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50233A -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50233A
CN116950233A CN202310677265.4A CN202310677265A CN116950233A CN 116950233 A CN116950233 A CN 116950233A CN 202310677265 A CN202310677265 A CN 202310677265A CN 116950233 A CN116950233 A CN 116950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jig frame
frame
pull rod
conversion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72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鸿骏
孙飞
杨文震
于振益
安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Baoy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Baoy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Baoy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Shanghai Baoye Group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Baoy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72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502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50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502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2Structures covering a large free area, whether open-sided or not, e.g. hangars, h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32Foundations for special purposes
    • E02D27/42Foundations for poles, masts or chimne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41Connec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mbedding in concrete or masonr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包括若干单体,相邻两个单体通过拉杆组件连接,所述单体包括上部胎架、下部胎架、与上部胎架底部和下部胎架顶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的转换梁、与下部胎架的底部连接的胎架底座;本发明解决大跨度钢结构施工过程中胎架施工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性问题,发明通过对下部胎架、上部胎架和转换梁的设计,解决了由于不同作业环境、不同节点情况造成的各种有关于胎架搭设的问题,比如胎架无法搭设、搭设后由于地基问题稳定性不足、或者是胎架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实现对大跨度钢结构的稳定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钢结构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大跨度建筑物的技术发展是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近两年大型体育场馆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大型体育场馆跨度较大,施工难度大,对于胎架的需求高,现有的胎架施工往往采用的是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施工工艺,就是将胎架拼装完成后吊装至提前准备好的预埋件或支座上进行固定,然后吊装构件放置在胎架上方,这种最基本的施工工艺一方面稳定性不足,当胎架高度较高时抗侧向压力的能力不强。一方面遇到需要支撑的位置下方无法设立胎架的情况时很难进行处理。一方面周转性能不高,胎架用量较大,且拼装胎架需要大量的时间,会导致施工周期长,经济性不足。例如公布号为CN113719155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胎架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其中胎架施工体系包括胎架承台、定位固定机构、支撑机构和加固机构,胎架承台与主体结构基础一体浇筑成型;定位固定机构可拆卸地设置于胎架承台上;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管和多个连接组件,多个支撑管和多个连接组件依次交替连接形成一空腔结构,支撑管设置于定位固定机构上;加固机构包括多个加固组件,相邻的两个支撑管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加固组件,该专利的胎架高度较高时抗侧向压力的能力不强。一方面遇到需要支撑的位置下方无法设立胎架的情况时很难进行处理。一方面周转性能不高,胎架用量较大,且拼装胎架需要大量的时间,会导致施工周期长,经济性不足。
因此,提供一种针对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时,使结构的稳定性更强,能够适应多种作业环境,缩短胎架的施工周期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大跨度钢结构施工时,使结构的稳定性更强,能够适应多种作业环境,缩短胎架的施工周期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包括若干单体,相邻两个单体通过拉杆组件连接,所述单体包括上部胎架、下部胎架、与上部胎架底部和下部胎架顶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的转换梁、与下部胎架的底部连接的胎架底座。
