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76122B -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76122B
CN116976122B CN202310966681.6A CN202310966681A CN116976122B CN 116976122 B CN116976122 B CN 116976122B CN 202310966681 A CN202310966681 A CN 202310966681A CN 116976122 B CN116976122 B CN 1169761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rinter
film
heating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66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76122A (zh
Inventor
吴文兴
赵政
伍锡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qiu Image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66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76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76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6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76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76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属于图像生成领域,通过对胶片传输时被输送辊产生的挤压变形、胶片的摩擦力进行仿真;通过数值仿真逐一辨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尺度演变引起的挤压变形以及摩擦力的渐变规律,确定胶片挤压变形的临界点以及能够移动的临界点,将每种设计参量横坐标零点与临界点之间的区间作为尺度演变范围,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作为变量,以适用不同尺寸胶片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完成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使胶片在不损伤的前提下紧贴发热基板并在橡胶轴的带动下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生成领域,尤其是涉及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胶片打印机是将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打印输出设备,较其它打印设备,激光打印机有打印速度快、成像质量高等优点。激光胶片打印机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激光束对胶片进行扫描曝光,胶片乳剂涂布层中的卤化银曝光后还原析出“银簇”,曝光量越强的地方还原出的银簇越多,这些银簇形成潜影,曝光过的胶片必须尽可能的贴合特定温度区间发热基板一定的时长,才能使潜影显现出来。
由于在被传动的过程中,胶片的一侧需尽可能的贴合供热基材,因此传动胶片的动力只能来自外界对胶片另一侧的摩擦力,通常胶片的传动是通过橡胶轴来实现的,但当橡胶轴与基板距离过近时,橡胶轴对胶片的压力过大,容易导致胶片损伤;当橡胶轴与基板距离过大时,橡胶轴对胶片的压力过小,橡胶轴无法带动胶片移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通过在发热基板上设置弧槽,使胶片微变形,通过设计弧槽的直径,使胶片在不损伤的前提下紧贴发热基板并在橡胶轴的带动下移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热基板的贴合面上与输送辊的位置对应处设计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胶片的输送方向垂直,弧形槽的圆心与输送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对胶片传输时被输送辊产生的挤压变形、胶片的摩擦力进行仿真;
打印机供热装置的输送辊轴线与发热基板的间距受供热装置体积限制为固定值,打印机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包括弧形槽的半径、输送辊的半径、输送辊之间的间距三种设计参量,设置弧形槽的半径、输送辊的半径、输送辊之间的间距三种设计参量的初始值,通过数值仿真逐一辨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尺度演变引起的挤压变形以及摩擦力的渐变规律,确定胶片挤压变形的临界点以及能够移动的临界点;
将每种设计参量横坐标零点与临界点之间的区间作为尺度演变范围,三种设计参量的尺度演变范围共同构成打印机供热装置的结构参数的尺度演变空间;
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作为变量,以适用不同尺寸胶片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完成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的半径为R,所述输送辊的半径为r,所述胶片厚度为D,所述胶片与弧形槽底部的间距为h,则满足:R=r+D+h。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基板为平板或弧形板,当所述发热基板为平板时,所述弧形槽设置在平面上,当所述发热基板为弧形板时,所述弧形槽设置在弧面上。
进一步的,在数值仿真步骤中,当发热基板为平板时,限制胶片端部的变形角度θ小于等于β=tan-1[(r+D)/L],L为输送辊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输送辊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当发热基板为弧形板时,弧面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直线,弧形槽设置在相邻两直线的交界处。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输送辊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通过对胶片传输时被输送辊产生的挤压变形、胶片的摩擦力进行仿真;通过数值仿真逐一辨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尺度演变引起的挤压变形以及摩擦力的渐变规律,确定胶片挤压变形的临界点以及能够移动的临界点,将每种设计参量横坐标零点与临界点之间的区间作为尺度演变范围,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作为变量,以适用不同尺寸胶片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完成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使胶片在不损伤的前提下紧贴发热基板并在橡胶轴的带动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的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设计的平面发热基板工作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平面发热基板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平面发热基板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设计的弧形发热基板工作示意图。
