述第二可用额度所得到的;所述目标数字资产是指将所述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转换为所述第三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资产;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业务对象的所述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与所述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权益转换平台的平台账号。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权益转换通知;所述权益转换通知用于指示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所述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可用额度;所述第一可用额度为所述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所述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所述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对所述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对所述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权益转换通知,包括:
获取业务对象对应的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权益转换请求;所述权益转换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响应针对转换确认控件的触发操作时所生成的;所述权益转换请求包括所述业务对象的对象标识;
基于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
若所述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则基于权益转换平台,获取所述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包括:
在资产管理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对象标识相匹配的对象信息,对查找到的对象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若所述分析结果指示所述业务对象为待校验对象,则生成所述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授权通知;
获取与所述业务对象具有对象绑定关系的绑定对象,将所述绑定对象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二终端设备;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授权通知,以使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返回针对所述授权通知的授权结果;
若所述授权结果指示授权成功,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业务服务器执行;所述业务服务器属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所述权益转换请求携带签名信息;所述签名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基于所述业务对象的对象私钥,对所述对象标识进行签名后所得到的;
所述基于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权益转换请求进行合法性校验,得到校验结果,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区块链上,获取所述业务对象的对象公钥以及非法对象列表;所述非法对象列表包括N个非法标识;N为正整数;一个非法标识用于指示一个不具有权益转换权限的非法对象;
基于所述对象公钥,对所述签名信息进行验签,得到验签结果;
基于所述对象标识,对所述非法对象列表进行查询,得到查询结果;
若所述验签结果指示验签成功,且所述查询结果指示所述N个非法标识中不存在所述对象标识,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成功的校验结果;
若所述验签结果指示验签失败,或所述查询结果指示所述N个非法标识中存在所述对象标识,则生成用于指示校验失败的校验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时,则基于权益转换平台,获取所述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包括:
若所述校验结果指示校验成功,且所述权益转换请求中携带目标数字资产,则将所述目标数字资产转移至权益转换平台的平台账号;所述目标数字资产用于触发所述权益转换平台对应平台服务器生成所述权益转换请求对应的权益转换通知;所述目标数字资产是指将所述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转换为所述第三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二类权益时所花费的资产;
接收所述平台服务器所返回的所述权益转换通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对所述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包括:
获取用于将所述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至所述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
将所述第二可用额度与所述权益转换参数之间的乘积作为第三可用额度;
基于所述第三可用额度,对所述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字资产账号属于业务对象;
所述获取用于将所述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至所述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包括:
对所述业务对象的对象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对象置信度;
获取包括M个转换关系的转换列表;M为正整数;一个转换关系用于指示一种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
在所述转换列表中查找与所述对象置信度相匹配的初始置信度区域,将查找到的初始置信度区域对应的初始转换参数,确定为用于将所述第一类权益转换至所述第二类权益的权益转换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业务服务器执行;所述业务服务器属于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增加处理后的第二类权益的可用额度、以及减少处理后的第一类权益的可用额度进行打包处理,得到待写入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待验证区块;
将所述待验证区块广播至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共识节点,以使所述共识节点对获取到的所述待验证区块进行共识,得到共识结果;
若所述共识结果指示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节点达成共识,则将所述待验证区块作为目标区块写入所述区块链网络中的区块链。
14.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额度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与第一数字资产账号关联的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所述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所述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额度增加模块,用于响应于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的转换操作,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对所述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所述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可用额度;所述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额度减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对所述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15.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权益转换通知;所述权益转换通知用于指示将针对第二可用额度的第一类权益转换为第二类权益;所述第二可用额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可用额度;所述第一可用额度为所述第一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所述第一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一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所述第二类权益用于抵扣对第二数字资产账号中的数字资产进行处理所需的消耗资源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的所述第一类权益,对所述第二类权益的当前可用额度进行增加处理;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可用额度,对所述第一类权益的第一可用额度进行减少处理。
1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及网络接口;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网络接口相连,其中,所述网络接口用于提供数据通信功能,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得具有所述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读取并执行,以使得具有所述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615812.6A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9770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5812.6A CN116977050A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5812.6A CN116977050A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7050A true CN116977050A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75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5812.6A Pending CN116977050A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770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327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etwork based on uniform code issuance, method therefor, and sensing access device
RU2448368C2 (ru) Мобильные купоны, использующие одноранговое ранжирование
JP7112152B1 (ja) ビデオストリーミング再生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AU2008229095B2 (en) Advertising funded data access services
US20080009263A1 (en) Package billing for micro-transactions
CN101661592A (zh) 一种利用真实社交网络发布广告的方法
CN103996132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婚庆信息服务系统
KR102197695B1 (ko) 콘텐츠 저작권의 상업적 이용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697705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260176B1 (ko) 콘텐츠의 광고 성과에 따른 인센티브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090066360A (ko) 알에프아이디 태그를 이용한 우선안내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CN110909376B (zh) 一种付费用户管理方法、装置、系统
KR101499531B1 (ko) 제품 기반 커뮤니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70070463A (ko) 정보 처리방법 및 장치와 기록매체
Bachmann et al. Deti: A decentralized ticketing management platform
KR102280438B1 (ko) 디지털 콘텐츠 거래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2647908B1 (ko) Nft 인증 기반의 통합 멤버십 플랫폼 서비스 방법 및 그 장치와 시스템
KR20170013444A (ko)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 기반의 온라인 대출 방법 및 서버
KR20230042248A (ko) 금융 상품 무한 가치 상승 시스템
KR20200121415A (ko) 제휴사를 위한 데이터 이용권 처리 방법
KR20220028854A (ko) 상품 홍보 대행 권한 부여 및 수익 지급 방법
KR20150125894A (ko) 제품 기반 커뮤니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30067964A (ko) 방문 미팅 시 매도인과 매수인이 실시간으로 상대방의 위치를 모니터링하여 노쇼 가능성을 확인하는 동시에 화상통화로 거래의 안전성을 향상시킨 부동산 거래 플랫폼의 운영 방법
CN104424728A (zh) 结算终端、结算系统、结算方法和结算终端用程序
CN117372017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