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转换梁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卡板、用于使卡板与上部胎架和下部胎架连接的高强螺栓。
所述上部胎架的顶部设有胎架顶托。
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桁架拉杆和双拉杆,相连单体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拉杆组件采用桁架拉杆;相连单体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时,拉杆组件采用双拉杆。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混凝土基础埋件,以使胎架底座与埋件进行焊接,安装混凝土基础埋件的操作如下:放点定位,在支撑点下方安装埋件,浇筑混凝土;
步骤2:拼装胎架,按照支撑点高度拼装胎架,安装胎架顶托;即将胎架弦杆,腹杆进行拼装,形成胎架标准节;
步骤3:将胎架底座与步骤1中的埋件焊接固定后,吊装两个下部胎架,将胎架底座与下部胎架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
步骤4:安装转换梁,将转换梁放置在两个下部胎架上方,通过高强螺栓与卡板进行连接;
步骤5:吊装两个上部胎架,放置在转换梁上,转换梁与上部胎架通过高强螺栓和卡板进行连接。胎架顶部位于支撑点位置;
步骤6:将步骤5中的两个上部胎架使用胎架拉杆进行连接,使其形成一个单体;
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其他胎架群单体;
步骤8:使用拉杆组件连接相邻胎架群的单体,形成胎架群结构体系。
所述步骤1中,通过软件计算确定支撑点坐标及埋件坐标,安装时测量,混凝土浇筑后复测,确保胎架水平距离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所述步骤2中,计算埋件到支撑点距离,根据距离得出上部胎架高度,安装时利用胎架顶托调节胎架高度。
所述步骤6中,安装胎架拉杆时在上部胎架高度1/3处和2/3处设置抱箍,连接时将拉杆与抱箍进行焊接。
所述步骤8中,相邻单体间距大于15米的,使用桁架拉杆进行连接,不大于15米的,使用双拉杆进行连接。
积极有益效果:本发明解决大跨度钢结构施工过程中胎架施工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性问题。
本发明通过对下部胎架和上部胎架转换梁的设计,解决了由于不同作业环境、不同节点情况造成的各种有关于胎架搭设的问题,比如胎架无法搭设、搭设后由于地基问题稳定性不足、或者是胎架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实现对大跨度钢结构的稳定支撑。
本发明胎架为周转性材料,为确保周转使用率,本发明的胎架连接均不采用焊接,下部胎架与胎架底座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与转换梁采用高强螺栓和卡板进行连接,上部胎架与胎架顶托采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拉杆与胎架采用抱箍的形式连接。即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也保护了胎架,避免了割焊对胎架的损伤。
本发明使用的拉杆组件,包括桁架拉杆和双拉杆使胎架单体形成胎架群,有效的增强了胎架的稳定性,可以实现胎架的周转使用,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投入的人力、机械资源、工期等方面相比,证明采用此技术既减少了措施材料的使用量,也减少了拼装胎架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实际施工周期,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施工难题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材料的消耗,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施工难题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材料的消耗,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胎架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桁架拉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胎架单体立面图;
图4为本发明胎架底座节点图;
图5为本发明胎架转换梁节点图;
图6为本发明胎架顶托节点图;
图7为本发明抱箍详图;
图中:1-下部胎架、2-上部胎架、3-转换梁、4-混凝土基础、5-埋件、6-胎架底座、7-双拉杆、8-胎架顶托、9-预留螺栓孔、10-卡板、11-传力梁、12-分配梁、13-抱箍、14-桁架拉杆。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包括若干单体,相邻两个单体通过拉杆组件连接,所述单体包括上部胎架2、下部胎架1、与上部胎架2底部和下部胎架1顶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的转换梁3、与下部胎架1的底部连接的胎架底座6。四个胎架与一个转换梁形成一个单体,单体与单体之间由桁架拉杆与胎架拉杆连接,相邻单体互相连接,依此形成胎架群。一个单体四个胎架分为两个下部胎架1和两个上部胎架2,以转换梁3为分界,转换梁3上放置两个上部胎架2,转换梁3下放置两个下部胎架1,下部胎架1为标准节胎架,坐落在混凝土基础上,混凝土基础上提前安装埋件5,埋件5与胎架底座6焊接,胎架底座6与下部胎架1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下部胎架1顶端与转换梁3通过高强螺栓与卡板10进行连接。上部胎架2由多个标准节胎架组成,顶端与支撑点通过胎架顶托8进行连接,胎架顶托8与胎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底部与转换梁3通过高强螺栓与卡板10进行连接。若干单体相互连接,解决大跨度钢结构施工过程中胎架施工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性问题;对下部胎架和上部胎架转换梁的设计,解决了由于不同作业环境、不同节点情况造成的各种有关于胎架搭设的问题,比如胎架无法搭设、搭设后由于地基问题稳定性不足、或者是胎架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实现对大跨度钢结构的稳定支撑。