图中:10、发热基板;20、输送辊;30、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结构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结构,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结构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另一中间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固定。当一个结构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结构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结构。当一个结构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结构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另一中间结构。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图1为本申请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打印机供热装置包括发热基板10以及多个输送辊20,多个输送辊20转动安装在发热基板10上方或侧部,输送辊20与发热基板10之间形成传输通道,胶片30位于传输通道中。
本申请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热基板10的贴合面上与输送辊20的位置对应处设计弧形槽,弧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胶片30的输送方向垂直,弧形槽的圆心与输送辊20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对胶片30传输时被输送辊20产生的挤压变形、胶片30的摩擦力进行仿真;
打印机供热装置的输送辊20轴线与发热基板10的间距受供热装置体积限制为固定值,打印机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包括弧形槽的半径、输送辊20的半径、输送辊20之间的间距三种设计参量,设置弧形槽的半径、输送辊20的半径、输送辊20之间的间距三种设计参量的初始值,通过数值仿真逐一辨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尺度演变引起的挤压变形以及摩擦力的渐变规律,确定胶片30挤压变形的临界点以及能够移动的临界点;
将每种设计参量横坐标零点与临界点之间的区间作为尺度演变范围,三种设计参量的尺度演变范围共同构成打印机供热装置的结构参数的尺度演变空间;
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作为变量,以适用不同尺寸胶片30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完成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
具体的,进行仿真时,限定弧形槽的半径为R,输送辊20的半径为r,胶片30厚度为D,胶片30与弧形槽底部的间距为h,则满足:R=r+D+h。胶片30传输时被输送辊20产生的挤压变形与胶片30的强度、长度、厚度相关。胶片30由于一侧涂有药膜,因此胶片30两侧的摩擦系数不同,当胶片30已知时,胶片30两侧的摩擦系数为确定值。
在设计发热基板10时,为了减小打印机的体积,发热基板10整体会设计成分段式,分段式发热基板10包括平板以及弧形板,本申请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能够同时适用于平板以及弧形板。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当发热基板10为平板时,弧形槽设置在平面上,在数值仿真步骤中,限制胶片30端部的变形角度θ小于等于2/3β,β=tan^-1[(r+D)/L],L为输送辊20之间的间距。多个输送辊20相互平行。
请继续参阅图5,当发热基板10为弧形板时,弧形槽设置在弧面上,弧面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直线,弧形槽设置在相邻两直线的交界处。多个输送辊20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通过对胶片30传输时被输送辊20产生的挤压变形、胶片30的摩擦力进行仿真;通过数值仿真逐一辨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尺度演变引起的挤压变形以及摩擦力的渐变规律,确定胶片30挤压变形的临界点以及能够移动的临界点,将每种设计参量横坐标零点与临界点之间的区间作为尺度演变范围,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作为变量,以适用不同尺寸胶片30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完成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使胶片30在不损伤的前提下紧贴发热基板10并在橡胶轴的带动下移动。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演变,都是依据本发明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做的等同修饰与演变,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热基板的贴合面上与输送辊的位置对应处设计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延伸方向与胶片的输送方向垂直,弧形槽的圆心与输送辊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对胶片传输时被输送辊产生的挤压变形、胶片的摩擦力进行仿真,仿真时,当发热基板为平板时,限制所述胶片端部的变形角度θ小于等于2/3β,β=tan^-1[(r+D)/L],r为所述输送辊的半径,D为所述胶片厚度,L为所述输送辊之间的间距,多个所述输送辊相互平行;
打印机供热装置的输送辊轴线与发热基板的间距受供热装置体积限制为固定值,打印机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包括弧形槽的半径、输送辊的半径、输送辊之间的间距三种设计参量,设置弧形槽的半径、输送辊的半径、输送辊之间的间距三种设计参量的初始值,通过数值仿真逐一辨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尺度演变引起的挤压变形以及摩擦力的渐变规律,确定胶片挤压变形的临界点以及能够移动的临界点;
将每种设计参量横坐标零点与临界点之间的区间作为尺度演变范围,三种设计参量的尺度演变范围共同构成打印机供热装置的结构参数的尺度演变空间;
将供热装置结构参数作为变量,以适用不同尺寸胶片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完成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的半径为R,所述胶片与弧形槽底部的间距为h,则满足:R=r+D+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基板为平板或弧形板,当所述发热基板为平板时,所述弧形槽设置在平面上,当所述发热基板为弧形板时,所述弧形槽设置在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热基板为弧形板时,弧面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直线,弧形槽设置在相邻两直线的交界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输送辊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CN202310966681.6A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Active CN116976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6681.6A CN116976122B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6681.6A CN116976122B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6122A CN116976122A (zh) 2023-10-31
CN116976122B true CN116976122B (zh) 2024-02-27

Family