胎架为周转性材料,为确保周转使用率,本发明的胎架连接均不采用焊接,下部胎架与胎架底座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与转换梁采用高强螺栓和卡板进行连接,上部胎架与胎架顶托采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拉杆与胎架采用抱箍的形式连接。即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也保护了胎架,避免了割焊对胎架的损伤。上部胎架和下部胎架在地面拼装,整体吊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胎架底座:由四个200x200的H型钢组成,长宽与胎架长宽相等,是连接混凝土基础与下部胎架1的重要节点,与下部胎架1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与混凝土基础通过埋件5焊接。
转换梁:由两个700x400的H型钢组成,宽度与胎架宽度相等,长度不一,具体由摆放位置,作业环境等条件确定。是连接上部胎架2和下部胎架1的重要节点,连接方式均为高强螺栓和卡板10。
胎架顶托:由300x300的H型钢组成,设置了传力梁与分配梁,是连接支撑点和上部胎架2的重要节点,与上部胎架2通过高强螺栓连接。
胎架拉杆:用于连接同一单体的上部胎架2,
和连接相邻单体的上部胎架。
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转换梁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卡板10、用于使卡板10与上部胎架2和下部胎架1连接的高强螺栓。所述上部胎架2的顶部设有胎架顶托8。
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桁架拉杆14和双拉杆7,相连单体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拉杆组件采用桁架拉杆14;相连单体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时,拉杆组件采用双拉杆7。桁架拉杆14采用L75*5角钢,双拉杆7采用规格为180x10的圆管和200x200的型钢。连接使用两道拉杆,拉杆组件拉设的位置在上部胎架高度1/3处和2/3处;本发明使用的拉杆组件,包括桁架拉杆和双拉杆使胎架单体形成胎架群,有效的增强了胎架的稳定性,可以实现胎架的周转使用,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投入的人力、机械资源、工期等方面相比,证明采用此技术既减少了措施材料的使用量,也减少了拼装胎架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实际施工周期,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施工难题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材料的消耗,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施例2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混凝土基础埋件,以使胎架底座与埋件进行焊接,安装混凝土基础埋件的操作如下:放点定位,在支撑点下方安装埋件,浇筑混凝土;通过软件计算确定支撑点坐标及埋件坐标,安装时测量,混凝土浇筑后复测,确保胎架水平距离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步骤2:拼装胎架,按照支撑点高度拼装胎架,安装胎架顶托;即将胎架弦杆,腹杆进行拼装,形成胎架标准节;计算埋件到支撑点距离,根据距离得出上部胎架高度,安装时利用胎架顶托调节胎架高度。
步骤3:将胎架底座与步骤1中的埋件焊接固定后,吊装两个下部胎架,将胎架底座与下部胎架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
步骤4:安装转换梁,将转换梁放置在两个下部胎架上方,通过高强螺栓与卡板进行连接;
步骤5:吊装两个上部胎架,放置在转换梁上,转换梁与上部胎架通过高强螺栓和卡板进行连接。胎架顶部位于支撑点位置。
步骤6:将步骤5中的两个上部胎架使用胎架拉杆进行连接,使其形成一个单体;安装胎架拉杆时在上部胎架高度1/3处和2/3处设置抱箍,连接时将拉杆与抱箍进行焊接。
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其他胎架群单体;
步骤8:使用拉杆组件连接相邻胎架群的单体,形成胎架群结构体系,相邻单体间距大于15米的,使用桁架拉杆进行连接,不大于15米的,使用双拉杆进行连接。
本发明解决大跨度钢结构施工过程中胎架施工的安全技术问题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性问题。
本发明通过对下部胎架和上部胎架转换梁的设计,解决了由于不同作业环境、不同节点情况造成的各种有关于胎架搭设的问题,比如胎架无法搭设、搭设后由于地基问题稳定性不足、或者是胎架承载力不足的情况,实现对大跨度钢结构的稳定支撑。
本发明胎架为周转性材料,为确保周转使用率,本发明的胎架连接均不采用焊接,下部胎架与胎架底座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与转换梁采用高强螺栓和卡板进行连接,上部胎架与胎架顶托采用高强螺栓进行连接,拉杆与胎架采用抱箍的形式连接。即增加了结构的稳定性,也保护了胎架,避免了割焊对胎架的损伤。
本发明使用的拉杆组件,包括桁架拉杆和双拉杆使胎架单体形成胎架群,有效的增强了胎架的稳定性,可以实现胎架的周转使用,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投入的人力、机械资源、工期等方面相比,证明采用此技术既减少了措施材料的使用量,也减少了拼装胎架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了实际施工周期,降低了材料使用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施工难题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材料的消耗,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解决施工难题的同时节省了人工、材料的消耗,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laims (9)

1.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单体,相邻两个单体通过拉杆组件连接,所述单体包括上部胎架、下部胎架、与上部胎架的底部和下部胎架的顶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的转换梁、与下部胎架的底部连接的胎架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转换梁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卡板、用于使卡板与上部胎架和下部胎架连接的高强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胎架的顶部设有胎架顶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桁架拉杆和双拉杆,相连单体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拉杆组件采用桁架拉杆;相连单体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5m时,拉杆组件采用双拉杆。
5.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混凝土基础埋件,以使胎架底座与埋件进行焊接,安装混凝土基础埋件的操作如下:放点定位,在支撑点下方安装埋件,浇筑混凝土;
步骤2:拼装胎架,按照支撑点高度拼装胎架,安装胎架顶托;即将胎架弦杆,腹杆进行拼装,形成胎架标准节;
步骤3:将胎架底座与步骤1中的埋件焊接固定后,吊装两个下部胎架,将胎架底座与下部胎架通过高强螺栓进行连接;
步骤4:安装转换梁,将转换梁放置在两个下部胎架上方,通过高强螺栓与卡板进行连接;
步骤5:吊装两个上部胎架,放置在转换梁上,转换梁与上部胎架通过高强螺栓和卡板进行连接。胎架顶部位于支撑点位置;
步骤6:将步骤5中的两个上部胎架使用胎架拉杆进行连接,使其形成一个单体;
步骤7:重复上述步骤安装其他胎架群单体;
步骤8:使用拉杆组件连接相邻胎架群的单体,形成胎架群结构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软件计算确定支撑点坐标及埋件坐标,安装时测量,混凝土浇筑后复测,确保胎架水平距离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计算埋件到支撑点距离,根据距离得出上部胎架高度,安装时利用胎架顶托调节胎架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安装胎架拉杆时在上部胎架高度1/3处和2/3处设置抱箍,连接时将拉杆与抱箍进行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相邻单体间距大于15米的,使用桁架拉杆进行连接,不大于15米的,使用双拉杆进行连接。
CN202310677265.4A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69502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7265.4A CN116950233A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7265.4A CN116950233A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50233A true CN116950233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5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7265.4A Pending CN116950233A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502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4832B (zh) 大跨径悬臂桁架式盖梁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4482280B (zh) 一种六边形截面装配式环形支撑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CN111663449A (zh) 一种组合式现浇箱梁支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2177036A (zh) 高度可调的模块化预应力风机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59316B (zh) 一种用于螺旋递升式幕墙支撑的竖向长悬挑桁架结构及应用
CN115162358B (zh) 一种基坑工程装配式钢混组合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1188278A (zh) 胎架结构、胎架组件及施工方法
CN116950233A (zh) 一种支承胎架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6920677U (zh) 大型假山类外包装首层支撑结构
CN214741846U (zh) 一种装配式风电机组圆截面混凝土支撑结构
CN214170072U (zh) 一种基于裸露基础的钢结构厂房结构
CN112049253B (zh) 一种桁架本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桁架及方法
CN220266283U (zh) 一种发电厂栈桥与输电构架组合结构
CN215926949U (zh) 一种钢斜塔力杆式支架结构体系
CN213625681U (zh) 高度可调的模块化预应力风机基础
CN213296643U (zh) 一种桁架
CN213358625U (zh) 一种用于基坑区域支撑的满堂支撑体系
CN219931744U (zh) 一种在大型管道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支撑体系
CN220377253U (zh) 一种预应力管桩桩帽格梁整体式结构
CN218813204U (zh) 波形钢腹板少支架自承重系统
CN216865170U (zh)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底部连接机构
CN112281684B (zh) 一种连续梁零号块组合式支架安装工法及支架
CN221077312U (zh) 一种间接空冷系统用高位水箱支架及系统
CN217352174U (zh) 一种墩边边跨现浇支架
CN220621216U (zh) 一种用于大直径筒仓仓顶施工的贝雷架支撑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