ID=88474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6681.6A Active CN116976122B (zh) 2023-08-02 2023-08-02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7612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17214A (en) * 1964-09-21 1968-06-19 Fernseh Gmbh Apparatus for the rapid intermittent transport of perforated film
US5049900A (en) * 1989-10-16 1991-09-17 Bidco Inc. Knurled roller film transport and realted method
US5530517A (en) * 1995-01-09 1996-06-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scene orientation of camera film to photo finishing equipment
JP2007225668A (ja) * 2006-02-21 2007-09-06 Fujifilm Corp インスタントフイルムの展開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並びにインスタントカメラ
CN207497771U (zh) * 2017-10-24 2018-06-15 赛珂无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胶片打印机的胶片输出装置
CN108415225A (zh) * 2017-02-10 2018-08-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显影液展开装置及打印机以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N111546636A (zh) * 2020-04-27 2020-08-1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大结构体3d打印的仿真监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47179B1 (en) * 1997-03-24 2002-09-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onveying roller for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17214A (en) * 1964-09-21 1968-06-19 Fernseh Gmbh Apparatus for the rapid intermittent transport of perforated film
US5049900A (en) * 1989-10-16 1991-09-17 Bidco Inc. Knurled roller film transport and realted method
US5530517A (en) * 1995-01-09 1996-06-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scene orientation of camera film to photo finishing equipment
JP2007225668A (ja) * 2006-02-21 2007-09-06 Fujifilm Corp インスタントフイルムの展開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並びにインスタントカメラ
CN108415225A (zh) * 2017-02-10 2018-08-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显影液展开装置及打印机以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N207497771U (zh) * 2017-10-24 2018-06-15 赛珂无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胶片打印机的胶片输出装置
CN111546636A (zh) * 2020-04-27 2020-08-1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大结构体3d打印的仿真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prototype printer for laser driven micro-transfer printing;Reza Saeidpourazar等;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第14卷(第4期);416-424 *
三自由度悬臂式3D打印机结构设计及优化;陈海军;殷鸣;殷国富;韩兴国;;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第04期);全文 *
缩微胶片冲洗中异常现象分析及排除方法;任佩;影像材料(第0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76122A (zh)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9385B (zh) 载带产品的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CN109367014B (zh) 一种基于五轴打印平台沿轴向打印弯管的3d打印方法
JP6449890B2 (ja) フレキシブルスクリーンの曲げ試験方法及び曲げ試験システム
JP2015078401A (ja) 金属板、金属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板を用いて蒸着マスクを製造する方法
KR102466681B1 (ko) 증착 마스크 및 증착 마스크의 제조 방법
EP3342582B1 (en) Three dimensional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2162916B (zh) 光偏转器、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6976122B (zh) 一种打印机供热装置设计方法
JP6376483B2 (ja) 蒸着マスクの製造方法、蒸着マスク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蒸着マスクの良否判定方法
KR102657827B1 (ko) 중간 제품
CN113001988B (zh) 三维打印装置及方法
US8873849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image display metho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KR102468300B1 (ko) 도광 필름 제품 가공 설비
CN102564304B (zh) 形成于薄片上的图案的位置及形状测定装置
JP6616809B2 (ja) パターン転写装置およびパターン転写方法
JP2002036332A (ja) 薄物フィルム・シート製造用成形ロール
JP5533659B2 (ja) 可撓性基板、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素子の製造装置
KR102219165B1 (ko) 공기-부유 박막 접합장치와 그 공기-부유 롤러
EP3470210B1 (en)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apparatus
CN100379566C (zh) 用于激光打标的装置和方法
US20190144227A1 (en) Substrate conveying device and deposition apparatus
CN219608804U (zh) 一种柔版印刷质量检测装置
KR20050108952A (ko) 쾌속광조형기
CN110625929A (zh)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的胶片传动系统
CN202583696U (zh) 一种可以选择不同显影段长度的显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